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精选8篇)
1.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篇一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实质,对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绿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出版科普读物及影像制品,开展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生态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文化软实力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
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价值向度。深入生态文化研究、挖掘、修复,继承、发展和创新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篇二
背景一2012年11月13日,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 这是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背景二2013年5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 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背景三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为《决定》) 明确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同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相比, 《决定》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强化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职责, 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关联】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从地理学角度涉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和工业生产、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问题。
【原创试题】
1.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下面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
A.降低单位GDP能耗
B.大力发展新能源
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全国地面 沉降防治 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 中国逾50个城市地面正在下沉, 其中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是中国三个主要的沉降区。据此完成2~3题。
2.引起我国上述地区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震破坏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地质构造不稳定
D.气候变化
3.我国治理上述地区地面下沉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加强地震预报, 提高抗震能力
B.节约用水, 人工回灌地下水
C.加固地质构造, 减少地铁建造
D.植树造林,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大力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 生能源, 是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和沿海及岛屿地区 (如图1所示) 。
(1) 据材料一分析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和该地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核能发电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 极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图2是我国核电工业省区分布图。
(2) 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核电开发省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 据材料二分析C市发展核能发电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5.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该循环经济示范区将在2015年建成, 届时将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结合下面甲、乙两图, 回答问题。
(1) 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开发哪些新能源?指出这些能源的共同特点。
(2) 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易导致何种生态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 结合图乙, 分析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
6.百度百科介绍, 我国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 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例A表示的环境问题是____, 其会引发____ (环境问题) 。东北地区该问题较严重, 针对此状况, 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2) 图例B表示的环境问题是____, 其主要分布 在我国西 北地区的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图例C表示的环境问题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 试简述其原因。
(4) 图中1地区主要 的环境问 题是____, 在其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会增加碳化合物、硫化合物、颗粒物的排放, 加剧环境污染, 其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均符合“美丽中国”的要求。
2.B材料中的三个地面沉降严重的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城市密集且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 从而导致城市地面下沉。
3.B针对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 必然要通过节约用水等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4. (1) 原因:内蒙古地区位于中高纬度, 距冬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近;地形平坦开阔, 植被稀疏、低矮, 地表摩擦 力小, 风力强劲。有利条件: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 利于发电厂的布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本区域能源需求量大, 市场广阔;技术条件 成熟;国家政策支持。
(2) 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区, 且南方多于北方。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相对短缺;北方常规能源的分布与生产多于南方, 且南方的能源生产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支持;核电工业 的地区适 应性强。
(3) 不合理。理由:C为重庆市, 其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电资源丰富且可向外输送;大力发展核电势必造成资源浪费。
合理。理由:人口、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快, 能源需求量大;核能发电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 污染小。
解析:第 (1) 题, 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角度分析风力强劲的原因;风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技术成熟、政策支持等都有利于风能资源的开发。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核电开发省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并且南部多于北部, 其原因可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常规能源分布状况、国家政策、核电本身特点等方面分析。
第 (3) 题, C为重庆市, 联系重庆的实际可回答该题 (可进行辩证分析) 。
5. (1) 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共同特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2) 问题:土地荒漠化。措施:合理控制产业规模,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合理即可)
(3) 废渣、矿渣、电石渣、盐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污染, 改善生态, 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经济的发展, 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 (1) 题,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西北部, 气候干旱, 风力大, 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些新能源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
第 (2) 题, 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需引水灌溉, 灌溉方式不合理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等, 所以要控 制产业规 模, 合理利用 水资源。
第 (3) 题, 结合图乙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
6. (1)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或生物多样性锐减) 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 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 荒漠化气候干旱, 降水少
(3) 南方原因: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受盆地或低山丘陵地形的影响, 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南方的煤含硫量高;土壤为酸性, 不能中和酸雨。
(4) 湿地破坏加强湿地保护,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 进行湿地恢复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图例A表示的环境问题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 应为森林破坏, 其会引发水土流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并且其防治措施应主要从造林、合理砍伐和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例B表示的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应为荒漠化, 其自然原因主要为气候干旱。图例C表示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川、黔、湘、桂、苏、沪等地, 应为酸雨, 考生可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酸性土壤及煤炭的含硫量高等特点分析其原因。图中1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其主要环境问题应为湿地破坏, 对已经破坏的湿地要进行治理, 对没有破坏的湿地要进行保护, 对正在破坏的湿地要逐步退耕还湿。
3.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哈尔滨 篇三
当前,哈尔滨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是城市文明的应有之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珍爱大江大河、耕地、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发展的关系”,努力建设“美丽哈尔滨”。这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有力之举,又是顺应城市文明发展大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从实践来看,建设美丽哈尔滨,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统一思想凝共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哈尔滨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实现绿色发展,要求科学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神奇而美丽的自然不仅能为人类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而且还能陶冶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近几年,哈尔滨的建设步伐加快,道宽了,绿多了,城美了,百姓幸福感强了。但也存在着尊重自然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设美丽哈尔滨,要引导全体市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养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强化市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增强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摒弃旧有的发展思路,克服短期行为,切实做到留住美丽、追求美丽、创造美丽。
二是立足生态谋发展,推动路径绿色转型。路径是发展的道路和方法。探索和推进绿色发展,是哈尔滨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走绿色发展之路,要求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推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新的竞争优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给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过去,由于经济发展过多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严重影响了发展质量和速度。建设美丽哈尔滨,必须把生态保护和推动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推动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抓手,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减少环境污染,加大新能源开发应用,积极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同时,将保护自然生态和城乡环境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重点工作,进一步修订编制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深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改善市区空气质量,适时发布PM2.5等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强化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等等,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是科学设计建制度,提供完善有力保障。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硬约束”。坚持科学制定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是我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建立制度,要求清醒看待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其中,法律与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目前,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缺乏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缺乏生态保护法,缺乏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法。从我市实际看,环境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法律制度不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美丽哈尔滨,要在制度建设上先行一步,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有效的重大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督促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做到合理发展、依法发展、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
4.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篇四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绿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出版科普读物及影像制品,开展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生态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文化软实力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价值向度。深入生态文化研究、挖掘、修复、继承、发展和创新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生态美学从自然科学走进社会科学。生态美学是在美学体系之内加进了人的生态关怀。生态审美是人们可以欲求的一种期待或构想,即人们从风景那里获得审美愉悦,而这些风景本身又包含着生态功能。在这种形式与功能结合下,审美体验可推动和维护健康的生态系统,因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人类健康与福祉。生态审美的对象,既是自然本身,也包含对自然的重现和再造。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生态审美观。人类生命的意义在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中得以拓展,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创造。
生态文化的制度融合。生态文化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生态伦理观。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必将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
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生态文化事业以普惠最广大民众、覆盖城乡、融入发展、融入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为目标,以保障公民的生态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民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与文化服务,应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社会和民众参与的机制,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推动生态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普及和导向作用。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选择以普惠性为主,以定向性为辅的发展模式,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性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以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产品和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将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
5.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篇五
学院:制药工程学院 姓名:刘相来 学号:201622267
摘 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全国生态文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崭新的工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论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生态功能日益凸显。但是,在偏僻的农村地区正在承受着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灾难已经影响到农民生存、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因此,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按照农村的内在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1.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比较低,甚至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村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正面临着来自乡镇工业污染、农村生产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 1 困扰,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要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五个统筹”要求,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地区和每一户农村家庭。1.2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也在农村。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坚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又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好农村的矿藏、大气、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既要实现发展满足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又要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遵循农村发展规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1.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比较城市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文明问题更加突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业生产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个别地区还因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到社会和谐。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农村和谐,农村和谐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农村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值剧降,农民会被迫离开农村家园、农村将会出现农业空心化。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流向城市,对城市的社会稳定产生潜在影响;另一方面,农产品供给会大幅度减少,对社会生活秩序会产生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整个社会和谐。
2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面积大。长久以来,由于过度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环境问题。加上农民本身素质参差不齐,农村环境得不到维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2.1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1.1 生活垃圾污染
由于农村城市化,各种不易降解的工业制品大量进入农村并被广泛使用,如电子产品、塑料和注塑产品等,但对于这类难降解工业制品却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此外,我国农村生活垃圾还具有随意露天堆放的特点,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约有1.2亿t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全部露天堆放,这不仅占用了大限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使垃圾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不断向外界释放,污染周边环境。
2.1.2 生物质燃烧导致大气污染
我国广大农村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燃料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时间是以秸秆甚至乡间杂草作为主要燃料。这些秸秆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烟尘,成为农村一个重要污染源。在近几年东北入冬的时候,由于农村秸秆的燃烧导致了东北范围的连续雾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2.1.3 活污水排放
由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和不足的问题,污水的排放也是农村的另外一个污染源。每年农民日常生活产生超过2500t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排入周围的环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构成了极大的环境隐患。2.1.4 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
为了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开始在农村发展起来。乡镇企业的出现的确解决了农村这样那样的问题,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然而在这些优点的同时,乡镇企业也极大的破环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近年来,国家关闭了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因此一些企业转而将工厂设立在农村以寻求庇护。而这些乡镇企业的生产设备很老化或者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对原材料的利用率低,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到位,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都没有通过环境部门的生产许可,可以说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2.2 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农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其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治理。”[3]由于生态文明宣传不到位,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拥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陆续流向了城市或城镇,留守在农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环保知识匮乏、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或潜在的危害不甚了解,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意识就已经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另外,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出于脱贫致 3 富的强烈愿望,对当地经济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常常忽视对当地企业环保风险的生态评估,当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到农民生产生活的时候,常常会采用较为极端的解决方式,很少能诉诸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3 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监管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很严峻。这除了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上的原因外,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国家环境保护职能部门没有延伸到最基层的农村地区,当农村出现污染环境事件时,相关环保职能机构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导致广大农村地区污染事件频发,而环境监管滞后现象。农村生态环保监管过程中权、责、利不清现象时有发生,“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的问题在现实中分属于环保、渔政、水利、农业、卫生等多个部门管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出现越权抢权或相互推诿的现象”[4]。另外,环保职能部门专业监测人才出现逆向流动。政府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级别越高,专业技术人员越充足,设备也越先进。相反在广大农村地区环境监测第一线往往缺乏高级、正规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常常也很落后。因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常常出现“无人管环保、无力管环保、无法管环保”的局面。
2.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市环保建设资金相对充足,能够保障交通、能源、供水、排污、生活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但是,农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还是相当匮乏,诸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业秸秆处理和循环利用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等,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缺乏资金保障。中央政府每年都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但是由于许多配套措施不够完善,致使专项财政资金使用分散,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保需求。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环保资金相对充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越高,经济发展质量也会越好;反之,环保资金缺乏保障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程度就越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也会越差。3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农村污染治理
对于农村污染问题,则需要扎实开展农村污染治理专项活动,积极的推进山水林湖整体修复工作的落实。做好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稳定提升,逐步的减轻大气污染问题与土壤环境问题等。在公路建设方面,以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为建设重点,建设道路绿化精品,进而形成绿色通道网络,做好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绿色建设工作。在水环境方面,则持续 4 加强河流治理工作,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采取水岸绿化方式,加强水系绿化建设,做好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问题治理工作。在农业生产方面,则继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建设多元发展模式,合理的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与企业,创新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3.2 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水平。“必须积极地开展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学习与掌握科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形成与确立现代生态文明意识。”[5]鉴于我国当前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现象,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农家书屋、宣传大篷车、电视、广播、网络、农民业余学校等多种途径,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增强农民生态道德责任感,使生态文明意识渗透到农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3.3 完善环保监管体制
加强农村环保监测体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将政府环保监管职能部门延伸至乡村一级,增强环保监测的覆盖面,对环境监测、取样取证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对破坏环境现象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是将环保高级专业人才下沉,充实广大农村地区环境监测站的人才力量。三是加强农村地区环境监测部门的技术装备,提高基层环保监管的技术含量。四是将地方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情况纳入到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据,凡是环保不合格的地方干部一律不予提拔,促使各级干部重视并积极抓好生态环保工作。3.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生态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事关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动态管理生态建设资金,保证生态环保资金充足。一是加大生态环保知识的教育宣传投入,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生态环保监测水平。三是加大农村生态技术的研发、推广、运用的投入,提高农业产业生态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四是加大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努力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3.5推行生态示范村建设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现行规划体系中最基层的是“行政村”、“自然村”,这种建制虽然有其方便合理的一面,但是却给生态环保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各地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生态示范村”。“所谓生态示范村是在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的基础 5 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村居民聚集地。”[6]生态村是推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生态示范村发展循环农业,在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能源,在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领域循环使用能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 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生态文明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农村竞争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生态环境。作为农村政治建设的重要标杆,过去那种只追求GDP 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要求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的利益,积极建设绿色、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于洋.“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经济,2015,(4). [2] 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1)[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3~186
[3] 戴凤霞.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环境伦理建设研究[C]∥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
[4] 苏杨,魏际刚.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J].经济参考研究,2007,(4).
[5] 张国民,祁维仙.必须注重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
6.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篇六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关键字:十八大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将生态文明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绘就出一幅中国通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诗意蓝图。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代会报告中予以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生态文明建设是塑造美丽中国的迫切要求
从世界人类文明进程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有别于传统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在内涵上,它主要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不仅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而且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对这种要求的回应,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要保护好地球。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初步建立,全国约38个县(市、区)建成了生态县(市、区)、1559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多数环保城市或地区在地表水、饮用水、空气质量等硬性监控指数上都有明显提升;三是经济结构更加绿色,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逐步淘汰了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四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扎实推进,有害化学物质排放量相对过去开始减少;五是突出环境问题有所缓解。这些成效让我们看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希望。
然而,建设美丽中国并非简单的事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的挑战。从资源约束看,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源瓶颈日益突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的矛盾叠加,正困扰着中国未来“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从环境污染看,尽管我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城市空气细颗粒污染及农村、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问题突出。从生态系统看,多种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这些挑战,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提出了迫切的时代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巩固既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弥补不足,补齐短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了建设美丽中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出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铸就体魄之美。美丽中国要有健康的体魄。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孕育形象之美。美丽中国要有秀丽的形象。坐着宝马喝污水,即便兜里的钱再多,房子盖得再漂亮,与美丽中国终归是背道而驰。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既有“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又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凝练气质之美。美丽中国要有优秀的气质。社会的气质取决于制度建设和道德涵养。内在的气质之美,是凝聚和升华外在之美的保障和灵魂。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道德培养,以制度维护环境公平,以道德规范环境秩序。
美丽中国需以生态文明催生行为之美。美丽中国要有文明的行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美丽,既体现在他的整体形象上,也反映在每一个公民的行为中。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创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探索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7.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篇七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 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深入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 一直是理论界的关注热点之一。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国策提出以后, 生态文明再次成了全国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
1.1 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想真正的推进生态文明, 首先必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2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形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泉源就是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道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 佛家认为, 万物是佛性的统一, 众生平等, 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是形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国际渊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随着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公害事件的频繁发生, 引发人类对传统工业化道路弊端的警醒。一些关注环保的人士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中揭示了伤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伤害人类自身的事实, 提出人和自然是共存共荣的问题。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它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从而揭示了人类共同保护坏境的新篇章。也是在这一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篇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 首次提出均衡发展的概念,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很多的政府都开始把生态保护列到施政内容中。联合国世界环境组织在1987年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一篇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 首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表述, 这是人类构建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而真正的拉开人类自觉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是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因为首次提出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 西方的一些思想也在不断的进入我们中国, 尤其是生态社会主义, 这些都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这些都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
2 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的中国, 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 出现了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严重、生态环境恶化。201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10%, 但能源消耗总量占世界比重的20%, 粗钢占44%, 水泥占57%。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积累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很多的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那些发达国家在很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但是他们集中的出现在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多年里, 表现出了以下特点: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等。其实资源危机的冷风曾多次悄悄掠过中国疆土, 而国人几乎无动于衷。许多人仍以“地大物博”、“资源丰盛”而自傲, 然而, 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严峻, 现状令人忧心。
2.1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片面追求GDP, 只注重经济的增长, 并在这个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 致使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 并且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今年我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 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 今年以来, 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 京津冀地区最为严重。“厚德载雾, 自强不吸”———网友的恶搞和自嘲, 既是无奈, 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有人调侃说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 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但是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 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 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再就是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过量过大, 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万城镇人口饮用水源水质不合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说“根据权威检测, 太湖流域92%的面积都污染了, 辽河流域85%的面积污染了, 海河流域76%的面积污染了, 淮河流域68%的面积污染了, 都是地下水超标, 像最发达的太湖地区, 这个地下水全部是四类、五类, 清一色地不能引用了。”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一些地方长期被污染的地下水却一直被当地的老百姓食用, 导致中国癌症村在逐年增加。
2.2 生态系统退化
目前, 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正在急速的退化, 导致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产生, 比如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海洋自然岸线减少等。每年我国会损失占全国造林面积三分之一的林地, 大约2500多万亩, 并且绝大多数的草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 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 石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 海洋自然岸线不足42%。资源超采造成土地沉陷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濒危物种达354种, 接近濒危状态的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 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
2.3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全球气候变暖, 这已经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导致气候变暖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60多亿吨, 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2%, 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二是森林破坏释放二氧化碳, 毁林已经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全球变暖导致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强度也加大。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 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 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1]气候变暖将会导致以下严重后果:一是对动植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动植物, 尤其是植物群落, 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 从而惨遭厄运。二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否则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2.4 矿产资源不丰且浪费严重
矿产资源方面, 有8种矿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中除了煤炭资源外, 天然气和石油的探明率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且铁、铝、铜、硫、磷等矿种还以贫矿居多。我国人民的人均量位于世界的第80位, 有45种矿产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煤炭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7%。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从主要产品单位耗能量看, 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每万美元GDP消耗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我国每新增1美元GDP的平均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至5倍、日本的13倍, 甚至是印度的1.64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地矿资源的巨大浪费。从2003年开始我国消耗的约50%铁矿石和氧化铝、约60%的铜、约34%的原油依靠进口, 国家有关镍、锰、铬等19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勘察表明, 到2020年可以或基本能满足我国经济需要的只有5种, 其他的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现阶段, 我国的很多矿产资源消耗都是世界第一, 比如煤炭、钢铁和铜, 石油、电力消费也居于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而且对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的需求也很巨大。比起矿产资源不足更严重的就是对矿产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是我国的资源重复利用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是一些领导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对资源的保护, 造成的资源损失触目惊心,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紧张形势。[2]
由此可见, 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难以承载传统的发展方式,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 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 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 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另外从长远看,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代际公平, 实现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因此,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生态文明抓紧抓好。
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对策
面对严重污染的环境, 我们到底是要温饱还是要环保?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答案是我们既要温饱又要环保,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呢?十八大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 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加强宣传教育, 努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要想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必须让人们从心理上真正的意识到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一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人类必须爱护和保护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界才会造福人类, 反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 对大自然肆意索取、掠夺, 大自然就会加倍地报复人类。恩格斯曾经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二是培育节约文化, 引导合理消费, 形成文明生活方式。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 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 而且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必须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通过点点滴滴的熏陶和积累, 让全民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倡导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
3.2 切实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整体把握和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3]要加强顶层设计,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在禁止开发区建立以环境和经济安全为主导的保护开发模式, 禁止开发区属于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域等。在限制开发区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养育开发模式, 由于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的区域, 开发时就要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在重点开发区建立以土地集约为前提的集约式开发模式, 在优化开发区要走以城镇化为主导的立体提升开发模式。[4]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生产方式转型
长期以来, 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追求GDP快速增长的传统工业文明理念, 是导致环境危机的根源。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实践证明, 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转变陈旧的发展理念, 俗话说观念一变天地宽。各行业都要转变发展方式, 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抑制那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过快增长, 促进企业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重点技术创新, 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和应用, 有效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 有效控制用水总量, 合理可持续开发矿产资源, 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严守耕地红线。三是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增长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实现最小化、无害化排除废物;建设生态工业区, 实现生产区域或生产群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废物排量最小化, 甚至零排放。在此基础上, 以生态链为纽带, 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低碳发展和无公害发展。[5]
3.4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的严峻, 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也要修复。一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二是要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 加强水源地保护, 扎实推进城乡绿化。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三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5 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前提和保障
十八大报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 必须重视法治, 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我国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能单纯将GDP的增长作为单一的评测指标。改变过去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和提拔制度, 制定绿色发展政策, 建立和完善体现原材料、能源、水资源消耗强度、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能准确衡量扣除自然资源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发展成就的国民经济绿色GDP核算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强化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促使各级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完善重要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确定有偿使用和补偿。另外还要加快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 增强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要改变立法理念和机制相对滞后、法定权责失衡、执法力度不足的状况,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最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彻底纠正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要大力推进环境事务的公众参与制度, 依法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 疏通百姓维权渠道。2007年贵阳开始设立环保法庭, 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另外还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态、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孙广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N].重庆日报, 2008.2.1.
[2]杨兴林.现实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 2013 (1) .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2.11.8.
[4]张效德.关于建立与全国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四种区域开发模式的建议[C]《.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9.
[5]马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3月2日在省部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讲话.
8.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篇八
关键词:朴素的生态观;生态文明化;生态环境
一、对中国古代朴素生态观的认识
中国古代早期的朴素的生态观是以自然崇拜为中心,是指对动物的图腾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图腾崇拜,促进了生态思想的早期萌芽阶段形成。进入农耕时代,人类已逐渐认识到人们的生活、劳作必须依赖于自然条件,掌握自然规律,并从自然崇拜逐渐发展到到人与自然的平等互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状态。
《老子》文本中常提到“道”、“知常”,那么“知常”也就是是遵循自然規律。理解、明白和谐与平衡的真理这就被称为“常”,懂得如何处常不失去被称为“明”。老子特别注重“知常”。他认为掌握常道才会心明眼亮,不懂常道,必将招来凶祸。还特别强调人类应该遵循“道”、按照客观需要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样才是养生,超出了客观需求的范围则会发展为受意志、欲望支配,这就是为所的欲为,也叫做逞强。
道家所提倡的“道”,就是自然世界本身发展的规律。《老子》中也提及,人既然是天和地的产物,就应该去遵循天道地道而行事,反之,则不仅难以正常从事各类活动,甚至还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与发展;人既然是天地的产物,就应效法天地,顺应和适应天地,使三者能够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而儒家则“从人道出发.以人道体天道”知道人类按照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总之,天人和谐共存的生态观,就是倡导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基本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核心。
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这里的“分”不是孤立、分离的意思,而是功能、职分之意这里讲的“天人之分”的“天”是客观现实,是自然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受外界神秘力量支配的,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而“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摆脱了纯自然状态的能动的活动的主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苟子“天人合一”的基本观点,人们应该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在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今天,我们倡导生态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客观认识天与人的职分,对天人关系进行客观分析,并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这一之举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明”这一词与“城市化”和“公民”的含义相近,与。荒蛮”相反,后来扩展到了表示社会文化发展的先进状态。总之,“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进步表现,也是人类不断地改造世界、创造社会的一种表现。对于“生态文明”这一词语,它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词语组成的,在人类社会不断进入文明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生存所依靠的自然环境也在受到影响,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不能让生态环境付出承重的代价,说不产生影响这是不可能的,人类需要发展,就需要消耗,需要各种各样的消耗。如何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尽量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当下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可做温水里的青蛙。
二、中国古代朴素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在整个第二十世纪,人们只注重人的价值,忽视了自然接的价值,从而在自然界就没有树立起哲学观与科学观,在人类发展的指导下,在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否定、忽视了自然价值,导致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现象,以及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状况。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自然价值与生态价值的问题。“生态价值”的概念被定义为生活在生态环境中的人类对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道德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与人类存在的系统功能的判断。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中.自然世界一直被视为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而这一自然条件也一直被认为是众生所共享的。
周朝的的法制制度《周礼》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和保护山泽资源记录外,在不同的时间伐不同的木种。苟子、孟子、管子等思想家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著作。苟子认为那些还是小树苗或正处于快速生长时期的树木,就不应该去砍伐,等长到一定时期稳定下来,再去砍伐。在鱼类养殖中,就不应该撒一些药物、不应该捕捉小鱼苗之类的,这样鱼和海龟才能更好的生长,渔产之类才能用之不竭。
在《管子》这部著作中多处谈到山泽资源要合理利用,山林虽然离人们很近,花草树木很美丽、很名贵,但人们不能无节制地去索取它,人们不仅要节约资源,也要遵循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告诫人们不要砍伐过大的树木,不要破坏大山大河,要不然国家就会面临危害。还提到不要砍伐森林的树木,不要放火烧草,不然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是对你刀耕火种的一种约束。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研究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过程”的目标,生态文明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生态思想在中国古代百家争鸣,通过长期的融合升华,提炼出了大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晶和精华。同时,由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致力于新兴学科工作的西方生态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研究来产生了兴趣,诸学者指出,“在各种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中,道家提供出的生态哲学思想最深刻、最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nlc202309090947
人类进入第二十一个世纪,从未如此关注过生态环境。为了不使自己的家园在人类的过度破坏性开发中毁坏,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的出路,我们必须唤醒对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的颂扬,创建生态文明。在这里,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的中国向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这是里就以老庄哲学为代表,其中包容了许多学派的生态文明的思想类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它的复兴。
18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的制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之严重趋势,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到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提出的主要途径:重点发展生态技术和工艺,促进绿色、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归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但超越粗放型的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增强、提升了全社会的文明观念和素质,使人类的活动范围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区域之内,走一条发展繁荣、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而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污染防治,,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保护和构建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生态经济、发展完善的生态系统、可靠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以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生态文明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先进的思想和战略任务,要发展创新,注重建设,持之以恒。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反思
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更高的文明形态,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期,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认识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自然资源持久利用规律、生态环境保护规律、执政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永享蓝天碧水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党积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它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环境保護、资源节约、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对可持续理论的把握、发展与升华。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推荐阅读: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7-29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9-08
共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12-15
“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辩证法)12-12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08-25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乡11-11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即墨12-15
美丽中国生态建设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