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2024-07-13

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8篇)

1.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篇一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张兆安研究员

编辑:admin 时间:2011-3-24 21:46:00

“十二五”开局之初,中国经济就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保持着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商品进口国的头衔。从经济总量只占日本的二分之一,到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中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在中国的沿海,已经出现了省份经济可以匹敌东南亚国别经济的比对;如已是全球第一大港的上海经济总量和泰国相当,相连的江苏经济总量超过了印度尼西亚。就中国的深层次变化而言,城乡差距开始出现缩小的势头、环境保护终于不再让位于经济增长、中西部进入跨国公司新一轮直接投资的首选、创新驱动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首要理念„„总之,中国如同在世界经济海洋上高速行驶的巨轮,被发现的已经不只是上海这样的桅杆。西方看中国,再也不是拿着望远镜倒过来只看到中国的渺小;当然,我们也不希望西方拿着放大镜,无限扩大中国的经济能量。对此,我们必须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她变化中的“大”和进步中的“别”;中国之大,在于区域辽阔,她的国土面积相当于40个英国或26个日本;中国之别,在于区域差异,她拥有后工业化、重工业化、初步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为主体的各个代表区域。而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笔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张兆安研究员,现将我们深入交流的基本成果公布于“新财经周刊”,以期获得读者朋友的共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是板块经济

王:你曾经长时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区域经济的研究工作,最近10多年来又考察过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也比较过我国区域经济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大都市圈的区别。那么,在你看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是什么呢?它和美、日、德等国的明显区别又在哪里呢?

张:如果用一句最简练的话来进行归纳或表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就是板块经济。具体来讲,我国板块经济是基于资源禀赋、地理优势、产业布局和历史条件而形成的,按现实态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或四种形态。

第一个层面,可谓是 “大板块”。从全国来看,可以分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等四大板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或者说是全国的基本构架。第二个层面,是 “强板块”。在全国四大板块的区域范围内部,还分布着一些经济势能强劲的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有的主要是在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如东南沿海地区的珠三角;有的主要是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如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第三个层面,是 “新板块”。这主要是指一些后起的区域经济发展亮点,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抓住后发优势而崛起的板块,而且主要是以各个省会城市为中心、周边一些主要城市为呼应而形成的区域经济板块,如武汉城市圈,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所形成的 “长株潭”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等。第四个层面,是目前开始活跃的 “常板块”。这主要是指一些通常概念上的区域经济板块,例如,由一些地级城市为主所构成的区域经济,当然,这个层面上也可以把面广量多的县域经济包括在内。

从我国的四大板块来看,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在历史演变上和现实发展中都形成了 “东西差距”和 “南北差距”的态势。例如,在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所占的比重接近60%,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三大板块加起来所占的比重才40%多一点。这表明,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当前的区域经济主要还是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因此,统筹区域发展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区域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发展政策聚焦点有明显差别。如美国按地理区域也有实力领头增长的州际板块经济,但其依托太平洋、大西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化便利条件充分发展,各板块之间的国际化程度是相当的。美国又较早地完成了铁路动脉的全国均衡布局,各板

块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也十分便捷,其发展差异已经主要表现在法律、教育、科技、医疗等上层建筑层面,而不是体现在经济政策如对吸引外资的具体鼓励上。

尽快让城市群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王:据我了解,民建成员在参与板块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非常活跃,作为民建上海市委的专职副主委,你经常参加各项针对性的调研工作,自然也十分清楚各个板块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各自优势。而发展往往会形成特征,既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形态是板块经济,那么,板块经济发展的特征模式是什么呢?张:从本质上和推动上来看,板块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叫都市圈,或者说叫城市群。

很显然,在中国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中,哪里有都市圈或城市群,哪里就是发达地区;哪里没有都市圈或城市群,哪里就是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什么相对这么发达?因素很多,主要是因为那里有三大 “发动机”,那就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三大都市圈。例如,在2010年,16座城市的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国内生产总值要占到全国的近五分之一;苏浙沪两省一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人口约占全国的5%,却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珠三角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0.57%,人口约占全国的3.6%,也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足以可见,都市圈或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擎价值,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从全国的发展现状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都市圈或城市群发展起步比较早,成效比较大,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三大都市圈。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经有了一些城市群的发展,如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等,东北地区的辽宁沿海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经济区等。在西部地区中,西南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模样,如发展势头不错的成渝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目前,唯一比较缺乏城市群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的就是西北地区,由于没有城市群发展的强力支撑,西北地区的发展就显得相对比较落后。当然,随着国家对新疆开发战略的新政策布局和西安、兰州等西北名城的产业积累与科技优势,西北地区出现新兴城市群是必然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是地域高度集中、功能高度集聚的 “局域经济空间”,而 “非都市圈”是弥散的 “广域经济空间”。因此,为了使两个落差比较大的经济空间实现有效对接,必须要有助推梯度转移的“二传手”式的产业聚集带。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现实发展中,“梯度”不畅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东西部之间和南北地区之间,缺乏连接东西南北强有力的区域经济,尤其是具有很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都市圈或城市群,从而使得各个板块经济之间缺乏有效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对接。从这个战略视角出发,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应尽快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延伸,可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都市圈为标杆,尽快培育壮大具有桥梁作用的“中部都市圈”,谋划发展好 “西南都市圈”、“西北都市圈”以及 “东北都市圈”。

跨行政区的都市圈带动力更大

王: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今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的全国“十二五”规划中,都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些部署,是对已有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有新的发展判断。而既然都市圈或城市群是板块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那么,都市圈或城市群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呢?

张:从发展现实和 “十二五”发展思路来看,基本路径就是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周边城市和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同时,中心城市在功能上也会有新的发展。

拿长三角来说,上海、南京、杭州这三个中心城市组装成一台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一开,把周边的中等城市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全部带动起来了,所以长三角就起来了。拿珠三角来讲,主要是有了广州和深圳两个中心城市的联合带动。同时,我个人还认为,凡是跨省界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和联动发展,比单纯一个省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更大。例如,珠三角是先发展地区,但珠三角主要是在广东省行政区

域范围内,但是,等到长三角一经发力,就开始出现了赶超珠三角的态势。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长三角包括了跨省界行政区域的苏浙沪两省一市。因此,如果跨行政区域的都市圈架构得好,就一定可能比一个行政区域内的都市圈发展得更有规模,更有带动能力,也更有国际影响。

对全国的区域经济来讲,中心城市明显具有比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在带动周边城市和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心城市本身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匹配新兴的产业优势和功能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担当带动周边地区继续发展的责任。

如何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王:我国的区域经济既然是板块经济,板块之间就一定存在着差距。我最近一个时期接连考察了北京、天津、浙江、贵州和云南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结合我自己对上海的了解,事实上经济差距还比较明显。如浙江省沿海农民的年可支配收入与贵州省很多地区职工的年可支配收入相当;就长江中部和入海口比较,上海的经济总量是武汉的两倍多;就长三角区域内,2010年杭州的税收收入也只相当上海的45%。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张: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既是现实发展问题,也是历史延续问题,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常态化的基本特征。关键在于,这种不平衡性是否能够为整个社会所接受,或者说主要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不平衡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就拿生物界来说,影响生物成长发展大体有三种选择:一是自然选择,二是人工选择,三是自我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同样道理,这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比较中反映得十分明显。在改革开放之前,三大都市圈大都处于自然选择状态,以及由各自的发展潜质决定的自我选择状态。长三角的各项经济指标优于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大部分又落后于环渤海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率先导入和享受改革开放政策,因而政策效应十分明显,政策选择也是人工选择,使得珠三角一跃跨入到领先地位,长三角开始落后于珠三角,而环渤海地区则更落后于长三角。由此可见,三地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十分明显,随着选择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动态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是常态。

另一方面,差别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如果说不平衡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那么,在区域统筹引领下的差别发展则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例如,对于地域属性、环境属性、功能属性相近或相容的经济区域之间,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差别发展。差别发展就是让一部分 “区域”率先发展起来,产生较大的落差,在市场和利益竞争的驱动下,由差别推动了发展。我们仍然可以从实证的角度来考察,由差别发展引来差别竞争,而差别竞争必然会带动共同发展。例如,当珠三角领先于长三角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三角大踏步、大手笔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了长三角的潜质优势,于新世纪之后又重新超越了珠三角,在新的平台上领先于珠三角,从而使得长三角和珠三角并驾齐驱。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更近的案例——这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引领下强势崛起,有可能在 “十二五”期间超越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发展事实,实际上也可以充分说明差别发展的适用环境、发展魅力和后发潜力。

如何统筹协调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王:既然我国区域经济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那么,如何缩小这些差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你对统筹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具体建议呢?

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仅使各经济区域之间得到共同发展,而且在共同发展中不断地缩小差距。这也是市场调控和宏观调控的双重调控的最终目标。实现双重调控的主要抓手是 “协调发展”,也可以说是非均衡发展的基本策动力。从协调的内涵来看,协调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一是市场化方式。例如,经济区域之间形成资源配置通道,实现低成本双向资源配置,实现双向产业

投资,建立双向的大物流体系,建立关联产业链等。二是规划化方式。先要协调规划,进而协调执行,最终落实到协调发展。从规划要素来看,最为重要的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区域规划,明确国家对各经济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宏观指向,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等,然后需要有关联规划,如经济区域内的各类专业规划等。三是统筹化方式。内涵包括:经济统筹、市场统筹、资金统筹、财政统筹等。经济统筹是对经济区域 “都市圈”地区密集的经济资源,进行统筹调节,转移到 “非都市圈”地区。市场统筹是用市场方式调节资源大配置、产业大分工。资金统筹主要体现在信贷、融资向关联经济项目倾斜。财政统筹应重点加强对欠发达经济区域的资助、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四是政策调节方式。内涵相当丰富,但关键在于包括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收益政策、就业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五是战略联盟方式。例如,可以鼓励各经济区域之间建立经济联盟、产业联盟、市场联盟、企业联盟、服务联盟、对口互助联盟等各种战略联盟,促进发达经济区域与欠发达经济区域的关联发展和带动发展。

作者:王泠一

来源:《解放日报》

2.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篇二

一、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 为加速海南三亚的开发, 实现地产的增值, 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发行了三亚地产投资券, 通过预售地产开发后的销售权益, 集资开发三亚地产。这种形式没有特殊目的载体 (SPV) , 也没有经过外部信用评级, 但已经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雏形。200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的要求, 同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管理办法》, 标志着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端。在2005—2008年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第一轮试点中, 11家境内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17单, 总计667.8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从2008—2011年,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暂停了四年之久。正式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虽然在2008年之后陷入停滞, 但具有中国特色的“类资产证券化”创新却一直层出不穷。特别是2010年之后, 随着宏观调控紧缩的力度逐步加大以及银行资本约束的趋紧, 不同类型机构通过合作进行监管套利, 将信贷资产移出银行资产负债表, 借此规避信贷额度管控, 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在2012年中央重新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二轮500亿元额度的试点中, 7家境内金融机构又发行了7单, 总计241.3亿元, 余下额度将在今后使用。2013年8月28日, 国务院决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新增发行额度3 000亿元。截至2014年2月, 中国已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34单, 总额度1 368亿元。

通过连续试点,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产品发行和交易运行稳健, 并实现了几个多元化,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发起机构逐步多元化, 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均可以作为发起人;二是基础资产逐步多元化, 已涵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各种类型;三是投资者范围逐步扩大化, 目前各类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均可以投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预计在三轮试点之后, 主管部门将会根据试点情况, 进一步完善发行机制, 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常态业务推向市场。在这种形势下, 有必要深入分析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对应的机制来更好的发挥作用并控制风险, 避免一放就乱, 一抓就死, 使之成为银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避免走美国资产证券化老路,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二、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主管部门分割、发行市场割裂, 登记结算机构分立

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中国被人为分割成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类。前者的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 通常采用信托计划的方式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后者则是对非银行间的债务或未来现金流进行打包出售, 又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主管部门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采用资产支持票据的形式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另外一种其主管部门为证监会, 采用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主管部门不同, 交易场所不同, 人为的割裂了市场。假设将来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资管计划在交易所市场交易就要同时由上述三个部门审批。另外仅就银行间市场而言, 信贷资产证券化没有统一的登记结算机构, 分散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使原本统一的市场出现割裂, 信息无法实现连通, 降低了信息披露的效率, 增加了监管难度, 也影响了二级市场的培育。

2.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结构相对单一

一是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开展, 交易所市场仍处于空白。银行间市场尽管有规模方面的优势, 但由于该市场为银行所主导, 这意味着, 即使实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仍在银行体系内循环, 尚未真正发挥资产支持证券分散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二是银行间市场的交易, 主要参与者都是银行业机构, 对资金、风险等要素的偏好存在较高同质性, 这使交易的活跃程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三是基础资产类型相对单一, 也影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 为控制试点过程的风险, 试点审批对基础资产的类型、行业、质量等做出了较多的限制性要求或窗口指导, 影响了银行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 导致基础资产供给相对不足。同时商业银行为避免复杂操作, 并降低风险, 自行设定的入池资产条件更加苛刻。首先是要求借款人信用等级一般为A-以上、资产质量为正常类贷款;二是为便于出售, 合同剩余期限一般要求不超过三年;三是要求贷款已经发放完毕, 并不涉及比如银团等其他表外业务品种;四是借款人不属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五是为分散风险单笔贷款要求合同金额大于1 000万元但不超过10亿元等。

3.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作为一项涉及到众多主体参与的金融创新, 信贷资产证券化涉及的环节众多, 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制度和法律上的问题。从2005年试点开始, 相关部门在法规建设上已做了不少努力。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随后,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 从业务监管角度对相关问题做出了要求。此外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确定的法律框架下, 其他配套政策也相继颁布施行。这些法规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框架。但是不同部门从自身角度制定的部门规章, 一是效力等级有限;二是存在分歧甚至冲突, 给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障碍, 亟需统筹和调整。比如银监发[2010]102号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中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转让信贷资产应当遵守整体性原则”, 这与资产证券化转让信贷资产的业务实际存在冲突。

4.二级市场交易清淡、流动性差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主要以持有到期为主, 目前持有期间发生的交易金额仅占发行量的4%, 流动性不足产生的高溢价, 增加了发起人的融资成本, 不利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扩大规模。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美国主要在OTC市场进行交易, 通过发行竞价、价格配对、经纪人交易和集中交易等多种模式, 提高了流动性, 2013年上半年, 美国MBS换手率约20%, 远高于公司信用债券。

5.“一单一批”的审批制度降低了效率

监管部门出于谨慎性考虑一直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采用“一单一批”的审批制, 虽然严格控制了风险, 但在客观上延长了产品的审批周期, 导致资产池中基础资产到期, 发起机构需要重新变更基础资产, 更影响了发行时机的选择。发行机构为保证发行规模, 筛选新贷款替换资产池中的贷款, 反复耗费人力物力, 同时影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 进一步延长了审批时间。最终影响了发起机构的积极性。

6.信用风险自留要求高, 不利于商业银行释放资本

2013年底, 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公告规定: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应按以下要求保留基础资产信用风险:持有由其发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定比例, 该比例不得低于该单证券化产品全部发行规模的5%;持有最低档次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档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若持有除最低档次之外的资产支持证券, 各档次证券均应持有, 且应以占各档次证券发行规模的相同比例持有;持有期限不低于各档次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限。现行的规定使得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功能打大折扣。而资本压力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银行面临的主要经营压力, 信用风险自留要求过高将大大减小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动力。

7.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九年来,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 发起人从商业银行扩展至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 基础资产种类不断增加。不过整体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交易品种相对单一。对比美国来看, 2012年美国新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26万亿美元, 品种上主要分为房屋抵押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三大类, 发行金额占GDP总额的14.5%, 存量规模达到9.86万亿美元, 占债务市场总规模的25%, 仅次于美国国债。

8.商业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不足

从国外发展经验看, 银行贷款因其可以剥离, 可以定价的特性, 是最佳的证券化标的, 理论上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动力, 但实际上意愿并不强烈,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优质资产, 违约率非常低, 银行缺乏将其证券化出售的动力。在2008年之前, 银行流动性充裕, 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压力较小,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主要是在监管部门推动下进行, 而在2009年以后, 随着银信、银证等通道的出现, 银行直接通过这类隐蔽性更强、转移流程更灵活、融资成本更低的通道模式, 就可以实现表内资产向表外的转移, 资产证券化则相对不具有竞争力。

三、对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 提高业务操作效率

1. 理顺管理职能, 简化审批流程, 取消逐单审批, 统一登记结算机构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应就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建立统一的跨部门审批协调机构, 理顺管理职能, 简化审批流程, 取消逐单审批, 建议实行发起机构准入制, 在总量控制, 审慎推进的前提下, 将现有的业务审批方式逐步调整为备案制, 并给合格发起机构一定的发行额度, 在额度内自主发行。统一的登记托管机构一是可以消除目前的市场割裂状况, 二是可以满足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检测的要求, 使得监管机构可以从单一机构获得准确的市场交易数据, 及时了解发行规模和参与程度, 评估隐含的风险。

2. 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

一是逐步扩大市场容量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质押回购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在银行间市场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 提供给双边报价, 提升产品流动性。2011年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曾上线三家小贷公司的信贷资产受益凭证, 在交易过程中就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二是探索在交易所市场 (沪深两所) 开展试点, 允许发起机构自主选择发行场所, 允许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和交易, 有效连接两个市场, 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要。2014年初, 东方证券和建设银行合作的“建元一号”产品已向证监会发起申报,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登陆交易所市场或将成行。目前交易所资管转让平台流动性正逐步提高。截至2014年2月24日, 在上交所平台挂牌资管产品总数已达106只, 挂牌产品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势头, 平均每月有20只资管产品挂牌交易, 累计成交金额6.7亿元。三是加强多层次投资人培育。正确引导投资人对证券化产品风险和收益的认识, 鼓励保险资金、理财、资管计划等投资人参与, 尊重市场规律, 不人为设定投资人类型比例等门槛指标。

3. 降低风险自留比例, 增强资本释放效果

建议修改现行风险自留的相关规定, 对风险自留要求灵活处理:一是适当降低5%的信用风险自留比例。目前各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都是正常类的优质资产, 而且也不像美国采用多重的证券化, 使得风险难以识别, 5%的自留比例难以体现释放银行资本的优势;二是根据发起人信用等级和基础资产质量逐步建立起差异化的风险自留机制;三是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程度, 将硬性的风险自留规定取消, 但可以设定一个风险自留的底线, 再采用类似市场询价的方式由发行机构自行确定风险自留方案, 特别是在银行间市场, 投资人都是专业机构, 有自行判断能力, 不需要保护中小投资人, 让市场决定价格是最有效率的。最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要求发起人必须持有5%的次级证券, 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试行) 》,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次级档若未评级, 则风险权重为1250%, 须全额从核心资本扣除, 若再考虑其他档次自留证券的风险扣除因素, 商业银行发起资产证券化对资本金的释放作用并不明显。

4. 继续拓宽基础资产和投资者范围

制定企业抵质押贷款进入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操作办法, 增大可选资产的范围, 逐步探索信用卡贷款、小额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入池的可行性并开展相关产品试点。逐步探讨将贷款按金额拆分或按期限拆分进入基础资产池的操作办法及配套制度。放宽入池基础资产的贷款期限,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期限一般为三至十年, 因而保险和养老基金是主要投资者, 而中国目前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普遍期限为三年内, 价值收益率无明显优势, 使得投资者对其热情不高。在试点初期, 简单的基础资产, 较短的期限有利于减少风险, 但应该进一步丰富品种, 适应社保和保险公司等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二)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 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工作

抓紧推动立法程序, 从法律角度提高支持力度, 进一步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参与主体职责, 完善会计处理, 信息披露, 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的规定。考虑建立统一的法律框架, 根据中国实际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 修订制约或与资产证券化相矛盾和冲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会计、税收政策。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也有利于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的形成。

2. 有效实施资本计提, 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隔离机制

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已经部分或全部转移的风险, 可以减免资本计提, 但对于仍然保留在银行的风险, 则应当严格计提资本, 防止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信贷资产出表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和必要条件。尽管国内外会计准则已经有原则性规定, 但具体的会计操作标准并不统一。建议应由财政部门会同监管方, 对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制定兼顾最新国际会计准则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3. 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息透明度

优化改善信息披露机制, 是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必备选择。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前提, 也是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类型投资者的基础。在信息披露规则制订方面, 应结合证券化市场与产品的特点, 制订合理有效的披露要求, 涵盖深度、广度、标准统计口径, 更新频率等各个方面。发起人在证券化首次发行和整个存续期间, 需要定期披露整体和资产池中单笔资产的情况, 投资机构持有该证券化资产的情况。为让投资人有足够时间进行独立分析, 首次发行相关信息必须提前5个工作日对外披露。

4. 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管理, 并降低其对投资者的误导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投资者受到评级机构对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虚高评级的蛊惑。为此,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过程中, 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及教训, 结合中国国情, 加强外部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提高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信力, 建立适当的评级机构激励机制 (如引入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 , 强化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和过失处罚力度等等。比如在一段时间内评级失真严重的评级机构将被取消资质。此外, 在相关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 可适时考虑取消目前强制推行的双评级制度, 以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赋予投资者更多的权利:允许投资者以“故意或重大过失”为名控告信用评级公司, 同时鼓励投资者自行判断风险。

5. 严格控制SPV的形式, 避免过度证券化

在国际市场上资产证券化饱受诟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结构过于复杂, 导致投资者无法识别风险, 某些证券化产品的说明书, 数以万计的按揭贷款被组成一个CDO后边的资产池, 如果想弄懂这个CDO产品, 就要阅读超过几十万页的材料, 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目前资产证券化试点期间, 证券化产品的结构相对简单, 全部为一级证券化, 且大多数产品划分为二或三层, 包括优先档, 中间档和次级档。三层结构的产品设计, 已基本发挥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结构化优势。而多级证券化从结构设计、销售到交易、信用增级需要更高的成本, 这些成本最终由基础资产的收益支付, 因此总金融风险没有减少, 反而增加了操作风险和信用增级风险, 短期内应该避免二级 (含) 以上的证券化。

6. 稳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外部信用增级

中国现阶段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未引入外部信用增级安排, 主要是怕加大市场参与者对产品真实风险的辨别难度, 种类繁多的外部信用增级还会增加风险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尽管如此外部信用增级仍然是控制风险、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可以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过程中逐步尝试第三方担保、银行保函、保险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外部信用增级手段。2010年10月,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创设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CRM) ,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可交易、一对多、标准化、低杠杆率的信用风险缓释合约 (CRMA) 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CRMW) , 这个工具类似于国际上的CDS。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起行可以尝试利用CRM对冲掉持有的次级债券信用风险, 已达到完全出表的目的, 降低资本占用。投资人也可以采用CRM方式对冲掉持有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 得到无风险收益。但这种对冲是需要成本的, 且容易诱发发起行的道德风险, 所以在开展时需要监管部门综合考量加以约束。

总而言之, 我们要正视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消极作用, 但不能因噎废食, 要看到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意义。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仍然算是新生事物, 试点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我们要立足现状, 总结经验, 扬长避短, 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姚禄仕, 王璇, 宁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美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J].国际金融研究, 2012, (9) :71-78.

3.未来中国经济战略的方向 篇三

也就是说,差不多在2020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要跟如今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基本持平。一旦出现这样的趋势,经济秩序、国际金融体系以及货币体系等等,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重新设定。这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我们需要在这个前提下设计中国未来经济战略的框架和实现路径。

可再生和新能源投资面临高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一个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口结构。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市场转移。最近欧盟研究所有一份关于世界人口和世界市场的展望报告,认为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80亿,其中中产阶级人口会有59亿,首次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报告认为,这59亿人口多数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所以市场会向新兴经济体国家倾斜,会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第二个因素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速度放慢。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除了IT技术和CT技术的发展带来过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外,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没有新发展。

当年美国曾经想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当做IT泡沫之后的下一个新技术增长点,可迄今为止,美国人的所有努力基本无效。因为首先它不是全新的技术而是一种代替技术,即代替传统能源,这和IT技术完全不同。代替技术有很多前提,比如成本,如何让这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成本下降,靠补贴永远不能发展。再比如,能源使用是不是效率很高,实际上现在美国人所谓的生物能源转化率比传统能源不知道低多少倍。这就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前途不被看好。

其次,美国自己有一个传统能源的新开发技术,即页岩气页岩油技术,能使传统能源的开发成本远远低于可再生能源,所以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缺乏动力。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吸取这个教训,即可再生和新能源上的投资,未来面临很大的风险。美国这方面的新技术没有突破。欧盟是把这种新技术放在二氧化碳排放上,但是全球回暖的说法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最近几年都遭到质疑,发展前景并不好。欧盟现在虽然还拼命用行政规则让航空公司付碳排放费用,但近年来碳排放市场的下跌已经证明其低迷的前景。

2011年之前,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价格是几十欧元,但2012年以来已经跌到了几欧元,基本上没有了市场。所以这个技术并没有很大的发展。发达国家瞄准的所谓新技术,实际上没有明晰的诱人的市场前景。此时发展中国家如果利用现有技术赶超,会大大增强掌握技术核心的实力。中国现在利用现有技术弥补发展速度,可使我们的可持续性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欧美债务陷阱巨大

第三个因素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当年通用公司老板曾经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对通用有用的事情就是对美国有用的事情。这句至理名言到现在已成为历史。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特别是全球500强中,大概90%的美国公司都变成了跨国公司,而这90%的跨国公司,其盈利一半以上来自海外市场。也就是说,这些跨国公司对于美国国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小,他们主要的利益都来自海外市场。

同样的现象也适用于欧盟。以大众汽车为例,其利益收成一半以上来自于中国市场。

这种态势决定着很多事情,其中之一是跨国公司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守在母国,他们一定会把各种各样的研发中心都迁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因为市场在这里。跨国公司的这些举动也会拉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反之,由于跨国公司跟原来母国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对其经济贡献也会越来越小。

第四个根本因素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以欧元为例,欧元区如今被债务搅乱,经济一再下跌。美国的债务同样不乐观。美国国会预算局2012年1月31日公布的报告预测,在2012年9月底结束的201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1. 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续第四年破万亿美元,这表明奥巴马政府还未走出财政赤字困境。

美国国会预算局表示,从历史标准看,虽然联邦预算赤字已经开始收缩,但依然非常巨大。报告显示,2012财年美国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例为7%,虽然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但这一比例仍高于从1947年至2008年之间的任何一个财年。即使美国的预算赤字降低到3%,按照这种速度,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也会不断上升,导致其债务利息开支不断上涨,以至于到2030年基本上用财政开支的38%来支付债务利息,到2040年将用财政开支的58%来支付债务利息。美国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用于支付债务利息,这是无法想象的。

欧洲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法国现在债务占GDP的80%,如果按照这个债务水平计算,法国需要每年4. 5%的经济增长才可以维持债务水平不变。而法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很难达到这个增长速度。同样,美国维持其债务水平需要5%的经济增长,但美国如今经济增长只有2. 5%。这种情况再发展十年或二十年,这些国家的债务将非常可怕,世界的硬通货可能会出现很大问题。

力促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体系核心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该如何选择战略呢?

首先,我们需要看清,环境比较凶险。欧美等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一个办法——走出债务泥潭只能通货膨胀。美国专家说,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6%的话,用十年就可以把债务抵消2/ 3,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全球主要大宗商品期货的定价货币是美元,美元的通货膨胀会给全球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开欧元和美元,避开这些定价货币。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在世界未来经济格局中的布局非常重要。东亚要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的中心,成为一个脱离美元和欧洲的体系。欧元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元大幅度通货膨胀的时候形成的欧元体系。但是,如何使东亚国家避开欧元的教训非常关键。

中国需要考虑人民币在整个结算中的地位,也就是某种程度上保持人民币购买力的坚挺态势,使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体系的核心。这需要纳入中国经济战略考虑,否则我们难以避开外来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动荡和损失。

其次,在大面积通货膨胀到来之际,为了防止外汇储备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投资,减少外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其中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重塑中国企业在整个国际价值链的增值部分。实际上,未来中国企业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是保证其利益收益,同时要把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去,包括去一些发展中国家。选择这样的路径,不但能缩小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幅度,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人民币的国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

4.未来中国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篇四

首先要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为继续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要和经济布局相适应、要满足物流需求的通达性、通畅性、快捷性、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主要建设内容:运输通道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内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联结设备、换装设备;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物流运作地点的联结设施;城市内配送道路体系。

??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运输布局相适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满足物流运作需求。建设的主要内容: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库等物流作业场所的建设。

其次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与物流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还需要建设好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的汇集地和物流作业的集中地。它布局的是否正确对保证物流高效、低费用的通畅运作有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节点的分类可按在全国的作用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区性的;按物资流动境内外的特征分:国际性的、国内性的。

对我国各类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议方案如下:全国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地区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营口、烟台、连云港、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汕头、珠海、湛江、防城。

??对于国际性物流汇集不多的以国内物流为主的节点,布局方案为:全国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沈阳、郑州、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

??区域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哈尔滨、长春、太原、石家庄、济南、南京、徐州、杭州、南昌、长沙、南宁、柳州、贵阳、昆明、乌鲁木齐、包头。

??还要不断提高认识,扩大物流需求:加快扩大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加快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物流需求、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的物流需求、继续研究跨国企业物流需求的变化。提高中国的物流建设,不但要加快物流基础的设建设,还要提高认识,扩大物流的需求。这一点也很重要。

??当然也要实现物流企业跨越式发展:物流企业群体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根据物流需求的预测和我国物流发展的进程,在5-10年的时间内,力争使我国物流企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即努力建成一个由各种所有制企业组成的、承担国际或国内物流服务的、大中小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配套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基本满足我国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

??加强物流企业群体战略性建设这一占也很重要:加快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建设、加快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建设、鼓励扶持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强对物流各作业环节(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服务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包括结构、服务质量、技术装备等。

??关于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政府也正在加快物流行业的法规法律体系的建设。

实现战略目标的政策措施建议

??1、全社会要继续提高对发展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举措;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2、明确政府在发展物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努力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消除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发展物流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3、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市场准入和各种经营权的审批、税收方面: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允许建立统一的利润中心、物流用地方面:明确用地性质,降低土地使用税费、车辆通行管理方面:增加城市货车通行数量,加强车辆的管理,提供运输方便、海关、检验方面:加快通关速度、制定有利于对外合资合作的政策。

4、在投融资上给予扶持:财政贴息、减少建设中的配套费用等。

??5、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物流技术标准:各种机械装备、专用工具、设施、托盘、货架、条形码等;物流工作标准:包装、装

卸、运输等各类工作标准;物流专业单位标准:核算和统计标准等。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育:学历教育、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在职人员的培训、跟班培训等。

??7、加快物流技术装备工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工业的水平。

??8、加强物流研发的建设:增加研发费用、组织研发队伍、选好研发重点。

??9、加强对外合作:制定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措施。如降低门坎、简化审批手续等、鼓励联盟合作。

5.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篇五

20***283 西方经济学 黄珊 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 “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已是现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一种潮流。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并在发展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中国经济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客观需要,对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自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从国外输入国内匮乏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缓解中国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市场饱和、生产过剩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国际化经营向境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可以使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为国内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中国企业在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措施”两项数字上,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每年受此影响的出口商品达到400亿一500亿美元。应对反倾销的方法,除了借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求得解决以外,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绕开贸易壁垒,将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变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到海外设立企业,利用内部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不但有利于缓解我国与他国的贸易摩擦,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

在纺织、机电等拥有相对优势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于相对欠发达或经济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既输出了技术,占领了市场,又获得了投资收益。另外,通过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合资或合营企业,可以学习对方先进技术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和管理经验,及时了解世界前沿动态和国际行情,优化国内企业的经营活动。总之,通过“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可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机会,开阔眼界,扩宽思路,掌握国际通用规则,熟悉国际化运作,最终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催生和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三.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中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政策支持,仍是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必须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根据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目前阶段性实物相对过剩而非资金过剩、企业规模较小和经营机制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实,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我们现实的选择,且实践证明比较容易取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境外建成了一批颇具影响的项目,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管理成本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我国的立法比较滞后。在全球跨国投资风起云涌、形式多样和中国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尚无有效的法律依据进行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已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针对投资的审批,投资促进政策以新建企业为主,而对海外上市、兼并、收购等国际通行投资方式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另外,投资后期的管理和监管没有形成气候,造成“只生不管”的尴尬局面。

我国的审批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审批内容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成份;二是投资限额的规定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三是审批手续复杂,时间过长,导致一些项目因贻误了最佳投资期而亏损;四是外汇管理制度不够灵活,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再投资;五是对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海外投资按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层层报批,不利于其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一些企业为避免麻烦,索性避开政府审批,或私自在海外投资,或利用海外投资申报数字与实际投资数的差额转移资产,或将国外投资收入截留用于再投资,而现行政策却难以克服上述问题。

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的入世及产业升级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投资风险加大也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要发挥优势,改善

不利条件。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应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体系、信息网络、组织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文化等。其次要制定国际化战略及其实施步骤。战略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确定的长期目标和行动方针,企业国际经营战略的形成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国际经营战略。

国际化企业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主体,因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企业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一般都经过商品国际化、国外生产和跨国公司3个阶段。从纯粹的国内企业到成熟的国际企业,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过程,而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组织功能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都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总是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国际化首先面临的一个战略抉择就是选择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国际化。我国企业既要积极发展国际化经营,又要谨慎地稳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和确定国际化经营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途径。

从现实来看,21世纪初我国企业依然应选择出口作为主要跨国经营方式,中小型企业和那些已进入国际市场而又不愿大量投资的大型企业,还应以直接出口为主,通过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随着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壮大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再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已有丰富直接出口经验和大规模出口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应转换到国外生产的方式,争取早日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至于国外生产的具体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资源和实力,以及目标市场的环境和需求,来做出选择。一般来说,企业实力雄厚,而目标市场国家对进口设置了较高障碍,但对企业产品的现实和潜在购买力和需求很大,这时可考虑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否则,应采取出口或对外合作的方式。

中国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和投资区位战略。

资源性投资仍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重点。现阶段获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如铁矿、石油和木材等)是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重点。高精尖技术也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寻求高新技术资源是我国海外资源性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在航天、原子能、生物工程、激光技术以及超导材料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些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利用率低,而在国际市场则前景广阔。因此,这些技术和相关产品应向消费和需求层次较高的发达国家出口,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同时,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发达国家建立R&D机构,或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联盟,吸收当地技术成果,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

专有技术。主要指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以及传统食品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全球市场开拓。

中间性技术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的不少生产流水线,经过20年的发展,许多已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如彩电生产能力高于国内需求60%,空调器生产厂家开工率为30%,洗衣机开工率43.4%,电子产品中供大于求的产品达到

75%,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

标准技术产业。一般指纺织、机械制造业等,其产品多趋标准化,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商品价格,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因此,这类技术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

适用技术产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较小,工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缺乏,不适应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设备和技术。而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则比较适应,我国这类企业不仅可以直接出口产品,还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贸易式进入,如通过代理商、经销商或直接设立境外销售机构,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契约式进入,如通过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合作生产协议等,转移技术、商标、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三是投资式进入,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采取投资新建、跨国并购和合资经营等形式转移各种经营资源。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利弊。贸易式进入的优点是经营成本低,灵活性强,风险较低。缺点是容易受贸易壁垒阻碍,对目标市场控制程度较低,还会受到文化的障碍,得到的收益也较低。契约式进入是低风险、低费用的市场进入方式。其优点是既可以把企业的部分费用分担出去,又可从技术反馈中获利,还便于进入那些对进口和投资实行严格限制的国家;缺点是对国外市场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未来扩展的弹性较小,并且它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竞争力优势的最佳选择。投资式进入市场,可绕开贸易壁垒,是企业积极利用生产国际化协作以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6.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篇六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智能水表行业发展情况

一、智能水表定义

二、智能水表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智能水表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智能水表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三节中国智能水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赢利性

二、成长速度

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五、风险性

六、行业周期

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八、当前行业发展所属周期阶段的判断

第二章智能水表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

第一节质量指标情况

第二节国外主要生产工艺

第三节国内主要生产方法

第四节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 第五节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及趋势研究

第三章国际智能水表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国际智能水表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际智能水表市场供需分析

二、国际智能水表价格走势分析

三、国际智能水表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第二节国际智能水表主要国家及地区发展情况分析

一、美国

二、亚洲

三、欧洲

第三节国际智能水表重点企业分析

一、英国ELSTER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二、西门子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第四章2014-2015年国内智能水表市场运行结构分析

第一节国内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一、总量规模

二、增长速度

三、市场季节变动分析

第二节国内智能水表市场供给平衡性分析

第五章2014-2015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智能水表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二、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智能水表产能分析及预测

一、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产能分析

二、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产能预测

第三节智能水表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量分析

二、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量预测

第四节智能水表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需求预测

第五节智能水表价格趋势分析

一、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价格分析

二、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价格预测

第六节智能水表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品及原材料进口、自有比例

二、国内产品及原材料生产基地分布

三、产品及原材料产业集群 发展分析

四、产品及原材料产能情况分析

第七节2014-2015年智能水表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智能水表生产规模现状

二、智能水表产能规模分布

三、智能水表市场价格走势

四、智能水表重点厂商分布

五、智能水表产供状况分析

第六章2011-2015年国内智能水表进出口贸易分析

第一节2011-2015年国内智能水表进口情况分析

第二节2011-2015年国内智能水表出口情况分析

第三节2011-2015年国内进出口相关政策及税率研究

第四节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五节2016-2021年智能水表进出口预测分析

第七章2014-2015年智能水表行业采购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4-2015年智能水表成本分析

一、原材料成本走势分析

二、劳动力供需及价格分析

三、其他方面成本走势分析

第二节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供给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情况

二、主要原材料价格与供给分析

三、2016-2021年主要原材料市场变化趋势预测

第三节智能水表产业链的分析

一、行业集中度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行业进入壁垒和驱动因素

四、上下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

第八章2014-2015年中国智能水表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四节智能水表竞争力优势分析

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二、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五节智能水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智能水表行业竞争分析

二、国内外智能水表竞争分析

三、中国智能水表市场竞争分析

四、中国智能水表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九章智能水表国内拟在建项目分析及竞争对手动向

第一节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动向

第二节国内拟在建项目分析

第十章中国智能水表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新天科技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二节三川股份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汇中股份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四节重庆市智能水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五节北京嘉洁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六节深圳市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财务指标

三、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主营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发展新动态与战略规划分析

第七节其他重点优势企业分析

第十一章智能水表地区销售情况及竞争力深度研究

第一节中国智能水表各地区对比销售分析

第二节“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11-2015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三节“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4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四节“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4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五节“华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华南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4华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六节“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4西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七节“华中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华中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中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5华中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八节“西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11-2015年西南地区销售规模

二、西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5西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九节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模式分析 第十二章智能水表下游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下游应用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下游应用行业市场集中度

第三节下游应用行业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前景展望

第一节行业发展环境预测

一、全球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二、主要宏观政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三、消费、投资及外贸形势展望

四、国家政策

第二节2016-2021年行业供求形势展望

一、上游原料供应预测及市场情况

二、2016-2021年智能水表下游需求行业发展展望

三、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产能预测

四、进出口形势展望

第三节智能水表市场前景分析

一、智能水表市场容量分析

二、智能水表行业利好利空政策

三、智能水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节智博睿对智能水表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智能水表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6-2021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6-2021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五节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需求预测

第六节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六、中国智能水表行业SWOT分析

第七节行业市场格局与经济效益展望

一、市场格局展望

二、经济效益预测

第八节总体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一、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国际展望

二、2016-2021年国内智能水表行业发展展望

第十四章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投资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第二节投资机遇分析

第三节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进入退出风险

第四节投资策略与建议

一、企业资本结构选择

二、企业战略选择

三、投资区域选择

四、专家投资建议

第十五章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2016-2021年国外智能水表行业投资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一、境外智能水表行业成长情况调查

二、经营模式借鉴

三、在华投资新趋势动向

第二节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第三节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投资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一、战略优势分析

二、战略机遇分析

三、战略规划目标

四、战略措施分析

第四节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五节2016-2021年最优投资路径设计

一、投资对象

二、投资模式

三、预期财务状况分析

四、风险资本退出方式

第十六章“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影响投资因素分析

一、财政预算内资金对全社会融 资贡献率的分析

二、信贷资金变动对投资来源变动的贡献率分析

三、外商投资因素对未来投资来源的贡献率分析

四、自筹投资增长对投资来源的贡献率分析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失衡

二、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三、资本泡沫过度膨胀

四、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五、通货膨胀风险加剧

六、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改

第三节“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的问题

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三、投资的作用将下降

四、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加

五、迫切需要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六、劳动力的供给态势将发生转折

第十七章“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与财政体制

二、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三、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

四、创新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

五、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节“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空间无序开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东中西产业互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落后地区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四、财税体制尚需完善

五、区际利益矛盾协调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十三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编制全国性的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二、以经济圈为基础重塑国土空间组织框架

三、制定基础产业布局战略规划

四、加紧制定促进区域合作的政策措施

第十八章智能水表企业制定“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企业做强做大的需要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一、科学性

二、实践性

三、前瞻性

四、创新性

五、全面性

六、动态性

第三节“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

二、行业发展规律

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四、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十九章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项目投资与融 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分析

第二节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三节2016-2021年全国投资规模预测 第四节2016-2021年智能水表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第五节2016-2021年智能水表项目投 资建议 第六节2016-2021年智能水表项目融 资建议 图表1:产业链模型

图表2:智能水表行业产业链

图表3:智能水表行业生命周期示意图

图表4:智能水表相关行业标准

图表5:2011-2015年全球智能水表市场供需分析

图表6:2011-2015年全球智能水表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图表7:2011-2015年美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8:2011-2015年亚洲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9:2011-2015年欧洲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10: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规模分析

图表11: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规模增长率分析

图表12:2015年智能水表行业各个季度规模分析

图表13: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供给平衡性分析

图表14: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15: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16: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能分析

图表17: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能预测

图表18: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量分析

图表19: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量预测

图表20: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需求量分析

图表21: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需求量预测 图表22: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价格分析

图表23: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价格预测

图表24: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进口、自有比例分析

图表25: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生产基地分布

图表26: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能分析

图表27: 图表28: 图表29: 图表30: 图表31: 图表32: 图表33:中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税率分析 图表34: 图表35: 图表36: 图表37: 图表38: 图表39: 图表40: 图表41:国内拟在建项目 图表42: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图表4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量分析 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能分析 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市场价格分析 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进口分析 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出口分析

2015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2015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进出口预测 2011-2015年我国钢材价格情况 2011-2015年我国钢材供应情况 2015年智能水表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2015年智能水表行业需求区域集中度分析

图表44: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图表4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46: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图表47: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48: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4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50: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5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5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5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5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55: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56: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57: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58: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59: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图表60: 图表61: 图表62: 图表63: 图表64: 图表65:

2011-2015年中国智能水表产品各地区销售比例2011-2015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2011-2015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2011-2015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2011-2015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2011-2015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66:2011-2015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67:2011-2015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68:2011-2015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69:2011-2015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0:2011-2015年华南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1:2011-2015年华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72:2011-2015年华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3:2011-2015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4:2011-2015年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75:2011-2015年西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6:2011-2015年华中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7:2011-2015年华中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78:2011-2015年华中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79:2011-2015年西南地区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80:2011-2015年西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图表81:2011-2015年西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图表82:2015年主要省市产量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图表83: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84:住建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图表85:2016-2021年我国钢材行业产量预测

图表86: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产能预测 图表87: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进出口预测

图表88:2011-2015年我国智能水表市场容量分析

图表89: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规模预测

图表90: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供给预测

图表91: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需求预测

图表92:2016-2021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图表93:2016-2021年全球智能水表行业供需预测

图表94:2016-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供需预测

图表95:201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96:2011-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图表97:2011-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图表98: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表99: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101:2011-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102: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3:2015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4:2015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5:2015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106: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表107:中国智能水表项目风险控制建议与收益潜力提升措施

图表108:智能水表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分析

图表109:智能水表产品项目投资注意事项图

图表110:智能水表产品行业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图表111:智能水表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图表112: 图表113: 图表114:

7.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篇七

注意力资源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 是指人们关注事物、世界、行为、信息而形成的持久效应力的大小, 具体表现为人们的关注和期望。信息社会及知识经济年代, “信息是无限的, 而注意力是限的, 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注意力资源有一般资源的特征, 如有用性和稀缺性;同时其也有不同于一般资源的特点, 如潜在性、抽象性、不确定性、可重复性、外溢性。

企业可以用于发展的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前者包括企业实际占有的人、财、物等, 后者包括知识形态的合作意向、专利、市场等。注意力资源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外部, 它可以与任何企业共享, 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失去, 笔者将这一现象称做“注意力资源外溢”。注意力资源的外溢性,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合作模式。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简·霍普兰德和罗杰·奈格尔提出的, 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共同利益的企、事业单位, 为达到共同利益、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 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 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和多向流动的松散性合作组织。显而易见, 这种战略联盟中的“资源”、“要素”相对单个企业来说, 是外溢的。

目前, 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 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新的经济秩序条件下, 特别是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 要求中国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营模式, 坚持走节约型经济, 利用外溢资源组建各种形式的企业战略联盟, 不失为明智之举。

1 利用内部通道优势共享外溢的注意力资源, 组建新型联盟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经营项目和市场, 但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又不得不花较多的精力去开拓新领域、新市场, 扩张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扩张受到诸如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市场细分优势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只有少数大企业 (甚至只是那些跨国公司) 才能做到。早在上个世纪, 组建战略联盟就成为世界各大公司的最广泛使用的战略之一, 在世界近200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中, 就有近90%组建了不同形式的战略联盟。这些大公司的成功固然有诸如规模扩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但它们更多的是利用了外溢的注意力这一共有的资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每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注意力资源的提供者, 跨国公司通过组建战略联盟, 利用“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这样的内部通道优势, 既整合了公司内部的注意力资源, 又扩充了公司外部的注意力资源, 甚至不需要传统联盟那些烦琐的组织设计、组织构架、联盟规则等。采用现代媒介手段 (如Internet、电视、短信、电子邮件等) , 在众多的信息中提炼了消费者的注意力, 使得这种本来存在于企业体外资源变成了体内资源, 并让消费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中, 支付了注意力资源。

组建新型联盟对于企业来说, 实际上是一场交易:就是当收购、合并、吞并等这些传统对外扩张的交易形式, 由于条件所限, 已经不能使用时, 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 组建战略联盟就成为首选。组建这样的联盟, 可以在短时间内, 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 打破大公司的垄断。外溢的注意力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来说可能是闲置的, 但一定不是无用的, 对于另一些企业可能是十分有用的。利用内部通道, 可以把联盟内相对闲置的资源合理利用。同时, 注意力资源的可重复性, 使得这些企业在条件成熟时, 又可以适时地重新利用暂时转让的注意力资源。

2 免费使用注意力资源, 以知识为纽带形成新型战略联盟

注意力资源, 实际是一种准知识形态的资源, 它不同于实质形态的知识资源, 因为消费者关注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文化等, 这种资源是存在于企业外部的, 企业认识到它就存在, 并可以加以利用, 认识不到它就无法利用。所以它是存在于他人意识中的, 因而就带有准知识形态。这种资源的利用是“免费”的, 因为对它的利用, 不要任何投资, 只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甚至可以与企业一起维护企业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除了免费外, 注意力资源还可以增殖, 不象其它资源那样越用越少, 它可以越用越多, 越用越巩固。如果某几个企业具备了相同的注意力资源, 就可以以这种资源形成新型的战略联盟。如国际上平板电视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消费者在一定时期都在关注平板电视的价格、技术、服务等, 这是庞大的注意力资源, 日本各大公司敏锐地观察到这一潜在的市场, 通过松散性的, 有意识无意识地进行了分工, 迅速占领了这一国际市场, 形成了事实存在的松散性战略联盟。

以这种形式组建的战略联盟, 代替了传统的并购模式, 直接消化了企业的并购成本, 绕开联盟的其它企业的贸易壁垒, 并且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减少了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 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使得企业的优势能够互补。并且, 由于以注意力资源组建起来的战略联盟, 免费使用了注意力资源, 它的种种优势符合了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顺应了“新经济”中有关“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要求。

3 合理利用外溢的注意力资源, 可以催生全新的联盟伙伴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 就是要合理利用联盟内各企业的富余资源, 也就是外溢的资源, 使得企业发展不仅仅是紧盯着自有优势, 还会为企业的生存提供广阔的空间。过去新办一个企业, 政府总是在资本规模、有无固定场所、就业人数、设备台套数等指标方面, 层层设防 (防皮包公司——作者注) , 政出多门, 造成新办一个企业的“开业成本”巨大, 开业周期过长, 企业家们怨声载道。在注意力经济条件下, 政府就要改变观点了。如果一个企业家, 他在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有限的能源的情况下, 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 利用其它企业外溢的注意力资源, 开办公司创办企业, 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皮包里装的是定单 (order sheet) 、客户信息 (clientele information) 、合同 (contract) , 那就让他开个“皮包公司”又何妨?这样的公司往往在开业之初, 就是建立在相同的注意力资源的基础上的战略联盟, 它们有共同的市场细分、有共同的消费者偏好。如韩国的手机企业, 他们共同瞄准了国际手机市场, 在外形设计、新品推出方面,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战略联盟, 在这一领域其它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几乎无法介入。这样的战略联盟是无成本进入, 企业间利用的就是彼此的注意力资源, 一个企业利用的是另一个企业的手机品牌, 另一个企业则是利用的前一个企业的手机外形设计。在共同开发新品时一个企业节约了外形设计成本和周期, 另一个企业在则将自己的在外形设计方面的知识资源, 得到充分利用, 实现了知识价值。这样一种联盟既不与WTO的贸易规则相抵触, 为在国际市场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创造了条件;又为双方实现自身的利润创造了条件。同时, 这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联盟, 在很长时间内占领着市场, 双方投入的是知识资源, 产出的即是实实在在的高附加值的知识产品。

本文所说的催生全新的联盟伙伴, 是指企业间在发现相同兴趣前可能是陌如路人, 当彼此“注意”到对方时, 相同的市场诉求、相似市场细分、相近的注意力资源, 使他们一拍即合。“新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催生一个全新的联盟伙伴, 要比挤垮一个竞争对手节约成本。吉利控股集团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吉利与沃尔沃本不在同一竞争的平台上, 本没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和合作对家, 但前者有地处中国这一广阔汽车市场的资源优势, 后者有消费者广泛关注的注意力资源, 就使得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 上演了一场强弱联盟的好戏, 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表示的, 吉利和沃尔沃之间是“兄弟关系”,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件“一举多赢”的好事。

4 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 可以变敌为友, 形成更利于发展的战略联盟

如前所述, 当传统经济在为如何挤垮竞争对手而绞尽脑汁时, 不如利用彼此所求, 变敌为友, 在竞争和发展的轨道上和谐相处。注意力的外溢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企业拥有的注意力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 表现为竞争对手的富余资源。所谓竞争对手, 一般来说是因为具有共同的产品、共同的市场、共同的消费者群体等方面的相同优势, 才有可能有竞争, 才能成为对手, 也就是说它们拥有相同的注意力资源。在竞争中, 企业往往有可能顾此失彼, 绝无可能面面俱到, 出现市场外溢、信息外溢、消费者外溢等, 这时企业间往往会因为彼此间不让第三者乘机而入, 不自觉地利用对方的注意力资源, 形成心照不宣的战略联盟, 这样的联盟可以变敌为友, 企业可获得更快更加高效的发展。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另一个动因, 就是企业试图在开拓市场时, 特别是面对完全竞争的市场时, 能减少甚至无成本进入。但这对于竞争的另一方来说, 肯定是不乐意的。这个时候, 就要考验企业家的智慧, 好的办法是将对手富余不用的资源发挥作用, 拾遗补缺, 在进入的初期利用好对手外溢的注意力资源。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来说, 优胜劣汰是它的自然法则, 结果是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留下的一定是金子。但在后工业化时代, 由于各国、各企业发展的不均势, 民族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了许多贸易壁垒, 很多行业往往不是竞争不够, 而是过度竞争, 其结果是同一行业里进入的企业过多, 竞争的对手过多。处于这一领域的企业如果能利用好对手的注意力资源, 让企业内部的一些部门、一些环节实现局部的小型合作关系, 如技术、信息、知识产权、设计等, 等条件成熟时再上升到“法人”的层面的联盟不失为一种好的战略选择。

总之, 组建战略联盟无非是企业合作和竞争时, 做到巩固合作对手、利用竞争对手、发展合作伙伴, 使自己的企业在这种联合体中有一席之地, 取得战略优势。在农业社会和工业文明初期, 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是人力;在信息时代,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知识;在当今的新经济年代, 能否合理配置注意力这一稀缺资源, 自然成了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充分理解并认识到注意力资源的外溢的特点, 就可以在物质资源越用越少的前提下, 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公司或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美) 托马斯.达文波特.注意力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

8.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 篇八

201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把“全球公域”的范围明确化,指出“全球公域”是指不受单个国家控制,同时又为各国所依赖的领域或区域,它们构成了国际体系的网状结构,主要包括海洋、空域、太空和网络空间四大领域。

各国对“全球公域”概念的界定不尽一致。

在联合国框架下,“全球公域”主要指那些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自然资产,包括海洋、外层空间和南极洲。

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全球公域则是指“所有国家均可以合法进入的资源领域”,是南极洲和北极地区、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大气层和太空等区域的集体称谓。

从军事角度看的话,全球公域特指“不为任何国家控制,但又为所有国家所依赖的领域或区域”。

从本质内涵看,作为全球公域,它是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不为任何单一实体所拥有或控制;二是作为整体的功用大于作为部分的功用;三是对掌握了必要技术和能力的国家而言,能为政治、经济等目的出入其中并加以利用;四是能够作为军事移动的通道和军事冲突的场所。

在全球公域新概念下,美国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军事资源,审慎而有选择地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部署在海洋、外层空间、网络世界等不为任何主权国家所有、但却维系着全人类安全与繁荣的区域。在美国影响下,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大国也扬弃创新,把对全球公域的治理与控制视为自身安全的命脉。

2010年,美国新安全中心推出重磅报告《被争夺的公地:多极世界中美国权力的未来》、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确保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详细探讨了美国的“全球公地”战略。《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则系统阐述了全球公域理论。美国的基本观点是:二战后,美国一直是全球公域的首要保护人,出入全球公域是美国控制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基石。冷战结束后,美国用以维护全球公域开放性的领先军事能力开始受到挑战。鉴于美国不能阻止新兴大国获取足以在海上、低空、太空和网络中抗击美国的能力,美国应继续发展军事力量,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自己不能也不应该单独保护全球公域。该报告提出新战略:

与盟国、友邦和潜在对手一道努力来制定一套国际协定和机制,以此保证全球公域的开放;接触枢纽国家,确认和援助那些有意愿及能力保护和维持全球公域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重塑美国的硬实力以保卫有争议的公域。

不久前,美国国会已通过了太空商业法案,承认两种具体的财产权:一是“谁能在太空做事,谁就拥有这些资源”,二是美国公民在太空做事,别人不能进行干涉。这就是通过国内立法,将太空财产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

鉴于这种形势,中国对于全球公域秩序有何战略应对和设计?

2015年5月中国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的四大军事安全领域:

1,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

2,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

3,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与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

4,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

其中的前三条均属全球公域防务问题。

面对世界大国对全球公域的争夺,中国如何树立防范意识,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如何构建中国的公域战略,以谋求在未来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又应如何与美欧俄等大国密切合作,携手为全球公域安全治理贡献力量?这些已成为中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上问答题下一篇:做好办公楼保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