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活动

2024-12-12

读报活动(共13篇)

1.读报活动 篇一

订报、读报、用报活动方案

为培养广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进一步扩展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总体部署,从2012年秋开始我校深入开展 “教师心灵建设 推进书香校园”订报、读报、用报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实施大力开展校园读报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快乐成长创建理想的乐园,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舞台,为家长社会提供学习资源。通过建立以学校、班级、个人、家庭为主的订报、读报、用报的网络体系,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家庭生活,让报刊真正走进学校、走进家庭,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打造书香校园氛围,激发学生读书读报的兴趣,在读书读报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放眼世界,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使整个校园成为书香气息芬芳馥郁,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从进校的第一天起,爱上读书报,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二、订报办法

1、公费订阅

通过学校经费订阅各种党报党刊、学习报刊、教育报刊等,存放在各个办公室、师生阅览室等公用设施供师生阅读。

2、私订公助

每个教师订阅相应的党报党刊和必要的教育报刊,学校按各自订阅的报刊的百分之七十比例补助。

3、学生个人和家庭自愿订阅

鼓励学生个人和家庭订阅党报党刊和各种学习报刊,根据各班学生个人和家庭订阅的报刊类别,授予“__书香中队”(英语、环保、科普、音乐、漫画、语文、数学、体育等)、“书香家庭”、“书香学子”“书香辅导员”的称号。

4、鼓励社会贤达人士捐赠给学生

通过鼓励社会贤达人士,爱心人士给每一个班级订阅主要的党报党刊,以“一对一”(一位贤达人士定期长期每年赞助每个班级)的形式订阅报刊,并聘请爱心人士为校外辅导员、家长学校委员。

三、读报办法

(1)学生读报办法

1.营造氛围。学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加强“书香中队”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2、建设班级书报角。学校各班要建设自己的书报角,要充分利用学生订阅的报刊资源,围绕相关书香中队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读报制度。

3、让每一面墙壁飘书香。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

4、充分利用黑板报的作用。每个班级以板报为阵地,大力宣传读报方法、经典书报的内容摘抄。让读报的幸福、乐趣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田。

5、每个家庭为每个孩子准备读报笔记本,做到人手一本。

6、保证阅读时间。学校有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7、利用晨读、晚读、活动时间读报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与报刊交织在一起,建立师生平等的伙伴关系,同时及时记录精彩的晨诵故事,并将相关的问题和困惑写出来。用美丽的图书滋润童年

8、亲子共读时间:晚上、周末

(2)教师读报办法。

⑴每位教师每学期要精读一份以上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报刊,并利用双休日、假期,充实自我。

⑵每天找时间跟学生一起读书读报,共享读书乐趣。(每周至少一次)

四、开展用报评比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将在全校进行“书香中队”、“书香家庭”、“书香小博士”“书香辅导员”等的评选。

1、营造书香教室:在全校开展“书香中队”评比活动,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报刊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每个年级每个月评比出一个班级为优秀书香中队,给予表彰。

2、评选读书明星:各班根据学生的读报情况,每个月都对学生进行读报笔记进行星级评比,学期末进行“书香小博士”、“书香学子”的评比,连同事迹材料上报学校,通报表彰。

3、走进书香家庭:随着“书香校园”、“书香中队”的营造,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还将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书香家庭”的拍摄活动,向全校学生展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并开展“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

4、开展“捐报、献书表深情”活动。学年末,在六年级开展“捐赠一份报,感念母校情”捐报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在捐报、献书的同时,创制作一张图书卡,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还要写上爱报爱书格言,激励同学们爱护报刊,爱读报。学校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佳报刊卡”设计奖。

5、举办报刊跳蚤市场,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报刊交流会,使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不想珍藏的报刊带到学校,优惠卖给其他同学,实现报刊资源共享。

6、开展“建设书香校园”读报活动展评活动。

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适时举办组织读报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报征文、经典篇章诵读、课本剧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起读报活动先进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全校读报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读报成果汇报形式

学生读报会、故事会、读后感集册、优秀摘抄集、手抄报、剪报、校刊、书香中队活动成果展。教师读后感、教育随笔等。

2.读报活动 篇二

当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后, 一家网站以最快的时间推出了报道, 并用了一个相当娱乐化的标题:《奥巴马当选美国黑老大》。一望便感觉到, 这家网站编辑的流氓素质, “黑”而“老大”, 可谓一箭双雕, 不仅拿奥巴马的混血肤色开涮, 而且把他所在的国家美国俨然当成了黑社会。

或许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 缺乏约束的网站完全可以用“娱乐”一词来为自己开脱, 但娱乐真的就没有道德和政治的底线吗?玩娱乐的人是否平时也拿自己的兄弟姐妹开“荤”娱乐呢?己所不欲, 何以妄施于人!

何况在倡导人种平等、国家和民族互相尊重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的网络媒体一方面在敏锐地痛感境外白人对黄皮肤的中国人的歧视;另一方面又在侮辱着皮肤比自己的颜色更深的人, 哪怕他已贵为被某些国人热情向往的美国的新一届总统。

与此相对的是, 我们的媒体和很多文化人对美国大选的狂热关注。许多媒体放弃了正常的版面秩序, 一反常规地拿出巨量版面全方位报道这次奥巴马的胜出。奥巴马作为美国民主党的候选人, 战胜了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赢得大选, 成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当然有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多重意义, 但最大的意义是:他是美国的新一届总统。他的一切着眼点, 都首先是从美国的内政和民生出发的。于我们而言, 也当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观察, 至于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 请有关人士做理智的分析, 媒体给予理智的报道就是了, 其他竞选的边角料, 适当报道也可, 却何以要像眼下这样几近迷乱的狂热呢?

过分狂热的背后, 我们隐约地看到中国某些包括媒体人在内的所谓精英文化人的定力和灵魂中的“叭儿”性。

在中国,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事情有很多, 每天有那么多社会内容需要报道和监督, 媒体作为一个已经颇具规模的社会力量, 须臾不可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 而丢下自己的国计民生, 过分狂热地追逐属于别国的外务, 是否偏离了自己的职守, 客观上造成了一种社会失职呢?

从流氓到叭儿, 这正是当前很多媒体的不同嘴脸, 虽然这些媒体各顶着网络或传统的新旧标签。

《一个民族的记忆》

美国总统的大选, 吸引了国内很多报纸的眼球, 大选结果公布的第二天, 很多发行量巨大的地方报纸, 都以巨量的版面, 上演了对奥巴马当选的追捧。别人家的内务, 关你什么事呢?看看热闹就行了, 至于这么激动!

倒是《人民日报》一些版面的文章, 尤其是国际方面, 叫人读了佩服, 他们的记者遍布世界各地, 不断从很多非热点国家发来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报道, 增长了人们对世界的广博认知, 也显示出一张国家级大报沉稳的胸襟和气度。国家的胸怀, 本就不该嫌贫爱富, 浅薄势利。对世界各国家各民族, 一视同仁, 把新闻的眼光遍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仅是一张大报报格的体现, 也是对读者最宽厚的负责。

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11月4日它的国际新闻版面上的一篇重头文章———《一个民族的记忆》, 副题是《北非纪行 (一) 》, 这篇文章报道的是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 记者的文笔非常漂亮, 报道的眼光也客观全面, 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特色、城市布局、宗教文化和一个多世纪作为法国殖民地的历史及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介绍得非常完备, 许多景观, 寥寥数笔, 却启人遐想。在这些报道中, 记者的眼光尤其聚焦在这个国家的首都阿尔及尔, 而阿尔及尔的重点, 又是这里的大学。作者通过对阿尔及尔大学的报道, 深刻地反映了阿尔及利亚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嬗变, 在这些嬗变中, 我们看到, 从前殖民地时期的法语正逐渐淡出这里人民的生活, 而阿拉伯语正日渐回归, 并已成为这里的官方语言。由此我们也明白:摆脱了政治上的殖民地身份后, 今日的阿尔及利亚正在从事文化身份的独立, 并因此取得了国家心理的自尊和自豪。

谈到阿尔及尔大学, 不能不想到毕业于这所大学的加缪, 这个殖民地时代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 幼年和青少年时代也是在阿尔及利亚度过的, 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长期殖民统治, 使这两个隔地中海对望的国家几乎要水乳交融。二战时期, 阿尔及尔甚至一度成为法国的临时首都。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 是把他们有贫有富的社会生活也带到了阿尔及利亚, 法国的贫民, 也与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贫民杂糅在一起。幼年的加缪, 一岁丧父, 就生活在这两个国家的贫民杂糅的环境里。直到青年时代, 到阿尔及尔大学半工半读地完成了他的高等教育。

加缪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法国人的骄傲。而他本人于1960年死于车祸, 当时, 阿尔及利亚正为摆脱法国的殖民地统治而浴血战斗, 两年后, 它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独立。

然而, 在《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篇文章中, 在记者报道的阿尔及尔大学校长关于这所大学的介绍中, 丝毫没有提到这位毕业于阿尔及尔大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拥有世界声誉的加缪。是出于校长的孤陋寡闻吗?显然不是。原因当出于一个曾经有过殖民地痛史的国家的高层文化人, 对于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爱, 他们决不以自己过去殖民地历史上的老主人的文化成就来为自己民族文化的脸上贴金。加缪的文学成就固然有世界声誉, 但它所代表的只是法国文学, 而“阿尔及尔大学是发展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先驱,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阿尔及尔大学的校长阿得雅尔满面笑容地向人民日报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 他和他背后的国家令人尊敬。

3.读报心得 篇三

看到这篇文章,我颇有感触。其一呢,我是在校大学生。其二,恰好前几日,我也在旧书店买回几本字帖。用来练行书。包括水笔字以及钢笔字。为此,还特地往精品店买了一支钢笔,一瓶墨水。

说来,有些惭愧。字都写二十年多年了,至今还登不上台面。如今,面临毕业,面临就业,面临如此残酷的竞争。我迫不得已走向买字帖练字的这步田地。若只有若只有我一个人也就罢了,许多同学都是如此,如此看来,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感于自己的亲笔,愧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可以想到,还有很多虽然写了一手“螃蟹字”但还引以为傲,或是置之不理的人。据文章所说:我国从甲骨文产生起,期间历经经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等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有40000多年的历史。不说国史,说文字在我们身上的历史吧!都有20多年啦!“螃蟹字”还屡屡出现在我们这种被人称作是知识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笔下,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是不是无地自容呢?

大家都知道,电脑的普及,很大程度地取代了我们写汉字的机会,然而,历经了几千年的文化,历经了几千年还留下的精华,就会被一簇而起的电脑取代吗?难道汉字就难逃此劫了吗?

错!首先,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团结统一起到过而且至今仍然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它不但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学习传承文化的工具,而且成为了富有特色并且令人称绝的书法艺术。

4.读报心得体会 篇四

心得:联想到中心力保18亿亩土地红线不妥协;国家农村用地制度的强力改革;连续7年一号红头文件都是为农业量身定做;管理层对家电下乡,汽车下车的优惠政策的果断;和将要进行的建材下乡、纺织下乡、宽带下乡;和农村医保的全面展开,国家发觉农村消费潜力的决心非常明显,我的结论是:假如说改革开放前20年的重点是城市的话,从XX年开始到2020年重点将是农村,假如这样的判定成立,在今后几年,农业股可能迎来逾越式的发展.也亟待构成农业领域的联想,海尔,从中粮收购蒙牛开始,国家就开始这么做了,农业板块中很有可能诞生有超凡发展的农业龙头公司,像隆平高科,首创国际的大股东上海水产团体等.新闻:谢旭人流露,2011年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增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居民消费.巩固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心得:看来国家是要铁了心拉动消费了 ,铁了心要扶持中小企业,那末今年的消费板块是可以期待的:旅游应当是不错的选择。

5.读报剪报小结 篇五

制作剪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只要我们平时多看书、多看报,及时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慢慢地,你就会拥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养成读报剪报习惯,使我们终身受益。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班同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精致美观的剪报本。通过一个学期的读报积累,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妙文佳句、新人新事。我们将这些剪报贴在准备好的A4纸上,然后用手中的笔为剪贴报画上漂亮的图案和花纹,最后小心地装订起来。剪贴报的制作就完成了。

这次活动,激发了我们读报剪报的兴趣,在我们班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养成了积累知识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班同学意识到了读报的好处,也养成了读报剪报的好习惯。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会勤读报、勤剪报,为自己收获一个沉甸甸知识锦囊。

读报剪报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盘龙小学

6.读报活动 篇六

但就在办《早报早知道》节目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 要办好这类节目绝不是简单的“读报”, 对报纸上的新闻必须进行吸收、消化、分析、解读, 然后才可能“读”得好。我们有这样一些认识:

首先, “读”不是对报纸信息的照抄照搬。虽然广播读报类节目需要一定的新闻量支撑节目的宽度和广度, 但仅有“量”是不够的。只有对报纸新闻进行“二次开发”, 同时着眼于新闻的深度和厚度, 才能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 “读报”广播节目实质是对报纸新闻的一次“萃取”过程, 这就更体现出节目组织者的新闻选择能力和水平。

其次, 广播节目的传播方式是主持人“读”新闻, 这与纸质媒体的文字传播方式完全不同。“读”的播报方式有很多优势也有种种缺憾, 故事再精彩也只能靠主持人的一张嘴、一种声音来讲述, 而无法把精彩的故事生动再现;报章的观点再深刻也只能由文字转变成口语, 而主持人一个人又很难仿真出多种观点。因此, 如何“读”出报纸文字新闻的深度和内涵, 是给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再次, 广播读报类节目的定位决定了它只能筛选、过滤报纸上的信息, 提炼以后再梳理、编排, 然后传送给听众。但是, 仅仅让听众满足于对天下大事的“概览”是不够的, 他们更需要快速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因此, 读报过程其实是重新解读新闻的过程, 而不是对新闻“蜻蜓点水”式的点评。这就需要主持人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当日新闻深度消化。比如《早报早知道》节目, 时长30分, 不仅要重点“读”当天出版的5家报纸的新闻, 还要“解读”新闻背景等相关要素, 加上点评, 既要求“全”又要求“深”, 还要突出节目的导向力, 这样《早报早知道》每期平均就要传送四五十条新闻信息, 几乎平均几十秒钟就要报一条。如此快节奏的播报速度, 如果只对标题做个介绍或以寥寥数语来概括, 显然满足不了听众的需求, 也无法体现节目的水平。

鉴于以上认识, 在节目实践中笔者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新闻的选择与整理要个性化

正如肖克罗斯所言, 传媒的任务就是筛选、提炼、解释和传播信息。广播读报类节目在新闻的选择与整理方面显然比新闻的收集更重要。而在每天海量的新闻中要选择与整理出听众喜闻乐见的信息来, 就必须突出个性化以区别其他同类媒体。比如, 《早报早知道》节目要尽可能将五家报纸上的当日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一网打尽”, 还要从中精选精编, 对部分新闻进行适当解读, 前后加评点和串联语, 用一二句话起到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作用;还可以将同类、近类或有反差的内容编排在一起, 给人以整体感。在结构编排上, 短新闻和稿件略长的报道宜交替出现, 读报和播报互为映衬, 以增加多元性和丰富性。

笔者认为, 读报节目要突出信息量, 稿件就必须以精短为主, 并做到可听性和必听性结合。可听性, 就是内容“有意思”, 趣味性强, 能满足听众探奇猎闻的天性;必听性则是所选信息、对听众的利益、生活有指导性和引导功能, 听后有用, 必听不可。可听性以社会新闻居多;必听性则多涉及与听众密切相关的新的政策、经济社会态势、生存发展境况等主流信息。

二、主持人读报要避免“播音腔”

对于一档读报节目来说, 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尽管广播读报节目的播报风格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至少要避免没有感情色彩的“播音腔”。播报风格其实主要表现在语言风格上, 读报节目不妨向“说新闻”取经, 多些口语化、个性化, 把“读报”与“聊报”、“评报”相结合, 语言风趣些、点评深刻些、感情亲切些, 做到亦庄亦谐。这对主持人来说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

三、概述和评论要恰到好处

毋庸置疑, 广播读报类节目主持人对所播报新闻的个性化概述或恰到好处点评, 是目前这类节目吸引听众的一个“看点”。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点评”, 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主持人更应该注意评论的“度”, 使之恰到好处。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概述和点评新闻时要恰当、有根据, 不要没有边际、过多地引申, 所谓言多必失。评论应当是从新闻事实中得出的结论, 要忠实于报章原意, 不能随意添油加醋, 更不能歪曲原意。

需要强调的是, 主持人“评”得使人拍案叫绝的同时, 必须坚持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新闻传播学上的“受众与满足理论”指出, 受众被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被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在寻求信息满足时, 势必受到节目所传递观点的影响。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广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 因此对读报主持人所做的评论的引导力必须加以重视。■

7.读报作文400字 篇七

有一只勤快的小鼹鼠洗了很多衣服,它想把衣服拿到森林旁边去晒。小鼹鼠看见有两根柱子,想把衣服挂在上面晒,于是它就把一条绳子系在了柱子上面,把衣服挂在绳子上面就成功啦!

小鼹鼠晒完了衣服就走了,可是它万万没有想到这两根柱子的是大象的腿。大象本来可以把绳子挣断的,可是它怕小鼹鼠的衣服弄脏,所以大象只好在这里等小鼹鼠来收衣服。

这时来了一只小袋鼠,小袋鼠问大象:“你在这干什么?”大象说:“小鼹鼠把我的腿当成了柱子。”小袋鼠说:“你在这里闷不闷?要不要我讲故事给你听?”大象说:“好啊!”于是小袋鼠就讲了起来,一口气讲了二十三个故事。这时小鼹鼠来了,小鼹鼠抬头看了看,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口袋里有三颗糖,你们分着吃。”小鼹鼠把糖拿了出来,都给了大象。大象把两颗糖分给了小鼹鼠和小袋鼠。

8.日记――读报有感 篇八

。我想:“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再看文章有三个小标题:“成绩稳居学年第一”、“他能一边画画一边唱歌”、“用中英文进行节目主持”。我聚精会神地仔细看,而且一边看一边想,一边记。他是台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1)班的同学王晨龙,家住黄岩宁溪,爸爸在上海打工,妈妈为了供他读书,每天起早摸黑地回收废塑料,然后再把废塑料打碎卖掉,每天都很累很辛苦。他很疼爱妈妈,发愤学习,各方面都很出色。特别是他在参加比赛失败后说“没关系,明年我再来。”他说到做到,荣获了CCTV英语风采大赛台州市一等奖,“走进西澳”英语口语大赛台州市一等奖,真使人羡慕。当我看完时,首先想到自己生活很幸福了,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日记

第二想到王晨龙有一条经验:无论学什么都非常认真专注,勇于去做任何事情,不怕失败。“多多练习,练出胆量就好了。”这条经验很值得我学习。名师点评:这篇作文记叙的是小作者读报后的感想。《台州晚报》第六版上的新闻吸引了小作者,当“我”看完了新闻的.内容时,对文中的主人公深感佩服。他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可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我”想到自己也应该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我”从主人公的学习经验中也得到了启发,相信小作者也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作文的格式规范,作文内容是围绕晚报的新闻而写,内容集中,符合日记体裁作文的要求。(学乐中国特聘教师:罗丹娜老师)2009-4-28 7:14:00

9.读报活动 篇九

笔者觉得在当代中职学生中适当采用读报法, 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可行手段, 毕竟看报纸、读报纸比读课文本身就要有趣得多。

读报法:读是阅读, 但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一杯香茶一支烟, 一张报纸读半天”的有些单位人员闲事时读报的层面, 应该是读书学习的读, 是做学问的读。“报”也不仅指报纸, 同时也应包含刊物杂志等文化载体。从而在多种形式上满足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

多角度:利用报刊载体学语文不能仅局限于应用性语文文体范畴, 应该扩大到广告、时事、文学欣赏、娱乐笑话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从听、说、读、写等角度去丰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 达到“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1 什么是对话质量

常提“对话能力”、“对话水平”, 那么“对话质量”是什么呢?人们从牙牙学语阶段就开始与大人对话, 其实人的对话能力应该在语言定型期就基本具备了。所以我们常提的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其内涵应该是“对话水平”。

“对话质量” 的含义, (个人给它定义)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 (问话响应的时间) 内, 对话者所说的语句与问话意图相符的准确性、回答的语言质量的高低程度。对话质量有四个要素:反应时间、答案准确度、语言的精练度、遣词的精妙度。

一问一答之间, 问话者在等待, 所以反应时间应该有限制, 这是敏捷特性。周恩来总理在对外国人所说的“对牛弹琴”不假思索地反击:“对, 牛弹琴”, 语言虽然幽默巧妙, 但如果反应时间很长, 那听众的评价肯定不理想。准确回答是对话者应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有一个职高毕业生, 后来考上了杭州机电学院, 回到温岭爱仕达电器公司应聘, 公司人事经理评价他回答问题跑题。应聘失败的关键其实就是对话者回答问题缺乏准确性。“跑题”只是一个善意的评价, 直接的应该是“连问题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还想应聘好职位?”语言的精练, 遣词造句的精妙是对话质量的高标准, 用图示法表示对话质量 (见图1) :

2 “多角度读报法”对提高学生“对话质量”的实践探索

2.1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 提高对话质量的准确度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单一原点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本课题研究的“多角度读报法”, 在教学实践中, 也刻意去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课题组教师在对学生语文能力基本情况调查过程中, 得到一个共同的信息:本校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容乐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回答问题, 在课后的思考练习, 在期中、期末的试卷答题时, 都存在平时教师讲过答案的题目基本能回答, 遇到需要稍作思考的陌生题目就空白一片, 很少有人能准确做答。学生缺乏基本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众所周知, 在社会生活中, 真正拿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情况并不多见, 此时需要的是实用的思维能力。

第一, 形象思维长见识、成基础。

电脑工作, 靠软件;人脑思维, 靠联系。语文知识, 起步于形象, 语文思维, 则形象思维是基础。小学生学数学, 先从识数开始, 一个个数字由一个个苹果、梨等实物形象替代, 进一步再换成抽象的数字。借用这种思维发展模式, 培养中职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也可借助形象联系的初始力。报纸杂志中有许多生活事例, 如小学生为了拿钱上网, 杀了外婆一家四口的报道, 学生读这则新闻后, 头脑里一定会有一个持刀杀外婆的血淋淋的形象。这个形象会深刻地储存在脑海中, 不用死记硬背也能随时提取。从这则新闻中, 学生会增长见识:上网害人,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可悲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 这些大喜大悲的火暴事例远比一首唐诗、一句名言更生动形象, 它们化为读者脑海中一幅幅画面, 信息易于记忆保存。这些事例多了, 学生的见识肯定会增长许多, 为今后的说话、写文章打下素材基础。基础性的形象对学生判断善恶产生的结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第二, 理性思维多分析, 善推理。

比形象思维深一层的是理性思维, 即逻辑推理。学生在“多角度读报法”尝试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掘文本中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信息。报纸新闻中总会出现一些“交通事故类的事例”, 出现在报刊中的往往是伤亡较大的。教师可以把这一类的新闻汇集起来, 让学生做一个专题关注。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为什么当今世界交通事故成人类的第一杀手?”、“什么种类的交通事故伤亡的数字最大?”、“和外国比, 中国的交通事故情况是严重还是较轻?”、“有些交通事故是真的交通事故还是其他的事故?”、“政府或个人有什么样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呢?”、“你认为应该怎样避免呢?”学生如果真能完成这些问题任务, 他的分析能力肯定会上一个台阶。例如, 中国层出不穷的矿井事故, 国际上也有, 同样是专题关注, 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程序, 让学生的思维在每一个环节中逐渐养成, 长期如此操作, 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 思维的准确度也会相应的提高, 思维的全面性也会相应加强。

2.2 增加学生信息的容量、提高对话质量的敏捷度

听得懂别人说的话是因为大脑中有关词汇, 这些词汇的意思已经理解。日本人说“沙扬那拉”, 明白那是“再见”。因为听者头脑中早有这个词汇, 早知道它的含义, 如果日本人再说一句别的, 怕十个中国人有九个只剩干瞪眼了。同理,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头脑中缺乏一定的积累, 特别是受网络的干扰, 脑海中充斥着游戏, 所以游戏的词汇信息挤占了太多的空间, 日积月累, 报刊信息的逐渐增多, 在学生脑海中的容量逐渐加大, 学生的词汇、语句的成分也增加了, 在对话中, 可提取的用以回答问题的资料也丰富起来。一个古代笑话:孕妇碰见一个秀才, 秀才叹气道:“我做文章比你生孩子难啊!”孕妇问为什么。秀才答道:“你肚中有, 我肚中无啊!”“无货”当然无法作答, “有货”自然敏捷度提高。报纸杂志的信息日渐丰富, 但其词语句子基本都是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句。所以长期耳濡目染会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从而缩短回答问题的思考时间。

2.3 培养语感, 力求对话用语简洁精练

语文教育, 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指出,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 “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同化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得到补充、调整。”仿用“天人合一”的词语, 语感也可以说成是“语人合一”, 即人的语言化为自身潜能, 使用语言时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提取。

对话写作用语的精练简洁是一个人的话风或文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这个人讲话婆婆妈妈的, 那个人直言快语。前者说话就显得啰唆, 后者说话就比较干脆简洁。这和前文所说的对话时短时间内思维的不同结果, 说话啰嗦的人思维反应慢, 耗时多, 语感也差;干脆利索的人思维敏捷, 耗时少, 语感也相对较好一点。好比学汽车驾驶, 有的人一次性通过, 有的人多次补考, 这就是教练员说的“车性”, 刚学徒时多数是没有车技的, 车性好的学起来快。“车性”也可以说是“车感”。

中职学生语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多角度读报法”来培养。

首先, 泛读报刊文本, 寻找“语感”。球技好的篮球运动员有的场次也会有发挥不好的情况, 别人会点评“他今天手感很差”, “手风不顺”。但教练相信他, 让他待在场上找感觉。同理, 让学生泛读各种报刊文章, 多读广读, 出声地读, 在读的过程中, 让自己的唇、舌发普通话的音, 力求标准。有些人读书喜欢用方言, 这样不好, 因为方言的用词与普通话有差别, 不利于语言规范化。多读、光读做到口熟, 先找口感, 这就是“口到”。

其次, 边读边记, 捕捉“语感”。有的人说感觉是虚的、潜意识的, 是不可捉摸的。这只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人思维混乱的遁词。采用边读边记的方法, 在读有所感的过程中, 记下这种感觉, 就像古人做读书评注那样。记的内容可以是精美的句子, 可以是好的词语, 可以是摘录段落, 更好的是自己的体会心得, 自己的感想反思。教师在操作中注意有任务布置, 要求学生记感想, 要求学生记什么, 任务明确, 学生的感觉形成书面文字, 这样有利于读后的分析思考, 这比在自己头脑中的潜意识易于捉摸了。

再次, 讨论反思, 强化“语感”。一般做语言翻译的人, 语感特强, 这种语感, 不是天生的, 因为大部分人不可能在幼儿时期再学外语, 后天培养的语感, 是在不断强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开车时间久了, 停一段时间后不用想也能再开, 车技变成人车合一的车感了。利用读报所记的心得体会, 经过小组讨论, 教师修正后, 学生自身再进行反思, 写下反思见解, 必要时回炉重温, 换角度再读再思考。在心中反复强化, 这其实是一个文本信息变成自己知识的消化过程。也就是朱子所说的“心到”。心到后, 心中的感觉明晰了, 语感也强烈了。

培养语感, 求的是用语习惯的干脆直接, 人称直奔主题, 少走旁道。不仅如此, 语感强了, 用语的敏捷度与准确度都会相应提高。培养语感, 重在坚持、反复, 在熟记的基础上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2.4 关注修辞, 品味遣词造句之精妙

欧美人选总统, 另有一个特别关注的标准, 那就是总统是否幽默。对话质量方面, 遣词造句之精妙应该是比较高的要求了。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而言, 这条标准可以不做特别要求。说话也好, 写作也好, 善于遣词造句的人, 应该是语言实用的佼佼者。学生在采用“多角度读报法”的过程中, 报纸杂志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文本中穿插一些幽默笑话, 还有许多轻松诙谐的文本。

报刊中有这样一则幽默: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次接见美国记者, 美国记者看到外面一位中国老人弯着腰, 就嘲笑道:你们中国人走路都弯着腰, 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是直着身子的。周总理很机智回答, 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 你们美国人则走下坡路呢。幽默中暗含“中国向前发展, 美国倒退”的寓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使对方的嘲笑变成了自嘲。学生除了敬佩周总理的精神, 还要佩服他的机智与极强语言的能力。

对于有些新闻类的题材, 文章的标题和开头部分作者往往下足了工夫, 很能体现遣词造句的精妙这个特色, 所以这都是学生学习的关注点, 学生应该采用摘录成集, 诵读识记的方法, 来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0.读报刊的感受 篇十

于凌潇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喜欢读书,这种喜欢,就像割不断的绵绵情意一样,就像永无止境流淌的泉水一样,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我有多忙,都不能影响我急切想读书的心情。

我最近读过一本书,名字叫做《龙韵》,它实际上是一本校内刊物,写得是关于龙城中学里的事情。它讲了龙城中学里一些优秀同学的事迹,例如:考取北京大学的陈茜茜同学,考取武汉大学的刘妮娜同学等等,他们都用自身的成功事例讲述着一个道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刻苦的学习+平常的心态=成功,这是一个成功的公式,缺一不可。人们经常说,天才=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是啊,就像陈茜茜同学,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竟然不会用手机发短信,叫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他是如何抵御住五花八门的手机的诱惑呢?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顽强的意志啊!人的天赋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必须注重这99%的汗水,要用自己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所以,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磨炼,要吃比常人多几倍的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上人。别人学时你在学,别人玩时你也在学,这样才有可能成功。古代一些好读书的人,因家庭条件无法读书,但也想尽一切办法读书,所以才有了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故事,他们和陈茜茜一样,都是通过刻苦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些典范。而我也要向他们这些人学习,我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用他们来抵御外界的一些诱惑,每当我要放弃时,心中的目标就会提醒你,不能放弃你远大的前途。这样才能攀上顶峰,取得最后的成功。

11.《读报的方法》读书笔记 篇十一

二、精彩词语:

报纸 粗读 细读 一扫而过 节省 浏览 标题 了解

理解 运用 捕捉 要点 样貌 概貌 眼帘 扩大

领域 增加 内容 版面

三、精彩句段:

跳读,就是跳跃式的阅读,既由这一版跳到另一版,由这一栏目跳到另一栏目,由这一标题跳到另一标题,一般都是用眼睛一扫而过,直到需要读全文或读某个部分时才停下来。

粗读,就是浏览式的阅读,即对一篇文章,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甚至也不是一句句地读。虽然是通读全文,但只是了解大意,发现要点。这种阅读的目的是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意,但要以理解为前提,不能光图快。

速读,就是快速地阅读,以词或句子为单位,一眼扫过去,可捕捉一句或几句,也可以以行或段为单位,一眼扫到更多的.内容。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阅读领域增加了解面。

四、独特感悟:

12.寻找“最美读报人”征文启事 篇十二

因为读者的信任,《中国教育报》一直步伐坚定,精益求精。

我们相信,在任何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需求,无论介质怎么变,我们只会与您越来越紧紧偎依。

今天,本报再次启动寻找“最美读报人”征文活动,寻找一路同行的朋友,并开辟专栏,请您讲述“订报、读报、用报”过程中感人的故事、难忘的瞬间、珍藏的记忆,并广泛征集办报建议。

征文寄至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记者部收(信封注明“最美读报人”字样)邮编:100082,或发至电子邮箱zgjybjcxw@163.com。

13.读报心得 篇十三

——读《中国教育报》有感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几乎每一所学校甚至是幼儿园都会提出的,印在墙上的。每每经过家门前的幼儿园,看到墙上鲜红的大字,我都会感叹,孩子,才真的是未来的希望。

读《中国教育报》,似乎勾起了我对于孩童时代的回忆,忆起幼儿园开心的笑脸,亲切的幼儿园阿姨;忆起小学那一墙的爬山虎,以及一教室的手工作品;忆起初中第一次由于贫困拿到的助学金,老师有点同情又充满鼓励的眼神;忆起高中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地帮助,老师为自己的事情奔波的身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也只是为了孩子的一切。

看《中国教育报》中的《农村孩子吃上“免费午餐”——广西各地实施寄宿制学生营养餐》一篇时,我深深收到感动。作为西部大开发地区中的一员——广西,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它之于我,是亲人般的感受,而广西的教育体制以及对贫困学生的补助体制也让我受益。这篇文章说的是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南宁市部分县区根据当地寄宿制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免费午餐”工程,这项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营养情况。在经费的发放上,采用较为先进和有效的发放在每位贫困学生的餐卡中的形式,而且学校严格接受家长监督,每学期抽查两次,坚决杜绝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使资金真正用于为贫困学生改善营养。

看了这篇文章,我真的很有感触。作为广西人的我,从父母离异的初中开始接受国家以及学校在经济上的支持。从两免一补政策到低保金,我感受着教育体系,民生体系中最为温暖的部分。高中的助学金,也给与我极大鼓励和支持,让我考取大学。到了大学,更是在助学金以及私人助学基金会的帮助下交上了学费。教育,真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全方位让孩子们上得起学,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下去的一门艺术。今天的我,仍接受着和报纸中孩子一样的恩遇——餐卡补助。看着餐卡,总会有一种叫感动的热流流过心里。一切为了孩子,不管是为人父母的人,不管是有着诸多教师的学校,也不管是有着教育体制的教育局,甚至于整个中国,都做着很多事,而事情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不论是教育,不论是健康,不论是各种素质,甚至于是整个生命,我们都是为了孩子的一切,做着,努力着!

上一篇:虚幻的真实--《黑客帝国》影评下一篇:银企对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