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2024-06-16

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共8篇)(共8篇)

1.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一

听《关于国家海洋战略的思考》后感想

听了王宏先生的报告后,我为我国的海洋前景深感担忧。怎样保全我国海洋的权益,怎样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怎样突破一层层的包围,不再受到约束威胁,这些都是对我国的重大考验。

海洋,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物资资源,并且还以其他形式给人类、世界创造着许许多多的财富,比如说潮汐能、海盐。从人类开始接触海洋,探索大洋之后,人们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各国之间开展外交。最后,世界强国,也必须是海洋强国,通过海洋来扩张领土,争夺殖民地,最后来征服世界。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西班牙,18世纪的英国,一直到现在的美国,他们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在海洋领域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领先很多,不仅仅在军事,还在海洋资源技术,海洋贸易经济等各个方面。

我国不仅是个陆地大国,同样也是个海洋大国。我们有着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海,大小岛屿7500多个。我们所拥有的海洋资源在国际前列。

可是,我们虽是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道明的,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得以完全解决的。我国虽说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却有一半和其他国家发生领土问题争执。更有甚者,有很多岛屿已经被其他国家强行占有。有很多本该属于我国的海上资源、能源,被其他国家以各种理由和方式开发。美国制造的太平洋第一、第二、第二岛链,把我国卡在一个不

算宽广的空间里,印度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加强海军建设,想加强其对印度洋的控制能力,对我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构成非常大的威胁;越南、新加坡这些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南海诸多资源的觊觎;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他们现在的利益,一直不肯对我国开放日本海。

我国在海洋技术上的落后或是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对海洋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原因。在军事上,我国还没有重型的巡洋舰,还没有自主研发的航母,在常规潜艇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我国的海军建设还没达到可以中远距离防御的能力,只能进行近海防御;这使得我国的海洋利益的保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虽拥有广袤的海疆,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技术的落后,我国只能望洋兴叹;比如说,我国在海底勘探开采的深度还没超过30 米,而其他国家的这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南沙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搁置,公海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只能看着别人开采。

海洋发展是我国必须长久研究和投入的重要课题,它关乎着我国是否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在海洋军事建设、海洋技术研发、海洋资源利用等等各个方面,不断努力、艰苦创新,加快我国海洋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海洋发展的力量。青少年更应当明确,我国的国土不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

2.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二

汤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预测的估值显示, 中国2014年12月的原油总进口量首次超过3100×104t, 相当于每日超过700×104bbl。这比之前创下的月度进口纪录高位还高出10%。

另据汤森路透石油测算, 根据中国石油产出、进口和商业库存数据, 再对比炼厂需求, 可判断中国去年为战略石油储备而额外进口的原油高达1.24×108bbl, 这是2013年中国为战略储备补充的6100×104bbl的两倍多。

数据显示, 由于去年经济体系中过剩原油翻番, 中国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力度比此前预计的大得多。

不过, 分析师并不认为中国的大肆购买可以支撑起国际油市, 油价自2014年6月起已经跌去逾50%。

Phillip Futures的分析师Daniel Ang表示, 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中的可用空间可能即将填满。

“关于中国增加战略油储的行动, 我们认为这绝对是个意外之举。从他们的经济数据来看, 我们预计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将不会增加了。”Ang说道, “我们预计中国的原油进口不会长时间维持在这样的水平。”

对于中国战略原油储备, 除了存储地点和存储能力外, 其他方面人们所知甚少。中国除通过新华社公布商业原油和油品库存数量的变化百分比外, 也很少公布其他数据。

3.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三

【摘要】

一世界能源形势能量与物质、信息同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能源和能源利用起了重大作用。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近代大电力系统的出现、核反应的发现和先进动力装置的应用,无不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奠定今日世界的物质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开采和过度使用,使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先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挥霍;后是燃用化石燃料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向人们敲起警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为增加。无论是国际能源组织还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都预测未来国际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地增长:到2050年总需求比2000年增长1倍以上,主要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同时,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必须注重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能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存在问题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化石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随着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供需矛盾异常尖锐;(2)能源结构不合理,优质液体燃料严重短缺;(3)能源科 ,利用效率低下,...一世界能源形势

能量与物质、信息同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 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能源和能源利用 起了重大作用。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近代大电 力系统的出现、核反应的发现和先进动力装置 的应用, 无不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为 奠定今日世界的物质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对能源和资 源的大量开采和过度使用, 使社会的发展出现 了严重的问题。先是上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 机, 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化石燃料是有限 的, 不能无限制地挥霍;后是燃用化石燃料造 成的严重环境污染, 向人们敲起警钟, 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能源 的需求大为增加。无论是国际能源组织还是政 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都预测未来国际社 会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地增长: 到

年总需求比2000 年增长1 倍以上, 主要 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同时, 环境问题将更加 突出, 必须注重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能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 地位与存在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化石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 随着能源需求 的迅速增长, 供需矛盾异常尖锐;(2)能源结 构不合理, 优质液体燃料严重短缺;(3)能源 科技落后, 利用效率低下, 有时甚至浪费惊人;(4)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减排治污、保护环境 刻不容缓;(5)国际竞争逐年加剧, 能源安全 问题突出。

各种预测统计数据都充分表明, 能源问题 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瓶颈, 必须高 度关注。因此, 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对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都预测未来国际社 会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地增长: 到

年总需求比2000 年增长1 倍以上, 主要 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同时, 环境问题将更加 突出, 必须注重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能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 地位与存在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化石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 随着能源需求 的迅速增长, 供需矛盾异常尖锐;(2)能源结 构不合理, 优质液体燃料严重短缺;(3)能源 科技落后, 利用效率低下, 有时甚至浪费惊人;(4)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减排治污、保护环境 刻不容缓;(5)国际竞争逐年加剧, 能源安全 问题突出。

各种预测统计数据都充分表明, 能源问题 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瓶颈, 必须高 度关注。因此, 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对我国的 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来讲, 必须把节能和科学用能作为能源战略的 指导思想, 放在核心的位置, 以节能和科学用

关键词能源, 节能, 科学用能, 可再生能源 360 同时, 还必须抓紧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勘 探, 特别是煤炭的洁净高效技术, 努力开发可 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以最终建立充足、经济、清 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

四节能与科学用能

节能与科学用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科 学技术的发展, 为节能提供了强大的武器;科 学用能是能源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用能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体 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科学用能是深入研究用能系统的合理配 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来讲, 必须把节能和科学用能作为能源战略的 指导思想, 放在核心的位置, 以节能和科学用 能为本。这也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 节能, 科学用能, 可再生能源 360 同时, 还必须抓紧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勘 探, 特别是煤炭的洁净高效技术, 努力开发可 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以最终建立充足、经济、清 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

四节能与科学用能

节能与科学用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科 学技术的发展, 为节能提供了强大的武器;科 学用能是能源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用能也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体 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科学用能是深入研究用能系统的合理配 而且常常伴随着传热和燃烧现象, 有必要发展 综合控制与优化的普遍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高耗能产业, 把科学用能与循环经济 紧密结合, 同时研究能量转换与物质转化, 做 到既清洁生产, 减少污染物排放, 又充分利用 物质和高效率利用能量, 尽可能少地产生废物

废能”。在这方面, 既要注意产品更新、产 业升级换代, 也要关心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 工艺使生产过程能耗的减少。

作为高耗能产业之一的建筑用能, 在国际 上约占全部用能的1/3, 在我国也达到30%左 右。同时, 我国的建筑能耗是气候相近国家的 2—3 倍, 节能的潜力很大。就建筑节能而言, 最重要的是认识建筑物用能的特点, 即建筑物 内的用能, 除照明等少数外, 多为冷和热这样 一些品位较低的能源, 从温度范围看, 与可再 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和环境能源(空 气、水等)相近。这样就完全有可能通过各种 热泵将可再生能源与环境能源转化为室内需 要的冷和热, 从而大量节约电力和化石能源。因此, 在建筑用能中, 首先要制定科学用能的 方案, 尽可能使用低品位的能量, 充分利用可 再生能源与环境能源, 同时提高围护结构的性 能。这应当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向。

产品更新、产业升级换代是科学用能的重 要方面。以照明来讲, 全球照明用电占总用电

20%, 占能耗的7%;我国照明用电虽然 目前只占13%左右, 但每年以15%的增长率 增加。近年来半导体固态照明技术有了长足的 进展, 光效最高水平达到100lm /w, 约为白炽 光的10 倍。预计, 到2020 年前后, 固态照明可 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大大节约照明耗能。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节能的另一个例子

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它是建设在用户附近的能 源系统, 由于将放电后气体的余热用来制冷、供热, 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 提高了系统的能 源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且无需输变电设施。在该系统中, 动力装置(当前主要是燃气轮机和内燃机, 以后还有燃 料电池)是核心;而冷热电三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充分发挥中低温余热的作用, 是技术关 键。因此, 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 制定“ 个性 化”的方案至关重要。考虑到我国建筑的实际 情况, 采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环境能源互 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对建筑节能有很大意义。

关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

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是无碳的清洁能源。2005 年2 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法, 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 发展。新能源指核能、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等。限于篇幅, 本文只论及太阳能热发电和风能。太阳能热利用近年在我国迅速发展, 年增 长率达到20%。从建筑节能的角度看, 应当进 一步发展太阳能制冷和供热系统。作为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热发电 有了很大进展, 技术基本成熟, 成本约为光伏 发电的一半或更低。塔式发电和槽式发电在欧 洲与美国都已投入商业运行, 电站规模都达到 100MW以上。同时, 新的聚焦方式在不断提 出, 少用水的空气轮机也在研制。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西部和北部 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区沙地在内的沙漠总面 积达131 万平方公里, 只要用约7 万平方公里 的面积来建设热发电站, 便可满足2004 年全 国的电力需求。因此, 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大 , 提供大量的绿色电力。“ 十一五”期间和以后的时间里, 这方面的工 作一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对于风力发电,近年来也有很大发展, 600KW、750KW 和1MW 机组国内均可生产。我国的风力资源丰富, 估计陆地上离地面10 米高度层风力资源可开发量为2.53 亿KW,近海离地面10 米高度层风能储量达7.5 亿KW, 有发展风力发电的良好条件。

目前, 风力发电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缺 少自己的知识产权, 特别是风力机本身的设 计, 还没有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设计体系。为 此, 应当在风力机的设计中, 注意发展先进的 气动设计方法和强度、振动等动态稳定性的计 算方法, 构建相应的数据库, 同时进行控制规 律的研究, 逐渐建立我国自己的风力发电设计 体系。除此之外, 还应对我国的风力资源情况 进行调查, 以得出我国风力资源的分布和评 价, 为风电场的选址提供依据。可以预计, 在 “ 十一五”和以后的时间, 风力发电在我国将 会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

由于人口众多和化石能源资源的限制, 能 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是 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 制定正确的 能源战略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长期保证可靠、经济、清洁和安全的 能源供应, 必须通过科学用能使我国人均能耗 的水平比传统工业化国家有大幅度的下降, 以 大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 我国能源战略的 核心是节能和科学用能;而化石能源的洁净技 术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是两个支柱。在科学用能中, 当前特别要注意系统集 成, 关注关键技术。一方面, 抓住高耗能产业;另一方面, 解决共性科技问题。分布式能源系 统和固态照明是科学用能的两个很好范例。建筑科学用能是一个重要领域。应根据建 筑物用能的特点, 广泛使用品位与其相近的可 再生能源和环境能源, 以减少化石能源和电力 的消耗;同时, 发展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及环 境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 应根据其技术发展 , 规划好产业化的时间表, 有层次地加 以布局。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在我国将率 先实现产业化, 为保障能源供应做出贡献。风 力发电主要是要尽快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并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系统;太阳能热发电应在 沙漠地区开发、建设较大规模的电站。科学用能和能源战略还必须包括法律、政 策和管理, 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政策和 管理应当有利于推动科学用能、可再生能源和 化石能源绿色化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推进新技 术的应用, 有利于鼓励发展新理论、新概念和 新方法, 有利于支持建立打破垄断的市场经济 机制, 有利于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__

学号:2010963113 姓名:姜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

及自动化

4.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篇四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行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thldl.org.cn,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尽管2008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也面临几大机遇: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我国已经从长期以来资本短缺的进口国而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对外投资国,这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明显扩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质产品都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则仍存在着供给缺口。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伴随着城市交通、通讯、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硬件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软件建设也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将对电影产业的投资和市场都有所影响。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三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还存在着市场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复合性的核心人才缺乏,影院和银幕少、布局不合理,以及与相关行业融合度低、电影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等问题。总之,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挑战。

二、跨越式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电影产业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文化创意行业,必须有一批大型企业在产业化的发展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强弱,始终是电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电影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抗风险弱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着力扶持素质好、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依托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化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混合经济的大型电影企业,作为电影市场上的投融资运营主体,在调整和优化电影产业结构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大型电影企业为龙头,中小电影企业配套服务的市场主体格局。实现电影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电影渠道建设的重点战略,着力解决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影院线为37家,电影院1697家,银幕4723块,预计到2010年底,电影银幕将增加到5500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仍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电影院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少,群众看电影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与法国不相上下,而法国仅有6000多万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银幕接近40000块,是中国的8倍,而人口仅3.07亿,不足中国的1/4。可见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实施“电影银幕翻番计划”,着力发展中小城市的数字影院和数字银幕,使我国电影院和银幕总数迅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施“大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促使电影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网合一”意味着文化行业之间、文化与电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正日益突破传统电影院消费的模式,通过付费电视频道、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DVD、LD、VHS、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传播,并与旅游、演出、广告以及玩具、服装、时尚等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电影、电影衍生品、电影相关产品在内的大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发挥电影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强的优势,通过电影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拉长电影的产品和产业链条,在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几年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带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和“先导产业”,但还不是龙头产业,因为电影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只有推动电影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水乳交融的大电影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电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我国电影产业到目前为止,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内需产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我国电影产业在人才培养、创作理念、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少的差距。好莱坞的经验表明,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产业

发展战略,是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充分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项目合作、合资经营、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际优质电影资源为我所用。要抓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电影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机遇,发挥我国资金充裕、市场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出击,购并西方有价值的电影、动漫企业和相关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

5.战略石油储备与国家安全讲解 篇五

Ø世界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发展概况 Ø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 Ø应对石油安全的措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第一节石油与国家安全

一、世界石油分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从国家分布来看,整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 1119亿吨,占世界的 78.2%,储采比高达 82年。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高居世界 石油资源国的前六位。这 6个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 的 70.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ÿ

二、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战后一些局部战争,如“苏伊士战争”,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等, 都有争夺石油的背景。从 1951年 3月伊朗实行石油国有化, 1990年 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 40年里,世界发生十多次大大小小石油供应 中断,其中 1973年和 1979年两次石油供应中断构成世界范围内的石 油危机,从而给消费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而世界上,尤其是一些大国的重大事件,也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 影响。2001年“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石油市场的 价格立即波 动 , 反 应 相当迅速。当今 石油

成了国际 关系晴雨表 ,石油市场会 随 着美 国油 源 的多 样 化, 欧佩 克国 家 和 非欧佩 克国 家之间 的 矛盾 ,中 东 局 势 的 变 化,中 亚地区形势 的 变 化,油 价必然 会有 起伏。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第二节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

一、石油关系我国经济命脉,但国内产量已不能满 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fÿ f

2003年 进口 石油 9112万吨 , 占全 部 用量 的 35%,年消费 量 , 进口量 超过日本 ,成 为仅 次 于美 国的世界 第二 大石油消费国和 进口 国。2004年 前 8个 月, 进口量占 石油 总 消费 量 的 比例 一 度超过 40%。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 > >

2004年, 我 国的石油 自 产 量为 1.7亿吨 , 进口量达 1.1亿吨。按 国 际 惯 例 ,石油 进口超过总 消费 量 的 三 分之 一, 就 达到 了 警戒 线 ,而 我 国石油对 进口 的 依 赖程 度已 经 超过 40 %。

二、石油战略储备 制 度 还未健 全 目 前 中国石化 企 业 的石油 库 存量只 能维持 7天 , 远远 低 于美、日 两国 100 多 天 的 库 存 水平。12

16第三节战略石油储备

一、战略石油储备的 缘起

1944年, 美 国 当 时 的内 政 部 长哈诺德·伊克 斯提 出 了 建 立 国 家 战 略 石油 储备 的构 想。

1952年, 美 国国 家 矿 产 资 源 政策委员 会也 提 出 了 类似建议。

1956年,苏伊士 运河 危机的 爆 发 使艾森豪 威 尔 总 统认识 到 了 建 立 国 家 战 略 石油 储备 的重 要性 , 再 一次 提议建 立 国 家 战 略 石油 储备。1974年 第 一次石油危机后成 立 的国际 能 源 署(IEA制定 的 标准 , 当 石油供应中断 量达到需求量 的 7%的 时候 , 就 是 能 源 安 全 的 警戒 线。发 达 国 家 在 经 历 了两次石油危机后, 为 应 付 石油供应中断的 突 发事件,都 制定 了应 急 战 略 石油 储备措施 ,一 般 相当于 90天 的 进口 量 , 日本 和 美 国的 储备更长 达 半 年 之 久。国际 能 源 署目 前 控制 着 大 约40亿 桶 石油, 可以满足 成 员 国 114天 的石油 进口需求。

1975年 12月 22日 , 美 国 总 统 福 特 签 署 《 能 源 政策 和 储备 法》(简称 EPCT , 开始 实 施 战 略 石油 储备 计 划(简称 SPS , STRATEGIC PETROLEUMRESERVE。

美 国 政 府 从 1977年 7月 21日 正式开始 储备 石油,后 来 最 终 形 成的 储 备能 力 为 7亿 桶。

2001年“ 9·11”恐怖袭击 之 后, 布 什 政 府 认 为 战 略 石油 储备 对 维 护 美 国经济 安 全 至 关 重 要 , 因此 提 出 了 扩 大石油战 略储备 容 量 的 建 议。

2003年 4月,国会 正式批 准 了 布 什 政 府 的 建议 , 并批 准 拨款 15亿美 元 用于 扩 建储 油 设 施 , 使 之达到 10亿 桶 容 量 的 要 求。

二、战略储备的 定义

石油 储备 分为 战 略 石油 储备 和 商 业 石油 储备 ,战 略 石油 储备 是 指 政 府 控制 的、用 来 应对石油危机 或严 重石油供应中断的 储备。它 本 身 服务 于 国 家 能 源 安 全 , 以 保障 原 油的 不 间 断供给 为 目 的, 同 时 , 在 特 定 条 件 下具 有一 定 的平抑 国内油 价 异常 波动 的 功 能。

三、储备油 料 的 选择

应 急 石油 储备 的 储备 品 种 可 分为 原 油 和 成 品 油 两大 类。

储备 原 油的 好处 是 储备 成 本 低 , 便 于 加 工 所 需 要 的产 品 和 容易保 持 其 量。

储备 成 品 油的 优点 是 在 紧 急 情 况 下 能 够 迅速 提 供给 用 户 , 避免炼厂 产生 瓶颈问题。四、石油储备 管理体制 和 运行机制 Ø政府承担型 Ø政府与民间结合型

Ø政府、储备机构和石油公司共 同 承担型 五、石油战略储备的 地 点 选择 条件 : Ø安全性 高 Ø运输方便 Ø加工方便

Ø成 本 低 Ø空 间 广阔 19 第 四 节世界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发展概况

一、美 国的石油储备

目 前美 国年石油消费 量近8亿吨 ,其中 57%靠 进口。经 历 1973年 的 第 一次石油危机 之 后, 于 1975年 制定 了 能 源 政策 和 保护法 , 建 立 战石油 储备 SPR 的 目 的是 减少 石油供应中断的影, 同 时 承担 IEP 能 源 计 划所 要 求 的 义务。截至 2000年 底 , SPR 共 储备 原 油 5.4亿 桶(合 7400万 顿 和 燃料 重油 200万 桶(合 27万吨。原 油 储备 数 相当于 56天 的 净进口量 , 若加 上 公司 储备可 超 90天 的 储备 义务。

美 国的石油 储备 主 要建 立 在 墨西哥 海湾的 盐穴 和 德 克 萨 斯 州 以 及路易 斯安 娜 州 , 这 些 地 方 共 有 49个 炼 油 厂 , 选择 在 这 些 地 方 建 立 石油 储备 基 地 是 为 了 提 高 应 急 和 快 速反 应的 能 力。墨西哥 海湾有 美 国 21家 大 型 炼 油 厂 , 还 有 便 于 油 品 运 输 的油 罐、管 道、驳船 和 码头。美 国石油 储备 体 系 除 了 与 海湾 炼 油 厂 直接 对 接 外 , 还通 过 这 些 设 施 与 中部和 西 部的 28家 炼 油 厂 联网 , 这 49个 炼厂 的产 出 能 力 几乎 是 美 国 炼 油 能 力 的 50%。如 果 出 现 紧 急 状况 , 总 统 下 令 后 15天 ,战 略储备 石油 就可 进 入 美 国市场 配销。24

二、日本 的石油储备

日本 能 源 极 为 贫乏 ,石油 几乎 全 部 依 靠 进口。在 1994年 日本 能 源 结 构中,石油 占 56.3%,而石油消费的 99.6%依 靠 进口 ,其中 又 有 77.3%来自 中 东地区 目 前 , 日本 是世界 第二 大石油消费国, 目 前 年石油消费 量 约 2.7亿吨 , 60— 70年 代日 本的石油储备 均 为民间储备;80年 代以 来 则包括 国家石油储备和民间石油储备 两种形式。1975年 12月 27日颁 布 了《 石油储备 法》

1977年 9月 29日又颁 布 了《 石油公 团法》。

80年 代初 , 日 本的石油储量 已相当于 121天 的净进口量 水平, 1992年 日 本的石油储备 总 量为 8×107t ,占年 消费 量的 28%, 相当于其 140天 的石油 消费 量。

目 前 日 本石油储备的储备 规模约 为 9000万吨, 其中 国家储备和民间 储备 差不多各 占 一半 ,合 计相当于 155天 的石油 消费 量。储备品 种 包括 原油和 成 品油,国家石油储备 全部 为原油,民间石油储备 56%为 成 品油, 44%为原油。日 本 已经成 为 仅次于美 国的 第二 石油储备 大 国。

三、法 国的石油储备

目 前 法 国年石油消费 量 约 9000万吨 ,其中 ,98%依 靠 进口。早 在 上 个 世 纪 20年 代 , 法 国 就制定 了石油 进口 商承担 储备 义务 的 法 律 ,是 最 早 建 立 石油 储备 的国 家。为 与 IEA 和 欧 盟 的 承 诺 一 致 , 法 国 在 1992年 出 台 的石油供应 安 全 法 中, 规 定 所 有的石油经 营者 承担 应 急 石油 储备 义务 , 1993年 法 律 进 一 步明确 经 营者 必 须 建 立 和 保 持 相当于 上年 26%的 原 油和成 品 油消费 量 的石油 储备 , 约 合 95天 的消 费 量。四、荷兰 的石油储备

目 前 荷兰 年石油消费 量 2300多 万吨 ,其中 90%依 靠 进口。1976年 荷兰 制定 了石油 储备 法 , 1987年 做 了 修订 , 要 求 炼 油 厂 和石 油 进口 商 按 其 销售 到 国内市场的石油 数 量 承担 特 定 的 最 低 石油 储备 量。在 IEA 规 定 的 基础 上, 目 前 荷兰 国 家 石油 储备 规模 为 478万吨 , 相当于 100天 的 净进口量。其中, 荷兰 国 家 石油 储备 协 会(COVA 承担 大部 分 , 共 410万吨 , 约 合 86天 的 净进口量;炼 油 厂 和石油 进 口 商承担少 部 分 , 为 68万吨 , 约 合 14天 的 净进口量。五、德 国的石油储备

目 前 德 国年石油消费 量 在 1.3亿吨左右 ,其中 98%依 靠 进口;1966年 德 国 开始 建 立 义务 储备;1974年 制定 了 能 源 安 全 法 , 赋予 政 府 在 应对石油危机 时 ,对石油的 生产、运 输、储备、贸 易 和 配 给 所 需 采取 的 权 力;1978年 德 国 制定 了石油 储备 法 , 并 于 1987年和 1998年 进 行了 修订 , 对石油 储备 组织、储备 义务 做 了 明确规 定;目 前 联邦 政 府 石油 储备 的 品 种 包括 原 油、汽 油、柴 油、重油等,实 际 储备 规模 合 计达到 110天 的 全 国消费 量。六、韩 国的石油储备

韩 国是一 个 能 源 贫乏 的国 家 , 能 源 自 给 率 只 有 3%, 目 前 韩 国年 石油消费 约 9000万吨 , 进口 石油 约 1亿吨 ,是世界上 第 四 大石油 进 口 国。韩 国的石油供应 几乎 100%依 赖 进口。因此 , 韩 国对石油 储 备 和供应 安 全 问题 十 分 重 视。韩 国的国 家 石油 储备库 选址 靠近炼 油 厂 附近, 并 有 管道与 炼厂 连 接 , 原 油 储备 于地 下 石 洞 水 封 油 库 内。韩 国的石油 储备 分为 政 府 储备 和 工业 储备 , 2/3以 上的 储备 由 政 府 直接 控制。韩 国石油 储备 的 目标 是 在 2006年 前达到相当于 上年 90天 的国内石油消费 量 ,其中 政 府 60天 , 企 业 30天。2000年 韩 国的石 油 储备 实际 规模 相当于 约 66天 的上年消费 量 ,如 按 照 国际 能 源 机构 的 办 法 折算 , 为 94天 净进口 , 符 合 国际 能 源 机构的 储备要 求。

第 四 节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

目 前 ,中国的石油 储备 尚 处 于 初级阶段 , 储备天 数 为 7天。

有 专 家分 析 指 出 , 当 一 个 国 家 石油 进口超过 5000万吨 时 ,国际市场 油 价变 化 就 会影响 这 个 国 家 的国 民 经济 运 行;当进口量超过 1亿吨 后, 就 必 须 考虑 采取 外 交、经济、军 事 措施以 保 证 石油供应 安 全。2003年, 我 国的石油消 耗 量达 2.5亿吨 ,其中 进口量为 9112万吨 , 石油 进口依存度 高 达 35%。据估 计 , 2020年 进口依存度将超过 50%, 因此 , 建 立 国 家 石油 储备 体 系 越 来 越 紧 迫。

一、我国石油储备 现状 32

二、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

1996年 全 国 人 大 通 过 的 《 国 民 经济 第 九 个 五 年 计 划 和 2010年 远 景 目标 纲 要 》 中 就 曾 明确 提 出 ,“十 五 ” 规 划 纲 要 所 确 定 的 新 世 纪 中国 能 源 发 展 战 略 中也 再 次 提 出 :“ 建 立 国 家 战 略 石油 储备 , 维 护 国 家 能 源 安 全 ”, 并 确 定 首先 “ 建 立 政 府 储备 , 以 填补 这方 面 的 空 白 ”。

2004年 10月,国 家 发 改 委 首 批 选 定 的国 家 战 略 石油 储备 基 地 浮 出 水 面 , 我 国石油 储备 基 地总 共 规 划 了 三 期 ,其 储 量 安 排 大 致 是 :第 一 期 1400万吨;第二 期 2800万吨;第 三 期 2800万吨。一 批 四 个 国 家 石油 储备 基 地分 别 在 沿 海的。

四 大 基 地 建 成后, 总 共 能 形 成 约 10余 天 消费 量 的石油战 略储备 能 力 , 再 加 上 全 国石油 系 统 内部的 商 用 石油 储备能 力 , 我 国 总 的石 油 储备能 力 将超过 30天。

据悉 , 第二 批 石油 储备 基 地 的 选址 工 作 现 已 启 动。而 在更远 的 三 期 工 程 中,内 陆腹 地 的石油战 略储备 油 库 亦 在 规 划 中。整 个工 程 完 成 以 后,中国石油战 略储备 基 本 上 要 跟 国际 接 轨—— 将相当于 90天 的 净进口量。届时 ,中国战 略 石油 储备 的 远 期 目标可 望 实 现。目 前 《 国 家 石油 储备 管 理 条 例 》 已进 入国 务 院 的 立 法 计 划 , 34 第 五 节应对石油安全的措施

1、建立 国家石油储备 制 度,进 行 合 理 的战略储备 储备 方 式 上, 我 国 可以 借鉴 国际经 验 , 建 立 国 家 和 企 业 2级 石油 储备制 度 , 以 石油 储备 法 的 形 式 规 定 国 家 和油 田、炼厂、石化 销售 企 业 及 用 油 企 业 的 法 定 石油 库 存量 , 建 立 监督 和 激励 机 制 ,从 建 设 和 管 理 上 理顺 关系 , 划 清责任。

二、扩 展石油 来 源, 实 施石油进 口 多元 化 , 保 证 石 油 供 给 安全 石油 来 源 是中 亚、俄罗 斯、中 东 等 地 , 在 未 来 的 若 干 年里 , 我 国 进口 石油的 主 要来 源 仍旧 为 中 东 , 又 以 马 六甲 海 峡 为 主 要 通道 ,应对 短 期 石油供应中断 甚 至 石油危机的 可能性 有 足 够 的 估 计 不 可 掉 以 轻 心。应 该逐 步 降 低 中 东 石油 在 整 体 中的 比例 , 提 高 其 他 国 家 和 地区 的 比例 , 开 发 新 地区 , 比 如 非 洲 和 南 美。这 样 以来 既 可以 充 分 利 用 国 外 较 低 的石油 资 源 , 又 可以 降 低 进口地 集 中 带 来 的 风险。目 前进口 比例存 在 相当 大的 风险 :我 国石油 进口最 主 要 的 来 源 是中 东地区 , 占我 国 进口总量 的 56%,其中伊朗 最 多, 占 18%;另 外非 洲 占

22.5%, 亚 太 地区占 14%。由 于 中 东地区 的 敏感 性 , 专 家 们 都 认 为 “ 要 减少 从中 东进口 石油的 份额 , 可 适 当 增 大从 俄罗 斯 及 中 亚 国 家 的 进口量 ”

哈萨克斯坦阿塔苏 — 中 国 新疆阿拉山 口 , 管线 全 长 1000公里 , 由 中石 油和 哈萨克斯坦 国家石 油 天 然 气公司负责建 设。

云南 大 学翟 健 文 和 吴磊等 人提出了 《 关 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 明 输 油 管 道 的 建议》。成为 中 缅 输 油 管 道 , 这 条 管 道将从 中国 云南 的 昆明 经 瑞丽到达缅甸 西部的 实兑港 , 长约 1700公里 ,需 20亿美元 投 入。建 成 后, 来 自中东 或非洲 的石油, 可通 过输 油 管线直 达云 南 , 比传统 的 通 过 马六甲 海 峡将 原 油 运 抵湛江 和 宁波 的 “ 太平洋 线 路 ” 节 省 1200多公里 ,我国石油 通道将在 印 度 洋 上 获得最便捷 的 出 海 口 ,形 成 与 太平洋 线 遥相呼 应的 两翼格局

中 缅 输 油 管 道建议 45

三、加大国内 勘探 开发力度, 增 加 探 明 储量, 提 高 石油产量

我 国石油 勘探 方 向 要 转向 西 部、深 海 及 隐蔽 油 藏 , 迫 切 需 要 地 质 理 论创 新 和 勘探技术 的重大 突 破。根 据专 家最 新 评 价 ,中国石油 可 采 储 量为 150亿吨 ,平均探 明率 42%。

今 年 来 相 继 在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和 渤 海海 域 发 现 亿吨 级 的 陇 东 西 峰 油 田 及 渤 海 蓬莱 19-3油 田 , 这 些发 现 都 表 明 中国油 气 资 源 的 潜 力 仍 很 大,有 可能 发 现 大 型 油 田。

四、扩 大国 际 合 作 , 勘探 开发海外油源

6.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六

如今在全球的铁矿石市场上, 我国虽然是进口铁矿石的大国, 占到了国际铁矿石贸易总量的46%, 却屡次对铁矿石的定价失去了话语权, 这使得我国钢铁企业在原材料上付出了巨大成本。本文基于2008年我国在铁矿石定价上再次失去话语权的思考, 主要探索影响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因素, 以求得一些启示。

2 成因及因素分析

根据供求关系理论, 在国际贸易中, 一种商品的大买者或大卖者能影响该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但是, 中国作为铁矿石的大买家却屡次失去国际定价的话语权。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很多,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

2.1 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因素。一方面, 我国对铁矿石持续增长的需求拉动了其价格;另一方面, 国际市场对我国需求的高预期也造成了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

从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情况来看 (表1) , 2002年以前铁矿石需求较低, 这是由于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 国际铁矿石需求萎缩, 价格也因此在低位徘徊。但进入新世纪以后, 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钢铁行业的需求的增大, 带动了铁矿石的急速膨胀。自2003年以后, 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以平均36.7%的速度在增长, 其原因是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不断增大。自2001年以来, 我国生铁产量平均年增长22.6%, 2007年的产能超过4亿吨。随之而来的, 自然是铁矿石需求的不断攀升。但国内矿石产量不能支持如此高速的发展速度, 因此, 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所需的铁矿石仍然要依赖于进口。2006年, 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3.26亿吨, 较2005年增长18.6%;2007年, 进口量达3.83亿吨, 约占总需求量的55%,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由此, 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高需求拉动了国际铁矿石的价格。

虽然,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降低国内钢铁行业高速发展的产能以降低铁矿石的需求, 但是, 面对国内目前持续不退的房地产开发热潮, 迅速发展的造船业和汽车业, 大批上马的铁路建设和输油管道铺设, 规模宏大的跨江跨海大桥以及水利工程, 我国的用钢需求量只增不减, 铁矿石需求急剧膨胀, 全球铁矿石供应商对我国铁矿石需求行情看涨, 集体哄抬铁矿石价格, 以谋取暴利。

从国际铁矿石供给情况来看, 我国铁矿石第二大进口国印度却在对该国的铁矿石增加关税, 将原有的10%提高到15%, 这将大大减少印度铁矿石的出口, 这对中国企业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上受制于外国铁矿石供应商。

2.2 买卖双方实力因素

目前国际铁矿石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主要卖方每年谈判达成, 但如今的买方市场实力远低于卖方市场, 造成了铁矿石定价的主动权在于卖方手中。

从世界铁矿石的卖方来看, 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进入21世纪, 国际铁矿石业就进入了大规模的兼并和收购, 形成了以巴西淡水河谷 (CVRD)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 (BHP) 和力拓 (Rio Tinto) 公司三分天下的格局, 控制了全球70%~75%以上的铁矿石生产量和贸易量, 而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制定措施保护本国资源, 减少铁矿石的出口。在铁矿石供给方面, 已完全形成了典型的寡头垄断局面。

再从世界铁矿石的买方来看, 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是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一方面, 这些地区的各大钢厂在国际铁矿石买方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小, 世界前五大钢厂也仅占有17%的市场份额, 因此, 造成了买方市场集中度低, 而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 集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买方。另一方面, 国外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积极参股铁矿石开采, 进一步强化了卖方市场的力量。

2.3 国内钢铁市场结构因素

我国钢铁行业结构分散, 集中度低下, 在与高度垄断的国外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往往处于下风, 企业间的竞争和不合作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话语权。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作为提供重要基础材料的钢铁行业必然有着快速的增长, 面对着其间存在的超额利润, 不少企业投身到炼钢的行伍, 期待从中也能淘到金沙。这一方面造成了中国钢铁产能急剧增加, 投资过剩、产能过剩的局面, 极大地拉动了国际铁矿石的需求。据统计, “十五”期间, 我国钢铁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 是2000年以前中国钢铁工业48年 (1953-2000年) 总投资的1.3倍。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超过3亿吨, 达到3.4亿吨, 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 相当于全世界的30%左右, 更为产量排名第2、3、4位国家全部产能的总和,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已经超过1亿吨。这就导致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旺盛, 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 众多的中小型钢厂的崛起很大程度上稀释了我国大型钢厂的市场份额。1992年, 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市场占有率为48%左右, 这一比例维持了十年, 从2002年开始占有率开始明显下滑, 2005年这个数字已变成了32%。而日本市场份额占有率前5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日本钢产量的75%, 欧盟的前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整个欧盟钢产量的74%, 韩国仅一个企业——浦项钢铁就占了韩国65%的市场份额。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 买方市场集中程度高, 为国际铁矿石谈判添加了筹码, 与此相反, 我国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逐年走低, 集中度低, 使我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失去了话语权。

2.4 议价机制因素

由于当前国内钢铁企业规模小, 产能集中度低, 难以形成跨国商务谈判统一的行动和步调。因此, 我国采取的是集体议价程序, 政府希望通过国家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统一规划, 加快对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淘汰整合的进度, 最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 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议价方式并不有效。

首先, 中国国有企业体制内部矛盾削弱了集体议价程序的有效性。在我国推行钢铁产业整合这一政策的进程中, 必然会有大部分的地方中小钢厂淘汰, 从而影响到地方的就业率和经济发展, 每个地方政府都希望本地企业能成为主导力量, 而不希望本地的企业被外地的企业吞并或是淘汰。因此, 在博弈的过程中, 优势地区和企业容易占据主动, 它们往往联合起来一起排斥弱势地区和群体, 而弱势地区和企业也会不甘示弱, 采取结盟的方式维护自己利益。由此所产生的派系问题使谈判人员陷入窘境, 他们不希望得罪任何一方, 从而在谈判中容易采取消极被动的方式来避免承担谈判失败的主要责任。

其次, 这种议价程序在具体谈判过程中有它的弊端。我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 政府期待我国企业同跨国垄断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风险。然而, 由于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不一致, 这些诸如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制铁的大型跨国钢铁企业较倾向于通过和铁矿石生产商达成长期供货协议, 从期货市场购买原材料。而我国缺乏大宗商品交易经验, 再加上我国企业未能预先妥善规划, 现阶段我国主要是从现货市场上购买铁矿石资源。并且, 跨国垄断企业有着很强的以时间成本为导向的价值观, 而我方在谈判进程中, 行动迟缓, 试图拖延时间以达到目的。这使得这些跨国垄断企业并没有那么大动力与我国企业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也造成了外国企业率先与供方达成铁矿石交易价格, 而我方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铁矿石涨价的因素分析, 可以看出要想中国在国际铁矿判上不再失利, 只有增强中国作为买家的综合实力。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首先, 我国政府应该为钢铁行业创造一个支持生产率提高的环境, 在某些方面 (如贸易壁垒、定价) 尽量减少政府干预, 在有些方面 (确保市场良性的竞争环境) 能扮演好积极的角色。其次, 加大国内铁矿石的勘察开发力度。我国之所以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上处处掣肘正是由于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太高。目前在我国已发现600多座矿山, 有200多座是有潜力可挖, 提高国内自产矿的供给量, 有利于减少我国的进口依存度, 增大国际谈判的筹码。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首先, 钢铁行业自身要制定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 不仅包括争取定价话语权的内容, 还要正确定位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海外资源战略蓝图。我国铁矿石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寻求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因此, 我国应培养发展一批跨国公司, 鼓励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通过与海外矿石供应商合作, 以勘察或参股等多种方式, 积极参与到海外资源的利用中去, 以提高自身实力, 同时对铁矿石资源进行一个长远的战略储备。其次, 我国钢铁行业应加强产业整合,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自身铁矿石的利用效率。纵观全球, 收购与重组一直是世界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使得钢铁企业能够在短时期内急剧扩张, 达到更大的规模效应, 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 自身技术的提高也增加了产品的价值, 如此可消化铁矿石涨价带来的附加成本。

摘要:近年来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走高, 试图探讨影响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因素。通过对近几年中国铁矿石谈判情况的分析, 发现以下4大因素影响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形成:供求因素、买卖双方实力因素、国内钢铁市场结构以及议价程序。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 我国钢铁行业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关键词: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叶檀.铁矿石定价权由内而外的争夺战[N].上海证券报, 2006-05-18.

[2]张沉, 勾新雨.中国钢铁企业接受铁矿石涨价供应商考虑明年策略[N].经济观察报, 2006-06-25.

[3]王建军.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看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紧迫性[J].商业研究, 2007, (11) .

7.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继续增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储备水平明显提升。但也要深刻认识到,未来国内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粮食供需“紧平衡”、生态资源要素约束增强、国内外市场衔接不紧密等突出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全球化秩序重建与国际分工出现新动向的时期,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和多边关系不确定性概率增大,“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迫切需要重塑粮食安全战略导向、全产业链协同思维和全球化视角。以高质量发展协调好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和确保种粮收益的关系,提高粮食供给体系质量,充分调动种粮主体的积极性;做好国人吃得饱、吃得好与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协调。以“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协同提升安全、营养、健康粮食制品供给能力。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消除全球饥饿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维护、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一、“十三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政策扶持、综合产能、加工物流、储备调节等方面系统谋划、协调跟进,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粮食支持体系越来越完善

粮食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2016年,我国全面推进“三项补贴”改革,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018年我国调整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释放价格信号来鼓励优质粮食生产。2018年在部分产粮大县试点探索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由“保成本”迈向“保收入”的关键一步。除此之外,对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田间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设施给予重点支持。与近年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一系列的补贴及价格支持措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十三五”以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物质装备、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有效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截至2019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17亿亩,较2015年增加2.95%;有效灌溉率为56.51%,较2015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为53.28%,较2015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稳保4亿亩,其中2018年建设了8000万亩,是2015年的2.88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2019年达到59.2%,较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10.0亿千瓦,虽然低于2015年的11.2亿千瓦,但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由2015年的63%上升到2019年的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高,助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2016-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均值为6.61亿吨,较“十二五”时期的6.26亿吨提高了5.53%。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2016-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值为475公斤,较“十二五”时期的460公斤提高了3.3%,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2019年,我国粮食单产达到5621公斤/公顷,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4.1%。

(三)加工与产业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粮食加工业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增速明显,2018年末,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2.3万户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1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24%;2018年,全国各类涉粮企业加工转化粮食5.5亿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3%,2020年预期提高到88%。从质量效益看,2018年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行业产值增幅分别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达到6.9%。粮食加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在专用粉、大米、玉米、植物油等加工领域的核心设备、智能化控制、综合利用设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粮食加工设备设计理念、制造水平、智能化及配套化水平都得到快速发展,从单机到成套系统、从手工到智能化,开始有计划地升级改造,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增加,2017年启动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撬动参与社会资本450多亿元,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加工企业积极联动农户发展优质粮源基地,2018年全国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源基地6700多万亩,有效带动了1200多万关联农户创业、就业,产业活力不断得到释放。

(四)收储调节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以去库存和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内容的现代仓储物流及收储轮换制度得到长足发展。物流快速增长、业态更加多样,提高了粮食流通能效。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较2015年增长31.51%;其中跨省物流量为2.3亿吨,较2015年增长39.39%。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稳步提升①。储备粮收储机制沿着“市场化+宏观调控”方向前进。“十二五”时期粮食收储的典型特点是政策性收购,特别是2014-2015年,中储粮每年收购量都在1亿吨以上,最多时年收购量约占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0%。2016年,以取消玉米临储政策为标志,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这是政策性粮食储备过渡到以去库存为主的阶段,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陆续退出政策性收购范围,政策性收购保留的水稻、小麦也在按照市场化方向增加价格弹性。

(五)初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三道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有充足的原粮储备;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满足10-15天的成品粮储备;布局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配送中心和应急储运企业。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家②。强大的应急企业加工能力,加之充足的原料储备、适度的成品粮储备,能够确保在应对疫情期间粮食供应充足③。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支持体系日益完善,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加工业快速发展,收储调节能力极大提高,应急保障体系更加成熟,为“十四五”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发展变革的5年、突破的5年,也是外部环境越发严峻的5年、闯关的5年。粮食行业既面临严峻挑战,更蕴含发展机遇,需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的攀登期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2030年我国人口峰值(14.5亿)到来之前,粮食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对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若不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至2025年,口粮消费量将增加到2.86亿吨峰值,饲用粮会持续增加④。2018年全球粮食已显现出由宽松转为趋紧的势头,饥饿问题渐趋恶化,全球仍有8.2亿多人挨饿⑤,对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带来了巨大挑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粮食安全危机的余波难以在短期平息,粮食行业既要继续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后续考验,又要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紧平衡”状态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对策。

(二)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方式的深化期

稳面积、稳产量,最终要靠稳政策、稳收益。粮食产量和种粮收益矛盾持续增加,需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切实维护好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全面提升粮食支持政策的效果,要优化支持方式,重点支持粮食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的带动力;补贴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并扩大试点范围,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积极作用。扶持政策对重点区域有所侧重,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差别化、定向化扶持政策,既要突出主产区产能优势,也要充分考虑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责任,引导非主产区更好地保护和提升粮食产能。

(三)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变革期

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深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食物消费继续升级将带来叠加效应,部分粮食供过于求与有效供给不足将继续并存。居民口粮消费会在到达峰值后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而肉蛋奶等农产品消费增长会带来饲料粮需求增加,多元化、绿色化、功能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亟需继续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解决国内优质粮源欠缺问题;重点解决粮食领域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粮食陈化等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更高质量的粮食产品供给。开拓粮食的多功能性,突出区域农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构建粮食产业品牌体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四)激活粮食产业经济活力的关键期

目前我国“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低、一体化程度弱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是“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对全产业链协同下安全、营养、健康粮食制品供给能力的需求将更为迫切;随着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引进国际先进加工、仓储等技术设备为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收储、流通等领域的深化改革为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制保障;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科技要素支撑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对“十四五”时期粮食产业带来多重红利。面对挑战,要把握机遇,强化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动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的有机衔接,稳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激活粮食产业经济活力。

(五)打造全球粮食命运共同体的机遇期

我国粮食“紧平衡”状态在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国际战略环境也将发生颠覆性变化,我国粮食市场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潜力、不可替代的市场。要继续通过国际市场的调剂作用,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有效防范化解国际市场风险。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主动为全球粮食发展搭建公共贸易平台,打造高水平国际粮食供应链,继续增强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彰显大国担当。2018年,有来自53个国家的超过1.13亿人经历了严重饥饿,亟需紧急粮食、营养和生计援助①。中国要携手世界推进粮食事业破解全球饥饿问题,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合作和输出,帮助低收入、贫困国家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三、“十四五”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判断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粮食安全既面临传统问题约束,也将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时期。在确保粮食安全的传统问题上,主要是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种粮收益持续走低,粮食产业竞争力较弱,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压力逐渐增大;粮食支持措施的市场干预程度不断加深,支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国际贸易争端风险显著增加,支持政策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这些“陈疴痼疾”的约束将会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收紧,需要持续关注。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会更加复杂。我们更要注意到,过去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掩盖了一些新的问题,粮食发展的内外部风险正在不断加深。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

1.需求结构转型给粮食供给带来新要求

从数量看,国内粮食供给充足;但从质量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优质粮食需求增大,现有粮食质量难以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品种结构性矛盾和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供给难以适应粮食需求结构转型的新变化。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尽管食物消费量不再显著提高,但高质量、高蛋白食物消费逐渐增加。2018年我国人均直接粮食消费127.2公斤,较“十三五”末期的134.5公斤,减少7.3公斤。同期猪肉消费量增加13.4%,牛肉消费量增加21%,羊肉消费量增加30.82%,禽类消费量增加7.7%,鲜瓜果消费量增加17.2%,坚果消费量增加13%。居民食物消费中粮食等主食消费量大幅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膳食结构已经从以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动植物食物消费为主,且营养搭配更加科学(周晓雨等,2018)。“十四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将达到更加富裕的水平,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胡鞍钢等,2019),食物需求结构转型将加速(武拉平,2019)。但目前国产粮食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强筋小麦的短缺非常明显,目前市场对优质小麦需求量为600万-800万吨,而国产优质强筋小麦总量为350万-450万吨。国产优质粳稻占比约为30%,优质籼稻占比约为10%(谌琴,2019)。本土研发生产的强筋小麦在品质上与国外优质麦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企业加工需要,仍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动物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速较快,将会带动国内养殖产业规模扩大、引致饲料消费持续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大对玉米、大豆等饲料作物的供应压力。目前我国豆粕生产主要来源于进口大豆加工,其中90%以上的需求依靠进口,国内大豆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且以蛋白豆为主,因此豆粕生产所需的大豆缺口非常明显。玉米产量相对稳定,但随着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种植面积明显下降(魏后凯,2020)。

2.增长动力转换与本轮经济下行带来新挑战

确保粮食安全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支持,“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力转换、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可能会改变当前的支持格局。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均在7%以下,目前增速还在继续下行,“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大概率将跌破6%(马晓河,2020),甚至在5.5%左右(祝宝良,2019)。这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各级政府向农业农村增加公共投入变得越来越困难(马晓河,2020)。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上看,虽然总量一直在增加,但增量明显下降。以粮(油)大县奖励资金为例,2019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447.86亿元,较上年增长5%;2018年比上年仅增长2.5%,大幅低于之前的增速。

201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319.2亿元、增幅为14%;而2012年为280亿元、增幅高达32.7%。粮食产业在财政创收方面属于弱势产业,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可能进一步下降。虽然国家强调要增加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但对地方而言,种粮不能带来税收,反而会加大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刚性增长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上,很容易把重点放在增加财政收入上面(魏后凯,2020)。除此之外,城镇化进程会慢于“十三五”时期,给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来困难(马晓河,2020)。对于粮食这种收益持续降低且规模经济明显的作物,如果适度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将进一步降低规模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3.国际市场频繁异动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将会加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的成本,也可能会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升级带来挑战。全球资本体系一体化过程正在分化断裂,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横行。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波诡云谲,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胡鞍钢等,2019)。美国历来娴熟于使用“粮食武器”遏制“战略竞争对手”(冯维江,201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就对中国实行包括粮食在内的全面封锁和商品禁运;1956-1962年,美国为控制老挝反对派势力,全面中断对老挝的大米援助;1965-1967年,美国因不满印度的农业、人口、汇率等政策,中断了向印度提供粮食援助的协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妄图通过不断煽动其同盟国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此举旨在降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可获得性,使我国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的难度加大。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我国需求结构升级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大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在打压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制造业。其中的生物医药、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均属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与载体,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中美贸易摩擦将使得我国在农业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农机装备的可获得性降低,阻碍粮食生产智能化、机械化、良种培育、数字农业等发展势头,可能影响粮食生产力继续提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在粮食贸易方面,中国在粮食市场开放上将面临较大压力,若美国的粮食及替代品再次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会进一步打击国内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流通渠道层面,将造成更多洋粮入市、国粮入库,最终对国内粮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内部风险逐步累积

1.稳定粮食生产的资源要素紧缺加重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过度超载为代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粮食增产、稳产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17年年末,我国耕地面积约20.23亿亩,较2012年年末减少415.8万亩,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占用。尽管采取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但新补充的耕地需要较长的熟化时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面积仅为8029.15万亩,其中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197.08万亩,占比高达64.7%,开发利用成本高。后备耕地总量中有64.3%是荒草地,12.2%是盐碱地,

8.7%是内陆滩涂,8%是裸地,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①。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耕作技术不当,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全国质量等级在4-6等的耕地面积为9.4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46.81%。在7-10等的耕地面积为4.44亿亩,占比达到21.95%,其中6等耕地面积较2014年增加约3000万亩,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除了土地资源外,水资源也对粮食生产造成制约。过去为保障粮食生产,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对粮食主产区的自然资源结构平衡带来很大影响。华北平原大粮仓每年超采地下水100亿吨,目前已超采高达1000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漏斗区,不少区域出现地面大片沉降等问题,不再适合种植粮食。产粮大省黑龙江省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利用率极低,地下水也明显超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约束也会进一步收紧,目前不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必将威胁到长远的农产品供给安全。

2.应对抗病虫害和灾害的难度增强

尽管我国水旱灾害治理获得显著成效,成灾面积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受冷冻灾害、风雹灾害影响逐渐扩大。2018年全国冷冻灾成灾面积达2805万亩,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是2017年冷冻灾成灾面积的6倍。2018年全国风雹灾成灾面积为2322万亩,较2017年增加465万亩。相比2019年,2020年全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并存。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由此带来的异常气候和极端天气将持续,加剧了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异常气候会加剧病虫害防控压力,例如2019年年末的异常强降水是非洲之角地区发生大规模沙漠蝗灾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虫害入侵态势瞬息万变、难以预料,加之传统病虫害高发,给我国稳定粮食产量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沙漠蝗来势汹汹以外,对草地贪夜蛾的影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9年入侵的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定殖,虫口密度明显增加。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发生面积在1亿亩左右,发生区域占玉米种植区面积的80%以上,并有迁入东北春玉米区的可能,“十四五”时期爆发灾害的几率非常大。过去我国在粮食病虫害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实际损失从2010年的1621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1195万吨,但近年来传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范围在逐渐扩大。境内外虫源地冬春季温度偏高,助长了害虫和病菌的繁殖,可能导致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等老病区和易感地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流行风险依然很大,气候异常带来冬春降水偏多,给两类病害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

3.粮食区域性供求失衡的局面加剧

区域供需平衡一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我国粮食区域供需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很多区域粮食自给率快速下降,一些粮食主销区产销缺口在增加,过去的产销平衡区正在退化为销区。通过测算,2000年我国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平均自给率为90.4%,到2018年仅为67.3%;粮食主销区省份的平均自给率也从2000年的51.2%下降到2018年的17.1%。从省级层面看,2000年粮食自给率维持在100%的省份有17个,至2018年下降到9个。销区省份中,浙江、福建、广东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幅度均在65%以上。在粮食生产区域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的情况下,省际间大规模调运和区域调剂成为常态。然而,主产区的集中系统和粮食需求地的分销系统还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粮食快速通达(毛学峰等,2015),流通隐患比较突出。历史经验表明,区域供求平衡短板往往会辐射发展为系统性的粮食不安全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粮食市场的较大波动,大多是在供求总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因地区间供求不平衡引发整个市场紧张(郭玮,2005)。过去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的乐观景象掩盖了粮食安全的新问题,粮食区域供需保障问题正在不断凸显,在风险挑战加大的发展新阶段,迫切要求加强区域供需保障能力、完善区域保障的制度设计。

四、“十四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与着力点

中国要适应“十四五”新形势,把握战略机遇,尊重客观国情粮情,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与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贸易大国战略地位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由粮食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

(一)高质量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要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使粮食增产从“靠耕地”转向“靠科技、靠绿色”,种粮增收从“靠产量”转向“靠质量”。

1.藏粮于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藏粮于地”关键要有足量适宜耕作的土地。要继续坚持“量质并重、保控结合”的理念,除守住耕地数量红线外,还要对照耕地不同等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6.32亿亩基础地力较高、障碍因素不明显的1-3等耕地区域,推广种养循环技术,强化生态保护;在9.47亿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今后粮食增产重点的4-6等耕地区域,重点突破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建立耕地污染预警机制;在4.44亿亩基础地力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的7-10等耕地区域,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2.藏粮于技

“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是不断创新粮食增产技术。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强粮食科技创新,确保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聚焦育种技术、智能装备技术、降耗增绿技术和信息技术四大方面,围绕生物育种核心关键技术、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提升优质粮食作物种业水平;突破绿色农药、绿色高效肥料、可降解农膜等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实现“降耗增绿”,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农机装备智能技术,推进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等方面的作用,有效降低成灾率。完善粮食科技推广体系,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将科技真正转化为粮食生产力。

3.还益于民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提高其种粮积极性的核心是提高种粮收益。通过项目示范带动社会化技术服务,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工、节种、节肥、节药、节膜等技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提高种粮收益;扩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民止损增收能力;深化粮食优质优价的政策制度设计,以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充分调动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效能储备调控能力建设

1.提升仓储管理能力

从目前我国仓储设施状况看,中央一级仓储设施比较完备先进,地方的仓储设施明显落后,有些地方的仓储设施严重老化,甚至依然沿用20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苏式仓、马步梁”;西部省份的部分国有粮仓仍靠木梯、绳索上下。在社会化仓储方面,除了少数规模性企业有成品粮存放仓库之外,大多数粮食经销商没有完备的仓储设施。要确定与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粮库,提升粮食仓储智能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优化粮食物流园区布局,建设一批集粮食仓储、加工、物流、配送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开拓一批粮食进出口物流通道和重要散粮物流节点。

2.完善区域粮食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间,要在压实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责任的基础上,明确其粮食面积底线和自给率,承担应有的粮食安全责任,降低主产区压力。把确保粮食自给的目标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相应举措,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中,严格督办地方政府抓粮完成进度,充分体现出中央粮食生产政策的要求和方向。完善跨区域供应链,不仅要在主产区建成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还要加强产销区对接,鼓励主销区在主产区异地储存、加工粮源,缓解旺季运输矛盾,提高主销区粮食供给保障的稳定性。

3.打造应急保障体系

充实成品粮应急储备,科学调整应急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网点布局,改建扩建一批规范化的粮油配送中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要在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加快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粮食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三)全产业链粮食产业经济建设

1.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引擎带动作用,加深“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融合程度,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以粮食产业园区和区域特色粮食产业为基础,依托粮食主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科学合理布局,推进粮食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食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居民膳食多元化。支持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对米糠、稻壳、碎米、饼粕等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引导粮食企业多途径探索粮油副产物循环利用,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和转化,顺应畜禽养殖发展需求,优化食品供给结构。

2.深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专业化粮食服务中心,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给、技术咨询,到产后的粮食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质检等服务,实现社会化服务环节的全覆盖。打造“一站式”社会化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3.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律立法

国家应尽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组织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配套修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支持做好相关立法,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粮食安全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高水平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

1.拓展进口来源和方式多元化

从进口结构看,粮食安全观考虑的是减少对单一大国进口的依赖,扩大进口来源国,充分利用好“朋友圈”中的资源和市场,适时在国际市场购买缺口量大的粮食品种,调节进口结构,形成长效机制。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国门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或投资粮食加工企业,与当事国形成利益共同体。

2.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

要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彰显大国担当,更好地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在确保本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培养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粮商”,为全球粮食发展搭建公共贸易平台,打造高水平国际粮食供应链,开展高层次粮食对外合作,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彰显中国力量。

五、“十四五”高水平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趋向

“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向现代化迈进。要牢固树立“坚持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指导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加强供给端管理,保持粮食总量安全,优化政策结构,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形成生产能力强、供给结构化、调控效能高、产业有活力的粮食安全新格局。

(一)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

一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我国粮价稳定、市场有序,再次彰显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正确性,为应对风险奠定了基石。保障粮食安全,要毫不松懈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指示精神,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备豫不虞,藏粮于心,将“中国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二是加快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粮食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构建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制度体系。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为抓手,建立约束性指标,强化责任监督,完善粮食安全责任体系。加快制定和修订粮食安全相关法律,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健全粮食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依法治粮。三是将粮食区域保障提升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层面。保障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共同的责任。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粮食安全战略全局观,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增加中央粮食事权和支出责任,把粮食区域保障要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分区研究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明确主产区、平衡区、主销区各自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责任和权利,主产区要多产粮,为国家粮食安全挑重担,平衡区要保障饲料用粮和稻谷小麦全口径用粮两个“基本自给”,主销区要保障一日三餐口粮消费的“完全自给”,共同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二)推动财政对粮食生产投入稳定增长

一是稳定增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粮食投入。

要加大财政支持粮食安全的投入占比,逐步改变粮食投入基数偏小、财政中粮食投入占比偏低的问题。完善财政粮食投入的管理机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靶向目标,明确各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责任,整合粮食投入资金。二是以“新基建”筑牢粮食产业设施基础。抓住当前“新基建”的重大机遇,加大对粮食领域“新基建”的投入,用于加速粮食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化建设,加大对城乡分布式冷链、智能供应链体系、规模工业化生产基地、智能化粮食存储设备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粮食产业中落地,推动粮食产业信息化发展提升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有效提高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防御、恢复和发展能力,为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进一步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机制,扩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规模,建立与商品粮挂钩的奖励机制,按理论上可调出的商品粮数量确定奖励资金体量。取消产粮大县支农项目的地方资金配套政策,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加工企业税收地方留成比例,补偿产粮大县为发展粮食生产所减少的财政税收和牺牲的部分机会收益,保障产粮大县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发展,从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主动性。

(三)创新粮食支持政策与方式

一是充分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粮食安全领域。

利用中央增发专项债的契机,将粮食产业振兴专项债列入发行支持范围,明确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支持振兴粮食产业重点领域,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冷链物流设施、资源整合与保护生态项目,加快补齐粮食产业发展短板。二是根据《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创新全产业链开发、区域整体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粮食产业振兴基金等投融资模式,建立动态调整、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粮食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社会资本稳妥有序地进入粮食产业,赋能粮食安全。

(四)进一步发挥金融保险兜底保障网作用

一是构筑补贴、保险与贷款“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体系。

建立增量补贴政策与保险、贷款调控政策的协调机制,增量补贴主要用于保险、保费补贴、粮农贷款贴息,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总结产量保险、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试点经验,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分品种、分步骤地增强保险保障力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粮食保险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经营者参保率和保险覆盖的密度和深度。综合运用粮食生产者补贴、保费补贴、贷款利息优惠等政策工具,鼓励信贷、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展投贷保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试点,推动建立粮食补贴、保险与贷款联动机制。二是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结合地区优势品种,因地制宜,创新开发针对不同产业特点适合不同地区生态情况的“保险+期货”产品,推进粮食产品期货期权上市,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范围及水平。三是支持粮食主产区政府开展农业经营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金融产品,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贷款体系,着力编织金融保险兜底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保险稳定器和减震器的功能。

(五)维护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

8.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 篇八

金立华

我国新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如何研究和解决发展中的‚现状、环境、战略、机制、政策‛等问题,使村镇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这个课题一直是村镇银行组委会年会及各级领导、专家、业内人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笔者带着这个课题,根据多年来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实践和探研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体会。

一、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研究、认知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尤其要剖析村镇银行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村镇银行经历了试点期向全面发展期两个发展阶段。从目前已组建的村镇银行情况看,总体营运情况逐步向良好方向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必然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引入农村金融市场新的竞争主体,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注入了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认知度逐步提升。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规模制约。按照‚小额、分散‛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其成本高,人力不足;放大额贷款,风险相对集中,有限的资本金,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规模小的影响,利率定价难以实现风险全覆盖,利率定高了,农民利率负担重,利率定价低了,有限的规模,不能实现较好的收益,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现象,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支农的实力。二是受信贷资金供给和市场拓展制约。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的注入,农信社从‚温饱‛中觉醒,利用经营多年的‚人多、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和人脉资源,采取授信等方式,抢占资金市场、锁定优质客户资源等方式,占领农村市场‚制高点‛。而村镇银行‚人少、经验少、客户关系少、优质客户资源少‛,这对组织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出现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主要通过主办行存放资金方式供给信贷资金,其资金成本高,贷款收益低,信贷资金风险程度与客户群体的优劣程度成正相关,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存。三是受风险管控、品种创新制约。村镇银行由于受人力资源的影响,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面,显得人力资源不足,大多数村镇银行都由主发起行派驻风险管理人员提供智力支撑,但是,由于受‚不同的信用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员工素质、不同的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一个磨合期、引导期、适应期,对风险防范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的适应性、齐全性、认同度与农信社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受结算和科技支

撑等问题制约。新开办的村镇银行受结算不通、信用卡业务滞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业务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战略不清因素制约。在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快速进入自身的‚跑道‛。上述问题,应当在研究和制订发展战略中引起关注和改进。

二、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环境问题

探研村镇银行发展战略,还须研究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通过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内外部发展环境,因势利导地研究制订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

优势分析——村镇银行具有良好的服务区域、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灵活等内部优势。首行,从良好的服务区域优势看,村镇银行‚贴近社区,贴近‘三农’‛,其服务区域广、服务对象广,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从先进的经营理念看,村镇银行为‚社区服务‛、为‚三农服务‛、‚服务创造价值‛、‚实现双赢‛等经营理念,已成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共识,这个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营机制看,建立了产权明晰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典型;同时一般由主发起行给予风险控制、产品与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建立了适合村镇银行特点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信贷、财务决策机制,其业务流程充分体现‚短、频、快‛、‚扁平化‛的优势;建立了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有利于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建立了员工用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干部任用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体现了‚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人文精神等等,与其他商业银行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好了,将会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劣势分析——一是缺乏农村金融服务经验,尤其是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层面的员工;二是生存空间狭小,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具有比较优势,村镇银行难以与之竞争。三是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主要是村镇银行员工少、网点少、结算不通等因素所致;四是核心竞争优势不强,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创新服务、贷款规模、科技支撑、客户资源、品牌效应等方面与农信社比,不占优势。

机会分析——从外部环境看: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市场放开为村镇银行的出现提供机遇;农村金融改革全面推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扶持逐步到位;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比如减免农业税收,对粮食实行直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逐步趋好,这又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

威胁分析——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村镇银行处于弱势;客户服务需求更高,经营成本高,村镇银行受

到的威肋重;在法制建设、征信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

四、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机制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应根据各村镇银行的实际,以‚公司治理、内控严密、营运安全、资本充足、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行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重点强化‚公司治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人才与科技‛四大机制建设,为村镇银行科学发展提供机制支撑。

公司治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基石。村银银行是一种新兴的银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股东结构上看,主要有主发起行和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其中主发起行控大股。这种股份制银行虽然注册资本较少,但是较其它股份制银行的公司治理更为重要。为了把村镇银行办好,应当在资本金总额、股权配置、组织架构(三会一层或两会一层)、授权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战略与方针、经营目标与规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真正按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运作,充分体现公司治理,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内控与风险管理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村镇银行内控与风险管理较其他商业银行不具有优势,主要受规模与人力、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但村镇银行现处于起步期,必须重视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安全营运,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同筹兼顾,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

风险等各类风险。因此,村镇银行应当按照‚内控优先、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应当根据业务品种、风险限额、客户对象制订业务流程;落实各业务流程控制操作规程,明确各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风险点、工作职责等,实行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尽职意识、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人才与科技支撑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活力。村镇银行要承担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其一,要培育自身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履职的热情;其次,要注意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对风险管理人才可依托主发起行人才派驻,对公司类客户经理可引进当地他行成熟的客户经理;对服务农村的营销人员,可采取招租劳务派遣人员方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村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知情、知心的服务,要按照‚风险管理专业化‛、‚营销人才本土化‛的模式,组合、优化配置村镇银行人力资源。其三,要重视科技支撑。可采取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力量、或主发起行科技入股、或派送人员去主发起行跟班培训等方式,解决村镇银行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问题。

激励与约束是村镇银行科学发展的动力。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劳动用工机制,实行全员合同制、高管及中层人员任期聘用制、一般员工持证上岗制。在工资制度上实行有绩效

考核分配机制;在内部约束上,实行问责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做好农村金融工作。

五、关于村镇银行发展政策问题的建议

我国村镇银行刚处于起步期,总体来讲,因难多、优势不优。要把我国的村镇服银行办好,需要国家、地方政策扶持,以便村镇银行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建议有关方面适度放宽或调整发展政策问题。

(一)在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二)在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我国村镇银行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

(三)在国家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金融机

构进行定向补贴。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三类金融机构支农政策的落实。笔者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同时,对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应基本同农信社一样。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同时,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上一篇:描写传统节日元宵节中考作文下一篇:中学庆祝建国66周年“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