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活着》有感

2024-09-07

看电影《活着》有感(精选11篇)

1.看电影《活着》有感 篇一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余华亲自操刀改编,由葛优、巩俐等人主演。1994年该片在第47届嘎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人道精神奖等多项大奖。

主人公名为徐富贵,是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但因为沉迷赌博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他自己也沦为佃户,与妻子家珍及一儿一女艰难度日;战争爆发后,富贵不明不白地被抓去当了壮丁,幸运的是他在枪林弹雨中活了下来,回到了家乡;解放后没有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便又开始了大跃进,生活虽艰难却也能够维持,可却不料儿子有庆意外早夭,富贵与家珍悲痛欲绝;到了六十年代,那个时期开始了,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女儿凤霞找到了好婆家却因产后大出血惨死。在电影的最后,富贵与家珍都已年老,与女婿和外孙一齐活了下来。

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影改变了小说中客观冷峻的叙事视角,以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视角对故事进行了二次架构,这就使得电影更显温情,小说中始终冰冷低沉的格调也有所缓和。同时,电影取景并非单调沉闷的,反而色彩艳丽富有生机,这也使整个电影多了一丝乐观向上的基调,而色彩运用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杯具发生时用艳丽的色彩来反衬生命的惨白无力,使得情节更有张力。电影中的配乐也可圈可点,贯穿全剧的只有一段简单的二胡,是喜是悲全都是一首曲,每到抒情处就会由远及近地悠悠地想起,无尽的意味在这一首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悲的时候凄凉至极,喜的时候却也是笑中带泪,令人感受到命运自带的酸涩情绪,不可谓不高明。

从电影主旨来说,电影在必须程度上改变了小说本身的主旨。余华写活着的本意并非是为了赞扬生命的强韧,也无意在文字中鼓励人们追求期望、信念等完美事物。小说中的结局是除了富贵之外所有的人都死了,只剩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足以支撑生命存在的感情、亲情、友情都不存在了,而他还继续顽强地活着。所以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这种对于活着本身的诉说似乎才是余华的本意。他像一个完完全全的旁观者,冷冰冰地叙述着富贵杯具的一生,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色彩,不去评判富贵对错与否,甚至不愿剖析富贵的内心,采用一种“隔离式”的叙事手法,仅透过对人物行为的白描来为读者带给这样一种形象,而对这一形象的内心活动却全然不管。余华并不是在透过富贵的一生来向我们传达他具体的价值决定,并不是要告诉读者如何活着才是好的或对的,他所要传达的是高于此的对于生命本身的哲学性思考,想透过文字告诉读者究竟什么才是生命,什么才是活着,他在探寻活着的本质形态究竟是什么,并由此表达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这一点在电影上的表现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电影对主旨做了修改。结尾处家珍虽然患病却仍旧活着,在小说中应已去世的女婿和外孙也还健康无忧,四个人

虽然经受了种.种不幸与痛苦,却还能坐下吃饭聊天。对于那里的富贵来说,活着是充满期望的。他在结尾与外孙对话,“鸡长大就变成了鹅,鹅长大就变成了羊,羊长大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馒头(富贵外孙)就长大了,就过上好日子了”这句给人以温暖的期望。在那里结局也在必须程度上构建了新的主旨,即只要坚韧地活着,不被无常的命运击倒,不因生活的痛苦而自暴自弃,就必须会看见活下去的期望。电影的处理在我看来十分精妙,我并不认为在这部电影中完全还原小说中的主题是能够实现的,影视与文学之间有巨大的代购,即使情节能够生硬复制,内涵也是无法完整传达的。

从主角本身来具体分析,富贵这个人既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也并非大忠大善之人,他只是一个小人物,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影射。肯定有人会说这部电影目的在于透过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来揭示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的变化。把它作为一部史诗作品理解未尝不可,但我更倾向于认为社会大背景只是为富贵搭台,真正的主角仍是唱戏的富贵,而作品的关注点仍是人的本身。如果用此刻的话来说,富贵是一个对痛感耐受度很高的人,因嗜赌而导致的家破人亡固然让他痛苦,但他却很快理解了作为佃户的身份,短暂的颓唐之后不仅仅为了生计开始练摊,在应对以前算计过他的龙二时也没有表现出愤恨或不甘。富贵性格中的这种特点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在于他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自己所处的境遇,并且不带负面情绪地继续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甚至还努力改善自己与家庭的生存现状;而坏处在于,这种特点的根源很有可能是性格中的麻木,因为麻木所以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就像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但却始终坚信自己要活着一样,有时候这也未尝不是人性的悲哀。电影中最为复杂的时间段是六十年代的那个时期,但我认为这一段的表现重点并不在那个时期本身,它固然对那个时期本身进行了必须反思,比如电影中春生被批斗,富贵的皮影被烧,龙二被枪毙

等等,但这并不是其根本目的,这一时间段中突出表现的仍是以富贵为代表的有些麻木的普通人在应对巨大社会事件时的生活及心理状态。首先富贵等人其实并不是完全相信那个时期的,起码在潜意识里对于那个时期的一些信条和一些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觉得保有自己的皮影是个错误,也不觉得春生和镇长有什么过错以至于被定为走资派,这种认知基于最基本的人性,是无意识,无自觉的。但这种天性里无意识的认知很快就被理性打败,他虽然不能理解,但也不愿与政府乃至社会对抗,他仍是随大流的,因此他烧了皮影,用心地服从上级指示,按“那个时期式”的生存方式生活。其次,富贵虽身处那个时期中,但思想并没有被社会大环境所异化,仍保存着善良与关怀这些朴实的天性。他是个本本分分的小人物,几十年的生活塑造了他自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在年轻学生闹革命,打倒春生、镇长以及王医生的时候,富贵及家珍仍能出于人性的善意来理解与帮忙他们。当春生有自尽念头时,即使是一向心怀怨恨的家珍也能放下过往,用一句“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激起了春生的求生欲望。以富贵为代表的小人物们虽然渺小,虽然普通,但却有着质朴的善良。

《活着》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片中对于人性的反思与对于“活着”的探讨始终能为我们带来心灵上的震动,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自省。我想伟大的电影大概就应如此吧。

2.看电影《活着》有感 篇二

一、光影色调的渲染

整部影片以暗色为主, 鲜亮的颜色很少出现, 这与本片的感情基调很是相符。在整个的大环境下, 个人被命运捉弄着, 无论是外界环境还是人物内心, 如果用颜色来诠释, 灰色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在光线的运用上, 画面的亮暗对比很强烈。例如镜头, 光线沿着对角线方向将画面分割成两半, 其中阴影的面积大于光亮的面积, 象征着人物命运的悲喜交加, 也表现出整个悲剧中略带一些喜色。这样的镜头在影片中经常出现, 尤其是在主人公家的院子里, 看似正常的自然光效, 却“巧合”地让影子占上大半个画面。这种强烈的黑白对比, 影响着观众的视觉, 也把悲喜交加、悲大于喜的情感渗透到观众内心。有了这些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和整体色调的渲染, 即使只是一组组固定镜头的剪接, 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早已蕴含在一张张画面中。

二、景别的控制把握

这部影片主要透过人物悲惨的命运表现人物情感。在景别的选择上, 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 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感情世界, 更能有力地抓住观众的情绪, 使这种情绪加重。友庆之死, 是整部戏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部分通过大量的面部特写, 来表现人物心里的悲恸和绝望。同时在影片中也加入了大量对事物的特写, 譬如对毛主席语录、帽子徽章、家庭成分证明等的特写, 映射出整个社会的环境与当时人们的心态。在野外坟前的第一个镜头, 导演用了远景来表现悲凉的气氛。空旷的场地, 显出人物的渺小。人物背对着镜头, 在他们的前方不远是一座不高的山丘。导演选择这样的环境而没有选一片视野更为宽广的土地作背景, 也许是暗示着人物命运前方的道路不是平坦顺利的吧。

三、声画的完美结合

贯穿整个画面的二胡曲, 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旋律。凄凉婉约的二胡声音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变化适时地出现和消失。在友庆去世和凤霞去世的两场戏里, 主题旋律都分别加在了家珍痛苦的时候, 此时人物悲伤的心情已达到最高点, 凄凉的二胡正是渲染这种情绪的最佳乐器。但是, 在凤霞婚事已定, 人们满心欢喜之时, 背景音乐仍是这主旋律。先是笛声轻扬, 随后二胡起。让这少有的喜事也被统一地融入在整个影片悲伤的主旋律中, 淡化了喜剧性, 有的只是些温馨的氛围。

3.我们为何活着——读《活着》有感 篇三

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转瞬即逝的记忆,勾起了一场漫长的命运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一句简短的对白,一句随便的谈话,又或是一段朴实的故事,铺满了一地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这是他一生的故事,他告诉了我关于生活,关于苦难,还有活着的意义。

简简单单的“活着”一词,却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孤掷一注的搏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为何活着?为了名,为了利,还是为了这喧嚣浮华的世界?那个叫福贵的老人诠释了活着的真帝。他与命运抗争,却又与命运携手前进。他们相互感激,却又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他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在困境中求生;他把幸存的每一天,都当作生活。

也许在我们看来,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是,他的眼里,却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儿女们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女,他有着那些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明友们,还有回忆时的点点滴滴。他爱着这个世界,对生活充满着渴望,他是那个时代中不朽的英雄。他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们为自已而生活。

“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这是福贵对自己的评价。其实,生活超越了一切财富。虽然人生巨大的苦难会无时无刻降临可是苦难让我们懂得了眼泪的意义。

生活中从来都不存在绝望,绝望的只是人心。只要明白了活着的意义,我们就会拼尽全力地去抗争。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很久已经尝不到苦难的味道,连一点点的因难挫折都会吓退我们。我们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借口去抱怨,去逃避,我们从来就没有拿出过迎难而上的勇气,更别提活着的意志。当你退缩的时候有扪心自问过吗?我究竟为何活着?活着,就是为了不屈不挠地抗争,在抗争中成长与坚强;活着,就是为了永不言败地拼搏,打破绝望的懦弱与彷徨。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4.看电影《活着》有感 篇四

——观《活着》有感 《活着》淡淡的两个字,平凡百姓的平凡故事。《活着》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片中大少爷徐福贵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家。当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一年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的男婴有庆回家,福贵痛改前非,走埠演皮影戏维生。适逢国共内战,福贵先被国民党拉俘当兵,后被俘掳。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但生活让他失去了儿女等亲人,最后剩下的惟有活着„„

电影中一次又一次提到“活着”,影片中福贵和春生在国民党抓去的时候,在无数的尸体中说:要活着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去;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葛优的活着只是中国千千万老百姓活着的缩影。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在泪水中我们也有庆幸。

福贵的命运,是时代的命运,也是一部分人的命运。一个败家的子弟,看着家道中落,在穷困潦倒中生存,由富有变为贫穷,母亲的去世,巡演皮影戏被抓服役,参加内战,意外地失去自己的孩子,儿子,女儿的死,都是那么惨痛,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家人极力的维持中,命运和社会给他们开着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玩笑。看得出来,生活没有丝毫动情,要给他一个完好的感觉。福贵居然坚强的活了下来,晚年与妻子为伴,想这种可怕的生活。一个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生活又是如此的无奈。深深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真是一个要自己必

须回答的问题。

活着,难啊,要活的坚忍不拔,伟岸不动,难啊,福贵看似弱不禁风,细皮嫩肉。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下有谁能心平气和地承受!活着很无奈,有很多事不能阻止,因此而丧失痛绝一直兢兢业业地活着,却可以一瞬间把你打回原形,身上犹如背负着万砘巨石,为它而发泄,发狂、发疯。

电影最后富贵的外甥孙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像儿歌似的略带疲惫的而又韵味悠长的话语: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一切都好起来了„„

5.《活着》电影影评 篇五

首先从这部电影的结构来看,每一段落之间用明显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关乎国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资料,一次次地将福贵等人在故事还没发生之前,就将他们都放置在一个沉重的背景下。并且该片恰当运用了转换、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然后从这部电影的内容上看,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似乎暂时放弃了他对表现中国民俗本身的热衷,而转向用中国民俗去表达他对人在世上的命运关注。福贵一家在电影中的悲惨遭遇只是层面上的故事,影片的主旨却是在演绎人在世上和命运抗争却无能为力的境况,去再现张艺谋欲表现的人生观。

贯穿整部电影的皮影戏是我们理解这一主旨的最重要依据。皮影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皮影供人把玩、戏说的皮影似乎是作为一个尘世的玩物,被命运摆布而颠沛流离的象征,也就是如福贵、家珍等芸芸众生的象征,影片涉及皮影这个意象还有一处暗示,到了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如果我们认为张艺谋人生观是宿命的,完全是负面和消极的,那是不公平的。《活着》中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的。这我们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中看出。余华让福贵的家人全数死去,似乎让人感到生活过于残酷。张艺谋让家珍,万二喜和馒头都活下来,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讲究家庭和亲情,所以电影中福贵不断的说老婆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让他们三人都活下来,家庭得到了保留,亲情可以延续。而馒头活下来,意义犹为重大。馒头代表了年轻一代,代表了未来。馒头活着象征着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尽管福贵一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幸,张艺谋还是在影片结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福贵告诉馒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我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春生的故事特别能说明这点。片子着重写的是福贵等人对他们的在精神上的理解与帮助。尤其是福贵的妻子家珍,本来因儿子之死而很痛恨春生的,始终不能原谅他,她最初说那句“你要记得你欠我家一条命”是充满了怨恨与报复之情的。但当她看到春生被迫害得意志崩溃,想自寻短见的时候,本来这是她最方便落井下石,报儿子之仇的时候,她却主动地表示和解,再重复那一句话也是因为了激发他求生的意志。这一场景里,普通人的博大与宽容,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通而纯真的感情对“活着”的意志的激励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6.电影 活着 影评 篇六

上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和动荡最为剧烈的时

期,内战、土改、大跃进、文革,每一次的经历 都让人惊心动魄。正是这种社会的极度动荡,在强烈的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作为社会个体 的人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的空间。由于生 命没有保障,生存就成为最终的目的,个人的 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能生存下来,“一个人死 了,比草还低”,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这 也是电影以“活着”为片名的深刻含义。

一种体现和象征。张艺谋和顾长卫都是惯于在影片中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的高手,这使得他们的许多作品具有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在电影《活着》和《立春》中间,我们同样能看到许多有寓意的场景和意味深长的对白。在电影《活着》中那一直伴随福贵左右的皮影箱令人印象深刻,在他落魄无依时,凭借唱皮影戏糊口,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他也舍不得丢掉,成为战俘后正是这个皮影箱让他因祸得福,靠给战士们唱皮影他摇身一变成了干过革命的人。土改、大跃进中唱皮影戏都是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箱几乎是他借以谋生的必要工具,更是他生存于世的一个标识。影片的最后福贵从床底下拿出了皮影箱给外孙馒头装小鸡,正是这种顽强生命的一种体现和象征。

影片中福贵有一句经典的对白,之所以说它经典,一是话语本身的怪异,另外导演有意识的让这句不算短的对白在不同场景下重复。一开始是福贵背着儿子有庆去学校,儿子问到将来的生活会怎样时,他说: “咱们家

现在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在影片的结尾,外孙馒头买了一群小鸡,问福贵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时,他再一次重复着这句话。从鸡变鹅,变羊再变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就像某种童谣和寓言,这只是福贵们对于当时社会发生剧变的一种体认:一方面社会的剧烈动荡让很多个体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这种变化有一个总的方向,那就是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得到改善。“小鸡”就是福贵对当时社会生活现状的一种隐喻性表达,是个人可支配财富资源的表征,他头脑中社会发展的极致就是个体能拥有一头“牛”。从儿子有庆的一只小鸡到外孙馒头的一群小鸡,明显能看到个体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尽管是渐进式的,但这是向“牛”的目标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倾家荡产后的福贵,为了养家糊口,带着从龙二那里借来的皮影,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流浪艺人生涯。电影中,张艺谋让福贵背着箱子奔波的镜头和皮影戏交相出现,模糊了皮影中人物和电影中人物的界限。很显然,这里张艺谋是用福贵手中的皮影来象征富贵的命运。他外出是为了养家糊口,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又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最后又幸运地回到家中,一家人得以团圆,还为自己增加了一段干革命的经历。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福贵就像皮影戏中的人物,受人操纵,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7.《活着》电影和文本对比 篇七

余华这本书,不管是从书本上看,还是从张艺谋拍的电影,都是十分精彩的。电影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是因为当然是有好的剧本,才能拍出好的电影。其次是由于有一批好的演员,比如葛优、巩俐,特别是葛优把富贵这一没落的地主凄惨遭遇的一声演绎的惟妙惟肖。下面我从自己的几个观点总结一下,我看完《活着》电影版和文本的感受。

首先,说说这两者中的意象,线索不同。文本中全文从一开头就出现一个老牛的形象,它象征着富贵,也是人到晚年,已经很难承担起繁重的劳务,被人拉到集市上卖,而老福贵一看到它眼中含泪就联想到此时的自己人到暮年,孤苦无一的情形,跟它很相似,把它买下了。这老牛也像一位老福贵一样,不能时常劳动,要时常休息,福贵也把自己的对于亲人的思念的寄托在这头老牛身上,给它取名“家珍”“凤霞”“有庆”对着它喊,看到这时就让人觉得这位老头太寂寞、孤单了。电影版得线索,一看就知道就是最后被烧掉的皮影戏,还没看文本的时候,就觉得用一小小皮影贯穿全电影是非常妙的手法,当时还以为在书中,肯定也是这么写的,但是当我看完全书就没有到皮影的影子时,就知道电影编剧在此处的设计。小小的皮影,投射着福贵一生的浮浮落落,跌跌撞撞,同时还影射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不仅迫害能人之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被认为是走资形式,破坏殆尽。要说这两种处理方法,或者说这头老牛跟这箱皮影谁优谁略,还真的难以评定高下,但我觉得这头老牛就是适合阅览于纸上,而那箱皮影就是适合在电影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人们具体可感的物象。

其次,揭露国共内战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时期的深度不同。时至今日,张艺谋的《活着》仍然是禁片,主要是由于大量反映国共内战时候,惨烈的局面。战争难免有死伤,而共产党往往把自己的一些战役意识形态化,宣传自己是为正义而战,把战争美化,遮盖战争的真实面目。要知道不管你是为正义而战,还是背其道,战败的一方的将士都难免生灵涂炭,与家人生离死别。其实电影里展现的战争的残酷还是顾及,很多删节部分,而文本中才是作者站在当时客观的角度上,看待战争的无情。文本中不仅仅从死伤遍野来表现,而且从福贵和春生被围困在战场中,通过他们的眼,看到因为被粮食问题,战士们当面对于空投下来的大饼时,为了一个大饼而互相踩踏的现象,福贵他们无奈吃皮鞋的情景,把当时围困后,国民党战场内部的残像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实为什么这部电影成为禁片一直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导演以及对于原著已经做了相当大的删节,不管是结局还是其中困难时期。作者中写道一幕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大锅饭之后,粮食越来越紧张,大家想尽办法弄吃的,以免被饿死。凤霞在一个已经被别人翻烂的土地上挖出了一个小番薯但却被别人欺负她是哑巴说不了话,硬说是他的,最后凤霞被激怒狠狠的厮打在一起。作为一个全文都展现一个善良、朴实能干的女人,在最后饥饿面前,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最后的结局更是意外,小小的一个番薯,被三家人平分。在文本中,还有许多小细节,隐隐约约都透露着人们所不知道当时社会的真相。当然这反映深度、广度不同,要受限于电影时间的限制,要在一定的时间体现作品主要精神,当然要有所删节,而文本没有时间限制,更容易表现。

最后在悲剧结局和程度上展现的不同。在文本中,一家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了福贵一人,而在电影中,家珍还在,二喜也还在,馒头也还在,福贵一家还是有一丝丝希望的。电影中悲剧中喜剧性表现在它虽也是讲述“活着”,但它旨在表现一个人大半辈子的生活中平淡的吃喝拉撒睡,有一些悲痛,但更多的是忍受现实中各种不如意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一一虽然这并不十分具体、明确。比如,关于凤霞生孩子那段的电影处理与小说有所不同,电影中更多是从福贵和家珍的角度看凤霞生孩子的过程,王教授的“从中作梗”使得情节分散,悲剧气氛减弱,电影《活着》给人更是一种心理坦然的感觉。小说中沉重的悲剧性从各个人物悲惨命运,到多处细节上对活着的无奈都有着力凸现,让人读完小说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己。从叙述角度上来说,“我”的出现拉开可读者与福贵苦难的距离,回忆的手法也让读者有心理准备去接受一个个让人震惊的死亡,但即使如此,读完小说,掩卷而思,一个个悲剧依然历历在目萦绕心头。

8.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八

在大跃进时代,家家炼铁,户户炼钢。影片中老村长的一番话尤其让我记忆很深刻。当他准备拿着村名炼出来的铁去县上交纳时,他呼吁全村的俄百姓说“今天食堂里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头都包了一头猪。大家要放开吃,敞开吃,吃饱了接着干,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每每看到这段,我都怀揣着非常复杂的心情去品味这段黑色幽默,这种落后时代的落后文明的落后产物和思想是如此的愚昧和肤浅,让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和落寞。而这时,福贵的儿子有庆也不幸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肇事者正是福贵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战友”春生。导演往往在这种应该让人悲痛的时候加入一点小小的喜剧的巧合,让人无法彻底掩埋于痛楚之中。但却更加加深了对现实和时代的追忆和反思。

六十年代,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我称之为中国的黑色十年。福贵一家也经历着这些。福贵的皮影被烧了;凤霞嫁给了县城里工厂的小头头王二喜;春生被批斗成了反革命,他的妻子也被逼“自杀”;老村长成了走资派;凤霞生下了儿子馒头后因没有大夫而导致大出血,死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文革的错误,因为时代的错误;福贵,家珍这些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能跟随历史的洪流颠沛流离。看着凤霞死去的那一段,是多么的惋惜。被批斗的王教授因为3天没有吃东西而饿的站都站不稳。福贵好心帮他买了7个馒头却让他被噎,间接耽误了救助女儿的机会。当然,这部剧对不是福贵的错,也不是教授的错,也不是那些在里面动刀子的小屁孩的错,这只是一切太过巧合,又那么的在情理之中,而正是这些,组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最终的悲剧。看着家珍抱着女儿痛苦的场景,我只能说,身处那样的时代,很多事情自己都无能为力。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活着,也与片名相呼应。看着这一路近乎悲剧的走来,我总在心里有个期望,也许结局会是好的。可是知道把片子看完,我才发现我的希冀落空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为了这样的人生而活着呢。如果福贵当初在战场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的人生回事如此的心酸,那么他当时还会坚持说要活着回去吗?也许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影片的真谛就是这个。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活着而活着。不为任何多余的理由和借口,只要是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好的。很喜欢这样的一段对此故事的影评“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我也曾经或茫然无措,或愤世嫉俗,也曾经有那么一刻想着我为什么而活。但是我渐渐发现,不论生活有多么的艰苦和无奈,活着总是好的。我能在每天睁开眼时看到照进窗口的第一缕阳光,能在感到饥肠辘辘时吃到可口的食堂饭菜,能在连续上好三节痛苦的物理课后舒服的生个懒腰,能在疲劳的时候爬上床睡个安稳觉。因为活着,所以我能体会到这些,体会到酸甜苦辣的人生,因为活着,所以我如今才能坐在这里思考着活着的意义。活着不多不少,幸福只要够用就行。记得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抛弃,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说就让他去,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活着,就很了不起。

9.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九

福贵少爷嗜赌成性,输光家产后不得不靠演皮影戏维生,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好不容易从死人堆里逃回来,发现他的女儿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经历了丧子丧女之痛后,他已经老了,唯一的希望就是一个小外孙...

但是小说中富贵好像不止两个孩子,好像还有一个是吃豆子噎死的,可能是我记错了吧,因为看小说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况且我的记忆力不太好。个人觉得小说更引人入胜,情节远远要曲折得多,人物心理活动等因素是电影无法表达的。当然,这部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虽然福贵的命运一直被捉弄,但他总是坚强地活着,他总是提醒自己,活着,比什么都强。影片最后的富贵和家珍已经老了,小外孙馒头和小鸡让他们对下一代人的生活充满希望。富贵说“鸡长大了就变成鹅,鹅长大了就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以后呢,馒头就长大了,生活就越来越好了”看似愚昧的玩笑话却发人深省。

看完《活着》不由得让人想起《霸王别姬》,同样是描写主人公在动荡的社会中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人生,人的命运总是被捉弄,在历史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活着》中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比如富贵被抓壮丁,永庆被墙塌死,凤霞生孩子大出血,王大夫却被馒头噎得不省人事)让人发笑,苦笑,潸然泪下,它对命运的诠释显然比《霸王别姬》更为深刻。

我在想,如果用《大话西游》将悲剧拍成喜剧的手法去演绎《霸王别姬》,大概能达到《活着》的水准吧。

再想想我的情况,一个城里的知青被迫回农村做农民,和富贵年轻的时候何其相似啊。失去了一切,让人焦虑万分,可是后边的路还很长,现在最多就像富贵当年输光家产,而这还仅仅是杯具的开始。人生苦短,造化弄人,如果以后我的命运像富贵那样,也得像他那样提醒自己:活着,比什么都强!

10.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 篇十

今天我认真地看了一遍电影《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去年就给我推荐的,现在才记得起看看。

这个电影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但好景不常,1949年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看完这个电影,我沉默了许久。首先,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有钱有权就是“爷”,没钱没权就是“混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在富贵少爷还没有把他的家产输完之前,电影中的龙二和赌场的 谢老板对富贵少爷是毕恭毕敬,像爷一样伺候着。但是,当富贵将自己的家产输完的时候,他们又是另外的一副 嘴脸。其实在我看来现实社会也是这样!

我家从盛到衰,我亲眼看到了这些巨大的变化。自从我爸爸从老板沦为农民工;自从我家欠了巨额的外债;自从好多人从我们家已经捞不到好处......我家的亲戚少了,因为好多亲戚 怕我们家借他们的钱;来我们家串门的人也少了,因为他们现在捞不到好处了;我们家的债主都开始疯狂地来我 们家讨债了,因为再不讨的话,这些钱就没得救了(曾几何时我爸不敢呆在家里,因为讨债的人闹地我们家不得安宁)。现在我们还都是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还是比较单纯的。到了社会上也许我们都会更明白这些。

富贵的女儿凤霞命很苦,从小要跟着妈妈干活,起早贪黑的和妈妈一起忙,后来虽然找了一个好老公,但是生孩子之后 还是不料因大出血而离开人世。富贵的儿子有庆命不好,上小学的时候不小心被汽车撞死!当孩子的父母听到孩子 死去的消息,那个悲痛欲绝的表情让我一下子毛骨悚然,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感染了我,让我都差点哭出来了。所以 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当我看到两个孩子死去的时候,很伤感!我们活着地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生命是父母给的而且只有一次,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富贵的一生很曲折,在那个水生火热的革命年代,他享过一些福,吃了好多的苦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毕竟 我们的生活比那个时代好多了。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3篇精选2

在大的历史背景、大的社会形势下,人都是渺小的,尤其是底层的平民百姓,即使是有头有脸的上层人物也是如同蝼蚁般脆弱的不可一击。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中又要经历什么,又要承受什么,难道紧紧是“活着”两个字就能说明白的吗?活着,是最低的需求,也是最高的奢望,需求跟奢望之间的转换有时候是一时意念间的转变,有时候却会是终其一生难以企及的目标。

拥有大宅院的福贵,天天赌博为生,终于输光了家里的财产,老婆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回了娘家,亲爹也给他活活气死。走投无路之下去找龙二借钱,钱没借到却得了个营生的家伙事——一套皮影戏器具,凭借着这些东西勉强养家糊口,可是在一次演戏的过程中被国民党给抓了壮丁,然后由于天寒地冻到死尸上扒国军衣服御寒又被解放军抓了俘虏,虽然足够狼狈,但是似乎运气还算不错,由于给解放军拉大炮、唱皮影戏,福贵总算也是革命队伍里面混过的人了。

因为输掉了大宅院的原因,福贵的阶级成分定的是城市贫农,设计赢走他家产的龙二却被打成了地主阶级,最后还因为防火烧屋破坏革命而被枪毙。偷偷跑去看公审大会的福贵看到了绝望的龙二,在枪毙龙二的五声枪响中死活解不开裤腰带而彻彻底底尿湿了裤子,匆匆跑回家后,赶紧在家珍的提醒下把解放军开的证明从泡在水中的脏衣服口袋里找出来烤干,后来家珍又用相框裱好挂在了墙上。

可是命运还是捉弄着福贵,由于大练钢铁,四天没怎么睡觉的福贵的小学生儿子有庆到学校参加完炼钢铁后在学校围墙下睡着了,结果被春生倒车撞倒的围墙给活活压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在家珍的哭喊中显得更为凄惨。这让我想起了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得白血病去世的发小宇波,那是什么东西那么的残忍,夺取了他那么幼小的生命,让他的父母那么悲伤难过。对于我来说当时是悲伤的,我悲伤的原因是我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玩伴,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我的悲伤确实是逐渐逐渐地减少了的,而且肯定比给他父母造成的悲伤减少地要快很多。这也不是我自己冷血,而是那时候还真的是年幼无知,忘记事情忘记的太快了,同时又很快被许多新接触的事情给占据了自己狭窄的大脑思维。

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延续走好已走的人还没有走完的路,替他们好好地看这美好的世界,替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事情,实现他们的梦想,坚守他们的信念,守护他们的信仰,甚至是为了创造更为美好的世界而给他们贡献应该由他们来贡献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让已走的人安心,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活着的意义吧。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3篇精选3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

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

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

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

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11.观电影《活着》后感 篇十一

对于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一家来说,活着是一份幸运又艰辛的事,而从这部电影中,我深深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如此脆弱,我们应懂得好好珍惜它。

这部电影主要述说了从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福贵一家的悲喜沉浮。影片讲述了几个有关富贵的生活的重要事件,其中,福贵家从富贵人家变为贫穷子弟的过程,而正是福贵性格发生一大转变的一个重要事件。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许一个人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当每个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悲壮,或许每个人都能如福贵一般改过自新。在这里我们能明白到自己活着的时候并不单单为了自己,还有我们身边至亲至切的人。或许在平日时候我们毫无察觉,而但当自己真正经历了,才知道活着是那么的美好。

而在电影的第二个事件中,我深深地为富贵不幸的遭遇而感伤。这个事件发生在福贵回到家后。当时,母亲的黯然长逝,女儿的耳聋口哑。这无疑让原本感到幸福的富贵拉到了伤心的低谷。然而他却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现实,并无怨地继续生活着。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敢和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遭遇挫折与失败,然而我们却经常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着,并常常抱怨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应好好学一下主人公富贵。从主人公中,我明白到,当现实走来时,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而当自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坦然的态度去对待时,我们会活得更好更加精彩。

莫泊桑的《项链》写着: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在这部电影中,如果当初福贵没败坏了家产,或许死得人就是他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到:千姿百态变化无常,可是我们终究是要活着,就如同福贵在失去了那么多至亲之后,甚至连儿子和女儿也失去了之后,他依然坚强地活着,并对于未来满怀希望。的确,无论发生什么事时,我们都要继续地活着,精彩地活着,因为活着是对自己,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电影以福贵一家的悲喜沉浮折射出人们活着并不容易,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我们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人生本就是一次又一次充满危险与机遇的挑战。而自己活着不单单是为了自己,因为我们都有为活着而活着,为他人而活着,为未来而活着。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如同浮萍般浮沉,在世态炎凉中感受冷暖人生,让我们看的时候不由得问问自己——我自己又为何而活着?

上一篇:特级教师评选方案下一篇:评选优秀教师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