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2024-07-19

统战基本理论知识(精选6篇)

1.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篇一

统战知识问答

1、什么是统一战线? 答: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迄今经历了民主联合阵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哪个发展阶段?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共包括多少个方面? 答:15个

4、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什么?答:大团结、大联合。

5、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6、新时期统一战线要高举哪两面旗帜? 答: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7、中共中央什么时候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爱国统一战线? 答: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8、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哪三个?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9、现在,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有几个民主党派?

答:8个

10、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和什么?答: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什么时候载入了《宪法》? 答: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3、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是指长期共存、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什么?答:互相监督

14、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什么? 答:“一参加三参与”

15、党的十七大对统战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6、“三胞”是指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什么?答:海外侨胞

17、人民政协是我国的什么组织?爱国统一战线1

8、侨联的宗旨是什么?答:为侨服务。

19、侨联工作的四项职能是群众工作、维护侨益、参政议政和什么?答:海外联谊。20、侨联工作的优势是什么?答:“群众性、民间性、统战性、涉外性。

21、侨联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要做到哪些?

答:围绕中心,贴近中心,服务中心。

22、我们国内涉侨的部门和单位有多少个?答:5个

23、新移民主要是指什么时期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答: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24、与华侨、归侨没有血缘或姻亲关系,但有长期扶养关系的亲属是否属于侨眷?答:是

25、华侨、归侨去世后,其国内眷属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丧失?答:没有

26、华侨加入外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后,其国内眷属原依法认定的侨眷身份是否取消?答:没有

27、依法与华侨、归侨及其子女解除婚姻关系,其原依法认定的侨眷关系是否改变?答:是。

28、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业,是否得到保护和支持? 答:是

29、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兴办公益事业,是否能得到保护和鼓励?答:是30、除侨联外,归侨、侨眷可否参加或申请成立其他社会团体?答:可以

31、华侨子女回国就学,是否和国内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答:是。

32、在国外获得学历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工作,其学位是否需要论证?答:是。

33、归侨、侨眷在职职工因私短期出境申请事假有何规定?答:去港澳的,不得超过三个月;出国的,不超过半年。

34、在境外因故需延长假期,该如何办理续假手续?答:应在批准的假期内,向所在单位申请办理续假手续。

35、续假的期限有什么规定吗?答: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36、因私短期出境的事假如何计算? 答:假期从离开工作岗位之日起计算。

37、对因私短期出境到期未归者规定?答:超过假期(包括续假)半年以内的,予以停薪留职;超过半年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38、因私短期出境的旅费及境外医药费由谁承担?答:均由本人自理。

39、归侨、侨眷在职职工因私事短期去港澳,要求定居的,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答:不予办理手续40、归侨、侨眷公务员申请出境定居,并巳取得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签注)的可否发给一次性离职费?答:可以。

41.什么是党外知识分子? 答: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42.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什么?答:知识分子。43.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什么是民族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特征?答:共同心理素质 44.民族问题是指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和什么? 答:民族间的相互关系问题。45.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和什么? 答: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46.民族工作的三句话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什么? 答: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7.“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答: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48.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答:祖国统一49.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0.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1.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5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答:10个 53.我国有几大宗教?答:5大54.宗教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四个维护”是指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什么?答:维护祖国统一 55.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建设的三项主要工作是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爱国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工作和什么?答:强宗教院校的建设56.党员是否可以信教宗教?答: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 57.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58.统战工作所说的非公有制经济指什么? 答:个体、私营经济。

59.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要求是什么? 答:“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60、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团结、帮助、引导、教育”。61.工商联是一个具有什么特征的组织?答: 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62、2008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奥运会?答:29 63、.北京申办口号是什么? 答: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 64.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答: 更高更快更强 65.2008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答:贝贝 晶晶 欢欢 迎迎 妮妮 6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在哪个体育馆举行? 答: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67.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谁? 答:许海峰 68.2008奥运会什么时候开幕? 答:2008年8月8日 69.奥林匹克标志是什么?答; 奥运五环 70.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在哪? 答:希腊雅典 71、什么是执政党?公开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72、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港、澳、台的方针是什么?答:一国两制73、民主党派必须接受谁的领导?答:中国共产党 74、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什么?。答:领导权 75、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什么的广泛联盟?答: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76、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什么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答:多样性 77、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答:参政党 78、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什么?答:政治领导 79、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什么权利?答:法律地位平等。

8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什么制度?答:基本政治制度81、我国自治区的数量是多少个?答:5个 82、西藏宣告和平解放是什么时间?答:1951年5月 83、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是什么时间?答:元朝84、最早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是谁?答:李维汉 85、“港人治港”须以谁为主体?答:爱国者 86、根据中萄联合声明,我国于什么时候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答:1999年12月20日 87、台湾正式划为中国一个单一行省是什么时候?答:1885年88、第一个公开的“台独”组织是?台湾民主独立党 89、我国人大常委会于什么时候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答:1979年1月1日 90、我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1、两岸直接“三通”是指什么?答:通邮、通商、通航 92、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的领导人是谁?答:江泽民 93、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答:重要组成部分94、党外人士的实职安排,是指对德才兼备、符合干部四化条件、符合工作需要的党外人土,经过举荐或公开招聘,并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被任命到哪里担任领导职务。答:政府或司法部门 95、社会主义学院是1956年创立的,校名是谁确定的?答:毛泽东 96、新世纪合格统战干部的四条标准是:坚定的立场,民主的作风,广博的知识和什么?答:创新的精神9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中,6名国家副主席中有党外人土多少人,4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多少人答:3,2 98、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什么工作?答:基础性 99、共产党同党外人土的什么关系是统一战线中最经常、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答:合作共事 100、党委统战部的职能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和什么?

答:安排人事 101、“三创”工程是指创业兴业创优争先和什么?答:创新发展

102、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是什么?答:法律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等”竞争。103、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应当 坚持什么?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104、目前,我国在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约在40%左右。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量的贡献已超过60%,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基本格局?答: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经济)三足鼎立105、宏观指标显示,哪种经济成份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答:非公有制经济106、桑树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多少?答:25℃-30℃ 107、一般来说,桑树一年四季均可嫁接,而在生产上多以什么为主?答:春接108、桑园在施肥时,春秋兼园应重施?答:夏肥109、油菜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是缺什么元素?答:硼

110、小麦、水稻、玉米、甘薯等都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这四种作物栽培面积和产量占第一位的是哪种?答:水稻111、过磷酸钙属什么磷肥?答:水溶性磷肥112、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答:经济作物113、种子健康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对种子进行什么检验?答:病害和虫害114、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多少?答:30-35℃115、玉米生长发育的有效温度高于多少?答:10℃116、茶树最适宜生长的最佳土壤环境?答:酸性土壤117、果实中含有多种糖分,其中主要糖分为什么?答:果糖118、梨蔬果的大约时间是多少?答: 5月上旬119、黄瓜的产品器官是什么?答:果实120、萝卜的食用器官是什么?答:根

2.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篇二

【关键词】基本乐理;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性

在音乐教学中,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与其它课程,诸如音乐欣赏、歌唱、器乐、视唱练耳等教学是相互渗透的,其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音乐学科与别的学科相同,也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就是这门学科的基本乐理知识。但是,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中只是纯粹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导致学生只是枯燥地、被动地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提高。

一、基本乐理知识实践性概述

音乐理论是从实践中获得又应用到实践之中,这是乐理知识实践性的最为直观的一个体现。具体而言,基本乐理知识的实践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知识来源

乐理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音乐作为而孤立存在,它是与音乐作品密切联系的,是对音乐艺术中规律的总结,因此不能仅仅将乐理作为知识对学生进行传授。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对于节拍节奏的理解,3/4拍绝对不是数学教学中的四分之三,而是音乐旋律中的强弱规律,它既包含音的长短,也包含音的强弱,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再比如在管弦乐四季歌中分为四段主题,乐曲采取了不同的力度来表现,在教学中就可以加入听辨音强弱的游戏,让学生会肢体语言对听到的音的强弱变化进行表达,如果是强音就将身体舒展的强烈,是弱音就将身体蜷缩的强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理解节拍和节奏,就必须要将其融入到相应的音乐作品中去,这样才能真实地体会不同的音乐节奏和节拍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体验,而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

(二)回归实践

乐理知识的学习最终必须要回到音乐实践中去,只有将乐理知识融入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学习者才能真正体会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的意义所在,才能让自己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充满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对音乐作品和实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进行乐音的四种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强弱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让学生体会同样的旋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一些。

二、基本乐理教学要做到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音乐实践包括对音乐的认识、音乐表演与创作等几类活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之中,音乐实践主要有声乐、器乐的学习,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理解等。在这些音乐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恰恰可以表现基本乐理知识的基础性原则。

(一)指导音乐认识实践活动的学习

对音乐艺术的认识,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乐理中的基础知识会对这些音乐的风格把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符”,是构成音乐的一个要素。它是音乐作品音乐形象和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段。歌曲的节奏赋予曲调鲜明的性格,蕴藏着丰富的表现力,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如《大海啊,故乡》,这首优美而深情的歌曲,采用了强弱拍不对称的3/4拍,颇似海浪涌动时骤起慢落的波浪感,并使用了一个主导节奏型贯穿全曲,运用切分、附点等手法使音乐具有海的性格和内涵。在演唱时就要把握歌曲的这一个节奏特点,充分地运用其表现力,唱出“大海就是我故乡”的主题思想。演唱者要对歌曲的节奏认真领会,把握情绪脉搏的节奏律动,从而在演唱中充分地掌握和运用节奏的推动力和表现力,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节奏通过具体的乐曲表现出来,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有非常有帮助的。

(二)进行音乐创作实践的意义

为使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习的基本乐理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音乐词汇,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应用乐理,就必须通过音乐创作进行实践。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调式感、试唱能力,音乐语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让他们再重复性的进行学习,他们肯定不会感兴趣,因此进行创造的实践活动可以提升他们音乐学习的境界。

音乐创作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的学习则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创作的大门。音乐教学,特别是创作教学,对于学生发散能力的培养、想象力、联想能力的培养都是极为有利的,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直觉的创造力。

(三)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作为教师,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能够自觉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来感受音乐。如果在一节课上,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那么他对音乐的感受就更加充分,从而更加助于他们继续在音乐实践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进而表现音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在进行基本乐理的教学使,既不能脱离了音乐实践与感受,单纯、枯燥地去讲解各种理论知识,同时也不能再音乐的实践过程中只让学生实践,而忽视多各种音乐现象、乐理知识的分析、比较以及概括。我们要做的,是将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的课堂会始终生动活泼并且充满情趣,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更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基本乐理知识所有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最为基本的音乐方面的理论基础课程,在音乐学习中是第一门向学生全面传授音乐知识的课程。扎实学好这门课程,将会为学习者进行其它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是提高人们审美追求的一种体现。基本乐理的学习不能简单、枯燥的讲解,要将其放在活动中学、放在歌曲中学、放在游戏中学,放在欣赏中学,这就是基本乐理知识的实践性。这样的学习,学生不感到枯燥,完全是在一种兴趣盎然的过程中接受这些乐理基本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参考文献:

[1] 张亚利:基本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J].大舞台,2011(02)

[2] 许澄:浅谈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邢台学院学报,2010(03)

[3] 罗丽娜:基本乐理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西安音乐学院,2011(07)

[4] 赵小平:基本乐理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05)

3.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篇三

A.一B.两C.三

351.共产党的党性是的最高表现。

A.工人阶级的阶级性B.先进分子的先进性C.革命分子的革命性

352.无产阶级的党性的根本要求是。

A.一切服从党的领导B.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C.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353.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354.“四个服从”指的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A.党员服从党的决定B.普通党员服从党的领导干部C.少数服从多数

35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56.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去考察,必须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A.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历史进程中B.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

C.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

357.党的干部路线是的路线。

A.任人唯贤B.德才兼备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358.党的领导主要是指的领导。

A.正确B.坚强C.政治、思想和组织

359.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整体。

A.制度建设B.纪律建设C.组织建设

360.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61.党的的组织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民主集中制C.党的纲领路线

36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A.领导核心B.战斗堡垒C.政治核心

363.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和自我批评

364.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作用。

A.核心B.政治核心C.领导核心

365.党必须适应形式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

A.执政能力B.领导能力C.治国能力

366.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

A.最富有的人B.掌握最新科技的人

C.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67.党员享有如下权利:行使表决权、,有被选举权。

A.监督权B.选举权C.罢免权

368.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A.支部大会B.支部C.基层组织

369.党的纪律处分有种。

A.5B.8C.10

370.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C.开除党籍

371.党组织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批评与自我批评C.团结-批评-团结

372.可以申请入党的最低年龄为。

A.16岁B.18岁C.20岁

373.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

A.个别吸收B.集体吸收C.个别吸收与集体吸收相结合374.申请入党时一般应采用,向党组织表明入党志愿。

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C.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均可

375.入党时必须有作入党介绍人。

A.两名正式党员B.三名正式党员C.两名党员,正式、预备均可

37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

A.1年B.2年C.3年

37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B.预备党员的权力同正式党员一样

C.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378.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379.关于党费交纳的规定是。

A.所有党员都必须按规定缴纳党费B.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可不交纳党费

C.党费既不能多交,也不能少交

380.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6个月B.1年C.2年

381.在我们党内,每个组织和党员。

A.主要是监督主体B.主要是监督对象C.既是监督主体,又是监督对象

382.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的原则。

A.个人服从组织B.少数服从多数C.下级服从上级

383.在党委会内,书记和委员是关系。

A.班长和成员B.上下级C.平等的384.增强党员的党性与发展党员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应是(C)。

A. 强化党员的党性,要求党员放弃一定的个性

B. 发展党员的个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党性的培养

C.在党性修养中也能发展党员的个性

385.党员必须切实开展,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A.批评B.自我批评C.批评和自我批评

386.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人以上的,都应该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3B.5C.10

387.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B.《共产党宣言》C.《共产主义原理》

38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中提出的。

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C.《关于波兰的演说》

389.___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的主要标志。

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B.《共产党宣言》C.《共产主义原理》

390.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391.《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的必然灭亡。

A.欧洲封建制度B.资产阶级C.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

39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学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与自我批评

393.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的科学依据是。

A.阶级斗争日益激烈B.无产阶级的壮大C.唯物史观的创立

394.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A.正义者同盟B.共产主义者同盟C.四季社

395.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发现有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共发生过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在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A.两次B.三次C.五次

39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它是一场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因此也称之为“技术革命”或“工业革命”。

A.法国B.德国C.英国

397.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宣告成立。

A.德国社会民主工党B.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398._____3月2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正式成立。

A.1917年B.1919年C.1921年

399.在共产国际二大制定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明确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必须实行。

4.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篇四

201.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是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性文件。a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的作风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

202.1983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是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b

A.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203.1983年11月2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 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巨型计算机研制的行列。c

A.深蓝计算机 B.长城计算机 C.“银河-I”计算机

204. 12月26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毛主席纪念堂内设立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革命业绩纪念室正式开放。2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205.1984年2月至7月,在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参加审核和校阅的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2 A.《周恩来选集》 B.《陈云文选》 C.《邓小平文选》

206.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决定,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和北海。2

A.威海 湛江 B.南通 湛江 C.南通 威海

207.1984年5月15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 和对外开放两件大事。3

A.经济改革 B.国企改革 C.体制改革

208.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1

A.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收回香港 C.对香港行使主权

209.我国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的工作,到 全部结束。2

A.1984年春 B.1985年春 C.1986年春

210.在198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2

A.促进科技进步 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经济

211.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 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3 A.民主 B.战争 C.和平

21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出,要有步骤地提出实行 义务教育。2

A.六年制 B.九年制 C.十年制

213.198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清理和整顿公司的通知》强调,必须贯彻 的原则。3

A.机关干部不得在企业任 B.党政机关不得办公司 C.政企分开

214.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对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1

A.法律 B.批评 C.惩罚

215.科学家王大珩、王滏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1

A.“八六三”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216.在198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2

A.促进科技进步 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经济

217.1985年10月,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 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 A.个体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218.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2

A.基础 B.纲领性文献 C.根本保证

219.党的十二届十中全会讨论通过了,明确规定了这次整党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是整党的指导性文件。1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党的作风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党的领导的决定》

220.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中心议题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经济体制改革 C.加快和深化改革

221.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

A.教育 B.科技 C.经济

22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三步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dao2

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A.初步发达 B.中等发达 C.充分发达 2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上正式确立的。3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224.党的十三大指出,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 的讲话,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2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坚持思四项基本原则》

225.党的第 阐明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226.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2

A.反对强权 B.反对霸权主义 C.平等互利

227.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3

A.整顿 B.调整 C.稳定

228.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 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2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229. 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从现在起,各级党委必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2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230.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突破,是在第 奥运会上实现的。2

A.21届 B.23届 C.24届

231.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的伟大构想。2

A.和平统一祖国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用谈判方式统一祖国

232.根据邓小平关于要带头建立退休制度的请求,党的十三届 通过《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并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3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233.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 及其三个附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3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34.1990年3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 3。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35.1990年3月20日至4月4日,会议举行,选举江泽民为国家军委主席。3

A.七届全国人大一次 B.七届全国人大二次 C.七届全国人大三次

236.1990年4月18日,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的政策。2

A.经济特区 B.某些经济特区 C.优于经济特区

237.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这次中央领导核心作了一些人事调整,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基本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2

A.认真贯彻执行 B.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C.全面贯彻执行

238.1990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要求 以上各级党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3

A.省 B.地市 C.县

239.1990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这是对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3

A.能上能下 B.异地任职 C.交流制度 240.199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是。3

A.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B.承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41.1990年11月,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深圳证券交易所 C.北京证券交易所

24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已于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任务。1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243.1990年12月1日,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军队要做到。1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B.打得赢、不变质

C.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244.1991年4月下旬,江泽民在同首次全国党建研讨会代表座谈时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改革开放 发展。1 A.健康 B.顺利 C.加快 245.1991年6月2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宣布:国务院决定每年6月 为全国土地日。2

A.21日 B.25日 C.30日

246.1991年12月15日,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的核电站。2

A.三峡核电站 B.秦山核电站 C.大亚湾核电站

247.以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 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248.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3

A.小康社会 B.生活富裕、经济繁荣 C.共同富裕

249.1992年3月20日至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关于 的决议。2

A.兴建葛洲坝水利工程 B.兴建长江三峡工程 C.兴建黄河小浪底工程

250.1992年6月18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最近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 五个内陆城市。至此,长江沿岸的十个主要中心城市已全部对外开放。3

A.芜湖、九江、岳阳、武汉、重庆 B.芜湖、九江、南京、武汉、重庆 C.芜湖、沙市、岳阳、武汉、重庆

25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体制;三是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3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2.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在20世纪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

A.开拓创新 B.民主集中制 C.党的基本路线 253.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254.中共十四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决议,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的任期是。3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255.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分配起基础作用。1

A.市场 B.价格 C.政府

256.20世纪末,中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目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2

A.1991年 B.1993年 C.1995年

257.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这次党政机构改革的重点是。3

A.解决机构臃肿问题 B.减轻国家负担 C.转变政府职能

258.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 举行会谈。这是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进行的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会谈。1

A.香港 B.新加坡 C.澳大利亚

259.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 出版。中共中央作出学习决定。3

A.第一卷 B.第二卷 C.第三卷

26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 篇邓小平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春视察南方期间的主要著作。2

A.118 B.119 C.120 26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3

A.《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6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1

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工业

263.《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 的方针。2

A.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264.1993年12月26日,诞辰一百周年。1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265.1994年,江泽民在 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

A.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B.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C.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266.1994年2月28日至3月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3

A.863计划

B.《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纲要(2001—2010)》 C.“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267.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 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3

A.国际主义 B.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

268.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讨论了党的 问题。2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269.“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提法是在 上首次提出的。2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五大

270.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

A.价格改革 B.政企分开 C.国有企业改革

271.1994年12月,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决议,一个新的多边贸易组织应运而生,这就是。3

A.经济合作组织 B.国际金融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272.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正式开工。1

A.长江三峡工程 B.黄河小浪底工程 C.二滩水电站工程 273.1995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并发出通知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 的 国策,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战略任务。2

A.根本 B.基本 C.主要

27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举办的迎新茶话会上,发表 的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2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努力奋斗》

275.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介绍他在西藏的先进事迹。2

A.李国安 B.孔繁森 C.吴天祥

276.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 战略。1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沿海经济发展

277.1995年9月3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战场。1

A.主 B.重要 C.大

278.1995年9月,江泽民在 上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3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279.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党的 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3 A.十四届三中 B.十四届四中 C.十四届五中

280.1996年1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冶金部《关于 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并发出通知。3

A.首都钢铁公司 B.宝山钢铁公司 C.邯郸钢铁厂 281.1996年1月26日,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1 A.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

282.1996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是我们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1

A.基本出发点 B.重要依据 C.关键因素

283.1996年4月24日至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5日,中俄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 ”。3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84.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 正式签署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

A.上海 B.北京 C.莫斯科

285.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视察 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3

A.新华社 B.光明日报社 C.人民日报社

286.1996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指出了要在 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2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287.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香港举行,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3

A.陈方安生 B.何厚铧 C.董建华

288.1997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表《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优化结构势在必行—1996年经济形式及1997年展望》的文章,指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良好,“ ”基本成功。2

A.硬着陆 B.软着陆 C.消除通货膨胀

28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在 上提出的。3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290.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3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29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

A.1996年10月12日至18日 B.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C.1998年9月12日至18日 292.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1

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B.研究并确定跨世纪宏伟目标

C.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经验

29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 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94.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1

A.邓小平理论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95.1998年2月25日至26日,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1

A.《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B.《党政机构改革方案》 C.《省级机构改革方案》

296.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承受和地狱抵御风险的能力。1

A.做好国内的经济工作 B.加入WTO C.停止对外开放

297.1998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3

A.长江、珠江和嫩江 B.长江、黄河和松花江 C.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298.1998年7月28日,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召开贯彻中央关于 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决定的电视电话会议.1 A.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 B.军队、武警部队和党政机关 C.军队、武警部队和司法机关

299.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认为,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2

A.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B.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C.科学技术问题

300.1998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 教育。2

5.文档:经济秘书写作基本理论知识 篇五

第一章应用文书的含义

教学目的:掌握应用文书的含义、类型

第一节应用文书的含义及其分类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公务、业务活动而使用的应

用文书及应用文书写作。

 应用文书分类

 按来源:对外文书(发文)、收来文书(收文)、内部文书。

 按作用:指挥性文书、规范性文书、报请性文书、知照性文书、记录性文书。 按行文方向: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泛行文。

 应用文书分类

 按处理要求:

 按内容处理要求:需办件、参阅件;

 按时间处理要求:特急件、急件、平件;

 按保密处理要求:机密件、普通件。

 本书分类:行政公文、法规与规章文书、杂体文书

一、行政公文:行政公文,又称行政机关公文,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法规与规章文书:法规与规章文书,常用的有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此外,还有守则、规则、准则、制度、公约等。

三、杂体文书 :除行政公文、法规与规章文书之外的、有明确规范的、处理各种

事务使用的一切文书种类,常用的有意向书、邀请信、请柬、感谢信、求职函、计划、简报、贺信、慰问信、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书、投标书、合同及各种诉讼文书等。

 第二节杂体文书的制发和处理程序

 修改符号及其用法

 第四章主旨与材料

 教学目的:掌握应用文书的基本要素的定义和作用。

 教学重点:1.主旨的概念和作用

2.材料的概念和作用

3.确立和显示主旨

4.材料的选择和要求

教学难点:1.主旨的作用

2.确立主旨的标准

3.显示主旨的方法

4,材料处理常用的方法

 应用文书内容的基本要素:主旨与材料。

 结构、语言和文章体式等,则属于文章主旨与材料赖以外现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主旨与材料概述

 主旨:客观、鲜明、正确.    

材料:典型、新颖、真实、准确。

一、主旨的概念和作用

主旨,又称主题、题旨、立意等。

主旨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 主旨的作用

(一)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

(二)主旨是文章的统帅,处于支配地位

二、材料的概念和作用

材料:写作应用文书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作主旨的事实和观念。

 材料的作用

(一)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大量地占有材料,这是古今写作经验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需要掌握的一着。

(二)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

(三)材料是说明主旨的支柱

 第二节确立及显示主旨

一、对主旨的要求

 主旨的来源:单位领导、工作实践、党政机关文件。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

(二)要符合机关领导意图

(三)要单

一、鲜明,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显示主旨的主要方法

(一)标题点旨

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的通告》

(二)开宗托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条:“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三)篇末点旨 :率章显志

(四)呼应显旨

(五)转换揭旨 :片言居要

(六)小标题显旨

也有一些主旨不是以小标题形式出现,而是以段旨句的形式出现

 第三节对材料处理的要求

一、选择材料的标准

(一)确凿 :真实、准确

(二)切题 :观点和材料统一。观点统率材料、材料表现观点,紧扣主旨;具体显示或说明观点

(三)典型: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又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

(四)新颖: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客观事物的最新面貌

二、材料处理的常用方法

(一)类化法

(二)筛选法

(三)浓缩法

   

(四)截取法:选用一个完整事件的片断或一个完整事物中的部分去表现观点

1、要服从应用文书写作主旨的需要。

2、不能断章取义,扭曲原意。

3、要注意上下文衔接过渡的自然顺畅及表述角度的前后一致。

三、合理安排材料(一)先亮观点,后举材料(二)先举材料,后亮观点(三)边举材料,边亮观点练习第五章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掌握应用文书语言的特点,学习好语言表达方式并熟练运用。教学重点:

1、应用文书常用的表达方式

2、应用文书说明、叙述、议论的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1、说明种类

2、叙述方法

3、论证方法 应用文书语言特点:明晰、准确、简朴、庄重、得体。常用文章表达方式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叙述和议论。第一节说明 说明,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事物或事理的各种属性,如性质、特征、形状、成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客观的解释和介绍。在应用文书中,说明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应用文书中的说明,常与叙述同时使用。

一、说明的种类(一)定义说明 :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做简要说明的方法,其重点是讲明事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信访条例》第二条: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领导机关或社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一种社会活动。注意:应当说明事物的 本质属性 人的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2、柏拉图:人者,无羽毛之两脚动物也。

一、说明的种类

(二)分类说明: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并对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使用分类说明时,要注意每次分类只能选用一个标准,不能多标准。(三)举例说明 :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四)数字说明 :用确凿的数据来说明事物和事理。(五)比较说明:将相似或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对比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 在使用比较说明时,应考虑比较的事物之间要有可比性,比较的标准应一致。

 在应用文书中,除经常使用上述几种说明方法外,还常用“图表说明”、“引用说明”,在特殊情况下还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点

1、应用文书行文时往往是说明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只用“说明”一种表达方式的情况较少。

2、多种说明方式常常同时使用。

3、应用文书在使用说明时,更讲究说明的客观性、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节叙述

 叙述是有次序地将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叙说交待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 完整的叙述一般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一、叙述的人称

 人称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

 在应用文书中,三种人称大都各自单独使用。

二、叙述的方法

(一)顺叙

 顺叙是按照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进行的叙述。

(二)倒叙

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以顺叙的方式

进行的叙述。

(三)插叙

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与中心事件

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 插叙可以对人、事、景物做说明、补充和解释。

三、应用文书叙述的特点

1、以概括叙述为主,一般不使用具体叙述。

2、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事件的过程性特点,以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能让读者尽快了解所叙内容。

 第三节议论

 议论是作者就某个问题、事件进行评论、分析,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一

种表达方式。

一、议论的构成 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构成。

(一)论点

 论点:作者的观点、主张和态度,常常由作者直截了当地提出。

 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大事。”

 论点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是文章论述的核心,也称做基本论点、大论

点。分论点是围绕中心论点、支撑中心论点的小论点。

(二)论据

 论据是论点成立的理由和依据,即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指客观存在的情况、数据、事实等。理论论据指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

论,如科学原理、定律、公理、格言、警句等。

 论据支撑论点,论点统帅论据,两者相辅相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论证论证是组织和运用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过程和方法。论点是核心,论据是基础,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

二、议论的类型 若从证明论点的方式来分,议论的类型有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又称证明,是针对问题或事件,运用论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应用文书在写作时往往省略论证过程,直接写出结论、结果。驳论是反驳对方观点,证明对方观点错误,从而确立自己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立论和驳论是相辅相成的,三、论证的方法(一)例证法例证法是用事实作论据,直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例证法应做到选用的论据无论是具体事例、统计数据、概括的事实,都要真实典型,为论点服务,有说服力,防止以偏概全。量要适度,不能太少,亦不可过多,以免冲淡论点。(二)引证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性言论、党和政府的文件、科学上的公理和定理、格言、谚语来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的方法,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鲜明的理论性。引证法在应用文书中被广泛使用,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原义,不能断章取义。在引用原文时,要做到引用的语句、标点都完全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使引证为文章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三)对比法 :对比法是将性质相反、相对或有区别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照,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应用文书写作运用对比法时,要注意事物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四)因果法因果法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

四、应用文书议论的特点

1、常常采用不完整论证,以简化论证过程,直接表明论证结果、立场、主张等。

2、多以正面论证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

6.统战基本理论知识 篇六

------------------

第一章 面试基本理论知识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万丈高楼尚且平地而起,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考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堪一击的,其胜败只能靠碰运气行事。在本章,我们主要为考生介绍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程序,面试的主要形式和基本要求、试题的编制及测评依据。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考生才能在脑海中形成对公务员面试的清楚轮廓,这是备考的第一步。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面试概述

一、国家公务员录用程序

公务员的录用程序主要有四步,依次为:考核、体检、录取和试用。

1.考核

考核工作有两个重点,一是政治素质,一是拟录用职位的要求。政治素质考核的具体内容有: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否坚持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是否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能否团结同志,与人合作共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拟录用职位工作要求的考核,是通过对考核对象在原单位工作或学习的表现和实绩的考核,了解其是否具备拟录用职位的工作要求和发展潜力。具体内容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工作中较突出的成绩、科研工作的成果、本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在担任某一工作职务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与人交往、联系协调、合作共事、语言表达、制定计划、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职位的需要,主动自学有关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包括总结自身经验教训、虚心向他人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能力等。

公务员录用考核的内容还包括报考资格条件复审、职务回避考核、道德品质考核等。报考资格条件复审,主要是确定被考核者是否具备报考资格条件,在报名时是否隐瞒了某些情况。职务回避考核主要是了解考核对象的夫妻关系、直属血亲关系、两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其配偶等人员中,是否有在报考部门任职的情况。道德品质考核主要了解考核对象能否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讲话办事是否实事求是;恋爱、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是否处理得好等。

常用的考核方法有三种,即查阅档案考核法、谈话考核法和座谈会考核法。

查阅档案考核法是考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考核时必经的第一道手续。通过查阅档案,可以熟悉被考核人的自然情况、工作经历、历史和现实情况,起到被考核者在报名期间自报条件的复核作用。

谈话考核法是考核中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此法可以获知一些在查阅档案时无法了解的情况。在考核之前,考核小组要对考核的内容、重点做出合理的设计,以便充分利用此法,全

面、客观地了解被考核者在档案中反映出的个人工作、学习、品德等方面以外的情况。谈话的对象主要是被考核者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和被考核者本人。座谈会考核法是指考核人员召集考核对象所在单位人事、组织部门负责人、同事、主管领导等人进行座谈,听取大家对考核对象的意见,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通过查阅档案考核法、谈话考核法和座谈会考核法后,要形成考核材料,考核材料要准确、全面地叙述考核对象的主要优缺点,提出考核是否合格、是否可以录用的结论性意见。

2.体检

公务员必须要有合格、强健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执行公务的有效保证。对笔试、面试、考核都合格的应试者要组织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录用。

(1)确定体检的项目和标准。主考机关要根据公务员录用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机关公务员工作特点,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制定体检项目和标准。

(2)由主考机关或委托用人部门具体组织体检工作。其程序是:①确定体检医院。体检医院必须是县级以上医院,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较先进的医疗设备、较高的医疗水平。③通知报考者做好体检准备。③组织报考者到医院分科检查身体。④对初次体检不合格者,根据医生的意见,可重新复查一次。⑤体检完毕,由主检医生按照体检标准作出明确结论,如“合格”、“不合格”等,并签名盖章。

3.录取

录取阶段主要有以下五项工作:

(1)确定推荐比例。在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合格后,根据各部门的录用计划,确定各部门、各单位的推荐比例,推荐比例大小根据合格者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之间的差额确定。一般来讲,当合格者人数多于计划录用人数时,以综合成绩高低为序,实行差额推荐。对于合格者等于或小于计划录用人数的专业,实行等额或缺额推荐。

(2)公布录用候选人名单。

(3)编制和管理录用候选人名册。凡考试考核体检合格者,编入录用候选人名册。名册中人员都具有被推荐资格。录用候选人名册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考试、考核、体检情况,推荐情况等三方面内容。录用候选人的管理工作包括除名、恢复、查阅等。录用候选人名册的有效期为1年,在有效期内,名册中人员保留被推荐资格。

(4)推荐。主考机关编制推荐录用表,将每一个录用候选人的有关情况填入表中,按确定的推荐比例、报考志愿和成绩高低分别向用人部门推荐。推荐的一般程序如下:①主考机关将录用候选人的推荐录用表推荐到其所报部门。②用人部门按其志愿、成绩向本部门有关司、处、科推荐。③在推荐的录用候选人数量不能满足各用人单位需要时,主考机关从名册中调整推荐。④对少数民族录用候选人,在成绩与其他录用候选人相同的情况下,优先推荐。

(5)办理录用手续。用人部门根据拟录取职位的要求,综合评定报考者的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政府人事部门根据用人部

门报来的拟录取人员名单,办理录用手续。政府人事部门在录取人员名单上填写人事部门意见,向用人部门发出录用通知书,用人部门在接到录用通知后,向被录取者的所在单位和被

录取者发出录用通知,由所在单位协助办理有关手续。被录用者持录用通知书及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用人部门报到。报到期限为一个月,逾期不报到者取消录用资格。录用手续的办理,实际上就是录用到位的问题。在录用过程中如果报考者所在单位不予放行,或出现其他有争议的问题,由主考机关协调或交人才流动部门仲裁。

4.试用

新录用人员有一年试用期。按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要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内用人部门要组织培训,期满要进行考核。

新录用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目的是使新录用人员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公务员的职责;熟悉本岗位工作程序;掌握所担负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管理学、行政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机关应用文写作、岗位必备的实务知识等。培训要采取集中学习和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时要组织必要的考试,合格者发给岗前培训证书。

用人部门在新录用人员的一年试用期内,对其要进行考核。考核以岗位规范中规定的任职条件为依据,考察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的德、能、勤、绩。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后,试用合格者,可正式任职;需进一步考察者,由用人部门决定可适当延长试用期;试用不合格者,取消其录用资格。

二、面试在公务员录用中的重要性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指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测试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而另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组织,在其人员的招聘与录用工作中,是借助于面试这一甄选手段来完成的。可见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及其他组织的人员招聘过程中,面试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可以考查到笔试手段难以考查到的内容

笔试是以文字为媒介,考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但很多素质特征很难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仪表风度、口才、反应的敏捷性等。有些素质特征虽然可以通过

文字形式来表达,但因为应试者的掩饰行为或其他原因没能表达,但却可以通过面试来考查。例如,对某些隐情,应试者往往不愿表露,对这些不愿表露的东西,在文字性的笔试、问卷等测试中,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但在面对面、眼对眼的面试中,就很难做到了,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容易撒谎。

2.可以综合考查应试者的多种素质特征

面试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活动,但面试的主动权还是控制在主考官手里,面试测评时主考官要专即专,要广即广,要深即深,要浅即浅,具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可以综合考察应试者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等多种素质和水平状况。

3.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和冒名顶替者

有人在笔试过程中没发挥好,如果仅以笔试成绩作为录用依据,那么这些人就没有机会被录用了。但如果再辅之以面试形式,就相当于给这些人再次表现的机会。某市在一次干部录用考试中发现,有些人虽然笔试成绩不算很高,但在面试中对答如流,表现极佳,显示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成为理想人选。一些省市的干部录用考试中,有些人笔试成绩很高,但面试时却言语木讷,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观点幼稚、没有深度;有的则只能背书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

4.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的综合素质

从理论上讲,面试只要精心设计、时间充足、手段得当,就可以准确地测评出应试者的任何素质。如果说心理测验中的许多问卷是测评应试者的智力、心理、品德等的有效手段,那么把这些心理测验中的问题以口头问答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会收到与笔试不同的效果,由于信息量利用的高频率,其测评质量会更高。如果在面试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情景模拟的人员甄选手段,还可考查应试者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如果引入工作演示的方法,还可直接考查出一些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甚至,就应试者的身体状况,通过面试也可获取大量信息。

面试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与功能,是由其特征决定的。

与其他资格审查、笔试等人员甄选方式相比,面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

谈话是面试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通过向应试者提出各种问题,应试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主考官可以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应试者某一方面的情况或素质。

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项主要手段,在面试中,它不仅要求主考官要善于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而且要能指明应试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于人的表象层面推断其深层心理。对应试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有面部表情的观察和身体语言的观察。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从应试者面部表情中获得的信息量可达50%以上。在面试过程中,除面部表情外,身体、四肢等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手势,它具有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某一问题、插入谈话等作用,它是很难与口头语言分开的。

在面试过程中,听觉的运用也十分重要。主考官在倾听应试者的谈话时,应边听边思索,及时归纳整理,抓住关键之处。对应试者的谈话进行分析,比如是否听懂了主考官的提问,是

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层次性、准确性等。还可根据应试者讲话的语音、语速、腔调等来判断应试者的性格特征等。

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

面试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过程。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主考官可以通过观察和谈话来评价应试者,应试者也可以通过主考官的行为来判断主考官的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对自己表现的满意度等,来调节自己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应试者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自己拟任职位的情况等。所以面试不仅是主考官对应试者的一种考察,也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沟通、情感交流和能力的较量。

3.面试内容的灵活性

面试内容的灵活性是指面试内容对于不同的应试者来说是相对变化的、灵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内容因应试者的个人经历、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而无法固定。例如,有两位应试者同时应聘档案管理岗位,一位有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经历,另一位是应届档案管理专业的学毕业生。在面试中对前者侧重于询问其多年来从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后者则侧重了解其对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有关情况。

(2)面试内容因工作岗位不同而无法固定。不同的工作岗位,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技术监督岗位和国家人事部的考录岗位,无论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还是任职资格条件,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其面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面试题目及考察角度都各有侧重。

(3)面试内容因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面试表现不同而无法固定。面试的题目一般应事先拟定,以供提问时参照,但这并不意味着考官必须按事先拟定好的题目逐一提问,毫无变化,而要根据应试者回答某一问题的情况,灵活处理。

4.面试对象的单一性

面试的形式有单独面试和集体面试两种。在面试中多位应试者可以同时位于考场之中,但主考官不是同时面向所有的应试者,而一般是逐个提问逐个测评,即使在面试中引入辩论、讨论,评委们也是逐个观察应试者的表现的。

5.面试时间的持续性

与笔试不同的是,面试不是在同一时间展开,而是逐个进行。而笔试则不论报考人数的多少,均可在同一时间进行,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

第一,面试是因人而异,主考官提出问题,应试者针对问题进行回答,考查内容不像笔试那么单一,既要考查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又要考查其仪表、反应力、应变力等,因此只能因人而异、逐个进行。

第二,面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持,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等不同,面试差异大,无法在同一时间进行。

第三,每一位应试者的面试时间,应视其面试表现而定,如果应试者对所提问题对答如流,主考官很满意,在规定时间甚至不到规定时间即可结束面试;如果应试者对某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需进一步追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应试者的某些情况,则可适当延长面试时间。

三、面试的八大测评项目

从1988年至1998年初,有人对此期间有关机关招考工作人员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测评项目的测评表、法规文件、研讨文章等进行了广泛收集。从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中,归纳出65

个面试的测评项目模型作为研究样本。

对65个模型做统计后发现:65个模型中出现的测评项目一共有26个(对名称不同而实质相同的项目做了简单合并)。但各个项目出现的总次数大不相同,有的在多个模型中出现,有的只在极个别模型中出现。各个项目的活跃程度、常见程度,研究者采用“出现频率”这个概念来反映,即各个项目出现次数与65个样本模型之比。整理排列后,得出《机关招考工作人员面试的测评项目及出现频率表》,具体如下:

机关招考工作人员面试的测评项目及出现频率表

顺序 项目名称 出现次数(次)出现频率(%)语言表达能力(含清晰性、逻辑性、准确性,个别模型曾出现两个以上的语言表达因素)71 109.2 应变能力(含回答迅、灵敏度、灵活性等)53 81.5 综合分析能力 50 76.9 实际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含工作经验、业务水平等)38 58.5 举止(含仪表、气质、风度等)33 52.3

逻辑思维能力 33 50.8 7 知识面 22 33.8 8 思想与政策水平(含思想境界、纪律性等)18 27.7 9 进取精神(含事业心、进取心、竞争意识、成就感等)10 15.4 10 态度 8 12.3 11 人际关系(含协调交往)8 12.3 12 兴趣爱好 7 10.1 13 性格 5 7.7 14 创造能力 5 7.7 15 记忆能力 5 7.7 16 听写能力(含速记、书法等)3 4.6 17 求实精神(含责任心、诚实性等)3 4.6 18 稳定性 3 4.6 19 组织管理能力 2 3.1 20 动机 2 3.1 21 自学能力 2 3.1 22 计算能力 1 1.5 23 调研能力 1 1.5 24 接受能力 1 1.5 25 注意分配能力 1 1.5 26 独创见解能力 1 1.5 根据上表及历年的面试测评经验,考虑到面试测评的功能特点及其局限,经对有关专家

和国家机关中有丰富人才测评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的调查,面试中需要测评的通用项目主要有八项,虽然此类内容前文已有所涉及,但为了考生的备战更具有针对性,现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1.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

●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

●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2.语言表达能力

该项能力是指以言语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听众采用不同的方式、风格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明

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试图让听众接受的过程。

该项能力要求做到:

●理解他人的意思

●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

●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

●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3.应变能力

该项能力的定义是在有压力的情境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

机应变、触类旁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该项能力要求: ●承受压力 ●思维反应敏捷 ●情绪稳定 ●考虑问题周到

4.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该能力一般是指对自己、他人、部门的活动做出计划、排出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方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该项能力要求做到:

●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面的关系 ●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出适当选择 ●及时作出决策

●调配、安置人、才、物等有关资源 5.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项能力的一般定义为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与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具备这种意识与技巧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人际合作的主动性

●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人际间的适应

●有效沟通(传递信息)

●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6.自我情绪控制

指在受到较强刺激或处于不利的情境中时,能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并约束自己行为反应 的能力(主要是根据面试当时考生对一定问题的反应预测考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要求做到:

●在较强刺激情境中,表情和言语自然

●在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

●为了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7.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

理活动;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体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这一测评要素要求考查应考者的

●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

●兴趣与岗位情况

●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

等)与岗位情况

●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8.举止仪表

这一定义比较简单,指考生外在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表现。

需要考查应考者

●穿着打扮是否得体

●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的礼节

●是否有多余的动作

四、公务员面试的主要形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面试可以划分为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压力性面试和非压力性面试

这是根据面试的目的不同进行的划分。

前者是指招聘者有意对应聘者施加压力,使其焦虑不安的面试形式。这种面试的目的是鉴别出那些对压力敏感、并具有较高压力承受能力的应聘者。在面试中,考官提问一些直接甚至

很尖锐的问题,使应聘者感到不舒服,如应聘者换过好几次工作,那么招聘者会问经常换工作表明这个人不负责任、不成熟,这时就对应聘者形成了考验:如果应聘者合理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换工作,那么应聘者的提问就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应聘者一下很生气,那么就表明这个人压力承受能力有限。非压力性面试则是指在没有压力的情形下考察应试者有关方面的素质。

2.鉴别性面试、评价性面试和预测性面试

这是根据面试的功能而进行的划分。所谓鉴别性面试,就是依据面试结果把应试者按相关素质水平进行区分的面试;评价性面试则是对应考者的素质做出客观评价的面试;而预测性面试是指对应考者的发展潜力和未来成就等方面进行预测的面试。

3.根据面试的进程来分,我们还可以将面试分为一次性面试和分阶段面试

一次性面试是指用人单位对应试者的面试集中于一次进行。在一次面试中,面试考官的阵容一般都比较强大,通常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人事测评专家组成。在一次面试的情况下,应试者是否能面试过关,甚至被最终录用,就取决于这一次面试。

分阶段面试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叫“依序面试”,一种叫“逐步面试”。依序面试一般分为初试、复试与综合评定三步。初试的目的在于从众多应试者中筛选出较好的人选。

初试一般由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主持,主要考察应试者的仪表风度、工作态度、上进心、进取精神等,将明显不合格者予以淘汰。初试合格者则进入复试,复试一般由用人部门主管主持,以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为主,衡量应试者对拟任工作岗位是否合适。复试结束后再由人事部门会同用人部门综合评定每位应试者的成绩,确定最终合格人选。逐步

面试一般由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处(科)长以及一般工作人员组成面试小组,按照小组成员的层次,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对应试者进行面试。

4.根据面试的结构化(标准化)程度划分,可以划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面试三种形式

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面试题目、面试实施程序、面试评价、考官构成等方面都有统一明确的规范进行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是指,只对面试的部分因素有统一要求的面试,如规定有统一的程序和评价标准,但面试题目可以根据面试对象而随意变化;非结构化面试则是对与面试相关的因素不作任何限定的面试,也就是通常没有任何规范的随意性面试。

5.根据面试内容设计的重点不同,可将面试分为行为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等三类面试

行为性面试的内容侧重于应考者过去的行为;情境性面试是通过给应试者创设一种假定的情境,考察应考者在情境中如何考虑问题、做出何种反应。综合性面试兼有前两种面试的特点,而且是结构化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与工作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素质上。

6.根据面试对象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

单独面试是一次只有一个应考者的面试,现实中的面试大都属于此类。单独面试的优点是能够给应考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使面试能进行得比较深入。单独面试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只有一位考官负责整个面试过程,这种面试方式大多在较小的单位录用较低职位的人员时采用;另一类型是多个考官面试一位应考者,这种形式在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和大型企业面试中广泛采用。小组面试则是多名应考者同时面对考官的面试,如小组讨论就是一种小组面试,考官同时面对多名应考者进行评价,小组面试的优点是效率比较高,而且便于同时对不同的应考者进行比较,其不足之处在于一位应考者的表现会受其他应考者行为的影响。

除了以上分类以外,按照结果的使用方式,可以将面试分为目标参照性面试和常模参照性面试。所谓目标参照性面试是指面试结果须明确应考者的素质水平是否达到某一既定的目标水平,通常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而常模参照面试,则是依据面试结果对应考者按照素质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从而优胜劣汰的面试,结果分为若干档次。

五、面试的最新发展趋势

任何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随着面试实践的发展,近年来,面试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把握这些最新发展对考生来讲非常重要。面试的最新发展主要有:

1.面试形式更丰富

面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方式,即两个人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模式,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面试已经历了多种形式。

2.结构化面试被普遍采用

在传统的面试中,考官对面试的过程缺乏把握,面试的随意性大,面试的效果也得不到应

有的保证。为了改进这一点,目前许多面试的操作过程已经逐步规范起来,结构化面试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面试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3.提问更灵活更自然

以前许多面试在很大程度上和口试没什么两样,考官提问的问题一般都事先拟定好,应考者只需抽取其中的一道或几道来回答即可,考官一般不根据应考者的回答情况加以追问或再提出新问题,考官的评定成绩仅仅依据事先拟定的具体标准答案,仅看回答内容正确与否来决定是否给分。

实际上这只是笔试的简单口试而已。现在则不同,面试中考官的提问虽然依据事先拟定的思路,但却是适应面试过程的需要而自然提出的,也就是说面试的后一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是自然衔接的,问题是围绕测评的情境与测评的目的自然展开的。

4.面试内容逐步扩大

面试测评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仪表风度、语言表达、知识面等等,而是已经扩展到对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成熟度、求职动机和进取精神等全方位的考察。并且面试已经由以一般素质作为测评的依据发展到主要以拟录用职位的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在内的综合测评。

5.面试考官趋向专业化

以前的面试考官多由用人单位的领导和人事部门来担任,虽然这些人对工作和职位比较了解,但是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面试技巧。现在越来越多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与人事测评专家共

同组成面试考评小组,使得面试的专业技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6.面试理论和方法有所创新

上一篇:公司采购部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超霸气女生非主流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