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精选8篇)
1.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 篇一
关于天津爆炸事故的感想
8月12日23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集装箱码头危险物品仓库的连续大爆炸,等于24吨TNT炸药的爆炸当量,方圆2公里内所有房子的玻璃全部被震碎,数千辆进口的大众汽车全部被烧为废铁。天津市5个中队的消防队员在救火现场,多名人员被炸牺牲。死伤的市民和消防官兵的人数惊人,天津的爆炸事件,惊动全国上下,加上之前的日照化工厂爆炸、南京化工厂爆炸起火,近来频繁发生的化工厂爆炸事件值得我们反思:生产要安全,生产必须安全。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生产”决不是一句简单警语。当我们选择了化工单位,从事这一行业开始,“安全”意识便要与我们形影不离。自来到工厂我们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规程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是时时讲、周周学、月月喊;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安全学习记录记了一叠又一叠,然而操作现场的违章还是常有发生,员工们的侥幸心理仍然存在。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公司命令规定上班不能睡岗,但有些员工仍然置若罔闻。其实,我们想想,即使每个夜班都睡岗,一年、两年、五年,事故也许都不会光顾。这些,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岗位上的每个员工,都能很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但事故的发生,不在乎那一万次的不可能、未发生,就怕那万分之一的惨痛,生产要安全,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工作,天天讲,天天做,在我们工艺岗位上,有许多安全生产的细节仍然要值得我们注意,例如在动火作业之前,如果管线或容器内,含有可燃性液体或气体时,必须将其所含之可燃物清理干净或用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冲洗后,经测定确认所含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方可动火;如果容器内部有人进入工作时,必须先以空气置换容器内部有害气体,用氧含量分析仪检测氧气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以防范人员缺氧窒息。
生产要安全,生产必须安全!重视安全,让从我们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珍爱每一个生命做起,使安全事故永远的远离我们,健康平安永远伴随我们!如果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那么,一旦事故发生,必然会伤害到我们自己、同事、企业。因此为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绷紧安全这根弦,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让事故远离我们,真正的做到事故苗头不在我们身上发生,不在我厂出现。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真正做遵规守纪的员工,勇于向各种危害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确定做到“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但愿安全警钟长鸣,生命之花长开。
2.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 篇二
1 起火场所的基本情况
起火建筑位于威海市和平路西段北侧, 为两层砖混结构, 平屋面, 坐北朝南, 东西并排设有5间门市房, 各门市房主体结构相同, 以实体砖墙分隔, 起火的商店为由东向西第二个门市———环翠区宝银百货商店。该商店南北长8.3m、东西宽4.2m, 层高2.5m, 总建筑面积70m2。一层南边、靠东墙安装一双扇双向弹簧玻璃门, 不锈钢包框, 大门外墙装有铁栅栏门, 一层未设窗户, 贴北墙中部设有一自东而西向上的单跑敞开式楼梯通向二层, 二层南北墙上均设有外窗, 且设有坚固的钢制防盗网。墙面、顶板为白灰抹面刷涂料, 没有其他装修, 地面铺设预制水磨石板。
起火商店主要经营烟、酒、食品、饮料等日用百货, 春节期间兼营烟花爆竹。一层为营业场所, 靠东、西、北三面设有货架, 中间地面设有货柜, 南门西侧为收银台, 商店内货物摆放非常拥挤, 内部通道非常狭窄, 人勉强能在货物中间穿行。经了解, 烟花爆竹主要存放在收银台附近。二层作仓库和居室用。
2 调查了解的基本情况
(1) 经营业主的情况。两死者为经营业主, 是一对中年夫妻, 3年前开始在此处从事经营活动。原来只是白天经营, 晚上则锁好门窗回家休息。近两年因春节期间有盗贼破窗入室偷盗, 为防止再次被盗, 夫妻二人加固了防盗网, 并住在商店里。
(2) 当事人的情况。死者有一个女儿, 20岁, 当时国外上学, 春节后刚返校, 火灾后返回。据她讲, 2月24日晚上, 她与其母亲有微信联系。
(3) 商店内电气线路及用电情况。据死者女儿反映, 商店内电源从一层东北角顶板底穿墙由电缆引入, 在西墙北部设有一配电箱, 再由配电箱向各处供电, 主要用电在收银台处, 电缆由配电箱处沿西墙引至收银台处的两个多孔插座, 由此处向计算机、电冰柜、电热器、验钞机、手机充电器、洗脚盆、电子秤及视频监控系统等供电。为防盗店主于二月初在店内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人员证实, 商店共安装了两个视频监控探头, 电源来自于收银台处的多孔插座, 由于原有的电源线长度不足, 均将原有线路断开加接了电源线插在多孔插座上, 其中一个接头就位于多孔插座附近。
(4) 死者的社会关系情况。调查走访死者的亲戚朋友及周围邻居, 都反映死者为人比较和善, 社会关系简单, 没有与他人结过怨。
(5) 对参与救火的相关人员的调查情况。据最先到场的派出所民警和消防队员反映, 到达火场时, 火势已处于猛烈燃烧阶段, 一层的玻璃门已破碎, 铁栅栏门处于锁闭状态, 没有破坏痕迹, 前后窗的防盗网也完整, 没有撬动痕迹。
3 现场勘查情况
(1) 整个火灾现场呈现出一层重、二层轻的痕迹, 一层整体全部过火, 火灾通过一层北部的敞开楼梯向二层蔓延, 二层过火面积约10m2, 总共过火面积约45m2。一层整体烧损程度呈南重北轻、东重西轻的特征, 初步勘查发现, 收银台处燃烧相对较重, 根据其周围物品燃烧程度和西侧货架过火痕迹, 呈现出由此处向其他部位蔓延的痕迹, 图1为自北向南拍摄, 左下部为收银台位置, 燃烧痕迹呈明显的斜坡形。对收银台处进行细项勘查发现, 此处的电冰柜、计算机等用电设备是被烧坏的, 而非内部故障引发火灾向外蔓延。发现两个插座残骸, 其塑料外壳已全部烧毁, 只有插头的插片和插座的插套残骸, 此处发现了多条不完整的电源线, 大多数电源线上有电熔珠, 共清理发掘出39个电熔珠, 收银台处地面上铺了一小块地毯, 靠近收银台处有炭化痕迹。在收银台西北角的预制水磨石地面上发现了一个长22cm、宽17m、深度为2cm的椭圆形炸坑, 炸坑周围物品仅有火烧造成的破坏痕迹, 没有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的向外倾倒或撕裂破坏痕迹, 也未发现烟花爆竹或其他爆炸品的残骸。初步勘查还发现, 一层东墙木质货架中部呈现比较明显的“V”形燃烧痕迹 (见图2) 、东南角 (铁栅栏门内侧) 处呈明显的斜坡形燃烧痕迹 (见图3) , 这两处有明显的低位燃烧痕迹, 燃烧程度较周围重, 呈现出由此处向周围蔓延的痕迹, 疑似起火点。对这两个部位进行细项勘查发现, 这两处的物品燃烧程度比收银台处要轻, 这两处没有发现电气线路残骸, 周围没有电气线路经过, 也没有发现其他热源和异常痕迹, 只有商品的燃烧残留物。一层的电气线路比较简单, 除收银台外, 其他部位电气线路未发现熔珠等异常痕迹。
4 火灾事故认定情况
(1) 起火部位的认定。一层收银台处的燃烧程度相对较重, 呈现由此向其他部位蔓延的痕迹, 另两处疑似起火点处, 虽然呈斜坡形或“V”字形, 但燃烧程度相对收银台处要轻, 起火时间相对要晚。因此, 确定起火部位位于收银台处, 起火原因不能排除人为放火、投放炸药 (从门缝可以将火种、炸药抛投到收银台处) 和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2) 痕迹物证的鉴定情况。为准确地对事故原因做出认定, 对当事人做出有理、有据、科学合理的解释, 将提取的电熔珠、有炸坑的预制水磨石板、死者的心血样送有关鉴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经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对电熔珠进行金相分析, 在提取的熔珠中发现有一次短路熔痕。经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察技术部门检测, 有炸坑的预制水磨石板附着物中未检测出炸药成分, 只检测出火药成分。男性死者心血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53.8%, 女性死者心血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82.4%。
(3) 火灾事故认定情况。综合分析走访调查的情况、现场勘查和技术检测、鉴定结论, 排除了人为原因发生火灾。火灾事故认定:起火部位位于收银台处, 起火原因为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产生高温, 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高温引燃了存放在收银台附近的烟花爆竹, 发生爆炸, 将火种抛向其他部位, 导致火势加速蔓延, 从而产生了另外两处低位燃烧痕迹。存放于地面的礼花弹类烟花被点燃后, 由于其上部放有其他商品而无法向上喷射, 导致力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后, 产生向下冲击力作用于地面, 在预制水磨石板上冲击出坑洞, 死者是因为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而导致中毒死亡的。
5 体会和建议
(1) 进行火灾事故调查, 首先要进行调查走访, 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 再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 对各部位的燃烧痕迹要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燃烧时间长短, 确定燃烧先后顺序, 进而确定起火部位。对不属于燃烧或高温造成的破坏痕迹也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 研究痕迹的形成与火灾的关系, 确定其中的关联关系, 能够进行技术检测鉴定的痕迹物证必须提取送检, 在综合分析调查走访情况、现场勘查和技术检测、鉴定结论的基础上做出火灾事故认定。另外, 如果在起火点附近存在爆炸物且在火灾初期阶段发生爆炸就能够将起火物抛向其他部位, 从而加速火灾的蔓延, 同时也能够形成类似多个起火点的痕迹。
(2) 邻街的两层 (有的是三层) 门市房, 通常情况下是沿街联排布置, 每户只在内部靠里边设一部敞开式疏散楼梯, 经常有业主将一层作为商业经营场所、二层作为居住场所来使用, 由于经营业主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 也经常发生火灾, 如果火灾发生在夜间, 往往造成人员伤亡。近几年, 山东省东营、临沂等地都发生过类似的亡人火灾, 虽然消防技术规范并没有禁止这种经营方式, 建议在今后要禁止采用类似经营方式, 或者每层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 这样一旦一层发生火灾可将起火范围控制在一层, 防止其向上蔓延, 避免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 二层以上必须有可开启的外窗 (防盗网) 等疏散、救援通道, 以备被困人员疏散, 特别是经营烟花爆竹的商店要从严要求, 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不受威胁。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编.中国消防手册第八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金河龙.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 2005.
[3]刘德利, 黄志强, 谢荔珍.一起爆炸物自燃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1) :107-109.
3.山西隧道爆炸事故真相 篇三
瞒报之后,是否存有漏报?
“当时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轰的一声就晕了,醒来后我的右眼已经没了。”26岁的唐福是来自四川资阳的农民工,事故发生一周后,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不知道当时的爆炸究竟发生在哪里。
2012年12月25日,元旦将至,山西中南铁路南吕梁山隧道一号斜井的工程也临近尾声,打通了2630米的斜井,又在正洞右线推进了2000余米,整个工程只剩下最后一个掌子面的爆破作业。唐福说,他所在的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六标段项目部第六分部原计划12月底完工,他已经做好了回家看望女朋友的打算。
然而,当天14时40分,由于掌子面爆破时违章操作,相当于120公斤炸药威力的爆炸瞬间发生。正在距掌子面500米处驾驶铲车的唐福当场昏迷。离爆炸地点更近的赵德君伤势更重,除了腰椎、胯骨折外,巨大的爆炸声还导致他双耳失聪。直至2013年1月1日,这位48岁的四川籍农民工还只能靠眼神、动作和病房里的老伴交流。
事故被瞒报5天后,在网民的举报下,山西省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初步调查显示,隧道爆炸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然而,这一结果与此前网上所传的数字相差较大。瞒报的同时是否漏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势稳定下来的唐福对此也十分关心,他经常用手机上网查看其他工友的情况。尽管他也不清楚确切的伤亡数字,但他个人认为网上所传漏报“60人伤亡”应该不实,“当时隧道里也就十多个人在施工。最近几天的权威媒体所报应比较接近真实。”
目前,山西省针对此次事故的联合调查组已经成立,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调查、核清、搞准遇难人员和受伤人员的确切数字。
究竟谁在瞒报?
“1队左右线设备、人员正常;右线挖机坏,正在修理”。这是记者在施工单位2012年12月25日7时58分至18时25分的“领导带班记录表”上看到的事故当天的工作记录。事故第二天的记录中则写着,“学习而未施工”。
“事故现场没有依法向山西省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及企业上级部门报告,形成了蓄意隐瞒事故的事实”。中铁隧道集团总经理张继奎承认,集团公司在此次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前,山西省安委会也在通报中认定,“项目经理部未向相关部门报告,涉嫌瞒报”。
然而,网民们还是不解,一个小小的项目经理怎么能瞒报这么大的事故?的确存在许多不同寻常之处。
2012年12月31日晚,在事故发生地山西省蒲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的急诊接诊记录上显示,12月24日与26日均有急诊病人,但发生事故的25日却是空白。接诊记录显示,拥有10万人口的蒲县,当天没有1人在该县人民医院急诊处看病。
一位值班医师说,凡是通过120急救送来的病人,都会先在急诊处就诊。在他的印象中,25日并没有收治隧道爆炸事故中的伤亡人员。
随后,中铁隧道集团宣传部负责人介绍,5名伤员中,3名轻伤职工已被送往距事发地368公里以外的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2名重伤职工也被送往不同的医院,唐福在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赵德君在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两人的家属都是在事发后第二天从工友的电话里得知消息的,
但是,该负责人拒绝透露8名死者送往的殡仪馆。
如何追查瞒报事故责任?
2013年1月1日晚,山西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山西公安”发布消息称,山西警方已对此次事故立案调查并查明,该工程项目负责人黄怀刚、宋海涛、杨美东、王秋林在事故发生后蓄意瞒报事故,涉嫌不报安全事故罪。目前,该四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以上四人分别是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六标段项目部经理、六标段项目部第六分部经理、党委书记和总工。
据了解,山西中南铁路南吕梁山隧道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来已久。2011年11月,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曾对南吕梁山隧道进口施工现场进行过检查,检查人员当时发现,施工现场管理一片混乱。2010年4月,在未提前进行任何安全生产论证、评价,未编制安全专篇的情况下,山西中南铁路通道项目就已开工建设,埋下了先天隐患。加之属地监管不力,事故苗头渐现。
“这起事故的调查原本应该由临汾市负责,但考虑到事故的性质,特别是考虑到有瞒报的现象,我们把事故调查组提高了档次,由省政府成立调查组。”山西省代省长李小鹏要求,调查组要依法依规严格调查,查明事实真相。同时,全省桥涵施工单位要认真排除隐患,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据新华社)
4.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 篇四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由东(营)黄(岛)输油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再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000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0000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1989年黄岛油库爆炸事故是发生于1989年8月12日、中国石油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油库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共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人民币。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3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
一、事故经过: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0000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号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二、事故的原因分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爆油气。
事故的间接原因:
①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重大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②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
③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立方米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查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的规定值。
④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784千帕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凹凸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⑤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0000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三、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局长吕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②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经理楚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③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监察科科长孙某给予警告处分;
④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副经理、兼黄岛油库主任张某,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考虑他在灭火抢险中,能奋不顾身,负伤后仍坚持指挥,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可免予处分,但应作出深刻检查。
四、整改措施
①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分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题目的规章制度。
②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果断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③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自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治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④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进步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气力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5.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 篇五
日前,《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现予以发布。
2013年4月26日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六标项目部第六分部,在中南部铁路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2012年12月30日11时,山西省互联网宣传研究中心《舆情信息》反映,网上有关于南吕梁山隧道发生事故的信息,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责成临汾市核实。临汾市、蒲县两级政府经调查核实,于12月31日凌晨证实伤亡事故确有发生。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遵照省政府对事故调查处理的要求并报经省政府批准,于2013年1月1日成立了调查组,调查组由省安监局牵头,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总工会、省重点办、太原铁路局等部门和临汾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省人民检察院应邀参加调查。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相关单位概况。
1.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资质证号:A003414030301-16/1。安全生产许可证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编号为豫JZ安许证字〔2005〕030044-11),有效期至2014年3月15日,其爆破资质由洛阳市公安局颁发,资质等级为二级,证号:4103000002,有效期至2015年12月,由临汾市公安局于2010年6月9日审核。
2.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是中铁隧道集团7个施工型子公司之一,为中铁隧道集团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资质证号:A10242113108201。安全生产许可证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编号为冀JZ安许证字〔2005〕00032),有效期至2014年1月28日。
3.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项目经理部:是中铁隧道集团授权二处有限公司组建的一个项目经理部(全称为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南吕梁山隧道的项目管理,代表集团公司履行合同,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负总责。
4.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项目经理部第六分部:是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项目经理部下设的六个分部之一,主要承担南吕梁山隧道1号、2号斜井及相应正洞施工。项目施工时共有在职员工499人,其中职工65人,劳务工434人。
5.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工程监理单位,具有铁路工程监理甲级资质,资质证号:E111005665-4/2,有效期至2018年11月。
6.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吕梁指挥部:是该工程的建设单位。
7.中铁隧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是该工程设计单位,具有铁道行业(隧道)专业甲级资质,资质证号:A112000056,有效期至2013年3月。(二)工程概况。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线路全长1260km,设计时速120km/h。西起山西吕梁瓦塘站,东至山东日照南站,为国铁I级双线铁路。该工程由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事故发生在瓦塘至汤阴东段站前工程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境内,线路基本呈北向南走向,隧道进口端位于蒲县境内,出口端位于尧都区与洪洞县交界处,设计为双线单洞上下分离式隧道,线间距30m,左线全长23443m,右线全长23469.7m。该工程由中铁隧道集团于2010年4月中标,委托其下属二处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为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为中铁隧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其中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Ⅲ、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事故发生具体地点在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DK301+188.1处。由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项目经理部第六分部负责施工。(三)事故地区地质概况。
南吕梁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褶皱和断裂带密布,并有煤层和采空区,存在塌方、突水突泥和瓦斯涌出风险。其中DK300+180~DK300+900范围内为高瓦斯段,但该段位于南吕梁山隧道五分部施工段,已于2012年1月30日~2012年9月24日施工完成,事故发生区段没有揭露煤层,施工监测记录中未发现瓦斯涌出记录,因此事发施工隧道处没有瓦斯参与爆炸的可能。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应急处置情况(一)事故发生经过。
按照工程计划,2012年12月25日,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仅剩一个开挖循环,即到达预定里程,施工处于收尾阶段,由六分部物资部长戴功玉组织清理剩余的火工品。2012年12月22、23日戴功玉多次催促2号炸药库库管员顾平建清库。2012年12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顾平建到六分部经理宋海涛处汇报2号炸药库库存爆炸物品还有14000米导爆索,4000米导爆管、部分毫秒雷管和炸药。宋海涛询问六分部总工程师王秋林和物资部部长戴功玉后确认情况属实。顾平建建议可以自行销毁多余的爆炸物品,宋海涛默许并要求注意安全。
25日上午11时左右,作业一队爆破员王兴猛拿着空白领料单找到负责审批的六分部安质部安全员王鹏龙,要求领取雷管和炸药。王鹏龙电话请示六分部安全总监马正荣后在空白领料单上签字。
11时30分左右,王兴猛到2号炸药库领料,顾平建要求把库内剩余的导爆索等爆炸物品也一起领出去,王兴猛电话请示开挖作业一队队长彭昌伦后领出14000米导爆索、4000米导爆管和其他爆炸物品,并运到隧道右线工作面后方约35米处卸下。当时开挖面上台阶掘进爆破的炸药已经装好,爆破联线已完成,副班长兼爆破员李久令(已在事故中死亡)正在布设放炮母线至DK301+267避车洞附近。工作面除了领工员段守权(已在事故中死亡)、班长李久光(已在事故中死亡)和李久令外,其他人员都已撤离。随后,由段守权和李久光将导爆索搬运至开挖工作面附近进行摆放,王兴猛也帮着搬运了2箱后离开工作面。
6.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 篇六
调查总结报告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1.前言
2005 年 12 月 11 日凌晨位于伦敦的东北部的邦斯菲尔德油库由于充装过量发生泄 漏,并最终引发爆炸和持续 60 多小时的大火,事故摧毁了 20 个储罐,造成 43 人受伤和 高达 8.94 亿英镑(相当于 101 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是英国和欧洲迄今为止遭遇的最 大火灾。2006 年 1 月成立的独立的事故调查委员会,自 2006 年 2 月 21 日发布
展,这使得先后发展的多家储油公司基本上毗邻建设,甚至互相渗透,形成今天邦斯菲 尔德地区独特的油库地区现状。
整个油库地区夹在樱桃树路(Cherry tree Lane)和邦斯菲尔德路(Buncefield Lane)之间,北部、东部和南部均为农田,在西部和班得瑞大道(Boundary Way)之间分布有 大量的公司和民房(在事故中遭到严重破坏),距离西部的外围墙在 120m 左右(英国 健康安全署按规定可以规划民房的最近距离)。图 3-1 展示了油库地区的周边情况。
事故池 消防泵房 A 罐区
樱桃树路 班 得 瑞 大 道
#12
民房 Fuji 公司
绿化带
围墙 #912 应急 发电机房
Northgate 公司
邦 斯 菲 尔 德 路
RO 公司
事故池
3COM 公司
B 罐区
图 3-1: 邦斯菲尔德库区区域布置图
3.2平面布置
哈福德郡储油有限公司(HOSL),是道达尔英国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合资经营 的。HOSL 分为西区和东区两个区,西区就是本次事故的发源地以及大火的中心,它分 布有 A、B、C、D 四个罐区。HOSL 被批准的最大储存量是 34000 吨车用燃料和 15000 吨煤油。依据重大危险源控制法案(COMAH)要求的安全评估报告在事故发生时正在 进程中,还未完成。
英国管道运行公司(BPA)是由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BP)负责运营的管道公司,但它所管理的管道资产属于英国石油管道公司(UKOP)。BPA 在邦斯菲尔德地区的油 库被一条小路(樱桃树路,Cherry Tree Lane)分割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路北边的北区和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南边的主区,都几乎被摧毁在大火中。BPA 被批准储存 70000 吨车用燃料和其他油品。COMAH 要求的安全评估报告已经完成。
英国石油公司(BP)的储罐位于整个邦斯费尔迪库区的南部,由于距离 HOSL 西区 最远得以在这场大火中幸免。BP 被允许储存 75000 吨车用燃料和来自 BPA 的所有油 品。COMAH 要求的安全评估报告已经完成。图 3.2 显示各个区域的相互关系。
整个邦斯菲尔德库区通过三条独立的输油管线输送油料,分别是:
• 10 英寸的 Finalline,首站在道达尔的 Lindsey 炼厂,末站在 HOSL 西区; • 10 英寸的 M/B 管线,首站在壳牌的 Stanlow 炼厂,末站在 BPA 北区; • 14 英寸的 T/K 管线,首站来自壳牌的码头和 Coryton 炼厂,末站在 BPA 主区。
三条管道均采用分批次顺序输送的方式进行输送,混油返回炼厂重新炼制或者直接 混入低品位油罐。油料到达 HOSL 后按不同种类储存在相应的的储罐,表 3.-1 显示了发 生事故的 HOSL 西区各罐区的储存情况。
车用燃料主要由 HOSL 西区、BP 和很少的一部分从 BPA 用油罐车运输出邦斯菲尔 德库区,航空煤油依靠一条 6 英寸和一条 8 英寸的管道从 BPA 输送至伦敦机场,图 3-3 显示了各个管线的相互关系。
3.3 主要安全设施和事故相关设施
3.3.1 储罐测量监控系统(Automatic Tank Gauging,ATG)
#912 储罐安装有 ATG 系统,这是一个储罐的监测和控制系统。ATG 可以监控储罐 液位、温度和阀门状态,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同时 ATG 系统还可以接受来自系统外部 的报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对于所监控的数据,包括异常事件和阀门状态均会被保 存数月。
ATG 系统前端包括一个安装在罐顶的伺服液位计和和安装在底部的热电偶温度计,测量数据被传送到 ATG,HOSL 所有的储罐的液位和温度数据均接入 ATG,由操作人员 在控制室通过 ATG 进行日常作业。图 3-4 显示了 ATG 系统的组件和安装位置。
3.3.2 液位超限报警装置
#912 储罐在顶部安装有一个独立的液位超限报警装置(安全仪表系统),当储罐液 位达到极限位置(实现设定)后该装置将向控制室发出声光报警并同时自动关闭储罐的 进料阀门,同时报警信号还会传向上游的 BPA 控制室,这时 BPA 将关闭通向西区的进 油主管线。
西区控制室还有一个优先选择开关可以阻止西区的关断信号传向 BPA,当优先选择 开关被确定为阻止时,会在控制面板上亮起一个红色的警示灯。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3.3.3 通气孔
#912 储罐在顶部设置有 8 个 0.07m2 的三角形通气孔,一是为浮盘上方的油气提供足 够的与外界大气流通的面积;二是在事故状态下起到油品溢流作用。
3.3.4 消防水折流板
#912 储罐罐顶的外延设计有一圈消防水折流板,折流板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罐顶的 消防喷淋装置喷出的消防水可以程瀑布状流下,以最大程度的覆盖罐体;同时也在高温 天气用来冷却罐体温度。图 3-5 显示了折流板的安装位置和外观。
3.3.5 防风梁
#912 储罐的罐体中部有一个防风梁的结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来在罐体侧 面的风载荷,但它会在罐体的外部形成一个突起,图 3-5 显示了防风梁在罐体的位置和 外观。
3.3.6 防火堤
#912 储罐所在的 A 罐区(类似与其他罐区),设计有防火堤,防火堤的设计容量是 罐区内最大容量储罐的 110%,同时防火堤设计有雨水排出口。防火堤上存在管道的穿越 现象。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HOSL 消防泵房
BPA #12 罐
BPA 事故池
HOSL 事故池
壳牌 BP HOSL 西区 BPA HOSL 东区
HOSL 西区 A 罐区 HOSL 西区 B 罐区
HOSL 西区 C 罐区
HOSL 东区事故池
BP 罐区
图 3-2: 邦斯菲尔德库区平面示意图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T/K 管线 Finaline 管线 航空煤油外输管线
Finaline 管线计量区
M/B 管线计量区
T/K 管线计量区
M/B 管线
图 3-3: HOSL 库区来料管线示意图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个通气孔
检查窗
伺服液位计
独立的液位安 全仪表装置
探测竖井
液位传感器
检查孔
内浮顶
热电偶 温度计
滑动密封
图 3-4: #912 储罐结构示意图
通气孔
消防水折流板
防风梁
图 3-5: #912 储罐外部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表 3-1: HOSL 西区储存情况列表
罐区 A 储罐编号 910
介质 汽油 进料管线 T/K
A
912
汽油 T/K
A Finalline B Finalline B 915
汽油 911
汽油 913 柴油
B 914 柴油
B 916 柴油
C T/K C T/K C T/K C T/K C T/K D 901
汽油 902
汽油 903
汽油 904
汽油 905
汽油 906 混油
D 907 混油
D 908 柴油
D 909 混油
4.事故调查总结
4.1 事故发生经过
2005 年 12 月 10 日 19 时,HOSL 西区 A 罐区的#912 储罐照生产计划开始接受来自 于 T/K 管线的无铅汽油,输送速度为 550m3/h。
2005 年 12 月 11 日 0 时,该批次输送结束,并开始进行例行的液位检查。
2005 年 12 月 11 日 1 时 30 分,例行检查结束,一切正常,继续向#912 储罐输送。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2005 年 12 月 11 日 1 时 3 时左右,ATG 的液位数据停止变化,至事故发生时一直显 示储罐液位在大约 2/3 处。由于 ATG 的数据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和 ATG 相联的警 报系统一直没有动作,致使充装一直继续。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20 分左右,按照当时的充装速度和#912 储罐容量,储罐已 经完全充满。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20 分左右,#912 储罐上安装的独立液位超限报警装置未动 作,充装继续,导致汽油开始从罐顶的通气孔向外溢出。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38 分左右,溢出的汽油开始在 A 罐区内由#912 储罐位置向 西蔓延,从视频和目击者反映的证据显示,当时的蒸汽云厚度已经达到了大致 1m。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46 分左右,液态的汽油开始从 A 罐区的围堰内溢出,蒸汽 云的厚度达到了 2m。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50 分,蒸汽云扩散到 Northgate 公司和 Fuji 公司的停车场。
2005 年 12 月 11 日 5 时 54 分,由于通往金斯顿地区的阀门关闭,T/K 管线输向#912
储罐的流量由 550 m3/h 增加到 890 m3/h,溢油进一步扩大。
2005 年 12 月 11 日 6 时 01 分 32 秒,当地的地震记录仪记录到了最大的一次爆炸,随后又发生了多次爆炸以及持续的大火。
图 4-1 显示了事故发生过程的主要事件,图 4-2 显示了蒸汽云扩散过程。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图 4-1: 事故发生过程
May 2011 28
4-2: Northgate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4.2 爆炸发生时的安全设施及相关设施状态
事故发生时的三条管线状态如下:
• Finaline 管线以 220 m/h 向 A 罐区的#915 储罐输送汽油; • M/B 管线以 400 m/h 向 D 罐区的#908 储罐输送柴油;
• T/K 管线以 890 m/h 向 A 罐区的#912 储罐输送汽油。
33ATG 系统的数据显示,爆炸发生时#912 储罐的进口阀处于打开状态,液位处于 2/3
处,温度数据 3 时开始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液位超限报警装置未发出任何报警动作,BPA 的控制室 SCADA 系统未接到自该系 统的报警信号。
4.3 事故后果
4.3.1 爆炸
最大的爆炸发生在西库区、Fuji 公司和 Northgate 公司之间的范围内。在
持续的大火燃烧了 60 多个小时,烧毁了 20 余座储罐,烟尘和大火形成了高达 60m 的火柱,大火烧毁了防火堤的密封剂和防水剂,穿越防火堤的管线与防火堤之间的密封 也为破坏,导致大量的油料流出,加剧了火势的蔓延。
图 4-6 中
注:红色为一次超压,蓝色为二次超压
图 4-4: 爆炸产生的超压传播方向
周边建筑物 事故区
邦斯菲尔德油库范围 闪火影响范围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图 4-5: 爆炸产生的闪火影响范围
图 4-6: 事故后现场及周边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图 4-7: 被大火破坏的防护堤
图 4-8: 事故后罐区全景
5.事故原因分析
5.1 溢油的发生
从 ATG 系统记录的数据来看,自 11 时 3 时#912 储罐的液位数据不再发生变化,大 概停止在储罐 2/3 液位处,这直接导致控制室对#912 储罐液位失去有效的检测并获得错 误的数据,使 ATG 系统一直允许向#912 储罐充装直至开始溢油,甚至只要不发生爆炸 允许一直充装西区。
BPA 的 SCADA 系统显示事故发生时并没有接到来自西区的液位超限报警信号,通 过模拟一个超限报警信号,证明通向 BPA 的线路以及系统均是正常的,但是启动优先选 择开关,发现并不引发声光报警,但可以阻止信号向 BPA 控制室传送。
由于超限报警器以及系统的供电电缆已经被毁坏了,无法判断究竟是哪一部分发生 了故障。但可以肯定液位超限报警装置(安全仪表系统)在#912 储罐达到警戒液位后,未进行报警动作,导致#912 储罐在已经开始溢油后,控制室仍然继续向储罐充装直到爆 炸发生。
据管理资料显示超限报警器在事故发生前不久才被安装完毕,可能并没有被调试正 确,而且通过事后对同类产品的调研,该报警装置的正确运行完全取决一个核心传感器 在储罐内是否被正确安装。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5.2 蒸汽云的形成
#912 储罐的内浮顶有多处只需要很小的背压就可以穿透的潜在泄漏点,比如伺服液
位计探测竖井的环形密封,检查孔的密封等,使得汽油从这些地方溢出储罐并通过罐顶 通气孔开始向外泄漏。
在汽油开始从罐顶向往溢流后,有三个主要原因加剧了蒸汽云的形成:
• 罐顶外延的折流板阻碍了汽油的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一个瀑布状的流动形态; • 罐体中部的防风梁
折流板
通气孔
防风梁
形成的瀑布加剧了汽油的挥发,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蒸汽云
在防火堤内形成的大面积液池,由于增大了传热面积,也加剧了 防火堤汽油的挥发并与空气混合 形成可燃蒸汽云
图 5-1: 可燃蒸汽云的形成过程
5.3 点火源
事故后证明是 HOSL 西区西门外的一位员工违规发动了汽车发动机,排气孔产生的 火星点燃了可燃蒸汽云,同时应急发电机房和消防泵房内的爆炸可能是由于非防爆电器 引起的。
5.4 防火堤的失效
在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池火后,导致防火堤本身的多处结构耐火等级是不够的,包 括防火堤的密封剂、防火堤排水口启闭设施、防火堤上穿管的密封剂等等,甚至防火堤 本身不能抵御如此长时间的大火。防火堤的失效导致燃烧的油料四处蔓延,将火势进一 步扩大。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同时防火堤本身的容积并不能容纳如此大量的溢油,在着火前汽油已经满溢出了防 火堤并随地形向低处聚集,这导致
高风险区<120m 中风险区<135m
低风险区<185m
图 5-2: 邦斯菲尔德地区的风险规划图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6.其他类似事故介绍
表 6-1 显示了其他一些类似事故的情况。
表 6-1: 事故情况列表
地点 时间 事故 爆炸过程
休斯顿,德克萨斯 1962 年 4 月 州,美国
一个汽油储罐泄漏了少许汽油,天 当时的报道为“爆 气基本无风,被一条附近的高速公 炸”。路上的汽车引燃。
贝敦,德克萨斯,1977 年 1 月 美国 27 日
一艘运油船发生充装溢油事故。
没有更多细节,发 生在不太开阔的空 间。
德士古,纽瓦克,1983 年 1 月 7 在向储罐充装无铅汽油时发生溢 新泽西州,美国 日零点 油,大约泄漏了 114-379m3(80-
265t)。小风,被 300m 外的点火 源点燃。
在最大的爆炸发生 前有三次小型的爆 炸,爆炸产生了很 高的超压,但没有 具体数值;发生在 开阔空间。
那不勒斯,意大利 1985 年 12 月 21 号
在向储罐充装无铅汽油时发生溢 油,大约泄漏了 700t。微风,2m/s。
在点燃前汽油已经 从顶部向外泄漏了 1.5 小时,爆炸超 压通过对事故后果 的反演确定至少大 于 48kPa;发生在 拥堵的空间。
圣艾尔布兰市,法
1991 年 10 月 国 7 日 4 点
一条运输管线发生泄漏,汽油进入 围堰,在 20 分钟后,被 50m 远的
爆炸产生了很高的 超压,现场布置的
停车场上的发动机点燃。风速小于 储罐加剧了超压的 1m/s,形成的可燃蒸汽云估计有 传播。23000m3。
杰克逊维尔,佛罗
1993 年 1 月 2 在向储罐充装无铅汽油时发生溢 里达州,美国 日 3 点 15 分 油,大约泄漏了 190m3(132t)。
爆炸产生了很高的 超压,但没有具体 数值。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林查班,泰国 1999 年 12 月 在向储罐充装汽油时发生溢油。2 日 23 点 25 分
爆炸产生了很高的 超压,但没有具体 数值;发生在开阔 空间。
7.建议
通过以上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邦斯菲尔德地区的 HOSL 油库其实并不缺乏 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图 7-1 显示了它所采用的各种保护措施。
但是在
7.1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评价
这次事故揭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用于保证事故不会发生的液位安全仪表系 统(SIS)一旦发生故障,将产生无法遏制的风险,并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此事故调查 委 员 会 在设计 和操 作方面 建议 了最重 要的 风险管 理手 段 — 安 全 完 整性等 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SIL)分析和评价。主要建议如下:
1)由于
• 非传统的液位超限检测手段,它将不依赖于系统中元件的安装位置,以及摆脱传统
仪表系统的例行检查、测试、可靠性和维护状态;
• 增加可靠性的液位检测系统,并且更可靠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故障自检报警。
8)安全仪表系统(SIS)的原始数据记录均应得到很好的保存,并被定期的检查以确
保系统的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检查的重点有:
• 记录应该可以被
7)防火堤对于罐区内其他储罐的消防水和冷却水是否有必要截留?防火堤的耐火等级 是否可以抵御长时间的池火?防火堤的密封剂或防水材料是否有足够的耐火强度?管 线穿过防火堤处是否有可燃的密封材料,或者没有足够的耐火等级?
8)当由于爆炸或火灾导致电力中断,所有油泵和电动阀失效时,库区内由于重力作用
而溢流出来的油品是否可以被阻挡在防火堤内?是否可以被控制住而不流出库区?
9)对于库区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最终流向、可能被混入的来自其他地区的废水是否
进行了有效评估?
10)应建立在一级保护层失效后危险物质逸散到外部空间后的探测系统,不仅包括液态 的还包括可燃性气体,业主应立即着手寻找并评估各种方法以确保最有效的抑制,比如有:
• 在可能出现大量高闪点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罐区围堰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系统; • 在溢油保护系统与气体探测系统之间建立联动,比如当检测到大范围的可燃气云团
时可以判定一级设防已经失效,这时通过联动再启动溢油保护系统可以阻止更大面 积的泄漏;
• 视频监视系统可以协助操作者判断一些早期的异常工况,可以将异常工况作为触发 事件,提醒操作者转到相应的画面来做进一步的判断。
11)当局和行业联合会应对以往的关于
将一线员工纳入这个系统,不单单是让他们可以掌握这些共享的信息,也是让他们 有义务、有职责去发现并更新这些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好的经验得 到共享。
7.3 关于区域布置和平面布置问题
这次事故反映出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传统对于区域布置以及平面布置只是从距离 防范的角度考虑,而没有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这直接导致了这次事故的严 影响范围被扩大。事故调查委员会建议在土地规划以及内部布置设计时采用的一种风险 管理手段——量化风险评价(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QRA)。
1)委员会建议在重大危险源周边或者重点保护建筑物周边的土体规划中应明确需要提
供正式的风险评估报告,并在可能情况下优先采用 QRA,同时英国健康安全署和行 业协会应不断更新用于 QRA 分析的各种资源,比如故障率的统计。
2)委员会员针对该事故采用 QRA 进行了分析,通过结果可以反映出可以很好的印证
本次事故,如果通过该结果进行优化将可以有效抑制事故的波及范围。
3)对于事故后果评估应全面估计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并考虑周边的危险源是否会加
剧事故的后果,如果会应进行全面评估。
4)在风险评估方法中应该考虑安全仪表系统(SIS)可靠性的问题,也就是 SIL 等级 的影响,同时应该考虑周边环境中特殊的敏感人群或者需要特别保护的人群或其他 设施(如急救资源)。
5)在风险方面应考虑社会风险和个体风险,并依据该结果对局域布置和平面布置进行
优化。
6)对于事故后果的判断准则优先采用个人死亡风险 IRPA(基于风险),而不是采用
传统的伤害后果(基于后果)。
7.4 关于应急能力
1)应对应急能力进行评估,确保例如灭火系统、事故池、手动报警开关的应急能力是
否满足要求。
2)对于来自外部的应急救援资源应该进行有效评估,以确保外部的应急计划是否满足
现实的各种事故状况。
3)应对事故后果进行准确的模拟,以此来支持应急准备的计划,应对所有的事故场景
进行设计,并应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May 2011
邦斯菲尔德地区油库爆炸事故调查总结报告
8.参考资料
7.所用变爆炸事故分析 篇七
2009年7月14日19时22分, 某220 kV变电所内的1号所用变压器 (本文简称所用变) 发生故障, 集控站监控系统报:1号所用变过流I段保护动作, 1号所用电断路器跳闸。19时25分, 变电所值班门卫汇报:所用电失电, 所用变室有爆炸声, 且所用变室大门被冲开, 有浓烟冒出, 所用变室内有明显火光, 烟雾报警装置报警。
2 现场分析及故障排查
发生故障的变压器为SC9-400/37型, 并联在220 kV变电所的35kV出线段, 给整个变电所供电。故障绕组为W相高压绕组, 明显故障点有3处: (1) W相绕组对应于出线端的背面线圈多段绕组可见严重烧断口; (2) W相绕组出线的上下绝缘端子烧毁并导致连接引线弹出, 出线上绝缘端子正前方的箱体面板电击穿; (3) U, V, W三相绕组的上绝缘端子X, Y, Z接线螺母留有强烈高压放电电蚀的痕迹, 对应于X, Z端子侧的箱体面板内侧有放电痕迹和金属溅粒。
在记录现场故障情况后, 将故障变压器整体拆下返厂进行解体。在拆装返厂过程中, 未发现异物。所用变因运行时间才6个月, 未见积尘及腐蚀现象, 所用变室防小动物措施非常到位, 检查变电站保护系统, 未见事故前运行过电流及电压过高的情况存在。对故障变压器进行解体检查, 发现最严重故障部位在W相高压绕组第8层绕组, 局部过热点由此处往外扩展, 依稀可见包封表面环形过热部位, 有匝间短路导致的烧黑带状圆环迹象。
依此判断故障系此处高压绕组缺陷引起匝间短路, 分析引起此次匝间短路原因是以下3点其中之一: (1) 由于结构不合理, 使电场分布极不均匀, 形成局部电场过分集中, 使固体绝缘内部发生放电; (2) 由于制造和工艺处理不当, 如金属部件带有尖角、毛刺或绝缘体中含有杂质, 局部的缺陷使该部位的电场发生畸变造成放电; (3) 变压器内部导体有杂质, 引起导线的导电有效截面积减小, 长期运行引发局部过热, 破坏绝缘后产生局部放电。局部放电开始时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 放电的能量很小, 并不影响电气设备的短时绝缘强度。但是几个月下来, 此处缺陷在运行电压下的长期作用下, 使绝缘击穿引起匝间短路, 匝间短路逐步扩大后引起线圈过热, 绕组温度超过绝缘耐受温度, 使多处绝缘破坏同时短路燃烧。燃烧产生的高炭废气导致U, V, W三相绕组的上绝缘端子X, Y, Z的接线螺母及铜排尖角抢弧放电, 造成1号所用变高压35 kV进线侧三相短路爆炸, 才引起35 kV开关柜保护装置跳闸。
3 防范措施
8.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篇八
1.事故树分析
1.1 分析方法
事故树(Fault Tree Analysis,FTA)也称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用逻辑“与” 或逻辑“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所有直接原因及相互的逻辑关系,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能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它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在判断灾害、伤害的发生途经及灾害、伤害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形象、简明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事故树分析方法是安全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较先进的分析方法。
1.2 分析步骤
事故树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二种。它的基本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熟悉系统:了解需要分析对象的系统工程状态及各种参数。
(2)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设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对象作为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和事故案例,确定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故: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的各种因素。
(6)画出事故树:从顶上事件起,找出各级直接原因事件,按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7)定性分析:按事故树结构进行布尔代数计算,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进行分析。
以上为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若要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还需要增加以下三个步骤。
(8)求出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原因发生概率,进而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
(9)进行比较:对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对比,对不可维修系统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10)定量分析结论。
目前在事故树分析中,一般都考虑到第七步进行定性分析为止,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2.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树的建立
2.1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树
笔者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消化油墨生产工艺,对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后,绘制出油墨生产中电气引起火灾爆炸的事故树,见图1。
图1 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树
2.2 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建造过程
2.2.1确定顶上事件: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
2.2.2找出火灾爆炸的直接原因事件,确定各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1)导致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的直接原因事件有:“电器设备火花”、“电气线路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和“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各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在“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事件发生条件下,“电器设备火花”、“电气线路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火花”中任意一个事件发生,火灾爆炸就会发生,用“条件或门”连接。
(2)导致“电器设备火花”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电器设备不防爆”和“防爆设施损坏”。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电器设备火花” 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3)导致“电气线路火花” 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电线分支接点接触不良”、“电线过负荷起火”和“电线短路起火”。这三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电气线路火花” 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4)导致“电线过负荷起火”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过负荷保护装置未装或失灵”、“超压或超载”和“电线载流量过小”。这三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在三个事件同时发生时,“电线过负荷起火”事件才会发生,用“与门”连接。
(5)导致“电线短路起火”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短路保护装置未装或失灵”和“电线相间短路”。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在二个事件同时发生时,“电线短路起火”事件才会发生,用“与门”连接。
(6) 导致“电线相间短路“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过压过流击穿”、“电线缘破坏”和“意外碰相”。这三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时,电线相间短路就发生,用或门连接。
(7)导致“静电火花”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人体静电火花”和“设备静电放电”。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静电火花”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8)导致“人体静电火花”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化纤品与人体磨擦”和“积累电压达放电值”。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在二个事件同时发生时,“人体静电火花”事件才会发生,用“与门”连接。
(9)导致“设备静电放电”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静电积累”和“接地不良”。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在二个事件同时发生时,“设备静电放电”事件才会发生,用“与门”连接。
(10)导致“静电积累”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设备或物料存在静电磨擦”和“静电积累达放电值”。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静电积累”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11)导致“接地不良”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设备未设防静电装置”和“设备接地线失效”。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接地不良”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12)导致“雷电火花”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有:“未设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失效”。这二个事件的逻辑关系是:只要其中一个事件发生,“雷电火花”事件就会发生,用“或门”连接。
3.定性分析
对事故树结构进行布尔代数计算,求出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进行分析,这是事故树分析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3.1 采用布尔代数化简,求出事故树中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
事故树的结构函数:
T = X18{(X1+ X2) + [( X3+ X4X5 X6+X7(X8 +X9+ X10)]+[X11 X12+ ( X12+X13 )( X14+X15 )]+ ( X16 +X17)}
经过运算得到如下12个最小割集:
(X1,X18),(X2,X18),(X3,X18),(X4,X5,X6 ,X18),(X7,X8,X18),(X7 ,X9,X18),
(X7,X10,X18),(X11 ,X12,X18),(X12 ,X14,X18),(X12 ,X15,X18),(X13,X14 ,X18),(X13,X15,X18),(X16,X18),(X17,X18)
每一个最小割集代表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模式。
3.2 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确定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可以用近似判别式:I(i)=∑Ki1/2n-1,X∈K,其中,I(i):基本Xi的重要系数近似判别值:Ki:包含Xi的割集;n:基本事件Xi所在割集中基本事件的个数。
根据以上近似判别式,可以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I(18)= 37/8
I(7)=I(12)=1/23-1 + 1/23-1 + 1/23-1 =3/4
I(1)=I(2)=I(3)= I(13)=I(14)=I(15)=I(16)=I(17)= 1/22-1 = 1/2
I(8)=I(9)=I(10)=I(11)= 1/23-1 = 1/4
I(4)=I(5)=I(6)= 1/24-1 = 1/8
所以结构重要度的顺序是:I(18)> I(7)=I(12)> I(1)=I(2)=I(3)= I(13)=I(14)=I(15)=I(16)=I(17)> I(8)=I(9)=I(10)=I(11)> I(4)=I(5)=I(6)
3.3 对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的分析
从以上所列的顺序可以说明: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的结构重要度为最大,短路保护装置未装或失灵,静电积累构成的损坏次之;防爆设施损坏,电器设备不防烛,电线分支接点接触不良,设备或物料存在静电摩擦,设备未设防静电装置,设备接地线失效,未设防雷装置和防雷接地失效等构成的损坏较小;过负荷保护装置未装或失灵,超压或超载,电线载流量过小等构成的损坏最小。由此,我们可针对以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顶上事件(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的发生。
4.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预防油墨生产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4.1 防止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
油气达到爆炸极限是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防止油墨生产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是防止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最重要一个措施。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油气从容器中泄漏出来。
(2)增强生产车间的通风。如采取强制通风设施,使车间内的油气能较快地散发到车间外,降低车间内油气的浓度。
(3)为了防止车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在车间内设置可燃性气体报警仪,监视油气浓度,一旦出现险情,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2 电器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1)电器设备在操作和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气火花,防爆型电器设备能使电器设备内部产生的火花不散发到外界空间中去。因此,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器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包括电动机、控制开关、控制按钮、控制箱、照明灯具等。
(2)对防爆型电器要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电器装置是否有损坏,要保持它的完好性,起到应有的防爆作用。
4.3 电气线路布置应规范
(1)分支接点接触不良会使该接点发热或产生火花,容易导致局部电线保护层起火。因此,电线中途尽量避免分支产生接点,确实需要分支,应在配电箱或控制箱内专用接线板上进行分支。
(2)电线相间短路会产生火花或在短时间内使电线保护层起火。因此,电气线路应采用沿墙或桥架方式进行布置,避免电线悬空悬挂,电线要用阻燃套管保护。这样能避免电线布置中的电线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短路的发生。
(3)电线载流量过小,在过负荷运行时会使电线发热,容易引起电线保护层起火。电线的载流量应根据负荷大小确定,电线的载流量不得小于设计载流量。
4.4 防雷设施完好
未设防雷装置或防雷接地线损坏会在雷击时,建筑物容易被雷击中产生强烈的火花或电线起火,酿成重大事故。因此,车间所在的建筑物应设防雷装置,其防雷的接地电阻应经检测符合要求,并且应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是否完好,发现防雷接地线损坏应及时修复。
4.5 防止生产设备发生静电放电
生产油墨的原料在金属容器内进行拌料或用设备进行细磨时会产生静电,这类静电积累到一定能量时容易与金属容器或金属设备之间发生放电,继而产生火花。为了防止生产设备发生静电放电,必须将金属容器、生产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使拌料或细磨时产生的静电有一个良好的入地通道,不使静电积累,从而避免设备发生静电放电。同时对防静电的接地线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
4.6 防止人体发生静电火花
人穿着化纤服装工作,由于化纤品易在磨擦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积累到一定能量时,在人与金属设备等接近时就容易发生静电火花。因此,作业人员应穿着棉质服装,在进入工作场所时应对人体进行消除静电措施,防止人体携带静电,生产设备也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4.7 电气线路有完好的保护装置。
【关于爆炸事故的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禁放烟花爆炸工作实施方案09-21
青岛爆炸事故分析09-21
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09-18
锅炉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08-01
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09
3·29吉林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1-06
民用爆炸物品使用报告08-13
人口爆炸06-25
燃气爆炸现场处置方案07-18
论美剧《生活大爆炸》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