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心得体会

2024-08-11

四群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四群心得体会 篇一

“四群”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四群教育是对做好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项深入抓落实的教育,以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为主线,抓好“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个点,从认知到实践再到方法论,形成一条完整、严谨、规范、科学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链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知行合一”。

一、知是行之始,群众观点是首要环节。“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生动形象的揭示了人民群众与执政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放进心里,才能真正住进群众的心里。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二、行是知之成,群众路线是关键环节,解决的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树立了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够走出真正意义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饮水思源,怀有感恩之心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百姓难题为自己难题,团结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创业致富。群众路线落实到位,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知之真笃即是行,群众利益是中心环节,是所有问题的牛鼻子。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利益矛盾,很多矛盾纠纷的根源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想办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坚持发展为民,支持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利,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多到矛盾一线走一走,多到艰苦困难地区看一看。做好群众工作的最终归宿点,就是要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行之明察即是知,群众工作是重要条件,是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在做好群众工作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制度保障落实群众工作常态化,实行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群众矛盾纠纷共性问题要深入思考,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部署;对群众矛盾纠纷个别案例要深入研究,分析发生原因,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群众工作取得成效。

2.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四群”教育工作队队员,与基层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详细了解基层群众生活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怎样在基层服务工作中做好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提升群众观是一个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思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我的理解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从学习上保证,从实践中开拓,切实解决群众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起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使“四群”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加强学习,树立牢固的群众理念,打好思想基础。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民办事。

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深入开展调研。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和掌握群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问题。二是扎实开展工作。要把贯彻落实群众政策措施贯穿于自身本职工作始终,努力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解决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热难点问题。三是坚持统筹兼顾。要善于把主题教育纳入村委会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思考、谋划和安排,注意妥善处理开展主题教育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四是切实改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要注重查找和整改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通过创建

三、努力实践,坚持群众路线,解决群众难题。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抗旱保民生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做决策一定要坚持群众立场,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身处基层接触最多的就是民生问题,如何关心百姓疾苦,常怀为民之心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为此更应该深入一线,把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紧紧抓在手上。经常进村走访,与群众沟通联系,了解掌握群众所需,不断努力解决群众人畜饮水、生产灌溉水窖、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进村公路硬化等民生工作。

3.四群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吴春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省委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县委正是基于对现阶段群众工作客观清醒的认识,才提出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这不仅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自觉行动。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党员干部,更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素质能力。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四群教育”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各级党员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必须要有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作保障。但现实中,不少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一谓眼睛向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有的甚至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忽略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注意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以讲政治的要求处理问题。只有把这些作为党员干部的底色背景,才能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强化忠诚品质。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干部的素质要求,是关系基层干部群众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始终牢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事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培养锻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二、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而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决定因素。学习则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法宝。毛主席曾说:“我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党员干部更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成为学习的实践者,自觉主动的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因此,党员干部一是要坚持学习。即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经济、社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中干,干中积累、提升,从而把握实际,掌握规律,理清思绪,增强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本领。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事基层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还要是其他领域的杂家,只有广泛涉猎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在处理面对各种复杂事务时才会得心应手。三是要增强组织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没有综合协调能力,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能不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等等,这些都关乎着基层的和谐,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最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李源潮同志在山东沂蒙老区调研创先争优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各级干部、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 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在城乡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实干兴业,实干成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党员干部要低下头来,沉下心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做勤劳的耕耘者和实干家,把党对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整的执行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直接具体,来不得半点虚以委蛇,必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毛主席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究认真”,群众历来期盼和欢迎认真负责的干部,对组织安排和群众关注的工作,要高度负责的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干工作就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为群众办事”的奉献精神。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 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四群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五华区水务局 张文付

近期,按照市、区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四群”教育工作各方面的知识,深刻领会了“四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秦光荣书记在全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再一次揭示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我深刻领会了其精神实质,并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古至今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现如今社会关系复杂,如何正确的做好群众工作,不脱离群众,要把“四群”工作开展好,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是走进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了群众所需要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环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作为水务部门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因此我们

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四群心得体会 篇五

-----“四群教育”工作心得体会

秦光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基础和根本在于认真做好“四群”工作。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党的90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中,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的新形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发生偏差,精神懈怠,不断出现脱离、疏远群众,甚至和群众对立的现象,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关键要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一是解其心结。纵观古今,一切纷争皆因心起。世上事,大多为利益之争,或为教义之争,无论是利益,还是教义,皆为人之心起,都是世人之间的事,求人心大小间的平衡,若有偏差,就会出现失衡,就会导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生就了一批拥有物质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个人的权利。在这种潜意识的推动下,特别是看到别人有收获,自己还处于相对不足时,有的人心里的价值天平就发生倾斜,心理失衡或是仇富现象不断发生。加之,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利益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就是群众的利益也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不一致。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凡是社会大变动时期都是容易产生新问题,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比我还提高得更多,我就心里不舒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说有多少大的什么事,就是心理失衡,就导致行为失衡。这种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引起新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都属人民内部的矛盾,它不是敌我矛盾,如果是敌我矛盾,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事,而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缓解。解什么?解其心中的那个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必须用心平等对待,真诚沟通,求取心的平衡,方能解结,方能让心回到

平衡的家,获得安全感。如同一社区中不同的社会利益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且差异很大。这种社会需求,也会引起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和谐现象,如果不加引导,任其自然发展,其结果也必然影响这个社会的和谐。因而要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利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性,正确面对社会利益多样化现象,使属于各个阶层的人们相互沟通,找到他们的利益共同点,从而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缓解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现象,达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目的。

二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俗话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各有千秋,各有想法,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想法不一致,方向就不会同一,就象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跳脱不了,只有等死的份。过去也好,现在也好,为什么我们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都要开个动员大会,领导们反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就是为了打动具体实施者的心,让你排除心中的杂念,全心容入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让你一心扑在工作上,最终获取工作的最佳效果。群众工作也是如此,需要宣传引导。群众是通理的,也是讲理的,但他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群众来说,法律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称,无论怎么使用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要让他从内心明了自己的权利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与我们同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而这些年来,虽然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

人与人的勾通越来越少,甚至于处在一种陌生状态,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形下,群众获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传来传去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俗话说众口生金,传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真。小时候记得生产队一个星期要组织一次会议,会前大家在一起议这议那,互通感悟,张家长李家短,后开会传达政策,群众在一起既通感情,又知政策。目前,特别是农村一年也就由村里组织社干部开一两次会,会议传达会议,至此为止,群众对上级的精神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理解,他怎能与你同心呢?为此,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方法,多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带给他们真实的希望,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其内心世界,坚定其信念,激发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干劲,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真心暧人。世间人际关系种类繁多,同事、父子、夫妻、妯娌、朋友、婆媳、翁姑无不隐藏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织就着最为牢固而又最容易扯断的关系网。由于不同阶层或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人本性的那颗善心最容易被利欲熏蒙,有时仅仅只是一丝蝇头小利或是一点小事,由于心眼小,会在心里激起千层浪,甚至于浪涛汹涌,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最注重的就是亲情,因为亲情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给人安全。心境如何,往往决定人的处事方法。纵观古今,我国的民

众始终有“民怕官”的观念,一般情况下,群众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尽量自己解决,不愿意去找政府,一旦要找政府就证明已是情非得以,无奈之举。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大多数是因林地、土地及邻里、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是鸡毛蒜皮的事,但群众往往因为要一份尊严,要争一口气,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事关尊严的大事。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众素质不尽相同,无论群众在反映时显得多么琐碎,还是有理无理,我们都要保持善心,尊重他,用包容的心宽容一切事,象大肚佛一样容天下事,笑待天下人,把每个人都当作亲人,耐心听,细致地予以解释,用心待之,用心与之沟通,唤起每个人心里天生具有的那份亲情,用感情换感情,宛如一家人生活着,用心把苦日子过得精彩、丰富、充裕,让心知足,世间就会少许多纷争,增添许多快乐和友谊。

四是把事办实。民心,水也,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的不一致。在这些众多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基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唯一利益。

群众不仅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精神文化上的利益。利益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而且决定人们的价值观的取向,人们追求的主流利益形态随着时代变迁而悄然变化,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部门、单位的特殊利益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地方利益与大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好本位利益和大局利益,群众的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我们的一些干部高高在上,或满足于在办公室里“上传下达”,或忙碌于“文山会海”,或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还有一些干部沾染上旧衙门习气,老爷做派十足,总是侃侃而谈,随口许诺,事后不当回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利益为基本的衡量点来对行为、决策、举动进行权衡。我们的群众是实在的,他们只相信眼见的事实,任何虚无飘渺、海市蜃楼式的空中楼阁,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等得到体现和落实,创新工作方式,用心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想法,弄懂群众的心思,尽心尽责地为民解忧释惑,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民众的思想,特别是为群众办事情不能推,不能拖,更不能骗,及时是小事,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扎实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遇到一时办不了的事情,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以感情换感情,争取他们心的谅解,让他们从心中认可和追随你,从而赢得民心的支持,重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6.四群心得体会 篇六

(2012年7月13日)

按照去年12月以来省委、州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安排部署,室(办)高度重视,扎实推进,非常荣幸自己能参与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活动,根据这次中心组集中学习会的安排,现在作一个简单的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自己始终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严格执行两个方案:即严格贯彻执行室(办)《关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室(办)“四群”教育主题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方案。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认真研读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论断,中宣部《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著》、《云南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学习读本》,积极参与室(办)开展的听专家讲座、看典型案例剖析等学习活动;三是坚持具体实践,与室办其他同志一起到蛮英村开展了干部群众结队走亲活动,并与3个农户建立了结对联户关系。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一:即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时间、步骤、方式方法与与室(办)的统一安排部署高度保持一致,与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一同推进,与科室的具体业务工作一起落实。实现了三个进一步,即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认识;通过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做好群众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坚定了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三深入”实践,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站稳了群众立场,筑牢了群众观点,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服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

通过参与“四群”教育的具体学习实践活动,有三个的方面认识和三个方面的体会:

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共云南省委在新时期就边疆、民族地区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次理论和实践的尝试和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再次重温和深入学习实践。

二是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它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它是在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浪潮 中针对有些地方不会做群众工作、党群干群关系不好,造成损害群众利益、损坏党的威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系列恶劣事件的一种自省、补救和扶正,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

三是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理论上具有继承延续性,它不是唯一的、孤立的,而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党学术和群众工作理论相互相连、一脉相承的,它具有理论上的继承性、延续性、共融性和发展性;工作上具有主动性,它把以前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因失误失当而造成恶劣影响后的事后处理变为提前主动介入,有利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有利于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达到做群众工作事半功效的作用。实践中具有创新性,“四群”教育活动不仅学理论,还要讲实践、求实效,三深入、察民情、解民忧的一线工作法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它抓住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群众对“四群”教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参与热情不高,在进村入户民情恳谈中有的群众还误认为我们可能是搞行骗的江湖郎中,这对自己的触动也很大,说明当前以各种名目招摇撞骗百姓、坑害群众利益的社会现象还依然存在,这些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自己驻村入户、蹲点的时间、次数都还不够,民情体验有点走马观花,解决实际问题的少,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是虽然联系点群众对国家的各项政策和自己的生产生活表示满意,但也明显感到,群众对自身的长远发展缺乏系统规划设计,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现象突出,加上由于时间紧,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缺乏信心,有的群众对单位开展“四群”教育活动还持有怀疑和等待观望的态度,积极配合参与的意识不强,群众也很少提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很难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与我们交心谈心,大家对群众的所思所想认识了解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室(办)下一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七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紧密结合室(办)工作实际,通过多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开展书面问卷调查、增加联系驻村蹲点时间、利用新农村指导员开展调研等方式,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解民忧、帮民困上多下功夫,确保“四群”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交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四群”教育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效果好不好,不是我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说了算,只有老百姓说 了才算、才管用。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中,应结合联系点的实际,重点加强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村民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广泛共识,使所开展的活动、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既能体现上级的部署要求,又能满足基层的意愿与要求,做到群众支持、人民满意、效果明显的有机统一,力戒一厢情愿、脱离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开展活动、实施项目。政研室(农办)作为州委重要的决策咨询部门和全州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在怒江这种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地区,当前“四群”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干部乐意不乐意,工作中还有什么亟待解决和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始终把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民忧,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作为“四群”教育活动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深入基层实际,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群众关心关注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就帮助呼吁解决什么,防止走马观花,昙花一现,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

四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少麻烦或不麻烦群众,走基层、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开展活动要尽量自己解决食宿问题,能合并一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不搞两次、三次,不搞兴师动众、不要迎来送往;千万不能把走基层变成吓基层,力戒 自己投入的还没有别人花费的多。

五是多创新少教条。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不仅要完成规定动作,还应该有自选动作;不仅要有特点、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开展活动要出典型、有亮点、有效果,同时也要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满意得实惠的最终目标。

六是坚决克服有资金、有项目、有东西送“四群”教育活动就有成效、百姓就会认可,反之,“四群”教育活动就是空对空、不会有实效的错误观念,应着力发挥好部门、行业以及专业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只要有心有意,没钱没物照样可以把“四群”教育做得好、做出成效来。

7.四群分析材料 篇七

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我认真阅读了省委秦光荣书记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为内容的“四群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是克服无视群众声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的粗放型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使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基层民意,才能有效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要做好群众工作,了解民意,就要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一是要加强学习。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终身追求,作为自觉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任务。要真正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生产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的过程。二是要树立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思想,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出发点。坚持工作思路向下,工作重心向下,工 作任务向下,做任何工作,都要想一想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自己决策工作的根本依据。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任务,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始终,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请群众来评判自己的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自己工作最大的追求。三是要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一无所有。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的沟通,这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受群众欢迎的。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把工作决策落到实处。四是要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努力做一个群众离不开的贴心人。群众认干不认说,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甘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支持、就会拥护、就会满意。如果光说不做,群众就会疏远你、抛弃你、忘记你。焦裕禄、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树起永远的丰碑,是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我们应该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多关注民生、多关注民情,多为群众办实事、多为民办好事。综述以上,倾听群众的呼声,是集民智、汇民意的重要手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得到群众认可。

通过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上虽有一定提高,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对照四群教育活动的要求检查,但还有不足的方面,一是自认为自己是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与农民打交道的时间多,与群众交流的机遇多,自认为很了解群众的疾苦了,就放松了在思想上贴近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行动上走近群众。二是没有处理好密切联系群众,学以致用的认识问题。有时候将所学知识放在心里,没有运用到做群众工作中去,没有处理好学以致用的过程。三是没有实现好认识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提升,思路有新改进的过程。在工作中,没有创新举措,没有新的工作方法,思路不够清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法上,通过开展“三深入”活动,增进了我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明确了努力方向。因此,我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是深入基层,做实工作。根据县委的要求,要安排时间到基层,到挂钩扶贫农户家蹲点,与他们交流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上需要什么。在产业发展上需要我们做什么。

二是了解民意,解决需求。作为农业部门的一名干部,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田间地块,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帮助,需要给予什么支持。

三是真心暧民心。农业农村工作就是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由于农民群众素质不尽相同,在与他们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都要保持温馨、善意,尊重他,用包容之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把每个人都当作亲人,耐心细致讲解农业农村工作政策,认认真真解释生产中的问题,用真情、用感恩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从心中认可我们。

“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这是我们贴近群众的要求。通过教育活动,我们必须拥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为群众实事的责任感。通过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从而使自己在思想上更贴近群众,感情上更亲近群众,行动上更走近群众。

8.四群教育个人总结 篇八

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于2012年2月份被永平公路管理段推荐到龙街镇普渡村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驻村后,我积极参加“四群”教育活动,现将“四群”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开展“四群”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要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必须坚持“三深入”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驻村后,在普渡村“四群”教育领导组的指导下,我始终坚持“三深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群众。入村后,首先我立即深入到我的联系户中去,了解掌握联系户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听取联系户困难,倾听联系户的心声,增进与联系户的感情。并且详细建立民情登记卡,向联系户发放民情联系卡3张。加强与联系户的了解与联系,一年来,我与每个联系户的联系达到3次。通过与他们的联系与交流,体验到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分析困难的原因,向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我驻村后走访农户、与驻村党员干部打成一片,驻村这段时间来我走访农户大驻村的一半以上。通过走访撰写调研报告、记录民情日记和心得体会。

(二)、深入基层。驻村后,紧紧依靠普渡村“两委”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刘项任务开展工作,深入到农村党员和群众中去了解掌握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听取群众意见,倾听呼声,感受疾苦、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就“三农”工作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提出相应对策。驻村过程中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不添乱,切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深入实际。任何事情,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实际调查,才能抓住事情的重点工作、难点,在深入实际过程中才会注意、总结和推广经验。一是通过参与到驻村基础实施调查,调查结束后,我撰写了《关于普渡村水槽河过滤池使用调查情况》、《普渡村干旱受灾调查情况》;二是参与“8.13”冰雹灾害受灾情况调查;三是参与驻村基础实施建设;三是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与村干部一起处理矛盾纠纷。

(四)、制定帮扶计划,落实任务。一是根据驻村联系户和驻村的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并根据计划逐步对联系户和驻村进行帮扶。二是在驻村“两委”与我段“四群”领导小组协调工作,引导我段“四群”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到挂钩村,听取“村两委”的工作情况,了解挂钩村的困难,并给予解决,为帮助挂钩村理清发展思路,化解社会矛盾和尽快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五)驻村后对驻村帮扶进行帮扶和联系户开展慰问,解决困难具体如下:,一是为挂钩村解决工作经费8000元,二是慰问三个联系户1200元的物资,三是慰问贫困在校大学生200元,四是赠送挂钩村小学1500元的体育设备,五是依托自身条件积极协调项目。下一步将会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帮助扩展村民增产增收渠道,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进一步营造农村社会的和谐氛围,融洽城乡干群关系,增加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四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的新起点、新要求。总结前期工作,经对照检查,我段“四群’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深刻、学习不够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些干部,对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还没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缺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

(三)服务群众的能力还不够高。

(四)工作成效还不够明显。在深入开展“四群”工作中,还缺乏与各类主题活动、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长效机制,与上级“四群”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改进的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认真落实挂村联户的责任,深刻领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从思想上认识到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9.四群工作总结 篇九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局班子对“四群”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成立“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四群”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措施和工作要求;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开展“四群”教育创造必要条件。××年×月×日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局„„

乡镇四群教育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安排部署,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多举措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镇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明确工作小组职责和分工,统筹协调全镇“四群”教育工作,保障“四群”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启动会。安排部署“四群”教育工作。并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强化宣传力度。活动专栏、简报、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宣传、推广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让干部职工和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四群”教育活动的意义,为开展

“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强化措施落实。层层召开培训会议,组织机关单位干部、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工作精神,并结合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深入结对户和特困户、生活困难党员等,开展民情恳谈和春节慰问,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解决吃、穿、住等实际问……

10.1学习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心得体会

力角初级中学: 李志宇

4月份以来,在学校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学习中,在众多的实例分析中,我对这次的学习体会非常的深刻,干部联系群众太重要了,他是解决我们学校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突破口,也是我们教育部门今后要注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广泛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我们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侧重点的变化,新形势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年知识传承者的教师,更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发展。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家访、校访、是教师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忠实地履行好

自己陈诺的最直接的方法,树立认真务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师德形象,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四群教育”中加强锤炼思想作风

教师是学校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党的事业建设的基石,也是新文化传播主阵地和动力源泉,必须有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作保障。但现实中,不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一谓将眼睛盯在自己利益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教育规律,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有的甚至教育形成了对立面,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忽略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在“四群教育”活动中,提高政治素质势在必行。在社会结构和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更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注意增强政治鉴别力和专业素质提升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实际需要处理问题。只有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才能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强化忠诚品质。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关系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要始终牢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

教育事业,要怀揣一种理想,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培养锻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二、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每个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而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决定因素。学习则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法宝。毛主席曾说:“我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年轻干部更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成为学习的实践者,自觉主动的向实践学习。参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深入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在一个新的对外开放和新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分化,更多的利益诱惑,更高的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坚持学习、一直学习。在学中干,干中积累、提升,从而把握实际,掌握规律,理清思绪,增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本领。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事基层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还要是其他领域的杂家,只有广泛涉猎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在处理面对各种复杂事务时才会得心应手。三是要增强组织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

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没有综合协调能力,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能不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等,这些都关乎着基层的和谐,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最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员工调换寝室申请书下一篇:党支部庆祝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