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读后感(共10篇)
1.改变思维读后感 篇一
培训方案
一、背景分析
围绕公司从事业管理转向规范化、集团化企业管理的战略决策,公司本的重要管理举措将是推行岗位责任制,实现流程再造,加强内控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激励体制,配合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本次培训工作重点是转变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改善管理方法。
二、总体目标
(一)、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二)、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三、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二)、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培训公司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三)、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四、培训计划
(一)、培训时间
(二)、培训方式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集中讲授、视频学习、拓展训练、网络平台自学、经验交流与分享等方式进行。
(三)、参训人员
管理人员指副经理级以上的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在于管理者能力的开发,通过培训,使管理者加深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解,转变观念,拓宽管理思路,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提高管理者的计划、执行能力。
(四)、培训项目
1、五、培训效果评估(一)、参训人员的反应
在培训结束后,向参训人员发放《员工培训意见调查表》,了解参训人员对培训的反应及通过培训有哪些收获。主要包括:
1、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反应;
2、对教材内容、质量的反应;
3、对培训组织的反应;
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在将来的工作得到应用,收益如何。
(二)、参训人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参训人员参加培训后,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通过培训后进行考试,或要求参训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提交一份培训心得,评价培训效果。
(三)、参训人员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行为和业绩的改善培训效果很多并不能立即显示出来,因此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以及行为和业绩的评价需要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采用观察、考核等方法,直接领导观察日常工作,视必要程度由参训人员给出工作中培训结果运用实例,来证明实践了培训内容,直接领导考核,如果没有实践,要求参训人提出改进方法,继续实践,反复应用,通过行动—总结—行动—总结,达成培训效果。
2.改变思维读后感 篇二
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他说:我喜欢考察华尔街上人人都说好、人人都抢着购买的股票,但我通常不会加入他们。我总是告诫自己:“你等一等,这里可能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或将会不对头!”对我来说,当人人都称道某样东西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其中或许还有什么蹊跷。如果找到了这种蹊跷———当然,并非每次都能找到———我就会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对自己说:“哈,这正是他们都忽视了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家拍卖行的股票有一段时间十分走红,伦敦商业区的人们几乎都看好它,于是它的股票在那里十分抢手。可我就在那个时候发现了它的问题———它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他们花费了无数钱款在世界各地到处开拍卖行,高薪聘请了大批员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了。我觉得他们错了,我认为这一定会把事情弄糟,于是我就决定做这家公司股票的空头(注:投资用语,指预期某一股票前景变坏,趁高价时卖出,等价低时再买进,以赚取差价的投资行为)。可当时人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似乎觉得它的股票是自有面包以来最好的东西,直到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时候为止。
你需要有一种逆向思维。这也是一种创造力,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创造力。譬如说,超越对事物的所谓正常的、传统的看法,超越那种众人说好就是好、众人说坏就是坏的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别出心裁,匠心独具,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都是可贵的思维品质。
3.改变思维(上) 篇三
历史总是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双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面对当今社会的状况以及世界的变化,你可能会有所感慨,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写出这么好的书了,“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我们今天处于这么一个时期,我们已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温室大棚农业,可我们常常担心食品安全;我们拥有全世界最现代、最大的高铁系统,可对经常发生的大面积雾霾手足无措……
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我们该怎么办?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有很多挂在墙上又或是放在地上的墓碑,其中有达尔文、牛顿的,还有很多其他人的。其中有个无名的墓碑非常有名,有人说是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年轻的我,梦想改变世界。成熟后,发现我不能够改变世界,于是缩短目光,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暮年后,发现我不能够改变国家,最后的愿望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这也不可能。当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进而在家人的帮助下,为国家做些事情,甚至可能最终改变世界!”据说这个碑文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起到了很大的触动作用。他反对种族隔离,反对暴力斗争,被关在牢狱中二十七年,放出来后,成为新时代南非的开国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撬起世界,支点不是地球、国家、民族,也不是别人,最佳支点只能是每个人自己的心灵。那么要做到这点,要想改变世界,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做起,而改变自己,改变心灵,首先要从改变思维开始。因为只有这样,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还是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感悟幸福。
我们现在很多人幸福感低,社会上坏的东西比较多,和思维上的问题其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这里辨析一下,什么是思维(thinking)?思维是思考的过程和方法,重在自由;什么是思想(thought)?思想是思考的结果和论断,重在多样。康德的墓志铭上是这样写的:“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大概在知识贫乏的四百多年前,培根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我是这样认为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原动力,我们现在处在知识爆炸而人们无所适从的互联网时代,思维才是力量!
那我是怎样思考这些问题的呢?第一,其实不同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像我失去了学文科的机会,也就不大可能再从人文的角度来谈问题了,只能从我熟悉的角度看问题;第二,对我而言,思考的可靠工具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科学技术。今天的科学技术,和三百年前或是五百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现在是强势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作用。而一般的文化,只有精神这一种作用,但科学有这两种作用,并且科学技术一直颠覆性地改变着文明、社会的进程。所以我们说,发现是自然规律的外露,发明是自然规律的极端应用。
如果以这个作为思考的切入口,需先确定一下我们目前的参照坐标是什么。从主流、趋势和前沿角度看,目前世界正处在科学时代、民主时代、法治时代、生态时代。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形势呢?
二○○九年,有人公布了一份未来十年的巨大挑战。我不一一叙述了,里面从腐败讲到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二。一二年,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提到“中国现在正处于三千年来未有的时代关口”。但人们看到这些以后很喜欢习惯性地回答面临的紧迫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匆忙回答,都可叫作条件反射。我本人是不赞成这样的,不加思考地回答问题就会失之偏颇。对于我们来说,需要理清深刻的历史背景,这样才可能会水到渠成。我们古人早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既然要谈思维和精神,那就一定要谈谈一个人的大脑,那么大脑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智商。不管哪家机构调研,都会得出类似的一张全球智商地图。以中华为主体的东亚智商是最高的,欧洲智商最高的是以色列,美国平均智商是九十,白人一百,黑人八十。中国人一般是在一百零五左右。有人问,智商的差异是不是脑容量的差异呢?白人的脑容量确实比黑人多五个立方英寸。而东亚人,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要比白人多一个立方英寸。当然这是带有种族主义观点的,我本人不大赞成这一观点,所以我就举个反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脑容量大吗?据大量研究,很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脑容量并没有比一般人大,所以这个立论本身就是可疑的。
那么,为什么东亚人的智商是最高的呢?因为在东亚,早年流行的文字都是中国的象形文字。到现在象形文字还具有流传作用的,就只有汉语了。我个人是这样假设的:导致中华民族高智商的原因是中华语言文字特有的象形文字、汉语音调、中华菜肴。通常的语言逻辑、形式逻辑体现在左脑,但图像、音乐体现在右脑,所以,中华语言文字应该不仅仅作用于左脑,更重要的是应该作用于右脑。
人三岁右脑开始发达,十二岁后让位于左脑,右脑的容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类比于电脑,图像占存的空间是最大的,如果你不用右脑的话,就是浪费了。就好比说你买一台电脑,它内存有500G,400G是给你装图像的,100G是用来数型计算的,结果你只用100G,还有400G就浪费了。我们的象形文字,是象形比拟、书画一家、九州相同的。汉语的音调有四声变化,因地异调,和而不同。可能我们作为中国人不能理解,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会有感受的。我一个外国朋友,很喜欢听中国人讲话,我说你又听不懂,他说,我在听,觉得你们说话像唱歌,变来变去和音乐一模一样。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开始关注语言本身音乐的特色。此外,五千年的创造,也是多样、艺术个性化的中华菜肴,为高智商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华民族是高智商的民族,数度文明领先,但发展过程中三次失速。我们来看中国与西欧GDP人均水平比较的图(图1),这里有几个时间节点,这几个点上,我们是开始出现问题的。三次失速的时间点分别大约是一三oo年左右、一八oo年左右及一九oO年左右。这几个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它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以前很富裕,但物质丰富代替不了精神升华,而精神萎靡和思维僵化必然带来后日的饥荒。再看一八oo年左右,中国文明,以前一直是被别人所崇拜的,但是后来开始慢慢被别人所鄙视。一八oo年前,欧洲贵族以拥有一片丝绸和陶瓷、看到来自中国的书为荣耀。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罗斯福在《赞奋斗不息》的演说中说:“我们决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中国以前一直是领先的,但到了一八○○年开始,落后。难道说聪慧童年、迟钝后天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命运?
nlc202309041256
这里分享个故事,一九六五年,我国发现两千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之剑,无锈锋利光泽如昔。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时候非常震撼。它表面所有的纹路都不是刻出来的,是自然形成的。而这个专利技术,德国是在一九三七年、美国是在一九五。年才有的。而我们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做到了,是使用淬火完成铸造的。既然中国人这么聪明,那应该有很多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事实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七十六名为德国人,占二十世纪初期的三分之一。一九八五年至二○○五年间,获得诺贝尔奖的有三百二十名美国人,占此期间的百分之六十。其中还有十九名日本人,三名印度人。但是中国在科学领域呢?
因此,我们需要由近而远,清察文明基因的遗传,我们只有通过还原历史的真相,回顾自省,最后才能建立自觉自信。我们的祖先孔子就强调过要温故而知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也说,理解今天需要寻找昨天。所以,我整个的理解是这样的:抛开传统的基于权力的论述,从思维变化的角度,希望可以有人尝试与我们一起重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激活沉默的文明基因,创造辉煌的未来。
当然光看历史还不行,我们还需要看看未来。我们现在是一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进步的年代,即将进入脑科学的时代。而在大脑当中,思维和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调控文明前进的脚步,决定我们未来成败的,也是决定文明、国家、民族、个人竞争成败的焦点的,就是大脑的使用和大脑的潜能发挥。
量子与经典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世界观。大约从一九○○年代开始的量子思维与经典思维的差异,几乎就代表着近代与现代的差异。
在牛顿之前,人们不知道怎样描绘、把握世界,但是牛顿把我们这个肉眼观察到的世界,用公式表达了出来。事实上,在他之前,人们有同样的感觉,但却不知道怎么描述,但牛顿出现后,人们发现这个思维方式太好了,这个世界可以通过精确的公式描述。有种机械确定的思维方式,统治人类的大脑有数百年,这是惯性思维的显形化。什么是惯性思维?比方说,以一定的速度和一定方向往前进,过了二十分钟后,就知道其必然所处的地方。结果就是以前的人不会做,牛顿把这题给做了。但那个时候的人只知道有经典科学、机器世界,而这个经典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发生的工业革命,主要是抓住了牛顿那个时代的机遇。牛顿经典力学的核心表达是,一切东西的运动,都是可精确预测的。比如说宇宙中有太阳,所有行星围绕这个轨迹是可以精确预算的。这些轨迹就像一条条线是可以精确运算的。这是牛顿力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我再讲另外一种思维特点,量子力学的测不准。比如微观的电子绕原子核,只有大概如云雾的轨迹和模糊的位置,量子力学只能大概告诉你下一个位置电子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人们常把太阳的行星运转规律用来描述电子绕着原子核的旋转过程,其实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形象地打个比方吧,你拿一根线轻轻扣住一颗石子,你在轻轻转的时候,石子在绕着你的手心转,外面像一条圈线,一条弧一样,当你速度很快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像一把扇子,是一个平面,速度更快时,你就看不见了,再看,它似乎就变成了云。在这么小的一个原子核中,电子的速度接近光速,运转的空间又是那么的微小,所以可想而知;第二,当我们需要观察一个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转时,我们观察的东西必须是和电子及原子核差不多大小的。因为当你在观察这些高速运转的东西时,你和它们是有相互作用相互牵扯的,而不是相对静止的,你到这儿它跳到那儿,你到那儿它又跳到这儿,无法精确。这和在宏观经典世界里相互间几乎无作用的尺子丈量桌子行为完全不一样。因此,在量子世界,它呈现哪个“象”,与观察者的思想与行动密切相关。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这些非惯性的量子思维和人们经典的惯性思维完全不一样。又比如,量子力学用“波粒二象性”描述光,意思就是光既是波又是粒子。那么谁在这里获得了最大利益?最早发现的是德国人普朗克,近百年来引发了不可思议的力量,而抓住这个机会,产业和现代化后来居上的是美国、日本。
有个著名的量子概念,就是量子纠缠。比方说鸟为什么会认家?它就是通过量子纠缠完成的。什么是量子纠缠?当转动一个微观粒子,与它处于纠缠状态的那个粒子也会相应转动,两个粒子相距即使超过宇宙的距离,也能以光速无法企及的速度瞬间“感知”对方的状态;又比如说因特网、手机、医药、设计,这些全部都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而出现的。还有就是量子宇宙学,一个宇宙多个世界。人们发现了四个由“宇宙摩擦”形成的圆形图案,这表明我们的宇宙可能至少四次进入过其他宇宙。又比如包括超导、激光都是从量子理论发展出来的。这里提醒一下,过去,人们认为量子只能适用于微观,而经典只适用于宏观,而今天,认为量子也被应用于宏观,如量子宇宙学、量子经济学,而经典也应用于微观,如分子力学等。量子和经典在各自的传统领地相互渗透融合,二。一三化学诺贝尔奖就是有趣的例子(图2)。
再谈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是波也是粒子,但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具体呈现哪个象,取决于看它的这个人的视角。如果理解波粒二象性不透彻的话,就会庸俗地简化为两句话:光是波也是粒子。这是因为生活在宏观世界的人不能理解这个微观世界,只能由看到的宏观世界的东西的叠加来理解这个微观世界。
从量子思维的角度,我个人认为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光是波也是粒子,光不是波也不是粒子,光仅仅是光量子。它是一种根本就不能用你以前所知道的东西来描述或者叠加描述的东西,它是一种量子,光量子。我们知道中国禅修里的源自于宋朝的山水谣:“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如果你没有量子思维的体验的话,单单从这些文字就根本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实际上讲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类似于量子思维的禅修思维方式。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我们所看到的,和我们没看到的不尽相同。在宏观世界这种感觉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在一定的微观世界里是会非常明显的。
对于大脑的研究,心理学把大脑看成黑箱一样,进去一个数据出来一个数据。但是大脑当中发生了什么,没人告诉你,也没法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即使有人告诉你,靠的也只是经典力学的解析。事实上人的身体可以完全通过机械式的经典力学的解释,可是人的大脑就不一样了,是要靠量子力学来解释的。又比如,我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相由心声。这种特定的状态是没有办法描述的。因为人的大脑和计算机一样,而且远远超过计算机。这里讲个故事,有人认为冥想和打坐是一种迷信,但现在的科学证明,这种静修锻炼方式确实是有效的。二十分钟的冥想和打坐就可以使人的情绪大大改善,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这些都是靠大脑完成的。如果要解释由此导致的大脑微观结构、血流改变、脑电波图像等变化,就需要量子力学来解释,因为人的意识是具有独特性的,普通的方法是解释不了的。人与人交往就是脑与脑的识别,正因为意识是会受你影响的,倒过来它也会影响你。而观察的结果与观察者息息相关,所以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nlc202309041256
这里总结一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是什么?经典境界带来的是机械、惯性、精确、同一、定域、因果、被动、计划。宏观经典的观点是非此即彼,要么死,要么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量子境界则是差异、多向、不准、离域、飘忽、互动、变幻。这个怎么理解?比如我们评价一个人,每个人的评价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和这个人都是会有相互作用的。这在经典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可在量子的世界就是各不相同的。又比如,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通过你的努力,某一种可能性就有可能成为现实。再举个例子,比如薛定谔的猫,你如果用宏观的概念来理解,这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那么微观的量子力学会怎么解释呢?在开箱观测瞬息之前,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原子衰变也处于一个叠加态,只有在开箱的一刹那才能确定猫的死活。这其实就是说世界本身是具有很多种可能性的,你和这个世界是有相互作用的,只在你看见它和它接触到的那个瞬间,原始纯真的波函数就因你而“崩塌”,成为你看见的那个景象。而这种景象原来可能只是成千上万种可能景象中的一种。再比如,过去是唯一的,未来是多样的。历史事实之所以是唯一的,是因为人的干涉,多种可能性已经消失,而只呈现唯一的景象;而未来具有多种可能性、差异性,最终呈现哪个景象,将取决于人们的愿望和事物本身的多样性规律。两种思维会带来两个世界观,正影响着我们经济、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知识与学科
大概一千三百年前,学科开始形成了,目的是为了要保留独特的知识认知体系。其实知识与学科不是天经地义的,知识与学科发展体系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希腊文明和古中华文明的差异。
早年在西方很多知识也是融合在一块的,后来采用了知识的分类研究法,各类知识和学科慢慢相互分离开。如,生物学中分为门、纲、目、科等。其实知识和学科的分类有两条主线,一条来自古希腊,观点是先分解后加和。因为人的寿命有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然而部分之和不等于本真。比如说,你把手掌按照手指和掌心分开再连接,在切断时,其中可能会丢失很多信息。因为正常手掌有“酶”、有细胞信号传导等物质存在,在切断再连接时,酶可能没有了,就需要重新建立。细胞和细胞之间有通讯,切断了,通讯自然就不存在了。
以古希腊为代表的知识与学科发展体系,一开始,分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应该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研究书籍都会告诉你,我们的学科需要不断地深化、渗透与交叉。因为在学科分解时丢掉了很多信息,所以要通过交叉来弥补。比如在上述四个学科之间出现了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这每个词组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不能混淆,这也就是今天你看到的学科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原因。举例来说,生物化学是研究天然存在生物中的化学过程,是研究“上帝创造的生物”所包含的化学过程;化学生物学就是研究用人造的化学分子去调控“上帝创造的生物”。
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古中国,我们受《易经》影响,讲求天人合一,万物有同层次的联系。我们把一切都联系到一起,通过类比和经验,作为推理的主要工具。但缺点是什么?不关心微观和宏观的调控关系。我们的学科是相互交融贯通的,讲植物的可能讲到天文甚至地理,讲水利的可能讲到矿物和哲学,形成了经、史、子、集这样的学科分类。作为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问世时间,远远早于《大英百科全书》,我们这样的学科曾经领先过别人。我们特别强调同层次中的相互联系,而那个时候西方还没有这样的思维。但是后来因为没有逻辑原理,没法再进一步深入下去,没有发育成功。
逻辑原理是所有的知识和学科发育的发动机或者心脏,逻辑原理的发现与完善是知识和学科成长的根本基础。一八八三年,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罗兰在《科学》创刊号首篇上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若干世纪,如果探索其原理,就会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此,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变成野蛮人。”那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不断发现、发展和完善原理呢?举个例子,马克思原理与历史背景。牛顿在一六八七年建立了他的学说,达尔文是一八五九年提出自然进化论,《资本论》诞生在一八六七年,里面写了大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力的概念是从牛顿开始的,里面还有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体现。一九○○年量子力学出现了,它将牛顿力学请下了神坛,一九五七年基因被发现,一九八。年介入进化论出现了。介入进化就是可以靠人工做一段基因,然后放到一定的环境中,最后也能培育出一个东西来。
一个时代如果不注重原理的发现、发展和完善,将来就会遭遇重大的问题。没有逻辑原理就不会有系统合理的知识和学科,你就不可能走得更远。这里再举个化工原理推动化学工程学科和知识生成的例子。比如说关于老鼠怎么变成大象,我们能说直接把老鼠放大多少倍就变成大象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大象般的老鼠是站不住的,如何放大就是化工关心的内容。好比小锅菜和大锅菜口味的区别,为什么小锅菜好吃,大锅菜不好吃?因为它的传热传质是不能够被简单放大的。这些也涉及化工原理。欧洲是化学的发祥地,并由化学经技术发展出化学工业。而当时美国在这方面非常落后,但是美国人知其落后而另辟蹊径,着重在工艺和操作层面上开拓,提炼、过滤、蒸馏等这些简单的操作技术理论,得以发展成三传一反原理,最后形成化学工程学,并直接指导工业,最终美国化工与制药能力超越了欧洲,并带动化学超过欧洲。由此可见,逻辑原理是何等重要。
接下来我们说说两种思维方式导致的两种学科——西医和中医。西医运用的主要是形式逻辑,中医运用的主要是辩证逻辑。西医运用的是分解合成观、逆势疗法。以解剖学为基础,解剖死人来治活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是分解合成观,与学科无限分解合成趋势一样,所以我们去医院会碰到各种科室。将来还会有无数的新科,无数的新室,而且彼此之间相互交叉,以此恢复彼此之间遗漏的信息。而中医研究的是平衡整体观、顺势疗法。中华医学的起源来自《易经》,依照活人来治活人。它有它的道理,因为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有酶的,有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人死了这些东西就会消失。人伟大的地方在哪里?人吃蔬菜或吃肉,最终都可以变成能量,这就是因为有酶等。但很可惜,在中医发展成科学的可能上有所建树的、擅长外科解剖的华佗,被权贵曹操杀害了。
中西和西医对待感冒的方法是有差异的,典型地反映了这个顺势和逆势的疗法。如果你感冒发烧了,中医会告诉你,你要喝热水,因为喝了热水以后会发汗,发汗就会把热度带掉。但是这是有缺陷的,因为喝了热水后,很有可能体温会升得更高,这样你的脑子很有可能会烧坏的。但是中医有它的依据,人为什么会发烧?因为人的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了。升温以后,体内的病毒、细菌就会死掉。那西医会怎么样?西医会让你喝冰水,因为喝冰水可以把热量排掉。但是它有缺点,发烧是因为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了,在病毒细菌还没有被烧死的时候,就把温度给降下来了,那就会有问题了。所以同样一个病,会有不一样的思维。这两者还都有一些比较可怕的地方,比如中医药长期使用肾毒性会很突出,有时虚实难判笼统玄虚;西医药会有抗药性。因为它是典型的针对性疗法,药物通过针对靶点来发挥作用,因此很难克服耐药性。
在这里我说一句,如果把这两种思维方式放在一起,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人们常常说经络,但是目前现代科学还没有办法来证明经络。通常非常中国地说法是,经络里面通常运行着一股气。现在人们最新发现,生物中细胞的信号传导靠的基本都是气体小分子。比如说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那我想问,这些气体小分子的相互传导,和我们中医药中说的气,有什么关系?又比如,细胞间有信号传导、酶系问有相互牵连,这与经络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把两边都知道的事实告诉大家,大家可以去想想。
这里我再总结一下,东西方思维有差异,东方认为一切的变化是“产生”和“消灭”,即连续圆滑的“转化”。而西方的观念是,变是不变要素的简单结合和分离,即“分合”。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里面认为,一件东西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万能钥匙,即我们拿到一把刀,就可以把它当成裁纸刀、水果刀、切奶酪刀等等,这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是尽可能把所有的东西分解开来并加和叠加在一起,就像瑞士军刀,结合了许多单功能的工具,这个是开瓶的,那个是剔牙齿的,这个是剪东西的……
4.怎么读书才能改变思维 篇四
人神共奋 | 专栏 2018-06-08 00:00:00 阅读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这么多年,你真的学会阅读了吗?
世界经理人专栏
人神共奋
全部文章首发于“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ID:tongyipaocha)。颠覆你对职场、管理、财富的看法。
广告
阅读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1/5 如何让一次阅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化,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
十年前,我看了一本另类科学史的书——《万物简史》,并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前几天,这位朋友无意说起这本书其中的一章改变了他的人生信念。
我很好奇,周末在家把这章重新看了一遍,回想当年自己看到这一章的感受。
常常有读者大人问我,怎么读书才能更有效,才能改变思维,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牛逼的人?
我的答案是,一次提升自我的阅读一定包括两个部分——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无数问题。
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并非是这本书本身有多震撼,而是因为它把你之前和之后的知识与思考串了起来。
今天,我就以《万物简史》的第22章为例,分享一个“问题式读书”的经验。
2/5 比书单重要一万倍的阅读方法
先介绍一下比尔布莱森所著的科普类图书《万物简史》,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八卦的方式讲科学史,以科学家的八卦为主,其中也不乏严谨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全书都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气质,第22章“多灾多难的生命进程”属于偏认识论的观点,提供给我们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生物知识:
作为人类,我们往往觉得生命必须有个目的。我们有计划,有志向,有欲望。我们想要不断利用赋予我们的整个令人陶醉的生命。但是,生命对于地衣来说是什么?它的生存冲动、活着的欲望和我们一样强烈——有可能更加强烈。要是我被告知,我不得不当几十年林中岩石上的地衣,我认为我会失去继续活下去的愿望。地衣不会。实际上像所有生物一样,它们蒙受苦难,忍受侮辱,只是为了多活一会儿。
地球上的生命有着另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生命会灭绝。而且相当经常。尽管物种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聚集起来保存自己,但它们经常崩溃和死亡。它们变得越复杂,好像灭绝得越快。为什么那么多生命没有雄心壮志,这也许是一个原因。
今天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特定的家族从来没有中断过——在10亿个有可能把我们从历史上抹掉的关键时刻一次也没有中断过。
——《万物简史》第22章
大部分读者读完一本好书后,都有一种“学到知识”“get到重点”的幻觉,作者写的越通俗,这种幻觉越强烈。为什么说是幻觉呢?因为仅仅“读懂一段内容”,你付出的心智活动相当有限,收获自然也有限。
读懂一段内容,是阅读的暂停,也是学习的开始——甚至不是开始,真正的开始是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一段内容提供了什么新观点/新方法/新知识?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本书的作者实在是贴心,甚至直接给出了三点结论:
生命想存在;
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 生命不时灭绝。好了,总结完了,甚至还可以画个思维导图,学习结束了吗?
不,问题的真正意义不是答案,而是由此引出的第二个问题:它跟我们过去的什么已知观念/方法/知识有联系与区别?
很多人认为物种进化就是从低等生物发展为高等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这种复杂的动物。而这一章打破了这个错觉,因为生命的目的就是多活一会儿,所以进化也没有方向,只要是能多活一会儿的方向,就是好方向。
再接下来,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或者说,这两种看法各自的适应范围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次阅读你可能解决不了,但它给了你一个方向,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搜索,也可以把问题放在脑子里,等待下一次阅读的激活。
接下来,才是阅读的核心环节。3/5 问题的第一个方向
通常“提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理论到理论”,另一个是“从理论到现实”。
如果《万物简史》的这一章,激发了你的兴趣,想知道进化到底有没有方向,那么,沿着这个问题找,你早晚会读到一本书——理查德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这本书实际上解答了上一节的那个问题,进化的方向的确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人的出现只是一个偶然;但进化也不是“生命体为了生存”。
进化是群体的选择,而生存是个体的目的,这两者之间常常是冲突的,“母爱”是对于人类群体是有利的,但“母爱”对于母亲这个个体却是危险的,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育孩子。
这个冲突是如何解决的呢?以前我们把母爱看成是一种无私而崇高的东西,但《自私的基因》认为,这是人被自己的基因“操纵”了,生命体是基因创造的生存机器,生命短暂,基因不朽。
基因颗粒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不会衰老,即使是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它仅活了100年更有可能死去。它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用它自己的方式和为了它自己的目的,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抛弃这些将要死亡的个体。(《自私的基因》)
这就是“从理论到理论”,理论之间的相互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找到它们的继承关系,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如果你的思考方式偏感性,学习方式偏经验主义,也可以“从理论到现实再回到理论”。
日本科幻作家濑名秀明写过一本科幻恐怖小说《寄生前夜》,把“基因容器”的概念具像化,把“基因控制人体,将其作为自我复制的工具”的过程变成“线粒体叛变”这个小说情节,还纠正了道金斯对基因的错误认知,借用了“线粒体共生起源”这个更科学的概念。
如果你还感兴趣,想知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对现代人的某些行为的影响,沿着这个问题,你会看到《进化心理学》,这本书我在《情感教主的300万教徒们在焦虑什么?》一文中已经分析过,研究在人在择偶过程中,被基因控制的“动物性本能”。
一本书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会带来N多的问题,只要你感兴趣,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你会渐渐建立这个大方向的知识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你可以更有效率的处理相关领域的信息,也可以将其中的逻辑“工具化”,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这个《进化心理学》又被很多情感分析专家拿来做分析工具,有人借用了其中的“亲子不确定性”理论,将其变成“如何利用男人的本能,控制男人对自己进行亲职投资”,这就是 “从理论到理论又回到现实生活”的方法。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深入研究进化论,那好,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回到“生命想存在;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上,这一次,我们把问题“链接”到一些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上。
4/5 问题的第二个方向
前面说了,在进化的方向上,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是“防御策略”,是古菌一类最古老的生命形态,保持最简单的身体结构不变化,因为结构越简单,能适合的环境也越多;
另一种是“竞争策略”,采用不停进化的策略,让自己越来越复杂,虽然越复杂越脆弱,但复杂也代表基因突变可选择的方向大大增加,也就大大增加了适应新环境的可能。
理论就到此为止,这两个策略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回到我的老本行——职场生存策略也有两种:
第一种我称之为“绝地求生策略”,在那些惨烈的、高淘汰的生存环境中,你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因为不管你之前赢了多次,一旦损失,就全盘皆输。
最典型的就是“办公室政治”,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防守”,这种策略对应着进化中的“防御策略”。
第二种我称之为“彩票策略”:在一般程度的竞争中,别怕犯错,最重要的是争取机会。为什么叫“彩票策略”呢?彩票中彩的概率虽小,但好在2元一注,损失是固定的,所以不如放手一博。
重复犯错误可以算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选择收益最高的错误,重复犯几次,找到控制风险的方法。
什么样的竞争算是“一般程度”呢?可以看看之前我的一篇《错误犯一遍,那叫错误;把错误进行到底,那就叫风格》。
很多读者很好奇,为什么我能把两种不相关的事件扯在一起呢?这就是一种“框架思维”方式,要求你凡事别太在意表象,都要多想想它的内在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还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书。比如《孙子兵法》,偏军事哲学,很枯燥,如果你带着一些问题,看法就不一样。比如“竞争策略”和“防御策略”,书中处处可见: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职场上,你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会不会赢,这就取决对手会不会犯错误。
有人觉得《孙子兵法》太含糊,到底怎么判断“可胜”和“不可胜”呢?沿着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解释我们何时喜欢冒险,何时喜欢保守的理论。保守策略:在“确定的收益”和“有风险的亏损”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收益”。例子就是考试时,要把容易的题拿到手,剩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
冒险策略:在“确定的损失”和“有风险的利益”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冒险赌一把”,例子就是买彩票。
这就是说,我们平时的直觉方向是对的,但在做决策时,判断因素太多太复杂时,需要缩减成“确定因素的量”和“不确定因素的概率”这两项,再估算其中的利益得失,我在《走出思维陷阱,高手的三个“反直觉”思维习惯》一文中介绍的“基数比例”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我们的阅读视野还可以扩展到历史领域——吴思的《血酬定理》,看看人们如何计算暴力的收益与风险,在“民”、“盗”、“官”这三种角色中转换,看看应该如何给“权力”、“暴力”、“忍耐力”定价。
有人说,读经典的好处是你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其实这个新发现正是原来的知识和你在这段时间的新认识,发生了新联系。
沿着“这两种进化策略”,我们还可以看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对立;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帮助你理解古典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我们把兴趣点集中在“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的矛盾”上,有社会学的经典名著《乌合之众》,还有博弈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
我们还能在这一段内容中思考“自由意志是否只是幻觉”这个命题,这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永恒的大命题,还是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常见主题,或者能帮助你理解《失控》《创新者的尴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等经典著作。
5/5 阅读没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给一个认识上的进步打100分的话,那么,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找到答案顶多只能得10分——因为只要有一个问题,你总能找到答案,只要你有足够的好奇,也不懒。
所以,提出一个新问题=90分,但这并不容易。我总结了“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几个方法”:
1、最常见的方法:找到让你困惑的地方,总结成几个问题。
2、找到那个让你惊叹的地方,想一想它为什么让你惊叹?
3、找到与以往知识冲突(或印证)的地方,思考谁更有道理(或有什么不同),或者想一想,如何让它们各自成立的条件
4、它有没有可能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被“工具化”?
5、如果它是一个观点,找到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如果它是一个知识点,找到这个知识点的边界;
最后两种是我最经常用的:
6、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问题,可以“输出学习法”——用这个知识或观点去知乎上回答几个问题,80%的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完美的逻辑,中间还是有问题的,或者是你的理解偏差,或者是一个你尚未掌握的新领域。
7、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问题,回到原点,提出“元问题”。(具体办法可以参考《有一种思维方式,成功者一辈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训练》)
方法肯定不止这七种,重要的是不要做“伸手党”,别在意答案本身,答案没那么重要,甚至很多问题没有答案,重要的是沿着问题寻找“新大陆”的过程。
5.改变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思维 篇五
一、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感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唤起学生数学思维情趣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调控,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欲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启动、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质也就得到提高。教会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6.关于改变思维方式的例子 篇六
改变评估
到底情绪来自何处?很多人以为,一切希望得到的情绪都必须等候,除非真得到了所企求的东西,否则就不觉得感受到爱、快乐或信心。其实,一切情绪都来自于我们自己,自己是一切情绪的创造者。如果你是情绪管理高手,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感受,去体验所希望的情绪。
面对火车汽笛的不同态度
余先生在某地举办研讨会,会场选在某家四星级大饭店,附近有风景秀丽的湖泊,同时又靠近火车站,每天有四班火车通过,风景好且交通方便。但有些参会人员对飞驰而过的火车发出的汽笛声常常感到不耐烦,因为那会破坏他们的情绪。
为了改变这部会参会人员的内心感受,化不悦为喜悦,余先生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因而特别运用了改换情绪的技巧,带领大家开展了一项活动。
余先生先向大家解说了这个活动的做法:“从现在开始,每当各位听见火车通过的呼啸声时,就热烈地庆祝,我想看看你们在火车通过时能让自己快乐到何种程度。各位可能不曾留意,当大家都感到高兴时,很少有人敢率先表达出这种高兴,总是在观望,看看别人会不会先做出高兴的举动,以免自己表达的时机不当。”
余先生接着说:“然而,我要问,当你觉得高兴时,请问是谁决定要你高兴的?当需要表达时,到底应由谁来决定时机呢?当然是我们自己。有什么规定非得其他人表达完了,才能轮到我们表达出内心的高兴呢?没有,没有任何规定。那我们为什么要等呢?为什么不给自己订出这样的规定:每当听见火车驰过的呼啸声时,与其心烦气躁,不如主动地高兴起来。何况这是你无法避免而又能预期的。”
改变评估,可以运用在当我们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的时候。
一位常出差的吴老师发现,每次晚上坐飞机,飞机都会晚点。开始他很生气,后来他意识到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于是,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自己的内心中重新定义了飞机起飞的时间。通常,面对正常的事情,我们不会有消极的情绪。他改变了对问题的评估,认为如果飞机晚点就是正常现象,如果晚上的飞机准点了,那他认为是非正常的好事情发生了,反而会带来一定强度的正面情绪——非常高兴。这样,在他的情绪字典中就没有消极情绪了。
在企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但这种客观事实又与我们的观念相违背,在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要被自己过往的经验和固化的观点所左右。例如,每个人都有面对逆境的时候,如果我们无法改变逆境本身,就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逆境,否则,在逆境面前我们或多或少地会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又如,在企业中,有些员工会有错误的身份定位——“我总是受害者”,那么,在这种观念下,所有的事情都会勾起他的这个想法,于是,老板的真诚批评也不能接受。正确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改变看问题的视角
改变看问题角度的妻子
有一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他被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安逸的都市生活前往。该地夏天酷热难耐、风沙多且早晚温差变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第安人不懂英语,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过了几个月,妻子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写了封信给她的母亲,除了诉说生活的艰苦难熬外,信末还说她准备回到繁华的都市。
她的母亲给她回信说:“有两个囚犯,他们住同一间牢房,往同一个窗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巴,另一个看到的则是星星。”
从此,这位年轻的妻子改变了生活态度,积极走进印第安人的生活里,学习他们的编织和烧陶技巧,并迷上了印第安文化。她还认真地研读了许多关于星象天文的书籍,几年后出版了几本关于星星的研究书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专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面对逆境时我们看到的是泥土还是星星,取决于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影响我们情绪的就是我们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努力做的事情是,影响员工的视线,引导员工看到星星,企业就会多一些积极情绪,少一些抱怨。
我们总有个习惯,看到一个事物有缺点的时候,就死盯着不放,甚至将其放大,任凭它来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越极力想避开它,却反而把它抓得更紧。就像失眠的人拼命想睡着,大脑却因为想“睡着”想得太多,反而更加兴奋了。其实,工作中有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整天为之烦恼,就会逃脱不了。要尝试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允许不好的事情存在,不一定非要解决掉它,就像脸上的痣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找医生用激光去掉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这样去做,将有助于我们摆脱负面情绪。
把负面情绪当成预警信号
7.改变思维读后感 篇七
从表中结果看,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有了很大的成果, 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 通过VCT或者其他方式的检测, 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也呈增加的趋势, 流行趋势也由血液传播转向性传播, 见表2。
截至07年我区共发现76例艾滋病感染者或者病人, 其中43例失访, 除去死亡的共管理28例感染者或病人, 接受流行病调查的家庭26个共25例。其中HIV阳性的7例。
1 目前艾滋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失访是造成我区艾滋病防控工作困境的严重问题
我区76例艾滋病感染者, 失访43例, 失访率高达50%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这些人一旦流入社会, 通过多种方式可以使得艾滋病感染者呈倍数的增加。他 (她) 们以假名字、假住址、假的通讯方式在医院进行体检或者检查, 我们疾控部门不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病人或感染者, 更不可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尽管国家对艾滋病病人实行保护隐私、反歧视、关爱以及免费检查、免费治疗的政策, 感染者不愿意接受艾滋病工作人员的帮助现象仍然很严重。
1.2 性传播将成为我区的主要流行趋势
从近年来的发病趋势来看, 性传播将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形式, 在目前管理的2 8例感染者或病人中, 1 4例是通过性传播的。我们每年在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性服务者等进行艾滋病宣传, 提倡1 0 0%使用安全套, 尤其是在高危场所进行面对面咨询和干预, 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 对H I V阳性的性服务者 (我区3例) , 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 最后只能成为失访者。
2 改变人们思想及观念与艾滋病的控制措施
2.1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与艾滋病防治行为改变的关系
通过对人群广泛的宣传,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晓率有很大的提高, 同时人们对健康性行为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表1) , 性传播方式的艾滋病呈上升趋势, 因此提高人群认知艾滋病危害及传播途径成为我们工作的工作中心, 在目前血液传播得到遏制的前提下, 强化人群对艾滋病的进一步认识只能通过宣传和干预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不同方式的宣传, 更加贴近实际的贯穿在人们的行为以及观念上, 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2.2 多部门合作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更能够改变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观念
面对艾滋病, 只能全民动员, 才能有效的遏制传播。国家制定了《艾滋病管理条例》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 目的是让各个行业都有义务和权利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同时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消灭艾滋病, 这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最好方法。
2.3 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的培训, 改变医务人员的思维观念
目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认识不足, 因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不是特定的, 所以大多数医务人员在门诊很难发现病人, 只有手术或者生病时才能发现, 因此职业暴露的培训是医务人员必须的。其次医务人员不愿意接诊艾滋病病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患者的反歧视心理, 用假姓名和假通讯地址, 即使发现了感染者也找不见人, 发现了也失访了。因此要改变医务人员的思维观念, 对艾滋病人实行关爱不仅仅是艾滋病工作者, 而是全社会每个公民的义务, 更是一个医务人员的责任。
2.4 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 明确控制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长期以来只是认为防止传染病是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责范围, 尽管国家领导人都在法定的宣传日进行艾滋病的宣传, 但是在基层, 由于没有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 资金不能落实, 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很艰难, 许多基层单位仅仅停留在有组织没工作的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取得政府官员的支持, 让他们了解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才能使得艾滋病防控工作有效的开展。
2.5 值得商榷的问题
8.从改变思维模式起提高素质 篇八
楚渔:思维模式本身不是新概念,也有学者提到过,但大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是模糊的,没有人对这个概念下过清晰的定义。我把它从思维方式里独立出来,并赋予它一个清晰的定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新概念。我认为,思维方式应该包括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中西思维方式根本性的差距不在思维方法而在思维模式。因为思维方法可以通过中西文化交流迅速同化,迅速改变;而思维模式是指思维的一种程序,是一种思维习惯,指的是主体思维结构。中国人迫切需要改变的是模糊、混乱、僵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概念模糊、逻辑混乱、模式僵化。如果能把思维模式的僵化定势打破,改进思维方法从而整体上改进思维方式就很容易了。笼统去谈思维方式,题目太大,涉及面太广,很容易把问题搞复杂,也谈不透彻。
问:您的观点形成到出书大概有多久?在此期间对您影响最大的事件或者著作有哪些?
楚渔:有二三十年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大概是十多年前读的,书名我记不清了。大致内容就是说,美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得出中国五十年之内有十件事物变不了。第一和第五我记得,第一件事是说,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结构中国五十年变不了;第五件事我很震惊的,说中国人的原始思维方式五十年之内变不了。
原始思维,现代各民族都有,西方人头脑中也有。既然说人来源于动物,说明人带有动物的特性,进入文明之后,原始思维会伴随人类思维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中国人的原始思维比起西方人来讲成分多一些。中国人把过多的原始思维带进了文明时代,并一直到了现代社会。这是我们现代思维一个很大不足。有相当成分的原始思维,在我们的思维中形成一种定势。我讲的思维模式里头,原始思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如果我们中国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在自己的言语表达上、文章表达上都有意识地避免这一点,从非理性走向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我指的是理性精神,不是指绝对的理性主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法。不是理性思维就能概括认识事物的全部。
问:对于影响思维模式的因素,您在书中谈得比较少,能不能再深入地谈谈?
楚渔:中国思维模式的形成是环境、文化起的作用,但思维模式形成定势以后,思维模式就开始主导文化。我在书中谈到不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赵宋王朝对后代的影响。赵宋王朝除了在军事上、体制上、文化上的禁锢就是思想上的禁锢。比如朱程理学,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人欲能灭吗?灭不了,只能弄虚作假。中国僵化的思维,主要是从宋以后开始的,尤其宋亡之后。我的另一本书《走上神坛的岳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表明了我的思想。如其中的一篇文章《赵宋王朝是中华文明衰落的开始》,文中谈到了宋朝对思想的禁锢。裹小脚风行就是从宋开始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到宋以后开始僵化,到明以后完全僵化了,一直影响到现代。
中国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关键是僵化的教育思维
问:您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什么看法?
楚渔:“李约瑟难题”最关键的就是在中国为什么长期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我个人认为还是和思维模式有关,但也不否认有别的因素。西方学者在论述中国比西方落后的问题上,一般都从“中国人”本身来寻找答案,而不是一味从文化体制等去找原因,这大概也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吧。
中国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关键还是僵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维。我们全套的教育体制都是从西方过来的,过去叫洋学堂,受西方教育。从小学到大学课堂,以及师资的配备跟西方差别不大,包括语文表述的一些东西,都是西方来的概念。也就是说整个学校教育都没有离开西方的模式。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不能什么都推到体制上,那就是思维模式。虽然课程差别不大,但结果却不一样。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中国的考察团互访考察初等教育,彼此的结论很接近。美国考察团认为同年级学生比较,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最好。中国考察团认为美国初等教育已经病入膏肓,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美国。可20多年后,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美国“病入膏盲”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近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00多位知识性亿万富翁,而中国的学校没有培养出一位美国那样的人才。我们把古代考八股文的思维带到现代了,这个东西是一脉相承的。真正考文官的那套考试制度,不是西方发明而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到西方越搞越活,中国却越搞越僵。可见八股那套思维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现代教育。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学校的学习不是死硬地僵化地掌握知识,而是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僵化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是全民在推波助澜,把之推到更高的程度。比如请家教一类,如果人人都请家教,那学校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很小的一方面。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家长也“填”学校也“填”,那么学生的思维不僵化不可能。前段时间在北京高校关于《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讨论活动中,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有感触。现有的教育方式下,那些高考状元基本没有成器的。有一篇文章叫《高考状元全军覆没》,云南省教育厅罗厅长曾对三十年来云南省五十多名高考状元搞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高考状元在学术界、政治界、商界成名成家或有成就的基本没有。有点本事的都到国外了。其实国外教育硬件水平和中国相比,差不了多少。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这是我们僵化的教育思维造成的。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乐观展望
问:您对未来的发展持什么样的态度?
楚渔:当然是乐观的态度了。这本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发了众多的研讨会和广泛的讨论。
我觉得这是好事。在我这本书发表之前,我估计到会有强烈的反对,但比我预料的好,反对者比我预想的要少。大多数人赞同我的提法,只有少部分人质疑一些具体的问题,但主流还是统一的。尤其是年轻一代看完我的书之后都很有启发。这就看到了希望。
这本书从一月份开始发行,就开始在社会上发酵,我觉得目的达到了。相比一百多年前的魏源,我觉得我的运气要好多了。魏源的书没几个人注意,而我的书引起很大的反响,有反响就说明有希望。因为我的书从头到尾都是对主流的观点否定。与原来绝大数人一直认为的看法相反,而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鲁迅、柏杨,还有很多学者都曾对中国人民族性格展开猛烈的抨击。像《丑陋的中国人》批评中国人的毛病,但是我们中国人看批判国民性的书都觉得是在说别人,和自己没关系。而我的书,能让有思想的中国人从自身的角度来反省。因为这本书不是从道德的角度,而仅仅是从思维的角度来批评中国人,容易被人接受。你说我们中国
人素质不高,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承认,但你说某个人素质不高,他自己肯定不承认。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模式的表现。也有人提出了如何让中国人改变的方法,但收效甚微。这是由于中国人僵化的思维模式,他不可能拿自己去对照鲁迅、柏杨的批评。那么从思维模式来批评中国人,提醒中国人怎么做对自已更有利,容易被人接受。从改变思维模式起改变中国人的索质,是目前唯一适用的方法。
我这本书没有谈国家利益,也没有谈集体利益,主要谈的是怎么正确地看待世界,怎么正确地看待自己,怎么正确地处理个体和别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只有个体真正地认识到这点,真正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上有清晰的认识,那么他才可能真正清晰认识他和国家、公众的利益。
总的来说,从思维模式来改进国民,目前是中国比较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当代,由于种种原因,人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道德的说教大多被中国人在内心嗤之以鼻。好像每个中国人都说过道德的话,但是在内心没有人去遵守。所以回过头来讲,这本书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这是提高中国人素质的第一步。
对改进中国式思维的一点建议
问:对于改进中国式思维,您还有什么建议?
楚渔: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在书中提到语言文字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我没有说得很多。维特根斯坦说过,你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选择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文化。
中国语言比较大的两个弱项,一是概念模糊,二是逻辑性不强。从一百多年前,白话文兴起之后,中国引进了不少西方的概念,包括词语等,有些语言也有了改变,中国语言的精确性向前走了一大步,但我个人觉得远远不够。
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应该注重两个方面:概念性的清晰和逻辑性的加强。逻辑性要加强,就要在语法结构上多少要有点创新,这个难度比较大。但有时候死硬的规定也不失为一个方法。其实我们现有的很多概念和某些用语是来源于西方的,如“的”字的现代用法,但是“的”字含义太多了,学英语的知道,中国的“的”字表述到西方一些语言中,是有多种含义的。
9.关于改变思维模式的书籍名单 篇九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是思维大师朱立安 `巴吉尼继畅销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这部具有颠覆性与挑战性的作品揭露了热门论战中的8种思维陷阱,破解了那些看似有理,实则糟糕的谬误言论。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2》中标举了近百个精彩热点的实例,如“一只中了彩票的鸭子”“用iPod的贫困儿童”“我没有和莱温斯基发生性关系”等等,从独特的视角讨论普遍出现的思维模式与思维偏差;让你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判别能力,考察是否因扭曲事实与证据相信了你想要相信的,而不是你应该相信的。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一举成名。
这本全译本是我国第一个根据德文版译出的中文本。
这《人生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
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人生的智慧》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
因此,这《人生的智慧》尤其适合大众阅读。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但关于错综复杂并因此众说纷纭的世俗人情的话题,经过这位思想大师一贯深刻而因此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话题也几已穷尽矣。
他于1850年写了《附录和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
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
思维活动是自动完成的吗?
能不能通过主观努力来管理和控制它?
做白日梦是一种思维活动吗?
杰出的思想者是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经历思维阻塞、不能专心和困惑?
创造力是与生俱来、不能习得的?
富有创造力的行事方法就是忽略传统方式?
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
服用药物可以提高创造力?
你对思维这件事了解多少?
以上这些问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这本独特的《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将帮你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让你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沟通想法、说服别人。
请不要错过书中俯拾皆是的珍宝——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强调创意和积极的思维过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于任何有兴趣探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读者,《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无疑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之作!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
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感受,思维决定需求。
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潜意识的。而在你没有意识到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思维的质量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大部分悲观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悲观的一样,他们以消极悲观的方式来思考自我和生命经验,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高兴。
我们都是自己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受害者,它妨碍我们对机会的觉察和把握,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最有意义的事情,妨害我们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
如果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幸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为何不去发现和学习那些幸福成功人士的思维技巧呢?
本书将会呈现那些成功思考者的思维方式,并提供学习和练习它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名词,掌握它,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成为一名更加出色、明智的思考者和解惑者,把握职业生涯和人生,乃至把握自己的各种情绪,逐渐不被他人所左右,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助你厘清自我,看透世界!
大脑的3个基本功能
构成思维的8种元素
评估思维的9个标准
提问的3种问题类型
优化学习的18种策略
合理决策的4个关键点
2种自我中心的思维
客观呈现的3种形式
3种类型的思考者
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
策略性思维的11个核心理念
《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托尼 `朱特以其标志性的锐利和活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之间建立起发人深省的联系——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大屠杀的记忆。
他向我们揭示了在“制造神话”战胜“理解”、“否认”战胜“记忆”的过程中,真正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被遗弃了,而那些被遗忘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的今天,对于我们的未来。
《画出你的世界:思维导图实战手册(修订版)(全彩)》
思维导图是一本开启大脑的使用说明书。
无论你是谁,你都会发现思维导图是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的绝佳思考工具,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它的帮助
无论是目标设定、时间管理、资源分配、创新思考、会议报告,还是人生规划,你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在一张纸上把它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
在任何关键时刻,即使是再错综复杂的事情,思维导图都可以给你最有力的支持!
《画出你的世界:思维导图实战手册(修订版)(全彩)》详细介绍了思维导图在职场中的应用,并附带了大量的练习。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老用户,通过《画出你的世界:思维导图实战手册(修订版)(全彩)》的学习,你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职场中把握重点、精炼想法,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职场达人。
《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
不管是一拍脑袋作出的决定,还是脱口而出的想法,都不是随机事件。
不管是快速约会的一见钟情,还是头脑发热的浪漫,都不是年轻气盛。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作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
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 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
为什么有些人的决策能力令人称绝?
在《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
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
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本书将令你有柳暗花明之感,从而改变许多成见与做法,更让你对“直觉思维”的了解迈入新的境界。
《走出思维的误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各种观点欺骗、洗脑、裹挟、操纵的风险,我们的意识频频陷入一众专家、政客、媒体、意见领袖的围攻之中,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岌岌可危。
如果你不想总是头脑空空、任人摆布,如果你不想带着混沌的大脑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想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就赶快用批判性思维武装你的大脑吧。
《走出思维的误区》是资深学者写给大众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
它不像很多学术读物那样充满了拖沓冗长的概念和定义,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批判性提问技巧。
在争论中,你只需提出10个极具代表性的批判性问题,就能让诸多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那些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
也许这本小书并不能让你拥有像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非凡的大脑,但它绝对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头脑清醒、不易上当受骗的聪明人,一个有着独立精神、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思考者。
《麦克米伦经典·大学生存系列: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
分析能力弱?
抓不住重点?
自我表达存在障碍?
如果你的学习中存在上述问题,《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绝对值得一读!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系统讲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技巧,完全避开枯燥的理论阐述,将看似复杂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过程,拆分成一个个容易理解又循序渐进的练习步骤,并辅以大量内容广泛、饶有趣味的练习题,引导你在体验和反思中熟悉批判性思维技巧,从而突破单一思维模式,主动在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8版)》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8版)》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认识上关注的主要焦点仍是主观性,即感觉。
这个焦点是1960年代的传统,起先是对此前的理性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必要回应。
事实上,它宣称“人不是机器”。他们不只是其全部心理的总和。他们还有希望、梦想和感情。
任何两个人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观察世界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特有的方法。而且,人类忽视这种主观方面的任何一个观点都是一种扭曲。但是,尽管有这种价值,对感觉的这种关注也走得太远了。它像许多其他运动一样,开始作为对一种极端观点的反应,后来其本身变成了一种极端的观点。这种极端主义是忽视思考的结果。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8版)》的意图即是为了弥补这一疏忽。
第一版的导论对其理论基础的解释如下:对主观性的强调是为了纠正危险的过度简单化。但正是这种回应不能长期地避免造成一种更糟糕的情形——对思考的忽视。之所以糟糕,有两个原因。
首先,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操纵的时代。大量叫卖广告和政治煽动者随时都准备好丰富的心理资源,利用我们的感情和下意识的需要来劝说我们相信:肤浅就是深刻,伤害就是有益,邪恶就是美德。
而且感觉对这种操纵特别难以抵抗。
《隐藏的逻辑》
在《隐藏的逻辑》一书中,作者布坎南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正在上演一场“量子革命”。
物理学法则开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关人或“社会原子”的崭新图像,而且与现实存在的个体自由意志毫不冲突。
混乱的原子活动能够组合成精准的热力学,人类的自由个体也同样能组合成可预测的模式。
社会物理学家能剖析潮流的变化;能预测企业是成是败;能解释犯罪增多的原因。
了解群体组织的规律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
《隐藏的逻辑》例证丰富,论点尖锐,容易理解,充满了智趣的游戏和刺激的实验,为我们看待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逻辑思维训练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逻辑思维训练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既可作为提升逻辑力的训练教程,也可作为开发大脑潜能的工具。
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角色的人,都可以从《逻辑思维训练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阅读本书,能让你思维更缜密,观察更敏锐,想象更丰富,心思更细腻,做事更理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批判性思维教程》
本书是在北京大学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
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门通选课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纳入暑期学校课程。
从20起,每年讲授两轮。春季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元培计划”的学生;暑期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其他院系一年级的本科生。
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始对“普通逻辑”课程进行改革,逐渐向“批判性思维”过渡,到20秋与北京大学同步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
该教程是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研究室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逻辑学教材系列项目中的子项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除了教学实践和理论研讨之久,在教程的设计和写作中,试图满足“趣、味、劲”这三个字的要求。
《德博诺思维精华本:这才是思维》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不意味着人类的思维也是完美的。
《德博诺思维精华本:这在才是思维》分别从个人、社会、教育、管理、知识和思维本身7个方面分析了思维的现状与可操作性极强的改进建议与具体方法。
10.京津城铁,让我们改变思维方式等 篇十
把“超级想象”换位
北京晨报有一篇报道《京津城际快车将开通30分钟车程引爆超级想象》,文中提到:
旅游一北京拥有了海滨花园。
明年,京津城际列车开通后北京将“拥抱大海”,随着京津半小时路程的实现,北京将实际拥有了海滨花园。北京是没有海滨的大都市,每到夏天,北京市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北戴河。在不久的将来,天津海滨浴场就如同在北京郊区,现在已有和在建的大量新鲜旅游项目正在等着我们。
北京市民对天津的杨柳青也不会陌生,石家大院、年画社现在都是著名旅游景点,天津旅游局提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天津”的理念。记者从天津中国旅行社了解到,民俗游已经作为常规旅游线路推向市场了,这条线路上有杨柳青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社、霍元甲故居等著名景点。阎永明说:“目前天津旅游市场已基本建成‘老城津韵’、‘杨柳古镇’、‘大沽烟云’、‘欧陆风韵’、‘溥仪旧居’5个板块;正在加速建设的有‘意奥风情’、‘津卫摇篮’、‘莱茵小城’、‘小站练兵’4个板块。”
移居——更多京城人天津置业。
早晨,在天津的家门口买套煎饼果子坐上城铁,半个小时后在北京南站的报亭买份《北京晨报》一览当天北京的大小时事……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后,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遥不可及的“双城故事”即将上演。在中关村从事IT行业的赵先生说:“现在动辄上万的房价已经把我们这些想买房的人逼得连河北的燕郊都成为了选择,而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无疑会让更多北京人选择去天津置业。”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日期的临近,京津半小时互动正在由梦想变为现实。由此对天津楼市带来的变化正在逐步显现,而天津站后广场和武清两个站点的楼市反应最为强烈。有数据统计,天津站周边的一手房房价已经达到10000元/平方米。在今年天津楼市的成交总量中,有3成是外地购房人群,其中北京人达到一半以上。截至11月份,武清的亨通花园项目均价已经达到3800元每平方米,福苑小区价格为4000元每平方米。据了解,现在天津北辰、武清等区域的楼盘,售楼广告对象直指北京人,并将“京津城际”作为最大卖点。
婚恋——两市青年婚恋前景看好。
“我们没有对和天津人结婚的数据做过专门统计,但现在北京人和外省市居民联姻的数量的确在大幅增加,去年占到全市结婚总数的40%以上。”昨天,市婚姻登记管理处处长李紫薇告诉记者。对于京津联姻的未来,她不想做出预测。但记者的朋友小王说,他们公司中,去年京津联姻的人有2对,今年也是2对,但她看好列车开通后。据小王观察,京津联姻的同事,过去只在长假中回天津,现在半小时路程,可以天天看见丈母娘,你说这种婚恋能不增加吗?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天津已经抢了北京的半杯羹。据了解在天津办婚宴,可以节约40%的开支。记者从天津市烹饪协会得知,明年奥运会期间,很多北京消费者已开始在天津预订奥运婚宴。明年奥运会期间,北京餐饮市场的接待压力大,而天津商家已精明地打出了奥运牌。
由于比在北京拍摄婚纱照便宜很多,天津也成为不少新人首选的婚纱拍摄地。记者从天津旅游局了解到,他们正考虑与旅行社、景区合作向北京年轻人推出天津婚纱摄影团。“参团的情侣们不仅会享受到专车接送,还可以顺便到天津的各大景区进行游览、品尝天津的特色饮食。专家认为,京津城际特快的开通,对于这一行业将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养老——旅游式养老。
“半小时到天津,子女来看望方便极了,北方的老人也习惯天津的气候、饮食。”据了解,天津一些非定点的养老机构,已经欢迎北京老人入住。
天津的环境好,物价较低,是不少老人的首选。比如向北京老人开放的天津退休职工养老院,因为服务条件好,300张床位,现在已经满员。
天津的民营养老机构也嗅到商机,他们不仅可以接收北京老人异地养老,收费价格也和当地老人“一视同仁”。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王红斌副处长表示,目前天津100多家民营养老机构,总床位数有上万张。
时速超350千米的快速列车——京津城铁全线贯通。奥运会前正式运行。30分钟车程。发车时段最短间隔3分钟……
2007年年末,正当大家翘盼奥运年的时候,这条消息迅速登上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一时间,从官方到坊间,北京天津列车公交化,以至异地同城、双城记的联想,成了不少人的话题。
半小时车程,对两座直辖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中国第一条连接两大直辖市的高速铁路,或许将因此升华出从未有过的一番景象。
北京晨报的那篇报道显然代表的是北京人的观感。一提到天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宜居,娱乐,休闲,不难看出在北京人的思维惯性。
那么,再来看看我们天津人又是怎么想的?
今年1月5日的《天津日报》有一则广告读来颇有嚼头。这是该报联手北京实力公司推出的“你好,2008”天津新年系列音乐会的广告语,交通改变地缘经济,地缘重塑发展版图,京津共享人文资源,联手共创文化强市。
天津媒体的解读别有深意,他们认为这半小时车程,既可以加速形成京津半小时经济圈,也可以直接构建京津半小时文化圈,两大城市在资源上的充分整合和开掘,必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一样,既要面对挑战也需机遇。京津城铁,就是天津的机遇。如今天津倾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需要各方面资源,需要做起市场来。而北京,一国之都,总部经济丰富,服务业发达,高端产业密集,研发力量强……绝对的资源高地,而且在中国是惟一的。说京津城铁是机遇,是因为它开辟了这些资源向天津流动的渠道,再借机做起市场来,就产生引来这些资源的吸引力,如北京人已经被吸引的海滨旅游市场、婚宴市场等。
我们应该换位思考,面对京津城铁的开通也“超级想象”,进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京津城铁在有形的时空上融合两市,我们的思维就要立足于此,并以此思考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思考天津的经济发展。
北京和天津是地处我国心脏部位的两大直辖市。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施,京津两地市民异地就业、异地居住已成为可能,未来京津之间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目前京津间已有的铁路通道京山线京津段利用率已超过90%,现有铁路运输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运量增长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公交化、大容量、快速度的
交通工具。
30分钟路程对北京意味着什么?在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将为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举办高水平的2008年奥运[看图片]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发挥重要作用。
30分钟路程对天津意味着什么?天津的制造业优势、港口优势和物流优势将得到更好发挥,更有条件实现京津之间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毗邻首都的优越性,加快自身的发展。
以上是铁道部门官员的评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弘研究员说:“通过高铁通道,北京和天津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更加便捷地向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扩散,进一步释放中心城市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沿京津城际高铁周边区域可以更便捷地承接北京和天津产业转移和扩散,可以更好地在疏解大都市部分功能,比如居住功能、休闲功能等过程中获得发展。北京和天津两座巨型城市合作的加深,有助于实现两个城市各自的功能定位——北京更好地发挥总部资源丰富、服务业发达、高端产业密集的优势,天津更好地发挥制造业基础雄厚、港口资源突出、物流等服务业发达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双龙’共舞,共同推动环渤海区域的繁荣与发展。”
我们这里把这些评论作为第三方,可以更客观。
也有一些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他们觉得京津之间一旦形成30分钟上班族,以首都的优势,
难免会导致天津人才倒流,如此反倒不利于天津的发展。
这种担忧与5年前上海与江浙所属的19个城市共签人才一体化宣言时,部分江浙小城当时的担忧如出一辙。长三角后来的发展经验表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而且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这些江浙城市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从衣食住行到经济发展与大上海都高度相关,以至于在思维深处,他们已经离不开上海这个经济中心城市了。
京津的情况与长三角当然有所不同,譬如长三角经济圈是单核的,上海是公认的龙头,而环渤海经济圈则是双核,有北京、天津两个中心。但尽管情况有别,事理却是相通的。
我们应该学会并习惯于联系北京来思谋发展。
倾城之恋,然后有家
主人公简介:
姜成27岁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现就职北京天元机械有限公司物流部,任计划专员。
纪小西26岁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现就职于北京青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负责详图转化工作。
我开着车往北京站赶,不时地瞟一眼时间。现在是晚上8点5分,女友纪小西坐的京津动车7点15从天津开出。我去接她。夜幕下,北京的空气仍充满了喧闹的意味,让人的思绪不受控制地漂移。
我的安慰正一天天变得苍白 回来的路上,小西坐在我身边,靠在座位上睡着了。刚才见面时,我们像往常一样亲昵地拥抱,可甜美的微笑难掩她脸上的倦意。不知是一周的忙碌工作还是七十分钟的颠簸让她疲惫?也许,跨越一个城市的边缘去往另一个城市,这距离本身就叫人厌倦吧。看着她睡梦中安静的脸,我想了很多……
小西与我同岁,上大学时我们就卿卿我我两情相悦了。我来自在军博附近的部队大院里,她来自美丽的湘西水城,毕业后她与我一起留在了北京。一晃三年过去了,我从一名小职员荣升为公司物流部的主管,小西在辗转了几家公司后,也终于干起了自己喜欢的装潢设计。但生活总不能事事如意,小西换了这份工作后虽不再嘟囔入错行,可抱怨依然一大堆。她最大的遗憾是“北京的竞争太惨烈了,一个岗几个人死盯。在公司得不到重视,能力得不到发挥”。每每这时我总会搜肠刮肚口干舌燥地安慰她,可我知道,我的安慰正一天天变得苍白,一同苍白的还有我久久未对她说的那句话:我想和你结婚。是的,我想娶她。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这么想,我爱她,我要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一种安定的生活。谢天谢地,现在我有了这样的能力,收入还算可观,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忙了,可小西却像两年前的我一样,把整个心都给了工作,看不出有谈婚论嫁的意思。如果在不适当的时间求婚,未遂,那该多伤感情啊。我发觉我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自信。
我也想过,要么先买套房子再说,现在房价涨得飞快,朋友们都劝我“出手要趁早”。可犹豫之间北京的房价已经飙得老高,买一套房几乎要倾我所有。又一想房子是为我们两人买的,她不喜欢咋办?若买了不理想的地段和楼盘,到时后悔莫及。就这样一拖再拖,买房子的事被搁置了起来,等决定结婚时再说吧。
我在婚与不婚之间左右为难,小西则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郁郁寡欢。我们的情路一度亮起了黄灯。
直到有一天——瞅准机会果断出击
那天,我照常在小西公司门口接她下班,她却和往日有些不同,朦胧的眼睛里说不出是喜是忧。果然,她幽幽地开口了:“今天开会,说这两年天津那边的市场发展得非常快,公司要在那里开设分公司,派一部分人过去,各个部门都有名额,想去的人自己报名,再由总公司进行选拔。你说,我去么?”
我的心沉了沉,揣摩着小西的想法:“去天津的待遇怎么样?”
“待遇比这里要好一些,但分公司刚设立,会比这边忙。不过这次过去的人到了那边就算是分公司的元老了,以后会有很多晋升的机会。”
“你想去么?”
“我……我不知道,才问你的……”
我拨动方向盘,车子转了个弯,目光落在远处华灯初上的路上,我知道,小西忧郁的眸子正注视着我,等着我的回答,我明白她眼中的神色是什么。
“去吧,宝贝儿。这是个好机会,我支持你!”
小西没有说话,依旧注视着我,像是没有听见我的话一样。车速降了下来,我慢慢地把车停在了路边,转过头,回望她。她的眼睛里依稀有薄薄的雾气。良久,她才开口:“可是,那样就见不到你了呀……”
我轻轻地抱了她,有温热的液体滑落在我的脖子上。“我知道,宝贝儿。我知道你是因为我才犹豫的。这些日子,你一直因为工作的事不开心,我一点忙也帮不上。现在,机会来了,就别再犹豫了。我最希望的是你快乐,我想,等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你就会快乐了。”
小西还是泪眼婆娑。
“放心,我会经常去看你的,瞧,咱有私家车啊!”我故作神气地拍了拍方向盘。小西终于破涕为笑了。唉,傻姑娘,我哪里舍得你走呢。
半个月后,小西起程去了天津,虽然公司会派车送他们,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将她送到目的地,然后开车回京,悲伤地将她独自留下。那时的我们都不知道,天津,这个虽不遥远却有些陌生的城市,从那一刻起,就和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分隔两地,我们的联系反倒更多了,电话,短信,MSN,我们像刚恋
爱的时候一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儿,互相通报生活的趣事,工作的忙碌,甚至刮风下雨鸡毛蒜皮,我们常常被对方逗得笑疼了肚子。我听得出,这小妞在天津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我暗自庆幸当初的选择没错。看来在北京抑郁不得志的小西,在天津却找到了施展拳脚的位置,这是小西的机遇。深想一下也不奇怪,首都机会虽多,但能人扎堆,可以说全中国的精英都往这里挤,相比之下,在刚刚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机会反倒会更多一些。
一个月后,小西公司的运营步入正轨,她也适应了新环境,我们的感情也步入快车道,见面的次数渐渐增多,“和谐号”给了我们很多方便。我真感谢天津,它帮小西找回了快乐和自信,也帮我们寻回曾经的美好。有一次,她说起最近为一批客户做室内装修设计,客户描述理想中的婚房时那份幸福与憧憬让她快感动死了。我一看机会来了,当即果断出击:“亲爱的,买一套我们两个人的房子吧!”她用惊喜回答了我。
她找到了家的感觉,我也是
一说到买房,问题来了。我在北京,她在天津,房子买在哪儿呢?
之前我栖身于公司配发的单身公寓里,条件不错,偶尔周末回部队大院去爹娘那里蹭吃蹭喝觉得也挺自在,且又不知道最终能否将小西搞定,所以一直没有在京买房的紧迫感。这一拖沓不当紧,而今北京的房价窜得我几乎逮不着了。再者说了,心爱的女人在天津,我若掏空家底儿硬把窝安在北京,作为爷们儿好像也忒不绅士了吧。那么,在天津买?小西确实方便了,可我总觉得北京才是自个儿的城市,在不是“自己的城市里”买一所会成为“家”的房子,心理上多少有些悻悻然。还有,我老爹老娘似乎也不乐意,他们在北京住惯了,无形中滋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觉得哪里都比不上首都,所以不希望儿子定居他乡。真是左右为难啊!
而且,无论家安在哪里,都注定要有一个人频繁奔波于两城之间。双城恋的结局多半是两地分居,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小两口在两个地方工作,一开始还挺有新鲜感,似乎作“周末夫妻”还挺时尚,可过那么三五年就腻烦了,空间上的距离甚至让他们生出了感情上的距离。
小西几乎绝望了:“干脆我申请调回北京算了……”
我急忙制止,“好不容易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别急,咱们慢慢想。”
困惑中,正在铺建的京津城际快速铁路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灯。30分钟从天津到北京,我早上上班堵车的时间都不止30分钟;还有“零换乘”,下了火车不用出站,坐地铁就能直接到公司;预计30元的票价虽然不便宜,但公司发的车补刚好够,坐火车上班,还省了我的油钱呢!所以不管我们在哪里买房,半年后都能过上“朝夕相处”的日子了。
最困难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买在哪里?
我们毫无分歧地都倾向于天津。
小西诧异地问我;“不是说北京才是你的城,在天津买房心里不舒服么?”
我对自己的想法也感到有些奇怪。是那短短30分钟的车程改变了我的初衷,还是天津的楼市行情让我怦然心动?都有吧。当你到另一座城市的时间比你横穿这座城市的时间还要短时,城市的界限真的模糊了,至少在穿梭者的眼中。而天津的楼市行情又拉了我一把。只要万元出头就能买到市中心老城厢的公寓、梅江那些面对50万平方米湿地湖景的房子,让见惯了都市的灰色和人工景观的眼睛感受到吸氧般的舒畅,如果到了滨海新区,更能见到别具一格的海景房,让大海来涤荡那日渐嘈杂的心。这些。都是北京所没有的。与其把一万多的价钱扔在北京远郊,还不如在天津挑一套理想的爱巢呢。
当我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时,没想到他们竟然毫不吃惊,我爹弹了弹纸烟烟灰,头也不抬地说。我们早猜到啦,没看出你小子还挺懂得疼老婆的!我和你妈没意见。过些日子京津城铁就开通了,半个小时,说远也不远,串个门倒也方便。嗨,这老两口够痛快啊!
不知不觉,我们的思维方式都改变了,地域的隔阂变得模糊,以如何有利作为抉择的标准。
接着,我们买下了位于东站后广场的海河新天地之远洋天地的一套两居现房,这里离小西的公司不远,又临近正在修建中的天津站,方便我以后乘坐京津快速,它所在的新开路地段是天津市区通往北京的门户所在,9500元每平米的价格也让我们有更多的钱来装修未来的家。
那天在我们未来的婚房里,小西勾着我的脖子一派陶醉,她说她在天津找到了家的感觉。她现在很幸福。我也是。我心里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盘算着哪天作新郎啦,要么咱也赶一把奥运结婚潮?
强化市场精神
京津城铁,30分钟的车程,预示着京津彼此间的城市界线将会打破。
城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资源。对天津来说,确实迎来了进一步借力首都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而要将北京的资源转化为自身城市发展的优势,首先必须摈弃计划经济时代“过家家”式仅局限于一城一地的立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只有在人们变化了的思维方式中才能酝酿而生。这种转变对习惯了传统思维方式的人来说可能是痛苦的,甚至一时难以适应,但面对这次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除了主动出击别无选择。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不是说过:“挑战越强,应战也越强”。
如今,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半小时车程,必将加速形成京津半小时经济圈,而两大城市在资源上的充分整合和开掘,一定会给华北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很多变数,这一点,甚至引起了大上海的“警觉”。据上海当地媒体的报道,自从天津滨海新区被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以来,有感于“天津金融中心的飞速步伐,尤其鉴于津京之间经济优势的有效整合,上海长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地位恐难乐观”,上海已经多次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高参”会议商讨对策,推出种种“应对策略”,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珠江三角洲的龙头深圳、广州也是闻风而动,早已未雨绸缪以应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崛起。实力强劲的沪穗尚且如此敏感地直面华北新象图谋变革,身处其中的天津更没理由因循守旧无动于衷。
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天津,就是开放的、不拘于一隅的。天津因紧临首都,其兴盛与北京都有着高度相关。而同样因为毗邻首都,天津的发展方向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出现过波折和反复。——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功能从过去单纯的政治、文化中心迅速向拥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发展。在一轮又一轮的工业发展下,北京的经济总量超过天津。1996年,当天津的GDP达到1102亿元时,北京已是1607亿元。与北京经济的蓬勃发展相比,天津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并不彰显。而与此同时,京津两大城市的资源争夺战却越发激烈,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协作与分工已为不争
的事实,经济同构,相互掣肘,带来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发展。2006年8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天津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并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以区域经济引擎的定位,至此,北京放下了经济中心的包袱,天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正式搬上日程。
现在,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和都市带正在形成和构建中。天津作为这一圈、带的两个核心城市之一,如何协调和利用好北京的资源互补优势,对天津和它所辐射的腹地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服务业为例,与北京相比,天津市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北京市的现代服务业受到政策和资源的限制,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急于寻找新的开拓空间。而天津正好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带动本地制造业的发展。如果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集合了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将对本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种结合特别体现在金融领域,众所周知,北京是我国中央银行和各个专业银行总部所在地,对国际金融资本和国际金融机构有较强的吸引力,北京的外国银行办事处最多,与国际金融市场沟通能力强,但由于是首都的原因,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很多业务不能在北京试点。天津历史上曾是北方的金融中心,近年来。天津在金融机构数量和资金分布密度等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均居北方城市前列,因此,将金融的管理和金融营运功能分开,北京主要起国内国际金融管理中心的职能,在天津要利用贸易与跨国跨区生产地的优势,建设金融营运中心,两个中心共同驱动建设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
有关区域经济的研究表明,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人才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半小时车程意味着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逐步夯实,与硬件设施更容易建成相比,天津经济发展更重要的在于人才的培养,在于建设吸引人才的市场环境。城铁开通后时空距离的改变,带给天津人的,应该不仅仅是身边多了一些北京邻居,旅游景点京腔京调儿更浓郁这么简单的变化,要认识到,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高低,对人才的储备和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北京恰恰是当之无愧的人才高地,其拥有的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排在全国首位。数据显示,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33名,中科院院士占全国56%,工程院院士占全国52%。现如今,京津城铁至少从交通上打破了两地之间人才流动的瓶颈,剩下的,就是天津如何打造出一个好的市场大环境,将那些近在咫尺的人才吸引过来。
万科老总王石博客上的一番话或许能为我们找到答案。他说:“从一个城市出了多少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活力。”《中国企业家》的历年企业领袖榜单中,出了最多企业家的城市是北京,有15人共入选28次;其次是深圳,有6人共入选16次:接下来是上海5人共入选12次;杭州3人共入选10次:青岛2人共入选6次,其他城市15人共入选29次。
如果不算国有控股企业,仅将改革开放以后创立的新兴企业数据作对比,则领先的前三名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和杭州。
北京之所以拔得头筹主要得益于它是首都,本身就是人才、信息、职业和梦想的大市场。深圳的领先得益于特区先于全国实行市场化的尝试,杭州的优势在于浙商的重商传统民营经济的兴起,极富市场活力。
王石的灼见可以概括为城市的发展需要一种市场精神。这种市场精神贯穿于人才汇集、创业条件、产业发展环境的制度关系之中,浸淫于整个城市人群的思维方式里,它不应简单地等同于招商引资之类、孵化器以及吸引人才的其他优惠措施等等,而应该是一座城市的改革大环境,是广义的“市场”的概念,并以此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
市场经济以公平环境下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宗旨。只有你的市场足够吸引人,人家才可能主动向你聚集。政策的推力毕竟是有限的,市场本身的魅力才是关键。
这里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我们知道科研创新能力是北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由于相关制造业发展环境不完善、生产成本较高等原因,在北京难以实现程度较高的产业化。结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京相当一部分研发成果被长三角、珠三角等其他区域吸收了,因其具备了相应的市场环境,能满足北京方面的利益诉求。而临近的天津却没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改变思维读后感】推荐阅读: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09-16
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 读后感06-23
中国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12-10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读后感1000字10-18
我们如何思维读后感01-21
麦肯锡思维读后感01-02
作文读后感的思维导图11-29
《给孩子的思维导图课》读后感09-07
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