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预习复习定稿(精选4篇)
1.小学一二年级预习复习定稿 篇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四年级下册复习及预习提纲
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所以重点放在多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小数上,帮四年级学生复习的同时为三年级学生做预习。另外也会安排一两节课为四年级的学生预习下期内容。
1、两位数的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年月日及24小时
4、面积
5、认识小数、及其简单加减法
6、小数的加减法
7、大数的认识、及运算
8、角的度量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0、两位数的除法
11、四则运算
12、位置与方向
1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4、小数近似数
15、三角形
16、小数的简单乘法(乘整数)
17、小数的乘法(乘小数)
18、计算训练
19、小数的简单除法
20、小测验
2.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二
1、认识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
4、选择阅读相关的文章,并选择一篇体会较深的,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掌握自主阅读科普文章的方法。
难点:抓有感受的句子,能联系课文、结合实际,深刻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的警示,学会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树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原意识。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引导初读。
1、看到《“打扫”森林》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板书问题)
2、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探索你想了解的内容,注意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
3、认读生字词和多音字
遭殃 扫帚 灾难 腐烂 土壤 栖息 营巢 逞凶 繁殖 腐殖质
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4、说说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吗?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二、深读研究,实践语言。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过渡段。
出示句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2、可是事实并不如林务官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规律,再读课文,找出大自然带给我们启示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原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3、小组合作,用生物链的形式画画说说森林里枯枝败叶、灌木丛、杂草和森林的联系。汇报时用“因为……所以……”进行语言训练。
全班交流后,根据对本文的理解画“生态平衡”图。
增强 增多
枯枝败叶→土壤肥力→森林、灌木、野草→昆虫、(鸟类)、兽类
(害虫)←←← 吃、咬、钻
(灌木砍了野草锄了)→(鸟儿飞了)→(害虫逞凶)→(树林毁灭)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态平衡”的事例?
4、咬文嚼字,培养语感。
读第6自然段,画出第23句中的动词“吃、咬、钻、毁”等后,师问:这几个词语能调换位置吗?先试着把调换位置以后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原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生试读,比较,说感受。)
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第5、6自然段,好好记住这个大自然的启示吧!(指导朗读)
三、拓展阅读,积累信息
课件出示: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资料。体会军事设备与响尾蛇有什么关系?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
官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教师介绍:仿生学
四、总结延伸,引导实践。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一起记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示,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推荐阅读《蛇与庄稼》、《鹿与狼的故事》。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3.小学一二年级预习复习定稿 篇三
1、《师恩难忘》
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二、填空:《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三、赞美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五、词语解释: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填字:
Lian 锻(炼)精(练)(连)接 简(练)(炼)钢 Ji 立(即)(即)使(既)然(及)时 奋笔(疾)书
Li(历)史 日(历)鼓(励)(厉)害 激(励)再接再(厉)利益 力量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地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解释: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振:震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樾:树阴。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练习一
一、“诗中有画”的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胡令能)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二单元各课复习要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字词:
形近字:锦 棉 绵
二、课文: 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答案:见课后练习笔记)
三、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仿写诗句: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字词:
同音字:察 查 ;形近字:纺 放 防 仿 ;多音字:中 恶 着 背 载
二、课文: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2、颁奖词: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6、变色龙
一、字词:
同音字: 震、振; 筒、桶; 距、拒 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二、课文: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变色龙会变色,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
三、拓展练习:
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万象更新、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7、金蝉脱壳
一、字词:
多音字:壳 ;形近字:柿、肺 ;同音字:协、胁、协、谐
二、课文:《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事物)。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练习二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
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4.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定稿]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复习是对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方法措施
1、对于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科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四、复习时间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学生实际,从1月8日进入复习阶段,共计6课时,复习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小学一二年级预习复习定稿】推荐阅读:
小学一二年级健康教案11-22
小学一二年级好词和好句12-25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复习教案01-25
小学一二九活动方案09-1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01-20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二单元练习01-30
必修一一二单元复习10-10
一二年级集体备课计划07-05
一二年级体育教案免费09-25
一二年级常规教育主题班会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