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精选7篇)
1.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一
上海燃气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作者: 来源:天然气(煤层气)与管道网 浏览次数:
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次
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燃气的城市之一,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煤气厂,于当年11月1日开始供气,从此开始了上海的燃气史。悠悠百年,历尽沧桑,走过140多年历程的上海燃气如今已成为上海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集团。截止2007年末,上海燃气集团拥有总资产值13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78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94亿元人民币,燃气用户511万户,地下管网1600km。员工近万名;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年供应量分别为28亿m3、20亿m3和15万t。
一、发展概述
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纷纷来上海投资建厂。城市逐渐发展,经济日趋兴隆。早在1861年,居住在上海租界的一些英国商人就倡议在上海生产和供应煤气,并于1862年正式发起筹建大英自来火房,选址苏州河南岸泥城浜以西(今西藏路桥西南侧)建造煤气厂及相关设施,建设工程历时1年6个月,在1865年9月建成,当年11月1日正式向用户供应煤气,主要用于照明,外滩、南京路一带开始启用煤气路灯取代煤油灯,从此标志了上海现代城市燃气乃至城市公用事业的开端。
煤气的应用在当时社会和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经营情况也逐步好转,并在1867年起盈利。与此同时,上海的煤气发展从其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既有煤气同行业之间的角逐,也有煤气与电力两种不同产业、不同的技术手段之间的较量。英商自来火房在同行竞争中淘汰了法商自来火行。从1882年上海出现电灯照明之后,煤气又与电力之间展开了竞争,直到上世纪20年代,电取代了绝大多数煤气照明,煤气的供应领域从光源转为热源,从而获得了发展。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淞煤气厂先后建成投产,到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年总供气量为2983万m,管线总长414km,家庭用户1.74万户,民用煤气普及率仅为2.1%。在煤气正式供应上海到新中国成立前的84年中,上海城市煤气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上海解放后不久,市人民政府公用局即派军事联络员进驻英商上海煤气公司。1952年11月,市人民政府正式征用,更名为上海市煤气公司。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上海的煤气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对杨树浦煤气厂、吴淞煤气厂进行多次改建、扩建,1958年又兴建了吴泾炼焦制气厂(上海焦化总厂前身),在1972年起对液化石油气实行全市统一管理经营,1984年开始兴建浦东煤气厂。以1989年与1949年相比,煤气销售量增长了近40倍,煤气居民用户数增长了75倍,国家累计投资12.3亿元,上海的城市煤气无论是制气设备、技术工艺,还是业务经营、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为日后上海煤气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31990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至5年的时间,解决上海煤气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实现全市基本煤气化。期间,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竣工,吴淞煤气厂扩建完工,上海焦化总厂“三联供”上马,以及石洞口煤气厂建成,使全市的煤气供应能力在1994年底达到日供818万m3,液化石油气经过“三点一线”建设达到年供10万t,从而基本保证了煤气大发展对气源供应的要求。与此同时,公司在民用气发展方面迅速加快步伐,在5年时间内发展了110多万户家庭用户,实现了上海城市基本煤气化。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在“九·五”期间提出了全气化目标,并在上世纪末实现了城市全气化。上海煤气公司也被国家建委等部门评定为全国最大的煤气生产、供应特大型企业。
大发展也带来了上海煤气的大变化,煤气在供应规模、供应能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工程、储备设施相继建成投营,煤气生产、储备、燃气具开发等一大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市级奖,并涌现出了一批劳模、先进。对外交流也不断扩大,并成立了上海林内等多家合资企业。
1992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天然气公司(筹)成立,开始筹划实施东海天然气下游工程的建设。经过近6年的努力,来自东海平湖的天然气从1999年4月正式开始向上海供气,浦东作为上海改革开放的东方明珠,在比浦西地区迟用煤气123年后,一跃成为上海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城区。2004年1月,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供气,上海燃气从此进入了天然气发展的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上海燃气行业也实施了三轮重大改革。1997年6月,上海燃气实施了以“产销分离”为重点的第一轮行业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公司。分别成立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9月,实施了以“裂变重组”为特点的第二轮行业重大改革,撤销上海煤气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煤气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上海燃气市南、市北、浦东销售有限公司等九家独立核算企业,归口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管理。上海煤气第一、第二管线工程公司和燃气设计院整建制划入城建集团。
2003年12月,上海燃气行业实施了第三轮改革,成立上海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归并吴淞、浦东和石洞口3家制气公司,浦东、市北和大众燃气3家销售公司,以及天然气管网公司和液化石油气经营公司等企业,燃气集团归口申能(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燃气行业深化改革后,初步实现了从事业化运行机制向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企业化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管理逐步规范,服务形象明显提升,燃气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近二十年发展回顾
近二十年来,上海燃气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满足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在加快气源建设、扩大供应能力、实现城市全气化、确保重点工程配套、调整气源结构、拓展燃气应用新领域、不断提高对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不凡业绩。
提前实现全气化。1987年末上海管道煤气用户为99.7万户,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不到50%。1990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5年内采取国家、企业、个人集资方式,增加气源326万m3/d,发展110万用户,相当于用5年时间去完成上海燃气问世以来125年中煤气用户发展总数(1990年末管道煤气用户114.7万户)。至1995年实际发展用户141万户,净增121万户,民用燃气普及率越过80%,基本实现城市燃气化。
“九·五”期间,城市燃气普及率继续快速上升,继静安区1995年实现民用燃气全气化后,每年有3个区实现全气化,1999年8月10日,全市城区实现燃气全气化,平均气化率达到98%,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实现市政府提出的任务。同时,根据加快郊县集中城区化地区建设的要求,1996年6月,市煤气公司与松江县人民政府联手,组建上海松江管道煤气公司,并于当年年底通气点火。同年8月,奉贤燃气公司成立,1997年底通气点火。郊县“小煤气”得到改造,提高了供气质量。1999年底,上海七区的城镇实现全气化,用户普及率达95%以上。
天然气快速发展。东海平湖天然气进入上海,掀开了上海燃气史上新的一页。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工程的东海天然气早期开采供应上海城市燃气工程,1995年9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整个工程分上、下游两部分。上游工程包括海上钻采、海底输送和天然气处理等,下游工程为输配、服务和管理。下游工程建设于1996年3月正式启动,工程投资14.8亿元,主体工程于1998年8月底建成,11月底完成调试等生成准备。1999年4月8日东海天然气下游投运气,经过五天四夜奋战,4月12日实现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供气;4月28日起,居民用户开始用上天然气;同年7月,天然气顺利进入浦西。至2000年9月底,浦东地区实现管道燃气天然气化。
“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上海,上海燃气开始进入天然气发展时期。2004年1月1日,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天然气销售协议》,开始接收“西气东输”天然气,并与浦东地区东海天然气高压输配管道连通,形成“东西互补、南北贯通、两环相连”,总长约500多km的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系统。2007年6月末,上海天然气用户数开始超越人工煤气用户,天然气全面成为上海燃气第一“大户”。
燃气应用拓展新领域。在实现城区全气化后,燃气行业对销售发展方向作了战略性调整,积极拓展燃气发展新领域。改造燃气锅炉,推广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建设液化气加气站,发展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大工业用户,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作出了贡献。至2005年底,上海燃气配合本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改造燃煤锅炉2000多台,为实现内环线以内“无燃煤化”,全市3×108m2“基本无燃煤区”提供了有力保障。至2007年末,共推广燃气空调686台,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12台,总装机量7112kw。天然气发电、化工和工业年用气总量超过15亿m3。
科技进步加快步伐。通过历年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了“上海燃气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调度中心应急处置系统”、“燃气热线信息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工程管理系统”、“燃气表具管理系统”、“管网远程监测监控(SCADA)系统”、“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和“煤气生产控制(DCS)系统”等一系列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运用“燃气管道不停气快速抢修、接管技术”、“非开挖排管工艺”等,解决了生产运行和建设施工中的难题;“低压机电一体化燃烧器”和“调幅烧嘴”的开发,促进了燃气空调、燃气锅炉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天然气改制工艺”研究,为天然气平衡利用和人工煤气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高压管道施工、管网控制、计量管理、天然气转换、人工煤气和天然气同步运行等各方面的技术运用和管理日趋成熟。
行业形象明显提升。随着用户数快速增长,燃气服务网络同步扩大,从1987年管道气6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18个供应站,分别扩展到目前管道气30多个服务窗口、液化石油气20多个供应站;居民管道气新装业务原来全市只有一个窗口办理,目前实现跨区所有窗口办理。同时,燃气企业坚持把市民反映的热点列为服务工作的重点,将用户的需求转为服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开展创建“新风窗口”、评选“服务明星”等活动,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高。1995年11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宣布:市煤气公司在全市各行业中率先达标;2003年,燃气行业首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4年11月1日,全市统一的962777燃气热线正式向社会开通;2007年燃气行业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市文明行业。2007年11月,燃气集团的“燃气销售服务”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称号。
三、未来展望
目前,上海燃气正在推进新一轮发展。“十一五”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上海燃气集团以服务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为出发点,继续贯彻市政府有关深化燃气行业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力服务于全市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围绕“发展与管理”两大主题,实现“安全供气、科学管理、优化服务、良性发展”四大目标。
平衡燃气供应,培育梯度市场。努力争取天然气增量,积极做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川气入沪的配套建设,构建天然气多气源格局。力争到2010年,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气的供应规模分别达到60亿m3、18亿m3和20万t。进一步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强市场细分和市场营销,培育梯度市场,积极做好世博园区等建设配套项目,加快推进燃气发展。
构建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健全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加快天然气主次干网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形成本市多气源供应一张网,并努力探索与周边省市形成互通互补;加快五号沟LNG扩建项目等安全储备和应急设施建设。将本市天然气基本用户的安全储备保障能力提高到15天。
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安全受控度。健全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监控、事故应急处置、社企安全用气协作三大网络。以“平安建设”专项整治为契机,提高管网安全巡查白检率,占压管总量每年净减20%以上;确保居民用户两年一次安检覆盖率和重要安全隐患处置率达到100%,家庭用户万户死亡率小于0.08。
提高服务质量,做优服务品牌。确立上海燃气服务水平在本市公共服务行业中领先的目标,确保服务规范率达到90%以上,保持文明行业称号,实现行风评议争创第一的目标。
加快科技进步,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健全集团系统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研培训中心的功能建设。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改造挖潜,将制气转换效率提高到78%以上,燃气配送损失率降至5%以下。
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学管理。巩固和拓展集团统筹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改进完善集团的管理模式和事权划分,以及“一张网”的管理架构和销售服务的市场化模式等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深入稳步推进改革,科学调整生产关系,稳妥实施资本运作,积极推行集约化管理,不断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
上海燃气的发展史,也是无数“燃气人”不断追求、无私奉献的奋斗史。140多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蓝焰闪耀,薪继火传的燃气精神,生生不息的内在因子将传承“燃气人”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我们坚信,上海燃气的发展将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沪2015年人工煤气基本转换为天然气
2008年05月18日08:50 新闻晨报
到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政科技周“专家论坛”上获悉,届时申城天然气的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
天然气储备拟从3天增至15天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以中在论坛报告中透露,“十一五”期末,上海天然气用户将增至36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将减少至155万户,液化气用户维持在260万户左右。燃气用户总数达到775万户。2010年,上海天然气供应量基本满足全市各类用户需求,同时储备能力也将提高,争取天然气储备能力可以满足基本用户15天的用气量(目前为3天)。
王以中透露,2015年上海天然气用气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用户基本完成向天然气的转换。2020年,上海天然气用量将达到150亿至180亿立方米,城市管道燃气实现天然气化。应急储备量也将从2010年的15天上升到2020年的30天。
专家建议燃气储罐处布设地震观测站
在昨天的论坛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赵鸣等指出,在各类自燃灾害中,强烈地震是对燃气系统威胁最大的灾害。这种威胁,不仅体现在燃气系统会在强烈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会在强烈地震后引发火灾、爆炸等一系列严重的次生灾害,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值得警惕的是,城市地下管道工程运行时间长,抗震设防标准不高,为此建立燃气系统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已经十分迫切。
赵鸣透露,上海地区的燃气系统的抗震能力是比较低的。为此建议,在燃气厂站如城市门站、燃气储罐等处合理布设地震(强震动)观测站,一旦发生异常,即向决策中心传送监测信息,由数据处理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作出是否切断的指令。
2.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二
世仓智能仓储设备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世仓”) 成立于2001年, 多年来专业从事高精度仓储货架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售后等服务, 是国内物流设备行业享有较高知名度及声誉的物流设备及方案提供的代表性企业之一。经过十来年的发展, 世仓先后在北京、青岛、苏州、广州、香港、台湾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达到50000平方米, 拥有自动化生产线二十余条以及多台数控机床等主要设备, 采用瑞士Gema自动化涂装设备, 运用科学、环保的方式, 严格控管产品质量。基地年产能超过6万吨, 是国内最大的专业仓储货架厂之一。
据世仓智能仓储设备 (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孝介绍说世仓公司自成立以来, 每年业绩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原因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专注———10多年来世仓始终专注于仓储物流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二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不管是市场推广、产品生产研发以及销售方式, 世仓都和国际一流企业接轨, 保持行业领先。在产品方面, 世仓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这些顶尖高校与一些专业技术公司的科技支持下, 世仓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林明孝说“, 很多客户提到世仓, 第一反应就是穿梭车。其实这一主打产品并不是我们开始就擅长的领域, 而是与世界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合作研发的结果。世仓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 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十分重要。”世仓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 专注不同客户的不同仓储需求, 目前世仓已将穿梭式产品线进行延伸:世仓穿梭式货架系统与WMS仓库管理系统相互结合使用, 可明确指示货物应存放位置;动态监控进货、出货、移货、盘点等工作;并实现有效批次管理。此外, 穿梭式货架系统与其他类型货架搭配使用, 还可创造出多种密集存储解决方案, 如:穿梭式自动立体仓库、穿梭式人工拣选系统、穿梭式多层仓库系统等。
迄今为止, 世仓在经过多年专注于穿梭式密集存储解决方案的发展下, 产品已基本接近众多进口品牌, 成为国内穿梭式产品品牌的风向标, 并且销量在市场上已远超1000余台。林明孝说, 世仓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只坚持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不断完善密集仓储解决方案。要将这一思路做到最好, 世仓的员工就必须不断地思考创新, 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设备, 不断地为客户制定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
林明孝认为, “现在很多客户企业都遇到了招工的难题, 从而转向去寻求自动化仓储设备。虽然初期投入较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客户将会慢慢发现我们的产品可以为他们实现更大的价值。无论是从效率方面还是管理方面来看, 自动化设备都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世仓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即密集存储解决方案。”
3.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三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毛泽东主席在后来的报告中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方案,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之而来的“左”倾错误,使得这种探索没有得到前进和发展。
在“一五计划”成功实现之后,中国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两次对中国尚显稚嫩的经济的严重打击。“大跃进”是在新中国完成了一定的基础建设和原始经济资本积累后力图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为背景中,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社会的现状,通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一些错误的指示使1958——1961年三年间基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积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投资比例和方向的失衡也成为我国长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大革命”则是我党追寻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和政治斗争的综合产物。据估计在“文革”十年中,中国经济直接损失达500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则不可估计[2]。实事求是的说“文革”时期中国的经济还是有发展的,各项重要生产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对比“一五计划”时期和文革后五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得不说中国确实是损失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时间。同时在这十年中欧洲建立了欧共体,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南亚经济飞速发展,亚洲“四小龙”脱颖而出,这是世界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国正是在这十年中扩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也扩大了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以邓小平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标志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事实上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所以改革僵化的经济体制已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就是我们现行的中国特色这会主义经济制度。该经济制度的提出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得以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由贫穷落后发展到繁荣昌盛。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19322亿元,2012年是1978年的143倍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12%左右。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十位,2012年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发展最快的国家。
2.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工业发展突飞猛进。1978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1607亿元,而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25亿元[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电石、棉纱、棉布、化纤、丝绸、服装、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工业产品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超市,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
3.农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1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改变了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长期供应不足的局面。一些主要农副产品,如谷物、棉花、油菜籽、肉类、水产品、水果等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4.产业结构显著变化,第三产业取得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7.9%、47.9%和24.2%,呈现明显的农业等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比重较高,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比重较低的现象。经过多年来的产业调整,至201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0.2%、46.9%、43%,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了18.8%。这说明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和流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2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出口20489.3亿美元,进口18178.3亿美元,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是1978年进出口总额的206.6亿美元的187倍多[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分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正在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中国的经济将真正参与世界竞争,中国将全面融于经济全球化。2010年发改委撰文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境外投资,将“引进来”为主要特征的对外开放战略,逐步向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一轮轮的由中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并购案则向世界证实着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年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挂牌成立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6.利用外资突破性进展,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接受外国投资迅速增加。1979-1982年外商直接投资为60.1亿美元,2007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余额为7400亿美元。我国吸引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1978年仅为1.67亿美元,1996年首次突破一千亿美元,2007年增加到15282亿美元,增长9150倍,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又有新的突破[3]。
三.改革开放以来还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就我所关注的方面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问题: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调节。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而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这种老观点,应该说早已解决。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是以市场调节为主,但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漏洞,市场化自我调节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甚至是在扩大问题时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将起到重要的做用,但怎样调控,怎样将国家调控作用于实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就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楼市问题,高额的房价显然是市场失能的表现,但国家的调控政策虽然出台却没能落到实处,房价经过一个短期的波动后仍然一路走高,现在已经从一线大城市发展到三四线城市,显然市场失能的背后隐藏着既得利益者们与中央政策的博弈。
2.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现如今人们开始关心股价的动荡、房价的虚高、原材料价格的猛涨。这些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它本身价值增长了吗?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是个老问题,同时它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马克思说过,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然而现在国内的一些
现象却很值得我们思考。2008年股市崩盘让我们见识到了超出正常价值决定的价格会造成多么大的威力,如果换作楼市,我们的经济是否能承受一次房地场泡沫的崩溃呢?中央已经在抑制房价,但作为国内GDP的支柱型产业,地方政府是否又能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呢?这又回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问题了,这里就不作过多阐述了。再说人们基本生活物资价格的上涨,如果考虑到工资上涨和通胀的原因,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人们肯定能接受,但是非理性的价格上涨,就会导致消费率的下降,而我国消费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逐年走低。而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如何拉动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应是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
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是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过快。国际通用的一个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叫做基尼系数,最小是0,表示所有人的收入都一样;最大是1,表示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基尼系数是0.16,非常平均;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达到0.40以上。这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水平和警戒线。同时,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城镇居民失业、下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变得愈加明显。而在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中,又有少数人是通过不合理或不合法甚至是犯罪的手段致富的,他们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所有这一切,都成为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认为社会发展,既需要公平,也需要效率,但公平与效率相比,公平更重要,有了公平才会有效率,人们付出的努力能得到合理的回报才能促进社会的正常发展。当然,这里的公平不是指以前的绝对公平,不是要走回头路。绝对的公平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是不可取的[4]。
四.总结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
兴之路》时发表的“中国梦”的重要讲话。我也有个梦,在梦里孩子们可以吃着放心的食物,喝着放心的牛奶,呼吸着清洁的空气,在学习的空闲可以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年轻人可以学有所用,住有所居,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勤奋努力则成为决定今后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老年人可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放心踏实地颐养天年。在梦里,天是那样的蓝,水是那样的清,摔倒的老人是敢扶的,交通事故是以救人为第一位的,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是融洽的,人们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郭树清.变革正未有穷期——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国际经济评论,2008,11:17-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J].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4] 洪远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回顾与展望[J].复
4.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四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与进化,科技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新工艺推陈出新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快,新科技与新工艺在现实生活与生产中给人们带来的变革也是越来越大,无论是改变的质或量都是成倍或成几十倍的增长。想想总设计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概括多精辟多伟大哲理啊!
现在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对文化印刷品的消费也在逐年提高,以及近些年珠三角世界印刷工厂的形成,都使中国的印刷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兴盛,特别是内地印刷业,在世界经融危机肆虐全球的影响下,冲击都是相当微小的,有的地区甚至逆市继续快速增长。何况目前中国内地的印刷人均消费还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么强劲的现实与潜在的庞大市场,这让世界印刷业界都看到了中国机会与机遇,对此世界印机、印艺商们都悄无声息的加大了各自在华的投资与营销的力度。在欧美区企业大幅裁员的2008下半年到2009上半年的这段因美国引发的经融危机里,在欧美企业大幅裁员、艰难支撑的岁月里,大中华区印刷市场声风景这边独好,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雪上上霜,可中国的CTP销售与印刷机销售几乎没受到太多影响,世界知名的各大印机与印艺商们在欧美大幅裁员的状况下,中国区几乎没有裁员,并加大了内地营销与相关的竟争力度。更有个案在珠三角的港资印刷企业转让所有股权给新加坡人后,去内地北京重开印刷企业的状举,并全面进军内地印刷业务。
正是中国印刷业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特别是内地未来至少二位数以上高成长性的庞大市场蛋糕,让世界各大印刷业相关的企业与投资人都已在危机中先声而动,抢占了先机,现在世界几大知的印艺与印机厂商如柯达、海德堡、曼罗兰、网屏、富士等都年初起就加大了在华的实业与营销战略布局,从未涉足印艺的松下已从去年起开始进军中国印艺,开始从事CTP业务。国内的知名印艺厂商方正也在去年初就开始了做大做强的战略归划与营销架构的长远实施布局,到目前也已初显成效,方正印艺在与全国各大报社的合作也再上新台阶,商业方面也呈良好发展势
头!其次还有科雷等一些不太让人知晓的。
方正印艺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CTP设备硬件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CTP流程软件开发的民族品牌知名企业,其生产的雕龙CTP在国内及东南亚都有重要影响,其畅流CTP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科雷CTP,前身在杭州,现在总部设北京,也有一些良好的民展势头,不过不管是在技术开发、现有CTP软件硬件、品牌的打造、还是营销网络的建设等,跟方正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近年中国印艺事业,物别是CTP领域的国内民族品牌还很久缺,唯有方正CTP可以和国外品牌稍可比较,但还是有很大的技术与专业方面的差距,在市场上也只占了很小份额的一席之地。
面对国外印刷业市场的极度低迷与国内内地印刷业技术与工艺水准的落后及国内内地庞大的市场蛋糕,很多国外新老牌印艺与印机厂商都收缩了大中华区以外的人员规模与营销投资力度,更有部分外资转移内地兴办印刷厂,部分以前只涉及珠三角或长江三角业务的外资印刷企业也在这二年纷纷开设国内业务部,以外企的技术与设备优势大举进军内地印刷业务。少部分沿海外资印刷企业老板适时抓住内地印刷小厂老板对国际经融危机的恐惧,大举向中国中部、西部、西南、中原及东北等区域进行机遇性战略并购与投姿,这部分先机而动的企业确实做到了让危机转变为机会的精明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兼并收购是未来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必然,特别是内地小印刷厂多,但技术与工艺水平相当落后,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这也为大鱼吃小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随着将来印刷业的惨烈竟争时代的来临,有实力的印刷企业只能通过并购与重组做扩大生产规模和细化业务种类来提升服务,然后通过大会企来在生产原材料的议价主动权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竟争力,没有实力的作坊性小企业面对未来中国人工工资的高速增长与内地市场对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终将被淘汰出局,这是未来中国印刷业的一个中远期景象。
5.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五
回眸2017,中国铁路成绩几何?展望2018和更远的未来,中国铁路又将如何续写“火车上的故事”?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现在,就让我们来点击铁路发展“关键词”,一起述说铁路。
速度
说起速度,大家都知道,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在京沪线上正式开跑,树立了世界高铁商业运营的新标杆。
这样的“快”不仅体现在时速上,也体现在高铁的建设上。来自中铁总的统计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万亿元,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1.57万公里,是历史上铁路投资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
中铁总总经理陆东福表示,铁路今后还要继续“速度前进”。按照规划,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
创新
高铁是重大高端装备的代表,其技术含量不容小觑。如何持续保持中国高铁的“世界霸主”地位,答案就是不断创新。据了解,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上线运营后,时速350公里长编组、时速250公里、时速160公里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之中。陆东福表示,近年来,高铁自主化列控系统、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等功能不断优化,设备监测检测、故障预警技术和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到2020年,动车组保有量达到3800标准组左右,其中 复兴号 动车900组以上。”他表示,铁路部门还将深入开展混合动力动车组和机车、高原内燃机车、高铁综合巡检车及维修作业车等设备的研制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移动装备检测监测技术研究,深化高铁故障预测及服役期健康管理、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技术攻关,提升高铁安全保障能力。
服务
出行在外,“获得感”很重要。2017年以来,铁路部门相继推出互联网订餐、动车组选座、智能验票进站、中转接续换乘、常旅客服务、大站智能导航等便民利民措施,让乘客有了更多获得感。以中转接续换乘服务为例,旅客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购票,当遇到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列车无票或没有直接到达的列车时,可选择“接续换乘”功能,售票系统将向旅客展示途中换乘一次的部分列车余票情况,如果旅客选择购买,可以一次完成两段行程车票的支付。
客货运业务也都更加“信息化”。目前网上办理货运业务比例超过70%,互联网售票比例达到70%,人们彻夜排队购买火车票的情景已大大减少。今后,铁路部门还将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售票系统功能,探索提供预约订票服务,推行电子客票,推动客票销售进农村乡镇;推进常旅客体系建设,增加接续便捷换乘车站数量,延伸售票窗口服务功能,打造铁路客运特色服务;落实“厕所革命”要求,整治站车环境,确保站车卫生动态达标。
开放
2017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的中欧班列可谓“成绩满满”,共开行3600列,超过2011年至2016年六年开行数量的总和。“中铁总与丝路沿线六国铁路部门签署的合作协议纳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主导成立了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和国内运输协调委员会,推动中欧班列出境换轨三列并两列,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中国铁路在加快“走出去”。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中铁总在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推动上述项目实施,同时做好马新高铁投标和莫喀高铁前期合作相关工作。
未来
2017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0.39亿人次,同比增长9.6%,其中动车组发送17.13亿人次,同比增长18.7%,占比56.4%。2018年,国家铁路设了一个“小目标”: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2.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0.2亿吨。数字在增长,脚步不停歇。陆东福表示,未来铁路还有大量难题需要攻克,比如如何探索和把握高铁发展规律,实现高铁持续安全;如何科学把握铁路建设的时序和强度,推动铁路建设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如何有效控制铁路负债率,扩大直接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并分享发展成果等。
6.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六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九十年沧海桑田。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
九十年前,在江南的风雨中,南湖的湖面上,飘荡着一只小船,在这艘船上,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仁人志士的期望中诞生了,从此,中华民族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它引导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命运奋起拼搏:从井岗山到延安,从大渡河畔到雪山草原,从四渡赤水到百万雄师过天堑,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它展开的是一幅传奇般的画卷。它带领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走出了黑暗,它指引着炎黄子孙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90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而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九十年,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
有一种情,数十年的悠悠岁月,也不会消散丝毫;有一种情,九十载的斗转星移,亦不能淡去半分。每次忆起,必当热泪盈眶,;每次提及,定会溢满胸膛。那是中华儿女对党的最深沉的情感,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羁绊。九十年,党成了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辉煌诗篇,党成了炎黄子孙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有一种人,时刻都在与死神战斗,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在敌后的战场上殊死拼搏,彻夜不眠,竭尽全力挽救那些为祖国的未来奋斗的英雄们;在和平年代,他们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攻克一道道难关,打败病魔,为人类健康殚精竭力。他们是天使,挽救着生命,不分种族,没有歧视,造福人类。
岁月如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根治,人类健康得到了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在大多数人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一方面通过解决温饱和改善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有效地降低人口(特别是婴儿)的死亡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人均寿命;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将卫生事业定性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广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往来。抗击非典过程中,卫生部等各部委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引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并不断对相关药物进行研制,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抗击非典斗争的最终胜利,证明在非典的冲击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光辉的诗篇;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此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开始清晰;2009年4月6日,这一天,注定将成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众所瞩目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新医改方案从无到有,数易其稿,只因其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了百姓不用贵药治好病,让百姓公平享有公共卫生的“阳光”。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含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争取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岁月的长河汇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洪流,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党的事业任重而道远,面对越来越多疾病威胁,卫生事业的提高刻不容缓,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卫生事业定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
姓名:宋焕焕
联系方式:***
7.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 篇七
【摘要】党际民主是民主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党际关系中的反映,它包括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及外国政党的关系民主化两方面的内容。建国以来我国党际民主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际民主发展走上了一条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科学道路。继续推进我国党际民主的发展应当要在继续发展党际实体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党际程序民主;在继续推进党际高层民主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党际基层民主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二者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共进机制;充分认识党际民主在我党坚持和推进民主执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党际民主提升到我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
【关键词】党际民主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前景展望
一 党际民主的内涵及其表现
“党际民主”这个概念首先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高放先生提出的,高放教授提出“党际民主”主要是是为了倡议发展党际民主、提高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高放教授在提出党际民主这个概念时特指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的民主关系。笔者认为,党际民主不应该紧紧只指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民主关系,随着我们党在国际范围内交往的不断扩大,党际的现实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重新界定党际民主的内涵。党际民主是民主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党际关系中的反映,它由具体的政党制度规范并保障实现。由于,我国政党格局的现实是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与其他民主党派参政,以政治协商的途径来共同治理国家,各民主党派主要是和执政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互动,而民主党派之间交流与互动则是非常少的,甚至可以说民主党派之间除了政协会议期间碰面以外,基本上是处于隔绝状态的。因此,在我国,“党际民主实质上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八个民主党派和一切外国政党的关系时所采取的民主策略,是指我们党由此而具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1]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整套民主化的运作机制”,其反映与实现则集中体现在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化形式以及我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所遵循的“四项原则”之中。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党际民主的范围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它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关系的民主;另一方面也指中国共产党和一切外国政党关系的民主。
(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民主化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发展党际民主的主要制度性的载体,也是党际民主实现的现实平台。在我国,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具体机构,在协商之中有好的实现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实现党际民主的制度性搭建所体现的党际之间的民主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这种制度构架中,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关系,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合作的友好关系,八大民主党派也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都是执政党的友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体现的是合作关系,而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党内外进行友好的协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第二,在这种制度构架中,执政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是权利平等的主体,不存在游离于权力之
外的特殊体。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活动准则,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也就说,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参政各民主党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二者只有执政、参政的区别,没有“贵贱、优劣”之分。第三,在政治上,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为建设社会主义献策献力。同时,各民主党派又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处理党内事务上享有自主权,执政党的领导并不能直接代替民主党派行使管理其内部事务。各民主党派有自己的独立权,可以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立的开展各自的活动,在内部事务做到了“当家作主”。第四,“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合作所遵从的基本方针,其本身就体现了民主的精神与实质。第五,执政的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具体合作之中必须始终体现与贯穿着民主精神,在民主的原则上展开党际之间的具体合作。
(二)中国共产党和外国政党关系的民主化
党际民主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外国政党关系的民主化。在建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时往往自缚手脚,在党际交往关系上则坚持“敌、友、我”的意识形态标准,划分界限,标清立场与阵营,往往只是和所谓的“友党”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对所谓的“敌党”则是心存芥蒂。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党紧紧同无产阶级政党包括苏联政党在内发展所谓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与苏共发展党际关系时,由于“有求于人”,加之苏共长期以社会主义中心,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自居,在处理与他国共产党关系中渐渐形成的“大党主义”,导致我们党长期与之处于不对等的关系之中,这样而形成党际关系是严重违背民主精神和原则的。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我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经验与教训,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处理对外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依据这样一套的民主的原则,我们进一步扩大了我党的对外交往范围,党际交往的范围由局限于所谓“友党”,扩展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一切愿意与我们党发展友好关系的执政党、在野党和反对党,从而为我们党发展与外国党派民主、平等、和谐的交往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外党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体现于我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指导原则之中的民主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这种政党关系中,各国政党不论是大党、小党,历史长短,执政与否,都应该完全平等,没有尊卑上下之分。中国共产党与各外国政党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前提便是双方地位的完全平等,所有党际事务的处理所遵循是合作、友好协商的原则,这本身就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实质。第二,在这种政党关系中,共产党和各外国党派都是完全独立的主体,都具有处理本党派事务的自主权,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保证各党派作为民主主体的地位。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政党交往的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本身就是民主的原则。各党派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完全两个党之间在民主对等的地位上所确定的,并不屈从任何外来的压力与干扰,各党派之间交往活动也始终贯彻着民主精神与民主原则。
二 建国以来我国党际民主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民主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民主关系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形式化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与专政、筹建新政权上都与各民主党派保持着友好的合作,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直没有中断过。建国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际民主的发展,针对建国后党内外对民主党派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的怀疑,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在党与非党关系方面,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思想。他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
[2]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此后,中共八大以决议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共
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互相监督”的方针,基本上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给党际之间的民主关系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在认识上有过反复,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后,又错误地把民主党派当作资产阶级政党,从而使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党际关系一度陷入了极其不民主的境地。文化大革命使多党合作制度遭到自建立以来最严重的破坏,民主党派被视为反动党团,民主党派成员成了专制对象。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无法正常工作,1966年8月30日全国政协被迫停止办公,多党合作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党际民主也完全被荒废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民主党派
[3]也已经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他们原来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绝大多数也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主义劳动者,还有一部分是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此外,还有一大批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参加了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人也将中国多党合作提升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高度加以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多党合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开始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进程。邓小平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1982年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方针,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再次予以强调。多党合作制度恢复正常,党际民主也逐渐得到认同和重视,工作步入正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把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89年底,中共中央经与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后制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政党地位,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原则、具体内容和形式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多党合作进入相对成熟和规范阶段。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首次载人宪法,明确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法律地位,使多党合作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真正的走上了制度化轨道。2005年2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2007年十七大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位。同年11月,国务院发布《中国的政党制度》,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宣示中国的政党制度。200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机制,组织他们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开展协商议政,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政党之间民主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政党之间的民主关系集中体现在我党与外国政党交往的四项原则之中。在建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时自缚手脚,在党际交往关系上则坚持“敌、友、我”的意识形态标准,划分界限,标清立场与阵营,往往只是和所谓的“友党”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对所谓的“敌党”则是心存芥蒂。我们的党际交往仅仅局限于“友党”,主要是与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党际关系,排斥所谓的“反动党”、“资产阶级政党”。而在与苏共发展党际关系时,由于“有求于人”,加之苏共长期以社会主义中心,无产阶级革命
领导者自居,在处理与他国共产党关系中渐渐形成的“大党主义”,导致我们党长期与之处于不对等的关系之中,这样而形成党际关系是严重违背民主精神和原则的。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重大变化重新调整了党际交往的指导思想,超越意识形态的干扰,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发展新型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同各国政党发展友好关系,并将其写入了党章。此后的中共每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都给予强调。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党际交往的指导方针,即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我们党“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党际关系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为我党发展党际民主关系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按照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办事,陆续恢复了与多数国家共产党的关系,并且同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民族民主政党以及其他一些有影响的政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开创了党际交往的新局面。在与外国党派的交流与合作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着四项基本原则,真正的与各党派进行平等友好的协商与对话,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党际之间关系的民主化。我党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与民主协商的精神,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建构和谐世界等一系列的国际活动中与各友好党派进行了平等互利条件下的友好合作,不但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也大大促增进了党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促进了党际关系的民主化的发展。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国际交往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执政党之一,迄今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交往格局。
三 党际民主发展的前景展望
由于我们在与外国政党交往和合作之中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民主原则,且在实际的落实中也一直坚守与践行这一原则,党际民主的发展基本上处于成型状态。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党和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民主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致力方略:继续推进党际实体民主“深化、精化”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实现平台的搭建,保持党际民主在实体与程序两个层面上的协调与互动发展
民主作为现代社会运行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诉求,不仅仅包括民主制度等具体的设定与规划,更重要在于这种含蕴民主精神与实质的制度得到切实的落实与践行,从而使民主的精神与实质发挥实际的现实功效。由此,我们可以把民主划分为两大部分: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前者是指民主在制度层面上的具体规划,后者则是由民主制度所保障的并具体落实于实践层面中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和顺序等具体的过程。党际民主当然也包括党际实体民主和党际程序民主。党际实体民主,主要是指党际民主在制度层面上的设定与规划。目前,我党在发展党际实体民主上已经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正如前面所说的,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党际民主发展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良性发展轨迹,从而构建起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党际监督(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之间的相互监督)等党际民主运行机制。而党际程序民主,则是把关于党际实体民主的制度性规定具体落实为实践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和顺序等具体的过程。就我国党际民主发展的现实境况来看,我党的党际民主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实体民主与程序民主发展脱节的问题,这就成为今后我党加强建设和发展的着力点。我们知道,党际程序民主作为党际实体民主具体落实所遵循的方式、步骤和顺序等具体的过程,其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党际民主的发展与实现程度,离开了程序民主的具体落实,党际民主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成为“假、大、空”的抽象构架,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导致党际民主在实体层面上“失信”,人们甚至会怀疑党际民主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因此,必须在发展党际实体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党际程序民主的发展,使得党际民主能够在实际中切实的表现出来,真正的使党际民主从制度层面上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之中,使其现实化。由此可以得出,继续推进党际民主的发展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是要深化、精华党际实体民主发展,作为民主在制度层面上的设定与规划,党际实体民主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构建其制度“细化性、合理性”的构架,优化制度设计,保证民主在制度设计层面上的合理性与全面性。一是要高度重视党际程序民主的建设与发展,为党际实体民主的实现提供具体平台。党际民主是我党保持自我生命力、长期执政的源泉所系,党际程序民主可以说是党际民主的源泉所系,因为没有规范化、法治化的程序作保证,以制度为基本载体的实体民主就难以实现其预期效益。
(二)致强方略:继续推进党际高层民主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党际基层民主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二者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共进机制
鉴于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党际民主的性质和特点,发展党际民主,主要应围绕充分体现和实现参政党的政党功能,发挥参政党的作用这一中心来展开。前面我们将党际民主具体划分为党际实体民主和党际程序民主,根据党际民主的具体层次结构,我们还可以将党际民主划分为高层民主与基层民主两大部分。各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的形式直接参与国家重大事务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民主即是党际高层民主,由于高层民主自身的突出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决定了推进高层民主的发展是发展党际民主的关键。但是,高层民主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推进高层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风险性,高层民主总揽全局,高层民主的点滴失误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整个党际民主的系统混乱,甚至是社会整体的**,前苏联在这方面的惨痛教训令人记忆犹新,苏联在解体之后,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政党,由于缺乏核心,各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与损失。因而推进高层民主必须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谨慎行事。基层民主是民主党派在参与、管理、决策本党以及地方性事务、基层事务等方面的民主。相对于高层民主,基层民主更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效果易于显现,基层民主的直接现实性能够弥补高层民主的间接性所带来的“模糊化”倾向,易于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实行起来的难度也相对较小。因此,基层民主作为高层民主的基础和保证,它的实现程度直接体现和反映党际民主的发展程度。推进党际民主的发展必须结合党际基层民主与高层民主两个方面,以基层民主为实验,有步骤、有目的的推进民主逐步发展,切不可操之过急,贸然推进高层民主的变革与发展。目前我国党际民主主要局限于党际高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坚持的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党际交往在基层之间还是比较欠缺,往往是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沟通与合作,党际之间的基层组织之间的民主关系也往往是有名无实。
基于党际民主发展的现实境况,目前应该积极推进党际基层民主的发展,自下而上式的以基层民主推进高层民主。针对党际基层民主的发展,我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第一,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实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第二,充分调动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鼓励他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第三,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立座谈会制度,发挥他们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鼓励他们为本单位的发展献计献策。第四,按照民主党派的特点,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搞好政治学习。第五,对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生活要给予保证,提供方便条件。第六,中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与民主党派人士广交朋友,坦诚相见、真诚合作。
(三)致思方向:发展党际民主,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仅是我党执政智慧的重要来源,更是我党坚持和推进民主执政的重要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党际民主的制度化形式。“在这种政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种合作性的、协商性的党际民主关系,执政党
和参政党之间不存在西方那种轮流执政的关系,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不以平等地竞争执
[4]政权为目的。”发展这种合作性的、协商性的党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重要
环节。一方面,发展党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民主执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化途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一个合法的制度化途径,使各民主党派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众能够通过参政党进行利益与意志的表达,通过制度化的有序政治参与,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合法权益以及他们当家作主的愿望。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和党际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民民主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在我国,八大党派作为各阶级社会利益的代表,他们参政的实际程度直接关系到其所代表社会阶层利益的实现程度。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下去,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能否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各阶层利益是否有被反映、被考虑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具体执政过程之中,而不同的利益群体要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得国家在政策方针的执行过程中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具体民主制度来保障落实。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的民主关系,并不仅仅为党执政出谋划策提供了智慧来源,更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与保障各民主党派所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术界乃至政界,对党际民主有点漠视的倾向,大多比较侧重于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似乎只有党内民主的发展才和人民民主息息相关。为此,必须对党际民主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发展党际民主,尤其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是改进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方式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直接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在政治层面上发挥作用,有利于改进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方式,参政党通过其成员在人大、各级政府、司法机关中担任职务,表达他们各自所联系人民群众的意愿,既有利于改善共产党执政的权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权力制约,也有利于加强对执政党权力运行的监督。参政党通过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有利于选好人,用好人,有利于执政党决策建议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实现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战略路径选择。从我国的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7400多万人的集体,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要成为一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就必须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智力资源之中。民主党派自成立以来便以追求民主为目标,在长期政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监督经验和一定的政治监督能力,其党派成员大多也具有较高的监督能力。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大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敏锐性,吸容与借鉴他们的主张与意见既可以充分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可以借鉴和利用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理性精神与文化知识,使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得到必要的监督,使社会发展运转更加良性合理。为此,必须充分发展党际民主,采纳群言,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推荐阅读:
中国佛教建筑发展历程10-17
中国城市的未来展望12-19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06-09
中国品牌的发展历程07-13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07-02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新12-05
走向-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1-16
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08-31
中国建筑质量低劣的成因09-28
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