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2024-06-28

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精选11篇)

1.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讲授】板书与讨论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活动2【讲授】地轴和两极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活动3【讲授】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活动4【讲授】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 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 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2.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二

一、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内在联系

要做好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衔接,任课教师必须要熟悉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从表1可以得知,两者基本理念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组织形式、作业评价等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小学科学是强调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着重强调活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表2中较为详细地对比初中地理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为初中地理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在适龄阶段接触到了最基础、最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仔细梳理会发现有些知识是与初中重合的。例如:人类认识地球及地球运动的历史中涉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关系、影子的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等等。有些知识范围甚至高于初中,比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四章第六节“地球在公转吗”中出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六年级下册中出现月相、月食、日食等天文知识。这些宇宙天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的地理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小学科学课程里设有地球仪知识的课标内容,要求为“了解”,教材里出现了“地轴”“北极”“南极”等字样,而地球仪部分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难点,要求则上升为“运用”,这些都为初中地理学习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有必要熟悉小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有效衔接。

二、准确把握学情,实现高效课堂

初一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个体的学业水平差异显著,在家长、学生心中小学科学课程也是“副科”,学生对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掌握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我们初一的地理教师而言更是不得而知了。依据近两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就地理素养而言,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为敏锐、活跃,课外知识比较丰富。例如在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部分时,有些学生可以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把麦哲伦的生平事迹都了然于胸,对于这类学生,课本上的阅读注释已索然无味了。相反,有些学生对于小学阶段所学的课本知识都难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情。

一方面,在开学之初,做一个简单的关于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的测评,如此一来便可知所教学生掌握的旧知识情况了,以便于把握整体教学的知识难度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地理导学案。例如:地球运动部分,教学参考要求是一课时内容,但实际教学时会发现,课时容量较少,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间使用导学案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挥教学机智,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高效课堂。此外,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随意地提出一些无效问题,例如:我们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啊?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吗……等等,课堂提问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这样的类似问题,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明显是无效、无价值的,根源就是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学情不了解、对小学课程的不熟悉所造成的。

三、“吃透”教材,找准衔接点

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篇三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x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城,水乡容,山城貌。

49.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中国960万,

美国937万,巴西854万,澳大利亚769万。

50.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51.地跨亚欧两洲的有: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52.加拿大与美国东部以湖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埃及与邻国以经纬线为界。

5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包括领海)、领空总称领土。

54.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领海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蓝色国土)。

55.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

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6.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的8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2%。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

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球的80%。因此全球贫富差距很大。

57.在国际贸易方面,这两类国家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以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等高新技术

产品为主,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赚钱多;发展中国家以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和

初级加工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廉,赚钱少。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

单产高成本低。而发展中国家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单产低成本高。

58.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南半球,简称“南”,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简称“北”。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是不平等的。

59.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6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地理的技巧有哪些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地理怎么快速提分

1、重视课本。不要觉得课本很简单就忽略它,每一次读课本都应该认真,你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小重点,每一遍读都是对基础的夯实。当然,相对于政治历史而言,地理的课本内容较少,必要的时候可以阅读参考书中基础知识讲解的部分。从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抓起,在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概念后,做题你会觉得得心应手。

2、自然地理是有难度,学好自然地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地图,其实要看你兴趣的,我对地理尤其是地图从来都很感兴趣,所以天天拿着地图看,地图熟了,自然地理就通了。不过,近年来许多考试都淡化了对地理位置的考察,即使是这样,看得明白地图这一学习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选择题可以用的。

3、平时多做一些文综的卷子,就是那些原题的或是各地联考的卷子,单做自然地理等难度大的题目,不会做看后面答案一般讲解都很详细,还是不明白就问高手或老师,记住一定要多做,有些东西即使你不明白,做的多了信息量就大了。

4.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篇四

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

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阿拉伯海、红海;

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

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5.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五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阅读课本4-11页内容)

1.阅读课本第5页图B,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阅读课本第6页图C,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了解地球的形状。

3.阅读课本第9页图H和I,对比经线纬线的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区分经纬度度数范围及度数分布规律。

4.阅读第10页图J和K,了解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5.阅读课本第10页图L,掌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的方法。

6.阅读课本11页M图,了解五带的范围及其划分界限。

7.阅读课本11页N图、P图和O图了解五带的景观特点。

第二节 地图(阅读课本13-20页内容)

1.回顾课本内容,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

2.结合课本15页图D,学会如何在各种地图(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结合课本17页题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4.会利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5.阅读18页图I,了解常用图例。

6.阅读课本P18-20,学会利用地图查找信息,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图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第一章第三节 地形图(阅读课本23-28页内容)

1.根据23页图B,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及区别。

2.阅读课本25页-26页内容,结合26页图F和H,了解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断方法(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峰、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

6.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六

坚强意志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3.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bull;罗兰 坚强意志的故事:张海迪,司马迁。

意志坚强的作用: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最可靠的保证。培养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是不是感觉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上册政治感受成长知识点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政治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7.湘教版初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篇七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探究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影响。

位 置

影 响

类型

特 点

优 越 性

不 足 之 处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①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重,多火山地震;

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靠近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

纬度位置

南北跨纬度近50º,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

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8.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八

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案(七年级湘教版上)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1课时 [教具准备]地图册、小黑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本章前言,引入

(过渡)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展示小黑板出示的若干问题)

一、解开地理之谜

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黑板上的若干问题,而后各派代表回答,教师略以点拨。(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感到疑惑的地理问题呢?

2、学生提出若干地理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回答

(小结)通过刚才的提问,不难看出,地理这门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总述)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创设情境:假设从常德出发,到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旅行,你会考虑到哪些和地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2、设问: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小结)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学好地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懂得确认方法,知道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不但如此,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也离不开地理。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展示小黑板上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各派代表发言。

(小结)无论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好,还是农业生产也好,都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新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1、引导学生看图P4图1-3,揭示荷兰风车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看图P5图1-6,揭示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学生齐读P4文字,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课堂小结]

派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

P5活动1、2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谜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9.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九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提纲

一、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数量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很低 2地区分布悬殊

(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很严重(3)华北地区用水最为紧张

3.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库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总结)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教学反思:

对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同学们容易理解,但对于如何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同学们有的就会搞混淆,特别是南水北调图,还有些同学看不懂,所以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用心

爱心

10.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十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能够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3.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重点内容解析

1.教材首先用“世界灯光影像图(2004年)”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从而折射出世界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

2.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教材表述避免了过于学术化的指标划分和论述,而是通过三组生活照直观地展示了两类国家间的差异,贴近学生认知,便于理解。

3.教材图文结合,讲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规律,有助于理解“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

4.教材以美国某品牌手机制造为案例,通过关联企业的分布示意图,让学生明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可取长补短,同时也看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使各国家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中所处地位不平衡。

5.教材选择了“博鳌亚洲论坛”作为案例,说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所起的作用,也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教学建议

1.建议1课时。

2.在学习中要注意数据、资料的运用,进行案例分析。

从全书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讲授很多知识,另外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并且能够在评价中得到体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2.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3.知道“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及其分布特点。2.能够运用案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情感目标:

1.培养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分析国际社会的能力,遇到重大国际问题时能明辨是非。2.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其综合地理素养。教学重点

1.世界各国、各地、各国内部普遍存在差异。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3.“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教学难点

1.理解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不是绝对的,是动态变化的。

2.理解国家间进行广泛合作和协调的必要性,怎样应对发展与合作问题。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活动引入】 课前活动:

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有关国际合作组织的资料。引入活动:

教师: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指出自己知道的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指图最准。

学生:指图回答,教师点评。●合作探究

新课活动一:探究地域发展差异 读图讨论一: 1.学生阅读教材第P88图5.1“世界灯光影像图(2004年)”,感受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或世界环境的关系,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在图5.1中找到灯光最亮的地区,对照世界地图说出它们的分布。②沿海与内陆相比,哪类地区发展水平较高?

2.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知道:

①从该图中可以看到灯光比较亮而集中的几个地区:欧洲、北美洲、日本等地,而划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依据就是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沿海与内陆相比,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读图讨论二:

1.学生阅读教材P89图5.2“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配合“世界气候图”“世界地形图”结合学生自身见闻和课前知识储备,开展讨论活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可补充提供一些照片、文字和数据图表)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①通过三组生活照片对比,分别从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医疗条件、教育经费和班级人数差别,直观地展示出了两类国家的差异。

②结合“世界气候图”“世界地形图”进行观察、区域对比、综合分析(地形、气候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让学生知道地域发展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差异、开发历史早晚、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差异造成的,理解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③通过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让学生理解国家间、国家内部甚至在一个城市中,发展水平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仅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大,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一国家内部也存在巨大差异,我国的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差异显著。

新课活动二:探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读图讨论一: 1.学生阅读教材P90图5.3“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指图说出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区特点。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规律为发达国 2 家多在北半球,以欧洲西部最为集中,故习惯上称“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即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故习惯上称“南”。

3.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1页图5.4“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根据柱状图比较不同国家的发展差异,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国家所在的大洲,确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明确“南”“北”之分。

4.【课件展示】教师补充相关图文、数据图表,说明“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基本内涵、特别说明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如:教材中所列的中国、印度、巴西等。

新课活动三:探究国际经济合作 读图讨论:

1.学生阅读教材P92图5.5“美国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探讨下列问题: ①该手机关联企业分布在哪些国家或地区?为什么选择这些地区?

②美国手机电信企业在全球选择合作伙伴说明了什么?学生认真读图后讨论得出:手机的核心技术、创意源于美国,高技术含量配件(如闪存卡、摄像头)产于资金技术有优势的欧美,屏幕处理器产于此方面有优势的韩国,而电池、组装技术含量不高或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则源于中国,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可取长补短;同时也看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各国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中所处地位不平衡。

2.教师补充资料、图片,讲授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及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3.学生阅读教材P92“博鳌亚洲论坛”的相关信息。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意义,体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在其中作出的贡献。

4.拓展活动:学生分小组展示讲解“我所了解的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投行等。

5.探究P93活动课

学生填充并说明理由,学生间相互讨论确认,教师顺势引导。

①在这种经济合作模式中,发展中国家除利润流失外,还会在哪些方面受到伤害? ②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才能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点拨(发展国家还会面临生态破坏、资源、矿产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中国家要改革单一的出售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文化教育水平,通过“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逐渐改变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平等地位。)●总结梳理

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协商解决边界和领土纠纷,反对用武力和强权政治单方面改变国界,侵犯别国领土。我国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必将成为国家间交往、处理国际纠纷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法则。

1.电脑展示本章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归纳小结。2.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探讨,我们认识了一个奇妙无穷的地球,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让我们去迎接和平、富饶的明天。

板 书 设 计

发 展 与 合 作

1.世界国家面积大小不同 人口多少不同  地位平等政治制度不同  —  和平共处 

经济水平不同 共谋发展 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分布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2)经济差异

3.国际合作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国际组织(2)改变贸易不平等 ●当堂检测

见学生用书相关题目。●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学反思

第五章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回顾本章重点知识。

(1)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2)知道“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3)了解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问题。(4)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5)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及发挥作用。

2.专题训练,巩固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复习过程

一、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图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2.学生读记指定的重点知识。(见学案)。

二、巩固拓展,整合突破

1.学生做题,教师巡回指导。2.全班交流。(见学案)

三、小结

11.七年级上册地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知识点梳理湘教版 篇十一

1.下面不是对地球面貌的描述是

A.浩翰的海洋 B.巍峨的群山

2.用事实证明地球形状的是

A.天圆地方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浑天说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一项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

C.坐地日行8万里 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形象直观的地球仪不能演示的自然现象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的形成 D.火山和地震

6.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明,不正确的

A.纬度越大,纬线越长 B.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60’--90`为高纬度地区

7.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所在的纬度说明正确的是

A.低纬度地Z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8.有关经线和经度的说明,正确的是

A.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圆圈 B.经线长短不一

C.18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9,有关0`和180度经线,说法错误的是

A.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B.00和180~经线是两条正相刘的经线

C.0`经线以东是东经 D.180`经线以东是东经

10.有关东西半球的划分。正确的是 ( )

A.0`、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20`E和160`W经线是东西半球界线

C.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 D.从160`E向东到到20`W是东半球

11.满足东半球、低纬度、北半球的是 ( )

A.25`N,150`E B.25`N,170`E C.45‘N,15’W D.0’,180’

12.有关经线和纬线,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指示东西方向

C.所有的经线相等,所有的纬线也相等 D.经线和纬线都是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沿一经线圈飞行,最终又回到北京,说明 ( )

A.飞机始终向北飞行的 B.飞机始终向南飞的

c.飞机的航向只改变一次 D.飞机的航向改变了2次

14.英国首都伦敦的地理位置是51`N,0`,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伦敦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伦敦位于高纬度地区

C.伦敦位于东半球 D.伦敦位于低纬度地区

15.有关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经纬网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

C.经纬网上,相交的经线和纬线并不是垂直的

D.面积大的区域在任何经纬网上看上去也是较大的

16.关于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看到的陆地面积大些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些

C.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些 D;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约为3:7

17.你用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时,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 )A.66.5‘ B.23.5’ C.60‘ D.90‘

18.下列有关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大的洋是大西洋

B. B.南、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

C。南极洲周围有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D。包围北冰洋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和非洲

19.下列大洲或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非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C。非洲、南美洲、欧洲、南极洲 D.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20、苏伊士运河是 ( )

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上一篇:中国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改革方向思考下一篇:温州大学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 叶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