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朗诵(共10篇)(共10篇)
1.儿童诗歌朗诵 篇一
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形式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们的广泛参与,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六一儿童节朗诵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
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
就是这颗美人痣
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
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
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
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
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
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
范文网
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
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
她还讲了一个故事
“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
那个年月哟
没现在这么鲜的”
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
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
“奶奶六一节快乐!”
2.儿童诗歌朗诵 篇二
2011年10月, 印度驻沪总领事馆和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举办“心灵之桥——庆祝泰戈尔诞辰150周年泰戈尔诗朗诵会”, 纪念这位印度大文豪与上海的文学情缘。这是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市作家协会连续第三年举办纪念泰戈尔的诗歌朗诵会了。印度驻上海总领事戴思锐女士和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赵丽宏等百余位中外作家、学者、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朗诵会。泰戈尔曾于1924年4月、1929年3月与6月, 三次乘船到上海访问, 开启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印文化交流, 并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泰戈尔热”。著名表演艺术家曹雷、蔡金萍、陈慧, 以及参加上海写作计划的印度诗人苏迪普·森等用泰戈尔的母语———孟加拉语朗诵了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迦利》等作品中的名作:《告别》《婴儿的遐想》《怀念中国》《姑娘和灯》《大地母亲》《守望》《光明》《我的心》等。
3.运用朗诵,让诗歌教学出彩 篇三
关键词朗诵诗歌教学选材方法技巧
朗诵是诗歌教学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著,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增强理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运用朗诵这种手段,它能让诗歌教学出彩。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朗诵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恰当选材
材料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要有优美的节奏韵律。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总之,文质兼美是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正确理解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朗诵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如朗诵《死水》,必先知闻一多赴美留学为复国,归国却目睹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之惨景。救国梦猝然破灭之时,见一臭水沟有感而作此诗,读者知晓作者的痛国爱国之心,就不难读好此诗了。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朗读要求再现作品原貌,准确传达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阐明作品观点。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奇特的想象、自如的开合、大胆的遣词,意到笔随,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生动地表达了他建功立业未遂,立志漫游,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而言,了解重要作家的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
三、方法得当
教学中常用的诗歌朗诵方法有:(1)范读法:即示范性的朗读,或由教师范读,或由同学范读,学生仿读。(2)分组轮读法:学生分组、分行、分排轮流读,并互相矫正错误。(3)自由读:全班同学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或高声朗读,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4)指名读:由教师指名一位学生来读,读完了一段或两段以后,另请一位学生接读。(5)表情读:学生依字句的长短,音韵的节奏,辅以姿势、动作、表情,有感情的朗读。(6)引读法: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
四、掌握技巧
1注意停顿。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的断和连。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1)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生理停顿(一般用于长句)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长;分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3)强调停顿: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可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4)音节停顿:在古诗词中,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往往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2分清重音。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而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1)并列、对比、排比往往要重读。如:“老翁逾嫱走,老妇出门看。”“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并列性重音)“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对比性重音)(2)凸现修辞色彩表现力的语言,往往最能体现文章旨意,故而应该重读。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夸张性词诏须重读,表强调。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表双关意义的词语须重读,以引起读者注意,挖掘深层含意。例:“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吾皇”的谐音,表面上指汉武帝,又有尚武之皇,非文治之皇意,故而影射唐玄宗。)(5)表反复之词,重读以表强调和重要。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句在李白的《蜀道难》中出现三次,作为行文主线,贯穿始终,有一唱三叹之效,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不重读不足以奠定雄放飘逸之基调,不重读亦不足以凸现文章主旨。第六、连珠词格须重读末句首词。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3掌握语调与语速。语调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语调千变万化,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基本类型。规律如下:惊疑召唤用升调,肯定赞扬是降调,严思冷淡悲为平,曲是强调夸和讽。语调在朗读艺术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朗读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其语调起伏变化明显,语意表达在抑扬顿挫中更加顺畅、明晰、突出。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依托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一般来讲。急剧变化宜快,平静严肃宜慢;紧急欢乱宜快,悲沉缅悼宜慢:抨斥控辩宜快,叙说追忆宜慢;年轻泼辣宜快,年老迟钝宜慢。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快时吐字清晰,慢时明朗实在。总之。要做到“决而不乱”和“慢而不拖”。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花季的中学生们,让我们一起来爱诗、读诗吧,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情操,在民族文化的厚壤上放飞心灵。
4.儿童诗歌朗诵 篇四
本刊讯5月4日上午, “红色箴言, 致敬经典”——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诗歌朗诵会在延安鲁艺旧址举行, 200多位延安优秀青年干部参加了这项活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鲁迅艺术文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人才的高等学府。当天的活动由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延安中心主办, 中共延安市委、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人民出版社有关方面代表出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配音演员乔榛等艺术家分别朗诵了《沁园春·雪》《延安与中国青年》等红色经典诗歌;延安当地文艺工作者演唱了《延安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红色歌。
5.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朗诵教学 篇五
古典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与智慧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负载着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诗歌教学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强化美的教育、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押韵
押韵,就是诗歌的每一句或隔一句末尾的字都用韵母相同的字。押韵的作用,主要是念起来和谐动听,琅琅上口,并能加强诗的旋律。例如: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shan)。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guan)。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an)。
出师一表真名世,干载谁堪伯仲间(jian)。
——陆游《书愤》
这是一首律诗,偶数句押韵,每个押韵句子末尾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古诗押韵十分严格,不同声调的字都不能押韵。
二、声调
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我们的现代汉语按普通话的语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汉语中还有入声字。按平声、仄声分,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属于仄声。写诗时,只要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就会形成声调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就会收到悦耳动听的艺术效果,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如:
客路青山外(仄仄平平仄),行舟绿水前(平平仄仄平)。
潮平两岸阔(平平仄仄仄),风正一帆悬(平仄仄平平)。
海日生残夜(仄仄平平仄),江春入旧年(平平仄仄平)。
乡书何处达?(平平平仄平)归雁洛阳边。(仄仄仄平平)
一一王湾《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中的平仄交错,声调就富于变化了,因此,诵读起来铿锵动听。
三、节奏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一般用于长句)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长;分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可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前两句朗读时缓慢,而重读“异”和“无”,通过低沉缓慢的语气表现物是人非的无奈心情。“孤城闭”“连角起”要重读出扑面而来的内心的悲痛与无可奈何,“家万里”“归无计”要以重读表强调,表现情感的强烈抒发“悠悠”“霜满地”语气要轻慢,读出凄凉之意。“人不寐”宜缓缓吐出,读出诗人的悲叹与愤激,“将军白发征夫泪”句语调要沉重,语速要慢,“泪”要拖长音,“征夫泪”要慢读,每一个字音要拖长,要一叹内心的忧愁。
(4)音节停顿
在古诗词中,尤其是律诗和绝句,往往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诗经》《蒹葭》
例2: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蒴洲。
——《望江南》温庭筠
读时每拍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则做短暂停顿,这样颂读会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5)语调与语速
语调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语调千变万化,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基本类型。惊疑召唤用生调,肯定赞扬是降调,严思冷淡悲为平,曲是强调夸和讽。语调在朗读艺术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朗读语言不同于生活语言,其语调起伏变化明显,语意表达在抑扬顿挫中更加顺畅、明晰、突出。
6.有关现代儿童诗歌朗诵 篇六
现代儿童诗歌朗诵【1】
1、小小的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几种树
叶圣陶
杨树直挺几丈高,柳树倒挂细枝条。
银杏叶子像扇子,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马缨开花春夏交。
松树柏树常年绿,枫叶秋来红叶飘。
3、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在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雨后
冰心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我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放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地跟在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5、春天
穆旦
春天是人间的保姆,带领一切到秋天成熟,劝服你用温暖的阳光,用风和雨,使土地重复。
林间的群鸟于是欢叫,村外的小河也开始忙碌。
6、生活的颜色
曾卓
一个小朋友问我,生活是什么颜色?
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
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
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
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
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
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
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
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
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
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
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
闪射着灿烂的彩色
现代儿童诗歌朗诵【2】
1、《石榴》
石榴花开了
是夏姑姑扎上了
鲜艳的蝴蝶结
石榴果熟了
是秋妈妈在摇着
收获的红铃
2、《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3、《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4、《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
快点出来吧
小芽苞
别只露出个小头
树皮外面多美
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
穿上绿衣
春风会送给你
甜甜的露滴
5、《十四岁,蓝色的港湾》
人生是一条长河,十四岁是蓝色的港湾,那里有冲动掀起的巨浪,也有思考泛起的波澜。
有爱,却朦朦胧胧,说不懂却又懂得一点,就像晨雾下的小河,看得见,却又难以分辨。
满肚子心事全挂在脸上,有话,不会在舌尖上打转,天真得像浪儿又蹦又跳,从不知什么叫忧愁不安。
要说男孩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
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
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你谈理想他谈理想,理想像潮汐不断地变换,你想当英雄他想当英雄,为当英雄常常去冒险。
7.彰显儿童诗歌之美 篇七
一、创设情境——尽情地欣赏美
在课堂中要经常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感情氛围,以优美动听的乐曲,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描述,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鲜花和星星》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
师:猜一猜,家住夜空里,眼睛小眯眯,一眨闪闪亮,夜夜放光明。
生:我知道了“它”是星星。
师:地上的鲜花和天上的星星最令人喜欢,你们想去看看鲜花和星星吗?让我们一齐进入这迷人的天地吧!(多媒体播放配乐配画面的诗歌朗读)
学生一边倾听着配乐朗读,一边欣赏着盛开的鲜花和迷人的夜空,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鲜花的动态美,获得一种惊喜之情。同时,精彩的画面所带来的直观刺激,引发学生根据诗歌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初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为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真切地感受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种渴望学习诗歌的欲望被点燃,这既是激趣,也是引领,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二、诵读感悟——入情地领会美
朗诵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辅以各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歌的诗意和意境。
1.诵读体会意境
在教学每一篇儿童诗都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读中体会,在诵读中消化和吸收,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读出诗意,感悟意境。
《水乡歌》这首诗,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抒写诗歌的意境。先用“水乡什么多”来做铺设,接着点出了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们在这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细细地体会,读懂句子的意思,读出诗歌的意境,感受水乡的境貌特点,体会水乡之美,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评读促进感悟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婆婆因“盲”与五彩世界产生了间隔,失去了交流,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既能抓住“送蝈蝈”的叙事线,还能联系学生的“爱心”这条线,通过不断诵读理解诗意,反复诵读感悟。
师:(看图)看着蝈蝈,听!(蝈蝈叫声的录音)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生:仿佛看到家乡清澈的小溪。
生:仿佛看到外面美丽的风光。
生:她仿佛听到小溪流淌的声音。
生:仿佛她又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正在和小伙伴们愉快的嬉戏。
师:蝈蝈的歌声使她仿佛置身原野之中,又见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她没有读出欢乐的气氛。
师:是啊!(引导说)想一想,走进广阔无边的田野时,听到小溪叮咚叮咚的流淌声,你感觉怎么样,心情又怎么样呢?
师:我觉得你这儿读得特别欢快,“流淌的清波”“难忘的欢乐”请再读一次好吗?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也走进了田野,找回了欢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借助图画、音乐等,通过反复地吟诵,让学生融入自身的理解,抒发独特的情感体验。最后又以评促读,借助老师和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恰当又有感情地朗读,丰富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纵情地创作美
因此,在学生欣赏、体会诗歌之美的基础上,我根据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去创造美,进一步获得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1.据诗作画——再现美
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和她反复锤炼的语言、精美的意境是分不开的,在古代,一首优美的诗句常常是一幅或几幅美景构成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意,可以采用以诗画画、以诗起舞、以诗歌唱、以诗排练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收获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家》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感悟诗境,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画出天上的“白云”和“小鸟”、水里的“鱼儿”、田野里的“种子”还有“我们”的家,这样在学生的笔下就出现了一幅祖国美丽的山水图,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模仿创作——升华美
模仿是学习的必须之路,写童诗亦是如此。
比如学习了《鲜花和星星》这首诗歌后,我出示图画提供句式让孩子进行模仿写作。
我喜欢秋天满地的——:
这里——,
那里——,
真比——。
草原上遍地都是 ——,
这里——,
那里——,
真比——。
学生在学习童诗创作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反复的诵读、积极地品读,在活动中体会童诗的诗意,在活动中感悟童诗的美,在创作童诗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在写诗的体验活动中把诗歌的美再现、感受、升华。
8.让诗歌照亮儿童的心灵 篇八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首先, 我们应尽可能地每天都让学生接触到诗歌, 安排学生在语文课前背诵一两首诗。这样日积月累,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还会促使他们慢慢对诗歌产生兴趣。
其次, 在教学时, 教师要适度拓展, 激发学生的兴趣。诗歌的语言凝练, 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 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 去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如, 可以讲讲诗人的故事、诗歌的背景, 播放相关的歌曲、动画, 猜猜相关的谜语, 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而且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另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举办赛诗会、诗歌擂台赛、诗词朗诵会;可以做一些诗歌方面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办诗歌园地、制作诗歌小报等。
二、创设情境
1援用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以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或假设一种情况, 将学生带入情境。如, 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以这样说:同学们, 假如你和朋友们去野外游玩, 你不小心与其他人走散了, 而你没有带手机, 不能和任何人联系, 你应该怎么办?
2援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教师以图画、音乐、录像资料等将学生带入诗的情境中。如, 教学《村居》, 运用多媒体先播放杨柳依依、绿草茵茵、黄鹂自由飞翔的画面, 再播放儿童在风中放风筝的画面, 并配以音乐, 让学生在优美的视听感觉中, 去领略这优美的景色。
三、反复诵读
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 诗歌语言凝练, 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唯有反复诵读, 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增强语感。其次, 诗无达诂, 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 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 而是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配上一定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去读, 去赏。当然, 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朗读指导, 如注意语调的变化、速度的适中、停顿的时机、重音的分辨等等。
多读, 并不是机械地重复, 每次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层次性, 逐步深化认识, 使课堂上高潮迭起。如, 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再读诗歌, 想象画面, 理解诗意;三读诗歌, 感悟情境, 读出情感;四读诗歌, 了解作者, 明白诗志;五读诗歌, 欣赏画面, 背诵积累。
四、合理想象
诗歌的语言灵活跳跃, 含蓄精辟, 意趣无穷。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 往往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 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教师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可以借助图像、音乐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挖掘诗歌中的“留白”处, 调动学生原有的记忆,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与诗歌相应的意象,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变抽象为具体, 变平面为立体, 由静止到动态, 感受古诗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五、用好插图
插图可以帮助儿童提取阅读需要的知识, 整合阅读内容, 提高阅读兴趣。低年级教材中的每一篇诗歌都配有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插图, 学生很喜欢。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了解诗歌的内容。如, 学习《小池》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并想一想:图上都有哪些景物?你能从这些景物中猜测出诗人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你能说说看到这幅画的感受吗?
六、表演诗意
低年级学生对表演充满了兴趣, 所以, 角色扮演是低段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如果古诗有较具体的内容和情节, 就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如杜牧的《山行》、李白的《赠汪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 在具体情境中欣赏和体验古诗词的意境美。
表演可以适度拓展诗歌的内容。例如,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回乡偶书》中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对重回家乡已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理解诗意后,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 演一演贺知章见到家乡孩子们的情景, 想一想小孩子会对贺知章说些什么, 贺知章又会怎么回答。在学生表演之前, 教师可以介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经历、写作这首诗前后的故事, 这样学生在表演时才能言之有物;在演完诗人与孩童间的对话后, 要追问诗人的心情、感受。这样的表演才是有效的, 才是为深化内容的理解服务的。
表演首先要立足文本, 理解诗意, 揣摩形象, 把握语言。其次要采用“台上作表演, 台下是导演”的方法,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另外还要着力突出目标, 把握动态生成, 恰当点拨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表演比较耗费时间, 容易造成表面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的结果。因此, 角色扮演要讲究效益、指向明确, 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9.儿童诗歌朗诵2分钟 篇九
她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她猜想妈妈的美丽,
一定闪着更耀眼的光华。
她问光彩夺目的珍珠鸟:
“您一定是我的妈妈!”
珍珠鸟惊讶地摇摇头:
“我怎么要得起你这宝贝娃?”
她问披金戴玉的珍珠鱼:
“您一定是我的妈妈!”
珍珠鱼慌忙地摇着尾巴:
“我的孩子哪有你的宝贵身价?”
这时候,一阵风浪过来,
河蚌张开贝壳保护了她。
咦?这不就是我生长的地方!
“找到了,找到了,
您就是我的亲爱的妈妈。“
妈妈并不美,甚至有点丑。
小珍珠还是打心眼里爱她。
因为妈妈把心血都给了自己,
10.儿童诗歌教学的整合性方法 篇十
对教师的要求
将活动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应把语言活动作为基础,在进行儿歌教学时,将科学知识、情感体会、动作模仿等融汇在其中。要做到这些,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以小班儿童诗歌《刨个坑儿种西瓜》为例,介绍整合性教育的方法。
把这首儿童诗歌学会并背下 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学习活动是系列的、网络状的活动。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作品;二是理解体验作品;三是迁移作品经验。知识指的是对于信息的回忆。教师可以提问幼儿“西瓜是先长叶子还是先开花?”理解这个水平反映了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开花以后会怎么样?”应用是指在尽可能最少指导的情况下,在新情境中使用学习材料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种西瓜需要搭架子吗?”“为什么种黄瓜要搭架子?”分析是将材料分解为不同组成部分,以理解材料结构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黄瓜是瓜,西瓜也是瓜,那黄瓜是水果吗?”评价所关心的是基于特定标准判断材料价值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西瓜给谁吃了?应该给他们吃吗?”创造是指将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计划的能力。处在这个水平时,幼儿需要使用发散性思维来获得惊喜。教师可以请幼儿想一想“除了种西瓜,还可以种什么?除了给爹妈吃,还可以给谁吃?”或者,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为儿童诗歌创编一些动作。在这些阶段中,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幼儿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作品,自己对作品有充分的感知体验,并且已经经历这几个阶段,达到最高的水平。这样才可以指导幼儿在各个阶段里扎实的学习,最终达到最高水平。
用模仿的方法教幼儿 教师可以为儿童诗歌设计动作,不用太复杂,能简单明了的表达内容即可。动作难度要考虑幼儿发展水平,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以免让幼儿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在教师第一遍念儿童诗歌的时候,就可以加上动作,幼儿可以跟着做,但不要念,认真倾听。
鼓励幼儿听儿童诗歌 倾听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教师总是会着急让幼儿跟着念,学着念,但当幼儿还没听清诗歌的内容时,他只是在咿呀学声而已。一定要强调“老师念得时候你们不要念,等老师念完了,你们再念。”幼儿念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倾听,不要一味帮助幼儿一起念。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幼儿哪里念得不好,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歌的内容 教师可以采取问他们不同的问题这个方式来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歌的内容。组织幼儿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尤其是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象。例如可以提问“西瓜种在哪里的?”幼儿有生活经验,会知道是种在地上的,因此教师就顺势可以告诉幼儿“所以我们要‘刨个坑儿种西瓜呀。”不断的提问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断教授幼儿新知识。
整合性方法包含的内容
科学知识 大多数的儿童诗歌中都会涉及科学知识内容。因此与其有时大费周章的专门开设一个活动让幼儿去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不如在提及它的时候,就将它教授给幼儿,这样的学习更加自然也印象深刻。记忆是相互关联的,有关联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诗歌内容与科学知识相辅相成,在幼儿头脑中可以呈现一幅完整的记忆拼图。
模仿动作 幼儿园有专门的律动课程,其实儿童诗歌教学中设计的一些动作也是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肢体动作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发展幼儿身体某个部分的动作,例如“开花”这个动作需要幼儿双手并拢,手指向内弯曲,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到幼儿手指小肌肉的。
结合乐器 不要认为儿童诗歌是语言活动就不能与音乐相关,在诗歌教学中乐器也可以为活动增光添彩。教师可以根据诗歌内容,设计加入身体敲击、不同材质的敲击器(无音高乐器)以及不同材质的固定音高乐器。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两种不同材质的乐器,一种金属材质,一种木头材质。提问幼儿“‘刨个坑儿的工具是什么做的?”因为工具是金属做的,幼儿就可以判断出金属材质的乐器更加适合在此处敲击。给大年龄班的幼儿上课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嘴巴和手指发出声效的部分,让活动变得更有意思。只要设计合理,控制得当,乐器的加入不仅不会影响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还会让他们更加集中精神的学习。乐器可以让幼儿的学习有听觉的刺激,真正做到利用身体各个感官去学习。
当寻找到适合的儿童诗歌后,教师们就需要根据儿童诗歌的具体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合理的将各个领域的内容整合在儿童诗歌的教学中,让幼儿的学习不再割裂开来,而是更加的系统和完整。
【儿童诗歌朗诵】推荐阅读:
儿童英文诗歌朗诵06-12
儿童诗歌朗诵2分钟06-30
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 美丽六一09-22
六一儿童节优秀作文:庆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08-01
六一儿童节诗歌朗诵会主持人串词主持词11-01
儿童英语诗歌10-03
儿童诗歌我愿11-09
适合儿童的爱国诗歌09-02
圣诞节儿童英语诗歌06-27
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