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义》读后感(共11篇)(共11篇)
1.《专业主义》读后感 篇一
专业主义读后感
看完了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书中对什么是专家进行了经典的阐述:专家是要控制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专家必须具备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
《专业主义》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专家都无一例外地将顾客放在第一位,而通过考虑顾客的顾客,可以把目标领域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就为重新审视现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机,并且有可能赢得机会,为直接的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
专家需具备的4种能力中,我最关注的是讨论的能力。因为讨论的能力不同于其他能力,他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而取得提升。全通的团队是年轻,有朝气,渴望成功的。讨论是我在团队管理中最经常用到的方法。通过讨论,群策群力,了解团队组员的思路和新想法,促进问题的解决和项目的进展,但是之前的讨论是不成体系的,是粗放的,看了《专业主义》,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我有了新的认识:
避免对企业发展无益的讨论。多人的讨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往往会脱离讨论的本质,偏离讨论的主题。而一片祥和,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对上司的吹捧和追随的行为也是要坚决予以禁止,提倡沉默并不一定是“金”,缺乏事实基础与不符合逻辑的意见,以保持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发言以及随声附和的态度为众人所蔑视,提出反面意见或疑问则要受人欢迎。
讨论要符合逻辑。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建立假说,之后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讨论中的提问和反驳都必须符合逻辑,否则就会陷入诡辩的境地。讨论伊始,我们就必须对讨论的主题进行验证,确保符合逻辑;符合逻辑的提问,是不能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需要机智的提问,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反驳的目的不是击倒对方,而是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是为使讨论进行得彻底而充分。符合逻辑的反驳首先要“守”住自己不受到攻击;其次攻“破”对方逻辑的薄弱之处,指出对方目标的错误;最后双方共同“离”开最初的讨论,转移到最佳境地。
在通读《专业主义》全书之后,很多内文标题的提出和正文的阐述我并不能够理解,常常感觉读起来很吃力,无法理解。佛说“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我自己有个误区,就是希望能够从书上,从其他人身上汲取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经验,其实真正要点亮自己心灵的火,是源于自我内心的。
专业主义读后感
2.《专业主义》读后感 篇二
一、我国的公民新闻实践
新西兰学者Luke Goode认为, 公民新闻是指一系列基于网络的、普通用户参与的新闻实践。它包括对当前事件的博客写作、照片和视频分享以及发表目击者对当下事件的评论。有时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包含诸如重新发布、链接、贴标签、排序、修改或者评论别的用户或者专业新闻发布者发表的新闻材料, 在其中公民不必成为内容制造者就可以参与新闻的过程。
我国公民新闻实践的起步较晚, 但具有成长迅速、备受关注及收效显著等特点。2011年的浙江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被认为是我国公民新闻的发端。7月23日, 网友“袁小芫”发出了关于该事故的第一条微博;不久后, 网友“羊圈圈羊”在事故车厢内发出第一条求助信息;数据显示, 微博上网友发出消息的时间比最早报道的传统媒体早了40分钟。微博的普及, 使“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真正成为可能。
在突发事件中大显身手后, 公民新闻又在政治丑闻类新闻中扮演了“突破手”。2012年11月20日16点41分, 北京市民朱瑞峰在网络上发表其独立调查采访的报道“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接受性贿赂与少女淫乱视频”。这一消息经前南都记者纪许光微博转发后, “雷政富”一词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词。重庆市委三天内即研究决定免去雷政富书记职务, 并对其立案调查。雷政富被“双规”, 创下了舆论监督63小时告倒正厅级高官的历史纪录。朱瑞峰不是专业记者, 但他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专业记者都难以实现的媒体监督。
公民新闻一方面让普通公民真正拥有话语权, 使多维度舆论监督变成可能;但另一方面,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 缺少把关制度的公民新闻也会有意无意地制造虚假新闻, 误导舆论, 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
二、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我国学者黄旦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 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的发展;第二, 新闻媒介在性质上是独立的专业, 不能在政治上依赖于任何党派、团体, 更不能做政府的耳目喉舌;第三, 社会媒介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公众;第四, 新闻媒体要有效经营, 自负盈亏;第五, 新闻媒体要有一定的约束机制, 做好自律他律。由此可见,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是传播事实、真理和真相, 在具体的实践中则是追求客观、独立、自由地进行新闻报道, 并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体系中, 对社会负责, 服务公众。
比照国内的新闻实践, 新闻专业主义描述的图景似乎从未在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出现。若以这个历史的定义来观照新闻专业主义, 其对新闻形式与媒介形式 (只关注传统媒体) 的界定无疑是过时的, 是落后于当前整个新闻生态的。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核和目标不应泯灭, 其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在新媒体时代理应更加强调。新媒体时代, 在价值观念更多元、思想意识更复杂的传播环境之中,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似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强烈。
三、公民新闻重塑新闻专业主义
公民新闻的发展与突发事件、公共危机、自然灾害、政治丑闻等重大的公共事件密切相连。我国的公民新闻往往是在主流媒体与公共机构无法触及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 例如一些专业记者无法到达或及时到达的现场, 一些专业记者无法或无力触及的领域。而这些“缝隙”恰恰是新媒体时代广大受众最关注的热点。公民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知情需求。而在这些重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 广大受众接受着非专业甚至不够客观的信息, 也曾极易轻信、受到鼓动, 但在新媒体提供的便于发言、便于讨论的平台上, 受众将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讨论, 成为更有媒介素养的公民。受众的这些变化又将促使不专业的公民新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化于公民新闻之中。
公民新闻再塑新闻专业主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突破新闻审查
公民新闻在某些方面打破了政治、经济因素对媒体的操控。在政治方面, 政府通常通过新闻检查制度、发言人制度来管控媒体的舆论导向, 即使在新闻媒体内部也存在政治把关, 自我过滤掉一些敏感话题。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更多更便捷的渠道, 且信息传递迅速, 继而发展成为难以被传统因素管控的媒体形态, 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源和用户, 管控的难度太大, 也很难做到及时“灭火”。这样一来, 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大大减少, 新媒体平台就能够呈现更加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
(二) 众多主观逼近客观
绝对的客观是无法实现的, 没有立场就没有观点。但是对于客观还可以这样理解:多数人的主观能够逼近客观。新媒体平台能大大增加信息传播的渠道以及对事件报道的人数, 相应的, 报道的角度和发表的观点也大大丰富, 这使事情得以从更多角度更多方面呈现出来。即使这些信息中有不真实不确切的地方, 在多数人的讨论与检验之下, 谣言往往能被最大限度地对冲掉, 事实的真相终会水落石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 也是其在传统媒体时代难以企及的目标, 但在新媒体时代, 在公民新闻的推动下, 客观性的实现被大大推动了。
(三) 培养民主辩论意识
公共性公民新闻对权力极为敏感, 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民主监督机制, 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 而正是庞大的公民群体的广泛参与, 同时使得公民新闻真正做到了民主监督的动态化、常态化。在实际运作中, 一则公民新闻的发布, 往往能引发更多公民的参与, 新的信息不断加入, 新的观点不断呈现, 直至出现舆论放大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公民通过参与网上的讨论, 不断地学会意见的表达和接受, 民主辩论的意识得到培养, 公民将在互相说明互相说服中理解和包容对方。新媒体和公民新闻突破了单向传播的简单线性模式, 传者和受者的绝对地位被打破, 微博上所有的用户都是参众。平等地讨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有了长足进步, 用新闻专业主义的观点看, 这有助于探讨和发展真理。
(四) 逐渐重视传播的专业性
公民新闻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 从最初的“爆料”提供简单的信息, 到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调查和发布, 公民新闻的实践越来越具备专业的素质。
不仅如此, 一批拥有更高追求的职业媒体人为了摆脱媒体的束缚, 纷纷离开了供职的单位加入公民新闻的大军, 或变身网络“大V”或经营自媒体, 渐渐在新媒体上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领袖。他们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公民新闻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随着关注他们的“粉丝”越来越多, 由他们的账号发布的信息有时比传统媒体有更强大的传播效果。
摘要:多数研究将新闻专业主义视为整体静止的概念。其实新闻专业主义不变的只是最根本的理想和追求, 实现形式和手段则应补充与时俱进的内容。新媒体时代, 公民新闻确实在许多方面消解了传统新闻专业主义, 但同时它也在另一些方面再塑了新闻专业主义, 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也因此让新闻专业主义更加接近现实。
3.浅谈新闻专业主义 篇三
新闻专业主义在美国的缘起是由于嫌介,为了强化获得第四权力的合理性,在意识形态上,就要求有一套关于专业地位与规范的理念,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公众与商业性因素都与媒介发生了联系。新闻专业主义基本上是在媒介与政府、公众、工商界共同构成的关系架构中发展的这几种力童的消长、博弃,使得不同时期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出不同的特质只要这种关系架构长期存在,新闻专业主义将长期成为可能。
进入十六世纪 ,报刊开始转向思想传播和介入政治斗争,这成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直接的现实墓础” ,即资产阶级报刊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许多思想家都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提出作出了直接贡献。孟德斯鸡从三权分立原则出发阐述了言论 自由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极端重要性。孟德斯鸡三权分立学说的核心是权力制衡思想 ,他明确地阐述了制衡的原理 。他认为,“制约”和 “均衡”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 ,要防止遭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孟德斯鸡认为“除了以权力约束权力外”,还必须看到舆论可以作为一种权力形式而对权力机构实行约束。杰斐逊进一步發展与完善了这一理论 ,他重视报纸 ,重视新闻自由。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提出“民意是我国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 ,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持这种权利 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 ,我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回答 我宁愿要后者”。他将报纸自由看作人民其他一切自由和安全的最大保障, “哪里报刊是自由的,并且每个人都能阅读它们 ,一切都是安全的”。由于杰斐逊的努力,“第四权力论”在美国大行其道。在 “第四权力论”中,媒介是作为分立的三权之外的另一种权力出现的。它为什么能获得这种权力,自由主义思想家有一套逻辑推演。
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是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大众报刊的兴起而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闻思潮,它以自由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理念,是新闻自由的媒介实践。对它的理论描述很多,有学者归纳了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念和技巧,其主要价值就在于维护媒体的社会公器职能以及报道的中立性、事实的真实性等。
1、 报纸的地位和角色:独立的监督政府的“国民舆论代表”“实质上是把记者置于人类社会交往的中心地带,赋予其时代守望者的角色。”
2、 报纸的立场:“社会第三者”的中立立场
3、 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强调新闻的真实与客观,反对“有闻必录”
4、 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品性第一,智能独特
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媒介的独立地位受到来自政府、商业利益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威胁。煤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 ,然而现在媒介的这种独立性并不那么真实。西方新闻媒介与政府、利益团体的关系远比表面上密切得多,政府、利益团体需要媒介提供接近公众的渠道,而新闻媒介需要他们提供稳定的、合法的政治经济环境。
西方新闻业的专业主义是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业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信念作为一种理想的新闻业的职业标准态度和行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完整的规定性即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 公众的知晓权 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 这一性质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和作用在于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客观公正负责任地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负起对党、对人民、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由于新闻专业主义不是真空中的绝对存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也会有一些悖论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新闻媒体是一定阶级的产物,都会受制于国家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其次,新闻媒体会受到资本集团和商业主义的影响在西方新闻业大多是私有的,商业巨头 金融寡头 媒体大亨等国家的权力利益集团操纵了新闻媒体;再次,新闻媒体会受到新闻从业者失律的影响。失律的重要表现就是自律的缺失,一方面,商业主义影响使得部分媒体的部分从业人员把一味追求利润看得高于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被冠以无冕之王的新闻从业者权力自我膨胀,谁来监督媒介与媒介工作者。在传媒界仍然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问题在国内,由于以传者为主的新闻生产格局正向受市场左右的受者为主的生产格局转型,使得商业主义日渐抬头,媒体内容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十分明显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媒体又现媚俗三招数篇首的一句话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集中反映了当下媒体媚俗现状,而媚俗现象的背后,正是媒介专业主义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刘国强,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的追寻与失落[J]. 新闻知识,2009(03).
4.新闻专业主义 篇四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专业控制模式,19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美国独立报刊开始盛行时就已初露端倪。从最初的“新闻精确性”报道的要求,到198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之后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可以看作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的信念。
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其中包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独立自主的传媒,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它是商业媒体赢利和服务公众利益这两个动因的矛盾和张力的产物。
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点有三个:专业性、服务性和客观性。
新闻专业主义还不能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专业意义,它的应用好包括特定的前提和条件:(1)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从于公共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官员;
(3)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势力;(5)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利或权威的控制。
在新闻业务中,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是记者该如何面对风险。众所周知,随着新闻业竞争的加剧,千方百计地获得独家新闻早已成为各大媒体的追求,然而在获得独家新闻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如何保护为媒体提供线索的“线人”,已成为检验新闻专业主义的“试金石”。竞争中,无论中外许多媒体都开始体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考验体现在:
(一)政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由新闻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政治对媒体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作为新闻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专业主义必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制约是决定性的。
(二)经济因素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三)暴力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暴力威胁是新形势下新闻行业面临的一种新的形势,从现实来看,这种威胁对记者的个人伤害程度已经超过政治和经济因素。
(四)“人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尽管政治压力、经济诱惑和暴力威胁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此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已经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处理起来可以说并不突然。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面对亲戚朋友的人情、说情,许多新闻人却有说不出的苦衷。“人情”正成为冲击新闻专业主义的另一大因素。
曾庆明
5.专业主义(第2版)[大全] 篇五
《思考的技术:思考力决定竞争力》
《OFF学:会玩,才会成功》
长期以来,管理界的专家多为欧美人士,而作为亚洲管理大师的大前研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及策略规划的见解精辟而独到,观点犀利而深刻,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凝结大前研一毕生经营管理心血的著述颇丰,而这本《专业主义》是其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专著。《专业主义》日文版上市两周内销量突破15万册,其中文版在台湾上市仅一个月销售4万册。《专业主义》在内地一经上市后,便在商界和管理界掀起了热议狂潮,并在2008年被评为国内十大商业图书之一,至今已畅销10万册。其不仅引领了国内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为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成长提供了鲜活、实用的借鉴意义。在《专业主义》一书中,大前研一指出,专业不等于职业,专业知识不等于专家素质,素质培养细微的差别,便是企业及个人在21世纪成败的关键,继而深入剖析了要想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依赖专业精神与技能。这为企业的发展、个人能力的塑造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并重的重要意义。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纪念版)>> ·谢谢你离开我(张小娴最新散文)>> 内容简介
《专业主义》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全球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为我们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必备的四种能力要求: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对于现代职场人士的个人职业修炼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前研一还客观地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翔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和国家在复杂的前进道路上需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这对于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的发展也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大前研一,1943年出生于福冈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系。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科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原子力学工科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社社长,1994年辞职。之后从事国际跨国公司和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顾问活动,同时他大胆地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观点。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
一、“日本战略之父”。《金融时报》如此描述这位日裔美籍经济管理学家:“他是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管理学宗师。” 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作为日本远程教育的尝试者,大前研一创办了创业家学校并担任校长。著有《专业主义》、《思考的技术》、《OFF学》、《M型社会》、《即战力》、《无国界的国界》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他在《中国的影响》一书中提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中肯建议被众多国人所熟知和接受。
目录
导读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姜汝祥 前言 预言将自我实现 第一章 你够专业吗? 专家的定义
被遗忘的“对顾客的誓言” 顾客无处不在 关于授权的误解 不断学习,乐此不疲 保有好奇心 纪律的力量
第二章 先见能力 “看不见的新大陆” 战略论的功与过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先见能力的蜕变 怀疑一切 享受变化
不怕失败,执著探索 偏执狂的危机感 磨炼直觉能力 对事业倾注全力
“看不见的新大陆”为何看不见 第三章 构思能力 仅有先见能力是不够的 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把握变化的速度与规模 电子商务的三个关键 ·收起全部<< 前言
预言将自我实现 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在职业化的时代,资本主义越来越纯粹,自由竞争越来越健全,真正拥有实力的人越来越受到推崇。企业家无处不在,他们根据问题、情况和优先顺序,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努力钻研、力求在更高水平上解决问题的专家不断增多,这正如电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一般。如今,这样的时代正在到来。
各位读者,你们听说过“预言的自我实现”这种说法吗?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是罗伯特?C?默顿的父亲。罗伯特?C?默顿曾经与迈伦?斯科尔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98年破产的投机性投资集团—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创始人之一。这种说法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基于此,我做出了文章开头的预言。被称为“专家”的这个社会阶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真正拥有实力的人们组成的。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预言,是因为我非常希望这个社会阶层的势力增强,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挣脱羁绊,提高效率,为21世纪的日本开辟道路。
例如,参议院准备在日本国会召开第162次定期会议时通过邮政民营化法案,自民党的执行部门要求各家媒体“审议还没有结束,请不要报道说‘难以通过’”。正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难以通过”的预言最终实现,对此人们依然记忆犹新。众所周知,我一直毫不客气、锋芒毕露地表明自己的意见,被认为“蛮不讲理”或“性情乖僻”。为此,那些旧秩序的守护者们多次批评我说:“你那么说,真的就会变成那样。”的确如此,回顾过去的1/4个世纪,尽管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我的发言与构想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但本书写作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出预言,而在于强调培养专家的方法。我从对专家的体会谈起,对成为专家的理性的平台(基本条件)做出详细的论述。因此,不要期待着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专家。不经过思考便想成为专家,这不是专家应具备的态度。这方面的学习当然必不可少,但真正的专家首先要理解专家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去思考如何成为专家。
因此,我在归纳总结本书时,对当时自己连载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内容产生了怀疑。最终我重新确定了写作的理念,删掉了大部分内容。
我以前是一名核工业工程师,进入从事经营咨询的麦肯锡公司工作,也许是缘分所致。然而,我没有上过商学院,仅仅学习过科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商务专家,只能靠自己独创的一套,在不断失败中摸索。因此,我希望通过本书,向此后肩负日本社会重任的各位商务专家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也就是专家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思考方式。不过请大家切记,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要囫囵吞枣地阅读我的文字。
本书的底稿是2004年7月开始连载于《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在三四十岁的那段异常忙碌的岁月里,我经常阅读这本杂志的英文版。因为我的大部分客户都阅读这本杂志,我想与他们就杂志中出现的见解和组织框架进行一番讨论。既然是商务专家,那么不熟读《哈佛商业评论》恐怕不太合适。在熟读这本杂志的基础上,还可以发表文章,与那些作者就某些观点相互切磋。事实上,与其按照杂志上所写的内容进行“空拳攻防练习”,倒不如实际参加拳击比赛,或怀疑,或反驳,或颔首,这样做将更有意义。
最后,我再提出一个预言,那就是:“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你够专业吗?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专家的定义
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看似相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经常有人问我:“近些年来总是听您在谈专家,那么,您是怎么定义专家的呢?”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也许是由于我对大家的提醒多少起了些作用,在商务人士中,一种健康的危机感正在蔓延,大家感到“国家和社会已经靠不住了”,提升自身价值的现象正在萌芽。与此同时,对于“专家”这个乍看起来非常漂亮、听起来也很悦耳的词,大家使用得越来越频繁了。
我认为,在重新认识自身市场价值的过程中,专家这个词是象征性的;对于激励自己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它只能起到一个升压器的作用。我们不得不认为,正是由于大家随便使用,这个词已经远离了其核心意义。例如,企业的领导者经常在迎新会或是员工大会上发布指示,说“请大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显然是错误地运用了这一概念。这种情况下的专家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看似相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追根问底是了解某个事物本质的捷径。那么,在我宣布我所认为的专家的定义之前,请先看看我“搜索”到的人们的一些普遍认识: “凭借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报酬的人。”(的确如此)“不仅是在公司内部,从公司外部来看,也具备第一线通用的专业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有道理)“能够发挥应有作用的人。”(当然如此)“对自己的工作怀着理想和自豪感,并且不断努力。”(这一点很重要)除此之外,还有“道德感强”、“具有坚定的自信心”、“贯彻自己的信念”等各种认识,总而言之,大家对“专家”共同的看法是“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自立和自主”以及“高绩效”。以上任何一种理解都没错,但又都不够准确。我进一步考察了美国移民局在为非本国居民发放签证时设定的职业类别。从适用于外交官的A类到从事宗教工作的R类,签证共分成18类。我们来看一下适用于专业技术职位的H到1B类。
要想申请H到1B类签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在可获得签证的专业范围内,获得学士以上学位;拥有前往就职州的批准文件;拥有与以上两点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职业范围为建筑学、工学、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医学或保健学、教育、博物馆学或图书馆学、法学、神学、写作、艺术、音乐或演艺、时装模特,此外还包括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总而言之,以上分类几乎相当于企业中所有的白领职位,因而无法参考。被遗忘的“对顾客的誓言” 专家的词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
大家看过美国非常流行的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ER)吗?这部电视剧是以芝加哥的一家综合医院为背景拍摄的,即使大家没有看过,恐怕也听说过,它是由麦克尔·克莱顿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联袂制作的,他们曾以《侏罗纪公园》而闻名于世。从1994年开始,这部电视剧曾108次获得艾美奖提名,21次获奖。它的系列10《急诊室的故事10》从2005年3月起开始播出。
我不是华纳兄弟公司或日本广播协会的宣传负责人,详细的信息由他们来提供,在此我想提及的是在《急诊室的故事》中出现的“Oath”(誓言)这个词。它的准确说法应该是“The Oath of Hippocrates”,在医学界被称为“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医神阿波罗以及埃斯克雷彼斯等诸神面前宣读的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具体内容有九条,在医学院中,立志成为医生的学生们要依照这一誓言宣誓。
这九条誓言对于思考职业化问题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此我想介绍一下。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把医生作为“职业”,患者作为“顾客”来考虑。
1.请允许我行医,我要终生奉行人道主义。
2.向恩师表达尊敬与感谢之意。
3.在行医过程中严守良心与尊严。
4.以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第一位。
5.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
6.保持医学界的名誉与宝贵的传统。
7.把同事视为兄弟;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8.从受孕之始,即把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之物来尊重。
9.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在运用自己的知识时也不会违背人道主义。
专家的词源本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希波克拉底誓言正是如此。
医生、药剂师和护士要对人的生命负责;律师要对人类行为的善恶做出判断—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自古以来被视为专家,后来专家的范围扩大到会计师、税务师、大学教授和普通教师等取得了国家资格认证的人,并且作为普遍的认识而被人们所接受。不过显而易见,人们对专家的这种认识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某些事例中,我们也能看到专家的作用并非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
例如,有些医疗事故让人怀疑医生是否真正具备行医资格。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医院院长和医生们只好召开记者招待会赔礼道歉,医生的体面荡然无存;“等候3个小时,看3分钟病”—每当耳闻目睹医院的此类做法毫无改进,我便不由得怀疑希波克拉底誓言究竟在起什么作用。此外,在背后操纵着华尔街的大型法律事务所,以及为了金钱而歪曲事实的律师也让人感到面目可憎。从某种意义而言,法律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领域,它有可能仅仅依靠不同的解释而改变我们的人生。此外还有会计师。安然公司爆出丑闻,西武铁路集团和日本钟纺株式会社伪造财务报表,在此类事件中我们显然看不到专家的身影。在美国,开始出现以Quicken为代表的家庭账簿软件,会计师和税务师等专业人员提供的大部分财务服务转化为商品,像洗衣粉和牙膏那样无所不在。日本早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总而言之,专家已无法再根据职业的种类而定义。有专业的医生和律师,也有只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徒有虚名的医生和律师。反过来说,资格只不过是一张纸片而已,如果不成为真正的专家,便如“脚底的米粒”,捡起来也不能吃。对于从事各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区分出哪些人是专业的,哪些人只是徒有虚名,这才是“顾客至上”。几乎所有针对专家的定义都把焦点对准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顾客的存在。我认为那些定义都不够准确,其原因正在于此。
1990年,在出版《无边界的世界》这本书之前,我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名为《在无边界世界中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Borderless World,在欧美有一个惯例,就是作者在自己得意的著作出版之前,先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以吸引读者注意),当时该杂志的总编、哈佛商学院的塞奥德尔?莱比特教授对我非常关照,他一语道破天机:“企业通过商品与服务销售其誓言,那是百分之百地让你满意,顾客购买的就是这种誓言。”青木利晴先生从1996年到2002年担任NTT数据公司的社长,他有一句名言是:“对顾客信守誓言,自己则严格遵守规定。”
麦肯锡公司的价值观是“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有经验的人还是新人,都要彻底贯彻这一价值观。严禁从个人或公司的利益出发而做出决策。如果打破这条戒律,不管你是多大规模工程的负责人,都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不仅受到轻视,还会因此被解雇。
顾客无处不在 官僚就是公仆,所谓“官僚主义”,应该可以理解为为社会和他人而献身。这个词被赋予贬义,真是一种讽刺。
以前经常能听到上司对下属,或者老员工对新员工说:“你的工资是顾客给的。”这种说法非常正确,但最近已经不常听到了。那么,这里的“顾客”究竟指的是什么人呢?对生产消费品的厂商而言,毫无疑问,顾客指的是终端顾客,他们最终消费厂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而与这些终端顾客有着直接联系的零售企业也可以称之为顾客。
但在此有一件事会令人进退两难。满足终端顾客的需求却不一定能满足零售企业的需求;反之,满足零售企业的需求也不一定能满足终端顾客的需求。因此,能够满足终端顾客和零售企业两方面需求的东西也许可称之为畅销商品,不过厂商不一定能生产出这种商品,而且即使满足了这两方面的需求,也可能是非畅销商品。
那么,如果顾客是企业,也就是所谓的B2B(企业对企业)的情况,又如何呢?一般人会把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部门当做顾客,顾客方面也会这样认为。然而,从半个世纪以前开始,在B2B的世界里,便有人指出思考“顾客的顾客”的重要性。以IT厂商为例,信息系统部门为直接的顾客,顾客的顾客是公司的社长,有时则是全体员工。对医疗器械厂商和制药公司而言,医生和医院的事务部门为直接的顾客,顾客的顾客则是患者。顺便提一句,如果是前面提到的生产消费品的厂商,消费者则成为直接的顾客,同时也是零售业这个顾客的顾客。
不过,经常有人说在B2B的世界里没有市场销售,反过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看到顾客的顾客的需求。事实上,企业的负责人只考虑如何让直接的顾客满意,如果出现了竞争对手,便想方设法试图消灭竞争对手。既然有这么充沛的精力,真应该认真地做点儿别的事情。边打高尔夫球边进行商业谈判,这种行为在一流企业的管理中是被禁止的。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理所当然,如果这样的人身居高位,那么他很容易犯下过错。由此导致的不当行为之一便是“事前协议”。有些管理者经常谈到双赢(也就是互利)的关系非常重要,对此他们毫无疑义。这种“事前协议”的目的便是双赢。毫无疑问,“事前协议”是违反反垄断法的。然而,对于作为订货方的顾客而言,与新加入者相比,他们要向有经验的行业成员支付更高的成本,但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加深生意上的关系,容易预测对方的实力,从而减小风险。不过,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这种做法不仅与反垄断法相抵触,而且与职业道德相抵触。这是因为这样做不仅没有考虑顾客的顾客,而且还妨碍了顾客获得最大价值。如今,依然存在“事前协议”的行业无一例外都很封闭,没有产生良性循环,因此竞争原理无法发挥作用,这些行业便与竞争原理作用下的产物—技术革新无缘。
反之,通过考虑顾客的顾客,可以把目标领域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就为重新审视现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机,并且有可能赢得机会,为直接的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不过,任何人都会受到组织常规的束缚,倾向于遵守行业习惯,不去打破常规,这些人就像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和手冢治虫的《怪医黑杰克》中塑造的医务室工作人员一样。
此外,总务科、人事科、财会科、经营企划科、法务科以及宣传科等部门不直接生产产品,但它们也有自己的顾客。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被称为职能部门的员工,他们对经营者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们的顾客也可以说是经营者,或者说是经营者指定的董事会,甚至可能是选出这些董事的股东。
事实上,由于和经营者距离较近,他们容易像高级官员那样指手画脚。他们依仗自己经营者代理人的权力为所欲为,监视普通员工,有时像法官那样对事物进行裁决,有时在组织内部暗中活动,这就是官僚主义。他们以普通员工无从知晓的公司内部消息以及条文烦琐的规定为盾牌,扩大自己的势力,管理并控制别人。
然而,官僚就是公仆,所谓“官僚主义”,应该可以理解为为社会和他人而献身。这个词被赋予贬义,真是一种讽刺。
6.《专业主义》读后感 篇六
种金睿
为了完成读书任务,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一直放在背包里,地铁时间、午休时间、等娃时间都拿出来看看。零星时间阅读固然可以保证阅读速度,但是记忆不够连贯,没有办法记笔记,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深入思考。加之政治经济学基础薄弱,因此只能从文本层面进行理解。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小册子,由列宁写于1916年,1917年第一次出版。首先,本书通篇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全书采用层进式的论证模式,一共十章,前六章集中论述了当时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5个新特征,即: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第一章);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第二章、第三章);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不同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章);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章);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第六章)。从第七章开始进入对帝国主义本身的分析,其中:第七章根据前六章的层层分析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即垄断阶段。第八章进一步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特性——寄生性和腐朽性,主要论据是垄断阻碍科技进步,食利阶层脱离生产,甚至使工人阶段中分化出特权阶层(机会主义者)。第九章则是有针对性地评论或是批评了当时对帝国主义一些不彻底的、妥协的观点,批评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帝国主义的性质。有了前九章的铺垫,第十章仿佛呼之欲出。作者提出“既然大企业变得 十分庞大”,有计划地组织原料供应、有步骤地组织生产、有计划地分配,那么就已经形成了社会的生产化,与私有经济的外壳不相适应,这一外壳终究不可避免地被消灭“.由此,帝国主义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而且是最高阶段,是最后阶段(垂死的资本主义)。这是大的逻辑结构,在每一章节内部也同样论证结构严密,每一个立论或驳论都十分精彩,有论点、有论证、有论据,有整体、有个案,有数据、有分析,归缪法、反证法等等论证方式不一而足,值得仔细品读。因此这是一次虽然有些难度但仍感舒适的阅读体验。
7.《专业主义》读后感 篇七
@轩辕鸿鸣:曾有一个女记者, 她出现在非典第一线, 出现在矿难真相调查中, 出现在政府欲盖弥彰的谎言中;她曾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 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 她曾经直言斥责某政府。她是柴静, 无房无车, 低调依旧, 既不叫屈, 亦不悲情!她践行了自己的誓言: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北大新传徐泓:如此矫情不实的赞美, 有意义吗?爱护柴静, 就不要捧杀。
柴静到底怎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信息时代网络异常发达, 碎片化传播下众声喧哗, 各执一词, 往往听不到真实的声音, 真实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雾。对柴静的评说就是这样, 一种叙述方式就有一个柴静, 如何还原真实的人物?朴实叙事, 平常心看待。拒绝过度阐释, 保持独立判断。对人这样, 对事也应该这样, 不要说得神乎其神。《看见》就是这样的一个逻辑的电视节目。
一、《看见》栏目的生态环境
新闻专业主义坚持职业性, 客观性, 置身于事件之外, 保持中立;而民粹主义坚持传媒记者也是普通人, 应当修复传媒与公众的关系, 表现要求平民化的人性, 贴近百姓大众化。目前新闻从业者总体上虽说认同服务公众的理想, 但是, 他们并未认识到实现这种服务所需要坚持的职业伦理原则 (如客观性等) , 也未形成专业主义模式所需要建立的共同伦理信仰系统。研究表明, 新闻从业者在职业评价方面的排序是:受众共鸣、专业奖励、同行认同、和领导表扬, 新闻从业者处于一种道德困境:是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还是跟自己的同行团结一致。这表明中国新闻从业者远未形成基于共享行为规范和标准的专业共同体。
作为中国电视传媒的集中代表的中央电视台所开办的《看见》栏目,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信息化、自由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面对着多重困难, 幸而的是它突围成功。
在自媒体时代《看见》栏目和柴静塑造着新闻业的身份和从业者的品格:专业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巧妙整合, 展现了媒体的力量。这种专业主义力量表现在节目的逻辑性和符合新闻价值的操作上;民粹主义表现平民角度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湿润关怀。
二、《看见》节目和博客:柴静的延伸
《看见》栏目是一档融调查性故事性结合的一档深度报道节目。
1、新闻专业主义客观真实性、独立自由性
“在微博时代, 由于它强大的舆论场力量, 可能正在使传统媒体的记者与编辑陷入这样的一种危险:对一条带有强烈社会情绪的新闻, 站立场变成了第一位, 还原与调查事实反而降到次要位置”这一切, 源于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在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中, 我们看到网络舆论推动并裹挟着传统媒体持续关注的热度, 并不断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 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实施者。而《看见》以其宽度、深度和热度, 提供多元的声音和多样的意见, 获得更充分的沟通和认识, 抵达所有问题的内核与本源, 而且在新闻仍然具有强烈关注度时呈现这一切, 可被视为传统媒体的一种专业主义突围。
《看见》中所呈现出来的对于沟通过程中多种声音与多样意见的价值追求和专业精神, 既区别于官方新闻报道的统一口径, 亦区别于网络传播的众声喧哗和口诛笔伐。《看见》的专业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其对“过程性价值”的追求。《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从当事者家庭角度去揭开当事人生活的真相, 粉碎了网络上许多关于药家的谣言;《不可忽视的真相》调查上海机场刺母惨剧所隐藏的原因, 揭露人们对精神隐患的疏漏。许多新闻报道中曾经闻名遐迩或是一笔带过的事件, 在《看见》的呈现中逐渐鲜活起来, 情节对观众有着永恒的吸引力。新闻事件本身可能并不重大, 其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和观念的冲突却能给节目本身带来许多内容上的张力。
柴静其他记者、主持人不同, 她坚持用文字、图片和视频与广大网友交流。以《看见》为代表柴静都有新浪博文跟随, 访问量可达4900多万。这些博文关注受众, 重视双向互动交流, 用文字弥补电视镜头缺失, 或是将电视无法展示的部分简洁而又细腻地表述出来。例如2012年4月27日《看见》之《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 不足以谈人生》这期节目, 介绍台湾老人高秉涵二十年来往返海峡两岸, 将几十位台湾已故老人骨灰返送家乡的故事。其中关于高秉涵老人的背景资料没能在电视节目中播出的部分, 通过博客形式发布, 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柴静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 另一方面对受众来说, 能够通过记者博客这一渠道更加全面、准确地接受到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的消息, 从而更加立体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场域, 这是专业的新闻记者新闻性的表现, 追求客观、全面、准确。
2、个人化色彩的民粹主义有了专业主义可以使传媒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
除了专业主义, 在传媒平台上能够展示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非一个被制度和社会异化的机械人则需要散发出人气, 需要听到个人的声音, 这就是主持人传媒记者需要的特色。
“我们能探寻到真相, 取决于我们对人和世界的认识。”这是柴静的职业标志语。这句话的内涵, 就是你所剖析和揭示的现实, 取决于你认识的深度。你认识到什么深度, 节目才能呈现出什么样的深度。这跟你的制片人、收视率、奖金都没关系。所以说, 新闻工作者如果不从关心人这个出发点去做新闻, 那么, 他最终会走向另一个“虚伪的圈子”。《看见》把“人”作为关注点, 但它区别于通过电视媒介进行还原“人的生存状态”, 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心理”, 并通过有故事的情节安排达到目的。
3、《看见》和柴静的价值
《看见》和柴静在改革开放新闻业由建国来假、大、空的意识形态性极强的新闻报道向专业主义转型的时期出现, 为塑造新闻业和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主义身份起了重要作用。
“柴静热”和“看见热”现象的出现又复杂的原因。任何事物成为一种现象或是文化, 往往就已经超出了事实本身, 原因很多, 其中一方面就是社会环境的变化, 应和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 人们对民主自由的需求, 是民主化潮流的媒介领域的表征。这个栏目只是说出了人们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 作为国家媒介稀有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和控制者, 理应发挥其社会性和公益性职能。
节目和主持人能成为一个媒介符号, 有时代的机遇也有个人的奋斗。反观曾经同是《看见》邱启明, 如今被“放逐”央视, 流落民间, 其中不同之处就是新闻从业者的个人抉择和意志的差别, 以及性格的成分差别。
总之, 《看见》栏目跃升为当代媒介符号, 使用了巧妙的策略:专业主义和民粹主义, 即在逻辑和情感两方面发力, 在当代电视新闻专业主义的身份塑造起了先锋作用, 可以为其他从业者的工作有效借鉴, 也为媒介研究者提供了获得范本。
摘要:在如今几乎以核裂变速度传播的网络时代, 柴静渐渐被符号化, 俨然成为中国电视的某种力量存在的代表。这种现象如如何制造的?谈柴静, 就要从《看见》栏目谈起, 谈她的网络博客、她的职业形象, 概括起来就是专业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要素的整合标本。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 浅析《看见》栏目与柴静。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柴静,《看见》
参考文献
[1]李琳.略论记者博客写作中的受众意识——以柴静新浪个人博客为例[J].新闻知识, 2012 (8) .
8.通识教育与“专业主义” 篇八
关键词: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专业 专业主义
0 引言
关于通识教育,哈贝马斯谈到:通识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类的交往资源培养的教育行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促使东西方精神文明与价值具有了普遍性,它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精神、价值层面,而且形成了正义、自由、权利、理性个性以及仁爱、平等、责任、同情、社群的普遍主义价值。通识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交往资源培养来实现普遍价值的教育过程。因此,通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就业大环境需要,突出了学科群建设和专业群建设,随着“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逐渐成为教育主题,“专业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通识教育逐步被忽视,无论是通识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1 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一是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和建设;二是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教育因素教育的关系;三是通识教育的评价结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胡总书记在这段报告中提到的上述内容,都是通识教育内容,加强专业教育,不能因此失彼,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起来,是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责任。
1.1 教材的个性化问题。教材的个性化,在高职教育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材本身,二是指教材的适应范围。通识教育教材地域性不强、缺乏校风和特色,是教材本身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的个性经济、地方特色,区域历史和本学院发展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等等都是纳入通识教育教材内容的研究范围,并且通过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部分教材的革新;关于教材适应范围,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英语、体育、思政还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不同的专业,通识教材是一样的。理科与工科、工科与文科对于通识教育难易程度要求不尽相同,教材的个性化要求就更高,譬如在文科类适当开一些《高等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会大有好处,该“通”则通,该“精”则精。又譬如在理工科类借助《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来普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教育等等,这都是通识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
1.2 教材的宽基础问题。教材的宽基础,一是指教材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二是指教材内容对全球新文化的借鉴与吸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等内容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吸纳先进文化成分,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社会规律性的知识。因此,除了对人类交流资源继承和吸纳以外,延续和借鉴同样是教材的宽基础的重要部分,也是教材活的部分。
1.3 教材与课程的趣味性问题。如何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成与专业课程一样吸引学生的课程,一直是通识课程研究的话题。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方法,在譬如《wed数据库应用开发》专业课程解决方案里,我们看到该方案在专业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基础上构建出“学习结构框架”,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中将单元课程设计分为“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和“其他课程”。通识教育也应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样分为“问题型”“训练性”“项目型”“体验型”,把那些必须加强的教育内容纳入通识教育中去,彻底改变通识教育教材常年一副老面孔的现象。在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单元课程设计,将课程分门别类研究,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基层、生产一线,比如,政论课、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课、写作课可以搞成项目型、问题型;口才课可以搞成训练型等等。这样不仅会最大限度发挥通识课程广泛性的特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主体学习热情。
2 应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通识教育评价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问题,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便于阐述,我先给大家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某高职院校IT专业课时总数为2680;课程学分130;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136,学分8;体育课时数90,学分数3;高等数学课时数70,学分数6;公共英语课时数172,学分数9。
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5.07%,学分比例为6.15%;体育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3.35%,学分比例为2.3%;高等数学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6.4%,学分比例为4.6%;公共英语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6.4%,学分比例为6.9%。
通识课时为566,占全部课时比例的21.1%;学分总计28,占全部学分比例的21.5%。上述数据,是目前所谓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结构类型,院校与院校之间同专业课时比例相差无几。
2.1 课时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表面上看,上述通识教育课时比例占课时总量的20%以上,应该说是一个近乎合理的比例。但是,在我们翻阅了该专业近10年的《教学计划》后就会发现:在不断削减总课时的同时,通识教育课时逐年削减。该专业1999年《高等数学》课时为186,2004年为160,2008年为72;《英语》课程1999年为210,2004年为180,2008年为150;即使变化幅度不大的体育课程、思政课程课程平均时数也仅仅在100——120课时左右。与此同时总课程时数由原来的2860课时锐减到2008年的2600余课时,其中,实习课时又占去了1100课时。
2.2 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应协调发展。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总量激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将智力因素教育纳入教育的主渠道无可指责。毕竟,智力因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流。但是,专业教育很可能导致一个人的片面发展,形成片面的思维定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性格和人的一生培养。有一个例子:某高校2005级经贸专业学生在通过某公司资格审查和面试后,按要求时间报到。按理,任何单位用工,事前都应该签署协议的。但这个公司没有这样做,而且报到当天主管又不在单位。面对现状,该生无论工作人员怎样劝说,坚持不签署规范合同坚决不上岗。这个学生在经理办公室足足等了三个小时后,主管人员赶回单位。主管立即将此事向总经理汇报,回应则是该生被辞退。
此事用人单位自有不当。但是,该生是否也过于迂执呢?我们要求诚信,但是,彼此信任是诚信的基础,你对对方的不信任势必会造成对方的反感,谁会使用一个对自己不信任的下属呢。还有许多诸如同事间协作不当、缺乏应有的胸怀和礼貌、害怕危险和苦累岗位等等请辞与被辞的例子。这些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教育上的缺失,事实上,工作中闹独立性的人、自动请辞的人、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的人往往是专业学习较好的人,也是对非智力因素不看重的人。
2.3 应加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坚持专业主义,至少有三大缺陷:第一,人的天赋才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专业主义教育路线领导下的训练方式和教学过程,必定造成智慧与能力的割裂,使人的某一方面能力片面发展,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略,或者退化;第二,“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在目的—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指导下,致使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被束缚,从而使社会发展丧失了宝贵的资源和活力;第三,高科技在未来社会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人的高情感的培养,专业主义教育的片面性,极易造成人们的情感缺失。随着高科技术无孔不入的深入人的生产和生活,如果人们不对技术的非人格化性质及时反思,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无法想象。
加强通识课程教育评价,势在必行。在评价问题上,我们将专业课分为基本技术和核心技术,基本技术重在课堂,评价重在实践。通识课程的考核评价常常感到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缺少可行的评价方法。专业课程的评价有其可取的优点,我们不妨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引入课程评价机制。
2.3.1 定期组织由学院领导、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和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通识教育深度座谈,研究课程和教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合格的毕业生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是推动通知教育的重要内容。听听用人单位的呼声,对学生教育会起到推动作用。
2.3.2 开展通识教育课程重点剖析、研讨。升级和达标是目前推动通识教育的重要动力,但是针对专业类别和学生需要开展重点课程剖析、课程研讨、教材研究一直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2.3.3 建立听、说课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驾驭课堂的压力越来越大,建立听、说课制度,大家取长补短,互促互进,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差异。
2.3.4 建立通识教育常态化管理原始资料平台。将出勤、考核、实习实训、作业、操守品行等内容实现常态化管理,建立起原始资料平台,对于研究通识教育大有好处。
2.3.5 建立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实习制度,建设实习实训环境和条件。结合通识教育具体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建立相应的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社会考察制度对于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体察民生,实现自我培养十分必要。
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教育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与它对科学和对科学后果的责任心相协调,发掘学生将来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正直感和良心,使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这无论对一个国家或者对全人类都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知识经济》.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2]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
9.《主义》读后感 篇九
实事求是尊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也反复强调:“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25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从实际出发,把从实际出发看作做到实事求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讲实际。他认为他的彻底经验主义首先包括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只有可用经验来解释的事物才是哲学上可争论的事物;而不能经验的事物尽可以存在,但绝不构成哲学争论的题材。根据这一假定,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石的实用主义“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的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要做一个好的实用主义者,我们就必须面向经验,面向‘事实’”。(注:《实用主义》第38、86页,〔美〕威廉·詹姆士著,陈羽伦、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突出哲学和生活的联系,其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处理实际经验的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主张从生活实际的经验事实出发确定观念和解决问题。詹姆士实用主义坚持从具体实际经验出发,实事求是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表面形式上比较,两者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类似。
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强调判定标准中的价值因素。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主观与客观一致。要判断是否一致,就必须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即要以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的恢复就是源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不仅坚持实践标准,而且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阐释了实践标准中的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衡量是非“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三个有利于”标准表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对实际效果的重视。邓小平把实际效果当作实践标准的要素之一,非常重视,他曾用刘伯承常讲的一句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达这种意思。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或政策,理应获得成功的实际效果。用实际效果衡量认识和工作,是实践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也就坚持了其中内含的实际效果这一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确实重视实际效果。
10.保守主义读后感 篇十
公管20150115魏炜明
在读《保守主义》之前,我对“保守主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主义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望文生义之上,“保守”二字最容易使我想起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一条裹脚布所拘束的三寸金莲下的中国妇女,用此来形容我对保守的观念再好不过。如果再在保守后面加上一个主义,我大概也会想到英语造词之中conser-vative与conservatism,只是一个写法上的不同,主义也就是把一个名词上升到系统而全面的意思。但是初读本书之后,我对保守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颠覆。我们生来向往自由的、民主的生活,反对那些落后的、陈旧的糟粕,我把保守主义定义为那些落后陈旧的事物,例如晚清的“中体西用”,打着旧制度的冠冕堂皇的旗帜,加剧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速度。但是作者从一个更为深远的自由传统说起,给读者串起了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的前世今生,是我明白了我所以为的保守主义原来是一种假的保守主义,是真正落后的和保守的。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保守主义似乎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几乎没有人愿意以“保守”来形容自己,即使一些伟大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愿意,也正是这种歧见使保守主义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长期抬不起头。介绍与宣扬保守主义需要不同寻常的勇气、不同寻常的悟性,但贬斥保守主义却什么都不需要。在中国尤其如此。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作者为保守主义正名的意图,他也在序言中毫不隐讳的支持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而是持明确的同情性理解的态度。我很欣赏作者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立场,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支持与肯定的,就我看来,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复兴都是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本书的最开始,作者阐述了保守主义是如何诞生的。保守主义的先声无疑是来自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相信自然法的理念并坚持罗马共和的传统,到了中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重译,书中透露的保守主义也同样被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继承和发展。来自法国的让•不丹和孟德斯鸠,来自英国的胡克和霍布斯,尤其是大卫•休谟对保守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柏克作为一名各种保守主义思想和观点的集大成者,则是保守主义的第一代言人。柏克的思想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无不打上了保守主义的烙印。提到柏克,我明白了他所要保守的并不是类似中国那样的封建制度,而是英国人的自由传统,保卫捍卫这种传统的英国宪法以及其所确立的分权体制和法治。他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切旧事物都塞进“保守”的箩筐,而是极端挑剔,只保守自由和传统。
作者也提到,保守主义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指出,保守主义不是简单的守旧的心态,而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保守主义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伪科学。在这里,作者从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与基本信条出发,来说明保守主义的兴起不是根基肤浅的、时髦一时的思想游戏、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重大的社会现实关怀。作者提到的原则也确实与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超越性的道德秩序原则则与其强调秩序下的自由有关,社会连续性原则则与其主张渐进性的变革有关,不完善的原则则与人的思想具有局限性有关。
对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二者在西方世界经常发生互相冲突、互相指责和相互攻讦,但作者认为这二者都同根同源,共同起源于英国的自由传统,我认为柏克所创立的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很显然柏克式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温和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友善的传统,但从这一点出发就与自由主义的根源是一致的。
随后作者意图阐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保守主义强调客观的真理,它承认有一套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道德、价值规范,支配客观秩序的是自然法则,支配客观的道德秩序的是自然道德法则,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法法则。这个哲学基础则与保守主义关于秩序和法律的主张息息相关,秩序的来源就是自然法,人们都应该受到反应自然法的法律的限制和其他权利的限制。
保守主义在哲学上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色彩,对人性的善、进步的可能都充满疑虑。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态度,保守主义持无知论的看法,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且没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知识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合理分配不造成知识闲置和人才浪费。这种知识论则直接为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被西方思想家极度推崇理性在保守主义看来,理性并不能使人免除偏见,相反盲崇理性会加剧偏见,主张正视理性的局限性而不是抛弃理性。
以前上政治制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问我们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当时的我更愿意把人性归因于环境,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保守主义对人性的态度也是悲观的,认为人性中有不可忽视的阴暗面,在没有约束、没有法律与秩序的状态下表现更甚,人性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完善的。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这些都不是人的固有特征,只不过是人的潜在的倾向。与激进主义极端的善恶论相比,保守主义认为善恶来自于人性。它认为善恶不过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趋势,人的各种美好的品质与不好的品质都在人性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所占比例的多少。所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这些潜在的因素出现的因素,人性的根本特征只有量的差异,人之所以具有的使其发展为人的潜能正是人的本性所在,即情欲、理性、自由和意志。
前面说到过,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哲学基础,因此它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主张也与其基础步调一致。保守主义持有消极的政治观,它认为由凡人组成的政府不肯能是至善至美,政治与政府的作用与人自身一样都是十分有限。因此,保守主义赋予政治的功能是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与自由权,维护一个自由的、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因此,保守主义的根本政治使命是抵制暴政,维护自由,反对使用强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尽可能扩大社会的自主范围是缩小政府使用强制手段的最有效的。保守主义主义一方面对宪政的、代议的自由民主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又对纯粹的、直接的、排斥自由的民主,尤其是多数人的专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和戒备的态度。保守主义基本上对国家和政府持一种工具性的态度,政治是第二性的,并不是自在的目的,也不是终极的目的。
其中,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大为赞同,公共领域是官员做主的领域,私人的领域是公民自己做主的领域,政治进入私人领域就会造成泛政治化。政府的行为应该被限制在公共领域之上,文革时期的结婚恋爱都向组织汇报是对个人自由的极大侵犯。公与私的分野对个人自由的保持极为重要,承认个人的正当自由性意味着承认私人领域极其不受干预的正当性。国家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国家权力及其运用不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相冲突。
在对财产权的讨论中,我也非常赞同保守主义的主张。财产权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它更是穷人的权利。自由首先是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在财产权受保障的社会中,财产才是流动的,如果财产权存在缺失,那么富人永远富裕,穷人永远贫穷,这是对自由的最大漠视。也正是财产的保护,才能筑构自由的根基,是经济和道德的必须之物。只有经济的自由才能带来权利上的自由和平等。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财产权却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工具。在政治领域,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经济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利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先导,宪政民主的基石。而基于财产权的平等,才能带能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
在关于社会的问题时,保守主义强调有机社会的建立,社会在本质上是差等格局。市民社会的建立,有利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沟通和缓冲,有利于秩序的确立和维护。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的作用,认为家庭是一切人中间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文明化因素。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对自由和私人空间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守主义认为男女性别的问题也十分有趣。它主张男女存在天然的生理和性别的差异,不相信一种性别比另外一种性别更为高尚,更为优越。我一直以为的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可以做的事情,也同样不应该拒绝女性去做,可是保守主义强调这种结果的平等是对两性的扭曲,虽然有些工作男女都能做,但是总是存在一些工作更适合男性做,或是更适合女性。承认并维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恰恰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利益,恰恰是出自对女性的性别特征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认识是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是造成中国落伍的文化根源,但是就保守主义的视角看来,这种看法本来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以谭嗣同、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激进派本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假思索的批判是文化一种涂炭。源于对保守主义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激进主义的野蛮生长。保守主义在中国是缺席的,我对保守主义的看法之前也是缺失的。但就作者而言,中国并不缺乏蕴含保守主义思想的因子,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到20世纪的严复、晚年的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健康的保守主义的倾向。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政治激进主义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不仅如此,市场经济及与之相伴的市场社会还将孕育着保守主义的产生。从传统出发,这里也可以看出,保守主义在中国的缺席很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缺乏自由的传统,缺乏保守主义成长的土壤。我和作者一样对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11.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的关系 篇十一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便士报产生并逐步发展,其中立、公正的理想追求,带来了以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生活
的新闻理念。报人对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关注公众生活的高度重视和对政党信息的有意偏离,表明新闻专业理念在传播者意识领域的初步萌芽,体现出新闻从业者理想追求和职业伦理的单纯维度。这一时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以及由此而来的传媒实践都给新闻专业主义套上了无形的镣铐,致使其步调踏不上“专业”的正常轨道。从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形成一种缺乏自觉的职业意识,或是一种偏离本来面目的行业利用。而自觉以新闻为职业,并运用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那是19世纪末独立报刊时期才有的历史事实。19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报刊兴盛而促使雇佣专职记者逐渐涌现,直至80~90年代,记者已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以尊重事实、精确新闻报道的实践,开启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雏形。
二、美国独立报刊与社会责任理论
独立报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呈现出的“职业化报刊样式”和“新闻信息模式”,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摹本,也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美国独立报刊是一个复杂的新闻现象:新闻专业理念已成为他们的职业道德理想、新闻报道、写作和编辑的行为准则。1947年,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了名为《自由和负责人的报刊——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总报告》的小册子,对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受到垄断报刊威胁的新闻自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形成了报刊的新理论的基本框架。到1956年施拉姆等多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书中西奥多·彼得森[U1]写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一文,以“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命名的新理论得到了确认。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尽责,否则,政府就应该加以干预。为使传播媒介达到上述要求,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应由传播媒介、公众、政府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传播媒介要加强自律,坚持专业精神,不为金钱驱使,减少广告客户对节目的控制,并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公众则可通过设立非赢利的传播机构和新闻研究中心来对媒介进行督促;政府在面对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时,可采取新的法律手段来制止。社会责任论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成熟打下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并未否定媒介自由。
三、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媒介的独立受到来自政府、商业利益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媒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然而现在媒介与政府、利益团体的关系远比表面上密切得多,同时有人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是难以实现的目标,新闻事实根本就是不可能中立的,无价值判断的,新闻不是直接从现实事实中产生出来的自然现象,而是新闻行业的产品,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一个明确不变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下尤为如此。不管是新闻从业者自我认同的职业道德,还是官方所倡导的外部职业道德,两者要想发挥效用,必须得共同作用于新闻从业者的心理层次之上。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促使有关机构和部门制定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使新闻从业者能够从道德层次上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满足统治阶级和上层意识形态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但同时,新闻职业道德的实施和执行,也可以在实际层面上维护和落实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而新闻职业道德的背后应该包括职业职责、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等三方面的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中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为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总的来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道德之间在概念所包含的维度上有相似之处。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元素在新闻职业道德之中有所体现,但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职业道德体系并不相同。新闻专业主义是从职业视角上来考量新闻从业过程中的一些指导原则,而新闻职业道德则是从内在和外在规范或调整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所应遵从的规范。前者是业务性和实践性的,而后者是规范性和约束性的,二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关系。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过程中,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必要条件;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之后,二者就构成一对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过程。
参考文献
【《专业主义》读后感】推荐阅读:
新闻专业主义的文献综述09-2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11-17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8-12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推荐书目06-19
2018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1]专业详细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08-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07-28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10-03
电影红海行动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11-12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人本主义教育06-15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