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2024-12-16

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9篇)

1.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篇一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分4,学时6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远程高等教育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程的特点,主要是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历史进程中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5学时

1.诞生在欧洲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意义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2.5学时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教学要求:

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邓小平理论2.5学时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教学要求:

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5学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教学要求:

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深刻内涵、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五)科学发展观2.5学时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2.5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基本经验2.5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要求:

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5学时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程、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掌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九)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5学时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正确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正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十)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2.5学时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明确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把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原则、明确理解如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十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5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及其意义、掌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要求,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的自觉意识。

(十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5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基本内容和贯彻措施。

(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2.5学时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

教学要求:

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十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5学时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教学要求:

明确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把握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主要内容,澄清对改革开放的模糊认识,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十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学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

明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特征。

(十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5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学要求:

明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十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5学时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教学要求:

明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十八)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5学时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教学要求:

掌握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增强执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十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5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教学要求:

熟悉民主的本质含义和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内容、明确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增强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5学时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学要求: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及军队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5学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教学要求:

明确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过程、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树立和谐观念,自觉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策。

(二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5学时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教学要求:

明确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的构成、明确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掌握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明确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理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地位与要求,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基本内容,增强使命意识、献身意识。

(二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5学时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加强党的建设

教学要求:

明确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客观必要性,理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义与要求、熟悉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目标和要求、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任务,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树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

(二十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5学时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教学要求:

正确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明确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意识。

三、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2008年9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8.中公众眼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3.《中共三大党纲草案》(1923年7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1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列宁:《论粮食税》,(1925年5月26日),《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22.《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教学大纲制定者:林鹤

2.14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 篇二

1.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6.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7.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8.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考导向】

1.2011年高考回顾

新中国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的演变, 国民经济的恢复调整, 社会主义改造, 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 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婚俗等礼仪制度与人际关系的变化等, 这些考点是2011年高考历史考查的主要内容。如山东文综卷第13题、江苏历史卷第11题、上海历史卷第28题、四川文综卷第19题、广东文综卷第39 (3) 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海南历史卷第23题、广东文综卷第39 (2) 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 浙江文综卷第20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国文综卷第17题、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3题考查1960~1962年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北京文综卷第19题以表格形式考查社会主义改造, 广东文综卷第18题考查“大跃进”运动, 福建文综卷第19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上海历史卷第29题考查上海工业化进程, 江苏历史卷第7题从仿制西式帽、广东文综卷第16题从纪年和礼节、江苏历史卷第9题从一届政协代表的服饰来考查社会政治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浙江文综卷第17题从城市婚俗、天津文综卷第6题从官制、纪年和礼节来考查辛亥革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天津文综卷第4题从大清邮票的图片来考查邮票设计理念的变化。

2.2012年备考注意事项

(1) 在复习中, 学生要熟练掌握对各种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注重对相似、相近的历史事件的比较, 既要从简单的时空上进行比较, 也要从内容 (表现或进程) 、影响等方面进行区分, 尤其要注意中外相似事件的因果比较。如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主观试题第39题“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流传”题,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精神。同时要理解一些历史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如新民主主义经济,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等, 以便更好更快地解答历史试题。

(2) 命题方向预测: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要落在新中国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上, 那么在2012年的备考中, 学生更要注意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带来的多重影响的理解与分析。平时复习时, 要采用多种新的情境材料, 如漫画、宣传画、柱状图、曲线图等各类图表材料及论著摘编、名言、诗歌等文字材料, 挖掘材料内涵, 合理链接相关的重点基础知识, 将知识与能力融于对不同材料的理解运用之中, 以解决未知的问题。

【整合解读】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国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更有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的辉煌。

一、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

1.对生产关系的正确调整

(1) 1950年开展土地改革, 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新民主主义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2)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核心内容为“一化三改造”) , 开展三大改造和实施“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基本建立。

(3)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确立了反保守反冒进, 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4) 调整国民经济:①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②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 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1975年, 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全面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决定改革开放, 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经济建设中的“左”的教训

(1) 颁布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国家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1976~1978年“两个凡是”使经济建设徘徊不前。

3.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它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践破坏了八大确立的正确方针。20世纪70年代, 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 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极其沉痛的教训。这一时期的历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978年以后)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背景:政社合一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②措施:在1978年安徽、四川省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 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 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1983年, 撤社、队, 建乡、村,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影响:

它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保障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 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措施:

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为此,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 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①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 建海南省并将其划为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开放津、沪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 先后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④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具有知识密集等特点, 是新型的经济区。⑤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推动了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 特点:

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 作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 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经过:

①1992年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1992年10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引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④1997年,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作用:

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就;人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5.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平等、竞争和开放性的经济, 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又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其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很强的调控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既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 沿海变化快, 内地变化慢, 城市变化快, 农村变化慢。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政治制度的变革, 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 思想启蒙的作用等。复习中, 学生应重点掌握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原因及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史实及其影响, 报刊业、电影、电视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 互联网的优势、缺陷与社会影响等。

1.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生要重点掌握近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史实及其原因, 可从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同时要注意城市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而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贫穷的状态, 传统习俗坚如磐石。

2.新中国成立后物质生活与风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 人民的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变化的原因:解放思想, 实行改革开放, 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 建设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文明。

3.近现代交通的变迁

(1) 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要从晚清、民国、新中国时期把握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史实, 深刻理解铁路交通发展对促进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 近现代公路、水路、航空的变迁:

①近代公路、水路、航空从无到有, 但由于近代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 近代公路、水路、航空发展迅速。②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从人力、自然力到机械力;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制;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城市发展显著, 乡村发展相对缓慢;服务对象逐渐平民化、普及化。③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西方列强的侵略、救国救民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成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都是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种类全面发展、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发展不平衡则是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要从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考虑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④现代交通发展的原因: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的重视、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国家财力的增强、中外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4.大众传媒的发展

(1) 报刊业的发展: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从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以来, 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即使在传媒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 报刊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广大读者。

(2) 影视事业的发展:

①电影业的发展:《定军山》是近代中国电影起步的标志, 现代中国电影业日益发展并走向世界。②电视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 标志着中国电视业诞生, 改革开放后, 电视日益普及。③电视普及的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强, 电视具有信息量大、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开阔人们的视野, 促进电视普及。

(3)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①兴起: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到2010年年底, 中国网民数达4.57亿 (CNNIC第27次报告) 。②特点: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费用低廉, 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可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被称为“第四媒介”。③社会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既广泛传播信息, 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又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并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发展;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西文化逐渐结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6.“地球村”的出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进步, 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私家车的拥有量的大大增加, 固定、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生活的地球却显得越来越小。

【复习方法】

1.牢牢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来分析评判历史事件, 如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国民经济的几度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的评价 (因为它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以及对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的评价。

2.抓住新中国经济建设这一主线进行复习, 可以参考以下结构图: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经济调整 (1960~1965年) :经济恢复→“文化大革命”破坏: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周恩来的纠“左”与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改革开放 (1979年、1984年、1992年) 。

3.明确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社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注意中外关系、政治经济形势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注意中国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中国的三大改造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中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并与当前的改革相结合。要认识到风俗习惯是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产物, 它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

4.正确解读各种材料信息, 特别是漫画、表格、广告、曲线图等图表材料所包含的各种有效信息, 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5.认真领会、熟练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出现的时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要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历史现象, 捕捉股票等证券、单位GDP能耗等时政热点。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所占有土地的比例。材料中1950年和1954年比例发生的变化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着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954年, 百年老店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 工人们干劲十足, 感慨万千:“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 公私合营后, 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3.1956年, 国家通过的、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编制的“二五”计划建议规定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原计划增长75%左右, 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 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下列有关这一指标的评价, 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④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957年7月31日, 《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 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 ‘抱着狐狸精当美女’, 恋恋不舍。”上述材料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受到群众抵制

B.分散的小农经济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5.近代以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 孕育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现象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据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 1912年1月11日, 《民立报》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 匹妇有责”, 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陈先生发出如此感慨, 是因为中华民国

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右图是山东省1969年发行的“语录粮票”, 每张票上都印有“备战、备荒、为人民”、“抓革命、促生产”等毛主席语录。“语录粮票”不仅是购粮凭证, 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语录粮票”被陆续收回销毁, 这种粮票便成了供人收藏拍卖的藏品。这说明

①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 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 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 翻身感谢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 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 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五”计划规定的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比当年苏联还大, 制造生产资料的投资高出苏联“一五”计划执行结果的2.9%。规划新改建15个限额以上和23个限额以下的钢铁企业、107个限额以上电力工业项目、194个限额以上煤矿建设项目以及80多个主要机器制造工业项目等。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 (以工业总产值为100, 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三 图片诉说历史, 图片见证历史。

材料四 从1978年到2007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 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 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胡锦涛2008年12月《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演讲稿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一五”计划采取的方针, 并分析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2)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材料三中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 根据材料四, 概括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1950年土地改革后地主经济就已经被消灭, 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指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变为集体所有, 故③与材料不符;④的表述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2.A “给自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 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A正确;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B错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结果, 而不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 C错误;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集体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 D错误。

3.D 中共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二五”计划指标与八大方针相符合, ①符合题意。②指1958年的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 不符合题意。③在1960年, 也不符合题意。“二五”计划指标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④符合题意。

4.C 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 A错误;B、D与题干“包产到户”等信息不符合。

5.C ①②④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③排除。

6.A 材料体现了男女平等, 妇女社会地位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但不能反映出④所述, 事实上当时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7.B 中国取消粮票是建立在国家粮食增产的基础上的, 以市场调节取代行政手段, 但不能反映出我国具体的粮食生产情况, 更不能以此评价人民的生活水平, ①④错误。

8.D A项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 B项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C项反映了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项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二、非选择题

9. (1)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 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 直到最后消失。意义: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物质供应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到逐步实现小康;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 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3.60年社会变迁下的人情变迁 篇三

如果说文化是社会的上层,那么人情则是社会的基础。从变迁这一角度看,社会是最易变化的,文化次之,最难变化的是人情。因为人情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最基本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不受制度和文化的左右。

尽管如此,当人们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有时也会经历“文化震撼”的体验。这是因为感情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是文化与文化不一样的。这里的人情变迁既包括由于社会文化变迁而导致的表达形式的变迁,又包括其表达内容的变迁。

人情辨析

人情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共同探讨的话题。5000年前,中国孟子与荀子关于性善与性恶的争论开启了人性善恶之争的先河。现代心理学把这一古老主题淡化为本能与养育(nature vs nurture)之间的争论,把人性善恶问题归结于一个养育实践问题。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人情和国家、社会情操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个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社会情操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这种观点被称作政治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形式,这是古希腊思想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纂图互注礼记》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关于性和情的关系,《周易详解》说:“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化天下,莫不皆有所感。非以心感,以性感,性以情感。情,天下万物之常理也。”这就是说,性和情密不可分,性是情之本,情是性之表。从情之表现,可以发现性之本质。

人情分为亲情、乡情、爱情、友情和建立在各种人际-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形形色色的情感。友情是社会的黏合剂,是它把社会构筑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人情分为个人情感和民族情感。当个人情感与民族大义相冲突的时候,个人情感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民族大义与国家利益,情之取舍是检验小善与大善的试金石。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先进的仁义志士、共产党人就是这样做的,为了天下穷苦百姓得解放和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情感和宝贵生命。

人情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当遭遇紧急情况或外部压力增大时,人情会发生异乎寻常的变化。关于群体反压效应的机制原理,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有一条是明摆着的:压力愈大,情谊愈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98抗洪、08战冰和抗震中,中国人的人情得到了超越和升华:由个人的亲情、恋情、乡情、友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

人情,说到底,是人性的表现。人情的变化,反映着人性在善、恶,敛、张、收、放取向上的变化。总的说来,传统社会,人性质朴向善、含蓄内敛,因此在人情表现上往往质朴无华、率性而为;现代社会,人性贪婪向恶、张扬外放,因此在人情表现上常常矫揉造作、文饰伪装。

人情,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关系亲密,人情味浓;关系疏远,人情淡漠。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世俗化的过程,是人际关系疏远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情淡漠化是必然的。正如现代必然要取代传统一样,交易法则必然要战胜人情法则。物极必反,当物的法则取得统治地位后,人的法则必然要强势上升。

人情,一般是指对人事的领悟和掌控的本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世人一般称呼其为“书呆子”。这里的“人情”,似乎多少带有一些贬义,而那些浑身正义、原则性强的人往往被世人议论为缺乏“人情”。

我们所讨论的“人情”,似乎是具有一些积极动能的褒义词,至少是让人留恋的中性词汇。像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普遍产生的怀旧情感或思乡情绪,则是一种具有激励作用的积极的伤感情绪。它像是陈年老酒,储存愈久,味道愈醇。

人情变迁

人情变迁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作为社会-文化变迁的伴随物,建国60年的人情变迁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人情正常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第二、人情乖戾阶段(1966年文革爆发至1976年文革结束),第三、人情异化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十六大召开),第四、人情复归阶段(2002年十六大召开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7年,虽然有“反右派”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干扰,但总的来看,尚属于人情正常发展的阶段。正常发展的标志,是人与人之间基本上保持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关系。向秀丽、雷锋等英雄人物辈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动人凯歌在神州大地唱响。

文革十年,造反成风,社会关系与上下级关系普遍受到冲击,是人情乖戾的阶段。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乾坤颠倒、 纲常混乱、四维衰微、五伦败坏的时代,是人情味匮乏的时代。谁具有人情味,就会受到批斗。正常人所具有的人情,被所谓“阶级感情”、“路线感情”所取代。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中国从神圣社会转向世俗社会。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成为衡量社会成功的唯一标准的风气,在他们眼里,社会不再是以义为本、以利为末,以人为本、以财为末,而是完全颠倒过来,变成以利为本、以义为末,以财为本、以人为末。人情关系完全异化为金钱关系,人变成了只认金钱的经济动物。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开始了向人情复归的阶段。向人情的复归即向人性的复归,即向人的本质复归。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社会情操的形成是人情复归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有一个优点,就是危机时抱团,患难现真情。在1998抗洪中,我们见识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在08年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中,我们又一次体验了中华民族的真情流露。这种情感冲破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界线,回到了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族缘”上,“我们同是炎黄子孙”是最富有感召力的话语。

海峡两岸同胞同属于炎黄子孙,骨肉分离了半个多世纪,是该团聚的时候了。胡锦涛同志最近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反映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愿。这种民族情感超出了政治的分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努力为台湾同胞拓展生存的国际空间。这种真情呼唤,感天动地,是中国走向和平统一的情感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情义的民族,不仅表现在对国内事务的处理上,而且表现在对国际事务的担当上。对于公正国际秩序的渴望和全球变暖问题的忧虑,中国人民一点也不比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少。在处理关乎人类生存安全的全球问题时,中国人民总是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原则进行颇具人情味的处理。这是导致中国国际威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时代是新人文主义时代,是人性第二次解放的伟大时代。这次人性解放比第一次人性解放更伟大、更深刻。因为它挑战的对象是“官本位”和“物本位”,比第一次从“神本位”中解放出来更加困难、更加艰巨。惟其困难和艰巨,才值得认真去做,才凸显其伟大意义。

美国新人文主义者埃莫森说:“有两条法则并立同行而不可调和,一条是物的法则,一条是人的法则。前者建立航队和城镇,但是它野蛮疯跑,并且对人极不友好。”金钱拜物教在的兴起,极大地降低了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要把人从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人情政治

实现人性的复归,就必须排除人情政治的干扰。所谓“人情政治”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建立在特殊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政治,时人称家族政治,古人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第二、是指建立在人情物化表现基础上的政治,所谓“时人交往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是也。

无论是第一层意义上的人情政治,还是第二层意义上的人情政治,都是贪污之蔽薮,腐败之源泉。公职人员一旦陷入人情政治,就会置正义原则于不顾,把公权变成私权,公共权力就会变成某些人作奸犯科、谋取私利的工具。人情政治是与廉政建设水火不相容的,能否过好人情关,是党和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验。

作为领导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做惠民之事,常思贪欲之害,常有律己之为,这是防止公权变成私权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社会控制贵在自律,只有自律,才能从源头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拒腐防变要从平常日用、人情世故做起,平常日用中彰修养,人情世故中显原则。

人情政治并不完全是贬义词。中国古代先圣,都是重视人情的。《纂图互注礼记》说:“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老子对于人情提倡无为而治,他说:“绝圣弃智,民利万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社会学概论》 篇四

6、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8、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一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8、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11、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3、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19、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0、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22、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 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3、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简答题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有语言能力;人存在与一定的社会化环境当中。

21.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25、简述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首先是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外部的“输入” —资金、资源、劳动力、信息等的输入。城市的产值越大与其相应的“输入”的需要自然会越大因而城市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输入的经济社会要素也就越多越快输入和吸引所覆盖的地域也就越广阔。其次是城市的辐射力。一个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总离不开对周围地区多方面的“输出”和供应。城市的产值越高与其相应的“输出”就会越大从而城市的辐射面也就会越广阔且辐射的地域面积有时比吸引的面积还要广阔。最后是城市的中介力。随着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市场体系的扩大和完善社会信息服务的加强城市作为交通运输中心、商业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社会信息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强它的中介活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城市对区域的综合发展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

28、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2)理性化。(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论述题

10.试述家庭的社会功能。

5.社会学概论教案 篇五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6.《社会学概论》试卷二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3.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家庭 B.伙伴 C.企业 D.军队 E.学校里的班级 2.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人数众多 B.无组织 C.不稳定 D.非常规 E.自发性 3.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A.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4.越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5.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环境 B.人口 C.社会制度 D.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科学技术 6.以下属于发展社会化的是()。A.幼儿学说话

B.成年人工作后再深造读研 C.父母向孩子学习用电脑 D.职工接受职业培训

7.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可重复性 B.集体性约束 C.自我维护性 D.不稳定性 8.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原因有()。A.历史包袱沉重

B.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D.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9.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A.经济 B.声誉 C.年龄 D.权力 10.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合作 B.竞争 C.冲突 D.强制 E.顺从与顺应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社会控制 2.社会变迁 3.自致角色 4.初级群体 5.社会分层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D 4.C 5.C 6.C 7.D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AB 2.ABCDE 3.ABCD 4.ABC 5.ABCDE 6.BD 7.ABC 8.ABC 9.AB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使之符合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的过程。而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专指对社会成员的越轨行为进行预防、限制、禁止与制裁的过程。

2.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成变化的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

3.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是指人们通过后天自身的努力所获得的角色。4.初级群体:或者称为基本群体、基础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是指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面对面的交往、亲密合作特征的群体。

5.社会分层:一是视其为主观方法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二是视其为客观过程的界定,即认为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四、比较题(每题5分,共20分)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

答: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它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分)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它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2分)

不过,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1分)

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答: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领域之一,概括地讲,社会群体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特征是:(1)明确的成员关系。(2)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3)有限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4)持续互动与一致行动的能力。(2分)

社会组织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相对于社会群体而言,社会组织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单元。特征是:(1)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2)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3)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4)组织成员经常变更。(3分)

3.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答:(1)确立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1分)(2)研究目的和重点不同。(2分)(3)两种研究达到的最终结论不同。(2分)4.比较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

答:一般说来,传统社会与现代上有如下区别:(1)社会的基础产业与劳动方式不同,农业、手工劳动—工业、机器生产;(2)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程度不同,分工简单、分化低—分工复杂、分化高;(3)社会主要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不同,家庭组织、血缘关系—职业组织、业缘关系;(4)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同,乡村社区—城市社区;(5)社会开放程度不同,分散封闭—高度开放;(6)社会管理的权威基础和主要方式不同,传统权威、家长制—法理权威、科层制。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分)(2)学校(包括日托中心)。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1分)

(3)同辈群体。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即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分)

(4)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仅是个人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且是检验个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场所。(1分)

(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知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具有极强的舆论导向性和潜移默化性,对人的社会化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分)

2.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答:(1)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如夫妻、婆媳、妯娌之间易于发生矛盾和冲突。(1分)

(2)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它又可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此种情况下,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于应付,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被称为“角色紧张”。二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如一位警察为了秉公执法可能要处罚或逮捕其老朋友,而作为朋友他又不忍对不住自己的朋友。在做出选择是,他便处在角色冲突的状况中。三是在一个人扮演的单一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如一位推销员为了多推销产品,拼命地向顾客宣传产品的优点,但若是讲良心的话,他也应该向顾客讲明产品的缺点,此时他内心便出于矛盾、冲突状态。(4分)

3.简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答:产生的变化有:

①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2分)

②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3分)

六、论述题(共20分)

1.联系中国实际,谈一谈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意义。(10分)答:本题主要根据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体会为主,不准备给出详细的标准答案。主要应该抓住社会学的描述、解释、评价、预测登基本功能。应联系中国实际,举出合适的例子具体展开论述。

2.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10分)

答: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人口和社会三个方面。(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流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间上的流动,它调节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等都有可能导致社会流动。(3分)

(2)人口因素 人口与环境之间一般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一旦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势必会引起人口向外流动。另外,当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就会产生人口的压力或吸引力,出现人口流动,如果这种流动伴随着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那么与社会分层相对应的社会流动就发生了。(3分)

7.社会治理制度变迁和创新路径 篇七

一、社会治理制度变迁过程

社会治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 我国早期社会管理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则蕴含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意义。

1.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八十年代, 社会管理体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各项工作均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完全处于经济发展的从属地位, 当时还没有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直接表述。这个时期的社会管理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为减轻国有企业的非生产性负担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社会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单位属性, 个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均依附于所在单位, 生、老、病、死基本上均由单位负责, 当时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以政府的行政干预为主导。

2.90年代开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年代, 社会管理体制被定位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开始逐步从经济体制改革中分离出来, 不再被动地、单纯地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这段时期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更为突出,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教育体制成为重点改革领域。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对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教育体制进行了重点部署。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民生活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此外, 社会管理不再完全局限于政府力量, 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 民间力量开始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

3.20世纪初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 我国GDP增长迅速, 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社会建设和管理”列入“五个统筹”之中,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方面和必然要求。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完善社会管理, 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首次将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2007年, 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 十八大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由“格局”上升为“体制”表明社会管理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2013年以来提出“社会治理”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要求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治理”涵义明显发生变化, 蕴含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意义。这一变化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续,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 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 除了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外, 更为重要的是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扩大民众、社会参与度。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与以往的社会管理有着不同的内涵, 提出来的任务也是不同的。一方面要求国情和社会现实问题有着更深刻把握, 以理解和沟通社会;其次要求加强社会建设,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再者要求将实现多元化治理主体转变, 促进协同治理作为重要的目标。

1. 深刻把握国情, 了解社会现实

把握影响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一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复杂阶层结构;农村居民不断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收入差距难以缩小;城乡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 经济的粗放快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积重难返。一些不太合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如社会结构明显滞后于经济结构, 随着“单位人”已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的25%左右, 新的社会管理网络不健全, 远不适应需求。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经济社会运行失序, 就业不足, 社保体系欠缺, 城市化推进中流动人口大量出现及带来的种种问题等等。

2. 加强社会建设,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与原有的以维稳、控制为主要诉求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同的是, 社会治理语境下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实现社会个体、社会组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建设, 重在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加快包括收入分配、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改革, 逐步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服务体系。以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 实现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转变, 促进协同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 一方面通过公众参与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使居民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事务, 减少政府在公共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和负担。在社会体制创新中构建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同治理格局, 实现多元化治理主体转变。

三、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围绕社会治理创新几大任务, 实现治理主体、治理方式转变、治理重心转变, 从现实来看, 关键在于以下措施:

1. 构建社会参与共治机制

(1) 盘活存量的现有社会组织。改变现行事业单位体制, 改变社会服务由政府垄断性供给的格局, 建构主体多元、机制灵活、覆盖广泛、开放竞争的现代社会服务体制;加快人民团体职能转变;大力加强基层社区组织, 特别注意发挥社区在基层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2) 松绑体制外的社会组织。出台政府下放社会组织职能的权力清单。比如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取得前置许可外, 对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文体活动等社会组织, 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推动部分行业管理与协调职能的下放, 将更多地公共服务下放社会组织, 将更多的技术服务与市场监督职能下放社会组织;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 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发展平台, 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参与社会管理让渡空间。

(3) 积极推动社区自治。以满足社区公共需求为目标, 加大社区公共服务供给,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行政工作向社会工作的转变, 推进社区认同走向社会认同。建立社区协同治理体系, 完善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

2. 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诉求制度化安排

(1)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清晰而明确的界定政府权力范围, 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和社会过程的不合理干预。同时,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进政社分开,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 构建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建立公民权利实现的程序保障制度, 明确公民权利范围、实现权利的程序。尤其在有关公民切实利益的领域, 比如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流转、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工资标准、移民安置等领域;畅通公民维权渠道, 严格执行国家赔偿法等, 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 健全权利救济机制, 畅通公民维权的司法救济渠道。加快改革信访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 提升行政救济执法质量;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完善决策形成机制, 让群众诉求进入党委政府决策。通过推进公开、扩大民主等, 充分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建立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形成机制。

(3) 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促进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使其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为建立现代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提供依据;探索对社会组织的审批与监管互动机制, 制定社会组织评估办法和标准,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社会组织的监督责任, 尝试引入社会组织的财务审计制度, 建立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逐步建立起一个行政监管、财务审计和社会监督相互协调的监督管理体系。

3. 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重大突破

(1)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未来可以按照“加快整合、对接制度、提高水平、重点支持”的总体思路, 在国家层面应明确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融合。

(2) 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以钱养事”的事业单位运行新模式。改革财政投入机制, 建立对事业单位规范的业绩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促使其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 保障公益性;建立新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拥有所有权的政府把管理权交由事业单位, 由事业单位行使管理权, 充分保障事业单位的自主权;以事业单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为目标, 加快建立独立的事业法人财产制度。建立理事会、管理层和职工大会为主要目的的治理机制。

(3) 加快财税改革,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降低经济建设支出比重, 降低行政管理支出比重,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赋予省级政府一定的自主税权, 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培育地方主体税种, 扩大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放开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政策, 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辟更多的可持续的财源。

(4) 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加快城乡制度整合和待遇衔接。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特殊人群的分类保障制度。

(5) 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法治化水平, 加快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等方面的专项立法, 规范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过程;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打破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垄断, 适度引进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运作方式;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 建立质量控制与绩效评估体系。

摘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 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这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到“社会治理”。从早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 我国社会管理制度不同时期内涵明显不同。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应深刻把握现实国情, 加强社会建设, 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制度建设, 即构建社会参与共治机制;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诉求制度化;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重大突破。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制度变迁,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4 (2) .

[2]李培林.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 2013 (8) .

[3]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N].学习时报, 2012-10-22.

[4]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 2013-11-5.

[5]李友梅.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 2012年 (10) .

[6]周瑞金.社会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创新[J].炎黄春秋, 2012 (4) .

8.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 篇八

《谁统治美国》无情地戳破了这些神话。威廉·多姆霍夫在这本历经多次修订的著作中始终如一地指出: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有着自己的统治阶层,这些上层阶级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组成一个密切交叉的无形网络,犹如一只巨大而无形的手,操控着这个国家的运作,对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如果说美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并不在于它没有统治阶层,而在于这一阶层运用自己权力和影响力的方式。

构筑网络

乍一看,这种论调很有几分阴谋论的味道:一小撮金融寡头之类的人物,通过秘密的社会网络,隐秘而无形地操纵着他所在世界的运行。但这一次并非空穴来风——多姆霍夫所指出的企业共同体(庞大的董事网络及其结构性的联盟复合体)在美国确属一个突出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他也敏感地意识到了社交俱乐部和阶级认同对一个上层阶级网络构成和自我凝聚所起到的微妙而巨大的作用。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时,许多政治观察家都指出,两位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约翰·克里都出身于新英格兰老牌的贵族世家,都进入常春藤大学就读,在校时甚至都参加过一个极端隐秘的上层阶级内部精英组织——骷髅会。加入这个组织的人都要经受严格的遴选,遵守一系列纪律,毕业后常常互相予以秘密的支持。这种社交俱乐部性质的小型精英网络,在美国上层阶级中广泛存在,本书中所分析的“波西米亚丛林”就是这样一个网络。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的国家结构一直相对软弱、分权化且分散化,而社会力量则盘根错节极为强大。因此,国家有效地贯彻其意志而不遭到社会反抗的强国家形象,在美国历史上根本是一种极端罕见乃至不存在的特例。相反,美国政府在其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都是一个分裂的政府,完全向各种外部势力开放,由此,资产阶级的代表可以十分容易地向国家机构中渗透,国家权力也就容易受选举过程中宰制关系、企业共同体和政策研制网络的任命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统治力量隐藏在社会力量庞大和复杂的网络之中。美国更接近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强国家概念,即拥有一个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非常强势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其国家组织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这一阶级的利益——在这一点上,美国几乎是一个典型。

正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大于国家,美国的资产阶级一直分裂为多种狭隘的利益阵线并接受和鼓吹一种反国家的、自由放任的意识形态,他们也向来受益于这种状态。J.P.Nettl在其开创性研究中曾指出,英美两国都可以排除在“必须以武力推翻的国家清单之外,因为(这两国)根本没有这样的国家机器可供推翻”。其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的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已经完全为社会力量所渗透,美国的国家行为主体身份是不充分的,实际上常常受到社会集团通过各种途径来施加对政治和社会过程的影响。

这样说来,由一个社会学家来讨论“谁统治美国”的问题确实比一个政治学家更适合。因为要追溯美国的权力、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必须特别留意组成国家机器结构的各种正式组织、非正式网络以及共同规范,尤其是各领域的社会网络如何通过不断发展的横向联系网络,不断地相互促进和强化,最终完成对国家权力的掌控。

这其中的一个绝佳案例便是书中所提到的企业共同体之中的连锁董事会。多姆霍夫以清晰的网状结构图描绘出美国一些大公司董事之间形成的相互交叉、密切联系的内核圈,这种横向联系之强足以抵挡任何外来冲击,最终造成一种结构性的经济力量,牢不可破。2000年,美国前500家企业占全美企业57%的利润,因此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构成一种制衡力量。而在这个共同体的董事之中,90%以上都是男性白人,他们所在的企业为整个美国提供了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才真正掌握着这个国家的财富和影响力。

和蜘蛛织网一样,这一上层阶级的网络也是通过长时间精心编织起来的。如作者所言,“通过在各个董事会里的碰面,那些相互兼职的董事们培育出了一种社会凝聚力以及与他们经济权力相配的共同视角”,这样,当出现某些政治或社会事件时,他们便会倾向于持有相同或接近的立场,并自发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自己的观点占据上风。此外,他们通过空间上的隔离来保持自己的特殊阶层认同:他们远离已被低收入移民“污染”的老城区,迁移到郊外的上流社区。而俱乐部则培养他们骄傲的排斥态度和一种内部团体感。

中国的古话常说“官官相护”,那么,在美国给人的印象则是“上层阶级之间相护”,他们所结成的网络常常施加非正式的、但却强大的影响力,这种网络同样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平等,但却远比“官官相护”更加难以打破。并非只有中国才讲“关系”,也有美国特色的“社会关系(social network)”——申请学校、就业、做生意、政治游说等处处可见这一网络的强大而隐含的力量。父母是常春藤大学校友或捐助者的学生,同样进入常春藤院校的几率要高得多,否则,以当初小布什的学习成绩,是根本进不了耶鲁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科举或高考制度还比美国要平等一些。

在这样一个网络面前,基本上无人可以对抗,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新来者,最明智的、或许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入到“老同学网络”(old-boy network)中去,而他们的妻子被上层阶级的社交活动接纳也是其丈夫事业的一部分,这样有“贵人相助”,他们才能继续获得成功。表面上,他通过加入某个俱乐部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在事实上,通过这一过程,为双方都带来了增率缓慢而长期的收益,他获得了一种社会资产(social capital)。这样一个社会网络没有任何中心,因此,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某个中心在操控美国,但正因为它没有中心,它也就不可能通过摧毁中心的方式来加以颠覆。

一起来统治美国

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变化:奥巴马总统在“变革”的口号之下,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其“刺激方案”中大笔增加各级政府提供的穷人医保及联邦政府公共医疗卫生开支,力图将整个中下层阶级纳入利益分配中来。在过去几

十年里,共和党曾成功地将民主党描绘为劫中产阶级之富、济下层阶级之贫的政党,但长期来看,民主党现有的政策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把中产阶级绑在民主党的投票机器之上,使得共和党数十年内难以翻身。而共和党自去年大选败北之后,已日益显示成为一个与基督教右翼联盟的极端保守派组成的权力精英集团,排挤党内温和倾向的人士。

如果奥巴马能成功,则势必极大地扩展和巩固民主党选民的基本盘,激发更多中下层阶层的参政议政热情。美国的中产阶级长期以来持有这样一种理念:权力由全体人民所拥有,并经由他们同意,委托给政府去行使。这种“信托责任制”,如本书所言,在现实中遭到了挑战。虽然没有哪个集团和阶级公开地拥有权力,但他们实际上拥有着影响力。这一点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的:一个有着广泛人际网络的亿万富翁必然拥有比一个穷人更强大的社会资本和影响力,并更能运用这种影响力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正如中国现今的许多商业领袖也常常利用自己在读EMBA时所结识的“圈子”来相互增强力量,以获得一种彼此促进的长期收益。

然而从现实来说,一个社会必须使更多、更广泛的阶级一起参与到整个政治和社会进程中来,直至所有公民,否则都是令人不安的。确实,美国的政策研制网络和公共舆论也常常掌握在权力精英的手中,但至少一些备具争议的社会议题通过广泛的传播,能使得尽量多的公民参与进来,它们包括堕胎、同性恋婚姻、死刑、枪支管制、学校祈祷以及色情业。在这个议题上,不同的民间团体、社会组织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奥巴马政府兼济下层阶级的策略虽然有着政党利益的考虑(赢得这部分选民的支持),但客观上也会增强这部分民众参与这一议题的积极性(因为关涉他们切身利益),从更远的时期看来,也会使得这些相对底层的民众更深地参与进“统治美国”的议程中来。

在美国,各种不同的利益团体和民间组织通过政策研制、公共舆论和政治游说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另一本著作《在华盛顿代表上帝》中曾集中讨论宗教团体在美国政治游说中的力量,虽然美国宪法严格坚持政教分离,但事实上宗教团体对堕胎、同性恋婚姻、死刑等重要议题上的观点都具备极大的影响力,宗教社团也是美国“最大的非精英团体”。总体而言,美国社会推崇个人奋斗的价值观(所谓“美国梦”),虽然宪法保护结社自由,但劳工组织等中下阶层的社会网络却不如一些欧洲国家强大,而资产阶级的垄断性却远甚于欧洲,这也是美国权力精英网络能牢不可破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国普通民众以往很难与社会性的权力网络相抗衡,他们既缺乏阶级认同,也很难在一种极端分散的状态下形成统一的政策主张;而且,由于许多政策研制和民意塑造工具都掌握在精英手中,人们常常发现自己无法公开反对权威人士的观点。但现在网络提供了一个意见公开交流的平台,使普通民众也能够在大范围的讨论中形成自己的清晰主张,而要影响他们的观点则与以往相比更为困难了。正如作者多姆霍夫所言,也许下一次社会变迁将以预想不到的方式,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发生,这也是他自1967年以来40年反复修订本书达5次之多的原因,因为这样才能确切地追踪和描述美国政治社会背后那只无形的手。

9.社会学概论简答题 篇九

1、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论述是什么?

答: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二个论点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③马克思主对“社会”的第三个论点是: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简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首先,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车学基础上与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个人的需要并不只体现个人的意志,也是体现了个人需要的社会意义。因为人从来就不只是指自然的人,而是指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所表达的需要,体现了人之所以谓人的本性。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是的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是在人的需要的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头脑,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一定程度的理智表现,而动物则是兽性、生理上、本能的表现。但人性与兽性却又不能完全分开,毫无联系。恩格斯说得好:“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选或少一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最后,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首先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再提高到为了满足高级的享受的需要,最后提高到为了满足最高级的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类生产发展三阶段,也是满足需要的三阶段,更是人类为生存而斗争进步到会享受而斗争,再进步到为发展而斗争的必然过程。

3、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答:①交往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个人和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②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提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一切交往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物质基础,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无从发生。③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生产就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因此,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交往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④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马克思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是任何另一种交往珠基础。

4、马克思五种社会经济发展形态。

答: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

5、马克思认为社会变迁的在主要内容有哪些?他是如何看待社会变迁的?

答: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经典性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点:(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哪些观点?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方法论是历史唯物论。它认为社会现象是可以被认识的,经验先于理论而存在,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整体与联系的观点,历史与发展的观点,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定义社会的?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3)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8、试论马克思主意的阶级理论。

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的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9、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几个论点

答:(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 特征是劳动。(3)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10、社会学创立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

答: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社会学产生的科学条件: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已慑得许多重大成果。这就引导社会思想家用精确的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

1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答:①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看待。②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③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④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容、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⑤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12、社会学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或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①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学地参与社会生活。②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贡献。③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④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做出贡献。

13、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观察法,试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14、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科学发展的产物。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者以自然科学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他是时代的呼唤。

15、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渊源已久。当孔德和马克思、恩格斯在时,基于孔德所创立的社会学在理论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和孔德在政治活动中的反动政治立场,遭到过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的批评,但并未因此否定孔德所创立的社会学。至列宁1894年发表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引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经典性的定义来批评当时俄国以米海洛夫斯基为首的持主观主义社会学观点的民粹派错误观点与方法时,提出马克思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提到了科学的水平”,因而产生了后来曲解列宁的说法,错误地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替代社会学,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必再要进行社会学的研究了的看法。这个看法影响所及,致使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取消了社会学,而新中国1949年建立后,也逐渐完全停止了社会学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这种替代论的错误认识,虽然经过1979年社会学座谈会,对社会学拨乱反正后恢复了,但二者的关系并未得到完全的澄清。现根据我们的认识,认为二者关系可以基本上以下3点: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扎根于具体科学之中,才能更加充实地发展自己。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什么“替代论”、“取消论”是错误的。

16、为什么说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

答: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人的行为动力不是直接来自于生理需求和本能,而是来自于需要的活动。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追求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目的。这些目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所谓物质利益,包括如食物、住房以及健康的护理等。成长条件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和智力方面成长的机会,即受教育的可能等。社会关系包括人们之间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精神食粮包括人们精神方面需要的供应,即所谓文化食粮。如上四者,在每个人的不同年龄、不同生活境遇中其分量和方向是不等的。一个幼儿需要更多的健康护理,一个青少年则需要争取多些学习的机会,面一个成人则需要较好的物质利益和比较顺心的社会关系。一个普遍工人、农民更多地追求前三方面的目的,而一个作家或教授,则更希望多得到一些精神食粮,所有这四个方面的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积极的动力源泉。

17、谈谈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答:①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从宏观上指出了作业成绩的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则从微观上阐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②社会需要理论提供了我们建构社会学理论的牢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从人类生活的最基础的生产关系开始分析的,马斯洛则从人类的心理活动作了应有的补充。二者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入门途径。③关于需要的最高层次,结合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生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18、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想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19、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答:①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③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④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20、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答: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1、简述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和类型。

答:第一,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第二,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第三,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和行动能力。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群体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规模、功能、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群体成员的身份与职业都可以成为区分社会群体的标准。在社会学中,通常按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把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两大类。

22、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特点。

答: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初级社会群体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②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期交往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间的界线。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在的。③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个人的自学性来维持关系。④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亲密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⑤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对于那些在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足。⑥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足手段是多方面的。

23、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受影响的因素。

答:社会组织目标的确定主要受环境的需求、组织的资源、组织能力、上级指令的影响。社会组织的目标首先是由与之有能量交换关系的环境的需求决定的。一个组织如果不能满足环境的需求,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社会组织运行的本质是对原材料的加工,因此缺乏资源,组织就会陷入“匚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它就不可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社会组织本身的能力强烈制约着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组织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及其生产力——将资源加工成产品的能力都影响着组织目标的确定,起码影响着目标的数量指标。上级指令对社会组织的目标的确定常常生发直接影响。组织大多处在层次体系之中,为了实现整体利益,某些组织常常收到来自对它具有指挥权的上级的命令,即要求它实现某种目标。在这里,权力责任关系在起作用。

24、社会组织的独特特征。

答:第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计划组织起来的,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因此其目标比初级社会群体目标更加固定。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担负一定的社会任务而成立的,因此建立之初其目标就简单明了。第三,社会组织成员间不那么亲密。由于组织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内部成员之间是工作关系,对事不对人,因而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少带感情。第四,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5、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答:社会组织作为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社会群体,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组织从环境中获取原料,向环境输出产品。社会组织对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

第二,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社会组织对环境的交换和依存关系,决定了它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2)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26、简述符号相互作用论。

答:①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②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人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③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④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为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27、简述时尚的类型。

答:时尚可以为分热、时髦和时狂。热是一种流传较为迅速、存在时间较为短暂的流行现象。时髦是众人对新颖现象的追求和效仿的社会现象,它存在时间较短,但对人有较明显的刺激或引诱。时狂是时尚的一种极端表现方式,是人们为追求时尚而表现出来的狂热的行为现象。它一般影响大,对人的影响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28、简述家庭的起源和发展。

答: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式。①血缘家庭。这是家庭发燕尾服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婚姻集团是按照辈分区分的,即辈分相同的男女五为夫妻。②普那路亚家庭。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上的家庭,已经禁止近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最后逐步发展到也禁止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它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③对偶家庭。它是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的过渡。④一夫一妻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期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交替时期由对偶家庭发展出来的。

29、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一,经济功能。第二,生物功能。第三,抚育和赡养功能。第四,休息和娱乐功能 30、简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传统婚姻家庭特征:

1、传宗接代是婚姻的目的2、用包办方式缔结婚姻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利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现在的婚姻家庭: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制

3、男女平等

31、社区具有哪些特征(要素)?

答: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②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③共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④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⑤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32、简述社区的分类。

答:社区可以其构成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的分类方法有:①按社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或功能分类。可以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宗教社区。②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地域广狭分类。可以分为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③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④按社区的多元综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33、社区与社会的区别。

答:社区(或公社)、社会两个概念是腾尼斯首先使用的,原来是指两种对应的人群组合形式。社区指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亲密的关系之上的、聚集程度高的有机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则指建立在利益和目的之上的机械的统一体。社区与社会都是人类的组合形式,社区也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社区与社会又有明显区别:社区是具体的人类社会形式,社会则较为抽象;社区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亲密,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缺乏感情色彩;社区中的居民是一个个实体,他们在心理上是相通的、表现为社区意识,而社会中的人是抽象的角色;社区强调地域特征,社会不强调地域界限。

34、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2)城市居民以公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3)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35、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各自形成的途径和特点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 农村社区是以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是与城市有本质差别的另一类社区。典型的农村社区具有如下特征:居住方式大聚居,小分居;产业以农为主,社区居民以农(包括农林牧副渔)为生;人际关系重血缘、地缘关系;生活水平低、自给性强。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农村社区的典型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农村的产业结构。在许多靠近城市、或接受城市辐射较强的农村,工业已获得迅速发展。在某些农村,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主要不再是农业,而是工业。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无论在物质生活方面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在向城市看齐。这样,以原来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农村已有许多不适之处,但我们习惯上仍称他们为农村,其中包括那些已经工业化了的农村。这与我国的户籍制度等因素有关。也有人称这些已经工业化但尚未成为城市的社区为中介社区。城市社区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另一类社区,它是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要活动的社区。从理论上来说,从人口的聚居程度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区分城市和农村是不困难的,尽管城市和农村是不困难的,尽管城 市和农村的界限不那么截然。一个城市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但这种社区不像村落式的农村社区那样,社区特征很明显。比如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都远不如农村社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力越来越大,周围农村的生产、生活受到城市的强烈影响,以至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一个中间过渡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划定城市社区的界限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几个大城市连成一片的情况下,城乡划分就更加困难。因为社区基本上不是行政区划的概念,而是着重其生活共同体的意义。正是如此,在一个城市中用行政区划的方法来界定社区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一条街道两旁的居民可能有很多联系、一侧的居民可以使用另一侧的服务设施。这样,用街道作为边界来划分社区就有不妥。因此,在研究城市社区时要注意到它的边界是模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整体性的增强,社区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

36、简述我国知识分子的构成特征,以及他们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的表现?

答:知识分子阶层的特征是:①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②脑力劳动者;③依靠脑力劳动的收入为生活来源。凡是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人,都可属于知识分子范围。具体地讲,知识分子包括医生、教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律师、作家、诗人、艺术家等。由这些人组成一个特殊的脑力劳动阶层。知识分子是依靠自己的脑力劳动为生的精神生产者,他们和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为生的物质生产者一样,都是劳动生产者。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这是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的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是会加倍努力,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做出更新更大的成绩。

37、试述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的关系?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的区别。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赵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38、如何看待城市化中的发展动力?

答:城市化、城市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但一直比较缓慢。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纵观世界城市过程,如下几个因素对它发生了积极:①经济发展。首先是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近代以来,工业化极大地失去了城市化。近现代工业要求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要求便于工作捷的交通、运输及商业服务,这些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因此,近现代大工业大多兴建于城市,这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②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管理机构的完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③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高了现实条件。农村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相结合失去了城市化的进程。

39、分析我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答:1.城乡差别是继城乡对立之后出现的第二种城乡关系类型,它表现为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明显差距,即城市优于农村。城乡差别由经济、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造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城乡对立被废除后,城乡差别是它的自然继替。城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效率使城乡经济之间出现差距,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也使得利益向城市一方偏离。只要不是用强力来维持,城乡差别就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震荡。但是城乡差别毕竟不如人意。人们希望城乡平等、城乡协调发展,正像城乡差别不能用强力来维持一样,城乡差别的消灭也不能用强力,而只能靠经济发展、互相支持和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实现。2.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我国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小城市(城镇)建设对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农村的必由之路。但8亿农村人口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盲目发展大城市的老路。小城镇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小城镇建设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0、什么是城市化?试分析其动力。

城市化的含义: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使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纵观世界城市化过程,如下几个因素对它发生了积极影响:

城市化的动力:第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城乡差别;第四,城市的中心作用

39、试述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城乡对立的局面。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农村的落后,其原因有:第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率低,难以在短时间内改革落后面貌。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不但国家将投资重点放在城市,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的剪刀差向农村收取积累,支援城市建设。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面对城乡之间的明显差别,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政策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此,我国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①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②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③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

40、论述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有哪几种?

(1)优先发展农村(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3)优先发展城市

41、简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改革方向。

特点:第一,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第二,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第三,行政推动。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担任。其作用是既给人民生活以保障,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农村保障水平低,城市的社会保障带来社会流动困难,并使一些人滋长了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高福利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城乡差异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改革方向:第一,改革城市原有的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完善保障项目;完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体系。第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发展社区服务。第四,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系。

42、社会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普遍性。②变异性。③相对稳定性。④阶级性。

43、简述社会制度构成的四个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支持和维护该社会制度的存在。它包括社会学说、社会理论、社会价值观等。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作为人们以往活动经验的结晶,它指出在既定情况下人们该如何行动以保证更有效地达致自己的目标。组织系统是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运行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它是社会制度的实体。组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目标和任务的载体,是该社会制度的所包含的规则的实践者。组织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是依照行为规则系统实现目标的有组织的人们的行为系统。它包括各类相关组织和机构、组织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设备系统是社会制度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它既包括实用的设备,如从事工业生产的厂房、工具和资金,也包括象征性的设备,即有助于人们顺利活动的符号,如校徽、商标、旗帜等,它们都是该制度的代表性符号。

答: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在这四个要素中,概念系统、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的“灵魂”,组织系统、设备系统是其“躯体”。

44、社会制度的功能有哪些?

第一,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第二,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第三,对社会起整合作用。第四,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45、简述社会舆论的大众传播特点。

答:社会舆论是靠大众传播形成的和扩散的。由于某一现象引起大家的兴趣,于是众人纷纷 成为此一现象的评论员、宣传员,众人传议,不胫而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口头传播是大众 传播的主要形式。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工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真正的社会舆论还 是要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意见的互相碰撞形成。

46、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①社会舆论也称公间,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是非曲直之评价。因此,它对少数人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导、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②其内在机制是:社会舆论作为一种主人性意见,会对少数人的、与众人意见不同的言行产生环境压力,少数人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自外于众人,会改变或放弃原来的言行,与众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③社会舆论可产生两种控制效果。当它代表社会正往义是一种正确意见,它有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但是,社会舆论未必总能对社会现象给以正确评价,特别是对于新生事物,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它的控制作用就属于消极的。

47、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 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与非、善于恶、正义与非正义之类评价的标准。道德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后果三部分构成。道德原则是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原则,比如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道德规范是以道德范畴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行为善恶的准则。道德范畴主要包括义务与良心、荣誉和幸福两对范畴。义务是同使命相连的,是社会对角色的要求,具有利他性,良心则对自己的义务行为起调节、监督作用。荣誉是社会对义务行为的奖励,幸福则是个人对社会给予荣誉的体验。道德后果包括道德评价和道德责任,前者为后者服务。道德评价可以使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认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的道德感、道德意识,实际上是社会或群体价值在他身上的内化。如果一个人有道德感,那么当他做了不利于社会或群体的事之后就会内心焦虑不安,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做了有利于社会或群体的事,内心就舒畅。道德就是靠这种机制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的。道德基本上属于内在控制方式,即通过人们的良心发现起作用。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在于一个人要有道德意识、道德感。这就需要社会进行道德教育、褒善贬恶,并形成道德压力。

48、越轨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答:越轨行为,顾名思义,它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犯罪是一种越轨行为。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犯罪是程度最严重的。他触犯了国家法律,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49、越轨的社会原因有哪些?社会越轨有什么影响?

答: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何以发生。有社会失范论,亚文化群体论,和标签论。社会越轨的影响,1.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2.破坏正常的社会生活,破坏大多数人的利益。50、越轨行为的判定标准。

答:根据对越轨行为的界定,我们强调了要以群体或社会的规范为标准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越轨,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其适应范围,超出这一范围,它就失去了作为评判标准的资格。同一行为在某一背景下被认为是越轨,在另一种背景下,则可能被认为题上正常行为。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另外,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由此看来,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适用于行为者的群体和社会的规范,这里要考虑许多具体因素。这样判定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51、简述标签论是如何解释越轨行为的。

也称标定论,他认为许多越轨行为是社会上的某些人或群体对某一行为为下定义、贴标签的结果。某些行为原来无所谓越轨、不越轨,但当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或群体认定他是越轨并给它戴上越轨的“帽子”之后,这种行为就成为越轨行为了,而且,一旦某一行为被贴上越轨的标签,行为者也往往被赋予越轨者的身份,社会就会以此种身分对待他,这是容易造成他再次越轨甚至是更加严重的越轨。标签论认为,常常是社会地位高者给社会地位低加标签。因此,标签论实际上反对乱加标签,它认为乱加标签是不平等、不工整的,并可能造成真正的社会恶果。

52、社会控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

答:1.习俗,道德和宗教 2.政权,法律和纪律 3.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

53、社会控制的功能有哪些?

第一,维护社会秩序。为了社会的稳定,统治者或社会利益代表对某些不能实践行为规范的人们实行控制。第二,维护正常生活。人们总是希望在有秩序的社会里生活,社会控制是保护社会有序的条件。没有一定强度的社会控制,正常的秩序无法保证,人们平静的生活就不能实现。

第三,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式有二:一种是急剧变化,通过暴力来打破旧社会,创立新社会。另一种是在正常秩序下逐步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有时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中,不可避免地他人发生矛盾,因而社会控制就会把这种矛盾控制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此外,也不能忽视社会控制的消极作用,因为严厉的社会控制会激化矛盾。

54、待业和失业的异同 答:待业是我国用来表述有劳动能力的人等待就业善的概念,它指的是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所处的状态。失业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来有职业的劳动者因种种原因而失去职业和劳动岗位,处于待雇状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失业。二是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这实际上也是失业。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劳动力相对过剩造成的,失业现象受社会、经济、人口、技术进步、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

55、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如何?

答: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任务和目的都是帮助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失业、贫困、疾病、生理缺陷而陷入困难者。但是二者又有差异:第一社会保障是国家心法律形式规定的保障人民生活的一套制度,是关于何种社会成员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享受保障的一套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第二,社会工作的范围比社会保障稍宽一些,比如一些志原服务组织的服务活动就是在社会保障之外的,但它发球社会工作。第三,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全,以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工作则更多着眼于受助者困难的解决及其内的发展。

56、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①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②维持社会稳定。③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④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⑤社会保障对对社会的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但也有反功能。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种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社会保障高度发展之后,特别是在衽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们潜在能力的发挥。

57、什么是社会保障?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社会保障具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等特点。

58、社会关系失调表现。

答:①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②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③社会结构失调;④社会解组。

59、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首先,社会关系是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交往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关系。只有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才能形成社会关系。另外,社会关系又不同于个人关系或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是某种个人关系或人际关系普遍化之后性策划能够的。也就是具有相当数量的两类人之间的一般关系,而不是单纯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但人际关系更强调相互作用的个性特征,而社会关系则是指它包含的共性方面。60、我国人口问题现状。

答:①人口数量庞大。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由东往西逐渐降低,分布很不平衡。②人口素质低。61、简述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实质、表现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人口问题的成因:第一,政治原因。人口在我国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系。片面宣传人多力量大,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进行不公正的批判,使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有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仍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 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人口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解决的具体办法:

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加强管理;

二、是大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三、是大力发展经济,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之间的矛盾。62、简述人口问题的实质。

答: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在人口中劳动者少、消费者多,入不敷出即产生人口问题。这种入不敷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是人口中劳动人口相对不足;二是劳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三是资源匮乏,不能实现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问题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人口相对过剩。实质上,这也与人口素质低有关,因此,人口问题也是人口数量与素质失调造成的。63、列举我国在20世纪发生社会变迁中发生的哪五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

答:第一件大事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它是由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件大事是1949年,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28年的艰苦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家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件大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四件大事是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第五件大事是五四运动既是一场政治革命运动,也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的运动。

64、简要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答:引起社会变迁的最原始的动因有自然(或曰地理)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变动、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变动等。

65、引起社会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的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变动 66、社会现代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②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③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67、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政治上的不独立,经济上成为别的国家的附庸,人民生活难以摆脱贫困,需要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矛盾的等。68、社会现代化有哪些内容?

第一,以工业现代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增长,还表现为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现代化。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应,没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就很难推进的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第三,文化、科学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道路。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现代化等等。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

69、《增长的极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增长的极限》的中心论点是:人口的增长、粮食的生产、投资的增加,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都具有一种指数增长的性质。也就是说,过一段时期,就增加一倍,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社会在今后100年内某一个时期达到极限。原因就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物的程度也是有限的。70、现代研究方法有那些主要的特点?

答:①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②方法的科学性。③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71、设计问卷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提问的语句要简短,使人一目了然。②避免提带有双重含义,即一题两答式的问题。③提问题不应带有倾向性,因为带倾向性的问题可能造成诱导。④不要提胁迫性问题,即由于社会价值、社会文化等压力使调查对象不得不作某种回答的问题。⑤不要直接提敏感性问题。⑥不要问调查对象不知道或走出其知识范围的问题。72、什么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操作化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包括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和研究假设的操作化。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拟定调查提纲是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功能是指出为了说明概念、检验假设要收集哪些资料。调查提纲有粗细之分,由思路变为大纲,再变为细纲。这一提纲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过程。在拟定调查提纲时要求:围绕调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研究假设拟定提纲,提纲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调查表格的设计是对调查提纲的进一步具体化,其中包括指标和项目设计过程。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念,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实际上也是设计具体指标的过程。另外,调查表中,常使用一些短语或语句来征求人们的回答,用以反映某些问题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短语或语句称为项目,有的称之为题器,即反映某一问题的工具。显而易见,把抽象概念和大问题变为具体概念和具体问题以至项目或题器,就是把研究课题具体化、操作化了。73、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答: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代表人物,齐国稷下的学者。据司马迁说,他的年代在孟子以后。他曾到过许多诸侯国宣传他的学说,而且受到厚礼款待。他的学说的一些片断,保存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还提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说他用这种学说来解释社会历史变迁的原因,但他并没有说明这种学说的具体内容。《孟子荀卿列传》中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意思是:邹衍认为自从天地开辟以来,五行五德轮流替换,治理天下的人各有恰好配合的五行五德,那些表现预兆的感应现象就是如此的。另外在《文选·魏都赋》注中引《七略》的解释说::“言士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照刘向的这种解释,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这种学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而且有必然的趋势。但是它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循环的过程,从而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和命定论。以上材料可以作为对理解邹衍“五德终始”说的补充。74、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答: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随着自然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考古学和地质学所取得的新发现,解开了自然界之谜,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给神学和宗教迷信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奠定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产品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它又反过来促进其他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早期的社会学家专心致志于“硬”科学的发展,希冀能以自然科学的规律应用于对社会的研究,以便为解开社会之谜提供另一把钥匙。75、简评“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评价:①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工业化、民主化、科层化)。②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76、阐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

这是一种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虽然各国现代化的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他们所具有的条件也不同,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却经历着相同的过程,从而表现出相似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管理上的科层化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从其内涵看,趋势同论只是不同社会之间的现象、特征、过程的相似,而不是指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从现代化现象看来,趋势同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它不是一种科学和理论,因为由于各国的情况纷繁复杂,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尽相同,如果按此理论,必然会使一些国家走上歧途。我们应当批判吸收 7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五种需要。

答:(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需要(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78、社会工作产生的一般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的失调,社会解体等。7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1)双方需求的互补性(2)态度的类似性(3)双方距离的远近(4)交往频率 8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

(1)环境因素(2)结构性压力(3)一致的信念(4)催发因素(5)宣传鼓动者(6)社会控制力 81、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是指一个人在他的胜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合。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82、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其总的特征是职位分层、权力分等、职权相等,实行严格的上级对下级的指挥和管理,下级对上级服从与责任的工作制度。在组织工作中,对事不对人。

科层制的功能:正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负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陈胜的跗面影响。83、试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破左的思想束缚、建立、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发展了乡镇企业,吸收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架起了沟通城乡的桥梁。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

84、如何看待社会环境剥夺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生存环境中,当某一国家或群体处于劣势而陷入贫穷之后,不发展的依附理论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夺,使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落后的不利地位。这是国际范围的环境剥夺。一些学者在解释西方国家穷人的境遇时指出,他们必须同把他们引入歧途的恩赐做斗争,同那些稍比自己富裕的人做斗争。因为后者同他们有一种感觉得到的竞争。这对社会环境剥夺的微观描述和解释。85、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性表现为它遵循一定的程序。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选题、准备、实地调查和分析总结四个阶段。选题时要考虑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备阶段的工作有提出假设、设计调查提纲及调查表,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组织准备工作;实地调查阶段主要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工作;分析总结阶段包括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和转写调查报告。86、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答: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方法论,它是思想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在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第二次层次是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它是调查研究中人们收集资料的 行为类型或模式;第三层次是具体技术,是收集和整理、分析资料的实用技巧。

87、试述“经济人”、“社会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策略。或(请简述“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涉及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他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是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而遭到批判。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而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影响。88、什么是社会交往?试述其意义。

答: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社会交往的意义:(1)社会交往有利于人的成长。(2)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3)

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89、简述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答:所谓阶级外部的游离化,指在社会的基本阶级集团之外,由于社会阶级分化的不断活动,一些从社会基本阶级分离出来,独立存在的次一级阶级集团,它们游离于社会基本阶级之外,但 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基本阶级进行活动。这些阶级也叫阶层。90、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答:科瑟尔的冲突论所强调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主要是从结构功能观点的框架之内来讨论社 会冲突。他主张社会体系内每一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但在这种关联里,一定会出现有紧张、失 衡和利益冲突等现象。不过冲突也有助于巩固一个松散的具有结构性的团体。在一个似乎出现失 去整合的社会,如果同另一社会发生冲突,很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整合的核心。

四、简答及论述题:

1.社会学的基本特征:A、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B、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C、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D、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公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E、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1)两者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是 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2)两者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功能:A、学习社会学,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B、增长社会管理才于,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D、为发展边缘科学和多科性综合研究做出贡献。

4.社会需要的涵义: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5.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A、传授生活技能。B、教导社会规定。C、指点生活目标。D、提供角色人选。

7.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期的二十年间,先后经过社会化的三种不同场所,这就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这三个场所虽有先后,也有区别,但互相配合、互相重合,牵连在一起,人们的个性主要就在这样的场所中逐步形成的,家庭成 叫之间的关系,是血统和亲属关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是年青人发育成长的摇篮。学校中的师生和同学关系,是相互交流知识、思想的关系,严肃而认真,理多于情感,是人们生活的庄严殿堂。而邻里社会却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大社会的雏形,情况复杂多变,对人们个性的形成,人生观的塑造,起着决定性影响。

8.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A、它是有目的的组织起来的群体。B、它的目标简单、明确。C、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D、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E、社会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9.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活动成效的高低。

10.社会交往的意义:A、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B、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C、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11.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12.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A、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B、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C、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13.社会分层需要论: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 A、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B、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C、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D、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该理论的观点认为,衡量分层位置上的重要性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功能不可替代。另一个是地位联系别人的程度,联系程度越大,重要性越大。

14.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A概念系统。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B、规则系统。社会制度包含一套活动规则,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C、组织系统。制度的有形代表就是它的组织系统,用于推动和检查它的执行。D、设备系统。设备系统包括实用设备象征设备。15.社会制度的功能:A、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B、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C、对社会起整合作用。D、传递社会文化。16.社会制度的特征:A、普遍性。B、变异性。C、相对稳定性。D、阶级性。17.社会控制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保持社会安定,统治阶级或社会利益的代表力量就要对越轨行为进行控制。(2)维持正常生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就要动用社会控制手段对破坏生活秩序者予以约束制裁,缺乏这种控制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3)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社会就不能顺利发展。社会的正常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的有序是依靠社会控制来达到和保障的。(4)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另外,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僵硬的社会控制常常会积累矛盾,酿成更严重的社会冲突,冲击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能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18.社会问题的成因:A、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原生环境问题;二是与次生环境的问题。B社会关系失调,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

19.社会工作的功能:A、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 B、挖掘受助者潜能,促进其发展; C、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 D、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20.社会保障的特点:A、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社会保障方面则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良好的保障和福利,农村居民所得到的保障很少。B、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城镇居民的保障和福利由国家(或企业)包揽下来,在农村主要是靠农民自己力量解决问题。C、行政推动。社会保障是借助各级各类组织运行而起作用的。使行政管理体系同社会保障推行体系合一。政府和与政府密切相关的群团组织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者和有效执行者。D、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级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21.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从广义上讲社会流动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上的社会流动一搬反指个人在社会地位的变化。由于划分流动的标准不同,因而流动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A、按流动主体分: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B、按流动方向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C、按流动参照物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22.社会变迁的原因:A、自然环境的变化。B、人口的变动。C、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最终引起社会的变迁。D、社会生产力的变化。23.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1)内容:第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它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没有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很难推进和持久。第三,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所有人类创造的文化的各方面都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城乡一体化是二者繁荣到一个水平上,打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分彼此,融为一个新一体的现代化。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组织管理的科层制。第六,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2)特征:A、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B、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C、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24.社会趋同论: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休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25.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内容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B、政治现代化。C、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D、城乡社区现代化。E、群体组织现代化。F、人的现代化。他的特征:A、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B、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C、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26.社区的构成要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包括土地及地域中所能提供的资源。这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生活的依据。(3)共 同的社会生活。这是社区的本质特征。(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风俗和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区其文化不同。(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27.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A、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C、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2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与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到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

29.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1)交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个人与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2)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一切交往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物质基础,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无从发生。(3)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社会交往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4)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马克思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是任何一种交往的基础。

30.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着推动作用;反之,则是对社会发展起着阻滞作用。3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主要理解和掌握马斯洛需要论的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32.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乡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由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A、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到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B、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C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33.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阶级必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34.试述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刺激劳动潜力;(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5)社会保障的反功能。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或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在实行高福利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求进取。35.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具体做法:(1)对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采取没收的办法,即没收官僚资本。(2)对于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广大农民的办法来解决。(3)对于资本家阶级,采取了赎买的政策。1956年基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将长期存在。36.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表现为人口数量多;素质低。成因有:政治原因;人口惯性;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A、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和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B、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C、人口文化程度低,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D、老龄群体迅速扩大,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办法: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7.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特点:A、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B、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C、行政推动。D、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A、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B、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C、发展社区服务。38.城市社区的特征:(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2)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3)成员的异质性高。(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6)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39.城市化的动力:1)工农业经济的发展。2)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4)城市的中心作用。40.农村社区的特征:(1)居住特征: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2)产业特征: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3)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占支配地位;(4)生活特征: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同质性高。41.为什么说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①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②社会问题直接给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③社会问题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42.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主要包括老年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和失业保险。它具有行政推动、非营利性和社会福利性等特点。

4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社会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的。A、党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战略布署,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学说的光辉体现。B、人们的社会需要是推动个人或社会集体前进的重要的动力,重要的激励因素。C、“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较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我们应善于掌握这个规律,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44.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A、它是自然形成的。B、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C、一般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D、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E、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A、它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B、它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C、它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D、它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45.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1)仍存在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2)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3)独生子女问题;(4)老人赡养问题;(5)离婚问题。

46.影响人际关系和因素:A、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B、态度的类似性。C、双方距离的远近。D、交往频率。47.科层制的主要特征:A、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B、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C、组织面员都具备各专 来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D、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来的所有者。E、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玩例外地普遍适用。F、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48.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习俗与道德的区别:A、约束力不同。B义务感不同。道德与法律的区别:道德与法律在产生的时间,形成的方式上都有不同。具体在于:A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B、二才的支持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强制力支持,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的支持。C、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49.手段——目标论: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段——目标论”。他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合法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他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上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不一定能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提供条件,达成目标。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一定的偏离,属于越轨行为。50.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劳动就业问题是批地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解决隐性失业和体制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主要有:A、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B、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集体、个休经营,这对缓解就为大力有很好的作用。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为了不使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严格控制人口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D、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为了不使失业和待业问题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51.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是中外古今社会思想中一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论点。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按着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52.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

1、1911年的辛亥革命;

2、1919年的“五四”运动;

3、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消灭了延续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上一篇: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下一篇:永不言败的我中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