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2024-10-10

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精选16篇)

1.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一

成才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语感培养探究

成才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语感培养探究

江西 上饶 ●袁 剑

叶圣陶先生曾经总结道:“文字是语言之宾,语言是文字之主,语感是让宾主和谐交流的渠道。”叶圣陶先生说的是语文教学,其实英语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语感培养方面多下功夫,增强学生英语的直觉与表现力,进而培养学生成才。

一、如何定位英语语感教学

语感是语言在具体说话人身上的变体,是大脑对于语言现象所生发出的个别反映,实际上,学生在听力活动中形成的听辨能力及在阅读活动中形成的阅读能力,无一不是语感即外界刺激造就的自身独特语言感官机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学习的重点是心理功能的适应性,是组织功能同外界环境相协调。这种学说强调语言能力不仅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要受到主观能动性的控制。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与外部环境更早、更快、更好地发生联系。要注意语感培养对于初中不同年级来说不是完全一致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初一上学期,教师要做好入门教育,按照语言规律引导学生上路,如进行基本口语交流、进行英语交流心理素质培养等。第二阶段是初一全年,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基础知识巩固与基础能力上升,可以采取狠抓拼读训练、练习发音及拼词基本功;狠抓听力训练,练习听词辨音基本功;狠抓会话训练、练习大胆说话基本功;狠抓听写训练、练习词汇过关基本功等方法。第三阶段是初二与初三两年,这也是语感培养的重点阶段,虽然教学目标逐渐向中考倾向,但是语感培养仍然不可偏废。具体有三种目标,一是促进课堂气氛优化,让学生产生自觉训练动机;二是促进教学模式优化,使听说读写同时进行,在课前预习、听说感知、综合训练等方面加强师生交流;三是注意课内信息同课外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感知到基础知识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性,让语言实践量同语言输入量成正比递进。

二、语感培养的三大方法

(1)谋求口语训练的真实性。培养初中生的语感,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用真实的口语交流使学生避免英语羞于出口的问题。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语法规则被熟练应用,具体考虑如下几方面,第一是进行更多的日常用语训练,鼓励初中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比如上课之前师生用英语互致问题,而在交流时,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如除了说Good morning以外,还可以说hello,everyone等。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句子进行交流,让学生迅速接受,让课堂迅速充满“英语味”。第二是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背诵建议,英语课文里面所包括的句式、语法内容丰富完备,背诵课文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造就语感体会能力帮助很大,教师的每一次建议,都可能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第三是指导学生用新词汇、新词组造句,通过造句的方式,学生的语感塑造会变得更加有模有样。

(2)探索听力训练的准确性。听力训练是塑造语言感知能力的又一有力武器,但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听力训练需要保持严谨准确性。学生只有进行大量准确的英语发音听力训练,再根据所听到内容进行模仿,才能建立属于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听力训练有两大方法,方法一是教师自主朗读并提出相关问题,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随意调节内容与语速;方法二是做更多听力方面的练习,比如每天拿出15分钟~20分钟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等。

(3)研究阅读训练的广泛性。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汉语都是采取大量背诵的办法,这种方法似拙实巧,很具实用性。大量广泛的语言输入能够为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可能。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阅读同样是语感积累的良好方法,通过广泛的`阅读训练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与听力有关部分,使其听力、阅读力、记忆力产生综合,最终让熟练的英语脱口而出。阅读训练不能盲目,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尤其应当让阅读内容更加宽泛而不失当。教师需给学生提供更多供选择的阅读材料,并相应地提供科学的阅读技巧。

三、适当拓展语感培养的课堂途径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感,不外乎口语、听力、阅读三个方面的分别培养,而无论哪种方法,都应当以课堂时间为基础,所谓的课外自学对于初中生来讲,依然是有很大难度的。而课堂时间有限,如何让短短的45分钟时间发挥无限可能,给语感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是需要加以认真探讨的。笔者认为有两条途径可供参考,第一是在课前几分钟进行简单的语感训练:以往教师多会在课前几分钟进行单词考查,这当然是可行的,但是单词考查学生与家长都具有主观意识,已经无需教师多做强调,故而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三五分钟安排free talk环节,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以便互相感知语感上存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无疑会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课文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个性化表述当然不能等同于背诵,而是要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应对课文内容,除了尽可能使用原文的基本词汇要求外,要允许且鼓励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已经掌握的其他词汇进行表述,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选择性地针对语音、语气、语调等重点语感内容进行录音,再将有代表性的录音内容公诸于班级,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观摩并借此提高自身水平。

总之,英语的语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在口语、听力、阅读等方面加强训练,让语感培养真正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期这种训练渠道带给学生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使他们在语言方面成为杰出的人才。

2.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二

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降低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量不以母语为中介,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由使用英汉双解词典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能做到一一对应。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理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作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可以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加 强听读训练

听读是基础、是关键, 听和读的吸收功能实际上是学习功能, 在开口关过后, 逐步加大其活动量, 大量在这里是关键。大量一要时间多, 二要速度快, 开始过高速听和高速读的关, 专门进行速听和速读训练, 加强听和读方法的指导。把教材上的课文听够、念够、念懂, 强调念书、背书环节, 教会学生跳读、翻读、猜读、训读等方法, 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

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 从而达到语言运用阶段。我们不能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 弃之一旁。其实, 在语言学习、语感培养过程中, 朗读背诵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朱光潜先生有极为精辟的说法:“我觉得初学者与其费那么大劲死记单词, 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 倒不如精选精读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出锐敏的语言感。”

除朗读、多背外, 还要多听、多阅读。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是我国学习汉语的传统方法, 同样适用于外语学习。

3.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 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 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注意纪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等, 还要求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 并多加模仿运用, 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 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4.背 诵课文 , 深化语感

背诵课文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会, 共同作用于大脑, 产生一系列反应活动, 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 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增强了, 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 表现出来就是高效率的外语学习。有关研究表明, 隐性语言知识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层里, 学习者不一定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但能不假思索、流利地使用语言, 这便是我们说的语感。背诵文章由于加强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因而能将原本显性的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 学生的语感因此而形成, 这势必促成其语言习得。随着背诵的不断输入, 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语言的敏感度会不断增加, 隐性语言知识不断扩展, 语言能力随之不断提高。

5.通过写巩固英语语感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驾驭英语语言。要真正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必须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紧密联系, 语感训练是联系二者的重要途径。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 如何通过写的训练培养巩固语感呢? 写的训练分为两种:机械性的写和创造性的写。机械性的写作应从点滴抓起,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渐渐适应用英语写作;创造性的写是指在进行创造性写的训练时, 要求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生活体验写自己品味语言的心得;要求用语准确、文句精练、文体选择合适, 培养品味、推敲语言的习惯。学生的个性不同, 精神世界千差万别, 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各不相同。创造性的写应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 让学生练习表达, 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抒自己的情, 促使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描绘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表达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从而形成并巩固特有的语感风格。

摘要: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语言运用与发展, 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语感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 重视英语语感教学, 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良好的语感, 必然会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肖清玉.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提高[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7, (11) .

[2]杨增光.加强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几点看法[J].中学英语之友 (下旬) , 2010, (06) .

3.高中阶段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 篇三

关键词:语感培养意义策略

一、语感和语感培养的意义

英语语感(sense of language)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的直接感知能力,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体验和体会。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而这种感觉的存在在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或应对英语考试的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感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取材广泛,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地道流畅,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1创设听说环境,培养英语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人教版新教材中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Speak-ing Task和Listening Task这几块教学内容,提供了学生大量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机会,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好好利用这个版块。

首先,坚持让学生在每周的听力课上完成每一单元后配套的Listening task中相关录音材料的练习,其目的不仅能较快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模仿正确的语音。此外。为活跃听力课的课堂气氛,教师还可选择一些经典的、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供学生欣赏、甚至模仿、学唱。例如,“Boyzone”——男孩地带的“No mat-ter what”,The Cascades(瀑布演唱组)的“Rhythin ofthe Rain”(雨中旋律),电影《毕业生》的插曲SanFrancisco(旧金山),Michael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等等都是教师值得向学生推介的歌曲。通过上述途径,学生就能慢慢培养起良好的语音、语调。这样语感就不难形成,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语言材料所提供的深刻含义。

其次,教材中每个单元后talking和speaking部分提供的讨论话题很多,比如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Heahhy eating中Talking部分是关于如何保持健康饮食的话题,这些语言材料主题鲜明且紧扣单元主旨,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因此利用听说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2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词汇能力,扩充词汇量,更重要的是向他们提供了一条多方位了解和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人们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最有效的途径。现行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单元除了Student Book中Reading和Using Language中的两篇阅读文章,还有课后WorkBook中Reading Task的一篇文章,这些都提供了学生足够的阅读材料。广泛的题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鼓励学生随时注意记录、背诵阅读课文中出现过的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潜意识的语感。此外,学生应该在精读吃透课文的同时。应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课外材料,如简写的文学名著、浅显的幽默故事、科普文章、报纸、杂志等来拓宽自己的语言图示,更好地培养语感。

3观看原声电影,创造培养语感的自然语言环境

除了上述通过听、读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培养语感外,组织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经典电影,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拓展自己的交际视野,从而更大程度地增强英语语感能力。

大多数原声电影发音清晰而标准,学生在这种纯正的语音环境通过练习掌握电影对白中反复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和发音技巧,有助于他们语感的培养。再者,通过电影欣赏可以让学生接触英语口语中常用的词汇,地道表达法,俚语和经典句型,而英文电影恰恰能提供学生掌握地道口语的途径。

学生们带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在观看那些经典影片的同时。既获得了英语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在英语交际方式所需要的语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

4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

组织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发挥特长,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英语。例如听英语广播节目。阅读英语报刊,进行英语朗读训练,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学生一起学唱英语歌曲,举办英语角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能较好地弥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缺陷,积极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在自然、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增强记忆。

4.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从夯实基础、创设英语语境、增大学生的积累量、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感;培养;教学法

进入21世纪,社会日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这使得作为重要信息载体的英语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语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语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它确实存在着,并在英语的学习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培养语感,会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

一、夯实基础是英语语感的前提

1.语音教学,渗透语感。

英语与其它任何一门语言一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和语调,如果我们细心感受就会发现它有一种韵律美。在教学中,元音有长短音,所以读起来要有抑和扬的反差,而辅音连缀和爆破使辅音连读时会失爆,所以一定要读得一泻而下,要使学生听起来感到流畅和潇洒。重音、多音节的单词有重读音节,有时还有一个次重读音节,这样就显出了抑扬和强弱。英语的句子也一样: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实词通常要重读,其它的虚词如冠词、介词、代词等一般要轻读,这样句子的节奏就读出来了。所以教师在语音训练时一定要富有节奏地,有声有色地朗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英语语感。

2.词汇教学,深化语感。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了单词,才有可能准确地表达个人在交际时的真实想法。所以单词的教学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要认真地讲解每一个单词,并让学生对单词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当然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声音、图像、肢体语言等使学生对单词的学习简单化,从而达到快速、深刻地记忆单词。其次,要想使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使用单词,必然要把单个词回归到句子中,让词不离句,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造句,或给例句的多种方式贯穿词汇教学中,完成了这样的操练,学生就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这些词汇。再次,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就要提高学生使用单词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境,再把句子应用到篇章中,让学生做对话等。当然,关键的是我们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语境。譬如,在人教版教材中高一13单元Healthy Diet听说课中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曾创设了“挑食又调皮的Peter尝试各种味道的食品,完成了I like +why?/I don’t like +why?”的句型学习,接下来,笔者又创设了“Peter 来到我们班”的情景,同学们与Peter谈心、争论,最终说服Peter多吃新鲜蔬菜,少挑食的对话操练。下课时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并深化了语感,提高了英语水平。

二、创设英语语境是语感培养的条件

英语的学习和汉语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缺少学习语言所必需的语境。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听和说,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尽量用英语回答问题和交谈。当然课堂用语要简洁干练,例如多使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i/Hello/Nice to meet you /May I come in? /Thank you./Time to go to class/Time is up/So much for it/Listen to me carefully/Let’s review the last lesson/See you later等。在这种浓浓的英语氛围里,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想用英语交际的愿望,从而为培养英语语感提供了前提条件。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师生英语对话互动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创设语境:

1.每日讲演。教师根据当前所学内容可以安排一个学生每日课前用英语进行讲演,限时3分钟,尔后由该生或教师提问,抽取同学回答,这样的语境可以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

2.即时复述。这是一个锻炼说话者口语和听者听力的好方法。因为说者只有尽量表达清楚了,听者才能够准确地复述,而听者只有认真听,并用心记了,才能将说话者的本意表达正确、完整。由于复述者的不确定性,使每个同学都能高度集中精力到这个英语语境中来,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3.语段诵读。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依靠熟读成诵而提高语言的方法非常有效。叶老还说过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该走熟读成诵的路子。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安排优美的段落,让学生每周有东西背。另外高声诵读也是非常有作用的。可以让学生每天晨读30分钟,读什么都行,包括单词、语句、段落、文章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三、增大学生的积累量是语感形成的重要途径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尤其是语感方面的能力,它必须依赖大量的阅读才能培养起来。

1.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2.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学生增加接触外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英语语感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坚持课文的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和全面的理解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注意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内容涉及面广的文章,如科技、教育、政治、信息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英语语感。

四、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使语感得以发展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所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除要求教学其语言知识、培养运用能力外,英语文化的学习也是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注重文化知识背景的熏陶,这样,由于不了解语言文化背景,不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语用失误的现象。由此可见,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有利于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总而言之,语感在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羊建红.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感[J].成才之路,(24).

5.浅析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五

浅析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本文阐述了英语语感形成和培养的重要性,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意,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上获得较大的成功.

作 者:赵淑波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吉林,1361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642关键词:英语语感 朗读 积累 培养

6.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之策略 篇六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其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是训练语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语感的培养是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说写活动和听读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良好语感的形成就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语感是建立在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的一种能力,并不是与身俱来,他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获得。

由于小学生词汇比较贫乏掌握句式也有限,因而其学习的途径决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言语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领会,文章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意境隽美的表现,让学生们通过朗读充分体会出来。因此在朗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作用是最行之有效的,它能使眼、口、耳、脑多个器官并用地培养语感。

书声朗朗,让孩子在课堂上能乐读、愿读、爱读,并完全沉浸在文本给我们展示的丰富画卷中,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生情、在情中升华。语感的形成就在这“明朗清凉,和谐动听”的读书声中水到渠成。在教学实践中,“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一、多种学法引航,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对同一文本必然有不同的感受,以及各自独特的视角。身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更加应该重视这一资源开发,通过我们的预设启迪孩子,激发他们的独特感受,把文本与孩子的所思所想联系起来,更加激活了他们语感体系的建构,使其更加立体、丰满。

1、语境涵咏,激发学生多元感受。

课文中的词句是十分值得学生去品味、细嚼的。老师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理解这些用得巧用得妙的词句,然后内化习得,就是语感的积累与训练。

在人教版第四册《雷雨》一课中,小作者在展示雷雨中变化的过程时,巧妙地使用了一句“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把雷雨的序幕给拉开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不仅把看到的雨景描写下来了,更把听到的声音也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多好的训练资源,于是我创设了以下教学片断:

师:刚开始下雨,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雨的?(学生回答)屏幕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如果你想告诉别人这雨很大很大,你会怎么读?(指名读)生:把三个“哗”读得又重又慢,而且声音越来越响。

师:如果你要别人知道这雨很急很急,你会怎样读?(指名读)

生:把三个“哗”读得间隔非常短,把“雨下起来了”的“下”读重了。师:如果你想让人指导这场雨来得又大又急,你会怎样读?(指名读)生:把三个“哗”读得又快又重,这回把“雨”读重了。

师:孩子们觉得还可以怎样读?把你自己独特的感受读出来吧!全体起立。

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拨下,绘声绘色地把自己的理解演绎出来,真可谓“百花齐放”精彩极了,我自己也忍不住给孩子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的词句,通过三次不同语境的创设,引导孩子反复涵咏,这样一来,它们各自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读着在他们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幕幕不同的雷雨序幕图,他们的多种不同的感受由此被激发,并通过朗读活灵活现地呈现于我们的眼前,他们的语感就在老师的点拨下得到了有血有肉的训练。

2、观察插图,激发独特感受。

叶圣陶指出:“图画不但是文字的说明,并且要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是要注意发挥图画的审美功能,帮助学生激发其独特感受,培养学生语感、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雷雨》的教学中,我牢牢地紧抓课文里,雷雨中的插图,让孩子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小男孩,能用一两句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雨景图,谁来试试?”一下子学生都被这角色置换所吸引,激起了无限的兴趣,纷纷举起了小手,把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同学们分享,在思维的碰撞下,孩子读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更把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栩栩如生地通过朗读表达了出来。更从不同的角度提升了自己的语感。

二、感性的客观课堂评价中,让朗读更出彩。

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感性的,非机械性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而作出公平、客观的评价,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盏导航明灯,能使他们的朗读更加流光异彩;这是让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评价中得到提升;在老师的引导评价下进行横向的比较,感悟出课文的意境,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理解与所思所想朗读出来,这样一定能使孩子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在朗读课文“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的句子时,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理解“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是“更加亮”、“更加响”的意思。第一位孩子站起来读的时候,声音平缓,并没有把雷雨前雷电交加的感觉读出来。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说:“如果能把闪电读得更亮,雷声读得更响就更好了,谁愿意赛过他。”一下子,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得高高的,一个比一个读得好,一个比一个读得出彩。最后,在“雷雨前”整部分朗读升华时,孩子们已经能走进雷雨前的情景中,通过声音由小变大呈现出“闪电”“雷声”在肆意地横行的感觉,真的让仔细倾听的我,脑子里一幕幕的电影在播放,还用说孩子吗?他们铁定有自己不同的丰富收获,让朗读变得更加精彩,通过评价提升了各自的语感能力。

三、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激发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入境”朗读。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些课文写得特别美,可以通过优美的描述语言,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中,以美感来增进语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雷雨后的景色清新、富有勃勃生机,于是我在《雷雨》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以下尝试。

师:请默读雷雨后的部分,边读边想象,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空气很清新。生:我感觉到彩虹很美。

生:我感受到窗外的景色很漂亮。

……

师: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让别人一听就明白。(同桌合作读)学生用同桌齐读的方式、同桌轮读句子的方式、同桌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汇报。师在学生的汇报后,相应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配乐)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雨后图画用读给画出来吧!师:渐渐雨停了,空气如此清新——(生配乐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雨停了,窗外景色如此美妙——(生配乐朗读第八自然段)

学生就在老师不着痕迹地带进了那美妙的雨后图,仿佛真的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犹如真的欣赏者窗外的美景,孩子们在老师的情景中陶醉了,把自己的感受都给表现出来。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境的美,情的美,并由此产生语感。

2、边朗读,边引导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影过,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并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同作品中地人物同喜同悲,产生情感共鸣。

雷雨的前、中、后雨景教学,我都创设了“边默读边想象”的教学环节,这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那雷雨的全过程而铺设的伏笔,在他们真正朗读时,想象的画面就能润物细无声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读的时候就特别入情入境。从朗读声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那一幅幅优美隽永的雨景图,进而更培养了学生的丰富想象能力,在想象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读的兴趣。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大量朗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反复读,并在读中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枯燥无味的反复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与兴趣,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语感。朗读形式设计除了多样化外,还必须注意要有层次有目标地给学生布置朗读要求,只是一味的追求形式,而学生却不知要达到何要求的朗读设计,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所以我在课堂设计中,大量让学生品读、评读、诵读、表演读、小组读、赛读„„等等,使学生相互吸引、互相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营造出浓郁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快乐。

7.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七

1. 优化文本语言,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体验

我在近几年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发现,围绕文本的引导生成作用,注重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的优化组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接受新鲜的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体验,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文本语言的学习内容和发展需求出发,围绕文化的内化生成作用。首先,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概括语篇的整体大意,培养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其次,升华语言知识的表达内涵意蕴,要求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途径来表达其中的文本语言意思,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最后,鼓励学生就文本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使用作适当的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运用能力。

如果从文本内容来探寻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我认为,教师应从内在文化发展需要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过程,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语言文化学习能力。我们以教育部推荐的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为例进行分析,该教材在传统教材使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实用性和生活性,通过“Say”、“Read”、“Write”等方式来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化。学生根据这些语言文化的运用所体现的信息,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2. 注重文化运用,丰富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Reading”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条件。对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西方语言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表达信息,更应该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等学习思维来参与课程的学习,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跨文化思维。

我认为,注重语言文化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本语言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教学内容。

在语言文化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文化的价值内涵意义出发,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激活和发挥。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文本语言学习中自我探究,找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语言学习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激活。最后,建议学生根据这些文化的运用来予以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化运用的灵活性和灵敏性。

3. 突出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在语言学习中,比较是值得推崇的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理解记忆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对比,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能够有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我们在教学中,突出文化对比,首先,应该鼓励学生有效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途径,了解更为丰富而全面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学习会使用辩证的思维观点来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要求学生从文化继承发展的角度深入理解其价值意义。最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化学习和认同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得到激发。这种中西方文化对比,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

正是基于上述教学认识,我认为,注重职高学生英语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基础上,更为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2) .

[2]常转琴.强化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3]雷耘.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3, (1) .

8.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行动研究;中职英语

一、研究背景

词汇是语言学习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竹怀侠,2014)。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关于词汇学习目标的设定是学习2200个左右单词,同时学习大约400个左右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根据构词法自主扩展词汇量。然而,许多中职学生词汇极度缺乏,词汇遗忘率高,不能正确使用词汇,词汇记忆效率之低使得许多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和动力,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培养学生内化和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二、研究过程

1.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一年来通过观察学生的词汇学习习惯,我发现学生词汇量小且掌握的不牢固。通常都是死记硬背,记了又忘,忘了就不想记了。因此我提出了以下假设:学生词汇学习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词汇学习策略的缺失。由于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学生经常事倍功半,影响词汇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因此培养词汇学习策略意识,内化词汇学习策略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前期调查

基于这一思考,我在2014年10月份设计了一份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调查问卷。问卷在14级21班和14级10班共106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学选择2选项,即通常不是。问卷中拼读法,分类记忆以及卡片记忆等策略(问题1,3,4,7,10,13)的使用率等都在90%以下。

3.确认问题

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很少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在问卷中选择完全是的学生非常少,都是介于0%到15%之间。为了进一步确定问题,教师通过上课观察以及作业试卷的分析中发现,学生词汇量不仅小而且能够正确使用的词汇量更少。许多单词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可见学生的词汇量缺乏不仅仅是词汇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词汇学习深度的挖掘。因此行动研究的目的确立为内化词汇学习策略,养成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

4.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教师设计了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词汇学习策略,内化学习策略,养成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教师选用高教社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词为例,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词汇学习策略,深化词汇学习习惯。在每节课上课前10分钟,教师以2个单词为例,展示正确的学习词汇步骤。正确拼读单词是词汇学习的前提。因此,我把正确拼读单词作为词汇学习的第一步骤。学生课下按照该步骤继续学习3个单词。如表1:

该步骤的设定参照了吴燕(2010)的词汇教学模式即呈现—探究—操练—运用。首先使学生明确读音和意义,再熟悉其用法,巩固以及指导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性。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词汇策略学习意识。教师要求学生分组,以模块为单位,对词汇进行整理分类。每个小组完成整理后,与全班同学分享,希望同学们互相借鉴和学习。在完成词汇整理后,让学生按小组模仿教师在测验中的题型,出题。如表2。学生从出题人的角度思考,不断地查阅资料,分析语境。从而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更加深入的了解词汇运用的语境。

5.行动方案的实施以及反馈

每节课前十分钟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学使得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增加。每次上课前同学们都特别兴奋的告诉教师,老师我昨天又学会了五个单词。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不断积累的词汇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断积累的成就感使得学生们越记越有动力。刚开始有的学生觉得麻烦,还是死记硬背,图省事,应付作业。由于每天的任务量不多,在教师每节课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了这样的词汇学习程序。在词汇分类整理以及模仿出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各种丰富的词汇练习以及老师的监督下,词汇学习变得有趣,效率也提高了。杨治良(2004)认为熟悉程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具体和相关联的词一般都会提高记忆。记过的词汇也更加牢固,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也更加清晰了。

当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习小组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参与性以及积极性不是很高。并且各个小组的出题难易度不均匀,出现了大量超纲词汇。增加了同学们做题的负担。

6.行动方案的调整以及实施

为了解决难度不均的问题,教师在模块三的学习后,制作出分类整理的具体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的具体要求去整理。如表3所示。学案的要求实际上涵盖了多种词汇记忆策略的指导。如同义词,反义词记忆单词,利用词根词缀记忆法。利用搭配,种类分类联想法等。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熟悉了词汇,且了解了词汇策略的实际应用以及操作方式,无形中内化了词汇学习策略,为将来的词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词汇测试题改为教师出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了加强学生词汇语境意识,学生利用工具书,每节课在班上分享昨天所记单词的经典例句。互相学习。

三、数据及结果

在整个行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实验前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展开了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显示,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意识极为薄弱。实验过程中教师收集了学生的词汇分类作业,单词记录本,例句本以及出题本。在分析和检查这些材料和数据的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学生基本掌握了词汇学习策略,养成了深度学习词汇的习惯。行动研究减少了学生零学习(no learning),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单词的情形,而转为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 learning)(洛林.W.安德森,2009)。在研究后期的观察和访谈中可以发现。许多同学开始自觉地记录更多的单词,并使用词汇记忆策略如联想法,分类记忆法,词语搭配法等。在他们的单词记录本上可以看到学生利用工具书记录下了许多典型的例句。在单词的听写以及测验成绩也在慢慢地越来越好。②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以及动力大大提升。经过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计划。学生积累的词汇量,以及能够灵活运用的词汇大大提升。不仅遗忘率得到控制,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成就感以及满足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四、反思

这次的行动研究是个师生携手,教学相长的特殊的研究之旅。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一味的要求学生记单词,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尽管行动研究费时一个学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时间和付出是值得的。在学生词汇量不断增加,学习积极性增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成就感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虽然行动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它不是探索的终点而是起点。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继续行动研究之旅。

参考文献:

[1]洛林.W.安德森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9.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8-21.

[3]吴燕.呈现-探究-操练-运用词汇教学模式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4):20.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九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实际应用中养成的一种具有情感色彩、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和表达思想情感意图的语言能力,是一种语言素养。语感的强弱实际反映出的是语言感知能力的差异,语言学习效率的高低。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可以通过日常训练逐渐得到强化。然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尝试,谈一下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广泛诵读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中的英语表达方式的区别,理解文本意思,只有这样地诵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句子或文章的意味,体会英语的魅力。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其敏锐的语感。”

二、加强语音教学,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遇到比较尴尬的情况。有一部分学生初中升学考试英语成绩较高,但高一一个学期下来,它们的成绩下降幅度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读音导致的结果。因为它们在初中把基本知识点记住了,读音不准确,但考试成绩很理想,上了高中后,因为读音错误多,影响到不敢大声读英语,时间长了就没信心读,于是兴趣锐减,自然难以提高成绩。

三、强化英语知识学习的整体结构功能

语感是通过语言实践培养的,实践活动主要由听、说、读、写四个层面构成,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忽视,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要求。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课外延伸,激发学生阅读和运用英语的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课堂是有限的,在语言练习的量上终归不足,教师应当考虑课堂的延伸问题――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譬如:英语角、英文朗诵会、英文幽默小故事演绎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的好途径,英语的交流功能在这些活动中会得到很好体现。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重视培养学生习惯,语感的培养要有持续性

叶圣陶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我也模仿他老人家的话,英语老师不是给学生讲英语的,而是引导学生学英语的。我们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10.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十

【摘要】

语感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感悟中积淀语感,在乐读中丰富语感,在发现中运用语感,在理解中品味语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加强训练 语感 语文素养

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的就是人在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后形成了语感,它在提高人的语文素养方面起到巨大作用。语感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训练,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在感悟中积淀语感

“过多抽象的分析,缺少形象的感悟”是语文教学中常呼不改的老大难问题。请看《麻雀》一课中“老麻雀救护幼雀”段的教学:

1.读课文,找出老麻雀救护幼雀时的动词,想想从中可以看出老麻雀的什么精神?

2.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着,并且浑身发抖?

3.朗读课文。

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应该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对体会中心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这种只重局部的抽象分析,不注重整体形象感悟,无法使学生体会出整个“画面”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以致学生谈谈读后的体会,只能是公式化的解说,他们也就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感情同文章溶在一起所产生的阅读愉悦感,无法得到语感的训练。如果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①听读,想象老麻雀救护幼雀的经过,着重想象它所做的每个动作和当时的气氛:②带着刚才想象到的情景自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③再次听读,把林阴路、风、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作者等连起来想象,看看能否从中感受到什么;④朗读,把自己想象中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这种“读书――想象,领会――读书”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情味感和畅达感,其效果是“分析――讲解”所不能及的。

二、在乐读中丰富语感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一定的情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在朗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中就应该:

1.诱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中运用集声、像、形为一体的直观性教学资源,调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阅读心态,从而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课文阅读中。

2.激情。在指导时,我们要明确要求,有足够的时间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允许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注意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在朗读中的具体问题,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效果。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因此阅读的过程必须伴随着情感的产生。而学生毕竟年纪小,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又比较匮乏,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使阅读“情流”更为顺畅,阅读体验更为丰富。

3.诵读。小学生记忆力强理理解能力弱,小学阶段指导学生多诵读一些儿歌、童谣和古诗,让孩子在诵读中感受民族语言的音韵美、节奏和意境美。实践证明,从小记诵大量浅显的诗文,对于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想象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有不少教师组织开展了“每周一诗” “每日一背” “诗歌吟诵会” “背诵古诗擂台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丰富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都有很有帮助。

三、在发现中运用语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常发现特殊的语言,有利于学生通过语方的直觉感受培养语言的敏锐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有关语句的欣赏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它们。学生“发现”的`过程也是对语言的自悟过程,这有利于他们语言鉴赏力的提高。一般来说,文章中值得我们进行特别欣赏的语句,是我们觉得特别好的,最感人的或最有趣的。

对学生进行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例如:《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发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四、在理解中品味语感

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词语或句子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但实际教学中却是这样一种现象,如《趵突泉》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教学:

1.按课文内容填空。(所填词语为:纯洁、活泼、鲜明)

2.朗读,想想这个句子是什么句?

3.用“永远……永远……永远……”说话。

这样的设计、安排,就算完成了对句子的品味和理解。这种缺少深刻理解的运用致使学生说出的句子只能是非常蹩脚和简单模仿。

这段话是那篇课文中写得最优美的地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材料。不只是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应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丰富的美的过程中训练语感:默读――理解景物美,训练语言色彩感;朗读――品味语言美,训练语言节奏感;听读――想象意境美,训练语言形象感;联系上下文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美,训练语言情味感。在学生深刻地理解品味,熟读成诵了然于心之后,他们在今后相关情况的写作或在生活中见到相似的情景时,优美的语句就会喷涌而出。

11.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字】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主动性;参与意识;途径

一、引言

英语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高中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当前职业高中的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学生将来发展的需求。经过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不高、参与意识淡薄是造成教学效果差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职高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供保障。

二、当前职高英语教学现状

现阶段职高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职高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来说,这更是桎梏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分析当前职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为解决措施的开展提供指引。经调查,现阶段职高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有着一定的要求,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职高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依然还沿用灌输式学习,教师在讲台上讲述语法、读音,学生在课桌上记忆性练习,这种单向传递式教学方式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和主动参与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教学过程与生活脱轨

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教学活动就应以贴近生活为主,但现阶段我国职高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就表现出了与实际生活脱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过强,老旧的教学内容充斥着整个课堂。这类现象也是造成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下降的重要原因。

3.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新时期教学体制改革中提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教学为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适当的指引培养学生用过自主学习能力。而当前职高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教师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统领课堂,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受到抑制,对其后期的学习极为不利。这也是阻碍职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

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用英语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职高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发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主体参与意识

(1)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针对当前职高学生的心理现状找到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方式革新的工作上,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合理的进行引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互动、猜词游戏、情景表演等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来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对班级内同学的心理现状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必要的情感交流使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逐渐降低并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中互动游戏能够顺利进行,更能在极大程度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共同进步的英语学习环境,这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

(2)加强师生沟通,改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所教班级内的学生要有必要的了解,既要成为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也要做能够对其帮助的朋友。另一方面,必要的沟通也能够使得教学更为直观的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施以合理有效的帮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2.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课程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必要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交际能力,因此提升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要不断强化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不论课堂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用英语对话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有目的性的不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程上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先学会说再针对性进行语法等内容的指導。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必然能够使得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加强,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必然会不断升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寒暑假内经常会放下英语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现象适当的布置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写英语日记等内容。这样,通过适当的方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效果,更能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得到不间断的加强。

3.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英语单词、语法的教学,更是一种文化的普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与英语相关的文化背景对学生适当的进行普及,这不仅能够扩宽学生的视野,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主动与外教或生活中见到的老外用英语交流,通过在现实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必然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提供保障。

4.以生活为基础扩展教学内容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应用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使其贴近生活。针对当前职高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老旧的现象,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可以针对现实中某一个现象布置作文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中即兴发挥进行讨论。这种开放式教学不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参与意识。从教学改革的角度上说,这更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对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也必然会起到推进作用。

四、总结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强弱对英语课程的学习效果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更对职业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提高职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过程。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拥有主动学习英语、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文锋.探索职高英语教学中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新课程(教育学术)[J].2011(5)

[2]葛道美.探讨职高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J].2012(8)

作者简介:

12.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十二

一、通过广泛阅读来培养语感

阅读在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阅读中, 学生通过语言现象的大量反复加强了大脑的记忆, 最终获得良好的语感, 增加英语阅读量一直是最被专家所极力提倡的。在我国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阅读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 但是在英语教学的初级教学阶段却往往只侧重单词、语法的讲解, 其实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应在启蒙教学阶段就进行渗透培养。在美国, 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室学习如何阅读, 阅读作业室里摆放着大量适合各种层次学生阅读的课本, 学生通过阅读得到乐趣, 获取信息, 培养语感, 增强写作能力。《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 有大量的涉猎多种题材的故事可供阅读, 我们应该运用好这些已存在的资源, 并同时寻找其他资源来增加阅读面。通过多读、熟读成诵,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悟领会, 融会贯通, 打破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受汉语思维习惯干扰的僵局, 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通过听说练习来加强语感

听说是感知和生成语言的直觉成分, 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 是培养英语语感的核心, 也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朱光潜先生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 走进教室, 就不说一句中国话, 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 专心听, 然后学着说。”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需要学生开口交流, 在不断地对话、互动中形成语言习惯、发展语感, 实现多视角的汇聚融合, 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语言认知体系。《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很多内容是通过大量的对话和问答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就为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将英语说出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凡是课本中出现的词汇, 我们都组织大声朗读, 凡是课本中出现的的对话练习, 我们都组织学生实际操作。某些学校举行的大声朗读比赛, 题材新颖, 取得了较好口碑。大声读, 能给嘴、耳、脑产生了强烈的刺激, 对英语的发音系统及模式逐渐熟悉和了解, 最终形成语感。乐于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的天性, 虽然在交流中面临着小学生年龄较小, 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的障碍, 有可能出现对话过程的混乱, 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最终一定能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讲不重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口语实践量少面窄的僵局, 最终达到英语交流的目的。

三、通过文字输出来巩固语感

文字输出能力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考查学生组词造句, 活用语言材料和连句成文的能力, 对提高语言感悟的作用很大。语感的形成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 文字输出就是构建语感的途径之一。《小学牛津英语》教材是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材料新、语言真实、词汇量适中, 语言输入量适当, 是小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和锻炼自我创作能力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时间有限, “说”的训练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 但“写”的训练就能照顾全面, 把某些口头练习转化为笔头练习, 这样能够充分观察到每个学生, 进而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语言习得情况。让学生在创造一篇好文章的同时, 体会那种思索句式选择、语序调整、安排语段的过程, 并在这种思索中, 增强对语言的连贯感和文字的畅通感, 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逐渐改善小学生只会用单一的句式表达支离破碎的内容, 不能很好地连贯表达自己的写作现状。

四、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实践来深化语感

英语源于生活, 又为生活服务。《小学牛津英语》教材涉及超市购物、环境保护等生活场景, 教材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这些对学生的语感培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 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就目前来看, 小学牛津英语的授课方式绝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 课堂也不可能是语言学习的唯一场所。要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实践从而深化对语感的认知。为了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 我们应该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入手, 将教室变成栩栩如生的场景, 让学生参与其中, 从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情感和谈话。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创造情景对话, 设计游戏, 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 让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在自然生动的情境中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 这样做,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巩固、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 来完善自身的语言体系结构, 在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加强自信心和培养参与意识, 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五、通过拓展教学来升华语感

让世界走进课堂, 让我们走向世界, 多互动、开放融合是英语教学的理念。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感则是这门艺术的灵魂。英语语感属于口语技能的较高层次, 为了提升英语教学的层次, 就必须要进行深化拓展。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 还包含了诸多与生活、文化等相关的因素。《小学牛津英语》教材虽然涉猎广泛, 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讯息都罗列出来, 只有一改教师唱独角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拓展式教学, 才能开阔学生视野。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而言, 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局限于教材的教学, 忽视了教学中其他相关因素, 现在的小学生天资聪慧、求知欲望强, 他们更是喜欢通过课本以外的知识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使用熟悉的、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目标的传授型教学, 已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教师必须在把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 挖掘出课本内容之外所蕴含的美的因子,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二是盲目拓展, 信息的大量输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语感本身是一种难以明状的但又抽象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英语这门语言, 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难度较大,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我们必须以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为基础、采取多管齐下的手段, 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对语感进行渗透, 最终达到“授人以渔, 终身得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霞.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3) .

[2]朱实远.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 2009, (11) .

[3]李敏.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5) .

[4]赵宏娜.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吉林教育:综合, 2009, (7) .

13.职高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探究论文 篇十三

[摘 要]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英语语感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在目前素质化教育浪潮下,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中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语感的一点心得体会。文章指出,英语语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握细小教学环节,耐心教授点滴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字] 英语教学

培 养

语 感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英语语感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无疑是突出了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性。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如果教师认识到培养语感在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上的积极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因而,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以下体会。

一、努力创造英语授课氛围,构建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但是在一个英语非本族语的环境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去接触地道的英语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

首先,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授课,适当利用母语辅助的教学原则,尽量避免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副迁移,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

赖性。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学教育引入外教授课,目的就是加强课堂的英语授课氛围,让学生充分领略纯英文的教学环境。但是把所有英语教学留给外教,目前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与普通教师相比,外教授课也不全是优势。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在课堂中如果有适当的母语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英语知识理解上的沟通,但前提仍然是大量使用英语教学,而且鼓励学生在课上使用英语交谈,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

其次,要大量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这样长期的坚持可以让学生提高感知、理解英语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语感。当然,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推荐他们收听收看英语录音、英语广播或者英文电影,让学生有更多感受英语的机会,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多模仿和表达英语内容,体验语句的抑扬顿挫,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再次,要多给学生创造英语无意识记忆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和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以利用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全方位无意识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又如,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我们知道数理化等学科的公式代号,很多都跟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向学生教授这些知识点,使其在学习其它课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不断加强学生英语实践,强化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笔者认为大量的英语实践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训练。

(一)朗读是基础,以体会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语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意境,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等英语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消化,从而使其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笔者认为风靡一时的“李阳英语”在教学上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有步骤,分层次,让学生一步步上台阶,每一步训练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在保证学生对词、句有正确发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加强朗读,以体会语感。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梯度式朗读等不同方

式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减少其对学习的疲劳感。有效的朗读训练同思维活动特别是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而无论哪种朗读方式都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背诵是手段,以增强语感。背诵是中国人学习的传统方法,至今对学习英语依然十分有效。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背诵时输入的“语言形式”、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汇,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优化背诵策略,这样有助于提高背诵效果。为此,教师首先要选取适当和适量的背诵文章,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背诵目标,并且要设计大量的活用练习,引导学生将背诵文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多角度督促背诵过程,以检验学生背诵效果。通过大量的背诵,学生能够形成准确自然的语音语调,能够理解巩固常用的词汇和语法,能够提高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交际能力, 遇上固定的搭配和句型时,在背诵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脱口而出,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写作是升华,以巩固语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灵活驾驭英语语言。要想真正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就必须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说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领悟和发展,那么多说特别是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笔者认为写作应从点滴抓起,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例如:可以从简单的默写、听写发展到句型和段落的写作。将这些写作练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从而对已形成的英语语感起到巩固作用。学生也可以结合语言环境、结合生活体验写自己品味语言的心得;要求用语准确、文句精炼、文体选择合适、养成推敲语言的习惯。学生的个性不同,精神世界千差万别,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通过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抒自己的情,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并巩固自己所特有的语感风格。

三、积极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厨师要有灵敏的味觉,游泳运动员要有熟练的水性,音乐家要有出色的乐感一样,要让学生具备好的语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英语语感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一)通过语音教学渗透语感。语音教学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语音教学时,可以通过把好语音关,从而渗透语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词、句有正确发音,因为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句子的轻重音读正确,才谈得上有语感。例如在音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发音规律,使其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将近音字母或音标编成绕口令,通过绕口令和谐的音调,明快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其自然地渗透语感。

(二)通过语句教学深化语感。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文章的中心思想,意境都是通过主题句所表达。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深化。通过对每一段主题句的分析和比较,学生会对作者的思想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在反复揣摩作者文章的过程中既理解了文意,又增强了语感。另外,我们知道,人们在用语句表述意思的同时,会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于是同一句话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句意。所以教师在教授语句时,不能只是单纯强调句子语调的升降,语句重音,词语的连续等语

法逻辑处理,还要加入人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学:“Nice to meet you”除了要求读起来连贯,流畅外,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与他人见面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从而深化语感。

(三)通过会话教学提高语感。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交流工具,追根溯源,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素质教育倡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在生活中的使用,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会话教学就是这种非常直接和有效的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英语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对话,每个单元留出表演时间,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扮演角色,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在增加英语会话量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由交流,角色表演,游戏,猜谜等活动,重点强化英语语感。实践证明会话教学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和培养良好语感,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爱上用英语交流,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比如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随时注意收集、记录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语句和短文,并让他们多翻阅和背诵,通过不断地模仿和运用,使这些知识点让学生熟记于心,为提高他们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培养英语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比如在泛读和精读的教学方法上,泛读如果运用默读的方法,可以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而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泛读和精读相互培养和锻炼,更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感能力。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英语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语言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含义。人们常说的中国式的英语就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因此要让学生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英语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实践证明,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感难以言表,但又实实在在存在,它是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归根结底是语言训练熟能生巧的表现,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也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耐心教授点滴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有了使用语言的动力,有了使用语言的感觉,语言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素质化。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彭秋荣《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1999 3.胡春洞,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 外语《英语学习论》《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4.初中英语学习中语感培养策略 篇十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储备, 无论是词汇量还是阅读都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然而在初中英语学习中, 想要学得轻松并且有成效, 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语感, 这会在英语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帮助。初中英语的难度在不断加深, 词汇量也在增多,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各种障碍, 阅读文章时看不懂大意抓不住文章主旨, 写作文更是变成极大的挑战。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英语语感较差造成的。

一、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 简言之就是感知一门语言的能力, 学生如果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较差, 学习时会觉得障碍很大、很困难, 总是被动地、机械地学习, 而不能主动地、有效地吸收, 这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状况能够很明显地体现出学生的语感的差异,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某个问题的讲解后教师会习惯性地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在学生还没有学到understand这个单词前, 有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这个提问能够马上领会到, 会大声回答教师yes, 而有的学生则一脸茫然, 完全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这是很典型的学生语感差异导致的课堂学习效率分化的例子。语感对于英语学习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

二、初中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对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较少

学好一门语言, 很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语言习惯不仅是文化造就的, 语言本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是文化的产物。语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学生对于跨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 甚至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有的学生都不知道或会弄错。

例如, 在学习Let’s celebrate这个章节时, 很多学生由于对跨文化知识了解的缺乏, 很多类似常识的知识都不具备, 学生对于thanksgiving day没有概念,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making pumpkin lanterns。本来是趣味性非常强的课程, 却由于学生对于跨文化内涵了解得不够, 让知识点的学习也变得困难。对于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了解的缺乏是学生语感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 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加深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了解,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2. 学习目的性不强, 语言运用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的过程成为不断积累考试技巧的过程, 而不是获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过程。很多考试中能够取得很好成绩的学生, 仍然体现出语言运用能力差的现象,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英语进行交流, 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也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是亟待改善的一个状况。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开始强调学生对于口语的应用, 例如, 在学习Films这一章节时, 学习前我会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让学生回家想想自己看过的并且喜欢的电影, 课堂上会展开一个Talk about films you like的演讲活动,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然而, 演讲过程却并不尽如人意, 学生对于上台发表演讲都很怯懦, 上台来讲的学生十分紧张, 并且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欠缺, 词汇量也很贫乏。即使是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上也很欠缺, 这是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 也是造成语感不够的一大因素。

三、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感

1. 创设好的课堂氛围, 增强学生语感

好的语言环境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的最主要途径,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语境, 让学生能够更愿意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鼓励学生都用英语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以英语的语言习惯进行思考。

例如, 在学习Wild animals这一章节时, 课前我会收集各种野生动物的图片, 图片下面会有相应的英文名, 借助图像可以非常直观地让学生对于动物进行分辨与识别, 也帮助他们更快地记住各种动物的名字。课堂上我还会采取分组做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在小组内来识别各种动物并且说出他们的名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更容易接受, 找到更简单与直接的学习方式后对于提升学生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2. 多朗读背诵好的文章, 加强语感

学习过程中, 如果碰到很经典的文章, 可以鼓励学生更多的朗读, 有的甚至可以背诵下来, 一旦积累的东西够多, 量变就能产生质变, 得到的提升则是很大的。碰到的好的文章, 首先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要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现象, 理解后再来进一步诵读, 加深印象, 好的素材的大量积累, 是提升语感十分有效的方法。

例如, 教学中我会时常举办英文朗诵大赛, 朗诵的文章的选取主要针对课本中经典的文章, 大赛上我会鼓励学生如果可以尽量脱稿, 当然不做硬性要求。让背诵和朗诵的成果能够在同学之间展示, 这能够带给学生成就感, 也能够激励他们更多的积累, 从而提升语感。

15.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篇十五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养。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16.高职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的论文 篇十六

【论文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语感

【论文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感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是学习英语的一项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更要重视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入手,探讨了在培养英语思维、重视朗读背诵、科学实践精泛、学习中西文化、创设学习环境五个方面来着重培养学生语感。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理论“必需够用”,能够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熟练掌握英语,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是当代专门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学好英语主观上需要勤奋、刻苦,客观上还需要尊重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语感就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个基本的学习规律,所谓英语语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良好的语感可以有效指导英语实践,有效提高英语水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适当注重语感培养的教学实效。

一、培养英语思维,增强语感。

英语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受思维惯性影响。目前,高职英语教育中一般习惯性采用从中文到英文的间接思维方式,英语语感的培养受到了很大地制约。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采用使用英语直接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要努力营造直接思维的氛围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是浓郁的英语氛围的营造者,需要发挥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要通过多使用英语,少使用母语,用英语来教授英语,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营造学生逐渐使用英语的氛围。

2.要加强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用母语对英语进行解释,而应该慢慢习惯用英语来对英语进行解释。摒弃过去“中文――英文”获得信息的翻译渠道,要鼓励学生直接从“英文――英文”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

3.要激发使用英语直接思维的动机

英语教学中,要适当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直接思维的动机,其直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课堂活泼气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引导学生使用英语直接思维,有效增强英语语感。

二、重视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技能的训练,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背诵、多读、多背诵,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句的意义,从而提高了语感。一方面要强化朗读背诵,要求学生反复的背诵词组、句式以及课文,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朗读与背诵可以积累有用的词、短语、精美的句子和短文,可以很好得达到增强语感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通过适当布置课外背诵作业,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英文朗诵比赛,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感,也可以加以引导,让朗读背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也可是科学地安排朗诵课,让学生课外准备,课上朗诵,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

三、科学实践,精泛训练语感。

学习英语包括课堂各类知识点的接受,还需要一定读、听、说和写综合训练的配合,加强英语综合实践,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综合训练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合理的处理精与泛的辩证关系。“‘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精”与“泛”相互配合,在“泛”的语言实践中,不要担心学生犯错误,要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自主地改正,从而达到在错误中学习语言的目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要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在学生对课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实践练习。可以通过复述课文等方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进行精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泛读的一些技巧,例如找出主题句、主题段、总结句等,提高学生泛读的能力。精读与泛读的科学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感。另一方面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一定的阅读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语感,可以给学生提供或推荐一些有趣的英文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使得学生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积累量,从而实现质的飞跃。阅读的过程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过程,由偶然兴趣式阅读逐渐培养成为长期、系统的工程,能够做到坚持阅读英文报纸、杂志等日常信息量大的媒介。

四、学习中西文化,加强语感。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在语言上会出现“偶合”现象和“对立”现象。例如,英语和汉语有一些地方表达方式是一致的。“披着羊皮的狼”,英语是:“wolfinsheep’s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这么翻译的“inthesameboat”。当然,还有大部分的地方是不一致的。例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一般会说“你吃了吗?”“你去哪里?”,英语国家一般会说“hi”、“hello”。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打开礼物,英语国家人一般会当场打开礼物并高兴的向别人答谢。当我们早晨遇到老师时,中国人会说:“老师,您早。”英语国家学生会说:“goodmorning,sir”,而不会说:“goodmorning,teacher”,在英语国家,老师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中国人相互称呼时,年轻的称为“小张、小王、小李”,年纪大的称为“老王、老宋”等,但是英语国家不这么称呼,如果称呼别人为“小汤姆”,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了。因此,学习英语培养语感,就要进一步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探索中西方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点,从而熟悉中西方的不同表达方式,增强语感。

五、创设学习环境,强化语感。

语言的学习、语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学习环境的影响,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达到强化语感的作用,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软件方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亲近感和好奇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弱化英语学习的难度,鼓励学生学习、探索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再次,教师要注意选择好学习材料,组织形式,要采用有吸引力的材料,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昂扬的激情,对待学生要耐心、热情,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硬件方面,可通过播放英语广播、组织英语电影观看、创设英语口语角、学唱英语歌曲、开辟第二课堂英语小组、办英语黑板报和校园英语杂志,来营造英语的学习环境。软硬件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得解决提高学生语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凤云.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预感[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7)

2孙宗广、王爱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感[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5)

3韩福乐.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上一篇:教师求职自荐信样板下一篇:我的妈妈作文7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