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

2024-06-28

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8篇)

1.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5、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篇二

1. “道”在优选形式

已知直线l1:x-3y+10=0,l2:2x+y-8=0,过点M(0,1)作直线l分别交l1,l2于P1,P2,使M是线段P1P2的中点,求l的方程.

设P1(x1,y1),P2(x2,y2),则根据已知有

x1-3y1+10=0,2x2+y2-8=0,x1+x2=0,y1+y2=2,,解得x1=-4y1=2,x2=4y2=0.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根据已知设P2(t,8-2t),则P1(-t,2t-6),

因为点P1在直线l1上,所以-t-3(2t-6)+10=0解得t=4. 于是P1,P2的坐标分别为(-4,2),(4,0).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根据已知设P1(Δx,1+Δy),P2(-Δx,1-Δy),则有Δx-3(1+Δy)+10=0,2(-Δx)+(1-Δy)-8=0,即Δx-3Δy+7=0,2Δx+Δy+7=0.

消去常数得=-,此即所求直线的斜率.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x+4y-4=0.

以上几种解法构思精巧,结构优美,过程简捷,避免了用点斜式求交点所带来的繁琐.

2. “道”在抓住特征

已知点M(3,5),在直线l:x-2y+2=0和y轴上各找一点P和Q,使△MPQ的周长最小,试求直线PQ的方程.

如图1,作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M1,再作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连结MM1,MM2,连结MM1,MM2与l及y轴交于P与Q两点,由轴对称及平面几何知识,可知这样得到的△MPQ的周长最小.

由点M(3,5)及直线l,可求得点M关于l的对称点M1(5,1).同样容易求得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M2(-3,5).

据M1及M2两点可得到直线M1M2的方程为x+2y-7=0.

令x=0,得到M1M2与y轴的交点Q0,.

解方程组x+2y-7=0,x-2y+2=0,得交点P,.

所以kPQ=-,直线PQ的方程为y=-x+.

所谓解析几何,就是数与形的完美统一,因此恰当地利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对解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道”在不忘特例

求过点A(-4,2),且与x轴的交点到点P(1,0)的距离为5的直线方程.

要对直线是否存在斜率的不同情况加以分类解析,结合题目中的相关条件设出对应的直线方程,然后求解.

(1)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因为直线与x轴相交,所以k≠0,设直线的斜率为k,已知直线过点A(-4,2),代入点斜式方程,得y-2=k(x+4),所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Q-4-,0则有-4--1=5,解得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5y-6=0;

(2)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经过点A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4,0)到P(1,0)的距离也恰好为5,所以直线x=-4也满足条件.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5y-6=0或x=-4.

采用点斜式解答此类问题时,容易忽视直线斜率不存在这种“特例”,同学们在实际解答时要全面考虑.

1. “道”在挖掘隐含条件

已知圆C的方程为(x-1)2+(y-2)2=25,直线l的方程为(2m+1)x+(m+1)y-7m-4=0(m∈R),求证:不论m取什么实数,直线l与圆C恒交于两点.

如果不假思索,往往会采用通性通法:把圆C的方程与直线l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进而消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最终验证这个方程的判别式Δ不论m取什么实数,总大于0.这种证法未尝不可,可计算量颇大.如果我们“多一个心眼”,便会发现直线l恒过一个位于圆C内的定点,那结论就不言自明了.

直线l可化为(2x+y-7)m+(x+y-4)=0,

令2x+y-7=0且x+y=4=0,得x=3,y=1,所以直线l恒过点M(3,1).又点M(3,1)到圆C的圆心C(1,2)的距离d=

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目时,如果不加以仔细观察、细致分析,那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又怎能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可你一旦拥有一双“慧眼”,那题目中若明若暗藏而不露的隐含条件就会被你“识破”,这时问题便可变繁为简迎刃而解了.

2. “道”在请图形帮忙

已知直线l1:mx-y=0,l2:x+my-m-2=0.

(1) 求证:对m∈R,l1与l2的交点P在一个定圆上;

(2) 若l1与定圆的另一个交点为P1,l2与定圆的另一交点为P2,求当m在实数范围内取值时,△PP1P2面积的最大值及对应的m.

(1) 如图2,l与l分别过定点(0,0),(2,1),且两两垂直,所以l与l的交点必在以(0,0),(2,1)为一条直径的圆:x(x-2)+y(y-1)=0,即x2+y2-2x-y=0.

(2) 由(1)得P1(0,0),P2(2,1),

所以△PP1P2面积的最大值必为•2r•r=.

此时OP与P1P2的夹角是,所以m=3或-.

涉及多条曲线位置关系问题,要注意运用图形分析方法,用图形的直观来避免代数运算的盲目性和复杂性.

3. “道”在巧用曲线系

求经过两圆(x+3)2+y2=13和x2+(y+3)2=37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x-y-4=0上的圆的方程.

根据已知,可通过解方程组(x+3)2+y2=13,x2+(y+3)2=37

得圆上两点,由圆心在直线x-y-4=0上,三个独立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也可根据已知,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13+λ(x2+(y+3)2-37)=0,再由圆心在直线x-y-4=0上,定出参数λ,得圆方程.

因为所求的圆经过两圆(x+3)2+y2=13和x2+(y+3)2=37的交点,所以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13+λ[x2+(y+3)2-37]=0.

展开、配方、整理,得x+2+y+2=+.圆心为-,-,代入方程x-y-4=0,得λ=-7.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

利用曲线系解题,往往简捷明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灵活运用曲线系是解析几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一.

4. “道”在设而不求

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

将x=3-2y代入方程x2+y2+x-6y+m=0,得5y2-20y+12+m=0,设P(x1,y1),Q(x2,y2),则y1,y2满足条件:y1+y2=4,y1y2=,

因为OP⊥OQ,所以x1x2+y1y2=0,而x1=3-2y1,x2=3-2y2,所以x1x2=9-6(y1+y2)+4y1y2=,于是x1x2+y1y2=+=0,

所以m=3,此时Δ>0,圆心坐标为-,3,半径r=.

在解答中,我们采用了对直线与圆的交点“设而不求”的解法技巧,由于“OP⊥OQ,”即等价于“x1x2+y1y2=0”所以最终应考虑用韦达定理来求m.另外,在使用“设而不求”的技巧时,必须注意这样的交点是否存在,这可由判别式大于零帮助考虑.本题也可利用曲线系求解,请同学们一试.

5. “道”在利用几何性质

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x2+y2-4x-4y+7=0相切,求光线l所在的直线方程.

由已知得圆C:(x-2)2+(y-2)2=1关于x轴对称的圆C′的方程为(x-2)2+(y+2)2=1,其圆心C′(2,-2),则l与圆C′相切,

设l:y-3=k(x+3),所以=1.

整理得12k2+25k+12=0,解得k=-或k=-.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3=-(x+3)或y-3=

-(x+3),即3x+4y-3=0或4x+3y+3=0.

关于求切线问题,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条件,是求圆的切线方程的常用方法若本题由“Δ=0”求切线方程也可,但过程要复杂些.

1. 已知直线l:(2a+b)x+(a+b)y+a-b=0及点P(3,4).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时,求直线l的方程.

2. 直线l经过直线l1:2x+3y+2=0与l2:3x-4y-2=0的交点,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的方程.

3. 已知圆C:x2+y2-2x+4y-4=0,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使以l被圆C截得的弦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 已知平面区域x≥0,y≥0,x+2y-4≤0恰好被面积最小的圆C:(x-a)2+(y-b)2=r2及其内部所覆盖.

(1) 试求圆C的方程.

(2) 若斜率为1的直线与l与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满足CA⊥CB,求直线l的方程.

1. 5x+y+7-0. 提示:将l的方程化为a(2x+y+1)+b(x+y-1)=0.

2. 17x+17y+12=0或17x-17y-8=0. 提示:设l的方程为2x+3y+2+m(3x-4y-2)=0.

3. 存在,方程为x-y=4=0或x-y+4=0.

4. (1) (x-2)2+(y-1)2=5.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 篇三

2、掌握句子节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5、背诵第四段。

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常识,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完成(学习目标一)

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检查、齐读。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学习目标二)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三、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不理解处打“?”,提问(学习目标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教师前后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回答。

3、请二三位学生翻译课文,错误处教师引导指正。

四、在疏文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思路(学习目标四)

1、引导、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课堂巩固

背诵课文第四段。(学习目标五)

六、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六)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四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篇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苏版初中语文第九册诵读欣赏的内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说教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诵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而且本节课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老师适当设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等组织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文特点,本节教学拟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涵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调动旧知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已知事实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文的学习讨论。

(二)文学常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讲求“知人论世”,故安排此环节,由学生借助手头资料自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教师在做重点强调,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三)朗读并译文: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教学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由于时代的差异,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须先通其文意。这历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故本环节为本节课重要环节之一。又由于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有一定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加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节课拟采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领会如下文言知识的.方法组织教学突破重点。

(四)赏析文本: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证的过程到得出结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拟采用教师设疑导读,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讨论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提高议论说理的提高议论说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安排此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领悟孟子的思想,增强对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积累中予以贯彻落实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总之,本节课将充分贯彻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读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6.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今天语文课堂上讲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学生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争论激烈,谈得都很好,都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现在谈谈自己的看法。

虽然一些教辅书甚至专家们的看法也不一致,作为学术问题,是可以各述己见的,但不能影响我们语文教学,更不能让中学生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从议论文的角度看,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他所议论的问题的观点、主张和看法。当论点提出后就应用论据和论证方法证明它。而本文开头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便举出战例加以证明。用据天时者和据地利者都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事实,说明了只有“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接着文章进行理论论证,阐述怎么样才能做到人和呢?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这也符合议论文常见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三段论式论证结构。本文的“提出问题”,便可以看作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字词练习 篇七

【重点字词】

1.天时:。2.地利:

3.人和: 4.三里(之)城: 5.七里之(郭):。6.(环)而攻之:。7.(是)天时不如地利:。8.(池)非不深:。9.(兵革)非不坚利也:。10.去:。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3.(威)天下:。14.至:。

15.亲戚(畔)之:。16.17(以)天下之所顺:。18.战:。

【古今异义】

城:古义: 今义: 池:古义: 今义: 委: 古义 : 今义: 国:古义: 今义: 亲戚:古义: 今义: 去: 古义: 今义: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八

1.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 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二、 重点:目标1、2

三、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四、 课时:一节课

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 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 翻译课文

附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 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论据

失道寡助 域民

治国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上一篇: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下一篇:失败的滋味_失败的作文250字_二年级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