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

2024-11-19

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精选11篇)

1.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 篇一

关于组织学习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现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印发给你们,望各村(社区)、各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学习。

特此通知

东流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

(2011-2015)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制。通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理念,激发公民关注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减少火灾危害,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到2015年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社会单位依法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机制基本形成、队伍普遍建立、设施较为完善、形式与内容满足社会需要;公益化和市场化结合、普遍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力量结合的宣传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督察、考评、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和火灾报警、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得到广泛普及;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全国火灾形势保持平稳。

二、主要任务

(一)家庭、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家庭成员学习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和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常识,经常查找、消除家庭火灾隐患;教育未成年人不玩火;教育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圈占、埋压、损坏、挪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占用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提倡家庭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

2、社区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重要防火时期、“119消防日”活动期间组织居民参加消防科普教育活动和消防安全自查、互查及灭火、逃生演练;发动社区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职工、消防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员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与社区老弱病残、鳏寡孤居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上门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帮助查找消除火灾隐患,遇险情时帮助疏散逃生;为每栋住宅指定专兼职消防宣传员,绘制、张贴住宅楼疏散逃生示意图,开展楼内消防巡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防火门常闭、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标识完好。

3、社区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在社区、住宅小区因地制宜设置消防宣传牌(栏)、橱窗等,适时更新内容;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广播等应经常播放消防安全常识。

4、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应引导城镇居民家庭和有条件的农村家庭配备必要的报警、灭火、照明、逃生自救等消防器材,其他农村家庭应储备灭火用水、沙土,配备简易灭火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5、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应将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定内容。

6、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将消防安全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

(二)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学校应落实相关学科课程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分类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每学年组织师生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观一次消防科普教育场馆。

2、学校应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119消防日”等集中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3、小学、初级中学每学年应布置一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纳入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考核体系,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动应不少于4小时。

4、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电子显示屏、板报等,应经常播、刊、发消防安全内容,每月不少于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宣传资料。

5、学校教室、行政办公楼、宿舍及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礼堂等,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疏散逃生标志等消防安全提示。

(三)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制定完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和村民防火公约,明确职责任务;指导村民建立健全自治联防制度,轮流进行消防安全提示和巡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

2、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建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教育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引导村民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行动;教育村民掌握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3、农忙时节、火灾多发季节以及节庆、民俗活动期间,乡镇、村应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4、乡镇政府应在农村集市、场镇等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牌)、橱窗等,并及时更新内容;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演出;督促乡镇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5、乡镇、村应设专兼职消防宣传员,鼓励农村基干民兵、村镇干部和村民加入义务消防队、消防志愿者队伍,与弱势群体人员结成帮扶对子,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查找隐患,遇险时协助逃生自救。

(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等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结合本场所情况,向顾客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疏散出口和路线、灭火和逃生设备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

2、人员密集场所应定期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落实从业人员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制度;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参加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到消防教育场馆参观体验,确保人人具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3、文化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以及大型活动现场应通过电子显示屏、广播或主持人提示等形式向顾客告知安全出口位置和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4、公共交通工具的候车(机、船)场所、站台等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提示,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电子显示屏、车(机、船)载视频和广播系统应经常播放消防安全知识。

(五)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本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张贴逃生疏散路线图。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灭火、逃生疏散演练。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全体人员懂基本消防常识,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找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设置消防宣传阵地,配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资料,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单位广播、闭路电视、电子屏幕、局域网等应经常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三、职责分工

各地要将实施本纲要纳入消防安全联席会、防火安全委员会议事日程,加强工作领导,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完善职能部门协作机制、新闻媒体联动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问责机制。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一)宣传部门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督促各类新闻媒体加大消防公益宣传力度,将普及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及逃生自救知识纳入重要宣传内容;大力宣传推广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

(二)公安部门要根据消防安全形势和中心工作,研究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重点;策划组织“119消防日”、“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社会媒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指导相关部门、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消防站开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固定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派出所要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内容,社区民警要指导督促社区、住宅小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教育部门要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在课堂教学、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团组织和少先队活动中落实好消防安全教育内容;指导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进行督导考核;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纳入学校教职员工在职培训内容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内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示范校创建活动;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消防专业或者设置消防课程;鼓励师范类院校将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学生必修内容;发动大中专院校学生参加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对城乡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

(四)民政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纳入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结合救灾、扶贫济困和社会优抚安置、慈善等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指导居(村)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在社区、村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利用文化活动站、学习室等场所,对居(村)民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督促社区、乡村广播、视频设备播放消防安全常识;组织养老院、光荣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开展用火用电和自救逃生安全教育。

(五)文化部门要指导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和歌舞厅、剧院、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从业人员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找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大力推动消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文化下乡活动,融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

(六)卫生部门要将火灾的现场救护、医疗救治知识和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卫生部门安全生产相关预案;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伤员救治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学会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病人)疏散逃生和火灾应急救护技能。

(七)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报道力度,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逃生自救知识,及时宣传消防安全工作先进经验,鼓励相关媒体安排播出消防公益广告,在消防工作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期间集中进行宣传报道;积极扶持消防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消防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播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宣传进影院”活动,组织放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在“送电影下乡”活动中加入消防科普影片。

(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工矿商贸企业依法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将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纳入注册安全工程师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内容并进行考评。

四、保障措施

(一)出台配套措施。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五年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规划和工作计划,分、类别,量化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根据本纲要要求,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健全宣传队伍。各地应建立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单位专兼职宣传人员为主体、消防志愿者广泛参与,多种形式并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队伍。单位应建立由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员、保安人员组成的消防宣传队伍;社区应建立由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协管员、志愿者、预备役人员等参加的消防宣传队伍;农村应建立由基层干部、群众组成的消防宣传队伍。

(三)完善宣传设施。积极推动消防博物馆、教育馆(室)、宣传车、主题公园等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县级行政区域依托消防队(站)、博物馆、文化馆、公园、学校,建成1个以上功能设施比较齐全、能同时容纳50人以上参观的消防科普教育场馆;60%以上县级行政区域配备消防宣传车。

(四)发挥媒体作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数字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包括户外电子屏、楼宇视频)等新兴媒体应广泛、深入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公益宣传,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防火时期和“119消防日”期间应刊播消防安全常识及公益广告,开展针对性的提示宣传。

(五)创新消防文化。积极推动消防文化事业创新发展,鼓励创作消防文艺精品,不断推出消防影视剧、消防动漫、游戏等;鼓励开展群众性消防文艺活动,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专题晚会、巡回演出、文艺汇演等。

(六)开展主题活动。每年“119消防日”宣传活动期间和重要防火时期,各级政府应广泛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

(七)保障宣传经费。各地要将消防宣传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固定宣传设施、配备消防宣传车、制作消防宣传品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志愿活动等提供经费保障,确保纲要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应根据本纲要明确的职责任务,安排落实所需经费。

(八)加强督导考评。各地要建立专门的考评指标体系,制定宣传评估标准,委托有关机构监测、评估,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考核,推动本纲要的贯彻实施。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改革宣传内容、方法、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2.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 篇二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促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的提高, 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消防安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本文,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对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依法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促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的提高

消防法律是做好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的必要保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四川省消防条例》, 对社会单位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初期火灾扑救知识、疏散和逃生知识, 提升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消防常识的普及率, 才能有效提高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对于一些无故不参加消防安全培训的单位、公共场所或个体业主等培训对象, 还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进一步消防安全教育或按法律进行处罚, 以保证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依法落实。

二、合理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从引起火灾的原因 (如故意放火、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吸烟、用火不慎、玩火、自燃、雷击等) 来看, 人为因素是诱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只有提高各社会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才能有效避免社会单位火灾的发生, 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扩大培训层面, 推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推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是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 要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消防工作中来, 扩大消防安全义务培训的层面。

1. 占领多块教育阵地, 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1) 以学校为教育阵地。以学校为教育阵地。各级学校是传播知识的窗口, 也是消防宣传教育的窗口。除了依照法律规章中所规定的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外, 消防专业部门应同各级学校建立联系, 根据学校的需求, 定期义务地为其提供消防安全知识普及讲座, 讲解打造防火墙、消防铁军的重要性等内容, 扩大消防宣传面和教育面, 推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2) 以社会各基层组织为教育阵地。城市社区、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消防组织, 也是三级单位火灾首要防线。通过基层组织建立消防宣传和培训的平台, 使城市居民、村民熟悉防火安全公约, 了解常用消防常识, 掌握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

(3) 以人员密集场所为教育阵地。发生火灾时, 商场、宾馆、饭店、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是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的场所, 同时也是极重要的消防安全管理场所。为此, 消防部门应对这些场所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 向其普及怎样扑救初起火灾、怎样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怎样进行消防安全逃生等知识, 使其“四个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4) 以某些易发生火灾的特殊场所为阵地。对于在易燃易爆场所、有较大火灾危险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场所工作的特殊工种人群, 要对其进行包括防静电等内容在内的消防安全培训, 以防静电放电产生火花而引起易燃、可燃物质的燃烧或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2. 以宣传媒体为阵地。

大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抽调优秀的消防教员与新闻、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体合作, 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 扩大消防宣传教育面。

3. 充分发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

为消防安全培训注入新的活力, 使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是消防安全培训社会化的要求, 也是实现消防安全培训正规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四、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

1. 消防监督检查环节。

促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提高, 必须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的消防安全检查内容之中。只有这样, 才能检查消防安全培训的效果, 才能做好培训对象的统计工作, 保证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 消防安全培训的教学环节。

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之前, 要弄清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及其所从事的工作对消防知识的需求类别, 并以他们的切身利益作为授课的切入点, 从而避免以往消防培训教学枯燥无味、无人问津的现象, 使消防知识的普及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消防培训教员的薄弱环节。

3.消防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篇三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消防教育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但要上好这门课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防知识教育水平,我校多次派人到张家港、南京、苏州等实践基地去学习他们的消防安全教育,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系统学习了各基地的“三防”知识基础理论(如张家港的防火、防毒、防震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生存教育)和教学指导、防灾救灾、自救互救知识及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并组织了以“生存”为主题的教育经验交流会。

多次的学习与教育经验交流,使我转变了以前学生被动地听,根本没有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中来。学生收集资料、交流消防事故案例的过程就是掌握安全知识的过程;学生分组、进行火灾模拟演练的过程就是形成生存本领的过程;学生在灭火器使用区体验灭火器的使用,就是掌握生存技巧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内化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比如,学生在演练中体现出的积极主动的意识、镇定自若的神情、互助合作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超乎想象,令人赞叹不已。

二、加强消防课堂教学,编写一套适合的教材

课堂教学是消防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加拿大1999年就开始实施一项名为“学生与消防教育”的计划,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开设消防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火灾及其后果的认识。现在,我国有许多学校没有消防安全教育的计划,更没有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大纲,没有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没有课时保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让消防安全也步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必修课,并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口味”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使广大学生学会用消防知识抵御火灾的伤害。

课堂教育要有好的教材。有关部门能否从实际出发,编写一套适合于中小学生的消防教育培训教材,尽快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大纲,对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形成系统、规范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体制,形成全国统一的消防安全教育权威教材和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消防读本,使教材形成专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从而使学校都能按要求主动地、独立地、持久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三、亲身实践,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根据学生的好动性,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为此,学校可以选择性地配备如逃生体验装置、厨房火灾演示体验装置、模拟电气线路火灾演示设施、模拟灭火器演示装置、模拟火灾报警等消防体验设施,让学生参与到“实战体验”中,使其不仅学习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并且还不断提高灭火和逃生技能,使之成为消防安全的参与者。

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一次次惨痛的消防事故告诫我们,火灾猛如虎,尤其是灾后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性,要充分认清学校是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最好的阵地、学生是最好的宣传教育对象,消防安全教育从学生抓起,继而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到大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保消防教育、教学效能

在实施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过程中,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因此,上课时,我为学生设计了模拟体验、讨论畅谈、竞赛、表演、宣传等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首先,我借助其好动性,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组织学生演练报火警;其次,借助其好奇性,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校园中模拟火灾现场,组织学生开展形式新颖的逃生体验;其三,借助学生的好强性,采用任务驱动法、评价激励法,给每组学生设置任务,通过小组竞争,激起学生的求胜欲;最后,借助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来学习灭火的方法,灭火器的使用。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加深小学生对消防知识的理解,把理论知识变为直观易懂,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效能。

五、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市每年十月份都组织中小学生生存技能竞赛,通过知识竞答、说课比赛、骨折固定、使用灭火器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消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体,学生之所想、所学、所感才是教学之关键,想他们所想,给他们所要的,我们才能走进他们内心,使消防安全教育成为他们钟爱的课程,使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在他们的生存能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消防事故还时有发生,无论对于学校,还是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课程都是一门非常适合的课程。而能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做。策略研究是老师的内功,正确地剖析与践行,才能真正达到课程目标。

4.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获 篇四

通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中央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思想问题,让全体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正,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廉洁思想,转变作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

作为一名在农业战线工作的党员,一是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温党章和入党誓词、认真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虚心向群众学习,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群众观念贯彻于本职工作之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严格对照检查审视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严格自律,保持廉洁。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树新风。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对照检查,严格执行纪律,为创造良好氛围尽力尽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通过此项实践活动,我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联系自身实际,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侵蚀,严以律己,防微杜渐,避免积小过而成大错。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兢兢业业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里,自己要积极参予,投身其中,把这次教育活动当做进一步增强党性的机会,做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要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四风”问题,具体讲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工作标准,把解民忧、聚民心、帮民富、保民安作为根本要求。规范行政行为,力戒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力戒横、冷、硬的衙门作风。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

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工作中,坚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始终注意工作中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解民忧、帮民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党的执政根基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农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本人按照农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农委组织的系统学习教育,使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进行认真思考、自我剖析、自我反思,使我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通过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撰写心得体会,使我进一步加强了党性修养,锤炼了工作作风。按照农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的要求,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自己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表现进行了认真剖析,并对照《党章》进行了深刻反思,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为我县的三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政治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 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主要表现在:一是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与业务有关的能主动学一些,而对政治学习缺乏系统深入的钻研。二是只注重表面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没能深刻地准确地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三是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养成,没有经常性地利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批评和不断反省自己太少。在工作中认为只要完成好领导交给的任务和本职工作就行,缺乏创新动力,思想不够解放。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作上创新程度低,解决难题办法少;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考虑的多,下大力气去解决的少,想法多、行动少。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时过于强调原则性,没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群众服务意识有所欠缺。

二、整改方向和措施

我作为农委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问题的根源,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虚心诚恳接受大家的意见,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以后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切实地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把学习作为自己人生的组成部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在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上,做到深入而不肤浅;系统而不零碎;联系实际而不空谈表面。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同时我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自己实际,坚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知识面,提高党性修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兢兢业业,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丰富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拓进取。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请教,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弥补自己的缺陷,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处理问题,努力把工作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始终把“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的批评当做鞭策自己的忠言,把群众的合理要求当做自己的事,始终尽力而为。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耐心细致地解释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刻以一颗真心、一份真情,耐心、细致地去做好三农服务工作。为沭阳农业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沭阳县农委动物卫生监督所 2014年5月20日

5.参加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的收获 篇五

本学期我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受益匪浅。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紧,也会累,但是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对远程教育及新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自学、看讲座,网上查阅资料以及参加讨论,自身素质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收获很大,总结如下两个方面:

1、通过讨论交流认识了各个地方的教师,从中也学习了一点别人的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次是通过讲座学习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

6.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 篇六

生命安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习消防知识 保障生命安全》。当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呢?消防专家介绍了在公共场所遭遇火灾时逃生自救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听好:

1、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2、要保护呼吸系统。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否则容易中毒、或者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

3、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4、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

5、火灾袭来时,不要慌不要乱,及时拨打119或向周围求救。

7.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收获 篇七

关键词:消防特种车辆,驾驶员,安全行车教育

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近年来火灾呈现出了高发趋势, 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也对消防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消防救援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道路交通情况,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保证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 注意自身安全。加强消防工作人员行车安全教育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安全行车不仅是对自已的生命负责, 也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1. 消防工作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个人心理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当灾情发生后, 救援人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任务的紧急性会对消防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行车途中精神高度集中, 容易出现问题。特种车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遵守交通规则, 比如可以不等红灯。但是在此种情况下, 行车的风险相应增加, 不仅是对驾驶人员心理素质的考验, 同量也是对驾驶技术的考验。驾驶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交通环境状况也是动态变化的, 消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还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因素都会对驾驶员的心理产生影响。

其次则是驾驶技术。消防车辆驾驶人员培训通常是由内部机构进行, 由于工作人员存在流动性, 工作任务量大, 培训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同时驾驶人员可能会身兼多职, 驾驶技术得不到保障。消防车辆种类较多, 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 难以有效的掌握驾驶技术, 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对救援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也对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 提升工作人员安行车的对策

2.1 加强工作人员安全行车教育

安全行驶是行车基本要求, 要让消防员意识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要定期对消防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组织相关工作岗位人员学习安全驾驶操作相应的法律法规, 操作方法。完善安全行车管理制度, 对未能按照相应规定操作人员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 营造安全行车的氛围, 强化驾驶人员安全行车的意识, 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

2.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消防执勤车辆驾驶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包括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坚定的意志。要达到目标, 可以让驾驶人员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 从而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缓解由于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除过理论知识学习外, 还要经过大量实践,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日常工作中消防人员要将每一次出勤当作是对自己的历练, 并在平时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消防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要避免单一追求速度, 要保持沉稳, 以平常心态处理临时性, 突发性状况, 避免由于处理不当引发的事故。

消防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人情绪进行稳定性训练, 比如在一定时间内稳定个人情绪。此项要求对于有一定驾龄的工作人员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新人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除此之外, 也可以组织出动训练, 通过不断的重复铃声刺激进行强化, 以达到提升人员情绪的稳定性的目的。训练的内容除过情绪稳定还包括了注意力分配能力, 驾驶员在行车的途中要考虑与救援工作相关的事项, 如救援工作地点, 环境状况, 交通路况等。

2.3 驾驶技能的提升

驾驶技能的提升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 是安全教育工作包含的内容之一。由于消防车辆的种类较多, 作业车辆包括了泡沫消防车, 云梯消防车, 高喷消防车等。训练工作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驾驶员要掌握各种车辆的参数, 实际操作特征, 救援工作中应该注意问题等。训练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到一起, 并且要加大实践力度, 最大程度的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的车辆知识, 并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消防工作队伍中驾驶人员的驾龄整体较短, 经验积累有限。考虑到消防队伍的实际情况, 可以对工作人员开展轮训, 力争使每一名消防队伍都掌握驾驶技术, 在灾情发生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

2.4 车辆的日常保养工作

消防车辆是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救援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 车辆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救援工作的效果。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对车辆的保养工作,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车辆管理制度, 保养制度, 并且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 在每一次完成任务之后, 工作人员都应该对车辆进行检查, 确保在突发性情况下车辆的安全性。要坚决做到三不准入库, 即故障不排除不准入库, 不清洗干净不能入库, 车辆未经检查不能入库。车辆在购置的时候要重点考虑质量, 便于后期维保工作的开展。

3. 结束语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 对消防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消防工作人员是城市正常发展的保障力量, 消防队伍自身的素质及能力将影响到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城市的健康发展。作为驾驶人员, 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习相应的消防及安全方面的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杜小明;潘爱仁.执勤消防车辆驾驶员安全行车教育刍议[J].智富时代, 2016 (S2) .

[2]常伟.浅谈消防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J].科技经济导刊, 2016 (20) .

[3]张跃勇.消防特种车辆装备技术管理[J].消防界 (电子版) , 2016 (5) .

8.信息化教育学习收获心得体会 篇八

对于“教学法”,我们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主要还进行了两次实践:每位同学都亲历了一次“说课”和一次“试教”;课堂上我们也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说课”时,同学们都能清楚明白的说出要教的内容,也运用了一些教学法。而我在说课时,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同时对比其它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较好,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说课”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两点:

(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

(二)在采用“任务驱动”发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

1、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3、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计算机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等)。

4、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在“试教”的过程中,我结合了见习时的经念,把“建构主义”和“戴尔经念之塔”理论应用在课堂上。我想,构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法”的辅助。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认识计算机》的“试教”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大家都怀着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想亲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引入趣味的计算机世界。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比喻教学法

对于刚开始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甚

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三、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对某一方法、步骤反复实践从而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由于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教师讲授的方法他们不一定都能理解。比如指法、鼠标的使用,如果教师只叙述,不演示,他们很难领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接下去就让学生作相应的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以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根据信息技

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式真正的学习兴趣。

9.消防安全综合能力学习重点 篇九

人防工程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丙、丁、戊类物品库房宜采用密闭防烟措施。2.排烟

排烟口和排烟风机的设计。第五篇:消防安全评估 第一章 概述

一、试述风险管理原则(纸P463)

二、阐述风险管理过程(纸P463)

答:风险管理过程是组织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嵌入在组织文化和实践当中,贯穿于组织的经营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包括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和检查。其中,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沟通和记录应贯穿于风险管理全过程

四、试述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答: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有以下方面:

1.前期准备:明确火灾评估范围,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实际运行状况有关的各种资料与数据。评估机构依据经营单位提供的资料,按照确定的范围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所需主要资料有:

1)评估对象功能。2)可燃物。3)周边环境情况。4)消防设计图

5)消防设备相关资料。6)火灾应急救援预案。7)消防安全规章制度。8)相关的电气检测和消防设施与器材检测报告。2.火灾危险源的识别:应针对评估对象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进行火灾危险源识别和危险性分析。

3.定性、定量评估: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确定消防评估的模式及采用的评估方法。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运行阶段,应尽可能采用定量的安全评估方法,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估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估。

4.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评估: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评估主要包含:1)消防管理制度评估。2)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评估。3)消防演练计划评估。

5.确定对策、措施及建议: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并按照火灾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列出存在的消防隐患及整改紧迫程度,针对消防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及改善火灾风险状态水平的建议。

6.确定评估结论: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当前的火灾风险状态水平,提出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意见。

7.编制火灾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流程完成后,评估机构应根据火灾风险的过程编制专门的技术报告。

第二章火灾风险识别

一、火灾风险评估常见的概念有哪些?(纸P469-471)答:火灾风险评估常见的概念主要有:火灾隐患、火灾风险、火灾危险源、火灾风险源、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性等

火灾隐患:分为一般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险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二、火灾隐患与火灾风险有何差别?答:火灾隐患与火灾风险差别是:火灾隐患本身属于火灾风险的一个方面,但是与火灾风险相比,火灾风险涵盖了火灾隐患的内容,比火灾隐患更为全面。开展火灾风险评估,首先就是要进行火灾隐患排查,但是火灾隐患排查不完全等同于火灾风险评估。一般情况下,凡是存在火灾隐患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火灾风险;但是有火灾风险的地方,不一定有火灾隐患。

三、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风险源有何不同?(纸P470、电子P564)

答:火灾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第二类危险源是人们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减小火灾损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隐患。对于第一类火灾危险源,人们普遍接受。按照上述表述,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广播及疏散系统等消防措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因此,对火灾危险源进行界定,将其含义限定为引起火灾的一些因素,同时引入火灾风险源的概念,则会容易理解。应该说,关于危险源和风险源的概念,来自不同的两个方向。危险源首先来自于理论上的定义,而风险源则来自于实践的需要,采用由实践向理论的提升,将会有更大的适用性。

四、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有:可燃物、助燃剂、火源、时间和空间五个因素

五、建筑火灾风险的来源主要有哪些?(纸P475、电子P570)

答:建筑火灾风险的来源主要有1)热辐射;2)热对流;3)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4)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种类;5)风速;6)相邻建筑物的高度;7)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水平;8)灭火时间的影响

六、消防力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纸P478-480)答:消防力量主要包括1)消防站。2)消防队员。3)消防装备。4)到场时间。5)预案完善。6)后勤保障。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1.论述对处于设计阶段的目标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常采用的方法;答:火灾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是安全评估的一种方法。是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火灾风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

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火灾危

险性。

(一)分析步骤和分级

1.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相似区域火灾事故发生情况;

2.辨识、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和实况调查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进行;

3.研究危险源转化为火灾事故的触发条件;

4.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程度,指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危险等级可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Ⅰ级:安全的(可忽视的)。它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

Ⅱ级:临界的。可能降低整体安全等级,但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能通过采取有效消防措施消除和控制火灾危险的发生。

Ⅲ级:危险的。在现有消防装备条件下,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Ⅳ级:破坏性的(灾难性的)。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

2.对于既有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应收集哪些资料?答:对于既有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一般应收集哪些资料有:

1)建筑概况:包括建筑位置、功能布局、可燃物性质与分布、人员特点与分布、运营管理流程等。

2)周围环境情况:包括建筑周边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水源的位置、灭火救援的进攻路线、与邻近建筑的间距以及室外疏散场地的设置等。

3)消防设计图纸资料:与建筑消防安全相关的总平面图、消防各项专业设计图纸与消防设计说明。

4)消防设施资料:各消防设施的性能参数。

5)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消防火灾报警信息流程、人员疏散组织流程等。

6)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原则、现场程序、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消防检查和演练等。

7)相关检测报告:包括消防系统检测报告和消防器材报告等 第四章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2.哪些建筑内容可以进行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哪些建筑不允许开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

主要有人员安全疏散设施、防火分区面积、钢结构耐火保护以及建筑防排烟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设计者提出需要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问题,还必须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批准。必要时,如某些重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还应组织相关国家标准管理机构共同复审确定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消防安全目标如何确定?(纸P502、电子P602)

建筑物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是通过采用至少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等效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目标

4.什么是火灾场景,如何设定?(纸P505-507电子P606-607)

火灾场景是对一次火灾整个发展过程的定性描述,该描述确定了反映该次火灾特征并区别于其他可能火灾的关键事件。火灾场景通常要定义引燃、火灾增长阶段、完全发展阶段、衰退阶段以及影响火灾发展过程的各种消防措施和环境条件。

在设定火灾时,一般不考虑火灾的引燃阶段、衰退阶段,而主要考虑火灾的增长阶段及全面发展阶段。但在评价火灾探测系统时,不应忽略火灾的阴燃阶段;在评价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时,不应忽略火灾的衰退阶段。

5.烟气流动的驱动作用包括哪几种?(纸P511-514)

答:烟囱效应、浮力作用、气体热膨胀作用、外部风向作用、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7.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可以分为哪几类?(纸P521、522 答:人员内在影响因素(人员心理因素、人员生理因素、人员现场状态因素、人员社会关系因素)、外在环境影响因素、环境变化影响因素、救援和应急组织影响因素

8.从火灾发生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的所需疏散时间RSET计算中包含哪几部分?(纸P523)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为:可用疏散时间(ASET)必须大于必需疏散时间(RSET)。

计算ASET时,应重点考虑火灾时建筑物内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烟气层高度、热辐射、对流热、烟气毒性和能见度。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对建筑内特定的火灾场景进行火灾与烟气流动的模拟得到。

在计算RSET时,可按以下三种情况考虑:

①如果能够将火灾和烟气控制在着火房间内,则可只计算着火房间内人员的RSET;

②如果火灾及其产生的烟气只在着火楼层蔓延,则可只计算着火楼层内人员的RSET;

③如果火灾及其产生的烟气可能在垂直方向蔓延至其他楼层(例如,建筑内存在连通上下层的中庭),则需计算整个建筑内人员的RSET。当建筑存在坍塌的危险时,也需要计算整个建筑内人员的RSET。

9.常用的建筑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耐火能力怎样?(纸P533

答:1)钢结构—钢结构的最大缺点是耐火性能较差,需要采取涂覆钢结构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才能耐受一定规模的火灾。在高大空间等钢结构建筑中,在进行钢结构耐火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如果火灾下钢结构周围的温度较低,并能保持结构安全时,钢结构可不必采取防火措施

2)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建筑结构耐火重要性较高,火灾荷载较大、人员密度较大或建筑结构受力复杂的场合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能力也可能不满足要求。这时,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耐火性能评估,确定结构的耐火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型钢被混凝土包裹,火灾下钢材的温度较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较好。

(2)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存在可降低钢管的温度,钢管的温度比没有混凝土时要低得多。一般情况下,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管需要进行防火保护。

10.影响构件耐火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纸P533、534)

答:结构类型、荷载比、火灾规模、结构及构件温度场

11.火灾下构件有哪几种极限状态?(纸P535、电子P645)

答: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轴心受力构件截面屈服; ②受弯构件产生足够的塑性铰而成为可变机构;

③构件整体丧失稳定;

④构件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可只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对于重要的建筑结构还要进行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

13.建筑结构抗火验算的计算模型有哪些?(纸P537-541)

答:耐火极限要求、构件抗火极限状态设计要求、构件抗火验算步骤、钢结构构件抗火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火验算、整体结构抗火验算 排烟防火阀的组成、形状和工作

原理与防火阀相似。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安装管道和动作温度不同,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70℃,而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280℃。

排烟防火阀具有手动、自动功能。发生在火灾后,可自动或手动打开排烟防火阀,进行排烟,当排烟系统中的烟气温度达到或超过280℃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火灾向其他部位蔓延扩大。但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仍能连续工作30分钟。

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

2.排烟管道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3.在必须穿过防火墙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

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

(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2)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适用于各类建筑。

(5)剪刀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

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

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③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④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⑤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⑥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⑦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⑧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⑨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⑩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2)封闭楼梯间

①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10.如何倡导孩子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篇十

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知识是孩子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根据美国消防局的数据,孩子们引起的火灾每年超过35000起,其中大约有8000起是在家里发生的。所有火灾事故中,有15%到20%的受害者是孩子。通过教学消防安全知识,可以帮助防止你的孩子和你的家成为火灾统计数据的一员。

如何教孩子消防知识

步骤1

解释你的孩子火灾时如何发生的,火灾如何开始,如何快速蔓延以及火灾的危险性。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看到能造成火灾的火源,如火柴或打火机,应该立刻告诉你或其他成年人。让他们知道成年人才能掌握用火技巧,他们不被允许玩火或用火、打火机做实验

步骤2

演示你的烟雾报警器如何工作、以及当烟雾警报器探测到烟雾时会发出怎样的警报声。并且教孩子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打119求救,求救时要说的信息。告诉孩子如何使用灭火器。

步骤3

教你的孩子,如果他们听到警报,看到火或闻到烟他们应该跑下楼,爬出房间和房子,到一个指定的区域如一个邻居的房子。如果火势已经蔓延到房门,此时门非常烫,教孩子千万不要打开门,用一些颜色鲜艳的布条挂在窗口求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告诉孩子千万不可跳楼求生。

步骤4

计划一个逃跑路线,以防发生火灾,然后练习听到警报,爬在地上以及跑到你的安全的地方。

步骤5

教孩子如果衣服着火,如何灭火、丢下衣服和翻滚灭火。

步骤6

访问你的当地消防局对学习你的家庭消防安全知识非常有效。只要他们不是在火灾报警的非常时刻、消防队员喜欢帮助父母和孩子了解防火知识,以及消防队员如何使用和维护他们的设备的知识。

步骤7

鼓励你的孩子通过访问相关主题的儿童网站做防火准备,养成安全习惯。这将加深你在家里教给孩子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印象。

11.教育信息化教学学习感想与收获 篇十一

教育信息化教学学习感想与收获篇1

又到期末了,这学期,老师为我们上了两门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法》和《教育研究方法》。现在反思一下《信息技术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教与学。

对于“教学法”,我们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主要还进行了两次实践:每位同学都亲历了一次“说课”和一次“试教”;课堂上我们也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说课”时,同学们都能清楚明白的说出要教的内容,也运用了一些教学法。而我在说课时,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同时对比其它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较好,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说课”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两点:

(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

(二)在采用“任务驱动”发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

1、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3、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计算机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等)。

4、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在“试教”的过程中,我结合了见习时的经念,把“建构主义”和“戴尔经念之塔”理论应用在课堂上。我想,构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法”的辅助。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认识计算机》的“试教”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大家都怀着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想亲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引入趣味的计算机世界。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比喻教学法

对于刚开始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甚

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三、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对某一方法、步骤反复实践从而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

由于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教师讲授的方法他们不一定都能理解。比如指法、鼠标的使用,如果教师只叙述,不演示,他们很难

领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接下去就让学生作相应的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以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根据信息技

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式真正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教学相长。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的结合点,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业务水平,将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知识,努力设计和探索信息技术的模式,创设出更加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教育以素质为本的特色。

教育信息化教学学习感想与收获篇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能看的见,又能听的见,还能动手操作。在组织的这节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的有机整合也必能进一步促进现代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实施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谓“主动”,是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地位和态度;这里所谓“合作”,是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所以,“探究”是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

教育信息化教学学习感想与收获篇3

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学习,结合自己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具体如下: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能看的见,又能听的见,还能动手操作。在组织的这节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其一、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其二、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其三、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其四、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其五、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今天的信息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高效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如何交流信息,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加深理解。

上一篇:三峡工程质量表格汇编下一篇:老师竞选班主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