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2024-09-10

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18篇)

1.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一

为了增强高中英语教师对自身职业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局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组织初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给我们上课的骆老师,她上课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引导我们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把培训重点放在提升语言素养、教学实践与操作方面,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课堂观察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及说课的指导。参加培训的教师参与积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活动安排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通过培训,夯实我们英语教师的语言基础,开阔视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学习并未结束,我们一定将老师所教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2.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二

1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和涵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 主要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精神, 并能够以类似研究科学的方式去获得新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并非主观臆断, 而是根据理论来源于实践以及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提出来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经验, 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 使学生更加懂得合作与参与的重要性。此外, 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 使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进行化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时, 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判断、选择和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

2 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特点

2.1 主动化的学习过程

对于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来说, 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学生教师讲课并及时做好相应的笔记。有些高中的化学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创新, 例如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 但是这些教学方式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研究性学习。真正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应该要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学生要能够积极开动脑筋, 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 学生能够直接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 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式学习。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能够去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2 生活化的教学主题

当对高中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时, 教师可以积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相关主题并联系到实际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问题或研究课题, 这些课题可大可小, 可难可易。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围绕着相关主题展开相关的研究活动, 从而使学生不断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 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序性和计划性。

2.3 开放化的学习资源

对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来说, 主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是围绕着高中化学教材。化学教材上有什么内容, 教师就教给学生什么内容, 学生也会相应地学什么内容。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束缚的状态, 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学生被局限在化学教材和死板的课堂教学中。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要积极打破这种束缚和限制, 这体现出在研究性学习中, 化学的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研究的问题和课题所涉及的知识也是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因此, 在研究性学习中, 有些化学问题也就没有了唯一的答案。而学生的学习资源却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从化学教材到互联网, 再到图书馆甚至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只有在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有用的信息, 从而为解决相关的研究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

2.4 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由于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和自主性的学习过程, 使得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也具有了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 并观看相关的实验过程或亲自做一些社会调查等。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研究和学习中去。

3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

3.1 摆正师生的不同角色

在研究性学习之初, 学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指导。当研究性学习实施一段时间以后, 教师应当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独自研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通过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学生可以从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相应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师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取代学生, 而应当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2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功能, 教师应当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当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不能用自己的思路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教师要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 并能够运用各种生理和心理手段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增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3.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进度采取实验探索、专题讨论、调查讨论以及质疑辩论等不同形式。有些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相关引导, 有些活动学生可以独自进行相关探索。有些教学过程可以在教室内进行, 有些教学过程要要实验室中进行, 还有的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教师要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课题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选择出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

4 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发展, 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在高中化学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总之, 研究性学习将会给我国的教育改革灌输更大的生机。我们一定要认真践行, 才能够推动高中化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瑛.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化学教学, 2008 (05) .[1]贺瑛.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化学教学, 2008 (05) .

[2]王春.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实施的实效性研究[J].化学教学, 2008 (08) .[2]王春.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实施的实效性研究[J].化学教学, 2008 (08) .

3.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篇三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不管是在教育目标方面还是方式方法方面,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已不再是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而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实际事件的思考,以多种学习或者解题方式理解相关难题。数学这一学科其本身存在整体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逐渐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一题多解” 教育教学体会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使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仍然采取“填鸭”式和题海战术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熟练掌握好各种数学题型,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但是,从某种角度看,此种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观念长期处于特定的学习方法之内,时间一久,学生往往会对数学相关学习觉得很厌烦。高中数学教师有可能为了节约时间,将每一节课的数学教育教学都当成习题训练。基于此,高中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越来越紧张,学生需要寻找到更为积极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绩,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注重高中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1]。

1.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1知识点不够扎实

数学习题在练习过程中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数学习题练习能够让学生逐渐领会知识点,继而掌握好基础数学概念与知识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点逐渐丰富,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将以前遗忘的知识点重新温习一遍。知识点不够扎实势必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难以高效,学习数学就是将一本数学知识点逐渐吃透,慢慢将基础内容知识变薄的过程。高中教师应该不断指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规避自己不熟悉的短板,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

1.2不够灵活运用数学相关知识点

数学各类知识点之间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在几何运算及代数运算过程中,需要用到高中数学中的诸多知识点,如学习复数时,往往需要用到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在解题运用过程中,熟练掌握数学相关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解题运算方法。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点之间衔接比较差,再加上知识点分离比较大,学生往往只能单独学习部分知识点,解题过程中一般存在不能熟练应用知识点的基础情况,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够理想[2]。

2.一题多解的基本含义

一题多解就是以原题为中心,向其周围的各个核心方面展开深入讨论[3]。通过上述解题方式,可以对题目的逐层分析与解决,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点,不断减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负担,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点且培养学生多种解题思维方式。

3.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3.1以高中函数具体题型为例

例题:已知tanα=3/4,求sinα,cosα的值?

分析:因为题中有tanα、sinα、cosα,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想到的是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方法(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tanα=3/4=sinα/cosα,且sina■α+cos■α=1。两式联立,得出:cos■α=16/25,cosα=4/5或者cosα=-4/5;而sinα=3/5或者sinα=-3/5.

方法(2):当α为锐角时,由于tana=3/4,在直角△ABC中,设α=B,a=3Y,b=4Y,则勾股定理,得c=5YsinB=BC/AB=3/5,cosA=AC/AB=4/5,所以cosα=4/5或者cosα=-4/5;而sinα=3/5或者sinα=-3/5.从上述实例不难看出,学生通过同一道题能运用不同方法解答,一方面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主动接受相关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

3.2一题多解在高中数学中的学习心得

一题多解能够拓宽且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再加上高中数学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主动思考且解答相关问题,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既巩固好基础知识又发现新的思考方式,通过对一题多解学习方式的积极应用让学生了解更多高中数学知识点,更熟练地应用解题技巧及解题思路等,以加快解题速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题多解方式能够打破高中学生的惯有思维,创新相关思维方式,学生通过高中教师的引导在数学课堂中逐渐学会遇到题目采取发散性思维方式,继而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生遇到练习题时会相应考虑到其他更简便的学习途径,继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进行相关工作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充分应用起来。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数学笔记本,将整合好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把解题具体案例及相关思路整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胜超.“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10(1):54-54,55.

[2]朱扬德.“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8(7):12-12.

4.高中教师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4、挺有防效价值的阅读活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教书而不读书,成为了教育上既尴尬又无奈的现实,同时也是荒.唐的和对教育人的讥讽。从xx初中的的理念“只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中,我们不难发现,xx初中中考取得好成绩决非偶然。但愿在我们学校也能让阅读成为教师一生当中的必需,提升教师的品位。

三、参观学习后的建议

1、每次外出学习,都要求写出体会或反思,列出几点体会或心得;

2、开展写字教育,让师生的心静下来;

3、开展俭朴教育,让师生的“德”俭起来;

4、鼓励阅读活动,让师生的知识丰富起来;

5.高中地理新课程省级培训学习心得 篇五

2011年湖北省高中新课程省级培训,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我很荣幸代表我们学校地理教研组参加了这次培训,在听完几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讲座之后,我的感受颇多。

近年来,全国各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改革,作为地理学科,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了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针对课堂改革中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遇到的几大难题,咸宁学院的黄莉敏副教授提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绝不是某种教学方法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黄老师还讲到,教学设计必须具备五大要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并且对各要素进行了逐个分析,以很多的典型实例给老师们进行讲解,让老师们学会了很多新的新课堂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还有来自黄冈中学的地理教学专家周益新老师,周老师的演讲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他给我们讲的主题是“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素养的培养”。他提到,一直以来我们湖北省的高考成绩在全国来讲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我们送出的部分人才中,最终进入社会之后,好像并没有满足社会各行业的要求,也就是说出现了一种“只会读书考试,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差”的一种局面。这就让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最后就转到我们这次课改的主体上来,由此可见,课改是很有必要的,必须要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管高考成绩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只会考试的人才在社会上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只有进行课改,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才能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最后,周老师还提到,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才能教的更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他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提升自身素养的方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周老师的演讲生动而富有激情,深得老师们的好评。

最后,武汉教科院的领导余克四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地理高考方案以及

相关备考策略,为各位老师应对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届高考指明了方向。余老师强调,新课改后的高考试卷着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放性的题目增多,这就对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开放性思维能力提高了要求。在后面的备考当中,我们老师就应该多注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余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的高三备考有了明确的方向,也让老师们能合理的安排高三的宝贵时间了。

6.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2010年8月21日——25日,我参加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高中物理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誉蔼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有收获,也有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区教研员苏明义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这些精英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许晓林、陈继明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学教师,“学以致用,研学并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广泛交流,资源共享”。

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7.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七

一、内涵与特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负责基础上的学习能力。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 学生是否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完成任务;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又能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继续学习。一方面,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 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译”训练。如果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就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从而难以有效实现学习目标。众所周知, 只有学习能力提高, 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只有语言能力提高, 才能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的介入

倡导“自主学习”绝非贬低教师的重要性, 成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介入。事实上, “自主”是教师指导下的一定程度上的独立, 绝对的自主学习者并不存在。针对高中生而言, 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 社会阅历普遍较少,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离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督促。从理论上讲, “自主学习”, 即学习者对外界 (尤其是教师) 依赖性的减弱和对自主学习行为的积极性的提高。当学习者在提高能力与自我意识的同时, 又对改变了的外界 (尤其是教师) 产生新的不同程度的依赖。实践证明, 在学习策略方面, 只有对学习者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他们才会有意识地在语言学习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 对学习者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总之, 强调“自主学习”, 即强调“自主”以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规律为前提。只有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 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角色的转变

1.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让给学生。其实, “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是: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具体有四点。其一, 在教学新课时, 教师可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及挖掘教材中引人入胜的知识点, 激发学生对崭新知识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Animals ind a n gers一课时, 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播放濒危动物的纪录片, 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 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更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最终为课文的教学奠定基础。其二, 在引导学生自学时, 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自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旨在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独立探索。其三,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和逆向思维等) , 最终拓宽学生的思路。其四, 当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想法时, 教师应给予鼓励并积极引导, 从而使学生进入崭新的学习层次。

2.由“至尊者”转变为“合作者”

在“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观点、交流情感、互教互学和平等对话, 既实现“教学相长”, 又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由“至尊者”转变为“合作者”, 并以平和的心态参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最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总之, 教师的角色转变既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 英语教学变得颇具魅力, 学生越发渴望学习和使用英语。

3.由“仲裁者”转变为“促进者”

在教学活动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有益于个人发展的能力, 教师须由“仲裁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教师要扮演好“促进者”, 就要符合四个要求。其一, 创造生动的教学情景,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二, 采取合适的方式, 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愉悦。同时,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出色表现, 鼓励他们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终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其三, 教师应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以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其四,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即教育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 最终使学生之间形成彼此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

8.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改进措施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高中化学难度较大,各种方程式的记忆过程十分枯燥,因此学习效果不好,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本文结合了自身经验,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可行性,并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措施,希望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将学生放到了首位,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自然、社会和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根据课程要求设计研究的主题,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这对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不再受老师和考试范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题,并根据自己的预想进行试验,得出最真实的答案。化学课程本身比较特殊,需要学生不断的猜想和验证,整个过程依靠的是科学严密的猜想和百折不挠的态度,教师只是最后的评价者。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加深学习印象,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1]。

3、实践性。传统的化学学习方法大多是理论性的,教师给出研究的课题和答案,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节省教育时间,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没有限定課题,也没有事先给出答案,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试验,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判断。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1、激发思维,善于提问。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模式,它需要同学们保持更高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合理设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首先,学生应该善于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独特的化学思维方式,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的激发思维,在思考某项化学问题时,能够联系到以往学习到的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思考,得出准确的答案。教室给出答案后,学生不能盲目的接受,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充分利用自己的求知欲[2]。例如,在学习:酸碱性“这一课时,已知酸溶液为酸性,碱溶液为碱性,大多数同学会认为盐溶液为中性,思考到这一步骤时,学生不能匆忙的得出结论,应利用PH试纸进行检验,在得出有些盐溶液为中性,有些为酸性或者碱性时,应认真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善于提问,确定研究方向。

2、制定计划,深入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某种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反应式,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失去了引导者,只能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研究,为保证方向正确,学生应制定完善的计划,规划自己的研究和实验过程,以减少影响因素,避免出现失误,保证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研究“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课时,由于涉及到的资源类型较多,学生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研究计划,找准重点和难点,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制定计划要求学生能够从研究课题的实际出发,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把控学习过程的整体进度,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学生应具备深入研究的能力和意识,例如上文中,为什么盐溶液有些为中性、有些为酸性或者碱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溶液中的离子有关,归根结底还是溶液的性质决定的

[3]。学生应該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能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3、归纳信息,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丰富知识体系、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学生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的关键阶段。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应该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和总结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促使研究过程的完满结束。例如,在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应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概念化的转变,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然后通过实验和练习进行检验,从而判断水溶液的酸碱性,得出水解规律。学生得出规律后,应该善于总结,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三看”[4],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教师提出的课题,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或者,学习“预防甲亢病”这一课时,学生应该将其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探讨加碘食盐预防甲亢病的效果,然后进行研究和检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检验和思考,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

研究性学习是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思考和总结,收集各类有用信息,将其带入到研究的课题中去,从不断的检验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发展合作意识。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正确看待研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阳圣沩.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09):304-305.

[2] 彭艳秋.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J].科学大众,2012,08(11):66-67.

[3] 王婧仪.高中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J].亚太教育,2016,02(13):152-153.

[4] 谢胜祥.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06):81-82.

9.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九

淮安市阳光学校余时钟 2010年9月,江苏省高中地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我很荣幸代表我们学校地理教研组参加了这次培训,在听完几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讲座之后,我的感受颇多。

近年来,全国各中小学都在进行课堂改革,作为地理学科,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了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针对地理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博导沙润教授作了“地理科学发展动态”的主旨发言,重点讲了三大方面:重新发现地理学;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探究式的“田野调查”,站在一定高度,详细解读并拓展了地理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对我们这些在高中教学一线的地理教师有很大的启发和学科视野。

在培训过程中,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博导谭顶良教授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有效教学”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他提到,一直以来我们江苏省的高考成绩在全国来讲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我们送出的部分人才中,最终进入社会之后,好像并没有满足社会各行业的要求,也就是说出现了一种“只会读书考试,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差”的一种局面。这就让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最后就转到我们这次课改的主体上来。

由此可见,课改是很有必要的,必须要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管高考成绩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只会考试的人才在社会上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只有进行课改,转变学习方式,才能做到有效教学,才能不断提高

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才能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最后,谭教授还提到,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才能做到有效教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他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提升自身素养的方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谭教授的演讲生动而富有激情,深得老师们的好评。

最后,省教研室组织了苏南、苏中、苏北各区优秀骨干教师主讲的观摩课,接着有关专家作了专题发言,最后请地理学科的相关知名杂志的主编和广大培训教师作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让我再次意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同时作为一个老师,我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最后,我相信,在我们江苏省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新课改一定会成功的。我们要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质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真正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教书”。

余时钟

10.学习诚信美文心得体会 征文 篇十

宁安市东京城镇小学六年四班 方君蕊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开金库的钥匙。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系统,并在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宋庆龄是20世纪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现身革命,为中国人的解放事业,为妇女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她年幼时家境贫寒,为了生活,她前往国外工作,并凭着为人诚实,任劳任怨,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常用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从小养成诚实善良的品格。

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千百年来被我们的祖先所推崇和发扬。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变化,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多数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美貌‛、‚才学‛、‚金钱‛、‚荣誉‛,而‚诚信‛这端却被人们高高翘起。诚信在人们的心中变轻了。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诚实守信更是我们学习的一大重点,记得有一次老师说道:‚正是有了诚信,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典故;正是因为有它,才会有我们将来的前景和希望‛。所以我门要感谢老师,他们辛勤的泔水浇灌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11.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十一

一、不容忽视的前提: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诚如美国化学家德雷珀所说:“记住,你教的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群年轻人。”又如魏书生老师所说: “学习不是为了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作为教师,这是必须要明确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明确我们所面对教学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他们对将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始终要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为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有益的帮助;二是要站在青年学生特定阶段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来引领我们的历史教学。基于这样的前提,再去发挥我们历史学科特性,如学科资源的丰富性,学科联系的交融性,思维方式的多维性,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我想,只要具备这种职业情操,就不难找到让学生好学、乐学历史的途径。

二、课前预习不应成为任务派发,应是学生互动的平台。

基于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主观性等特性,我觉得课前预习的导学案设计、或者互联网平台互动内容的设置要尽量具有开放性、探讨性、启发性,不要过于拘泥课本史实内容的预习。在学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过于注重内容性的预习导学案就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即使学生出于班规制度的压力及时完成了,但事实上则已经扼杀了学生继续乐学、好学本课程的动力。因此,我认为预习环节不要奢望学生完成太多学习任务,只要能起到对一些基本问题热身互动就满意了,也不必强制每一位学生一定要提交答案,只要求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预习探讨,上交或上传一份小组预习方案即可。老师关键是要培训好课代表和小组长,对他们充分的信任并不断鼓励,让他们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调动小组成员在有限的预习时间里积极的互动,萌发对新课学习探讨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份有开放性、探讨性、启发性的预习案加上一位负责的课代表和六位小组长的默契配合,就会开启接下来更加轻松活跃而又有思考性的课堂教学。

三、导课要发挥”凤头”的作用。

导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无疑都是想追求“凤头“的效果,即开篇即能引人入胜,让学生自然进入新课主题,融入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学习状态。关于导课,本人认为要注意对那些动态因素的融合与变通,因为每一届学生的兴趣观念在变,时势本身也在變,教学技术手段不断翻新,以及班级与班级的学情差异很大等诸多动态因素,就意味着不能吃老本,也不宜照搬别人的模式,更不能拘泥于单调重复的模式,只有针对特定阶段背景下特定的学生学情状况所设置出来的导课,才是最有效的导课模式。基于这个理念,进行了一些探索,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历史学科由于取材的丰富性,加上视角的多元性等特性,自然每个老师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来设置导课方式。可以图文并茂切入主题;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小品、快板评书类节目表演烘托氛围;还可以借助现实情境顺势穿越相似性历史主题,等等。以上诸多方式在PPT课件教学模式下比较适用,只要运用恰当,不难起到“凤头”的导课作用。

四、课堂展示或讨论环节是展现学生好学、乐学的核心环节。

前面的预习环节和导课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起到让学生乘兴而来的效果,学生是否真正乐学、好学主要看课堂的表现。只要前面环节能让学生乘兴而来,我们历史课的课堂环节应该有自信避免学生扫兴而归的僵局,相反,是完全可以让它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形成一个思想交流的海洋,学生通过一节历史课不仅可以感触历史知识的灵动和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体会到合作探究过程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学科自身内容丰富,内涵磅礴的特点,为我们课堂探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和方式方法的应用。但不管什么模式贯穿其过程的的方法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具体的法子不拘一格,但一节具有真正灵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巧妙的设问是其灵魂。

下面,基于课堂设问环节谈一点自己的实践心得:问题设计重在激发学生融入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不刻意直接追求教学目标,只需潜伏课标要求。如《《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设问方式上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行。我尝试这样的设问: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我先让学生观看2分钟描述经济危机视频剪辑,顺势借用视频专家解说台词“关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引导学生谈观后感。设问之前先通过视频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势再把学生引入本问题的探讨,这样比较轻松自然。对分析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的设问,我尝试新材料新情境的设问法,即让学生通过下面这段材料加以探讨: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亲们,结合材料的观点,大胆地你的看法!虽然具体设问方式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空间,但我觉得唯有大胆的实践,才会得到所以自己适用的教学成果。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关于教学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和心得,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同仁们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12.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十二

教师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表现和行为所给出的指导和评价。教师反馈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教师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许多语言学和心理学专家的研究都表明,情感因素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注重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也更加强调情感态度的培养,以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和兴趣。课堂上的教师反馈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和提高。教师的不同反馈话语带有其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表明,积极的教师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消极的反馈则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促使学生放弃继续学习的努力,学习动机随之被削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就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因此而得到强化。

其次,众所周知,拥有强烈自信和积极自我评价的学生会更容易成功,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由于惧怕丢脸和出错,总是倾向于放弃训练英语的机会。这就是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焦虑。这种焦虑感的长期存在将使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一点一点地萎缩。而对消极反馈的恐惧本身即是造成学生语言焦虑的一大因素,这就是所谓的评价畏惧。学生担心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害怕得到对自己的不良评价。评价畏惧使学生往往过于关心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倾向于使可能出现的不利评价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于是,他们在外语课上缺乏信心、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且时时回避能提高他们外语技能的课堂活动。最后,根据厄尔的观点,教师反馈通常“以促进学生表现为目的”。这种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的反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只有在保有成功感和自信心的情景下才能有继续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们总是会期盼和渴望积极的反馈来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焦虑感和建立自信。相反的,如果他们得到的是消极的反馈,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自尊心都将受到打击,从而直接降低了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

然而,当前课堂中普遍使用的教育反馈并不令人满意。 教师总是习惯于使用诸如“good”,“well done”等简单赞美词,它们更像是一种自动回复的程序,因而略显无趣,更多的时候甚至属于无意义反馈。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倾向于依赖语言的解说性,忽视了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非语言类的反馈运用极少。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教师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更能给与他们有效的反馈。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些教师一发现语法或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去纠正,因此打断学生的发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立刻降低。

综上所述,教师反馈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通过反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必须使自己做出的反馈具有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不单是指反馈应该是积极的和鼓励的,更在于反馈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启发性。当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带有鼓励和启发的独特反馈时,他们的自信心才会得到强化,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才会有不竭的动力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接受,去思考,去改进,从而在英语学习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从小学英语教育开始,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成为英语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已经摆脱了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因而,激发并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作为师生互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反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教师反馈的形式内容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的变化,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

关键词:教师反馈,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焦虑感

参考文献

[1]Kluger,A.N.&A.De Nisi.1996.The Effects of Feedback Interventions on Performance:A historical review,a meta analysis,and a preliminary feedback intervention theory.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9:254-284.

[2]Ur,P.2000.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步睿.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中国科技纵横.2012.

[4]杨红艳.激发学生兴趣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4.7.

13.高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注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忽略了探究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当今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和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制定

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要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有效的分层区别对待的教学。在内容的制定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

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三、教法要求创新。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惟一目的,采用灌输、强制等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为考核而教学转向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学习。

四、有效准确的课堂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在上课过程中和课后结束里,很少运用语言的手法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做系统的全部的分析,没有及时的表扬好的同学,或鼓励后进生。当今的体育教学,通过语言提示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准确的进行课堂评价,对上课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次学习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完成作业,与同行们坦诚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以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体育课程有着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通过这次向专家、向同行的学习后,我明确了方向,知道了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更多教学方法,如何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这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篇二:高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我渐渐明白了教师工作对富国兴邦的重要意义,明白了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抓手,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我深深体会到:

1、教师要了解学生。

一名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首先要善于了解教育的对象。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由此可见,了解学生是首要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就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不同的爱好和差异化的家庭背景,这需要大量的付出,没有付出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学生。大量的付出充满艰辛,但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培养出比自已更能干的学生,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才能无愧于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

2、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高高在上俯下身来,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3、教师要教会学生。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教师要教好学生,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并且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教师知识渊博、学识广泛,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更加钦佩老师,更加愿意接近老师,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因此,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长远发展,既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有知识的教师能教给学生更多,也更能得到学生的尊敬。

4、教师要关爱学生。

爱孩子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主动地去感悟和体会。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要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要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教育需要互动,课堂上,要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教育需要鼓励,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通过教育细节影响学生。感人的教育、大爱的教育来自教师伟大的壮举,在汶川大地震中,多少名教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全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上了生动感人的一课。那些教师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那些教师把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亲人抛在后面;那些教师保护着学生的生命,安抚着学生受伤的心灵。

篇三:高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十天的研修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十天的培训,有汗水,更有收获。在这十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名师精彩的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教学观念。

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和指导老师的点评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也学习了很多很有用的教学思路,对必修三和必修四德教学有了总体的把握,并对各个单元的重点进行了研讨和探究。

通过完成作业,让我们对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有了更深的思考;通过在线研讨,我们把平常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互相帮忙,相互解决;通过专家和指导老师的点评,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2、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老师的关注中,学生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14.高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爱我们的国家,遵守国家规章制度,服从国家统一安排是每个中国人的都要做到的。我们要遵循党的指标,跟着党的路线走,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我们教导学生,学习要有规划,有时间规划、课程规划、未来规划。

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本省却常常忽略了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一旦走向讲台后,就满足了、就懈怠了,整天应付完课堂上的教学后就无所事事。导致课堂上的死板、教学模式的落后,自己的思想停滞不前。所以对于我们刚走向讲台上的新教师来说,趁着现在对什么都充满激情,不如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规划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首先教师职业规划让我们要知道我们教师职业所代表的意义,成就学生,奉献自己。其次我们教师是一个面对所有孩子,甚至是以后国家的希望。也许每天我们之和几百名学生打交道,但是,他们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家庭,所以教师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职业规划让自己守住底线。我想我们很难走出压力困境。同时我们要爱岗敬业,有时候我们认为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我们爱上所从事的事业,我们的成功率会比前者高的多,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没有什么是与学生接触更让人放松的职业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单纯,他们那一双双相信你的眼神,让你无法不认真想去对他们好,无法不认真去教导他们,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事业。我们要以身作则,因为我们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作为长辈、作为他们学习的对象,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并且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老师,还要做一个好学生,我们倡导终身学习,在我们丰富知识的过程中,在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中,我们要做好教学五环节,精确到每一个动作的作用、每一句话的含义。我还有很多的知识不够,经验不够,所以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时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还有课外的学习。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能力。

三、我们要以学生为本,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内心状态,要理解孩子,感觉孩子的内心和情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5.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十五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困难 一题多解 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67-01

0

高中数学是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科目,主要是因为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对题目的理解以及思路的分析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通过语言的描述也难以讲解清楚,因此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极容易遇到困难。同时高中数学中,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在对数学问题分析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因而一道题往往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

一、高中数学解题中存在困难的原因分析

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题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在解题中存在很多的困难,而出现这些困难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第一,问题的题目比较长,对审题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使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正确或不完整,长此以往,必然会使我们对数学题产生畏难心理,缺乏克服难题的自信;第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虽然一直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数学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教师帮我们理解题意,建立模型,从而导致我们在做数学题时,教师讲授的我们都能够听懂,但是在独立解题时却存在困难;第三,近年来的数学题型越来越新颖,与生活的联系性也越来越密切,但是由于我们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遇到新颖的题型时,往往难以驾驭。

二、高中数学中“一题多解”方式的具体应用

(一)一题多解,温故知新

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应用一题多解的方式需要我们既能够运用新知识,同时也要能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融合来发散思维,进而为接下来的解题奠定基础。

比如:实数a、b的关系式为:4a2+b2+ab=1,求2a+b的最大值。

通过上题可以看出,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在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新知识的运用,同时还需要对旧知识进行温习,这样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会使题目的解决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在高中数学题的解答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的应用还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总结出相同类型题目的解决方式。在对数学问题进行一题多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定理以及规律等进行总结,并写出自己对这些题目的心得,为以后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在一题多解中,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解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并针对题目进行合理的应用,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比如,计算cos46°的数值。

解法1: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定理可以得到公式cos46°=1-2sin23°=1-2cos92°=1-2(2cos246°-1)2。我们可以设cos46°为a,那么可以得到方程a=1-2(2a2-1)2。通过解答方程a=1-2(2a2-1)2。可以計算出a的值,那么也就得到了cos46°的值。

解法2:设计顶角为46°的等腰三角形△ABC,三个角分别为46°、67°、67°.∠ABC的角平分线BC与∠BAC的角平分线AC相交,交点为D,由此可以证得△ABC与△BCD相似,因为BC、BD、AD相等,所以可以得到BC2=AB·BC,进而得到AD2=(AD+DC)·DC,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得BC/DC=sin46°sin67°=2cos246°,从而可以计算出cos246°的值,进而解得cos46°的值。

由此可见,两种解题方式的思路是不同的,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各不相同,通过对思路的拓展,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出发,实现了对问题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进而提升了数学解题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虽然比较抽闲和复杂,我们在解答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温故知新、一题多解,必然能够使难题迎刃而解,并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提升数学解题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沈江.以一题多解为载体优化学生认知结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裴黎黎,郑玉霞,李文铭等.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几何证明题的一题多解——八种证法[J].数学教学通讯,2014(30):51,58.

[3]刘霞.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类比思维的运用初探[J].学周刊,2016,12(12):152-153.

16.高中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六

学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举办了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的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学校能把此项工作固定化、制度化、长期化。而且要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模式上有所创新。本学期青年教师培训从2016年10月19日开始,至2016年1月7日结束,总共开办了三次讲座,包括2016年10月19日杨新华主任的“教学反思教师进步的阶梯”、2016年11月12日崔敏主任的“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工作”、2016年1月7日张校长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应用”。每个讲座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分别在各个方面讲授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修养,其中有很多是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使年青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将来的发展。

一、培训课的认识体会我毕业来学校工作,以为做好教师的教书工作,只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校就行了。通过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我了解到当一个好教师并不容易。首先是在理论课方面:教师应该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勤奋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教好学生。我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工作,在教授课程之前,先把教材读通读透,弄懂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制定一个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授课计划,然后认真进行备课,尽量多理论联系世纪,多讲一些适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讲课时注意基本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还要积极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上课时,尽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讲解疑难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每次上完课认真总结,写好课后记,以便改进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其次是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我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担任对口高考班(高三电(2)班)的班主任,我严格按照学院的班主任工作细则进行工作,努力想要把班级工作做好,有人曾经说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参加高考的,高一高二不学习基础比较差,不自觉不能吃苦最令我头疼。我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自育能力。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管好孩子。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以信赖,要风趣幽默又有耐心,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我还认识到教书育人德先行。高尚的师德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为人师表的起码条件,是学校高水平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个体会,教师应作到有三心,就是事业心、责任心、平常心。我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应该认清形势,使自己尽快适应学院的各项工作。做到正确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确立高尚的人生奋斗目标,从心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怕吃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一切问题,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后教学体会和辅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记录,着重调查研究,尽量坚持挤时间看书学习。在管理学生时要严格认真,宁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骂你,而不能让学生毕业后骂你。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张校长的“多元智能理论” 构建多元成才学制体系将成为我们学校乃至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探索,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一份力。

17.高中教师学习十九大讲话心得体会 篇十七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彬县范公中学***

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于10月1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全程仔细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会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会议精神。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感触颇深。总书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 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长远的指导作用。新适当,我们的党该怎么走?如何更好的做到为人民服务?总书记都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其中包含: 三个“意味着”、八个“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的伟大工程、新征程、新发展理念、党的建设总要求等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个“意味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五、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六、新发展理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七、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就是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以习总书记四个一定要为指导,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十九大献上一份厚礼。以党的十九大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事,顾全大局,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用心维护学生安全;认真领会报告中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精神。

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思想作风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抓实抓出成效。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收集、梳理、吸收能力,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源泉。在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学习,学会学习,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其次是要改变教学观念争当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要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级课题实验研究,敢于研究,争取出研究成果。我们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主动自觉地想,认真深入地想,经常不断地想;想想自己为党做了什么,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想想自己在工作中奉献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只有这样经常地反思,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教师的活力。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评估自己,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纵向比,也横向看。尤其应注意以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自己,以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工作,并付诸于行动。回顾自己几年来所作的工作,有时想自己也努力奉献着,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优秀教师比,自己的成绩就显得微小,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去工作,以争取新的突破。

其三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争当教学能手。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教师的常态课方面作了许多指导,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要精心准备,带头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

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的强大领导,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精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8.高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美文 篇十八

关键词:合作学习;调控策略;课前调控;课上调控

在高中生物课堂应用合作學习的方式,切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课前调控——小组分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

1.确定合作小组规模及分工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该以师生、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作为组建学习小组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并确定好学习小组的规模,再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将成绩、性格、性别、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3~6人为佳,不宜过多,这样可以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教师可以事先选派一位组织能力较强、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2.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选择的内容要符合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生物课程中一些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可能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盲目开展合作研讨,反而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即给出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必须是在其“最近发展区”以内的一个新的情景,让学生能跳起来够得着。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碳循环的图解进行讨论,归纳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的主要形式、CO2的三个产生途径及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等。

二、课上调控——教师的角色定位

1.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

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他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步骤是什么;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在归纳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时,可以启发学生与化学学科中熟知的甲烷结构式相比较。

2.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合作的状态

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当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时,教师不能只看热闹,还必须注意观察学生合作的状态。如果发现有的小组是无理争吵,或是“各自为政”,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或是“一言堂”,组内其他成员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那么,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介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进行必要的调控:(1)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的发言,眼睛要注视对方,并且要不时地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对方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2)指导学生努力听懂他人的发言。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最好要记录发言人所讲的要点,并思考他的发言是否有道理,以备补充;(3)指导学生看重别人的发言。要求学生不能随便地打断别人的发言,若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发言人讲完后再提出来;在听取他人发言时,如果有疑问需要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注意方式和使用礼貌用语。

3.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教师事先不曾考虑到的问题,发表不同于教师认定的标准答案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调控或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研究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了生态系统信息的划分依据之后,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列举出教材之外的很多实例。

4.在合作学习情境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

教师作为合作伙伴与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时,要尽量先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顺藤摸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就被掩盖起来,这样教师就不容易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

参考文献:

唐跃.浅谈高中生物中的合作学习[J].教师,2009(54).

上一篇: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下一篇:我成长我快乐9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