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2024-10-09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精选14篇)

1.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一

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变化。但是也存在着因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继而引发了课堂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对此,我们应及时地予以关注、研究和澄清,以保证课堂教学沿着课程改革的宗旨和轨道深入推进。

问题一:满堂问是互动的教学方式吗?

反思: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说教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合作者”。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部分学科课堂上,一些老师热衷于穷追不舍地提问,一堂课平均要提30―40个问题,以为只有如此“启发”,才能消除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以此来激活课堂的互动气氛。教师提问不断,学生对答如流,师生配合得很顺。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不照着书念来作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更不多见。用提问的方式来“灌”,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课堂教学现象。教学满堂灌不对,满堂问肯定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式教学。如果这种提问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便是过去课堂“满堂灌”的翻版,便是走了极端。课堂教学固然要对问题进行预设,但问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有意义,还要有层次,问题的出现要正合时宜,要难易恰到好处,份量适中,且正好适合答问的某个学生。因此,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学方式的背后要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支撑。问题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课堂的真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要有思想火花闪现与撞击。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形动,更重要的是脑动,让学生在真正的互动课堂里变得越来越聪明是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问题二:教学仅为了活动而活动吗?

反思:尽管活动对人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它也是新课程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课堂里光有热闹的活动是不够的。如在一堂课里设计的活动及其形式过多,活动晃动的频率过快,让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简称“三过”),提出问题后又不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就失去了内容活动化的意义,而且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零乱。在一些学科大型评课活动中,参赛课或获奖课“三过”现象比较突出,执教者往往是新课程的教学骨干,这些课很可能会成为课堂教学推进的“风向标”。这又是我们必须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关系。切实做好既要内容活动化,又要活动内容化,避免出现“三过”现象。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践行达到明理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问题三:学生围座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吗?

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但有的教师往往是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落实合作学习。前后排学生围座在一起,成员的构成难以做到优势互补,加之大多学生不会讨论,面对议题无从开口,或乱谈一通,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对学生思维没有多大触动。这种过于追求“形”上的合作学习方式,它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澄清。合作学习应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应根据学习目标或讨论题,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再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当然与同学的合作要诚恳,不要讲题外话,不议浅显明了的问题,应着重商讨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既要做到各抒己见,又要学会博采众长。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问题四: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教材吗?

反思:在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课例:教师根据某一框题内容的教学,设计了很多情境,师生共同列举了紧扣知识的典型材料,提出了很多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材料和情境,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和深刻的启迪。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没利用。从帮助学生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堂好的德育课,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讲的.是教材上的什么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很难产生持久的效应。当我们纠正以往过于偏重“教教材”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不能走向非常随意地处理教材的极端。教材是重要的课堂学习的平台。 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改变过于偏重“教教材”,倡导“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它并没有完全否定“教教材”的作用。如同课堂学习的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发现模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道理一样,提倡“用教材教”,并不否定“教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有的段落或知识主干的地方就要“教”,要让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教材,在阅读、思考、品味教材中落实“双基”目标是必须的。因此,对新课程理念我们不能作肤浅的、表层的理解。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教学关系。

以上所出现的这些教学行为的分歧与偏差,反映了当前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遇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教学观念的交织和碰撞,这些将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纠偏。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变成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理念→观念→教学模式”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逐步使课堂教学能全面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目标。

2.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二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不是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辩证地熟悉当前的课程改革, 深入讨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大的价值。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 不仅取决于教师素质与考试评价等环境因素, 还取决于其它一些因素: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能否密切配合、课程目标及教学评价能否具有可操作性, 以及能否妥善处理科学探究活动与双基教学的关系。

二、探讨几个问题

要辩证地熟悉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要辩证地进行, 不能一谈新课程就都是好的, 一谈以往的课程就都是不好的。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 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 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旧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而新课程改革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 注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问题。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新课程是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旧课程的辩证否定。否则,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改革就会失败。

今天的新课程改革针对以往课程设置中的缺陷与不足, 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倡导从发现中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张个性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方法等。为此高一化学新教材中设计了多达十几个活动性栏目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学生主体意识、学习爱好等。

辩证地熟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的目标中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 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3)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3) 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这本是正确的, 是好的。但假如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 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如在课程的实施上, 可能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学习的层面, 只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层面, 而忽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等倾向;在师生地位上, 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地位, 而忽视教师的地位, 导致教育过程的自由化;在学习方式上, 可能只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 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学习。

在教学中应从以下诸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好:

1、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以致用, 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生动有趣的, 知识是有用的。

2、举办化学知识讲座, 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了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开展课外活动, 给学生的学习爱好提供表现的机会, 并更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学习爱好。

4、抓好化学竞赛工作, 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的知识视野更为广阔, 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从而更大地提高化学学习的爱好。

5、平时多对差生辅导并鼓励, 帮助他们弄懂教材, 能顺利地完成作业, 考试成绩不要和优生差距太大, 以稳定他们的学习爱好。

辩证地熟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人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性学习, 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爱好的培养等, 无疑是重要的。但假如我们只要发现性学习, 不要接受性学习, 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 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应试教育”偏面强调灌输, 在课堂教学中, 只重视教的过程, 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 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 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 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 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主动地获取知识。留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我们曾经为了测试高一学生动手做实验能力, 设计了几个基本实验操作, 结果被试学生的表现情况为:16人进行过滤操作, 没有人能够比较规范地完成;2/3学生的过滤器不会制作, 而此操作是从溶液中提纯固态物质的要害操作。有些学生犯了荒谬的操作错误, 如排水法集气不用水槽, 选用大烧杯或水槽中不装水;使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 先放药品, 后放砝码;相同材质的称量纸大小不一样等等。制备氧气的实验操作情况如下:

气密性检查与排水法集气是氧气制备中的要害操作, 错误率高达45.5%和72.7%, 可见制备氧气的操作完成得很不理想。

综上结果, 可得出如下结论: (1) 被试学生缺乏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这是他们缺少实验练习的必然结果。 (2) 被试学生虽然把握了化学知识, 但不会在实验室中去应用, 不会用化学知识去指导他们的实验行为。 (3) 影响实施实验方案环节的主要因素为: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常识与具体的实验经验、实验策略。导致这种结果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老师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接受性学习, 忽视了发现性学习的重要性。为了应试老师往往是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剥夺了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机会, 这在新课改中是不答应的。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不适应, 导致实验教学被弱化的现象。

辨证的评价老师的劳动也是促进新课改顺利进行的要害。因为老师是实行新课改精神的先行者、执行者, 老师在授课时体现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假如上级教育部门仍然简单地以升学率来作为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唯一标准, 那么老师就无法积极地、主动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3.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三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弊端;提问;数学心得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2010年在全国铺开。这场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从2001年正式拉开序幕以来,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结论有褒有贬,也出现许多问题,使得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场教育改革不是中国的空想主义,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在经历类似的教育改革。很多国家也曾经或正在面临我们改革前的教育问题,他们已经改革了或正在改革或将要改革。香港2002年进行教育改革,改革前的教育状况和内地的教育状况差不多,但到2007在与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测量的比较中,已明显看出学生学业水平提高迅速。台湾的教育基本延续的是内地2001年教育改革前的教育,在2007年进行学业水平测量时,比香港落后了许多,但以前它总是比香港高。可见,过去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已不能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式、新要求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根据自己教育改革前、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体会,对数学新课程改革谈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与同行商榷。

一、充分认识过度形式化数学教学的弊端

在过去的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数学教学受西方形式化数学教学形式影响很深。以学习高度形式化、抽象化的概念和原理,作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概念、原理、做题方法很难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造成学习与生活的隔离,数学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教出来的学生只会是高分低能。《教育是什么》一书中写道:“人们容易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当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出现,哪怕它比过去的要简单、更正确,也会受到巨大的阻力。”我国古代的数学教育是重运用的,数学教材《九章算经》是为解决农耕、水利等现实问题服务的。早在唐初就将《九章算经》列为数学教科书,并尊为古代数学群经之首。西学东渐之前,《九章算经》是中国数学家的必修读本。纯粹从经验出发而产生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肤浅性,使得我国在高端的数学领域的贡献不大。公元前300年左右,《几何原本》的逻辑演绎范式,几乎决定了自它以后整个西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史。西方的数学教育重形式化、重逻辑推理,使得数学研究得以深入,产生了众多的数学大家。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开始感觉到自己落伍了,要学西方,学他们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其中也包括数学教育。于是中国的数学教育也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条件已大为改观,精英教育已向大众教育转化。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去钻研高深的理论,而是希望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自己处理日常数学问题的能力。于是中国人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都进行了调整,既体现数学教育的经验性,又体现其抽象性。在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抽象的数学知识又反过来指导更大范围的实践,使实践更有效率。

二、充分认识过于经验化的数学教学的弊端

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由于教育理论水平的不足,出现了唯经验化与唯形式化的尖锐对立,对在数学教学如何融入经验,如何用数学知识来指导经验产生了怀疑,因而决定按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教书,没能正确地对经验进行提炼、升华。有的知识逻辑推理成分要多一些,因而形式化的方面就要重一些。毕竟我们学得更多的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虽然重要,但也不可能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学生曾经或能够体验到的。数学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说要在课堂上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的数学问题都展示出来。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典型的、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使数学知识的传授变得自然、有活力,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进入课堂的生活情境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生活情境。还可以是选取一些经过教师有意加工改造过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知识来源于经验,又高于经验,经验只有经过理性的分析、提炼,成为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时,才成为知识。

三、控制提问的数量,提高提问的质量

伴随着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课的课堂上都充斥着数量繁多的提问,数学课堂也未能幸免。这是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误解。以前的数学课堂是教师讲的多,学生接受知识,这样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建构,仍是静态的知识,学生不能内化,因而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现在教师总是让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也同样成不了学习的主体。以前是以教师讲为主、现在是以学生思为主。只有学生对某个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思考才会有所感悟。如果学生对这一问题一无所知,思考也是白费工夫。数学教师应该想一想,教师先先后后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有的甚至是绞尽脑汁也思考不出来的问题,教师又迟迟不讲,让学生思考、再思考,学生还有听数学课的耐心吗?只有学生经过调动生活经验、调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经过短暂的思考又能回答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或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不能为提问而提问,为让学生发言而提问,看一堂课学生是不是主体,不是看学生回答问题的多少,也不是看学生思考时间的长短,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是否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以学生为主体是针对过去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提出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视。很多时候,学生是很愿意听教师的直接讲授的,教师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比学生知识丰富,在恰当的时候怎么能不讲呢?

四、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

有的数学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的高效率时,理解为了高速度,其实高速度不等于高效率,有时可能恰恰相反。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有的数学教师为了提高高考成绩,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上完了三年的课程,第一遍学习是快马加鞭,到了高三一年的复习时又大而化之,学生的数学功底始终没能很好地建立起来,结果高考成绩也不理想。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第一遍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第一遍学习如果很扎实,在后面复习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如果数学教师能够在每一学期都把该学期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扎实,并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呈螺旋形上升,上到二年级的内容时,不忘与一年级的内容联系,上到三年级的内容时,不忘与一、二年级的内容相联系,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水到渠成。当然要做到让教师不赶进度,除了教师要放松迎考心态,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贯通外,还需要学习教材的编订者编订教材时充分考虑各册教材的前后相连,真正体现知识的环环相扣。

五、要写教学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了感触,或是成功的案例,或是失败的教训,把它们写下来,可以加深对数学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在写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了,写作的内容不管是思想层面的还是实践层面的,都会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如果发表出来,好的经验还可以在同行中得以推广,为数学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数学教师要把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从内心上尊重学生,而不是追赶时髦。

参考文献:

杜威.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篇四

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五、过于急功近利

近来,一个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过度”经常被人提起,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被迫接受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从功利化设计出发所提供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和模式。教学内容上文、理、哲、法、技包罗万象;教学目标上深、偏、难、怪超大纲;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法上看、听、记、背、练压抑个

[1] [2]

5.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篇五

陈冲李新中

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明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地位,处理好“送” 与“建”、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要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与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农村发展需要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农村文化” 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关系,使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明确的定位。

一、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建设有着很大不平衡。中央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但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还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经过这几年努力,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观,经济有了相应发展,但农村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基础,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农民必然会增加对文化的需求,一定的经济水平与一定的文化形态与水平要相适应。同时,文化的存在也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城乡文化发展进行统筹安排,才能使文化事业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使新农村建设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深化。

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上,当前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些错误认识实际上是没有认清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片面地强调了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附庸来理解。这种观点认为对经济建设有利的文化建设就有用,而与经济建设无关、甚至要较大的经济投入而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农村文化活动是一种浪费。这是物质至上主义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错误表现。还有的观点认为,当前应该集中精力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只有等经济发展了,才能在农村谈文化建设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牺牲文化建设是加快发展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这些错误认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也曾经普遍存在,而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时有体现。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导致这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有了增长但并没有增强农村人的幸福感,经济增长反而带来

了一些社会弊病。而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落后与经济落后相互影响,阻碍了脱贫致富进程,导致了地区发展的恶性循环。

当然,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面貌并不是一日形成的,相比城市而言,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几乎可以说没有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自然状态。近些年来,电视,包括有线电视在农村普及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电视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内容,但是看电视基本属于一种被动的接受方式。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不仅表现为电视节目多数与农村生活无关,农村群众不能通过电视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内容和信息,更无法参与文化活动。而且电视所传递的主要是城市生活为内容的娱乐节目,城市生活方式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农民生活产生了强势渗透,瓦解了农村固有的观念和活动形式,没有带来新的有利于农民参与的文化形式,由此对农村文化传播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文化阵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许多农村乡镇的文化中心或文化馆(站)及村一级的文化大院或图书室往往设施简陋,农村开展文化活动面临着场地缺乏和资金紧张的困难。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上的落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被生存需求所压抑,加上没有一定的文化阵地,农村的文化事业是十分单调和落后的。同时,传统的农村文化活动又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出现了消亡和衰败,因此需要对农村的文化事业进行大力建设。不过,在认识农村文化落后的同时还需要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思考。文化直接的内涵和价值在于实现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验,表现人对世界的体悟。从总体上看,农村虽然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文化活动的频率和参与对象等与城市有很大差别,反映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和城乡的差距。但是,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内容和形式,许多有文化传统的农村,通过民间文化形式,对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不比城市文化落后。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城乡人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们在强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候不能单纯地用城市文化建设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文化,要从农村群众文化需要和对生活体悟独特性的角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问题

“农村文化” 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重视农村文化的现状,准确把握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有效展开农村文化“人化” 和“化人” 的双向过程。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避免出现将农村文化狭隘化和被动化的现象,弄清其主体性、参与性、连续性和全方位等文化问题。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农村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应当明确,农村文化主要是乡村农民自身的“人化” 和“化人” 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文艺下乡” 活动等同于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能用“腰鼓舞” 或“秧歌舞” 取代农村文化。因为这样做,只是把乡村农民视为了简单的被动的文化受众,以部分人的文化活动遮蔽了乡村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全面参与。乡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型、健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构筑新型、健康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乡村农民是“主力军”,具有全面、主动、自发、自觉、参与和

享受的特性。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注意维护乡村农民共同拥有的风俗习惯和历史继承

农村文化本身既具有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也有时代进步所赋予的全新内容。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节日和重要礼仪,承载着乡民们的生活理念和文化内容。共同的礼仪和习俗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凝聚和整合功能。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那些糟粕和“陋俗”,应“移风易俗”; 而对于有益于风化的“良俗”,则应继承改进。据调查,“文革” 以来,优良的民俗礼仪己经残缺不全了,某些“新生代” 更知道投向“情人节” 的怀抱,很少懂什么民族习俗和礼仪。民族感情的淡化乃至丧失,是一种值得忧虑的“文化现象”。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间互动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参与性

在这些娱乐活动中,乡民们有时是被动的受众,但在更多时候则是主动的参与者,虽然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达不到某些高级标准,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其娱乐价值。目前,当一些农村文化站点功能消退、处境尴尬之时,农民们自己开办的“文化大院” 却悄然走红,“演员” 卖力,观众喝彩。这种文化现象说明,自发组织、广泛参与是农村文化鲜活生动并极具吸引力的根本所在。

(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实现乡村农民提高共同的生活质量的目标

我们不能把文化狭隘地等同于文艺活动,后者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是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的本质内涵。其中农村的生产能力、生活状况、乡村治理结构、社会保障状况、民主管理程度、村民自治水平等各方面,都应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全方位地把握农村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展示农村文化“化人” 的社会功能。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有序、稳步地推进。

(一)处理好“送” 与“建” 的关系

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自生能力和发展能力不强,需要各级各部门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各地开展的“五下乡”、“政府买单,农民看戏” 活动,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农村和农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送工程”(送科普、送电影、送戏)深入到广大农村,进入到百姓中间。江苏连云港市充分利用省里每个乡镇1 万元标准的补助资金,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采购一批农村适用、农民喜爱的科普图书,直接配送到县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再由乡镇文化站以流动文化服务的形式,将图书送至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方便群众就近读书。为保证农民经常看到健康的文艺节目,连云港市组织文艺表演团体到乡镇巡回演出,确保每个

乡镇全年演出不少于4 场,全市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市财政及时拨付专项补助资金20 万元。结合实际,市直剧团送戏下乡,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三送” 补贴。截止目前,全市已送戏下乡400 余场,送电影6700 余场,从而缓解了农村地区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的问题。但“送” 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能满足一时一地的文化需要,不能满足农民长期的文化需求。因此,要把“送” 与“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送” 的力度,重点是向农村送书报、戏曲、流动舞台车和电影放映设备,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团体到农村开展文艺演出。同时,总结“五下乡” 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送文化下乡的新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生发展能力。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原则,在文化资源配置上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设施的作用,在建好、管好的同时,把文化活动开展起来。

(二)要处理好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

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村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调动政府和群众两个积极性,从单一的政府行为变为政府和群众的共同行为,才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任务主要是把好导向,做好规划,建好阵地,管好市场,提供服务,加强调控,而不是具体办文化。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政策,建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农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立足基层、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和带动能力的群众文化带头人,同时着力培育民间艺人、文化中心户、群众文化活动会所、民间文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要处理好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场)和农村图书网点等农村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 二期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 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努力促进服务“三农” 的重点出版物出版发行,切实解决农村长期存在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要坚持以小取胜,积少成多,努力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要贪多求快。小有小的优势,一乡一村的小产业搞活了,汇集起来就是一个大板块,就是一个大产业。农村文化产业要结合实际,充分论证,选准项目,交通条件好的城郊地区,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主要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解决好农民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问题,不要草率行事,造成资源浪费。

(四)要处理好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

文化虽然可以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但是文化说到底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

动的体现,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文化活动只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的需要来开展,使文化活动真正成为人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的价值取向、消费习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会不同。衡量农村文化发展的标准可以通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和人们在文化活动中的满意度来确定。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其整个生活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能得到满意,这就是一种适应了当地文化生活需要的好文化发展标准。为适应经济发展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要有针对性地对城乡不同群众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在农村则可以开展以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活动,既继承了传统,又提高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娱乐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是农民群众的迫切希望,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由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民文化需求中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倡导农民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要以创建小康生态村、“ 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 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消除愚昧,移风易俗,自觉革除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6.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六

一、实践雷锋精神,要在树立革命人生观上下工夫。雷锋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因为他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高尚的人生追求。在新形势下对消防官兵的培养,必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其把握好人生航向,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灯红酒绿”的影响,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应做到一要引导官兵向雷锋那样学习革命理论,坚定政治信念。二要引导官兵向雷锋那样立身做人,把握好人生航向。要组织官兵广泛深入开展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官兵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三要引导官兵像雷锋那样忠诚于党,服务人民。要教育官兵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实践雷锋精神,要在立足警营干事创业上下工夫。雷锋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和典型。我们要学习他能够用扎实的理论思想来武装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为适应越发艰巨灭火救援工作,消防部队更需要大力弘扬和实践雷锋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志在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一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基层官兵要挤出时间,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学文化、钻业务、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参加部队的各种培训,可以通过全军自考、函授和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二要发扬雷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要引导官兵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自觉地过艰苦生活,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养成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从生活习惯上杜绝腐败,真正做到“工作上坚持高标准,生活上坚持低标准”。三要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把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渗透到部队各项工作之中,狠抓部队内部安全稳定和社会面火灾防控,广泛开展建设铁军中队工作,以爱警习武为荣,以全员岗位练兵为要求,做到敬业、拼搏、奉献、以一流的工作成绩回馈社会,更好的做到服务人民。

三、实践雷锋精神,要在服务人民上下工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也是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7.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七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 抹煞学生的主动性, 这是应当反对的;但鼓吹儿童中心主义, 否定教材的系统性, 把教师的作用降低到顾问的地位也是错误的。教师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是因为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 对人的智力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教与学同样重要, 并应相互促进, 而不应将原来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 教与学应相互结合、互相补充。

二、由兴趣入手, 引入技能教学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运动兴趣应包括心理兴趣和生理兴趣, 心理兴趣是人在听到讲解或看到体育器材、竞赛时产生的兴趣。心理兴趣易产生, 也易消失, 经过许多的刺激后, 学生对兴趣的应激性会减弱。生理兴趣是人体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产生的肌肉对运动时产生兴奋的依赖感, 或运动后对运动时肌肉兴奋的依赖感。这种兴趣培养适合各种年龄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 忽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程实验中, 不能简单地将技能教学“转向”兴趣教学, 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潜能,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 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人体的运动素质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较大, 每个人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素质, 体育教学中很难使学生身体素质达到相近的水平。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顾学生的实际, 一刀切, 齐步走, 试图让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规格发展, 这种不顾学生实际的做法, 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评价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 加强集体合作教育,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加强分层次教学, 将课堂上对学生的即时评价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 发挥即时性评价对学生所产生的效应, 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和尊重弱者, 并激发、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处理好传授与发展的关系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是相对的, 可变性是绝对的。身心发展方面的显著变化要以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状态为条件, 不可逾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 并依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力一法;另一方面, 教育工作者还应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可变性, 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 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 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 促进青少年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 不能单纯将重“传授”转向重“发展”, 传授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传授, 传授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力求改变只注重终结性评价, 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现象, 把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纳入评价指标, 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发展等功能, 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要把好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否则过分看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会减弱“体育”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 降低增强体质的功能。

总之,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

摘要: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 抹煞学生的主动性, 这是应当反对的;但鼓吹儿童中心主义, 否定教材的系统性, 把教师的作用降低到“顾问”的地位也是错误的。“学生中心论”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仆人”, 这也是无视教育规律。

8.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八

一、蓝海社区规划占地520亩,其中村庄占地243亩,厂区占地48亩,现状空地229亩;集中改造居住5个村庄。改造范围总占地575亩,其中原村庄占地527亩,原厂区占地48亩;回迁户数950户,回迁区用地110亩;腾空出的工业建设用地444亩;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为181亩。拟采用商业开发的政策进行改造。问题有两个:

1、集中区的空地能否用于商业开发?空地开发建设时是否享受优惠政策?

2、规划社区内的空地,是否可以采用土地置换进行开发建设?

二、滨海社区规划占地565亩,其中村庄占地463亩,现状空地102亩;集中改造居住8个村庄。改造范围原村庄占地1846亩;回迁户数2239户,回迁区用地260亩;腾空出用于复垦的土地1383亩。拟采用土地复垦的政策进行改造。问题有两个:

1、规划社区内可容纳8个村庄,社区内现有3个村庄,近期拟改造区内3个村庄及区外1个村庄,若将4个村庄全部集中建设到上孟家原址,原闫家店、泊王村腾空的土地就要复垦,明年造成其他4个村庄无法搬迁进区内,这类问题怎么解决?

2、规划社区内,现有3个村庄基本相连,中间有很小空地,是否可以将此空地进行置换?

三、北海社区规划了3个村庄,由于现状地质问题以及村庄建设的楼房较多;另外北皂前村的增减挂钩已通过省土管批复,是否可以保留为一个社区?

四、通海社区是否可以利用已批复的住宅用地(现状为空地,手续已完备),进行整村回迁?回迁区土地是否享受政策?腾空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是否享受政策?????

9.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篇九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特点和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年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我们认真学习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特别是军委江主席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结合指导部队开展“服从大局、支持改革”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

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初步实践,形成了一些看法。

一、建立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集中性教育教员队伍

授课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环节,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基层政治干部授课质量不高的问题,成为影响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想了不少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收效不大。分析其原因,一是集中性教育的理论性、政策性、知识性增强,多数基层政治干部对授课任务难以胜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理论在不断发展,改革举措经常出台,新知识大量涌现,使部队教育授课面临着难度较大的课题,基层政治干部的学历、经历、阅历等决定了他们很难达到授课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水平。许多指导员对此叫苦不迭,他们反映,经常是自己都还没有搞懂,就要给战士上课,结果是自己不知所云,战士听得糊里糊涂,有的甚至把问题讲偏了、搞反了。二是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而基层政治干部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手段远远落后于战士的要求。许多单位的实践证明,官兵并不是不愿意听思想政治课,只要讲讲得活讲得好,大家就喜欢听,就非常受欢迎。但现在的官兵思想活跃,见多识广,一般的讲授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加之一些政治干部不善于也没有更多条件利用其他教育手段,战士们听起来自然就感到“不过瘾”、“不解渴”,使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三是基层政治干部更新快、成份新,与政治教育对教员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个优秀政治教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锻炼。但现在基层政治干部队伍现状与之存在着矛盾。据调查,指导员任职不满两年的达70%以上,能够较好地担负起集中教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只占20%左右。讲好一堂课不是容易的。在本职岗位上时间过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质量,加之指导员日常工作头绪多、负荷重,又强调跟班作业,备课、授课所需的时间、精力难以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员队伍,即在旅团宣传部门现有编制内,选调一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最好是所学专业与担负的任务相近),具有一定政治理论基础,事业心强表达能力好的干部担任专职政治教员,同时在旅团范围内,挑选3至5名优秀干部(包括旅团领导、机关干部和基层政治干部)担任兼职教员,组成集中性教育教学(授课)小组(也可视调整改革的情况,由各大单位在编余干部中挑选5至7人,组成“讲师团”,在部队巡回授课),担负理论性、政策性、知识性较强的集中性教育授课任务。讲好政治课是基层政治干部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干部素质、培养人才、生长干部的重要途径。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员队伍,不是对基层政治干部讲好课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对讲课的任务加以分解和调整。即使集中性教育,基层政治干部也要搞好大课后的辅导(专〈兼〉职教员讲大课,指导员讲“小课”)。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指导员的负担,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熟悉了解战士的优势,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搞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也有利于解决由于工作矛盾所带来的经常性思想工作不经常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够使专(兼)职教员,围绕讲授的课题,专心调查研究,搜集信息资料,研究授课艺术,从而大大提高授课质量。这支队伍一经建立,各级可采取送学培养、短期培训、组织观摩、评教评学、表彰先进等方法,不断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质量,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化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到,在新形势下,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对信息和知识的占有与运用以及教育方式,基层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受到多方条件的限制,因而难以有所突破。现在部队的教育,一是信息量小,概念化、简单化的现象突出,内容不丰富,问题讲得不透彻,影响了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二是战士、基层干部、旅团干部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接受的信息量大体差不多,教育者不能给予教育对象以新的东西,教育效果也就大打了折扣。三是政治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张嘴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手工作业方式,面对社会传播手段的逐步现代化和新一代青年官兵,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很难有说服力和感梁力的。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大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化。具体地讲,就是以宣传部作为教育信息中心,建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联网,使各级、各单位所拥有的教育信息互通互联,实现信息共有共享。这一网络的建成和使用,其好处至少有五个方面:一是成倍、成十倍百倍地加大教育信息量。我们搞教育,不能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而应把建

立和证明观点的丰富知识和大量事实讲出来。任何一个进入互联网的单位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或理论学习,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军区机关及各级所提供的有关教育信息,改变教育简单重复、干干巴巴的现象,增强教育的说服力;二是使教育更加形象直观。随着网络的完善,将不但可以传输文字,而且能够传输声像,并可直接用于课堂,有利于改变教育形式单调、柘燥乏味、过于

抽象的现象,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三是使教育的时效性更强,改变教育信息传递慢,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于形势和官兵思想的现象;四是扩展教育的覆盖面,改变由于指导和服务不到位造成的教育在一些单位不落实、有死角和“空白点”的现象;五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变教育投入(包括机关人力精力的投入、各单位重复印发和购买资料等等)与产出关系不当的现象等。这其中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扩展教育覆盖面两点,对于部队高度分散、信息比较闭塞、交通不便的我区部队来说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化,从长远看其意义还不仅于此,它将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造成学习、运用高科技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强化官兵的科技意识,引导官兵知识结构的变化;牵引政治教育乃至政治工作其它方面工作方式的变革等等。

三、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军营与社会的联系愈益密切,部队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社会因素对官兵思想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社会又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习惯于囿于军营的小天地和“自给自足”的做法,不善于“借东风”,把社会提供的大量教育资源白白浪费了。更严重的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比较“封闭”,不善于分析和回答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致使教育既难以巩固效果,造成“教育搞三天,不如上街转一圈”的现象,又容易使对官兵思想的引导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开阔视野,打开门窗,对社会已经承担起来的教育或已为我们提供的教育条件,加以充分的利用,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不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对大众传媒提供的教育资源,要留心选择和积累,用以开展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要组织官兵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了解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的生产与管理,帮助官兵解放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引导官兵学习社会各条战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引导官兵学习社会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自觉发扬时代精神,立足军营作奉献;把军营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官兵的家庭,增大教育的力度和实效等等。

四、科学地调整和规范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既注意围绕大局,又注意紧贴官兵实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内容庞杂、结构不合理、比例不科学等问题,归结起来,可以用“多(内容太多)、乱(政出多门,指导上比较乱)、偏(有关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学习教育比较少)、旧(传统的东西多,新理论、新知识少一些)、远(过于高深,离基层官兵较远,不易被接受);五个字来概括。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政治教育内容设置缺少权威的规定,有的一些规定和要求都比较笼统、原则,缺乏操作性。我们认为,“四个教育”概括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长期抓下去,“一年比一年更深入、更有成效”。按教育类型和部队的习惯,可划分为基础性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三大块。其中基础性教育包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我军性质、职能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常识教育等内容,主要任务是帮助官兵掌握基本理论、基本道理、基本知识,可以相对固定,规范教学。时事政策教育主要用于学习党、国家、军队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了解国内外大事,增强官兵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根据国内外形势、部队任务和官兵思想的变化适时安排调整,应以坚持三个“半小时”,听形势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经常性思想教育,主要解决官兵训练、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现实思想问题,由旅团以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这三个部分占用全年教育时间比例按4:2:4来划分为宜。建议制定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对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设置、基本方法和形式、教育制度、组织领导等作出规定,同地统一编印下发基础性教育教材。我们计划,在今明两年为军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边防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各编写一套专用教材,并指导新疆军区编写用于开展以“三维护、两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供驻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使用。

规范教育内容和部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精要管用。这要作为一个总的要求。实践证明,搞几个“雨过地皮湿”的教育,不如扎扎实实地搞好一个教育。政治教育的正课时间一般不要突破。要根据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履行职责的需要、官兵的服役时间、接受能力和现实思想来恰当地安排教育。二是突出军队特色。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引导广大官兵正确认识和积极支持改革,服从国家建设大局,是政治教育一项长期的工作。但部队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保持我军性质和提高“打赢”的能力,引导官兵热情关心和投身于军队自身建设和改革,学习掌握搞好部队工作需要的知识,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动员官兵为实现我军跨世纪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三是增加新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清理陈旧观念和滞后内容。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主席一系列有关论述为指导和依据,力求使官兵多学一些新理论、新知识,尤其是要努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使他们学会用这一思想武器去分析和认识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大总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以及涉及部队建设和切身利益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同时,尽可能让干部战士多接触反映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事物,通过学习教育,不断促进官兵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使广大官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防止和纠正由于教育引导的偏差,造成官兵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四是立足实际。教育一定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做到深浅适度、高低适中,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特别是不能脱离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对官兵提出过高的要求,正确处理倡导无私奉献与讲物质利益的关系,统一思想与解放思想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等,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形成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效果的综合性

能否把各种教育结合起来发挥综合作用,是提高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同志以为只有上课、谈话、作报告、讲道理才是教育,这是一种片面性。人们接受的教育是来自多方面的,因此要树立“大教育”观念。一是教育与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增加教育感染力,同时,良好的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如,要创造浓厚的政治氛围。在营区醒目位置悬挂三代领导核心的有关论述、题词和英模画像,在板报、橱窗内刊登有关教育的辅助资料、张贴先进典型照片,开播专题广播和电视节目等,让官兵长期置身于这种政治气氛中,耳濡目染,就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每年“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和建师、建团纪念日,要隆重集会,奏唱《国歌》、《军歌》,作报告;在干部晋升军衔时,也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都是最好的教育电动机和有力的教育。再如,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革命大家庭的氛围,使指导员讲课象是父母对儿女的嘱咐,兄长对弟妹的教诲一样,达到心灵沟通,毫无芥蒂,使大家心情畅快、精神愉悦地接受教育,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又如,要形成健康活跃的文化氛围。过去我们把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载体,这是不够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部优秀的电视电影,能够教育影响

一、两代人;一首雄壮的歌曲,人们久唱不衰,始终激励着官兵的斗志;一篇好文章,可以久读不烦,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等等,这些无疑说明了文化教育功能,而这一点在有些单位却没有被认识和接受。如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把官兵业作时间用的乐器统一放置到仓库里,一两周也不能“玩”一次,有的甚至怕官兵收听所谓的“低格调”生活栏目,不允许个人拥有收音机;更有甚至还把全国公开发行的《家庭》、《读者》等作为不健康的书刊,有点验时收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堵塞不健康书刊、影视制品流入部队的渠道,减少“污染源”;另一方面要通过文艺演唱、歌咏比赛、读书活动、影视评论等,寓教于乐,培养广大官兵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二是教育与行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说理艺术,更需要教育者言行一致。调查中,说到心目中合格的政工干部形象时,90%的战士认为干部言行一致是最重要一条。许多同志感到,政治教育要增强说服力,必须使官兵在教育中听到和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能对上号,否则,讲得再好也难以让战士信服。三是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旅有这样两件事在官兵中反映十分强烈。一件是该旅6名战士因年龄与原始档案不符,在军校录取审查时受阻,旅政治机关了解此事后,通过发函,派人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核实,重新补办了手续,使这一关系战士前途的事得以解决,6名战士都被军校录取。另一件是该旅去年以来,基层官兵家庭发生17件涉法问题,旅里积极取得地方司法部门的支持,圆满解决了11件,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作为当事人的官兵谈到这些事感触良多,有的说“终生难忘”,其他官兵也是感慨不已。我们认为,官兵的很多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实际问题而引发的。如,经济困难问题,家庭涉法问题,优抚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等等,组织出面帮助解决了,对战士是一种教育。即使一时不能解决,战士从中感受到了组织温暖,也是一种教育。四是教育与管理。管理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中有教育管理也是教育。从官兵全面提高素质的过程看,教育具有引导功能,管理具有保证、约束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必须同加强部队的全面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把管理教育纳入到教育人、培养人的大系统中来思考,通过教育“养乎其本”,打牢思想道德基础,通过管理“约束其表”,促成官兵的自我养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这样教育、管理“两手抓”,知行相统一,就能有效地促进和保证部队的稳定统一和官兵的健康成长。

六、增强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10.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十

关键词:注意力,学习方式,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 进行数学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课堂注意力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基石

(一) 激发兴趣, 促其投入, 适时提醒, 引起注意

爱因斯坦曾指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的讲解枯燥无味, 晦涩难懂, 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 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和注意是孪生姐妹, 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上课“走神”.一般学生“走神”大都是偶发性的.要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 牵动学生, 促其投入, 调动思维, 使他们的不良习惯没有萌生的机会, 才能防微杜渐, 不形成习惯性“走神”.要善于观察, 才能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 以便及时“对症下药”, 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 抓住学生好奇心

“好奇”是人遇到新奇事物时所产生的“探究反射”.“好奇”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去观察世界, 观察社会, 而与外界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又反过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并且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发展, 所以“好奇”是一种成功的动力.陶行知先生曾对一个指责儿子拆卸闹钟的母亲予以批评———“扼杀了一个爱迪生”的形象比喻.教师更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学业有成.教师可抓住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意境, 激发其好奇心.如教学“有理数加法”, 教师进入教室搓搓手, 学生感到很奇怪, 望着满脸困惑的学生, 问: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吗?今天老师遇到了难题?……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好奇心, 直奔本课主题.

(三) 积极地参与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注意

被动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神思恍惚, 注意力转移.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调动人的注意力的好方法.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在活动中, 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手去操作, 也就是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异常专注, 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二、创新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本保证.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 我和实验老师分别利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两个程度相同的班级授课.我采用的方式是, 创设问题情景, 利用大屏幕演示太阳升起的过程, 并提出问题:太阳升起的过程中, 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 把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 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在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思考, 自主探索, 得出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随后的个人动手操作中, 学生发现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所有的结论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 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而另一位老师则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在学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强化.两节课的效果如何?我们课后进行了检测, 结果没有明显地区别, 但是在半个月后的月考中, 我带的学生成绩明显地高于其他班级.这说明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最终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三、用针对性预设达到精彩的生成

生成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那么就得从学生这个主体而言, 要动态生成有价值的思维就得有符合学生发展区域的成功预设.如点A, D, G, M在半圆O上, 四边形ABOC, OEDF, HMNO为矩形.设BC=a EF=b, WH=c, 则a, b, c的大小关系如何?

把位置上毫无关系的线段联系起来, 也需要考虑谁能代替这三条线段, 显然利用矩形的性质和OA, OD, OM是同圆的半径, 问题就解决了, 把浅显的道理运用得恰到好处, 说明同圆半径相等的朴实之处透露着深奥.在某圆的问题解决中注重同圆半径相等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特别是疑难问题明朗化.紧接着我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梯形ABCD, 半圆与AB, AD, DC相切, 若AB=4, DC=5则BC=?

这个问题由于条件比较多, 方法灵活, 难以得出结果, 所以要挖掘隐含条件, 这时同学们自然想到了过几个特殊点的半径, 通过辅助线桥梁作用, 利用同圆半径相等轻松解决问题, 这样同学们作出了:连OM, 过A作AF⊥BC, 则:△ABF≌△OBM, ∴OB=AB=4, 同理DC=OC=5.∴BC=9.

这时同学们都活跃了起来, 不断尝试着更多的方法, 向往着更恰到好处地运用条件, 这就是一种有效激发.另一名同学抢着说:

连OM, OA, AB, AD, 都与半圆O相切,

∴∠BAO=∠DAO, AD∥BC, ∠DAO=∠AOB, ∠BAO=∠AOB.∴BO=BA=4.同理OC=DC=5.∴BC=9.

我们发现学生创造的同时, 也了解了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同时后一种方法更使得大多数同学得以顿悟, 这种结果是在层层有效教学设计下的必然生成.

11.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十一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纪金莲 黄晓丽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6期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是所有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企业都要用到的一个准则,使用面十分广泛。文章分析职工薪酬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使广大财务人员转变观念,正确核算职工薪酬,完整确认和计量成本费用。

[关键词]职工薪酬;取消;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

12.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十二

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订购、国家订购与价格“双轨制”、购销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1998年国家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对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粮食储备体系。2004年国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彻底解决了“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鼓励粮食经营主体实现多元化,对原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了重新组合,新组建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同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2005年,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相继制订了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最低收购价收购预案,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粮食部门基层工作多年的一名普通工作者,经历每次改革都感受很深,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取得的显著成绩,总体效果良好,方向也十分正确,但从基层看,感到当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大多数地方至今政企不分。由于主观与客观、内因

与外因的多重因素影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市场监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政企不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仍是一家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负责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另一面又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帮助企业搞好经营,难免对下属企业放松监管,不能与社会企业一视同仁;二是由于缺乏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明确规定,中储粮不愿接受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加上国有粮食企业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储粮,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出于顾及、底气不足,也未对中储粮进行有效监管。三是粮食行政执法起步较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本身在监管办法、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提高,对社会粮食经营者的监管也不到位。

2、中储粮集中央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收购主体于一身,权利过于集中,某种程度上对粮食流通市场已造成垄断。以小麦为例,2006年国家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以来,每年生产的小麦70%左右被国家收购。收购结束后,市场能够直接流通的小麦很少,不能满足小麦加工企业需求,小麦加工企业不得不去批发市场竞拍小麦。收购企业为了效益放松质量标准,抢购小麦,农民也不愿再整晒清杂,造成入库小麦水份高、杂质大、出库损耗高、储粮安全隐患多、保管成本增加,同时,大量的小麦入库,国家需要付出的利息、收购和保管费用也很大。

3、国有粮食企业缺乏政策支持,基层粮库仓房等基础设施已严重老化,加上贷款难、效益差,难以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国有基层粮库50%左右的仓房为50—70年代建造,且仓容小、基础设施配备差,已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二是国有基层粮库土地多为国有划拨,房屋评估价值低,根据农发行有关制度规定,国有划拨土地不能抵押,国有粮食企业仅靠房产抵押获得的信贷额度很小,而粮食收购需要的贷款额度往往很大,不能满足企业收购需要。粮改后,原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仓库设施建设、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都没有了,在国家粮食央企和各种性质民企的挤压下,国有粮食企业完全靠市场竞争,生存十分困难。

近几年,粮食流通中产生的抢购、加价、出库难、粮食品质差、储粮不安全,甚至出现短库等种种现象都与上述问题有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使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得到健康有序发展,以下为个人挫见,仅供参阅:

二、几点建议

(一)政企彻底分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严格依照国家有关粮食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确保国家库存粮食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

1、明确职责任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粮食行

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国有粮食企业彻底脱钩,不仅理清了政企之间的关系,而且政企分开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粮食行政执法上,不用再去忙于经营,也改变了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状,同时解决了其后顾之忧,有利于执法公平公正。

2、强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一是尽快出台《粮食法》,明确规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列入政府行政序列,真正落实其编制、机构、人员、经费等,为粮食行政执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二是以法律明确规定,不论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包括其下属企业在内)、基层国有粮食企业,还是社会各类粮食经营者,必须依法主动接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避免造成监督缺失。三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要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区分开来,可采取统一检查和临时抽查的办法,重点对中央储备粮轮换、质量、数量、库存安全及动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政策性粮食收购政策执行情况、质量、数量、竞拍及出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社会粮食流通市场上的贸易粮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努力提高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在粮食流通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升不快,目前大多数地方仍处于健全机

构、完善制度阶段,执法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国家不断健全完善有关粮食法规的同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尽快在粮食流通监管办法、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大探讨力度,提高监管能力,同时,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掌握粮食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努力提高他们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

(二)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集团公司。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既盘活了国有基层粮库的现有资产,又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及主渠道作用。

1、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集团公司十分必要。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国有粮食企业享有的粮食政策没有了,企业被推向市场,经历了改革阵痛的国有粮食企业,尤其是基层粮库一夜间成了没有饭吃的孩子,虽然政企未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了很大帮助,但也是举步维艰,日子过得很艰难。有的说了,找市场要饭吃,但民营有民营的灵活,外企有外企的优势,中储粮、中粮等央企不但享受国家政策,而且还在不断的抢地盘、占市场,刚从计划经济脱胎换骨的国有粮食企业找市场吃饭确不容易。2006年国家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国有粮食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挥其点多面广、管理规范等多方面优势,在粮食收购和国家宏观

调控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其主渠道地位。实践证明国有粮食企业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集团公司,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业务的好处很多:(1)国有粮食企业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主体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同时避免多家介入,百家齐鸣的抢购现象发生,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客观调控。(2)国有粮食企业点多面广、人员业务素质高、管理规范等诸多优势,可得到充分发挥,避免造成粮食安全隐患,保证国家粮食收购资金安全,同时便于群众售粮。(3)国有粮食企业的土地、仓库等国有资产可得到充分利用,避免社会仓库重复建设或低标准建设,减少占用耕地。(4)国有粮食企业处于储备与市场之间,粮食紧张时,将政策性粮食投放市场,不仅可起到了调节市场的作用,而且对中央储备粮起到了缓冲作用;粮食较多时,敞开收购,临时储备,保护种粮农民利益。(5)稳定国有粮食企业队伍,保护了职工权益,巩固了这块不可缺失的阵地,有利于在关键时刻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2、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国有粮食企业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脱钩后,国有资产受国资委委托,由集团公司管理经营,国有粮食企业自负盈亏。目前,部分省市粮食集团已组建完成,国家可在此基础上总结、规范、推广。

3、探索政策性粮食收购新办法。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可分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性储备收购。即在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及时启动预案,敞开收购;如果市场粮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不启动预案,如库存较低,不能满足市场调节需求,可根据当前粮食库存情况、生产情况、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等制定临时储备收购计划和收购价格。建议总结广西等省级储备粮收购经验,大胆探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总量的合理范围和收购方式,在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粮食收购数量,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强化中央储备粮管理,确保其在国家急需时调的动、用得上,确保其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1、强化管理,确保安全。中储粮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中央储备粮,保证其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中央储备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特殊地位在粮食安全中尤为突出。1998年国家建立储备粮管理体系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中储粮建立以来,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特别近几年又承担了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中储粮肩负任务的增加和其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的说是管理或监管缺失问题,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是体制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是必然的:(1)中储粮既是中央储备粮管理主体,又是国家政策性粮食的收购和管理主体,已违背了成立中储粮的最初目的。(2)中储粮集中央储备粮与政策性粮食收购和管理主体于一身,权利过于集中。由于它掌握着大量的粮食资源,事实上对其他粮食经营主体已形成了严重打压,中粮、华粮、国有粮食企业、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它。实质上对粮食市场也是一种新的垄断,而且是政府行为造成的垄断。(3)2007年中储粮规划三年内将70%中央储备粮从国有粮食企业集并到其直属库,以后逐步全部集并,造成国有粮食企业许多原中央储备粮代储库,甚至部分为国债投资库大量仓库闲置,而中储粮由于仓容不足,大量征地、租地,到处建仓,存放粮食,造成仓房一边重复建设,一边大量仓房闲置,国有粮食企业很是不解,怨言很大,对中储粮产生矛盾就不难理解。(4)中储粮为了自身发展,除中央储备和政策性粮食外,利用自己在政策上的优势,大量从事政策性粮食收购和贸易经营,极力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影响力,把国家储备、政策性粮食与市场经营搅在一起,容易造成执行政策走样。这样做实质上也是把粮改前的粮食流通体制模式原封不动又搬到了中储粮身上,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有粮食集团公司承担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中储粮从繁杂的政策性粮食收购中解脱出来,也不从事贸易经营,不

与其他粮食收购主体抢占市场,专门从事中央储备粮管理,重新回到中央与地方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的正确轨道上来,不仅有利于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也有利粮食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2、加大中央储备粮代储库的上收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储粮成立后,在代储库上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但由于政策力度不够,也遇到了许多阻力。一些地方粮食部门为了自己利益,有的不愿上收,但储备粮被拿走后又很有意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经国家统一考核,对一些条件好的国有粮库,特别是国债仓库,进行上收,纳入储备粮管理体系。二是允许一部分储备粮由国有粮食企业代储,有效利用闲置仓库,同时安置部分职工。

3、合理核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及费用标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1)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992年国家制订了粮食储备制度,1995年以后国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不断增加了储备规模。近几年,国家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对动用储备粮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粮改后,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也分别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地方粮食储备,粮食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因此除1994年粮食大涨价,国家动用储备粮调控市场外,基本没有大规模动用储备粮。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

下,可适当减少储备规模。(2)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作为储存国家粮食储备的仓储企业,属纯财政支出企业,国家确保其充足费用本无可非议,但直属库在各项费用支出较大,职工工资远高于国有粮食企业的情况下,一个粮库一年少的产生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的利润,值得思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储备粮存放过于集中。二是费用标准核定高于实际需要。从这方面讲,储备粮的存放应该向国有基层粮库倾斜,为国有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大国有粮食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国有基层粮库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其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市场化改革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1、加大投入,搞好国有基层粮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财政给予重点支持,按照“重新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原则,以县为单位对国有基层粮库进行合并,能利用的库区保留,进行改造;条件不具备的库区采取置换、征地等办法重新建仓,根据区域辐射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确定仓库建设规模,彻底解决零、散、小问题,把国有基层粮库打造成现代化粮仓,全面实现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电子测温等,同时有利于大型机械操作,提高粮库利用效率,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2、稳定税收优惠政策。(1)在税收方面,国有粮食企业一直享受许多优惠政策,但近年来,许多企业是否享受税

收优惠政策需要财税部门每年认定一次,看该企业是否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业务。未认定前,税务部门一直督促粮食企业缴纳有关税款,在税收问题上企业几乎每年须和税务部门协调沟通。国家应该在土地税、房产税、营业税等方面有一个稳定的优惠政策,给国有粮食企业吃上一颗定心丸。(2)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粮食收购企业的特点是库区占用面积大,利润率很低。多年来一斤小麦的利润一直维持在0.02元/斤左右,物价涨了,职工工资涨了,但利润不变,可见粮食企业想要获得好的效益很不容易,生存发展也十分困难,因此,从客观上讲,粮食收购企业都应该享受到与政策性粮食收购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3、为国有粮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国有粮食企业的土地多为国有划拨。由于粮食企业底子薄,2004年粮改时国有粮食企业土地多未按规定程序出让、过户,可抵押的只有房产,不能满足收购需要。建议农发行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在贷款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有十三亿人口,粮食安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温家宝总理对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的五点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粮食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强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形成以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为龙头,各级地方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收购企业为

13.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十三

一、存在不良的教学倾向

1. 忽视概念教学。

忽视概念教学, 造成学生不能正确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是一知半解。部分教师十分重视对概念、定理、法则应用的教学, 一节课中反复举例, 反复讲解;而对于概念、定理、公式等数学命题和数学思想本身的由来及推证过程则一笔带过, 课堂呈现出“应用型”教学的倾向。

2. 忽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部分教师比较重视教学中的“巧解”。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 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像写作文一样进行巧妙构思, 使课堂呈现出“技巧型”教学倾向。正因为是巧解, 所以往往有局限性, 实用范围一般比较窄, 换一个条件或变换一个简单的结论就会使其完全丧失解题能力。

3. 忽视解题过程的教学。

部分教师把焦点放在求得数学问题的最后答案上, 结论正确, 皆大欢喜;而对于此题解题思想的由来, 解题方法的选择, 解题过程的自我控制等方面的教学不做深人细致的探讨, 片面的认为这些工作只是为最后的结论服务的, 从而呈现出“结论型”的教学倾向。

4. 忽视教学陷阱的设计。

忽视教学陷阱的设计, 造成能听懂课不会做题的不良后果。部分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板书和讲解不出一点差错, 即使教师自己想到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 教师也会想法绕过错误而使学生按教师的思路从正面进行讲解, 从而呈现出“完美型”的教学倾向。

二、如何消除不良倾向,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全面准确地理解数学技能、数学能力的概念及联系。数学技能是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 它包括数学心智和数学动作技能。数学心智技能即数的计算技能、式的恒等变形的技能、解方程不等式的技能、推理论证技能、运用数笔方法的技能等。数学动作技能即作图技能、测量技能、使用计算工具的技能等。数学技能是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数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数学活动所必备的且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数学教学能力, 重在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消除教学不良倾向, 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变“学会”为“会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关系。

处理好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就是要做到善于挖掘与新知有内在的、本质联系的储存, 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使之形象化、直观化、明朗化, 使之易与新知识发生联系, 使认知结构易于同化新知识。这样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和谐统一起来。处理好此关系, 通常以下面的方式进行, 一是“导课”, 在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以练习、提问、活动等形式呈现一组引导性材料, 使之成为新知与旧知的“桥梁”。“导课”要求做到导而弗牵, 开而弗达, 要符合启发性的教学思想;二是复习、检查要有针对性、典型性, 尽量做到形、义结合。

2. 处理好命题证明与应用的关系。

数学教材的编排往往把思考价值及其丰富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扬弃或简化了, 只留下它精练的逻辑结论。为此, 教学中教师要把按逻辑演绎编写的过程还原为思维认识的过程, 将思维认识的过程还原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同化、顺应的认知过程。

3. 处理好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处理好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实质是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思想的体现。例如“反证法”的教学, 若讲授“什么叫反证法”则属于知识范畴的教学, 若讲授“反证法的步骤和方法”则属于技能范畴的教学, 若引导学生“当正面不便下手, 可从反面推理论证得出矛盾从而否定反面”来提示“反证”的概念, 进而学会何时用反证, 如何用反证, 如何归谬, 这样经过深刻的理解, 达到高度概括的水平, 从而将此法迁移到其他学科中, 这就是能力范畴的教学。教师应对能力范畴的教学作细致的处理。努力探讨解题思想的由来、方法的选择、解题过程的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不能只重结论而轻过程, 导致“题型+记忆”的机械学习模式。如果说, 定理的推证是学生理解的开端, 应用就是理解的深化, 那么, 解题过程便是学生所学得的数学概括能力、迁移能力的展示, 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可以形成更高一级的概括能力、迁移能力。

4. 处理好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

当学生对一道习题了解或掌握了某种特殊的巧解方法后, 就会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 也就从根本上阻碍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 教学中要摆正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先应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 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

5. 处理好正面与反面之间的关系。

14.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篇十四

[摘要]:进入新课改以来,各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行方式等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实施,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教学现状与新课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的现状:有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讲得多、教学质量低、学生不会学习、被动接受等现实问题仍然存在,我想这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吧。首先是农村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其次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略知一二,教学中要么蜻蜓点水般展示一点新教学理念,要么完全的PPT走极端,效果出不来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对打造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助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重点 讲受法 角色 小组合作 黑板 问题提出背景:

课堂改革近十年岁月,专家称此次课改的规模和时间可畏是历史之最,甚至是一次没有终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课堂改革过程。从教材的研究、试点到全面推广使用并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全国性的课堂改革从2004年开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这么多年,我也有幸多次参加各地区新课程、高效课堂培训,了解到各地只是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情况稍好一点,而在农村课堂改革的效果收效甚微:拿着新教材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是普遍现象,大家都把这些老师比喻成“穿新鞋走老路”、“新瓶子装老酒”。说句实在话,我也一直在按高效课堂的一些要求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能让人自己满意的没有上过几节课。但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改革都充满了信心,大的改革哪会有一帆风顺的,但课改是国家大事,大方向,各地都掀起课堂改革的一次次浪潮。近两年,弥勒市教育部门也对课改加大了力度,把课堂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除了每学年举办教师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和高效课改培训外,还成立了“课改带头人”、“高效课堂研讨小组”等。所以,作为教务主任,我也是把课堂教学

改革作为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工作来开展。下面是身边教师们针对农村课堂教学改革讨论较多的几个热点话题,借此机会,请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

1、为什么非得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位即将退休的前辈说,“这教材是越改越难教了,老师不能讲多,做课件、备课也比以前麻烦,如果是老教材随便教哪个年级都那么得心应手,从不怕教不赢其他老师。实施新课程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有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疑问呢?说到底是这些教师还未转变观念。他们心里还是依然如故地认为反正是在农村,“山高皇帝远”的搞点形式应付一下,到期末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管他“黑猫白猫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大家都已经认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掉课堂上与新课标不相符的环节”,“改掉课堂上的弊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能切实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展其特长。

发展观认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所拥有的心态。”就因为在我们农村,有些教师认为,农村教师可以有很多理由降低工作要求的惰性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这样被动地进行课堂改革,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在我了解到的很多农村学校,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还是师生角色意识,都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极不相符,这说明教师还没有从本质上接受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实现转变。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是要被淘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化。我记得有位专家说得很有理——即

使是在山区,耕牛也已经渐渐被机器所替代,我们是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队伍,观念上怎么能落后于农民朋友?要让自己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较大突破,我认为就应该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课堂改革重点要改哪些?

(1)、把握课堂改革的重点内容,对农村教师来说为什么说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地进行新课程学习、培训。认真对待的教师笔记本记录得满满的,但是不同的专家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教学模式也是五花八门,教师门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而有的农村教师培训,为的是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带有只是进城玩玩的想法,培训结束又回到起点,陶醉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之中。另一方面虽然新的教科研成果不断问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起点、教育信息等远落后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是难上加难,课改进度十分缓慢。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重要的是先找准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切入口”。

(2)、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课改“切入口”: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改专家认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改进的关键环节有:备课要考虑学生实际;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多读多练;要组织好必要的合作学习;运用好正确地评价方式。教学中特别注意要把时间留给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少了,而更多的时间则是要花在制做课件等教学的准备上来。

3、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已经过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讲授法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特别忌讳教师讲多。就有人批评讲授法只是照本宣科,只能向学生传递信息,不利于学生能

力的发展;讲授法导致学生进行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由此,很多教师开始陷入在讲与不讲的困惑中。难道讲授法真的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前途?

“讲授法是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今中外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虽然存在许多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固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讲授法简单有效、立竿见影,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能把教师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对知识的理解,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尤其在农村,学生放学回家后很少有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学生不是帮大人干活就是一天到晚的玩,周末收假回校学过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讲授法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巩固基础知识,极其有效。

不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样也有它的弊端,我们要避免走极端。如:以前是“满堂灌”,有的教师现在又变成“满堂问”、“ 满堂讨论”或“满堂PPT”。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应该盲目轻视讲授技能,而应该对传统讲授技能加以继承、更新与发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这便是新课程下的“有效讲授”。

4、如何转化师生角色?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角色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一一教会给学生为最终目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现在广大农村教师也都承认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然而,目前在农村很多教师还是舍不得“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而有些教师更弄不明白如何去转化师生的角色,才会出现上课时,经常让尖子生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上课,自己却舒舒服服坐在学生座位上听的“师生角色

转化”现象。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具体如下:

(1)、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的前提和保证,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有些做得好老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备课中应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在的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3)、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

除了以上这些,农村孩子一般性格内向学少语,教师要多以鼓励为主。总之,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

5、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新版《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此,一些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少了小组合作就是传统的课。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合作学习一时间被称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农村,有的老师把所有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浪费了大量时间,但不见效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让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尽可能均衡分配小组人员,才能确保上课小组竞争的公平性,有公平才会有积极参与。选好小组长,在组内有能力、其他同学能信服成也绩不差的学生推选当组长,这是互助帮扶的基础。(2)、对合作小组的评价。

老师们经常会采用“送红花”“奖小礼品”等方法激励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要保证小组的成绩,就必须给“后进生”足够多的发言机会,制约优秀生“唱独角戏”,这样优秀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同组的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原因是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肯定要教会其他同学,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也应该以整个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来评定。(3)合作内容的确定。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我认为合作讨论内容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要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否则,小组讨论就可能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

适时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才安排小组活动;当学生有话要说需要交流时,才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思维灵感,他们中间所蕴含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有时还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黑板还需要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增加投入,不管农村或城市各种各样的电教设备,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子白板,它能集图、声、色、文、手写等于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除了可以联网共享,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其配置也越来越高。有教师高兴地称,有了白板就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一些教师自然要问:随着办学条件改善,黑板和粉笔还需要吗?

有的老师认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都只是手段而已,一堂课如果没有一点儿板书便是不成功的课。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竟然黑板的作用全部能在白板上便捷地完成,只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不需要板书的,可以一个字也不写。总之一句话,是否用或用多长时间的多媒体应该从课堂需要、学生需要出发。话又说回来,就目前而言,没有黑板还是不行的,每一个新发明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毛病。特别在农村,电教设备维修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了高科技产品运用的效率。

当然,粉笔字、粉笔画都有很深的艺术文化,我们不应该把它完全丢弃。有些地方,为了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把“毛笔字”“粉笔字”列为教师基本功的考核内容之一,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综上所述,教师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以上种种困惑,这一方面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与目前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客观存在,我们教师还需要加把劲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倾向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要真正地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农村教师,运用于课堂,需要和允许教师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

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要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并体验成功的过程。我相信随着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将加快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如何做最好的教师》魏书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上一篇:2015服装专业实习总结下一篇:低碳环保口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