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2024-12-22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精选13篇)

1.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一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浅议论文

在会计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被看成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不同分支,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方向上存在着趋同现象,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本文通过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提出企业在二者融合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注意事项等,促进二者融合具有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很多新事物、新业务被催生出来,会计系统也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的共识。财务会计在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属于对外服务会计,主要负责对外部提供信息和解释信息,通常理解其为报账型会计;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或程序,不仅反映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还预测未来企业发展前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中的特殊信息要求,提供财务报告之外的各种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属于企业内部服务会计,通常理解为经营型会计。然而,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别,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企业创新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淡化,正在走向逐步趋同,逐步融合。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第一,工作目的不同。财务会计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从企业运行情况入手,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精准核算企业中的各个事项,编制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情况;管理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财务数据基础上进行监管,做出对资金使用有用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第二,工作主体不同。企业财务会计在工作中一般是以整个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会计则涉及较多的部门和流程,从班组到企业,都可以成为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

第三,计量单位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不管是对企业经济情況的总结和核算,还是对外提供财务报表,都是以货币信息为计量单位的;而管理会计主要以变动成本法为依据,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出发,准确、全面地预算、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

第四,工作时间性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多是记录企业日常的资金流动情况,主要体现过去的时间点;管理会计则是对企业目前所处环境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考虑。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第一,同属于企业管理活动。企业会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企业管理服务。从本质来看,企业的会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指导、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财务会计侧重于记录、总结实际运行状态财务数据,管理会计则利用经济数据通过运用不同方法协助管理者做出决策,进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虽然二者在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别,但都同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为企业的管理目标服务。

第二,基本信息来源相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一致,都是来源于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管理会计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出谋划策,其重要原因就是其取得的相关资料主要还是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通过固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账簿和编制的报表。

第三,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核算与监督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监督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进行成本考核,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与预定目标是否相符,若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则需要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管理会计主要是实现对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预算,控制企业的成本,以及考核企业的人员情况。这样看来,不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监督、考核的职能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外部因素。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也使得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外部宏观环境,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单纯依靠财务会计管理企业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财务会计在面对新事物时,依然采用按照规范准则等进行处理,可能会由于规范的陈旧而使得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很难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事项;而管理会计能够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采用最新的会计处理手段,借鉴多方面经验知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是紧密相关的,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数据,二者紧密依存,相互融合。

(二)内部因素。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以往各个部门之间界限清晰不同,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相互依赖,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例如,企业的不同部门需要了解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而管理会计的一系列活动又以财务会计日常核算信息为基础。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等所占地位越来越高,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等,但是这些信息是无法通过财务会计进行反映的,这就突出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观。树立正确的会计观,首先是对会计职能的认识,要转变曾经的将会计定位为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层次,应当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及助手,突出会计的管理职能;其次是对会计人员的认识,也要转变会计人员作为一个“记账员”的观念,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让其掌握一些企业决策必需的技能,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化队伍。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财务工作亦是如此。要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相当重要,首先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规范、具体流程等,明确会计人员应有的管理权限、工作职能等;其次还应当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调用资源,将二者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传统的财务会计一般以货币信息为计量基础,要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应当在计量模式上有所突破,将现金流量加以考虑,构建一个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相结合的会计确认基础。而且财务会计还需要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净现值、可变现价值等多种计量模式相配合,扩展到应用不同的计量基础,才能有利于二者的进一步融合。

(四)稳步推进二者的融合。稳步推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要使二者的融合是“渐进”的,而不是“跃进”的。企业的管理者、财务人员在促进二者的融合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平稳地实现企业的会计体系的整合和完善。企业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求急,需要从企业的会计体制、组织机构、人才建设、数据处理、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每两个环节之间都能够完美地无缝对接,才能为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促进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说二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但二者又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的融合必然将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经营需要,逐渐推进二者的融合。

2.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二

一、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的联系分析

第一, 两者均是现代财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中, 管理会计为财务会计的具体表现。就管理会计而言, 它是从传统会计中衍生并经过长期发展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单独领域, 而财务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个继承者, 其同管理会计比较, 有着一定共同性, 但又相互独立, 且从当前情况来看, 两者并不是主次关系, 仅仅只是同属一系统的两者会计系统。但是,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其对会计系统提出了更新要求, 就管理会计而言, 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基于财务会计的财务信息展开责任预算与全面预算工作, 并形成责任中心, 以明确企业的各项工作内容, 故从理论上来讲, 这些工作均是管理会计内容, 但却是由财务会计去落实。为此, 在企业日常经营发展中, 其各项决策的制定, 均需经过科学严密的分析与预测, 而这也就需在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上来进一步强化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责, 以此来确保两者作用的充分发发挥。

第二, 两者为相互制约、促进的关系。在企业会计系统中, 其管理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众多财务数据与分析预测内容均是从财务会计中而来的, 特别是一些财务信息与工作报表, 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受到管理会计所的提供的各项信息影响, 相应的, 企业外部投资者也会非常关心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 而企业经营情况则取决于其经济效益的高低, 财务状况则取决于资金流动情况, 这些财务指标的改善, 均依靠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的逐步提升。为此, 企业在逐步完善其管理会计的时候, 财务会计也需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而财务会计工作水平也是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工作水平, 所以说两者为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融合措施

第一, 形成科学会计理念。在传统管理管理影响下, 企业管理者往往比较重视对财务会计的监督与管理, 而相对忽视了管理会计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而伴随新时期的带来, 这一管理观念显然已经无法迎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 企业管理者需逐步形成科学会计理念, 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监督会计与管理、服务的结合, 从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这一企业终极发展目标的实现, 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 形成融合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是会计界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是会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两者在融合过程中, 可需实现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基于此, 企业管理者需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整个战略决策中的重大作用, 进而突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最终建立起其一支既具有高素质, 又具有高业务水平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队伍。同时, 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 需紧随时代发展脚步, 革新工作方法, 从而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加有效、及时、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 并同管理会计部门一起, 共同细化工作内容, 优化工作流程, 以此来逐步强化两者间的有效融合,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决策。

第三, 突出信息技术在两者融合中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者在看到企业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两者区别所在的时候, 还需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同源本质。要知道, 一方面, 管理会计需要以财务会计数据为依托来展开相关工作, 并围绕着财务会计数据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加以全面分析、处理, 并采取统计的办法来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报告;另一方面, 财务会计的数据, 又是经过会计信息计算、确认与表格填写等一系列工作, 而最终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数据汇总, 故从两者数据获得来源来看, 完全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两者信息数据的交流和共享, 在两者信息汇总基础之上展开各类会计信息的深加工与处理工作, 这样一来, 财务会计内容与管理会计内容均被包含在里面, 便于管理者信息的查找, 而且管理者也可积极构建数据管理系统, 以此来为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数据信息的良好对接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并进一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实现企业所有会计信息的无缝对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均是企业会计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内容, 两者相对独立, 却又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为此,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 需形成科学的会计理念, 重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工作的有机融合, 积极构建融合体系, 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保障, 并充分发挥出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从各方面入手, 实现企业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 最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获得的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英楠, 武铜.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04) :107-108.

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三

[关键词]会计准则;小企业;高校课程

根据日前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底,在国内注册的企业达1300万个,其中小企业占到95%以上,因此由此可见小企业已经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与推动力了,其对于公众也成为就业岗位的提供者,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对于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就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目前国内法规制度并不健全,一些法规的建立与设定都是以大公司为基准的,因此对于小企业的行业规划以及会计准则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在2012年出台了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新法案,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企业治理的治理难度,同时对于小企业内部的改革与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1、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当前高校课程融合的紧迫性

1.1可以减轻小企业内相应人才的紧缺局面

在当今社会,小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其自身的快速发展相反的是国内对于人才的培养并没有跟上其步伐,就造成公司招不到自己需要的员工,而高校毕业生找不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这就说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相当大的滞后性,往往不能适应于当前社会形势的需要,大多学校在课程课本的使用上上还在延续之前的旧范本,仍旧在使用《企业会计准则》这个已经颁布了近十年的范本进行授课,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来课程的教材没有更新,二来教师在课程的宣讲上也没有注意到对学生观念的转变,很多学生对于大企业还是满心的向往,而不想去小企业就职,这种略显狭隘的思想就是造成当今大多数小企业无法招收到优秀人才的原因,所以我们在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注意课程内容的更新,要实时的引入社会上的新动向,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观念从根本上进行引导与改变,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可以使得企业有人才可用。

1.2丰富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开展的,通过对相关财务、审计以及会计基础等课程的开展,系统的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但是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大多是为了那种部门机构设置健全的大企业制定的,相比之下,小企业对会计的需求往往只是一些税务统计方面的工作,虽然对于会计知识与能力也有着相应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对相关部门税务的征收而已,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往往缺乏针对性以及与实际的沟通性,在未来的工作改革中应该尽量的结合新出台的法规,尽快的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增减,以求更加实用现实需求。

1.3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

小企业在机构与部门的设置上往往是精简的,因此很多部门要管理其他企业多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就对员工个人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对当前可能进行系统的整合与重新架构,系统的提升整体授课内容与课程覆盖面,增加关于小企业税务的统计申报与审核的基本问题,让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小企业的日常工作流程与所要掌握的重点,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思想与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于小企业综合实力的扶持与帮助。

2、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和高职院校课程融合的基本形式

2.1加强教师的师资水平与前沿意识

首先要提高教学水平,要从师资水平与教师的理论意识上进行提升,要系统的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新法案,因为该新法规颁布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很多内容也是第一次出现,所以应该从相关专业的行业聘请讲师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让教师对该新法规的内容与理论有一个系统与熟练的掌握,同时与原法案相比较,跟学生讲清其中的异同性,防止学生学习了一个法规后对两者内容与作用方式进行混淆,同时学校也要定期的紧盯国内形势,进行相关方面的政策内容培训。

2.2系统的优化课程设置与授课模式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因为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基础,所以在新的小企业准则授课中要特别注意与原课程的分离与明晰处理,虽然两者内容构架上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我们要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走向做出引导,所以对于小企业的规范则更要认真执行,积极的在财务会计的课程内融入小企业准则的相关内容,同时为了专门定向的为小企业会计部门输送人才,我们建议开设对该新法规采取实践过程的模拟实践演练课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新法规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可以在课上进行相关模拟公司运营的演练,并通过现在比较流行的互联网财务操作系统进行假设性的上岗演练,这样可以快速的培养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与操作方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3配加对应公司的合作培养战略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小企业的工作方式,我们建议学校通过与兄弟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相关系统性的实习培养,学校也可以在实习公司内配设授课教师,通过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即时的予以培养与辅导,将理论的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样让学生对法规的理解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这也是为这些小企业在同学们中的口碑做出了良好的宣传,使得其在日后的招聘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同学的青睐。

3、结语

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系统的对我国小企业的会计行业制定了新的要求与规范,所以如何适应新时期的企业新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的出发点,通过对现有课程的部分改革同时开始专门宣讲新法规的课程,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授课水平与毕业学员的专业素质,这对于小企业实力的提升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都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魏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融合的探讨[J].商,2015,30:137+123.

[2]赵秀云.双准则下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4,03:22-26.

[3]刘向东.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大学,2009.

4.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四

财务会计

融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在我国会计界,一直以来,存在着“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的传统观念,但是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会计职能的发挥,这种观念逐渐被打破。本文从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入手,阐述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提出了在理论和实践中,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是可行的,也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Abstract: Since our country accountant, has ha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foreign,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ternal” traditional ideas.This article wa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s extending obtains from management accoun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to elaborate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fused the foundation, proposed i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will fuse will be feasible, was also the inevitable trend which accountant developed.Key words: management accounting;financial accounting;fusion

会计系统是一个信息生成和利用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支柱。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财务会计是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大量、日常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而管理会计主要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等方面的一系列方法,通过整理、计算、对比、分析,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用以短期和长期经营决策,制定计划指导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对内会计报告。这种“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制约着会计人员的思维,这样不仅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也阻碍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其实,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同时并列为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但企业会计本身就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两者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共同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总体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具有融合的基础和必要。

1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1.1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任务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任务的延伸与发展

管理会计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经历了一个在传统会计内部孕育、积累、分化和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加强其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运用专门的管理会计办法,即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进行预算分析,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建立责任中心,并对其进行控制、调节、分析、考核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在理论上就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能,它是由企业的财务会计来执行的。

1.2管理会计的内容是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财务会计工作内容的深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预测经济前景,进行投资决策,建立责任中心,完善经济责任制,并对其进行核算、调控、分析、考核和评价等管理手段显得愈来愈重要。为此目的,广大财务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积累,在传统会计计账、算账、报账的基础上,把实际工作经验归纳为诸如成本习性与量本利分析、变动成本计算、预测分析、产品生产决策的专门方法,投资决策与分析的专门方法,责任会计、成本控制等内容,人们把这些实际工作经验予以科学的、系统的总结,就形成了管理会计的内容,它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扩展了会计的职能,使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2.1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趋于一致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它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会计本身是有管理职能的,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传统的看法认为: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则是由财务会计提供的。从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管理会计并非独立于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它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传统的管理会计有两项假设:一是内部信息的保密。因为内部信息特别是成本信息被看成是商业机密,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有力武器;二是内部信息的提供和传递不受外界有关法规的约束和限制。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不仅要树立企业整体优势的观念,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且还要对企业价值链的其他组成部分,如顾客、市场、竞争对手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不仅关注历史信息,而且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未来信息、分部信息、过程信息和非货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由此,美国会计界已提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我国也已经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分部信息、关联方交易等内部信息。同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为了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也必须同时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这样一来,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便趋于一致,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显得更为突出,有可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强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更好地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推动会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会计研究对象的极大扩展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表现和反映为一定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就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会计管理过多地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质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忽略了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活动。事实上,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是以价值信息为基础,其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生成的资料计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进而使信息用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结构资本、客户资本、智力资本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战略性资源。如何核算、监督和控制这些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度量和评估这些价值体系时,必须突破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创建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多方位的评估体系。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使企业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行为链的统一体。

随着会计研究对象的扩展,会计管理模式也从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转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质或价值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二者对象的一致性,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2.3会计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最终是编制出对外的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的任务则是要帮助改进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然而,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管理和创新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而智力资本的主要价值几乎都在会计报表之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信息。

现代会计一方面要着重体现财务会计为各产权主体(包括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管理当局)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突出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法人所有权的管理职能,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分配权等财产权利。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实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提高效益”这一会计的终极目标。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研究对象与目的、特征以及反映的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具有会计总目标一致,原始资料同源,会计信息同质的特点,因此,它们也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基础。虽然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两者的融合,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益的。

首先,在理论上,财务会计的对象主要体现在资金运动,即物质核算方面,管理会计的对象主要体现在价值差量、信息管理方面,若把运动和信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总体角度来把握企业的管理。财务会计主要从事核算工作,其特点是严谨,原则性和政策性很强,工作领域相对固定,而管理会计则要灵活得多,二者的融合,就可以将会计工作从有限的空间向无限的服务领域扩展,不仅拓宽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视野,也将会计理念带入更广阔的管理天地。这样就为会计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和素材,从而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理论的相互联系,财务会计的改革,要充分考虑管理会计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共享的最大化;管理会计的发展,要遵循财务会计的准则和制度的约束,这样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5.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五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管理会计对提升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通过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互作用,共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例如,成本管理会计就很好地体现了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联系,成本管理会计不仅具有成本预测的功能,还具有对相关程序控制的功能,并能够对生成的数据进行审核,因此成本管理会计不仅具有产品定价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成本控制的功能,体现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二、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1.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保障。《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四章第十九条指出,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主要有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和平衡计分卡等,从技术角度看,这些方法在企业实际应用时并没有太多的困难,但是真正将这些方法应用到管理决策中并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这一应用环境作为基础。

2.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管理会计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做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并据此确定工作计划,对工作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并对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考评,发现并解决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助力实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及效益的目标。而内部控制目标中也包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3.内部控制贯穿管理会计四要素。《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由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要素组成,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四个要素都有密切联系: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配备以及信息系统的构建方面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内部控制在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设置影响着管理会计活动的实施;管理工具方法的选择应当与企业的管控方式以及企业控制权的分配相适应;组织结构的划分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能否高效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1.内部控制为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提供保障。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管理工具,需要大量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数据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而其所得到的数据是在内部控制系统的支持下得到的,因此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重要的环境保障,只有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健全有效,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管理会计的理念方法促进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随着强制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执行,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但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个缓慢的过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仍旧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为内部控制制度落地提供了契机,将本量利分析、成本形态分析以及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运用到内部控制的预算以及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有利于企业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内部控制落实到实践层面上来。

四、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措施与建议

(一)基于管理会计视角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成本性态分析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及混合成本,企业应当将不同性态的成本区别对待,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策略,最大化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可以将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的理念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中,通过对不同形态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对于市场的预测,制定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战略,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2.本量利分析法在销售业务和全面预算中的应用。企业的成本、销售量以及利润三个因素,对于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对于成本、销售量以及利润三个要素的分析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中来,通过对产品本量利的分析,合理确定产品的定价以及销售策略。除此之外,本量利分析方法还可以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中,本量利分析,使预算的编制依据更加合理,防止预算指标过高或过低,提高全面预算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货币时间价值在对外投资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管理会计中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可以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中,企业在运用资金对外进行投资时,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投资项目的经营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都应当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衡量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应当将货币折到同一个时间点进行比较,科学制定投资策略。

4.责任会计在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中的应用。责任会计通过设立责任中心的方式将企业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任务与责任,最终实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目标。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的思想可以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中,在组织架构的设置时,也应当设置能够明确区分企业责权利的层级划分标准,使得组织架构设置之后,能够明确划分责任单位,能够将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一层一层分解到部门及个人,从而提升组织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效率与效果。

5.平衡计分卡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平衡计分卡是引导企业建立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多维度的平衡发展机制的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可以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中,将每战略目标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运用相应的考核指标对每一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其薪酬挂钩,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

(二)内部控制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建议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的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方面的总体预测,可以协助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资金需求、利润和期末财务状况等。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协调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与人员,因此,企业应当健全与全面预算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全面预算的目标下放到每个部门、每个个体,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基础。

2.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首先应当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体制,提升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部门和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五、结语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科学地将管理会计方法应用到内部控制体系中,提升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内部控制作为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保障,应当为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提升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市场竞争力。相信通过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两者的逐步融合,共同努力,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6.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六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包括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的基础,涵盖企业所有的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识别其目标,以及为获得所期望的结果而确定的所要求的资源和过程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给出了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方面,针对预期或非预期的结果确定所采取措施的方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其他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企业标准体系遵循PDCA循环,围绕产品实现过程,将标准化的相关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涵盖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其他管理体系的管理目的、管理内容和关注点各不相同,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是质量目标的实现,控制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结果,以防出现产品或服务的不合格,目的是增强顾客满意。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所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标准以及标准的有效实施。

不同的管理体系关注的焦点、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虽然不同,但体系建立所依据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却是一脉相承,均遵循PDCA循环模式,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工作思路进行开展和运行。这些体系本身就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标准体系是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一个平台,是建立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其他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支柱。因此,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科学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的思路和方法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都是夯实企业基础管理的有效抓手,两者相互依存,并行发展,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越有效, 质量管理工作就越有保证。因此,企业要在深刻理解企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把质量管理工作同开展标准化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在具体的融合方法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机制整合。既建立一体化的企业管理工作机制。企业应对现有的标准化、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整合,统一制订规划、计划,统一实施工作安排,避免工作重复、内耗增加及效率降低。

(二)目标整合。将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目标、企业标准化工作目标、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及各项绩效考核目标统一进行优化、整合,对重复的目标进行删减、对失效的目标进行改进或删除、对缺失的目标进行补充完善,通过梳理整合和优化分解,加强目标指标彼此之间的联系, 构建全面、系统、高效、精简的企业目标管理体系。所有的`管理事项均以企业目标管理体系为导向和引领。

(三)文件整合。一方面,以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的建立作为一体化整合的指南。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时,从理念上要将各类管理体系视为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将企业各类管理体系分别视为“过程”,以过程为基础,将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及服务实现有关过程(要求)分别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子体系,如将设计、采购、资源、基础设施、产品标准、服务标准、操作工艺、测量检验、产品防护、标志等分别纳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涉及到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的管理内容及操作规程纳入安全类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范畴。另一方面,将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的内容作为企业标准体系的部分要求和内容,对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在对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完善的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人员可按照GB/T 15497的要求,对原有涵盖在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中的产品标准、操作规程、技术文件进行重新梳理、优化和升级,在消化和吸收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缺失的技术标准进行挖掘和制定,对原有的企业技术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此可以使企业标准的先进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使核心技术标准提升到关键位置,技术标准缺项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可使企业的技术管理进一步全面化、系统化、规范化。通过以上措施,使得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过程同时成为其他管理体系优化的过程,成为企业吸收先过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过程,通过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内部优化整合,建立一体化的企业标准体系。

(四)运行整合。建立一体化的企业标准体系后,以企业标准体系文件规定要求作为日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将企业日常经营、产品生产提供、服务提供、资源保障、跟踪监控、考核评价等常态化经营管理工作全部纳入标准体系的运行范畴,并按标准体系要求使用各类表单和记录,保持相应的运行痕迹化资料,在企业标准体系运的同时,要加强一体系化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面宣贯和培训,使得企业内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和掌握一体化企业标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从内心深入真正接受和按标准要求规范操作,只有使得标准体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各项标准的切实执行。

(五)改进整合。审核监督是企业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其目的是验证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取得更好的绩效。因此,在企业标准体系运行的同时,必须建立多重的审核监控渠道,以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效率及效果。一是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日常管理职能,做好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保持标准的规范性、有效性。二是要以其他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监督标准的运行,通过自我审核和第三方审核,针对不符合项作持续改进。三是以客户及相关方的监督作为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依据。通过以上途径,按照PDCA 过程方法对一体化企业标准体系进行动态管理,将其他管理体系的审核监督和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改进有效结合,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和奖惩机制,保证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四、结语

“统一、简化、协调”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将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融合,既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需要,更是企业进行管理整合,克服“两张皮”,甚至“多张皮”现象的有效途径,对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连兆大.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一体化整合.三明学院学报, , 26(1):52-55

[2]钟青.论烟草企业标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中国烟草学会优秀,

7.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七

一、会计专业文化组成与定位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的精神文化、会计专业的制度文化、会计专业的物质文化和会计专业的行为文化。其中会计专业的精神文化是灵魂, 它决定会计专业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侧重点, 在会计专业文化建设中起统领作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定位取决于会计专业的精神文化, 取决于会计专业文化所依托的核心价值观。2001年秋, 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的题词“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专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诚实守信是每一个会计人的道德底线, 也是财经院校专业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水准, 故此, 我们认为, 在当前的情况下,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应该定位于“诚实守信, 不做假账”。

二、会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财经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适用于企业行业一线会计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着会计专业文化建设要走出校园, 走出专业, 走进企业, 自觉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近年来, 职业院校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依托, 构建会计专业文化的呼声此起彼伏, 一浪高过一浪。但落实到实施层面, 如何从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 将专业发展与企业文化融合, 构建符合校企双方需要的会计专业文化, 目前, 还只是停留在探讨之中, 没有成熟的经验和范式模板可以借鉴。以下, 我们以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为例, 探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一) 会计专业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会计专业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关键在于如何依托校企合作这一职业院校发展平台, 从企业文化所遵循的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中总结提炼会计专业建设基本理念和世界观。纵观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理念和职业操守, 无不把“诚实守信, 团队合作”放在首位。其实, 不单单是国际知名企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国内外大多数知名企业、中小型公司, 一直把诚信经营作为本企业“立命之本, 生命之源”。为此, 作为直接服务于企业行业一线会计岗位的会计专业学生理应接受和认知企业文化这一核心价值观, 并将其作为本专业一种精神文化, 融入自身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之中。如何将会计专业精神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

1.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素质要求上, 重点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把“百行以德为先”的思想贯穿专业教育的始终。明确提出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熟悉法律、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2.按照“三以一化”的原则建构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 融入企业文化教育, 把模拟企业经营、企业经营管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专业必修课, 加强企业管理环境、企业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教育, 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企业文化感性认知水平。

3.通过校企合作平台, 长期聘请企业行业会计岗位一线专家组建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同时兼任会计专业兼职教授、副教授或讲师, 定期到校开展新时期企业文化专题讲座, 向会计专业学生系统介绍企业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确立“诚实守信, 清白做人, 踏实做事”的会计专业精神文化基本内涵。

4.在专业班级管理上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班主任任总经理, 班委会成员任部门经理, 师生之间的称谓由老师和学生变为总经理、生产科长、财务科长等, 工作安排或布置一律采用企业现场工作语言。班级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 并将其渗透、融入日常班级管理之中, 突出专业文化、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

(二) 会计专业物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物质文化包括美丽的校园, 宽敞明亮的教室、礼堂, 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实验实训场所, 整洁卫生的宿舍, 充满专业气息的校园雕塑、画廊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会计专业物质文化建设要大胆融入企业文化特色, 体现时代特征, 走进校园, 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 走进教室、实习 (实训) 场所, 处处感受到企业财务处室严谨、认真、干净、整洁、一丝不苟的工作氛围。

具体做法是:

1.会计专业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专业实训基地等教学主体设施呈环状分布, 中心地带为财经专业主题雕塑“摇篮”, 雕塑下端红色大理石底座上是财政学家许毅教授的题词“理财家的摇篮”。“摇篮”雕塑既作为整个建筑群的统领, 又与周围的建筑浑然一体。

2.会计系教学楼大厅悬挂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词“百行以德为先”, 教学楼主体由四个附楼组成, 分别以校企合作单位徐工集团、恩华药业、金蝶公司、淮海会计师事务所四大企业名称命名, 依次冠以徐工楼、恩华楼、金蝶楼、淮海楼, 旨在营造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会计专业教学楼的中心地带, 悬挂朱镕基总理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的题词“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 突出以会计专业精神文化为指导。

3.在专业教学楼走廊上张贴体现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名言警句, 班级教室门口悬挂体现班级特色的会计专业文化的标识牌匾。牌匾设计借鉴银行支票的形式, 上方是班级名称, 中间班主任的姓名、照片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班主任寄语, 下方落款处是“会计系法人”公章和刻有班主任姓名的标准财务专用章。“会计系法人”章为圆形, 按照企业法人公章的形式设计, 内容为: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系, 中间是五角星。班主任寄语内容格式均体现班级以及班主任的风格, 有的是关于专业学习的警示语, 有的是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有文字的形式, 也有会计图表形式, 还有采用“丁字形”账户的形式, 体现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有机融合。

4.将会计系教学楼主通道建成企业文化长廊。设立优秀企业家、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及名人名言宣传灯箱, 设置校企合作企业标识,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会计专业文化的养成。

5.在会计专业实习实训场所, 均按照企业一线岗位要求放置办公桌椅、文件柜, 摆放席卡、科目章等。实习实训场所内部显要位置分别张贴手工会计核算流程图、电算化会计核算流程图、纳税申报与税务会计流程图、财务审计流程图、模拟企业经营流程图、金蝶/用友财务软件使用流程图、ERP项目运行流程图、ERP沙盘操作流程图、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图。实训场所外墙走廊悬挂校企合作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照片及典型事迹介绍, 近年来因违反财经纪律造成犯罪典型案例及警示图片, 以及近年来参加国家、省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照片。

6.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联合共建专业实验室, 将企业文化巧妙融入专业文化。与北京中教景程公司联合共建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 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共建模拟商业银行实训室, 与金蝶公司联合共建ERP项目、ERP沙盘实训室, 使会计专业文化建设大胆吸收了企业文化的元素, 更接地气。

(三) 会计专业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会计专业的制度文化是会计专业文化的中间层次, 是精神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的中介。主要是指对会计专业师生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 是具有专业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师生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学籍管理规定、教师教学工作行为规范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等等。专业制度文化集中体现专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专业师生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总体要求, 营造企业管理制度环境, 体现与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必须深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调研, 收集企业行业标准, 从分析企业岗位能力入手, 确定工作任务, 由对工作任务整合分析最终确定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同时, 积极邀请企业岗位一线能手和行业专家参与, 虚心听取他们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 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

2.专业课程标准要围绕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来进行编制, 力求做到课程目标与企业一线岗位要求相对应相衔接, 系统整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关系, 体现“理论够用, 突出实用与技能”的企业一线岗位要求。

3.学籍管理规定、教师教学工作行为规范的制定要体现企业制度文化刚性要求, 体现企业对财务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操守, 明确指出哪些是可以做的, 哪些不可以做, 不可为而为之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针对职业操守, 明确设定高压线, 任何人不能逾越。

4.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编制吸收企业文化的内涵, 实习实训场所管理制度要模拟企业工作场景, 要具有可操作性。张榜公布, 切实起到规范专业师生的日常操作行为, 维护设备设施的性能完好和正常使用。

(四) 会计专业行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会计专业行为文化即会计专业文化的行为层, 是指专业师生在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专业实习实训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专业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也是专业精神、专业价值观的折射。会计专业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专业行为文化决定专业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包容和认知程度, 决定专业毕业生是否能尽快融入企业, 融入企业的职业氛围。为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组织会计专业师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参观体验, 与企业管理人员, 一线会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选择一些校企合作紧密型的企业, 尝试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利用假期或双休日, 组织学生跟岗实习, 跟随“师傅”, 做“一天小会计”, 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2.定期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宣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定期聘请会计师走进课堂, 走进专业实训场所, 指导专业学生如何带着任务和实际问题来学习专业理论和实操技能。

3.深化校企合作, 创设“冠名班”、“订单班”, 由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和专业课教师一起组织专业教学, 将企业工作场景文化引入校园, 将专业教学搬进企业财务科, 使专业学习与企业工作场景零距离, 让学生以一个准会计的身份来体验会计工作。

4.尝试采用“五段递进学徒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面吸收企业文化。所谓“五段递进学徒制”, 即将会计专业实践项目划分为五个逐步递进深化的实施阶段。第一阶段为认知性训练, 重点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岗位流程实训和会计环境认知实训;第二阶段为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包括点钞、珠算、传票翻打、会计凭证填制以及收银等;第三阶段为出纳岗位实训, 重点完成出纳岗位跟岗实训;第四阶段为会计综合岗位项目实训, 重点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跟岗项目实训;第五阶段为顶岗实习阶段, 实习场所安排在企业岗位一线, 在“师傅”的带领下, 熟悉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实现由专业学生到“准会计人”的身份转变。

5.由职业院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联合, 举办由财经类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和企业行业一线会计人员共同参与的会计技能大赛, 让会计专业学生与一线会计人员同场竞技, 相互切磋, 共同感受专业实操文化与企业竞技文化的碰撞, 共同收获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6.积极推进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组建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专业课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分析、操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建立项目课程体系, 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项目、任务的有效对接。

三、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 会计专业文化属于财经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下的亚文化, 由于理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对会计专业文化内涵的认识尚不够深入, 再加上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的力度不够, 会计专业文化建设在许多财经类职业院校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 真正实现会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需要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目前, 由于各种激励政策缺失或者是不到位, 财经类职业院校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满足会计专业文化建设需要的校企合作平台, 实践过程中, 常常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

(三) 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隐性工程, 短期内很难出彩。为此, 很难引起专业负责人、专业师生的高度重视, 再加上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强力推动, 实施过程中常常大打折扣, 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 在会计专业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 实现会计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目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 尽管部分财经类职业院校开始尝试实践探索, 但总体来说还很不理想, 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上列举的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 必将是财经类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文化建设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8.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八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一、引言

财务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同属于会计领域,但是却具有不同的职能,各自行使着不同的权利,共同为企业服务,在多年的发展中,会计的管理职能越发凸显,工作的重点也逐渐向着管理与服务的方向转变。这样一来,会计工作者的责任就更大,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多,因此更新会计工作观念,才能够从新的视角进行会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也需要不断加强,重新审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明确工作责任与目标,更加科学的开展财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

1.重复工作造成效率低下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新时期,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途径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在会计工作领域,财务会计拥有的信息,管理会计也同样拥有,两个部门的信息也常常会出现交叉重復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额工作负担与压力,消耗了企业的人力和物力。

2.不利于企业的相互协调运作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部分是分别设置的,那么这样一来,这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也是独立,是闭塞的,很多信息即便是重复也无从知晓,两个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少,各部门都是分别整理对内,对外信息的,市场需要将自己的部门信息筛选出来,并进行整理,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质量不高,不利于两者的协调发展。

3.增加了开销经费

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分离,那么其各种开销与经费必然也是独立结算的,因此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开销,这样的工作模式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不流于企业经济成本的控制与节约。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需要在遵循会计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其次在融合过程中不可盲目求快,而应当稳扎稳打,并且要注意企业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下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1.树立科学的会计观念

科学的观念,是确保行动的正确性的前提。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应当树立的就是正确的会计观念。具体来说,应当认识到会计的职能不仅仅是计算企业经济情况,现代企业中会计的职能更加偏向于管理,是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时,应当充分发挥会计在管理方面的作用,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此外,会计人员的选择必须慎重,应当着重选择不仅具有财务计算能力并且具有管理参与能力的会计人员,传统的“记账员”式的会计人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会计要求。

2.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科学、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约束和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行为的重要依据。在现代企业中,要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工作效果的提升,就必须着力构建并完善企业的会计制度,细化会计工作准则,将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制度开展企业会计工作,从而达到企业会计工作实效的最大化。在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多方参考,在明确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遵照国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3.两种会计体系之间数据共享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必然决定着两者之间要实现数据共享,并且良好的数据共享情况也是保障两者充分融合的重要基础。在现代企业当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数据共享,主要依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首先,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构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信息目录,并对目录进项详细的分类、编码,将所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数据都在信息目录当中体现出来,方便提取。其次,根据构建好的信息目录构建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很多现代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拥有了成功的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将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ERP系统对接起来,形成信息传输网络,实现信息数据的高效共享。这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最快速度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及经营业绩,制定出最具有时效性的、科学的决策。

四、结束语

企业为了更好的使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从企业内部情况来看,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分属不同部门的,其工作本质虽然相同,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导致工作中的阻碍重重,并且这些问题在现代化的市场形势下,其弊端更加凸显。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明确两者的区别,从联系入手,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样一来,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叉重复现象会小时,信息实现了优化与整合,避免了重复性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是企业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加以重视的重点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冯巧根.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新趋势[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1)

[2]吴保忠.试论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环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3]时侠术.浅论非营利组织中管理会计的应用[J].浙江财税与会计,2013(11)

9.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九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和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

2.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3.要适应本行业和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在保证执行国家有关制度的前提下,制订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制度和实施办法,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

4.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基本内容

企业会计制度是各项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办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会计制度的原则规定。一般称为总则,包括会计工作的任务,会计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等。

2.有关会计业务核算的具体规定。如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的规定;会计凭证、帐簿、记帐程序和记帐方法的规定;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方法。

3.有关财产管理、成本计算方面的规定。如有关固定资产和各项流动资金核算办法的规定,成本计算办法等。

10.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十

邹晓玲

2012-7-6 11:14:33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NO.27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贯穿着企业运行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协调好企业财务管理中 会计与财务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企业的效益。该文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财务的职能和关系入手,探讨了会计与财务的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协调

1.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视会计的职能运用

众所周知,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通过会计对企业各类信息的统计,对企业的资本运作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价值活动。因此,会计信息能对企业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系统、全面与综合的了解,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另外,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要运用好会计的另一职能即控制职能。会计的控制职能能通过信息的反馈作用,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相对而言,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价值活动)直接进行管理,因而它具有一般管理所固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分属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需要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追踪财务的各项活动,反映企业的资金活动信息。找寻有关企业资本运作的信息以及资金的流向,为财务管理服务。

2.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财务的关系

通过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会计职能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是财务的处理活动,并反映企业的资金供应和运用。而财务则是以资本为对象的活动。会计正好能为财务管理提供相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信息。正是企业的资金运作和供应的信息使两者联系起来。因此,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有区别,但是又有联系。这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只有相互协调好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一切资金的活动,包括资金的获取、消耗、占用、分配及收入,财务管理则是对企业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财务关系是企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一切资金活动产生的特定经济关系。主要包括资金责权、资金分配以及资金所有权。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根据资金活动的规律,协调好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财务活动。包括组织、反映、计划、调节及监督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会计给财务活动提供生产的综合财务信息,并为财务管理所用。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会带动会计与财务的共同发展。会计不但能反映经济关系,处理好经济利益关系,更能保护经济主体的财产安全,促进财务管理的发展。

3.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财务的协调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实现的现金流量最大化、投资过程的收益最大化以及融资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全面实现企业的价值。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财务的协调主要表现在:

3.1 协调好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

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彼此提供所需信息,才能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服务。在企业中,财务会计兼有财务和会计的内容,两者相互融合。财务管理过程主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而财务管理也会影响到财务会计的许多方面。

财务会计主要承担满足外部各个利害关系人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并向内部提供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则是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企业短期、长期的经营及管理决策信息,承担了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职责。

3.2 协调好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关系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主要基础,相互提供所需信息,它们的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财务管理重在资金管理及其流转,做好财务决策、财务计划与财务控制。而管理会计则主要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

3.3 财务是会计的基础,财务也离不开会计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着企业运行及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对内对外都肩负着提供信息的重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中都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并提供给彼此需要的信息,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4.总结

综上,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必须协调好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协调利用好会计与财务的职责,充分发挥两者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丘雪燕.论财务与会计关系[J]商业经济.2009.12

[2]罗邦清.试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8

[3]高戈,金宇璇.试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

[4]李伯圣,郭淑芬.财务管理与会计中几个相同概念的不同涵义辨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5

[5]张惠忠.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嘉兴学院学报.2005.04

11.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19-02

会计系统是一个信息生成和利用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支柱。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财务会计是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大量、日常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而管理会计主要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及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资料,运用数学、统计等方面的一系列方法,通过整理、计算、对比、分析,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用以短期和长期经营决策,制定计划指导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对内会计报告。这种“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制约着会计人员的思维,这样不仅不利于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也阻碍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其实,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同时并列为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但企业会计本身就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两者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共同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总体要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具有融合的基础和必要。

1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1.1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任务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任务的延伸与发展

管理会计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经历了一个在传统会计内部孕育、积累、分化和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加强其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运用专门的管理会计办法,即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进行预算分析,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建立责任中心,并对其进行控制、调节、分析、考核和评价,以达到预期

的目的。这在理论上就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能,它是由企业的财务会计来执行的。

1.2管理会计的内容是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财务会计工作内容的深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预测经济前景,进行投资决策,建立责任中心,完善经济责任制,并对其进行核算、调控、分析、考核和评价等管理手段显得愈来愈重要。为此目的,广大财务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积累,在传统会计计账、算账、报账的基础上,把实际工作经验归纳为诸如成本习性与量本利分析、变动成本计算、预测分析、产品生产决策的专门方法,投资决策与分析的专门方法,责任会计、成本控制等内容,人们把这些实际工作经验予以科学的、系统的总结,就形成了管理会计的内容,它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扩展了会计的职能,使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2.1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趋于一致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它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会计本身是有管理职能的,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传统的看法认为:内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则是由财务会计提供的。从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管理会计并非独立于财务会计的会计学科,它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传统的管理会计有两项假设:一是内部信息的保密。因为内部信息特别是成本信息被看成是商业机密,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有力武器;二是内部信息的提供和传递不受外界有关法规的约束和限制。但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不仅要树立企业整体优势的观念,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且还要对企业价值链的其他组成部分,如顾客、市场、竞争对手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不仅关注历史信息,而且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未来信息、分部信息、过程信息和非货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主要是由管理会计提供的。由此,美国会计界已提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我国也已经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分部信息、关联方交易等内部信息。同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为了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也必须同时了解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这样一来,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信息要求上便趋于一致,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显得更为突出,有可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强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更好地为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从而推动会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会计研究对象的极大扩展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表现和反映为一定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就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会计管理过多地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质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忽略了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活动。事实上,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是以价值信息为基础,其研究对象都是将会计系统生成的资料计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进而使信息用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结构资本、客户资本、智力资本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战略性资源。如何核算、监督和控制这些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度量和评估这些价值体系时,必须突破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创建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多方位的评估体系。包括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物质层面的信息与精神层面的信息等,使企业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行为链的统一体。

随着会计研究对象的扩展,会计管理模式也从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向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转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对象已不仅包括物质或价值运动过程,还应包括与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时刻相伴的、体现出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关系的产权流。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一致的,即是以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二者对象的一致性,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2.3会计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传统的观点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最终是编制出对外的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的任务则是要帮助改进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然而,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管理和创新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而智力资本的主要价值几乎都在会计报表之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提供信息。

现代会计一方面要着重体现财务会计为各产权主体(包括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管理当局)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突出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法人所有权的管理职能,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来维护各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分配权等财产权利。二者统一服务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共同实现“维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提高效益”这一会计的终极目标。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正是由于传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研究对象与目的、特征以及反映的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具有会计总目标一致,原始资料同源,会计信息同质的特点,因此,它们也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基础。虽然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两者的融合,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益的。

首先,在理论上,财务会计的对象主要体现在资金运动,即物质核算方面,管理会计的对象主要体现在价值差量、信息管理方面,若把运动和信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总体角度来把握企业的管理。财务会计主要从事核算工作,其特点是严谨,原则性和政策性很强,工作领域相对固定,而管理会计则要灵活得多,二者的融合,就可以将会计工作从有限的空间向无限的服务领域扩展,不仅拓宽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视野,也将会计理念带入更广阔的管理天地。这样就为会计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和素材,从而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理论的相互联系,财务会计的改革,要充分考虑管理会计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共享的最大化;管理会计的发展,要遵循财务会计的准则和制度的约束,这样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次,在实践中若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操作,则会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如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对企业量本利的分析,可以计算出某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有了盈亏平衡点这一数据后,在财务上我们就可以合理安排好企业的生产资金,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如,在作用时效方面,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在于反映过去,对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客观的反映和监督,它按照客观性原则,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对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记录和总结。而管理会计,它的作用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已知的财务会计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若把二者相融合,我们就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信息平台,综合企业财务的历史、现在、未来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的管理服务。

Analysi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Fuse Feasibility

Zhao Tao

Abstract: Since our country accountant, has ha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foreign,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ternal” traditional ideas. This article was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s extending obtains from management accoun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to elaborate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fused the foundation, proposed i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will fuse will be feasible, was also the inevitable trend which accountant developed.

1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 篇十二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

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 管理会计之所以能够为公司内部高管决策层谋划未来并提供有效帮助,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获得相关资料的多样性,其中最重要的资料是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通过固定方法和程序记录的凭证、账簿及报表。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两个分支,它们最基本的信息来源是那些直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所以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终极目标一致 。 知识经济时代 , 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的管理与创新成为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智力资本的主要价值几乎都在会计报表之外,这就需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目标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共同使命,二者都符合现代会计的总体要求,所以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3.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 。 财务会计的主要对象是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再加工、深加工,是利用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指导、控制、组织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 所以说,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延伸与发展,二者在提高效益、维护所有者权益方面高度一致。

4.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 。 经过长期工作实践,广大财务工作者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归纳了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计算、预测分析、投资决策与分析、成本控制等内容,经过科学系统的总结,由此得到管理会计的主体内容。 所以说,管理会计使会计学科的内容得到丰富并拓展了会计视野,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内容的深化。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浪潮已从IT界发展至产业界。 原本很难收集和利用的海量数据开始被利用起来,这些数据在合理时间内被撷取、管理、处理,并进一步整理成为帮助公司管理决策的信息。 大数据,尤其是会计大数据,是数据资产更是利润之源。 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会计大数据的整合提供了技术平台,其输出更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人才基础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形成为会计融合提供了人才支持。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我国已培养出一大批会计学、管理学专业高级管理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1991年开始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全国会计师职称等级考试以来,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参加培训、考试,加之参加职称评定同时需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这些举措促成了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形成,为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价值基础

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一方面,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是外部利益相关者, 管理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是内部高管决策层,从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提供者监控的力度来看,后者的监控手段更多、监控力度更大,管理会计信息较财务会计信息更为可靠。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财务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升,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可靠性;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不仅包含货币信息,也包含非货币信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信息间的相互稽核,防止错误和舞弊,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可靠性。

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财务会计作为对外会计,侧重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性需求,管理会计作为对内会计,侧重于内部高管决策层的个性化需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能兼顾信息使用者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整体相关性。

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可靠性, 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全面提升。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问题”面面观

会计融合是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不同视角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进行了研究,问题存在于:一是仅有少数学者对融合的模型构建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发表。 二是实证研究成果缺乏、深度的案例研究尤其缺乏都将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三是管理会计之所以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民间组织通过发布管理会计研究报告、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用案例示范等方面,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搭建交流平台,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 四是对会计融合问题的探索主要局限于公司管理层,尚未拓展到外部利益相关者层面。 可以认为,我国对会计融合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路径及对策研究

(一)优质的管理会计外部环境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前提

1. 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金融体制和价格机制等外部激励机制,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从而为管理会计的普及开辟更多的机会。 2. 国家应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管理会计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3. 国家应加快出台相应的细则或司法解释 ,将现有管理会计的有关法律予以细化、类型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 国家应加大违法会计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提高执法强度,不断规范管理会计行为。

(二)“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转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本途径

当前,我国多数公司的财务部门承担着预算决算、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经营分析、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这其中混杂着管理会计的部分内容, 既增加了财务会计的工作,又使得管理会计无法明确职责。 因此,考虑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即实现组织机构由“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转型是公司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加大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保障

人才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都有着绝对性的领导作用,“专业核算人才”的定位已经不能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1.对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加以变革,各大高校要继续深化推进管理会计学科研究以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高等院校需要与公司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 2.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要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 通过在杂志开辟专栏、 组织会员交流、举办管理会计专题论坛等多种途径,主动融入管理会计改革实践。 3. 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特别是总会计师、CFO等高级会计人才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将现有的业务专长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适应力与竞争力。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胸襟和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拓展管理会计对外交流的平台与载体,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外部靠引进高素质人才,内部靠发掘培养,多个方面、多种方式相结合,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条件

1.财务会计的数据采集是会计确认 、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总账及各类明细分类账的数据;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对财务数据进行甄选的过程,最终体现为通过模型运算所得到的管理方案或者报告。 由于两者的数据采集具有同源性,借助于强大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平台完

第三步:建立财务会计模型(主要建立账务处理模型及报表生成模型)及管理会计模型(主要建立管理会计标准及相应的分析计算模型)。

第四步:生成财务会计报告(供外部信息使用者以评价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及管理会计报告(供内部高管决策层以管理、控制并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2. 以云计算 、大数据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催生着新IT时代的到来, 而新IT时代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以数据重构商业模式、服务与产品以及经营理念。 现行的以货币为单位,仅有财务会计借贷方记录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显然很难满足上述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和输入方式重新设计。

第一步: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备用信息说明栏以及过渡科目转换栏,以货币信息与非货币信息之间全可以通过合并原始信息源的方式来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套账在这里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变成会计管理的一套账。

第一步: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现状建立起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原始信息目录。

第二步:结合管理会计的需要,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原始信息进行采集,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有效衔接建立起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 传统会计凭证的生成主要由 会计人员 在账务处 理时输入, 重新设计后的输入方式可以同时接纳 业务部门 人员实时 现场输入, 如采购部门人员通过供应链系统实时录入库存商品的单价、数量、 规格型号等信息。

第三步: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对象由“账簿”变为“凭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定义的账簿与报表一起变成输出对象, 由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根据需要随时查询, 实现信息的动态共享。

(五)多维度模型的建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体现

管理会计是业务财务的重要内容,基于业务视角提供多维度、精细化的价值信息, 基于支撑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战略的需求,基于公司业务发展与内部管理需要, 产品维度模型的建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体现之一。 公司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与人员支撑,需要实现专人负责制,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优化多维度(产品维度、客户维度等)模型, 以做好管会核算数据的产出、审核、应用、报送等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服务对象趋同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需求增大,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会计体系,基于会计信息价值评价的三个维度:数量、质量和成本,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有利于减少会计信息的资源浪费。

1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论文 篇十三

1、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不必考虑税法的规定。

资产减值准备

1、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付款项。会计分录: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应收账款

2、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非流动性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冲回,允许转回的有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对于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盘盈盘亏

长期股权投资

1、小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会计准则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3、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面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规定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4.在长期债券投资(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营业外支出

(一)营业外收入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2、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所得、罚没所得、捐赠所得、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政府补助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二)营业外支出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2、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非货币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

财务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财务费用处理的不同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费用核算的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

企业会计准则下,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汇兑损益和企业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没有明确规范,应该采取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的核算方法。

(2)利息支出或利息收入计算标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票面金额及票面利率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下,通过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

(3)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和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资本化金额的计算需要区分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

所得税费用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缴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大大简化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资本公积

小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细节变化

(一)备用金

企业会计准则:应在“其他应收款”科目里核算,但是备用金数额较大或业务较多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立“备用金”科目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里核算,但也可以单独设置“1004”备用金科目核算。

(二)借款利息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定 小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合同利率和借款本金计算

(三)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初始成本计量

1、投资者投入存货初始成本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按照评估价值确定

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计量

上一篇:作文教学心理描写下一篇: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1年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