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2024-08-25

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精选8篇)

1.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一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一)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两年来,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投入在推进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民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有质量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其成败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有关的政策导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是否正确和到位则是主要因素.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才能集中资源和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具体的指标是一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95%,两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80%,三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人数将达到4000万.要完成这个“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近些年来,尽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似乎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已达到5836.99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公告虽然没有提及学前教育的人均经费,但可以想象,差距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时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问题。

在我国,同一地区不同儿童享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以城市为例,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带着他们的子女进入到城入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为这些农民工子弟提供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至少没有提供和城市儿童同样的教育资源。随着农民工人数以及他们留城时间的增加,城乡二元体制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会成为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隐患。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如何相对合理地化解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在我国,城乡教育 资源泉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有研究表明,由于工资、编制等问题,各级各类教师越来越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即使是农村的教师,也越来越集中在乡镇或公路沿线地区。而在农村,完小以下的小学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更加稀少。《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问题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尤其是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资源是否能有效到位?在那里,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到底有多少?据报道,我国如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在未来的8年中还需增另80万名左右的幼儿园教师.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乡镇和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乡镇和村的幼儿园教师问题。

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学前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等固然具有重要价值;遵循幼儿身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等,固然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准则。但是,只是这样去理解学前教育,去实施学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前教育还涉及“为什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学前教育为什么”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如果离开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泛泛而论,是没有意义的。当今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所的投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从宏观层面上看到了学前教育对于改善民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它也是当今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旨在通定这样的政策导向,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能体现在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项活动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

事实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都将学前教育的价值主要放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等方面,并将此价值取向作为制定有关学前教育政策的依据。例如,在美国,政府出钱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穷人服务的,而政府制定的教育目标中,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只有一务:为入小学做好准备。美国没有将学前教育归入义务教育,国家之所以出钱办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前儿童进入补尝性教育。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那些儿童在上小学初期就可能会学业失败,就可能会辍学;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以后政府就要花费成倍甚至更多的钱去发救济金,去应对犯罪,去建造监狱。相反,有了这样的补偿性教育,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在部分被 扼杀在萌牙之中。数十年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因有这样的思路而出钱办学前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成功的。当初在美国,许多学者和专家,特别是有儿童发展理论背景的学者和专家都反对政府这样做,甚至掀起了一场反对政府这样做的运动,但是在“什么为‘大’,什么为‘小’”的道理面前,这些学者和专家不得不向政府“靠拢”。在2009年版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第三版)〉(DAP)中,曾经竭力反对政府这样做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所发表的新的声明也开始接近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支持政府和推行的相关行动。

“什么为‘大’,什么为‘小’?”不用细说,宏观为大,微观为小;社会的根本利益为大,学前教育本身为小。

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做些什么 我国不是一个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我们是在运用占全世界比例极小的教育经费教育着占全世界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对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怎样的思考应该确定怎样的学前教育政策导向?应该如何集中资源和力量去解决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期限内,我国学前教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地推进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不仅包括教育经费和园舍的落实,而且包括教师的配置。对于能够安心在最基层的农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包括地位和待遇;要提供充裕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切实可用的教育教学材料和培训。

有效地为我国大,大批进城的民工子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前教育,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城市生活,逐渐融入新的生活。对于为这些民工子弟提供学前教育的机构,不是采取歧视、蔑视的态度,更不要简单随意取缔,而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扶持其发展与成长,使之逐步走向正轨。通过政策导向,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链”,切实改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被“垄断化”和稀缺化“的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使原本不该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我们急需集中资金源和力量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化解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在国家、地区等各层面上,为完成《教育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制定的政策,其聚焦点是否准备确,力度是否到位,可操作性能否得以保证,都直接关系到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任何政策并非普世真理的展现,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杠杆”。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所产生的问题,那么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必须找到“杠杆”的“着力点”,并把握用力的“方向”和“力度”。

制定政策,特别是在宏观层面上确定政策的基本导向,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当今,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以及如何协调好这三个“怎么样”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应该项怎么样

“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大凡学院派的学者都要会勾画一些美好的蓝图,倡导学前教育应该按照“浪漫主义“的路线去发展,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学前教育有其固有内核”“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 ”,即使他们的主张在学前教育育实践中遭遇诸多挫折,他们也依然会坚持续,毫不妥协,并以“教育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加以自勉。

大凡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会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看成是其政治行为中的一个“砝码”,其“行政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当作是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手段,他们会主要关注其政治利益,并不会太在意“学前教育本身应该怎么样”。

大凡没有很大权势和很多财产的家长都要会将学前教育看成是“起跑线“,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一句被人批评的口号,但是他们依然买它的“帐”;他们很无奈,他们也会认同“应该将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但是他们更担忧自已的孩子,“有了现在的快乐也许就会失去一生的快乐”。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这也是一个可以有多种回答的问题。大致上讲,有社会需要,有家庭需要,有幼儿需要等。这里不说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只是说一下幼儿需要。

就学前教育而言,任何人都无法准确而又详尽地了解幼儿究竟需要什么,也许从人的本性来说,幼儿需要快乐(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应该看到的是,不同处境的幼儿对于学前教育有着不同的需要。当然,幼儿对于学前教育的需要不仅应该包括自身内在的需要,也应该包括为其一生生涯奠定基础的需要。

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那么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主要需要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在课题研究中,有个题为“创建中国农村婴幼儿综合发展基地”的研究引起了课题评审者的质疑:“这个项目是面向农村的,但是在农村如何来推动早期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农村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让他们花钱去买个充气的游泳池,再买个圈套在孩子的脖子上,然后进行游泳训练,这可行吗?有必要吗?再说农村孩子的动作能力本身就发展得非常好。孩子们在河里游游泳,在田野里跑跑步,他们很自然、很松弛的。回家的路上三三两两结伴行走,路边停下来采采野花,这些孩子心灵舒展的程度要比城市里被关起来训练的孩子好得多。人的成长环境本身是要讲自然的,我们城市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不够了,现在为什么又要把农村孩子拥有的一点自然的东西剥夺掉?”

这个案例可以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深思:

农村幼用的需要究竟是什么?他们更需要游泳圈还是鸡蛋?是更多地玩,还是学点东西?

人的需要往往是与“缺少”联系在一想的,缺少什么,就会渴望什么。农村的幼稚儿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幼稚儿缺少的是什么?渴望的又是什么?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本世纪初发表的题为“渴望学习”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出世就渴望学习。”“在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或教学模式被证明是完美的情况下,幼儿接受精心策划的、课程目标明确又能整合各个领域学习的优质早期教育,将使他们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技能,为适应下一阶段学校教育的复杂要求打好基础。如果儿童生活在贫困、母亲受教育水平低、母亲患有抑郁症等可能限制他们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及资源的家庭中,往往会面临学业失败的危险。但是,如果他们能接受精心策划的优质的早期教育,就可能获得成功。”优质的学前教育课程应该让儿童学些什么呢?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主要关注幼儿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内容,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里儿童“能够学习的东西要比我们了解的更多”。我们可以从这个主导美国学前教育方向的研究报告中看到,在美国争议了多年的话题终于有了“一锤定音”的结论。

对于当今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儿,是关注他们自身的经验重要,还是给予他们优质的课程重要?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谁都不会赞同“幼儿教育小学化”。但是,反对幼儿小学化,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反对幼儿阅读(包括阅读一些文字)和做运算,这样做并非在帮助那里的幼儿处缩小与城市幼儿之间的差距,并非在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幼儿缩小与城市中产阶层以个家庭的幼儿之间的差距,反而会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差距继续扩大。我们应该看到,只要有优质的课程和称职的教师,让农村的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和运算并非坏事,这恰恰是那里的幼儿所需要要的。

而今,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似乎正在亦步亦趋地追随着发源于城市公立教育(特别是城市公立教育中的示范性教育机构)的现成体系。如若我们制定的政策支持这样的状况存在,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回事样“这对于当今我国需要作出巨大努力去普及学前教育的地区而言,恐怕不会是一个有多种回答的问题。道路理很简单,是那些地区举办学前教育的条件使然,这无法回避和掩饰:

这些地区缺少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些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基本难以得到培训的机会,即使获得了短期的培训机会,也基本解决不了他们难以成为称积教师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一般不高,他们对教育自已的孩子一般不会具有优势;这些地区的幼儿由于缺少早期教育的机会,一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学习方面的能力较差,甚至很差;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各种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甚至极度匮乏。

什么样的条件办什么样的教育,学前教育也一样。这是思考“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由此,我们在思考当今需要普及学前教育的许多地区的“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问题时,应该有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幼儿而言,能改善他们所处的弱势地位,能帮助他们为上小学打好基础,解决上小学的困难甚至辍学等问题,而不是在泛泛意义上去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让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始终处于云里雾里,无所适从。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教师而言要具有“易操作性”。换言之,这样的课程不是简单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而要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这样的课程无需太高准入门槛,无需太多培训要求,能让教师只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就能“保底式”地实施教学。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既要有教育价值,又要低成本、低消耗。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政策是有“时效性”的,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需要推进特定的政策,并以此确定期望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为达成目标而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遵循的行动原则以及与此匹配的步骤、措施和工作方式。政策是国家最高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教育政策也不例外。

政策是有“正误性”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教育政策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错误的教育政策则会导致教育事业走向歧路,甚至毁坏教育事业。

正确的教育政策基于两个基本点:历史条件和国情,离开了这两个基本点,教育政策就有可能导致谬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是基于这两个基本点制定的。

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

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概据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国情,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应该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所谓倾斜,指的是政策导向侧重于某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等,这些都是政策上规定学前教育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条文。

倾斜往往是不“平”、不“正”的,就是“故意往一侧斜去”,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更“平”、更“正”。例如,“给有户籍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似乎是个“公平”的策,但是这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一个现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背景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要通过“二次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又如,“发展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并举”似乎是个“公平”的政策,但是当今我国城市的学前教育处于优势地位,农村的学前教育处于劣势地位,“并举”的政策只会造成优势的更优势,劣势的更劣势,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行政的首位,这样的政策为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

既然学前教育政策应该向社会弱势弱群体倾斜,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分清楚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然后才能有效地解决如何倾斜的问题。

优势群体与弱势 群体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一般而言,在城市中,相对于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而言,城市贫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进城打工的民工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文化和技能的民工而言,缺少文化和技能的进城打工的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一般儿童而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残障儿童等是弱势群体。

一般而言,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富裕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贫困地区、边缘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居住在乡镇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居住在村庄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缺少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家长在身边的农民子女而言,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不仅是因为他们也是公民,应该享受公民应有的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因为他们相对缺少教育,缺乏资源,是因为他们由此而缺乏社会竟争力,从而可能导致贫穷和处境不利状况的代际循环。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解决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不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解决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教育的问题,社会和谐与稳定是难以实现的。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受益。换言之,任何一项政策总是会让部分人群受益,让部分人群不受益甚至受损。由此,在思考我国学前教的有关政策问题时,我们要时时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使他们能从政策的倾斜中受益。

将制定与实施政策的立场真正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 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这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落实呢?

美国学者理查德.乔治曾说过,“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不管是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实施的学前教育应该与优势群体有所不同,并通过政策使这样的不同得到保障,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看似公正实质并不公正的事情。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群体的幼儿缺少的不是“自发的、自主的、自选的,满足自身兴趣和需要的游戏”(也许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一日生活中已有的主要就是学者们所谓的本体性游戏),他们最需要的是做好“入小学准备”,主要是在语言、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准备,而不只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准备。因此,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应该趋向于保证处于弱势群体的儿童在入小学前做好入学准备,给予必要的、有效的“补尝”,在他们入学后不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特别是要能保证他们在入学后的最初几年中学习成绩不落后,以免他们丧失自信心。

由此,在为弱势群体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强调的是统一的、确何底线的“课程标准”,要强调的是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和材料,要强调的是可以测量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考,对属于弱势群体的幼儿,通过政策去反对他们阅读、理解文字和运算,反对他们去使用读本和操作材料等,那是“本末倒置”的。基于这样的思考,通过课后学校、辅导班等额外辅导帮助处境不利或能力有限的儿童增加受教育的时间,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等,都是可以采取措施;相反通过政策不分青红皂白地“封杀”,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弱势是相对而言的,要舍得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谁都知道,越是贫困的人群,他们对于改变现状的需要越为强烈,对于改变他们现状的能力就越为薄弱。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曾签署过一个《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明确提出联邦政府能够而且必需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成绩差距,确保所有儿童在学业上都能进步,其基本保障就在于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即社会弱势群体所在的地方。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的资源匮乏,因此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在最需要投入的地方,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由此,在为弱势群体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切实为最需要教育经费和资源投入的地方解决的问题,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具体地讲,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主要应该是普惠性的,而不是“窗口型”的,要用以保住“底线”“不让一个幼儿被落下”,而不是用以“示范”,以表“政绩”。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于为弱势群体的幼儿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政府如果因为其有些方面不符合“质量标准”加以取缔,而不是给予支持和扶持,相反,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高品质”“高水平”的教育机构,为少数优势群体服务,那是“本末倒置”的。例如,在落实“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时,若是将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投入到乡镇中心幼园的建设中,看似在落实这个政策,却有“将教育不公平向农村延伸”的“嫌疑”,因为从占据比列不大的公立中心幼儿园中真正受益的主要会是乡镇中相对“有钱有势”的优势群体,而不是生活在村庄里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的农民及其子女。

2.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二

三亚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国际旅游岛优惠政策为其游艇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休闲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 其游艇企业近年来也呈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 由于我国游艇市场的发展时间比较短, 还存在一些限制游艇企业发展问题, 如不能尽早解决, 将会对企业乃至三亚的游艇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面临的问题

1、专业服务型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游艇驾驶、维修、保养、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以及码头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和企业, 海南虽然四面环海, 许多居民是祖辈与海为生, 本是发展游艇业的优势, 但不少家庭经济实力有限, 再加上海南作为特区发展时间还较短, 职业教育明显落后内陆及其他沿海地区, 使得海南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上反而比较突出。同时, 当前海南游艇业人才培训机制弊端也是比较突出的, 国外及香港的游艇驾驶等证的培训是开放的, 从业者可以自行报名参加社会培训组织, 接受相关技能培训, 然后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考核取得资格证书。而海南, 该方面的培训机构还处于高度垄断的状况, 主要由海南船员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和考试, 每证价格达1.3万元, 几倍于香港的费用, 令众多从业者望而生畏, 况且其设施设备、技术力量都还不足, 其证书之前更是只能在海南省内使用, 直到今年2月才实现全国联网通用, 这无疑使得游艇专业人才培养及游艇运动的推广活动进展缓慢。

2、配套产业及公共服务力量薄弱

三亚虽然重视游艇产业的发展, 但目前的产业规划还仅限于码头规划, 对企业真正需要的产业链的整体规划还缺乏, 如海上加油站、维修及保养船坞、航海安全引导体系、海上、路上便利及安保救援设施等相关公共设施规划还很滞后, 这给邮轮游艇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零部件及专业清洁洗涤用品即使企业有钱也很难在本岛购买到。课题组调研到三亚某大型游艇企业, 其曾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海天盛宴, 该大型公务机、游艇及高端生活方式展为三亚及海南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 由于一条跨海电缆限高20米的问题, 而事实是该电缆是处于空置悬挂并不影响对居民的供电, 但该问题近5年来一直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使得一些已经来到三亚准备参展的国外超级游艇只能在港外抛锚, 导致展商与客户极为不满, 除此之外, 该限高电缆本身也会影响即将建成的三亚新通关口岸和游艇维修中心的使用。可以说, 政府对于当地游艇业的发展除了政策的支持外, 还应该在配套产业发展及公共服务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以利于游艇企业的长远发展。

3、水域开放问题

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 虽然所辖海洋面积很大, 但由于其重要的军事地位使得游艇出海海域限制严格。目前三亚游艇开发的海域仅为三亚角至三亚湾一带, 这一带总共只有东岛、西岛、小青州等三个海岛。虽然三亚建有一、二期游艇码头200多个泊位, 码头平均每日停泊船只大约160余艘, 但由于三亚海上水域开放区域范围有限, 特别是三亚市以南的安全开放水域太少, 内外籍游艇想要尽兴游玩会受太多限制, 无法激起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的兴趣。水域范围的控制同时也满足不了客人在海上娱乐项目的需求, 对游艇租赁这一巨大市场及游艇市场的放开和培育增添了难度, 严重制约了三亚游艇产业的发展。

4、游艇和帆船的租赁业务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7号《游艇安全管理规定》, 游艇被定义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并使用, 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业余水上运动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转置的船舶;如果船舶为出于休闲娱乐目的而组建的俱乐部所有, 仅被用于俱乐部成员、成员家属的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业余水上体育运动, 并且除了俱乐部, 船舶使用者不得通过船舶的使用获得任何其他费用。同时, 对于一定成员定额和长度的游艇, 比如12人以上或者20米以上, 将按照客船进行管理。

这个定义直接对游艇租赁业务作了不可作为的定性, 但在实际经营中, 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 很多游艇企业租赁也会进行一些暗箱操作, 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游艇海上旅游规定, 经营者和管理者就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 这往往会增加诸多的安全隐患, 不利于产业的引导普及和政府税收的有效征缴。

5、游艇税赋过重

2006年4月开证的10%游艇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艇的消费, 目前海南进口的游艇关税 (10.5%) 、增值税 (17%) 、消费税 (10%) 等各种税累加超过43.65%, 过重的税赋将相当部分消费者挡在市场外。相比之下, 美国的游艇业发展了近100多年才开始征收游艇消费税, 美国开证游艇消费税的当年有50%生产企业倒闭, 后来这一消费税就取消了。

三、建议

一是加强海南邮轮游艇行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海南已经有多所学校开设了邮轮及游艇专业, 但设备设施还不够齐全, 招生时间也还较短, 同时, 由于实训实践需要, 成本比较高, 学费也就特别昂贵, 不利于本岛渔民家庭学生报考学习;同时, 应该放宽邮轮游艇考证的政策, 增加培训机构, 减少或财政补贴培训费用, 使本岛有兴趣的居民能参与到海南邮轮游艇业的发展进来。

二是加快推进一系列海南邮轮游艇维修基地及保障基地的建设, 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尽早解决完善基础设施与相关配置的建设, 在供水、供电、供油及维护保养保安等软硬件上能上升一个档次, 以便吸引国外游客与国外邮轮游艇的加入。

三是, 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 逐步开发相应水域, 同时鼓励有实力的邮轮游艇企业到边郊区海岸建设会所驿站, 使邮轮游艇及帆船玩家在岛内形成互动和丰富线路及游玩内容, 吸引游客, 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

最后, 由于海南邮轮游艇发展时间不长,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外, 还在金融保险、租赁业务、赋税、备案政策及市场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 但在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优势条件下,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入推进的形势下, 海南的邮轮游艇业如能进一步开放相关政策, 政府能做好职能转变, 企业抓住机遇, 必将会推动海南邮轮游艇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

摘要:三亚游艇企业近年来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建设的机遇,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制约因素, 包括专业人才培养、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海域开放等等。针对三亚游艇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 文章建议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 加强产业配套设施的规划与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适当开放海域等。

关键词:游艇,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3.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三

一、当前中小企业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值明显回落,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下滑明显;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减人裁员频发,就业压力陡增。在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新、老问题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主要表现在:

(一)中小型出口企业接受国外订单减少,出口增速迅速回落

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下行,直接导致国际需求下降、企业出口减少。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外汇汇率和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对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影响。自去年下半年起,企业不敢接国外订单的情况开始显现,许多企业为防止汇率风险,还把长期订单改为短期订单,把大订单改为小订单,造成总订货量减少,出口量值下降。出口换汇成本下降跟不上汇率的升值幅度,出口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亏损企业增加。同时,还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反倾销的制约,中小型出口企业数量骤降。如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从2007年的1000多家锐减到2008年上半年的70多家。

(二)中小企业倒闭趋势不断加剧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去年8月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8.3%,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电力、纺织、有色行业亏损情况严重。倒闭的中小企业大都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际上,从2007年就开始就有大量中小企业停产,仅珠三角地区就有一两万家中小企业停产或者迁往内地。目前状况更加严峻。中小企业倒闭风潮似乎还有蔓延之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

(三)资金紧缺,融资更难,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

最近据浙江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深入台州、温州、杭州等地,走访10多个主要行业和数十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缺口严重,现金流紧张,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贷款首当其冲被压缩掉,许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同时,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资金链断裂的连锁效应将使更多企业受影响;此外,小企业处境艰难,使以往依附大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链正在断裂。

(四)“老板失踪,职员失业”,企业主猝死时有发生

由于企业倒闭程序不透明,企业突然宣布倒闭的情况时有发生,工人无法预先进行自保。如2008年10月15日,合俊集团在东莞的两个工厂同时宣布倒闭,6500名工人突然失业。10月23日,当地劳动部门迅速组织了一场大型的现场招聘会,为大量失业工人提供其他就业机会。中小企业经营、生存的艰难状况已在不同层面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到各地就业目标的实现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五)经营成本上升,大批中小企业不堪负担

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使大批本是微利经营的中小企业无力承受。《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工成本明显提升。如在宁波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约15%,在衢州提高约20—30%。使企业利润下降2—5%。当前,在外部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负担。同时,国家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调整资源税以及加大环境生态保护,都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中长期发展看,仍受到一些旧有问题的制约,主要有:一是整体素质不高,社会信任度低。二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人才、信息缺乏。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四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不适应。

二、解决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政策建议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经营状况,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政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社会中介各方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

(一)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加大资金帮扶,促进结构优化。帮扶中小企业应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是目前扶持内容最为广泛、受益企业最多的财政扶持政策,但该项资金的规模及对项目支持的强度偏低,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持一定的增幅。要从实际出发,分类做好加减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经营困难的企业予以扶持;对结构调整中,技术含量高、或具有替代进口作用、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投资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对产能虽然落后、但劳动较密集的中小企业,帮助其改造提升;对目前实力弱小但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则给予大力扶持;树立“保增长就是保就业”的观念,对容纳就业量较大的中小企业给予大力度支持。要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整合目前实际用于中小企业的各类资金,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建设,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开拓市场、提高服务外包能力。二是开拓市场,推进产业联盟。帮扶中小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在原料采购、市场开拓、产品销售方面,使国内中小企业能与国内大企业、国际惯例对接。以钢铁、汽车等10大产业振兴为契机,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联合众多中小企业组建产业联盟,争取更多订单.政府可在投标、信用保证、流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协作配套,促进产品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或者采购系统,鼓励大企业将有关产品及零部件委托给中小企业生产。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发展政策中,充分考虑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生存环境,不以绝对的规模化进行区别对待,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采购优先安排向中小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服务,逐步扩大其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三是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一批融资信用、创业基地、共用技术、培训等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外经贸公共信息化建设。使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外经贸公共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措施,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及国际贸易动态,提升应对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四是组织社会咨询机构做好咨询诊断帮扶。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开展培训,组织交流,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社会中介,共同建立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社会化咨询服务。五是在财政税收上予以更多的减免帮扶。在税收优惠或减免上要有针对性,注重时效性,应考虑在流转税方面进行适度减免。适当的调整税收政策,如提高中小企业税收起征点的标准。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小银行。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有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的趋势。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加大了银行对其贷款的管理成本,影响银行贷款积极性。金融主管部门应抓紧修订那些不利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制定出鼓励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的新规定、新考核标准、新奖励办法。增加贷款试点股权质押、票据质押等新形式贷款,加强服务创新。同时,应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推动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改制为中小企业银行或村镇银行。建议国家在政策上对中小银行给予支持,如在贷款利率浮动上给予优惠,在财政上给予补贴等。二是加大贷款支持力度。积极建立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由政府财政出资,采取贴息的方式支持增加规模,简化程序,着重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金融服务对内开放的步伐。大力扶持并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允许社区银行与民间银行试点,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加快出台建立与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推进民间金融市场化,放开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将民间金融合法化,并加以合理引导。四是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基金。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着力解决债券市场发展瓶颈问题。帮助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及相关工作,设立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补贴资金,适当降低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成本。五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加大风险补偿,落实信用担保机构减免营业税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担保机构补助支持力度。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设立与发展,完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六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推进建立以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级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避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之间应建立统一的客户资信数据库,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小企业资信记录。加大不良记录企业的信誉成本和社会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树立讲信用的观念。同时,促进资信行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资信调查公司、信用评估机构,而仅依靠金融机构进行信用调查的成本过高。因此,应当鼓励信用调查评估中介机构的发展,支持建立企业资信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有偿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

(三)着力推进创新,加快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

一是苦练内功,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强创新力度、提高集约程度、提高产品与产业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形成自有品牌,摆脱粗放发展方式,建立集约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将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根本所在。二是创新产品结构。面对原材料大幅上涨发展困境,砍掉不盈利的产品,选择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聘用跨国优秀研发设计人才,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成本居高不下时,应采取措施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三是创新市场结构。要认真分析研究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要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四是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与国内、国际大企业合作,加强技术开发力度,革新营销方式,降低营销成本,内部挖潜,节能降耗,改善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

4.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四

象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象山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创建以来,经过了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产业突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工业示范区,现有落户企业571家,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销售收入99亿元,创利税总额8亿元。园区企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开发区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开发区企业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利润大幅下滑。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加上国内“三率三价一成本”碰头和罕见的各类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利润持续下滑。

(二)招工难。我县平均消费水平偏高一直是不能吸引外来劳动力来象就业的一大难题,面向外来劳工的娱乐场所、活动有待加强建设组织。

(三)管理难。由于我县各企业招工面相对较窄,企业招工多为熟人介绍,内部职工群团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素质差,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人才缺乏。由于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一部分企业缺少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较大,劳动生产率偏低。

(五)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各企业间信息渠道较为闭塞,信息资源匮乏,不能及时掌握关联企业现行经济状况,造成部分企业呆账、坏账出现。

二、解决上述问题对策措施与建议

(一)同心协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面对国际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现象,各企业应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变服务外贸为服务内需,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危机中求商机。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决策审批职能,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标准,积极出台相关优惠企业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信息获得渠道,预防企业间呆账、坏账出现。

(二)创新模式,全力破解招工难。政府部门相对企业具有“信用度高”等优势,应大力协助企业招工,加大对外招工宣传力度和密度,在劳动力产出大的省、市、县常设招工点,做到“时时招工”。构建完善信息网络,通过互联网、电视台等媒介手段丰富招工渠道。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本地职技校在园区内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动员优秀学生毕业后在家乡就业,留住本地就业人才。加大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软硬环境”建设。就企业本身而言,应加大投入,改

善用工环境,形成“以工招工”,适度放宽招工条件,加强人性化管理,做到以情留工。

三、多方努力,解决企业管理难。政府、企业应拓宽招工面,多渠道,多来源招工,在源头上遏制企业群团化现象产生。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委(支部)、团、工会、妇代会等组织,发挥组织作用,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通过举办运动会、联欢会等活动加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沟通,融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便于企业规范管理。企业内外积极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各部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卫生防疫、劳动工资、创建等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督促整改,加强企业员工关系保障。

5.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五

一、内涵:

1、定义

2、简介与背景

3、实质表现

二、我国面临人口问题:

1、人口成本

2、人口增长

3、出生与死亡

4、人口老龄化

5、性别比失调

6、人口素质

7、单身意识

三、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

1、环境问题

2、经济影响

3、不堪重负

四、解决对策

1、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五、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关注

2、欧盟

3、日本

4、美国

一、内涵:

1、定义:

(1)、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人口数量问题,主要由非均衡生育(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造成,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和调控迁移来解决。

(3)、人口结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年龄(多子化、少子高龄化)、性别(男女比例失调)和收入(基尼系数高、中产塌陷)结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来解决。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只有通过限制堕胎来解决。人口收入结构问题,原因较复杂,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壮大中产阶层,使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解决。

(4)、人口分布问题,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人口分布问题,主要是通过城镇化的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解决。

2、简介与背景:

(1)简介: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口爆炸的影响——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结果,我们必须确定现代人类是从何时开始的,出生率是多少,以及历史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普遍认为,现代人是在5万年前出现的。我们可以设想,当时是不会限制人口出生的,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一个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生育率——每个母亲大约会生6到8个孩子。到了中世纪,出生率开始长时间地下降。18世纪以后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美国人口学者卡尔-郝伯(CarlHaub)认为,在农业出现以前,在以狩猎为生的方式下,全世界的人口大约只有500万到1000万。科技之光消息,到了公元1世纪,根据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普查,世界人口已增长至3亿。对这个人口应用一个较高的出生率,就可以估算出,迄今为止地球上总共生活过大约1060亿人。我们现在有61亿人,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5.7%。在1900年,全世界只有16亿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世界人口的激增,所以我们现有人口占地球曾有人口的比例在上升。

3、实质表现:

(1.)、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2)、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3)、人口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4)、老龄问题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面临人口问题:

1、人口成本:

所谓“人口的成本”包括上面关于养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社会支出,实际上,它涵盖了绝大部分的社会支出,例如:交通、能源、水利等等、等等。这些社会支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围绕着人口而发生,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也与生活水平有关。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就是人口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共同结果;环境污染程度也与人口数密切相关,生活污染直接与人口数与生活水平相关,而工业污染不但与产业量-实际上也是人口量-相关,而且还和产业水平相关,许多低端产业-包括很多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污染更加严重;城市里似乎永不停止的交通建设投入毫无疑问是与巨大的人口数和经济水平相关的;能源支出不用说;水利支出事实上也是由于人口的需要而生产。

种种社会支出本来就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发生的,所以它们与人口数正相关就毫不奇怪了,只是并没有很多人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这部分与人口正相关的社会支出我就称其为“人口社会成本”,把人口社会成本与人口政策联系起来,就会明白:解决一个社会的社会问题,不是看投入多少总资源,而是要把投入资源与人口数联系起来,看人均投入数,就是人均社会成本水平。

2、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万。56年间,平均每年净增加人口约1367万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

自从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经过30年的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7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30年前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30多年来,中国共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推迟了4年。现阶段,中国人口已成功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这不能不说中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出了成绩。

2006年,国务院决定,在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由各省市自行规定生育政策,这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实行农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西藏等部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允许生育两个以上孩子;有19个省规定,在农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允许再生一个孩子。

3、出生与死亡:

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上世纪出现三次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出生率都在20‟以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2005年下降为12.40‟,比1978年的23.33‟下降了10.93‟。人口出生率每下降1个千分点,意味着少出生100万人口,下降10个千分点就是少出生1000万人。

人口死亡率多年来保持在6.5‟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现在已提高到近7‟。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1978年为12.00‟,2005年下降为5.89‟。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1978年为34.2%,2005年为52.5%,也就说1978年出生三个人有一个人死亡,2005年出生二个人有一个人死亡,死亡人口占出生人口的50%。

4、人口老龄化: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上升到1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比重从2000年的6.7%上升到11.2%。

到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2200万和5300万人。那时候,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5、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

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6、人口素质 :

一个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有赖于人口素质提高。过去出国,看到国外车多人少,国内人多车少;现在出国,感到最深的是,国内城市硬件建设不比国外差,但人的素质、文明程度、法律观念、生存环境等软件差距很大。当前,中国多的是人口,少的是人才,如何把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一大战略问题。

2004年中国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共有5375万人,仅占13亿人口的4.1%,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太大。如美国硅谷地区,城市人口只有200万,高科技人员就有70万。当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日本尽管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多,但由于整体劳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口需要对人口进行投资,更要通过教育培养来提高人力资本。国家投入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3.95%,投入教育固定资产仅占全国比重的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的素质是决定国家发展强大,生活富裕的资本。大千世界无论什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知识的竞争,任何事务发展,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是办不到的。

党中央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7、单身意识:

当然主流社会对单身个体和群落的容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窘迫造成现代人对人口爆炸的恐惧。2000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世界环境规划议题,当年的环境规划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而1999年提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从“只有一个地球到拯救地球”,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 一。

(1)、拯救地球的呼吁反映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灾难性。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紧密交缠,像两个恶毒的符咒。1950年之前,人类达到17亿用了数千年,而50年之后,人类人口翻三番只用了50年,人口增长形成的资源缺乏和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

发达国家耕地负增长,森林草地正增长(不断植树造林,种植草皮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高增长(为了满足增长的粮食需求而毁林造田),森林草地负增长(砍伐森林开垦耕地,滥用木材,过度放养、过度砍伐造成荒漠化,草地面积缩小)。资源消耗的46%归于人口增长,54%归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人类对世界的掠夺性开发一半是出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剩下的一半才有可能用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

(2)、高增长率的人口以及50亿的人口基数已经成了人类发展的瓶颈。

传统的观点认为放弃生育就是放弃了责任和义务,一些传统社会学者曾经就此认为单身者不要家庭子女就是放弃社会责任。从上述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来看,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观点早已经过时。新时期的观点是自觉地节育、少生才是对人类负责的表现。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控制很有远见,符合保护地球资源的人口发展策略;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失控则是人口政策失败的表现。无限增长的人口已经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就业、教育、生活保障等社会问题的困境。

人口问题

有一位未婚中年单身女性忿忿不平地说:“总是说我们不结婚就是不愿意尽社会责任,我不知道他们(主流意识)所说的社会责任是指的什么。难道就是非得生几个孩子,然后养大,和其他的孩子去竞争上学和就业的份额?难道这样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不然就不是?难道我参加工作30年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就一文不值?就不如那些低智商女人生几个儿子?”

绝大多数单身者都倡导一种绝育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们选择绝育大多是为了个性自由的目的,他们认为家庭和子女是对个人最大的拖累,是个性自由的最大负担,个体解放的最大障碍。曾经被传统主流文化认定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的观念,但是放在今天世界人口大爆炸的背景中来看就不再是自私的和不负责任的了。抑制人口增长,有计划地实行节制生育,于人类的生存状况已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决策。单身者的生活态度结果上是完全可以被当前主流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单身者的不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利他性的选择。

三、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

1、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后期编辑:一对夫妻生一个 中国生育率下降 这夫妻靠一个孩子养老就是2 = 1然后是这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组成家庭 2= 1=第一代两个家庭4个人一共生了2个孩子这个两个家庭生下来的孩子又结合一个家庭又生一个孩子这样算就是两个家庭=4人→一个家庭2人→孙子辈1人的模式导致中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严重

2、经济影响:

讨论人口政策问题,要算算经济账。所谓经济帐,就是看看人的效益怎么产生,算算人的成本是多少,以及人口变动情况对这些成本效益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的效益只有加入经济生产中才会产生,也就是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在能对社会产生贡献。那么在中国,人口增加会对收入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很显然,人口增加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或者说,会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简单的分析原因的话,就是经济的形成需要市场、技术、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它因素不足,某种因素过多是没有用的,而在中国,就是人口过多,人口过多而经济有限时,人口再增加不会自动增加经济,而是相互竞争,使人均收入减少。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国家,可能情况不一样,人口不多而资源等其它因素多,那么增加人口就会直接增加经济。

中国目前情况来说人口继续增长,而产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然而人口增加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的效果仍然存在,具体的说,就是就业压力仍然很严重。

国家搞经济的基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的,我们的确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系,但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而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没有不愿意提高收入水平的,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没有愿意让人口增加而让自己收入减少的。

3、不堪重负

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中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1997年到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中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13亿这个意味深长的数目,既有“放大效应”,也有“缩小效应”;这就提醒国国家的公务员,在任何时候,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脱离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只有统筹兼顾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透过13亿,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大与小、多与少、贫与富的辨证关系。例如: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片耕地,似乎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13亿人吃饭就成了天大问题。又如,中国许多餐馆流行一次性木筷,从一个人来说,多用几双筷子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从13亿人每顿饭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加起来就要毁掉一大片森林。这说明,在一个人口大国,再小的浪费,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再雄厚的家底,除以13亿都显得微不足道,而从积极的角度看,再小的节约和善举,乘以13亿都是一个惊人的财富。

四、解决对策

1、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五、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关注

2、欧盟

3、日本

6.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六

摘要:在党的建设目标中提出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想要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首要需要改善的就是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我国农村的经济在近30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过快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带了许多的不便利。怎样才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经济是我们现在探讨的重点。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讨论,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农村;经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迅猛,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底子较薄,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毫无阻碍的前进。发展过程遇到如下几方面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想要发展好经济的先决条件就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然而我国面积广大的农村显然无法做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一些村镇道路交通还没有修葺,无法保证24小时的供电。并且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老化造成了施工困难,无法抵挡水灾。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无法产生高效益高回报,并且都是小作坊式经营很难形成大规模。最后一点农村很难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换成为经济优势。农村的现代化设施刚刚起步很难跟上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高度发展信息化并没有给农村发展带来优势。薄弱的基础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农村的发展。这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干部的职能。

3.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发现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的定价不符合市场,过于低廉很难从中获取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土地承包的不稳定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短期承包造成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降低土地质量。土地流转问题明显存在,不利于农业生产上规模,影响土地使用效率。

4.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然而发展较为迟缓的农村农业结构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越来越不合理。

(1)要从农村经济的全局考虑,农村的农业化发展比较单一,东北大部分的城镇均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不涉猎于其他农副产品,并不向其相关产业转型,单一的种植一种农产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很难提升农村的综合效益。

(2)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的结合点把握不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当今许多城镇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旧无法与农村经济完美的接轨,在一些区域调整上做的不是很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也没有实际的突破,农业生产分散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凝聚力,没有得到既得利益,规模效益不如期望值。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面对现今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与实际状况相结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现今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各政府部门应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对其的建设各级政府应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做重中之重。调整支出结构,将更多的支出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多地承担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此同时,也要强化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与后续的收尾作用。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争取做到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利益。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

想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扩大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这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在这种环境下更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强有力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强化管理方式,激发农民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发展合作制经济,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强化新型产业模式,是加大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的力度,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展。

完善政策和措施,扶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对村级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要从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帮助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3.实行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农业想要得到长远发展,一定要保持土壤的鲜活。要充分利用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只有用足用活土地使用权,才能使土地等资源增值。只有搞好土地流转工作,才能更好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应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的新路子,采取土地租赁、有偿转让等形式,既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又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一要将土地承包的稳定与土地有序流转有机统一起来;二要出台一些政策和制定一套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程序、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三要结合农村城镇化,鼓励农民放弃土地经营,转移到小城镇,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4.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要扬长避短,着重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劣势产业。我们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多层次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发挥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提高。

5.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7.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过快扩张的教育规模使得教育质量难以同步提高

自1999年扩招以来, 高校开始了大跃进式的跨越发展,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15%,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主要表现在高校升格过快过多: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本科上研究生、研究生点上博士点,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升格, 高等院校已经遍及各类城市, 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至2006年中国高校在校人数已达2300万人, 毛入学率也达到21%, 规模已成世界第一。“扩张”导致的结果却是高校教师的素质呈下降态势, 由于招生人数增幅过大, 学生的素质大幅下降, 师资队伍建设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 高等教育总体教育教学质量降低。长期如此, 高等教育发展必然受阻。

2.严重的不平等使得很多人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由于城乡间的不平等在我国社会长期存在, 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报考资格、录取条件倾向于城市, 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不平等情况得到了较大改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贫富间、地区间的巨大差异, 最近几年反映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不平等尤为突出, 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村,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收入微薄, 仅能解决温饱, 在目前高校学费高涨的情况下很多家庭很难有多余财力供子女继续上学,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学子不得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有许多靠政府救济度日的城市贫困家庭面临这样的问题, 造成了贫富群体间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机会不平等。而我国高校学生名额特别是优质高校的学生名额各地区不均匀分配的政策又导致地区间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 严重制约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长期健康发展。

3.高校课程设置失衡, 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受限

过度专业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 文科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差;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低。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是仅具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就能胜任的, 还需要完善其他多方面知识相互配合才能做好, 这是过于专业化教育所不能达到的。设置科学合理的高校课程, 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成为真正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 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时代”向“大众时代”的历史转变。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 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

如何在扩大规模与保持教育质量二者之间达到平衡协调, 既扩大规模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是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实现的。扩大规模要掌握合理科学的度, 坚持质量与规模同时发展, 以质量提高为前提, 规模发展服务于质量提高的原则。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念也要有新的认识。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是否能为当前或未来社会提供足够多的有用人才和科技服务以及指导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做到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规模协调发展。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促进教育公正, 化解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矛盾

首先, 应考虑在高等教育的布局安排, 中西部地区的特点及其特殊的重要地理位置要重点扶植, 不管是财政、政策方面, 还是师资设备方面都要给予适当倾斜, 提高中西部本身的高等教育水平, 使得中西部地区本身能出人才, 培养人才, 从而使中西部学生能够在当地就近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其次, 在享受现有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上, 也要体现出区域间的公平合理来, 特别是在优质高校的录取名额分配上更应尽快、尽早实现。高校的招生制度需要改革完善, 设定名校录取名额科学公平的分配标准, 消除地区间的实际歧视和不公。再次, 国家要在财政上、贷款政策上照顾农村子弟以及贫困家庭的子女, 使他们能够上得起大学, 能够得到高等教育从而更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 要加强打击高考招生中的腐败现象, 杜绝买卖高校招生名额, 使高考招生体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 时代需要具备科学素质的全面综合型人才,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一定要致力解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失衡这一问题, 通过积极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科学合理地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 文科学科适当开设专业性科学课程, 同样, 理工科学科也可以对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人文素质,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应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 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可持续发展继续深入思考。

1.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 今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要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总方针。这个方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来说, 有着重大的意义。任何研究本身, 本质都是一种创新。高等教育研究要对实践起先导性作用, 就要有原创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没有创新和预见, 就没有突破和跨越。

2.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高教研究要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 就必须认清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客服困难, 创造条件, 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尽快向大众化乃至向普及化演进, 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 利用多种方式提高研究水平

首先, 广泛开展高教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是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具有明确的主题, 围绕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的大型学术研讨交流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 要提高教育科研的学术水平。在实际科研过程中, 要持续不断地推进课题研究, 需要倡导领导带头研究;评选先进, 典型推动;形成科研成果的激励机制。

综述

我国在3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 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也必须正视和重视存在的诟病与缺陷, 总结发扬好的经验, 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 改革和完善阻碍发展的教育体制与研究方式, 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朝着更好更强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摘要:回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学科成长的轨迹, 也不难从这30年的探索实践中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总结这些经验, 通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更好更强更科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徐毅鹏.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研究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2.

[2]郑海燕.目前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及路径安排[J].科技广场, 2008, 4.

[3]邓岳敏.论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扩张的视角[J].高教探索, 2006, 5.

8.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篇八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国际先进国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对缓解可再生能源电力集中开发面临的“弃风”、“弃光”限电问题,减少集中式开发的补贴需求,特别是增加城市中的清洁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来,国家通过颁布电价、加大补贴、简化审批等方式,制定了规模化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战略。但一年多以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规模仍低于预期,屋顶协调难、融资贷款难、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为识别当前制约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完善政策建议,我们于2014年7月、8月和10月分别赴广东省三水市、浙江省嘉兴市,以及山东省聊城、济南、泰安、淄博、潍坊、青岛等市开展了调研。

一、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背景

太阳能光伏是一个高新技术行业,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2003年开始实施“送电到乡”等国家扶贫项目起步,到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国内兴起了一批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在江苏、浙江、江西、河北等省,逐渐形成了光伏产业集聚区,并涌现了尚德、英利、赛维LDK等十几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的企业。但由于光伏发电成本较高,这些企业主要以出口国外市场为主,国内市场应用规模很小。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欧美国家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调查,随后征收高额关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内光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考虑到十年来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了几乎一个量级,为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从2013年开始,提出大力扩大国内光伏市场应用。分布式光伏贴近电力用户,节省了输配电成本,大大降低了补贴需求,同时也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可开发清洁能源,因而国家提出要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当年陆续出台了光伏发电价格、补贴、税收等方面相关鼓励政策,颁布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并网接入等管理规定,并提出未来几年每年新增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占8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还将建设1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并将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在示范区内探索规模化的商业开发和融资模式。电网公司也公布了分布式项目并网条例和标准,简化并网程序。浙江、江西等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额外补贴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然而,尽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联合施策,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仍低于预期。截至2014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并网总装机容量2108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394万千瓦,仅占19%,与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特别是在2013、2014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条件下,2014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84万千瓦,仅实现年度发展目标的十分之一。

二、调研概况

(一)广东三水调研情况

国家设立分布式光伏示范区的目的,是发挥园区管委会较强的管理沟通能力,从而解决屋顶协调、企业诚信担保、融资平台建立等问题。调研了解到,为鼓励分布式光伏应用,三水工业园区将各种地方政策与国家鼓励政策相结合,要求区内新建的厂房,必须与政府签订屋顶使用合同,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给予节能减排折减优惠,并组织专业机构,对新建建筑和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国家预期通过园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多个企业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试点,在实际中也得到了有效执行。

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三水示范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进度较缓。到2014年上半年,三水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已建成13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只有约50千瓦是享受2013年出台的0.42元/千瓦时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其余都是享受初投资补贴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主要原因不在于备案、并网、补贴等过去困扰分布式光伏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融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专门支持示范区建设,国家能源局和国开行联合发文,要在示范区内成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地方融资平台,国开行向该平台提供授信,平台以委托贷款等有效的资金运作方式,向符合条件的对象提供融资支持。三水示范区也尝试开展了融资模式创新,成立了由三水园区管委会及其他两家企业共三家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公司,以此作为融资平台。为降低风险,国开行要求地方政府为这笔贷款提供担保。虽然地方政府在发展分布式光伏方面非常积极,但这种担保会占用地方政府举债空间,影响地方政府整体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对此难以下定决心。项目公司无奈提出由股东按照股份比重提供相应金额担保的方式获得国开行资金,即传统的股东担保融资方式,这也意味着建立地方融资平台的模式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国家计划通过政策性银行支持开展融资平台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浙江嘉兴调研情况

浙江分布式光伏发展排名全国第一,与其光伏产业基础强、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发展密切相关。浙江是全国分布式光伏补贴力度最大、出台时间最早的省份。在国家对分布式光伏补贴0.42元/千瓦时的基础上,浙江省2013年出台了全省再补贴0.1元/千瓦时的优惠政策。2014年前三个季度,浙江新增分布式光伏28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嘉兴并不是国家确定的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但围绕海润等光伏龙头企业,嘉兴较早制定了着力发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综合创新战略,即光伏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体制创新、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区域智能电网建设、政策集成支持体系创新相结合,力图打造新能源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战略。为此,嘉兴市在国家和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再提出全市补贴0.1元/千瓦时的刺激政策,而下辖秀洲区更是提出再给予1元/瓦投资补贴的第四级补贴政策。秀洲区规划建设6.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项目,截止2014年6月,全区已建成2万千瓦,占全省新增规模的2%,相当于很多省的装机规模。嘉兴市下辖的桐乡、南湖、海宁等区县,也都类似的补贴政策。

嘉兴市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成功经验是政府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嘉兴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工业园区的屋顶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妥善解决好屋顶业主、光伏发电业主、电力用户三方的利益关系问题,落实屋顶资源,实施硬措施。

虽然围绕促进光伏产业集聚区的嘉兴模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应该看到,这些成绩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省、市、区三级较大的资金补贴政策,这与嘉兴经济实力较强有关,而这种补贴优惠取消之后的后续成长力如何,也难以评估。

(三)山东济南、潍坊等市调研情况

山东是经济能源大省,电力需求量大,凭借较多工业厂房屋顶、用电负荷大的优势,建设了一批投资回报效益较好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快,2014年上半年并网容量达到25.4万千瓦。通过光伏开发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合作的形式,拓展了分布式光伏可开发资源。如山东高速集团与英利太阳能公司合作,计划在山东高速服务区、护坡、互通立交闲置土地、大型工矿企业、蔬菜、养殖大棚、沿海滩涂、池塘等规划建设1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英大新能源公司与山东海化集团合作,在潍坊利用碱渣综合治理土地计划建设2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以5条35千伏电压线路就近直供潍坊纯碱厂、滨海开发区等用电需求。由于这些项目规模较大,母公司具有开发实力和贷款担保能力,实质是以投资建设电站但享受分布式光伏优惠政策的方式进行开发,绕开了分布式光伏开发的收益分享机制复杂、融资担保困难等问题。

调研中还发现,2014年国家能源局给山东省下达了100万千瓦的年度光伏发展计划,其中20万千瓦是光伏电站、80万千瓦是分布式光伏。但实际建设情况是集中式电站较多,分布式项目完不成指标。原因是电站项目电量全部销售电网,收益可以保障,分布式需协调利益相关方关系复杂,及时回收电费具有不确定性。在2014年国家调整分布式光伏项目范围之后,这些项目还是宁可将电量全部卖给电网,正是因为电网代为计量和收费的第三方售电模式仍不成熟。

三、当前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

调研发现,虽然部分地区、部分项目仍存在电网接入难、补贴发放不及时、审批流程不透明等问题,但这些已不是困扰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主要障碍。当前制约我国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导致项目收益预期不稳定,难以形成完善的商业开发模式和投融资体系。这主要是因为: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存在较大市场风险

当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商业模式局限于两种:一是自有屋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二是合同能源管理,光伏系统开发商在业主屋顶建设项目,向业主供电,也可以余电上网,协商利益分成关系。由于自有屋顶的企业,并不是专门的发电企业,因而,一般情况下,我国以提供合同能源服务的第三方开发分布式光伏系统模式为主。但由于我国尚没有建立有效的诚信体系,使得合同能源服务公司面临着屋顶业务不交电费的违约风险,而一般金融系统没有精力通过司法手段去降低这类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而不愿意对此类项目给予融资。合同能源服务的融资难,在节能服务管理领域普遍存在,昭示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融资模式需要有较大的创新突破。

(二)屋顶业主长期稳定用电的风险难以消除

我国目前的补贴模式,要求拥有屋顶业主必须有较大自用电量比例,这是因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减少的光伏发电抵消的从电网购电的电费支出,通常工商业电价0.8—1元/千瓦时;二是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如果自用比例较低,光伏电力只能输送到网上,那项目将只能获得当地火电上网价格的收益,这个水平一般在0.3—0.4元/千瓦时,大大低于工商业电价。因而,如果屋顶用户电量降低,将大大降低项目收益,极端情况下,如果屋顶业务的企业倒闭,完全没有电力消费,分布式光伏项目将不得不全部上网,项目收益将大大低于预期。

(三)现有电力体制机制限制了分布式项目扩大收益的可能

我国《电力法》规定,一个售电区只能有一个电力供应商。在电力短缺、计划经济时代,这对保障电力供应、理顺电力建设非常必要。但这个规定大大限制了贴近电力用户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建设。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专门出台文件豁免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电许可权,但这些项目仍只能“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在自身无法消纳全部电力的情况下,无法向相邻的电力用户供电。因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人只能寻找同时满足足够大的屋顶面积、有足够大自用电特征的屋顶项目,这大大局限了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空间。

(四)行业信息不透明束缚了投资人的决策空间

分布式光伏项目一般有20年的发电寿命,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分布式光伏项目信息数据库,光伏产品参差不齐,开发商、运营商的能力也无法评估,项目年发电量等信息没有充分披露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这些都使得他们无法衡量项目的真正品质。由于没有成熟的资产评估体系,保险公司实质性介入不足,使得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的风险共担能力大大受限。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诸多风险,金融机构普遍无法将分布式光伏系统当作一个可带来稳定收益的资产。金融机构认为,难以真实评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现金收益,无法对项目给予有现金流担保的贷款。因而,不仅商业性银行没有介入分布式光伏的项目融资,连国开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创新上也存在着诸多顾虑。总之,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分布式光伏系统无需燃料的发电效益及其带来的显著环境效益,都无法转变为金融系统认可的抵押能力,整个行业缺乏证券化能力,严重缺乏持续不断、有活力的资金投入。

四、国外发展分布式光伏经验

国际上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好的国家具备三方面有利条件:一是具有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二是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制定了较大力度的经济激励政策,三是投资市场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

电力市场开放竞争,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德国一直是光伏发电领先国家,且80%光伏项目是以居民为开发主体的分布式光伏。普通居民对投资光伏系统具有可行性、积极性,除其房屋以独栋建筑为主、具有屋顶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其开放竞争的电力市场。只要符合安全、环保、土地使用、并网标准等要求,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电源开发的申请手续便捷,市场进入门槛较低。通过上下网安装两个电表,分布式光伏开发者既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也可以全部出售,甚至可以集连成片、以股份形式共同开发并分享发电收益。美国加州等实行“净电表”政策,电量也可以自由买卖,竞争性电力市场是重要的前提。

可再生能源发电支持力度大,保障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德国、日本等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都显著高于我国,基本是我国的两倍以上,但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稳定、盈利空间远高于我国,德国前两年甚至出现了分布式光伏发展超过预期,政府主动控制发展规模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较大力度且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的支持,如德国、日本实施固定电价政策,美国实施配额制和“净电表”政策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税收手段等增加化石能源利用成本,内部化其环境外部性成本,高电价使分布式光伏获得了公平竞争环境,具有市场竞争力。德国2014年居民电价约为26欧分/千瓦时(2.2元/千瓦时)左右,电价中各类税收约占一半,主要是资源税和环境税种。在较高稳定的收益率面前,分布式光伏成为养老金、保险等争相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热点领域。

投融资市场信用体系完备,为创新融资模式提供了基础。美国、德国对分布式光伏系统投资者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系统,包括对组件采购、系统维护、电量生产等数据都进行实时统计,信息透明、及时公布,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了保护,且便于对资产评定和估值,有利于光伏资产证券化。美国Solarcity公司就创新建立了这样一个融资平台,利用美国投资新能源可抵扣税的鼓励政策,通过统一租赁屋顶资源,负责项目选址、开发、运营,与屋顶业主获取、分享电费和抵税收益。由于资产盈利性好,公司上市并获取了良好信誉,将光伏资产证券化并向投资公司、社会资本等融资,并与特斯拉电动汽车、谷歌等公司等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促进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思考

分布式光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描述的能源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核心技术,发展分布式光伏是实现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是全球大势所趋。就我国当前而言,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金额小,是最易吸引社会资本的领域。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领域,只能投向房地产等过剩产能领域;另一方面是类似分布式光伏等新兴行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步履维艰。

虽然我国的体制机制与国外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但国外在创建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落实已有政策,清除各种风险

一是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对新建厂房、公共建筑、高速和加油站闲置空间等提出建设分布式光伏的要求,预留场地、规范标准,保障分布式光伏资源来源。二是加强监管,加大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公司的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对分布式光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报告,对相关政策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及时调整不足之处,清除政策落实执行中存在的障碍。三是完善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项目备案、并网、补贴发放流程,保障项目收益持续稳定,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实施层面风险。

(二)开展电力运营模式创新

必须改变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将其“购售电”价差盈利的模式,改为政府考核运营管理效率、核定盈利水平的模式。只有这样,电网企业才会真正开放分布式光伏项目在配电端的发展,光伏发电冲抵其售电量不会影响其收益,从而使分布式光伏能够向第三方售电,拓宽了对适宜屋顶的选择范围,从而大大降低自用电比例不足带来的收益降低风险,并最终形成“第三次工业”所描述的千家万户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局面。

(三)创新投融资政策机制

在国家金融创新要求的鼓励下,深圳前海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也开展过“众筹”模式的金融创新,但这个“股权众筹”的模式没有消除投资风险,增加了协调多达上百人利益的新风险。从国外情况看,个人用户总投资额不大、不存在第三方风险,是最易鼓励发展的领域。因而,建议应加大对江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有自住房屋居民或农户的小额金融支持力度。

未来,必须要推动分布式光伏资产可证券化,其核心是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对组件商情况、组件产品质量、开发商资质、项目发电量、地方政策变动等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并吸引保险机构的介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从而为电站产权交易等新型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上一篇:药学院学生请假制度下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论文之读关键在于落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