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13篇)
1.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 篇一
历史兴趣小组的工作计划
新课标要求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来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组建历史兴趣小组并开展相关活动是一种重要方式。一个组织有序、活动内容丰富的历史兴趣小组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由此增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改变初中历史学科半死不活的现状。
但历史兴趣小组的组织和活动的开展又是一个令许多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传统的历史兴趣小组的组织难免受到旧教材和旧式学习理念的影响,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活动计划
1、小组团结协作,整理资料,写调查报告
2、召开座谈会,指导教师与组员共同探讨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3、组员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教材、经典著作、通俗读物、报刊杂志、网络文章等等,要求作必要摘抄、评论。小组每两周集中一次,指导教师布置活动内容,师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互相推荐好文章;
4、选定主题,组员自行搜集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展开研讨。由小组推荐组员就某一主题举办讲座或者欣赏历史记录片;
5、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
6、研究中考,了解动态,摸清规律,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效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7〃历史预定阅读书目参考
(1)、《上下五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2)、《中国现代史》(中华书局版)
(3)、《史记》“本纪、世家、列传”注释本(中华书局)(4)、《杜鲁门回忆录》或《丘吉尔》(5)、《尼克松回忆录》
(6)、《论语》《诗经》《孙子兵法》注解本
(7)、《刘伯承回忆录》《彭德怀自述》《毛泽东诗词》《毛泽东选集1-5卷》(解放军出版社)
二、历史兴趣小组组织遵循的原则
1、程序化与规范化的原则。组织历史兴趣小组一定要规范小组成立的程序,要求小组的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有秩序的进行,要坚决避免活动过程的随意性。在小组正式成立之前,教师要详细拟好历史兴趣小组的章程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小组的活动计划。历史兴趣小组的章程以简洁扼要为原则,切忌烦琐。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小组成立的目的,参加小组的方式和要求,小组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在小组正式成立后,小组负责人要严格记录小组的活动,对开展过的活动和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计划开展的活动做好记录,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成员做好登记,对小组活动定时总结并向全小组成员公布。
2、自愿参与原则。历史兴趣小组顾名思义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的组合,在组织小组的时候不能利用老师的权威要求全部学生参与,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讲求大和全,必须遵循完全自愿的原则,包括自愿参加和自愿退出。
3、低调原则。一些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校领导的注意,常常在组建历史兴趣小组的时候把小组的目的和作用提升到很高的理论高度,并把小组要开展的活动方案大规模宣传。其实这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陷阱。历史兴趣小组毕竟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无论如何它是不能取代正常的历史教学活动的。因为时间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常常会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计划中的目的受能力和条件限制未能按时完成或只完成部分内容;计划中的活动受学校临时活动安排不能实施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会让小组和老师的威信受到影响,以后小组活动的开展就会更加的困难。
4、协调性原则。兴趣小组的组建涉及多个班级,更重要的是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还会涉及到多个学科。历史兴趣小组的组织老师必须要协调好和组员(学生)班主任的关系,以及和涉及学科老师的关系。协调的内容包括定时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沟通(最好是邀请他们当小组的指导老师),重要小组活动时候邀请他们共同参与等。
三、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调查活动前要对小组活动成员进行细致的调查辅导,应该向学生介绍调查活动中一些基本的方法,调查活动中须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调查的准确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调查最后的成功,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组建调查小组的时候,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安排小组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学习调查的基本方法,观看有关调查方面的一些记录片和阅读别人的调查笔记,并多次进行该方面的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小组开展调查活动时候要分工明确,指导老师要做好细致的辅导和安排。可以根据小组人数的多少和调查内容再把小组成员分为若干个小组并设立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相关事宜。笔者在组建调查小组的时候,根据本地和本学校实际,设立了两个大组:经济调查组和文化民俗组。又在这两个大组下各设立5个小组,分别设立小组长,负责小组事务的联系和安排。明确的分工和细致的安排可以让调查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还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活动内容要与教育教学内容相一致,与教学进度也尽量保持一致。这有助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绝对不能为了兴趣而完全脱离教材脱离教学实际,但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拓展以适应新课改的精神。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设计了很多探究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小组调查的主要内容。4、活动内容要体现地方特色,要结合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特色开展调查和探究活动。
5、活动内容要古今相结合,以古通今,以古论今,以古鉴今。6、小组活动的内容要适量,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明确,参加调查小组的活动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一般而言,一个学期调查小组的活动特别是野外调查活动重点开展一次就可以,多了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
7、历史兴趣小组活动的评价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对有创见性调查成果的学生要充分的鼓励,要支持调查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对调查出现的新问题要鼓励学生去讨论争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要鼓励了那些自己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
历史兴趣小组的组建和活动开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好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对改变沉闷的历史教学局面有重大作用。一次成功的历史调查活动更可以推动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学习,推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 篇二
巧用学习支架,穿越时空隧道,探究历史脉络
教材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历史上的计算机,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四张经典的计算机图片介绍了计算机几十年的发展史。正如12位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描述的那样,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多位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运用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支架”(Scaffold)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这里所采用的“学习支架”概念并非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本身,而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如视频、案例、问题、变式、半成品等。
1.支架之一:视频
想要让学生了解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的历史,恐怕没有比观看视频更有效的办法了,然而视频内容的选择以及出现时机却是十分有技巧的。
片段一(C老师):
师:你们想不想看看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是什么样子的?
生:想。
师:(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大家先找一下,“埃尼阿克”在哪里?(生猜测,指局部)其实图片中充满整个房间的都是“埃尼阿克”,刚才大家所指的只是“埃尼阿克”的一部分,居然需要这么多工作人员钻进它的肚子里才能操作。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生:太大了。
师:大到什么程度呢?你们想不想详细地了解一下?
生:想。
教师播放视频(一段卡通方式的解说视频,图1是视频中截取的两个画面)。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埃尼阿克”是什么样子?
生:……
本次上课的12位执教教师,都在这个环节播放了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的视频,但大多数视频都是生硬、简单、直接地介绍“埃尼阿克”,由于学生对170平方米、30吨、加法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等概念没有知识基础,所以他们尽管看了视频,依旧很盲然,而上面的片段中,C老师先引出“整个房间都是埃尼阿克”的冲突,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的欲望,然后又通过卡通短片与生活中的实物(房子、大象等)作对比,使学生真实感受到“埃尼阿克”是一个造价很高的庞然大物。微视频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播放一段视频,那无疑变成了看动画片,教师只有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对视频进行编辑加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支架之二:专题学习网站及表格
计算机的发展史,有起止年代的划分、主要元器件的变更、应用领域的扩充等多方面的不同,内容相当枯燥,学生很容易混淆。先让学生自学书本或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然后再借助表格式的学习支架进行整理、总结归纳是多位教师共同的选择,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
片段二(Z老师):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知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那么,计算机又是如何发展成我们面前的小型计算机,甚至平板电脑的呢?它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每一代都有哪些主要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板书:了解历史)。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学(如图2)课本第164~166页的内容,也可以打开电脑桌面上的“自学材料”(如图3、图4)文件进行学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现在你们都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史,那么请动手试一试完成图5中的表格。
学生完成图中表格。
师:大家完成得很棒,老师也总结了一下,我们来看图6中的这个时间轴,你又能发现什么呢?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我发现,计算机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它的功能却越来越多。
师:计算机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生:科技的发展。
师:对,我们人类不断的努力,使科技飞速发展,从而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而计算机的发展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便捷。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片段二中的Z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有两点处理得比较到位:第一,通过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和现在的小型计算机进行比较,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了解的欲望。多位教师只为学生提供了电子自学材料——一份普通的电子文档,而Z老师,却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专题学习网站,把每一代计算机用图文并茂且重点标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专题学习材料能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更为后面的表格填写埋下了伏笔。第二,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多位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仅为学生提供了纸质表格,而Z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可以拖动答案到表格中的Flash学件,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完成时间(用纸质的表格,学生填写的时间较长),而且使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第三,当其他教师填完表格就匆匆进入下一环节时,Z老师却对学生进行了追问,看似很简单的两个问题,却折射出计算机的发展与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让计算机的发展史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描述。值得一提的是,Z老师的板书,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图7所示,Z老师对板书的解读是:板书组成一个人字形,表示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
这一环节的处理,Z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让专业技术服务技术课堂,让专业思想渗透技术课堂”的理念。
参与人机对话,感受神奇科技,体悟发展趋势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计算机的发展,几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介绍了计算机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微型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多位执教教师都是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做介绍,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有教师通过自己编写网络课件,让学生现场答题并统计,感受网络的便捷;也有几位教师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多个实体机器人,让学生感受到机器人的神奇。
片段三(J老师):
师:你们会玩魔方吗?我们班谁玩魔方玩得最好?老师带了些魔方,我们来进行一场玩魔方比赛吧。今天老师要让你们和远在无锡的学生来一场魔方PK赛,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老师现在请远在无锡的学生(教师打开QQ视频连线)和我们宜兴的同学先打个招呼!
学生视频在线问好。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比赛,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就比还原一面魔方,请双方选手做好准备,开始比赛。
两地学生通过视频连线进行魔方比赛,最后宜兴的学生获胜。
师:看来,还是我们宜兴的同学比较厉害,我们先和无锡的同学道别吧。
两边学生道别,关闭在线视频。
师:不过,无锡的同学想请出他们的神秘朋友和你们再战一场,你们敢应战吗?
生:敢。
师:下面我们就请出这位神秘朋友(教师拿出魔方机器人),大家认识它吗?你们觉得它会玩魔方吗?下面我们就和它比一比,请选手做好准备,比赛开始。
学生和机器人进行魔方比赛。
师:机器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魔方六面的复原,它实在太厉害了,我只能宣布本次魔方大赛,获胜者是机器人。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很多机器人,它们可以为生活服务,如打扫、送餐等,还可以代替人从事危险的工作,如反恐、排雷等,最近有个叫Alpha Go的智能机器人还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课件出示图片)这些机器人,其实都是工程师通过编程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的产品,这正是计算机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片段中的J老师没有通过视频或者简单的实物展示机器人,却另辟蹊径,用一个“魔方大战”的活动完成了“两个化”的教学任务。活动初始,教师通过视频连线,让无锡和宜兴两地的学生进行“人人大战”,这样远程的魔方比赛,已经超出了学生的预期,让他们感受到网络的神奇,而接下来的“人机大战”更是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高科技的神奇,感悟智能化的魅力。这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的人机对话,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不是简单的旁观者,从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实验操作,体验物联技术,徜徉未来世界
教材的第三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容,教材通过三张虚拟的图片展示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云计算六个方面的新技术。在这章教学中,多位教师紧紧抓住“物联网”这一关键词,向学生展示了多种新型的“物联网”设备,也有几位教师让学生开展实验,体验“物联”技术,感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实验操作是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方法,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却极少使用,尤其在理论课上较为罕见,但这次的评优课,却是“神器”频出的江湖,实验一个胜似一个。
片段四(Z老师):
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有许多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大家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些新技术呢?
生:想。
师:我们分小组体验,不过在体验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先一起看看体验要求(如图8)。先小组内读一读,再请各小组分别到对应的场地上,按照体验任务单的步骤进行体验(智能电灯组:用平板与台灯通过网络相连,组成一个简单的物联网,并通过平板可以控制电灯的开关与亮度,体验物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智能;辨识植物组:利用平板或者手机拍摄不认识的植物图片,并利用形色App软件进行辨识植物名称,让学生感受大数据、云终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并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分组体验,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内容:通过体验,你有什么感受呢?
在这部分教学中,多位执教教师都有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环节,但他们都是直接让学生去实验,没有指导,没有总结。随着物联网、机器人等内容逐渐走进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实验性的操作会越来越多。对于这样的实验操作,教师不能简单地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而应参与始终。在实验前,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知道实验的步骤;在实验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操作指导,不能让学生面对高新设备无从下手,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在实验中做好观察与记录;在实验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思考实验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实验真正在课堂中起作用,而不是看上去很热闹,过后又一切回到原点。
在这次无锡市的评优课活动中,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片段,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理论课的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们一般都避之不及,而这次无锡市的评优课活动,无疑为教师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相信,随着课改的深入,“学习支架”“人机对话”“实验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堂特别是理论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3.让历史活动课展示历史学科魅力 篇三
【关键词】贵姓何来;历史;活动;反思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我通过对这一课的准备,安排学生去查找各种资料,特别是有关于自己姓氏的起源,文化,名人等进行搜集整理,在活动课上展示交流。经过师生双方的认真准备,这堂课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一、对教师准备过程的反思
1、学生现状分析
姓氏对每个人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但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就其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与分析,对所涉及的文化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堂课的有趣因素在于,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搜集有关自己姓氏的资料,了解自己姓氏的文化和名人等,题材广泛,开放,易于找到资料,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吸引力。
2、学生准备过程指导
本堂课可查找的资料很多,特别是互联网上,我在给学生提供可查阅资料书目的同时,更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自己身边的资料,特别是自己的族谱(也叫家谱)去查找相关信息。同时把学生按相同姓氏分组,要求同姓组员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又相互合作,查找相关资料。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捕捉,并给予及时鼓励,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经过认真的准备,合作探究,确实有所收获。
二、对活动目标,过程设计的反思
本节学习探究课主要是锻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与人协作、共同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收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学生通过对中国姓氏由来的探究为载体,激发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学生通过对自己姓氏的由来,文化及名人等的探究,培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本节课重在对学生课前准备过程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工具书及相关文字资料,通过自己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通过大家的分工合作与积极配合,通过对自己姓氏来源的考辨,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并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得到感悟,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经各组合作过程、资料搜集、展示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最后的作业来看,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对学生探究、成果展示的反思
鉴于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和要体现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很多任务须得提前布置,因此对学生的准备过程必须得全程跟踪、了解并适时指导。经过学生的认真准备和我的精心指导,学生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充分把历史活动课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精彩片段一:陈姓小组组长自称本班义门陈姓家族族长,该“族长”用展示台展示。
“陈姓:颍川世泽,义门家风;天下陈姓源出于颍川(河南禹州)”;
得姓祖:陈满,以国为氏。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目前姓陈人数在全国列第五名,在仁怀居第一。自己姓氏专用对联是“九重天上书声贵,五百年来孝义家”;或“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传说此对联是北宋时仁宗皇帝所赐。从专用对联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我们陈姓历来重视读书,也重视“孝”和“义”。因此我们作为陈姓后裔,认真读书是我们的祖训,我们更不能作不忠不孝的不肖子孙。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要认真读书,尊敬家长,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把我们陈家的“孝”与“义”继续发扬光大。
精彩片段二:张姓小组组长介绍自己是张姓新闻发言人。
张姓之源,可追溯至黄帝。“张”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即必须用力将弓拉开才能使用弓矢,“张”就是根据此而来的。另外,还有一些史书也有提到张姓的其他来源,但数来源于黄帝的这一支最古老。张氏族大支繁,历史上的张姓名人不胜枚举。战国时魏国政治家张仪,以游说六国连横事秦而闻名于世。西汉大臣张良,是辅佐刘邦夺得天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以善出奇谋良计而颇受刘邦重用。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东汉的张衡,是一名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精通天文历算,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用于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汉以后,张姓名人还出现了如黄巾起义领袖张角,三国时名将张飞、张辽,晋朝文学家张载、张协,北魏教育家张伟,南朝画家张僧繇等。张九龄、张旭、张若虚、张继、张志和、张择端、张居正……历史上的张姓名人不绝于史,张姓家族对我国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古老的名望姓氏。今天,张姓在当代百家姓中位列第三。因此,作为张姓子孙,一家要把张姓的尚武精神传承下去,把保家卫国当人己任,为国家安全献身,为民族兴盛尽力,为自己家族有这么多的名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一个张姓子孙而自豪。(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精彩片段三:赵姓小组趣谈《百家姓》。
小组长吟诵:“天有情,地生根,黄河长出百家姓。百家姓,大家庭,赵钱孙李到如今。知书达理人生行,要想成就先做人。国有魂,民有心,自古中华第一经。”
只要是中国人――无论是生活在国内,还是侨居海外,没有不知道《百家姓》的。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连同《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中国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一起,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也正是在朗读《百家姓》的过程中,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姓氏,并生发起寻根究姓的兴趣。或问:《百家姓》为何一开头要拈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八个姓氏呢?历来的说法都是《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故以皇帝的赵姓为首。赵宋皇帝既然贵为天子,必然富甲天下,有钱才算富,于是就把钱姓排为第二。这说明宋朝人已很有经济头脑,即使“钱塘老儒”之类,也决不耻于谈钱。古代帝位必传于子孙,历朝国运昌盛者莫过李唐,因此就把“孙”“李”两姓列为第三、第四,以号召后起继位的皇子皇孙效法李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嘛。众所周知,赵家天下是在五代北周无存、政权亡掉之后建立的,由于中国没有“无、政、亡”三姓,遂以谐音的“吴、郑、王”三姓代之。这种形象地叙述历史的方法,颇合“形象思维”之道。
最后,该小组组长利用电脑,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和全班学生一起诵读《百家姓》。
四、关于对本堂历史活动课“得”与“失”的反思
从上面对各小组精彩的展示来看,本堂活动课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一是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除了探究、好奇的心理特点得到满足外,合作、整理、编辑史料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整理本家族的历史,在情感上得到得到的升华更是不可可估量的。二是通过课堂成果展示,以自己姓氏氏为单位的小组与其说是展示本族的起源、文化、名人等,从大的方面说更是在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说是在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如果不是通过历史活动课,而让学生自主去了解本族的历史、文化及名人等,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历史活动课我们一定不要因为准备过程麻烦而忽略,一定要竭尽所能,充分利用网络或就地取材,尽已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尽可能的上好每一堂历史活动课。
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本堂活动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一些小组在展示过程中不能解答或回答不合理的部分,在指导方面还需要加强;二是学生动手做课件来展示自己姓氏还需要进行指导;三是由于时间上的限制,留给更多的学生全面展示的时间明显不够;四是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恰如其分的评定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倩.《中国姓氏文化》书评[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10).
4.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 篇四
一、背景分析
1.高二年级共有班级11个,其中理科班9个:物化班3个、物生班5个,物地班1个。文科班2个史政班。虽然本届学生整体层次较高,但课改班、实验班、平行班之间差异还是很大,不论是学习态度,抑或学习能力。任课教师6人,跨头较多:王俊华、袁文松老师各授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并兼任行政领导;范裴裴、李卫民老师主教高一,各兼授高二一个理科班;诸华军老师教授高二两个理科班并兼教高三一个文科班;石磊老师新进教师,教授3个理科班。
2.近几年来,随着学业水平测试模式的日渐成熟,测试对历史的要求越来越高,测试题目的难度亦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达A率的控制趋严,有向高考靠拢的趋势。理科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要想得A的压力不断增大。
3.文科班学生在正常的教学之中,如何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较好地完成高二到高三的过度,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所要面对并思考的。
二、工作思路
1.团结协作,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统一教学的要求、进度等各环节;精讲精练,资源共享。
2.充分利用历史课堂这个阵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贯彻学校“少教多学”精神,打造高效课堂,向45钟要效益,大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领会最新教学精神;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借鉴其有效教法和优秀经验;加大对教学目标和学测说明的揣摩与研究,把握考试的方向,从而使教学的各环节有的放矢。
三、学期目标
文科班完成必修三和选修一第三单元教学;理科班完成必修三教学和必修一的一轮学测复习。(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安排做适当调整)
四、工作重点
1.文科班注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高三做准备;
2.理科班针对学业水平测试,注重B层次学生合格,A层次学生冲A。
五、教学安排
1.教学进度:
期中考试前也就是第12周前,文科班完成选修三教学,理科班则完成第五单元教学。其中第11周为复习周,第12周期中考试周。
期中考试后,第13周评讲试卷,就各班成绩得失研讨分析其中问题,提出相应教学措施。第14-16周,文科班完成选修一第3单元教学,理科班完成必修三教学。第17-20周,文科班完成选修一教学,理科班完成必修一的一轮学测复习。
(说明:文科班和理科班课时不一,故教学进度不一。按照学校的安排,期中考试前:文科班一周三课时,理科班一周两课时。期中考试后理科班调整为一周三课时。)
2.备课安排:
5.小学社团活动计划 篇五
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双选。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所有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同志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兴趣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
育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成立学校社团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指导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团活动评价方案。
“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教师能力、精力、毅力等多方面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将建立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激励改进机制,把各自辅导的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
四、活动安排表(附后)
五、课程实施过程友情提醒
⑴各班主任要配合辅导老师,告知学生具体的活动地点,定好带队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到达上课地点,尤其是低年级。
⑵ 各辅导老师课前对自己活动的教室预先落实好,如桌椅、音响,特别是专用教室,保证社团活动单位时间的有效性。
⑶ 各辅导老师对本课程参加的学生每次都要点名,做好记录。对活动积极性不高、课程任务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的同学不能听之任之,要及时和其谈心交流,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少年宫活动办公室
6.小学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篇六
和庄镇尹庄小学
尹庄小学课外美术社团,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社团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014.2
五、课时安排: 周 次 时 间
课
题 1 2.11-2.13 鸢尾花 2 2.16-2.20
1、植物写生 3 2.23-2.27
2、巧用对称形 4 3.2-3.6
3、放学了 5 3.9-3.13
4、设计生活标志 6 3.16-3.20
5、生命之源-水 7 3.23-3.27
6、材质的美 8 3.30-4.3
7、用彩墨画鸟 9 4.6-4.10
8、用彩墨画鱼 10 4.13-4.17
9、刻印的乐趣 11 4.20-4.24
10、学画农民画 12 4.27-5.11
11、提袋的设计 13 5.4-5.8
12、降落伞 14 5.11-5.15
13、别致的花瓶 15 5.18-5.22
14、艳丽的大公鸡 16 5.25-6.5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17 6.8-6.12
16、画家凡,高 18 6.15-6.19
17、大师画我也画
7.重视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开发 篇七
由此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活动课, 而历史活动课也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以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 在活动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为: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 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 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所以从课程标准的设计层面上讲, 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但从我们对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调研以及收集的大量案例来看, 目前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一、加深历史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 确保历史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 因此, 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在人教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这个目标体现了杜威活动课程的思想。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门为活动课程做了较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建议:“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例如:开展课堂讨论, 组织辩论会, 举行历史故事会, 举办历史讲座, 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 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 采访历史见证人, 编演历史剧, 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仿制历史文物, 撰写历史小论文, 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 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 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 等等。”在课标中赋予活动课以课程意义, 要求按照课程规范开设。
然而, 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 在今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 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 历史活动课最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事实上, 由于教材内容安排, 活动课被单列在每个单元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 且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性质, 活动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历史关联度不大, 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 历史活动课上与不上不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任务完成, 具体地说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 (或者说不影响教师所追求的分数效果) 。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错误, 只注重显性的分数评价, 忽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 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所以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切实提高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常规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历史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全面真正实现, 我们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充分认识活动课程对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 认真开设好历史活动课。
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 确保历史活动课有效开展
课程开发能力指教师在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发展成显性课程, 把理论上的课程资源发展成现实性课程的能力, 主要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发掘整合、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历史课程为例, 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立足本校本班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学情, 利用教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资源,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对教学要求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如一节活动课的主题为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其活动目标可确定为: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 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并探究其原因。2.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 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3.从二十年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原因思考感受到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 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活动课案例中了解到, 教师对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确立存在误区。较为典型的是, 历史活动课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历史的认知目标, 认为活动课就是“学生活动”, 只要学生动了就是活动课, 所以往往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课, 却没有“历史味”。既然是历史课,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 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 如果历史课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 就不能叫历史课了。
三、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系, 确保学生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得到发展
1. 处理好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
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剥夺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 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缺位。
当然, 处理好主体关系的关键, 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学科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 以学生为本, 创设历史情境, 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 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并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要求, 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合作;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 使学生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注重探究;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的发展。
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活动课案例分析, 历史活动课中教师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 往往是学生一唱主角教师就退到了“局外”, 等学生“表演”结束, 教师站出来让全班学生鼓鼓掌。所以我们认为, 教师只有在活动课程的全过程中都积极发挥指导、帮助、评价作用, 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 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 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是内容的展示方式, 组织形式很多, 例如编写历史剧本, 表演历史剧, 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 探讨热点历史问题, 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 采访历史见证人, 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其方案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 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 因此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学生体验原则 (以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为主) 、简约原则 (在同样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 选择活动形式时, 首先选择省时省力的) 。
3.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活动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充分地预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无法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精心的预设, 对教材的理解, 对学生的分析和经验回顾, 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 对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 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答案等等。预设是生成的方向标, 是课堂富有成效的保证, 它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有效的生成就是在预设中不断调整的, 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 学生是活跃了, 课堂看似是热闹了, 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好看不中用。
但是把预设当成圣经, 不顾学生实际情况, 一味照搬, 也不能体现活动课特有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 太多的动态需要教师去促成、引导。例如从学生的答案中生成, 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起点, 并由此及彼,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 可因势利导, 还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顺势延伸, 趁热打铁。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一旦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预设”, 教师要沉着冷静, 牢记围绕教学目标, 调整预设, 持续生成;或顺应学情, 因势利导;或借机施教, 放大生成。总之, 要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需要较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汤文科, 胡桂英.“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对当前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学研究, 2010 (15) .
[3]黄翠华.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2009 (1) .
[4]戴文君.历史课堂:角色扮演与课程目标提升[J].历史教学参考, 2011 (10) .
8.历史教学中“活动”设计初探 篇八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學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危机”的教学。第一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12月12日,西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活动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中分组、分工都要具体、合理、详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初一、初二学生表现欲望最强,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绘图大比拼、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初三和高中学生不再喜欢简单的过于张扬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层次已经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讲座、记者采访等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
9.桃李小学书法社团活动计划 篇九
活
动
计
划
3013.3桃李小学书法社团活动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贴,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具体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师要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
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开展“远离橡皮”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7.展开竞赛。以班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8.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教师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习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趣味性内容,多一点鼓励性的评价,多一点建设性的指导,多创设一些交流展示的平台,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书法家的趣事,多树立几个写字的好榜样,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
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指: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认真、仔细、专注的写字态度,按笔画先后顺序正确地书写汉字,学会正确地使用书写工具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示范,时刻提醒,及时矫正不正确的写字方法和不良的写字习惯,在不断强化训练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写字态度,以及边写边反思、积极参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要把描红和临写相结合。
描红不是简单地把一个红底的字描黑。通过描红,不仅让学生感
受笔画的形态,体验笔画的写法,还要让学生感受致电笔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字的间架结构。而临写与描红是同时出现的,描红是临写的基础,临写是对描红效果的检验。临写遇到困难,可借助描红字,找到书写的感觉后,再落笔写。
4.关于汉字的结体。
汉字的数量众多,可以说字字独立,一字有一字的形状,但整体形状和结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应从规范书写的角度出发,讲述汉字结体的基本规则,教会学生把汉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5.关于章法。
章法就是整幅作品的“布白”,指的是整幅作品中的安排布局之法,章法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整幅作品时必须处理好笔画布白、字间布白和行间布白,才能使点画顾盼呼应、字字安定、行行相映从而使整幅作品精妙和谐。
6.注意课后延伸,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
桃李小学
10.小学电脑绘画社团活动计划 篇十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为了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精英教育促进大众教育。挖掘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2、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工作措施:
1、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2、布置开放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学习。
三、具体社团课程安排
第1单元认识“画图”软件
如何启动“画图”软件
认识“画图”窗口
工具箱里工具
退出“画图”软件
第2单元铅笔、橡皮和刷子
学会使用铅笔工具
好用的橡皮
教你换画纸
如何改变画纸的大小
挥洒自如的刷子
如何保存画好的图画
在桌面上建立你的文件夹
画一只小猴子
第3单元给图形披上彩衣
怎样打开文件
怎样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
好用的“喷枪”
第4单元有趣的几何图形
如何画直线
如何画曲线
如何画矩形和圆角矩形
如何画椭圆
如何画多边形
第5单元送你一盘水果
如何画果盘
如何画苹果
如何画一粒葡萄
如何画一串葡萄
将苹果和葡萄放到果盘里
第6单元图形变变变
放大、取色和颜色橡皮
搬移、剪切与复制
图形变变变
图画的反色
第7单元美丽的宣传画
如何在图画中加入文字
如何把文字变为美术字
文字的移动和增删
多姿多彩的立体字
制作一张足球赛海报
第8单元打印和帮助
打印的一般步骤
如何进行页面设置
调整图形的打印质量
学会使用“画图帮助”
四、时间安排: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11.一堂历史活动课的启示 篇十一
初一历史上册10课《亲王扫六合》之后,本单元有一次活动课,要求开一次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目的是加深对秦始皇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素养,锻炼辩论口才,引发思维想像,达到巩固知识,积累历史资料的目的。
这位年轻教师是这样导入和上课的: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读史使人明智,你愿做一个明智的人吗?那就遨游历史的海洋吧!开始,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本课目标,学生明确后,接着展示秦王有关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清晰的图片资料和生动的解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苍凉久远的秦王朝时代:万里长城的凄美传说,兵马俑的威严布阵,阿房宫的豪华丽奢,徭役赋税的繁重苛苦,无一不昭示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雄风与残暴。教师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和有关资料,1、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发表自己看法,自由组合正方反方,分组辩论。2、自由组织模拟法庭,分角色扮演原告被告,20分钟准备时间,然后登台献艺展示。学生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有的写辩论稿,有的写标语横幅,还有的拿出自己做的道具,戴上用纸做的皇帝帽,还有的用红纸写上“法官”字样别在胸前,教师融在学生中时而指点,时而谈话。一切准备就绪,课继续进行。首先是辩论会,正反方辩手分列两侧:正方:秦始皇是明君,他修筑了万里长城,至今为世人所敬仰,伟大;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建立郡县制还为我们所用,英明;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以来群雄争霸的局面,雄才;他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略。这足以说明他是明君,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劳盖世,万古流芳!反方陈述:秦始皇是昏君,他“焚书坑儒”,杀害了一大批思想进步大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抑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残暴;他建造豪奢的阿房宫,挥霍大量的民脂民膏,无度;他为自己筑造庞大奢华的秦王陵,置百姓水深火热于不顾,无道;修万里长城,尸骨遍野,建三宫六院,怨声载道,昏庸。这足以说明他是昏君暴君,遗臭万年!这时主持人综合发言:刚才大家的辩论发言都很好,句句直中要害,秦始皇有功有过,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不是对秦始皇的正确评价,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对秦始皇的正确认识。辩手的激烈争论,主持人的总结评论,都做得那么恰到好处。
接下来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公审秦始皇”。“审判长”宣布:“孟姜女及众百姓状告秦始皇害死人命一案,现在开庭。”正襟危坐的法官,怨声载道的百姓扮演者入场。法庭穿越时空,用新颖的创意,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审判。原告代表孟姜女陈述上诉理由:“秦始皇身为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修长城害死了我丈夫,害死了成千上万的百姓,我要他还我丈夫!还所有被害死的百姓的性命!”这时,孟姜女的支持者边喊边打出了一条条横幅“暴君秦始皇该死!”“还我女儿!”“还我孩子!”“还我丈夫!”“还我土地!”“还我妻子!”真是民怨沸腾!被告秦始皇的代言人丞相李斯陈述:“法官大人、父老乡亲,原告孟姜女上述理由是事实,我们承认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工程中有大量人员伤亡,但是当时我们国家面临匈奴人的侵犯和骚扰,皇帝和我们官员才痛下决心,修筑长城,造福国民。长城的修筑,虽然耗尽了国力,但挡住了匈奴人的长驱直入,于国于民都是很有利的,请法官大人明鉴。”这时朝廷官员的小部分支持者,都举起了声援皇帝的横幅:“修长城无罪!”“秦皇帝是杰出帝王!”“高瞻远瞩,大有可为!”这时审判长一本正整的宣布:“现组成合议庭合议,现在休庭。”几分钟后,法官宣布:“现公布孟姜女及众百姓状告秦始皇一案判决:孟姜女及众百姓状告秦始皇,理由正当,秦始皇罪名成立,理当重判,但事出有因,秦始皇为江山社稷,情有可原,除经济赔偿外,不再追究信刑事责任;但修阿房宫,抢占民女,为自己修建陵墓,劳民伤财,影响极坏,本院依据案情和民意,判决如下:秦始皇赔偿孟姜女人民币10万元,以抚其孤儿寡母,赔偿在修筑长城工程中死伤百姓共计1亿3千万人民币,以谢民意,没收其全部家产,判其有期徒刑3年,监外执行,现在退庭!”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结束了,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评选了最佳辩手,最佳演员,最佳编导,最佳创意奖,教师亲自颁奖,布置完作业,一堂精彩的历史活动课结束了。听课的每位教师,无不为之叹服。
回顾本课,有如下启示:1、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新颖的创意和精心设计。俗话说,教育是科学,教我们求真;教育是艺术,教我们创新。教师在科学安排了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后,为活动的每个细节做了艺术创新。最闪亮的是戏说“公审秦始皇”的环节,教师根据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大胆创新,大胆想象,大胆参与,才使得思维穿越时空,把历史人物拉到今天的法庭上进行公审,其结果也使人耳目一新,用现代的社会价值观认识了秦始皇,使对立的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审判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活动学习效果。2、一堂好课,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就会挖掘出巨大潜力,“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这不仅是口号,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课堂效应。尤其是学生的广泛参与,即使最差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辩论和扮演角色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在快乐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加了学习信心,加深了知识感知。
3、一堂好课,要有的放矢,既放的开,又收得拢。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并非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进行,要确立好目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的次序进行,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发挥他们的优势,挖掘它们的潜力,时机达到,趁热打铁,完成目标,本堂历史活动课就体现了这一点,学生自己组织的辩论和模拟法庭,放手让学生感知人物,提升能力,加深只是理解,就是对学生的放,主持人对秦始皇的正确评价及模拟法庭中角色扮演者的褒奖是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一堂好课,离不开学生的乐于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乐于接受知识的认知和升华,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打破传统的授课方法,引人入胜的学习引导,常常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2.试论中学历史活动教学的意义 篇十二
一、历史活动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活动教学不同于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 并不否认知识的系统学习, 相反, 我们认为知识的学习在人的发展中十分必要, 人的活动有效地进行决不能缺少知识的指导。历史活动教学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1) 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 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历史活动教学是以一定主题任务的完成为单元的。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包括跨学科的知识信息, 这些知识在任务中统一融合, 因而学生获得的是综合的知识, 而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在活动中开阔起来。
(2) 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因为这个知识是学生在亲身的活动中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体验获得的, 与被动接受的间接性知识相比不但要深刻难忘得多, 而且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
(3) 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由于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也就更易于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这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二、历史活动教学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综合培养
毋庸置疑, 情感性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过去我们往往把情感性定义为教材中孕育的情感和老师在教学中所传达的情感, 却唯独忽略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情感。历史活动教学着重强调的就是作为教学的体验性情感。体验是生命的故乡, 是情感的家园。个体情感只有在对生命活动的体验中才得以生成。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情感不仅来自教材的呈现和教师的讲授, 而且更直接地来自他们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体验。因而情感的范畴也就宽泛起来, 包括态度、意志、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内容。
(1) 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地位, 成为积极的活动者, 他对周围的一切不再是漠然处之, 而是密切关注、积极参与, 这对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 学生在活动中也不可能只是孤军奋战, 他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流、合作, 这又有利于其协作精神的养成。因此, 学生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逐渐养成了行为活动的正确态度。
(2) 主体性活动远比单纯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要来得复杂, 所以学生在活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困难解绝不了, 活动就无法继续, 为了将活动进行下去, 学生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在克服困难的一次次受挫中, 学生的意志力也就得到了不断锤炼。所以历史活动教学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也是卓有成效的。
(3) 历史活动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确立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历史活动教学中, 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形成的, 他对事物、人生的看法来源于亲身的体验,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是“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 而不是说教的结果。从活动经验中确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比传统德育中由说教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要牢固、有效得多。由此可见, 历史活动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养成是综合的、长期的、有效的。
三、历史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历史技能的养成
心理学中把技能定义为“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和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使用历史的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技能, 那么技能是怎么形成的呢?技能只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也就是说, 一切技能都只能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 历史技能的形成也不例外。然而, 目前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大多数老师还是热衷于自己讲, 不敢或者是不肯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即使有的老师尝试着给学生多给一些活动时间, 但是对学生活动的引导、调控又往往显得不够, 课堂上容易出现“放羊现象”。历史活动教学的实施对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有力的反驳。历史活动教学最重视的就是学生的活动, 并且这个活动不是学生在无组织状态下自由散漫的活动, 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结合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 所要训练、养成的技能精心设计、组织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使用历史的技能必然将得到充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 历史活动教学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易受到重视, 这是适应当代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育理念所做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为改变我国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过分重老师讲授, 轻学生探索;重间接经验学习, 轻直接经验获得;偏重智力, 忽视动手能力等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培养和身心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弊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历史活动教学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摘要:历史活动教学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易受到重视, 它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综合培养, 有助于学生历史技能的养成。因此,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应重视活动教学。
关键词:历史活动,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13.小学足球社团计划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落实计划,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重要思想,在训练中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施分步训练达到教学目标;订出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训练目的 科学进行训练,贯彻从小打好基础,系统训练,提高身体素质、球技。开展足球社团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训练,建立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体会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足球最基本技术和游戏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训练任务
1、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在学习技术技能之前先学习做人道理,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2、根据队员年龄段特点,提高队员身体健康水平,根据足球专项运动的特点,改善队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发展综合的运动素质。
3、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每个队员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四、活动训练方案
1、活动训练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
2、指导教师:王广东
3、社团队员名单
一年级:罗俊豪、胡津铭、黄冠翔、黄梓洋、蔡浩畅、梁俊轩、罗子聪、陈梓烯、梁俊涛、杜梓俊、何君豪、吴梓轩、梁子力、梁浩然、梁伟俊
二年级:陈嘉城、杨嘉俊、黄健豪、郭宇森、林权星、苏嘉铭、郭俊杰、梁家豪、王子铜、梁德炫、梁昊炀、梁梓邦、胡杨正、杨凯锋、黄柏浩 四年级:关俊杰、陈承涛
五年级:冯展涛、黎凯杰、梁汝健、林棚亮、罗树堂、梁忠凌、黎志鸿、李俊鸿 六年级:梁俊豪、陈灏华、罗景文、封卓贤、黄浩锋
4、活动训练措施:
A、提高队员训练作风、比赛作风、严格纪律性,培养良好体育道德作风,严格要求训练质量。
B、全面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等素质,学习跑的正确技术,锻炼肌肉力量。
C、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重点传,接技术)逐步发展学生个人技术特长,提高活动中控球能力,正确掌握传接球技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常。
D、提高队员的战术能力,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明确个人攻守的职能,进攻和防守原则,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2对1、3对2能力、确定基本阵容,初步形成3-2-1全攻全守的基本打法.五、训练内容、方法及课时安排: 1—2周熟悉球性颠球练习
1、单脚自抛正脚面颠球练习。
2、双脚交替正脚面颠球练习。
3、多部位颠球练习。
4、两人或多人交替多部位颠球练习。
3—4周踢球练习
1、各种踢球动作的模仿练习。
2、二人一球,一人用脚挡球(挡球脚脚尖稍翘起脚掌对球,离球约10厘米),另一人做助跑踢球练习。
3、学习踢球动作应先从踢静止球开始,并以踢静止球、地滚球为主。
4、当学生初步掌握一只脚踢球之后,要注意强调使用较差的一只脚踢球练习。
5、在简单的条件下能较正确地完成踢球动作之后,就要在移动中练习踢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球,并要逐渐加大动作难度,提高动作质量。
6、踢准练习。
A、二人一球,相距15米左右,中间放一个低栏,要求踢出的球从栏间通过。
B、向划有标志的墙踢准。
7、踢远练习。
A、在角球区向罚球区内大力踢球。
B、在罚球区线上向站在中线附近的同伴大力踢球。
C、在罚球区线上向中圈踢高球给同伴。
D、向划有标志的墙踢准。
E、队员分成两组,相距15米左右,成“一”字形相对站立。由各组第一人开始跑动中踢球。踢球后跑到对方排尾,依次循环。
F、踢球穿档:三人一组,每人相距5米,接球者再踢球穿档。依次循环。
5—6周 传接球练习
1、两人静止各种踢球动作对传接练习。
2、多人多角度各种踢球动作传接球练习。
3、行进间传接球练习。
7—8周 带球、运球练习A、单人直线带球跑练习。B、单人变向带球跑练习。
9—10周 带球、运球射门练习
1、原地静止球射门练习。
2、助跑静止球射门练习。
3、带球绕杆儿射门练习。
4、接球射门练习。
11—12周发展反应速度的练习,并穿插进行各种球熟性,动作技术练习
30~50米的计时跑,要求学生在8秒内完成50米跑;50~60米最大强度的重复跑,每组间歇使学生完全恢复,每次练习共3组。
发展反应速度的练习。根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站立、仰卧、俯卧、背向、后退、跳起等身体状态设置起跑姿势,当球被教师踢出去后(或听到起跑信号后),起跑抢球(或跑到制定区域)。
13—14周发展灵敏速度以及动作速度的练习。
运用短距离、方向不规则的绕过障碍物,在制定区域内射门练习。
10×10m方格场地内,多人、每人一球进行快速运、控球练习,要求根据其他队员活动情况及时改变运球方向、路线、避免与其他队员人或球越出方格范围。
穿插进行各种球熟性。动作技术练习
15—16周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对抗能力。
身体练习的主要内容:
① 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单杠引体向上;双杠双臂屈撑;俯卧撑;杠铃推举;哑铃等各种练习。
② 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仰卧起坐;俯卧背伸;原地收腹跳;单杠悬垂举腿;肩负杠铃体转。
③ ④ 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蛙跳;单腿连续跳;立定三级跳。
两人一组的对抗力量练习。跑动中为争得控球权的合理冲撞;运用合理冲撞的连 续跳起争顶球;跑动中地面或跳起空中用肩部或胸部合理冲撞。穿插进行各种球熟性。动作技术练习
17—18周 发展学生耐力的活动练习
发展有氧耐力的练习。12分钟计时跑;变速跑;50m快跑与60m慢跑交替进行,总距离3000m。
发展无氧耐力的练习。5~25m×5折返跑;30~50m全速冲刺反复跑。
穿插进行各种球熟性。动作技术练习六:训练注意事项及备注:
1、此次训练均为学生自愿参与,自愿报名参加训练。
2、每堂训练课都必须奉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严格球队作风,认真刻苦训练。
3、训练本着“以人为本”,以适合同龄队员心理,生理接受能力为前提,推行“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训练中。
【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历史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10-26
小学生历史故事09-14
新学期初一历史学习计划:历史记忆歌08-18
历史科目教学计划06-15
初一历史工作计划07-07
历史学期工作计划07-25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08-01
初三历史工作计划08-04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10-07
七年级历史辅导计划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