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2024-12-07

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精选15篇)

1.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一

爱国演讲稿:弘扬爱国精神 践行核心价

爱国演讲稿: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核心价值

当新的一天开始,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内心便无比激动与自豪。在风中飘扬的不仅仅是一面简单的五星红旗,他凝聚着全体中国人的尊敬与爱意,骄傲与自豪。他诠释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守护,它包含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情的爱意。

最近的萨德事件也牵动着每一个爱国人士的内心。萨德是美日韩的防弹衣,也是窥探中国的摄像头,对中国的战略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月28号韩国国防部正式签署“萨德”换地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说,中方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回眸历史,聆听二千年前大秦王朝横扫六合、雄视八方的帝国回声,回视一千年前李唐王朝傲视天下、万国来贺的盛世光辉。虽然古老的中国在近代遭受了屈辱,但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绘下画卷;当总书记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中国,不但站起来了,而且还一步步强大起来了。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这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原因,其中无可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陆游曾经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高中生,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为了爱国事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你跨进七中的大门,当你看到飘扬的五星,不知你有没有意识到,那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种必须的责任感。这使命是完善自我,走向成熟的使命,这责任是以校为荣,光耀七中的责任,这使命是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使命,这责任是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让我们在国旗下勇敢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校园,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最华美的生命乐章。

2.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二

关键词:大学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价值观

一、大学精神

(一)大学精神的概述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从而凝练出来的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二)大学精神的基本表现

1.自觉的民族精神。从古至今,大学精神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发展,乃至一个民族的进步均至关重要。从世界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起,大学就肩负起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使命,对于我国大学来说,兴起于民族危难之秋,其精神更是深受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的影响,倡导“明德济世,修齐治平”的价值理念和“兴学强国”的爱国主义担当。从硝烟中的民国大学,学生走上街头喊出爱国口号,到奔赴抗战的前线,各大学或被占领,或被破坏,但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们宁愿忍饥挨饿、颠沛流离,也不愿投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了谱写了壮美的弦歌。面对涉及国家主权的国际争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爱国激情和民族精神是巨大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自发组织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的集体爱国行为的一个团体,这也是大学本身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体现。

2.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融合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精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旨在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当听到国家的某个地区发生特大灾害,当听到国家的哪个山区孩子无法进行过冬,当听到周围的同学得了什么重大疾病,我们的高校会第一时间做出反映,我们的大学生会响应学校号召,捐款捐物。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自发的组织捐款、捐物,甚至志愿服务。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时代精神最鲜明的特点。大学是探索新知、追求真理的殿堂。大学作为科学的前沿,大学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大学生是我们的希望,是祖国的新鲜血液。大学担当着引领时代精神发展的历史重任,大学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是任何组织、任何设施都不能替代的,大学对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会转变成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

二、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诠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从个人对国家,个人对社会,个人对自己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公民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安排。

从1999年至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也将朝着义务教育的方向发展,“90后”“00后”的大学生都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他们将成为未来的主角。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接触较多,对西方思想有片面的了解,甚至一些盲目的崇拜和向往,但是大学生多数对我们国家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对我们党的方针政策还是立场坚定的。因此,我们理所应当地要肩负起引领他们成长的重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高校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培育对象在培育动力上有根本的不同,进而影响他们的需求。培育者本身对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理解较为深刻和具体,培育对象对核心价值观总体是肯定的,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确很模糊,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第一,要合理利用高校的文化载体,在校园内师生中形成一种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让大学文化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第二,利用学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采取多种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宣传,对典型人物进行专访和宣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广大青年学生也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新生代一定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当好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高校作为新生代的培育者,肩负着培育大学生的重任,肩负着引领大学生的重任,要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优势,用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新一代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卢勃.论大学精神的承传与表达[J].高教论坛,2006(3).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史雯婷.从高等教育的社会治理看第三部门的发展[J].江苏高教,2004(3).

[4]刘亚敏,姜胜封.大学精神的制度根基[J].北京教育理论探索,2006(7).

3.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三

【关键词】  历史学科 “爱国”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39-01

0

一、师者为范,引领成长——“爱国”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担当者

1.做一名有思想负责任的历史教师

“爱国必先学史”,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的载体。作为一名历史专业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历史专业的特色,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以“爱国”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积极关注国家时政大事,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国家政事,灵活地提取和运用各种利于学生树立“爱国”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创新理念举办各种与爱国相关的活动,对于重大的历史纪念日进行有效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传承历史。如,本人曾经成功在学校举办过“南京大屠杀”图片展览和签名活动,使全校学生通过图片真实感受历史的悲惨,这一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的肯定与支持,并且得到增城电视台的现场采访与录播。

为更好的承载历史学科的历史爱国教育功能,我成立了历史学科的博远历史社,通过历史社团在学生中引领,以历史室为根据地,扎实可行的在学校进行有效可行的爱国教育,定期举办相关历史论坛,播放相关爱国历史记录片给师生观看,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曾在在学生中进行过历史爱国漫画比赛和历史剧比赛,通过漫画感知历史,通过历史剧体会历史,无论学生画的漫画或是排演的历史剧都在广州市比赛中获奖。

为了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文化感知历史传承的责任,我编写了历史校本教材《若水文化·文化历史》,并且作为学生高一年级的历史选修课,通过这一选修课让学生感知历史离我们并不远,我们身边就有先辈曾为这个国家作过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2.授业践行“爱国”核心价值观

每一种爱国教育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时势,用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到战争年代,我会让学生缅怀那些英勇战斗的民族英雄,他们誓死抗击外来侵略,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讲到国共十年对抗,我对学生讲述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讲到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向学生讲述中共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讲到抗日战争历史,我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顽强抗击的抗日精神……

通过实际教学和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爱国的真正含义,在耳染目睹中彰显爱国情怀。

二、信念引领,学生学习——“爱国”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1.核心信仰,洗礼本心

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持有什么样的信仰、信念和理想,便会形成价值观所拥有的内容。当今青少年价值观在多元文化冲击、高科技发展的影响下有所偏离。青少年要时刻以“爱国”核心价值观为精神领导,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践行爱国理念,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

2.了解国史,践行爱国

如果没有对祖国的了解,就根本谈不上爱。如果只有爱没有行动,那不叫爱国。所以作为青少年们要了解本国的国史,认真学习中国历史发展,只有对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的深入了解,才能够更加有效践行爱国核心价值观。

践行爱国从小事做起,从尊重国旗、国徽开始。能够做到每周的学校升旗仪式时认真唱国歌,行注目礼,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改变以往的奏国歌,行注目礼的做法,采用的是唱国歌、行注目礼。让每一个师生开口唱国歌,在歌声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崛起的艰辛,在歌声中体会民族的振兴需要每一代每一们中国人的努力。

践行爱国从做身边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我教导我的学生爱国可以是很大的国家层面情怀,也可以是身边点滴努力的情怀,我要求他们要尊敬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力自强。对于有损国家及集体的事情,敢于站出来做斗争。

践行爱国从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开始。我校始终给予学生爱的教育,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抱有仁爱之心,关怀之心,愿意时刻伸出援助之后,如汶川地震,我校学生自发组织默哀活动,并且慷慨解囊进行震灾捐款活动,给予灾区献出自己一份关心。

践行爱国从关注国家大事,与国情同命运开始。对于国家重要的大事件,学校学生会、广播站都能及时传播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信息传递,使我们的学生在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国家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努力与艰辛。面对国家在国际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学生能够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与自豪。

结语

爱国是一种情感,爱国是一种精神,始终是民族之魂。爱国需要行动,爱国需要实干,爱国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融入每节课、融入每件事中去,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由情感熏陶到道德情操,让爱国主义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 参  考  文  献 ]

[1]陈季君.论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杨连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6(S2).

4.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篇四

十八大的春风已经吹遍祖国大地,改革的春潮涌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中国不断强大起来,中国人在世界人们的眼里形象渐渐高大起来,自豪感在我们心里油然而生。

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这24个字,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明天发展的机遇更多,肩负的责任更重,祖国对我们的要求更高。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振兴国家的信念,有优秀素质,拥中国灵魂,具世界眼光。

我对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作出三点要求:

一、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共同理想。这24个字,我将牢记在心,理解其重要意义。

二、理解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三层重大意义: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二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守好价值观领

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有效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观渗透的伟大战略。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5.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五

三(1)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和参加有关的助人为乐活动,构建“优良班风、和谐校园”。

3、让同学们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雷锋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准备和《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录音带。

三、活动安排程序:

欣赏图片------生平简介------雷锋日记------雷锋故事 学会唱歌 体会-------精神大讨论

-------代表发言-------

------表演小品------

要求行动------总结归

四、具体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片。

(陶冶学生情操------勤俭朴素、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雷锋叔叔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补充简介。

《雷锋的生平》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 22 岁。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闪耀在校园的 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3、请一位同学来读几篇有先进代表性的《雷锋日记》。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 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这就是雷 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神财富。

4、请若干位同学来讲一讲有关雷锋的真实故事,同学集中精神,认真听后简单乐的雷锋》故事

一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在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又动手帮着扫 地板,擦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不住地招呼他: “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 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不知道累的。

5、思考:同学们,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提示: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6、请几位积极活跃的同学登场表演自创自编的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小品。

7、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要求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样》歌词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苦朴素永不忘 愿做革命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天天向上

8、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激烈的“雷锋精神”大讨论,并且由代表发言。

义勇为、志存高远,胸怀宽广,牢固树立远大理想。B、紧跟时代步伐,永不发奋学习,大力弘扬文明新风。C、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不骄的作风。D、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9、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父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做些好事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五、活动总结:

1、由老师总结归纳这次学雷锋活动。

6.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六

【摘要】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在近现代曾遭受重创,而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三观”扭曲、官德缺失、商业信义失调等各种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文明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文: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倒地老人该不该扶,能不能扶,敢不敢扶?扶与不扶的纠结,背后是人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问题,是道德品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倒地老人扶与不扶问题,折射出我们在取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巨大进步的同时,是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优秀传统美德的不断流失。

一、“破四旧”运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殇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极左”思想和“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引导下,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其中以“破四旧”运动最为典型。这场本来基于中共意识形态正确的思想文化上的破旧立新运动,却被当时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红卫兵简单化为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一系列物化形态的的破坏行动。

运动冲击寺院、古迹,捣毁神佛塑像、牌坊石碑,查抄、焚烧藏书、名家字画,取消剪指甲、美容、洁齿,停止销售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色彩的化妆品、仿古工艺品、花发卡等商品,砸毁文物,烧戏装、道具,抓人、揪斗、抄家,从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到三千里之外与老挝比邻的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无一幸免。

“破四旧”运动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场空前灾难,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国殇。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虽有糟粕,但不乏精华,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破坏运动,使中国人几千来的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遭受到了无法估量的毁灭性打击,几近礼崩乐溃,但当时人们高度的政治信仰,社会仍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

二、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重“破”不重“立”的思想,使我们始终未摆脱对传统文化批判有余、传承不足的境地,加之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公民“三观”扭曲,情感淡化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说,世界观是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生观是理想问题,价值观是追求问题,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更加务实 开放,价值取向更趋向于多元化。人们在接受科学、民主、文明等进步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同时,部分人却丢掉了我们优良传统美德,亲情冷漠、民族感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悖逆、庸俗思想也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舞台一同上演。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史上不乏爱国壮举和忠心报国的志士仁人。上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时,中华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共御外晦;历史上,屈原被逐,仍心系祖国安危,苏武牧羊,饥寒交迫也不失汉节,文天祥被俘,仍高唱爱国歌曲《正气歌》等等,这些爱国品格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无不来自中华传统文化。而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的民族责任意识弱化、民族传统文化观念淡化、爱国主义情感渐渐远去,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热衷于洋节、洋文化,对本民族认同感下降。经济利益促使部分人丧心病狂,目无法纪,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淡化。

“孝亲敬老”既是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孝敬父母是比天还要大的事。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故有“百事孝为先”。而今,在一些人看来“香九龄,能温席”是傻,晋人王祥“卧冰求鲤”是笨。“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成了儿时的童谣,装潢门面的 墙纸。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兄友弟恭离有的人越来越远,越来越难,为一己之私,抛弃亲情,背信友情。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美德教育、家庭教育缺失;二是市场经济下,人们趋利避害;三是社会群体失衡,嫉贤妒能的心理;四是工业城镇化,隔断了人们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结果是我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越来越迷茫,物理距离越来越近,情感距离越来越远,认识世界越来越深,价值观越来越滥。

2.官员官德缺失,“四风”盛行

公民要讲公德,官员要讲官德。公正廉洁、克己奉公、以民为本等为官之德,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夏朝,国君就要求官员要“不逊声色,不殖货利”、“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儒家要求统治阶级实行“仁政”,以德行之,以德服人,身先垂范。在对官员的标准上,不同朝代也有不同的要求。西周《周礼〃天官》记载,一个合格的官吏,必须遵循“六廉”,秦代提出“五善”、“五失”,明代官员提出 “居官七要”。虽然不同时代为官之德取法不一,但其遵循的“循礼行法,廉洁自律”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勤政和廉政,对今天的为官者同样适用。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学习读本》中,要求公务员要做到“八要”:信念要坚、用权要慎、干事要真、作风要实、胸怀要宽、生活要俭、律己要严、责任要担。与传统为官之德相比,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要求为官者“忠诚、为民、尽职、廉洁、品端”。

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官员手中的权力也来越大,部分官员见利忘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抛之脑后,利用手中的权利,极尽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盛行。究其原因,一是权力缺乏制度的约束;二是部分官员“官德”出了问题,信仰缺失,遵旨意识不强;三是受现代文化,特别是庸俗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勤政廉洁为民的思想意识淡化。

3.商业信义失调,唯利是图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经商之道,“仁”、“义”、“信”。大商之才沙闻英说:“为商者,非以聚财富家为目的,而已经世济民为己任,此所谓,奉义也;必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为准则,诚信克己,不欺不诈,此所谓,信义也;富裕后并非耽于个人享乐,而是为富尚仁,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此所谓,行义也。”其要义就是经商者,要乐善好施、取财有道、诚信克己、不欺不诈。

现在,一些经商者,大到商业集团,小到市井摊贩,规避法律、投机钻营、价格欺诈、虚假广告、掺杂使假、坑蒙拐卖、短斤少两、造假制假贩假比比皆是。他们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那还有一点“仁”、“义”、“信”。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道德品质低劣,二是法制建设滞后,三是商业运营环境问题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根本上是经商者商业道德问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利益,不顾信义。

文明是历史的不断扬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我的不断完善,不能割断历史。目前,之所以出现种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其根源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不足。总书记说:“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 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提出的重要论断,这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指明了方向,又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我们要建设什么、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出了明确全面的回答,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其次,保护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结合时代不断创新。其三,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其四,树立颂扬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最后,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手抓、两手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经过近现代的一波三折,又面临当前多元思 想意识文化的冲击,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其作为一项永久性工程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4)。

7.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七

1 实践探讨

全国各级政协的日常工作都大体相近,主要是提案、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反映社情民意等。要想很好地将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协商民主等工作通过新闻形式报道出去,必须妥善处理好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

1.1 要求时效性

政协新闻与社会新闻有区别,但价值取向上还是有共同点,即应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信息沟通渠道不多,等到新闻信息、新闻线索传到记者或通讯员耳朵时,大多已是明日黄花,没有新闻性了。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对政协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职能有清晰地认识,对本单位政协工作有全面地掌握,对各个阶段工作重点、进展、创新做到心中有数,要能腿勤手快,切实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委员,及时了解动态,预估事情进展情况,做到不错过新闻时效性。有了好新闻,抓住了好的报导线索,就要争时间、抢速度,要能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为新闻采访和稿子的及时传送服务。现在很多省市政协都有新闻网站,动态性、时效性强的稿子,可以及时在新闻网站上予以报道;待深入了解挖掘后,再在报纸媒体上进行详细地报道。

1.2 要求鲜活

政协组织是一个包容广泛的群体,聚集着社会各类人才各界精英,而其中又以知识分子居多。只要我们有心创新,完全可以在委员风采、提案办理、社情民意成效和日常工作报道上进行创新。在写作技法上要“新”,用活泼清新的文字、图片将政协特色呈送给受众;可以用散文化的笔法或者报告文学的方式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生动展示。在标题制作上要“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一条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美化报纸的版面,让读者耳目一新。报导角度上要“特”,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如果角度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新闻必定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1.3 要紧贴热点

政协新闻要走入委员、走进普通百姓,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更好地将政协以及政协委员的声音闻诸于群众,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围绕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进行报道。畸高的房价、揪心的大学生就业、挥之不去的雾霾、不断加剧的交通拥堵……许多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政协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提案的提交、办理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以新闻舆论来推动、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更加认真、有效地进行提案办理,促进部分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在新闻报道上,我们可以用新闻时评、委员之声、提案追踪等形式予以报道,努力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妥善处理好新闻监督和民主监督。政协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社情民意、委员基层调研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观点;要多思、多问、多想,从错综复杂的政协工作中,发现具有真正新闻价值的东西。

2 结语

政协系统的新闻网站、报纸是政协的喉舌,应以响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范围。这就要求政协新闻采编人员在业务上必须时刻装着两把尺子,一把衡量宣传价值,一把衡量新闻价值,由此决定事实材料的取舍。总而言之,政协新闻的新闻价值为宣传价值服务是主流,即包容说。同时,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间的交叉、并列关系也有出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这个三大职能的发挥,需要新闻舆论的有效参与。所以,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政协新闻的采编人员应以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弘扬主旋律,在新闻素材选择、行文措词、标题制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力求取得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最优化,为政协全局的工作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8.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在践行 篇八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践行渠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一部分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精神的修养,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传统文化自身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沉淀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因之外,网络快餐文化的兴起,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也随之紧张,不少人在文化层面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所投入,也只是接触一些网络快餐文化。这种现状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因此,唤醒当代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紧迫且十分必要的。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需要无数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响应,真正参与。在大学校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弘扬。

一、调动践行主体,坚定弘扬信念

弘扬传统文化,队伍建设起决定作用。学院要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并积极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双重知识结构的教师人才,调动全员积极性,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真正深入植根于群众。

1.学院管理者要首先带头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中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的重点人群,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求“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他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学院管理者不仅要自身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更要从学院各项政策上扶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庞大帝国的管理、跨洲的远征,到宏伟工程的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的思想和智慧。历史规律中关于修身、选人、用人、授权等方面的智慧和韬略非常值得当今管理者参考和借鉴。

同时,管理者要从政策上扶持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教学和实践活动。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行动。对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申请和设置,校园文化各类活动的举办,管理者如果能够积极给予支持,甚至主动创造条件加以鼓励,必将大大坚定师生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也将极大地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浓厚的校园风气。

2.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造

学校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在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又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种光荣的职业,教师不仅为社会培养未来的人才,更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质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的一大教育任务。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经典文化,才能立德树人,才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积极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鼓励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领略其精髓,修身立德,躬行实践,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可根据师资情况制定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方案,扎实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工作,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

第二,广大教师要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从思想上彻底去除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把全新思想、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从一言一行上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处处把内省和外修、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表率,展示一个思想活跃、态度积极、热情饱满、作风民主、仪态端庄、言行文雅的教师形象,真正体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外魅力。

3.学生要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

当代大学生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象,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青年学生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稳固传播和继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发挥文化践行者的主体力量。

第一,要创造并利用各种条件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这一方面,学校图书馆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图书的引进力度和范围,以配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第二,学生事务部门和辅导员,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和支持他们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范人物为榜样,传承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并及时树立榜样,奖励先进,推崇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学生自身要积极学习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并将其实践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去:在同学相处中与人为善,推崇仁爱;在人际交往中讲求谦敬礼让、恪守诚信;在精神追求上重视道德理想,奋发向上,真正做到在行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拓宽践行渠道,丰富践行形式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教育渠道。学院可积极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践行深度和广度。

1.加强传播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可见,课程建设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第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语文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院课程建设中,要持之以恒地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引入课堂,引入教材,引入学生的头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类课程重要的设置比例。

第二,要扩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层次,开设程度不一的传统文化类课程。较浅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 论语研读,唐诗经典研读等;较深层次的文化类课程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赏析,孙子兵法等多门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2.加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建设,营造文化育人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发展传统文化类社团,如书画社、读书会、戏剧社、武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培养青年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精神,使社团成为学生发展自身素质、弘扬传统文化的沃土。

二是组织开展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广邀诗词爱好者弘扬诗词歌赋的典雅内涵,通过诵读经典,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学习教育双丰收;举办书画展览,鼓励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展示个人书画才华,在校园内传播书香气息,营造文化氛围;举办汉语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开展文明寝室、班级文化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行动能力和创新协调能力。

3.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高校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更是凝聚人心、深化内涵建设、展示学院形象、提高学院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各地高校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校园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可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学校特色,举办服饰、美食、舞蹈、茶道、插花等展示项目,同时还可融入传统文化主题演讲会、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礼仪风采展示大赛等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4.重视传统节日,发扬优良传统

利用中华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国这七大传统节日,结合教学时间安排,确定主题活动月,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例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清明节追忆革命先烈,端午悼念爱国诗人屈原,七夕举办“中国情人节”——“七夕文化节”,中秋合家话团圆,重阳敬老等。利用传统节日提高各项活动在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5.完善媒介硬件设施,增加传播途径

一是定期在校内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视频。事实证明,看视频是师生兴趣最高、印象最深的学习途径之一。收集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视频,例如百家讲坛等,组织师生共同观看,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形式加深印象,提高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是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也面临改革和创新。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校园帖吧、校园论坛等,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增强教育的互动性,使文化的传承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和时尚。

6.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和世界不同文明对比交流

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这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不可有,一味骄傲自大也不可取。要正视中西文化差异。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要和世界不同文化进行对比交流,创造机会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让别国文化精华走进来,在对比中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7.开展文化专题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探究社区文化建设

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才艺给社区居民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内容,让普通居民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带领大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了解文化地标内涵,在行走中体验独特的文化感受和教益。

总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知行合一,见微、见实、见行,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民族行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弘扬、在弘扬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加快推进由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陈惠卿.语文教学汇总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2]于晓霞.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3]梁国英.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高职语文教学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4]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3).

[5]杜磊,尚端武.论民办高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机制[J].北方文学,2015(3).

[6]宋乃庆,贾瑜,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9.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九

通过这段时间对“雷锋精神”,“白求恩精神”,“大庆精神”,及“三个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寨精神、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数不胜数。白求恩、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层出不穷!我们寻觅雷锋精神的源头,回溯雷锋精神曾经带给中国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不单是对雷锋同志的缅怀,也是对我们共和国后人的激励。

雷锋、白求恩并不是得了神喻而忘我的圣徒,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源自一种朴素的感情——对国家、人民、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热爱。雷锋,白求恩视自己投身的事业为个人价值归属,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中得到最真实的快乐。因此,雷锋、白求恩精神如此长久如此广泛地被中国人接纳和崇敬,是因为它与中华文化中最宝贵核心价值观——善良、真诚、勤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一脉相承,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对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热情和责任感。这就是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不仅应当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同时应当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绵延五千多年,为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作出巨大奉献的人物层出不穷,史不绝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无数奉献者以他们的奋斗实践铸就了反映着时代特色、闪耀着奉献光华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

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是一种奉献;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和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奉献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敬业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有没有奉献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样。我们在本职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鼓励每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践行核心价值观,重在从我做起,坚持作风品行修养上的高标准。第一,从我做起增强责任意识;第二,从我做起真正坚定信仰;第三,从我做起着力推动单位建设科学发展;第四,从我做起自觉改进工作作风。

10.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十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保质保量落实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以及山西省教育厅转发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相关文件要求下。学院党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系统谋划、认真组织、拟定了“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学、做、悟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学

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积极发挥学院党委“时政讲堂”的渠道和平台作用,通过思政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其它德育主题教育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融入课堂,利用学院的电子屏幕、校园广播、橱窗专栏、学院校报以及学生社团报纸等媒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力宣传,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工作。

此外,我们充分调动学院学生社团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林海社团、金帆文学社、艺苑书画社、南苑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内容自行组织活动,通过组织社团讨论会、社团爱心捐助、学生自办报纸、学生征稿、绘画、合唱、道德讲堂等你方式来增强学习和宣传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此项活动中主导作用,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彻底入脑、入心和入行(xing)。

二、活动的第二项内容——做

为了加强实践,探索真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同学们以假期打工、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题目新颖,调查材料充足,调查对象贴近生活,充分展示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切实将真善美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2016年全年共收到98份《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报告》和28份《寒假见闻PPT》,经过认真评选,有18名同学的《实践课报告》和14位同学的《寒假见闻PPT》获奖。这些实践活动,展现了我院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品质,也提升了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素养。

三、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悟

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作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

我校于2016年3月至6月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该活动辐射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各班学生积极组织,踊跃参赛。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讲述身边人、身边事,阐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在各班精心组织的基础上,我们收到了46份参赛作品,经思政教师精心评选,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此外,学院在前期组织比赛的基础上,推荐出4篇优秀作品参加了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比赛活动。

2、“聚合力,勇担当”演讲比赛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中,“聚合力,勇担当”演讲比赛,是又一次深刻的实践。活动围绕长征精神、工匠精神、中国梦等内容展开,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2016年11月经过为期一周的预赛,12月8日在南院107教室举行了演讲赛的决赛。在参赛的46名同学中,有14名同学进入决赛。

3、感悟道德、践行道德——道德讲堂

传颂道德故事,感受道德力量。道德讲堂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从2013年开讲至今,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感悟道德、践行道德的心灵滋养站。2016年的道德讲堂思政部老师围绕“遇见最好的自己”、“美在身边、“家乡美”、“假期实践见闻”、“铭记红色历史,弘扬长征精神”、“扬工匠精神、展职业风采”等主题内容共开讲32次,参与人数普及全院学生1200余人。

每月一期的道德讲堂的完美呈现,都倾注着老师的责任,从组织学生写稿子,到反复修改指导,引导学生做PPT,下载视频,写主持稿,反复练习讲诉,反复

重来。记不清有多少个课后加班,也记不清与学生交流过多少遍,更记不清模拟演练过多少次。大家反复琢磨、耐心推敲,只为听众送上最真实、最感人、最生动的道德大餐。

4、“以德为先,德才兼备”辩论赛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这是做人的标准,也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实质意义就是把24个字践行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校学生的思辩能力,展示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秉承“展现自我风采,启发思辨智慧,规划美好未来”为宗旨,在学生中开展了“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为主题的辩论赛。本次辩论赛全年进行,经过上半年15级学生激烈辩论之后,新的学期又迎来16级学生的热情参与。同学们过关斩将,在参与的24个班级,96名同学中,最终有13名同学脱颖而出。

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职院文化魅力”知识竞赛

为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发扬学术之风,激发广大同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2016年11月初,我们举办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这场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职院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在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的浓厚氛围中,让全体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知识竞赛活动,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准备和半个月紧张而激烈的预赛,从参赛的21个班级队伍中产生了7支队伍进入到了最终的决赛。

6、最美瞬间“摄影赛”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诸多美丽的瞬间。我们可爱的同学们,用手机记录下了美丽的校园风光,丰富的校园活动、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出现在每一个活动的角落,用他们的视角、记录下了身边的美和感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我们要积极落实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8日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勇敢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为开创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11.高擎爱国旗帜 弘扬优良传统 篇十一

[摘 要]90年前,五卅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和群众性政党建设的实践源头。从五卅运动中汲取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五卅运动;爱国主义;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6-0032-0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和优良传统。90年前,因不堪忍受帝国主义的蛮横欺辱,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怀着满腔的愤怒、赤诚的热血,掀起反帝、爱国的巨大浪潮,沉重地打击了侵略势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高擎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群众路线的正确道路,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从五卅运动中获取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党领导中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便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践踏。在上海这座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通过治外法权、领事裁判,租界早已成为“国中之国”,而代表帝国主义势力的工部局仍大肆越界筑路、抽捐赠税,并放任外国厂主盘剥奴役中国工人,引发市民群众的强烈不满。1925年初,反对租界越界筑路、反对工部局“四提案”和纱厂工人“二月罢工”等三股反帝潮流,成为五卅运动的前奏。5月,日商纱厂资本家残忍杀害顾正红,英国巡捕开枪镇压抗议民众酿成五卅惨案,激起国人无限愤慨,拉开五卅运动的序幕。此后,历经6月的高潮,至9月逐渐平复,五卅运动之声势不仅遍及全国,也引发全球关注,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大事件。而纵观前后,反帝和爱国始终是五卅运动无可置疑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成为各地、各阶层民众的普遍自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五卅运动为营造反帝爱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时机。五卅之前,“废不平等条约”、“争主权”的呼声早已有之,但范围、影响有限。顾正红烈士的牺牲和五卅惨案的发生,将帝国主义的强权和蛮横直观地呈现在国人面前,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国人普遍认为,五卅并非偶然事件,而是“不平等条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1]各类社团、集会不约而同地在其宣言、致电中强调“废不平等条约”、“争主权”。全国学总发表宣言:“不平等条约不废除,中国人民永无自由之余地。”[2]北京国民大会发表宣言强调:“夫为中国民族之独立与自由之害者,外国帝国主义历次强迫所订之不平等条约为最烈。此次英日帝国主义者惨杀同胞之兽行, 其明证也。”[3]上海学生联合会在致段祺瑞及各省电中表示,“国权沦丧,外侮频仍,推源祸始,皆在于不平等条约,五卅惨案,症结在此。”[4]这一系列的爱国宣传通过报刊、传单、演讲、集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各地、各阶层的民众中,甚至“波及于穷乡僻壤”。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收回治外法权等爱国主张,因五卅而“为一般群众所了解”。正如瞿秋白所说,五卅之前,“只有几千几万人知道帝国主义的罪恶, 知道国民革命的必要”,而五卅之后,“至少已经增加到几百万几千万人”[5]。

第二,五卅运动为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五卅之前,反帝爱国运动仅及于少数革命分子。五卅运动唤醒了民众,凝聚了人心,使反帝爱国成为各地、各阶层群众的一致目标,在此基础上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参与主体看,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上海地委、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全国学联、上海学联、上海各工会组织、各马路商联会、商总联会,以及各大团体均纷纷集会,制定反帝方案,并迅速形成以工人阶级为中心、联合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从影响范围看,五卅运动发端于上海,磅礴于全国。在短短3个月内,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300余个大中小城市、1700万民众投身“三罢”运动和反帝浪潮,建立起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五卅运动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6]五卅运动中,北洋军阀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济南、奉天(沈阳)等地逮捕和杀害工人、学生领袖、新闻记者,殴打群众,封闭工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激起各阶层民众的强烈愤怒,“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响遍全国,“推翻卖国政府”、“组织人民政府”[7]之要求成为民心所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迫害,也使得许多反帝运动的积极分子、骨干成员纷纷奔赴广东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或报考广东革命军、进黄埔军校继续学习,或加入省港大罢工等,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大量人员、干部储备。此外,五卅运动中,各阶层民众、各类组织在斗争中得到锻炼,民主革命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五卅前,上海有群众基础的工会仅有24个,“五卅”期间则增加到117个,有组织的罢工工人20多万人,[8]为之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工农运动蓬勃兴起,革命形势迅速高涨。如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为无产阶级争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成为共产党人面临的重要问题。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虹口召开,从党的理论探索、群众运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答。随之而来的五卅运动,为党在群众运动和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贯彻践行群众路线开辟了新篇章。

第一,中共四大制定“深入群众”的重要策略,成为党指导群众运动的总方针。会议确定了对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并反复强调“深入群众”:一是深入群众,加强对群众的指导。《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强调,“对于各种产业工人尤其要力求其完全组织在我们共产党指导之下”,“力求深入群众”。《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指出:“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对于青年运动议决案》明确,青年运动必须在党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活动。《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要求,“各地党部亟应设立妇女部”,专门负责妇女运动。二是深入群众,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对“党的宣传和阶级教育未得输入工人群众,以致基础不固,完全经不得摧残”以及“群众中的政治宣传,常常不能深入”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制定了整顿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对于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的议决案也分别对加强面向不同群众的宣传教育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三是深入群众,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共四大将党的组织建设上升到极端重要的高度。《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明确提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在工人群众中吸收党员已成为刻不可缓的工作”,并要求“真正深入群众”,着手开展工厂小组工作以及工会工作等。《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强调,“各地党部应注意介绍女党员”,“吸收妇女中进步分子组织无党的妇女团体”。

第二,“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成为党领导五卅运动的总路线。瞿秋白认为,“五卅运动的第一点特性,便是使中国的政治运动第一次群众化。”蔡和森也认为,“党的政策是运用得很好的,假如没有共产党的政策,决不会有五卅运动的发生。”的确,五卅运动能够有效组织起来的关键,正在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贯彻了“深入群众”的指导方针,使群众路线成为五卅运动的总路线。一是从群众中来,充分尊重群众、听取群众意见。顾正红烈士牺牲发生后,中共上海地委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一度作出“以不扩大罢工为要”之判断[9]。但同时,又派李立三赴小沙渡工厂区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在了解和掌握工人群众反抗要求强烈,内外棉五、七、八、十二厂8000多工人奋起罢工的具体情况后,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决定扩大罢工,并“号召一个反对日本的大运动”[10]。五卅惨案发生后,抗议学生被捕,民众反帝情绪激昂,党中央和上海党组织又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充分讨论学生、工人、雪耻会、国民党方面的具体情况,作出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发动各阶层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正确决策。二是到群众中去,切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五卅运动的战斗一线,充斥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身影:五卅的演讲示威由党组织坐镇指挥,各爱国团体中亦有党的骨干分子积极推动;五卅运动的公开指挥机关——上海工商学联合委员会,是在中共中央的倡议和指导下成立的;五卅运动中最有力的工人大罢工,由中共中央成立的上海总工会直接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广大爱国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及时了解形势变化,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将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三,五卅运动的伟大实践,深化了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扩大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中共四大提出建设群众性政党的目标仅仅4个月后,五卅运动就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在实践中审视、检验这些纲领和目标的机会。一是深化了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五卅运动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作为民主革命领导力量的坚定决心和巨大能量。在这场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全国共有50多万产业工人参加罢工,上海有20多万工人罢工。面对危机时,“工人并无退缩之表示”,其“反帝国主义的奋斗,最能坚决”[11]。由此,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了“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之领导地位”的必要性。二是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加快了由政治小团体向群众性政党转变的进程。五卅运动“使各阶级群众深信共产党不仅为工农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并且为全中国被压迫民族而奋斗”[12],从而使党的基础迅速扩大,党的组织迅速发展。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仅为994人;五卅运动后,党员人数增至3000多人;至1925年底,全国党员人数达1万人,一年之内增长了10倍。过去,党组织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长沙等地;五卅运动后,除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党组织或有了党员。到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已有160多个,拥有有组织的工人约54万。在广东,已有20余县成立农民协会,会员达20多万人,并建立了全省农民协会。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推动和影响下,各地学生联合会也十分活跃,会员达数百万人。

90年前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反帝爱国运动的一次伟大实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终形成夯实基础,而“这样的普遍性的运动是中国从来所没有的”。[13]

9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获取力量。以五卅运动为实践源头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和群众性政党建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胜利提供坚强保证,也为党发展成为拥有8600万名党员的真正的群众性政党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团结最广大的人民,争取最广泛的支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才能真正地植根于人民、取信于群众,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宏伟事业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相连。

参考文献:

[1]速起研究不平等条约[A].五卅痛史[M] . 1925. 174-175.

[2]学生总会对沪惨杀工学案宣言[N] . 民国日报(广州), 1925-06-04.

[3]北京国民大会宣言[A]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89.154 .

[4]请根本废除不平条约[N] . 民国日报(上海), 1925-07-02.

[5]瞿秋白. 帝国主义之“ 五卅”屠杀与中国的国民革命[J] . 向导(第119 期),1925 -06 -22.

[6]邓中夏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09.

[7]上海市民举行反段大会[N] . 时事新报,1925-12-07.

[8]任建树,张铨. 五卅运动简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28.

[9]中共上海地委1925年5月15日会议纪要

[10]中央通告第三十三号

[11]刘少奇.一年来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Z].

[12]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

[13]张太雷. 五卅运动之分析及纪念之意义[J] . 人民周刊(第12期), 1926 -05 -26.

作者单位:中共四大纪念馆

12.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十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许多千古不朽画面,孔子杏坛讲学,让儒家文化星火相传、汉唐凯歌奏出盛世华章、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传颂着我中华传统美德、虎门销烟、八年抗战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九三阅兵显示了大国爱好和平的风范。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它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它是凝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必须担当起的责任。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这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蕴文明的重要作用”,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毫无疑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节日被大量引进,中华传统节日在中学生的意识中逐渐被淡化。对很多同学来说,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更多的意义在于可以放假休息,远不如圣诞节、愚人节那样有意思。殊不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清明节,我们可以缅怀先贤,感受中华民族感恩孝亲的传统美德;端午节,吃吃粽子、划划龙舟,感受伟大诗人屈原那炽热的爱国情怀;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一家团圆,和谐美满。而这些,无一不与我们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当然,传统文化的精粹还蕴含在先哲留下的名言警句和经典诗文中。古代极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且不说春秋时期的经典,也不说史记、资治通鉴,仅就唐诗宋词元曲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们无不彰显着先贤圣哲的智慧。我们今人岂可淡化或视而不见?诚如习总书记所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当我们一路走来,在五千年文明中任意遨游,爱国、诚信、勤俭、感恩等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胸口涤荡,它如一条长河流入每一位青年学生的血脉„„

同学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源泉。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从你我做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人修养,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怡情养志,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博大的胸怀、切实的行动,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努力成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13.参观于右任馆,弘扬爱国情 篇十三

“参观右任馆,弘扬爱国情”教育主题活动安排

一、活动主题:“参观右任馆,弘扬爱国情”

二、活动背景:于右任先生,三原人,民主革命家、辛亥元老、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中国标准草书创始人。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学校、修水利、办农场,护持民族文化遗产,深受海内外崇。于右任纪念馆是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场所;是联系海峡两岸的桥梁和纽带,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活动目的:

1.学习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弘扬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参观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革命历史,并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祖国的复兴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通过参观使同学们的自身文明修养得到提升。

四、活动对象:3—6年级学生

五、活动时间:2014年4月2日

六、活动地点:三原于右任纪念馆

七、活动准备工作:

1.召开动员大会,策划实施参观方案。

2.组织各班班长开会,告知集合时间地点强调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3.整理活动计划书。

4.做好活动记录和总结

八、活动备注:

1.在参观过程中保证参观地点的卫生情况。

2.在参观过程中,所有学生要认真负责,保证参观过程井然有序。

九、活动具体安排:

1、学生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管更林

副组长:刘光华

成员:3-6年级每班3名教师(班主任负责队首,英语老师负责队中,数学老师负责队尾)

四、学生活动安全教育与组织管理:

1、参观前召开一次外出参观集中教育,明确此次活动的各项纪律,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纪律严明性,确保外出活动万无一失。(光华负责)

2、2014年4月2日(周三)午1:30点半在教学楼前集中。

3、为了使学生在参观途中不掉队,特规定学生5人一组,选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成员不掉队,若有学生中途上厕所或有其他特殊情况,一律向带队老师请假,有带队老师负责中途暂时离队人员的安全。

5、学生参观结束,由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校。

和平小学

2014年4月1日

位于三原县城,西三一级公路西侧入口处。1992年,三原各界群众、单位、台湾标准草书会、日本高崎书道会等界人士筹措集资兴建“陕西于右任纪念馆”,1997年11月开馆,占地10亩,主楼三层,仿古建筑2700平方米,该馆内树建“陕西于右任纪念馆创修记”碑及六角碑亭,“于右任先生纪念碑”及六角碑亭,双亭并峙,黄瓦红柱,六角飞檐,亭子周围修建于右任书法碑石二十多方。该馆主要包括“于右任先生爱国事迹展”“于右任先生墨品展”“现代书法作品展”三个展行。

于右任 “当代草圣”、革命家、诗人

于右任先生名伯循、字右任,1879年出生于三原,国民党元老、民主革命家、著名诗人作书法大师,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水利、建农场、办学校,护持民族文化遗产,深受海内外崇仰。于右任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著名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代书法大师,被誉为“当代草圣”,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认于右任先生当书法老师。建国后他始终未能从台湾回到大陆,逝世后葬于台湾,颇留遗憾。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温家宝总理称这首诗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

于右任纪念馆,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1992年由家乡政府、群众干部以及台湾、日本国等各界人士集资兴建,1997年11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联谊海内外、缅怀弘扬于先生精神风范、进行文化书法交流的胜地。馆内有“于右任生平事迹展”、“于右任书法作品展”和“全国名流书法展”三个陈列室和碑亭、碑廊。是学习书法、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场所。曾接待大批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和专家。

先生墨品

陈列于右任先生各个时期的楷、行草书作品、亲笔书稿、海内外出刊的于先生诗文、书法版本等150多套件,国家领导人习仲勋、马文瑞、屈武、赵朴初、张爱萍及台湾陈立夫、蒋纬国、马英

九、宋楚瑜、吴伯雄、连战、萧万长、江丙坤、李焕、林洋港、孔德成、陈奇禄以及原标准草书社成员等名流大家的题词书法等。

馆内共分三大展厅:第一展厅——“爱国事迹展厅”,以丰富翔实的照片、手札、实物等资料展现于先生反清、反帝、投身辛亥革命、统领陕西靖国军、支持国共合作、和平统一等爱国活动;第二展厅——“于右任墨品展厅”,主要展出于先生从早期到晚期墨迹珍品、海内外刊印的于右任诗词书法样本以及国家领导人、台湾政要名流的题词;第三展厅——“现代书法展厅”,展出当代海内外书法名家的书法杰作,真草隶篆,风格纷呈。

于右任纪念馆自1997年开馆以来,接待了大批港澳台、东南亚、日本、美国的侨胞华人等海内外友人和国家以及省、市领导人。温家宝总理1998年二月视察三原来纪念馆参观并赞扬:“展列不错。辛亥老人,值得纪念。”并题名留念。

14.践行校训精神,弘扬优良校风 篇十四

《践行校训精神,弘扬优良校风》

信钢学校

冯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秉承校训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校训是什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我们学校的校训、校风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有的同学在我们学校就读十年有余了,是不是有点惭愧呀。我们学校的校训、校风原来在学校进大门后左侧幼儿园的墙上有,校训是“诚、敬、勤、勇”:诚信的“诚”、敬业的“敬”、勤勉的“勤”、勇敢的“勇”,前不久刚刚清除,请同学们往后看,文化墙上的“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这十二个字就是我们的校风。我真诚的渴望你从今天开始牢记校训校风这是十六个字,让他为你实现人生理想开路导航!

同学们,说到校训 “诚敬勤勇”,区区四个字,很容易记住,但是要真正理解、悟透,可能需要你初中三年、或毕业后三十年乃至整个人生的时间。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恪守诚信,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就是不撒谎、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立足于社会;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会为国际所信赖。

敬业是一种态度,敬业是一种精神,敬业更是一种责任,当我们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便能一步步地从普通走向优秀,让自我的人生得到不断的发展。同学们会想,我们还没工作怎么敬业呀?其实不然,我们每天都有值日生,如果在你值日时,能把黑板及时擦干净,能把教室、卫生区打扫干净,那么这就是敬业;如果你是学习委员、小组长,能把各科作业及时地收好,并向老师报告作业情况,这也是敬业;如果你是学生会干部,你能认真负责地检查三操,做好记录并向学校政教处老师汇报,这也是敬业;作为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自习记笔记,这也是敬业。

勤勉,不仅是做学问,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先决条件。勤能䃼拙、勤能开慧。每一个在学业上的成功者,无不品尝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寂寞荒寒,无不领受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消肌蚀骨,而后方迎来“众里寻它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与成功邂逅的错愕惊喜。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本期期中考试的优秀生九一班的高园园同学、八三班的刘欣等同学、七一班的张宏娇同学,她们当中没有谁不珍爱青春,没有谁不珍惜读书,没有谁不努力上进。试想一下凭什么一个不愿早起、不勤奋、不想吃苦的人,能轻易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同学们,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没有勤勉,想法再好,最终只能化作梦幻泡影。

心是人之本,怀有一颗勇敢的心才会拥有与重重困难抗衡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坎坷,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挫折带来的心理影响降到最低,以至于拥有愈挫愈勇的境界,要勇敢地面对,要有顽强的勇气和毅力,有担当,有责任意识,不能退缩或逃避!不论我们离优秀有多大差距,做一个勇敢的追梦者,相信自己在不断成长,不屈不挠、想尽办法就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和变化。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诚、敬、勤、勇”校训精神,弘扬“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优良校风,时时处处展现信钢学校学子风采,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学生。

15.弘扬爱国情 践行价值观 篇十五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言稿

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短短24个字,就诠释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奋斗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敬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民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想促进全面发展: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识,我国古人说得好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岁修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也恶。那一刻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桌子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赞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我同学的爸爸是汽车维修店的老板,十一放假期间,偶然听到他爸爸说:有个顾客来店里,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嚷到: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事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是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常来!

上一篇:会务部8月工作总结下一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