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2024-10-11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10篇)

1.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一

谈谈中医学的三大基本特点的论文

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和执简驭繁的说理方法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研究如何使人不生病、少生病,使病痛能尽快地解除,以及如何延长人的寿命等问题。虽然2种医学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相同,但在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上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实际上,在医学知识积累的早期,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自身的组织结构也曾进行了不少的解剖观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人体解剖知识和概念,比如:身体表面覆盖着皮肤,皮肤之下有肉、脉、筋、骨,骨内有骨髓,脊椎骨内的骨髓上通于脑等。

但是,相对形体而言,中医更重视机体的功能,以这些较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概念,来表达、概括丰富、系统、复杂的机体生理活动。所以,中医学的许多人体组织结构概念,在内涵上比西医学要宽泛得多,两者往往不可对等。例如:中医所说的“皮毛”,除了指人体的体表、表层,还常用来表达身体的浅表部位和层次,在论述病理情况时又指病位较浅或病势较轻。“骨”被皮肉围护于内,骨中有髓,古人认为骨髓是深藏于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所以常以此表达身体的深层部位,在论述病理情况时又指病位较深或病势较重。从这个角度讲,中医没有与西医概念上对等的解剖学。

对于疾病,中医很早就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受当时思想认识方法的影响,古代医家对多种多样的疾病证候,多从性质上去归纳、把握。例如:诊断疾病时,中医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字来分类概括疾病的证候表现。如果见到面色苍白或暗黑、神情不振、语声低微、怕冷、四肢不温、小便色清、脉搏微细者,诊断为“阴寒证”;若是目赤面红、语声洪亮、急躁易怒、口渴欲冷饮、皮肤灼热、小便黄赤、脉搏有力而明显者,诊断为“阳热证”。

另外,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主要武器是中药,中药大多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每种物质所含的成分、作用也是十分复杂的,但中医却只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8个字来概括,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古代医家们根据口尝及用药后的人体反应来确定每一种药物的气与味、作用方向,而不同的气味与趋势各有不同的作用。如大家经常吃的生姜,口尝有辛辣之味,用后有发热、出汗的感觉,中医将其定为“味辛,性温、升浮”,认为其有“散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属“表寒”性的疾病。这种药性的确定,也不是依靠实验室的.检测得来的。

整体观

所谓整体观,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认为人体的五官九窍、内脏、四肢等上下内外是一个整体,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变时相互影响。比如:中医认为眼睛和肝关联(肝开窍于目),眼睛红赤疼痛,则病变不仅仅在“目”这一局部,而且与“肝”有关;舌尖长溃疡,认为与“心”有关;皮肤的病与“肺”有关;肌肉的病与“脾”有关等等。

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时,也充满了整体观的思想。

如某人患病,表现为头胀痛,目赤痒痛多眵,鼻塞不通,流大量脓涕,口苦,右胁下胀痛,放射至肩背,小便频急疼痛,色黄赤等症状,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胆结石;小便检验发现有红细胞、白细胞等。西医可能会诊断为高血压、结膜炎、鼻窦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等疾病。而对中医来说,用“肝胆火旺”4个字就可以解释以上所有的症状。治疗也只需要用1首方剂。

除了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体外,中医还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联系。诊病时,不但要诊察患者本身的体质特征,如出生时的基本情况、父母的身体状况等,还要结合当时的季节与气候,结合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

如夏季好发的哮喘与冬季好发的哮喘,在诊断与治疗都会有所区别;生活压力大、工作或人际关系紧张与生活压力小、工作轻松、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所患的病往往不同。

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即注重的是“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

中医的预防与治疗理念都紧紧围绕“这个人”的变化与反应。在中医学范畴里,可以说没有“人的病”,只有“病的人”,治疗方法的确定不仅取决于“病”,更取决于“人”。例如:同样是流行性感冒,都表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但体质强与体质弱、有汗者与无汗者的治疗却完全不同。所以有人将中医称为“个体医学”。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二

1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对中医的定义各中医护理教材表述不同, 多数学者认为: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整体观念,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对疾病进行辩证护理, 结合预防、保健及康复等措施, 运用传统护理技术, 对患者及老、弱、幼、残施予护理, 以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中医护理的优势

2.1 理论优势

中医学认为, 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由众多因素共同维持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动态的过程。外环境指的是人们所处的外界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内环境包括人体内各个脏器的功能状态及心理状态。因此, 在治疗和护理时, 并不是简单、孤立地看待患者是什么病, 而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中医护理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 它从整体观的角度出发, 用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 做到知常而达变, 准确、及时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及早发现病情恶化的先兆[3]。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既要祛邪, 又要扶正, 通过协调身体机能状态,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还要注重预防、保健和康复。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2.2 方法优势

西医护理的原则是辨病施护, 而中医护理则是辩证施护。部分学者就中、西文化对护理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护理程序及思维方法等差异进行了探讨, 认为中医护理理论讲求生命观和整体健康观, 从整体功能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其理论基于中医基本理论;西方护理发展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可追溯到南丁格尔时代, 是由以任务为宗旨的理念转变为整体护理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4]。中医护理是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的调节和治疗。中医所用的方剂一般有多种有效成分, 针对人体的多种因素, 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理, 符合人体多样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中医护理技术融合在医疗救治过程中, 方法安全直观、简便易行, 具有便、简、验、廉等的特点[5]。此外, 中医护理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所服用药物多数为天然动植物;非药物疗法包括拔罐、针灸、推拿、刮痧、气功与熏洗等[6]。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创举, 通过对人体体表的刺激, 进行整体的调理, 操作安全, 应用广泛, 效果显著。上述中医护理技术虽不能直接祛除病原体与补充体内必要的化学成分, 但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激发了机体自我修复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2.3 操作优势

中医护理技术有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它的实用性、方便性是其他护理技术无法比拟的, 经过规范化后, 可操作性更强, 适应范围更广, 效果更好。目前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可以有效预防腹部术后腹胀[7];对卒中合并便秘的患者实施时辰穴位按摩法, 通便效果良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护人员也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应证、使用范围不断地进行扩展, 如用艾条熏蒸爱婴病房灭活Hbs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 饮食护理中对饮食分类, 指导病人调养饮食, 容易被理解和运用。

2.4 费用优势

就目前情况来看, 中医护理费用要比西医低很多。有资料显示中医院护理费用比同级别的西医医院低20%~30%。以低廉的费用, 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 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9]。

3 中医护理的展望

3.1 加强中医护理理论的建设

中医学源于中国, 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为认知论, 以整体观、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 以正邪论为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临床认识, 以脏腑经络的病理生理为临床基础, 以辩证施治为临床治疗的核心[10]。中医护理学隶属中医学中一门独立学科, 同时也属于护理学的范畴, 故中医护理学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独特的理论, 还要借鉴西医护理学的理论,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独立、系统的学科理论。

3.2 规范中医护理方法

早期中医治疗和护理的主要场所是患者家中,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有很大的随意性, 有的还停留在经验层面, 缺乏规范的护理常规和操作过程。因此, 中医护理学必须借鉴西医护理学的护理方法, 重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才能向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例如无菌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 为中医护理操作的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穴位注射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擦浴降温法等都运用了西医护理的操作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当下, 必须规范中医护理方法, 与西医护理相互学习,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进而共同发展。

3.3 建设中医护理学科

当前, 中医院校还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体系[11]。护理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护理院系少有专职护理教师, 多数是其他专业教师兼职授课。长期以来, 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 工作主要局限于常规操作, 执行医嘱, 故多数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工作认识不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为推进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操作, 在1999年颁布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在授课教材方面, 对近10年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照研究发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数目不尽相同, 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别。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便, 也会导致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认识模糊不清, 阻碍学习与推广。因此必须要加强中医护理的学科建设。

3.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及翻译 篇三

关键词:中医术语,结构类型,语法特点,翻译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5—0019—05

句法结构, 就是通常所说的词组或短语。朱德熙说过:“词和词组成词组,有时也称为句法结构。” 根据词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朱先生将词组分成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主谓词组、联合词组1。中医术语多为结构严谨、内涵丰富的四字词组,其内部成分间的语法关系复杂。 如“朝食暮吐”,形式上很像由两个状中偏正词组组合成的联合词组,其实不然,此术语采用了倒装的语法结构,其深层结构为“暮吐朝食”。它是述宾词组,“暮吐”为状中词组充当述语,“朝食”为定中词组充当宾语。《汉英中医辞典》的释义是:指早晨吃的东西至黄昏时呕出的症状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的译文为:vomiting in the evening of food eaten in the morning,译文完整地保存了原文的深层结构蕴含的语义。由此可见,准确理解术语内部成分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是确定中医术语结构类型,忠实再现原文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中医术语进行分类, 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入手,探讨中医术语基本结构的翻译。

一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

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主谓词组、联合词组是大家熟知的汉语词组的基本类型。由于述补词组在中医术语中所占比重很小,笔者拟将中医术语归入以下四种类型:

(一)偏正词组

偏正词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根据充当中心语的成分的语法特点,可将偏正词组分为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定中词组,其中心语以名词性词语为主, 修饰语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中医术语中最常见的是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如:阴阳学说、八纲辨证、命门之火、膀胱湿热等。状中词组的修饰语是状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例如动词、形容词、述宾词组等。中医术语中的状中词组具有古汉语的特点,内部结构为状语+述宾词组。如:芳香化浊、苦寒泻火、苦温燥湿、渗淡利湿等。

(二)述宾词组 

述宾词组是由述语和宾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如:泌别清浊、调和气血、和解表里、清化热痰等。

(三)主谓词组 

主谓词组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词组。主谓词组的内部结构成分之间有陈述与被陈述、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如:阴阳平衡、阴阳调和、阴阳转化、心肾相交等。

(四)联合词组 

联合词组是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并列、选择或递进等关系的词组。中医术语中最常见的是并列和递进关系的联合词组。如:阳亡阴竭、表寒里热、清营凉血、清热除湿等。

确定中医术语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助于对数目繁多的中医术语分门别类,正确理解每种类型的术语内部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为中医术语的翻译打下基础。

二中医术语基本结构的翻译

中医术语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专业术语,鲜明的民族性必然给中医术语打上深深的汉语烙印。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少用显性连接手段,句子各成分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顺序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3。中医术语内部各成分之间很少用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主要依靠语义关系和隐性的逻辑关系相连接。翻译时,译者先要准确地将术语的表层结构转换成深层结构,再用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具有英语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将中医术语承载的信息精准地呈现给读者。

(一)中医术语偏正词组的翻译

这类词组中的定中词组和状中词组可分别借助英语名词复合法n+n和n+ving两种形式翻译。 

1. 定中词组的翻译

中医术语中定中词组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名词定语与名词中心语之间存在诸如材料、用途、时间、地点、内容、类别等多种语义关系。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定中词组与英语构词法中名词复合法有契合之处。复合法是英语构词法之一,是把两个或多个词干结合起来构成新词。复合词可以连着写、分开写或用连字符连接。如classroom、green house、honeybee等4。名词复合法有多种组合形式,其中n+n和n+ving两种形式在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中最为常见。

1)名词定语+名词中心语

该结构术语常用于描述某个部位或脏腑出现的某种病邪,定语表示病邪的处所,中心语表示病邪。这类中医名词术语可直接用n+n这一名词复合法翻译。如:膀胱湿热bladder dampnessheat,下焦湿热 lower energizer dampnessheat,脾胃虚寒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cold,血分热毒blood aspect heat toxin。此外,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还存在内容的语义关系,即定语为中心语的内容,如阴阳学说yinyang theory可理解为theory about yin and yang。可以看出,作定语或中心语的名词可用n+n的形式翻译,那么定中词组的译文就是n+n+n的结构,如yinyang theory、bladder dampnessheat。作定语和中心语的名词都用n+n的形式翻译,该结构就成为 n+n+n+n,如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cold、blood aspect heat toxin。

nlc202309040651

为了使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逻辑关系清晰明了,作定语的复合名词常使用连字符号。如:yinyang theory、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cold。事实上,复合名词中用连字符连接的两个名词语义关系紧密。如“脾胃”,脾与胃同居中焦,有经络互相属络,构成脏腑相合的关系。在生理功能方面,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着消化功能的正常,两者密切相关。为了使译文简洁明晰, “经络学说”“下焦湿热”“血分热毒”“脾胃虚寒”可分别译为meridiancollateral theory、lowerenergizer dampnessheat、bloodaspect heattoxin、spleenstomach deficiencycold。

2)述宾词组(定语)+名词中心语

该结构术语常用于表示中药的类别,作定语的述宾词组用于描述药物的功效。述宾词组可用n+ving这一名词复合法翻译,n+ving是由动宾短语转化而来的。如:brainwashing是由to wash brain转化而来。将n+ving置于n+n中,就会得到n+ving+n的结构。英语的动宾短语对应汉语的述宾词组,两者均作定语。因此,译文与原文的深层结构是一致的。以下是几类中药名称的翻译:理气药qiregulating medicinal,活血药bloodactivating medicinal,开窍药orificeopening medicinal,通淋药stranguryrelieving medicinal。

此外,有些表示中药类别的术语是由联合词组充当定语。联合词组的内部结构为述宾词组+述宾词组,它们之间为并列关系,可译为n+ving and n+ving, 将之置于n+n中,就变成n+ving and n+ving+n 的结构。此类术语为数不少,如:清热凉血药、活血行气药、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可分别译为heatclearing and bloodcooling medicinal、bloodactivating and qimoving medicinal、coughsuppressing and pantingcalming medicinal、liverpacifying and windextinguishing medicinal。

2. 状中词组的翻译 

该结构术语常用于描述治疗方法或中药的功效。中医术语受古汉语影响较深,仍然留有文言文的痕迹。例如“芳香化浊”有词类活用现象:“芳香”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气味芳香的药物”,同时,该名词用作状语,意为“用气味芳香的药物”,修饰中心语“化浊”这一述宾词组,表示“化浊”的方法。“芳香化浊”的含义是:用气味芳香化湿浊的药物治疗湿浊内阻的方法2。该词组的深层结构为状语+述宾词组, 可译成英语的动宾短语+状语的结构。状中词组中作修饰语的状语只能位于中心语之前;英语中介词短语作方式状语,通常位于所修饰的动宾短语之后,体现了汉英两种语言的词序差异。“芳香化浊”因而译为resolve turbidity with aroma。类似译例还有:芳香开窍open the orifices with aroma,苦寒泄火discharge fire with bittercold,苦温燥湿dry dampness with bitter warm,渗淡利湿drain dampness with bland。

(二)中医术语述宾词组的翻译 

该结构术语常用于描述治疗原则或治疗方法,常译为及物动词带宾语,即动宾短语的结构,可与原文达到形式上的统一,译文具有较好的回译性。这样的译文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能较好地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5。以下中医术语的翻译就遵循了“回译性”原则:调和气血 harmonize qi and blood,和解表里harmonize and release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清化热痰clear and resolve heatphlegm,交通心肾coordinate the heart and kidney。

(三)中医术语主谓词组的翻译 

表示阴阳和表示五脏六腑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的中医术语大都为主谓词组。主谓词组的主语一般由名词充当,谓语通常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英汉两种语言具有自身特点,汉语中动词丰富,英语中多用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和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因此,充当谓语的动词常转译成名词作中心语,充当主语的名词则相应地变为定语。主谓词组通常译为名词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如:阴阳平衡yinyang balance,阴阳调和yinyang harmony,阴阳转化yinyang conversion,心肾相交 heartkidney interaction。

此外,中医术语中存在不少动作意味较强的主谓词组,主语由名词、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充当。这类词组常译成名词(名词短语)作中心语,现在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偏正结构。现在分词由动词原形+ing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可以带宾语和状语,现在分词带上宾语和状语就成为现在分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名词(名词短语)与现在分词短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表示主动或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与主谓词组内部结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是契合的。这样的中医术语译文比比皆是。如:风寒束表 windcold fettering the exterior,肝气犯胃 liver qi invading the stomach,风中血脉 wind striking (attacking) the blood vessels,痰蒙心包 phlegm clouding the pericardium。

4.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四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即是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阴平阳秘”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使“阴阳失调”所致。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疾病的发生,则正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损害与人体正气抗损害的矛盾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而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结局。因此发病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和结局的各种情况和规律。

发病的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新生)能力。所谓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疠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因此,中医发病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发病学特别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有侵袭,亦不致于发生疾病。此时,人体内部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矛盾运动,其发展变化仍处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即“正能御邪”,故不发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如果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抗御邪气,或病邪之毒力过强,则病邪即可乘虚而入侵,使体内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超出其生理活动的范围,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发病学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致病的条件。所谓正气虚弱不外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导致病邪入侵机体,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发生疾病。所以说,疾病的发生,虽然关系到正与邪的两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正气。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盖无虚”的“虚”,“其气必虚”的“虚”,都是指正气虚损。

中医学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亦应指出,中医发病学并不否认或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邪气虽然是发病的条件,但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如高温灼伤、枪弹杀伤及虫兽咬伤等,即使是正气强盛,也难免被伤害。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疫邪”,在一定条件下亦能起到重要的致病作用,甚至导致疾病的大流行。

5.中医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篇五

1、病历成为记录法律依据的文书。(1)、内部责任分配认定依据。(2)、医疗纠纷认定的依据(3)、对第三者的证据。

2、医疗病历成为病人隐私信息的载体(重新认识病历信息的私密性)

3、医疗病历也为其他管理服务

(1)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要求以病历中的某部分内容为依据。(如医嘱单)

(2)一些仅涉及财务报销的文书(如自费药物使用协议书)成为病历的内容。

病历是病人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情况的载体。一份好的住院病历,能够充分反映病人的疾病情况和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更能够为医院开展科学研究、病历总结提供原始资料。同时,对于以后发生的医疗纠纷,也能够为医院证明无过错的有力证据。各类记录都要有医生签名,对病人进行有创伤治疗操作,应当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先请患者签名,操作医师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签名,病历应当包括能够确定患者身份的证明资料,准确的姓名、年龄、病案号等信息,进行的每一项检查或治疗都有相应的记录。

中医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1、中医病历的特点

中医病历

手写病历

电子病历

门诊病历

患者手中

急诊病历

医院 患者手中

住院病历

医院手中

病历:包括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第1条)中医病历:记录中包括望、闻、问、切及查体(第2条)

中医病历书写: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第6)条

2、中医病历书写的概念

第2条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不仅是望闻问切的文字记录,也包括图表、影像及电子资料。

3、中医病历书写原则

第3条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6条 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9条 病历书写采用24小时制记录(比2002版相比,增加了规范)

4、中医病历书写要求

第4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包括门诊病历)不能使用圆珠笔 第5 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可使外文)第6条 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使用中医术语)

第10条 病历书写中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中西医双诊断)

5、中医病历书写的诊断要求(第10条)1)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 2)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和证候诊断 3)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

(于2002版相同,中医病历必须双诊断,包括门诊病历)

6、知情同意书(第11条)

患者本人

一般情况

患者家属

知情同意书

授权委托人

紧急情况

医疗机构负责人

中医门(急)诊病历的分类

第14条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和复诊病历记录。(于2002版相比,初诊和复诊病历记录要求中都增加了中医四诊,书写治疗意见时要注意理法方药的统一。

1、中医门诊病历的注意事项 1)诊断严谨,诊断依据要充足。2)要体现中医症状及辨证施治。3)开中成药是要注意理法方药的统一。

需手术治疗要求中医保守,要签知情同意,该检查患者不查,病历上一定要记录,最好签字。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要点

1、主诉:主要症状十时间(最好是中医症状,体现诊断)

2、现病史:发病原因、诊疗经过(中医十问歌)

3、既往史:重点糖尿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外伤史、家族史、妇女包括月经史及生产史。

4、诊断:中西医双诊断(包括中医辨病与辨证)

5、理法方药统一:治疗与诊断相符、成药要注意含糖药,注意中医汤药与成药的十八反、十九畏。

6、医嘱:饮食禁忌,定期复查、随诊 中医门诊病历中西医相关内容的体现

1、现病史:外院诊断及主要化验结果

2、查体:必要的西医检查—诊断依据之一

3、辅助检查:该查的如不查,需要患者签字或记录

4、诊断:诊断依据不足不随便确诊。

5、处理:不与诊断产生矛盾,诊断是否都处理

6、注意中西医合用时的相互作用

1、在西医病历基础上规范了中医内容 现病史:中医十问歌

中医望、闻、问、切: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 拟似讨论:中医辨证施治依据与中医鉴别诊断,中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

2、对病历中关键内容的要求更加具体 现病史:五个层面(具体)十中医十问歌

诊疗规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各种病程记录:如对病情和理法方药的分析及诊疗意见等。各种病历讨论: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意见。

3、更注重时间的准确性 入院记录:入院时间,病程时间

病程记录;病程8小时以内,一般病程至少3天记录一次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48小时内

会诊记录:一般会诊48小时

急诊会诊10分钟内

4、从法律层面来看更严谨

知情同意书:对按照有关规定须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患者签署是否同意手术

紧急抢救无签字避责:为抢救患者,法定代理人无法及时签字时,可有医院负责人签字。

输血知情同意书:由患者签署同意输血。

5、新增了部分内容

麻醉同意书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有创诊疗操作记录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

病重病危通知书

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

6、取消了部分内容:一般护理记录(减少了医患记录矛盾的几率)

严格的时限要求

病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首次病程

8小时

住院记录

24小时 首次查房

48小时

出院记录

出院24小时 手术记录

术后24小时

术后记录

术后即刻 阶段小结

住院满月当日

抢救记录

抢救后6小时 死亡记录

死亡后24小时

死亡记录

死亡后一周

病历签名的要求

1、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2、决不允许代签名。

3、签名者必须有执业资质(那怕是一张化验申请单)签名问题可以造成巨额赔偿

6.临清市中医院基本情况 篇六

临清市中医院位于我市东环路南段路西,毗邻我市文化旅游景区歇马亭北邻,医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现有医护人员121人,开放床位80张。2012年门诊病人5万1千余人次,入院病人2462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812台次,业务收入1500万元。根据我院十二五规划,我院拟建设病房楼一栋:

1、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2、建筑层高:17层

3、工程造价:4700万人民币,其中争取中央资金3000万,地方资金1700万;

3、建设工期:2014年3月10日开工至2015年12月10日;

7.慢性咽炎患者中医体质及治疗特点 篇七

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体质,治疗特点

慢性咽炎 (chronic pharyngitis) 属于临床继发性慢性炎症, 其原发病主要有气管炎、鼻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以及急性咽炎[1]。慢性咽炎还参与肝硬化、肾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形成。从中医角度讲慢性咽炎患者具有不同的体质类型, 因此体质不同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本文以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并总结其治疗特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5月于本社区中心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症状表现为干燥、灼热、异物感、微痛、恶心、呕吐。查体咽部黏膜慢性充血, 悬雍垂可增粗,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患者中男性43例, 女性57例;年龄分布18~65岁, 平均年龄 (40.2±10.5) 岁。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65岁者;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者;伴精神疾病无法接受问卷调查者;患咽喉肿瘤者。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主任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中医体质学》并结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区分中医体质类型, 并按照统计学方法统计各年龄段的体质分布、中医体质在合并疾病中的分布以及不同体质的用药情况[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 (珚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按照中医理论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九大类型:平和质占16% (16/100) , 气虚质占38% (38/100) , 阳虚质占14% (14/100) , 阴虚质占12% (12/100) , 痰湿质占2% (2/100) , 湿热质占2% (2/100) , 血瘀质占5% (5/100) , 气郁质占8% (8/100) , 特禀质占3% (3/100) 。其中气虚质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其他八种类型,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各年龄段的体质分布

18~30岁占20% (20/100) ;31~50岁占53% (57/100) ;51~65岁占27% (27/100) 。体质分布3个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中医体质在合并疾病中的分布

消化道疾病中气虚质慢性咽炎患者人数最多, 明显高于其他体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中医体质分布基本均衡,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4 各中医体质的用药情况

各体质中清热解毒中药使用最为频繁, 明显高于养阴清热利咽中药与益气生津利咽中药,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体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n)

(n)

(n)

3 讨论

不同的中医体质表明了人体不同的健康状况, 或病, 或健康, 或亚健康。在中医理论上将多种状态描述为“阴阳气血津液偏颇”, 明显体现了个体差异, 同时也传递了疾病转归的倾向[3]。中医理论还进一步揭示了体质差异与患病可能性大小、病情转归之间的关系———“假令素有寒者, 多变阳虚阴盛之疾”。

以本文研究为例, 气虚质慢性咽炎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体质患者, 临床上以气短、疲乏、自汗、说话无力为主症, 属肺脾气虚范畴, 脾气不足、清阳不升、干燥不适, 因此造成干呕、咳嗽和咽部异物感。在众多合并症中, 气虚质患者易合并消化道疾病, 即证实慢性咽炎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4]。《重楼玉钥·诸风秘论》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祥细描述:“咽主地气, 属脾土。”因此保护脾胃是预防与治疗慢性咽炎的关键。从表3中可知清热解毒中药为治疗气虚质慢性咽炎的主要药物, 而益气生津利咽中药使用最少, 这种临床用药现象表明慢性咽炎存在治疗误区, 如对气虚体质而言, 加强采用生津利咽之法为妙[5]。另外除药物治疗, 还应选择有效的食疗方, 根据患者的体质, 或取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适量, 加胖大海两枚、冰糖两块, 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或取麦冬、丹皮、白芍、玄参、桔梗、郁金各10g, 生地15g, 薄荷5g, 贝母、甘草各6g, 水煎服。

综上所述, 慢性咽炎患者通常为气虚体质, 多半合并消化系统疾病, 且在治疗期间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药物。结果表明在临床治疗上应加强辨病和辨证, 方能达到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刘金华, 赵玉玲.穴位贴敷联合超短波治疗慢性咽炎58例[J].河南中医, 2016, 5 (6) :975-976.

[2]韩江余, 周华, 潘艳, 等.106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致病菌分布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 2016, 3 (11) :825-826.

[3]夏乐敏.患有慢性咽炎食疗帮你忙[J].开心老年, 2015, 4 (7) :612-613.

[4]杨志忠, 苏珊珊, 黄桂锋, 等.慢性咽炎的中医诊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5 (10) :606-607.

8.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八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含义、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者对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9.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九

1.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快速,形体发育,动作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古人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理论上用“纯阳”来概括,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纯阳学说是以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2.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气血津液和气化功能。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都是娇柔嫩弱的,其形态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这种体质特点,古代医家早有论述。清代吴鞠通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这种生理现象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奠定了“稚阴稚阳”学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举例]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⑴ 肺常不足 ⑵ 脾常不足 ⑶ 肾常虚

此外,小儿五脏功能生理特点,还表现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当然,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此乃“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另一含义。

关于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

“纯阳”与“稚阴稚阳”都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稚阴稚阳”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纯阳”最初用来说明宇宙现象。[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儿体质除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之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也为小儿发病容易这一病理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10.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 篇十

(中医基础理论)

【A型题】

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太阳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阳虚阴胜

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

B.肾

C.肺

D.三焦

E.脾

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肝

D.肾

E.胃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

B.益火补土

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

B.阴偏盛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7.“胃之关”是指

A.脾

B.肛门

C.幽门

D.肾

E.贲门

8.“太仓”是指

A.脾

B.大肠

C.六腑

D.小肠

E.胃

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

B.脾胃

C.膀胱

D.胃

E.小肠

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的固摄

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

E.血量充盈

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

E.心志为喜

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谷气

C.宗气

D.元气

E.卫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

B.如雾

C.如沤

D.如露

E.如渎

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

B.大肠主传导糟粕

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

E.胃气主通降下行

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肝与肺

D.肺与脾

E.脾与心

20.“罢极之本”是指

A.肾

B.肝

C.心

D.脾

E.筋

21.人体“气之根”是

A.肾

B.肺

C.肝

D.脾

E.胃

22.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宗气

E.元气

23.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A.胃肝心

B.肾心肺

C.肺肝脾

D.脾肾肺

E.心脾肺

24.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A.脾胃

B.肝胆

C.脾肾

D.肝肺

E.肾肺

25.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脾肺肾

B.脾肝心

C.脾胃肺

D.脾胃肾

E.脾肾肝

26.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真气

E.中气

27.宗气汇聚于

A.腹中

B.心中

C.胸中

D.气街

E.丹田

28.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

A.气不摄血

B.津不化气

C.气不化津

D.气随津脱

E.气不摄津

29.与津液排泄障碍最相关的脏是

A.脾肾

B.肺膀胱

C.脾肺

D.肾膀胱

E.肺肾

30.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两种力量应是

A.推动力与防御力

B.防御力与温煦力

C.推动力与温煦力

D.温煦力与固摄力

E.固摄力与推动力

31.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A.孙络

B.支络

C.浮络

D.细络

E.别络

32.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33.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A.接肺经交大肠经

B.接三焦经交肝经

C.接胃经交脾经

D.接肝经交肺经

E.接肝经交三焦经

34.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

A.冲脉

B.任脉

C.阳跷脉

D.阴维脉

E.胃经

35.足厥阴肝经起于

A.大趾外侧爪甲端

B.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C.大趾赤白肉际

D.第二趾甲后

E.足小趾端下

36.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

A.足阳明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少阳经

37.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

A.督任带

B.督冲带

C.督任冲

D.督任跷

E.督任维

38.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是

A.奇经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孙络

39.“内燥”病变,多见于

A.肺肾三焦

B.肺脾肾

C.肺胃大肠

D.肝胃大肠

E.肺胃三焦

40.指出哪一项是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

A.易致痈疡

B.耗气伤津

C.生风

D.动血

E.易于挟湿

41.燥邪最易伤

A.心

B.小肠

C.肌腠

D.肺

E.胃

42.为外感病先导的邪气是

A.疫疠

B.风邪

C.火邪

D.湿邪

E·寒邪

4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44.内寒主要与哪几脏有关

A.心肺肾

B.心脾肾

C.心肝肺

D.心肾肝

E.心三焦肾

45.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

A.寒邪

B.湿邪

C.瘀血

D.火邪

E.疫疠

46.温燥之邪多见于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秋

D.秋末冬初

E.夏季

47.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A.寒

B.暑

C.湿

D.火

E.风

48.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湿邪

B.寒邪

C.风邪

D.凉燥

E.暑邪

49.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

A.燥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寒邪

50.凉燥发病多见于

A.冬秋之季

B.夏末秋初

C.春夏之交

D.秋中夏末

E.深秋近冬

51.水饮停于肠间,属于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水湿

52.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A.怒

B.忧

C.思

D.喜

E.恐

53.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肝脾

B.肺脾肝

C.肺脾肾

D.心肾脾

E.肝脾肺

54.“大实有赢状”的病理机制为

A.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C.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D.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E.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55.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病理变化属于

A.虚中央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实的病变

56.阳盛格阴系指下列何种病理

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

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阴于外

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

57.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58.“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

5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6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61.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62.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63.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64.“阳胜则阴病”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6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

66.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不足

C.气阴不足

D.痰浊阻肺

E.宣降失常

67.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

A.肾

B.肝

C.肺

D.胃

E.心

68.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9.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攻邪法

70.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

A.虚实夹杂

B.真实假虚

C.表实里虚

D.真虚假实

E.表虚里实

71.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A.正尚耐攻

B.正不耐攻

C.邪不甚重

D.邪气过盛

E.正气强盛

7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

73.阴盛格阳病变,治当

A.阳病治阴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寒因寒用

74.阳盛格阴病变,治当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75.“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交感

76.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

A.年龄

B.居处

C.生活习惯

D.性别

E.体质

【X型题】

1.按五行生克规律,针对肺肝脾三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而制定的相关治法有

A.佐金平木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益火补土

E.抑木扶土

2.以“比类取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属于土的有

A.六腑之胃

B.五方之牛

C.五志之思

D.六腑之胆

E.五味之酸

3.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哪些方面

A.调畅情志

B.调节血量

C.促进消化

D.贮藏血液

E.防止出血

4.与呼吸运动有关的A.肾

B.大肠

C.汗孔

D.小肠

E.肺

5.肾主藏精的功能关系到

A.生长发育

B.血液运行

c.女子月经

D.筋脉濡养

E.髓海充盈

6.与肾密切相关的有

A.脑

B.髓

C.胆

D.齿

E.骨

7.下列脏腑组织中,与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E.冲脉

8.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9.与气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小肠

D.脾

E.肺

10.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宣发

B.温煦

C.固摄

D.防御

E.推动

11.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三焦

12.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命门

B.肺

C.脾

D.胃

E.肾

13.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气”的哪些作用有关

A.推动作用

B.营养作用

C.温煦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4.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

15.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足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任脉

E.足厥阴经

16.十二经脉中,会大椎、入缺盆的经脉是

A.手阳明经

B.手少阳经

C.足阳明经

D.手太阳经

E.足少阳经

17.经脉中上达巅顶的有

A.心经

B.肝经

C.胆经

D.膀胱经

E.督脉

18.湿邪的致病特点包括

A.易伤人体下部

B.病多缠绵难愈

C.易于阻滞气机

D.病多反复发作

E.易损脾阳

19.易耗伤人体津液的有

A.燥邪

B.过怒

C.火邪

D.暑邪

E.热邪

2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B.为阳邪,其性炎上

C.善行数变,病位不定

D.性干涩,易伤肺卫

E.易合邪为病,外感病之首

2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

A.为阴邪、易伤阳气

B.性凝滞致气血不通

C.多见疼痛症状

D.常致多种热病

E.性收引致筋脉拘急

2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炎上

B.性升散,易伤阳气

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D.发病急,病险急

E.火毒相结,易致肿疡

23.与痰饮形成相关的是

A.肾失气化

B.肺失宣降

C.脾失健运

D.胃失和降

E.三焦失于通畅

24.“过劳”主要包括

A.房劳过度

B.久卧少动

C.饮食过饱

D.劳神太过

E.劳力过度

2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区性

D.相兼性

E.转化性

26.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E.易于流行

27.疠气又称

A.疫气

B.戾气

C.异气

D.毒气

E.乖戾之气

28.气逆病变最常见于

A.心

B.脾

C.肺

D.肝

E.胃

29.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A.水停气阻

B.气虚津亏

C.气随液脱

D.津亏血瘀

E.津枯血燥

30.下列哪些治法属于反治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以通治通

D.以补开塞

E.反佐

31.因人制宜应考虑哪些因素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工作环境

E.生活习惯

【填空题】

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

是_____。

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_____.

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

13.能行气血,司呼吸的气是______,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

14.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____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_____作用减弱。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气,又称______气。

16.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____、_______。

17.“气机失调”中气降太过上升不及者,称______,气的内外出入受阻,称______。

18.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与肢体寒温和活动关系密切的气是______。

19.“血为气之母”具体表现在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0.津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

21.气对津的作用,除气能行津外,还能_______、_______。

22.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终于______经。

23.手太阴肺经起于______,于_____交手阳明大肠经。

2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______,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是_______。

25.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26.足少阴肾经起小趾下,于______交_______经。

2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_______、______。

28.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______经,挟舌根两旁的经脉是______经。

29.与督脉会于颠顶的正经是______经和______经。

80.______经入上齿,_______经入下齿。

31.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是_______,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是_______。

32.寒邪易致疼痛,系因________、________所致。

33.燥邪最易伤的脏是_______,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

34.暑邪致病,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

35.六淫中易致气机阻滞的是_______邪,易致筋脉挛急的是______邪。

36.湿性粘滞,易伤______阳,而且病程_______。

37.情志伤脏,其中喜伤______,惊伤_______。

38.六淫之中称。百病之长”的是______,可全兼五气的是_______。

39.饮泛于肌肤称______,停于胸胁称_______。

40.气逆最常见于_______二脏和______。

41.气陷多由_______病变发展而来,尤其是与_______关系最为密切。

42.阳偏衰病变以______二脏为多见,尤其是_______。

43.阴偏衰病变以________二脏为多见,尤其是_______。

44.正治又称______,是逆着疾病的______而治的一种治法。

45.反治又称______法,是顺从疾病的_______而治的一种治法。

46.“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属于_______,“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属于_______。

47.“以热治热”又称_______,用于治疗_______病变。

【是非判断题】

1.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的变化。

()

2.肾病影响到肝脏,即是“母病及子”。

()

3.“泻南补北法”即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

()

4.相生即是指五行之间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

5.肺主呼吸之气,依赖于肺气宣发与肃降的协调运动。

()

6.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需要依赖肝的疏泄才能实现。

()

7.肺、脾、肾三脏均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而肾的气化则贯穿于整个水液代谢的始终。

()

8.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可以归藏于肾。

()

9.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

10.肺气肃降能清洁呼吸道,且有助于大肠之传导。

()

11.气的固摄作用就是固护体内的阴液。

()

12.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物质来源而生成的气只有卫气和营气。

()

13.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水谷精气。

()

1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

()

15.具有主持全身津液代谢作用的是肾。

()

16.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过程需通过心肺作用才能完成。

()

17.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胸腹走足。

()

18.经络系统具有协调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

19.通常所说的“十四经”,是指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冲脉、带脉而言。

()

20.足厥阴肝经起于肝,布胁肋,止于目系。

()

21.经络有传导信息的作用,但不能传递病邪。

()

22.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淫。

()

2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是由于湿性重浊的缘故。

()

24.“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时。

()

25.六淫邪气致病与季节变化有关。

()

26.燥邪最易伤津耗气。

()

27.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邪气是寒邪。

()

28.六淫致病与工作环境无关。

()

29.风邪袭表导致汗孔开张而汗出,是因风性善行之故。

()

30.寒、湿邪气只伤阳气,不能化火。

()

31.火邪伤人,不导致瘀血形成。

()

32.七情致病不一定直接伤及脏腑。

()

33.饮食失宜,可致聚湿生痰。

()

34.瘀血与血瘀都是病理产物。

()

35.瘀血日久不去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

()

36.血热可致迫血妄行使血行加速,亦可使瘀血形成。

()

37.气郁不仅可以化火,也可导致痰郁、湿郁、食郁、血郁等。

()

38.虚实病理的形成,取决于感邪的轻重。

()

39.虚中夹实属于虚实错杂病理。

()

40.“阳盛则阴病”,主要是指阴虚阳亢而言。

()

41.一般而言,亡阳迅速导致亡阴,主要是因阳不生阴所致。

()

42.气虚亦可导致气逆病变。

()

43.肝是最容易出现气逆病变的脏之一。

()

44.津液耗损可以导致血瘀病变。

()

45.肺气不利和肺气虚损均可致痰饮内生。

()

46.五脏之中,肝阳最易亢逆。

()

47.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

49.气随血脱可以形成气血两虚。

()

50.内燥病变常见于胃。

()

51.内湿较盛者,一般不易再感外湿。

()

52.血虚者亦可化生内风。

()

53.吐下之后,津液亏损,亦能形成血瘀病证。

()

54.反治法不属于治病求本法则的范畴。

()

55.“热因热用”属于正治法之一。

()

56.标本均不太急的情况下,应当采用缓则治本的方法。

()

57.《内经》所谓“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就是指治病用药要因时制宜。()

【名词解释题】

1.五行制化

2.滋水涵木

3.培土生金

4.阴病治阳

5.阳病治阴

6.泻南补北

7.胃主通降  8.封藏之本

9.先天之本

10.治节

11.喜燥恶湿

12.娇脏

13.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肝肾同源)

14.水谷之海(太仓).

15.七冲门

16.燥湿相济

17.气海

18.气化

19.气机

20.宗气

21.阴脉之海

22.阳脉之海

23.十二经别

24.一源三歧

25.辨证求因

26.百病之长

27.六气

28.伤寒

29.中寒

30.瘀血

31.阳盛则热

32.阴盛则寒

33.阳虚则寒

34.阴虚则热

35.气机失调

36.阴盛格阳

37.阳盛格阴

38.逆治

39.从治

40.阴中求阳

41.急则治标

参考答案:

【A型题】

1.B

2.A

3.B

4.C

5.B

6.C

7.D

8.E

9.B

10.B

11.C

12.C

13.A

14.A

15.D

16.C

17.A

18.A

19.C

20.B

21.A

22.E

23.D

24.A

25.C

26.A

27.C

29.E

30.E

31.A

32.D

33.B

34.B

35.B

36.D

37.C

38.C

39.C

40.B

41.D

42.B

43.C

44.B

45.A

46.C

47.E

48.A

49.E

50.E

51.A

52.B

53.C

54.B

55.B

56.E

57.A

58.B

59.C

60.A

61.A

62.A

63.C

64.B

65.D

66.E

67.A

68.E

69.A

70.D

71.A

72.C

73.B

74.E

75.B

76.B

【X型题】

1.ACE

2.ABC

3.BDE

4.ABCE

5.ACE

6.ABDE

7.ACDE

8.AC

9.DE

10.BCDE

11.BCDE

12.BCDE

13.ACDE

14.ACE

15.ABCDE

16.ABCDE

17.BDE

18.ABCDE

19.ACDE

20.ACE

21.ABCE

22.ACE

23.ABCE

24.ADE

25.ABCDE

26.ABCDE

27.ABCDE

28.CDE

29.ABCDE

30.ABCD

31.ABCE

【填空题参考答案】

1.前半夜;下午

2.阴中至阴;阴中之阳

3.肺金;肾水

4.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5.主升;喜燥恶湿

6.汗;涎

7.脉;肌肉

8.脑;胸中

9.肝;冲脉

10.精血互生;藏泄互用

11.先后天关系;水液代谢

12.肝肾;精血(乙癸)

13.宗气;营气

14.推动;固摄

15.元;原

16.排汗;排尿

17.气陷;气闭

18.营气;宗气

19.血能化气;血能载气

20.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21.生津;摄津

22.手太阴肺;足厥阴肝

23.中焦;食指桡侧端

24.冲脉;冲脉

25.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经

26.胸中;手厥阴心包经

27.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8.足太阴脾;足少阴肾

29.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

30.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31.湿邪;湿邪

32.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33.肺;津液

34.气;津液

35.湿;寒

36.脾;缠绵

37.心:心

38.风邪;风

39.溢饮:悬饮

40.肝肺;胃

41.气虚;脾气亏虚

42.脾肾;肾

43.肝肾;肾

44.逆治;证候性质

45.从治;假象

46.反治;因时制宜

47.热因热用;阴盛格阳

【是非题判断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中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即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从而维持和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克互用关系,谓之五行制化。

2.滋水涵木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之一,即滋养肾阴以养肝阴,又称滋肾养肝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3.培土生金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之一,即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肺气虚之证。

4.即补阳是指阳气虚衰不能制阴而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即阴病),治疗上当温补阳气(即治阳),以制阴寒的一种治法。亦即王冰所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

5.即补阴是指阴液亏损不能制阳而阳相对亢奋的虚热证(即阳病),治当滋阴壮水(即治阴),以抑制阳热之亢的一种治法,亦即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说。

6.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之一。所谓“泻南补北”是指泻心火滋肾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泻心补肾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

7.饮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再下行于小肠,小肠分清别浊后,其浊者下移于大肠,而大肠主津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这种由胃而小肠而大肠乃至排泄于体外的功能活动,称为胃主通降。胃的通降作用还表现在与脾主升清的相互协调,升降相因,从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

8.肾内藏真阴真阳,肾阴(肾精)充则化源足,肾阳(命火)旺则生命力强。故肾之真阴宜藏而不宜泄;肾之真阳,宜潜而不宜露。肾的封藏作用主要体现在藏精、纳气、司二阴开合及固胎等方面。

9.由于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而与生俱来,为人体生命的源泉。加之,先天之精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而产生的“精气”这种物质。是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其盛衰,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生殖繁衍能力有关,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10.肺的功能之一。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使之有节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气机得以调畅:三是通过呼吸机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四是通过宣降协调运动,促进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11.脾主运化水湿,为“太阴湿土”脾虚失运则易于生湿,湿盛则又易困脾而阻碍运化,因湿得燥则能化,所以说脾喜燥。而湿邪过盛又最易伤及脾阳,使脾失健运,故说脾恶湿。

12.指肺。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易受外邪侵犯。而且肺为清虚之脏,喜洁净不容异物,“一物不容,毫毛必咳”,故说肺为娇脏。

13.脏腑与五行相配,乙属肝木、癸属肾水。生理上,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互化,这种相互滋养的关系,称为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14.指胃。因胃是接受、容纳并腐熟饮食水谷的主要脏器,故称“太仓”、“五谷之腑”。

15.“七冲门”见于《难经[Ⅱ马十四难》,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处要冲、关隘。即“飞门”为口唇,“户门”为齿,“吸门”为会厌,“贲门”为胃上口,“幽门”为胃下口,“阑门”为大小肠连接处,“魄门”为肛门。

16.脾胃关系之一。脾主运化水湿,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胃为阳明燥土,喜润恶燥。两者结合,则脾得胃燥而不湿,胃得脾湿而不燥,从而保证脾胃正常纳运。

17.气海有上、下气海之分,膻中为上气海,为宗气汇聚之所,其下丹田为下气海,为男女精气汇聚之处。

18.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面产生的各种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以及尿液、汗、泪、涕、唾等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变。气化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同化,即促使饮食物转化成精微,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等人体所需的物质;二是异化,即将机体利用后的浊物以及组织中的废物,变成糟粕而传送到有关器官组织中,分别排出体外。如果气化作用失常,则可饮食物的消化呼收和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同时亦影响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发生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19.气机指气的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的出入运动。所以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20.宗气是由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形成的气,宗气积于胸中,有助肺呼吸和助心行血的作用。

21.指任脉。循行于胸腹部正中。任脉与手足三阴经相联系(两阴接胸腹),具有调节全身阴经气血的作用。

22.指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督脉下手足三阳经均相联系(六阳经会大椎)起着调节一身之阳经气血的作用。

23.是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除了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外,还能联系十二经脉所不能到达的器官与形体组织。

24.任、脉、冲三脉均起于胞中,谓之“一源”,“三歧”指三脉分道而行,即任脉行于前,经腹胸而上;督脉行于后,经腰背而上;冲脉则分为三支。

25.是中医认识病因的一种特殊方法。它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症、证以推求病因。

26.指风。风邪四季皆有,可全兼五气,易与它邪合而为病,且常为外感病的先导。

27.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又称“六元”,一般而言对人体无害。

28.指外寒伤及肌表,卫阳郁闭,肌腠闭塞,以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表证为特征,亦称太阳伤寒。

29.指寒邪直接入里及内脏阳气者。若直伤于肺,则见咳嗽痰多、痰稀色白等症;若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见脘腹疼痛,吐泻清稀等症。

30.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胚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31.指邪热亢盛,简称“阳盛”。阳盛的病理特点,主要为阳热亢盛,但阴液尚未虚衰,表现以壮热,口渴,心烦躁动,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为特征的“实热”病变。

32.指阴寒过盛,简称“阴盛”。其病理特点主要是阴寒过盛,阳气未衰,水湿增多,表现以恶寒,蜷缩,四肢厥冷,大便稀泻,小便清长为特征的“实寒”病变。

33.指阳气亏虚,脏腑失于温煦,代谢活动减弱,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称简“阳虚”。阳虚的病理特点是: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病变。以脾、肾两脏为多见。

34.简称“阴虚”。阴虚的病理特点是: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病变。以肺、肝、肾三脏为多见。

35.指导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36.阴阳格拒的病理变化之一是指阴寒过盛,将阳气格拒于外而出现的内真寒外假热的病变。如阴寒内盛发展到严重阶段,在表现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等症状的同时,又见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

37.阴阳格拒的病变之一是指阳邪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达于外而出现热极似寒病变。如阳热极盛时,在表现有心胸烦热、口干舌燥等症的同时,又见阳极似阴的四肢厥冷。

38.又称“正治”即逆其证候的性质而治,也就是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来治疗的一种方法。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等等。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39.又称“反治”即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药物性质与疾病假象一致。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病证,如热因热用,寒用寒用等等。但究其实质,仍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

40.是指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在助阳药物中,适当佐以滋阴之药,便称为“阴中求阳”,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上一篇:最字的歇后语下一篇:八年级物理老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