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2024-08-17

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共8篇)(共8篇)

1.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一

配电箱技术要求

1、箱体、柜体

1.1箱体用料应选用优质钢板,箱体半周长不大于1500mm时,箱体及箱门厚度不小于1.5毫米,箱体半周长大于1500mm时,箱体及箱门厚度不小于2mm。柜体厚度不小于2.0mm,并统一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并应刷漆作好防腐处理。

1.2箱门内侧应附有该箱的电气系统图,并标注回路功能。

1.3箱体铭牌要求注明厂家、箱体型号、生产日期、耐压等级,并注意铭牌的设置不影响箱体的外观。

2、配电箱、柜元器件

2.1门上元器件应有功能标牌,配电箱、柜内的空开、指示灯、按钮、旋转开关等操作及控制和指示元器件下方必须有固定牢固的标签框和机打标签。

2.2配电箱及箱内所用开关、元件、配件、导线必须具有CCC认证标志。并要求有供应厂家及经销商的正式文件。

2.3配电箱内设置单独零线铜排(N线端子)和地线铜排(PE线端子),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套口方式使用螺钉压接零线、地线,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制软铜线做电器连接。

2.4配电箱、柜内的PE线不得串接,PE线截面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二

1 当前供电局的输配电现状

我国的电力发展时间是比较晚的, 主要和我国的历史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电力的相关技术在我国发展也是非常缓慢的, 尽管我国在使用电力的时候已经注意到电力技术发展缓慢的问题, 近年来, 为了更好的发展电力技术投入也是非常大的, 在电力自动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电力输配电管理中, 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的, 这些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电力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供电局在输配电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科学管理水平较低

在发展电力技术的时候, 供电企业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限制, 在进行日常管理和人才选用的时候都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进行, 同时也不能建立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 这样就使得供电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模式是非常落后的, 同时企业的员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 流动性也是非常大的, 使得输配电的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出现调动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一直发展使得供电企业的组织机构非常不稳定, 同时在进行管理改革的时候要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很多的工作人员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 对新的管理模式不能接受, 使得电力输配运行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2 输配运行的复合型技术水平较低

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输配技术的改进的时候, 要投入的资金数量是非常大的, 这样就使得电力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 在很多的情况下, 电力输配对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样就使得电力输配中出现了复合型技术开发不到位的情况。

1.3 当前电力输配运行的电能损耗现象严重

电力在输配的过程中会出现电能损耗的情况, 这个问题逐渐成为了电力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电力输配过程中出现的电能损耗会降低电能的使用率, 同时也会影响供电地区的电能使用, 不单如此, 输配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也会使电力企业承担过大的损失, 使得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大。在电力输配中出现电能的损耗, 主要和技术、电网设备和管理因素有关, 因此, 在解决电力输配中出现的电能损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2 供电局电力输配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电力输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输配线路要从不同的地区和自然环境中经过, 这样就使得输配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电网设施在自然环境变化和天气变化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影响, 在发生恶劣天气的情况下, 输配线路可能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这样就会给输配线路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输配线路出现问题非常有可能出现漏电以及断电的情况, 这样不但会影响供电企业的正常生产, 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用电, 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供电局输配电的运行影响作用中主要体现在管理不善这一方面。即在电能的输配管理中, 管理人员并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对输配电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或者偏失弱化, 对电力的输配运行管理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 这些都容易促使电力输配问题的发生。

2.3 技术设备因素

电力能源的输送, 配置与管理过程中, 由于电力工程人员的实践素质落差较大, 高尖综合型技术缺失, 同时, 电力输配网线与设备装置自身的质量、功能局限性, 往往也会导致电力能源输配问题。

3 电力自动化输配特点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电力输配系统的运行效率, 提高供电局的输配管理水平, 实现电网自动化管理, 我国开始采用较为先进的输配电运行系统, 即电力自动化输配。它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并结合高性能的电力设备,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电力的输配电网都处于全程监控保护以及管理的状态。具有高效灵活、快捷智能、综合简单、安全方便的特点。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的运行, 实现了电力输配、安全管理的灵活便捷化运行, 工作效率高。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人们对电力能源供应的正常化需求。

4 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的优势

4.1 有利于实时全程检测进行远程控制

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技术的开发, 用户可全程适时检测电力输配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信息, 能够直观的显示或更新电气线路、运行数据信息, 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电力输配元件进行遥控指挥操作。故障停电发生后, 系统会通过电脑显示器, 自动判断、显示故障点, 并且弹出一个对话框, 给出故障分析结论, 在第一时间给出故障隔离方案和恢复方案。

4.2 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提高输配效能

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 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 当输配现场发生安全故障时系统自动报警, 并通过多种形式将故障原因变化趋势信息存储, 方便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参凭分析。并且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排除故障。

4.3 有利于优化输配环节降低电能损耗

尽量减低电力资源的额外损耗, 是电力输配管理的重要工作。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 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智能化技术, 优化电力输配的环节, 从电网线路以及设备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电能的科学高效性输配, 从而降低电力能源的额外损耗。

5 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电能的, 现在人们在电能需求方面在不断的增多, 这样也使得电力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在电力输配方面要不断实现自动化管理, 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电力输配技术, 同时也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军.浅谈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J].中国电力, 2008.

[2]谢华.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纵横, 2007.

[3]赵志刚.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3.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篇三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防雷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配电线路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经常发生故障,给国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影响,因此做好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事关重大。但是由于配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征,电气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特别是在受到雷电影响时容易出现短路,进而引起设备事故,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实行配电线路检修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地利用检测手段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能够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只有不断的改进技术、设备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使电网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占有有利优势。

一、配电线路常见运行故障

1.接地故障。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几率比较大,当线路对地绝缘受到破坏时,就会形成接地故障,比如导线断落地面接地、绝缘子击穿,导线对横担电杆接地等。在对地绝缘受到破坏之后,对地的电阻则降低,接地相电压降低或接近零值,非接地相电压升高超过正常相电压或升高为线电压,严重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供电。

2.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时配电线路当中一种比较平常的故障,其对配电电路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造成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常见原因是因为不同电位的导体间因为绝缘击穿或互相短接等,从而导致其产生故障,两条不同电线之间的短接也会造成短路。遇到大风天气时,由于配电线路通道较窄,树枝倒向导线上可能会压断导线引起短路,而树枝与导线之间的碰撞也会产生断路或短路。

3.线路超负荷故障。配电线路电线做为电流传输的重要载体,如超出线路自身的负荷,则会给配电线路带来很大的负担。当配电线路超负荷运行时线路承载的电流压力就非常大,会出现导线温度上升、连接部位发热、发红。

二、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对策

1.对接地故障的检修。配电线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路对绝缘体的损害。在接地绝缘受到破坏之后,当发生一相(如A相)不完全接地时,即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这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它们大于相电压,但达不到线电压。如果发生A相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到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对故障的检测可通过采用测量电路的电流的方式来检查电路接地问题,线路停电后,将线路上的各支线开关断开。在每一段线路上找一处方便的地方,用兆欧表摇测线路的对地电阻,如不为零,则说明该段线路没有接地故障。否则,则说明该段线路存在接地故障。然后将该段线路的配电变压器逐台拉开,再进行测试。如绝缘电阻的阻值比较低,通过运用电阻表对其进行测量。在执行检修工作前,应做好技术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检修人员讲解检修方案,要特别强调对危險点的控制,把每项安全检查工作都做到完美,同时也可采用转移负荷的方式对电流进行转移,从而改变供电的方式实现对故障点的排查。

2.检修短路故障的方法。配电线路短路作为线路中最基本的故障之一,对其故障的检测必须掌握其短路的原理和原因,从而在基本的原理之下进行相应的诊断。如通常情况下短路的线路其电阻通常接近于零,从而可以确定配电线路短路的位置。配电线路在发生故障之后,配电线路传统检修是缺陷时检修和周期性检修,这种方法不能及时的检修,往往是亡羊补牢。针对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等新型的检测方法,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配电线路的故障隐患。就在线测温这项技术来说,可以带动检修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可以保证线路的运行更加的稳定,所以要合理的使用这个技术。其次,可利用支线上的断路保护器进行采取分片、分段、分设备的排除法,并与绝缘摇测、蹬杆检查等办法相结合,缩小排查范围,尽快找到故障点并消除故障。检修短路故障过程当中,关键点是此处线路的故障点必须出现在回路中降压元件的两端或者是内部位置。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线路短路的次数,同时也能够减少停电的面积,这样在给用电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又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3.检修超负荷故障的方法。配电线路超负荷运转会对电网的电力配给造成压力,并出现一连串的输电故障,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设备故障,导致大面积的停电。所以做好对输电线路的超负荷的解决对电力输送非常重要,必须采用选择合理的配电线路的方式,开展红外测温,及时发现过流、过载现象,通过临近线路转移负荷或者采取大截面导线替换原线路导线等方式消除。同时,配电人员要有效提高低压配电线路检修水平,为及时排除线路故障提供技术保障,应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积极引进并推广新技术,如在线监测技术等,提高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的检修水平,促进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科学开展。

三、配电线路防雷对策

对雷击故障问题,首先要快速找到雷击故障点。因此,首先要判断出故障发生的性质,如发生在雷雨天气,则多为金属性的接地故障。雷击故障问题不能解决,进而导致线路掉闸,其危害性非常大,应当从防雷设施的运行管理和改造两方面防止由雷击带来的电力事故。因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对线路的保护:

首先,应当加强对防雷设施的管理。在对线路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配电线路进行考察,从而更好的对线路的布局做好统筹安排。比如在线路两侧或一侧较为空旷的雷击事故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方,应当增加避雷设施数量,并将其密集设置,如果配电线路被建筑物包围,防雷设施应当疏散设置。

其次,必须加大对防雷设施的改造。将防雷设施纳入电网改造中,并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防雷设施的改造。在配电线路改造中,可在架空绝缘线上加装防弧金具,防止过电压或工频短路电弧对导线的破坏,有效防止断线事故。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整改。并且可考虑在架空线路中架设屏蔽分流线,并将电气设备可靠连接起来。

结束语

配电线路在电力运输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如果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导致电力公司的损失和居民正常生活的不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配电线路常常会出现单相接地断线等故障,同时针对配电线路的防雷,除采用故障检测之外,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配电线路的效果,综合对接地和防雷做出考虑,选用质量可靠的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加强防雷应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云峰.浅析配电系统线路检修的意义和方法[J].中国电力品,2010(04)77-79.

[2]吴龙洙.关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科技产业,2011(02)23-24.

[3]苏玲.浅谈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1(02)13-17.

作者简介

4.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四

配电工程公司是今年7月份新组建的公司(原佳虹公司与输配电工程公司配网工程班合并而成,以下简称“公司”)。为了让更多的员工了解我公司,宣传我公司取得的业绩和成效,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市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大力加强公司的宣传报道工作。现制定公司宣传报道要求及奖励办法如下:

一、我公司所属各职能部门及班组要求积极参与宣传报道工作,踊跃投稿。各职能部门及班组每季度的宣传报道稿件数量将纳入考核考评项目。

二、宣传报道稿件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真实可信。可以是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各种活动;体裁不限,可以是新闻报道,活动剪影,也可以是散文、诗歌等。

三、宣传报道稿件的写作要通顺流畅、结构完整。一般报道应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意义或影响等,让人深受鼓舞,倍受激励。

四、完成的宣传报道稿件可通过办公网络发送到吴繁信箱,由吴繁初审后,发送给公司计连元书记或公司陶沙副经理终审,再发给市公司新闻中心。

五、员工在市公司网络上发表的稿件奖励金额:50元/篇;

员工在市刊物上发表的稿件奖励金额:100元/篇;

员工在省刊物上发表的稿件奖励金额:200元/篇。

员工在国家刊物上发表的稿件奖励金额:400元/篇。

希望公司员工踊跃投稿。

配电工程公司

5.浅论智能配电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 篇五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系统结构;关键技术

1.引言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配电系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智能配电系统所具有的智能化特点,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电网运行管理的难度得以降低,而且对于缓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十分有利,其对于智能电网的全面建立意义重大。在智能配电网方面,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虽然较其他国家而言时间比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智能配电网系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对智能配电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十分必要。

2.智能配电网系统结构分析

通常来说,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是智能配电系统的两大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对于智能配电网来说,前者是其最为关键的部分,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通信系统、配电子系统与配电主站系统。配电主站系统对于通信系统与配电子站系统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者,即外部系统的组成有七个部分,即故障报修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负荷管理系统等等。

智能配电网的实际作用具体表现在,其能够在进行智能配电的同时,对电网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此来使馈线的自动化成为现实,特别是在对通信系统进行应用的基础之上,能够对故障反感染区域进行快速的建立,从而分开故障的位置以及非故障的位置,进而使没有出现故障的区域的正常运行得以保证。与此同时,能够对区域内的配电信息进行相关的整合,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外部系统相衔接。此外,智能配电系统由于其对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允许的,所以,其还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下图1所示的为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配电主站系统

对于智能配电系统来说,配电主站系统是一个核心性的存在,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选择软、硬件的过程中,应该在综合分析用点区域的前提之下来进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对配电自动化水平的要求并不高的情况下,在选择软硬件过程中,可以对软件系统的配置进行适当地降低。

2.2配电子站系统

从配电子站系统的构成来看,其模块化设计比较明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独立性。与母站相比较而言,配电子站系统在某些异常发生的时候,对其进行排除的难度是比较小的。一般来说,该系统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子站,即通信汇集型子站与监控功能型子站,其中,前者能够收集配电网的有关参数,对其进行一定的整合之后,将其输送到控制终端;而后者则是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一定的监控,并对其存在的异常进行及时的预警。

2.3通信系统

在通信系统中,层级关系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对于不同层级的通信系统而言,其所具有的功能性差异也是比较大的。例如,通信系统中属于骨干层的,是因为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子站系统之间对于通信的要求十分高,故而成为骨干层;而配电子站系统之间对于通信的要求相对来说则比较低。在对通信系统进行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对通信的稳定性及其安全性进行综合且充分地考虑,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最好是通过对专网进行利用来进行通信,特别是对于馈线自动化要求比较高的区域来说,可以通过对光纤专网进行利用以此来使通信的质量得以切实保证。

3.智能配电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3.1分布式发电技术与DG技术

所谓分布式发电技术,就是以分布式电源为基础,进而产生电力,对于传统的配电系统而言,通常仅仅支持单一式的接入,而对于智能配电系统来说,对于这种分布式的接入方式也是支持的。而分布式发电,就是连接到配电网的小容量发电机或者是储存能量的装置具有多种接入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配电网容量大小与分布式发电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性的关系,而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很容易受到短路容量、非辐射性潮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孤岛情况下,分布式发电技术水平更是不堪一击。所以,对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抗非辐射性潮流的性能进行不断地提升对于智能配电系统而言十分必要。所谓DG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微网技术,其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技术,不仅能够产生电能,而且还能够实现电能的储存,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方面是支持的,一般来说,微网技术与分布式发电技术相伴随而存在的,二者是可以同时运行的,并且,微网技术因其自身所具备的储能特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抗非辐射性潮流性能得以提高。

3.2自愈控制技术

传统配电系统的运行环境相对来说是属于封闭式的,这对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配电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维护与检修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而智能化的配电系统则是立足于安全、高效、灵活的配网架构之上,通过对先进的控制理论进行利用,划定一定的检修维护区域在系统的内部,在此情况下,当智能配电系统发生故障需要检修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即可对故障发生的具体区域进行确定,并合理的划分出停电的范围,之后以此为基础实现自动化的愈合。如此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人力上的投入。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自愈控制技术并不是完全智能的,还需要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对符合实际的相对应的自愈控制技术方案进行采取与执行,从而实现预期确定的自愈控制的目标。

3.3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配电网自愈功能能够实现,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就是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该技术所具备的功能包含:故障定位和排除、负荷预测、电网潮流优化以及网络重构等等。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能够通过实时软件平台,利用相关的预测技术以及数学分析工具,在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以及其物理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对配电网运行的实际状态进行准确地预估,将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从而更好地为配电网自愈功能的实现服务。

3.4电子测量技术

对于智能配电系统而言,其数字化与信息化得以实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术就是AMI技术,即电子测量技术。通常来说,该技术主要是由数据收集单元、智能表计、计量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回程传输单元等部分构成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电子测量技术实际上就是从人工抄表模式不断进步发展而来的,其对于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双向沟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用户能够对自身电力的消费情况进行实时地了解,另一方面,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能够将电价信号直接发送给用户,并对用电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获取与了解,之后,通过MDMS系统来分析相关的数据,在测量的效率以及其精确度方面的效果均是比较好的。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配電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对其功能性与效用进行了解与掌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各类技术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全面地发挥出智能配电系统的功能,从而不断地提升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质量,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顺桂,黄超,朱正国等.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5(10):93-95.

[2]李建芳,盛万兴,孟晓丽,等.智能配电网技术框架研究[J].经济,2011(03):31-34.

6.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六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及运行维护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配电网络的规模不断地壮大。中低压线路作为配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是否安全可靠与人们的用电安全有着直接性的关系。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其配电线路在使用时,经常会受到气候以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而出现许多的故障,不仅会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应该对中低压配电线路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高度重视其日常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理故障的能力,从而确保配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进而使得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得以保证。

1.中低压配电线路概述

1.1 电缆

一般是35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搭设的过程中,一般将电缆埋在电缆沟或者是土壤里,其具有的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受气候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对其进行维护时的工作量少等,但是在进行故障修理等方面,与架空线相比,前者较为复杂。

1.2 架空线

指绝缘子及电力金具将导线架设在杆塔上的电力线路,通常由导线、架空地线、绝缘子串、杆塔以及接地装置等组成,几乎全采用绝缘导线,其优点较电缆线路而言,具有造价低、故障修理简单,但是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且一般占用的空间较大,供电的可靠性也较低。

2.中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成因

2.1 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故障

中低压配电线路直接面向客户终端,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大量工程项目开始开工建设,对地面进行开挖,会破坏地下铺设的电缆;第二,树木原因。中低压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树障,特别是在大风暴雨的天气中配电线路极易受到树木刮倒的影响而出现故障;第三,悬挂的异物。在学校、社区以及广场附近放风筝、生活塑料袋等都会对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第四,一些小型动物会爬到配电变压器上,或者在配电线路以及开关处活动,都有可能使得中低压配电线路出现相间短路的故障。

2.2 季节性故障

中低压配电线路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短路或者是线路断路的故障,从而引起相关电流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夏季,中低压配电线路容易受到雷击和雨水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导致配电线路无法正常使用。另外。由于我国部分地区没有对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基础系统进行升级处理,而且其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会使得配电线路在搭建的过程中,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从而使得配电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腐蚀的现象。而在冬季,中低压配电线路容易出现线路压断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下雪的天气以及线路结冰的问题。

2.3 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线路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线路运行的是否安全稳定,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人员在对线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线路施工的相关标准来进行施工建设,导致配电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这不仅会对配电线路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4 运行原因所造成的线路故障

中低压线路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线路过负荷而出现的。例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迅速增长,使得公用配变的容量难以满足负荷的需要;长期的过负荷运行会使得线路出现老化的现象,进而使得接点发热,导致线路出现断线的故障。

3.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技术探究

3.1 加强电力运行维护工作

负责运行检修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中低压线路运行的规程要求,认真做好线路的检修计划,并定期地对线路进行检修,从而使得线路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及时地被发现,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线路故障进行及时地处理,使得中低压配电线路的故障得以有效地降低。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例如,在配电线路杆塔处设置警告牌、宣传标语等,并通过分发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号召广大群众对配电线路进行保护,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和惩处偷盗电能或者是电力设施的行为。此外,针对一些违章建筑影响到线路安全运维的情况,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初期就对其进行劝阻,下发整改通知书,抄送政府部门进行备案,明确违章建筑安全隐患的责任。

3.2 注意季节变化

气温的变化会使得金属线路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比如,冬季的气温较低,线路的弛度会有所缩减,这使得线路极易容易被拉断,从而使得线路出现故障;而夏季气温高,相应的,线路的弛度就会有所增加,从而使得配电线路与周边物体的安全距离缩小。而且天气变化无常,夏季与冬季经常会出现一些恶劣的天气,都会影响到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使其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故障。因此,在对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的过程中,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进行。例如,在雨季到来前,要对线路、开关及配电变压器内的避需器进行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及时更换不合格或有缺陷的避需器。

3.3 提高设备的运维水平

对中低压线路应对复杂气候的能力进行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进行提升。相关资料表明,悬式绝缘子在遭受雷击时,很少会发生闪络,而针式绝缘子则是故障的主要集中地,因此,要对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进行提高。第二,加大对穿刺型防弧金具的应用,其优点是密封性良好,且金具高压电极和绝缘导线紧密接触,耐受电弧烧灼。第三,时刻关注气象预报,从而做好恶劣天气的预防工作。第四,对接地网进行定期的检测,保证接地网的阻值合格。

3.4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低压配电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低压配电管理体系,可以统一管理电网中所涉及的各所各站,另外,还要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地划分,将职责落实到个人,从而使得对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有相应的制度可以遵循,并且有法可依。

3.5 加大用户设备的管理力度

某些用户为了节省资金投入,在对设备进行选择时,往往偷工减料,这给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增加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要加大对新增设备的监管力度,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用电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不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用户设备,要求客户退出运行,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故障發生率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对其常见的故障进行处理,对于保证配电线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低压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认真思考故障的成因,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关的技术手段,加强对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强化,从而使得线路输电的可靠性以及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广伟.中低压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18.

[2]刘琦.低压配电线路保护选择性技术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1):12-13.

7.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七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安全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对配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重视,尤其是中低压的配电网建设,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电力工程中,为了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安全,对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重视。在配电网的电力建设中,只有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供电配电和输送电的安全性,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次持续发展。

1.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

1.1闪络放电问题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中,闪络放电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问题,一般是在配电网长期运行中会出现。配电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面临着外界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各种污染物的问题,一些污染物会沉积在供电设备中,因此供电设备的绝缘性便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失去了绝缘功能的供电设备危险性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当遇到外界环境非常潮湿的情况,如果受到雷电冲击或者电压冲击,在供电设备的绝缘表面也会出现闪络问题。闪络的发生可能出现在某一个位置,也可能在多个位置同时发生,一旦发生了闪络的情况,整个电力系统便会遭受巨大的影响。闪络的发生,会导致配电网电力工程中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压升高。

1.2过电压问题

我國的配电网建设工程在以往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供电设施比较落后,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性。尤其是当配电网在恶劣的环境中,配电网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导致绝缘设备受到损坏。这样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供电设备就会长期处于大气过电压或者内部过电压的作用下,最终便会引发配电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安全供电。在配电网设备发生的故障中,种类非常多,但是最常见的为弧光接地过电电压。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由于电压的幅值非常高,会损害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当电网中有电流通过时,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出现弧光接地过电电压,从而影响安全用电。

1.3外力破坏问题

在我国一些老城区的网络结构非常不合理,原来的电力网络主要是采用单电源的方式进行供电,并且需要采用架空电路。用户在用电的过程中,也常常没有对接线处理提高重视,接线任意摆放的情况非常多见,使配电网络出现各种问题。

2.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分析

2.1做好施工前的规划工作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规划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对配电网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用电情况,要考虑到地区的规划,根据实际的电力负荷增长来进行电网的规划和设计。不仅如此,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地理,避免将配电线路建设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根据人文地理来对供电的可靠性进行设计和规划。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的范围进行线路考察,对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好细致的考虑,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2.2注重对配电网的维护

在对配电网电力工程进行施工时,应该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维护,每当施工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已经施工完成的环节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维护,方便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应该做好施工后的维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完成全部的施工任务,及时对已经完工的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已经各种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施工质量。例如可以对施工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3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施工环境进行处理。为了防止配电网受到人为的损坏,在布置配电网的杆塔时,应该合理的选择位置,将杆塔设置在远离道路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配电网采取一定的有效保护措施,例如可以涂上反光漆和增设标志牌等进行提示,避免意外事故对配电网造成伤害。配电网一般设置在空旷的区域,因此线路很容易遭受到雷击,会使配电网的安全性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做好配电网的防雷工作,合理的选防雷措施,例如安装各种避雷器、开展线路铺设和增设支柱式的绝缘子,从而发挥良好的避雷作用。此外,应该加强对线路经过地域的环境考察,避免在线路经过的地方出现过多的障碍物和树木等。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对施工地域是否存在严重污染的工业区进行查看,对于存在污染的地区,应该加强对供电设备的防腐处理。

结语: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各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首先应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规划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已经完成的施工环节进行及时的维护,同时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处理,做好防雷工作,对配电网线路经过的地区的环境进行勘查,消除各种障碍。

8.电业局配电箱技术标准及要求 篇八

关键词:林业育苗;播种育苗;育苗容器;苗期管理;技术要求

前言

林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苗木育苗的管理在林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林业越来越重视育苗这一环节。而林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对苗木育苗的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并且提高苗木育苗水平,为林业带来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林业育苗技术概述

多年来,我国林业方面的育苗技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常使用塑料袋、蜂窝纸、辣椒管等装填粘土,这些方式普遍存在苗木根系纤弱和卷根、稀根、偏根等问题,是我国在林业育苗技术上的缺陷,这也是我国人工原料林普遍低产的重大原因。通过育苗容器的发展以及在苗期的管理使得林业育苗得到了新的发展。

2、林业播种育苗技术要求

2.1 种子的选择分析。应该对其进行种子检验,从而确定种植的种子及其播种量。

2.2 种子的消毒分析。应该在播种之前采用药剂拌种或者浸种,从而避免针叶树育苗出现猝倒病。

2.3 种子的处理与催芽分析。主要有冷水浸种、温水浸种、高温浸种、化学处理、机械搓伤和层积沙藏等几种方式。其中冷水浸种主要对种粒比较小的榆树和杨树等进行处理,温水浸种的水温通常介于30摄氏度和40摄氏度,主要用于对种皮比较厚的种子进行处理。而高温浸种水温则在70摄氏度至90摄氏度,主要对种皮比较坚硬、质密而且透水性不好的种子进行处理。种皮有油质和蜡质的种子一般都会通过化学处理方法来解决,比如不容易发芽的漆树种子,可以采用浓度为60%的硫酸浸种半个小时。但是被硫酸浸过的所有种子都应该将其漂洗多次,并且浸泡一段时间再播種。而机械搓伤处理方法主要用于种皮比较质密坚硬的种子,层积沙藏则适用于部分阔叶树种和大部分针叶树种的种子。

2.4 播种育苗的时间分析。一般都会按照树种类型与气候条件来对播种时间进行确定。如果树种适宜在春天播种,则应该适时早播。如果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维持在10摄氏度或者旬平均气温5摄氏度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播种。如果树种对晚霜比较敏感,或者在有风沙、干旱的地区,应该适当晚播。另外,应该将适宜在秋冬季播种的树种在土壤结冰之前播完。一般来说,杨树、柳树、榆树或者桑树等树种适宜随采随播,只是这些树种的播种时间不能比八月中旬晚。

3、林业育苗容器技术要求

3.1 容器育苗的根本和发展趋势

传统上,在林业育苗中人们认为采用各种容器育苗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是,容器育苗更根本的理念是培育平衡根系、空气切根(形成根愈伤组织)、繁殖材料幼化等。现在大多数种类的育苗容器已经淘汰,单体、易穿透、易分解、不回收的容器已成为主流。各国大规模使用的只剩下几种,从技术角度考虑,以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最为先进。最新出现的压缩饼圆型容器也正日渐推广。这种容器在制作时已在基质中加入了缓释全肥,经干燥、压缩后,体积很小(类似压缩毛巾),所以非常便于远距离运输和销售。

3.2 容器育苗技术操作技把关

①做好容器摆放苗床,整齐地排放容器,以便管理;②保证基质装满容器,保证基质湿润,基质要采用肥沃的森林土;③保证苗木不失水,在装填苗木的过程中,要假植好苗木,始终要保持苗木根系湿润;④保证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保证苗木根系不外露,剪掉苗木太长的根系;⑤及时供水,容器装填好后,要有水源保证,要及时浇水以保证苗木不缺水,保证苗木湿润。通过在实践中把好以上几关,做好以上苗期的及时正确的管理,那么就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育苗的根系,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使我国改变林业育苗方面的不足,林业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改善。

3.3 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可以有效的反映育苗的理念。以往人们只依照苗的大小、粗细及根系来评价,但是,同样的标准下,苗却有可能是老化的苗木。因此,要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根据先进国家的育苗理念形成的评价标准,对无法从苗木外观上断定苗木质量的一些标准进行了加强,如扦插苗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根系是否平衡、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等。在传统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些评价标准,那么对苗木的质量评价也就更加的科学合理。

4、林业育苗苗期管理技术要求

在确定了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在育苗过程中的苗期管理则能有效的将技术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做好种子贮藏及处理、整地和施肥、作床、土壤消毒、播种等育苗的前期工作,保障育苗的基本条件。在苗木出土前,要保证苗床湿润,等苗木出土达到30%左右时要及时采用退菌特、多菌灵等农药500倍液及时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1星期左右要喷洒一次消毒液,防治苗木病害。中耕除草应根据土壤板结情况而定,一般待幼苗长出真叶前后开始,以后每隔30天左右松土除草1次。苗木出齐后1个月左右开始间苗,间密稀留,间掉生长势弱的苗木,一般保留400~500株/平方米壮苗,留苗量15~18万株/666.7平方米。对新育苗,应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苗木出齐后的30天左右进行,以氮肥、磷肥为主,尿素10~12kg/666.7m2,以后每隔10~15天追施1次。追肥方法以沟施法为主。留床苗的追肥时间,应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的追肥时间,以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为主。苗木出圃宜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起苗时保证苗木不受伤,主、侧根系完好。临时假植,应在背阴干燥处挖假植沟,将苗木根部埋入湿土中进行假植;越冬假植,将苗木全部埋入湿沙中,及时检查温湿度,防止霉烂。外运苗木每50株一捆,根部蘸泥浆,并进行包装,苗捆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和数量。远途运输应遮盖帆布,中途洒水保湿。对于任何害虫的防治,都要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综合防治方法不是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的简单拼凑,要根据虫害程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进行运用。化学防治方面在蛴螬幼虫期有两个最佳防治期:一个是4月底5月初,幼虫经过一个冬季的越冬休眠,此时幼虫刚刚上升活动,抵抗力弱易杀死;另一个是7月底、8月初,此时蛴螬刚刚孵化出,为害轻,也易杀死。防治时,用50%辛硫磷200 倍液或“3911”乳油500~800倍液在苗床上用粗木棍扎洞灌根,扎洞时应在不同播幅扎2~3个洞,扎成“品”字型。灌注后,再覆土盖住,以防苗根漏风;人工防治:采用深秋季节苗木出圃后人工挖掘捡拾,或7月底8月初雨后的清晨6~8点,由于蛴螬不耐水湿会自动爬出土面进行活动时进行人工捡拾;物理防治:在金龟子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也可在黑光灯周围喷洒胃毒性农药,以便杀死金龟子成虫,防治诱杀灯周围虫害加重。

5、结束语

总之,苗木对于造林来说属于物质基础,而苗木所生长的场所就是苗圃,对于苗木采用何种育苗技术及措施,关系到林业育苗的根本发展,好的育苗技术及管理是苗木质量和林业需求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

上一篇:开题报告及论文写作要点及要求下一篇:happy的副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