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2024-11-30

中国经济文献综述(9篇)

1.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篇一

文献综述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与改革

文章摘要:老年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养老制度是大多数国家老年保障的基本形式,其功能就在于保障老年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在人口赡养比不断提高的状况下,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养老保险制度所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经成为全世界学者争论的焦点,同时也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面临的老年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我国特殊的人口政策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来代替步履维艰的旧的养老保险制度。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探索与理论

关于两种筹资模式的运行机制的研究,经济学界大都借助于萨缪尔逊引进的迭代模型来分析和论证。Samuelson 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指出在一个纯储蓄即不存在生产和投资并通过现收现付的代际转移维持养老保险的社会里,养老储蓄的利率等于人口增长率;此后 Aaron 在迭代模型中引进生产和投资,得出养老金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袁志刚利用两期迭代模型支持了艾伦的结论,另外指出在完全积累制下,养老金的增长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本报酬率即市场利率,而索洛增长模型推导出的经济增长的黄金定律表明,当一个经济的资本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加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时,经济处于最优增长的路径,与此相应的利率即为长期动态的最优利率,因而完全积累制下的养老金增长也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孙树菡对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总结,其形式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小调整和大改革。小调整是指,在不对现行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着力缓解该制度财务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其主要趋势是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和延长享受退休待遇应满足的服务年限来调整领取退休待遇的资格条件;通过提高缴费率和放宽缴费基数的限制来改变缴费结构;通过减低缴费基数和改变调整养老金的指数化方式来降低退休待遇的支付水平;以及通过改进基金的管理方式,增大基金管理者的管理权限,扩大基金的投资范围,来促进基金更有效地增值。大改革则是对现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包括基金筹措方式和待遇计发方式的变革。具体形式包括:筹资方式由现收先现付制转为完全积累制,或者相反,养老金的计发方式由待遇确定型转为缴费确定型,或者相反。在实际中,实行“大改革”国家的改革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现收先付式、待遇确定型制度转为现收先付式、缴费确定型制度;二是由现收先付式、待遇确定型制度转为完全积累式、缴费确定型制度。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研究

穆怀中认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体制阶段(1951-1980年)、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81-1990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阶段(1991-2000年)。他指出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按其成因分,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环境因素,主要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第二类是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隐性债务;第三类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不健全。同时还存在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技术手段不先进等问题。

世界银行认为现收现付制具有代际转移支付的性质,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保险费支付的负担会日益沉重,从而导致政府财政赤字膨胀,引发养老金支付危机。Prescott 更是论证了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很高的情况下,即使对现有工作人员加税,也解决不了养老金支付危机问题。同时,他们都认为个人储蓄账户与工资增长率和利率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这一制度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所带来的冲击将缩小。

肖严华则通过二期迭代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指出人口增长率越低,越难以证明一个养老保险基金为零的完全现收现付制是合理的;人口增长率越低,要达到修正黄金规律所需要的最优养老保险基金就越大,在此情形下,政府通过管理最优养老保险基金,才可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程永宏反驳了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为继的观点,他构造了一个以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增长关系来反映在职者养老金负担率的模型,数理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发生支付危机,关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人口老龄化速度之间的差距。他运用预测的 2001 ~ 206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下,只要人均产出增长率不低于 3%,或总产出增长率不低于 4%,现收现付制就不会发生支付危机。Nicholas Barr 论证了基金制同样不能解决人口变化带来的冲击,因为人口变化带来的根本问题是整个产出的下降,如果养老金领取者的消费需求超过工人的储蓄需求,商品市场上物价的上涨会降低养老金领取者的年金购买力,资本市场上的供给过剩则会引起资本价格的下降,导致以后的年金也相对减少。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上,世界银行认为现收现付制度下,直接用于当期支付的缴费不能增加政府的储蓄,而个人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也使私人部门的储蓄减少了。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认为,公共养老金制度通过“挤出储蓄”和“挤进储蓄”两种方向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他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资产替代效应远远大于引致退休效应,导致私人储蓄水平下降了 30 ~ 50%,而引进个人积累制的养老计划,将提高私人储蓄,进而改进经济的效率,即使现收现付制度不会减少储蓄,由它向基金积累制转变也必然会引起个人储蓄的增加。费尔德斯坦于 1996 年的研究表明,如果把美国当前的现收现付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为完全积累的缴费确定型制度,会在 50 年或更长的时间里给 GDP 带来年均 0.1% 增长。考特里可夫(Kotlikoff)则认为,这种变化将使美国资本总量在 70 年后增加 37%,GDP 增加 11%,实际工资水平增长 317%。

宋健敏用一般均衡的迭代模型来分析养老保险的两种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完全基金制养老保险将个人储蓄转变为社会共同的储蓄,社会储蓄量和总资本存量不发生改变,完全基金积累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现收现付制下,个人的养老保险保费支付与养老金领取是分离的,个人扩大消费倾向会导致储蓄下降,进而使得社会总资本存量减少,由此引发经济增长率下降。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央针对“三农”问题发出三个文件,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纲领。在此背景下,我国理论工作者也加大了中国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力度。杨翠迎指出中国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对较为全面,而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目前多数农村人口仍然依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养老。

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承担财政责任,学者达成一致。陆解芬认为一项社会政策的执行,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持,其中,财力支持是最重要的,政府不可推卸其财政责任。李迎生认为国家应兑现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并推动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汪柱旺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根本需要来看,财政责任是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第一责任,并指出国家的投入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的一部分运行成本和承担给付养老金的不足部分。

张晖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认为目前建立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行的,只有东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条件,并认为如果经济确如所预测的以年平均 9% 的速度增长,全国性的、真正的农民年金保险制度要到 15 ~ 20 年以后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

马利敏从世界经验着手,认为目前我国政府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不可能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以吸引绝大多数农民参加该计划。梁鸿在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因素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中国政府财力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根据“发展优先和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必定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因此现阶段中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区保障作为替代。

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趋势与改革

劳伦斯·汤普森(Lawrence Thompson)说改变养老保险成本的政策有以下三种方式:改变公共计划中的退休年龄;调整公共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或将成本从公共部门转移到私人部门。穆怀中、柳清瑞认为养老保险有实行省级统筹的必要性。根据辽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的市级统筹范围小、层次低,基金管理分散,调剂力度小,抗风险能力弱。为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养老保障机制,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是完全必要的。

袁志刚则指出从理论上来讲,两大体系对储蓄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养老保险体系无论是采用现收现付制,还是采用完全积累制,只要一个经济的最优储蓄率能够得到保证,养老金增长的物质基础是完全一样的,即养老金获得增长的物质源泉只能是下一代就业人口的增长和他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现收现付制下的总储蓄出现不足时,即该经济的利率大于黄金增长的最优利率,这时如果通过个人积累制的引进,可以提高国民储蓄,使利率增长恢复到与黄金增长相一致。因此,养老体系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积累制的过渡,经济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改进,养老体系的转轨就是一种帕累托效率的改进。

据尚长风的推算,如果按照分批、分期、逐步推进的做法,只要以财政收入总额的 1% 左右就基本上能够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对资金的需求。卢海元认为只要对现行农村发展政策进行微调,政府就能既承担起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又收到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等多重政策效果。基于改变目前占中国人口 70% 的农民基本没有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申策和 John Williamson 根据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农村的最低社会养老金制度的构想。该构想不要求受益人付费,开始时养老金额要低,并考虑到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别。这一构想的实施将加快农村脱贫的进程,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并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以下策略:扩大基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社保长期债券,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把社保基金做大。放松对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管制,增加投资的比例。在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要在经过严密的精算之后将资金投资于风险相对比较大的投资工具,以期获得更高的基金收益。

沈士仓认为要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建立账户分立制,建立个人账户专管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借”的风险。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营运,以确保其保值增值。对“老人”而言,国家必须明确责任,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养老金财政补助制度,保证其养老金的发放。对“中人”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可采用名义账户或发行认证债券。同时,要积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发展机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朱青就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对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筹资模式的转轨必须解决“隐性养老金负债”问题。这种隐性负债无论政府通过什么方式偿还都会增加政府财政的负担。目前一些人士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的办法来解决转轨成本问题,但鉴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和国有企业普遍的资产质量状况,这种做法很可能是“能卖的卖不掉,能卖掉的不能卖”。也有人提出可借鉴智利等国的做法通过发行“承认债券”来为转轨融资,但这种办法只不过是将政府的隐性负债变成了显性负债,仍然缓解不了政府的偿债压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应逐步全面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而农民工正是这一过程中非常庞大而且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该立即建立有关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框架之内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因为一旦农民工为社保网络所覆盖,他们才会有“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父母辈老人的福利水平问题。袁春瑛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下,多管齐下,提高土地的保障能力,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得以发挥,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分类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三者结合起来,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一种理性选择。参考文献:

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世纪抉择——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构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劳伦斯·汤普森:《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版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2001 袁志刚、葛劲峰:《 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经济学分析》 [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杨翠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何去何从》 [J].商业研究 ,2005 陈彩霞:《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 [J].人口研究 ,2000

陆解芬:《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中的任用》 [J].理论探讨 ,2004 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责分析 》[J].软科学 ,2006 张晖:《我国农村应建立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J].人口学刊 ,1997 沈士仓:《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目标风险及对策》.浙江学刊 袁春瑛:《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更改选择——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6)马利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请缓行》 [J].探索与争鸣 ,1999 杨翠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政策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刘俊霞:《收入分配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穆怀中、柳清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2.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篇二

一、古典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 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阐述了分工的意义, 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会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以及改进工具, 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财富。同时, 分工的程度, 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广狭程度的限制, 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 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也就成了增加分工, 增加财富的问题所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John Stuart Mill, 1848) 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继承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并且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认为, 大规模的生产给事业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大, 以致经济生活任何部门的小经济也不能经受得住与大经济的竞争。

阿林·杨格 (Arthur Young) 1928年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经济学和统计学分部主席的就职演说中, 发表了题为《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论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 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 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 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马歇尔 (Marshall, 1890) 在前人的基础上, 系统地表述了规模经济理论, 他在《经济学原理》中, 第一次用“规模经济” (Economics of Scale) 的概念来说明报酬递增的现象。他指出, 企业在长期内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规模, 通过扩大其不动产获得新的大规模经济, 在较低的成本上增加产量, 进而使得报酬递增。他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 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归结为外在经济和内在经济两类。同时, 他还提出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大企业的控制力和垄断, 降低经营效率,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 这就是“马歇尔冲突”。

斯拉法 (Sraffa) 于1925年发表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长篇论文, 1926年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在这两篇论文中, 斯拉法指出, 每一类规模收益都是出自很不相同的经济现象, 递增的收益来自积累和技术变化过程, 而它们又都与市场扩大及随之而来的劳动分工相联系;递减的报酬是由于土地可获得性有限, 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是租金理论的基础。他还在自己的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讨论了多种商品的联合生产及其意义。

二、近代外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一) 关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性

根据贝恩 (Bain, 1959) 的说法:对规模经济是否存在的问题有两种派别, 即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以康芒斯 (Commons) 、熊彼特 (Schumpeter) 等为代表的英国学派认为规模经济与厂商规模有关, 尤其与大型多工厂的厂商有关。他们认为, 仅仅大厂商和集中性产业的存在就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从效率观点来看, 此学派建议公共政策应促进兼并和保护大厂商。美国学派的代表为奈特 (Knight) 和西蒙斯 (Simons) , 他们认为小厂商也能够利用规模经济, 不存在真实的或货币的规模经济。舒马赫 (Schumacher) 则宣称小的是美好的。

(二) 规模经济的测度的讨论

规模经济的度量问题起因于美国学者罗伯特·索洛 (Robert Solow, 1956) , 他最早发现了索洛剩余法来度量技术进步。他承认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 但认为规模经济不可能从全要素增长率中分离出来, 因此他考察技术进步贡献方法的基本假设就是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他在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函数以资本、劳动同质为前提, 并假设劳动和资本的可替代性、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

施蒂格勒 (Stigler, 1958) 提出了生存技术法 (Survivor Technique) , 来测定企业的规模或效率问题。他认为, 在一个产业中, 如果企业拥有相同的资源, 处于相同的环境, 则最佳规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力最强、发展最快。因此, 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可确定最佳规模。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企业为提高生存能力, 要通过规模调整, 提高经济收益。故有条件的企业向最佳规模靠近, 使这一组的产量比重上升。对于生存技术法, 在下文的测度方法中有更加详细的介绍。

科曼诺 (Comanor) 和威尔逊 (Wilson) 提出了MES (最小有效规模) 方法, 用来测定起进入壁垒作用的规模经济。主要度量办法是看占整个行业产出一半的最大厂家的平均规模与相应市场的总产出之比。

(三) 关于企业规模的确定

科斯 (Coase, 1937) 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会增加。企业通常倾向于扩张规模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一笔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这样企业规模就达到了最佳点。其中, 一家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是由该企业从其他企业那里购买要素的能力决定的。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1985) 发表的《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从市场的效率角度论述企业规模经济的问题。他认为资本市场有资金的流量调节和提供奖惩激励两项功能。大企业对这两项功能都实行了内部化, 而且其效果可以比市场更好。同时, 企业规模庞大和经营上的过度多样化有可能最终导致不经济, 于是某些大型公司会进行自愿性的股权处理来调整规模。最终, 企业规模逐渐达到动态的平衡, 不需要过多的公共政策对企业的规模进行管制。

巴克利、卡森 (Buckley、Casson, 1985) 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性质, 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 详细分析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卡森利用“信息”统称技术、管理技能等知识产品。他认为, 交换知识产品所有权导致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较高, 知识的内部化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增长和盈利, 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

(四) 其它对规模经济的探讨

派恩 (Pine, 1993) 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形势的转变, 企业的竞争战略将逐步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从而实现能同时兼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集成经济。他在《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中写道:大规模定制模式是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是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它能在不牺牲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 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

钱德勒 (Chandler, 1999) 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提出,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实践表明, 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企业的规模不同, 年均成本水平和收益水平也不同。企业从较小的规模开始, 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扩大规模, 企业的经济收益会相应增加。但是, 在规模扩大的不同阶段, 企业收益增加幅度不尽相同。因此, 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 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发展, 以及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非常重要。

(五) 针对具体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的分析

Alhadaff (1954) 研究了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 主要研究方法是将单位成本与银行规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分析了1938-1953年加利福尼亚州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他是最早把银行按存款规模分为不同组别研究的学者。

Benston (1965) 和Bell (1968)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多元回归法对每一项银行产出的成本进行了仔细分析, 得出的规模经济估计值都在0.93-0.95之间, 这意味着所有银行都存在规模经济。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很有开创性的尝试。

Baumol (1982) 假定成本的增减比例与产出的规模以及构成有关, 并且运用规模弹性 (scale-1asticity) 系数来衡量经济体规模经济性。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 (1982) 在Baumol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于1982年首次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Translog Cost Function) 对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回归分析。这种函数将多产品企业的联合生产纳入了考虑范畴, 同时兼顾了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因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的自变量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并且容易进行统计, 在此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我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最新探讨

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 (2002)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4-2000年的经营情况的实证分析, 估算出了各大银行的成本-规模弹性。他们指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良贷款沉淀以及放款上的所有制偏好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金融机构成本-规模弹性的重要因素, 而隐藏于它们背后的产权制度安排上的缺陷、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以及民营银行的“国民待遇”等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杜莉、王峰、齐树天 (2003) 利用中国商业银行1994-1999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现象。其中,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的程度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内部管理、金融创新及市场结构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 并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进一步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刘宗华 (2004) 采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计算了中国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2001年的成本函数, 并且估计出了各自的规模经济。他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具有规模经济, 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正好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反。他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分析更为细致和具体。

四、对研究综述的评论

3.中国体操研究文献现状综述 篇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10年11年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操方面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体操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有待提高;关于选材方面的研究很匮乏。

关键词中国体操研究综述

体操的科学研究是为体操的教学和训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竞技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客观反映当前我国体操科研论文的现状,总结当前体操科研论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以为今后我国体操科研工作者从事体操方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同时对促进体操运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对2000-2010中有关“体操”不包括“艺术”、不包括“心灵”、不包括“头脑”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搜索与统计。

(二)数据统计法

把所获得的数据根据年份通过EXCEL进行数据统计,并一一按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文核心期刊中体操科研论文的时间分布

在2000-2010年期间,2001年的研究论文最多共计70篇,占总数的12.32%;2010年47篇,占总数的8.27%;2009年共计31篇,占总数的5.46%;2008年共计29篇,占总数的5.11%;2007年共计52篇,占总数的9.15%;2006年54篇,占总数的9.51%;2005年46篇,占总数的8.10%;2004年68篇,占总数的11.97%;2003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2年53篇,占总数的9.33%;2000年65篇占总数的11.44%。

(二)研究内容分布方向

查询2000到201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共计568篇,参照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以及体操教材中的分类方法,将检索到的论文划分为基本理论、教学、训练、技术、竞赛、心理、规则、编排、生理、生化、损伤、音乐、选材、力学和其他16个研究方向。

1.基本理论

有关基本理论方面的论文为109篇,占总数的19.2%。这说明我国体操研究目前在基本理论方面研究的较多,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都竞技体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操的发展史、中美体操竞争力的比较、体操运动的功能价值研究、体操的分类、竞技体操的优势和潜在危机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体操的潜在价值和体操的文化内涵以及体操的纵深发展有较大的价值。

2.教学、训练和技术

教学、训练和技术方面的文章共计201篇,占论文总数的35.4%,其中教学116 篇(占论文总数的20.4%),训练40篇(占总数的7.0%),技术45篇(占总数的7.9%)。学校一直是学术界最为活跃的地方,是高水平论文的发源地,是各项运动开展的试验田和人才库,在体操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关教学改革的体系研究、教材教法的建设与改革、体操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方面的论文很多,但08、09年这两年出现减少的迹象。训练方面多是探讨运动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方法途径、训练对身体某一特定技能的影响以及训练周期的特点等方面的文章较多。这类论文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及体操技术动作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其具有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为体操的教学与训练指明了方向。在这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方向上,体操的发展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的研究共计168篇,占论文总数的29.6%,竞赛方面123篇(占总数的21.7%)。有关竞赛的研究如此之多,竞赛几乎全是体操的三大赛事和我国的全运会,内容主要是实力分析、竞争力的比较、竞技运动发展特征以及趋势、成绩分析等。在体操规则方面45篇,这方面的论文较多。成上升趋势,规则方面多直接和体操的三大赛事相联系。从规则的变化来研究竞赛、训练的影响的较多,以及规则的变化对体操发展的趋势的也较多。但从2008年国际体联(FIG)修改新规则后,2009年没有一篇有关规则的论文出现。研究竞赛、规则方面的研究都是为我国的奥运争光战略服务的。

4.生理8篇、生化3篇和力学3篇

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研论文结合电脑、录像机、摄影机、肌电图机等仪器设备,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在体操领域的研究,解决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体操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化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体操技术的诊断、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对科学合理安排训练、掌握运动负荷、加强训练过程科学化和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理论知道作用。但这方面研究的潜力是巨大的,从生理、生化、力学方面研究体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5.心理方向

心理方面的文章共计8篇,占论文总数的1.4%。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与我国运动心理学起步较晚,水平有限分不开。但是随着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会逐步增多,心理研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6.音乐与编排

音乐编排方面的论文共计9篇,其中音乐1篇、编排8篇(占总数的1。6%)。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编排、音乐的研究不断增加。我国在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和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音乐编排上的研究也将逐步增多。

7.损伤、選材、健身与其他方向

损伤、选材、健身和其他方面的文章共计59篇,其中损伤30篇(占总数的5.28%),选材5篇(占总数的0.8%),健身12篇(占总数的2.1%),其他12篇(占总数的2.1%)。损伤方面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说明这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这方面主要有损伤的治疗方法,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以及运动员的损伤特点和原因的分析。这也与当前我国体操运动员训练损伤严重,提早退役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医疗体操健身的研究也逐年上升,这说明在物质文化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研究体操健身效果的同时,挖掘了体操的理论功能,同时也让体操更好的为大众服务。有关选材的研究只有两篇,实在太少,这表明,在我国体操选材方面的专家少,以及我国在科学选材方面理论体系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运动员的选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的发展,选材不当,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该在选材方面多做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一)有关体操运动的研究,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建议在我国体操水平还未取得决定性优势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加强对体操运动各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竞赛、教学、训练方面。出现重复选题,创新力度不足。建议扩大研究领域。

(三)对生理、生化、力学、音乐编排方面的研究不足。建议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水平。

(四)有关损伤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应该在造成损伤的原因上多做研究,从而较好的预防的损伤的发生。

4.关于中国军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四

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覃梦阳

一、作者与单位 课题组长:王铁

研究报告作者:覃梦阳

小组成员:向茜、吕金艺、覃娴雅、周杰、胡南阳、郑杰、陈宇、胡萌、覃梦阳 班级: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导师:田建国

二、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学校正式承载教育的平台。学校的质量 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校园安全屡屡成为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论怎样的严查,总还是会有漏洞,总还是会遗留下盲点。而这些盲点,正是我们只此研究的中心。

三、关键词 校园 安全 盲点

四、引言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位的责任。我总是记得李岚清同志讲过的一段话:“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否则悔之晚矣!”下面是近期的重大安全事故:

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晚自习课下课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9月5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将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小学学生文某以其母亲生病为由从学校骗出,随后向其家长勒索赎金。9月7日民警将歹徒抓获时,发现这位小学生已经死亡。

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二中组织初

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学生返校途中,一辆东风带挂货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直接撞向跑操学生队伍,酿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18名学生受伤。那天早晨,学校派出了17位教师跟队跑操,应当说非常努力了,但还是发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伤亡事件。

6月16日,安徽省泗县大庄镇部分中小学校违规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发生群体性心应性反应。11月14日,陕西宝鸡市陇县新集川乡中心小学发生21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现已初步认定为“毒鼠强”中毒事件。

五、正文

(1)目的和意义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社会上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会不断暴露出来,目前的交通、治安、食品和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管理也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而学校是社会中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又都是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很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事故也会出现,不允许我们有稍微的疏忽和麻痹大意,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预案。

为此,我课题组特进行本次研究活动,决心找出在校园中隐藏的大小安全盲点,警醒同学们,安全为天,生命无价!我们身为学生,更加深知学校中有哪些安全隐患,我们将用不同于成年人的视角,发挥我们的智慧,完满完整这次研究活动。同时我们也将把研究结果总结之后上交学校,作为以后安全工作中的参考。

(2)课题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①图像法

②录像法 ③文献法

(3)课题研究进程

①2011年四月中旬:研究小组成立,确定研究课题和成员分工,初步拟定研究活动计划;

②2011年四月下旬:组内讨论,取消开题宣讲,详细拟定计划,进一步明确分工,准备材料;

③2011年五月上旬:进行研究,记录过程,整理总结; ④2011年五月中旬: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分类汇总,结题。(4)校园安全盲点(以区域划分)①教室内

A. 一年级教室高进走廊的窗户,不论锁了没锁,几乎都形同虚设。只要人吃了饭,用劲就行。

B. 有的窗户上有裂纹。

C.拥挤的桌椅摆放,极易发生绊倒。D.走廊上,部分同学喜欢趴在栏杆上。

②寝室内

A. 部分床板已经开裂。

B. 厕所门把手掉落后,本上的金属残留物,极易使人划伤。C.男寝消防栓多处老化。

D.楼梯护栏断裂,金属杆随意伸出。

E.走廊上有人发生矛盾,容易发生人员聚集,可能发生斗殴事件。

③田径场(球类运动场)A.入口处金属护栏已明显老化。

B.靠近公路的石护栏有明显的缺损、断裂,部分地方有垮塌的危险。C.石柱上有大量的金属钉裸露。D.音响设备附近有多处电线头裸露。

E.柱状音箱老化极严重,部分已经断裂、横倒。F.球类运动场地段较隐秘,易发生聚众斗殴现象。G.球类运动场排水口间隔过大,奔跑时极易崴脚。

④开水房

A.无间隔打水方式,易发生烫伤。B.龙头扎过滤布的铁丝已经严重腐蚀。

⑤其他

A.一年级教学楼楼顶,电线密布。B.天雨时,文化广场地砖太滑。C.前往球类运动场的路上有落石的危险。D.一二年级教学楼两侧的路口横梁太矮,易碰头。

六、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我组发现我们学校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盲点。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没有安全 一切都是空虚的,是飘渺的,是幻想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我组发现的问题,希望校方能够尽快解决或者改善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六、致谢

感谢为我组提供帮助的同学和老师,我们的成果中凝聚着你们的智慧,在此献上我们最诚挚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学校安全手册》

5.中国购物网站优劣性研究文献综述 篇五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张益萍学号:200810730224)

基于同等商务模式京东 淘宝 当当

购物网站配送模式比较

在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目前校园中最风靡的购物方式之

一。这篇文章将从中国现有的几家主要购物网站入手,主要从网站规模、经营模式、物流配送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比较出各大网站的优劣性,并试图找出目前电子商务网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购物信息,并为目前购物网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购物类网站管理模式相关分析》

一.购物网站管理模式比较

淘宝网采用的是会员制,(中外购物网站配送模式比较分析陈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5-15)

购物网站中的配送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各大购物网站到消费者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是购物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交易物品。目前国内的配送方式主要有自建配送体系、第三方配送以及邮政配送体系三种。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 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淘宝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综合的网购专业平台,而当当网则是B2C商城中主营图书音像方面的巨头。目前京东和当当网上商城的配送方式基本相同,主要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上门自提。即消费者自行前往相应自提点提货。②快递运输。即厂商网站选用价格较低廉的快递公司、邮局快包等将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送达指定地点。③邮政体系配送。即厂商网站在其营业地点建立产品仓库,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办理邮政递送手续,通过邮寄手段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

淘宝与京东和当当不同的一点是它没有自建配送体系,而是完全依托于第三方,在物流网络覆盖不到的区域则转为邮政配送,主要是由于淘宝客户高度分散使其不具备自建配送体系的条件。淘宝由于其客户分布高度零散,所以采用第三方快递运输和邮政配送居多。国内像京东、当当等纷纷在自建配送中心,并且规模是越来越大,有句俗语叫做“饼越大越难摊”,目前国内这些自建配送中心的购物网站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自建配送中心可以保证核心业务的发展,但不是长久之计。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而不能盲目自建配送中心,否则巨大的投资必定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从目前来看第三方才是物流社会化的根本,一方面在中国由于观念的差异或配送设施的差距,消费者往往会因为第三方的过错而迁怒于购物网站,比如会因为商品或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有破损而去责怪那些本身信誉很好的购物网站。另一方面通过和目前国外像Overstock、JCPenny相比较,只有第三方物流才能从根本上减低各大购物网站的配送成本,所以认为淘宝在这方面还是更胜一筹。但是目前我们仍可以看到的一点是我们在第三方物流方面的相关法律是不够完善的,建议国家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力度。

购物网站可信赖感研究

购物网站搜索引擎比较 中国比较购物网站的调查分析和发展建议蒋群;胡桃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 【期刊】电子商务2006-11-30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尚不健全。购物网站是依托着电子商务网站而发展的,但是在2000年的时候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受到网上支付、现行税制以及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制约。电子商务的规模以及使用的普及还有待于发展。因此购物网站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目前电子商务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所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网络购物安全,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等仍然是电子商务中人们关心的焦点。

二. 网站商品信息不规范,标准不统一

目前网络上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对顾客十分的友好。它们用松结构的,堆砌的语言。此外,各类网站提供信息的格式不尽相同,提供商品的信息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购物网站提供给消费者信息的质量是大打折扣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这将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三.购物网站搜索引擎的不成熟

6.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篇六

文献综述

1引言

产业结构是经济学范畴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其诞生至今,已发展得极为成熟。国民经济中常见的农业(一次产业)、工业(二次产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分类就源于早期的产业结构理论。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成熟,一次产业稳步下降,二次产业经过长期增长后比重有所回路,三次产业发展迅速且于2015年首次超过二次产业。但是从全球视角评价,我国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依旧偏低,甚至低于印度、俄罗斯等国。可见我国产业结构依然有优化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市场及政府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国民经济构成比重演变的过程。一般而言,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需遵循二次替代一次、三次替代二次的规律,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呈顺序转换,先后有农业主导、工业主导、服务业主导,以及当前的信息产业主导。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市场资源的转移。并且,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均会对其他产业带来多元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一直是主导产业,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工业、服务业先后成为主导产业,且对农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导致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专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二、三次产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人口较多、农村分布广泛、农业基础作用凸显,所形成三农问题成为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关乎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向来是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等关注的焦点。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格局和基础设施、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产业结构的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弊端明显,二次产业产能过剩、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等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融合一二三产业乃至信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成为当前学界和公共部门的共识。

本文选题过程中,立足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专著、论述,并参阅了农业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文选题的理论素材。在此基础上,确立本选题。本课题研究和论述的主要内容有:

一、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意义。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措施。

2文献综述

当前,国际国内关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体系完备且理论成熟,不复赘言。

近年来,我国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集中在转型升级方面。如洪银兴(2014)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的侧重点应有速度转向结构,并认为外需驱动调整为内需驱动,应突出创新和市场的作用加快服务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

王岳平(2014)年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投资驱动、服务业发展滞后、价值链低端、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等弊端,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于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由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品牌竞争,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效发展,并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政策模式和社会创新方面提出了多元路径。

关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于然来(2016)指出,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关键路径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但是同时也指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较多,政府部门应继续增强宏观政策调整,且要确保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步伐,全力构建高效、合理的产业体系,方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于然来的观点之前,苏久华(2013)在其研究中也认为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党组织、政府应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需借助先进地区经验来《乡镇如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此二者研究的共同之处是把政府行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因素,成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强大外力。

王宏伟(2015)年对比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通过涉农深加工业、科技和商业、信息产业等产业的促动来实现,同时还需要涉农政策、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支撑。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吴晚霞、曹正勇(2013)以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比较法为手段,对四川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多维度而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四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就,并指出,该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已经从单纯的产量比例调整、增长,转变为生产结构、行业结构、品类结构、质量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农业生产组织等全方位地调整,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在农民收入方面,陈昊,王强(2015)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就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VECM模型重点以农民收入增长指标为研究焦点,最后得出结论,产业结构与农民人均收入正相关,且长期影响明显。而在短期内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在农村劳动力方面,王海波(2015)认为,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生产力极大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显著,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涌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制造、电子加工等行业,倒逼农村生产模式呈专业化、规模化趋势,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秦德智、邵慧敏(2016)年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分析,指出需求、生产投入和政策是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认为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投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并认为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应在扶持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

在农村消费结构视角,田涛等人(2015)以湖北省农村经济为研究范围,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以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湖北省农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省农村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未建立。

3结论

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生产模式优化的动态过程,且不同产业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而从上述文献中可知,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量和质均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有效的调整来确保经济稳定而高效的增长是政府部门、学者乃至市场主体最为关心的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涉及农业配套产业、农民收入和消费、农村城镇化等普遍性涉农问题。而二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效促进一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最关键的在于农业产业化。相关学者、农业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需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这符合我国农业的区域差异,因我国呈区域化分布的农业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而以此视角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关系也较为客观。

客观审视当前研究成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视角多为偏重某一方面的、某一区域,侧重点各有不同,研究成果纷繁。笔者选题过程中,旨在立足全局角度通盘考虑,归纳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及制约因素,以我国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特征为依据,从农产品需求、生产、流通以及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模式、农民收入和消费、城镇化等角度,论述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的宏观影响,以其较为全面地勾勒出影响因素、机制和框架。

4参考文献

7.中国男子排球发展文献综述研究 篇七

一、男子排球运动发展趋势

把握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展方向、找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科学合理地制定未来几年中国男排的发展方向, 是中国男排走出困境, 重振雄风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世界男子排球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论述, 一是宏观角度去谈目前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如:吴平在《当今世界男排强队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中认为目前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1) 全面性, 立体化”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 (2) 贯彻“快速化”的战术思想; (3) 采用“多变化”的战术组合; (4) “合理、简练、实效”的战术是现代排球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是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世界男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如刘子众在《从2000奥运会排球比赛看世界男排技战术的主要演变趋势》认为世界男排技战术发展趋势为:发球的速度和力量明显提高, 失误减少;三人接发球成为主流;均衡的实力加创新是夺取金牌的基础。

二、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的研究

技战术是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核心问题, 先进的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男排在80年代创造的优异成绩无不跟中国男排创造的“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的先进技术有关, 但80年代后中国男排逐渐失去亚洲霸主地位, 在国际比赛中也没有出色的表现, 无不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逐渐落后有关。我国有关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男排技战术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查阅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发现目前对我国技战术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单纯的技统计或单纯的战术统计上去研究, 从整体技战术运用上研究的较少。

如:张欢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进攻差距分析》中通过对第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现场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男排总体进攻效果均低于前8名各队, 且强攻不强, 快攻无变化, 缺乏攻击力, 没有发挥出中国队快速多变的战术特点, 后攻居于中等水平。中国男排的进攻实力与前8名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王娟在《中国男排防反技术的调查与分析》中认为防守技术仍是中国男排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一项技术。中国男排跳发球的落点多以中路后区为主, 世界强队多以边路底线为主, 中国男排在控制发球的线路、落点的变化 (找区和找人) 与欧美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中国队发球起始区位置比较单一, 不能灵活的应用中区发球区。中国男排发球的落点多以中路后区为主, 与世界强队没有明显差异。陈建杰在《中国男排拦网能力不足析因》中认为拦网理念滞后、目的不清, 移动和起跳技术不符合拦网的总体效益要求, 原地起跳和滞空能力差, 以及对对手进攻过程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薄弱, 是造成目前中国男排拦网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问题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的研究较少, 主要是通过身体形态等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如:屈东华等在《中外优秀男排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扣拦高度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认为中国男排队员的平均年龄和身高与奥运会前8名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奥运会前8名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平均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上高于奥运会前8名球队的平均水平, 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国男排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肌肉力量还远不如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 虽然在拦高度指标上占优势, 在与欧美强队比赛中却处于下风。席振坤在《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的比较研究》中认为我国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队员的平均体重较轻, 与世界强队差距较大;在拦网高度上, 中国队队员的平均拦网高度都超过其他三队, 可见中国男排在拦网高度上比较有优势, 但队员的拦网技术欠佳, 判断能力不强, 起跳时间掌握不准, 特别是拦截对方的高点快攻, 几乎很难拦到球。

四、小结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对中国男排的研究多是结合世界大赛对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进行研究, 但由于中国男排参加世界大赛机会较少, 特别是奥运会比赛中国男排更是历史上仅参加过两次。所以对中国男排研究的文献存在不够全面、时效性也较差等不足。且多数只是对问题的研究, 未来发展思路深入研究较少。如能借北京奥运会男排比赛获取较权威的数据, 结合近几年世界男排联赛, 分析中国男排的问题、与世界男排的差距, 提出未来几年中国男排的发展思路。使对中国男排的研究可能会更全面、更具体、更有现实理论意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 从男子排球运动发展趋势、中国男排技战术问题、中国男排非技战术因素问题进行综述研究, 旨在为中国男子排球发展文献进行总结, 为中国男子排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男子排球,发展,综述

参考文献

[1]张红松:《中、巴、意男排网上实力比较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4 (4) :71-73。

[2]蔡志源、季平:《中国男排当前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5 (2) :84-92。

[3]王燕:《对影响中国男排训练质量提高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5 (4) :56-59。

[4]沈钟:《对我国男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 《辽宁体育科技》, 2005, 27 (3) :63。

8.中国社区保障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社区;社区保障;文献

一、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社区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区保障的发展水平。社区的经济状况是影响该社区的社区保障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社区保障的实施主体,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社区几乎是不可能为其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社区保障服务,至少是难以维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的地方也正是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方。二战后流行的福利国家论也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社区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开展,福利国家的保障水平是很高的,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所有福利措施。高福利意味着高税收,西方福利国家高保障水平是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的,“在加拿大,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给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经济实力对于社区保障的前提性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社区保障才具有开展的可能,社区保障是基于社区的经济实力,拥有相关产业和相当经济实力的社区具有保障并提升本社区物质精神保障水平的前提条件,具有有效的调动各类社会资本来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的经济实力,这并不意味着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的社区就能做好社区保障的工作,但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社区才能对社会保障进行补充和延伸,才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水平对社区保障实施的范围、程度和给付标准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社区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非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非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的影响

(一)政策因素对社区保障的影响

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本身就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在两处分别强调了社区保障的重要性,一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强调了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而是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中,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可见我国是十分重视社区的建设和社区保障的发展,一是要建设好社区,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依靠社区建设,以社区为自身建设的主体。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社区保障的实质就是在社区里面实现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国家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和政策的制定者,社区保障的基本政策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范围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国家的政策也更加倾向于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对于农村地区的扶持、对于精准对象的扶持,社会的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应当更加偏向于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对象,社区保障也是如此,在政策的大环境下,应当在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前提上寻求合理的提升。

(二)人口因素的影响

经济总量是社区保障的蛋糕,那么人口因素就是吃蛋糕的人数,可以认为的是,人口越多,社区保障负担是越大的。人口越多,社区保障的投入也就越大,财政开支和人口数量是正相关的。此外,人口身体素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等人口的素质也影响着社区保障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素质的居民能更好的配合社区保障工作的进行,他们能更好的为社区保障提供参考建议,既是社区保障服务的受用者也是提供者。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数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人人口,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是不协调的,我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欠发达状态提前进入了老年人社会,社区保障养老方面的基础薄弱,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很多。总而言之,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制约着社区保障的发展和提升。

(三)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社区保障既包括物质保障也包括精神保障,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对于社区保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拥有较好教育水平的居民能更好的选择自身的社区生活方式,文化因素中的宗教、习俗和爱好等对于社区保障的因素最为突出,社区保障工作应当尊重社区居民的合理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社区居民的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保障的水平,在具体的社区保障工作中,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重要的,社区保障工作者应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对于社区居民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及时予以回应,对于突发应急事件应当冷静处理,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将积极的情绪带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

(四)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指以特定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人们基于特定利益需求,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因社会、利益需求而产生,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要旨。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盲目和滞后性,政府科层制中也存在着程度冗杂和效率低下的矛盾,因此致力于公共利益实现的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有效的弥补市场和政府在精神生活保障治理中的不足,在社区老年人精神生活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在老人精神生活保障的物业管理、社区组织的建设总势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社区治理理论,社区社会组织在城市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方面应当做到:第一,强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公益责任感,社区社会组织对于社区事务的管理应当更多的处于公益性质,更加具有责任感。第二,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办事效率,低效率、程序冗杂的社区社会组织是无法适应社区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第三,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提升组织的服务水准,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组织的服务水平。

(五)社区居委会的影响

社区居民委员会具有一定的自治性,是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宣传法律、公共服务、民间调解、治安维护、政府协助、民意表达、开展便民活动等基本职能。根据社区治理理论,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方面应当做到:第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特点,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迅速地发现并解决社区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治理的问题。第二,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在民间调解和便民活动上发挥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谷中原,吴晓林.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02—303.

[2] 刘传玺,论社区保障和社区服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曾嵘.高福利国家的个人付出和回报——谈谈加拿大的税收制度[J].广州:南方周末出版社,2013.

[4] 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9

9.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篇九

姓名:李君 学号:201107115

历史一再证明,最有生命力、最有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个管理学的研究生,我想我有必要高度关注管理学的当代热门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潜心研究。于是我查阅了有关中国式管理的大概十篇文献,并针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管理科学的构建和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关注,因为我觉得中国式管理之所以能够形成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并因此形成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首先,陈春花在“论形成中国是管理的必要条件”及储小平在“中国式管理科学构建的探讨”中,都对文化对中国式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形成中国是管理的必要条件中就有一条重要的条件,即对“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体认”,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构建也有一个重要条件即“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国传统文化是凡圣合一的世俗性文化, 她不仅存留在圣贤们的经典书籍之中, 更重要的是沉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伦理行为规范之中。人生之初, 以家庭本位、延至亲友等伦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在教人洒扫应对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就是“习与智长、化于心成”的教化功能。德鲁克告诫我们“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要素’始终是资源,永远不可能转化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势。”也就是说,对于管理者的认识或者简单地说对于人的认识,是管理所面对的首要话题。中国管理无法完全照搬西方管理理论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理念,我们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和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 只有对于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体验,才有可能了解管理绩效的来源,才能理解中国管理者的特质以及实践的精髓。在1994~2004 年的11 年间,我跟踪了中国具有行业领先位置的5 家成功的企业,这些先锋企业的实践让我们更明确地理解,管理需要根植于文化和环境中,如果作为管理研究的我们没有对于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我相信我们无法获得管理理论的成果,也许应该回到德鲁克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忠告上去,德鲁克说:“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中。只有中国人才能管理中国。”

彭贺在“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一文中指出,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入手考察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不难发现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已有研究证实: 管理实践和民族文化的契合程度与其财务业绩成正相关。因此, 不应再纠缠于文化是否影响管理, 而应该去研究文化究竟如何影响管理实践, 以及如何在管理理论中考虑文化要素。任何知识领域都包括两套知识体系:普遍性知识体系与地方性知识体系,而地方性知识体系之所以存在是文化要素在其中起作用的结果。“文化恰恰是特殊的”,作为一种特殊性,其所涉及的知识体系仍然是特殊的,文化是构建地方性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点,对在具体的管理研究中如何对文化变量进行处理这一问题,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ADLER在1983年就详细描述了对文化处理的不同管理研究类型,彭贺在该文中也指出中国的管理研究应包括3种途径:1.管理中国化研究, 即将“一般管理学”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中国化, 实践诉求是其基本驱动力。由于西方管理学非常发达和精深, 因此必须借鉴西方管理学。对西方管理学的借鉴过程也并非简单地将中国元素加入到西方管理理论中,其完整过程应包含2 个步骤: 先将西方管理学进行一般化处理, 然后再将一般管理理论原理与中国文化情境进行结合。可见, 在管理中国化研究之中, 文化被视为一种可操弄的自变量。应注意的是, 管理中国化究所“化”的对象不应仅包括西方管理学, 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的管理精髓均是“化”的对比如将日本管理进行中国化。管理中国化研究可类似为徐淑英等[ 17]所言的情境嵌入性研究。2.中国管理研究, 即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情境, 对中国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萃取、提炼, 对中国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独特问题进行研究, 发展出契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本土管理理论和方法。本土契合性可以作为此理论的判断标准。中国管理研究类似徐淑英等所言的情境赖型研究。3.管理普适性研究, 即力图在中国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国家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对普遍适用的管理规律和方法进行研究。这走的是一条从特殊到一般的路子, 类似于“情境独立型研究”。对于国际管理知识的累积而言,上述3类研究均十分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 最需要的是前2 种研究,即地方性知识研究, 而不是管理普遍性研究。从长期来看, 更需要的是第二种研究, 即中国管理研究, 基于中国情境发展出一些本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方式中国文化融入东西方管理精华的当代管理新理论,中国式管理科学已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结构,彭贺、苏宗伟在“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中对当前中国文化在与中国式管理科学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中国式管理科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基础的“仁”,其根本涵义即是“人”。“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流派的渊源之一,书中已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一词的完整提法最早就出自《管子·霸言》,虽然管子的“人本”思想还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但此后孟子的“民贵”论等就已接近现代人本管理哲学的思想。“以德为先”即强调道德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其不仅可运用于治国实践中,而且贯穿于治生、治家、治身实践。对于管理者而言,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必备条件之一。正所谓“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在组织管理中, 管理者经常要运用权威来指挥和影响组织成员,其中有些权威是制度所赋予的,,另一些则有赖于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和其它优秀品质,东方管理学更推崇后者。管理者要通过“修己”树立道德之威,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要通过“修己”实施自我管理, 遵守职业道德,以求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彭贺、苏宗伟也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苏东水教授所提出的“四治体系”及“五行”管理理论,其中四治不仅涵盖了管理实践中的各个层面,而且也符合中国儒家“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推理逻辑。“五行”管理理论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体现的颇为广泛。

罗纪宁在“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实践导向与理论框架”中,根据中国古代全息系统思维将组织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包含了4个不可分割层次的动态系统,即“心、人、事、物”,其中“心、人”主要强调的管理问题集中在艺术、文化层面,重视企业家修养、组织凝聚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人, 尤其是人的心, 时刻都在变化, 与物、事相比, 可重复性很低。对待同样的物和事, 不同的人态度不同。同样的人不同的心, 其处理事情的效率也不同。从这个意意上讲, 心、人是管理中更具决定意义的层面。这个层次的问题, 也就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所重点研究的“道”。换言之, 洞悉人性, 洞察人心, 是管理之道层面研究的问题, 它对组织系统中“人”、“事”、“ 物”3 个层面的问题具有决定作用。真正成功的中国本土企业都不是把管理中的人情与制度对立起来的, 而是把人情与制度两者按照中国社会特有的中庸哲学进行有机结合的。在中国企业家实践的视角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在企业组织中的体现就是管理的合理化, 评价管理者素质时, 不仅强调“会做事”, 更强调“会做人”。只会“ 做事” 而不会“ 做人”的管理者, 难以让各阶层员工心服, 所以也就难在中国本土企业有所成就,同时作者也指出源自原子论、分析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管理习惯把管理问题对象化、极端化。管理系统的阴阳两面经常处于分立对抗之中。而源自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更强调管理系统阴阳两面的整体和谐, 在管理实践中立足于阴阳不断转化思维, 更看重问题矛盾的化解而不是解决。作者也强调现实的管理实践由于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组织系统的物、事、人、心不同层面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组织系统的阴阳失衡, 作为管理者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施治。因为物与事、人与心4 个不同层面是否阴阳平衡直接决定了组织系统管理运行的健康状态。

不论是研究现有中国式管理理论,还是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都要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齐善鸿、邢宝学在“管理理论创新范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管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民族性原则”指出,中华民族拥有5 000年的文明,古圣先贤留给后人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包括大量的管理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惠及中国,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缔造了无数王朝的辉煌,而且惠及西方,可以说,中国人具有创新管理理论的先天优势。面对西方发达的经济,很多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一切唯西方是上”,对国外的管理理论盲目崇拜,而对自己的管理思想却不屑一顾,所以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只能在西方几十年前搭建好的框架内修修补补,而不能有所突破。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是有能力进行管理理论创新的,近几年出现的大量管理学理论就体现了国人在管理理论创新上的能力。增强民族自信,认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精髓,将其转化成现代管理理论,并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面临的问题,进行管理理论的创新是管理理论创新民族性的体现。

通过对文化与中国式管理科学的关系从诸多角度进行深入了解,我认识到管理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文化。管理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文化会进一步规范、约束管理行为。对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必须基于对中华管理文化的整体理解。参考文献

上一篇:收入证明中行下一篇:领导者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