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思维导图)

2024-12-24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思维导图)(精选3篇)

1.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思维导图) 篇一

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苗族的老奶奶,大家亲切半称她为王奶奶。王奶奶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她的儿女们都在外打工,杳无音讯,体弱多病的她无依无靠,无亲无故。邻居小兰是一位有爱心的汉族小姑娘,她知道老奶奶有困难,就每天都会去看望王奶奶,乐于助人的她顺便会帮助王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随着时光的流逝,王奶奶逐渐变老,身体行动起来更加不方便,但她无亲无故,没有依靠。隆冬来临,王奶奶拿出要换洗的衣服,在北风下洗起一件件厚厚的棉袄来。北风吹着王奶奶的脸,如同刀割在脸上一般,十分叫人难受。王奶奶一边洗衣服,一边回忆起曾经的儿女们的往事,再看看自己,王奶奶不由地流下了眼泪。就在这时,小兰来看望王奶奶了。

她看见王奶奶一会儿停下来喘口气,一会儿,那个背又不好了,又要去捶捶……小兰二话没说,一个箭步走过去,端起脸盆,坐了下来。只见她挽起裤腿,卷起袖口,放下脸盆,拿上搓衣板,把衣服放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擦,直到干净为止。洗了一会儿,小兰渐渐感觉手非常酸,水滴溅在了小兰的衣襟和裤腿上,让她觉得阵阵冰凉。

王奶奶见衣服洗完了,连忙跑上去,抚摸着小兰光滑的脸,虽然王奶奶手上长满了茧,但却是温暖的。“你真是比我的亲人更亲!”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虽然小兰和王奶奶不是一家,但却胜似亲人!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篇二

她叫阿妹,才十一岁。她从小就跟着每天早出晚归劳作的爸爸生活。她知道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她是属于不幸的,但是她从来不这么觉得,她到时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她有一个很疼爱她的奶奶。她那天跟我一样背着一大篓的脏衣物去河边洗衣服,一条长河只见她一人在一丝不苟的拍打着父亲那又脏又重得粗麻布,拍打声回荡在山谷间。

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蹒跚的走近阿妹,在离她不远处蹲了下来,老奶奶看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在拍打着那邹巴巴的床单。阿妹洗完后转头背衣篓的时候在发现身后的老奶奶,也许是老奶奶的拍打声不足以引起阿妹的注意吧!

阿妹端详着这位老奶奶:皮肤黝黑,厚重的头巾还是掩饰不掉斑白的头发,看着是那么的慈祥,阿妹不忍心离去。

“奶奶,我来帮你洗吧,你那劲儿可使不动这么厚重的床单哦”,老奶奶笑了,不好意思的把床单挪给了阿妹,老奶奶忍不住的盯着这勤劳的小女孩。

全部洗完以后,老奶奶邀请阿妹去她家玩,阿妹来到老奶奶的家,她清楚的知道老奶奶是一个人生活,她看到了老奶奶家里晾着的陈旧的衣物,就立马对老奶奶说;“奶奶,我以后都来给你洗衣服吧,天儿越来越冷了,您身子骨不好,我反正每天也就在家干干家务,好吗?”老奶奶没有拒绝,她只是弱弱的问了句:“你家人呢?”

“哦,我从小就跟爸爸生活,我句负责在家干家务的呢!”阿妹越是轻松的回答越使老奶奶心生疼爱,她用慈爱的眼神看着阿妹说:“乖孩子啊,你以后就是我的宝贝孩子,你这么乖巧懂事,奶奶很喜欢你”。阿妹与奶奶相依着,各自似乎对对方有着一种不可脑补的情感……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篇三

在贵州的一个美丽的村庄里,大部分都住着苗族人。有一天,一个汉族姑娘从城里来到了这个村庄,她住在一位苗族老奶奶家旁边。

这位汉族姑娘十分善良、勤快。她会陪着村里的老人聊天、谈谈城里发生的事。每当春天来临,她总是第一个去田里播种,精心的培养这那些小苗儿。到了果实累累的季节,姑娘就拿起大竹篮或大袋子把果实收起来,送一些给隔壁的苗族奶奶。苗族奶奶已经70岁了,儿女们都进城赚钱了,每年春节才可以回来。家里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了这位年迈的老奶奶身上。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位汉族姑娘天天看着老奶奶拿着拐杖,吃力地忙,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所以,她下了决心,明天早早起来为老奶奶干活。第二天黎明,姑娘起了床,带上木盆,像猫一样轻轻地走向老奶奶家。她轻轻推开门,慢慢的走进去,生怕把老奶奶吵醒。她把被子里头的棉絮抽出来,再把几件脏衣服放了进去,走出老奶奶家,来到小河边。冬天的河水冻得姑娘的手瑟瑟发抖,当她正想放弃时,老奶奶每天那么辛苦地忙家务活时的情景顿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所以,当她的毅力使她坚持下来。洗完衣服、被子,汉族姑娘回到老奶奶家晾被子、衣服时,老奶奶醒来了,眼睛充满了无限怜爱,老奶奶说:“闺女啊!你怎们能做这样的苦活?这让我多心疼啊!”老奶奶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你看看你手都红成这样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姑娘的脸涨得通红。此时的情景,汉族姑娘和苗族奶奶没有亲情但却胜似亲人,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发扬学习。

虽然,这名汉族姑娘和苗族奶奶没有亲缘关系,但是她们非寻常的亲情比什么都难能可贵!

上一篇:上海中考分数下一篇:经典员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