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家教的方法(精选9篇)
1.成功家教的方法 篇一
品格的修养也是妈妈从小强调的,并且一直持续至今。小时候重点主要在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等,后来便逐渐过渡到谦虚,宽容等。
小学时,我曾认为只有成绩才会引起妈妈的情绪波动。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抄袭作业时,妈妈进了房间。她问话,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知道我在抄作业后,她没有像我考砸时那么愤怒训斥我,只是说:“我平日是怎么教你的?学会抄作业了?你想骗谁啊?书你可以念不好,但不能做不好人……”我看着她的脸色由通红变为苍白。那天下午放学,我看见她一动不动地倚着门框,呆望着天空。晚餐时,她平静地对我说:“今后不可以再做这种事了,知道了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对她撒过谎。也是从那一次,我明白了学会做人远比成绩优异重要。
我做事比较拖拉,容易烦躁。妈妈总告诉我,要冷静果断,别动辄怨天尤人,乱发脾气。每当我自私任性,与朋友闹矛盾时,她也总说,不要凡事归咎于他人,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把对于我品格的培养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以身作则,言行相顾。
此外,妈妈经常强调一点是要善于观察,反思,这样一方面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品格,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技巧。
以上是妈妈对于我的教育中几个主要的方面。在此向她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她含辛茹苦为我做的一切。
2.成功家教的方法 篇二
1 成功的项目管理的关键点
1.1 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
工程合同的签订是项目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对签订的工程合同进行了解, 确定施工的范围以及合同的价款和结算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掌握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风险, 对风险进行归类和识别, 比如根据合同和工程设计图纸、政策性要求、业主对项目的目标要求, 从质量、安全、工期、工序实施效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和业主进行洽谈, 通过设计变更或办理工程签证等方法, 改变原合同结算方式, 实现风险化解的目标。对于无法规避的风险, 可以借用合同或协议, 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项目风险的其他组织, 如分包。并对盈利的条款进行估算, 细化管理, 将目标利润空间设定到一个更加合理的层次, 通过项目物料成本分析, 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和对比, 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 争取利润最大化。
1.2 构建出项目管理团队
项目管理团队是一切项目管理的策划者和行动者。一个好的项目管理团队, 对项目管理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项目的负责人要建立一个有创新和良好团队精神的队伍, 并隔段时间进行再培训, 在工作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支持,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并提高团队的荣誉感, 促进团队和项目管理的良性循环。
1.3 项目按计划开展
根据合同条款的要求和企业战略实施目标的角度, 我们要设定建设项目的几大目标: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科技、文明施工、CI创优等。另外, 编制详细的《项目管理策划书》。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盈利点及项目的主要风险点, 重点通过签证、材料认价、工程图纸设计变更、施工工艺优化及工序调整 (减免) 等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通过项目主要物料分析和总体进度安排, 降低工程非实体部分的投入。最后, 资金收支计划, 通过资金策划, 提高现金流入, 化解结算和拖欠风险, 合理控制资金支出, 降低采购成本, 确保施工生产资金的正常周转, 压缩资金投入, 化解项目资金压力。
1.4 加强项目过程的控制
我们在加强过程控制的时候, 要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为主线控制。主要体现为:施工方案的全优化:质量管理强条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物料采购控制化;劳务管理人性化;过程签证开源化;成本分析具体化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 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最后我们可以开展月度的分析会, 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5 加强工程的竣工结算
从合同条款的谈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周到明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操作做法, 对涉及工程结算或索赔的施工做法必须具体、详细, 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收集整理工程施工中的一切签证资料。加强结算校审, 力求工程量的准确, 尽快回收收益。
1.6 归纳总结
通过总结, 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 便于在下一个项目管理进行弥补和完善;也可以将管理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进一步完善, 在下一个项目进行推广和应用。总结经验和教训, 能使我们自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能使我们的管理更快更高提升, 有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低成本竞争, 高品质管理, 是我们企业成长壮大的源泉。
2 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既是咨询公司管理的基本环节, 也是咨询公司的基本管理单位, 更是咨询自足效率的保证。缺乏适当管理的项目, 不会有适当的项目预算, 不会有项目成本控制, 最终也不会有项目绩效考核, 这是组织无效率的表现。通过项目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成功的项目管理能够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为企业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上的开支, 使得企业项目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 也更有利于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总之,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成功的项目管理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利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项目管理在公司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随着人们对项目及项目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 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了项目管理培训,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项目管理的学习。对项目的成功管理不只是一个技术或者组织的问题, 而且是管理人的问题。不良的沟通、内部策略、不良的团队工作、缺乏管理层支持和不良的规划都是项目管理不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成功,项目管理,意义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 (3) .
[2]孙清超.面向多产品协同开发的项目管理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 (11) .
3.国外名人的成功家教 篇三
卡尔·威特婴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由于父亲的精心培养,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但是,他父亲十分忌讳这个“神童”的称号,坚持不准别人表扬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德国有一个叫H的督学官,想考一考小威特究竟“神”不“神”。威特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事先约定:“不管考得怎样,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
H先生是一位擅长于数学的学者,出了不少数学难题让小威特做,但小威特却相当轻松地很快解完了这些题目,并且演算正确。H先生见状,禁不住赞叹:“真是超过了我们学者!”威特父亲一听此言,立即纠正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教学课,所以还记得。”接着H先生又出了一道大数学家欧拉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难题,要小威特做。谁知,小威特只用了喝一杯咖啡的工夫就做出来了。H先生高兴地向威特父亲祝贺。“你的孩子胜过了欧拉!”威特父亲听了更加不高兴,严肃地说:“瞎马有时也能吃到豆,这是偶然的。”他知道,所谓“神童”无非是某些人学知识较早一些、深一些罢了,如果陶醉在“神童”的称号上,不继续上进,“神童”便会不“神”。正是由于老威特的教育得法和谨慎引导,小威特避免了某些被称为“神童”的少年通常要犯的骄傲狂妄的毛病,也避免了历来所常见的“十岁神童、十五才干、过了二十变庸人”的厄运,使小威特在学问上始终盛而不衰。
歌德受教于父母
歌德是个独生子,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十分用心。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一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游戏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母亲的教育艺术更不亚于父亲。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做起,并且形成习惯。然后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地“满堂灌”,而是采用像中国的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局。
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他的母亲常常会高兴地笑起来。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歌德8岁时便精通四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许多名著,如《浮士德》,一直流传于世。
盖茨与父母
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养。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尽管他是个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自己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他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
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他逐渐长大时,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得到了友情的满足。
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15岁时,他就为信息公司编写过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1973年春,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他更一发不可收,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尤其是在毕业以前。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在倾听了这位十几岁孩子的演说后,鼓励他好好干。1977年盖茨正式退学。他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与盖茨交谈了5分钟后,IBM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此后,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洛克菲勒的小账本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入账,而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小罗斯福的好习惯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从小养成的依据时间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小时候,罗斯福的母亲为他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上午7点起床,8点早餐,然后跟家庭教师学习2~3个小时后休息。13点吃午饭,午饭后再学习到16点。
我们知道,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里,一个人的精力状况是不一样的。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一位医学博士发现:人在上午10~11点注意力和记忆力最好,在下午15~16点创造力最旺盛。小罗斯福的学习恰恰被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这段时间里。在母亲的合理安排、严格要求下,罗斯福从小就养成了依据时间规律生活的习惯,这对他良好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
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并且一生中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可谓是智能超群、硕果累累。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作为母亲,居里夫人又是怎样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
居里夫人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善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 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院里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作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诺贝尔奖金献给法国政府, 用于战时动员。居里夫人还亲自带着X光机上前线服务,并带着伊伦娜随同前往帮助检查伤病员。战争结束时,法国政府向伊伦娜颁发了一枚勋章,这对年轻的姑娘来说真是极大的荣誉。
孩子们成长起来了,尤其是伊伦娜在战时的经历使她变得更为成熟。这让居里夫人颇感欣慰。
4.我的成功家教方法小学作文 篇四
我们经常听到,要“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再不能抱着“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的意识,家长不是从属的,家长应该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什么是合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为了某个目标而联合起来共同行动。这就是合作。合作中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联合行动,并发挥家长的独特作用!下面我就家长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非常重要。
首先,家长要积极进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是家长的份内事,学习是孩子的份内事。首先家长要认真工作,努力取得成就,这样在孩子心目中就能树立威信。有的家长经常埋怨“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其实,孩子不听话,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地位。也有的家长说“孩子很怕我”,其实,怕便不是一种威信,只是家长与孩子的地位不同,孩子怕家长只是慑于家长的权威。
其次,要明确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老师或家长的事,使孩子能自觉、认真学习,只有自觉了,孩子才会努力去学习,也才能取得好成绩。当然自觉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包括父母的监督,兴趣的培养,积极进取;也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为人处事,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习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成绩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试想孩子要在学校呆十几年,如果成绩不好,他心里会开心吗?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进步,从心理的角度看,人都有向上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更何况是孩子。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积极、正面地去影响孩子。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首先是学习习惯。作为家长,主要是培养孩子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复习、先完成家庭作业后休息等良好习惯。特别是低段,习惯还没养成,培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家长严格督促,甚至陪读一段时间,等习惯养好了再慢慢放手。从心理学上说,大部分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孩子只要努力,成绩都会良好。现实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庞大的家教队伍。其实请家教便不可取,这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看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后靠家教辅导,真是舍本趋末。
其次,是生活习惯。在这方面,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学习、生活有序,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疲惫,也不会产生厌学情绪。
再次,尽可能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使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担。做家务也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为孩子今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有的家务也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还有,要让孩子做到诚信,做到这一点,家长自己首先要诚信,不管怎么样,说到就要做到。大家都知道孟母杀猪取信的故事,当然,孩子难免会犯错,家长不要动辄打骂,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父母打骂而说谎。
三、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习虽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样不可忽视。在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学习优秀,但傲慢,自私,心胸狭隘,人际关系差,甚至有的因为一点小事想不开,轻生自杀,有的竟杀害自己的父母。试想这样的人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我觉得作为家长要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家长的类型大致有这样三种: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的家长其实是封建教育的产物,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棒子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管理效果短期来说可能很有效,但时间长了,等孩子长大了,你试试看,这样的教育缺乏情感沟通,孩子压力过大,使孩子或胆小,或叛逆。放任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孩子很容易出现很多毛病,如小偷小摸、蛮横无理、调皮捣蛋、不思进取、不懂礼节等等。家长不能以自己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为借口,更不能自己沉迷于麻将、扑克、中,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这样会害了孩子一辈子。民主型家长会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孩子,教育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动不动就说:“谁谁谁都比你强。”这样不利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的孩子就会说:“某某家长是处长,你怎么都不如人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有进步了,就要及时肯定与表扬,这样孩子就会有积极性,有自信心,才会不断进步。而有的家长经常犯这样的毛病:孩子得了98分,还说“你怎么才98,为什么就不能考100?”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
还有,不要溺爱孩子。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去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使孩子无规矩,任性。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爱得有法,要立规矩,有原则,规矩一旦定下,就要严格遵守和坚持,持之以恒就能养成习惯。
四、培养特长,全面发展
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但不是全部。辨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特长的培养有利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学一门特长,有时候很枯燥,贵在坚持,这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吃苦的精神;特长能培养孩子的自信;特长能调节学习的压力,舒缓身心;其中运动项目有利于增强体质,缓解压力,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同时还能预防近视。孩子的学习本来就静,建议选一些运动类的项目比较好。现在物质条件普遍较好,结合孩子特点让孩子学一门特长,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当然,特长并不是越多越好,童年应该是快乐的,孩子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过多的特长学习会挤占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要知道玩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所以家长不要一天到晚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这会使孩子腻烦。让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有玩耍、接触自然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更独立。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指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有条件的最好孩子有自己的书房,这样孩子学习不受干扰;没条件的至少提供孩子舒适的桌椅,孩子学习的时候保持安静。
软环境更为重要,家长教育要一致,家庭要温馨和谐,父母关系融洽,关注孩子,给孩子以温暖。有时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妥善解决。父母切忌唠叨,过分唠叨会引起孩子反感。父母要抽空多陪陪孩子,聊天、玩游戏、散步、一起看书等等,这样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有了父母的关爱,孩子身心愉悦,学习也更有动力,孩子的身心也才能健康,也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5.让孩子走向成功的的八种家教方法 篇五
一、新形象确立法: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孩子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孩子的现实。
在家长[微博]的配合下,为自己的孩子确立新的理想形象。
新形象确立法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形象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智者形象,强者形象,健康形象,
健康形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少生病。
道德形象:善于关心和理解他人,懂是非,懂善恶,有社会适应能力。
自在形象: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兴趣广泛,开朗活泼。
道德形象,自在形象。同时具备优秀的现代意识具体有以下方法帮助你确立新形象:观想确立法;描述确立法;行为确立法。
智者形象:聪明,想象力丰富,爱动脑筋,学习能力强,有创造力等。
强者形象:自强,自立,自信,不怕困难,敢说敢做,对人不亢不卑等。
应该具备的现代意识有:独立,主见,竞争,奋斗,创造,效益,金钱,社交等。
1.观想体会确立法
具体做法:经常想象孩子的新形象,从今天开始,把孩子的新形象当做孩子的现实,不管孩子暂时是什么样子。想象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造力。有心理素质方面,在道德方面,在健康方面,有自在状态方面都把孩子想象成你理想的样子,并用对待这种新形象的样子去对待他。
家长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新形象应该是这样的:
和蔼,微笑,欣赏,理解,平等,关心,尊重,耐心,倾听,指导,从容,自信。
现在就想象一下:您在孩子面前特别和蔼,想象孩子就在自己面前,您很快就能找到感觉。
2.描述确立法
就是用语言不断描述自己为孩子设计的形象。你对别人介绍你的孩子,你对孩子评价他自己,这个描述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小时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让你自己听到这个声音,更要让孩子听到你的描述。
你把孩子设计成什么样,以后就要怎么样来说,怎么来描述,而且用各种具体的话反复地描述。
为了更好地实施,家长自己也要在别人面前描述自己的新形象:我自己变成了一个新家长,我很自信,我很乐观等。
3.行为确立法
任何形象设计都要通过行为体现出来,通过行为确立下来。你为孩子设计的任何新品质,只要让孩子在这个品质中行为,这种品质慢慢就固定下来了。比如对胆怯的孩子,让他到商店柜台大声问阿姨:买这个要多少钱?当他大声问完后要肯定他表扬他,他这样行为一次,你就肯定一次,这个品质就固定一次。所有给孩子设计的形象都要通过行为固定下来。
每一种设计的品质,你都要让孩子重复一次,两次,三次,有的时候一个品质对于一个很小的孩子,重复两三次就能建立起来了。
二、心理暗示法:
事例1:冻库在常温下冻死人;
事例2:两个病人检查癌症,取样颠倒引发的结果。
事例3:夫妻之间的抱怨让对方真的成为你抱怨的人。
事例4;相貌普通的女人有意赞她漂亮,她的神采飞扬。
事例5:羞怯的男孩在得到赞扬后大声说话,大变。
请体会:微笑乐观,心比天宽,顶天立地的感觉。
家庭教育中主要五个方面对孩子运用心理暗示法,智力教育,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强者教育,新健康观念的教育,道德教育,自在状态的引导,让孩子进入我们为他设计的那个良好形象,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家长自己。
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
相信自己是坚强的、自信的、勇敢的、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充满活力的;
相信自己懂是非,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
相信自己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向上的积极性,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暗示语言要求:
1.语言要简炼;
2.语言要明确;
3.语言要肯定,不要从否定角度说:所谓肯定就是说孩子聪明,如果说孩子不傻,就是从否定的角度说;你是好孩子,就是肯定的说,你不是坏孩子,这叫从负面切入。有了简炼、明确、肯定的语言,然后就是重复说,反复说,就能形成一个对孩子的完整的心理暗示。家长要设计一套常用的语言暗示体系,例如:宝宝爱动脑筋,爱提问,爱学习,宝宝真勇敢,宝宝不怕生人,很大方,宝宝很勤快,宝宝性格很开朗,宝宝很爱干净,宝宝很关心人,宝宝很爱运动,宝宝很爱劳动,宝宝是个诚实的孩子等。
4.犯了错误怎么办?
6.成功家教的五种说话语气 篇六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二)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三)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四)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五)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你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保护孩子自尊心
第一,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常拥抱他,并说:“孩子,妈妈爱你。”
第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要时刻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的任何努力都要给予鼓励,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要只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笑逐颜开,“好孩子、乖孩子”这样叫着,而在他成绩退步的时候,脸一下拉好长,让孩子感觉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绩。
第三,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
儿童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动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打骂出来的。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下午,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我是独自散步,没想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据说这个孩子长大后进入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成了一名作战勇敢的将领。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管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事已司空见惯。有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给人争气。有些家长、老师看孩子不顺眼,总是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简单粗暴,不讲方式方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合格的家长、教师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坚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人才。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一定要给孩子讲的10个故事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意志轰然坍塌。
结果很显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温馨提示: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永远记住:自己才是一枝宝箭。
乐观者和悲观者
从前,有一对夫妇养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卖煤为生,小儿子则卖雨伞。每到下雨,母亲就唉声叹气说大儿子的煤要卖不出去了,天晴时,母亲又惆怅抱怨小儿子的伞没人要。但父亲则和母亲恰恰相反,下雨天,他为小儿子高兴,天晴时,他为大儿子叫好。
温馨提示:性格决定命运,乐观的人会在逆境中找到快乐,悲观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飞翔的蜘蛛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温馨提示: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年,一个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学术权威,还有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创业艰辛过分地夸大了。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进行了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这本书后来鼓舞了很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必有收获。
温馨提示: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勇于冒险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好心,可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温馨提示: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再试一次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温馨提示: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是他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贼想等到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大怒,从梁上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而曾国藩便是凭着勤奋和坚忍的毅力成为一代宗师。
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会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居安思危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到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温馨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千万不要相信,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那是自欺欺人。你也在井里吗?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是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已经太大了。农夫于是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泥土一铲铲进了枯井。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头驴子好像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往井底探头,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便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温馨提示: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别让‘富养’变成‘负养’
最近看了好几篇有关【穷养儿富养女】的博文,对这个话题很是感兴趣,后来在百度里搜索了下有关这个话题的文章,发现很多博主对这种观念的定论都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参照传统理念写的。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意思是说,假如养的是女儿,就要尽可能地为她营造一个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从小使她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品味,会创造有情调的生活。富养的女孩,从小会被带着出入各种场合,添加阅世能力,等到花般年纪,再到尘世里艰难成长,便不易被各种浮华和虚荣所迷惑,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在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下,很可能被花言巧语所击败。富养的女孩,因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身真实追求的东西。
假如养的是儿子,就要刻意使他尝试生活的艰辛,从小磨砺他坚强的意志,以备将来他能担当应尽的责任,从而成长为一个真实的男子汉。----(来自网络)
细细品味这几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哦,但是感觉那是针对古代女子的教育而写的。因为那时候的女人不需要参与社会竞争,有条件的家庭将女儿捧在手心养育也是为了其将来能嫁户好人家相夫教子而努力培养其的品质。可是在现代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社会里,女人和男人都共同担任着创造社会价值,都各顶半边天的时代里还应用这种富养女的过时观念未必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富养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就是物质和精神。本人觉得这两方面的富养有轻重之分; 1;物质方面没必要过分富养;如果在一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富养的情况下父母以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自己省吃省喝省穿)为代价来满足女孩的物质享受的话,那样会让女孩子养成自私虚荣的性格,等长大成人面对社会的各种物质诱惑而自己没有能力过上这种‘享受’的生活时,反而会自甘堕落或是被不怀好意的男人诱拐而去。
父母何尝不凭自身的经济条件养育她,大人吃什么她跟着吃什么,大人穿什么档次的衣服她也跟着穿这档次的衣服。这样从小训练她在家中不搞特权,也就不会养成她自私和虚荣心等性格了。
如果家庭条件本来就很优越,父母完全有能力让女孩从小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么请问你能保证你的孩子长大后就有能力让自己的优越生活质量不降低?人生都会遇到高峰低谷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是从低谷走向高峰的话是种幸福,相反如果她从小就处在高峰而到了人生的某一阶段掉入低谷的话对她来说是种打击,除非父母从小培养了她超强的意志力和拥有健全的人格。但是这些品质是需要经过苦难磨练的,请问你从小就给了她优越的生活条件,那她哪有什么苦难机会受到磨练呢?说得通俗些就是人过惯了好日子很难再去过苦日子。
2;精神方面一定要富养,应该尽量给她提供好的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不是所有没被富养的女孩子都像‘海藻’一样自甘堕落成为‘小三’的。反而有些穷苦人家的女孩还更有志气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也不是所有没被富养过的女孩就会被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而诱拐而去。一个女孩是否拥有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身真实追求的东西等优良品质正是从小来自父母的精神富养和自身的挫折经历,而与小时候是否享受过优越的物质生活没多大关联。
以前在乡下婆家我看到过两户穷苦人家的女孩子同时向她们的母亲要求买自行车用来去上学的。F的妈妈向F抱怨手头紧张没有余钱买自行车,可是F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说;‘我们班里XX同学都买了,是她妈妈借钱买的,你也可以先去借下钱来买啊!等我长大了赚了钱一定还给你们的。妈妈被F吵得没辙,也因为爱女心切就借钱买了车以了她的心愿。可是后来她的车子用了不到半年就被她搞坏了,又要求妈妈再买,这时妈妈手头宽裕些有钱了就又买了给她。而且女儿要求买漂亮的衣服妈妈不拒绝,女儿要求买滑板车也依她。反正现在手头有钱了只要女儿提出买什么东西只要在妈妈的经济允许的范围之内妈妈都答应F,这样F在同龄孩子面前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很是高兴,对妈妈也特别的亲热。可是她不知道妈妈是因为这几个月工厂里有活干,通过加班加点收入多了起来。她无法体会父母的钱是来之多么的不易,而尽情地享受着她的特权待遇。
W向妈妈开口要求买自行车时,她妈妈没有像F的妈妈一样抱怨没钱,而是对W温和地说;‘买辆自行车去上学是很方便啊!不过我身上的钱不够,这个月厂里快要发工资了我加加班吧!明天星期六你来我的车间帮我剪线头吧?那样我可以提早完工晚上在家里陪陪你啊!’W欣然应许了。第二天,当她在妈妈的车间看到妈妈汗流浃背的坐在电动机前缝制衣服的神态时,心中隐隐作痛,原来妈妈的工作是如此辛苦,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她勤快地帮母亲打杂了一个上午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不买自行车了,其实走路上学也很好的。’妈妈当然知道W为什么改变主意,但没答话,心里暖暖的。在她发工资的第二天就跑到镇上给W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W对这辆车爱不释手,保护有加。每天都要擦洗这车子。从那以后W的妈妈说她女儿从来不要求买‘奢侈’的东西,还总是安慰妈妈不要太辛苦。
通过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W的母亲对女儿实施了精神富养,所以W才会懂得感恩和有主见。从母亲的身上学到了劳动的价值,这种人格魅力是会耳濡目染到女儿的人格发展的。相反F的母亲出发点是痛爱女儿的,可是方式不好而导致女儿的人格发展有偏离的迹象,说不定长大后会成为‘海藻’类型的女孩。
除了以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富养的方式外,还有一种心灵沟通的精神富养也很重要。那就是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尽量陪在她的身边,以给她安全感,这样对她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提供自信心,长大后不自卑内心等性格缺陷。
如果家庭条件好有能力为女儿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建议不要那么容易就满足孩子的欲望,而是让她了解这些优越都是来自父母的辛苦奋斗,然后让她做出好的表现或是成绩来作为奖励。还有必要让孩子经受些挫折教育。
我觉得男孩和女孩都要物质穷养精神富养,加上父母的细心观察,耐心引导,狠心训练和爱心沟通,这样不管男孩和女孩都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立足于社会。
这是本人的对【穷养男富养女】的观点,也许过于偏激,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培养孩子自立——中国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家也许听过这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我们中国的教育家和日本的教育家在我们中国举办的一次夏令营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五公里徒步走,孩子的后面有一辆大客车,如果谁走不下来,可以无条件上后面的大客车。开始倒还顺利,走到中途天气突变有刮风又下雨。有的孩子就坚持不住了,陆陆续续上了后面的大客车。好不容易到了终点,当家长们打开大客车的车门,从车上下来的全都是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日本的孩子。每一个日本孩子就是再艰苦也顶着风冒着雨,走完了全程。听到这里不知诸位感想如何?我是万分感慨:难道我们中国的孩子有问题?错!是我们中国的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事后,日本的教育家评论:“中国人,你们这一代太不是我们的对手”。中国的教育家也不无忧虑的说:“日本式的教育,是在培养狼;而中国的家庭教育,是在培养性格温善的羊。”
当今社会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能够凭自己的素养开创一片天地,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可是,在家长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同时,也包办代替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方面的事情。有不少父母把溺爱当成了关爱,把孩子当成宝玉,“含在嘴里怕溶了,放在手上怕摔了。就是不想让孩子吃半点苦头,这样我们的孩子怎么能承受风雨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能够自己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家长不得不转变的观念:
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一岁多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不起,别人把他抱起来,他哭着趴到原处,嘴里喊着:“妈妈抱、妈妈抱。”妈妈急忙跑过去抱起孩子,孩子才止住哭声。孩子自己能不能爬起来?回答是肯定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成人的鼓励,如果最初妈妈用亲切的声音:宝宝长大了,会自己爬起来。孩子会乖乖的自己爬起来,他没有理由哭闹不止。如:幼儿入园时有一个孩子哭闹不止,问其原因:妈妈忘了给他带小手绢;急着上班的妈妈也不得不返回家给他拿手绢。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想着。如:早晨孩子磨磨蹭蹭不穿衣服,父母急急忙忙给穿上,没准孩子在偷偷乐呢:“又一次战胜了你们。”四五岁的孩子吃饭不好好吃,家长在孩子玩的时候忙里偷闲喂他一口,并且还需要好言相劝,孩子才张开金口。
身为父母,在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的事情时,父母不给予帮助,这是父母不尽职。然而,当孩子有独立完成这件事的能力时,作父母的就应要求孩子独立完成这件事。作为一个人,他没有摔倒了能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他怎样去生存;如果一个人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他会生活的很糟。那他怎样去竞争。
二、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想。
如:刚刚买回的积木,孩子可能不太会搭。家长可以给以引导,聪明的家长是不会把示意图给孩子看。父母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机会。
训练孩子思考的习惯。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他自己去动手动脑,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锻炼孩子独立的人格。
有的孩子不论做甚么事情都需要大人陪着,就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要大人离开。幼小的孩子在一起玩,难免会发生争执,就大哭大脑。如:抢玩具,作为家长不应指责训斥,更不应该哄着对方给哭闹的孩子以让步。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学会用语言交流,已达和解。
作为家长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落后,作为我们国家的公民,更不希望我们的国家落后,年轻的父母们要肩负起自己光荣而艰巨的职责,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各方面相对独立的人才,这不是一句空话。
努力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要早点教孩子认字吗?作者:lei 来源:未知 更新:2010-03-03 10:11 标签:幼儿教育,家庭教育,认字 14 导读: Q:我的女儿 1 岁 9个月。我的周围有不少父母已经开始教孩子认字了。可我听一个朋友说,千万别太早教孩子认字,因为她很早就教儿子认字,后来上学后孩子就觉得老师教的他都懂,上课不好好听,成绩也不好。我现在有点犹豫,该不该教孩子认字? A:让不让孩子
Q:我的女儿 1 岁 9个月。我的周围有不少父母已经开始教孩子认字了。可我听一个朋友说,千万别太早教孩子认字,因为她很早就教儿子认字,后来上学后孩子就觉得老师教的他都懂,上课不好好听,成绩也不好。
我现在有点犹豫,该不该教孩子认字?
A:让不让孩子早识字,其实和我们是否想清楚让孩子识字的目的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早点识字,可以让孩子上学后走在别人前面,这样孩子就会更加自信。那么,我们就必须去想:如果孩子没有学会学习,这种自信能够维持多久?
而且,不同的孩子,走进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机遇。你的孩子识字快,有的老师会特别欣赏,有的老师却会因为她做小动作而烦恼,还有的老师因为要照顾大多数而对她视而不见。其实,无论孩子是否识字,都有可能遭遇老师的这三种态度。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态度,和老师形成积极的互动,才是她的自信心能否持久的关键。让孩子识字是否好,还和我们对孩子识字过程是否有清晰的认识有关。
宝宝睡眠的十二不宜作者:lei 来源:未知 更新:2010-02-27 09:06 标签:宝宝睡眠,成长指标,护理保健 7 导读: 一不宜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
一不宜——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二不宜——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这样的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三不宜——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四不宜——不宜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孩子在妈妈摇篮曲的哼唱声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五不宜——白天不宜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六不宜——不宜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七不宜——不宜睡得太晚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八不宜——不宜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
在让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送轻柔舒缓的音乐等)之后,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离开。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与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家长不在,他就会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九不宜——不宜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妈妈就摇得越起劲。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十不宜——不宜搂着孩子睡
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但这么一来,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此外,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甚至难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十一不宜——不宜亮灯睡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十二不宜——不宜让孩子俯睡
7.成功家教的方法 篇七
一、潜心研究学生心理, 因人而异开展教育
(1) 给予学生尊重。尊重是人类情感需求金字塔中较高的层面, 对于高中生而言, 他们已经逐步具备了独立的人格与情感,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 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只有给予学生尊重, 才能保证学生内心充满积极的情感,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2) 给予学生关爱。对于高中生而言,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惑,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会造成一些影响。作为班主任, 应当给予学生关爱,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情感上, 都要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只有帮助学生梳理好了思想, 解决掉了问题, 才能够让学生轻装上阵, 向着成功的目标快速前进。
(3) 给予学生鼓励。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激励的眼神, 在高中生的心里都会产生一阵涟漪, 班主任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 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适度的表扬, 尤其是对于班级后进生而言, 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以此增强学生上进的信心与动力, 使其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二、善于搭建平台载体, 给予学生展示机会
对于高中生而言, 只有充分展示自我, 才能够肯定自我, 提高前进的动力与信心。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教师应当立足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搭建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增强学生自信心。
(1) 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目标。高中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这样的差异并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弥合, 作为高中教师, 应当正确认识这一点。较为恰当的方式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 保证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着自己恰当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并进行分层考核, 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满意的成绩, 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动力, 提高学习快乐指数, 获得更大的成功。
(2) 班级管理中提高参与程度。班级就是一个家, 每一位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管理工作, 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增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情感。如笔者在班级实行了自主管理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分为六大类条款, 要求学生代表与班级干部共同参与管理, 全体学生进行相关表彰的评选, 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提高学生的遵纪守规意识, 增强其协作能力, 为学生各方面的成功积淀了深厚底蕴。
(3) 集体活动中鼓励展示自我。高中生在不同的方面发展各具所长, 关键在于教师创设一些恰当的活动载体, 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所长。如笔者在班级管理中, 利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契机, 安排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为大家进行表演, 许多学生的特长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为大家所熟悉。这样的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特长, 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具有促进作用。
三、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形成教育引导合力
作为有经验的高中班主任, 应当深入研究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思维特点, 将各种有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资源整合起来, 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提高教育成效。
(1) 发挥先进人物激励作用。自古以来, 成功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达到的, 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努力走向成功的过程中, 需要借助这样的先进人物进行导向指引。如笔者先后选取了多名近代与当代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作为教育的素材, 不仅向学生介绍, 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联系自身的实际进行思考, 发挥思想引导的作用。
(2) 发掘身边典型予以引导。高中校园中有许多鲜活的事例, 只要教师加以发掘, 各种正能量的人物随处可见, 有身残志坚的, 有废寝忘食学习的, 将这些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发掘出来, 以学生身边的人教育学生, 教育的生动性更强。
(3) 结合案例分析加以鼓励。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引导, 笔者在班级精心选取了在不同方面做得较好的学生, 安排他们走上前台, 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的做法。不仅有学习技巧方面的传授, 还有各方面的先进事迹, 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 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正能量的渗透教育, 并对学生产生了激励的功效, 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攻坚克难。
8.成功家教的方法 篇八
“我回上海后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很严肃地跟儿子们说了我写书的计划。刚开始他们当然很高兴,以为他们就快变成名人了。后来,总算弄清楚,原来我只是在征求他们的同意,可以让我把一些他们的‘秘密’写出来。起先他们想了很久,然后交头接耳说了两句。老二代表兄弟俩郑重地说可以,但要提成。天啊!竟然有这样的事。后来忠厚的老大看不下去了,他跳出来解围。算了,老爸,反正书也卖不了几本……他拍拍我的肩膀算是‘批准’吧,就这样,我的写书计划里,关于内容中私人信息的披露是正式获准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无不反映出孩子们可爱而善良的天性。我们可以在那些日常生活画面中,理解中国知识精英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给家人留下感动,如何协调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有关教育下一代的诸多问题。应本刊邀请,蔡桐木先生特忙中抽空,写文章谈谈他的教子经,以期与“忙爸爸”、“忙妈妈”们共享。
孩子不但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更是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下一代。21世纪中国要成为全球强国,当然眼光要放远,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能独立思考,并且有健康的世界观。
要快乐,因为中国人在历史上有太多的苦难,我们自己不能陷在悲情里,悲情成就不了建立世界强国(或世界级企业)的大事业。同时,孩子也应该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去面对多变的人生旅程,活着才有意义。能独立思考才能有创造力;有世界观才能符合潮流,不只吸收新知识,更能看清努力方向。我读唐代的历史,觉得这是最具国际观和多元的年代,和成就大唐盛世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中国人并不只是黄皮肤,而是要有比目前先进国家更优越的文化气质和底蕴的。
我的孩子算是比较幸运吧,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他们从小读国际学校,同学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可以比较早接触不同文化,理解中外的差异。英文和中文母语一样流畅,可以用四天看完一本原文的英文“达文西密码”或七百多页的原文“哈利波特”,能用流畅的英文说写,跟老外讲笑话段子。自然,他们的自信心就很强,不会见到老外就脚软。第二,他们不用面对传统中式教育中“记问之学”为主的方式,不用做写不完的作业,和同学间没有很多不必要的竞争。“记问之学”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差。这在企业里面尤其明显。而中国人超强的竞争性有时候约束了我们合作的能力。新的国际观和人的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合作代替对抗”,团队精神和合作不就是许多企业所强调的吗?另外,他们可以自己有很多好玩的课外学习,例如打高尔夫球,学围棋、乐器,打游戏机和读许多课外读物。这些是快乐的来源,也是自主性的培养方式。还有,就是能够陪我们经常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去旅游,增广见闻,算是幸运的下一代。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放任地让他们以此满足。在我的书上提到很多我们自己家庭教育的方法,如何去弥补学校教育,尤其是在核心价值观和人性素质培养的上不足,例如我经常问的:
○ 为什么一个最好学校毕业,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在做事时会变成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还好不是贪污受贿)
○ 为什么会有最好学校毕业的学生一遭遇挫折就会想要用解决自己的生命或别人的生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为什么整个社会到处都在谈“诚信”,而结果是相反的仿冒造假横行?是不是我们印证了老子道德经的道理,社会上的诚信沦落了,所以才必须重新标榜诚信,建立互信?那么家庭又能做什么?
○ 如果连排队都会被认为傻,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在鼓励投机取巧呢?那么作为父母的你,是应该坚持原则,还是让自己与孩子同流合污呢?
○ 为什么很多国际大企业的外籍最高领导,可以朴实无华地一个人旅行,开会的时候自己倒咖啡,和员工平等排队吃员工餐?而在国内很多不怎么样的公司领导们却是前呼后拥,等着别人侍侯?是老外更懂人人平等,还是我们的文化更能接受社会地位不平等?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外国人来国内领养出生有缺陷的儿童,来国内做慈善义工,我们对人道及弱势群体的关心和付出却不足,问题在那里?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做什么?
我认为,家庭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学校。父母不仅要花钱教育他们,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丢给学校,父母的责任就没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时间,还要有方法。尤其现代父母都要为生活忙碌,是忙爸爸和忙妈妈。但是忙不应该是借口。我的书里介绍许多我们家里用的方法,探讨了许多价值观的培养问题,算是野人献曝,供大家参考。
举个例子,例如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这样的“小事”吧,未来的世界是个知识、信息爆炸的世界,专家都认为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是最好的面对的方法。所以孩子应该从小养成喜欢看书的习惯。国内的看书习惯和看书的量,和先进国家比起来算严重落后。这个从机场就看出来。欧洲,北美机场默默看书的人多,我们的机场吃东西、打牌的占多数。要让孩子养成看书习惯,家长和老师就不能只约束孩子看什么书。我们家孩子看各种书,从食谱、花卉园艺,到科幻小说、实验教材、漫画、佛经,等等,无所不包。
我自己很爱看书,每一年都要看超过50本的书,尤其看很多的中国历史书。这个暑假,我和孩子们一起看《六祖坛经》。对我来说是复习,对他们则是新知。我看的是文字版,他们是漫画版,但并不影响我们在饭桌上讨论书里面的公案和典故的趣味。有时侯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书籍内容,都会烙印在孩子的心里,成为将来他们价值观的一部分。禅宗的清凉自在,可以是孩子将来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而孔子的中心思想“恕”,也就是孔子回答子贡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其实跟他们将来上大学学习商业课程时会学到的“客户中心”(Customer Focus)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现在看到了,就会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中文教育很重要,而我们为了弥补外国学校的不足,除了每星期几次的中文家教之外,也经常身教和言教。我一直认为父母才是孩子教育成功的核心因素。
9.成功学书籍之《成功家教启示录》 篇九
朱新均,男,汉族,1938年4月生。江西上饶人。1955-1960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铸造专业学习。 毕业后留校工作。1983年调教育部,历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教育报社党委书记,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兼社长,1995年起任国家教委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成功家教启示录》内容简介:
今天,我们该怎样做父母?面对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家长心存困惑,为子女的教育与成长操碎了心。
《成功家教启示录》从正面以真实生动的故事告诉家长:优秀的孩子不是天生的,他们的成功都是家长精心培育的结果。
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事例选择典型。书中有一个女孩在瘫痪母亲的精心培育下,成为优秀大学生的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母亲把小时得过零分的儿子造就成留美博士的传奇故事……这些不同的故事,与每个孩子的前途命运、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寄寓其中,给人有益的启示。
第二,专家评析事例。为引导阅读和加深理解,每个事例中都有家庭教育专家对该事例的具体评析,因事而异地阐明成与败、得与失的道理,并有机地传播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人才学等方面的知识,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家教成功的内在原因,帮助家长领悟教子成才的奥秘。
第三,学者理论探讨。针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家教热点和难点,该书编者特邀朱小蔓教授、周晓虹教授、胡玉顺副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教育专家,就孩子成长的自然特性、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和动手教育与智力开发等课题撰写了专题论文,从理论上对家庭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多视角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真知灼见对家长们在教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操作上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第四,文字漫画相配。书中收入多幅配文的家庭教育漫画,使全书形式新颖,富有情趣。
《成功家教启示录》书摘:
1.阁楼虽小胸襟宽 叼女出门看世界——瘫痪母亲陈徽黎育女的故事
成功类型: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上海知名的优秀青年。
家庭背景:家境贫寒,母亲是残疾人。
家教特点:残疾母亲以坚强毅力为女儿创造健康成长的天地,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陈徽黎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腿残疾,几十年一直靠双手和轮椅艰难地生活。1995年,她又因单位效益不好而下岗,全家人挤住在一个12平方米的阁楼上,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别的家庭能提供给孩子的玩具、滋补品、旅游机会等,她都无法提供给女儿徐骎(qīn)。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小徐不仅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名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成为全上海知名的优秀青年。她曾在上海学生风云榜中排名第三,她的成绩曾受到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的赞扬。中央电视台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专题片《兴国之翼》中也将她作为新时期的杰出青年代表之一。
徐骎所取得的这一切不仅引起了同龄人的羡慕,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身为残疾人的贫困母亲用什么妙方良策使女儿成才的呢?
徐骎自己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她在上海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中演讲,题目就叫《母亲的爱》。她深有感触地说,母亲在物质上给她的实在很少很少,母亲是靠爱来使孩子健康成长的。
陈徽黎家生活条件很差,本人又有残疾,但她并不因此放弃做母亲的职责,并没有忽视对孩子的培养。
女儿很小的时候,她们住在连阳光也难得能照到的小小阁楼上,局促的环境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和视野。陈徽黎尽管双腿残疾,无力去改变这样的困苦环境,但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地为女儿创造一个健康生长的天地。为了让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晒到太阳,能在开阔空间练腿、练眼,她每天都用嘴巴叼着女儿的衣服,双手在楼梯上一级级艰难地爬行,拖带着女儿下阁楼、走出去,到弄堂、到花园、甚至到街头去沐和风、晒太阳,去看绿树红花,去听车声人语,让孩子走出狭窄的“鸽子笼”,去感受外面的大世界。(多么可敬可叹的举动!陈徽黎这个双腿残疾的母亲,为了让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大自然给予生命的快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而我们许多家长条件比她好得多,却往往只顾自己跳舞、打麻将,将孩子圈在四壁之中。尽管有丰富的食品,尽管有昂贵的玩具,但孩子和大千世界接触的机会被剥夺了,而此时正是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之时,他们的这种求知欲此刻受到抑制,以后再花多少钱、请多少名师,也很难弥补回来。)
这样艰难而隆重的“出游”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一天。(可贵就在这每一天!)尽管她是残疾人,尽管还要上班,但她每天把它当作必须要做的大事,从不轻易放弃。有时下班回来已经累得一步也不想动,但她还是坚持叼着宝宝下楼,眼看着女儿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或手舞足蹈或咿咿呀呀,陈徽黎浑身的疲劳全都消失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并不是从他们能听懂讲话时开始。从孩子出生时起,他的各种器官包括大脑就开始迅速发育,这时候需要给他各种抚爱和刺激,需要让他去听、去看、去摸、去爬,以促进他感官和大脑的发育,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外界刺激越丰富,孩子的大脑和感官发育越健全。这种早期启智教育的效果可供孩子终身受益。)
逢到下雨下雪,母女俩不能出门,陈徽黎就给女儿唱儿歌、讲故事,让她听音乐,还不厌其烦地和她“对话”,不管她听懂听不懂。小小的12平方米阁楼,充满了情趣,空间虽窄小却没有给孩子一点沉重的压抑感,孩子的心灵在广阔的知识和美的天地中遨游。
女儿渐大,能蹒跚学步了,陈徽黎便把她引向更广阔的世界。她靠双手摇着轮椅带女儿去公园,去江边,去郊外,幼小的徐骎跟着妈妈走遍了上海的公园。许多同龄孩子都没她去得多。小徐骎跟妈妈玩得挺开心,她一点都感觉不出她是个残疾人的女儿,倒是挺自豪出门都有车坐,那是妈妈的轮椅。后来,小徐骎慢慢长大了,当她看到妈妈那双因摇轮椅而变得粗糙的手时,她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同龄孩子还不很懂的东西,那就是妈妈的爱。
陈徽黎知道,贫寒的家境毕竟是个现实,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引导,会给孩子带来自卑和封闭的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她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活动,和同龄的孩子一道玩,培养她的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能力。小徐第一次参加大型社会活动——上海电视台娃娃健美赛时,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场面,那么亮的灯光,那么多的观众和评委,她表现得有些怯场,陈徽黎看在眼里。事后,她并不在意孩子是否得奖,而是就这次比赛“怯场”反映出来的心理素质方面问题对小徐骎加以引导。她创造各种机会给孩子锻炼。在走亲访友时带着她,让她和大人孩子都交往,并鼓励她表演学过的歌舞,社会上各类少儿文体活动,她都鼓励小徐骎参加。经过这些有意识的锻炼,小徐骎在各种场合都能与人融洽相处,举止落落大方。她成了上海电台少儿合唱团团员,还是《小伙伴报》的小记者,她能表演、能采访,不但再也不怯场了,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考试或意外情况,都能沉着镇静、从容自如,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人以为徐骎的性格天生就是沉着大方,却不知道这种性格的形成有着陈徽黎的心血。(优良的性格是成功的保证。但性格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青少年时期是性格的可塑期,陈徽黎的教育适当其时,值得家长们借鉴。)
小徐骎这个小时候被瘫痪的母亲用嘴叼着爬下阁楼,走向外面世界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有了一双坚实的翅膀,她的前景无限开阔,但她永远忘不了她的母亲。她在演讲《母亲的爱》中说:“是我那残疾母亲的爱才使我长成一个健康的女孩。”
评点:这是一个动人的真实故事。身有残疾的母亲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向上、德才兼备的女儿 ??
首先是因为陈徽黎这位母亲心理上并无残疾,也就是身残志不残,她的自强不息给女儿上了很好的第一课。
家长的人格最能影响教育孩子,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最好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并不识字,但她给我以生命的教育。”陈徽黎给女儿的就是这种“生命的教育”,她把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传给了女儿,为女儿的成才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其次,陈徽黎是家教的有心人。她用温暖、理解、民主的培养方式,开启女儿的心智,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为了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阳光、空气和各种感官刺激,她用嘴叼着孩子爬下阁楼,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和常人孩子一样的发育条件。为了克服孩子“怯场”,她带孩子参加那么多的活动。她懂得,要孩子成才,首先要让她身心健康,知识的灌输尚在其次。正因为她用了许多“诗外的功夫”,小徐骎才从小打下深厚的基础,为后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强按牛头不喝水 激发兴趣始成才——少年书法家胡鄂的家教历程
成功类型:少年书法家,作品多次获奖,20余幅作品被全国各博物馆收藏。
家庭背景:军人家庭。父亲从事部队宣传工作。
家教特点:改高压训练为激发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鼓励。
5月5日,对于胡鄂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盼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12幅书法作品终于在他心中的圣殿——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他是这次从全国范围内筛选出的当代优秀书画家十人之一,亦是这次参加联展的10位优秀书画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认识和熟悉胡鄂的人都说他是“天才”、是“神童”。他只有14岁,已荣获“中华美首届少儿书法大赛”金奖、“先锋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等45项大奖;成功地举办过两次个人书法展览;他的书法作品有20余幅被全国各博物馆收藏,多幅流往日本、韩国和巴西;他的传略已收入《跨世纪青少年书画家名典》、《国际书法艺术家辞典》等18部大型辞书中。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书画报》等50余家新闻单位分别以“少年书法家”“书法‘神童’胡鄂”等为题报道过他的艺术成长经历。
其实,胡鄂并不是“天才”,也更非“神童”,别看他只有14岁,可练习书法的历史已有十个春秋。
胡鄂的父亲在兰州军区空军部队从事宣传工作,爱好广泛,平时父母练书法时,小胡鄂总在一边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不停地围着父亲转。胡鄂三岁半的时候,一次,父亲在家里给部队写会标,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写完后去一趟厕所,趁着这当儿,小胡鄂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足有一两重的大毛笔就在会标上“照葫芦画瓢”,将父亲刚写好的会标涂得一塌糊涂。父亲见儿子挺爱好写字,心中顿生一念。当天下午,父亲就去文具店买回了一打本子。从此,小胡鄂就开始了练字生涯。
胡鄂没上学时,练字的时间还挺宽裕,上学以后,生性好动的他可让父亲费老牛鼻子劲了。每天练字,都要父母轮流监视,像看“犯人”一样看守,当儿子精力不集中时,父亲就用尺子敲他一下,气得小胡鄂经常鼓腮瞪眼,父亲佯装没看见。 (孩子的兴趣就像三月里的天,说变就变。如何让孩子对爱好的东西兴趣不减,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之不断努力有所成就,是许多父母遇到的难题。如果孩子的爱好让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变成“看守”和“犯人”的关系,那么对于双方来讲都是痛苦的事情。)
这种“按着牛头喝水”式的高压训练,压着小胡鄂练了三四年,但他的书法并没有多少长进,父母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发现主要是没有培养出儿子的兴趣,没有发挥出他的主观能动性。
以后,父母改变了对胡鄂“高压”式的教育,不再逼着他练字,他们给他讲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墨染池水、笔力入木三分的故事;给他讲颜真卿、柳公权给后人留下不朽的《祭侄稿》、《神策军碑》的故事,并让他自己阅读报刊上一些少年成才的事迹报道,他们还在家里开设了一个“红旗专栏”,将他写得好的一些字挂在专栏里,每往专栏挂一幅作品就奖励5毛钱。同时,一家三口还开展写字比赛,每人写同样一个字,然后评出名次。( 讲故事、物质奖励、开展比赛,父母的这些灵活手段都在引导着胡鄂对书法的喜爱。现实生活中,我们有着更多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只要父母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样,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家庭幸福。)当然,“第一名”多数是胡鄂的。
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使胡鄂练字的兴趣上来了,他再也不用父母“站岗放哨”地陪着他练了。一有空,他自己就要练上几笔。有时上街看到一些牌匾上写得好的字,他就要在手上临摹两下,然后用笔记在本子上,回家反复临写、揣摩,直到心领神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胡鄂通过不懈的努力。 第一幅书法作品终于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楷、行、草、隶等160余幅字体不同、风格各异的作品。
见到胡鄂有了进步,父母专门腾出一间房子作为他的练字书房,新购置了文房四宝。胡鄂领会了父母的苦心,他自己制定了一个个练字计划。有了一定功底后,胡鄂开始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中华美首届少儿书法大赛”的金奖。继而又在“首届大地杯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二等奖,在“亚洲青少年书画篆刻大赛”中获得最佳作品奖……
评点: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钻研,并能创造性地把它做好。兴趣所具有的积极、肯定的情绪特征,能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对世界、对明天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孩子借助个人爱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起很强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发现并保护、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胡鄂父母深谙此理。从看到儿子乱涂乱画,为他买来本子,到反省孩子写字为什么老没有进步,再到及时改变方法,尝试各种激励手段,终于把胡鄂引向了成功道路。胡鄂的故事值得我们家长细细体味、揣摩。
《成功家教启示录》读后感:
自本人读了《家教成功启示录》这本书之后,感触非常深刻,受到很大震撼。我深深懂得了,作为家长,把孩子教育成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就像一件产品,家长就像该产品的生产者,将来孩子成为一件次品、合格品、优等品,要靠父母的打造。怎样打造好这个产品,父母自身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是个麻将不离手,脏话不离口的人,试想一下,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材吗?如果父母是个爱学习、懂礼仪、讲道德的人,试想一下,在这样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怎能不成材。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渴望儿女成材,天下父母同心,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转变家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自身尤其重要。就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想把儿女教育成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象《瘫痪母亲陈徽黎育女》的故事一样。我想:所有读了这篇文章的父母,都会为陈徽黎这位双腿残疾的母亲,可敬可叹的举动而动容。当我读到《一对山村农家夫妇教子》的故事,使我思绪万千,他们首先从自身做起,给儿女树立读书的榜样,不是逼着孩子读书,而是在孩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的的做法,使我受到很大的启示。他告诉了我,平凡的父母可以教育出不平凡的儿女。当我读到《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两代人的家教》故事时,使我深深感到:教育孩子,不能当面批评孩子的稚嫩习作,这样可以避免让孩子产生被“否定”的情绪,使孩子那幼芽般的兴趣不致夭折。要鼓励兴趣、鼓励自立,让她自由发展,树立信心。
其实把儿女教育成材,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成功,他不仅使父母自身的价值得到提高,而且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所以说:为了把儿女教育成材,做为父母的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为把儿女“打造成”一个“优等品”而努力奋斗。
【成功家教的方法】推荐阅读:
做家教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教学方法07-05
笨人的成功方法08-03
成功路上达成目标的方法06-17
网投简历成功率的方法11-20
助你英语面试成功的三个重要方法07-16
小学美术小鸟的家教案09-01
家风家教征文:我的家风家教11-17
方法决定质量 心态决定成功06-25
假期家教合同06-16
家教聘用合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