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讲课

2024-07-26

沁园春长沙讲课(共9篇)(共9篇)

1.沁园春长沙讲课 篇一

沁园春.雪

师:古往今来与雪有关的佳作比比皆是,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哪些与雪有关的诗句呢?

生: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看来大家的积累很丰富啊!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首词《沁园春.雪》,看看伟人笔下的雪景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对于毛泽东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在这里老师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够代替老师给大家介绍下毛泽东。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雪》中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而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由来在一千多个词牌名当中唯一一个有根据可循的,沁园是汉明帝为他最喜欢的五女儿刘致也就是沁水公主所建的庄园,东汉的窦宪仗势夺取了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形成了一定的曲调格式,沁园春这个词牌因此而得名,他又叫《寿星明》《洞庭春色》等。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词是毛泽东按照沁园春这个词牌的格式,借咏雪抒发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师:那么大家知道这首词作于那一年吗? 生:1936年2月

师:在1936年2月,当时中国的局势是怎样的呢?有哪位同学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

师:看来同学们对历史都很了解啊!的确,当时中华民族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毛泽东率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开展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过后登上白雪覆盖的高原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后写下了这首词。

师:学过很多词之后不难发现,要想学好诗歌,尤其是那种抒情性很强的词,首先要反复的诵读,只有大声地有感情的把词朗读出来才会初步感受到作者作此词的心境,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词呢? 生:激动 自豪的感情来读这首词

生:豪迈的大气磅礴的感情来读这首词

师:说的很好,这首词最能体现毛泽东的词风——豪放,那么那位同学能试着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很好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声音在大一点在洪亮一点就更好了。还有那位同学能给大家朗读一下,我找一位男同学给大家读一下。生:读

师:读的很好很有感情,有那么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啊!现在老师教给大家个任务,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词的上片找出你认为读起来最激动人心的句子,一会老师找同学读一下。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读很有气势啊,还有哪位同学把你找到的给同学读一下? 生: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师:雪对于北方同学来说非常的熟悉,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在面对被白雪覆盖的北国风光时心中那种慷慨激昂充满斗志的感情。那么作者的是用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情达意的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词的上片,在原文中标注一下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写景抒情的。

师:同学们标注好了之后,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标注好了吗?上片一共就四句,可以说句句都独具匠心,我们一句句来找阿,先看第一句,北国风光,作者在这里点明了要歌咏的对象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的景色作者能看见吗?在这里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呢?

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登高远望“千里万里”是作者看不见的,所以他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说的很好,那么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啊?大家想一下,大地被冰封而变得沉静了,不在是那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雪花漫天飞舞,这一用了怎样表现手法呢?

生:我觉得这里作者还用了动静结合表现手法,冰封的大地是静态,而雪花纷飞是动态,这样写出了北国风光的特点

师:对了,作者在这里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北国冬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特点。同学们刚才找的这些都很正确,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写作技巧,在这里老师认为作者还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我们在《木兰诗》曾经学过这样一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军战士百战死,将军战士十年归”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修辞手法的哪一种吗?

生:老师,是互文

原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

师:说的好,这句话作者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作者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短短的八个字就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巧妙的把北国的冬天特点写了出来,我们来看后两句,作者还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呢?

生:作者还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作者把山和原比作银蛇和蜡像,同时也把山和原拟人化赋予人的生命和性格想要与天一争高下。师:找的很准确,那么作者在这句话中还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我们看,山和原本来是静态的,但是在作者眼中山在舞而原在驰 生齐答:动静结合

师:对,作者在这里用了动静结合表现手法,把山和原普普通通的景象写的栩栩如生,我们共同来看下上片的第二句,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在这里强调了雪非常大,而莽莽则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在这里指雪非常的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望 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巨浪。长城的内外白茫茫的一片是作者能够亲眼所见的,但是黄河由于冰封失去了滔滔的浪作者能看见吗?显然是不能的,其实黄河的结冰期在各个河段是不同的,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生:虚实结合

师:对,作者在这里用了虚实结合表现手法,赋予冰封雪飘更为丰富的直觉,使我们能通过这种写法,感受到那种北国风光的壮丽。那么大家看下上片最后一句,红装一般都是少女最爱,那么作者作者把什么比作穿着红装的少女了呢?

生:雪后的北国比作了披着红装的妙龄少女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齐:比喻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我们看,这句话的确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作者在这里省略了本体祖国和喻体妙龄少女。刚才同学们找的都很准确,显而易见作者在这首词的时候无论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我们知道一首词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他写作手法的巧妙还在于他遣词造句的精练得当,而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首《沁园春雪》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那么作者用了哪些字词用的非常好呢?大家快速的阅读词的上片同样在你认为作者用的好的地方标注一下,(我们也可以前后座同学探讨一下交流一下意见)师:同学们都找好了吗?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找一下,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第一句封和飘用的比较好,冰封是静态的而雪飘是动态的,他写出了北国冬季独有的特点,让人对北国的冬天有一个很深的印象

师:解释的很好,我也同意你的看法,封写出了北国的冬天天寒地冻的静态美,而雪的飘的飘则写出了大雪纷飞是那种洋洋洒洒的动态美。当时大家想一下,作者俯视的大地冰封,而仰视的雪花纷飞,作者这种视觉的转换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空间,使得作者为下文创造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意境。紧接着作者登高远眺又看见了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找一下? 生: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师:找的很准确,作者登高远望他望见了长城,黄河,山舞,原驰。大家仔细思考一下,作者远望可以看见很多景象,但是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长城和黄河呢? 生:都位于北国最能体现北国的风貌

生:是古代人民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抵御外来侵略的工具,最能激发广大民众的自豪感 生:表达了要誓死保卫中华民族的心声

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盘踞在祖国的北方大地上,曾无数次抵御外族的入侵,它也代表着中华儿女顽强不屈誓死保卫祖国的心声,而黄河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与历史长河样流淌不息,见证着悠悠五千年的荣辱兴衰。作者选取这两个景观来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那么除了这这两处景观作者选的好外,作者在写景时还有那两个字用的比较好?

生:我觉得舞和驰用的比较好,作者把大雪覆盖的山脉和原野写活了,而且还赋予其生命和思想,想要与天一争高下。

师:说的好,请坐!我们看“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固然因在大雪纷飞中远望群山和原野连绵起伏,确实给人一种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为作者情感的变化,使他眼前的大自然由原来的死寂而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我们深刻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伟人的那种博大宽广的胸怀,同时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也体现了广大无产阶级那种奋发向上的积极斗争精神。师:接着我们看词上片的最后一句,哪位同学能够发挥你的想象给大家描绘一下雪后的北国风光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生:等到晴天,白茫茫的北国大地像是一个披着红装的少女十分的妖娆美丽。

师:描绘的很好,上片的最后一句是作者虚写的,从这个须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想象雪后的另一番景象。那么作者有在向我们预言什么呢?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是必然的,这是北国冬天的独特之处,但是这样的大雪天气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显然是不能的,春夏秋冬的更替是必然的,而历史的车轮也不会就此停止不前,作者在像全世界预言,革命一定会成功的,这是历史的必然。那么老师在这里有个疑问,作者为什么把雪后的北国比作一个穿着红装的少女,而不是比作穿着白装的少女呢?这个红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大家快速的翻阅字典看一下。

生:红色代表着像鲜血那样的颜色,革命的,象征着成功。师:给锦绣河山披上红装则象征着革命的彻底胜利 刚刚我们一同学习了词的上片,那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笔,仿效诗人的写作技巧写一处你最喜欢的景。力求精炼传神!

2.沁园春长沙讲课 篇二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当前中专生来源趋于多元化, 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笔者任教的一个班为例, 全班78人, 其中一人大学毕业;五人上过高中,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接受能力;三人工作后又来学习, 基础知识多已遗忘, 但目的明确, 学习刻苦;三名新疆学生汉语水平低, 但学习认真;其余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 人数最多, 水平和素质也最低,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班学生年龄也从14岁到36岁。这些学生毕业后, 少数人升入大专继续学习, 多数则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再到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因此, 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 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人卫版《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 该教材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第五单元励志人生的目的是使学生品味人生真谛, 理解磨砺心智在人生旅途中的作用,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自我品格。《沁园春?长沙》是本教材入选的唯一一首词, 体现了诗人毛泽东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充满了现代气息, 作品采用的形式又完全是中国传统词的形式, 是贯通古今的佳作,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突出体现了教材以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性、时代性的编写理念。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优化演示, 诗配以乐, 诗配以画, 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 达到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安排两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解词的有关常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课外学生主动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二学时具体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 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专学校一般是每门课两学时连上, 课间循环播放配乐朗诵, 充分营造轻松环境, 增加课堂趣味。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学时】

首先介绍词的常识。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 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中专生多数活泼好玩, 本课因势利导, 从玩说起, 自然引入对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等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 知识点多, 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等面对全体学生作详细讲解;其余作简要介绍或提示, 兼顾各类学生, 尤其为程度较好求知欲强的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学习余地。

接下来由豪放词引入对毛泽东及其《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的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青年时期以天下为己任的事迹和本词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主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在课间播放配乐朗诵, 为下节课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

【第二学时】

鉴赏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把文学作品比作玲珑宝塔, 初看令人怦然心动, 忍不住捧在手中反复仔细把玩, 甚至小心翼翼拆开来探究其中奥秘, 待到了解透彻, 再重塑宝塔。此时欣赏者望着宝塔, 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鉴赏文学作品正与此过程相仿。本课时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领悟、感受“初看宝塔———拆散宝塔——重塑宝塔”的经典方法。通过配乐朗诵, 从感官上熏陶学生。第二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 身临作品意境, 然后以“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为场景具体赏析, 其中以“湘江秋景”为重点, 最后集体朗诵, 从整体上再次感受作品魅力。教学过程如下:

1. 熟悉内容

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学生注意语音和节奏, 学习“寥廓、峥嵘、遒、遏”等重点字词。然后介绍诗词节拍的停顿规律, 指导学生画出这首词的节奏, 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2. 理清思路

《长沙》是作者在革命转战途中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 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 理清思路。首先让学生圈出塑造形象的关键动词。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立、看、怅、问、携、忆、记”这些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 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 品味赏析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 想象革命转战途中经过故地湘江橘子洲, 怀人忆事。然后以湘江秋景图为案例教会学生“拆散宝塔”的鉴赏手段。

作品前三句十二个字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人运用倒装句式将“独立”置前, 把人物从景中推出, 凸现出卓然而立的形象, 更激发了想象与联想:在“寒秋”的氛围中, 诗人旧地重游, “独立”洲头, 看到、想到了什么, 又要表达怎样情思呢?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通过视角变换, 远望或近观, 仰视或俯瞰, 以“看”字统领湘江秋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众多意象动静结合, 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 (万、百) 、范围 (遍、漫) , 色彩浓度 (尽染、碧透) , 运动力度 (争、击、竞) 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图画, 荡尽千古悲秋之气。

“诗言志。”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 让学生看到诗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领袖, 他有博大的胸襟, 崇高的风范和奋发向上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多愁善感的文人, 所以本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 充满生机。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面对壮丽河山, 诗人蓄积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思索。站在孩子们面前的已不是游人或诗人, 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哲人。

提示学生联系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升学生贡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结束语, 正是豪情壮志的自然流露。

4. 整合小结

鉴赏完毕, 师生一起“重塑宝塔”:作品上阕描写色彩瑰丽的湘江秋景, 诗人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主题;下阕追忆往昔岁月, 通过“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把祖国的秀丽河山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 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往昔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 收到了借景抒情、忆事言志的艺术效果。

实践证明,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意境听说读练,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鉴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 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从而圆满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叔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2—124.

3.《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篇三

【启动模式:朗读与议论】

师:拿到教材,大家有没有发现书薄薄的,但很好看?先看封面,左上角是什么?

生(齐):编钟。

师:对,战国编钟。音乐,穿过几千年悠悠传来,涤荡我们的心灵。再看封面下面部分,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以后要学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打开课本的目录,我们以后的大概十个星期时间要学习这样的几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看到了么?

生(齐):看到了。

师:我们先来看“向青春举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跟“青春”话题有关。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高考作文命题并不神秘,原来考的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候学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所以,课本可要学好了,是吧?

生(齐):是的。

师:这个专题的学习方式,编者也做了提示。看到了吧?是什么?

生(齐):活动体验。

师:什么活动?大家猜一猜?

(众沉默)

师:把课本打开到第三页看一看,看看什么方式?

生(齐):吟诵青春。

师:诵,就是朗诵,那什么是吟?“吟”跟“诵”那个境界更高啊?

生(齐):吟。

师:吟!啊,多好听啊!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下面我们就一起吟诵青春。课前,大家对《沁园春·长沙》已经预习过两次了,我们也进行了检查。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都会默写了,尽管个别字还不准确,但是都已经背得了。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那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准备挑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吟诵。

(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既然是活动体验,大家就要充分地去体验。刚刚大家朗读得不是很热烈,不是很有激情。再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生放声朗读)

师:好,时间到,谁先来吟诵青春,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谁先来?

(一男生首先举手)

生1:是后面的,下阕的。

师:嗯,下阕的,开始读。

生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齐鼓掌)

师: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生2:慷慨激昂。

师:慷慨激昂,评价蛮高的,所以大家都鼓掌了。(面向男1)你读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慷慨豪迈之情洋溢在胸腔之内。

师:好,请坐!谁再来?(等待了一会儿)嗯,有请!

生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嗯,怎么样?自己觉得怎么啊?

(生鼓掌)

师:朗读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3:就是觉得眼前浮现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

师:这个画面,你愿意表演出来吗?

生3:好的。

(生齐鼓掌)

师:可以到讲台这儿来吗?

(生3跑到讲台,生再鼓掌)

师:你现在就是青年毛泽东,你就站在湘江边上,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你能不能通过眼神、动作把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来?

(生齐鼓掌。生3沉默)

师:眼神,还有这个头动,头怎么动?

生3:朝上和往下

师:好,你来试试。

(生3表演后,生齐鼓掌)

师:嗯,你刚刚说,朝上看、朝下看,其实就是“仰视”和“俯视”。一仰一俯,一上一下。好,你既然已经表演了,而且大家很肯定。那不妨再奖励你机会,让你多表演一些。

(生笑)

师:作者现在站在湘江边上,你看到了哪些图画?刚才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有什么画面?

众: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能看到“万类”吗?这是总体概括。他能看到的画面还有哪些?在什么地方?

众:前面。

师:对,就是前面的几句。前面还写了哪些具体的画面?

男2:湘江北去。

师:湘江北去,嗯,这个是可以看到的。

男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师:嗯。你提到“看”这个字,我想提一个问题——“看”到的具体画面有哪些?当这个“看”字正式出现的时候,它实际上应该不应该包含上面的内容?

众:不应该。

师:那么这个“看”包含哪些画面?能不能一个一个地把它说出来?

众:万山红遍。

师:然后?

众:层林尽染。

师:还有么?

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还有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看”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是不是?一个“看”字引起了下面的一系列的画面。那么“看”这个字,在诗词当中,我们称它是什么字?

(无人回答,都小声嘀咕)

师:叫“领字”或“领起字”。它领起了下面几个句子?

(有人说六句,有人说七句)

师:应该是“六加一”句,七句。(面对生3)这七句的画面,我能不能请你把它整个演示出来?你有表演的天赋,刚刚的仰视、俯视很不错!我来读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你可以“看”了。

生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边吟诵,边表演)

师:嗯,他扮演得最像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仰视、俯视”,那个头动得很准确。前面的那个“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还是停留在刚刚“鹰击长空”的视角上吗?“鹰”是小的,所以眼睛去看它的时候,应该是聚焦的。然后再看到水里的“鱼”,眼睛还是聚焦的。所以,在“鹰击长空”之前,眼睛要不要聚焦啊?

生(齐):不要。

师:前面“看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啊?

生(齐):到处看。

师:应该放开眼光,扫视吧。“万山”不是“一座山”啊,是无数的山。“看万山红遍”,视野开阔,好像万物都能看到,是吧?“万山红遍”,这个“红”是一大片吧,“红遍”,哪一个字很传神啊?

生(齐):“遍”。

师:一片红,江山一片红,“万山红遍”,所以目光要放开来。然后“层林尽染”,目光依然是要散开来的,山上的树林是一层一层的。“尽染”,哪一个字很传神?

(有人说“尽”,有人说“染”)

师:“染”好,“尽”也很好,说明染的程度怎么样啊?

生(齐):深,广。

师:“染”的程度怎么样?很深吧,到处像是染过了一样,什么颜色啊?

生(齐):红色。

师:秋天,霜打后,有一种树,容易变红,那是什么树?

生(齐):枫树。

师:枫树,枫林。停车坐爱——

生(齐):枫林晚。

师:霜叶红于——

生(齐):二月花。

师:“枫林”,“红于二月花”,是红色的。那你(面对生3)能不能再表演一下,面对“万山”,把这七个句子再表现一下,包括眼神、手势、头的转动,大家来看看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3表演后回到座位上,生齐鼓掌)

师:刚才,他的视角调整非常好。“看万山红遍”的时候,他的头扬了一下,然后“漫江碧透”的时候,他的头呢,又低了一下,那么他为什么要调整这样的视角呢?你说,为什么?

生4:因为江在地上。

师:江在地上,在什么地上?“万山”,高于江面的那个群山。“层林”,也是在山上吧,所以这个时候他调整了一下,视角就有了层次,上、下。另外,这个山上的水,从距离的来讲,哪个近,哪个远?山远……

生:水近。

师:所以,江是近的吧,江就在眼前,江的远处就是山,对不对?

生4:嗯。

师:好,请坐。那么,大家有没有看到这幅画面的一个构图?“漫江碧透”,是水面,所以要平视,所以头要从看高处边城看低处,但是也不能低的太过,俯视,仰视。然后“漫江碧透”,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透。

师:透。“碧”是什么颜色啊?

生(齐):绿色。

师:哦,绿色。“碧透”,“透”,是如此的碧绿。大家发现,如果要把这个图画出来的话,色彩怎么样?

生(齐):鲜艳。

师:很鲜艳,怎么看到它鲜艳的啊?

生(齐):“红遍”“碧透”。

师:哦,红的和绿的,进行了对比。刚才是“层林尽染”,现在是“漫江碧透”,红绿相映,相映成趣。“百舸争流”,“百舸”,船多不多啊?

生(齐):多。

师: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争。

师:争,竞争。我请同学们综合起来把这个句子来欣赏一下。刚才这位同学(面对生3),已经向我们表演了一下,大家现在看看,画面很美,那么“美”在何处?来,请你把刚才分析的内容总结一下。

生5:先看远处的山,万山,然后到山上的树,层林。然后呢,看到江中的船,争先恐后的行驶,然后一转眼看到了天上的鹰,然后呢,低下头来看到了水里的鱼。

师:还可以更概括一点。

(又请一位同学)

生6:由远及近。

师:哦,由远及近。还有呢?

女4:由高到低。

师:由高到低,由上到下。还有没有啦?

女6:没有了。

师:好,请坐。谁来补充?也用四个字,有节奏,好听一点,谁来说一说。

(举手)

生7:红绿相衬。

师:嗯。还有没有啦?你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举手)

生8:动静结合。

师:动静结合,怎么看出来的啊?

生8:“百舸争流”是动态,“万山”“层林”是静态的。

师:说的对不对?对的呀。你看红遍群山、层林是不动的,静态的。然后呢,“百舸争流”,一下子动起来,那么下面的画面是什么?

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刚才有一个动词“争”,这里的动词是什么?

众:击。

师:击,还有呢?

众:翔。

师:你看这个“击”,肯定有力量。“翔”这个词通常用于什么对象?

众:鸟。

师:现在是写“鱼翔”,词人把这个特点移到鱼的身上,说明鱼怎么样?

众:游得快。

师:鱼自由自在,毫无阻碍,是不是?所以作者最后来了一个总结,万类霜天竞——

众:自由。

师:那么这所有的画面组成起来,具有什么特征?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写山,写水,写江水上的船,写天空中的雄鹰,写水里的鱼,概括起来,都有什么特点?来,你说。

生9:生机勃勃。

师:怎么看出来的啊?作者有没有点出来?

生(齐):竞自由。

师:很好,请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读一下,体味画面之美。

生(齐):“看万山红遍……竞自由”。

师:下面,我们继续吟诵青春。好,谁再来?

生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句来吟诵?

生10:这一句是作者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因为当时的他们,大好的青春还在,诗人心中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不平凡的大事。

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时候?

生10:1925年。

师:嗯,写于1925年。那么诗中的这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的是他在湘江边上回忆过去的生活,过去读书时的场景,也就是跟你们这个年龄一样大时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也有一个字,把它领起,哪个字啊?

生(齐):“忆”。

师:跟上文的哪个字一样?

生(齐):“看”。

师:那么“忆”这个字引起了下文的多少句?

生(齐):十一句。

师:十一句,就到管最后了。想一想,到底多少句?那么最后一句,好像有另一个词来领起,哪一个字啊?

生(齐):“记”。

师:既然有了一个“记”了,说明前面的“忆”的内容和它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忆”引起了多少句?

生(齐):八句。

师:这就准确了。这八句你很喜欢,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解释一下,当年的这些同学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0:具有爱国情怀。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1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师:嗯,这是第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生10:“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就是淡泊名利,就是蔑视达官贵族。

师:嗯。你能不能再说说,他们这班人还有什么特点?

(生10思索、沉默)

师:好,你先坐下去,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来补充?好,你来。

生1:“指点江山”,用自己写的文章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然后对天下负责。

师: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用笔,用文章,用言论来号召天下——你有补充吗?其他人有补充的吗?他们这些人,这班同学还有什么特点?抱负有了,责任有了,还有什么特点,要抓住一些句子来看一看。

生10:“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明这帮年轻人比较有才华。

师:嗯,报国要有才。前面还有一句话,点得更清楚。

生(齐):“风华正茂”。

师:“风华”是什么意思?风采和才华。这表明当年的那帮同学有才华,有担当,有抱负,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生(齐):是。

师:你再来朗读一下,把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10朗读“恰同学少年……万户侯”后,众鼓掌)

师:请大家继续吟诵青春。

生11:我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每读一遍,我的心胸就开阔一次。

师:你能顺便说说“谁主沉浮?”

生11:毛泽东。

师:大家看看对不对。

生12:除了毛泽东,还有“同学少年”。

师:哦,原来是当时的一帮同学、一代有才华、有抱负、有担当的青年人立志以后“主沉浮”。从上下阕的内在关系来看,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给出了答案。下面,请继续吟诵青春。

生13:我特别喜欢词的最后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吟诵后,生鼓掌)

师:为什么特别喜欢?

生13:“击”字用得好,显示出与风浪搏击的力量,如果是“游”,就失去了力度。还有,击水时激起的波浪,竟然使飞舟停滞着,这种夸张更突出“击水”的气势。

师:欣赏得太到位了!我也很喜欢最后的三句。设想一下,没有最后三句,下阕就会是什么结果?

生13:整个下阕就显得直白,而安排了这三句,就显得形象、含蓄。

师:是的,形象、含蓄。对上阕提出的问题“谁主沉浮”的回答,既有直白的回答,也有含蓄的回答。特别是在文本的最后,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我们写文章也要讲究结尾含蓄。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实际生活,也选取一个典型的画面或镜头,来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众议)

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21世纪的主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写作的标准,我们定位为仿写。写三句,也以“曾记否”开头,然后仿写两句,总字数不变。

(生仿写)

师:写好了吧。下面我任意抽取两位同学的仿写答案来交流交流。

(两个同学分别抄在黑板上后)

师:先看第一位同学写的:“曾记否,到岱宗攀岩,气势磅礴?”岱宗指什么?

生(齐):泰山。

师:“攀岩”如同“击水”,这个镜头很生动,很典型,写出了青年人的时尚和活力。惟一的遗憾是,不押韵。谁帮他修改一下?

生14:精神抖擞。

师:反应很快,这就押韵了,也写出了攀岩时的气势。再看第二位同学写的:“曾记否,登山顶眺望,手拨浮云。”写登顶眺望,特别是“手拨浮云”,反应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不过也不押韵。怎么修改?(见大家没有反应后)能否这样修改:“曾记否,张手拨浮云,眺望山头?”

(生齐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仿写,从内容上来看,都很不错。其实,能够体现当代青年人朝气和活力的典型镜头,还有很多,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怎么样?

生(齐):好(鼓掌)。

师:献丑了!刚才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场景或镜头,这些场景或镜头也能够形象、含蓄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最后,请单学号的同学吟诵上阕的最后三句,请双学号的同学吟诵下阕的最后三句。

(吟诵后下课)

(记录整理:季通宙 南京师大实习生)

4.沁园春长沙 篇四

教学目标

1、品读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当、巧妙和形象。

说明: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学子,要真切感受到一个屹立于天地之间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伟岸青年主席形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立足于文本辅以一定的背景介绍,在反复诵读中、在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咀嚼中,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验分析,应该是可行的。本文语言精当、巧妙和形象的特点很明显,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范读、点拨,然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势必逐渐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对文章语言特点的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词中对湘江秋景的描写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感悟本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以分析结尾的两大问题为抓手,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说明:

词的上阕侧重于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正是壮观的景象,阔大的意

境激起了诗人的满怀豪情,于是历史、现实、未来情不自禁的变成了“怅寥廓,问苍茫大

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词的下阕运用联想,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其中主要是对于少年

同学的描写,这些人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干劲十足、豪迈自信,心胸阔大。也艺术的回

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本词的解读基本是流畅、清晰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学生自由选择熟悉的毛主席诗词进行交流。从已知出发来带动未知的求索,为新课学习做好情感体验方面的铺垫。

研读文本

整体把握: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4、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词教学反复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关键一环。当然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以便促进背诵。

再读课文

深入分析

1、写壮景,抒豪情。重点分析湘江秋景图。

2、找出文中的对比运用并进行分析。

3、分析本词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联系上、下阕,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写作特点。自读文章,教师适时抛出问题或适时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中来解决上述重点、难点。在具体语言的品读过程中完成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背诵。检查学习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

思路点拨

本文是整套教材的第一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练习举隅

1、读了文章,谈谈你对个人的理想与梦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5.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教学重点]

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教学设想]

先以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入,让学生总体感知概括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然后再学习本词,重点突破字词、写作思路、由写作意象所展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用词的妙处。然后进行拓展教学。[教学过程]

一、引入诗词

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宏伟,可以说亘古未有。齐背《沁园春•雪》。

二、学习《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壮美的风格体现于他的绝大多数诗词中。他不但在《沁园春•雪》中体现了这种壮美,而且在同词牌的《沁园春•长沙》中也体现了壮美之情。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充分感受一下这种壮美,这种气魄。

1.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

2.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感情的抒发,并跟录音朗读。(三遍——听、跟、读)

3.讲解与理解(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多说。)

首先让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字典初步阅读理解这首词,对于不明白的字词意思提问。接下来进行理解提问:

(1)问:作者在词中都写到了什么?(总体感知)(让学生说,说不完整不要紧)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深入分析:

上阕:

问:上阕写了什么?

——描绘湘江秋景。

(2)开头三句解说:

寒秋:深秋。深秋天凉,所以叫“寒秋”。

湘江:源出广西灵川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于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橘子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古时洲上多产美橘,因此得名。洲形狭长,故亦称“长岛”、“水陆洲”。

问:这三句,按照正常语序,应是:寒秋时节,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滔滔北去。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

——突出诗人爱秋而不惧严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一人在这里独自游览,能更好地赏景并回忆从前在这里的革命活动。置“独立”于句首,加以强调,表现出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

(3)问: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这秋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从“看万山……竞自由”。

给人一种绚烂多彩、生机勃勃的感觉。

问:这几句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看”字。一个“看”字领起以下七句,这些景色都是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的。

(4)问: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万:言山之多。万山:群山。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万,言多,非确数。诗词中凡言 “万”“千”“百”,义多同此。

遍:言红之广。红遍: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皆红叶,故云。

层:言林之厚。层林: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

尽:言染之深。全、都之意。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

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也写出了秋色之深。

以上四句,让我们想起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色彩之浓烈令人心中充满热情。

漫:言江水满溢之状。

碧透:言江水碧绿透明至极。

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争流:破流争相行驶。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之美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争:言千帆竞发之势。

鹰击: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故立秋而鹰隼击。”皆谓鹰搏杀凡鸟。这里借用“矫健有力”之意。

长空:广阔的天空。

翔:言鱼游得轻快自如。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

万类:万物,指一切生物。

霜天:深秋季节。深秋霜降,故称。

竞:竞争,竞赛。此句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

在这幅绚丽的秋景图里,诗人的目光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静到动,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5)问: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问: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由眼前的景,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谁主宰大地的问题。这里,主要就是指谁掌握国家的领导权问题。

(7)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想到了国家前途与命运,想到了革命,于是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过去在一起进行革命活动的战友。

[以上三句意谓: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

下阕:

解说:回忆往昔生活,曾经的同学战友,曾经的革命活动,曾经的战斗激情,都融会于诗句中。学生朗读下阕。

(8)峥嵘:(7)“携来”两句,概写往事,回忆从前不平凡的战斗岁月。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一直在长沙学习和开展革命工作,并经常到岳麓山上锻炼身体,同战友们谈论国家大事。现在旧地重游,自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携来:携手而来。百侣:许多伙伴、战友。

峥嵘岁月: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宋•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殊义。

(9)问:诗人都回忆了什么?从哪里到哪里?

——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用一“恰”字统领七句,写同学们(战友们)的精神面貌、革命活动和战斗激情。

[说明:1915年,毛泽东组织长沙第一师范进步同学开展驱逐反动校长张干的斗争,张干被迫离校;

同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

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了反动军阀张敬尧,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此间又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创办了《湘江评论》,宣传马列主义,大造革命舆论。在它的宣言中曾说:“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这些就是以上三句的具体内容。]

(10)问: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

——最后三句,借回忆当年游泳的情景,表现“同学少年”急流勇进、搏击风浪的斗争精神、壮志豪情。同时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革命领导权归属的问题。革命领导权应当归属于像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

对当时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回答,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胆略和气概。

4.小结: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板书:上阕:绘秋景,问苍茫大地;

下阕:忆往事,抒壮志豪情。

5.齐背《沁园春•长沙》

三、拓展、比较阅读

目的: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

(一)《咏蛙》

咏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解说: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早在……(背景)

写作背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二)《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的诗词为什么有如此宏大的气魄,如此壮阔的境界?

——这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分不开,与他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气概分不开。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心胸的人那里,感受是不同的。比如重阳登高,杜甫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激愤与悲愁。而毛泽东,则写下

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红四军内部意见不一(1929年7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不同意实质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的指示意见),毛泽东暂时离开了领导岗位(被调离),做地方政府工作。当时他身体有病,便带病深入基层到地方搞土地革命斗争。10月,在乘担架赴上杭的途中,时值秋天,面对闽西绚丽夺目的秋色,毛泽东顿发诗兴,创作了这首词。

(古代抒写人生的诗词,尤其是借秋抒写人生的诗词,许多都有感伤的色彩。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这首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乐观豪迈的情绪——词中的秋色比春光还要美好,战地上的野菊简直令人陶醉,强劲的秋风使人无比爽快。词中充满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超的审美情趣。

※蕴含深邃的哲理——充满辨证思想:

1、人生有限(“人生易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宇宙无限(“天难老”,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并不慨叹人生短暂,而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境界,形象地告诉人们: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每个革命者都应该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2、“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提起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流血牺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等,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而正义战争,革命战争,目的是推翻腐朽的统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给更多的人带来和平,带来幸福。所以,毛泽东在词中才盛赞“战地黄花分外香”。

(三)比较阅读《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解说:中国历来不缺乏爱国者。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陆游、辛弃疾,他们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驿外断桥边,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

注解:

1、在毛泽东《咏梅》词题目之下,有一说明:“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2、烂漫:色彩绚丽夺目,兼有盛开的意思。

3、驿:驿站,古代官办的交通站。

4、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欣赏的意思。

5、著:同“着”,遭受到。

6、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7、苦争:力争,苦苦地争。

8、一任:完全听凭。

9、群芳:百花。喻在朝廷里的投降派。

10、妒:妒忌。实际上就是说排挤、打击。

11、零落成泥碾作尘:梅花飘零落地,与泥土混在一起,又被驿站外过往的车马压碎变作了灰尘。

12、香如故:香气还和过去一样。喻政治上操守不变。

写作背景:1961年12月,毛泽东去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作准备。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深有感触。又联系到国内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对中国大肆攻击,苏联也因与中国共产党有原则上的分歧而对中国施加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更是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咏梅词。

陆游写作这首词是在48(49)岁,报国之志无法实现。

比较:

环境:陆游词:萧索、凄苦、寂寞;

毛泽东词:险恶。

对环境的态度:陆游词:“愁”,对凄苦环境的无奈;

毛泽东词:“俏”,写出梅不畏严寒,不畏险恶的精神。

行为:陆游词:遭受嫉妒、打击,遭受摧残,但保持高洁的品质;

毛泽东词:不为己,只为人;不居功,不自傲;乐观。

写作心态:毛泽东的这首词在内部传阅时,曾有几句话:“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此作此词。”而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却与陆游相反。

陆游用梅花自喻,把自己不得志而又孤芳自赏的感情寄托在梅花身上,造成了幽独冷落之感。

主题:毛泽东咏梅词:突出梅花在险恶的环境中傲然开放,赞美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展示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陆游咏梅词:上阕写梅的艰难处境,下阕托梅言志。通过描写在黄昏凄雨苦风中孤苦、冷寞的梅花形象,表现梅花与群芳对立,孤芳自赏,自傲的品质,慨叹自己空有报国志,终无施展时的落寞。

形象:毛泽东咏梅词:塑造了战斗的,乐观的,胜利者的形象。

陆游咏梅词:封建时代一个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坚决不同流合污的爱国者形象。

(四)延伸阅读——课外自读《蝶恋花•答李淑一》,可与苏轼的《江城子》(悼念妻子王弗)进行比较阅读。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1.骄杨:矫健、坚强的杨开慧。杨开慧(1901——1930年),毛泽东妻子。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义。

2.柳:柳直荀烈士(1898——1932年),毛泽东战友,李淑一丈夫,被敌人杀害。

3.轻飏:轻轻飘扬。

4.重霄九:即九重霄,指天的最高处。古代以为天有九重。5.问讯:试问,借问。

6.吴刚:汉朝西河人。传说他学仙,犯了错误,罚他到月宫砍桂树。7.何所有:有什么。意思是如何款待忠魂。

8.舒广袖:舒展宽而长的袖子,指舞蹈的姿态。9.且:姑且。

10.忠魂:忠诚的英灵,指杨、柳二烈士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英灵。11.曾:已经。

12.伏虎:降伏恶虎。指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13.顿作:一下子变成,顿时变成。

背景情况:李淑一是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的同窗好友。其夫柳直荀参加革命活动被杀害。她1957年2月写信给毛泽东,并附上她1933年因怀念丈夫而填的一首《菩萨蛮》。5月11日,毛泽东复信并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苏轼的《江城子》写于他40岁时,当时他正在密州任太守,距离家乡有千里之遥。苏轼19岁与16岁的王弗结婚,夫妻恩爱。但王弗活到27岁就去世了。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王弗去世正好十年。在这十年中,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到压制。到密州后,又逢凶年,生活也十分困苦。

比较:

主题:苏轼:借悼念爱妻王弗,抒发他十年中,虽怀“奋励有当世志”,但却宦海沉浮,仕途失意,坎坷不得自由,生活颠沛艰辛和无限郁闷悲观之情。

毛泽东:借奉和李淑一词,怀念爱妻杨开慧,战友柳直荀两位革命战士,颂扬革命,颂扬先烈为革命生死以之的献身精神,以激励还活着的人们。

意境:苏轼:悲凉。格调抑郁、愁苦。

6.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六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毛泽东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2.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3.理解上下阕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毛泽东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教学难点:

上下阕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朗读。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背景介绍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欣赏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主备人:咸有桃 2009年9月

(二)品味鉴赏

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 “看”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 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意,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 有同学说“上阕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 上阕提出“谁主沉浮”,下阕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阕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⑥ 联系“时代背景资料”,突破难点,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

(三)概括领悟

1.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①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②“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 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③“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

④“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2.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主备人:咸有桃 2009年9月

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3.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雪》上阕描绘北国风光,下阕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齐声诵读全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所谓“意”是指诗人(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所谓“象”是指所写的客观物象(创作客体)。诗歌的意象就是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的融合。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目标: 诵读、领会;

上阕:

品味、鉴赏

秋景 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写景 提出“谁主沉浮” 意象 下阕:

“意” 诗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 意气风发、激昂慷慨 “象” 所写的客观物象

设问 回答“谁主沉浮”

随堂练习

(一)根据有关词的知识,从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一项: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呤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A.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B.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 C.渐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D.渐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___________ “霜天”即___________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主备人:咸有桃 2009年9月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5~7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怅”的原意是____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________ ____ 6.“沉浮”同__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里指____________。7.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8.“万户侯”本义是____ _____,这里指_____ ____。9.“粪土”的意思是____ ____,用法是____ _____。10.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 _

(五)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中流”的意思是

“遏”的意思是

12.“记”领起的下文是 1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C

(二)1.满江秋天 2.看

3.山、林、江、舸、鹰、鱼 4.万类霜天竞自由

(三)5.失意、恼恨 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6.升沉 盛衰

7.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四)8.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 大军阀、大官僚。9.视„„为粪土 名词的意动用法 10.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7.《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七

一、导语设计

大家印象中的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一个思想的引领者

一个卓越的文学家

一个坚定的革命家

一个普济众生的神

这是建国之后的毛泽东。那么年轻的毛泽东又是什么样子呢?从他的《沁沁园春·长沙》中就可以窥见一角。

二、品读鉴赏

1、了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诵读欣赏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三、诗歌鉴赏

1、研读上阕,分析鉴赏

(1)开篇三句交代了什么?

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湘江、橘子洲)、人物(独立),以天、地、人三才开篇,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胸襟

(2)哪个字概括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整体特点?

明确:“竞”,它显示出了秋天生机勃勃,有着强健的生命力。

(3)上阕的湘江秋景图,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空间上

山上的层林——山势绵延,树木深茂,色彩浓艳鲜明

江中的百舸——河水丰盈,船只众多,感觉昂扬奋进

空中的雄鹰——天空开阔,秋高气爽,飞翔雄姿矫健

水底的游鱼——江水明澈,秋水长天,游动欢愉自在

状态上

静态美——火红的枫林,碧透的江水,色彩绚丽

动态美——争流的百舸,飞翔的雄鹰,欢愉的游鱼,强健雄壮

这些意象,一反传统秋词的萧瑟凄凉,而是广博,宏伟,雄峻,绚丽,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4)过渡衔接

面对如此壮景,诗人自然而然发出了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宰?这让我们想到了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么,谁是英雄?

2、研读下阕,分析鉴赏

(1)下阕写了哪个时间的事情?

明确:寻找关键词“曾”“忆往昔”

(2)下阕描绘的主体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在做什么事?

明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年华正美,才情正盛,壮志满怀,甚至把“万户侯”这个古代文臣武将的最高追求看做粪土一样,他们把拯救中国、拯救民族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

(3)结尾三句体现了一種怎样的精神?

明确:“击”,“遏”,一种强劲的力量扑面而来,这种力量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精神,这是为了主宰个人命运,为了拯救民族未来,上下求索,青春的激情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支配下完善着人生的责任和价值观。

四、生命的强劲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品读这首《沁园春》,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表志的诗,更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万山,不寂寥,“万山红遍”,是舞动生命的火焰!

层林,不冷寂,“层林尽染”,是用经霜的色彩斑斓竞相绽放生命的华彩!

万物,不凋谢,“竞自由”,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律动,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是自由自在的生命的振奋精神!

人,不消沉,“同学少年”,是年华正美、才情正茂的青葱岁月,是“以天下为己任,救民于水火”的蓬勃的精神力量!

现在,让我们重读这首诗,体悟诗歌中蓬勃的

生命力、高昂的青春激情!

8.《沁园春·长沙》赏析 篇八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2)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3)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注: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5)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6)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7)漫江:满江。漫:满,遍。

(8)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9)争流:争着行驶。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1)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12)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3)苍茫:旷远迷茫。

(14)主:主宰。

(15)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注: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16)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17)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

(18)恰:适逢,正赶上。

(19)同学少年:毛主席于19至19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主席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0)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21)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

(22)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方:正。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注:这两句是说,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24)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25)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6)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27)遏(è):阻止。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9.《沁园春・长沙》 5 篇九

1. 学习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的博大气魄。

2. 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 在理解的赏析后进行背诵。

二.教学手段

1. 老师串讲,师生赏析。

2. 课堂朗读。

3. 幻灯显示,电脑.课件。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秋天,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充满了苍凉,充满了感伤,而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他年青的时候,却曾为秋天唱过一曲昂扬的赞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充满动感,充满力量,充满浓烈色彩的《沁园春.长沙》。

(二).朗读全首词,在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沁qin.橘ju.遍pian.舸ge.寥liao.浮fu.遒piu.遏e.]

(二) 分析上阙

1. 第一层(第一句至第三句)

[老师串讲]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 提问“独立”,“寒秋”,“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什么

[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打出这三句,并在旁标出学生回答的“处境”,“季节”,“地点”]

(2)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提问:为什么作者却写成“独立寒秋”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因为填词的需要,并说明词有一定的句数,格律要求。

[赏析]

△ “独”

(1)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而不是三五成群,要求学生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谈谈。

(2) 学生谈完,老师.总结:明确作者为了逃避军阀耳目,才独自一个人登上橘子洲头。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2.第二层(第四一第十句)

[老师串讲]

深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向北流去。

(1)提问:此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同时,老师用电脑打出一幅湘江秋景画]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上述画像,用电脑显示“湘江秋景图”一表,在“景物栏上打上景物名称。

[赏析]

△ “看”

(1) 提问:作者以哪一个学将如此多的内容统领在一起。

(2) 引导学生回想,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也用了领字,并提出下阙,同样用了领字。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雪》相关句子]

[老师串讲]

作者从眼前的山、枫林、江水等个别之景而联想到世上一切万物。

提问:这种写法称

[在电脑打上从点到面,从实到虚]

[赏析]

提问:这幅湘江秋景图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生回答充满生机。

△ “争”  提出:船会不会自己争着行驶?

引导学生得出“争”既写船,又写人,写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 “翔”  提出: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江水清澈,湘江江水水质好。并问这句与上文哪一个相呼应?

(“漫江碧透”)

说明作者在这里用“翔”既写了“鱼”又写“水”。

[同时,在“湘江秋景图”中打出三个动词 ]

△ “竞”  以一个“竞”字说明万物为生存,为发展不停竞争,引导学生得出,“竞”是

对前面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提出作者不仅仅运用了动词,还用了数量词描绘这幅湘江秋景画。

引导学生装找出“万”、“层”、“百”,让学生分析作者用这三个词的妙处。

[在“湘江秋景画”上打上三个词]

提问:这幅画除了充满生机还具有怎样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色彩鲜明”、“色彩缤纷”,让学生找出这些色彩。

“红”、“碧”、“白”(船帆)、“黑”(黑鹰)、“蓝”(蓝天)。

[在“湘江秋景画”打上这些词]

△“红”  引导学生得出红色往往给人朝气蓬勃,喜庆祥和之感。由此可见,作者当时

内心中充满激情。

△ “碧”  引导学生得出秋天叶黄叶时,看到碧绿透明的江水,心情就如朱自清先生看

到梅雨潭的绿,那样兴奋、舒服、愉快。

⒊第三层(第十一至第十三句)

[老师串讲]

面对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者思绪万端,他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问题。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显示“问题” 在这三句旁]

提问:这三句与前写湘江秋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自然界中之景物尚且不畏寒秋,互相竞争,况且,我们有生命有灵

魂的人。

[赏析]

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体会这一问显示了作者青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壮

志凌云。这里是体现了作者借景来抒情的艺术手法。

[.总结上阙]

作者描写了眼前的秋景,借景抒了自己的豪情,并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四)分析下阙

上阙是老师串讲,师生赏析为主。下阙的教学采取老师点出关键,学生赏析为主。

[赏析]

△ “忆”  要求学生联系作者的经历,寻找作者到底“忆”些什么,以及提出作者为何

要“忆往昔”?(意在写“今朝”,回答“谁主沉浮”)

△ “恰”  (1)让学生谈谈“恰”这个领字的妙处,让其描绘作者及其革命战友的当年

意气风发的画面。

(2)老师重点指出作者青春年少,革命热情奔放。

[显示一些1925年前作者的经历的图片]

△ “曾记否”三句

(1) 让学生分析“击”、“遏”,领略人物的激昂豪迈。

(2) 老师重点明确作者在这三句中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推向高潮。

(3) 让学生体会作者“主沉浮”,“到中流击水”的寓意。

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文保护下一篇:婚礼红包祝福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