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成语

2024-10-12

比喻的成语(共16篇)

1.比喻的成语 篇一

1、掂斤播两:估量轻重,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

2、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3、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抽梁换柱: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5、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6、大做文章:比喻为到达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7、不治之症: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8、翠绕珠围: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

9、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景下都是适宜的

10、炊沙作饭: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11、春风风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忙

12、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13、初生之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14、乘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15、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貌。比喻敌人策划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16、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17、东食西宿: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

18、鹑衣百结:鹑衣:比喻破烂衣服;百结:补丁叠补丁的衣服。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19、乘风破浪:乘:趁着。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气魄雄伟,奋勇前进

20、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21、吃不了兜着走: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22、不知薡蕫: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23、吹灰之力: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24、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25、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26、草薙禽狝:薙:除草;狝:杀戮。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27、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28、吃里扒外: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29、池鱼之殃: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30、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31、趁水和泥: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32、从善如登: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33、齿牙馀论: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34、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35、不胜杯杓: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36、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本事或才干

37、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38、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39、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40、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

41、抽薪止沸: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比喻的成语 篇二

在《望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中, 小外甥关于月亮的比喻别出心裁,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 他是这样解释的:“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 所以每一次闭上了, 又忍不住偷偷睁开, 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 一会儿, 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 小外甥打了个呵欠说:“月亮困了, 睁不开眼睛了。”

新鲜的比喻, 合理的解释, 给人无边的遐想, 无尽的美感, 值得一读再读, 一品再品。面对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这样一份味道独特的精神佳肴, 我们该如何去品味和享用呢?

关于比喻的教学, 一般是让学生作这样的分析:“把什么比作什么?”“采用比喻的方法好在哪里?”这似乎已经成了“规定动作”。面对《望月》中的比喻, 我们自然会想到采用这个方法去处理, 而且还会来个“分解动作”, 练习册上就有这样的练习题:“闭上”是指___, “睁开”是指___, “圆圆地睁大一次”是指___。结果, 在其他比喻句上迎刃而解的方法, 用在这个比喻身上就遇到了麻烦。“圆圆地睁大一次”是指每个月的农历十五, 关于这点一般没有什么异议。但是, 对于“闭上”和“睁开”的理解就有争议了。普遍的意见是:“闭上”是指农历下半月, “睁开”是指农历上半月。但这样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妥, 因为农历下半月不是没有月亮, 而是晚一点升起来, 到了下半夜也是有月亮的, 而且月亮也是圆的。上半月, 如果天上有云, 会看不到月亮, 说“睁开”讲不通。还有, 白天有时候天上也有月亮, 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种种情况该做怎样的解释?种种质疑让我们的思想处于混乱状态, 于是我们觉得这条路有点走不大通。

其实, 这样的“走不通”恰恰就是这个比喻的美妙之所在。白石老人说, 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比喻把月亮比作“眼睛”, 这与客观事物并不完全吻合, 我们更无法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这是它“不似”的一面。但这个比喻给人的感觉是极其“相似”的。当我们读到这个比喻的时候, 直觉告诉我们这个比喻很恰当, 很美妙, 没有半点牵强附会的感觉。这个比喻句与客观现实的“似”表现在哪里呢?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 这与眼睛的睁开、闭上是相似的;每月十五的月亮最最圆, 这如同眼睛圆圆地睁大了一次。这是形象上的相似。它还有更重要的相似, 那就是高一层次上的“神似”。细读这个比喻, 我们觉得它极具神韵, 味道很浓。它是有情感的, 把月亮当作人来写, 月亮在看大地, 它是多么有情!它是有变化的, 有时睁开, 有时闭上, 富有内涵, 具有变化美。它还具有品质, 从天上到地上, 从月亮到眼睛, 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它给人以新鲜之感, 它有别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般的比喻。这还是一个大手笔!如果月亮是天的眼睛, 那该是一个多大的人啊!背景之大, 手笔之大, 气魄之大, 非一般比喻能与之比肩。这个极富魅力的比喻, 让我们从“月亮像一把镰刀”“月亮像一只小船”“月亮像一个玉盘”“月亮像一只香蕉”“月亮像一个月饼”等熟识的比喻中走出来, 获得开阔、新鲜、不凡的新感觉。

主观感受大于客观形象。对于这样一个比喻, 如何去处理, 或者说如何去“教”?若按照惯例, 对该比喻作“把什么比作什么”的解剖之用, 实在有些大材小用, 看轻了这个比喻。而且用这把“解剖刀”去解剖, 会遇上各种麻烦。它经不起解剖分析, 一经这样的解剖, 句子的美感破坏殆尽。这样的解剖显然是拙劣的, 好比用西餐餐具吃中餐米饭, 不伦不类, 无法下手。其实, 这个句子的价值, 不在于提供给我们作“本体喻体”的解剖分析之用, 而在于给我们启发想象、激发灵感之用。当读到这个句子时, 我们会觉得新鲜, 我们会感到兴奋, 我们的想象力在它的触发下会不断生长起来, 创新的种子被唤醒, 在心头萌发。课文最后写道:“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 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这是文中的“我”产生的想法。我们读了课文, 接触了这样的比喻, 我们也会像文中的“我”一样, 展开幻想的翅膀。

基于以上的认识, 笔者认为, 这个比喻的教学要避免机械分析、简单解剖, 要重在整体感悟, 让学生去感受, 去想象, 在此基础上让自己介入进去, 实现美的再创造, 从而让这个比喻本有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说, 教学中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感受。先让学生说说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要尽可能避免“形象生动”等空洞老套的标签式的说法, 自己认为好在哪里, 就说好在哪里。) 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如:“这个比喻把月亮写活了, 月亮也变得有情有义了。”“眼睛是明亮的, 月亮也是明亮的, 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关于月亮的比喻是死的、静的, 而这个比喻是活的, 有变化的, 它非常新鲜, 非同一般。”

第二步:发挥。教材后面有一个问题:“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编者的意图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它暗示我们, 试图去解剖是不明智的, 这个比喻的教学不必作什么分析, 可以让学生去说说还可把月亮比作什么, 让他们和文中的小外甥比一比, 不要轻易输给了小外甥。学生定会展开想象, 说出许多新鲜的答案, 如:“月亮像微笑的嘴。在笑的时候, 嘴巴微微弯起, 很像弯弯的月亮。”“月亮是天的耳朵, 他在倾听我们的说话, 有时在明处, 有时在暗处。”“月亮像一块奖牌, 等待我们去摘取。”

第三步:展开。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而仿照“月亮是天的眼睛”, 说说“___是___的___”, 并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这里想象的空间更大,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通过想象, 说一个比喻, 进一步体验想象创新事物的快乐。如:“方塔是常熟的一张名片。”“小河是鱼儿的家。”“沼泽是地球的肺。”每一种比喻, 学生都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自由的想象与严谨的态度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统一。

3.论比喻论证和比喻阐明的区别 篇三

【关 键 词】 比喻论证;比喻阐明;方法

我们通常把用比喻进行议论的论证方法,称为比喻论证。而事实上用比喻进行议论存在两种类型,而比喻论证的概念只能概括其中一种。因此,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与比喻论证并列的新概念来概括比喻论证未能概括的另一种类型,这就是“比喻阐明”。

一、用比喻进行议论的两种类型

用比喻进行议论的一种类型是:用来议论的比喻,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看,它具有推理关系;从用于议论的具体作用看,它的作用在于“证实”。

《晏子春秋》中晏子为了反驳楚王所谓“齐人善盗”污蔑,说了下面一段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产使民善盗耶?

这段话中,用来议论的比喻即属上述类型。

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看,“桔”与本体“民”之间有比喻推理关系——它与类比推理在推理形式上相似,但两类事物不属同类,故曰比喻推理。“得无楚之水土(社会环境)使民善盗耶”这个判断是经过“桔”与“民”的比喻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它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桔有“生于淮南为桔,生于淮北为枳”的现象,民有“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现象,而桔的变异缘于水土不同,所以,民入楚则善盗也可能是因为楚国水土(社会环境)与齐国不一样所致。

从用于议论的具体作用来看,晏子以桔为喻,目的是为了证实“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这一论点,从而反驳楚王所谓“齐人善盗”的诬蔑。这就是说,这个比喻的作用在于证实。

用比喻进行议论的另一种类型是:用来议论的比喻,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看,它没有推理关系,只是一种相似比附的关系;从用于议论的具体作用看,它的作用不在证实,而在于将所要阐明的见解和主张进行这样的转化:化隐蔽为显豁、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形象,从而使所阐明的见解和主张既清楚明白又引人入胜地呈现于读者(或听者)面前。

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第八至九节,为阐明拿来主义主张而运用的比喻即属这种类型。

鲁迅在这篇杂文中借“一所大宅子”设喻,首先比得了大宅子的穷青年的三种错误态度(“不敢走进门”“放一把火烧光”“接受一切”)为喻例,以否定的形式将对待外国文化的各种不正确态度同拿来主义的主张加以区别,划清是非界线。然后再以大宅子里的鱼翅、鸦片、烟枪和姨太太四种东西为喻例,正面阐明拿来主义主张的深刻内涵:看见鱼翅之类“有养料”的东西,拿来“吃掉”;看见鸦片一类利害兼有的东西,趋利避害,“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疗之用”;而烟枪灯一类古董,“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余者皆“毁掉”;至于姨太太之类徒然腐蚀斗志,引人堕落之物,则把它全部摈弃——一连串的喻例,把根据外国文化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别处置的办法阐明得清清楚楚。

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看,这个复杂比喻的喻体“大宅子”和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及处理办法,与本体“外国文化”和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及处理办法,它们之间无所谓前提与结论,不存在推理关系,只是凭借诸多相似点,结成一种系统的比附关系而已。

从用于议论的具体作用看,鲁迅以大宅子喻外国文化,逐条设例,分类而喻,目的是为了让人知晓拿来主义主张的基本态度和具体内容是什么。大宅子以及关于大宅子的系列喻体,完全是拿来主义主张的具体化、形象化、明白化的呈现,而绝非拿来主义主张之所以正确的根据。

二、比喻论证概念实际概括的对象

不仅写作理论,而且形式逻辑也是将比论证概念归属于论证范畴的。如金岳霖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形式逻辑》和连丽霞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形式逻辑简明教程》均将比喻论证作为论证方法之一。

比喻论证既然属论证范畴,是论证方法之一,那么,它理应满足论证的最起码的条件,并且具有论证的最一般的功能,否则,比喻是不能成为论证的。

我们知道,论证是通过推理来实现的。论证的过程,就是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点的过程。如果不存在推理关系,当然也就不可能构成论证。这就是说,具有推理关系是论证的最起码的条件。因此,比喻论证概念所概括的对象,必须是那些喻体与本体间具有推理关系的比喻。

我们知道,论证是通过推理来实现的。论证的过程,就是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点的过程。如果不存在推理关系是论证的最起码的条件。因此,比喻论证概念所概括的对象,必须是那些喻体与本体间具有推理关系的比喻。

我们知道,论证就是用论据(理由)来证实论点的可信性的一种思维过程。无所证实,当然也就无所谓论证。这就是说,证实是论证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功能。因此,比喻论证概念所概括的对象,必须是那些作用在于证实的比喻。

由此看来,比喻论证概念所概括的对象,实际上只是用比喻进行议论的两种类型中的一种,即《晏子春秋》中晏子所运用的一种比喻。

很多人将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运用的那种类型的比喻也称为比喻论证,如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作文技法》,讲到比喻论证时,曾引《拿来主义》的比喻为例;很多教学参考材料和练习、试题也基本都说《拿来主义》运用的是比喻论证。这种见解,从以上道理来看,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三、比喻阐明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美国希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他的《修辞学原理》一书中,将文章的表达方式分为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四类。用比喻进行议论的现象,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议论方法的研究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我们已经以比喻论证这样一个概念概括了用比喻进行议论的一种类型,从而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这一类型比喻的性质和功能。同理,我们也可以而且应该用一个概念来概括用比喻进行议论的另一种类型,即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用的那种类型。

这个概念来代表比喻论证概念未能概括的那一类型的比喻,以表达我们对这类比喻的理性认识。

这里需要对“比喻阐明”的“阐明”一词作点解释。平时,人们运用“阐明”一词时,并非总是将它同论证严格地加以区别,但这里所说的“阐明”却是指的非论证性的阐释和表明。

我们知道,所谓议论方法,就是提出见解和主张、展开分析说理的方法。一些见解提出来,考虑到人们不以为真,不以为信,这时就必须对其真实性进行证实,即论证;但有些见解,无须证实也能令人信服,这时便只须阐明见解,不作论证;而有些主张,本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自然也就只能以阐明为主,论证为辅,或者不作论证。由此看来,议论方法可进一步划分为论证方法和阐明方法。用比喻进行议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种类型,其根源就在这里。它实际上是论证方法和阐明方法的特殊形式。所以,以“比喻阐明”这个概念来概括阐明方法的这一特殊形式,是比较得当的。“比喻阐明”这个概念,既反映了对象作为比喻的个性,又表达了对象属于阐明方法的共性。

若问,比喻阐明概念的提出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它不仅表达了我们对用比喻进行议论这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而且还对于矫正和澄清过去的一些误解和混乱具有切实的意义。

前面已经说过,过去,我们通常是把用比喻进行议论的现象,统称为比喻论证的。因此,我们也把用于阐明的比喻作叫比喻论证了。

这一误解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忽视了比喻用来进行议论的现象,统称为比喻论证的。因此,我们也把用于阐明的比喻误称作比喻论证了。

这一误解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忽视了比喻用于阐明的性质,把用于阐明的比喻当作论证来分析,在其中寻论点、找论据,结果这样的分析不是捉襟见肘,就是损文害意;另一方面又混淆了比喻论证的性质和功能。如我们每每说到比喻论证的功能时,总要强调这么一句:“喻证法不能用作证明”。其实,不具证明功能,又怎可称为论证?“比喻阐明”概念的提出,不仅使用于阐明比喻的性质和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揭示,而且还使比喻论证概念的外延和其内在的规定性在人们的认识中明确起来,从而使上述的误解和混乱得以矫正和澄清。

【参考文献】

[1] 鲍亚民. 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J]. 语文知识,2001(9).

[2] 杨凤荣. 解读议论文的比喻论证[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

4.含有比喻的四字成语 篇四

含有比喻的是的四字成语

1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的是高傲不屈。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板上钉钉:比喻的是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不过尔尔: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此恨绵绵;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大才槃槃: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颠毛种种:指衰老。

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福寿绵绵: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的是谦卑地应付。

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瓜瓞绵绵: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鸿飞冥冥: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的是远走避祸。

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含有比喻的是的四字成语2

把薪助火 白璧无瑕 白黑不分 白日绣衣 白雪阳春 白衣苍狗 白玉微瑕 白玉无瑕 百尺竿头 百二山河 百依百顺 百丈竿头

败材伤锦 半筹莫展 饱经霜雪 抱火卧薪 抱瓮灌园 逼良为娼 逼上梁山 比目连枝 比物连类 彼唱此和 冰炭不投 兵在其颈

百依百从 半斤八两 半路出家 半生不熟 北辰星拱 背暗投明 璧合珠连 边尘不惊 鞭不及腹 鞭长不及 别树一帜 炳烛夜游

波谲云诡 波属云委 剥肤椎髓 剥茧抽丝 伯仲之间 不耻最后 不打自招 不分畛域 不敢高攀 不顾死活 渤澥桑田 捕风捉影

不败之地 不胫而走 不能自拔 不伤脾胃 不舍昼夜 布鼓雷门 步调一致 财竭力尽 裁月镂云 裁云剪水 采葑采菲 彩笔生花

苍狗白衣 苍黄翻覆 唱筹量沙 巢倾卵破 扯旗放炮 不胜杯杓 不治之症 草薙禽狝 趁水和泥 乘风破浪 乘热打铁 齿牙馀论

赤子之心 抽梁换柱 处堂燕鹊 喘月吴牛 鹑衣百结 蠢蠢欲动 从善如登 吃里扒外 尺布斗粟 尺有所短 初露头角 初生之犊

东食西宿 冬扇夏炉 斗筲之器 毒蛇猛兽 达地知根 打鸡骂狗 打死老虎 大旱望云 倒凤颠鸾 倒悬之急 丁公凿井 登峰造极

跌宕不羁 叠床架屋 鼎足而立 独立王国 饿虎吞羊 房谋杜断 放龙入海 放马后炮 飞蛾扑火 匪石之心 风风雨雨 风谲云诡

5.含有比喻手法的四字成语 篇五

含有比喻手法的四字成语

1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如获至宝 如隔三秋 如出一辙 如胶似漆 如丧考妣 如雷贯耳 如堕烟海 如影随形 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如狼似虎 春深似海 呆似木鸡 繁花似锦

归心似箭 光阴似箭 侯门似海 好语似珠 流年似水 情深似海 日长似岁 如痴似醉 如花似朵

如花似锦 如花似玉 如花似月 似漆如胶 似水流年 似水如鱼 冷若冰霜 呆若木鸡 心如刀割

泪如泉涌 光阴似箭 胆小如鼠 挥汗如雨 视死如归 心乱如麻 门庭若市 口若悬河 文如其人

心急如火 巧舌如簧 目光如豆 如鱼得水 忧心如焚 寿比南山 受宠若惊 坚如磐石 欣喜若狂

洞若观火 度日如年 挥金如土 料事如神 铁证如山 情同手足 惜墨如金 虚怀若谷 暴跳如雷

稳如泰山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如获至宝 如隔三秋 如出一辙 如胶似漆 如丧考妣 如雷贯耳 如堕烟海 如影随形 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如狼似虎

含有比喻手法的四字成语

2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春深似海 呆若木鸡 繁花似锦

归心似箭 光阴似箭 侯门似海 好语似珠 皎阳似火

口似悬河 流年似水 貌似强大 面似靴皮 情深似海

日长似岁 如痴似醉 如花似朵 如花似锦 如花似玉

如花似月 如饥似渴 如胶似漆 如狼似虎 如龙似虎

如鱼似水 似曾相识 似懂非懂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似箭在弦 似漆如胶 似是而非

似水流年 似水如鱼 似笑非笑 似有如无 似醉如痴

文似其人 疑似之间 震耳欲聋,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惊天动地, 天翻地覆, 摩肩接踵, 无孔不入,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地动山摇,只手遮天,气吞山河,山穷水尽

十万火急,浩气长存,万古长青,天衣无缝,度日如年,永垂不朽,永无休止,死去活来,千里迢迢,尘土飞扬翻江倒海、蚍蜉撼树、一落千丈、一手遮天、一掷千金、刀山火海、大海捞针、气吞山河, 一目十行 一手遮天 寿比南山 翻天覆地 顶天立地 一步登天 晴天霹雳 壮志凌云 一毛不拔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气吞山河 地动山摇 皓月当空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洞若观火 呆若木鸡 心如刀割 光阴似箭 胆小如鼠 冷若冰霜 暴跳如雷 稳如泰山忧心如焚 浩如烟海 泪如泉涌 恍如隔世 贫如乞儿 洞若观火 寥若晨星如隔三秋 如狼似虎 如鱼得水 如释重负 如花似玉 如影随形 如痴如醉 如日中天 如出一辙 如火如荼 如履薄冰 如胶似漆 如梦初醒 如雷贯耳 如临大敌 恩重如山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如获至宝 如隔三秋 如出一辙 如胶似漆 如丧考妣 如雷贯耳 如堕烟海 如影随形 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6.含有比喻义的成语 篇六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如虎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如狼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像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洞若观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胆子小得像老鼠。 形容非常胆小。

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拙:笨。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 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如出一辙

[rú chū yī zhé]

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如履薄冰

[rú lǚ bó bīng]

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丧考妣

[rú sàng kǎo bǐ]

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如堕烟海

[rú duò yān hǎi]

堕:落。 好像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如临深渊

[rú lín shēn yuān]

临:靠近;渊:深水坑。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影随形

[rú yǐng suí xíng]

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如胶似漆

[rú jiāo sì qī]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 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如获至宝

[rú huò zhì bǎo]

至:极,最。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从善如登

[cóng shàn rú dēng]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光阴似箭

[guāng yīn sì jiàn]

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挥汗如雨

[huī hàn rú yǔ]

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通宵达旦

[tōng xiāo dá dàn]

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哀思如潮

[āi sī rú cháo]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狼心狗肺

[láng xīn gǒu fèi]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冷若冰霜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冷得像冰霜一样。 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像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如痴如醉

[rú chī rú zuì]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挥金如土

[huī jīn rú tǔ]

挥:散。 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奈何:如何,怎么办。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大。伟大的功绩。

相映成趣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矮人观场

[ǎi rén guān chǎ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吉祥如意

[jí xiáng rú yì]

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自命不凡

[zì mìng bù fán]

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像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宾至如归

[bīn zhì rú guī]

7.论比喻的美学功能 篇七

什么叫比喻呢?《说文解宇》说“比、密也”, 密为对客观世界的深入, 凡是能新发现一个比喻, 认识必然就深入一层, 所以比喻贵在创新。然而当代语言学家骆小所先生也给比喻下了宽泛的界定:比喻就是根据联想, 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用同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比喻也叫譬喻。

但是, 比喻的运用简便灵活, 容易掌握, 以联想为基础。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式, 它本身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与比喻密切相关的是类似联想。联想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 由此及彼, 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能力。很多文学家看到自然界中的梅花不畏严寒, 在冬天里绽放, 从而想到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进一步想到在残酷环境中那些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高尚品质的人, 表现了梅花与人的相似之处, 不屈不挠。

比喻是用具体而又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性的事物, 用简单易懂的道理去阐明复杂而难解的问题, 使说明的事物更具美的内涵。现就比喻运用的广泛性谈谈比喻的美学功能。

一、比喻的新颖性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第一个用花比美的人是天才, 第二再用的是庸才, 第三个就是蠢才了。”我们理解这话, 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内容上来理解, 王尔德告诉人们, 不要重复用一个对象来作比喻;另一层是从形式上来理解, 王尔德告诉人们, 不要重复使用一种类型的比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发展, 人们对使用比喻有更高的要求, 说明在运用比喻的过程中要有独创性和多样性。如果借用别人创造的比喻, 就好像吃别人嚼过的东西一样是一点味道都没有的, 并且不能给自己增加营养。

例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塘月色》朱自清)

例 (2) 最妙的是下着小雪呀。看罢,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的看护妇。 (《济南的冬天》老舍)

例 (3) 她 (虎妞) 脸红起来, 黑红, 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 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 颜色复杂而难看。 (《骆驼样子》老舍)

例 (1) 、 (2) 、 (3) 表现了作家创作的个人风格, 这三个比喻具有新颖性。例 (1) 叶子是本体, 裙是喻体。一个“裙”字写出了叶子的柔美和和谐。因而美学家莱布尼茨说“美是预定和谐”, 这样的比喻非常巧妙, 有独创性;例 (2) 用矮松顶白花和日本的看护妇顶白帽有相似之处, 从而形成恰当的比喻, 充分体现了作者想象丰富、仔细的洞察能力;例 (3) 用猪肝比喻脸, 黑红黑红同样体现作者妙笔生花, 恰到好处。

二、比喻具有情感性

任何一个作家, 在自己的作品中, 所运用的比喻, 含有浓厚的情感。其深刻的思想含义不言而喻, 跃然纸上。《论语·子罕》“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中包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 有景语情景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说的是松柏, 抒发的是自己情感, 赞美松柏的耐寒, 就是歌颂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人。

例 (4) 她往旁边闪了一下——我害怕的正是这个动作, 屁股一扭好像一条鬣狗——然后转过身来。《陌生人肖像》

“鬣狗”是哺乳动物, 外形略像狗, 头比狗的头短而圆, 额部宽, 尾巴短, 前腿长后腿短, 十分贪婪。这个比喻写出了老女人的吝啬和贪婪让人感到害怕, 让人厌恶。

例 (5) 好笑多, 好笑多, 好笑老牛滚下坡, 好笑老牛淹死掉拿把钢刀慢慢剥。 (民歌《刘三姐》)

这句比喻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老牛本来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 而在这儿却用成了贬义, 用老牛宋比喻莫老爷, 表现了人民对莫老爷的深恶痛绝, 带有强烈的情感性。

三、比喻的愉悦性

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美的因素是适宜。”因适宜而感到快乐, 从而得到满足, 因此美的事物能引起人的快感, 在人们的心境中产生审美愉悦。文学作品通过比喻刻画人物, 描绘形象, 展示人物的性格, 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愉悦。作者秦牧曾深有体会地说:“大概一个作家, 如果连几个精彩的譬喻都写不出来的话, 要有好作品就很困难了。因为他既无法运用语言艺术来状物传说, 又哪有能耐去描绘什么细致生动的生活长卷呢?”这说明了比喻修辞格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喻用得适当, 读者在欣赏中会情不自禁产生愉悦, 令欣赏者回味无穷。

例 (6)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朱自清)

“花”像明珠、星星、美人。这三个喻体都是很美丽的, 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明珠让人想起珍贵, 星星让人想到深邃的夜空, 美人让人想起浪漫和温馨。这一切美好的比喻, 适合人们的心境, 能让人向往和崇敬, 产生愉悦。

例 (7)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8.比喻的妙用 篇八

活动课开始,陆老师读了几篇习作后长叹一声,说:“这么好的构思,没能生动地描写出来,真可惜。有没有好办法让我们的语言生动形象呢?这节课就请大家献计献策。”

学习委员平平抢先发言:“可以多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陆老师说:“很多同学认识到这点,但写的比喻句,如‘薄雾像轻纱一样’单看很美,用多了就成了套路,没了新鲜感。你能想个办法,让比喻生动有趣起来吗?”平平想了想说:“我给大家做个‘动物巧比喻’吧,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动物,组成比喻。”他走上讲台,写了起来:

像( )一样狡猾;像( )一般地咆哮;像( )一样胆怯。

同学们很起劲,每个括号都找了好几种动物,最后选出了最贴切的。陆老师说:“平平这一题很妙,用动物的特点揭示了比喻的形象和准确。谁再来献宝?”

青青受到启发,说:“我来出个‘挂腰牌’。请你用挂腰牌的方式,将‘吃鸭蛋、开夜车、栽跟头、绕弯子、走钢丝、放冷箭’这些词的比喻义找出来。”

( ):比喻失败或出丑。( ):比喻做非常危险的事情。

( ):比喻暗中害人。 ( ):比喻在考试中得零分。

( ):比喻不照直说话。( ):比喻在夜间学习或工作。

同学们很快把腰牌挂了上去。陆老师说:“青青这一题提示我们,写作时用俗语来比喻某些人或现象,能够使文章活泼起来。”

一惯好胜的强强站起来说:“这个‘挂腰牌’太简单了。我给大家出个‘人体别名’。有时候,我们说‘你是我的宝贝’。这个‘宝贝’如果换成‘心肝’就更加形象。下列的词语可换成身体的哪些部位?”

领导——( ) 兄弟——( ) 精力——( )

要道——( ) 线索——( ) 亲信——( )

大家热烈地猜着。陆老师说:“强强的‘人体别名’,其实是一种借喻现象,即借人体器官来直接表达某个特定意义,而且比原来的词更形象。”

红红说:“同学们看过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千手观音’吧?不少含‘手’的成语,形容着不同的意思。比如,形容高兴——手舞足蹈。下面这些情况你又用哪只手呢?”

形容惊慌——( ) 形容冷漠——( )

形容卑鄙——( ) 形容高明——( )

形容顺利——( ) 形容敏捷——( )

9.含有比喻词的四字成语 篇九

七拱八翘 心潮澎湃 痛定思痛

赏心悦目 以日为年 吐气扬眉

唾壶击缺 黯然神伤 望云之情

夺眶而出 低回不已 悲喜交集

柳泣花啼 槁木死灰 鹤怨猿惊

悠然自得 痛快淋漓 坐而待旦

惘然若失 惊魂未定 心平气和

面若死灰 悦目赏心 陶情适性

人琴俱亡 近乡情怯 挖耳当招

安心乐意 心神不宁 迁延观望

语重心沉 碧海青天 灭此朝食

笑傲风月 孜孜汲汲 不紧不慢

饮冰茹檗 抑郁寡欢 朽木死灰

莼鲈之思 面如死灰 澹泊寡欲

挂肚牵心 春风得意 心焦如火

满脸春风 平心静气 谢天谢地

茶饭无心 满腹牢骚 百感交集

心焦如焚 人莫予毒 闷闷不乐

若释重负 肃然起敬 神清气爽

体贴入微 悲欢离合 泣血稽颡

感激不尽 怡情悦性 巴巴劫劫

凤狂龙躁 襟怀洒落 开怀畅饮

屏气敛息 寒毛卓竖 欣然自得

平心而论 徒乱人意 倚闾望切

迫不及待 黯然魂销 掀拳裸袖

熏风解愠 意懒心慵 满面红光

如释重负 搔首踟蹰 归心如箭

求贤如渴 观望不前 愁多夜长

新亭对泣 爽心悦目 屏气慑息

万念俱灰 坐立不安 平心定气

闲情逸致 喜上眉梢 急杵捣心

10.比喻自不量力的成语 篇十

[投卵击石]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隔屋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好高鹜远]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蜻蜓撼石柱]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若卵投石]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

[蚍蜉戴盆]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隔壁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同“隔屋撺椽”。

[隔壁撺椽]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同“隔屋撺椽”。

[以指挠沸] 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弄斧班门]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布鼓雷门] 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11.最美的比喻句 篇十一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寻找最美比喻句”的活动,其中有两句葵花籽姐姐特别喜欢,今天分享给小星星们,我们一起通过它们来学习如何写出最美的比喻句:

上课的时候下面学生看着我,我走到哪他们的脸就转到哪,好像向日葵,于是我狂笑不止,好几分钟上不了课……

平时看到有关学生的比喻不是像祖国的花朵就是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句话里却将学生比喻成向日葵。我们想一想,上课时,认真听课的学生的小脑袋跟着老师移动的步伐转到这转到那,是不是很像田野里追随着太阳的向日葵,温馨的画面很美又很形象生动是不是?由此,我们学会了动态比喻。什么是动态比喻呢?就是本体和喻体都选择动作、形态、情状这样活动着的事物,会让描述更有画面感,更吸引人。

春天,叶子就像一棵棵顽皮的绿豆爬上了树枝。

叶子像扇子,像羽毛,像蝴蝶,怎么会像绿豆呢?这个喻体一定是选错了。我们先不着急否定,想一想,出去大自然看一看,初春时节,叶子刚刚发芽可不就是像一颗颗顽皮的绿豆。小作者眼光独到,选择叶子刚发芽时这个人们平时很少关注的样子运用比喻,葵花籽姐姐为小作者敢于不一样的勇气点赞。由此,我们学会了特殊比喻。什么是特殊比喻?就是写人们没有写过,很少有人关注的事物或事物还没被发现的点。

12.摭谈复杂形式的比喻 篇十二

复杂形式的比喻主要包括博喻、递喻、类喻、互喻四种。

一、博喻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构成的。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1)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 (用Y表示) 同时比喻一个本体 (用B表示) , 构成B像Y1像Y2……的形式。 (2)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分别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体, 构成B1像Y1, B2像Y2……的形式。例如:

(1)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 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 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绿》)

(2)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 (1) 本体是“绿”而喻体多个。首句从形象入手, 以“裙幅”喻绿, 饰以“皱缬”、“拖着”, 突出潭水涟漪的飘逸之美;第二句从神韵入手, 以“心”设喻, 饰以“摆动”、“跳动”, 略略的羞涩中透着蓬勃的生机, 画出了绿的情愫和灵性;第三句从光泽、质地入手, 以“涂了‘明油’”和“鸡蛋清”喻绿, 饰以“滑滑的”、“明亮”, 把绿水的洁净、软嫩活脱脱地状写出来;末句则从色彩入手, 以“碧玉”喻绿, 饰以“温润的”, 突出一潭清水的纯粹、明洁和深邃。这个博喻的运用新奇而美妙, 把绿描绘得多姿多彩。例 (2) 作者用“明珠”作比, 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花晶莹剔透;用“星星”作比, 写出绿叶衬托下的荷花忽明忽暗;用“美人”作比, 写出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这些比喻惟妙惟肖, 给人以美的享受。

(3) 他 (魔鬼) 高大无比, 顶天立地, 眼似灯笼, 嘴似山洞, 腿似桅杆, 手似铁叉, 样子非常凶恶可怕。 (《天方夜谭·渔夫和魔鬼》)

例 (3) 通过多个比喻描绘魔鬼的各个局部——身高、眼睛、嘴巴、手腿, 集中地向人们揭示了魔鬼凶恶、狰狞的面目, 有力地突出了魔鬼的形象特征。

二、递喻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构成, 意义上一个比一个递进。其基本形式是“B像Y1, 像Y2 (递) , 像Y3 (递) ……”例如:

(4)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例 (4) 是由三个比喻构成的句群段落, 共用了三个喻体, 意义层层递进:“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语序决不可颠倒) , 从三个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刚问世的新的特征, 又漂亮又活泼又健美的特性, 有力量有指望有力度的特性, 把难以比喻的春的活力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 充分揭示了春天的内涵——新、美、力。形象新颖, 含意深刻。如果改成平实说法, 那就大为逊色, 就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三、类喻就是由两个比喻分

句构成的“B1像 (是) Y1, B2像 (是) Y2”的形式, 其中前一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大于后一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它着眼于几个比喻之间的意念关系, 往往具有类义的关系。例如:

(5) 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 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 (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

例 (5) 这种比喻, 结构上多用假设复句, 偏句是条件, 正句是该条件引起的合理想象。上例偏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条件 (如果“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 , 正句则是在这种条件下引起的合理想象 (那么“南广河是毛细血管”) 。这种比喻, 孤立地看, 似乎看不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但把几个比喻连接起来, 意义蝉联而下, 读来感到新颖别致, 合理而贴切, 可谓情趣迭出。

四、互喻即由两个比喻分句构成“B像Y, Y像B”的形式。

例如:

(6)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街灯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例 (6) 中, 第一句的喻体成了第二句的本体, 第一句的本体成了第二句的喻体。诗人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 用街灯和明星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夜景图, 诗人置身于明星与街灯之间, 只觉天地相连, 融为一体。这种互喻, 比法上有相映成趣之妙, 句法上有回环往复之美, 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7) 三月雨是梦, 梦是三月雨, 是悠悠扬扬的汇成的小溪, 在我心坎里绵绵延延滴滴嗒嗒荡漾而去。 (马欣《依依墟里村》)

13.含有比喻手法成语 篇十三

含有比喻手法成语

光阴似箭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恩重如山

健步如飞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易如反掌

暴跳如雷 人面桃花 人面兽心 动如脱兔

对答如流 如虎添翼 望眼欲穿 归心似箭

洞若观火 守口如瓶 柔情似水 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如获至宝 如隔三秋 如出一辙

如胶似漆 如丧考妣 如雷贯耳 如堕烟海

爱才如渴 如日中天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呆若木鸡 如坐针毡 如狼似虎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守口如瓶 高手如林

浩如烟海 心乱如麻 面如土色 挥汗如雨

如影随形 如鱼得水 口若悬河 身轻如燕

风烛残年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成竹在胸

刀山火海 切肤之痛 丧家之犬 牛鬼蛇神

蛇鼠一窝 尾大不掉 青出于蓝 狼心狗肺

九牛一毛 绕梁三日 明珠暗投 狐假虎威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如坐春风 亲如手足

猪狗不如 虎落平阳 多如牛毛 肤如凝脂

臣门如市 倒背如流 机变如神 咆哮如雷

如臂使指 忧心如捣 大手大脚 汗如雨下

哀思如潮 爱才如命 爱财如命 冠盖如云

爱国如家 爱民如子 爱钱如命 爱如己出

爱如珍宝 安如盘石 安如磐石 安如泰山

鼻息如雷 堆积如山 甘之如饴 吹气如兰

笔翰如流 碧空如洗 宾客如云

人生如朝露 兵败如山倒

扩展阅读:

观者如云,挥金如土,铁证如山,爱财如命,稳如泰山,门庭若市,如雷贯耳,守口如瓶,浩如烟海,高手如林,洞若观火,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获至宝,如隔三秋,如出一辙;

如胶似漆,如丧考妣,如雷贯耳,如堕烟海,如影随形,如日中天,如临深渊,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如鱼得水,如坐针毡,如狼似虎,度日如年,观者如云,挥金如土,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稳如泰山,门庭若市,骨瘦如柴,冷若冰霜,如雷贯耳,守口如瓶,浩如烟海;骨瘦如柴,冷若冰霜;

14.含有比喻月光什么成语 篇十四

含有比喻月光什么成语

月黑风高

[yuè hēi fēng gāo]

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月明星稀

[yuè míng xīng xī]

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月盈则食

[yuè yíng zé shí]

盈:满;食:通“蚀”。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风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流星赶月

[liú xīng gǎn yuè]

像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月晕而风

[yuè yùn ér fēng]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日新月异

[rì xīn yuè yì]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星月交辉

[xīng yuè jiāo huī]

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冰壶秋月

[bīng hú qiū yuè]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花好月圆

[huā hǎo yuè yuán]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月下老人

[yuè xià lǎo rén]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

烘云托月

[hōng yún tuō yuè]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镜花水月

[jìng huā shuǐ yuè]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清风明月

[qīng fēng míng yuè]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日月如梭

[rì yuè rú suō]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水中捞月

[shuǐ zhōng lāo yuè]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众星拱月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

秋月春花

[qiū yuè chūn huā]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年头月尾

[nián tóu yuè wěi]

15.论《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 篇十五

钱钟书在《管锥编》《宋诗选注》中多次谈到他的比喻理论。他认为比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 它应该是一种主要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作者独特的眼光寻找, 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俗易懂, 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然、天真 (天然之物) 的表述方式, 一种富有个性的、多维的思维方式。钱钟书提倡用比喻, 他甚至认为比喻的运用是天才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也认为:“诗人发现事物间存在着相似性, 每发现一个相似性, 就发现一个新的概念, 也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转引自何向《修辞手法的运用》) 。这与钱钟书的看法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围城》中的多达325处比喻并非滥用, 而是作者用心安排的, 每处比喻都有他的精妙之处, 无论是在叙述事件, 刻画人物, 表现主题方面, 还是在形成作品艺术风格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比喻句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作品中闪闪发光。

在《围城》中, 钱钟书喻人、喻事、喻物、喻心情, 无所不喻, 而又无喻不妙。在艺术表达上, 它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下面具体分为四点来分析一下《围城》中比喻的艺术效果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恰当中见新颖

“比喻首先宜求恰当” (引自老舍《比喻》) 。所谓恰当, 第一个含义指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和意象要恰当自然, 不生硬, 不做作。比喻的关键是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使二者的联系紧密、精妙充满意蕴, 富有余味。钱钟书从他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生活基础, 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眼光出发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结在一起, 比得恰当精彩。例如:

1.船上的法国人像狗见了家, 气势顿兴, 举动和声音也高亢了好多。 (见《围城》第16页)

2.……鸿渐忽然回过脸来, 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 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 开步走了。 (第114页)

3.你像外国人所说的狗, 叫得凶恶, 咬起人来并不利害。 (第238页)

4.周家一天也不能住了, 只有回父亲母亲那儿挤天再说, 像在外面挨了打的狗夹着尾巴窜回家。 (第122页)

这几个比喻都是以狗为喻体, 本体分别是法国人、方鸿渐、赵辛媚、方鸿渐, 作者通过同一喻体和不同本体之间的不同的联系恰当的表现出本体人物的特征。第一个拿好久不见家后猛然见了家的狗的狂吠乱跳来喻船上法国人见了自己海外殖民地西贡的猖狂、嚣张、丑恶嘴脸。第二个拿被淋湿的狗来比喻方鸿渐被唐小姐拒绝、抛弃后的失意、愤懑的心情。第三个则用张口不咬人的狗来比喻赵辛楣是个说得好听而做不到的动口不动手的假政治家。第四个用夹尾巴狗比喻方鸿渐被子周家撵出家后的狼狈、可怜的样子。这种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自然关系, 使比喻很恰当。

恰当的第二个含义是比喻能切合具体的人物和环境, 这样才能使比喻和作品有机结合, 更好地发挥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不至于使比喻孤立, 而造成为比喻而比喻的错误。《围城》中结合具体人物和环境的比喻句很多。例如:

1.董斜川道:“好, 好好, 虽然‘马前泼水’, 居然‘破镜重圆’, 慎明兄将来的婚姻一定离合悲欢, 大有可观。” (第99页)

2.辛楣嘴里的烟斗高翘着像老式军舰上一尊炮的形势, 对擦大手掌, 向脆的拍一下, 握着拳头道…… (第185页)

例1是董斜川用“马前泼水”比喻褚慎明夹鼻眼镜掉在奶杯中溅起牛奶的事, 用“破镜重圆”比喻褚的眼镜虽掉而未打破, 又用它来比喻褚的婚姻。因为斜川是个旧体诗诗人, 所以他这两个成语的运用很合他的身份, 刻画了他迂腐的形象, 比喻很恰当。例2是在赵辛楣一伙人同寡妇主仆吵架时对辛楣嘴上烟斗的比喻, 因为吵架, 所以充满火药味, 像打仗一样, 将烟斗比喻成高翘着一尊炮, 是再适合当时气氛不过的, 让读者感到吵架时的火药味。

《围城》中的比喻在恰当的同时力求有新颖的艺术效果。钱钟书的比喻不抄袭前人的意思, 不搞陈词滥调, 在设喻方面力求新颖、独到。他的设喻涉及古今中外、政治艺术、民俗风情、动物植物、引经据典等等, 非常丰富, 他比喻的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举例分析一下:

1.有人叫她“熟肉铺子”, 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 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第5页)

2.这吻的分量很轻, 范围很小, 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 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 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 一种教而远之的亲近。 (第107页)

3.不幸的是, 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 科学家像酒, 愈老愈可贵, 而科学像女人, 老了便不值钱。 (第202页)

这些奇妙的比喻可以说只有钱钟书这种博古通今、机智幽默的大学者才能写出来, 读这些句子, 就像一阵春风迎面扑来, 给人以清新爽快的感觉。如例1中将人比喻成一个词语, 这种本体与喻体之间差异本身就给人一种新异感, 而作者所寻找的那种本质上相通的神似意象联系更是让人折服。钱钟书比喻的新颖并非完全靠搜索奇异的喻体而达到的, 更多的是以他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并通过增加比喻的深度和厚度来实现的。如例2中为了比喻一个吻, 作者一口气列出了三个比喻, 有中国的, 也有外国的;有古代的, 也有现代的;有世俗的, 也有宗教的。使读者对这个吻有更深刻的了解, 这些各式的喻体排列在一起给人一种新鲜感, 更有说服力。另外赋予通俗、常见的事物之间以新的意象, 给人一种新的感觉, 如例3中说科学家像酒, 科学像女人, 这其中不论是喻体还是本体看起来都很普通, 没有新意, 但当你结合释喻知道作者是用酒愈醇愈可贵来比喻科学家愈老愈可贵, 而用女人愈老愈不值钱来比喻科学愈老愈不值钱这些道理的时候, 这种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意象联系不由得使你感到独到、新颖。

二.幽默中见机智

杨绛女士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这样写道:“每天晚上, 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 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 我笑, 他也笑;我大笑, 他也大笑。有时我们放下稿子, 和他相对大笑, 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 还有书外的事。”由此可见《围城》的确是能够逗人发笑的书, 而这笑声中很多便是由令人发笑的比喻句引起的。

这些笑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诙谐、滑稽的笑, 这种笑只是博人开心, 像茶余饭后的笑语, 笑后便忘, 它主要功能是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具有这样效果的比喻句在《围城》中有很多, 如“候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 鼻子上附带一张脸, 脸上应有尽有, 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 鼻尖生几个酒刺, 像未熟的草莓, 高声说笑, 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第179页) 这是个描写人物肖像的比喻句, 这些漫画式的比喻描写虽然能够把读者逗笑, 但笑过之后, 却很难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只能造些笑料, 当然, 这样的比喻句在《围城》中并不占主要地位。另一种笑是机智、幽默的笑, 这种笑笑得不浮面, 不外露, 不是故意追求表面效果, 而是以生活的深处和人物的心灵世界, 去发掘可笑的东西, 在谈笑之中, 道出深刻的道理, 叫幽默的语言发出智慧与真理的火花来。笑后让人深思, 给人的不是一种轻松, 更多的是一种深沉感。具有这样效果的比喻句在《围城》中引人发笑的比喻句占主要地位, 这也符合全书的基调———“喜剧气氛中的悲剧”。这种比喻在作品中有很多, 例如:

1.也许男人跟男人在一起像一群刺猬。 (第223页)

2.事实上, 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 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 尾巴是看不见的, 直到他向树上爬, 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 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 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第283页)

3.这一张文凭, 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 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第10页)

例1不是那种你一接触字面就自然地爆发出响亮笑声的幽默, 而是足以引起你的玩味与思索,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种会意的微笑。当你明白过来作者为什么将人比喻成刺猬的时候, 你便会感觉到一种幽默, 因为他深刻地道出了一种普通的人性, 或许你会联想到你曾经做过一次“刺猬”而会心的笑, 且是有一定沉重感的笑。例2、例3的幽默与例1就不同了。由于喻体本身的滑稽性以及文字的诙谐, 使人一看便笑, 但当你细细品味、认真体会的时候, 你会发现不对劲, 你笑得未免过早, 因为在笑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严肃的思考, 它足以使你的笑悄然逝去, 留下的是精神的紧张甚或痛苦, 猴子爬高臀用尾, 亚当、夏娃用文凭遮羞, 这都是令人发笑的, 但作者真实的目的并非只是让你笑, 作者用他们来形象地揭露人的劣根性——得意忘形和爱慕虚荣, 引起读者的反省和思考, 这才是作者的根本意图, 这比一般的笑更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犀利中见讽刺

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在其著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评价《围城》时说:“……超过任何国家古代讽刺小说。”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现代的一本“儒林外史”。无论怎么评价, 大家都一致认为它是一部讽刺小说, 讽刺是其主要艺术风格。作为作品中的主要文学语言表达方式的比喻, 同样也具有讽刺性。这是《围城》中比喻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艺术效果。

讽刺和幽默一样, 也可以使人发笑。不同的是, 幽默不带刺。而讽刺必然带刺, 调侃的笑在被刺者是不舒服, 但在作者和别的读者, 则是十分痛快。不论是哪种笑, 讽刺都可以带来一种谐谑之美, 诙谐戏谑, 是一种愉快的风格, 一种轻松活泼的境界。具有这种艺术效果的比喻句在《围城》中很多, 例如:

1.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 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 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 因为金牙不仅妆点, 尚可使用, 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 表示饭菜吃的好, 此外全无用处。 (第44页)

2.不比罗素、陈散原这些名字, 像一支上等哈瓦那雪茄烟, 可以拉在口边弄。 (第100页)

3.她序上明明引着Jules Jellier的比喻句, 说有个生脱发病的人去理发, 那剃头的对他说不用剪发, 等不了几天, 头毛压根全掉光了, 大部分现代文学同样的不值批评。 (第78页)

以上几个例子都具有讽刺作用。例1是讽刺洋买办张先生喜欢在中国话里头嵌入无谓的英文字以表明自己和洋社会亲近的奴才嘴脸和爱慕虚荣的心理, 例2是讽刺董斜川, 褚慎明两个人依傍名人, 靠名人装点面子的爱慕虚荣的假知识分子的恶心行为, 例3是对现代文学和不景气进行了讽刺, 以上这些例子芒刺毕露, 锋芒犀利, 无情地批判了那些人的种种丑行。但这些批评又并非作者板着脸在教训人, 是用诙谐、戏谑的比喻来完成的, 因此给被讽刺者以外的人带来一种轻松感。

由于比喻句的结构是由喻体和本体组成的, 因此在讽刺性的比喻句中, 讽刺的效果往往能够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既讽刺了本体, 也对喻体进行了一定的讽刺, 有时对喻体的讽刺强度还超过对本体的讽刺, 给人一种言此意彼的感觉, 留下很丰富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例如:

1.她眼睛并不顶大, 可是灵活温柔, 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 大而无当。 (第52页)

2.下身的裤管, 肥粗圆满, 毫无折痕, 可以无需人腿而卓立地上, 像一对空心的国家的柱石…… (第162页)

这两个比喻句对喻体的讽刺意义都大于对本体的讽刺意义, 可以说是以小引大, 例1中女人眼睛的“大而无当”只是人的肖像特点, 可以说作者并未对此进行讽刺, 大不了只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审美观点, 而政治家的话大而无当, 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了, 作者的批判态度是鲜明的, 是每个读者能明显感觉到的。至于例2中对喻体的批判就更具现实意义了, 当时的国家是内忧外患, 民不聊生, 而作为国家柱石的腐败无能, 外不能抵抗侵略, 内不能安定国民, 这个柱石只有形式的存在, 而没有实际的作用, 这不正像“肥粗圆满, 毫无折痕, 可以无需腿而卓立地上”的裤管吗?显然这里对喻体的讽刺意义要更大, 更能引人思考, 而对本体的讽刺大不了引人一笑了之。

如果说鲁迅的犀利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正视淋漓的鲜血”, 揭示吃人的本质, 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 那么, 通过以上分析, 钱钟书的犀利则是在戏谑中洞察万象, 在夸张中愈见本质, 给人的是明理后的开朗, 宣泄后的痛快。

四.揶揄中见哲理

《围城》中的比喻, 来源广泛, 标新立异, 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使人在频频发笑的揶揄中认识深刻的道理。如褚慎明说:“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 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 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 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 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 离而结, 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 不是说鸟, 说是被周围的城堡fortesseassiegee,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里用巧妙的比喻绝妙地道出了他们自以为看破了人生和社会的一切, 其实他们自己才是金漆鸟笼内外的鸟, 城堡内外的人。他们的天地, 他们的胸襟, 无论是住进鸟笼还是飞出鸟笼, 无论是冲进城堡还是冲出城堡, 都狭小得可怜。它超越时空, 概括出中国近现代社会面临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类知识分子的人生境况, 他们始终陷于狭小的生活圈子里, 卑劣庸俗地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这是极为暗淡可怜的一生。如上文“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 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 尾巴是看不见的, 直到它向树上爬, 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 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 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出的恶劣本性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再如方鸿渐一行坐车从宁波到金华, 一路颠簸难受, 作者把那辆破车写得妙趣横生:“这辆车久历风尘, 该庆古稀高寿, 可是抗战时期, 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 而这辆车倚老卖老, 修炼成桀骜不驯, 怪僻难测的性格, 有时标劲像大官僚, 有时别扭像小女郎, 汽车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驶了。它开动之际, 前头咳嗽, 后面泄气, 于是掀身一跳, 跳得乘客东倒西撞, 齐声叫唤……一口气走了一二十里, ……前面路还走不走呢?它生气不肯走了, 汽车车夫只好下车, 向车头疏通了好一会, 在路旁拾了一团烂泥, 请它享用, 它喝了酒似的, 摇摆地缓行着。”这里作者把老旧的汽车比成摆架子的官僚, 闹别扭的女郎, 想象奇妙, 新鲜别致, 既把汽车的残破不堪形容得淋漓尽致, 又把官僚、女郎丑态揶揄得入木三分, 嬉笑怒骂之中别有一番愤世嫉俗之情。又如写妓女王美玉:“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 便对他一笑, 满嘴鲜红的牙根肉, 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 “牙根肉”怎么能像“胸襟”呢?但细一想, 侠客不是爱打抱不平吗?原来这是比喻牙根肉不平, 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又如“有鸡鸭的地方粪多, 有女人的地方笑多”, “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 吝啬的通信”等等。

16.比喻的辨别与运用 篇十六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正在备考的高三学生。我非常有信心将考点各个击破,可是当我复习到语言运用题时,我发现有一个已经在语文课堂上学了很多年的知识点,我始终都没有弄明白,这就是比喻句的辨别和运用。而且我发现在各种考试试卷中有很多题都是对比喻句的考查。那我们究竟该怎样又简易又准确地辨别和运用比喻句呢?

教师解惑

贾明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而且你的观察和发现也很准确。其实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所以很多省市出题时就在这里大胆尝试各种新题型,而且语用题中的确特别钟爱对比喻句的考查,它的出现频率相当高。就在2008年高考中15个省市的高考题将近有一半都出现了与比喻修辞格相关的题目。尤其考仿句,大多都在比喻上下功夫。

我认为做这样一类题目,有两个方面必须做好。首先要判定是否出现比喻,然后是做到准确使用比喻。

我们先来谈谈怎样辨别一个比喻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句子的形式上看,最易误判的是暗喻和借喻。是否是暗喻或借喻,要看是否能还原成一个明喻句。

第二,从句子的内容上看,两种相比的事物是否有相似点。

第三,从表达的意义上看,只能用较浅易的来比较深奥的,讲究通俗性和形象性。

如:“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我们可以把句子转变为“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像一字一样摆开”。这样一个暗喻句就被我们还原成了一个明喻句。船排列的方式我们不熟悉,但“一”字的形象我们都熟知,通过“一字儿摆开”这样一个说法,我们就很快能明白船是怎样排列的了。如此我们便能准确辨析了。

下一步是如何写好一个比喻句,同样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形似,以实喻实。用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来相比。如:“脸蛋像苹果。”

第二,要神似,以实喻虚。用实在事物来喻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如:“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把心里难以言状的滋味比作酸甜苦辣揉和在一起的况昧。

第三,要异质,用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相比,切忌性质相同。如:①我们现在的关系就像马克思跟恩格斯一样。②他做事一向像他的哥哥。这里的“像”相当于“和……差不多”,没有比的含义。

只有注意了以上三点,才能掌握运用好比喻这种修辞形式。我们可以再看几个例子来加强巩固这几个概念。

[例1](2008年高考四川卷)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解析]此题要求很明确,必须写比喻句。首先我们研读例句,例句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比作“白纸、诗歌、散文、百科全书”,鲜明体现以实喻虚的特征。比喻词“是”确定了格式为暗喻。并且四者依次层进。我们便可以着笔:将“小学、中学、大学、社会”比作“清泉、小溪、大河、汪洋”。用“是”连接,表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定要注意此题决不能投机取巧去照搬示例句中已有的喻体。

[例2](2008年高考武汉市9月调考卷)将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切合语境的比喻句,使之更形象生动。

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话语和方法。面对世界,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发现。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不一样,这样我们共同得出的东西可能就和世界的关系同构度高一些。

面对世界,_________

[解析]答案是:我们都是摸象的瞎子。(或我们都像摸象的瞎子一样)此题同上题一样,也是要求必须写比喻句,只是我们要做的不是仿写而是改写。首先要确定本体是什么,这是答题关键。二者的状态具有相似性,因为都是在黑暗中进行;二者的结局也相似,都是只知局部却错误地以为就是整体。

如此看来,写好比喻句的确是不容易的,大家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体验,而且遇到好的比喻句也要注意收集、思考和总结。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好的范例供参阅。

◎关于书的比喻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关于价值的比喻

价值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

价值是记载生活的一本史书。

价值是对人类奉献的蜜果。

价值是一块无私奉献的墓碑。

价值是创造天平上的砝码。

◎关于追求的比喻

追求是赛跑者勇往直前的脚步。

追求是小船搏击风浪的发动机。

追求是射向靶心的飞舞的箭羽。

追求是搭建在奋斗与事业之间的一座桥梁。

追求是穿越大漠的骆驼眉眼中的那片绿洲。

实战演练

一、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之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也许孩子是首诗,而老师就是诗的作者,在作者的精心的创作下,小诗才能清新隽永。

也许弦子是棵树,而老师就是_________,小树才能茁壮成长。

也许孩子是梅花,而老师就是_________,梅花才能傲立风霜。

二、根据文意,仿照划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

进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穷的教义: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_________;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_________。

三、下面这首小诗借“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另一事件表达你对另一话题的思考。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难。

历经了苦难,你便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四、仿照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手法、格式和内容再写一段:

请不要对我施朱抹粉,

施朱则太红,

抹粉则太白,

因为我的名字叫——历史。

[参考答案]一、树的土壤,在土壤提供的营养中//苦寒的风雪,在风雪的考验下

二、时而在烟波浩淼的梁山泊上徜徉;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

时而在凄风苦雨的潇湘馆里徘徊;时而在耸入云霄地大钟楼里远眺(第一,所涉及的必须是大部头名著;第二,必须点出名著的地点及特点;第三,前一句必须填中国名著,后一句是外国名著)

三、书: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便呼唤了理性和良知。叶: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了自然,你便孕育出果实和丰收。路:一路辙印,是一段经历;回顾了经历,你便开发了近邻和远山。

上一篇:不一样的爱作文500字下一篇:初中生物适岗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