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见效应

2024-06-16

心理学常见效应(共12篇)

1.心理学常见效应 篇一

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是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2)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常发生于熟人之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3)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一种因他人突出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我们仅仅是推断了他们真实的人格。

(4)定型效应也称社会刻版印象,是人们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来评价他人。如,人们总是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文静,男孩应该活波而勇敢。由于刻板印象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5)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某些特点,即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6)鲇鱼效应 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

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7)蝴蝶效应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8)刻板效应 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归因

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对事件的不同解释方式,就是心理学上所指的归因。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归因风格。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倾向于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这种倾向被称为“动机性归因偏差”。比如:(1)将自己的成功作内归因,将自己的失败作外归因;

(2)将他人的成功作外归因,将他人的失败作内归因,从而减少他人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2.心理学常见效应 篇二

一、分组时的互悦机制

国内学者绝大部分把“异质分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但国外学者斯莱文和约翰兄弟并未将“同质或异质分组”放在要素位置。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同质”“异质”之说。未成年人兴趣爱好、成长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可发展性,使同质、异质很难简单划分。国内外专家都认同合作学习最核心的要素是积极互赖,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积极互赖。既然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就应在分组上考虑学生的想法,合理运用互悦机制和认知失调效应。

互悦机制是人际吸引律中的“对等性吸引率”,是指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而认知失调理论中也有一个类似规律———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教师们常苦恼于把吵闹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在一组,双方互不买账,那么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如教师确定组长后的“组长 - 组员”双向选择机制,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确定出学习能力好、组织能力强的各组组长,有意识地调整成绩落后、自律不严学生的分组情况,其余的中等生具有较大可塑空间,不会造成因学习成绩分化过大难以唤醒组间竞争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能成为一组是彼此选择的结果,因为喜欢才选择在一起,即使原本不喜欢,也会因为自己的选择开始喜欢,为小组内的积极互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时间安排上的系列位置效应

从传统课堂到合作教学课堂的转变,教师们对小组合作的时间也存在疑虑,一方面困惑于是否每节课都必须用到小组合作,另一方面困惑于小组合作时长占课堂的比例。首先,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初期,尽量保持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既可以促进师生掌握合作的方法要领,又可以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其次,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很多,当下运用较多的小组成就区分法、小组游戏竞赛法、拼图法、小组辅助教学法和合作统整读写法都保持了学生在教师直接教学下学习的传统做法,学生在小组中的全部任务是理解、联系、复习、巩固教师所教的知识。[1]因此,小组合作的平均时长不超过每节课的二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系列位置效应,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时间。

序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接近开头和末尾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且David Sousa的研究表明大于20分钟的学习时间,大脑对信息的保持率分为开始高效期、低沉期和结尾高效期,把一节40分钟的课分为2个20分钟,则高效期会多出20%,且开始高效期所接受的信息必须正确,如果出现错误信息很可能被牢牢记住。[2]这就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学习尽量不安排在课堂开始的高效期内,因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或讨论极有可能出现错误信息,一旦被学生牢记,教师在低沉期纠正为时已晚。相反,课堂开始20分钟后的低沉期则是小组合作最佳时间:一方面,学生已对教师传授的关键信息印象深刻,可加以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合作探究把原本进入低沉期的课堂分为两段,重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内容与方式上的头脑风暴效应

在合作教学课堂上,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头脑风暴效应的运用。头脑风暴效应,是指很多人聚在一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没有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最后从这些讨论中挑选出有利信息的一种集思广益的激发创意的方法。头脑风暴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有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这就告诉教师们在选择合作教学内容时,着重选择能让学生有足够探索空间的话题。要想头脑风暴效应发挥最大作用,仅靠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四点:第一,头脑风暴结束前不许评价;第二,说出想到的任何异想天开的想法;第三,重数量而非质量;第四,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2]教师在合作教学的初期应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头脑风暴效应,抛开“被即时评价”的精神束缚,让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愿意畅所欲言、用心倾听、在别人的见解上升华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四、小组与个人责任的社会惰化效应

合作教学有很多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应关注小组的整体表现,同时关注每个个体为小组所作的贡献和他们各自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时各学生的参与程度,避免社会惰化效应的发生。

社会惰化效应,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基本原则,这在一方面增加了小组成员思维碰撞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员偷懒的机率。教师在宣讲合作学习规则的时候,不能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3]布置的学习任务应由个人独立完成的部分与小组共同完成的部分组成,且针对个体任务应具有特异性,保证组员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只能在个体有困难时相互给予支持和帮助;小组内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由个体独立接受考核与测验,每个组员都有随机被抽选为小组发言人的可能。让学生个体切实了解到小组的荣辱与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从社会惰化向社会助长效应转变。

五、合作与竞争中的鲶鱼效应

合作教学是课堂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非唯一。目前再三强调合作的意义,主要是基于我国教育中竞争意识太过深入人心,并不意味着合作是万能的或不需要竞争。在现实教学中,只有以个体化努力为基础,以合作为核心,以适度竞争促发展,学生个体和团体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1]因此,教师在合作教学的时候,应充分整合合作、竞争和个体化三种学习方式,注意能激发竞争的鲶鱼效应。在安排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时候,为了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变换不同的竞争方式,除了团队之间的竞争外,教师可以挑选出适当的“鲶鱼人才”,运用小组游戏竞赛法,学生个体在全班授课完成个体化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完成知识牢固、补充后分别到竞争组参与竞赛,得分结果根据小组进行叠加核算总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个体有面对不同对手的新鲜感、临建组别的陌生感、个人成败关乎小组荣辱的危机感,使他们像受到鲶鱼冲击的沙丁鱼一样焕发活力,积极主动参与竞争,为了竞争的最终胜利也会在前期的个人学习和团体合作中努力做到最好。

六、课堂管理上的“80-15-5”法则

在推广小组合作教学法时,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便是课堂管理:第一,在教师全班授课阶段,小组内个体常相互影响,尤其是小组内存在纪律性不强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他人听课;第二,在讨论阶段,教师一人无法有效控制所有小组的讨论进展,很可能出现“无效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教学情境、掌握并指导学生学习、控制教学过程的活动中运用更多的艺术来积极预防课堂问题行为,了解并运用典型课堂上的“80-15-5”法则。

“80-15-5”法则是心理学家克文等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的: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已经形成了适合的课堂行为,15%的的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则,5%的学生会长期违反规则。优秀的课堂管理者要学会控制,不让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的副作用影响到80%准备学习的学生,同时不要把5%的学生逼上绝境。[4]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为了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师应首先明确课堂纪律,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纪律小组长,教师与学生一同制定详细的合作学习规则;其次,充分了解学生行为,对“15-5”名单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关注;再次,教学时详略得当,与学生保持互动,保证80%学生的需求,尽量带动15%学生的求知欲;最后,仔细观察学生,对课堂行为有相应且及时的鼓励或惩罚。而对待长期出现不可控制行为问题的5%的学生,教师唯有用爱与教育艺术慢慢矫正他们的行为,虽做到心中有数,但切勿给他们贴上“捣蛋”的标签。

七、奖励运用上的德西效应

新课程改革以来,常要求教师不吝啬表扬。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时也无一例外与奖励相结合。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学生面对泛滥成灾的奖励却“无动于衷”,甚至“消极应对”。教师们开始困惑,究竟怎样运用奖励才科学有效?先不论科学有效,首先应避免反效果———德西效应的发生。

德西效应,就是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的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当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内在满足时,奖励会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只专注于当前的奖励,一旦奖励强化频率和内容低于他们的预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科学的奖励艺术,第一,要求教师在设置奖励规则起就从内部动机出发,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第二,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初始学习阶段,采用连续、固定的奖励以增加学生内部动机;第三,在学生的学习或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延长并变化奖励间隔时间,让学生找不到规律,促进学生从关注奖励到关注自身发展;第四,适当制造奖励规则外的特殊奖励惊喜,鼓励进步最大的学生。

八、课后作业布置的空白效应

作业不仅要起到检查和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更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独立完成与合作交流两部分的内容。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应避免超限效应,讲究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最早来源于书法绘画上的一种手法,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手法是一种巧妙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智慧。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容量,超过这个值,便会出现认知超载。因此,教师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在布置作业任务、讨论任务时都要保证时间和内容不超标,让学生的大脑有“空白”去思考、消化、回味、探索、迁移,避免因超限导致的反感或因疲劳导致的无效;第二,在布置作业任务时,充分考虑足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有“空白”空间的内容,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有兴趣自发学习相关的拓展内容;第三,在布置作业时,给不同能力段的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内容,让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可进步“空白”空间;第四,不定期选择有探索难度的话题,给学生一定的“空白”时间,在一个不紧迫的时段内合作交流,共同努力,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玉梅.论基于心理效应的英语合作学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心理学的边际效应 篇三

边际效应起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逐渐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时带来的边际效应是逐渐递减的。带来的总效应可能是增加的。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中也同样有效。我们第一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情感体验格外强烈,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由此反复多次,体验渐渐淡漠以致于乏味,厌恶。

心理学中的边际效应应用很普遍,可以说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吃东西为例,我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得到一盘子肉包子。吃第一个感觉非常香,仿佛是人间稀有的美味,吃第二个感到依旧好吃,吃第三个饱了,感觉口感一般。吃第四个包子,肚子就觉得撑,好感荡然无存。吃第五个已然成了纯粹的折磨……

说到这里心理学的边际效应基本原理想必大家已基本了解。认识问题不是目的,最关键的还是看看边际效应在心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首先说说爱情的边际效应。青春年少没有体验过爱情,初涉爱河感情体验强烈持久。幻想、憧憬甚至超越现实。无数文学、影视作品对此都有经典详实的体现。由恋爱走向婚姻,历经“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当初的激情退去,普通的柴米油盐充斥了生活。做爱的次数一次次累积起来,虽满足了性欲,但对每一次的差别少有人记起,激情大不如前。性体验的边际效应渐打折扣,乏味之情渐起。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这时出现了新异性,当然生活中总不乏新的异性粉墨登场。但在夫妻关系乏味乃至厌恶阶段如果有条件,很自然想通过寻找新异性激起新的激情。于是又一轮新的由强刺激到弱刺激的循环开始了……当一个个异性找多了,性爱本身的边际效用已经很弱了。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一语道破:“每个女人之间,至多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差别。”这也难免边际效应递减了。厌倦了肉欲于是转而追求精神恋爱,向往“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相思痴情,向往金庸先生作品中杨过对小龙女一等16年的旷世奇恋。一层层的需求反映出当事人对更强边际效应的追求。

事物在人心理中的边际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验、人生经历的增长逐渐升华改变的。社会中的人追求自由、平等、秩序三方面的价值。其中自由是核心价值。那我们就从自由谈起,当每天都是昨天的复制,日子淡如白水的时候,这是自由的边际效应几乎为零(主观感受)。突遇变故,比如开始了全封闭式的军营军训或者被拘留等,以前的自由生活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服从,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挨过一小时又一小时,对以往忽视的自由强烈需求起来。此时人不得不在心理上重新定位自由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心理上对自由的边际效应呈直线上升之势。还有这样的现象:某些人工作繁忙,挤占了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时间久了心里会这样想,宁可少挣钱也要换一个正常休息的岗位。此时也是随着实践的积累,对休闲的渴望更趋强烈,从而赋予自由更大的边际效应。相反同理。有些人虽工作清闲但收入不高,如果想追求更高的收入往往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因为把收入放在了首位,收入的边际效应也水涨船高。

看看邊际效用是怎样在朋友的闲聊中发挥作用的呢?朋友聚会可谓司空见惯,刚一见面除非确有具体事情要谈,难免寒暄一番。事情说完也要进入互相问候阶段。头十钟大家兴趣十足,第二个十分钟也还好……终究到达了一个时间彼此都无新意思可表达,乏味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闲聊的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善于聊天的朋友就会灵活安排好每次聊天时间,大家尽欢,意犹未尽,期待再见。冗长的漫长聊天时间,没话找话甚至车轱辘话重复说,最终带来糟糕的心情。

学习的边际效应。在此着重分析下和学习有关的心理状态变化。古语云:“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学派”的边际心理效应是这样的:学习一个单位知识内心感受一定量痛苦,再学习一单位知识内心又感觉一定痛苦。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苦学派”付出极大的意志,配套的方法就是“头悬梁,锥刺骨。”不可谓不苦。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也只能学出“黄金屋”学出“颜如玉”才能弥补过去的代价。殊不知对乐的追求才符合人之天性,“乐学”才是上策。“乐学派”的心理状态是这样: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心理感受一些愉悦,再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再感受一些求知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引下学习效率大增,持之以恒的学下去人才、大师就炼成了。有乐趣就能更容易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现实困难和心理障碍,渐渐养成习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本身就是乐趣考试结果会不好吗?

最后再谈谈职业选择和心理边际效应的关系。每个人出身、所处家庭、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所逢机遇各异造就了个体的特有心理特质。成功的职业选择应该与个人的心理特质高度吻合。发现性格的优势,从事心里喜欢的相关职位。世界著名演说家陈安之先生从小就爱讲话。大人在他嘴上贴上了胶布而让他闭嘴。陈安之从事了一系列的工作都不成功,最终他选择了与说话最紧密联系的行业——成功学演讲。他拜名师、潜心学习成功学、勤奋练习,迅速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年仅27岁已经是亿万富翁。与陈安之相反爱因斯坦从小性格腼腆,不爱说话,但爱因斯坦有凡事爱思考的天性尤其总爱思考普通物理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爱因斯坦从事了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职业,通过长期天才的研究最终创立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把人类带入了现代科学领域。

二人的共同点是都从事了能发挥自己心理优势的职业,使得同等时间取得的边际成果成倍放大。和普通人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却取得了远超常人的回报。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成功者正确利用了自己的心理优势,把潜在的无形能量通过某个工作岗位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以极大的热情和不竭的创造力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从而一天的工作成果是同行普通人的几倍,十几倍……常年累月的积累下去,专属自己特定心理优势的辉煌就诞生了。

通过学习边际心理效应的知识正确认识正常的心理现象,掌握心理边际效应的变化趋势。从而获得一个关照自己、了解他人,正确判断事物发展的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改善自己与他人、群体、组织的关系。在现实、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能够以从容的的心面对“边际递增”“边际递减”现象,打造专属自己的心理健康、幸福之路。

4.心理学十大效应 篇四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己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的认识自己,有以下几个途径:

 勇敢面对自己

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掩耳盗铃,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认识了解自己,从容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要觉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种方式掩盖起来,这样的人后果知识自己骗了自己。 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手机你相当数量的信息,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去培养自己这种能力。

 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像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绩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会相对客观。 要善于总结

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

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不怕众说纷坛,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D.杜根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前主席,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话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在体育竞赛中,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虎奶,但是没人能实现这一目标。于是,很多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使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后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用4分钟跑完1英里的记录,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记录。他们相信自己,因为他们知道,既然罗杰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到。如果没有自信他们不可能创造奇迹。美国的哈弗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个人胜任一件事,有85%取决于他的态度,15%取决于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会办好。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跨栏定律—把挑战困境看作一种享受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的也越高。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只要你勇敢面对,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战,就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这就是跨栏定律。跨栏定律是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发现的。

阿费烈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代偿性地比正常器官机能强。这个发现最早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的。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只患病的肾脏时,他发现那只肾脏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只肾脏一大的超乎寻常。在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的发现包括心脏、肺等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撰写了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他认为患病器官因为好病毒作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只死亡后,另一只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得强壮起来。

问题的大小决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变成珍珠,我们要善于把局限变成优势。障碍使我们更强大。英国有一句老话:如果这件事毁不了你,那它就会令你更加强大。苦难并不是绝对的,他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确是向上的阶梯。疾病也一样,它使弱者的器官受损,最后夺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样能使强者的脏器更加强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顽强。

詹森效应—别让压力成为心灵的羁绊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金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而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时,他却获得了这个项目的两个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金的能力,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次“失误”呢?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和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心情紧张。李小鹏的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要说的“詹森效应”。

詹森效应主要起源于一名叫詹的森的运动员,这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如何避免詹森效应?

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

许多带有焦虑,紧张的人经常对自己或别人说:“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失败了,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发挥的不好,我的前程就算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我们奋进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想避免詹森效应,在平时就应该注意矫正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养成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中的“竞赛”的良好习惯,减少紧张情绪,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要平心静气的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

不要总是去贪求成功,而是只求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人生的“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里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分耕耘必定有一分收获。最终定会交付人生满意的“答卷”。

冰淇淋哲学—逆境时一种磨练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享受生活的美好;经历生死的人才知道生活的安逸是多么快乐;所以,想要在顺境中事业能够蒸蒸日上,那么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锻炼,这就是由台湾著名的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淇淋哲学”。

首因效应—千万别小看第一印象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储蓄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者“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首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至4秒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4秒钟,别人对你这儿个人75%的判断和评价都由此而来你,所以别人第一印象中的你不管是不是真实的,以后你留给别人的这种印象都很难改变

名片效应—相似感会快速拉近双方距离

苏联心理学专家那季拉什维利提出了“名片效应”。所谓名片效应指的就是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成立,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有这样两个有趣的社会心理实验:在一个实验中,首先让被试者看很多人的照片,有的照片让被试者看了25次之多,有些照片却只让看一两次。然后,让被试者说说他们比较喜欢哪个人,结果,被试者都会比较喜欢照片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人。

亲和效应—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

亲和效应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易应酬中,往往会因为批次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能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互相接近,互相体谅。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比如,有共同的血缘,姻缘,地缘,学缘或者业缘关系,有相似的志向,兴趣,爱好,利益,或者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队或者同一组织的人,会更加乐于接近。我们通常把这些较为亲近的对象称为“自己人”。

一个人如果想要让身边的同事、朋友把自己当成“自己人”,除了本无法改变的血缘外,就要懂得于他人相处之道。主动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认同并喜欢自己,就需要拿出“亲和力”,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把周围的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才会让别人认同自己,把我们当成“自己人”。

跷跷板互惠原则—互惠互利才能皆大欢喜

玩过跷跷板的朋友都知道,两个人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你用力一压,对方就翘起来;对方在用力向下压,你就可以翘起来。翘起来处在上方的感觉是兴奋地,如果游戏的双方都自私不肯向下压,那么游戏就不能继续下去,只有当对方都不停的轮流向下压,才能交替的享受游戏的乐趣。这就是跷跷板互惠原则。

5.心理学暗示效应论文 篇五

1.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

启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点,孩子成绩好,就样样都会好;孩子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可孩子也是人,他的闪光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需要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只拘泥于成绩这一个维度的评价。否则,会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不到教育的真正内涵――“爱”。

2.蝴蝶效应:

原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99罗伦兹(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启示:

在生活中也是同样,我们早上早起半小时,可能会给一天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久而久之,会演变成一场“革命”。而如果我们开始推诿、抱怨,还不加以及时调整,结果可能就是一场“风暴”,最终摧垮我们的身心。

3.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儿,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启示: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这在那种混合大办公室里特别容易体现。当有人试图靠近我们时,如果超过了社交距离(大概是120~360cm),我们都会敏感地逃开,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亲密距离,只能对很少一部分人开放,其它人一旦触碰,会激起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4.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

启示:

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我们将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不过,我们也同样可以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等舆论阵地宣传正面和积极的消息和事例,引导人们健康生活,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从众效应。

5.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来源于阿基米德实验中对浮力定律的发现。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坐进澡盆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启示:

有时候我们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

6.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就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

启示:

暗示效应一般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实现,例如:

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

动作暗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肢体语言”。假如同事跑步到我们身边,话还没说,我们就已收到了他们急切的暗示,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到底发生什么了?”

表情暗示:当我们和他人交流时,如果对方是微笑着注视着我们,那么我们对对方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7.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启示: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人的一生也由无数细节组成,将小事做好,给他人留下美好印象,将来才会更美好。

8.多看效应

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受试者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受试者分别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启示:

6.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篇六

「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

—— 澳瑞森 • 梅伦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 • 帕金森曾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种选择: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发号施令,他们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两个助手若无能,就会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破窗效应

心理学将一种现象叫「破窗效应」:一个房子若窗户破了,无人修补,隔不久,其它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墙,若出现一些涂鸦没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正如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地也丢,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

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就会自暴自弃任由坏到底。任何坏事,若最初没及时阻拦,形成风气后就难改了。就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鸟笼效应

当你挂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一定会做出以下两个选择之一:一是把鸟笼扔掉,二是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效应。原因在于,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没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你这鸟笼干嘛用?」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在生活中,这样无意识被操控的情况,正是鸟笼效应的体现。人们常常为了凑单买的衣服或物品,却需要再花金钱和精力,为了搭配而大费周折。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某日凌晨3点,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住户又亮起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将其杀死在楼梯上。整个过程中,每次呼救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观看,却无一人施救及报警。

事件引起纽约社会轰动,引起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思考,把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大量的实验调查发现: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

当只有一人能提供帮助时,他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若有许多人在场,帮助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实验第一阶段是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试验了其他因素,均看不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的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却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精神方面的变化。参与试验的人因受到各方关注,觉得自己是工厂的重要部分,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这说明,当人受到公众关注或注视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时,学习等效率就会提升。受到更多人关注和赞赏的人,会更不断地进步。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效应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实验表明,训练狗可越过屏障来逃避实验者的电击。若狗曾受到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中断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即使之后有机会逃离电击,也变得无力逃离。

并且还表现出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这是由于它们在实验中受到无助感侵袭。认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控制终止电击,狗会意识自己无法改变外界控制而感到无助。人若遇到习得性无助,会发展成深度绝望和悲哀。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开阔眼光,客观看待真正决定事情的因素,避免陷入绝望。也认识自己的习得性无助,勿用经验限制自己。

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不少野马会被它们吸血后死掉。动物学家表示:蝙蝠吸血量很少,远不足致死。这些野马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野马在被吸血后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吸血蝙蝠对于野马只是外界挑战。因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会像这类野马一样,造成伤害自己的结局。

懂得管理情绪的人是智慧的,领先了容易情绪失控者一大步。当事情不如意时,选择冷静总是没错的。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 • 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方法错误,反而适得其反。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吃了苦头。他狂热爱上「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丽,并与她结婚。但她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

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漂亮女人也必然有非凡智慧和高贵品格。所谓晕轮效应,就是一个人身上某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悄悄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在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名单并非根据测验结果确定,而是随机抽取的。它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样的大趋势理应给家长及教师敲响警钟。

教育实践表明:当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其抱较高期望,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关怀、爱护和鼓励,常会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学习。会更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因「偏心」,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习。会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要求,这些学生往往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7.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 篇七

一、“异性”效应

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在学生中, 不难发现, 同学们为了使异性产生好感, 总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好一点, 希望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与异性在一起时, 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 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等现象。在班主任工作中, 可以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分别进行谈话, 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透露别的女生或男生对他或她在学习上、道德上或者纪律上的赞赏和期望, 会给学生一种更加注重自己的促进力, 让其在学习、道德、纪律上有明显的提高。因为来自异性的关注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常见的做法是, “我发现, 有好些男 (女) 同学在关注你的表现, 我想你是否能做得再好一点”“好几个男 (女) 生都在看着你呢, 你不会让他 (她) 们失望吧”“近来你好像挺有人气的, 几个男 (女) 生都说起过你”, 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学生觉得好像不是班主任而是其他异性同学在关注自己, 自然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表现而更加进步了。

二、“角色”效应

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角色, 而且会通过对角色规范的理解, 力求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角色的规范, 这就是角色效应。

人的角色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存在着对学生角色期望的偏差, 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 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 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学生也经常出现角色概念的偏差, 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高干等为炫耀, 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 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 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角色效应的积极作用, 用适当的角色来改变某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如有的学生纪律性较差, 不太好管理, 对此就可以让他负一点责任, 当个小组长、科代表或某种临时负责人什么的, 有了这样一个“头衔”以后, 他就会在心理上把自己列入学生干部的行列, 就会觉得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承认和肯定, 就应该好好表现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而不应该带头违反纪律给老师添麻烦。干部轮换制、值周班级管理、课本剧表演等都是角色效应的应用。

三、“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 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 如果是单个个体单独完成任务, 责任感就会很强, 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 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 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 后者总是期望别人多承担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 责任不落实, 造成了“集体冷漠”“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责任明确, 职责分明, 否则容易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提出的“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的管理原则就是为了避免责任分散效应的出现。

四、“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形成的原因是,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 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 各种不好的现象就会产生蔓延。

在班级管理中也会出现“破窗效应”, 比如, 班级环境比较杂乱, 很多同学就会无意识地随地乱扔东西, 如果班级环境非常干净、整洁, 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破窗效应”不仅表现为环境方面的功能, 班级同学的行为习惯等也会受到“破窗效应”的影响, 如果在绝大多数同学都遵守纪律的班级中, 有个别学生经常性地违纪, 就会带动其他学生违纪, 这就是“破窗效应”发挥了作用。所以,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

五、“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 源于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赛如何使人脱掉御寒的棉衣, 结果北风使人寒冷而紧裹棉衣, 南风使人温暖而脱掉棉衣, 故也称“温暖”效应, 是一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它通过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而促使人发挥积极性。尽管班级管理中采用“强制”“处罚”式的管理方法也能奏效, 但不见得会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自我管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研究, 了解其需要, 再适当地给予其心理上的满足, 在一些细节上关爱他们, 多给肯定和鼓励, 就会促使他们自觉自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实行温情教育, 多点“人情味”式的管理, 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8.让心理学效应助力教育教学工作 篇八

用好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让我明白了,每接一个新班,或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老师都应该非常重视。特别是新接班级,孩子们一般都会依恋以前教他们的老师,新换老师后,不少学生会不适应,对新老师有抵触情绪。今年的六年级分班后,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不适应新的班级和老师,刚分到新班级,就回家哭着吵着要调换班级。试想如果新接班的班主任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充满魅力,孩子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件事也让我思考,以后一定要重视新学期第一课,一开始就要展现自己的亲和力吸引住学生,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第一印象好,孩子们就会喜欢上新老师,进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并且帮助老师维持班级秩序。

克服思维定式。每个人都会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看问题有时不够全面。对待优等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所以我就有可能看不到他们的缺点;相反,对一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我可能就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难以客观地处理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喜欢用固有的经验对待问题,不善于打开自己的思维,难以接受新观念。思维定式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思考和判断,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克服。

巧妙利用遗忘曲线效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新知识初学后,要及时复习,并不断巩固,这样学到的知识才会更牢固。一般来说,学后约一个小时就应该及时巩固,然后第二天二次复习,一周后第三次进行复习,一个月后再复习一次,这样知识就不容易遗忘了。读过这篇文章后,在教学中,我就注意正确掌握遗忘规律,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效果很好。

尽量避免超限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讲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感觉牧师讲得非常感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当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也犯过与牧师同样的错误呢?有的教师喜欢拖堂,下课铃响了不下课,以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多学点东西,殊不知学生早就不耐烦,甚至讨厌课堂了。这种超限效应不仅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还会让学生反感。我们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多备课,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还有的教师,学生犯错了,就喋喋不休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可能从此不愿意再听这个教师说教了。

在这本书中,我还了解了很多心理学效应,比如:系列位置效应、高原现象、沉锚效应、詹森效应……这些知识让我大开眼界,收获颇丰。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都能巧妙地运用这些心理学知识,推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9.HR管理中的五大心理学效应 篇九

其实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应”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顾客对于店铺的选择。设想在一条商业街上,有一排服务质量相差无几的店铺,你来估摸一下哪一个店铺生意更好一些呢?也许你会认为是第一家,因为它可以截住顾客。实际上,当顾客走进一条商业街的时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铺成交的,他总认为前方有更合适的。那会不会是最后一家呢?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因为一旦前方没有了可供选择的店铺,顾客会产生一种后悔心理,觉得前边看过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通常情况下,分别处于街道两头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铺更容易被选中。

10.十大心理效应 篇十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正:羊群效应是一种减少研发和市场调研的一种策略,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上,也叫做“Copy Strategy(复制原则)”。当一个公司通过调研和开发而投放市场的产品,会被对手轻易的复制而免去前期的研发成本,是加剧竞争的一个来源之一。

反:羊群效应更多带来的是盲目上马的项目和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而导致的模糊的前景,甚至会分散一个公司的精力。正所谓,没有免费的午餐,把握好羊群效应带来的利弊才能做成正确的决策,选择肥沃的草地。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55781.html?fr=qrl3

蝴蝶效应:

非线性,俗称“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

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 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象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

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

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布发射导弹,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一、蝴蝶效应的由来

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的发现.在《混沌学传奇》与《分形论——奇异性探索》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仑兹(E.Lorenz)在皇家麦克比型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为了考察一个很长的序列,他走了一条捷径,没有令计算机从头运行,而是从中途开始.他把上次的输出直接打入作为计算的初值,然后他穿过大厅下楼,去喝咖啡.一小时后,他回来时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发现天气变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离,在短时间内,相似性完全消失了.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在气象预报中,称为„蝴蝶效应‟.……”“洛仑兹最初使用的是海鸥效应.”“洛仑兹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

二、蝴蝶效应的含义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强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必然的.我们人类研究的对象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系统(包括“自然体系”与“社会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必然的.“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洛仑兹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三、产生蝴蝶效应的内在机制

所谓复杂系统,是指非线性系统且在临界性条件下呈现混沌现象或混沌性行为的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中含有非线性项,它是非线性系统内部多因素交叉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学描述.正是由于这种“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机制”,才导致复杂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应,才导致复杂系统呈现混沌性行为.

目前,非线性学及混沌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标志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识正在向更为深入复杂的阶段过渡与进化.

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但从褒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相关物流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

鲶鱼效应由来: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在应用鲶鱼效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1.逃离心理的边际效应 篇十一

重阳节前,小靳向厂里请了三天的探亲假,顺道回家散散心。发小“高材生”玲子告诉她,这恐怕是心理的“边际效应”在作祟了,劝她工作时劳逸结合,该休息时及时休息,不要在状态不佳时强迫自己继续做单调的工作;要学会发掘工作中的乐趣,还要注重下班后的业余活动,生活得多姿多彩些。

“边际效应”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来的,他的论点是:“某个人在近期内重复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换句话说,当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热情就会越来越淡漠,并且渐渐走向乏味。

举个例子,有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笼包子。饿极了的他吃第一个包子时,觉得特别好吃;吃第二个时,其味道和第一个差一些;再吃下去,味道一个不如一个;吃到最后,他因饱足而产生了厌倦感,很难继续吃下去。这种由开始对某一事物很感兴趣,后来越来越不感兴趣的过程,就叫作“边际效应”。

如此看来,“边际效应”是一种心理状态,并且是一种会使人产生厌倦情绪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手工编织的草帽很漂亮,于是问:“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商人感到惊愕:“为什么批发反而更贵?”对方解释:“做一顶草帽,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草帽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连续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啊!”正因为“边际效应”现象,这笔生意“流产”了。

可以肯定地说,“边际效应”是不安定的效应,具有某种破坏性,甚至会带来灾害。前两年某高新科技企业接连发生十几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就不能排除“边际效应”从中作怪。那些员工每天从事着完全相同的工作,开始时还有点新鲜感,越做越乏味,越做越厌倦,加上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休假时间少、业余生活枯燥、缺乏互动交流等因素,使他们在边际效应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边际效应”呢?

首先要做到知已知彼,在它还没有危害到我们时,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被对方吓倒。其次,在具体工作时应尽快地寻找出克敌制胜的良方。比如,我们在做某一件重复事情时,在还没有产生“边际效应”前就暂时中止手头的工作,转移目标,休息片刻,或做做工间操,或找旁人说说话,或打打球,下下棋,换换“胃口”,放松一下自己,这样,重新开始工作时就不会出现厌倦感。千万不要强迫自己长时间地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甚至是讨厌做的事情,是避免“边际效应”的重要原则。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工作时努力工作,休闲时尽情享受”的活法,远离“边际效应”,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这才是明智之举啊!

12.心理学常见效应 篇十二

1心理学效应简述

根据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们在接触时总会留下印象。然后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 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印象形成是一种特殊的人际认知。它比人对自然客体的认知更容易受主体动机和经验的影响。人际交往广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形成诸如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等心理效应。

近因效应指交往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更大的影响。仅仅一次不良的印象就颠覆了以前所有的好印象。

晕轮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印象形成中产生的偏见现象。判断者往往具有这样一种倾向, 一旦认定人们具有某种好的或坏的特性, 便认定他们的与这些特性毫无关系的其他特性也可能好的或者是坏的。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社会生对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持久的看法。刻板印象的作用和晕轮效应有相似之处。

2心理学效应对政府管理与政策的影响

人际交往广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形成诸如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等心理效应。作为经济人假设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为中也会让公众产生这些效应。并因此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工作。

(1) 近因效应的影响。

在国外很多政府机构的领导人尽管以前施政水平获得认可, 但是往往因为一件小的事件而失去公众信任而被迫辞职, 就是这个效应的直接体现。对政府而言影响着政府的信誉度和吸引力。在政策执行和履行管理时就会让公众产生怀疑动机纯洁性的心理。让公众对政府行为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不愿与政府合作。这在当前我国基层表现的尤为突出。最近中央政府在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时在某些地方就遇到了这一情况, 群众普遍表示怀疑是不是收了钱之后就会没有下文, 所以一直消极观望, 导致这一惠民利民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阻滞。究其原因是早前一些地方政府户口管理机构打着为黑户群众办理户口的名义实行收费, 但是当群众交了钱之后却杳无音讯。致使群众对以后的政策都产生了不信任。其他的比如各地强拆动用警察暴力机关的行为, 也使公众对警察这一光荣群体产生了厌恶感。严重激化警民矛盾, 损害了历来警察是人民保护神的光辉形象。所以政府应当时时刻刻以科学负责的态度,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来进行决策和管理服务,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对工作中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及时耐心的沟通解决, 满足群众合理诉求, 防止新形势新问题下政府反应迟钝而产生的不良印象损害了政府威信和忠诚度。当然也要利用近因效应的另一面, 积极做好当前工作, 转变作风改变以前形成的不良印象, 重塑政府形象。

(2) 晕轮效应的影响。

正晕轮效应有助于政府形象的提升, 政府某一项工作做得令群众比较满意, 会使政府的工作能力得到肯定认可, 从而会获得群众较高程度的理解和配合, 有助于其他工作的开展和政策的执行。政府要做的是保持这种正晕轮效应的持续。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负晕轮效应对政府的影响。一个部门, 一个工作人员, 一个不良的政策措施对公众造成了利益损害, 公众往往会对其他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政策产生不信任, 抵触情绪。这在地方政府工作体现的较为明显。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某些政策的歪曲执行及对群众合理诉求的冷漠已经让群众普遍认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已经无法信任。其后的许多政策推行及工作人员的行为都会被打上“是不是又要来损害自己的利益了”的心理烙印。

(3) 刻板效应的影响。

刻板印象的作用和晕轮效应有相似之处。如果政府一直以来的作风和政绩都是受到群众的好评, 群众自然而然的就会认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对政府充满信任感和忠诚度。对政府推行的各种政策和工作的接受与配合程度就会较高。现在人们非常相信中央政府, 越级上访等现象不断发生就体现了这一点。这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的腐败作风, 漠视群众利益诉求, 已在基层形成了地方政府无法信任的刻板印象。而且现代阶段各地方政府出台很多惠民措施和政府自身开放式参与措施, 期望民众积极参与与配合, 但换来的往往是不屑与漠视。政府本身还责怪群众不领情, 其没有想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在群众中间已经形成了政府只不过是在搞形象工程, 根本就不是从群众利益出发的, 再怎么样改革或者号召群众参与只不过是走个形势的刻板印象。

3心理学效应的应用对策

(1) 加强政府制度、执行能力与监督建设。

现在的公务员队伍教育及考试普遍缺少政府学等相关理论的内容, 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相关理论、职业素养及政治素质教育, 选拔公务员注重职业和道德双重素养考察。采用定期学习考核的办法促使学习的推行, 提高政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与公务员责任道德认识水平, 增强其责任感。增强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学效应和避免不良心理学效应产生的主动性。建设防微杜渐的政府文化,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考核制度建设。让心理学效应的运用充分贯彻到各种决策活动以及公务员的日常工作行为中。

积极构建学习型政府, 建立定期学习制度, 学习先进理论和管理方法。加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建设, 提高科学化决策水平。构建政府决策, 执行, 监督三方制衡机制, 或者强化人大对政策审查的职能建设和地位提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 严格制度规范, 查漏补缺, 规范各种程序流程。加强对政策从制定到反馈的审查制度, 对于不合理的政策要敢于纠正, 撤销并及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加强与第三方研究组织合作, 加大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力度, 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用企业化的观念再造政府, 引入营销理念, 构建顾客导向型政府机制体制。加强政府是纳税人供养, 为纳税人提供满意公共产品的组织的意识的教育, 制定相关考核激励制度促使政府人员主动走出机关服务, 走出办公室直接对民情民意进行排查了解, 梳理满足群众合理迫切需求, 化解群众积怨, 增强群众满意感和幸福感。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主动性。改革监督制度, 畅通举报和投诉渠道, 专人专办, 强化对公务员执行公务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审查并进行公开, 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和工作人员, 充分发挥媒体监督政府的作用。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和法律的公务人员及时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防止潜规则代替正常的规则, 严重损害政府威信和形象。

(2) 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和沟通平台。

现在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发达使得信息传播非常迅速而广泛。应当及时制度化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及时发布各种信息, 学会与媒体打交道, 增强运用媒体的能力。这有助于政府利用媒体大力宣传, 增强政府政策透明度和沟通力, 传播政府正面信息。增强政府的形象。在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应当及时主动、积极地与外界协调沟通, 诚挚地表明政府的态度、观点和看法, 不给各种流言蜚语传播的环境和机会, 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误会误解。而不应该遮遮掩掩, 让小道消息占据舆论阵地, 从而酿成更大信任危机。对于错误确实在政府的要敢于道歉, 坦诚错误并及时纠正, 只要坦诚面对公众, 不仅赢得公众的谅解, 也维护了政府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如若错不在政府要或者需要调查核实的, 同样要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讲实话真话, 借以展示政府的诚信、权威和社会秩序维护者的责任感, 将危机当做是政府对公众表现忠诚、履行职责, 进一步扩大政府美誉度、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机会。建设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与规范及时科学依法化解危机。防患政府形象损毁于未然。充分及时回应民众对政府的建议和意见要求, 对于群众的建议要给予回应, 对于意见有的则要迅速处理并及时发布相关处理意见;没有的也要及时澄清说明。建立群众来访回复制度, 对于群众反应的问题认真倾听登记, 核实并给予及时回复。有时群众所要并不是解决问题要的只是一个倾诉, 所以政府人员要善于利用网络微博, 论坛以及走访等形式加强与群众沟通, 网络问政, 倾听民意, 了解群众重大关切, 并以此作为改善政府工作的重点与突破口。不少政府网站形同虚设, 要真正认识到电子化政府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实行电子化政务, 及时发布政府信息以及各种政策规章, 畅通沟通渠道。

(3) 构建高效的无缝隙政府。

无缝隙政府的要求就是视自己为人民提供高效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以面对顾客的心态去执行公务, 以透明、顺畅的政府公务活动为基础, 整个政府以一个整体性的规则面对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 不满意公众产生的影响往往要远远大于满意公众的影响,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 1个满意顾客的的影响传播人数是6, 但是一个不满意顾客影响的传播人数是20。营销学里有一个公式: 100-1=0, 这表明: 即使有100个客户对政府满意, 但是只要有1个客户不满意, 已有政府信誉度、美誉度就可能变成零。这个调查结果同样适用于公共部门, 一旦有人对政府的作为和服务不满意, 并且这种不满意得不到及时合理满意的解释, 必然会倾向于把这种不满意通过非正常途径传递给他人, 比如人们普遍不满和诟病的政府部门其人员的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并不是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都是如此, 而只是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注意自身形象导致的信息歪曲放大后的恶果。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员的不良行为足以影响整个政府的形象。要整体性系统性对待政府建设。要培养政府各部门大局观念, 要求切实加强自律建设, 分解政府整体建设目标到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 实行目标管理, 互相合作监督制约。调动各部门合作与协调, 整体推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制约机制, 增强部门竞争力度与监督水平, 采取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增强群众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评价考核的参与力度。

心理学效应在政府管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正的或者负面的影响 政府要树立积极的责任意识,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高度重视运用正的心理学效应和预防负的心理学效应的扩散。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切实转变作风,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理论学习, 维护政府形象, 增强政府美誉度、信誉度和忠诚度、吸引力。巩固政府权威性、合法性。

摘要:心理学效应作为人际关系的范畴, 但作为经济人假设的政府及其行为政府必须重视心理学效应的产生及其作用, 积极运用正的效应, 更加注重避免负的效应。因此分析了政府科学认识心理学效应,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积极构建沟通平台, 构建无缝隙政府等建议。以期加强建设政府公信力、美誉度、吸引度和忠诚度。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政府形象,政府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1]刘晓新, 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伟权.政府回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孙泽厚, 景帆.管理心理与行为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美]拉塞尔·M·林登.汪大海等译.无缝隙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下一篇:寒梅煮雪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