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品管理制度(13篇)
1.生产制品管理制度 篇一
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管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人用生物制品。
卫生部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解除预防用生物制品管理的品种。
第三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供应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根据卫生部委托,协助管理全国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供应。
经卫生部指定或批准的部门主管机构负责对本系统预防用生物制品实施统一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五条 各级卫生防疫站负责本办法规定管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逐级订购、分发和周转储存。
第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和人员,必须使用由卫生防疫机构逐级分发或供应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监督指导下使用。
第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质量控制、现场考核、推广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
第八条 全国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计划由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编制,报卫生部审批后执行。
各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应当按照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不得任意减少或增加计划产量。
第九条 生产单位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按量完成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任务时,应及时报告卫生部。卫生部可委托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在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单位之间进行应急调整。
第十条 各生产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对预防用生物制品留有储备,储备计划和种类由卫生部根据需要和储备金的情况下达,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负责安排执行。
第十一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进出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狂犬病疫苗和儿童计划免疫制品(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预防用生物制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防疫站和经卫生部指定或批准的部门统一拟定所辖区和系统的订购计划,向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签定合同计划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除上述规定的品种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根据本地区疫情需要,对所辖区域内需要统一管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品种,亦可按照上款规定办理订货,并报卫生部备案。
其他预防用生物制品,各卫生防疫站可以直接与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和指定单位签定订购合同。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订购预防用生物制品。第十三条 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通过组织预防用生物制品供销计划平衡会的形式,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防疫站和经卫生部指定或批准的部门签定供货合同。
第十四条 除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单位和部门外,任何企业、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以及所属的各类公司和个人均不得从事预防用生物制品的经营活动。
卫生部指定或批准的部门使用的预防用生物制品不得向地方销售。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辖区域内各级卫生防疫站之间相互调剂预防用生物制品,需经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可。
跨省区域间相互调剂预防用生物制品,需经调剂各方所在地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认可,必要时可由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统一调配。
第十六条 生产单位自用和科研、试点等特殊需要的预防用生物制品,需经卫生部批准,纳入计划由生产单位直接供应,并应在包装上标明特殊标志。
第十七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在试生产阶段的供应管理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办理。
第十八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价格由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提出方案,以卫生部会同国家物价部门统一制定,任何生产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提价或降价。
第十九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各生产单位生产的预防用生物制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检验质量合格方可出厂。
第二十条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预防用生物制品在使用前或分发前必须核查制品的包装质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日期,进货渠道和制品的专用或防伪标志,并应书面登记以便备查。
第二十一条 被接种人或被接种人家属有权了解实施接种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实施免疫接种的预防用生物制品进货渠道,并可以拒绝接种本办法规定以外非正常渠道获得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第二十二条 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储藏、运输、和周转过程,必须按照不同制品的要求纳人规定的冷链条件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对使用制品过程中发现的质量或其他可疑问题,应及时向生物制品检定部门或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给予答复。
第二十四条 生产单位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防疫站,在生产、供应、使用预防用生物制品中出现严重问题时,必须及时书面报告卫生部并抄送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
第二十五条 生产单位必须按规定,将生产报表和供应报表报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汇总后报卫生部。
第二十六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药品监督员、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和检查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对本办法实施监督和检查管理。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第二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参与、中介或直接从事假劣预防用生物制品经营活动的,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非法经营、出售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单位和个人,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并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根据情节,可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查获的假劣预防用生物制品,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作出处罚决定。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做出处罚决定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发布前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有关规章即行废止。
2.生产制品管理制度 篇二
1.1 法律法规的满足
满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件是ISO22000标准的基本前提。ISO22000标准要求所有组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把法律法规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以, 生产企业应该依据本企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情况, 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
1.2 沟通的条件
在熟肉制品生产过程中,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 这对于食品生产环节中风险的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ISO22000标准中规定, 加强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准则之一。与此同时, ISO22000标准也规定了外部与内部之间的沟通标准, 不但包括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 还包括与客户的沟通以及政府相关的食品安全部门之间的沟通等, 并且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保证这种沟通持续有效的进行。
2 影响熟肉制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2.1 原料肉
所谓的原料肉主要包括猪肉、牛肉、鱼肉及鸡肉等。原料肉作为熟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源头之一, 对熟肉食品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原料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好坏。对原料肉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于微生物和化学药物。换句话说, 微生物及化学药物的危害是直接导致原料肉质量降低的关键性因素。所谓的微生物危害主要是指:寄生虫、疫病。所谓的化学危害主要是指兽药。第一, 原料肉中很有可能存有导致疫情发生的人畜共存的传染病或者寄生虫等微生物危害因素。另外, 还有可能存在兽药等化学危害元素, 不但包含着沙门氏菌及肉毒杆菌, 而且还可能含有痢疾杆菌、弧菌等。第二, 相关研究者表明霉菌也可以生成霉菌毒素。目前, 了解最多的应该是褐曲霉毒素以及黄曲霉毒素。大部分的鲜肉中还有此毒素的机率比较高, 因此这些毒素直接影响到熟肉制品的质量问题。第三, 如果在饲养猪或羊等动物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标准使用兽药, 也会导致兽药残留等化学危害问题的发生。
2.2 辅料
根据口味的不同, 熟肉制品分为了很多种类, 每一种都有不同的辅料作为基础。比如香肠火腿类用料最多的是糖、盐、味精、蛋白及香料等。而酱卤类的主要是参入了很多种类的香莘料。不同的辅料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 当然也会有各自摄入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辅料同样会对食品的质量造成安全性问题, 因此必须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
2.3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是直接接触熟肉制品的, 一旦包装材料有任何不达标的问题, 那么在进行热加工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有毒的物质渗入食物中, 势必会给食品带来安全隐患。因此, 为了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企业应该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 这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加工环节
大多数人都可能会想到加工环节对熟肉制品安全来说非常重要。熟肉制品的加工环节经过一套非常复杂的工艺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工艺指数。在所有的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原料肉和辅料的运用, 另外, 还有热加工工艺与包装后金属检测的环节。其中, 一个关键的确保食品安全的途径是GB2760, 因为GB2760中规定了限制使用的辅料, 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的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而热加工工艺是杀菌熟化的重要环节, 一旦对时间及温度没有准确掌握, 那么势必会助涨微生物的生存。所以, 热加工工艺是熟肉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2.5 储藏及运输环节
熟肉制品在加工成成品之后, 整个环节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还有一道储藏以及运输的环节。因为熟肉制品加工完成之后, 只有通过储藏以及运输, 才能保证产品能够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但是熟肉制品在储藏以及运输的过程中, 还是要满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熟肉制品在加工成成品之后, 要进行二次杀菌, 因此产品必须都要进行冷藏, 不然就会助涨微生物的繁殖, 从而造成微生物严重超标的恶果。即便在销售的过程中, 也要具备良好的冷藏环境这是不容忽视的, 这是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从而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2.6 消费环节
消费者购买到产品之后, 应该遵循产品包装上注明的使用说明进行合理的储藏以及食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冷藏条件下储藏的要求, 切忌不要超过说明上的保质期限。
2.7 卫生标准
在熟肉制品生产的每道工序中都要确保卫生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以上, 包括人员、机器设备以及包装材料、生产工具等都到符合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且对熟肉制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3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熟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次公布的与食品安全管理有关的标准文件是ISO22000, 此标准的重要的作用是:不但详细讲述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要求的应用标准, 而且还可以作为供认证与注册的核准指标。除此之外, ISO22000还可以作为衡量食品供应链中实行HACCP计划结果的标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食品安全与消费环节食源性息息相关。有关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所以必须对食品链的整个环节加强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熟肉制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因此对于熟肉制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潮。因此, 相关企业应该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 充分利用国家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从而确保熟肉制品的安全质量问题。
3.1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熟肉制品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
熟肉制品是一个完整的食品链, 不但关系到源头上的原料肉以及辅料, 再到中间的加工环节等, 还关系到最终的消费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作为参考, 那么就会大大提高熟肉制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
3.2 标准的制定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 应该遵循一定的准则, 最终达成一份完整的文件, 并进行及时的改进。第一, 除了要对熟肉制品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外, 还要对消费者、使用的原料肉及辅料的安全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二, 围绕食品链, 详细了解有关产品安全的相关信息;第三, 达到确保熟肉制品安全生产的卫生标准以及使用达标的设施设备;第四, 做好详细的记录, 以便监察体系运作效果;第五, 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展的效果进行评估, 做到及时更新, 准确反映生产活动的信息。
3.3 标准的执行
在相关的标准制定之后, 就是执行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以及大力支持, 而且在标准执行之前, 要对执行者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其实, 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 也是一个验证的最佳时机。如果某些方面出现不合理的地方, 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更正, 最终形成一套最合理、最科学、最完善的体系。
3.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建立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及维护方案, 从而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性保障;其次, 分析并且确定影响食品生产的主要因素, 比如源头或热加工过程等。最后, 发现核心的控制点, 并且找到控制的有效措施。
4 总结
综上所述,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对熟肉制品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其标准的制定也是为了企业服务的,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体系做出及时的更新, 从而确保消费者能够吃到安全、健康、绿色的食品。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从而在饮食方面也相当的丰富, 于是熟肉制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熟肉制品的安全问题十分的关注。熟肉制品的安全性与消费环节息息相关, 因为通过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对食品造成危害, 所以对整条食物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维持食品市场保持正常秩序的必由之路。因此, 我国ISO22000食品质量管理组织对食品安全性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 从而为熟肉制品的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但是要想使得熟肉制品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需要食物链中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熟肉制品,应用
参考文献
[1]褚小菊.基于ISO 22000标准的企业食品安全行动调查[J].食品与机械, 2013, 29 (1) :102-104, 160.
[2]中国发布规划提高肉类质量安全水平[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2, (3) :20-20.
3.虾酱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技术 篇三
一、虾酱生产的原料。虾酱用虾是浮游甲壳类中的几种,其中主要品种为:中国毛虾、日本毛虾、糠虾、沟虾。虾酱生产用盐必须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洗食用盐。
二、虾苗生产工艺。现代发酵法是当前最科学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去杂洗涤→按比例加盐打酱→控温发酵→油、酱分离→包装灭菌。
三、虾酱制品。虾酱含盐一般在30%左右,只能用作调味品,用量很少。以虾酱为原料制成即食性含盐相对较低的系列虾酱制品,其食用范围将大为扩展,原料虾酱也将因此有所增值。常见的虾酱制品有虾酱豆、虾酱花生米、什锦虾酱、麻辣虾酱、五香虾酱的软硬罐头,虾味盐、虾味酱菜等。
1、虾酱豆:将大豆洗净晾干,炒至半熟备用。在不锈钢夹层蒸汽锅内放入植物油加热,加入辛香料、虾酱、大豆和一定比例的水煮沸,当大豆吸水充分溶胀后,快速加入鲜味剂、抗氧化剂、增稠剂充分混匀,于85℃出锅,趁热装入蒸煮袋或玻璃瓶,经排气、封口(盖)、灭菌、冷却后即为软、硬虾酱豆罐头,一般的软罐和硬罐的保质期分别为半年和一年。
2、五香虾酱:在铝锅或不锈钢锅内放入花生油加热,加入辛香料及少量辣椒粉稍炸片刻后加入虾酱,快速翻炒至虾香四溢时加入适量水以稀释盐分至可口为度。而后加精、鲜味剂、增香剂、稳定剂,混匀后起热装入复合蒸煮袋置于微波炉内加热排气封口,而后再入微波炉二次灭菌至袋鼓起为止。
3、虾味盐:将虾酱干粉和海藻粉、食用盐按1:1:2在混和机上充分混匀,然后按100克/袋,在充填封口机上装袋,而后置于微波炉中灭菌、冷却后即可装箱出厂。该盐为低钠富碘防潮高保质期型。
4、虾味酱黄瓜:将小黄瓜以清水洗净,整条浸入虾酱内卤20天,每天翻搅1次。届时取出置于虾油中洗净表皮虾酱,沥干虾油装入塑袋封口,微波快速灭菌5秒钟即可。■
4.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篇四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
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
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
4. 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
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
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
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
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
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
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豆豉、纳豆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3、5、7。
豆浆、内酯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7。
豆腐、干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
腐竹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6、7。(分装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油炸等豆制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外购豆胚的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2-《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SB/T10170-1993《腐乳》;相关的地方标准、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豆制品所用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变质或未去除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油炸豆制品所用油脂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禁止反复使用。发酵豆制品所使用的菌种应防止污染和变异产毒。不得将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等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豆制品加工中使用。所使用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发酵性豆制品。
1. 分析天平(0.1mg); 2. 酸度计(PH0.01); 3. 天平(0.1g); 4. 干燥箱; 5. 灭菌锅; 6. 微生物培养箱;7.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8. 生物显微镜。
注:豆豉、纳豆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设备不需要酸度计。
(二)非发酵性豆制品。
1. 干燥箱; 2. 天平(0.1g); 3. 灭菌锅; 4. 微生物培养箱; 5.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6. 生物显微镜。
七、检验项目
豆制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表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八、抽样方法
发证检验抽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产品的品种,发酵性豆制品在企业成品库内分别随机抽取1种产品。非发酵性豆制品优先抽取直接入口的产品,有腐竹的加抽一个腐竹产品。所抽样品应为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产品。
抽样基数:产品不得少于50kg。
抽样数量:同一批次的产品不少于2kg(腐竹可适当减少抽样数量),独立包装不少于8个产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样品及抽样单内容经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
九、其它要求
(一)对于保质期短且贮藏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豆制品,抽完样后,要按企业产品明示的贮藏温度保存样品并及时送达发证检验机构。
(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检测依据按国质检执183号文关于印发《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产品的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附件。
(三)腐竹允许分装,但必须符合本细则中的相应规定。
(四)保质期短的产品在贮存中应有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运输豆制品时,应严密遮盖,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做到专车送货。
5.铝制品生产厂的防火要求是什么? 篇五
1.熔炼的防火措施
(1)燃油储罐与熔炼车间应根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或用防火墙分隔,
(2)储罐、油泵、管道、阀门等燃油设备,需动火维修时,必须进行认真清洗,除去油垢,进行通风排除油挥发气,并用检测器进行检测,在确认没有危险后方能动火。
(3)当使用锯割方法拆除连接的管道或设备时,在施工方便的情况下,要采用边锯割边冷却的方法。
2.表面处理的防火措施
(1)采用水风管道,利用高速气流与水面撞击产生的水花,冲洗气流中的粉尘,使粉尘随时落人水风管道的水池里,
(2)降低风道中的粉尘浓度,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除尘、降温、消除火源、排除静电的月的。
(3)风道要经常检查,清除污水、补充新水;挡水板下的挡板必须浸入水面下200mm,以保持水量,防止管道堵塞,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粉尘和纤维。
(4)没经批准,没有防范措施,严禁一切火种入内。
(5)建筑物要宽敞高人,高度应在4m以上。电气设备应采用封闭型或防爆型,开关等应集中封闭在固定的开关箱内。
6.生产制品管理制度 篇六
目前国内肉制品加工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卫生防护措施做的不彻底,导致的各种不合格情况出现。造成肉制品加工企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多重。
总结有:原料肉的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缓化肉品的缓化水的交叉污染,搅拌和其他工序用具、工作台面及环境微生物污染、墙壁及空气落下的细菌污染,食品添加剂和搅拌水为载体的污染,肠衣对蒸煮温度不能超过90℃(外表)的限制,操作人员的衣服与手的污染等。根据上述情况,肉制品行业的消毒问题主要可分为环境、空气、地面、墙壁、容器、工作台面、管道、手、包装材料、原料、添加材料、用水等多方面的消毒。
食品专家建议,环境类消毒与员工消毒是企业最根本最重视的卫生环节,需要企业加大防范意识,培养消毒概念。可采用自动感应手消毒器Q6对员工进入车间前对手部卫生进行调控,而地面、墙壁等一些室内器具与工作环境中的杂物可采用AORODO臭氧系列在无人期间消毒。
而肉制品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不外乎微生物和添加物,而由微生物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占50%,虽不会构成特大安全事件,但对企业的声誉及市场竞争力打击非同小可,难道肉制品细菌超标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肉制品微生物易超标一方面是因为原料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营养物质,如温度适宜特别是高温季节,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外界微生物对肉制品的二次污染,如加工间的卫生环境差、原料和散装成品在运输和贮藏中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等。
对于肉制品生产企业来讲,如制作车间、内包车间环境内若有微生物存在,很可能使暴露空气环境中的半成品受到二次污染,从而使得产品质量埋下超标隐患。而最新的NICOLER动态消毒技术是在有人的情况下,持续动对空间环境杀菌、除尘,帮助企业低成本的构建“无菌无尘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1、在原辅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出厂时均需要依靠检测把关,如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2、针对待加工鲜肉半成品进行病毒、病菌检测,及对重金属、农药残留指标进行抽检;
3、对包材的质量及喷码质量进行检测;对生产用水进行检测等;
4、在产品出厂时,主要对终产品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还需要对诸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最终抽检。
除了车间环境动态杀菌及理化检测外,还需要注重:
1、保障肉制品制作设备的设计便于清洗和灭菌,避免生产过程中构成二次交叉感染。
2、对制作设备停止运行数小时后再恢复生产时,必须在设备停止运行后立刻进行清水冲洗或高温蒸汽杀菌,以保证与物料接触位置处于无菌状态。
3、完善制度,加大执行能力,如人员的素质培训、环境卫生保障制度、设备的及时维护等。只有在考虑到每个可能染菌的细节,才能够保障饮料产品的安全、品质及延长产品保质期。
针对肉制品在包装过程中易受不洁空气污染、继而发生腐败变质的问题,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食品动态杀菌机”——这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食品企业专用的动态消毒设备。据悉,该设备用最新的三级双向的NICOLER发生腔工作原理,消毒过程为:通过高压直流脉冲使得NICOLER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离子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污染空气被抽进机内通过NICOLER发生腔时,带负电细菌被迅速分解灭杀,新的机理是重复三次完成以确保杀菌效果,再组合药物浸渍型活性炭等组件进行二次杀菌过滤,经过处理的洁净空气大量快速循环流动,使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由于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所以,该设备也称作“NICOLER动态杀菌技术”。近年来,这一设备也广泛用于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的包装、冷却及灌装环节。
7.杀菌技术对乳制品生产的影响 篇七
乳制品杀菌技术的背景
国外杀菌技术的发展状况
1.低温高压杀菌法
近年来, 国外出现一些新型的杀菌技术, 能有效杀灭乳制品中的致病菌, 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乳制品原有风味。在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 大多采用低温高压杀菌法, 主要利用高的大气压和相对低的温度环境对食品进行杀菌。日本主要采用60℃, 6×108Pa, 20 min, 可将食品中的霉菌孢子和细菌孢芽减少到原来的10-6, 该方法在乳制品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日本大阪的一位71岁老人井川重信开发出一种新型牛奶杀菌技术, 即利用高电场中存在大电位的原理实现杀灭细菌的目的。该方法主要是将含有细菌的液体, 通过一个电位差很大的高电场, 使细菌内外的电压产生很大的差异, 从而使细菌的细胞膜破裂, 达到杀菌的目的。
2.辐照杀菌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三大国际组织认定总平均剂量不超过10 k Gy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辐照杀菌技术已得到美国乳制品业协会的认可, 辐照杀菌的优势主要是不需要添加任何物质, 通过X射线、γ射线或电子射线辐射食品, 破坏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阻碍其新陈代谢, 使细胞组织死亡, 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3.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目前, 该项技术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 中国也尝试该项技术的开发, 但仍处于实验室的小规模阶段, 未得到推广。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主要适用于乳制品等液体食品的生产, 具有杀菌效果好、成本低、杀菌时间短、能耗低和对食品质量影响小等特点。
国外杀菌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日本, 美国为主, 所采用的杀菌方法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技术。这些技术可充分保留乳制品中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 甚至还会产生让人喜爱的特殊风味。相较于其他国家及地区, 这些发达国家敢于尝试新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杀菌技术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国内杀菌技术的发展状况
与国外新型杀菌技术相比, 国内以传统杀菌技术为主。在乳制品的生产中, 巴氏杀菌占据主导地位。乳制品巴氏杀菌分为低温长时间杀菌、高温短时间杀菌和超高温瞬间灭菌。从杀死微生物的角度考虑, 热处理强度越强越好, 但要精确控制时间和温度的组合, 这直接决定乳制品的外观, 味道和营养价值。过高的温度会使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变性, 出现蒸煮味或焦糊味。目前,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技术 (DPCD) 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与传统的杀菌技术相比,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技术的处理温度低, 对食品中的热敏物质破坏作用较小, 有利于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
国内乳制品杀菌技术相较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乳制品生产商大多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搭配进行巴氏杀菌, 所以乳制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也有少部分生产商在国外先进的杀菌技术上进行改良, 开发出适合其产品的杀菌技术, 达到保留乳制品原有风味、延长保质期的目的。但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 在生产应用中还有很大的阻碍, 所以必须在深入了解杀菌机理的同时, 完善技术环节。相信在未来, 冷杀菌技术会逐步取代传统的热杀菌技术, 为我国国民提供品质更好、更安全的乳制品。
不同杀菌技术的分析
超高压杀菌技术
相关研究表明, 高压技术和其他技术相结合, 能更有效地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延长货架期。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 (Ultra-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UHP) , 简称高压技术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HPP) 或高静水压技术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HHP) 。主要是将即将包装好的食品物料置于液体介质中, 在100~1 000MPa的压力下处理一段时间, 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其主要利用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 破坏细胞膜, 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的复制实现杀菌。超高压杀菌技术的特点是温度升高值小, 能很好地保留食品原有的风味、营养和保健成分, 杀菌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 能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个纯物理过程, 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无需加热在常温或低温下就能进行, 且操作简单, 没有废弃物产生, 有利于环境保护。
巴氏杀菌
巴氏杀菌指能够杀死食品中几乎所有的病原菌的热处理强度, 热处理程度视目标产品中对象菌的耐热性而定。在乳制品的加工生产中, 巴氏杀菌是最主要的热处理方式 (63℃/30 min或72℃/15 s) 。总β-乳球蛋白变性率和糠氨酸含量是国际奶业普遍用来评估奶和奶制品品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与其他灭菌方式相比, 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中的这两个指标均为最低。经巴氏杀菌处理过的乳制品的货架期一般在10 d左右, 其风味, 营养价值相较于处理前, 差异性很小。但采用巴氏杀菌处理乳制品时, 必须严格控制杀菌时间和杀菌温度, 因为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乳制品的品质和货架期, 如何在生产中控制这些因素是巴氏杀菌的关键。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 (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 DPCD)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非热力杀菌技术, 主要借助5~50 MPa的亚临界或超临界CO2。CO2在常压下可抑制微生物, 在高压状态下可有效杀灭大量微生物。当温度高于31℃, 压力高于7.34 MPa时, CO2处于超临界状态。在低于超临界压力和温度下, CO2是亚临界和气体状态。超临界CO2同时具备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黏度低、扩散性和溶解性高。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 (DPCD) 的杀菌机理可能是对微生物细胞造成机械损伤、细胞及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成分的泄漏或失活、胞内p H值的降低等。同时, 与其他杀菌方式采用的原料不同, CO2具有化学惰性, 高的挥发性和独特的经济性, 不仅能避免传统热力杀菌带来的不良后果, 还能很好地保持乳制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结语
8.生产制品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 木制品;静电喷涂;PE不饱和树脂漆;防火安全;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Q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07-01
近年来,乐器行业、音响行业、家具行业使用静电喷涂技术越来越多,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缓解目前用工紧缺的状况,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出现的火灾事故也越来越多,造成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财产安全。针对这种状况,本文重点对木制品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防火安全进行了探讨。
乐器行业外壳木制品均需要涂饰,包括钢琴、木吉它、电吉它外壳木制品。中国自从2002年钢琴行业首次运用静电喷涂技术结合三组份PE不饱和树脂木器漆喷涂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成为木制品涂装行业喷涂技术的有标志性的创举;特别是2007年木吉它行业首次成功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后,全国各地的乐器企业纷纷效仿,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乐器行业成功安装了几百条静电喷涂生产线;并且也逐渐运用到了家具行业、音响行业等,因此安全防火不容忽视。
1 安全防火隐患产生的关键点
①静电喷涂生产线维护保养没有做好,或是做的不足;②私自拆卸或改装静电喷涂生产线各部件;③静电喷涂生产线该接地的部件没有安全有效的接地;④静电喷涂生产线配油室设计或使用不合理;⑤静电喷涂生产线现场存放大量易燃化工材料;⑥静电喷涂生产线操作人员操作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防火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静电喷涂生产线的主体结构,主要有配油室(包括齿轮泵、输油管、油漆)、控制室(控制柜,包含触摸屏、防火花装置、高压调控钮及高压表、压缩空气加热装置、输送链开关等)、喷涂室(水洗式或过滤网干式柜)、升降机、高压桶、气动马达、旋蝶或旋杯、待干室(包括运输链)等组成。
静电喷油的原理:油漆由齿轮泵提供动力供油给旋蝶或旋杯,同时通过调控将旋碟部位的油漆带上6~10万伏的高电压(油漆带有很强的负电荷),旋蝶或旋杯在气动马达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并将油漆离心雾化。旋蝶或旋杯与木制工件之间的距离约200~350毫米,打开高压后产生很强的电场,而木制件接有地线,这样在电场力地的作用下接近旋蝶端的负电子被排斥而使木制件略微带到正电,而带负电荷的油漆粒子在离心力及电磁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带正电的木质件上,从而达到提高油漆利用率的目的。
火灾隐患主要存在哪里?如何消除隐患?静电喷涂生产线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三个地方:一是配油室;二是喷涂室;三是旋蝶部位的保护罩。
为什么易发生在这三个地方?①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绝大部分火灾事故发生在配油室:关键是可导电的油漆将旋蝶或旋杯中的高电压导到配油室,如果使用不当或接地无效,油漆管内的油漆接近油漆桶将直接产生放电打火花的现象,如再遇上闪点低的洗枪水(丙酮),最终导致火灾事故;②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火灾事故也易发生在无水洗过滤网喷涂室内,关键是喷涂室是无水洗过滤网喷涂柜,由于无水洗过滤网及排风机的风叶极易被废PE漆雾污染堵塞,再加上经常要用洗枪水清洗喷枪,喷涂室内充满易燃易爆的化工材料,只要有一点火星便会产生可怕的火灾事故;③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火灾事故也会发生在旋蝶或旋杯的保护罩内,主要是保护罩内配置高压装置及高压电缆,在喷涂作业过程中废漆雾及洗枪水会污染保护罩内的高压电缆、油管、气管、三路阀等,如果平时维护保养不当或使用不当易加速高压电缆绝缘线老化,从而导致漏电,严重时导致放电产生电火花现象;由于喷涂作业前要用洗枪水清洗旋蝶或旋杯,清洗过程中保护罩内会积聚大量的易燃易爆的丙酮气体,如果此时保护罩内高压装置发生放电打火现象便会引燃保护罩内的可燃气体并将保护罩内的油管、清洗管、气管、电缆线烧坏,甚至发生更严重的火灾事故。
3 安全防火隐患预防措施
静电喷涂技术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只要该生产流水线设计合理,设备维护保养做到位,操作者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是非常安全的,发生火灾的几率可以实现为零目标。
1)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配有防火花装置,只要喷涂操作过程中出现漏电、短路出现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柜会自动断电并报警;防火花装置调节钮设定为≤200μА。
2)齿轮泵、泵架、控制柜、油漆桶、油漆等均安全接驳地线,可以有效的防止配油室发生放电打火的现象;特别是齿轮泵、泵架及回流管尾端金属管与油漆管接驳螺丝处有效安全接地是最为关键的。
3)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洗枪水采用环保型防火天那水,可以杜绝保护罩发生火灾隐患。
4)配油室内不能存放太多的易燃易爆化工材料,且存放要规范,标示清楚。
5)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设计喷涂室采用三面水帘水洗式喷柜,则可以杜绝喷涂室发生火灾隐患。
6)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操作者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特别是换洗的正确程序,必需在无高电压的状态下操作换洗程序:提起抽油管→约3至5秒后放入新调配的油漆中或干净的清洗剂中→提起回流管并观察回流的液体,同时观察透明的回流管是否有断流段在移动→待断流段快到回流管的金属管时将回流管对准废油漆桶,并等回流的液体与抽油管内的液体一致时将回流管放回抽油管桶内→重复另一组份,方法同上一样→然后将不锈钢托盘清理干净→将废油桶内的油漆处理干净;清洗旋蝶或旋杯时必需切断高电压;拆洗旋蝶或旋杯时,必需切断高电压及关闭气动马达雾化开关不少于10分钟,然后用放电钩接触旋蝶或旋杯放电后,才能进行拆洗旋蝶或旋杯。
7)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的日常维护保养要做足,必需制定维护保养方案,定期检查。配油房内不锈钢托盘、油管、搅拌器、旋蝶或旋杯、保护罩及保护罩内配置(如高压电缆、油管、气管、清洗管、三路阀等)、升降机、高压桶、三面水帘柜、齿轮泵及泵架、压缩空气、排风管道、补充送风装置等的维护或清洗保养。
8)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操作人员必需接受全面静电喷涂生产线安全生产上岗前的培训,学习静电喷涂的基本知识,以及安全防火应急措施。
9)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应制定每日操作记录表,主要记录的数据应包含:防火花装置电流表值、高压表值、油漆用量及配方、吉它含水率、配油室清洗状态、气动马达起动状况、供应的压缩空气质素及加热状况、升降机起动状况、油管状况、齿轮泵供油状况、排风及供风状况等的记录。为防止流于形式,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检查。
4 结束语
静电喷涂技术给木器涂装行业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提高了油漆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缓解各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的安全隐患。有很多企业由于操作者维护使用不当,而造成了火灾事故,甚至导致个别企业人身财产的巨大损失。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血的教训不允许有疏忽,我们对安全事故“必须零容忍!”。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警钟长鸣。抓安全生产必须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举一反三,切实针对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的特点作深入、有效的自查、自检等工作,真正实现防止静电喷涂生产流水线火灾事故零目标。
参考文献
9.生产制品管理制度 篇九
根据丹东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全市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丹安监发[2013]78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我局从今年的6月至8月对全市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通过专项整治,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将前阶段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根据丹东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全市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丹安监发[2013]78号)文件的要求,我局起草并印发了《东港市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方案》(东安监字
[2013]63号),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农场安监站,在方案中明确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内容和时间,落实了责任,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农场安监站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要将木制品加工企业专项检查同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取得实效。
二、摸清底数、分类梳理。在文件下发后,科里对全市木制品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挑选出作业现场较差,安全生产管理较为混乱的单位作为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对各单位作业现场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和机械设备提前进
行分析,了解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要求达到的硬性标准,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召开会议、调度部署。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乡镇安监站长工作调度会上,科里对木制品加工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又进行了专门的调度。一是听取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农场安监站的工作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难点问题。二是科里对木制品加工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又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乡镇政府安监站要认清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特别是在全运会期间,各乡镇安监站务必关口前移,深入到企业中去,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该整改整改,该处罚就处罚,绝不手软,确保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专项检查、严格执法。根据《东港市木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方案》的工作步骤,科室从7月至8月份,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对辖区的木制品将给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过程中对企业证照、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企业安全设施使用情况、事故应急预案、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一律下达下棋整改指令书,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通过前阶段工作,对我市10户木制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检查,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3份,检查出各类隐患10余项,企业已经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整改。
(一)有个别企业业主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经济、轻安全的思想意识十分突出;
(二)少数业主,经营管理跟不上,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具体,急需整改。
(三)企业一线作业工人“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下步,市安监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对辖区内的木质品加工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我市的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
10.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篇十
1目的
为加强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工作,有效的控制生物制品的购、存、销行为,确保依法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生物制品规程》及《关于开展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相关事宜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制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销售、销毁等管理工作。
3职责
按此规定严格管理生物制品,保证经营安全。
4定义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或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目前已经纳入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的药品有:人血白蛋白及疫苗类生物制品。
5资料
5、1生物制品的经营
5、1、1经营生物制品,务必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具有合法经营资格方可经营,否则不得从事生物制品的购销经营活动。
5、2生物制品的购进
5、2、1购进生物制品,务必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资料进行,从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购进。
5、2、2所购进的生物制品运输设备记录务必贴合生物制品储存运输的相关规定。
5、2、3质量管理部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格和质量保证潜力进行审核,并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药品注册证》及生物制品批签发文件复印件,进口生物制品除按照《进口药品管理制度》索取相关证照外还应带给加盖供货方原印章的原生产国或者地区药品管理机构(或者授权批签发机构)出具的批签发证明复印件
5、3生物制品的验收
5、3、1验收生物制品应根据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同批次《生物制品批签发》复印件及检验报告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进口生物制品还需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生物制品检验报告或通关单。
5、3、2生物制品应在来货运输储藏条件贴合规定的前提下,在1个小时内验收完毕,并交保管员及时入库。
5、4生物制品的储存与养护
5、4、1储存
5、4、1、1生物制品务必严格按照品种的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并做好温湿度记录
5、4、1、2生物制品应做好出入库登记,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如发现差错问题,应立即报告公司质量管理部。
5、4、1、3由于破损变质过期失效而不可供药用的品种,应清点登记单独妥善保管,并例表上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等候处理意见。
5、4、2养护
5、4、2、1生物制品因其特殊性,应例为重点养护品种,按规定进行养护检查,做好相关记录并建立养护档案。
5、4、2、2在养护过程发现质量异常和超过有效期贮存温度不贴合要求破损污染霉变等状况,应及时采取隔离暂停销售等有效措施,报质量管理部等候处理意见。
5、5生物制品的出库
5、5、1生物制品在出库复核时要对品种数量进行复查核对,并做好出库复核记录,出库时尽量安排生物制品最后发出,缩短其保温箱内的时间。
5、6生物制品的运输
5、6、1运输生物制品要及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5、7生物制品的销售
5、7、1应按依法批准的范围经营生物制品。
5、8生物制品的销毁
11.调理肉制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篇十一
【摘 要】调理肉制品营养、安全、便捷,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替代品增多,竞争日趋激励。调理肉制品企业实行客户关系管理,是快速响应市场的需要,是实现企业和客户双赢的需要,应从产品合格、成本优势、精英团队、金牌服务等方面保证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调理肉制品 客户关系管理
【中途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调理肉制品又称预制肉制品,是中国肉制品分类之一。调理肉制品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调味料或辅料等调理制作后,以包装或散装形式在冷冻(-18℃)、冷藏(7℃以下)或常温条件下贮存、运输、销售,经简单熟制处理后即可食用的营养、方便、安全的新型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1 调理肉制品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可以分析调理肉制品行业竞争态势。
1.1 供应商侃价能力增强
2004年以后粮价持续以5%的速度上涨,至2009年5月累计上涨23%。如图1所示,2009年5月粮食价格同比增长5%,相比2008年10月增长3.9%,虽然价格趋势略有回调,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9年除猪肉价格在回调以外,其他肉类仍保持有价格增长的区间。
调理肉制品企业以生猪、羊、牛、鸡、鸭、鱼、白条肉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随着养殖企业的饲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的提高,鸡、鸭、猪、鱼等养殖企业的鲜肉生产成本增加,鲜肉供应成本提高,供应商的侃价能力增强,从而调理肉制品企业的原辅料采购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少。
1.2 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调理肉制品行业进入门槛低,冷库是经营调理预制肉的关键,如果能租借到一定容量的冷库,即可进行调理肉制品的经营。若能保持畅通、扩充的客户资源,即使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小型加工厂也可以分得调理肉制品市场一盘羹,行业外企业以参股、控股形式也可以进入调理肉制品市场。较低的进入门槛加剧了调理肉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
1.3 客户侃价能力提高
调理肉制品行业下游客户可选择提供调理肉制品的企业及其产品增多,客户选择范围增加,对调理肉制品的质量、色泽、保险期、添加剂、营养成分更加关注,侃价能力提高,压缩了调理肉制品企业的利润空间。
1.4 调理肉制品替代品繁多
1.4.1 原汁原味的净菜类替代
中国食文化崇尚朴素自然,讲究原物、原味、原形、原汤、原质,形成了以“自然食物为主,以素食为主”的保健传统。调理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难免受到光、热、酸碱、氧气的影响而流失部分营养,较鲜菜鲜肉相比营养性稍差。
1.4.2 功能性保健肉制品替代
功能食品以天然食物为基础,通过调整食品中的某些营养成分或加入经过安全性评价且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食品添加物加工而成,除符合安全、营养、风味等食品常规属性外,还具有保健、调节机体功能等作用,极具发展潜力。功能性食品是调理肉制品抢占市场空间的重要因素,见表1。
1.5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1.5.1 龙头企业引领肉制品市场格局
国内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漯河双汇、江苏雨润、新程金锣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广博的客户资源等优势引领着肉制品国内市场格局。
1.5.2 行业竞争呈现群雄割据局面
一些中小型私营民营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也在积极参与行业竞争。由于调理肉制品的市场需求迅猛扩容,销售量持续增加,行业竞争呈现出强势企业下的群雄割据局面。
1.5.3 速食派送专业企业前景看好
速食品专业派送方面,蔬菜派送企业已形成良好的市场知名度;肉制品派送方面,一些农贸批发市场的个体企业成为市场上的主力军;尚未出现大型专业化的半成品派送企业。
2 调理肉制品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
2.1 实行CRM是行业多元化细分阶段的发展需要
肉制品行业发展进入多元化细分阶段,消费者选择面更广。传统肉制品逐步走向现代化、标准化、细分化,低温肉制品方兴未艾,西式肉制品发展势头强劲,冷鲜肉成为生肉消费的主要趋势,肉类市场形成了“热解肉广天下, 冷凉肉争天下, 冷却肉甲天下”的消费格局。面对日益细分的肉制品行业,调理肉制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识别客户,保持客户,增强客户忠诚度,保持对调理肉制品长期的消费习惯,引入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必然。
2.2 实行CRM是创新产品和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调理肉制品企业实行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和突发的客户变化,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可以对客户需求变化及早做出准备, 提高市场需求的反映速度, 结合客户需求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提高市场销售的成功率,降低销售成本,避免盲目性。
2.3 实行CRM是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的需要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从关注商品本身转向关心客户,按照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提供快捷的优质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调查显示,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五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增加一倍;一个非常满意的客户其购买意愿比一个满意客户高出六倍。
2.4 实施CRM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必须加快客户关系管理建设,通过CRM 系统对大量和零散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的资料和订货记录挖掘每一类客户的需求,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使之成为调理肉制品企业的忠诚客户。
客户忠诚意味着重复购买。企业不仅通过各种策略吸引新客户,而且用各种手段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保留住老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赢得更高的客户利润贡献度,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和保持长远发展的关键。
2.5 实施CRM是实现企业降低成本高效运转的需要
实行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调理肉制品企业有效管理并合理分析宝贵的客户数据,准确预计客户需要,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改进与客户的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强化客户的忠诚度,最大化客户价值。同时可以实现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使企业能够更高效的运转,从而赢得更多的利润。
综上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帮助调理肉制品企业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思想,有效对客户分类,有效选择代理商,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调理肉制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3.1 以产品100%合格率作为客户满意的基本保证
企业以“出厂产品合格率100%”为产品质量目标,以“用心选料、精心加工、放心食用”为企业质量方针。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3.1.1 明确质量责任人,细化职责
为保证产品质量,严格履行质量管理职责,企业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全厂的质量工作。负责企业调理肉制品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奖罚措施,制定岗位操作标准和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奖罚目标。
3.1.2 狠抓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严加防范
设立生产科,负责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管理,考虑客户的质量要求和个性化要求,对关键工艺和特殊流程进行标准化和流水化作业培训,杜绝生产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操作。狠抓质量控制,有效控制原辅料、初始菌数、加工环境、工艺操作等卫生条件,完善冷冻系统,保证调理肉制品质量。
3.1.3 设立质量管理机构[0]严把质量关
设立质检室,推行“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标识品牌化”的四化管理,负责产品质量的监督和产品的送检,负责生产现场及周边环境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对照质量标准抽样检查在制品和产成品的产品质量,并将抽查结果及时汇报企业责任人。质检室责任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独立行使最终决策权,实行一票否决权,任何人无权干涉。
3.2 以低成本提供实惠价,提高客户忠诚度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同品质的调理肉制品,销售价格基本透明。订货量多的大客户面对众多同品质的肉制品产品,如能获得微弱的低价,即意味着获得较大的利益。因此,调理肉制品企业以微弱的价格优势将赢得更多的忠诚客户。可见,低成本战略是丰厚市场利润的基础。调理肉制品企业应研制一些低成本的核心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3.2.1严把采购关,控制产品源头低成本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制品, 必须使用好的原料肉, 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冻肉或新鲜肉,确保企业所采购的辅料、原料、半成品等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有效控制采购流程,合理选择供应商,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和评估准则,规定供应商的质量要求,明确产品交货期、服务质量、价格范围等细则。
3.2.2 简化工艺,优化流程,节约生产成本
调理肉制品加工工艺为: 原料生鲜肉→预处理加工→配料→搅拌→热加工→预冷→检验→包装→速冻→检验→成品→低温冷库贮存。制定精简的工艺流程,采用滚揉、上浆、预炸、蒸烤、修型等柔和的加工方式,呈现方便、美观、实用的终端效果以达到“物美价优”的目标。
3.3 打造令客户满意的精英团队
销售团队是与客户交流最多的企业代表,是产品与客户最直接的媒介。培养敬业、高效、令客户满意的精英团队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3.3.1 倡导“客户永远正确”的经营理念
尊重客户,倡导“客户永远正确”的销售理念。从“目标客户——调研——登门拜访——产品推介——产品评价——产品报价——发货放样——试销——合同意向——……——订单购货——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保持“客户永远正确”的理念,永远不顶撞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
3.3.2 推行技术指导,坚持诚信为本
以技术指导赢得客户满意度。企业通过产品推介会、现场指导、技术比武等形式扩大产品的广域度和营销力,达成客户订货协议。营造友好、激励、高效的氛围,最大限度提升客户满意度。
3.3.3 做好客户关怀,推行服务营销
客户关怀包括产品派送、产品信息查询、服务合同管理、产品保质期管理、退货服务、投诉管理、产品质量反馈等。满足客户需要,推行服务营销,维护客户满意度。
3.3.4 培养忠诚团队,实现全员服务
培养忠诚、敬业的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打造一支道德优秀、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经营团队,全面提升客户忠诚度,做到全员服务于客户关系管理。
3.4 创建金牌服务以赢得客户口碑
调理肉制品企业推崇“客户是上帝”的服务准则,将“金牌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位员工,每个岗位。服务项目包括:客户服务信息反馈、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处理、个性化服务定制等。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金牌服务,赢得广泛的市场口碑。
3.4.1 客户基本需求服务
企业客服部配合质检部负责收集各类客户信息,分类汇总,了解客户需求,随时向客户宣传企业产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遇有客户疑问,能现场解答的立即解答,不能回答的及时与专业人员联系,给予合理解释。
3.4.2 客户投诉处理服务
客户投诉包括产品质量投诉和服务质量投诉。对于前者产品质量问题或工艺问题,立即拿出解决方案或按企业规定退货或换货,并向客户道歉。对于后者,应致歉并给客户满意答复。
投诉时限规定。服务性投诉当场予以解决。产品质量投诉,24小时提出解决方案,按质量问题的性质,以最短的修复时间提供给客户。
服务资料要求。各相关人随时了解企业产品的特性、特点、食用方法、保存方法等,及时对客户投诉做出解答。
3.4.3 大客户通道服务
对于客户的基本服务包括订货、送货、售后服务和人员参观和培训等。
(1)订货快速通道
对大客户的产品订货需求,调理肉制品企业建立订货快速通道。大客户的订货优先安排生产,优先安排发运。在生产和发运安排上,如大客户的需求与一般需求突出,优先满足大客户的要求。
(2)服务快速通道
对大客户的服务要求,调理肉制品企业将建立服务快速通道。对于大客户,由代理商指定专门的售后服务人员服务。在产品订货旺季,客户关系管理专员组织大客户服务小组,进行巡回服务;对于紧急事件,确保在12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问题。
(3)优先安排参观
重视安排客户领导和技术人员到企业参观,作为密切与大客户关系的重要措施。大客户人员来企业参观,企业高管陪同接待,以加深感情,促进交流,真正体现“客户是上帝”的经营理念。
(4)优先安排培训
培训是密切企业与大客户关系的途径之一。调理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强,参加培训人员一般为厨师长、餐厅经理等单位技术尖子,他们肯钻研,善学习。调理肉制品企业一般在年度培训计划中为他们优先安排,相关费用由调理肉制品企业支付。
CRM是一个需要耗费企业资源的战略项目,调理肉制品企业实行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从整理完善客户档案和资料着手,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可以采用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设计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等,逐步实现一对一营销服务客户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美)皮泊斯,(美)容格斯.客户关系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
[2] 董金祥.客户关系管理CRM[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
[3] 杨传玉等.肉制品的发展趋势[J].肉类研究2008.9.
[4] 张运芳,徐洲.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肉类工业,2008.7.
12.生产过程的乳制品质量控制研究 篇十二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日益提升。但近几年来, 随着乳制品产业链不断延伸及从业人员的日益复杂化, 因乳制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所增加, 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乳制品质量安全产生有了极大顾虑, 这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和乳制品企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并做好乳制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极为重要。
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乳制品生产过程包括原料乳验收、原料预处理、杀菌及均质、真空脱气、冷却及灌装等。笔者通过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发现对乳制品质量带来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原料乳加工
乳制品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是原料乳质量, 所以要选择质量有保证, 安全、绿色、无污染原料乳。而奶牛的身体状况、养殖环境、挤奶器具卫生、工作人员卫生等均对原料乳质量有影响。原料乳在被挤出前是未污染的, 在工作人员完成挤奶之后, 因牛体污染、操作环境有污染、挤奶器具消毒不彻底等均会污染牛奶, 有害微生物也会侵入。在营养物质丰富多样的原料乳中, 微生物易产生繁殖, 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原料乳的色泽、质感、口感等就会发生变化, 还会形成化学异常乳、生理异常乳等, 比如酒精阳性乳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异常乳, 属于冻结、高酸乳, 会导致乳品风味异常;初乳、乳房炎乳等生理异常乳, 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则会直接威胁到消费者健康, 影响极大。
生产过程监查
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 必须加强监查以保证产品质量。通常乳制品在生产中, 每个环节均应进行细致检查及确认, 包括生产设备运行、操作的规范性、检验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生产环境卫生等,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成品质量。
生产设备运行
生产设备正常稳定运行是确保乳制品质量的必要条件。假如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不仅会耽误生产进度, 还会对乳制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比如:在杀菌环节中, 如果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则难以实现彻底杀菌, 导致有害微生物残留;如果生产中管道泄漏, 会导致二次污染等。
相关设备消毒及清洗
对于乳制品生产企业来说, 对乳制品生产设备进行简单化物理清洗及化学消毒是不够的。如生产设备、器具及管道等清洗、消毒未能符合卫生要求, 那么不仅会影响到乳制品色泽、口感, 还会造成乳制品变质, 乃至滋生微生物。所以, 为确保生产的安全卫生, 必须要对每一道生产工序所应用到的设备进行及时清洗消毒。
生产员工质量意识
乳制品一线生产员工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如果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 对个人卫生不太注意, 则在生产中易使乳制品受污染。因此, 要重视并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定期开展乳制品质量知识讲座, 强化员工质量安全意识。
基于生产过程的乳制品质量控制对策及建议
加强原料乳生产及验收质量控制
乳制品质量控制源头是原料乳, 所以要加强牧场管理。原料乳必须来源于非疫区, 且产自健康奶牛。在进行收购时, 应对原料乳进行多项监测, 包括感官、掺假及异常乳等方面检测, 确保营养成分达到标准。在验收后应尽快进行过滤处理, 应用尼龙纱布将较大杂质去除, 但微小机械杂质和生物细胞是无法除去的, 需通过净乳离心机进行净化。净化完成后原料乳要及时进行加工, 如不能及时加工, 为确保原料乳新鲜度, 应存储在8℃以下卫生环境下, 在存储中还应定期搅拌, 避免脂肪上浮。
强化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在生产工艺中应做好这几点:一是在生产中, 必须掌握关键环节和控制点, 再明确和制定指导性、标准性文件, 以此控制生产, 指导和规范操作;二是加强设备管控, 应使用适合生产设备, 并让其处在良好生产环境中, 才可生产优质、无污染、安全乳产品;三是在实际操作中, 必须有一定的标准约束操作, 以规范操作;四是要对生产工艺参数及特性进行科学设计, 在实际生产中, 要掌握每道工序相应参数及特性, 并要加强监控, 比如仪表监控、监测点监控等;五是在产品检测中, 如质量波动较大或存在特定质量要求时, 应对加工过程及生产设备开展全面检查, 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有效处理;六是确保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应设专门工艺质检员岗位, 在生产完成后对设备开展全面检查及日常维护, 保证设备完好。
加强生产线卫生管理
在乳制品生产中, 应加强生产线卫生管理, 包括对生产设备开展彻底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清洗中应特别注意清洗液浓度、流量及时间。在清洗时, 则应掌握合适清洗液浓度, 以免对清洗效果带来影响。比如:应用碱液清洗时, 要根据清洗设备差异调配浓度;应用酸液清洗时, 通常选用浓度较低酸液。除此之外, 还应特别注意清洗液流量, 如流速过大, 设备内压力较大, 易导致设备受损;流速过小, 则达不到彻底清洗效果。
结语
13.医院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篇十三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血液制品的采购、保存和使用行为,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使其符合使用目的所要求的各项标准,提高医院血液制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参照《血渡制品管理条例》、《关于贯彻执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通知》,以及WHO关于血液制品使用的建议、规范和标准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药剂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
第二章血液制品及其不安全因素
第三条血液制品指由健康人的血液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为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冻干人凝血酶、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
第四条血液制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1.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各种血液制品,是救死扶伤的重要药品,保证其安全使用是首要问题。各种血液制品都是用经对个体献浆员采血后,再大批混合的人血浆制造的,难免被献浆员的血液中所携带的各种病原体,特别是被有关病毒所污染。如果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对污染不进行严格监测和有效地加工处理,病毒或其核糖核酸则不能被有效地灭活、祛除。这样的血液制品经临床使用具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因此血液制品本身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容忽视,否则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2.国内外大量文献已公认,人血或血液制品携带并传播的病原体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AIDS.HIV1/2)、人类嗜淋巴细胞Ⅰ/Ⅱ型病毒(HTLV1/2),此外还有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丁型肝炎病毒(HDV)、甲型肝炎病毒(HAV)、人类细小病毒(HPV)和雅克病病毒(CJDV)、梅毒、锥虫病、弓形体等。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是HIV1/
2、HBV和HCV的污染,因为这三种病毒感染率高,而且危害特别严重。
第三章血液制品的验收与保管
第五条血液制品的验收:药学部药品供应室应严格按照有关的药品检查验收制度、程序和通则对血液制品进行验收,每一批血液制品必须随货附有该批血液制品的盖有生产商原印章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第六条血液制品的保管:血液制品属生物制品,对热、光、冷非常敏感,必须严格遵循生产商规定的环境条件储存。应在冰箱或冷库中储备适宜数量的完全冷冻的冰袋,以备停电、出差、运输等情况下使用。药学部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冰箱、冷库使用技术规范》,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和发放血液制品。药学部药品供应室在发放、运输血液制品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应将血液制品置冷藏箱中进行运输。各护士站备有此类基数血液制品或临时领用、保管该类血液制品的,应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储存。
第四章血液制品的使用
第七条血液制品使用时应注意:血液制品的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药液变色、有摇不散的异物和絮状物者均不可使用。过期失效的严禁使用。
第八条应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和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应用血液制品,避免滥用。应严格参照用法用量,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拟订给药方案。血液制品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应高度重视、注意观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第九条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纠正因大手术、创伤、器官移植等引起的急性血容量减少;处理大面积烧伤、呼吸窘迫等引起的体液水、电解质和胶体平衡失调,以防止和控制休克、低蛋白血症等。过量使用、输注速度过快或用量太大可能发生急性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而危及生命,对于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防范。应视病情决定用量和给药时间,输人白蛋白的量不可超过正常水平以免超负荷。因为给血液胶体渗透压正常的人输注白蛋白以致渗透压升高超过正常,可抑制肝细胞的蛋白合成,血浆白蛋白浓度过高甚至可加速受者本身的白蛋白分解代谢,对患者反而不利,因此白蛋白不应作为补充营养或增强体力的措施长期应用。输注白蛋白制剂可能引起皮疹、恶心、发热或寒战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5%~1%。为避免和及
时处理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应将制剂用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为5%~10%白蛋白溶液,滴注速度要从缓慢开始,观察15分钟无反应再逐渐加快,并以不超过每分钟2mL为宜。溶液中不要混合输注其他药物。如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5版)》规定的适应证为:①重症患者白蛋白低于25g/L;②肝硬化腹水或胸水患者、癌症腹水或胸水患者白蛋白低于30g/L;③需维持较高胶体渗透压的大手术,限60g。需由个人部分负担。限工伤保险。
第十条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病毒性传染病,治疗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易变型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缺陷症。对继发性免疫缺陷症,如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及某些癌症可出现免疫功能缺陷及低丙球血症,丙种球蛋白可作为辅助治疗。治疗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使死亡率显著下降。丙种球蛋白虽为一种较安全的生物制品,但个别人也会出现不良作用,不能把它当作防治百病、增强体质、无害有益的营养药品。使用丙种球蛋白时,在注射部位有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刺激症状。反复应用时,偶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等过敏反应。有时亦可能因反馈作用而抑制自身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反而对机体不利,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5版)》规定的适应证为:①重症感染抢救用;②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由个人部分负担。
第五章血液制品的监管
第+一条药学部应严格执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有关决定,从论证批准的生产商、供应商购入血液制品,并应协助医院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制定、修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性保证措施,以保护患者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第+二条医院血液制品的品种、生产商、批发商应相对固定。第+三条药学部药品供应室应及时了解、掌握血液制品的市场信息,研究供求动态,及时调整储备,保证药品供应。
第十四条药学部应对血液制品的采购、验收、保管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十五条药学部应对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进行管制、监督和教育。
第+六条药学部应对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等定期进行评估,组织对血液制品的论证,并发布有关的无偏见的信息。定期对医院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查找不合理使用的案例,提交医务处并在医院网站和《医院药学通讯》上发布分析结果。
第十七条药学部应组织对血液制品的ADR和ADE进行监测和监督,对血液制品的ADR和ADE应按“可疑即报”的原则进行监测和报告。药学部应按规定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第六章 罚则
第十八条在未发生紧急事件、手术量增加等情况下,发现血液
制品的使用量不正常增长(超过平时用量的20%)时,药学部应组织仔细排查原因,发现并证实存在促销、不合理用药等现象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给予停止采购该厂家的药品,及对当事人员根据情节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罚款、警告、通报等处罚。
第十九条在血液制品的使用中,违反医院使用规定和北京市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造成患者、医院的经济损失或导致医疗事故的,由医务处根据情节及后果决定对当事人和相关科室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药学部负责解释。
【生产制品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乳制品生产监控管理制度10-06
水泥制品厂规章制度06-12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全文10-09
生物制品求职简历12-19
木制品购销合同模板08-13
豆制品废水调试方案12-25
录音制品版权使用许可合同12-28
销售奶制品实习报告07-03
职工餐厅承包合同金属制品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