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2024-12-15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精选11篇)

1.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一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发展思维、改善功能、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是培智学校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生活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与多重功能,奠定了该课程在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生活语文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生活语文课程应面向培智学校的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都能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

生活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丰富形象思维,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倾听与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初步的阅读、写话能力;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 养,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

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在生活实践中要注重拓宽生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课程的整合,既注重现实生活的需求,又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关注生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生活语文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要依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社区资源和现代化信息资源,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

(三)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

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语言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应重视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情景化、个性化的语言学习体验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能动发展。

(四)注重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 生活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有机结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高度重视不同程度、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根据个体的语言发展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开发潜能,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发展的现实性。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又要重视学生的功能改善,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辅助技术满足其特殊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健康发展、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三、课程设计思路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坚持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握培智学校教育特点,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设“倾听与说话”“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学习领域,并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设计了选择性目标,以体现课程的弹性要求。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目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其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二、学习领域目标

(一)倾听与说话

初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能听懂日常用语;能说普通话;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社会交往,养成文明的沟通习惯。

(二)识字与写字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例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小区名、医院、车站站牌、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

(三)阅读

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或图书18本以上;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 18 ~ 50 首。

(四)写话与习作

具有初步的写话和习作能力。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和个人资料;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初步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信息的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

能结合生活语文的学习,参与语言活动、文化生活,参与社区生活;能尝试用文字、图画、照片、现代媒体等多种方法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三、学段目标与内容

低年级段(1 ~ 3年级)

(一)倾听与说话

1.能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倾听。

2.能听懂常用的词语,并作出适当回应。3.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作出适当回应。

4.能听懂生活中的常用语言。

5.能模仿运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

6.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个人基本需求。

7.能使用人称代词(例如:你或你们、我或我们、他或他们)。

8.能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例如:姓名、班级、主要家庭成员等)。

9.* 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简单对话。

* 注释:“*”为选择性目标,下同

10.能听懂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话。

11.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能关注汉字,萌发识字的兴趣。

2.能区别一般图形与汉字。

3.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10 ~ 50 个(例如:姓名、校名等)。

4.*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5.认识汉字的笔画。

6.能用铅笔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汉字。

7.* 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50 ~ 100个。

8.* 会写生活中常用汉字50 个以上。

9.* 学习汉语拼音的单韵母。

10.能按从左到右的格式书写。

(三)阅读

1.对书感兴趣,能模仿成人的样子看书。

2.能以基本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

3.能从图片中找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情景。

4.知道图片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对应的,文字是用来表示画面意义的。

5.能阅读背景简单的图画,了解大意。

6.* 能阅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了解大意。

7.* 能结合图片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8.能认识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

9.能用普通话朗读简单句。

10.会诵读诗歌(例如:儿歌、古诗)5 ~ 10首。

11.愿意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四)综合性学习

1.熟悉班级环境,能与同伴一起交谈,获取有关信息(例如:同学姓名、任课教师、课程表、场馆名称等),从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文明交往意识。

2.* 观察校园环境,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观察所得。

3.能参加班级、学校活动(例如:听故事、看动画片等),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例如:不大声喧哗、听从指令、有礼貌等)。

中年级段(4 ~ 6年级)

(一)倾听与说话

1.能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随意插话。

2.能听懂他人的问询,并作出适当回应。

3.能听懂简单的故事。

4.能从语气、语调中理解交际对象的情绪变化。

5.能使用礼貌用语,文明地与人交流。

6.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

7.能作自我介绍(例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兴趣爱好、亲戚朋友等)。

8.* 能参与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9.能简单讲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10.能简单转述一二句话。

11.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

12.*能根据以生活为主题的图画说一二句话。

13.*能根据不同的场合,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说话。

14.能进行简单的提问。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初步认识常用的偏旁部首。

3.累计认读常用汉字50 ~ 300 个(例如:小区名、街道名、车站站 牌等)。

4.* 累计认读常用汉字300 ~ 500 个。

5.* 能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自主识字。

6.* 能用硬笔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7.能书写(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词语(例如:姓名、校名、家庭

住址、小区名、街道名、所居住的城市名等)。

8.累计会写生活中常用汉字50 ~ 100个。

9.* 累计会写常用汉字100 ~ 300 个。

10.能修改自己所写的错字。

11.知道有不同的书写工具,愿意尝试使用不同的笔写写画画。

1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13.*学习汉语拼音,能认读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

(三)阅读

1.能阅读环境中的常用符号信息(例如:交通标志、广告牌、指示牌、警示语等)2.能阅读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了解大意。

3.能阅读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的图画书,理解意思。

4.阅读时能注意把握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

5.能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

6.能阅读图文结合的短文,了解大意。

7.能阅读一段话(例如:手机短信等),获取相关信息。

8.能初步阅读叙事性短文,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9.* 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初步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0.*能认识冒号、引号、省略号。

11.*能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12.能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一段话。

13.*能轻声朗读。

14.累计背诵诗文(例如:儿歌、古诗、儿童诗等)10 ~ 20 篇(段)。

15.初步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四)写话与习作

1.能用图文卡或词语组成一句话。

2.能仿写一句话。

3.能使用句号。

4.能尝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句子。

5.* 能用词语造句。

6.* 能使用逗号、问号、感叹号。

7.对写话有兴趣,愿意写话。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2.能参与语言活动(例如: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等)。

3.*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4.熟悉社区环境,认识社区中常见的文字标识。

5.体验社区生活,能就感兴趣的内容与他人交谈。

6.* 关注新闻事件,能收听、收看新闻,并简单转述新闻。

高年级段(7 ~ 9年级)

(一)倾听与说话

1.能耐心、认真地倾听,并能理解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2.能听懂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3.能听懂任务分工、操作步骤和要求。

4.* 能听懂媒体播报(例如:广播,影视等)内容,获取有用信息。

5.能用语言求助。

6.能向他人介绍自己(例如:学习和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特长、愿望等)。

7.能简单转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8.* 能讲述生活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会使用电话等通信工具与他人沟通。

10.*能围绕谈话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11.*能与他人谈论合适的话题,并尊重对方的意见。

12.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

13.*能注意说话的语速和音量。

14.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15.养成文明、友善交流的习惯。

(二)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2.能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

3.累计认读常用汉字100 ~ 500 个(例如:超市、商场、医院、车站站牌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等)。

4.能用硬笔书写

5.累计会写常用汉字100 ~ 300 个。

6.* 累计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500 ~ 1000个。

7.* 累计会写生活中常用汉字300 ~ 500 个。

8.* 学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尝试独立识字。

9.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清楚端正。

(三)阅读

1.能使用目录、页码、题目寻找指定资料。

2.*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积累好词、好句。

3.能借助关键词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4.* 能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5.能阅读叙事性短文,理解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简单应用文(例如:通知、公告、说明书等),并理解主要信息。

7.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时刻表、购物清单、存取款单等),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8.* 能通过生活报刊或网络媒介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9.* 能阅读简单的文学作品,体验积极情感,向往美好生活。

10.能正确朗读课文。

11.*初步学会默读。

12.*能使用字典、词典帮助识字与阅读。

13.累计背诵诗文18 ~ 50 篇(段)。

14.*喜爱阅读课外读物,扩展阅读视野。累计阅读图书18 ~ 50 本。

15.喜欢阅读,能和别人分享阅读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写话与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仿写一段话。

3.* 能缩写、扩写句子。

4.能根据生活情境图写几句话。

5.能留心观察生活情景,借助观察、想象写一段话。

6.* 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例如:贺卡、简历表、收条、短信等)。

7.* 能运用文字记录与个人生活相关的信息(例如:购物清单、重要活 动安排、作息时间等)。

8.* 能初步养成检查、修改习作的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

1.参与社区生活,能运用图片、文字展示或语言表达在社区生活的经验。

2.* 能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例如:小记者活动、知识竞赛、灯谜游园活

动、制作剪报等)。

3.* 能参与文化生活,观看文艺演出、电视电影,参观优秀传统文化、民俗展览,与同伴交流感受。

4.*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 民主、自由、公正、法治;环保、和平、领土主权、海洋问题等)收集资料,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5.* 在家庭、学校、社区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

培智学校学生的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各不相同,其学习生活语文的特点和需求,学习的起点、方式与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差异,通过教育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并据此实施个别化教育。应注重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在教学组织实施中,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程目标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与教育需求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培智学校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一般性课程目标和选择性课程目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在落实一般性目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运用选择性目标,使所有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生活语文课程内容的教学。

(二)明确课程目标,实施生活化教学

教师应明确生活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提高生活品质,因此要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生活语文教育中的听说先行,读写跟进,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运用生活化教学,突出语文教育的功能作用,发展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支持性策略

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特质和能力,提供恰当的支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四)重视生活语文实践,实施综合性活动

语文实践是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习得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围绕教学主题开展实践性活动。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应强化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和丰富生活语言及经验,提高生活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重视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公民素养

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六)具体建议

1.关于倾听与说话的教学建议

倾听与说话是学生适应生活的必备能力,也是培智学校学生需要优先发展的语文能力。生活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初步能力。

在倾听与说话的教学中,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示范、模仿、游戏、表演等手段,结合生活情境体验活动开展语言训练;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对语言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可以提供肢体辅助、动作提示、口语提示等支持策略,引导学生模仿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模拟生活场景,培养倾听与说话的能力和习惯,初步具有文明、友善的交流素养。

2.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话的基础,要遵循先认后写、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特点,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识字教学。

为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本课标提供《生活语文五级水平识字表》(附录1),水平一:五类常用字;水平二:100个简单常用字;水平三:300 个基本字;水平四:500 个基本字;水平五:1000个基本字。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五级水平的识字目标。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识字水平逐步发展识字与写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弹性实施。

识字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识字情景、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与主动性。识字教学要贴近生活需要,注意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字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注重积累,不断巩固。

写字教学重点是书写与学生生活需要相关的常用字词。在教学中要把握起点,循序渐进,从训练写字的手部控制和手眼协调能力起步,从连点描画、描红仿写入手,逐渐过渡到独立书写,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写字的兴趣。应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写字目标要求(例如:数量、质量等)可以弹性实施。

汉语拼音教学应注重借助拼音工具矫正学生的发音,为说话与识字教学提供辅助与支持。作为选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和需要进行拼音识字和音序检字的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贴近生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提高教学趣味性。

3.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应用文和生活中常用信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起点能力,减缓坡度,循序渐进。可从借助图片阅读、绘本阅读到生活中常用短语、短句的阅读,读图和读文并重;从读句、读段到读篇;从阅读连续性文本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个别化的支持策略为不同学生提供支持。

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按照从指读到视读、从朗读到默读的学习顺序加强指导,关注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形成语感。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生活需要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同时要尊重学生个别化阅读取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逐渐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4.关于写话与习作的教学建议

写话与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生活语文教学的难点。写话与习作从中年级起步,在教学中要贯彻先说后写的原则,由说到写,借助范例(句式)指导学生写话,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逐步到写一段完整的话。同时鼓励、支持学生用多种方式练习写作,逐步培养学生用文字进行表达的意识和习惯。

写话与习作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提供个别化的支持策略。在教学中要体现梯度发展,从借助图画、符号等非文字材料写话到纯文字写话,从看图写话到独立写话„„重在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写话与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写日常应用文,例如:贺卡、短信、便条、日记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范例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表达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生活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生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贴近现实生活,要以解决生活问题为核心,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和谐互动中提高应对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合作精神。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体现开放和多元,提倡与相关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家庭、社区、社会活动相结合。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生活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评

价应依据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和个别化教育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采取合适方法,力求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评价应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始终坚持生活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适时提供多种支持,恰当运用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发展轨迹。

(一)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既要关注全体学生要达成的共同目标,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化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始终坚持生活导向

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运用,通过生活语文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倡导在生活情境和活动过程中突出以解决生活问题为重点的教学评价。

(三)充分发挥多种功能

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弥补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身心发展;通过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四)适时提供多种支持

教师要采取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相对应的支持策略开展教学评价,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在支持策略下评价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发展。

(五)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相结合。同时可根据需要,让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之外,还可运用日常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多种方法。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折线图(侧面图)、评语、观察描述、案例分析、成长档案等。

(六)真实反映发展轨迹

教师要找准学生学习和评价的起点,对学生生活语文知识与技能进行全方位、持续性的评价。要注重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性资料,真实地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

(七)评价内容与方法

1.关于倾听与说话的评价

低年级主要评价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当中基本需求的表达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中年级主要评价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日常会话的基本能力和自主表达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表达;高年级主要评价学生对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的理解与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交往活动。

2.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与书写习惯。识字与写字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汉字的能力。

识字能力可以从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初步掌握字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并结合生活情境重点评价常用字词的认读;写字能力评价包括握笔姿势、手腕与手指协调、手眼协调、纸笔接触时力量的控制等方面;书写习惯评价包括书写态度、坐姿、书写整洁程度等。各个学段都应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在同一学段中、学段与学段之间,识字与写字目标应有弹性,要根据不同学生能力水平,给予不同的支持策略进行评价,例如:会写,可以是仿写、抄写、听写、默写,也可以是在提示下、示范下、协同下书写。

汉语拼音作为选学内容,评价应将重点放在学生不同读音的听辨、借助汉语拼音矫正构音障碍,以及认读拼音的能力上,但对学习拼音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考察其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和用音序法查检字典的能力,在具体运用和练习中进行评价。

3.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教学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和理解力,同时考察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评价的重点是个人信息、常用标识语、常用应用文的阅读。

读图与读文并重是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要关注学生读图和读文能力的评价。通过借助图片阅读、绘本阅读到生活中常用短语、短句的阅读,从读句、读段到读篇,从阅读连续性文本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分别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读图评价应重点考察学生对图片的观察、理解和对图片之间关系的把握。读文评价可重点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和主要信息的把握。

朗读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能否用普通话朗读。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弹性实施。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还可考察其默读能力。

4.关于写话与习作的评价

写话与习作的评价应按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写话与作水平。中年级主要评价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写话的基本能力。写话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具体目标综合考察学生的写话能力发展状况,写话评价的重点是生活必需的词句,会用一二句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可采用作业、测验和档案评价的方式。

高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需求、见闻、想法,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习作评价的内容是常用应用文,考察学生写贺卡、写便条和短信,填写个人信息等实用写话、习作能力。评价的重点是学生选词、用句的规范性和应用文格式的正确性等。对习作能力强的学生还可考察日记等习作能力。评价方法可采用作业、测验和档案评价等方式。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评价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即考察学生能否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要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与相关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家庭、社区和社会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使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注重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2.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语言文字基础。

3.生活语文教材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价值导向正确。要遵循文以载道的原则,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内容和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融入选文,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编写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易适度,文质兼美,符合语文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和中年级选文应以词句、儿歌和短文为主,力求简短、浅显、生动、有趣;高年级选文应以应用文为主,适当选择古诗词、寓言故事。

5.教材编写的基本形式为:围绕一个生活主题组织一个教学单元,每册教材不少于4 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后设计一个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内容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每个单元3 ~ 4 篇课文,每篇课文后设计导学、练习(巩固练习)、作业(拓展性学习)、评价表和学习园地;综合训练中可设计 “资源包”等探索性学习内容,供选择性学习。

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重点,教材应设立口语沟通训练专题模块,以发展学生的沟通能力。每册教材的沟通训练应设计4 ~ 5 个专题。

针对学生不同发展水平和能力,应设计选择性教材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性教材内容可安排在综合性训练中。

6.教材编写中的练习设计应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游戏,表演,听、说、读、写等活动,巩固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

7.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版面活泼,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要重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体现和在课程资源中的运用。

8.教材编写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量留给地方、学校和教师以开发、选择的空间,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生活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等;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等;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广告标牌等。

应积极开发地方教材,促进学生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应充分利用家庭、班级、校园、社区等资源,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为学习生活语文打下基础;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丰富生活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例如:在班级中组织不同的学习区域(阅读角、资源角、展示角等),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或进行与生活语文相关的学习,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录1

生活语文五级水平识字表

水平一:五类常用字

五类常用字词范围:

1.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学校名、班级名等)。

2.公共服务行业名称(例如:商店、邮局、汽车站、医院等)。

3.本地地名(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沈阳等)。

4.公共场所常见文字标识或指示(例如:出口、入口、售票处、收款处、派出所、挂号处等)。

5.方位词(例如:前后、左右、里外、上下等)。

水平二:100个简单常用字

B

C

D

刀的电

E

F

G

H

J

K

L

M

N

Q

R

S

十手

T

W

我五

X

Y

Z

水平三:300 个基本字

A

B

板 被

C

成 从

D

灯 东

F

G

H

汗 坏

J

架 金

K

L

M

么明

N

P

Q

R

S

T

W

X

西

Y

Z

在 再

每年

云 保

宝 穿

第 服

很 讲

角 两

妹 求

坐 贝

水平四:500 个基本字

B

C

D

F

G

广

H

合黑

J

K

L

绿

M

N

P

Q

R

S

使

T

W

X

线

Y

Z

周住

水平五:1000个基本字

A

B

便

C

D

E

饿

F

访

G

H

欢 J

技 夹

K

L

M

N

P

Q

R

S

湿

舒 输

T

吐 兔

退

W

污 屋

X

象 兴

Y

幼 寓

运 Z

附录2

古诗诵读推荐篇目

1、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票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2、一去二三邵康节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江南 江南可采莲,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5、赋得古元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春风吹又生。、游子吟

意恐迟迟归。

春晓

处处闻啼鸟。

8、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悯农

李绅

孟郊

李白

莲叶何田田

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风

12、寻隐者不遇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润物细无声。

江雪

万径人踪灭。

鹿柴

空山不见人,返景入深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李峤

贾岛

杜甫

柳宗元

王维

杜牧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随风潜入夜,千山鸟飞绝,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但闻人语响。

复照青苔上。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村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高鼎

李白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遥看瀑布挂前川。

疑是银河落九天。

2.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二

一、培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在特校工作的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所占比例不高, 有些本身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从事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 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不够重视

首先学校从思想上不重视智力落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整个社会对特殊学生的期望值不高, 导致培智学校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 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 培智学校往往把思想品德课作为附带课, 让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并没有专职的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就是完成教学任务, 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 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能达到上课的预期效果。

二、如何有效地对智力落后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用爱感染学生, 在生活中用行为魅力影响学生

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 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教师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 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2. 在生活中用行为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教师应为人师表, 言谈举止、衣着住行, 都应起到表率, 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室, 一发现地面有废纸、垃圾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 扶正学生弄歪的课桌椅等, 久而久之, 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更多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3. 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持之以恒

智力落后学生知识缺乏又不善于抽象概括, 很难像正常的学生一样把握住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的本质特征, 在对周围人们言行不一致的时候, 他们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思想道德规范, 就难以转变为行动, 但这一点却又常常被学校所忽视。

在笔者对培智学校学生从教多年的实践中发现, 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能在非常具体的环境中才能领会。例如, 在教他们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时, 他们只知道别人帮助了你时才对人家说“谢谢”, 或者说:借了别人的东西, 要说“谢谢”……因为教育过程中是结合这种具体的例子讲的, 他们只有在这种具体的情况中理解了, 并且做到了, 但是由于智力的限制, 他们却很难运用到其他的情境中去, 也很难独立地扩大自己的知识和行为准则的应用范围。

和普通孩子相比, 智力落后孩子的道德教育具有特殊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误区:一是在制定德育教育方针时, 忽略智力落后儿童的发育特点, 把普通学校的德育教育范畴全盘照搬。二是把矫正缺陷的教育主题放到首位, 或者把培养生活自理技能和简单劳动技能放在首位, 而忽视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两种误区都是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不相一致。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 要尽全力抓好智力落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从智力落后学生身边的每件小事抓起, 使智力落后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4. 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及时沟通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教育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一生的教育过程中, 家庭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培智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不富裕的家庭, 很多家长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孩子德行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 举办知识讲座,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并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 交换意见, 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 互相配合, 共同教育,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综合上述情况所述, 我认为提高智力落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 在于我们教育思想的转变,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更新。处理好一系列教育思想等问题, 并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总结, 使智力落后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全面、向上、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潜能, 使他们增长知识、增强在社会的适应性, 完善人格,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因此,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特殊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周耿, 王梅主编.《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中国统计出版社.

[2]何金娣, 贺莉编著.《残障儿童心理生理教育干预案例的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三

关键词:培智学校;音乐教学;个别化教学

自20世纪末以来,培智学校的建设便被提上日程,致力于对广大特殊学生群体的培养和教育,同时在融合西方现代化的特殊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个别化教学模式。随着人性化教育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进入了学校,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类型由原来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群体逐渐以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和多重障碍儿童为主,使培智学校原有的课程配置不再适应新的群体需要。

一、现阶段培智学校课程实施中呈现出的问题

1.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尽管培智学校建设已经逐渐步入軌道,但在课程的评估和效果评价机制方面仍然缺乏系统化和结构化,这种机制和手段的缺乏必将影响课程教学实际的操作,与此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单一的硬性指标无法衡量学生情感、意志、气质及品格等方面的发展。

2.课程针对性不强

随着培智学校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学生类型日趋多样化,一个班级里可能既有智力障碍儿童,也有自闭症、多重障碍儿童,每个儿童的个别性差异较大,若是依旧保持原有的体系,难免会出现弱化针对性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3.课程实施形式单一

无论是哪一类教学都离不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熏陶和影响,课程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朝着多元化和灵活性方向发展。然而,目前培智学校仍然存在着课程实施形式单一的情况,在生活化的万象中,其实施内容的简单和机械化,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培智学校音乐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

个别化教学理论是一种满足新时期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在保证整体效果的方向下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教育需要。而培智学校作为现代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自然也应该大力引进这种教学模式。在培智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上,个别化教学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开展和实施。音乐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和需要来设计教学方案计划的,因此,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评价方式的筛选上,也应该以学生为主。在教育中包含着人文关怀,在人文关怀的同时开展教育活动,通过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体系化的知识。

1.明确学生的能力差异,确定教学方向

培智学校中的学生大多存在着一些个人障碍,因此在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事先明确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对于一些比较自卑或自闭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开导和安抚,切不可忽视和冷漠对待,从心理上进行良性辅导和引导,推进教学行为的顺利进行。同时,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爱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进行有针对的课程设计,分析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吸收情况和基础具备情况,明确教学方向,尽量在实际教学中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

2.采取多元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种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环节,因此,教学的过程是讲究方法和思路的,现代化的教学就更应如此。特殊教育,离不开有所针对的课程设计和多元化的课程形式安排,以满足广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受益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演好一个引路人和辅助者的角色,注重方法的选择。培智学校中的音乐教学不同于系统性的音乐教学,它更倾向于启发性和兴趣诱导性的教学,因此,要時刻避免课堂的枯燥化倾向,时刻努力营造出一种能够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和乐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音乐,同时用合唱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来,对于有特殊爱好的学生,还可以单独进行交流和互动,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3.综合知识与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加入到集体中,主动融入学习环境中。对于自闭症和多重障碍儿童而言,他们的世界是奇妙的,不容易被人理解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知识讲解,还应该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悲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在音乐教学中鼓励他们加入到实践中来,通过乐器击打、歌曲演唱来丰富他们的内心,从而慢慢地引导他们走向开朗的人生。

总之,在现代化教学的推动之下,培智学校的综合教学应该遵照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同时,在家庭方面,校方还要注重家长综合素质的培养,打造家校合作的链条,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辅助,以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需要严格遵守个别化教学的理念核心,发现学生的不同,从而在效果和长久影响上强化共进性。

4.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我校学生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情绪行为自控能力为重点,以心育教学、心理辅导与团体发展活动为主要阵地,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方法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

1、队伍:

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教导为分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全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本学期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心辅水平。

2、团辅:

开展“小小训练营”心理素质养成训练营系列活动,每学期4次,经常吸收反馈,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

3、个辅:

继续开展对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心理辅导室于每周二、四、五中午开放);设立“心语天地”“心语姐姐”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服务。心理辅导员每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的交流与分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宣传:

加大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了三块宣传阵地。每月开设一期“笑哈哈心灵小广播”,播送学生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在学校宣传窗设立“心灵小窗口”栏目。

5、常规: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心理健康教育要与班队会课、生命教育等相关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午会、主题班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阶段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和分析,撰写个案、论文,注重资料的积累。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通过德育基地进行实施。

三、具体工作: 二、三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小报和橱窗布置。

3、开放心理辅导室。(每周二、四、五中午12:00-12:45)。

4、开设“笑哈哈心灵小广播”,同时做好小广播员的培训工作。

5、开展“小小训练营”心理素质养成训练系列活动。四月份:

1、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2、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小报。

3、开放心理辅导室。(每周二、四、五中午12:00-12:45)。

4、开设“笑哈哈心灵小广播”,同时做好小广播员的培训工作。

5、开展“小小训练营”心理素质养成训练系列活动。五月份:

1、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小报。

2、开放心理辅导室。(每周二、四、五中午12:00-12:45)。

3、开设“笑哈哈心灵小广播”,同时做好小广播员的培训工作。

4、开展“小小训练营”心理素质养成训练系列活动。六月份:

1、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小报。

2、开放心理辅导室。(每周二、四、五中午12:00-12:45)。

3、开设“笑哈哈心灵小广播”,同时做好小广播员的培训工作。

4、开展“小小训练营”教学和研讨活动。

5、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6、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5.培智学校活动总结 篇五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11月24日上午,位于石家庄市大郭村的一所培智学校内一片欢声笑语,河北传媒学院红十字爱心协会志愿者到此进行“红旗飘扬,关爱智障儿童”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

本次活动本着“团结、有爱、奉献”的精神,为培智学校的孩子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人家温情。与此同时,让本协会的青年志愿者们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和满足,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培养坚强的心灵、顽强的意志、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合影,为孩子们打扫教室,一孩子们互动交流,并给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品。

6.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本课歌曲。2.通过续编歌词,培养学生观察、认知能力。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4.通过带上头饰模仿小动物的动作,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师用饱满的情绪指导学生歌唱。难点: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们的动作。

三、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歌页、打击乐器、头饰若干。

四、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听!它来了。(放课件)是什么? 生:是小猫。

师:嗯,是小猫,听到它的叫声,我们就能分辨出是什么小动物,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这只小猫呀,最喜欢交朋友了,现在,它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你们想和这只小猫交朋友吗? 生:想。

师:哎呀!不好!有一扇门挡住了小猫的路,(放课件)这可怎么办呢?咦!这扇门的旁边有一段话,我来读一读吧!(“同学们,要

想救我出来,也很容易,你们只要背会门上那段歌词就可以了。”)嗯,好像是小猫说的话,那我们就赶快来试试吧!老师把歌词放大一下吧!(贴出歌词)2.按节奏读歌词:

(1)先跟着老师拍着手按节奏读歌词。(2)学生自由读一读、背一背。(3)师:同学们会背了吗?

生:会了

师:那我们就闭上眼睛背一遍看看小猫能不能出来!学生闭上眼睛背一遍歌词。(放课件:门开了,小猫出来了说:“同学们,谢谢你们救我出来,为了感谢你们,我就送你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我爱我的小动物》。)3.唱歌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师:你们想学一学吗? 生:想

师:好吧!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贴出课题:《我爱我的小动物》)

师:大家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我们是不是已经会了呀? 生:是

师:那我们就赶快来唱唱歌谱吧!

4.自填歌词:

(1)师:同学们,歌谱、歌词我们都会了,你们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自己来填词呢? 生:能。

师:好,我们来试试吧!(2)学生自己跟琴填词。(3)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一唱。5.加上小猫的动作 6.续编歌词:

(1)师:同学们,你们还喜欢什么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用动作怎样来表现呢?(生回答并模仿小动物)(2)把这些小动物编进歌词唱一唱。7.带上头饰上台表演小动物的动作。8.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铃

鼓:

x

x | x

x | 三角铁:

x

x | x

x | 沙

锤:

x

x | x

x |

五、课堂小结:

7.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篇七

一、创设生活化的场景,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每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教学实际, 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中, 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加工与改造。教学前精心创设生活化的场景,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无意的生活中学到有意的数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认识图形时, 把图形出示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先在教室里找再到校园里找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 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致高昂。然后师生再共同用白纸做出各种图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让学生带回家去加深印象, 并独自在自己的家里找:你家的物体有没有这些图形?任务完成得好的同学会有小红花鼓励。在学习“角”、“分”时, 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超市, 师生共同参与购物活动, 在买与卖的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在生活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学习认识“角”、“分”的单位, 解决“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 从而使他们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创设问题情景,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

1. 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针对智障儿童直观形象化的思维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形象化, 符合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 切忌用成人语言、抽象语言, 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化的情景中, 参与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智障儿童的语言感知速度缓慢, 教学中教师还要把握好语速, 注意节奏, 不能过快, 否则学生会反应不过来, 那样也就不可能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了。另外, 智障儿童还有一种自卑心理, 对他们采用的教学语言中还需要多一点理解和赏识, 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时一个甜甜的微笑, 一次轻轻的爱抚, 一句简单的赞语, 都会使智障儿童克服自卑心理, 燃起自信的勇气, 不断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2.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从教学方法看,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 唤起智障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 启发他们从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 大胆猜想, 敢于质疑, 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 引导他们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问题的提出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 都应融合于生活的情景中, 紧密结合生活和教材内容,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 形成清晰的思路。教学中还要做到“分层教学, 个别辅导”, 注重因材施教, 把握好学生的整体水平, 对那些需要弥补或加深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从教学手段看, 运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 更容易使学生感知。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准备一些新奇的、操作性强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进行教学, 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声、形的方式, 以智障儿童容易感知的视、听形式出现, 将静止的对象活动化、生活化, 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细致化, 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教学中还可以选择性地运用游戏活动, 让学生走进自然的怀抱,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在生活中体会数学,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 使数学应用生活化

8.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 篇八

【关键词】培智学校 多元 教育对象 有效教学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02-01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多元化,课程选设的个别化,决定了教学目标的个别化。为实现个别化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必须探索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作为学本资源,是教学组织的主要成份,因此,有效教学的组织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对象的组织。“全纳”教育理念下,基于对培智学校多种障碍、起点悬殊、程度各异的教育对象的分析,我校立足校情、师情、学情,对有效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集体授课+个别教学

当班级内除个别学生需要特殊指导外,其余学生均属于同一障碍类别,且在某一学科领域能力差异相对较小时,该班级的这门科目则适合采取“集体授课+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如,一个班级有8名学生,其中轻度智障生7人,脑瘫生1人。7名智障儿童均具备模仿简单图案的绘画能力及依照范画涂色的能力,而这名脑瘫生则单侧上肢颤动明显,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手部动作。因此,在绘画与手工课教学中,在仿画环节,教师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范画演示;在练习涂色环节,教师则重点对这名脑瘫生进行个别教学,通过适当的动作辅助,帮助其完成教学目标。

二、同步分组教学

特殊儿童的个体发展在不同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他们已有经验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本身构成了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当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某一学科发展水平处于同一阶段,个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多数学生交往互动能力较强,障碍类别相对集中时,同步目标分组教学则是教学组织形式中的首选。合理分组是有效组织教学的关键。为此,小组成员的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特征、动手能力、智力差异等因素,根据教学需要,一般每组2-3名学生。每个小组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搭配组成。这样,小组间能力大体均衡,有利于实现组间公平竞争,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益。

三、异步分层教学

针对班级内同一学科,学生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差异大且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该学科可采用异步目标分层施教的组织形式。如,一个班级有9名学生,其中7名智障生,2名脑瘫生。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未体现在障碍类别上,因此,在认知类课程教学中没有依据学生障碍类别进行分组,而是打破学生障碍类别界限,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作为制定异步目标、实施分层施教的依据。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遵循的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所谓的“异质”指的是学生能力层次和教学目标层次的差异。“组内同质”有利于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学习氛围的创设;“组间异质”则更加关注各组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差异,从根本上解决了低起点学生“够不着”,高起点学生“吃不饱”的低效教学现象。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每组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宜的发展和进步。

四、走班教学

“走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与综合性组织并行的单一性组织形式。作为综合性组织的班级是为学习大多数乃至全部课程,开展大多数乃至全部教学活动而构建的组织,同时它一般兼为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组织。而作为单一性组织的走班教学班是为学习某一门课程,开展某一种教学活动而构建的组织。从本质上讲,走班教学实际是跨越行政班级的校内分组教学。

(一)必修课中的走班教学

在必修课中,有些班级的学生能力呈现多层次化,且各层次间差异很大。如,某一班级学生在生活数学的学习中,能力大致分化为三个层次,A组学生处于学前认知水平,对于数字认读和理解较困难,书写能力停留在涂鸦水平,只能在教师辅助下跟读数字,若进行点数练习,则需要个别指导。B组学生处于初级段水平,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读数字,点数配对。C组学生则处于中级段水平,能在教师指导下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面对这样的班级,教师上课辛苦而忙碌,却无法及时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关注,对一组学生有效教学的同时,另外两组学生必然处于低效学习或无效学习状态。为了使班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学有所得,可以与其他班级合作,实施走班教学。具体做法为:针对这一学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立教学层次不同的班级,由各班教师参照评估结果,帮助每位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基础层次的班组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于自身发展的教学。走班教学使每个班(走班教学班)的学生能力水平更加接近,便于教师安排更加充实的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二)选修课中的走班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补偿学生缺陷,发展学生特长,可以在选修课中开展走班教学。相对于必修课,选修课中的走班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补偿缺陷的个体康复需求和发展特长的个体兴趣需求,更加突出个性化和自主化。在选修课时间,可以将各班感统失调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感统训练;将各班脑瘫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肢体康复训练,将发音障碍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语言训练;将喜欢音乐的学生组织起来参加奥尔夫音乐课堂等。当然,走班教学需要提前做好学生康复需求评估和兴趣特长摸底,将一学期内,各班学生的走班地点、任课教师、教学目标、学生组织和交接做好统筹规划,确保学生安全。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全纳”教育理念下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类别的多样化,层次的差异性决定了有效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遵循“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才能不断探索、反思、完善,形成立足校情、师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 DB/OL] http://baike.baidu.com/.

9.培智学校六年级德育总结 篇九

德育工作总结

赵红艳

班级德育工作是班级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教育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德育上不去,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等都必然上不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特对本学期德育工作工作总结如下:

本班共有10人,住宿生9男人,走读生1人。他们在情绪、个性和行为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加上有些家长的过分溺爱、迁就或弃之不管的现象,使得他们性格孤僻、固执,常常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存在很多不好的习惯:纪律性差,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两名同学经常下地走动,课间打闹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整理书包用品,不会做值日。班级中中重度智障孩子为多数,反应缓慢,接受能力差,三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两名学生没有语言能力,两名学生没有书写能力。大部分学生较为自私,不懂得使用礼貌用语,部分学生有随意动用他人东西的习惯。鉴于以上问题,对本班的德育工作制定了一下目标:

纪律方面:知晓学校纪律,有自觉遵守的意识,在他人违反纪律时能提醒改正;

学习方面:上课跟随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举手回答老师问题,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力较集中;

卫生方面:能够自己维护班级的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知道自己的值日生工作,能在自觉完成;

礼貌方面:尊老爱幼,看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知道待客礼仪; 能力方面:能自己穿衣物,收拾文具。

本学期班级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了以“爱劳动、爱学习、文明守纪”为基本内容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为主,教育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热爱学习。通过本学期的教育,我也总结出做好德育工作的几条经验:

1、明确班级纪律,做到人人知晓,课上放慢速度,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及发言,教师每堂课间进行巡查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2、树立典型示范作用,用“夺红旗”的方式促进形成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10.培智学校班级工作计划(模版) 篇十

二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班主任:xxx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始终遵循特殊教育的教育规律,面向本班全体学生,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专长发展,避短扬长,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身残志坚的意志品质和会生活能自理的劳动实践能力。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狠抓学生常规教育,重视“三育”——德育、体育、美育;抓好“三会”——会自理,会劳动,会学习。继续探究培智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完善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充分激发班集体活力,形成本班的核心班风学风。

二、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2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5 人。xxx、xxx属于轻中度弱智,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xxx属于肢体残疾瘫,行动不便,写字较困难,但学习能力、说话表达还可以;xxx属于轻度弱智及多动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个人卫生很差;xxx、xxx有自闭倾向,不容易与人交往。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有的放矢,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在教育工作中,进行系统化、人性化、生活化的管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2、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3、开展适合本班学生主题教育的活动,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了解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热 情。

4、开展“手拉手”活动。

5、通过开展“自强、自立、自尊”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6、开展学生自护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自我防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开展“安全伴我行”主题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8、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转变。

四、采取措施

1.抓好学生假期后的常规教育,特别是一日常规的训练,使学生的生活规律化并做好督促检查工作。让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制定好班规,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促使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做一名好学生。

2.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进行家访,做好家校沟通并记录,为将来制定学生的成长袋打下基础。

3.继续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提出要求,明确职责。教会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4.继续对学生进行劳动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指导,教会更多的学生学会拖地,擦窗。树立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保持教室及校园的卫生,视野范围内的垃圾要拾起放进垃圾箱。让学生明白打扫卫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班级及校园的整洁干净。

5.对个别学生进行纪律强化训练,纪律教育是学习教育的前提。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教育,小组教育,班上教育,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6.加强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注意自我保护安全教育,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继续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经常进行家访或请家长来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出指导,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纪律情况,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并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体育和康复训练方面的各项 活动。

五、月份工作安排

二月份: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狠抓常规教育

1、做好报名工作;

2、做好新学期安全及常规工作,坚持做好班级的安全教育,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等;

3、教室的美化布置;

三月份: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为重点

1、感恩教育: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继续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

3、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 四月份: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

1、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系列主题班队会;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4、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五月份:以“自强、自立” 为教育重点

1、开展“手拉手”主题活动;

2、开展“自强、自立、自尊”主题班会活动;

3、开展学生自护实践活动; 六月份:以安全教育为重点

1、“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安全伴我行”主题体验活动。

4、认真做好复习工作,做好学生期末阶段的思想工作;

5、期末行为规范达标,评选各类星。

11.论音乐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音乐;培智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学好语文可以有效地弥补智力落后的学生在智力和适应性行为上的缺陷,使智力落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快乐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由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识记速度慢,遗忘快,这使得他们学起语文来格外吃力。 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效率,我们在上课之前都要设法去想怎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音乐元素,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地调动弱智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与音乐元素整合的作用

(一)语文、音乐的结合能有效地矫正智障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身心缺失行为。智障学生学习行为特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识记慢,局限于直观形象,易疲劳,并伴有语言障碍等。相关科学研究和笔者的实践证明,音乐元素对他们的这些不足能够起到有效地弥补作用。

(二)语文、音乐的联姻能积极有效地促成培智语文学习终极目标的实现。培智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由两方面组成的:1、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2、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行为品质能积极有效地帮助智残学生通过语文的技能,而技能的训练又能帮助学生完成品质的塑造。将音乐有机融合在技能教学和情感教育中,会起到促进和催化作用。

(三)语文、音乐的牵手符合新时期培智语文教学的改革精神,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新时期的培智语文教学倡导学科穿插,互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整合。立足于智残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和特殊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有选择的引进多种元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与音乐元素整合的策略及依据

(一)渗透目标,赋予课堂生命

很多智障学生往往存在散慢,好动,懈怠行为。这些行为若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其语文课堂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应注重对这些行为缺陷儿童实施心理、生理矫正。在诸多矫正手段中,音乐干预有着它独特的作用。

(二)情感到位,严密设计课堂环节

智残学生感知、识记速度慢,思维直观形象,抽象概括水平低,接受容量小,再现困难,并伴有语言障碍。所有的这些成为他们语文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课需要寻求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对智障学生语文技能的传授任务,音乐元素能很好地充当这个角色。

1.让音乐陪伴学生进行听的技能训练,将有力地提高学生听的行为能力。如何帮助智残学生很好的听,上个世纪60年代,坐落于保加利亚索菲亚的暗示学院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听古典音乐识记单词。实验结果大家都知道,在纾缓的乐曲声中,人们学单词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那么,将这项试验成果应用于智障孩子的语言听记过程中,结果如何呢?教学实践证明,影响是较为积极的。笔者就智障孩子在音乐中识记课文生词,复述课文片段,复述老师相关生活片段的语句做了小实验:播放理查德克莱得曼的钢琴曲《爱情故事》、《秋日的思语》。从学生听的表现看,他们都很投入,从记取结果看,生词能记取近半数左右,能简单的,比较全面的复述课文片段及老师的话语。同样,在相关课文的文本情感阅读上,我配以恰当的曲子,其效果也是不错的。这样的整合,训练,逐渐让学生的听的行为实现由生成向养成的转变。

2.让音乐陪伴在智残学生说写的左右。说和写可以说是智障学生作文的不同表现形式。说和写的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知道。智障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普遍比较低,对外界事物静态的观察,动态的连续反应能力不强,缺乏想象力。无意注意的行为特征更导致他们难以捕捉外界向他们传递的信息。因此,培智语文教材将说话训练设置到每个教学单元,旨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如何持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和书面表述能力,我想,以下几个因素是必要的:(1)激趣——让他们有说话的热情,欲望。(2)取材——对智障孩子语言的训练涵盖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交际,感恩,奉献,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足文本的同时,积极引入语训资源。老师可以先让他们唱歌,温习歌词,然后读词。再结合相关图片,创设相关情景让他们将画面,将动作行为和歌词有效结合起来,反复对照练说,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有大的提高。(3)想象——作文的创作,众所周知,智障学生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但缺少想象的延伸。持续不断的让他们在具体形象事物的刺激下活跃思维,展开想象,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要做到的,也是音乐介入作文训练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选择一些摹声色彩较为浓郁,形象感强的乐曲,乐器,诸如《赛马》、《动物狂欢节》、《杜鹃圆舞曲》等。

(三)紧扣时代要求,走进生活世界

语文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讲究其人文性。我们知道,智商和情商共同决定一个人生活、事业的成功,而有关研究表明智商的高低在一个人将来是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占20%的比例,而情商系统中的情感、需要、注意、兴趣、习惯、意志、信念、理想、人生观等却占80%,其中情感因素又是其核心,占该系统的25%。情感是所有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指导。人行为的基本因素,智障学生的智商低下,所以情商对他们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结

正确适当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补偿智障儿童的智力和行为的缺陷,从“让你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情感世界,提高和改善他们的表达能力,建立和巩固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适时、适情、适量地选用音乐元素,运用于教学的不同环境,将会促进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运行,能有效地通过智残学生的语文技能水平,完成智障孩子的品质塑造。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95年6月第一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99年6月第一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行为矫正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4]范欣生编著.《音乐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上一篇: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总结下一篇:让兴趣之花在课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