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乐作文

2024-09-13

端午节快乐作文(共20篇)

1.端午节快乐作文 篇一

每到“粽子节”,江上就会响起划龙舟的呐喊声,但是在我们家里有人在发躁!嘻嘻!那个人就是我!

“哎哟!你们这些傻乎乎的糯米娃娃!快给我回你们的‘小房子’,快!不然的话,我打你们的小屁屁!”

终于,我在奶奶的帮助下,这些调皮的“糯米娃娃”回到了自己的“小房子”里休息去了,呼!终于可以安心地大展身手了了!

包好后下一步就是用一根细绳来绑,这个环节是我最不拿手的活了,不好!绳子绑成一团了!绑了一个大死结!打开这个结的时候可“谋杀”了我不少脑细胞啊!

我把结解开后,就开始再绑一遍,不过我还是手忙脚乱总也弄不好,于是我干脆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呼!终于做好了!

接下来,我们把粽子放进锅里,打开火,煮了一个下午,终于煮好了!奶奶掀开锅盖,一股粽子和粽叶的清香一起飘了出来。哇!真香!只不过我包的粽子没人吃,最后只好让我来“消灭”了!

这次的“粽子节”不仅让我品尝到了端午节独有的味道,也让我收获了劳动的快乐!

2.端午节快乐作文 篇二

一、交流感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介绍自我(出示老师的姓“苏”,指导学生由“苏”字联想人物,地方,事情。)

2.出示机器猫(多啦 A 梦),请学生交流对它的认识。

【一开始就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既激发了兴趣,又为后面想争得奖品打下了情感基础。气氛空前活跃。】

二、进行游戏———纸儿复原记

三、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上课就是“玩”

游戏开始。

1.组织学生举起课前发的纸跟老师学(将纸一撕为二,重叠再撕,如此三次),将一张16K白纸撕成8份。(学生的头脑中已塞满了?号)

2.组织讨论交流自己怎样做?想问什么?(小手举得高高)

3.宣布用意及比赛规则(3 分钟之内,将纸复原者将获得机器猫玩具)

4.比赛开始(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拼的方法,同时播放《命运》的音乐渲染紧张气氛。教师巡视并制造一些小麻烦)

5.师宣布:时间到!(学生几家欢喜多家愁)总结比赛情况,组织谈谈自己是怎么样拼的,拼了多少块,自己有何收获?(小手再次举得高高)

6.同学们,刚才的游戏使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这份快乐永留心尖呢?

7.生交流选择———写。(及时指导学生写,写好之后组织交流评价)(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育的本质应该以活动为中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才是教育根本意义所在。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四、读文,明确日记概念

1.同学们,我们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项新内容好不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日记”,那么什么是日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32页,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段话。看谁先知道什么是日记?

2.学生读文交流。

3.板书:日记 当天的事

五、读懂例文,明确日记的格式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 132 页的例文,看谁能发现例文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读文交流,师板书:

3.过渡:你会把我们刚才那段话变成一篇日记吗?

4.学生交流

5.指导写“日记”的注意点

⑴写日记虽然简单,但要把它写好还需做个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听听“日记博士”给我们的指点。

⑵出示幻灯片

⑶指名读

【谨听名人教诲,与名人对话,是每个孩子无上的荣耀。扇起孩子的崇拜的激情】

6.再读体会日记的趣味性,然后交流有趣的地方。

⑴有趣的作品最适合我们小朋友的胃口了,但如果我们每经一事都有自己的收获,那往事就变的有意义了。

⑵冠军谈收获

⑶其余谈得失

过渡:好!太棒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心灵收获用笔写在纸上,去珍藏这份生活的甜蜜。

【作文情境能让学生“发现事实事理的真际”,获得“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叶圣陶语)。作文情境犹如演员的“小品”,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萌生惊异感、质疑感、自由感等,带来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识事物的颖悟性和灵活性。境能造情,情能生境,情与境相因相生。乐境生乐情,哀境滋哀情,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情感体验自然真切】

六、练习整理日记(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1.播放一段轻音乐,学生整理日记的结尾 (自己的收获)。(多媒体出示)

2.小组交流。(可适时)

3.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人选)

4.师总结。

反思: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文字……”可见充实的生活体验是学习习作的源头。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提起作文,不少学生感到无米下炊、无从写笔。究其原因,小学生生活确实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捕捉素材,因此咬着笔头冥思苦想,一脸茫然。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把生活浓缩到课堂或把课堂扩展到生活,写生活作文、活动作文,激活写作源头,才能在身临其境中情动而辞发。情境作文教学法,既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新奇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解决学生认为作文难的好办法。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为什么?那就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的天性。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在情境活动中观察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天性,这种人类的天性也就是灵性。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3.快乐课堂 快乐作文 篇三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笑容满面的站在讲台上,“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两篇童话故事,谁能说一说童话有什么特点?”“奇特的想象,奇妙的情节”,同学们有气无力的答道。我心里暗暗发笑,继续说道:“现在,请同学们把学习用具都放在桌兜里,这节课,你只需要动脑动口就行。”“什么?作文课还有这么美的事?”同学们面面面相觑,但仍旧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用具,用疑惑而惊奇的目光盯着我。我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地点:森林

人物:小白兔,小老鼠、孔雀、乌鸦和老虎。

然后对大家说:“给大家二十分钟的时间,动用你们小组的智慧,结合所给的内容编一则童话故事”,“太好了,”同学们立刻跃跃欲试,我示意大家坐好,继续说:“故事展示时,要求小组成员全部参加,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和观察。”我的话音刚落,班上立刻响声一片。我环视四周,有的小组着忙分配者角色;有的小组面红耳赤的争论着故事情节;有的小组讨论设计这故事主题,“听我说……”,“听我说……”,小组里的同学都急着发言,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热情高涨。兴奋、激动、喜悦荡漾在每个同学脸上。“时间到!”我不得不提高音量。“需要补充一点,小组展示完后,需要点评,咱们比一比,看那一小组讲得精彩!那一小组点评最出色!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我们先来”,“我们先来”,台下同学们的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的,都想第一个上台。

展示开始了,各小组争先上台,谁都怕落在后面。台上展示精彩纷呈:有的讲的活灵活现;有的表演的栩栩如生;有的小组配合默契。台下观众睁大了眼睛,竖直了耳朵,时而哈哈大笑,事儿拍手叫好。小组点评更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小组评价得优的,成员个个眉开眼笑,得意洋洋;没评上优的,

则垂头丧气,却又不甘心的怒目而视。我趁势引导大家分析查找展示不完美的原因,鼓励大家要完成一个好作品,需要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相互配合。更需要平时的多看书,多积累。

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兴奋的,玩得不尽兴的样子,我趁热打铁,“今天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就把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脑子所想到的,用笔把它记下来吧,一节课时间,完成习作,题目自拟。”

习作按时完成了,真是百花齐放,阅之让人忍俊不禁,爱不释手。我整个身心仿佛沐浴在暖风中,我似乎听到花儿在春风中慢慢绽放的声音。“以前,我总是觉得作文课很无聊,没想到这节作文课这么有趣,这么让我向往……”王英的《一节特殊的作文课》中写到,“森林里正召开一场比美大会,谁最美呢?大家把目光落在了得票较多的无为动物身上……”赵丽娜的《森林里的故事之最美的人》一开头就紧紧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看来,他们小组的故事没讲完,很不甘心,一定要把故事讲完才行。“最精彩的要数第四组了,看!张运超扮演的老虎是虎虎生威,连声音都透着威严,魏振新扮演的小老鼠灰头灰脸,可目光却闪烁着一丝狡黠。我们在台下一个个目不转睛,真怕错过哪个情节。”文燕的点评真是妙。“快看!小悦瞪着眼,张着嘴,看得津津有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自己都不知道,小玉生怕自己看不见,双腿跪在凳子上,双手撑着课桌,尽量伸直了身子,伸长了脖子,哈-哈-哈-哈!看,小秋表演的孔雀开屏,屁股蹶得都戳着天了。咳-咳,我笑的都岔气了……”真想不到,平时作文干巴巴的连字数都凑不够数的小军观察的这么细致,描写这么生动有趣。一种久违的幸福弥漫了我的全身。生活中处处有素材,大到世界新闻,国家大事,自然景物,社会热点,民众焦点;小到邻里之间,家庭琐事,校园生活,同学友情。身边的先进,历史中的英雄,诗词歌赋,嬉戏逗乐等等,只要能让学生感兴趣,友何必死守框条?爱上的前提是有兴趣。

4.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四

首先,是我最爱的包粽子。今年端午,我“华丽蜕变”——由一个包粽子的小菜鸟,变成了包粽子一代“粽”师。刚开始,我跟着爸爸学,结果包出来的粽子……呃,还不错,能吃,但前提是别看它的样子。我撅着嘴巴,唉!这么难看的粽子,就算想投到汨罗江,也得给退货。这时,真正的“棕”师妈妈来了,妈妈要教我包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很快就会了,立刻成为新一代“粽”师。我包出来的粽子,很有立体感,并且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漂亮!妈妈也啧啧称赞,接着,妈妈立即煮了一锅粽子,煮熟后,粽子的香味牵引着我飘进厨房。餐桌上早已摆好了小巧玲珑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个,哇哦!一粒粒糯米晶莹剔透,中间还有像红宝石一样的蜜枣,简直就是可以吃的白珍珠和红宝石。吧唧吧唧,嗯嗯,又香又甜!

正当我吃得不亦乐乎时,妈妈驾到了,她手里拿着三个漂亮的香囊,一个是小蝴蝶,蝴蝶五彩斑斓,一副展翅欲飞的样子;还有一个是小辣椒和小草莓,仔细一闻,嗯嗯,艾叶的香味就这么吸引人!妈妈把先囊系在我的脖子上和手腕上,据说,这样可以祛邪避秽。

5.端午节快乐作文 篇五

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6.端午节快乐作文 篇六

见到我们奶奶可高兴了,她拿出早已包好的粽子给我吃。小小的三角绿色粽子透出香喷喷的米香味。我忍不住剥开粽叶吃了一口,味道甜甜的、黏黏的、软软的,还有红枣呢!我一边吃香甜可口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吃饱不再吃屈原的遗体,因此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今天我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过端午节的意义。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

★ 快乐端午节英语作文

★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 快乐端午节的作文

★ 快乐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 快乐的端午节七年级作文

★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500字【精选】

★ 快乐的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 端午节我真快乐作文

★ 快乐的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7.快乐作文,提高作文能力 篇七

关键词:快乐作文,作文写作能力

“作文无话可说!”许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因此变得烦恼。那么, 一个中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呢?怎样才能实现快乐作文呢?俗话说,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老师掌握正确的方法, 从培养兴趣入手, 做好细致入微的引导工作, 提高作文能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么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拓展阅读, 激发兴趣

很多同学和他们沟通的时候, 他们对写作文很恐惧, 详细了解之后, 我深深地反思, 古人云:“教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他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让学生写得快乐, 先要从兴趣入手。而写作兴趣的培养, 则来源于学生课内外大量的阅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这是许多古代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经验之谈。我国现行语文课文大部分都是名家名篇, 不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写作特点都堪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 学生应该多朗读背诵。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有些名言名句读得多记得多了, 就会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用时就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文章就会文如泉涌、笔底生风, 美妙的语句就像涓涓细流从笔底流淌出来。作家把这个现象叫有灵感, 殊不知“功夫在诗外”。“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妙”就妙在平时的大量阅读和积累。

写出一篇好文章,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平时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含量, 最好建议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汲取其中新鲜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这也是写好作文的一种方法。适当引导学生浏览网络, 汲取网络世界浩如烟海的写作素材, 为作文积累原动力, 积累得多了, 写作的兴趣就会激发起来。

二、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没有恐惧的心理, 教师应该适当教授一些技巧, 那就是如何取材?其实很多素材的来源是生活, 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 素材就在你身边, 带着一颗明朗的心、发现的眼睛去感悟生活。教师在平时不要忘记多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在社会实践中去汲取写作素养, 积累写作素材。如经常开展郊游、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积累写作素材, 课堂作文才有了源头活水。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眼有所见, 耳有所听, 心有所感, 真真实实地写下来, 避免口头语, 提倡学生用书面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这样文章显得具有文学性。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避免了材料不新颖, 立意不突出, 所以说选材很重要, 学生的素材大多太俗套, 因为学生的知识和接触面比较窄, 积极鼓励学生多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阅历。

三、重视修改, 提高写作水平

在学习朱光潜《谈作文》这一课后, 我深有体会, 他对中学生提出几点关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几点建议, 其中有一点就是修改, 写文章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 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是大家的共同经验。在作文教学中, 要让学生明白, “文章不厌百回改, 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 重视修改。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写的作文进行修改, 然后和同学之间进行修改, 整体把握, 第一遍针对文章的题目和主旨进行修改, 然后是素材, 接着进行细致的修改, 比如逐字逐段, 包括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等, 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这看似一个简单轻巧的过程, 实则不那么容易。除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要求外, 更主要是考验学生的做事态度和意志水平。评改过程要求学生做到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耻下问、不怕惹人, 始终信守学习交流、治病救人双重目的去做好事情。实践证明, 看重评改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 有利于克服作文前的畏惧心理。同时, 评改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作文技巧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总结完善,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指日可待。

四、汲取养料, 共分享

在我的教学中我还会找一些优秀的文章供学生欣赏, 浏览网络上的满分作文, 或者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 我的学生会写出很优秀的文章, 在班级为大家读一读, 也是毫不逊色的, 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一个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有时候教师的一个肯定, 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一粒种子, 那就是写作文的种子, 他们会慢慢发芽。我相信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赏识成功的个别就会鼓舞一大片。一个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也会经常鼓励学生办手抄报、办学习园地、写广播稿, 评论校园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会鼓励学生向报刊社投稿, 帮助实现名字变成铅字的愿望, 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一个个小举动, 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这样还怕写不好文章吗?

记得有位外国思想家说过:鼓励成就天才。个人认为, 这句话更适用写作教学。对于有写作天赋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 也许一句小小的鼓励语就可点燃他幼小心灵的写作火花, 从此燃成熊熊火焰。教师应在肯定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促其不断上进, 勇摘桂冠;对于作文能力稍低的学生, 做到既充分肯定,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又巧妙地提醒, 使其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从而感激之余有所奋发。当所有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凝聚了浓厚的写作正能量, 就会向着快乐作文的快车道大步迈进。

写作文不是一个速成的工程, 看重学生作文写作能力, 多积累, 多联系, 多感染学生, 一个优秀语文教师, 就是让学生多去感悟, 多欣赏, 共建我们的精神花园。

参考文献

[1]作文教学点滴谈[N].吕梁日报, 2010.

8.在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 篇八

放眼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些作文教学的误区,不时地在我的身边重现:不写真实的生活,只是照搬别人的文章;不追求心口一致、情理一致,只是信奉所谓的完美、高尚;心里话只能在心中诉说,呈现于纸张上的多是空话、假话、大人爱听的话。

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说真话”是写作中的第一需要。因为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写真话才能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能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搞乱,孩子们在写作中就会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

为此,让孩子在真实的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成了我不变的追求,那怎样在作文中享受作文的快乐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心怀纯真的童心真切地感悟生活,我会引导他们用独特的童眼不断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给他们创设最宽松的环境,要求他们把自己的那些特别的认识实话实说地写进自己的作文,并且以欣赏的态度接受这份来自于孩童世界的本色情感。

其次,在作文前的指导和成文后的互评过程中,我会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交流。作文之前,是让他们交流题目、素材和思路;成文之后,是让他们走上讲台真实评价小伙伴的作文,评价的过程中,被评价者和倾听者可以随时从评价内容、语言、动作,甚至是语气、神情等诸多方面和其交流。在前后多次多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一边享受着展示了自我的兴奋和喜悦,一边沉浸在被别人欣赏和欣赏别人的激动和幸福中,他们享受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功,而在这享受的过程中,对作文的兴趣会滋生很多很多。

第三,我会鼓励孩子写“现在进行时”。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现在进行着的、刚刚发生的事情,孩子们最容易表达、最善于记叙的也是现在进行着的感情活动。所以,我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写当前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从刚刚经历的生活中提取素材,引导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引导他们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力求让作文成为孩子们表达生活的需要,让作文与生活一样真实。

9.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九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了,妈妈要给我编五丝线,还要包粽子呢!

妈妈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一个结。四根五丝绳做好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命缕”,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别给我戴在手腕和脚脖上。还特意嘱咐我说:“要爱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摘下来扔进雨水里。这样长命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端午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要包粽子了,我见妈妈拿了竹叶,包上糯米,中间还放上两颗大枣。然后又熟练地折叠竹叶包裹糯米。还用五丝线捆扎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十几个。

妈妈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蒸上了十五分钟。蒸好的粽子放到盘子里,还没等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过了一会儿,终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剥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极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说:“端午节是有说道的,就这个名称就五花八门,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

妈妈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命缕之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这个端午节不仅仅吃到了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

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一定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啦!

早上,我起了床,我伸伸懒腰,走出家门。啊!只见一家家的大门两旁都插着艾草,成了村里一道奇异的风景。我在街上悠闲地走着,看着这家家门口的艾叶,心里想:这么多的艾草,人们到底要干什么啊。正在这时候,我遇到了退休教师王爷爷。王爷爷告诉我:这端午节在我国可是由来已久啊。这家家门前的艾草,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插了几千年了,传说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辟邪”,把艾草插到了门口,邪气就被挡在门外了,往后就不会走噩运了。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

王爷爷说的真有意思。

回到家里,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是妈妈早已蒸好了粽子,这香味可真是奇特。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一层层的苇叶,里面的食物露出来了:大米、小米和大枣。吃一口,香到心里。我故意考问起了妈妈:“妈,别看您粽子包的好,可这吃粽子的来历您不一定知道。”

“这些你也想难倒妈妈,吃粽子不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么。”

看来妈妈知识也增长了。我吃着着香喷喷的粽子,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啊,两千多年前的今天,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忧国忧民的一腔悲愤,投汨罗江而去。人们爱戴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便包上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通过过“端午节”,使我更明白了我国节日文化的精深和厚重。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原本我是可以过一个安宁的下午,可是一场演出把我的计划打破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这次演出,为什么?我不好意思说……

还是来介绍一下这次的演出吧!这是我们小红花艺术团成立七周年的汇报演出,一共有20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时间整整安排了一个下午,全团几百名师生,观者数不清,由于我们的舞蹈在扬州市“琼花奖”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铜奖,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演出,妈妈说这叫“压轴戏”。

前面的舞蹈我就不说了,重点来谈谈我们跳的这支《洗衣舞》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前,藏族被日本军团攻击有了困难,一天,我们的红军来到藏族地,帮他们种地、开路、建房屋、还把日本兵赶跑了,藏民们终于过上了好生活,藏民中的一些小女孩为了报答红军战士,自发的组织起天天帮他们洗衣服,这支舞蹈的内容就像动画片一样在我脑海里跳了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到最后一个的节目了,我们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笑容满面,自信满满的走上了台,我看见坐在台下的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拼命的为我鼓掌。我用心做着每一个动作,一边认真数着节拍,一边回想老师在排练时对我们讲的动作分解,每个动作都做到了位,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藏族小女孩里的一员,心里充满对红军叔叔的感激,开心的为他们洗衣服……时间过得好快,当我们摆好最后一个结束的造型时,音乐停了,当我们用藏族的礼仪向观众们谢幕的时候,我看见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我们微微点了点头,我想这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吧!走下台来,妈妈一把抱起了我,吻了又吻,在我耳边悄悄说:“今天你跳得真好,真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快乐的一天!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我们一家前往外婆家过端午。在路上,妈妈跟我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喝雄黄酒,挂艾草……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要包粽子、赛龙舟。

外婆是个包粽子能手,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馅,包出棱角,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就算完工了。外婆动作麻利,边说边做,包的粽子模样各个“标致”,我羡慕的不行,也想试一试,笨手笨脚地怎么也没包好,最终在外婆的指点下,才算完工。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外婆,你真绝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一个大锅里煮,不久便从锅里飘出的阵阵香气,让我垂涎三尺,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剥开,咬上一口,真是美味无比!

端午节可少不了赛龙舟。中午过后,我们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观看龙舟赛。湖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飘扬,湖面上聚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龙舟。比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正式开始了,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划桨手动作整齐划一,奋力拼搏,一艘艘龙舟仿佛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驶。赛场上的激情也点燃了场外的人们,“加油,加油!”我们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水手们听了更加卖力地划船。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本平静的水面跳起了欢快的芭蕾舞……

在这一天,我们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观赏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6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有关快乐的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这样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呵呵,不知为了“吃”哦,因为嘛!嘻嘻,我也说不上来。可是,端午节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与哥哥比赛吃粽子。

端午节的粽子极为美味,我多想再吃,因为,那是心灵手巧的妈妈为我包的,我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饭。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妈妈包的粽子,慢慢地从小口袋里拿了出来。哥哥说:“你带粽子啦!我妈妈还没给我包呢!”“恩,我带了。”我说“哥哥,你的妈妈真没给你包啊?”“我还骗你不成,恩,我们玩跌粽子吧!”告诉你吧!跌粽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创的游戏,游戏规则是:

一个人哪一个最大的粽子,另一个人哪一个最小的粽子,然后大粽子包开皮,小粽子也是包开皮。大粽子与小粽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颗枣去掉,然后,大粽子去打小粽子,那样小粽子的米粒就大大粽子里来了。哈哈!我是大粽子。

10.端午节快乐作文450字 篇十

这一天,妈妈总会包很多粽子给我们解馋。妈妈先拿起两张大大的粽叶,卷成了一个漏斗的样子,接着把米放进去,然后加上各种食料:香菇、虾米……再用叶子把它们包起来,不留一点儿缝隙,最后用绳子紧紧地绑起来。可真有意思!我看着跃跃欲试,拿起两片叶子,却怎么也卷不起来。哎呀,太难了,我还是等着吃吧。“熟了,熟了!”妈妈笑眯眯地说。我冲过去,拿起热乎乎的粽子,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哎,真香!

端午节不仅能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能看到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

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金沙湾看龙舟赛。这里人山人海,彩旗飘扬。砰的一声枪响,比赛正式开始了。龙舟上的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划着,岸上传来响彻云霄的“加油!加油!”人们的呐喊声、咚咚的敲锣打鼓声汇在一起,给端午节带来祥和。瞧!红色的龙舟激起一朵朵浪花,以最快地速度脱颖而出,终于取得了第1名。

11.快乐作文,兴趣无限 篇十一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快乐作文

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语文教师在训练作文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教师热衷于作文训练,学生却害怕作文,写不出作文;教师以为学生只重视数理化,于是又加大作文的训练力度,这又更加引起学生对作文的恐慌……怎样走出怪圈,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进而快乐作文呢?我的做法是:

一、 体验文学的魅力,引发兴趣

文学具有无孔不入的本领,它会使人的内心变得异常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它会使人在身体肌肉衰弱之后,警觉和智慧仍在不断增长。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中国历代的文学家,这些文学大师给予了我们美与丑的抽象而又形象的概念,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学和生活的魅力,比如一些转瞬即逝的意象(如彩虹)、生活中活生生的对白、一些妙不可言的景象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领神会,激动难眠。

趁此机会,就要告诉学生: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种感受诉诸笔端,让自己感受创作快乐的同时也让别人感受快乐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钻研,乐此不疲,甚至可能步入灵感顿生、下笔千言的佳境。

其实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在写作中体验着快乐,那么写作对于学生来说还会很难吗?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体验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激发兴趣

古人云:“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从小时候的天真活泼逐渐变得木呆沉默,他们压抑着自己好玩和好奇的天性,每天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中穿梭往来。时间久了,他们失去了对大自然与社会的观察兴趣,过着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写作文时自然感觉无事可写、无物可言,就只能“闭门造车”,那怎么能快乐地写出好文章呢?

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这时候,引领学生去观察社会,揣摩大自然,让学生去看一看沉默的大山、澄澈的池塘、广袤的田园,去看一看风花雪月、高山流水、飞禽走兽,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真实的世界中来,引进新的生活中来,让他们叙写真事,倾吐真情,拥抱真心,用真情的耳朵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用真情的头脑去体味生活的哲理,用真情的笔触去叙写熟悉的事物,用真情的心灵去体味感悟生活的美好,那么,学生便会多一层感悟,多一点滋味,多一些色彩,多一份理性,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社会丰厚的底蕴以及丰富的内涵的时候,触发他们的灵感,从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获取素材,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中爆发出诗情画意。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身边演绎着。中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情趣不确定,容易游离。老师在平时讲课过程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写一些美的东西。如学习《故都的秋》一课时,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关于“秋”的文章,可以写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喜悦;也可以写萧瑟的秋风、秋雨、秋叶。只要有景有情,都未尝不可。借景抒情,有感而发,也不错,但不能写太污浊、太恶心的东西,不是说不能写丑,虽然审美中就包含审丑,但教师要让学生考虑一下写作目的:你到底要让学生感受到些什么?要坚持引导学生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设法诱导学生发现、感受美的世界,并且鼓励他们把这些美景写下来,用这些美来打动自己,用这些美来打动读者的心。只有这样,在写作中才可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我认为这生活积累对于学生来说必定是真善美的,只有感受到这些东西,学生才会愿意写作,并在写作中体验快乐!

三、激发想象,培养写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可以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把抽象的、未知的东西变得形象、已知甚至丰富。想象可以打开学生广阔的思维,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运用想象训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使学生快乐作文、写出真情无限文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续写、抄写、科幻等富有创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使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去写作,在这样的写作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想象中超越自我,寻觅自己的灿烂天空。要超越自我,教师需要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独树一帜,敢于采用自己过去从来没有采用过的新材料、新事物,敢于使用自己过去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敢于抒发自己过去从来没有抒发过的新情感、新思想。比如,学生过去写记事的文章,喜欢用顺叙的方法去写,而这一次,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要想写得新颖些,要想把高潮放到开头去吸引读者,就可以尝试运用倒叙的方法去写。向别人介绍一样东西,学生过去经常惯用叙述的写法,而这一次,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要想写得自然随和一些,要想给读者一个更亲切的感觉,就应该试着运用拟人的写法去写。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没有什么新鲜的,可是对于那些从来没有采用过倒叙或拟人写法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突破,就是一种创新!学生在每次作文中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对以往的超越,日久天长,学生就一定会有写作文的浓厚兴趣,变得乐写作文!

四、张扬个性,独辟蹊径

1.张扬个性,随感而抒

长久以来,应试作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放飞囚禁的情愫,张扬独特的个性,唤醒沉睡的潜能,是作文教学中使学生快乐作文的关键一步。林语堂曾说:“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变成八股。”张扬个性,就应记住林先生的教诲,给作文“松绑”,让学生尽情在作文天堂里演绎千姿百态的奇特风景。

根据青少年年龄阶段特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让学生面对题目,畅所欲言,多向思考,大胆求异。只有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千方百计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文学潜能和语言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自由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思想,随感而发,随情而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没有了羁绊和约束,学生主体精神得到焕发,作文信心得到增强,作文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写作文就会焕发“真我”的生命精彩,就会出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一旦步入这种境界,学生就可以把写作当成是表现自我梦想放飞的需要,他们就会乐此不疲,长期训练,学生就一定会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异彩纷呈的新作文来!

2.独辟蹊径,鼓励创新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尽量克服“千人一面,万人一词”,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人写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少写;别人没写过的,就叫学生尽量多写。告诉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比如说,同样是选择作文题目,别人写《我可爱的家乡》,就叫学生用《请到我的家乡来》《一笔写不完家乡美》,措辞变了,亲切感增加了,题目的新意自然就出来了。内容上也是如此,换一个角度去描写,更具生动性,情感上也更加丰富。因此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不再走别人的老路,不重唱别人弹过的老歌,长期坚持,学生就一定会变得爱写作文,写出新颖鲜活、真情无限的作文来!

写作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是不妨碍写作是一件很开心、愉快的事情,甚至是调皮捣蛋的过程。正如俄国诗歌,好则好之,但有人经常会受不了它的压抑;而法国诗歌里充满了地中海的明亮和金黄的无边无际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年轻的快乐,而是经受过苦难洗礼的成熟的快乐。写作中的挫折、困难甚至苦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对待它们,就应该用创作来倾吐,而在写作过程中,承认这挫折、困难甚至苦难的态度,应该是快乐地承担起它们并真诚地表现它们!

12.快乐作文教学 篇十二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 加工是中介, 输出是结果, 而这个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 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 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 信息既不能输入, 也不能加工, 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 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 而不是要我写, 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 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 是一项任务, 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 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 不能自主, 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 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 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 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 有些东西稍纵即逝, 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 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 或洋洋洒洒, 或三言两语, 兴之所至, 挥洒即就。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想写什么, 不想写什么, 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 观察事物, 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 反对被动的、机械地模仿和重复, 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惟有如此, 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 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 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二、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 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 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 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 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 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 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 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 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 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 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 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 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 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 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 一种装饰, 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 练习写作, 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 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 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 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 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有人把教师比做火把, 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 要率先垂范, 经常“下水”作文。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 多少显得有些滑稽, 不亲自“下水”试一试, 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 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 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的说。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也只有这种老师, 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 而且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具体感受进行交流, 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 当一个班级乃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 谁能相信写作文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三、分享成功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

教育心理学表明, 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 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 旨在获取成就, 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这种情况, 最有可能发生在他们预计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50%的把握时, 因为这给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他们认为成功完全不可能, 或者胜券在握, 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 摘桃子”, 如果使劲跳了, “桃子”还是遥不可及, 那再次跳起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 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 学生就摘到了“桃子”, 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 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 大多数人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 甚至是讽刺和挖苦, 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 我奉劝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 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 不要拿“思想深刻, 构思精巧, 风格独特, 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 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 看发展, 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 教师不搞一言堂, 而是充分发扬民主,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 没有高下之分, 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对一些比较差劲作文, 教师要宽容, 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13.端午节快乐二年级作文 篇十三

今天早上,奶奶给我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看着那由楝叶包着,白烟一缕缕往上冒的粽子,我立即解开丝带,拉开粽叶,刚把粽子放入碗中,我立刻迫不急待地抄起勺子尝了一口。顿时,一阵阵粽子和楝叶清香进入我的口中,仿佛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活动了起来,让我感到十分惬意,细细品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用个早餐之后,我们便驾车来到了勒流观看赛龙舟了。等我们来到河边时,已是中午了。两岸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喧哗。忽然,岸边的人往空中不知撒了什么东西,空中啪的一声巨响,我急忙一转头,向声音的发源地望去,忽然发现,在远处一阵烟雾中,几艘龙舟正在荡开一道道水纹,缓缓地驶来,众人先是安静了一会儿,又逐渐沸腾了起来,此时,龙舟队员正在缓慢地调转船头,准备比赛。

随着哨声嘘的一响,比赛就像纺车一样动起来了。鼓声咚、咚的响了起来,如一根指挥棒,指挥着桨手们疾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前进。其中,黄船就像一条大鲤鱼,不断地摇来摇去,仿佛是在向观众致意。突然,黄船好像已经攒足了劲一般,猛的加快速度,与对手拉开距离,对手当然不甘示弱,鼓声一紧,挥桨追了上来。

终点,渐渐出现在了前方,两艘船上桨手一点儿也不敢放松,随时听令大鼓的指挥,大鼓更是一刻都不敢停下,不断地指挥着队员们继续前进,全部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想在这最后的冲刺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终于,冠军产生了!人们欢呼着,雀跃着,迎来了今天的冠军黄船队员!

14.端午节快乐作文400字 篇十四

爷爷奶奶正娴熟的包着粽子,包好的粽子非常饱满。正在包的呢?看,碧绿的苇叶包裹着红枣,腊肉等食物,让人一看就流口水;伯伯正在换艾草,新艾草有一股浓浓的味道,但我说不出来。妈妈正和伯母在厨房里做菜,不一会,一道道美味的菜就出锅了。而小孩子们没什么事好做,就去公园玩。哈哈,公园里正赛龙舟呢:十几条船上面坐了一二十个人,比赛开始了,船就像箭一样“飞”了出去,观众们安静的看着,知直到一条船赢了,才爆发出欢呼声,那一瞬间,我想:这周围是有人的吗?

回到家里,一桌子的饭菜早已做好,全家人坐在桌子旁,爷爷说:“今天你们难得聚在一起,大家都开心一些。”我们吃的吃喝的喝,弟弟又表演了一个节目,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吃饱喝足了,每个人都进入了甜蜜梦乡,我想:大家其乐融融的多好啊!

15.夯实基础快乐作文 篇十五

一、注重积累, 增添学生作文的底气

叶圣陶先生指出:“通常作文, 胸中先有一腔积蓄, 临到执笔, 拿出来就是, 是很自然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常常发现学生畏惧写作文, 教师不愿意教作文、改习作。追根溯源,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应有的生活体验, 缺少写作的素材, 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提起笔来总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只有课本, 疲于应付一些抄词的作业, 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犹如井底之蛙, 没有一定生活实践体验积累, 没有拓展性的阅读积累, 作文能写什么?

教师要引领学生留意自己的现实世界, 学会捕捉作文的素材和养料。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教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踏青、调查、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切身体验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真实有趣。最近, 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家乡一日游活动, 借助于看一看、比一比、问一问的形式, 学生对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具体的认识。厂房林立, 工厂内工人的生产活动井然有序、热火朝天, 在采访企业负责人的时候, 学生学会了用数字说话, 年纳税额达到5000万, 职工年收入4万多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自己搜集的素材。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习作的资源, 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二、加强指导, 发展学生习作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包括多个层面, 比如写前指导、作中指导和作后评讲等方面。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 作文前的指导是必需的,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是什么、怎么写还不太清楚明了。有些教师作文课前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 课堂上习作指导只是让学生读读习作训练要求, 自己举几个例子就让学生写, 学生怎么能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呢?

小学生的习作还处于发展阶段, 我在教学中采用“提纲引领、突出细节”的指导模式进行训练。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给同学送生日礼物的习作时, 先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一事件?大部分学生认为, 可以分为三部分:送礼物之前, 选择礼物的过程;送礼物时, 人物之间的对话和表情动作;收到礼物后, 接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感受。细节方面, 大家认为要重点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有同学指出, 应该写出礼物所代表的含义, 礼轻情意重;人物的语言也要富有幽默感和童趣等。

教学中, 有些教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作文情况, 大多数习作评讲课是“生冷灶”。作文批改的周期过长, 更有甚者是上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 要等到下周的习作课来评讲。学生当时的写作激情以及对表扬和鼓励的期待, 已削减得所剩无几, 有的甚至荡然无存。长期以往, 学生对作文缺乏热情, 更缺乏感情, 部分学生不再喜欢写作文。其实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 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每天可以在语文课上读两篇学生的作文或是片段, 然后及时评讲,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大肆表扬激励一番。这样,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必然永远充满着期待, 对于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渐渐的, 学生就会喜欢用笔尖来倾诉,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三、拓展空间, 丰富学生作文的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其实质是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 让他们自由表达, 借此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爱好。在小学阶段,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习作形式进行表达, 很有必要。小学生的习作虽然不一定都是文学作品, 它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缺乏内容的单独形式。

我在习作教学中, 常常将想象引入课堂,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促使学生的表达饶有趣味, 令人耳目一新。比如, 中秋节来到了, 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设计一种新型的月饼。学生从材料、外形、口味、意义等方面进行自我独特的构思, 既有写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的月饼, 也有写根据人们的需要, 定制形状各异的月饼的, 还有学生设计出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型的月饼, 还有的在月饼上设计出富有价值的图案和宣传口号。写实性和想象性是学生作文最为基本的特点。小学生思维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行想象性习作训练能够启迪智慧, 拓展思维, 是发展他们思维水平,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16.激发兴趣,快乐作文 篇十六

一、从细节描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向来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但却忽略更为重要一点,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否则,像看热闹一样,看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收获。学生作文里叙事干巴巴是因为缺乏描写,但如何去描写,学生心中没有底。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先从细节描写入手,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能够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因此,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细节的观察指导,并让他们进行描写,这种观察指导都是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如指导“笑”的神态描写,通过一个根据口令做出相反动作的游戏,罚出一名同学,让他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微笑,然后让其他同学描述他的笑。起初,同学们只会用一两个词法简单形容,后来,通过老师指导观察,看看台上那位同学笑时脸上的五官如何变化,还有身体的动作,手的姿势等,这些都是笑的表现,经过这样一指导,同学们在描述后面被罚上来的同学的“笑”的神态时,就很生动了。一位学生写道:“她笑的时候眼睛眯起来,眉毛绽开,显得很欢快,她大大方方地笑,脸上带有一点粉红色,像一朵花在感受阳光给她带来的好处。头微微地向右移动,喉咙抖动着,可以看得出她笑得非常开心。”

二、观察自然,抒写感悟

大作文训练先进行描写自然的训练,之所以先进行描写自然的作文训练,一方面由于自然事物相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说,是比较静态,容易指导;另一方面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也有个“感受自然”的写作要求。

由于前面片断作文已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的方法,此次作文就不用过多指导,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及上课十五分钟到校园走走,观赏校园的景物,以此为题材进行描写。其实上课这十五分钟到校园走也可以不留给学生,但给这十五分钟学生心态不一样,别人都上课了,我们还能在校园玩,写作起来积极性就高,回教室后,利用一节半课的时间完成作文,六百至八百字之间,还可以。批阅前,我开始以为这次作文也能像片断文那样有精彩的东西,但读完以后,有点失望。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只是比过去写得具体些,生动些而已,并没有什么特色的内容。怎么回事?通过仔细分析,才发现学生对事物只是客观描写,没有融入自己个人的情感,文以情感人,没有个人的情感,文章自然就没有特色。

发现问题所在后,第二次进行自然描写的作文训练时,还是让学生到校园中走,但这一次注意引导他们的思考,你认为你欣赏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喜欢它的哪一方面?回来后动笔写,这一次与上一次的作文不一样,精彩多了,而且有自己个性的东西,文章也有深度了。

三、向生活取材,学会用思考的眼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学生为什么常常会对身边有价值的题材熟视无睹呢?是因为他没有带着思考的眼睛去看,悟不出这些平凡的生活小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所以就发现不了这些题材的价值所在。

在指导学生向生活选材这一问题上,我在作文课上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让每组派出一名同学,从本组中寻找出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并陈述理由。有的组拿出了MP4,有的组拿出了一只表,还有一个组拿出了一瓶矿泉水。各讲各的理由,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游戏结束后,不作任何提示,就让同学们写这个游戏。作文交上后,因人看事的角度不一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当作一件开心的事,记了一节快乐的游戏课,有的却能从其中一组阐述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矿泉水的理由,从中悟出这个游戏所蕴含的哲理,写出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因此,我在讲评时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学会思考,普通的小事中也会蕴含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写作的好题材。随后,我就布置课外作文活动,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自己确定一个地点,利用课余去走走,观察观察,选取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题材来完成一篇作文。作文交上后,丰富多彩的生活尽现于同学们的笔端。超市见闻,闹市百态等。文章中洋洋着同学们对生活稚嫩的思考。还有一个组把学校的饭堂作为观察地点,一位同学通过一碗粉写出初中生活,把一碗粉描绘得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

通过两次作文训练把学生引入门后,此后就在巩固和提高上设计作文训练了,其中很多作文训练都是围绕教材(人教版)来设计的。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题是:戏曲大舞台。我们当地都有三月三对山歌的活动,我就提前安排观察任务。第五单元的“漫话探险”的写作借鉴李白坚教授设计的写“‘库尔斯克号官兵们最后的航海日记”。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题:“让世界充满爱”,就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然后自己整理材料写作。还有很多活动设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7.快乐端午节四年级作文 篇十七

今天吃过早饭,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和表姐来到中山公园玩,到了中山公园,看到了好多人呀!

首先,我们去了人工湖那里去坐船了,到了那里,我爸爸就去买了可以做4个人的小船的票,上了小船,爸爸和妈妈滑船,我和表姐坐在旁边看风景,到了湖中央,我们看到了一位叔叔拉了一小船气球,正在湖上面撒气球。大家看到了气球,都去抢了起来, 我们也把船开了过去,跟大家一起抢了起来,到最后,我们抢了很多很多的气球,抢完气球,我们就回去还船了。

然后,爸爸又带我们去了游乐场,到了游乐场,看到了很多的小朋友都在拍着队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我们就找我们喜欢的游戏,找呀找,终于找到了我最喜欢的`迪斯科转盘,还好,那里的人不是很多,排了一会儿就轮到我们了,我坐在转盘上,转盘摇来摇去的,真爽呀!不知不觉的这一盘就结束了,玩过以后,也到了中午该吃放的时间了,爸爸就带着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18.快乐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十八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9.小班教学 快乐作文 篇十九

一、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引导小班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天安门广场》一文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学习方位顺序观察写作。在教学时, 带领学生弄懂什么叫方位顺序,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中是怎么按方位顺序来写的。把例文读透, 再让学生闭着眼睛按方位顺序去想象天安门广场的雄姿, 然后再画图。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这种写作方法的运用。接着我让学生用这种观察顺序来观察校园, 并写一两段话。

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进行实地指导, 如通往校长室的水泥路两边是一个个美丽的花坛, 花坛里……紧挨水泥路的东面是两幢教学楼, 这两幢楼……两幢楼中间有棵大柳树, 树干有多粗、树有多高、枝叶茂盛吗, 该怎么观察。教学楼东面……仔细观察后回班按异质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先由A级学生当领头羊, 把刚才看、听、想的按方位顺序进行口述, 互相交流, 师巡回点评, 学生乐写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随即动笔写了起来。有一位学生的《我的美丽的学校》因为不但做到了观察有序, 而且抓住了学校景物的特点, 将学校的景物描写得井井有条, 还富有一定的情感, 被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中。

二、学会围绕中心句把内容描写具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课文的某一片断引导学生弄懂什么叫做中心句, 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描写具体。仿写练习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尤其是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 辅助性更佳。如学了《海底世界》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这段的写法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围绕“课间十分钟, 操场上真热闹”这个中心句写具体。平常练习时同时写出几个中心句让学生选择, 这样学生习作的难度就降低了, 笔下也就有话可写了。

三、看图学文, 让学生放飞想象

让小班学生看图写文,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如《你应该把这条鱼放掉》中有一幅插图, 依据图来问学生:你在仔细观察画面后, 从中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让学生各抒已见, 再进行小组间交流。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依序写在黑板上, 这样就让学生弄清了写作顺序, 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条有序, 内容也就能写得较具体了。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内容, 情节可以拓展延伸, 我就把握住这有利契机, 创设情境, 加以诱导,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更好地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教学《你应该把这条鱼放掉》,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汤姆怎样钓上大鲈鱼的?大鲈鱼什么样子?他似乎在说什么?爸爸在旁边说什么?如果是你的爸爸, 可能说什么?汤姆放掉鱼的时候心里怎么想?围绕这几个问题来编故事, 学生们兴趣盎然, 思维闸门大开, 小组讨论异常热烈, 一个个丰满的故事情节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

四、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改相结合

(1) 自评。要求学生根据写作要求, 逐字逐句默读, 边读边想, 在自我品读中找出不足之处, 然后动笔进行修改, 养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习惯。

(2) 小组互评。一般是四人为一组, 两小组为一大组, 整个教室的桌子放成梅花形, 每人先把自己的作文放在小组上去交流, 其他同学互提修改意见, 再到大组内交流。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互补作用, 做到了培优帮差, 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 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写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3) 激趣评估。评估作文时我采用分层次对待扶持差生。遇到好的习作, 我便当堂朗读, 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 指出美中不足之处, 提出修改意见, 课后将他们修改后的文章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上, 让大家赏阅。对于那些差的作文, 我暂不打分, 采用面批面改的方式, 尽量从中找出好的地方, 哪怕是一个词都给予肯定, 让学生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 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产生修改自己文章的欲望, 学生修改再作后予以评分。例如《校园里的发现》写好后, 对于差生的作文, 写得好的地方, 我及时表扬, 对于不准确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 我再带他们继续观察, 让写得好的学生再帮着修改。结果, 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好, 各有特点, 一双双“火眼金睛”发现了校园里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 真是意想不到。

20.作文也快乐 篇二十

【关键词】快乐作文 积累 开放命题 阳光评价

作文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学生视野狭窄、作文选题陈旧、作文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以致出现了“我不会写我”、“我怕写我”、“我写的不是我”等问题。其实,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广泛积累

快乐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有真话,真想说”,要让他们感觉到作文就是自己的真情流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广泛积累。有了丰厚的写作素材,作文才能变成简单、快乐的事情。

(一)立足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和一定的生活基础,再好的写作技巧也难有用武之地,再聪明的学生也难以写出像样的作文。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立足于生活。

1.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每天吃的、用的、听的、看的、做的都是作文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学会从自己身边选材,从衣食住行写起,从小事中思索大道理,从平凡中领略世间真情。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自然就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抒了。

2.从感悟自然中积累作文素材

自然界中山有山形,水有水性,花草虫鱼等都各有特色,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引导学生在自然中观物思形、观物思神,进而观物思理,这样学生就能从自然中找到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从自然中追溯历史、中探究未来,这样作文自然就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3.从关注社会中丰富作文内涵

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往往能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了解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关注社会医疗制度改革问题、腐败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有兴趣了解这些热点问题,而且在了解的过程中还能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在作文时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具时代感、更有生命力。

(二)博览群书

阅读是学生体验生活、获取材料的另一种途径。因此,在阅读上,我们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1.深入课文

高中课文里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好教材,也是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深入课文可以帮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作文能力。此外,面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词语,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间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深入课文,然后再让他们跳出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如高考满分作文《谭嗣同》、《永远的苏武》等就是学生深入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的表达。

2.走近名著

经典名著有着丰厚的知识渊源。阅读名著可以给学生的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多地了解社会,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丰厚材料;阅读名著对于广大中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作文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在不同的名著中都有可能找到写作素材,而且对于不同作文题目,在同一部名著中也可以找到各自所需要的写作素材。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治世之能臣 乱事之奸雄》、《忘记不快 铭记幸福》、《晶莹雪、寂寞林》等,就是借用了经典名著中的材料。走近名著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了可靠保证。

3.浏览课外短文精粹

课外短文精粹也是阅读的好材料,这些文章不乏精彩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感人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轻松作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智慧背囊》、《读者》、《文言小故事》、《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版)等都是阅读的好材料。教师可从文章的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品味,感受文章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然后再让学生就某一方面写出自己独特感悟。这些感受就是学生阅读体验的真实流露。

丰富的材料积累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能体验作文的快乐。

二、开放命题

记得在一本资料上看到,一位高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题目陈旧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初中写、高中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俺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像一种好的食品,让你一日三餐总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这话说得很形象,只有开放命题、减少束缚,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像“山涧的小溪”一样,一边流一边唱。因此,作文命题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快乐作文的问题,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依据学生爱好自由命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好的东西,教师可抓住这一点,让他们自由写作。他喜欢唱歌,就让他写歌,如评价歌词、改编歌词、推荐歌词等;她喜欢时尚衣服,就让她写服饰,如写服饰与性格的关系、写面料与舒适的关系、写服装搭配与审美的关系等;他喜欢自己的宿舍,就让他写宿舍的布置,如写宿舍给自己的感觉,写发生在宿舍的种种有趣的或伤心的事等;她喜欢花,就让她写花,如写花的形态、写花的味道、写自己喜欢花的原因……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由命题

教室、宿舍、食堂,同学、老师、朋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一个苹果、一颗纽扣、一片树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等,凡是同学们能接触到的,都可入笔。此外,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全都是作文命题的内容。

3.紧扣社会热点半命题

感动中国的武文斌、任长霞,震惊世界的“神七”飞天,接连不断的矿难,引起轩然大波的“范跑跑”事件,对中国电视剧产生巨大冲击力的“韩剧”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我们命题的依据,针对这些事件,我们可让学生分别以“感动”、“骄傲”、“生命”、“道德”、“我看韩剧”等为话题作文。

4.张扬个性让学生拟题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要给他们比较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让学生命题不仅能发挥他们的潜力,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如一位学生这样拟题“已知木棒AB长10cm,问怎样才能使AB棒变短?条件是不能用任何物理、化学的方法,如砍削、火烧等。答案是找一根更长的CD棒。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像这样的命题不仅有特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开放作文命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自由的心灵焕发出了创作的激情,使他们看到一个题目或者一片树叶、一朵花、一场雨就会拿来写文章,而且写得很好。如《终有月圆时》、《品位高三》、《不要说简单》、《让“一”无限》、《为自己喝彩》、《我们怎样结尾》等都是学生写出的好文章。

开放命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给他们放胆作文、张扬个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快乐成文。

三、阳光评价

1.多鼓励,少批评

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发自内心地赏识赞美每个人,激励每个人。无论作文写得如何,学生都渴望被认同。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以鼓励为主,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新颖的标题,或是一个生动的词、一句精彩的话也要予以肯定。特别是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不只是指出不足,更多的是肯定进步,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多写个性化的评语

个性化评语是针对学生的文章和心理,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评语。教师如果一味地从文章写法上去评价,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个性化评语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成功与快乐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利用校园文学社的校报、校刊,利用各类作文竞赛,给学生提供发表作文、参与大赛、沟通交流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获得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参与活动、感受成功、享受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使他们体会到作文是人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能力,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实现学习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使他们增强自信、喜欢作文、乐于动笔。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评,改为教师评、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交换班级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能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进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如果一件事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来就会很自然,比如吃饭之于每个人,看唱戏之于戏迷。同样,学生一旦把写作当成抒写心灵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作文自然就成了他们快乐的体验。

上一篇:描写唯美的语句下一篇:初中教师德、勤、能、绩述职报告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