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2024-08-12

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精选15篇)

1.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一

当听见《头文字d》的主人公藤原拓海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时间变的这么慢?是不是因为我太快了?”的时候,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让我回到了一个月前,学校第八十五界运动回的赛场,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

比赛就要开始了,我紧张极了,眼前一片空白,耳边的喧哗、欢呼、狂叫都化为翁翁的符号,我的手紧紧握住绳,汗,从手心冒出来。这是,有位老师向我走了过来,伸出手,只是在我的肩上轻轻拍了拍,他脸上鼓励的笑容,化作一股巨大的力量,通过手心传递到我的心里,我信心顿时增加了许多。“预备~~开始”话音刚落,我就像一只上了发条的兔子,疯狂的.跳着,心里默默的数着:“1、2、3、4、5……”心跳急剧加速,手脚发麻,全身酸痛,这是大汗淋头的我想:“为什么我觉得一分钟如此的长呢,我都快累死了!对了,是不是我的速度很快呀?”当我快要崩溃的时候,裁判的一声“停――!”让时间“定格”了,这是我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趴在地上,“一百六十一个,恭喜你。”记数的老师报到,然后对其他老师说:“这孩子可以!不错一百六十一个!”,“啊?不会吧?”我惊奇的叫到,“老师,你没数错吧?”“没有呀?没数错!”那个老师一脸茫然,原来我的速度有这么快呀!

我可是班上出了名的“老徐”,所以我希望我做其它任何事情的时候速度都这么快!而且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

2.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二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有“布局”、“经营”、“置陈布势”、“章法”等多种提法, 它是艺术创作中至为关键的环节。本文就是对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的“布局”和“章法”进行解析。

综观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 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画面构成上对“点”、“线”、“面”关系的处理达到了很高水平, 并在其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美规律。本文重点关注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所呈现出的平面构成意识, 以期对金农的绘画达到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

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师法宋元又不拘于古人, 独辟蹊径, 所画梅花古拙纯真, 于平淡中富新意, 超凡绝尘, 读之如对旧时朗月, 代表作《梅花图轴》所绘天空如洗、繁花如簇, 恰似万玉满纸, 老干以淡墨润笔画出, 顿挫有如篆法;花朵细枝用笔俊秀, 极其稚拙清绝。他以石鼓文的笔意入画, 拓宽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范畴。其所作梅花, 笔底尽绕“金石之气”, 用笔遒劲浑拙、纵横捭阖;用墨浑厚古朴、酣畅淋漓;用色浓丽饱满、重彩缤纷。他不仅使海派艺术大放光彩, 更把文人画的形式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的形式美

从金农的梅花作品中可以看到其风格特色:古拙天真、清奇冷艳、意境深邃。金农追求稚拙之美, 用笔古朴、造型生拙、平实若呆、歪斜不正, 作品流露出自然天成之趣。正如伍鑫甫先生之评价:“非作者不能画, 而是力图打破完美、工整、细润的造型传统, 从不经意、无所着力中追求美感, 反映一定的情思、意境”1。这种稚拙之美, 令人玩味。金农作画崇尚意趣, 不拘形似, 重在写神, “以意为画”、“意造其妙”2, 金农本着“师其意, 不师其辞”的创作精神, 不拘成法与古人, 重视师法造化, 以诗人的心灵, 捕捉即时的感受。以形写神, 神与意会, 以心境来抒写性灵, 正如《画竹题记》中言“新草一枝, 出之灵府, 清风满林, 惟许白练雀飞来相对也”。3因此, 所写之梅, 富有情趣, 深含内蕴的意境。金农这种独特风格, 被冠上了“八怪”之名, 不妨通过“怪”来剖析其求新立异之特点。金农之“怪”与“扬州八怪”有共同之处:其一, 艺术上主张革新意识。不拘成法, 主张法自我立。金农强调师古人之意, 不师古人之迹。师法造化, 因此在写梅上提出“以梅为师”的主张。其二, 取材上一变传统的文人画、宫廷画题材, 而取常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 从而增添了平民意识。金农在梅花的表现上也颇多独到之处, 如:在金农不少梅作中常表现“落梅萧萧”之满地残梅飘零之境况, 以及以梅为主题结合古墙院落的画法, 在前人中罕见。富有生活体验, 着重烘托意境的手法, 无疑给梅花带来了新意。其三, 在形式上诗、书、画、印结合, 作画参与了书法功夫。比之于前代绘画和同时代正统绘画, 放多于敛, 奇多于正, 写多于工, 刚多于柔, 拙多于巧, 朴多于华。金农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不仅书法成就高, 金农还精于鉴赏与刻砚, 诗、书、画、印的结合, 使金农梅花风格更有了重大的突破。金农求新尚意的绘画精神, 形成了金农梅花的独特风格。

金农的梅花作品大多以墨梅为主, 以线圈花, 淡墨发干, 浓墨点椒、点苔、画花丝。很少傅色, 用笔简约、古拙, 疏朗清新, 清奇幽冷, 格调中透出高古冷艳之趣。金农之梅不求形似, 重在尚意, 这意味着去除了“纤细”之描绘;金农之梅大多为墨梅, 很少傅色, 即使傅色亦不浓艳。

金农梅花用笔的特点, 大体可概括为:淳古生拙, 拙中生趣;瘦而不枯, 细而不弱;肥而不混, 笔实不呆;出笔缓慢, 慢而有势;刚健而又清新等诸多特点。从金农的梅花笔意即能看到其书法的笔意。金农书法上的“古朴”, 造就了其梅花上的“古拙”, 他在书法上的“稚拙”, 能让梅花“生趣”, 这都是援篆隶笔法入画的结果, 使金农的梅花风格高古奇趣。能做到“瘦而不枯, 细而不弱”, 也正是在运笔中融入了书写的笔力。如同他的小楷书体, 刚健中透出清秀, 规矩而又灵动, 出笔轻松自然。金农作画用笔平实, 不故作姿态, 如同他在书法中弃隶书的波碟笔法。落笔实在, 使用笔不浮夸, 运笔不急不躁, 使用笔产生淳厚稳重之感。在他的“写经体楷书”和“漆书”中均有“凝重”之体现, 虽说出笔缓慢, 却不失梅花的气度。金农梅花大都为洒脱有势, 既古朴又有生机, 与他的书风如同一辙。在用墨上也受书法影响甚重, 金农梅作, 大多为淡墨圈花, 或用来发枝干。在梅作中亦常用浓墨点苔, 苔点落落有致, 与淡枝干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 画面浓淡有节律, 使之浓而不板, 淡而不薄, 呈现出清奇与幽冷的气息, 与金农书风中的拙、生、冷不无相契。在用墨上不表现在局部细节的丰富以及形态的刻画, 而是笔与墨相结合, 凝炼成独立的笔墨语言。

因此, 笔墨之变化不仅是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的外在形式表现, 更是其内在精神的表达。

三、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绘画中形式美法则进行解析

1. 传统文人画的构图因素

金农作为文人画家也摆脱不了传统文人画家作画的形式。传统文人画家主张构图的随机性, 有所谓“不知然而然”, “不期合而合”的跟着感觉走的状态。如石涛所谓“神遇而顿悟”, 仿佛对构图的“惨淡经营”不屑一顾, 更重在“信手拈来”的即时性, 从金农的梅作品中也能感受到“布置得天真”这样的情致所至, 不拘构图成法, 而以平实的手法“信手拈来”的创作态度。这也正是文人作画的一贯态度。

2. 平面化构图的因素

金农的梅花构图形式追求平面化, 这种平面化构成与现代构成有着相似之处, 现代构成重点突出点、线、面的平面化构成, 放弃透视, 层次概括、压缩, 画面简约而强烈, 注重空间的节奏、分割, 有意识加强装饰意味或观念意识。虽然中国画本身建立在平面化构成上, 亦以点、构成的点、线、面相对而言更几何化、抽象化, 线、面为构成的三要素。现代更加强调整体协调关系。金农的梅花和王冕梅花相比, 更加意象化、抽象化, 梅花更多的为象征性的符号, “这花并非那花”, 象点化、线化、面化, 注重空间布置的整体感, 和他的书法也有着深层渊源关系。

3. 融书法结体的因素

金农·玉壶春色图以金农最具代表性的“漆书”来说, 结体严密, 具体笔画从属于整体结构, 抓住大格局, 构成大节奏、大和谐, 金农的“漆书”总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 气势磅礴; (2) 讲究整体布势; (3) 黑白对比强烈; (4) 富有团块之感。不仅对单个字结体的把握, 行距、间距之间, 都讲究整体布势。试看金农在梅花构图上的具体运用, 如南京博物馆藏《玉壶春色图》 (图1) , 一截粗干自下而上纵贯画幅正中, 稍作弯状, 使左右空间分割产生了变化, 一小枝横斜而出相破粗干, 这本不为怪, 但是, 正中粗干用淡墨

平涂, 墨色几乎一成不变, 又无笔触纹理的处理, 仅仅依靠枝条的穿插、疏密关系, 利用浓墨作苔点, 这样的方式少之又少。以笔者之见妙与不妙全在这苔点, 强烈而有节奏的苔点分布, 使画面显得单纯又丰富。如此胆大的构图与其“漆书”的磅礴布势实为相似。

又如故宫博物馆藏《梅花册之六》 (图2) , 整幅构图讲究团块, 用极其平面构成的手法梅花与细枝交织在一起, 混沌一片, 画面仅留下一角空白, 产生了强烈的形式感。笔法与构图上的简化, 使画面密而不塞。单纯的手法, 烘托出梅之清艳和静穆之气。不拘泥局部, 不拘泥细节, 纵观大局, 从大处着手, 心出机杆, 心境交融, 化“迹”为自然之境, 自然不会产生呆板、拥塞, 早已化为舟片空灵了。这也体现了金农书风中的整体布势在梅花形式感上的反映, 亦是平面化构成的明显特征。

解析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中的构成意识, 是为了更深更好地学习中国画在构图上的优秀文化传统, 了解金农作品中“笔墨”、“线条”、“气韵”等因素传达出的情感。从金农的个案中去探索中西文化发展中的相似性, 相通性。各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 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艺术创作亦是如此。在坚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走民族特色的创作之路的同时, 对西方优秀思想和绘画艺术的学习, 也是现代画家创作的发展方向。因此, 我们在国画创作中, 既要重视画面的视觉效果, 又要重视画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形式上富有创意, 又要体现出民族绘画的特征, 追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使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既有独特的个性和现代感, 又有民族文化的深奥底蕴。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伍蠢甫.《艺术美学文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86年

[2]转引自方薰.《山静居论画》, 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1957年

3.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三

过去,有太多的快乐时光,我没珍惜,有太多的没太在乎,目前追忆起才后悔浪费了那样多。过去,不知晓从那看到了一句话,小时候真傻,居然会憧憬长大,心中涌上了淡淡苦涩。

追溯起小时候,大家期望长大,快快长大,如此就可以不被大人管教,也就永远脱离大人的管教。在大家的小世界里,长大是那样的美好。大家让大人拿着画笔,一年又一年的为大家画着身高线;大家让大人拿着相机,一年又一年的记录大家的成长;大家让大人写着日记,记录大家之间的点点滴滴。可当大家和大人一样高了,和大人一样有社会意识了,大家却退缩了。

突然发现长大,好难,真的好难。长大意味着什么,每一个人有不一样的生活,有些说孤独,但孤身没偏旁部首;有些说长大是眼里泛滥着强颜欢笑的笑容;有些说长大是言不由衷。小时候大家想快点长大,可长大后大家又开始怀念小时候。小时候,大家羡慕大人的自由,羡慕大人可以看看美好的世界,想做啥就做啥。可长大后才知晓,要担负起多少担子。

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孩子,已经没了撒娇的资格,已经遗失了那份单纯的美好,而要自己默默承受着所有。想哭,却固执的用手试去眼角的泪,才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孩子。长大,在家长和其他人眼里就多了一份成熟。在我看来长大更是是大家一份责任,太重,却不可以退缩,需要选择背负。大家渴看着长大又害怕长大,害怕孤军奋战,害怕离别,害怕一个人,可长大注定是一个人的路途,每一个人需要经历。

懵懵懂懂的小孩,总会觉得生活路上剩余的时光还非常多,于是便会在无忧无虑的时光中活得甚是虚度。可是这一些到长大后就彻底结束了,或许那时会有肯定的醒悟。目前的我有了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爸爸妈妈也不如何管了,我却总感觉我仿佛不想长大了。我好想回到小时候那个幼稚的年代,可以拥入爸爸妈妈的怀抱,可以不拘小节的笑,不需要那样拘谨。虽然他们总会说,我还小,可我却不感觉是那样回事了。

4.初一写远方题材的作文 篇四

李爷爷经常帮敬敏寄信。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李爷爷,本来可以待在家里颐养天年的,可他偏偏闲不下来。他在家开了个辅导班,招了几个学生,赚的钱说是要帮一个几近辍学的山区小孩。这不,他又去寄包裹了。而敬敏呢,是一个出身山区的女孩儿,父母带着她来这个城市打工。本来父母决定让她辍学的,却被校长告知有个远方的好心人愿意资助她,因为她的成绩非常优异。如今,她和那位远方的好心人已经联系上好几个月了,这次又回信了呢!

看着敬敏蹦蹦跳跳的身影,李爷爷欣慰地笑了。

晚上放学后,敬敏背着书包就冲进了李爷爷家,问正在做饭的李奶奶:“奶奶,爷爷呢?有我的信吗?”

李奶奶从厨房探出头,一见是敬敏,笑得满脸“菊花”:“有啊!来,敬敏坐,要不,今晚就在奶奶这儿吃晚饭?哎,老头子,老头子!”听无人应声,就说:“敬敏,你去书房找他吧,一准在那儿呢!”

“哎。”敬敏轻轻地推开门,却没有见到李爷爷。不过却在书桌上看见了自己的信,她惊喜地跑过去拿。随意一瞥,发现平时总上锁的抽屉是开着的,而里面有一沓信看上去很眼熟。出于好奇,敬敏便坐下来,取出那叠信。

她惊呆了!上面收信人的地址竟然是自己的笔迹:“是校长屡次跟她说起的那个远方好心人的地址!在远方,在远方,为何这些本该寄往远方的信落在这里?她仿佛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时,李爷爷笑盈盈地走了进来,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敬敏泪流满面,再看到那沓信时,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平静地站在敬敏的身边,久久才开口:“敬敏,对不起。我只是想帮助你,才假借远方的的名义资助你……”

“我知道了,李爷爷,谢谢您!原来是您在‘远方’默默地鼓励支持我!”敬敏扑进李爷爷怀里泣不成声。

“好了,不哭了。”李爷爷抚摸着敬敏的头,“答应爷爷一件事,千万别告诉你爸妈,他们绝不会接受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花这么多心思,知道吗?”

“嗯。”敬敏重重地点点头,似乎表明她的决心。

夜渐渐深了,一如既往地静谧与安恬。

5.初一语文作文题材 篇五

【精彩素材1】

项羽之死

6.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六

一、关注学习过程, 确定三维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的地理知识。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 应当清醒地意识到, 教材中的这些地理题材不只是用来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 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 在处理这类以地理题材为内容的品德教材时, 除了知识目标要准确规范之外, 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力求多元综合, 关注学习体验,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这样的眼光来确定教学目标, 就能把我们习惯了的“知识地理”教学变为“生活地理”教学, 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从世界看中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单元中的一课, 分“中国在哪里”、“哇, 这里太美了”、“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三个板块, 它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本课教学我是分两课时完成的, 第一课时教学“中国在哪里”、“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两大板块内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 我努力把握“地理教学为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服务”这一准绳, 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运用地图说出我们的地理位置, 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 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 并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地图阅读、资料搜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 了解中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上述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有知识目标, 又有情感目标, 体现知识性与情感性的和谐统一。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品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既是地理教学的落脚点, 更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在学生充分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 了解其地域辽阔、邻国众多的基础上, 适时引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战争冲突等历史、时事, 如钓鱼岛事件、丝绸之路等等,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过程, 也就把“五爱教育”目标切切实实地落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应当说, 这样的内容由于受阅历的限制, 学生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 难以达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情感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 可以依托教材, 围绕“地理位置”这个原点, 借助网络, 给学生呈现足够的图片及链接,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缩短时空的距离, 找到更多地理和德育的契合点, 以此来更好地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内涵, 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材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鲁洁教授也说过:“新教材是你的‘拐杖’, 是你进行教学的一个话题, 是你组织教学的一个范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 在教学实践中, 要智慧解读教材, 灵活处理教材。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内容也不例外。课本中呈现的文字和图片都是静态的。如何将“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学材?让它变得更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读、处理、呈现的能力。日常教学中, 我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 结合儿童现实生活来对教材创造性地解读、整合、开发,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设计学生活动, 活化教材知识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 只有这样, 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 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教学中, 我常常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 挖掘能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地理知识点。

(二) 恰当运用媒体, 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插图是静止的。而这些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 该如何使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整合, 提高地理题材品德教学的实效呢?我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以多元灵活的方式呈现表征 (学习内容) ,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纳与理解。例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 适时地播放地震和洪涝的视频影像, 不仅能直观地展示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更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进而迸发真实的感受。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在低沉的音乐中浏览一幅幅灾难过后众志成城, 互帮互助的感人画面, 容易让学生心有所动, 情有所牵。又如在教学《高峡出平湖》一课时, 为了突破“万吨巨轮过船闸”这个教学难点, 我制作了“船过三峡”的flash动画, 配合学生的讲解, 运用fash的动态演示, 直观形象地展示万吨巨轮过三峡的情景。课堂上, 学生恍然大悟,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此基础上, 再引发学生感受三峡工程建设的艰难与伟大, 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 巧设比较方式, 加深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不少地理知识显得比较抽象、难懂。在处理这样的教学点时, 我常常会较多的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然后想办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他们, 并通过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去感受、体会, 进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中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悟“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 体会里面饱含的人文内涵, 我作了以下的片段设计:

(1) 比较苏州市与江苏省的面积。

师: (课件出示苏州地图) 同学们, 你们知道, 我们生活的苏州市有多大吗?生1:8488平方千米。师:在我们的感觉中苏州已经是挺大的了, 但是, 我们的江苏省有多大? (课件出示江苏省地图) 生2:102600平方千米。师:它的面积相当于我们几个苏州市这么大?

(2) 比较江苏与中国的面积。

师:江苏省真的是非常地大, 但是在祖国的版图上, 它占有多少呢? (课件在江苏省地图的基础上呈现出祖国的宏伟版图) 生3:哇!原来我们的江苏省在祖国版图上就这么一点点大啊!师:那我们祖国领土的面积有多少呢?生4:960万平方千米。

(3) 结合中国地图, 再次比较中国与江苏省、苏州市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计算下, 我们的祖国相当于多少个江苏省!想当于多少个苏州市这么大!如果把我们的中国比作一个大西瓜的话, 那我们的苏州只是一颗西瓜籽那么大。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 我们的祖国可真大!出示视频 (2月, 海南岛沙滩边人们在嬉水, 黑龙江那里却是个白雪皑皑的世界;暑假7月的7点, 苏州这里已经灯火通明, 云南那边还是白昼) 。

(5)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景象呢?你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 通过让学生从家乡的面积出发, 逐步推算、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960万平方千米”这个平面的数字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民族自豪感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这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决定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让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展开,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知识, 掌握技能, 明白道理, 健全人格, 最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可爱的地球》一课时, 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他借助地图、地球仪、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 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得品德课一改往日的那种说教模式, 整个课堂活起来了, 学生动起来了。

其实, 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很多, 网络探究、社会调查、参观访谈、辩论演讲等等都是师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好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 以此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隔海相望》、《跟着唐僧去西游》、《金字塔下留个影》、《奥林匹克的故乡》等内容, 我们都可以借助网络, 设计相应的探究、辩论等活动。在《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印度国家将神牛迁移出新德里, 你觉得这样做合理不合理?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 班级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 有的学生表示不应该迁移出去, 因为牛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 他们会用最好的食品来供奉它们;他们还会建造“圣牛养老院”, 牛衰老后, 可以送至“圣牛养老院”供养……这足以说明牛在印度人民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 所以不能迁移。又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迁移出去, 其原因就是会影响交通, 还会影响城市美观, 造成环境污染等等。这样的辩论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地内容的兴趣。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更有效地扩大了知识面, 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以上是本人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段时间的实践, 使我坚信: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课程性质, 智慧解读教材内容,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改进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品德课堂一定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肩负起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7.初一作文题材及素材积累 篇七

时刻准备抓住机会屠龙子丢失了马以后才修马厩,人们都说晚了。屠龙子说:“折断了肱骨而学医,也不算晚啊。从前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先伤了国,而后归国又成为五霸。越王勾践隐居在会稽山,而后灭了吴王成为盟主;孙膑受了膑刑,而后成为齐国的军师,威震天下。他们处在逃奔困厄的时候,谁不说他们应该和枯根落叶一块腐烂在土壤中呢?然而一旦光辉焕然显赫,人们敬仰他们如天上的星辰。七月的`干旱,使得禾苗不生长了,但还可以割去而指望它的自生之苗;倘若认为晚了,就抛弃它,那么田地很快就会荒芜。”数月后,屠龙子的马跑了回来,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屠龙子是智者,在于他深知生活之道: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强者一生,皆有挫折,然其能成大事,皆因善于提前准备,并能把握机会。

8.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八

今天是军训的第二天,我们主要就是学习了军礼和“走”。每天上下午,我们都会站十到二十分钟的军姿,站时必须全身上、下一点也不能动,要想动一下,必须得打报告。可我们不习惯里的规则,所以难受时没人敢打报告。到最后结束时,感觉身体被掏空,关节都疼。

下午的感觉是一样的,但因为穿了军训鞋,咯得脚疼。

军礼的要求有很多:先做一个新学的半右转,然后再敬军礼,敬礼时手不能比帽沿高,四指并拢,大拇指微缩,大臂要直要有力。

下午学习“走”,“走”的要求也很多:先要学会甩臂,身体不能斜,手臂往里靠,后手抬高等等各种规则。行走时身向前倾,再正常走……

总之,一天军训十分辛苦,但是才两天训练,我就已经精神多了,所以,军训是可以帮助、锻炼我们的。

军训日记心得300字

8月28日 星期一 多云

今天是我们军训的第三天,各体都已比较熟悉,我们也渐渐习惯了。也体会到了教练的良苦用心。

今天上午、下午的站军姿也不那么难受了,只是关节处有些不适。今天教练主要就让我们练习齐步走。上午,我们练习了四圈操场,可以看出教练十分看重这项。我因为走的时候顺拐,教练让我跟老师学,老师让我先踏步走,让我踏步走要按正常走法。脚不用提太高,让我一直这样。到后来,我把感觉练出来了,走时只要注意一下就行了。

下午,我们还是练习“走”,但是练习的是跑步走。把两臂架在夹在腰间,弯着。但开跑摆动时,拳头往后不能过腰。停时四步,最后一步站正。而且今天的演习也格外的长,绕操场两圈儿跑,也是够累。

9.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九

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在小学品德课地理教材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目标,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五册《我国的行政区》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在问题探究中契合情感目标

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具体的探究、实践中不断形成的,需要有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笔者在该课的起始阶段,创设问题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知识变得形象和趣味,使学生对新知充满探究欲,有效实现学生产生对地理知识的初步体验。

[课堂实录片段:了解祖国幅员辽阔]

师:老师今天还请来一位小博士,请他再来考考你们!

小博士:朋友们,大家好!请听题: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录音)

生:30万平方千米。

师:太小了吧?

生:60万平方千米。

师:还是太小,再猜。

生:960万平方千米。

师:恭喜你,答对了!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同时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我们祖国总面积有12600000平方千米。(多媒体课件呈现数字)通过了解,光荣巷小学总面积约有10平方千米,请你估算一下,我国有几个光荣巷小学那么大?

生估算。

师:有1260000个。看了这一串串的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祖国实在太大了。

师:是啊,我们祖国的面积真的很大。(板书:大)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现在有很多人把我国的海域比做火炬的柄,把陆地想象成熊熊燃烧的烈火,因此我国的版图更像是一把火炬。

根据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特点,在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的环节中将数字通过多媒体课件强化、具体化,并且将抽象的概念在探究式的问题设计中逐步生活化,单纯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和体验的形式,并且利用已有的计算方法(估算)来感知祖国的面积。通过对比的探索活动,逐层解决问题。这也使学生内心产生了一种积极体验,赞叹祖国的面积之大,在探究问题中契合情感目标。

二、在游戏竞赛中渗透情感目标

对于小学中段年级的学生而言,活动型的游戏竞赛在品德课堂中运用广泛,笔者在该课的知识巩固过程采用的是拼图比赛,寓知识于趣味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将情感更持久更肯定,也使其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加速其情感目标的渗透。

[课堂实录片段:祖国政区图拼图赛]

师:孩子们,地理知识可有趣了,咱们今天用学到的知识来玩个游戏,怎么样?

生:好!

师:请将政区图放在桌子左上角,它一会儿会帮助你,请快速将拼图从袋中取出平放于桌面上。请大家进入第一环节:热身赛。准备好了吗?

小博士录音:

(1)嗨,我们又见面了,请快速找到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取下其中三个拼图放桌上: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完成后请坐正。

(2)继续听题:取下5个自治区的拼图放桌上,完成后请坐正。(倒计时)

(3)请问你们的家乡位于哪个省?

生:浙江省。

师:请把它的拼图放在桌上,继续听题。

(4)你们的家乡浙江省周围有哪些邻居?请有顺序地找一找,拿出它们的拼图放桌上,完成后请坐正。

……

师:同学们很会想象,这样想之后就能更好地记住行政区了。怪不得小博士说:

(5)哈哈,我发现地图可真有趣,因为它还能发挥我们的想象呢。

师:好,热身赛到此结束,我们将马上进入正式的拼图比赛,请大家将每个行政区的拼图都取下放在桌上,正面朝上哦。等音乐声一起就可以开始拼,音乐停就得马上停下。如果你在音乐停止前拼好了就请马上站起来。比比谁拼得最快、方法最好。要遵守游戏规则哦!准备,开始!

生:拼图。(拼完的孩子逐个起立,教师贴名次号码牌。共取前15名。)

小博士的录音用的是三年级孩子的声音,热身赛由易到难的问题和操作设置等都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实际状态,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降低了其知识运用的难度。这样的游戏活动整合了教师的引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中也隐含了知识体系的梯度递增,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实情和差异性;活动中更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的拼图、联想、联系生活实际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提升了学习品质。

三、在生活情境中落实情感目标

生活的大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能量来源,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的生活体验。当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在课堂中呈现,学生的专注力、表达力和思考力都会得到高度的统一,情感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实录片段:畅谈旅游,欣赏图片]

师:游戏玩好了,现在我们稍微放松一下,咱们聊会儿天吧。你认识了这么多的行政区,其实很多行政区你可能都曾去过,说说看,你都去过哪些行政区?感受怎么样?

生:我去过内蒙古自治区,那儿有非常广阔的草原。

师:一定很美(指大屏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瞧,在这儿呢。

生:我和家人一起去了海南,气候好,而且可以吃到新鲜的椰子。

师:你去了祖国最南面的行政区,而且还为大家介绍了那儿的特产。

……

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走遍祖国所有的行政区?

生:(吃惊状)啊,当然没有啦!

师:哈哈,我们的祖国太大了,是吧?不过以后你们肯定还有更多的机会去走一走、看一看。高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体现我国的一些行政区内美丽风景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祖国风光照片:东西南北中的顺序,播放背景音乐《风车》。)

(生纷纷说着图片对应的行政区名字,并赞叹风景优美)

师:你们怎么那么激动啊?为什么啦?

生:太美了,景色美,我以前去过的……

师:的确,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更是风光秀丽、美不胜收!

运用一组体现祖国风光秀丽、山河壮美的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图片经过处理,附有省级行政区的全名、并有序展示,结合东西时差多、南北距离大等体现祖国的幅员辽阔。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创设中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视觉震撼,也是激发其内心情感的有效途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10.初一作文军训的苦 篇十

军训开始,第一要学的是站军姿:挺胸,收腹,头抬高,身体向前倾。这些口令我们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稍息,立正;跨立,立正!这些动作我们早已烂熟于心。

一上午大家都双手中指紧贴裤缝线,站得笔挺。站到后面时,大家双腿直发软,眉毛都拧成了一个疙瘩,牙齿使劲咬着,强迫自己不要动,所有的酸痛都在我们的身躯中热血般沸腾着。所有人即使是累到不行,腿站麻了,都没有人出列休息,我们站出了真正军人的样子。

在军训过程中,除了枯燥乏味的训练外,还是有很多娱乐时间。每个连都精心准备着自己的表演,那一声声嘹亮的军歌,那优美的舞姿,仿佛在说着自己就是第一名。在训练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人生道理。有一次有人在队列中讲话,教官严肃的大声问到:“是谁在讲话?站出来!”吵闹的队伍一下子鸦雀无声,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教官又一次大喊:“没有人出来是吧,我给十秒钟,如果没人出来就集体受罚。”大家一听这话像炸开锅一样。我心里也想:你敢说不敢当,还要连累大家。结果就是没人站出来。受罚时,大家一个个唉声叹气埋怨说话的人,教官告诉我们:不管是不是讲话的人,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就不用全部受罚。出来的人虽然受罚。但会被其他同学表扬,而且真正讲话的人还会觉得惭愧。这是教官在教我们要勇于担当知错就改的道理。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累到晚上,一上床就睡着。晚上十一点多睡觉,早上五、六点就得起床。我们站了一天的军姿,走了一天的齐步,脚板都肿了。以前,这苦的滋味,只听大人说过,现在我们也亲身体验了。

八、九月的重庆虽说已没那么热,但仍有大把大把的阳光从天空倾下来,我们的身子还在操场上,但思想早已不知飘往何外。太阳下的我们早已汗流浃背,汗水一遍遍的从我们背上流过,让我们体验到了在烈日下工作的人们的艰辛。

11.初一难忘的军训作文 篇十一

在这短短的四天,我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植物园游玩。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风景迷人的植物园。一路走来,我看见了茶花、月季花、樱花…...教练还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月季花可以用来活血、消肿、散毒;茶花可以用来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咳血、便血、血淋、血崩、烫伤等;樱花具有止咳、平喘、宣肺、润肠、解酒的功效。还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E,樱叶、樱叶梗、樱树皮、樱树根所含的樱叶酶,樱树皮更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的功效。

树旁边有一个湖,湖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和小鱼在嬉戏;湖里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湖里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

接着,教练又带领着我们去看茶的制作,品尝茶的味道。我看着老师用几种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就做成了喝起来清凉爽口的茶。看到这里,我觉得科学的力量是伟大的。老师还告诉了我们一些茶的名字及功效,让我了解到不少关于茶的知识。

12.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十二

一、乡土叙事的执着耕耘

二十世纪的中国,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已将它定义为“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书写乡土的故事也无可厚非。乡土文学自从二十世纪初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文坛兴起, 从以鲁迅的《故乡》为溯源的乡土小说到赵树理、孙犁的农村题材小说, 再到新时期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 最后到九十年代出现的“新乡土小说”的转型, 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流变。在新世纪文学发展中, 乡土文学仍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因的影响和文学自身发展等原因不断的被重新阐释和丰富。在《文艺报》上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的内容上笔者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 作家作品在文学研讨会的报道中看到了乡土文学对传统主题的一种延续。作家们在乡土文学叙事中继续描绘底层人民, 描绘整个社会历史变迁中不断改变的他们, 从他们的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 将他们的精神变迁与社会的变迁联系在一起, 展露人性的本真与复杂。在作家叶炜的长篇小说《后土》中, 他直面鲁南一个小山村——麻庄的生活现状, 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细节, 邻里关系, 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在农村发展中的挣扎, 用细致的笔法描绘了中国当下农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生存的真相。作家容三惠的作品一直都注重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 重点书写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改变, 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新风气, 也使农村又一次走向了变革的道路, 农村的改革, 农民的进城, 农民生活观念和物质观念的变化都有所体现。作家孙向学的《仙儿堂》和李凤群的《大江边》都以农村家族的命运浮沉为线索, 在符合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表达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在这些或更多相似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下作家们对社会变迁的描写, 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底层人民生活不易的描写, 甚至我们可以发现作家们对于地域性特色的描绘。无论鲁南的山村, 还是长江流域的风景, 都带着浓浓的地域气息。这也说明乡土文学不仅仅只有“乡土”的同质性, 又加重了“地域”的气息。在当下文学发展的过程中, 在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文学走向了“同质化”的怪圈, 许多文学创作也被文学成规所束缚, 所以“地域性”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打破“同质化”的调味剂,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文化根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的文化培养不同的作家, 书写不同的作品。

其二,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 现代化进程一直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乡土的冲击, 就是现代化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一次碰撞, 正如文明与野蛮的问题, 恩格斯曾说过冶铁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 从而进入了文明大的时代, 然而铁最初却是用来制造武器的, 这就是文明带来的野蛮。现代化进程在进入中国乡村社会时就带来了这样的问题, 中国社会缘起于农业文明, 许多传统文化几千年根深蒂固, 现代化突然的飞速侵入必然会有所不适。很多作家纷纷执笔书写当下乡村的现状, 谴责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冲击, 对底层人民的影响, 通过个人的精神变迁, 整个乡村的变迁看当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叶炜长篇小说《富矿》虽然是围绕着煤矿的发展史, 但是却在城乡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织下, 在物质和精神的博弈下, 将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展现出来, 将人性的复杂展示的淋漓尽致。许辉和苗秀侠合著的《农民工》和王昕朋的《漂二代》,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农民的子女进行了描绘, 在现代化进程中, 进程务工的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们却又不被现代文明所接受, 他们没有身份, 没有地位, 被现代社会所排斥, 他们从乡村到城市, 是由农业文明到现代文明的一种过渡, 但却在这种过渡中失去了土地、家园, 迷失了自己。

作家们从二十世纪开始进行乡土文学的写作, 至今仍执着的进行着乡土叙事, 这和中国的农业社会文明分不开, 中国社会源于农业文明, 乡土社会就像人们的一个根, 而且在经过了几千年文化的传承, 这种小农社会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 不是轻易就可以翻篇的, 所以当现代文明长驱直入的闯进来的时候打破了这种平静, 之前作家们书写乡村社会的一片净土, 现在作家们书写净土上的沸腾。所以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博弈中, 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阵痛引人深思, 现代化进程的过快发展破坏了中国乡村原有的格局, 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导致许多乡村礼崩乐坏, 在极致的物质膨化下, 人性的黑暗面被挖掘出来, 这样社会基础道德的一个崩塌, 对传统的挑战确实令人担忧。

二、女性成长史的描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西方文学中性别主义写作传入的涌入, 使女性文学写作在中国文学中开出了一片新天地, 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 创作了一批令人深思的女性题材的文学作品。她们更注重个人的意识和感受, 执着于书写个人生命体验, 描绘女性生存的现状和精神的困苦。纵观近五年《文艺报》上所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近五年, 关于女性题材的写作, 作家们更热衷于描绘女性的成长史, 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变迁。第一种女性题材的小说主要描绘女性个人的成长史。这样的作品主要描写女性从青春懵懂到心理和精神逐步成熟的过程, 将女性在青春疼痛中的成长, 在爱情中的迷茫的摸索, 在梦想中一步步向前的坚韧串联成一部部心灵的成长史。女作家李素红的长篇小说《花落红尘》, 以女性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和独特敏锐的观察视角, 细致地呈现了几位七零后女性成长的过程, 描绘了她们不为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始终坚持着纯真的性格, 勇敢追求着爱与梦想的故事。女作家鞠慧青春励志小说的《丁香季》向我们展示了初中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 谱写了一段女性青春成长的历程。作家韩露的《最后一位淑女》将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带入大家的视野, 描绘了家庭女性精神的觉醒和成长。

另一种女性题材的小说是将女性的成长史穿插在社会大变革中, 通过女性成长的个人史反映了社会的大变迁, 又在这种变迁中凸显了女性的精神变迁和价值。作家柳岸的长篇小说《我干娘柳司令》, 描写了一个出身农家的女司令, 她卑微地生活, 承受命运的无常, 但也正是透过她的命运多舛, 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身上的善良、坚韧和顽强, 通过她的成长看到了中国农村近百年历史的变迁。军旅作家项小米的小说《记忆洪荒》, 以女主人公许北北的生命历程为线索, 通过现实与梦境, 自己与他人的遭遇, 讲述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变迁。吴景娅是一位一直关注着女性生存状况的作家, 她的小说《男根山》通过对女性数十年的命运的描绘, 串连起中国当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这样的作品已经不是单是一部女性个人的成长史, 而是在个人史的走向上带着历史, 可以说是女性眼中的历史, 也可以说是以小见大诉说社会的历史。

对于女性题材的书写可以说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意识从古代到现代, 虽然随着文化的发展, 这种不平等似乎已被打破, 但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对等, 那么女性追求的平等就要一步步从自己的成长中寻求, 在社会不断的变迁中打破不平等。作家们很好的把握了女性题材的特点, 用细腻的笔法将女性日常生活中感性、敏感、柔软的一面描绘出来, 也将生活困苦、磨难、社会变迁中, 她们内心强大、坚韧的一面呈现出来, 一刚一柔的结合将女性形象美好的刻画出来。

三、历史真相的追溯

生活在不断的历史化,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 今天将是明天的历史, 历史是在不断的延伸的, 历史题材也在不断大的被作家们书写。当下对历史题材的描写, 作家试图在对历史的追溯中进行历史真相的探寻,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 所以可能一些人不满足于别人对历史的叙述, 甚至是对历史中这一代人的叙述, 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视野, 探寻历史的真相, 还原历史的本真, 给自己的个人史一个交代, 给整个社会历史的变迁一个记录。《苦草争春》讲述了作者徐双春的真实人生经历, 从“文革”中的饱受苦难到改革开放后在商海中的浮沉, 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折射了一个社会的历史变迁, 让读者又看到了“文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苦难, 也是整个民族的磨难。在研讨会上谈到叶辛的《客过亭》, 张抗抗表示:“叶辛的创作如同一台摄像机, 完整地记录了知青各个历史阶段, 填补了知青文学转折期的空白, 可以说画了一个近于完美的‘圆’。”知青题材的写作算是历史题材的细分, 许多知情题材写作, 都将个人史融合在社会变革当中, 在申诉历史不公正待遇的同时, 将“文革”这段历史的大变革呈现出来。

许多作品打破传统的对历史的描绘的手法, 以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去品味历史, 在历史的进程中反思当下。《红药》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小说, 但作品没有用革命历史题材的方式, 着重描写红军和国民党的的激烈战争, 以战争为背景, 以保护地方医院为线索, 主要刻画人物, 描绘场景, 对革命历史题材有了新的描写方式, 同时也表现了历史的丰富性, 人性的多面性, 也带给了历史题材书写的新方向。《大秦帝国》是作家孙皓晖历时多年完成的一部鸿篇巨著, 是近年来历史题材小说的一个代表, 虽然描写的历史距离我们已经久远, 但作家通过积累丰富的历史史料, 试图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本真, 直面历史中的各种问题。他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题材小说, 是在“新历史主义”对历史解构后, 我们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 历史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我们该尊重历史。绍武、会林合著的小说《红军家族前传》也是一部“红色叙事”, 它通过对红军家族在中国革命中的发展与成长, 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其必然发生的历史意义, 这种以家族叙事的方式结合中国革命历史的叙述, 给予我们深深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作家对于历史题材的描写, 有的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 有的是对历史的重新阐释, 也有人是对当下现实的一种关照, 在历史的叙述和历史真相的追溯中直面历史中的问题, 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历史, 用历史的经验反省当下现实中的问题, 历史的存在不仅是记录过去的事情, 更多的是在历史中积累经验, 给予当下生活更好的指引, 让当下社会的发展踩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越走越好。

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繁荣发展, 据有效统计, 每年纸质版长篇小说的发表就有几千部, 所以在题材方也面包罗万象, 在整理中发现关于军事、知识分子、工业、金融等题材都有所描写, 但是在所参考的考量中乡土题材、女性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比较多。这和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都分不开, 也是文学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文艺报》上所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的报道, 整理分析了当下长篇小说题材发展的倾向及其原因, 从《文艺报》的特殊领导地位, 从文学研讨会对文学发展的助力作用来看, 虽然文学期刊的发表, 文学报道的刊登, 文学研讨会的举办都还有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影响, 但在结合当下文学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 小说题材方面这样的倾向性还是有一定的确定性的。纵观当下整个文学发展的情况, 还是基本吻合文学发展的轨迹的。

摘要:《文艺报》作为中国作协的机关刊物, 是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作为文学会议的一种,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文学已经迈入第二个十年, 随着政治、经济, 物质和文明的飞速发展, 文学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态势稳步发展。文章以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文艺报》为考察载体, 对近五年 (2011——2015) 《文艺报》上刊载的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进行了整理统计, 试图通过研讨会本身和其内在的内容对当下长篇小说的题材倾向及原因进行讨论。

关键词:长篇小说,题材,《文艺报》,作家作品,文学研讨会

参考文献

[1]武翩翩.叶辛长篇新作《客过亭》:为知青文学画了一个“圆”[N].文艺报, 2011-03-23 (1) .

[2]罗舒予.文艺报关键词研究1956—1965[D].吉林:吉林大学, 2011.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13.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十三

――新生军训感受

新学期开始,我步入了中学的大门,学校为了让我们每个同学知道

8月25日,我与来自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训练基地,开始了长达5天的军事训练。

五天里,教官教会了我们站军姿、齐步走、踏步走、踢正步、抱腹前行等,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通过军训科目的训练,不仅强健了我们的体魄还坚定了我们的意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这时,教官们就会很严厉的罚我们做“蹲姿”,要说起来,这个蹲姿是所有项目中最难、最不舒服的动作,蹲上半个小时我们就坚持不住了。这让我们慢慢的

军训有苦、有累、也有甜。尤其是先苦、先累、后甜的时候,觉得甜的格外酸爽,幸福来的太突然,这就是在我们很累很累的时候教官突然宣布休息!这时候大家就会如释重负的席地而坐,甚至顾不上地上干不干净!

平常我在家吃饭的时候是看着电视边看边吃,有的时候吃了什么可能都感觉不出来,而在训练基地用餐的

14.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十四

在我幼年时代,我什么书都看,除了那些儿童不宜的书。一进书店,我仿佛进了知识的海洋,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开始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似的。一本书十几分钟就读完了,家里的书柜上的课外书我差不多都阅读完了。但书里的知识在我的脑里不太牢固,后来我学会了品尝。精读,还做好读书笔记,结果所掌握的知识就比较牢固了。

老师常常说;“读书读得多,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就会有提高。”我读了很多很多的课外书,真的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之所以作文那么好,都是因为看的书多,四字词语,好词佳句多半是从课外书里学到的。书让我获得了进步。

我爱读书!书是一匹马,让我在知识的原野中奔跑;书是一双翅膀,让我在这奇妙的世界里自由飞翔;书是多彩的笔,映证我心中的每一幅画。书像爸爸的手,轻轻抚摩我的头,让我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做一个真诚谦虚的人;书像妈妈的笑脸,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书像老师的眼睛,默默地鼓励我,不要向困难低头。书更是我最好的朋友,带我走进生活,了解人间冷暖,人情世态,教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我离不开书,当我寂寞时,常常让书来充实自己;将心中的苦,乐,悲,喜融入书中。我与书结下了不解情缘。书陪我走过无助的孤独,迎来奋斗的欢乐,书教我勤奋刻苦,努力拼搏。

我愿做一条鱼,在书海中畅游;我愿做一条春蚕,去咀嚼大片大片芳香的书叶;我愿做一只小鸟,有数不尽的温暖书页,构筑起心灵的小巢。让我的一生,都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没有书的世界是无味的,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阅读的生活也是苍白的。读书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读书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我的人生因读书而变得丰富多彩。书给我带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15.初一军训为题材的作文 篇十五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适逢改革开放的和平时代, 昔日被外国侵略的历史伤痛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为强化民族的爱国情怀, 影视创作者们试图地从战争题材中寻找慰藉。

1980年, 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九集) , 由导演王扶林执导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宣告着中国内地告别电视短剧的制作模式, 开启了电视剧长篇制作的先河。该剧于1981年上映, 在观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为日后大陆电视连续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主题歌《曙光在前头》更是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被广为传唱。

1984年上映的《黑豹突击队》 (四集) , 由陈俊中、何为导演, 反映了我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发生的故事, 该事件依据真人真事改编, 由战役英雄本色出演, 讲述了中越两山作战中, 我军侦察英雄们深入虎穴、打击越寇的英雄事迹, 展现了新一代年青军人的思想风貌和英勇战斗。该剧第一次在电视剧史上把电视艺术和战斗生活联系了起来, 用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实际生活中的战争场面, 为以后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两年后, 同样以越南自卫反击战为背景展开的《凯旋在子夜》 (十一集) 上映, 与《黑豹突击队》不同的是该剧把战争仅仅当作一种时代背景, 而重点讲述了战争中年轻人在国家大义前放弃个人情感而舍生取义的崇高行为。《凯旋在子夜》作为军事题材剧的典范之作, 融合了战争和爱情两种类型元素, 实现了军事题材剧和其他类型元素的融合。

1986年, 宋昭导演执导了《乌龙山剿匪记》 (十八集) , 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创作者根据湘西剿匪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并且场地选择在湘西进行实地拍摄。剧中正反面人物的矛盾不再是国家之间的分歧, 而是集中表现在民众和土匪、共产党和国民党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1988年播出的《晋中大捷》 (八集) 和抗战题材不同, 它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争取最后的统治权而展开的一次生死博弈, 此剧展现的是内战中较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晋中大捷。《晋中大捷》在播出时, 曾经引起观众的争相讨论, 人们对真实战斗场面的津津乐道, 对徐向前等我军将领人物形象的丰满刻画, 使其至今它都成为20世纪80年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样本和典范。

二、20世纪80年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得失分析

(一) 20世纪80年代军事题材剧起步的艰难和困惑

20世纪80年代, 是电视连续剧制作的起步阶段, 电视剧时长较短, 无法充分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在最初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中, 因播放的时长较短, 故事情节的讲述方面较为粗枝大条, 细节描述较少, 多是浮于表面。因此, 难有与观众产生深度共鸣的人物出现。电视剧是大众的艺术, 只有时时刻刻把观众放在心里, 它才能赢得最广大的群众。受限于电视剧的时长, 很多需要详细表现的故事情节大多作了删减和改编, 使之前原汁原味的故事展现过程有了较大变化, 致使人物性格的发展也趋于不完整。

《敌营十八年》作为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面临着诸多困惑。20世纪80年代初期, 没有可参照的电视连续剧制作标准和范本, 初期创作艰难探索, 举步维艰。电视连续剧作为电视节目的形式之一, 电视观众在早期并没有形成连续观看的习惯, 因而在播出时受到一定的考验, 如何让观众在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接着剧集的发展往下观看就造成一定困难, 集与集之间的悬念设置就成为创作者非常关心的一个因素。

20世纪80年代, 是改革开放之初, 文化艺术、社会观念虽已开放, 但60、70年代的那场“文化大革命”让影视创作者依然心有余悸, 在观念上并未完全放开。人物表演方面略显生硬, 思想受到政治的禁锢, 无法大施拳脚。大多数文艺工作者的心里早就成了一片荒野, 不求有功、但求无罪的创作心理始终影响着这批经历“文革”创作人员。受这种心态的影响, 它们在创作方法上相对保守,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之前的创作程式进行, 并未有更多的创新。

(二) 20世纪80年代军事题材剧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人物的塑造上, 创作者开始打破上一辈人对英雄的理解, 在描写我军重要人物的同时, 也开始关注军队中的普通人物和平民英雄。也没有停留在60、70年代英雄人物“高大全”表现上, 英雄也开始有了细腻的感情生活, 也开始向往美好的爱情。这样的感性的平民英雄, 并没有让英雄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一落千丈, 而是更真实、更生活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故事情节作为影视作品的内容来讲, 是最能打动观众的要素。20世纪80年代的军事题材剧在情节上相对合理真实, 导演遵循了真实的改编原则, 甚至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儿。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拉近了现实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它们有着明显的生活基础, 甚至电视剧演员都是选择真实身份, 他们都生活在现实中, 而不是凭空虚构。

电视剧的创作初期, 创作人员纯粹是怀着对电视艺术的热爱才投身于此项事业。所以那些追求盈利、投机心理、讨好大众的心态几乎不存在, 总体上来讲, 他们的创作态度是及其严谨的, 怀着巨大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去做人民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正是这种为艺术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的辉煌历史。

上一篇:杨受成出品《救火英雄》 杨受成对票房成绩信心十足下一篇:中华好少年的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