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让生命更有价值

2024-07-28

第二课让生命更有价值(精选4篇)

1.第二课让生命更有价值 篇一

《迈好青春第一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是美好的年华,激发热爱青春的激情。2.学会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迈好青春第一步。3.树立远大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让青春更美丽”

教学难点

“让青春更美丽”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青春教育的图片、诗歌、散文等材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感悟、表演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反思,进而升华情感、激扬青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想一想:毛泽东的这则名言说明了什么?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二、新授

环节一:情景创设 自主感悟(展示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的相关图片)

问:探究话题:结合图文、音乐,想想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 学生:结合图片、歌词、散文,感悟、总结、展示。

教师:点拨、评价,精析、归纳,梳理青春时节的三个主要特点。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青春时节,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散文欣赏--为青春喝彩:(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有一种说法很耐人寻味: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当你失掉他们后才会发现其价值,那就是清楚和健康。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健康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 环节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英国有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建筑工地碰到三 个正在砌筑的青年工人,于是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第二 个工人抬了抬头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人热情洋溢满怀憧憬

地说:“我在建一座雄伟的殿堂。” 听完回答,哲学家马上就判断这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眼中有墙,心中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个工头、技术员;惟有第三位才会有更大的作为,因为他有更大的目标,他的心中有一座殿堂。果然30年后,第三个人成为英国最著名的建筑师。思考:为什么第三个工人能成为著名的建筑师?这对咱们大家有何启示?

温馨提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是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一)辨析:我们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我们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的价值没有多大的联系。议一议:自己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理由。

点拨:我们要让青春更美丽,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二)读一读,说一说(阅读教材P21页材料,思健的故事”讨论回答问题)

这份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生的价值靠行动实现,需从现在做起)

对我们来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努力做有益他人、社会的事,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添上亮丽的色彩。)

三、练习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1岁那年,家乡南京秦淮河上的文德桥因乡亲桥上观看端午节赛龙舟而垮塌了。这个不幸的事件,使他立志在长大后为人们建造结实的桥梁。4年后,他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并在毕业考试中获得了全校第一名。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学堂招收的官费留美研究生。学成回国后,他以满腔的爱国热忱,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解放后,他又为兴建武汉长江大桥和人民大会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茅以升的人生经历和取得的成就,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青少年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总结

青春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时间老人把它做了最精确的均分,给每个人仅有一份,不论贵贱尊卑,智愚富贫。你的一生只拥有一次,因而才有了“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的忠告,才有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慨,才有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劝勉。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河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请为我们的青春喝彩!

四、作业

搜集关于青春的箴言:

评出最佳的两句,写在课本下面的 横线上!

五、板书 迈好青春第一步

一、青春——花样年华

二、让青春更美丽(1)树立远大理想(2)珍惜时光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第二课让生命更有价值 篇二

设计:悦庄镇中心小学李振敏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活动目标: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课前准备:

调查访谈:发调查卡。

①、找一找妈妈怀孕时的照片或者当时的录像,看看那时侯妈妈的样子与妈妈怀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问问爸爸、妈妈,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想法、感受和期盼,为了生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他们是怎样做的?

③问一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在你即将出世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时,他们的心情又怎样?

④找出出生记录或成长册,看看刚出生时自己的体重和身长各是多少,请家长说说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找找小时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请家长讲一讲在你成长过程中,家长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几件事。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看来每个生命关系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

二、根据访谈记录,集体交流汇报。

1、要求根据课前的调查访谈提示的准备,每人选择其中一个选题,按照选题自由结合,并选出一名组长。

2、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实物(衣服、小手印„„)、录像、图画等介绍给组里的同学。把自己在访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讲给小组同学听,并谈谈经过这次调查访谈,自己有哪些感触。

3、组长组织组员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将全组同学的资料进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装展、录像展、图画集、故事集等多种形式。

4、集体汇报展示、交流。

小结: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课件出示)

二、互动活动。

(一)乘上“生命”号列车

1、活动准备:教师在教室中选择不同的位置,分别代表一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如生命的产生、来到世上、成长的各个时期(会爬行、学走路、上幼儿园、上学、戴红领巾„„)

2、提出游戏规则:①、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阶段,组成乘车小组。大家作为列车员,各组列车员选出本组的列车长。同一乘车小组在教室里表示自己所选的生命阶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学生担任“生命”号列车的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驶。②、列车行驶到不同的阶段时,有相应的小组为大家讲解。

3、活动要求:游戏中,教师就帮助列车长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列车行驶完全程后,学生进行讨论:考察我们的生命轨迹之后,有哪些收获。各个列车长组织列车员用图画、书写卡片、写感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根据各位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列车长和优秀列车员。

(二)制作成长册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下面的方式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制作一本成长册,并给自己的成长册起一个名字。(课件出示)

1、把家长讲给自己听的那些感人故事简单写下来,个人或者小组、小队合作。编成一本故事集。

2、根据课前调查访谈的内容,将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情况用图画表现出来,制作一本连环画。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几个重要阶段、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如出生、满月、周岁、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天上学等的照片,来制作一本照片集。

三、小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包含着家人的期望和心血,我们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世界更美好。

第二课时

活动主题: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活动目标: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懂得珍惜生命。

活动准备:.通过阅览书籍、上网,了解人的生命过程。.我与老人话生命。寻找身边年长的人,询问他是怎样看待人的生命的,对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对自己生命的过程有哪些感受。.寻找长生不老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来。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了,还会再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有关生命的探讨。

二、了解人的生命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谈谈对人的生命过程的认识。小组长整理作好记录。

2.共同交流:小组长代表谈谈大家讨论的结果。

3.进一步探讨:讲讲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命过程的神话故事。

4.深化认识:通过对有关生命过程的交流,以及这有趣的故事,你认识到了什么呢?

5.指名谈谈:

6.小结:从出生、成长、到死亡,这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从生到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违背不了这个规律。对每个人来说,这个过程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早就离开了人世,有的人却能成为老寿星。

7.自读课本第九页的资料,认识人的寿命。

三、讨论升华:

1.我与老人话生命:指名谈谈自己的访谈录。

2.讨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想想怎样才让我们的生命精彩,有价值呢?

3.指名谈谈:

四、课堂总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让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吧。

第三课时

活动主题: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活动目标:

1.认识人的生命是独特的、多彩的。

2.探讨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3.感悟生命的顽强,体会生命的价值,从而对在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的生命是独特的、多彩的。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指纹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一篇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文中讲到我们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哪两片叶子是相同的。那我们人有没有完全相同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板书课题。

二、谈谈指纹的学问:

1.指名说说对指纹的认识及相互作用。

2.由指纹的学问你能得出一个什么认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探讨生命的独特:

1.谈谈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从容貌、性格、兴趣爱好方面谈。).小组内同学互相找一找每位同学的特长。

3.小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畅想未来:设想一下可能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参与活动,并予以指导。

四、感悟生命的顽强,体会生命的价值。

1.学习朱彦夫的事迹。

(1)自己读读故事,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指名谈谈自己的感受。

(3)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类似的故事。

(4)谈谈自己的认识。

2.播放奥运赛场上运动员拼搏夺冠的片段。

3.播放体现人类的智慧的片段。

4.谈谈观后的体会。.小结:在困难面前,人只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就会出现奇迹。

五、课堂总结:可以这样说,只要努力,就会出现奇迹。让我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我们与众不同的人生吧!

第四课时

活动主题:预防疾病,确保生命质量

活动目标:1.知道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不良生活习惯。知道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能够引起哪些疾病。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确保生命质量。

活动重点:知道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确保生命质量。

活动准备: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收集有关生活习惯的资料。搜集有关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健康是金,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二、学文明理:

1.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书上图)

2.指名回答:

3.小结: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这样,后果会怎样呢?

4.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5.读课本上的话,形成共识。

6.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7.谈谈自己此时的认识。.小结:看来,要想身体健康也并不是难事,只要我们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好了。

过渡:预防疾病还有更好、更便捷的办法,那就是按时接种疫苗,9.说说自己接种过哪些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

10.交流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疾病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及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结合实际,升华明理。.谈谈自己今后的打算。.小结:从今天起改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为自己的健康奠基。

四、作业: 在课后,让学生和家里人一起讨论: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使学生时时、处处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呵护自己的身体。

第五课时

活动主题:献出爱心,延续生命。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且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生命献出爱心的人。.从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伟大的等多种角度来思考生命,感悟生命。

活动准备:

1.通过请教相关人员,或是上网查询、阅览图书等方式,找一找目前治疗哪些疾病需要器官移植,哪些需要血液或骨髓。

2.查询资料,了解目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情况,问身边的人们,了解大家对于捐献器官、献血、骨髓移植的看法。

3.收集义务献血、捐献器官骨髓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生命是宝贵的,有些人却不幸患上了疾病,身体受到损伤,生命受到威胁。这时,如果健康的人献出一份爱心,就可以使他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生命得到延续。板书课题:献出爱心,延续生命。

二、初步认识眼角膜移植、献血、骨髓移植。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1)哪些疾病需要器官移植,哪些需要血液或骨髓。

(2)说说目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情况。

(3)说说对于捐献器官、献血、骨髓移植的看法。

(这些方法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还挽救他人的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

三、召开“爱心使生命更美丽”故事会。

1.小组内互相讲故事。选出最感人的故事。

2.选举代表在班内讲故事。

四、走进抢救生命的白衣战士。.自读文中的故事。.讲讲自己知道的其他故事。

3.谈谈自己的感想。

五、制作宣传栏。

1、学生分组制作一期“献爱心、延续生命”的宣传栏。通过绘画、诗歌、倡议书、剪报、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血液库、骨髓库、器官捐献的情况,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拼音第二课 篇三

(家庭练习)第一遍用时:,错:个姓名:(家庭练习)第二遍用时:,错:个家长签名:(学校测查)第三遍用时:,错:个

请家长帮孩子计时,记录下每一遍读错的个数,并将孩子易读错的地方用“√”标出,方便孩子以后重点认读。

一、准确认读

īùyíǖíǚyǐûiūwǔuyyùwyiǘǐwuyìyīwūúwúìyūyúǔyǔwùǜ

二、比一比,读一读

4.第二课祝福, 篇四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㈡、过程和方法:

1、通过理解“祝福”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㈢、情感态度和世界观: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教学设计:

㈠ 教学重点 :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㈡教学难点: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㈢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带。

㈣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2、介绍背景 :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

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听录音,思考问题,了解大意。

①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还有哪些人?

②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她的命运怎样?

③本文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④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4、重点字词:

钝 dùn 响

寒暄 xuān

瓦楞 wǎlãng

朱拓 tà

间 jiàn 或

悚 sǒng 然

踌蹰 chóu chú

不更 gēng 事

谬 miù种

俨 yǎn 然

雪褥 rù

瑟 sâ瑟有声

尘芥 jiâ堆

形骸 hái

脸 颊 jiá

荸荠 bíqí

絮絮 xù

呜咽 yâ

驯 xùn 熟

桌帏 wãi

讪讪 shàn

敛 liǎn

怔怔 zhēng

咀嚼 jǔ juã

渣滓 zhā zǐ

瞥 piē

拗 niù不过

蹙 cù缩

门槛 kǎn

窈 yǎo 陷

惴惴 zhuì

歆享 xīn xiǎng

牲醴 shēng lǐ

蹒跚 pán shān

5、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起讫段落

1――2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 28 段)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 35 段)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 40 段)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 67 段)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6、研习新课 :

①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②本文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

③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

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④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7..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学生自读课文第 1—2 段,思考:①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讨论归纳: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②初析鲁四老爷形象:

小结:鲁四老爷是一个迂腐保守、虚伪落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第 二 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2、研习新课 :

⑴学习阅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来的部分。

思考: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择其要点板书)

②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③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明确: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⑵讲析祥林嫂被迫改嫁一部分。

学生默读,思考:①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②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明确: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

⑶讲析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这一部分。

学生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择其要板书)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讨论归纳: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讨论中注意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并分析“思考和练习”六的三个句子)

提问: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讨论归纳: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 12 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读时注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3、布置作业 :

⑴将祥林嫂临终前的肖像描写与前两次比较,体会其对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⑵思考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2、研习新课 :

⑴阅读前面第 3 段开始的内容,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⑵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⑶思考: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应该怎样认识?

讨论归纳: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⑷提问: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明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后面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阅读时仔细体会。

⑸提问:祥林嫂的死,引起什么反应?

明确:没有人关心,长工是漠不关心的,唯有鲁四老爷还要大骂“谬种”。这个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是如此冷酷无情,他把祥林嫂逼至绝境,到死后还是如此残忍无情。

⑹学生个别朗读“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一些语句?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从“寂静”、“沉寂”等词中可以看出。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轻松”实际上可理解为愤激和沉痛。

这一段景物描写与最后结尾的景物描写在时间上衔接,那么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呢?

⑺学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明确: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3、分析题目 《祝福》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4、分析 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5、布置作业 :

⑴完成课后练习。

⑵完成基础训练。

⑶探讨祥林嫂的死因。

上一篇:花好月圆,佳期能否入梦散文下一篇:小兔吃蛋糕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