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教学

2024-08-31

例谈数学教学(共10篇)

1.例谈数学教学 篇一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设计体现数学应用的专题课程,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作 者:凌艺国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15中学,100054 刊 名:上海中学数学 英文刊名:SCHOOL MATHEMATICS IN SHANGHAI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2.《认识垂直》教学例谈 篇二

伴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的受体,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不应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是一种深层次全方位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具体表现在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展示交流的主动性。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以生为本,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走自主内涵发展之路呢?笔者以《认识垂直》一课为例,谈如何创造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

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假如我们也能化读书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了吗?”受其思想的影响,笔者非常推崇教学游戏化,几乎每堂数学课采用游戏化教学,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直》时,笔者利用孩子们课间喜欢跳皮筋这一现象采用了游戏教学。上课时,笔者邀请两位男生和两位女生一起玩跳皮筋游戏,两位男生拉好皮筋后,两位女生跳了起来。跳了一会儿后,笔者说:“你们跳得不错,现在我们提高难度,变个花样来玩好吗?”孩子们一听,齐声说好。笔者接着说:“你们看看现在两位男生之间的橡皮筋相交吗?”“不相交啊。”两位女生异口同声说道。“说得没错,下面再请两位男生上来,四位男生分别抓住两根皮筋的一端,让两个皮筋交叉在一起,这样跳起来难度就大了。”笔者要求在两位女生跳皮筋之前观察两根皮筋的位置关系,利用量角器量出相交角度,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每跳完一次就让四位男生改变两根皮筋相交的角度,让女生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后再跳,跳了几次后问两位女生:“你们觉得相交之后的皮筋哪种角度最难跳,哪种相交角度最容易跳?” 两位女生一致认为:“两根皮筋相交角度越小越难跳,相交角度为90°时最容易跳!”接着,组织学生从游戏中抽取出的几组相交直线中共同认识了垂线,了解垂线的特征,并继续从生活中寻找垂线,学习绘画垂线。

教学游戏化使得学生兴致勃勃,参与热情高涨,学习积极主动,进步分外迅速。

奖励好行为,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更需要主动思考,以获得有效性发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方法众多,我们可以利用情感因素的刺激,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震撼,从而刺激并打开大脑思维的开关,使其积极主动思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教师的欣赏、鼓励更能促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好行为,激励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奖励好行为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亦或二者结合。克里斯?比佛尔在《全脑教学》中的“计分板激励法”和“智慧卡奖励法”给笔者启示。在教学《认识垂直》中,笔者在学生认识垂线后,组织学生学习“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和“想办法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这两个内容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自我评价发现,有一个发现自己就从信封中取出一张蓝色智慧卡或在计分板中记上1分。在巡视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竟然获得了3张以上的智慧卡。当然,在汇报过程中,笔者要求他们说出发现和证明依据,如果是不正确的发现,还是会让他撤下一张智慧卡或减掉1分,但会赞美他的进取精神,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思考。对于有与众不同发现和证明方法的学生,会额外再奖励他一张金色智慧卡,大加赞赏他的创造性发现,激励他们不断积极思考、勇敢求异思维。

奖励好行为是一种激励性刺激方式,利用学生好表现的心理,通过物质刺激或者精神鼓励持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促进他们思维不断深入。

展演式活动,促使学生主动交流

交流是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尤其注重展示交流环节,让展示交流板块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尽情散发活力、张扬个性。笔者常常采用展演式活动让学生边说边演,充分展示。

展演式活动以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有声语言、肢体动作、角色表演、绘画操作等方式将组内的学习成果合作展示,该形式的活动不仅给每个组小组员提供了参与交流的机会,还增强了学生间的集体友谊、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完成了画垂线的方法探究之后,笔者让全班交流,邀请一些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金星小组”一人汇报,两人操作演示,展示了他们利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垂线的方法;“月亮小组”组长陈述,全体组员在黑板上根据组长讲述的步骤,集体操作绘画出如何利用直尺和三角尺协同画出垂线的过程。组长眉飞色舞地讲述,组员言听计从地表演,自豪得意地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展演式活动是学生的乐园,他们最喜欢这个环节,每到这一环节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各抒己见,尽情展示交流,互相分享学习成果。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觉得课堂是好玩的,在玩的同时还会有奖励,课堂可以自由发挥,尽情表演,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3.例谈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 篇三

小学数学开放题由于具有题目条件不充分或结论不唯一等特征,其解题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因此,开放题的解题策略更加灵活多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必要的逻辑思维去得出结论,其解题过程更加关注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数学开放题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其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变。如何更好地提高数学开放题教学的实效呢?本文拟根据开放题的类型特点提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条件开放型教学策略

条件开放型开放题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条件不充分或条件有余,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条件具有多种可能性。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从众多已知条件中排除各种表象的干扰。同时要防止长期解答封闭题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其教学策略可概括为“认真审题、深刻分析、准确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

例1,习题“少年宫美术组有24人,航模组比美术组少6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美术组和航模组一共有多少人?”通过审题分析条件和问题可知:书法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为多余条件。面对多余条件,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生不受干扰,不因思维定势影响正确解题。

例2,习题 “李强有5角硬币1枚,2角硬币4枚,1角硬币8枚,他想从这些钱中拿出8角购买水笔,请问他可以怎样拿?”本题的结果就是要拿出8角钱买笔,而怎样从这些硬币中拿出8角就变成这一结果的条件,是典型的条件开放题。教学的关键在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些硬币组成8角钱有几种可能性?同时在分析各种可能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学会用枚举的方法有序分析、全面考虑、一个不漏,最后用列表的方法将分析思考的结果表示出来。

例3,习题“从58盒牛奶中拿走几盒后,余下的能够平均放在8个盘子中吗?”本题的“拿走几盒”是使余下的能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的条件。因此属于条件开放且要补充完整的题型。其解题策略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余下的能平均放在8个盘子中”,并将其转化成余下的数量可以平均分成8份这个数学模型。在学生很快想到56之后,还要启发学生思考还有无其他可能情况,培养其开放思维及勇于探索的意识。并通过本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求异性,并从中悟到拿出的盒数与“2”和“8”的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二、结论开放型教学策略

结论开放型习题,其答案不唯一是因为这类问题的条件和情境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与调控,并辅以必要的巡视、聆听、指导与纠错,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例4,习题“小明家离学校450米,小红家离学校550米,小明与小红他们两家之间大约相距多少米?”教学这道题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思考和讨论:小明、小红的家与学校这三幢建筑物可能存在怎样的空间位置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或直观空间图帮助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画图理解的基础上就能从几个角度来思考:即小明与小红的家与学校都在同一条直路上,或小明、小红的家与学校都不在一条路上。而三者都在同一条直路上又存在几种不同情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都能得出小明与小红两家之间的距离在100米到1000米之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领悟数学思考的方法和魅力。

例5,习题“把2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各是多少?”这类题型的教学策略关键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的拼摆,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能够较好地理解题意。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计算每个拼摆成的长方形周长与面积后去探索发现,并总结得出“虽然拼成的长方形面积都一样大,但它们的周长却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学生研究“用一根24厘米长的细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有上一题的教学做基础,学生有了学习与思考方法的牵引,他们通过画图分析和思考,把本题的条件转化成为已知拼成的长方形周长24厘米,并通过推导得出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12厘米。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形结合,把12分拆成“1+11、2+10、3+9、4+8、5+7、6+6”这六种情况。最后在学生计算出每个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通过这样的两道题的学习,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不断地进行对比、发现,也对学生巩固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以此方式学到的知识都是活的数学知识。

类似的还有策略型、综合型开放题的教学,其关键是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考,通过师生共同研究,集体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开放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例谈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篇四

例谈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时 云

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韩愈提倡启发兴趣、生动活泼地教学。他说:“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他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打动学生心弦。他讲的“恢笑啸歌”就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一、巧设“语言”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用特定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形成特有的情感氛围。

如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请同学们慢慢地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周围好像白茫茫的一片,大家飘飘悠悠地漫游着,忽然飘来悦耳的泉水叮咚声,眼前出现一条曲折迂回的小溪,溪水边是青青的小草,赏心悦目。小溪的尽头是一片缤纷落英的桃林,桃花争奇斗艳,实在是美极了。”这段导语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它把学生引入这一情境,既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深刻领悟世外桃源的真正含义奠定了基础。

笔者看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上《<论语>十则》时的录像,他设计了这样的“语言”情境:“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他让学生们稍微议论一会儿,接着说:“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魏书生的这个情境导入,像磁铁石一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们感到很惊奇,议论纷纷。由此,学生学习《<论语>十则》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二、巧设“操作”情境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根据初中学生思维虽然活跃但不能持久的特点,笔者经常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初中生较感兴趣的“操作”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美的陶冶,并从中汲取知识。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时,笔者就布置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风筝,第二天回来在班里进行评比。学生做的风筝各种各样,有的很有创意。同学们对彼此做的风筝进行了讨论、交流,气氛热烈。这样的“操作”情境不仅很好地导入了新课,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从中能够获得成功的愉悦。

在讲课的时候,讲到文章的精彩之处,笔者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要求能够读出形象,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有时,笔者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文字变成画面。如讲授《核舟记》时,笔者问:“桃子核做的坠子有多大呀?”学生回答说:“长五分许,横广四分。”“请同学们用纸叠一个这样大的东西。”大家叠出来了,像三分之一根粉笔那么长,高度还赶不上两支扮笔的直径。“请同学们在这上面画上一个有八个窗户的小船,五个神态各异的人,六件用具或器具,再写上三十四个字。”同学们怎么画也画不下,但古代艺术家不是画,而是刻,而且人物雕刻得形神毕备、惟妙惟肖,真可谓巧夺天工。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动手实践,自然为我国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

三、巧设“音乐”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遵从诉诸感情的原则,以主体的审美情趣为背景和内驱力。有些课文,我们可以引入音乐和图片资料,利用它们创造情境,以此来叩击学生的心扉,陶冶他们的`性情,并为老师讲读课文、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如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先播放根据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而创作的同名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音质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很好地导入了新课。再如讲授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时,笔者先播放录像片《黄河》,音乐悠扬婉转,继而呜咽悲泣,随即又铿锵高昂,犹如雷霆万钧,震撼人心;配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以及船工奋力划桨力挽狂澜的动人画面。这一审美氛围的设置,让学生进入了诗歌所特有的意境之中。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领会诗歌的主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适宜采用音乐来导入,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可以用他的激昂的《生命》交响乐来导入,《羚羊木雕》可以用婉转优美的《友谊天久地长》来导入等等。在新课教学导入时可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段落适时地使用。通过音乐的情境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情绪情感上被打动、被感染,这样,学生也就能自然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受到情感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使用“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因课而异的。教学情境创设得当,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以《示儿》为例谈古诗教学 篇五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价值的提升。

我在教古诗《示儿》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采用我们新课改模式,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课堂上放手让小老师组织指导大家,让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片断一:在了解了诗人,很好的理解了诗句的内容,并初步感受了诗中的“悲”后,学生们利用收集到的两首古诗进行补充拓展。

小老师: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还为什么而悲?

青春展示组:我们收集到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来体会,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青春组:请大家齐读,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

生2:我的眼前是居无定所的百姓,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

在了妇女的身上,到处是凄凉的哭声。

小老师: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A:悲伤

生B:悲痛

小老师:是啊,陆游这时是多么的悲痛啊。讲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再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片断二:

小老师过渡: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

生:王师的身上。

小老师:王师呢?他们在做什么?

生:我们来补充。

高峰组补充:我们来利用一首诗《题临安邸》补充说明白。高峰组:大家来读这首诗,并观察插图。

高峰组:他们在做什么?

生3:饮酒作乐。

生4: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小老师:面对这些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荀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小老师: 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评价: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

以上两个片段是学生对“悲”的拓展。使“悲”显得愈发丰满。反思:

一、找准切入口,建构文本。

在《示儿》教学中,主要抓住了一个“悲”字进行解构。选取了课外的两首古诗作为补充材料、一古诗拓古诗、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学生的感悟也丰富起来。

二、抓住情感主线、整合文本。

我们把这首诗中的“悲”拆成了很多份、如果就此打住,那么课堂中就没有的生成。诗是散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散的,我们的课堂

6.例谈古代“山水记”的教学 篇六

内容摘要:“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的极好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关键词:“山水记” 《游褒禅山记》

“记”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文体,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记”占了很重的份量。从高中到初中,先后选入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记”达到二十多篇,既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等这类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各种版本语文教材重要地位的名家名篇,也有《黄州快哉亭记》、《天目山游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等虽为名家所做,但只是在某一版本教材中偶尔一见的篇目。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记”,从内容上来看:既有山水游记,又有亭台楼记,还有杂记;从时代上看,有魏晋的、唐宋的、明清的,含盖了“记”从肇始到走向成熟,直至繁荣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但是,从所有选入中学教材的“记”来看,笔者以为《游褒禅山记》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山水游记“章法”极好的范本。如果能教好《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那么对于整个初、高中“记”的教学来说则具有沟通既往,开启未来的意义。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早年的代表作,是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山作比喻,阐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文章以叙事记游为基础,以议论为归旨,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脉络清晰,结构井然,可以说是古代“记”的代表作。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王安石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古文观止》说此文“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 “借游华山洞,发挥道学。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几句评论,话虽不多,但的确搔到了此文的痒处。

文章开头两段全是记游。第1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重在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既体现了作者的游踪,又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充分凸现了王安石作为考据家的长处。第2段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游者越深越少,再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文章中间两段集中议论。第3段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一个“叹”字承上启下。作者先托古人说事,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然后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接着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第4段可以说是上一段议论的余绪,作者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阐发“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和的求实精神。

第5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从而收束全文。

总体来看,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循理布事,把常人心智都可理解、领略的“理趣”用“记游”来表达,融记游、说理、考据、才情为一体,可以说是宋代山水“记”的典型代表,把“记”的章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要明确这一点,我们必须先来梳理一下宋代以前的山水游记。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早在先秦时代的作品之中就有发端,但是无论是《诗经》、《论语》、《楚辞》,还是其他诸子作品都不以山水为主或专写山水,而是以山水作比兴,用山水来烘托气氛;往往是以山水作背景,或以之喻德,或情景相生,来加强抒情、喻德的力量。到了汉代,才有了专写山水的文段,但是仍然没有超出以山水喻心性、比德行的范畴,山水只是德、性、情的表现手段和附庸,大概只有到了晋朝,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游记。因此,晋代是我国山水游记的肇始时期。

魏晋时代,中国文学真正进入了“自觉时代”,士大夫开始把老庄的哲学意识和诸子的伦理意识转变为“审美情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中国文人从此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他们将山水人格化,把山水看作是有生命的,从对山水的欣赏中赋予山水以情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摹写山水的散文,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等。而且这个时候,以状山水、记游踪内容特征的山水“游记”业已出现。根据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最早的山水游记当推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而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最为有名“三峡”,据说也是抄自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这些描摹山水的文章,不仅写景真切自然,而且开始在写景记事之中逐渐融入了人的情感,并且有了自己的名称“记”。但是,这个时期只是山水游记形式内容都相对简单,只是真切地“模山范水”,所以只能算是“记”的肇始时期,真正使山水游记走向成熟的是唐代的柳宗元。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可以说是继魏晋之后,在吴均和《水经注》的基础上把山水游记推向了成熟。柳宗元因改革而遭遇贬斥,心中孤愤郁积而不得舒展,便恣情于山水来排遣,所以能深入领略山水的情韵。他的山水游记无论是《小石潭记》、还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等,不仅善于勾画山水情貌,工笔描绘其眼中充满灵性的山山水水,更重要的是他借记山水来营造气氛,寄寓情怀,抒泄孤愤,寻求安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在对景物的摹写之中。他记山水精细入微,道心境与“万化冥合”,心境和情景相合,写出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气象,确立了山水游记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典型范式,把山水游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宋代,由于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文人大多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一开口便是国计民生,同时宋代学术探讨气氛兴盛,文人往往长于考据,擅长议论,再加上禅宗的广为流行,士大夫大多喜好“理趣”,这些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山水记的写作,把山水游记的章法内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到了高峰。

辨析《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或者其他诸如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我们都不难看出宋代的“记”,无论是山水游记,还是亭台楼记,往往在记游、写景之外好发议论,即表现“理趣”,而且大多是以议论国计民生为主,记游山水情韵为辅,把常人心智都能理解、甚至都可领悟的道理借记游来表现。同时,宋代的“记”在发表议论时,常常喜欢借考据来表达,借山水记游来显示“学识”,表现“理趣”。苏轼的《石钟山记》、《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陆游的《入蜀记》大抵上都属于此类。

这种“景”之中,凸现“论”,“文”之外,引入“学”的写法,使“记”在表现“理趣”时不仅避免了议论的空浮,而且使“理趣”表现自然而幽微,让人心悦诚服。这种写法直接影响了清代的桐城派古文家,他们提出的所谓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术语,或许也受了此种写法的影响,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我们分明就可看出其中的影子。

综合上面两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游褒禅山记》的章法结构是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后又一篇在形式上有创造的“记”,也是最能凸现宋代“山水记”章法的文章。当前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选型教材,而且很多版本中课文的组织也都以“主题单元”型为主,这种教材的一大缺陷就是常常让学习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教师能在适当的时候,依据合适的范本,从文学史或文章学的角度对古代章法相对定型的各种文体作以梳理,那么就可以构筑起学生心中的“森林”。就《游褒禅山记》而言,教好这篇文章的章法结构,对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记”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不仅是对初中所学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记”的总结,对以后学习或阅读诸如苏轼的《石钟山记》、费伯雄的《游黄山记》都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7.例谈数学教学 篇七

三台县芦溪中学 邓少奎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状态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究”,其教学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起点是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是打破学习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产生明显的情感共鸣,使其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领悟思维策略和方法,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探究活动中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在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点化”,使学生打开思路、拓展思维、找到探究方向,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进而实现探究活动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要讲究艺术和策略。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教师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互融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案例1在“算法语句”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个问题:编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 1 的值。这是以后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如何交换A,B的值。

学生1:输入A,输入B,然后A=B,B=A。

教师:这样做行吗?大家再想想这样真的交换了A与B的值了吗? 学生2:不可以,这样输出的都是B或A的值了。

教师:这个问题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两瓶红、黑墨水,你想交换两者,可不可以直接把黑的倒到红的瓶里,再倒回来?

学生2:不对,应先把其中一瓶倒入一个空瓶,再交换。教师:也就是说要借助空瓶才可实现交换,所以这 里也应该引进一个变量T。首先把红墨水倒入空瓶T中,再把黑墨水倒入原先装有红墨水的瓶中,最后把空瓶 T中的红墨水倒入原先装有黑墨水的瓶中,如图2所示(在黑板上画出图2)。因此上述A与B的交换问题该 如何抽象为数学符号语言?

学生:T=A,A=B,B=T(学生齐声说出了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借助生活中倒墨水的情境自然引导学生引入变量T,实现了抽象、具体再抽象的过程,从上面学生的大声且正确回答中可看出这样的设计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当学习情境来自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生活时,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即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处于学生思维水平“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2在“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在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迷团。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

上述生动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引向集合、映射说。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

(3)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 2 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3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图略),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

问题1: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吗?即计算1+2+3+„+100。

问题2:图案中,第1层到第9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99。问题3:图案中,第1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即计算1+2+3+„+n。问题4:如数列{an}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1+a2+„+an?

因此,通过四个“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

(4)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

数学“实验”使教师真正改变“传授式”的讲课方式,学生克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生对数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创设“实验式”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数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4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纸板也行)。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此时,所有同学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并开始尝试,但都失败了。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学生尝试,结果还不行。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通过实验发现,现在可以了。那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教师把三支笔排成一排,发现无法支撑住。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要添加不共线的条件。

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学生的发现而不是教师的强给,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强烈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主动的、自觉地加入到问题的发现、探索之中,符合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认知规律。

(5)创设“数学史”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案例5在“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以下史情:

美国历史上至今已有42位总统,其中第11任的波尔克和第29任的哈定生日都是11月2日,还有亚当斯、杰斐逊、门罗三位总统都死于7月4日,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很正常的现象呢?

究竟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的展开本节课的教学。(6)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案例6在“复数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

问题:已知,求的值,学生感到很容易,很快计算出,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教学实践表明,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探索发现意识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的循环和矛盾中不断强化,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观念冲突”,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数学观。

3.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情境的情感性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在启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教学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卷入度的目的。案例

1、案例2和案例5都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学教学与学生更贴近,减少了陌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情境的适宜性

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的特征,要与学生的智力和水平相适宜,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案例3的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3)问题情境的探究性

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此,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案例4通过五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规律,体会成功的喜悦。

(4)问题情境的简约性

设计的问题情境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问题是学生内心真实存在的,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案例5与案例6,寥寥几句话就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指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又揭示了数学的本质。正应了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

(5)问题情境的发展性

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案例

1、案例

3、案例4和案例6都吻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8.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篇八

摘要: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渗透,循环推进。最重要的是开放不等于自流,要体现有效。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协作、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积极、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效。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并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协作、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积极、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效。

一、由“单一引入”开放为“情境互动”

数学问题的引入有着丰富的内含,应避免“单一”引入的方式,创设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黑板上有两幅画还没来得及擦掉,我想请两位同学每人擦一幅,比一比看谁先擦完。(课前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面积差距比较大的两幅图画。)

结果是擦面积比较小的同学先擦完,老师宣布该同学获得胜利。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师:你们对刚才的比赛结果有什么意见吗? 生:不公平,两幅图画不一样大。

师:我还真忽略了这一点,两幅画的大小不同,对比赛结果有影响?有什么影响,你能分析一下吗?

又如:教学《认识几十几》时,模仿幸运52猜价格的形式,进行数学游戏活动。

师:老师心里有个两位数,你们能猜出是多少吗?生:70。师:大了。生 :66。师:大了。生:49。师:小了。„„

二、由“文本描述”开放为“生活实践”

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学习内容,是为教学提供的一条线索。实际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编,以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小票反映出来的信息吗?(课前安排学生收集自家超市购物小票)

生:介绍所购物品的名称,单价,购买的日期等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枝钢笔和一本笔记本共用多少钱? 生2:一盒牙膏比一块香皂多用多少钱? „„

师:你能通过计算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这样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阅读理解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问题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又如:教学简便计算320-98 教师描述购物场景:小丽带320元钱去超市买一件上衣,上衣标价为98元,小丽会怎么付钱?

生1:直接付98元。

生2:小丽付100元,让售货员找零。师: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给小丽? 生:找回2元 钱。

师:小丽钱包里的钱数是怎么变化的?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20-98=320-100+2=220+2=222元。

三、由“忠实执行”开放为“精彩生成”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进行之前的一种预设,不可能把教学中出现的情况一一预测正确。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智慧生成,创生出新方案。

例如:教学《加减法简便计算》

3475-1999 =3475-2000+1 =1476

师: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999看成2000,多减1,要加1。

师:你能想出相似的式子吗? 生:1111-303。教师板书:1111-303 板书好之后,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这题与所教的例题:-1999是有区别的,学生会受其影响,形成定势。但又马上一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1111-303。请一生板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板演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14 师:你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生1:我先把303看成是300,多减3要加3,结果就是814。生2:我觉得应该等于808。

“是808!”、“是814。”教室里一片争论。师:你们自己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3475

生3:是808!我是竖式计算算出来的。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4:我是这样想的。1111-303,先减300,比原先303少减3,所以还要再减3。”式子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08 师:为什么两道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太一样?

生5:例题的减数1999比2000小,而我们这题的减数303比300大。师:是不一样,那在简便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生6:把减数1999看成2000时,多减了1所以要加1;把减数303看成300时,少减了3所以还要再减去3。

四、由“一问一答”开放为“自问自探”

课堂上常出现“一问一答”型师生交流方式,枯燥而低效,只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学习更生动有效。

例如:教学《整数加减法》

师:观察主题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鱼缸图)生:红金鱼24条,黑金鱼10条,黄金鱼6条。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多少条? 生2: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多少条? 生3:三种金鱼一共多少条?

生4:哪种金鱼最多?比最少的多多少? „„

师: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分别列式解决。又如:教学《比例》单元中的一道练习题

教师出示: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混凝土。师: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生1:水泥份数与沙子份数的比是2:3。生2:沙子占石子的五分之三。

师:你能补充了一个条件来进行计算吗?

生3:要配制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生4:有60吨沙子,需要配多少吨水泥? 生5:有30吨石子,配用多少吨沙子?

生6:有石子、水泥、沙子各30吨,能正好全部配用完吗?如果水泥正好用完,沙子够不够?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比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更全面,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思考也更深入。

五、由“学科分隔”开放为“课程整合”

把各学科进行综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使数学学习更丰富多彩。

例如:教学《复习数的整除》

师:谁来说说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点?

生: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是奇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师:2既是什么数,又是什么数? 生:2既质数又是偶数。

师:你还能用学过的关联词造句吗? 生1: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生2:一个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生3: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在复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同时,又巩固了对“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是„不是„、不是„就是„”等关联词的理解。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渗透,循环推进。最重要的是开放不等于自流,要体现有效。因为开放,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预先设计的问题更难把握,这对于

9.余映潮教学语言艺术例谈 篇九

内容摘要:余映潮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其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堪称我国语文教育百花园的一朵奇葩。本文以“建议你这样——《散步》教学实录”为例,对教学过程中的过渡、教授、点评以及小结四个方面的语言进行分析,展现其精湛的教学语言艺术。

关键词:余映潮 教学语言艺术 《散步》

余映潮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其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堪称我国语文教育百花园的一朵奇葩。漫步在余老师精心营造的课堂语言之中,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这里有巧妙自然的过渡,有凝练精确的板块小结,有细腻深入的教学讲解,还有让人信服的点评。下面以“建议你这样——《散步》教学实录”为例,谈谈余老师精湛的教学语言艺术。

一.过渡:言之有序

板块式教学模式是余老师的独创,也是他教学艺术的最大特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板块式教学语言的过渡,成为了他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散步》中“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建议你这样品味语言”这三个富有诗意的板块,既体现了每个板块的特色,也体现了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有序性,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始终,流畅自然。

其次,余老师还通过巧妙的过渡性语句,提出相应板块的问题,让学生自觉地展开学习。如:“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看似建议性语句,其实是余老师语言的精髓之处。学生在创设的宽松氛围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主动性,通过理解、品味来达到对课文的掌握。

除此之前,在余老师的课堂上,也会发现一些平实的过渡性语句,比如说“我们开始第一项阅读活动„„”“这一个环节我们就进行到这儿。下面我们进入„„”“这个环节,我们就学习到这。下面„„”这样简单性的过渡句,照顾到了各个环节的连贯性,也顺理成章的过渡到下个环节,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利用时间,让课堂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二.讲授:言之有导

讲授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还得依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余老师是这样带着学生进入“朗读课文”的模块中的:

师:老师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第一步,你是作者,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因此这个时候的朗读应该是带点微笑,好像在欣赏《散步》,我自己写出的《散步》,我要朗读它,我要修改它——作者在修改自己的文章。

好吧,按照老师的建议,各自开始用中速大声地、深情地朗读,开始——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开始大声地、深情地朗诵)

师:好,再来读,(大屏幕显示)“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角色都集中在波澜里面。哪里是波澜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这个故事就是开始了„„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一部分就是故事中的波澜。

好,开始吧,你就是这个几个角色,孩子是孩子的语调,“我”是“我”的语调,妈妈是妈妈的语调,好,开始读起来!(学生按老师要求读起来)师:好,再来读: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大屏幕显示)“好像你是带着深深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先酝酿一下感情,过一会儿哪几位起来,带着你的感觉来读这一段,好像你是在给人家作示范一样。

(学生按老师要求读起来)师:好吧,哪几位给咱们作示范朗读,这个时候你就是小老师了,请举手。好,请你!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来看,余老师是在给学生进行导“读”,用他的话来说应该是“美读”。他认为“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中所进行的朗读,一定是诗意的朗读。”余老师细腻的语言化指导,教会了学生怎么读,读出怎么样的味道。学生不仅能够读出作品所带有的淡淡的诗味,同时语言各方面的技能训练都得到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仅是给学生行为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余老师这种引导行为,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像这样的指导不止一处地出现,在品味语言板块中,也渗透着这种教学语言艺术。在此不一一列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实用的技能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方能在实践中受益。

三.点评:言之有拨

如何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东西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余老师来说,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激励性鼓励,比如“真好”,“对,很好”,“是啊”等等这些肯定性的词句。更重要的是,他会在学生的思路的基础上继续点拨,提升主题,达到教学效果。品味语言板块有这么一段:

生4:我找的是第7节的“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表现了母亲一开始没有听从“我”的话是因为非常喜欢小孙儿,“摸摸孙儿的小脑瓜”中的“摸摸”也表现出母亲对小孙儿的疼爱。还有,这个“吧”字,写出了母亲的语气,整句话表现出一家人亲情的温暖。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很漂亮的细节,作者说——妈妈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但是作者说:走大路!妈妈这个时候没有听他的话了,说“还是走小路吧”。——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温柔的,同时她对小孩也是非常关爱的。所以这个细节也是很有意思的。

生5:我找的是第6节的那一句“一霎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一家人负有很大的责任,就是让全家人都开心地度过每一天,所以,这一句话就体现了他责任重大。

师:是啊,责任重大!作为中年人来讲,沉重的责任必须背负!中年人一定要背负起自己的责任!那么亲情也好,真情也好,责任感也好,在这篇文章里表现的就是两个成熟的生命——他和他的妻子,一定要呵护好下一代同时要非常好地善待上一代。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余老师的语言既注重了学生“文本意识”——爱和责任,也关注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呵护下一代,善待上一代。余老师在点评中,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爱”“责任”“善待”。“点”中有“评”,“评”中有“拨”,“拨”中传“意”,这种点评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汲取。

四.小结:言之有力

板块式的教学,就有板块式的小结。他用精妙的语言,总结每个小结的内容。第一板块理解文意中,余老师建议“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在老师相机点拨后,学生们一个个争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这一个世界的分量”,“生活之美”,“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小路亲情”等等,最后他给了一个总结:“你们看,我们都这样理解了文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单、明确、有情味,还有画面感,有故事感,所以这一个课文标题是拟得特别漂亮的。”这样小结,既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示范性答案,也做到了教学中“收”与“放”结合。

第三板块中,余老师对于品味文章语言给出了一个方法上的指导,重点关注“句子”,品味其“造型美”,“情趣美”,“蕴意美”。结语他说道:“所以读这样的文章我们就感受到了语言美。同时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这样美的人,这样美的事,这样美的意味要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板块的小结也是这一节课的结语,语言概括而有力,完美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余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引领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提高。平实中见绮丽,美读中品诗意,收放中显升华。这样的教学语言艺术,值得我们去借鉴。

参考资料:

10.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例谈 篇十

● 孙万芬

俗话说,教无定法,然而教又要得法。英语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为传统的是讲授法和演示法,它们在英语教学中至今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作用,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的五种英语教学法更有利于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它们分别是相互批改订正法、栩栩如生的视觉材料运用法,泛读与精读结合法,背对背的默写过关法以及口头辩论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五种常见的有效的英语教学法,不但能快速高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而且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情境、富有情趣,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互动频繁。通过努力,师生共同构建了自主、高效、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

一、相互批改订正法

相互批改订正法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的作业后,由教师统一组织,学生相互间互换作业,并找出相应的错误,同时又能独立自主地订正作业的方法。学生的书面表达、听写、时态填空及其他练习,都能使用这种方法。在批改订正中,学生动脑找出错误,动手纠正错误,动口说出理由,这就锻炼他们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和思维纠错能力,让学生成绩在纠错中得到提高。但是基于学生基础的差别,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给予指导。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结成对子,让优等生体验到做小老师及教学相长的乐趣,让基础薄弱的同学尝试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兴趣,调动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能优化学习效果,提高有效教学的目标达成率。我想这种教学法尤其适应我们的农村中学,因为我们农村中学的班级学生数较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很不均衡。如果让任课教师一个一个的去批改,肯定是耗时多效率低,事倍功半。农村教师不妨用这种教学法,尝试摸索出一条省时、高效的英语教学之路。

二、视觉材料运用法

栩栩如生的视觉材料本身就非常鲜明生动,形象直观,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同时我们教师运用和寻找起这些材料来又很便捷。

视觉材料通常和可见可视的东西相联系,常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它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电影、图片、卡通画和海报等都是很有用的视觉材料,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举例说明,当我们在教有关慈善活动的话题时,我们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有关地震的短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感受地震的悲惨剧烈、感受救护人员的勇敢无私,感受灾民的孤助无望。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谈谈他们的感受,并思考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为灾区做些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应该如何为慈善事业做些事情,如向灾区的小朋友捐书、捐零花钱,做慈善义演等。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当自然灾害来临时的救护常识。

我想这些可视材料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能更加专注于所学的内容,并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这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听说技巧,挖掘学生深层潜能,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泛读与精读结合法

泛读是指快速浏览文章获得主要信息,最大限度地认识词汇,领会文章的中心意思,并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阅读方法。精读是指细读课文获得更加精确的信息,弄清文章中的情节冲突,任务描写,对文章中最好的章段、句、片段要反复咀嚼,慢慢品味,汲取精华的阅读方法。我认为它们是阅读课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技巧。例如,我们教每个单元的“Reading”时,我们就能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让学生做泛读来回答像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来做精读,来回答像“谁”、“何时”、“何

地”、“为什么”、“怎么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讲解起来也比较轻松,更重要的是这能更好地瞄准中考,做到有的放矢。中考中有大量的阅读理解,通常占40分左右,想要获得高分,我们就必须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这种方法还用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背对背默写法

背对背的默写是指一种小测试的形式,它形式简单、操作方便、反馈及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默写教师所报的内容,同时禁止他们相互抄袭或偷看课本,独立完成。通常在刚上课时,我们采用这种背对背的默写方式,内容可以是最近才学的生词、词组或者重要的句型,这种方法是我们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最常见、最有效的形式,通常分为四步:首先是教师根据上节课或上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准备好默写的内容;其次是实施默写,采取老师报或课代表报的形式;三是批改,可以采取教师改或学生互改的方式完成;四是抓好反馈和纠正,教者要在第一时间掌握默写情况,反馈给学生,并要求纠正,对重要而易错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或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还要落实跟踪、督查的措施,以便他们彻底掌握这些内容,背对背默写法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尤其对比较懒惰的学生更为实用。总之,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口头辩论法

口头辩论是指关于一个话题的讨论,通常在每一个单元结束时进行,它能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大声讲话并用英语思辨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个主题,或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让他们自己选择。确定好话题之后,我们再把学生分成甲、乙两方,然后让学生熟悉材料,了解讨论内容,明确所扮演的角色和小组讨论的任务,并独立思考。最后让双方代表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证据,让双方都有展示口才的机会,这必将是一场紧张又热烈,兴奋又激动的唇舌之战,它能使学生们保持高涨的情绪,跃跃欲试的举止。通过自由的辩论活动,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紧张的氛围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说服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终教师根据辩论的总体情况、相关问题的优缺点加以分析,作出总结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要求。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而且它又能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交际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果我们教师能灵活运用这五种常见的有效的英语教学法,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个人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上一篇:GRE词汇量增长5个提速技巧下一篇: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的启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