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起步课程

2024-07-30

高一物理起步课程(精选12篇)

1.高一物理起步课程 篇一

对高一物理新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整体认识

与老课程比,新课程高中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高中物理新教材重视情景展现,注重过程探究,强调以社会生活为原型的物理知识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用现代信息新技术研究物理实验中的技能。一句话,新教材的高中物理学习更需要学习者本身的实践、探索、思考和感悟,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到物理学不仅是深奥的,更是美好的、有趣的,而且是充满哲理的,从而鼓励学生拓展关于物理知识的疆界。

新课程的高中物理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改变学习方式,培养正确的学习观。这就要求学生要从“学会”物理到“会学”物理。当今的时代是个知识膨胀的时代,复杂的学科知识单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新课程要求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它可以使学习物理的效率有更多提高。课程改革提出要向同学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体育与健身、艺术修养和发展、社会实践等五大方面的经历的要求,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来讲,要切实改变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高负低效的学习方式,从一切为着分数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面提升自己的“主动学习”。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会“量体裁衣”,选择好有利自己发展的物理课程内容、物理课程深度学习,从习惯于“全面学习”到学会“选择学习”,使每一个人有全面的、均衡的并且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我们高一物理备课组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首先,教育观念要更新转变。应该清楚地了解到知识的选择性,在内容、习题的选择上合理取舍,使学生学有所得。“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既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其次,坚持在课堂上创造探究学习的物理课堂氛围,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推理、讨论,切实改变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高负低效的学习方式,从一切为着分数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全面提升自己的“主动学习”。

另外,适当降低教学梯度,循序渐进稳步深入,初中生进入高中后,会感到高中物理学起来会很吃力,为了能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平稳过渡,以避免对高中物理产生畏惧和厌烦的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梯度,并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进行对比教学,在学生对高中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逐步地提高难度。

二、有关教学过程中几点体会

1、重视高一物理学生学习存在的几个难点

①矢量的概念 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等;

第 1 页(共 3 页)

②数学知识难度加大。表现在数学函数关系的复杂化、图象的应用等等;

③概念和规律的复杂性,如速度的概念中,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曲线运动的速度;

④空间关系的建立,在初中只有一维的问题,高中出现平面问题甚至立体问题;

⑤抽象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表现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难度增大;要求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

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呢?下面结合我们在一年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提出几点具体的看法:

①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以上几个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节奏。

②加强观察与实验,渗透物理思想。一定要把从物理现象总结归纳的过程讲清楚,不要草率地给出结论,要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是注重讲道理的科学。如牛顿第一、第二定律。在运用规律进行演绎推理时要注重对条件的判断与分析,不要只套公式。

③重在理解,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在高中物理知识中,需要记忆的东西并不太多,必要的物理公式和常数需要记忆,而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④不要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于程度非常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急于将综合性的题目全抛给学生,更不要将高考的试题拿给学生,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⑤习题课的评讲,首先应注重问题的分析和解题的思路和过程,要让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求解,一个方程的列出,它依据的是什么定理、什么概念、对应哪个过程;其次,老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有效的讲解,面面俱到很可能就导致面面不到,无疑加大学生的负担。一句话,习题课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2、适当降低教学梯度,循序渐进稳步深入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会感高中物理学起会很吃力,为了能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平稳过渡,以避免对高中物理产生畏惧和厌烦的心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台阶的梯度,在学生对高中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逐步地提高难度。在这里有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拿出来讨论,许多物理习题会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很多老师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抛给学生,美其名日,扩展学生的思维,适用不同程度的学生。我想一题多解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要看情景,比如在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新的知识点还没理解的情况下,那么多的解法学生能掌握多少?也许将演化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再生障碍。因此,我认为,新课教学中的例题慎用一题多解,习题课教学或复习时是允许的。学生一堂课下来能掌握和理解多少知识点是值得我们去摸索和总结的。

3、灵活运用教材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物理的知识体系不再象老教材那样严谨,有些知识显得有点零乱。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去研读课标是非常必要的,灵活运用教材,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在讲完某一单元后,再以“专题讲座” 的形式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专门重点地讲解,通过专题的开设,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重点知识的关联网络,达到对重点知识和规律的熟练运用,以及掌握重点知识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尝试探究式教学

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但是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并没有现成的东西供我们使用,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有意识地去尝试、去摸索。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参照其它版本的教材,尽可能地所教材中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老师们也应该认识一个问题,学生要适应探究式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很多老师考虑到探究式教学一是太费时间,二是教学效果不明显,三是担心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法探究。因此,多数老师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殊不知知识的最好来源莫过于来自体验,正如有些教育专家所说的,学生早一天学会探究,老师早一天轻松。

以上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2.高一物理起步课程 篇二

●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不少学校设置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校本课程, 内容方面针对计算机文化、程序设计、机器人等都有, 针对目标方面开展比赛、特长教育的也都有。但是, 如果作为校本课程就需要在独特性方面有一定的考虑, 是面向部分人的还是面向大众学生的, 但无论怎样都没有必要委曲求全。例如, 引入物理或化学实验平台进行校本课程设计, 初级阶段就是针对物理或化学偏弱的学生进行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优化, 而不是针对物理化学能够在普通课堂就学得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解决普通实验的设计、实践、练习等内容。如果针对物理或化学爱好者, 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要有实验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由此不难理解, 如果我们把机器人作为校本课程, 内容定位也要如此考虑。如果对大众就是常识, 可以讲基本装配与控制, 如果是针对创新教育就要侧重于自我的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重在有特色的实质, 从教材到教法都要避免与国家普及性课程的简单重复, 若只是范例或软件的不同, 那么价值就小了。

●校本课程的问题性

在设计校本课程时由于受到指导纲要、教材开发、课程设计等元素完备要求的影响, 一些好的内容很容易走向形式化, 因为内容多了就存在“拼凑”。因此, 对于新技术采取问题式学习非常好。举一个简单的版式例子, 如我们去用Word或者WPS创建文档模板就能很好地体会技术与问题的关系: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而不是问题为技术设计。尤其是英文模板, 如简历就填写一定的情况询问项目, 而非我们中文简历中那么多“费话”。就算数据库这么难的内容, 如果作为校本就是要去解决问题, 而不是学那些结构、主键的名词理论。让学生共享自己的图书数据库作为校本项目, 那么数据结构的兼容、数据的组织、查询与表单的作用都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有效梳理与深刻阐明。问题解决却必须是在应用中发现、探索、思考, 是在对这些问题与技术的切合体验后进行总结, 这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当然, 做了就做了, 不做总结与反思那只是工匠实践, 仍然不是课程。

●校本课程的继承性

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率性而为, 就为实现自己的地方需求就行?不是的, 那只是教学不是课程。课程可以创新, 但更要有继承性, 继承本学科已有的一些教育理念与模式, 继承其他学科的经验与得失, 继承是一种借力与支撑。例如, 现在软件操作式的教育已经被广泛质疑了, 一方面是因为其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可变性差, 更重要的是不容易形成一种规律认识和能力迁移。在这样的问题上, 既然在本学科的其他内容如文字、数据等教学已经改革, 增加了新兴的物联网等内容, 如果再只是设计成“知识+操作规则”式的教条课程, 必然只是常识普及, 甚至比不上科普来得通俗易懂。如何跳出操作本身, 提高对技术的规律把握、本质检验等, 这是校本课程采用新技术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理念的前期考虑, 也需要有关专家学者的一定指导。校本不等于恣意而为, 否则其效率和深度将与校本价值相悖, 对新技术的推广是不利的。

3.高一物理起步课程 篇三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教材;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29-01

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信息化社会的已经到来,我们的教育也顺应时代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其中,高中教材方面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的面世和进入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将面临挑战。因此,对高中教材的编排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将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教材编排的突破:纵观我们的教材编排,以往的教材编排内容多是很多纯理论的东西,内容晦涩、深奥,连黑白插图都很少。老师、学生们拿到随手翻一下都会顿感压力。现在可喜的是我们的新教材,就是新课改用的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有了很大的改变,可以说颠覆了八、九十年代教科书的形象:外观是大大方方的大开页,内容是明了简洁,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彩色图片、照片、表格。依我看最突出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内容编排中加入了精选的贴合教学内容的科学足迹、科学漫步、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实验插图、STS、这些新鲜内容的注入,为我们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下面就此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科学足迹】它其实就是向同学们介绍物理学史,特别是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艰辛探索历程。比如,法拉第一生的探索历程,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的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发明,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罩上神秘的光环,似乎科学家都是能呼风唤雨的魔术师。但其实就即使象法拉第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在做出伟大发现的过程中也受历史局限性的束缚,也有过“可笑”的疏忽与失误。他们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不要说去做物理学家,就是学好现在的高中物理知识都心里没底。但当他们阅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想他们会有像麦克斯韦描述的那样的信念。麦克斯韦曾就法拉第的著作说道:“他既告诉我们成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不成功的经验。既告诉我们那些成熟的想法,也告诉我们那些粗糙的想法。读者的能力可能远不及他,但是感到的共鸣却常常多于钦佩,并且会引起这样一种信念: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成为一个发现者”。

【科学漫步】对于我们面对的教育现状,往往给學生这样一个普遍的错误的认为:学校里、课本上所学的东西不就只是考试要考的内容而已吗?和我们生活没怎么联系。但当他们看了这部分介绍后。比如交流发动机、机器人介绍。我想一定会大有感慨:原来物理在生活中这么有用,连当今最先进、最热门的科技都与我们现在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系。可以说物理无处不在啊!

【实验】包括实验观察、做一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我想了解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自从伽利略创立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以来,物理学发生了飞速的发展,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也都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学生是不可能学好物理的。尽管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考试还不能对实验进行全面考核。新教材的编写中有意识的精心的对实验作了素材的选取和编排:特别的字体及颜色、精美的图片或照片、简洁易懂的内容介绍、可就地取材的实验设计等都体现了新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良苦用心。

【STS】 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缩写.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明确将STS教育作为重要的理念。物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新教材中STS栏目内容展示了物理与科技、社会的关系。有的反映科学的价值,有的反映了科学的方法。如选修3-2交流电这一章中介绍:大面积停电引发的思考之美、加英发生重大停电事故等。这些都是学生想知道的、感兴趣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激励自己。

知道了物理新课程的改革,了解了新教材的精心编排,结合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色之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好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选修3-2

[2] 高中物理特点

[3] 林桐淖 《略论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福州第一中学

4.物理第二课堂计划(高一物理) 篇四

落实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质量。按学校要求,坚持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为了保证全级的教学质量坚持集体备课,统一使用教学资料,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题。本学期统一进行了五次测验,对每次测验我们都进行了考试情况分析,有针对地提出了今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改进措施。

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题海战是我们备课组工作的特色。一学期来我们坚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护高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决不搞破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题海战。精选练习,加强概念和方法的复习上的教学研讨。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临阵磨枪。如最近我们反复讨论、决定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内只印发两套练习供学生复习用。而复习课还是坚持复习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复习上。一学期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事实证明,做对了,今后我们还会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不搞题海战。

备课组活动对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课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教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备课组尚需在以往层面上深入展开教科研、更深入开展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的交流、研究。我们坚信,抓好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

5.高一物理功教案 篇五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的公式W=Fscosθ,会用这个公式计算恒力功。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5.了解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向。6.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学习重点: 1.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2.正、负功的意义。3.功能关系。

学习难点: 功的概念、正、负功的意义。主要内容:

一、功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抽象而又重要的概念,是以后学习“能”的基础。1. 功的定义:

2. 功的两个要素:力和位移

【例一】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B. 行星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一定做功。C. 沿斜坡向上行驶的汽车,牵引力一定做功。D.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拴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变速圆周运动,细绳的拉力一定做功。

3. 功的大小:

①力和位移方向一致的情况:W=FS ②力和位移有夹角(α)的情况:W=FScosα

若α=0,则cosα=1,②式就化成①式,因此②式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公式表明:力F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s和a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③应用公式注意:

A.式中的F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此式求功。

B.式中的位移s一般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时,s是物体的位移;当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或力的作用点与物体有相对运动时,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scosa即为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C.力所做的功,只和有力作用的那一段位移有关,若力取消后物体仍在运动,则力对物体所做功与力取消后物体发生的位移无关(即力F与位移s具有同时性)。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5.功是过程量,反映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

6.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功的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例二】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s,如果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则推力做的功为()

A.Fssinθ

B.Fscosθ

C.μmgscosθ

D.mg(sinθ+μcosθ)s

二、正功和负功

1.对公式w=Fscosa讨论得知:

①当o≤a<π/2时,cosa>0,w>o,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a=π/2时,cosa=0,w=0,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力与位移方向垂直)。③当π/2<a≤π时,cosa<0,w<0,表示为对物体做负功。

可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①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既不能说“正功和负功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正功和负功只表示两种相反的做功效果。

②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动力,使物体的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阻力,使物体的能量减少。

③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等同的。

【例三】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体上,物体和斜面体间的摩擦系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体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与斜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对物体m的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斜面体对物体m的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斜面体对物体所的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斜面体对物体m的摩擦力可能做负功。

【例四】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三、功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理解:

四、几个力的总功

∑W=W1+W2+W3+„

∑W=∑Fs=∑F·s 当合力F为恒力时W=Fscosα,α是合力F与物体位移s的夹角。

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W=Fscosα计算。

【例五】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求:(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2)摩擦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例六】一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l米,这时物体的速度

22米/秒,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米/秒)()(A)手对物体作功12焦。(B)合外力对物体作功12焦。(C)合外力对物体作功2焦。(D)物体克服重力作功10焦。

课堂训练:

1. 绳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物体,当它做稳定的圆锥摆运动时()A. 重力对物体做功,绳子的拉力不做功。B. 重力对物体不做功,绳子的拉力做功。C. 重力和拉力都对物体做功。

D.重力和拉力都对物体不做功。2.如图所示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系数相同,它们的质量相等,在甲图用力F1拉物体,在乙图用力F2推物体,两种情况下两物体都作匀速运动,经相同位移,则比较两种情况下合力所做的功,那么正确答案又是哪一个?()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

3.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在粗糙水平桌面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作匀加速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B.如果物体作匀减速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C.如果物体作匀减速运动,F可能对物体做正功。D.如果物体作匀减速运动,F可能对物体不做功。4.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B.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一正一负。D.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课后作业:

l.如图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2.质量为m的物体,沿水平面滑动了s的距离,则它作功的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重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B.重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C.重力和支持力都做正功,大小为mgS。D.重力和支持力对物体都不做功。3.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不同斜面由顶端A滑至底端B,两次下滑的路径分别为图中的I和II,两次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相同,且不计路径II中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两次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A.第一次小B.第二次小 C.两次一样大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绳的一端通过滑轮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施一恒力F,使木块水平向右移动s距离,在此过程中,恒力F做功为()A.FScosθ B.Fs(1+cosθ)C.2Fs D.2Fscosθ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M上,运动过程中滑块与斜面体始终相对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斜面体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体对滑块没有做功。B.若斜面体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体对滑块做功mgs。

C.斜面体向左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斜面体对滑块做的功为mas。

D.斜面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向下移动距离s,斜面体对滑块做的功为m(g+a)s。

6.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来吊起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已知拉力F=140牛,滑轮与绳的质量以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物体由静止开始升高l米时,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A.40焦;B.80焦:C.140焦:D.280焦.

6.高一高二物理建议 篇六

一、指导思想:

物理课堂教学体现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求的现代教学观。从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出发,优秀的课堂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转变教和学的方式,以“三维目标”统领高中物理教学。

二、2011-2012学年教学建议(一)提高理论修养,完善专业知识

各级教育机构要积极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探究课等活动。利用评优课、公开课等活动,做好高中物理骨干教师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创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开放高效的教研氛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我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体现新课标的三个维度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变现行高中教学现状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其次是要更新教学理念,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实施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再次是要明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明确提出并落实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明确提出了符合现代教育观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多样化、选择性强;物理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区别。

还有就是对“科学探究”要有正确的认识: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贯穿于整个课程。科学探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本质是通过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带着问题去思考、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包含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要素”不等于“环节”,科学探究不搞形式主义,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一节课只要含有或体现了两、三个要素,也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并且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也不是新八股,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科学探究也不一定都要做实验,不要把高中的科学课程幼儿化。

(三)立足教材和学生,优化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的过程,是探究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统一创造过程。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⑴高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拐点,过渡得好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认真研究 1 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诊断性测试、座谈了解、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⑵高一教学要降低起点,控制难度,放慢教学进度,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教学思想。

⑶认真研究初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如“力、压强、物体的平衡、变速直线运动、功、功率、机械能、串并连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能量守恒定律等。

2.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⑴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力求准确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⑵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差异,在目标要求、课堂设计、组织教学、课堂提问、互动讲解、巩固练习、课后作业、课外辅导、考核评价上都要有区别,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积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弱”。

3.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大量可以使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用电器、磁浮列车、纳米材料、光纤、雷达、核磁共振照相、液晶、内视镜、B超…等等。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较密切的教材用于教学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课本、笔、易拉罐、吸管、饮料瓶等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务中所牵涉到的物理,了解物理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学好物理造福人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上,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科技、实际。要通过多种手段,多条渠道,选取贴近学生的事例,提供多种信息,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

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学,关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实验,接近物理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

(四)提倡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包括作业习惯、自主学习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等),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解决学生学习惯问题,学案导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使大部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课前检查、小组检查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学案例题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通过学案作业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力争让学生在高一时跟得上,高二时不掉队。

2.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和启发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案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将教案、学案及拓展训练三案合一,形成课时导学案。设计学案时,要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传授、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学案成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展示和课后拓展训练三部分。新授课学案一般应包括学习导航、目标展示、问题导读、疑难剖析、典型例题、学法指导、当堂达标、小结反思、拓展训练等内容。复习课学案一般应包括网络构建、疑难精讲、典型例题、规律总结、当堂感悟、拓展训练等内容。

4.尝试自主学习向课堂外延伸,拓展学生自学空间。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对科普知识进行广泛阅读。二是结合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学习。三是组建学科社团,就某些物理专题知识或某些物理现实课题进行研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五)潜心研究教学,细化教学各环节

1.备课: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吸取集备成果,进一步提高个人备课的质量。2.上课: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意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探索、实践互动高效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基本素养和科学精神。

3.作业:慎选教辅,认真研究,用好教辅,适时自编针对性补充学案;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加大检查力度。上本的作业及时批改反馈,课外练习册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集中错误全班讲解,个别错误面批。建立学生错题档案,确保基础知识的落实。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命制针对性较强单元过关检测试卷,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做到精选、精改、及时讲评。适时进行学生错题的矫正训练和矫正检测。

4.奥赛辅导:高一阶段要早选苗子,高二阶段是物理奥赛辅导的关键期。要强化物理奥赛辅导的管理工作,提前做好奥赛辅导准备。制定物理奥赛辅导计划,按计划推进奥赛辅导工作。

(六)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在做演示实验时,不仅要让学生关注实验现象,还要理解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学生分组实验要让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实验,经历实验过程,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教师要积极开发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多做实验。提倡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中,提倡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丰富学生课外的实验探究活动。

3.学校实验室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随时熟悉并接触种类实验仪器和设备,以便选择适当的器材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创新的“工作室”。

(七)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的向评价标准靠拢,评价要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评价要体现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也是永恒的。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3 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能单纯地以作业或考试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察学生。

三、高

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要求

(一)高一年级

1、切实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育上的实践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在物理学科中,初高中物理采用“二次循环”制,但初中物理,一般只学习一些宏观世界中的简单物理现象及简单的物理学原理,而高中则主要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的一些本质的东西。应当说:初高中物理的台阶大,转弯急,这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上:

①教学内容上由标量向矢量转变。

②能力要求上由由简单的数学应用向复杂的数学应用转变。③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2、注意培养学生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联系生活、社会;通过增加的一些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访问、小制作、小实验等,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和方法。

3、在知识与能力的形成上下工夫,注重过程教学。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二年级

高二年级理科学生既要开设必修课,还要开设选修课,高二结束还要参加省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

1、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选课要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在时间安排上,二者应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

2、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不但是让学生会做实验的问题,教学中应体现实验在物理研究的基础性,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有机体中的一部分。目前我市的物理实验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课堂上,实验作用不明显,或效果不好;有的实验和教学分离,实验是实验,教学是教学,实验和教学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做不好实验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实验的研究。实验不能和教学有机的融合,是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还不够深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补充了教材外的小实验,有的把演示实验设计成了学生的探究实验。

3、在进行陈述性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对程序性知识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当在传授这些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程序性知识。

四、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2~3课时,学完必修① 第二学期:每周2~3课时,学完必修②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必修每周2课时,学完1~1;

选修每周3课时,学完3~1、3~2第四章

电磁感应

7.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篇七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不改变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

C、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就是它所受的合外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3、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大,这个力的功率就一定越大

B、力对物体做功的时间越短,这个力的功率就越大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不是表示做功大小的物理量

D、力对物体做功少,其功率就小,力对物体做功功多,其功率就大

4、用起重机将质量M的物体匀速地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做功情况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

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8.高一物理公式学习法 篇八

高一物理公式学习法

1.定义式

它是对一类问题的概括性表达式。表示某一物理概念的意义。使用这类公式,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角度看,而应透过数学表达式这个现象,去领会它的物理实质。如密度p=m/V,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密度是物质自身的特性,由物质的种类决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理,电阻的定义R=U/I也是如此,电阻R由组成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来决定。

2.物理定律、规律、原理表达式

它揭示了这一类物理现象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则,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这类表达式的运用范围和条件。例如:液体压强公式P=≥gh,它表达了液体在内部各处产生的压强所遵循的规律,它的适用范围是:静止液体,应特别注意的是,h是从液体上表面往卜测量的深度,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高度。

3.计算式

它是对某一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进行合理推论、扩展以后得到的某一物理量的最简式,一般地,计算式运用范围比相应的物理定律、规律和原理表达式的范围更窄。如公式S=vt,它适用于计算匀速直线运动中的距离等

高一物理实验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要了解它提供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的构思方法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物理实验可分为;观察实验、验证实验、探索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思想实验等。实验学习应该注意:.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一丝不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现象变化和细节。

2.构思方法技巧

实验构思的主要方法有:(1)放大与扩展;(2)间接观察后再作推论;(3)模拟类比(4)思想实验(理想实验)如:伽俐略的斜面实验中,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棉布、木板、玻璃板,测量其小车滑行的距离,再得出结论:平而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根据实验事实推理;若平面完全光滑,小车将运动到无穷远,即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下来,由此总结出“惯性定律”。

3.实验要求

进行物理实验时,要了解物理实验的目的,会正常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

高一物理现象观察法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物理要求学生具有的观察能力主要是:有目的地观察,明了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的条件。观察物理现象应该做到:

1.激发主动性

学生应激发自己对物理现象观察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主动性和自觉性,助力物理意识。

2.明确观察目的要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观察中心,观察条件和范围。

3.准确记录

9.高一物理功教案5 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功的概念.2、牢固掌握功的计算公式.3、熟练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初中学过的功的概念吗?

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师: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我们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作用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呢?比如相反呢?力对物体究竟有没有做功?若做了功,又做多少功呢?我们怎样来计算这些功?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功。

二、新课教学

1、功的初步概念

〔讲述〕

那么,高中对功是怎样定义的呢?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如果使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教师板书定义,同时举例)人拉车向前运动,如图1,说明拉力对车做了功。(强调车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了哪一段位移,并指明位移的方向。)强调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师:手提水桶水平地行走,提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 生:没有。师:为什么?

生:缺少了做功的一个条件,提力方向(竖直方向)上水桶没有发生位移。师:重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 生:没有。师:为什么?

生:缺少了做功的一个条件,重力方向上水桶没有发生位移。

(教师可视情况再举一些事例)师:想一想,高中物理中功的概念与初中有什么不同? 生:高中讲“位移”,初中讲“距离”。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高中讲“发生”一段位移,初中讲“通过”的距离。

师:“位移”与“距离”有什么区别?“发生”跟“通过”有什么差异?(学生疑惑,回答不全面)〔讲述〕

位移是矢量,距离是标量。

发生的一段位移并不要求物体非要沿着发生位移的路径通过,如人提水桶上坡,提力对水桶做功。见图2,人提水桶上坡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提力对作水平方向上分运动的水桶不做功,对作竖直方向上分运动的水桶不做功。用“发生一段位移”取代“通过的距离”不是简单的更换词组,它使我们所学的功的概念更深刻、更严密、更科学、更具普遍意义。其实,功这个概念是19世纪人们在广泛使用各种机械时总结出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功的概念也渐趋严密、科学、完善。我们学习功的概念也应由浅入深,由局部到一般。在今天和往后的学习中,我们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和认知规律的教育)

2、功的计算公式

〔讲述〕

功和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方向上发生位移的大小来确定的,力越大,位移越大,功就越大。

那么,怎样计算功的大小呢?

第一种情况,当力和位移方向一致时,也就是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教师板画图3)(请学生上黑板来写)生:W=FS 师:对。功等于力的大小和位移大小的乘积。这里的F表示恒力的大小,S表示位移的大小,W表示所做的功。

〔讲述 〕

第二种情况,当力和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譬如人拉小车(教师板画图4),当拉力方向与小车位移方向有一夹角,即拉力F跟小车位移S矢量间的夹角为α时,我们来分析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

我们可把力F分解成F1(F1与S同向)和F2(F2与S垂直)两个分力。根据功的定义,分力F1做功等于F1S;在分力F2方向上小车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对小车不做功(或者说,F2对小车做功等于零)。因此,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等于F1S,由于F1=F cosα,所以,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可表达为:

W=FScosα

这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

上述第一种情况是α=0°时的特例。

师:从计算功的一般公式,谁能表达一下,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师:对,力对物体所做的力等于力、位移两矢量的大小和它们间夹角余弦三者的乘积。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是一个标量。那么,功的单位是怎样的呢?

〔讲述〕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焦就是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即1焦=1牛×1米=1牛·米。

功的其它单位还有千·小时。(板书)

1千·小时=3.6×10 焦耳

63、功的一般公式的讨论

(板书)

W=FScosα

〔讲述〕

(1)当α=0°,即力、位移方向一致时,cosα=1,W=FScosα=FS>0,这是初中学过的计算功的公式(举例简析,见图5(a))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0≤α<π/2 即力、位移方向之间夹角是一锐角时,cosα>0,W=FScosα>0,力对物体做正功。如人推车前进时,推力对车做正功(见图5(b))。结论:当0≤α<π/2时,力对物体都做正功。

(3)当α=π/2(即力、位移方向垂直)时,cosα=0,W=FScosα=0,力对物体不做功,或者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零。

例:①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功,重力G和支持力F跟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都不做功。②单摆运动的悬线给小球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③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对物体永不做功。

小结: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法向力对它不做功。

(教师挂出课前抄好题的小黑板)

【例1】

某人用30牛拉力拉着质量为50千克的木箱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30米的距离。已知拉力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见图6),问拉力对木箱做了多少功?重力、支持力对木箱各做了多少功?

解:拉力F和位移S间的夹角α为30°,拉力对木箱做正功。

WF = FScosα=30×30×0.866=779.4J ∴拉力F对木箱做功779.4 J。

由于重力G与位移S方向垂直,故WG =0,重力对木箱不做功。

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N=G-FScosα=5×9.8-30×(1/2)=475 N,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支持力N与位移S方向垂直,故WN=0,支持力对木箱也不做功。

(4)当π/2<α≤π,即力、位移方向间夹角为一钝角或平角时,因为cosα<0,W<0。这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推力阻碍小车向前运动,但小车还是向前发生了一段位移时,设推力F和小车位移S之间的夹角为α,π/2<α≤π,见图7(a),我们就说推力F对小车做了负功,或者说:小车克服推力做了功(取正值)。

又如刹车后的汽车在摩擦力f的作用下缓缓停下来,f、S反向,α=π,cosα=-1,我们说,在这一过程中,摩擦力对汽车做了负功,或者说,汽车克服摩擦力做了功,见图7(b),再如上抛物体在上升运动过程中,重力G和位移S反向,α=π,cosα=-1,重力对物体做了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功,见图7(c)。

【例2】

某人用300牛推力推着质量为40千克的木箱,使木箱沿水平地面移动30米,已知推力F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见图8,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问推力、摩擦力对木箱各做了多少功?(g=10米/秒)解:将推力F分解成F1、F2两个分力,其中F1与S平行,F2与S垂直,分力F2对木箱不做功。故推力F做的功,WF=WF1=F1S=FScosα=300×300×

=7782 J,摩擦力f=μN=μ(mg+Fsinα)=0.2×(40×10+300×(1/2))=110 N,摩擦力做功:Wf=fScosα=110×30×(-1)=-3300 J, 就是说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3300 J。

4、合力的功

〔例3〕

如图9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物体重200N,用50N的水平力F拉着物体前进400米,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求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

【分析 】

物体在这一段运动过程中,共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F、摩擦力f四个外力的作用,方向如图所示。

解一:我们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令水平向右,竖直向上为正方向。F合外力=∑Fx+∑Fy=F-f+N-G=F-μN=50-0.20×200=10 N,F合外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S同向,α=0,cosα=1 故

W合外力=F合外力Scosα=10×400×1=4×10

3J 合外力做正功。

二、我们也先求各力对物体所做功,再求总功。

WF=FScosα1=50×400×1=2×10

3J(正功),Wf=fScosα2=μNScosα2=0.20×200×400×(-1)=-1.6×10 3

J(负功),由于WG=0,WN=0,故 W总=WF+Wf+WG+WN=2×10 3

+(-1.6×10 3)=4×10 3 J 通过例3的解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

①合外力在段位移上对物体(系统)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分外力在同一位移上的功的代数和。②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正功,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负功,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减少,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功等于零。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不变。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1、功的概念

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W=FScosα,这是计算功的普适公式,F、S均是矢量,α是两矢量间的夹角,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3、对功的公式的讨论

①当0≤α<π/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π/2<α≤π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③当α=π/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4、合力的功

10.高一物理最新学习策略 篇十

Part.1 预习指导

概述

所谓预习,便是将课上要讲的内容提前学习一遍,对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题组练习的过程。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更为牢固,为我们“攻坚克难”奠定基础。

物理预习的最佳步骤

①首先,我们应当根据物理教材或参考书的阐述,将基础概念牢记在心,理解每一个物理公式,初步形成知识的框架。

②其次,产生疑问点,标记疑问点。对物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点,我们要重点关注。你可以选择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个疑问点,在正式上课时关注疑问点是否得到解决,如果还未解决,课下务必及时询问老师。(千万不能拖哦)

最佳的学习效果是“带着问题去上课”,若疑问点能在课上解决,那么知识点在我们心里的印象便是深刻的,不易遗忘的。

③根据例题进行初阶的题组训练。高中物理概念细、公式多,要想在较为综合的大题中流畅作答,必须在预习的时候就打下基础。你可以根据教材或参考书,对照较为基础的概念识记题和运用题,尽量做到全部通关。这样,我们在课标教学中便能实现迁移。

预习时的注意事项

⑴关于物理预习,最好的时间段在假期,其次在周末。高中阶段作业量大,想在周一到周六的教学时间段里进行预习工作,无疑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因此,在进行物理的预习时,应当尽可能地在寒暑假这样的假期完成,假期也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间;如何利用假期,直接决定了日后的学习的负担轻重。

如若假期尚未预习完成该学期的大致内容,可以选择在周末预习。预习的前提是将周末作业全部完成并完成复习工作。周末预习对时间的高效利用要求很高,“保质增效”才能挤出预习的时间。

⑵预习应当把握好“度”。预习是对基础的预热和巩固。因此,在预习阶段,无需费力钻研难度较大的问题。物理学科取得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预习就应当做好预习该做的事。低效地钻研难题只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Part.2 学习指导

01适应 改变

初高中的变化较大,老师不再会像以前一样督促着你把该学的掌握好,而是要靠你自己去学,老师上完课就基本不再额外监督,这就要求你要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高中的老师讲课速度较快,每一节课所要接受的知识量会比初中时多很多,因此,对大多数同学而言,不能再像初中那样为了完成作业而不听课。每一节课都是重要的,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去听。“错过一堂课,白读十年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高中老师和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差别也较大,因此要好好去适应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和个性,不要过于在意老师的口音,举止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影响都不太大,适应了便不会觉得听老师讲课是一件艰难的事。(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位有客家口音的老师教英语,如果不去适应,难道就不听他的英语课?那可是会错过很多宝贵的知识的哦)

02笔记 回顾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初中物理很多是把老师课件或者板书的内容抄下来记住就掌握了,而高中老师的课件或板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单纯地抄下来然后去背是不适用于高中物理学习的。课堂上老师强调的重点的内容,要重点地去理解,有必要抄的内容老师会给时间让我们写在书本上的,所以上课期间不要一味地抄写老师课件和板书的内容而没有认真地去听和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物理考试又不考默写,对吧)

物理课下课后最好抽出几分钟时间去回顾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如果在哪一个点没有弄明白,应当及时去问老师。每天晚上的最好抽出一点时间回顾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在上了新的内容之后,更应抽出时间来加以巩固,即使在课上能理解,在课后不去复习,也很难保证我们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是透彻的。

03练习巩固

我们很多人可能是上课听懂了,然后就觉得练习方面可以暂时放一下,因为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是那么急着收作业(就像我们高一的物理老师他是一年都没有收过作业的),可能这样会拖很久。但是需要告诫每一个同学,物理不练习,不刷题,是很难学好的。那么,我们应该练什么题呢?或许你会发现,你周围的同学有人买了小题狂做、五三、必刷题、王后雄等习题,但我们切忌盲目地也去买几本来。如果学有余力,当然可以去买本适合自己的难度的习题来巩固一下,但是如果学校发的练习册你都不能完成的话,那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校内练习完成吧。

值得注意的是,额外购买的练习册当然不是把题全都做一遍,虽然说理科要多练题,但是题毕竟是做不完的,所以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考点是没变的,就看我们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个考点。高中物理是很注重模型的,因为模型里包含着很多的考点,能否熟练地理解物理模型,关乎到你能否在物理学科取得良好的成绩。每一个物理模型都可以变出n多道题,但如果你在疯狂刷题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模型还觉得是不同的题,那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物理模型的理解不够透彻,你就要花点时间去理解这个物理模型,而不是盲目地刷题。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供你参考。练习的时候,第一轮是挑一些与学校发的周末练习上以及老师上课抽出来讲的题目相类似的题再浏览一遍,特别是老师讲过的题。如果第一轮做的练习的情况不太好,那么我们应该把之前的错题重做一遍,而如果做的情况还挺理想的话,第二轮可以选择一些难度中上的,如果这些题都能很好的理解下来,那么就可以适量的看看竞赛的题(关于错题的记录,详见下一模块的介绍)

04咨询 提升

高中物理老师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竭力做到每一个同学都能理解好重难点,因此,自己不会的内容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管是问同学或者是问老师,都应该把相应的重难点攻克,不要羞于请教,要相信老师和同学都是很乐意为你解答的。当然,如果觉得同学给你讲解的和老师之前讲的有些许出入,那么一定要以老师所传授的为准。(悄咪咪的告诉大家,去问完问题之后可以和老师聊聊别的内容,和老师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哦~说不定还会额外的给你一些指导哟)

Part.3 错题整理指导

01概述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相信每位同学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平常练习错的题,看看答案解析,理解了就翻篇。在不久后的一次考试当中,这道题重新出现。你抱着必胜的信心,心中念叨道:“这题我做过,还错过,这会肯定不会错”,正当你准备写下答案,突然发现:这题咋做来着?是A还是C?于是抓耳挠腮,百思不得解……

那么,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错题整理的作用便展现出来了。物理是多题型多模型的学科,整理错题可以让我们熟练每一种题型和套路,通过一道题,学会一类题。

整理错题的常见误区

02

①“弄懂”并不意味着“会做”。很多同学在作业中遇到了不会的物理题,通过翻看答案解析的方式理解了题目,感觉“恍然大悟”,便没有将其记入错题本;结果,下一次遇到时依然“一脸懵×”,不知如何下手。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物理这门学科,迁移度并不小,弄懂一道物理题和会做一道物理题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想要跨越这一段距离,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记录下错题,哪怕在记录的时候你是处于已经理解的状态。

②避免“盲目”地整理物理错题。一道错题代表着一类题,一种模型(物理就是无数个模型拼成的学科),在记录错题时应当观察题型,选择最典型的题目记下,并不需要错一题记一题;当然,如果你认为另一道同题型的题也同样重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也可以适当地记录在典型题的周围。

03整理错题的注意事项

⑴记录物理错题的最佳时间:个人认为是每天中午12:00放学到12:30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里饭堂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倘若留在教室半个小时,就可以避免拥挤,同时创造更多学习时间。每天这一段时间里可以选择将过去24小时内的错题整理记录下来,起到及时复习的作用。

⑵记录错题有多种做法,尽量选择耗时少的方式以提高效率。例如,一次物理周末作业中的错题,可以选择“抠取”“粘贴”的方式(工具要准备好),将题目直接贴在错题本上,这样便能节省手抄题目的时间。

11.高一物理备课组总结 篇十一

三台塔山中学

李辉

高二物理备课组由二位年青老师组成,是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奉献的集体。回首这一学年,本备课组和学校的其它老师一道,每天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本学年来,我备课组较好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得到了同行和领导的认可。大家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了工作的苦与乐,取得了进步,现在将本学年的工作作一简要总结。

首先要说高二物理备课组是一个精诚团结,发扬团队精神的集体。我备课组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合作氛围。提倡多鼓励,明批评。要不怕批评,勇于批评,感谢批评。以批评促课改,以批评促提高。全组上下和和睦睦,较好的形成合力。

其次,在本学期中,本备课组坚决落实了学校提出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注重集体备课,提倡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突出个性化教学。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通常先进行集体讨论与研究,对所作的课件也常加以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一些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内容,使共性与个性达到完美的统一。在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做到了每周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等。做到了人人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全组同仁围绕主题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新老师大胆提出新思路,新见解;而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则坦诚相见,尽自己一切所知。把碰到的问题摆上桌面大家一起讨论,畅所欲言。每次的集体备课都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作出安排,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除了在集体备课时对有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外,本备课组老师还利用可能的时机随时进行有关教学问题的讨论,有了新问题和新想法就随时进行交流。

在听课方面,我们备课组做到了多听课,各老师之间相互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协调组内教师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备课充分,作业批改认真、仔细。对集体性的错误能够进行集体性讲评。能督促学生及时、认真的订正练习中的错误。试卷讲评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课余多下班辅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积极开展提优补缺工作,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认真出好每一份试卷。对平时的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能加以及时总结,并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除此之外,本备课组还积极开展各项娱乐活动,丰富组内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组内凝聚力。本备课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类教师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科研水平。

12.高一物理教案 篇十二

(一)知识网络

托勒密:地心说

人类对行 哥白尼:日心说

星运动规 开普勒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行星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律的认识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 F=G

引力常数的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 称量地球质量M=

万有引力 的理论成就 M=

与航天 计算天体质量 r=R,M=

M=

人造地球卫星 M=

宇宙航行 G = m

mr

ma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三个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地三宇宙速度16.7km/s

宇宙航行的成就

(二)、重点内容讲解

计算重力加速度

1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可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

G=G =6.67=9.8(m/ )=9.8N/kg

即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m/ 。这一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

2 即算地球上空距地面h处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 又g= ,∴ = ,∴g’= g

3 计算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律得:

g’= (M’为星球质量,R’卫星球的半径),又g= ,

∴ = 。

星体运行的基本公式

在宇宙空间,行星和卫星运行所需的向心力,均来自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因此万有引力即为行星或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可的以下几个基本公式。

1 向心力的六个基本公式,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行星(或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为r,则向心力可以表示为: =G =ma=m =mr =mr =mr =m v。

2 五个比例关系。利用上述计算关系,可以导出与r相应的比例关系。

向心力: =G ,F∝ ;

向心加速度:a=G , a∝ ;

线速度:v= ,v∝ ;

角速度: = , ∝ ;

周期:T=2 ,T∝ 。

3 v与 的关系。在r一定时,v=r ,v∝ ;在r变化时,如卫星绕一螺旋轨道远离或靠近中心天体时,r不断变化,v、 也随之变化。根据,v∝ 和 ∝ ,这时v与 为非线性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

一个重要物理常量的意义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mr ∴ .这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它表明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物理量,它仅仅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在实际做题时,它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同样适用于人造卫星的运动,在处理人造卫星问题时,只要围绕同一星球运转的卫星,均可使用该公式。

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1 中心天体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可得:G =mr ,∴M=

2 中心天体的密度

方法一:中心天体的密度表达式ρ= ,V= (R为中心天体的半径),根据前面M的表达式可得:ρ= 。当r=R即行星或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ρ= 。此时表面只要用一个计时工具,测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表面附近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T,就可简捷的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平均密度。

方法二:由g= ,M= 进行估算,ρ= ,∴ρ=

(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物体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2)公式表示:F= 。

(3)引力常量G:①适用于任何两物体。

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③G的通常取值为G=6。67×10-11Nm2/kg2。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得。

(4)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③当所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此方法仅给学生提供一种思路)

(5)万有引力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①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③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例1〗设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物体的质量为m,关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 。

物体放在地心处,因r=0,所受引力无穷大。

D、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则引力为F=

〖答案〗D

〖总结〗(1)矫揉造作配地球之间的吸引是相互的,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地球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相等。

(2)F= 。中的r是两相互作用的物体质心间的距离,不能误认为是两物体表面间的距离。

(3)F= 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物体放在地心处,显然地球已不能看为质点,故选项C的推理是错误的。

〖变式训练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

B、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m1、m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D、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2.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通常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处在圆心的天体称作中心天体,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天体称作运动天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运动天体的万有引力来提供。

式中M为中心天体的质量,Sm为运动天体的质量,a为运动天体的向心加速度,ω为运动天体的角速度,T为运动天体的周期,r为运动天体的轨道半径.

(1)天体质量的估算

通过测量天体或卫星运行的周期T及轨道半径r,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注意: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求得的质量M是位于圆心的天体质量(一般是质量相对较大的天体),而不是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m,二者不能混淆.

用上述方法求得了天体的质量M后,如果知道天体的半径R,利用天体的体积 ,进而还可求得天体的密度. 如果卫星在天体表面运行,则r=R,则上式可简化为

规律总结:

掌握测天体质量的原理,行星(或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来提供的.

物体在天体表面受到的重力也等于万有引力.

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飞船靠近星球表面运行,运行半径等于星球半径.

(2)行星运行的速度、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

研究行星(或卫星)运动的一般方法为:把行星(或卫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必要时还须考虑物体在天体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

(3)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

〖例2〗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T和轨道半径r,地球半径为R求(1)地球的质量?(2)地球的平均密度?

〖思路分析〗

设月球质量为m,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 ,

(2)地球平均密度为

答案: ;

总结:①已知运动天体周期T和轨道半径r,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②求中心天体的密度时,求体积应用中心天体的半径R来计算。

〖变式训练2〗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

(1)该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2)探测器靠近行星表面飞行时,测得运行周期为T1,则行星平均密度为多少?

上一篇:辅导员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下一篇:中学女生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发言材料资料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