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2024-12-21

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9篇)

1.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一

2014年广州小升初素质检测试题

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六页,三大部分,七大题。时间:80分钟,总分:120分。

2、请考生在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

3、请用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区小学六年 班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台湾陆地总面积3598976公顷,读作()公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记作()万公顷。

2、()%= 3:4 =24

=()÷12 =()(填小数)

3、北京至广州的特快列车,2009年7月1日21:30始发,7月3日20:58到达,全程运行时间是()。

4、24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使两个比的比值等于比例式是()。

5、一部公交车上,老年乘客的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3,这个4112,学生人数约占,其他男壮年人数约占,1243

2,那么超过15问车上()人数最少。如果车上的座位数约是乘客总数的让座,就会有老年乘客站着。的人不

6、一项工程甲单独做6天完成,乙单独做9天完成,甲乙合作()天完成这项工程。

7、把一块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体木块,这两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比原来大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平方厘米。

8、珥陵中心校图书馆门厅有5根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柱子,这些柱子的周长是6.28米、高4米,要把它们全部刷上油漆,油漆部分的总面积是()平方米。

9、某化肥厂,今年一、二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的3,二、三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5的75%,二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的()。

10、某人耕地,晴天每天耕20亩,雨天每天只耕12亩,他一连几天耕了112亩,平均每天耕14亩,那么这几天中雨天有()天。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

1、含有约数2的自然数一定不是质数。()

2、用12.56分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的是圆。()

3、李师傅做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如果再做2个合格零件,那么合格率就达到了97%。()

4、100增加20%后,再减少20%,所得的数与原数相等。()

5、盐水中有2克盐和98克水,如果再加2克盐,盐占盐水的4%。()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

1、将一个圆锥形铁块重新铸造成一块跟原来底面直径一样的圆柱,它的高变成了原来的()

A、11B、C、60%D、25% 232、两个数相除,商50余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所得的商和余数是

()。

A、商5余3B、商50余3C、商5余30D、商50余303、两个()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等底等高C、完全相同D、周长相等

4、从甲堆煤中取出2给乙堆,则两堆煤相等,原来甲、乙两堆重量的比是()。7

A、7:5B、7:2C、7:3D、9:75、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正方形D、梯形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8分)

2007-619=5÷0.01=0.46×10=

4

2、求未知数x:(12分)11 43233356÷2%=5510202

40.8x8.527x0.75x1.6123、怎样简便怎样算:(16分)123::x 354

81.219171138713813

191121618.83.8 206203

3五、应用题(6+7+7+7+7=34分)

1、西山村去年种水稻400公顷,今年种水稻公顷数是去年的140%,今年种水稻多少公顷?

2、大华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4.5天,平均每天做72套,剩下的要在4天里做完,平

均每天应做多少套?

3、一个高5厘米的直圆柱,它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4、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2小时,这时,快车离乙地还有250千米,慢车离甲地还有350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5、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5的比是5:6,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

附加题:

1、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12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去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飞?

2、有依次排列的三个数:3,9,8。对任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的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操作后也可以产生一个新的数串:3,3,6,3,9,-10,-1,9,8。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问数串3,9,8开始操作第一百零一次之后所产生的那个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答案卷)

一、填空

1、三百五十九万八千九百七十六360万2、753290.753、47时28分4、1,2,3,4,6,8,12,243:4=6:85、老年乘客1/206、18/5或3.67、408、125.69、7/2010、66、判断

×√×××

7、选择

BBCCD8、计算1、13885004.67/123.621/323002、3041.63/53、79,22/131/6149、应用题1、5602、843、62.84、8005、60

附加题1、40002、525

2.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二

一、制订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1. 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 将其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 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 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 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 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 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 这对学生理解知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 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 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 从而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二、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 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 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 有许多教师开始采用同位讨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等形式, 但在应用时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只重形式, 不注意实际效果。例如, 前后四人组大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随机组合而成;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充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没有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没有做到让他们畅所欲言, 没有使每个学生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的讲为主, 教师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 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 机械重复地练。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些弊端提出的, 它强调教育要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三

【摘要】介绍了英国高中课程数学科目的考试要求及其重要性,列举了数学科目四个单元(含纯数学1、纯数学3、力学1和概率与统计学1)的考试内容,分析了2014年夏季数学考试部分真题的关键英语词句,总结了数学考试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最后对准备留学英联邦国家需要具备的英语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国高中课程 数学专业英语 留学 英语素质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est requiremen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mathematics of 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lists four units (pure mathematics 1,pure mathematics 3,Mechanics 1 an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1) content of the examination,analyzes the English keywords in the summer of 2014 mathematics examinations,summarizes the common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mathematics examinations,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English requirements to prepare going abroad foreign Common wealth countries.

【Keywords】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Mathematical English Vocabularies; Going abroad; English qualities

一、背景介绍

英国高中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A-level课程,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A-level学校有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国际预科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等。通常,留学英联邦国家的大学只需要提供三门A-level的成绩和雅思考试的成绩。而A-level课程体系中数学可选修两门。中国高中生的数学能力普遍比西方学生强,因此选择A-level数学就意味着一只脚已踏入了世界一流大学之门。

二、A-level数学考试

A-level数学科目考试代号为9709,包含四个单元:纯数学(Pure Mathematics)1、纯数学(Pure Mathematics)3、力学(Mechanics)1和概率与统计学(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1。这一部分先介绍每个单元的考试内容,然后分析2014年夏季的部分考试真题,最后列出数学考试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

1.单元考试内容。纯数学(Pure Mathematics)1包含:二次方程(Quadratics)、函数(Functions)、坐标几何(Coordinate geometry)、弧度制(Circular measure)、三角函数(Trigonometry)、向量(Vectors)、数列(Series)、导数(Differentiation)和积分(Integration);纯数学(Pure Mathematics)3包含:代数(Algebra)、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Logarithmic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方程的数值解(Numerical solution of equations)、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和复数(Complex numbers);力学(Mechanics)1包含:力与平衡(Forces and equilibrium)、直线运动学(Kinematics of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牛顿运动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和能量、做功与功率(Energy,work and power);概率与统计学(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1包含:数据表示(Representation of data)、置換与组合(Permutations and combinations)、概率(Probability)、离散随机变量(Discrete random variables)和正态分布(The normal distribution)。

2.数学2014年夏季部分真题分析。

Example 1(S14_9709_qp_13) A function f is such thatfor 0≤x≤6.

(i)Find an expression for f '(x) and use your result to explain why f has an inverse.

(ii)Find an expression for f -1(x),and state the domain and range of f -1.

中国考生多数在回答第一问存在困难。这并不是要求从语言上回答为什么 f 是可逆的,而是要通过f ' 的正负来判断 f 的单调性,进而证明 f 是一个1-1映射。

Example 2(S14_9709_qp_33) The diagram shows the curve for ,and its maximum point M.

(i)Using the substitution ,find the exact value of the area of the shaded region bounded by the curve and the axes.

(ii)Find the x-coordinate of M,giving your answer correct to 3 decimal places.

中国考生在第一问容易犯错误,利用计算器计算并给出带小数点的结果。原因在于没有理解题目的要求“Find an exact value”,这是要求“给出完全精确的答案”。

Example 3(S14_9709_qp_43) A smooth inclined plane of length 160cm is fixed with one end at a height of 40cm above the other end,which is on horizontal ground. Particles P and Q,of masses 0.76 kg and 0.49 kg respectively,are attached to the ends of a light inextensible string which passes over a small smooth pulley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plane. Particle P is held at rest on the same line of greatest slope as the pulley and Q hangs vertically below the pulley at a height of 30 cm above the ground (see diagram). P is released from rest. It starts to move up the plane and does not reach the pulley. Find

(i)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rticles and the tension in the string before Q reaches the ground,

(ii)The speed with which Q reaches the ground,

(iii)The total distance travelled by before it comes to instantaneous rest.

力学的考试题目普遍信息量大,不容易读懂题意。尤其是第三问,难度在于 落地以后,所受的牵引力改变了,进而加速度也改变了。因此,理解几处关键用语“released from rest”,“move up the plane and does not reach the pully”,“before it comes to instantaneous rest” 是求解这道题的关键。

Example 4(S14_9709_qp_63) Nine cards are numbered 1,2,2,3,3,4,6,6,6.

(i)All nine cards are placed in a line,making a 9-digit number. Find how many different 9-digit numbers can be made in this way

(a)If the even digits are all together,

(b)If the first and last digits are both odd.

(ii)Three of the nine cards are chosen and placed in a line,making a 3-digit number. Find how many different numbers can be made in this way

(a)If there are no repeated digits,

(b)If the number is between 200 and 300.

這道题涉及排列组合的专业术语,考生必须对相关的专业名词用语熟练掌握,比如“the even digits are all together”,“the first and last digits are both odd”,“three of the nine cards are chosen”.

3 常用的数学专业英语词汇[1-4]

数学考试专业英语常用词汇

a light inextensible stringequilibriumpulley

accelerationexclusive eventsquadratic inequalities

additionexpectationquadratic polynomial

angleforcequotient

arc lengthfrictional componentradian

Argand diagramgeometric progressionrange

argumentgradientreal part

arithmetic progression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remainder

arrangementhistogramsscalar product

binomial distributionimaginary partsector area

box-and-whisker plotsindependent eventsstandard deviation

chain ruleintegrationstationary point

combinationinverse functionstem-and-leaf diagrams

composition of functionskinetic energysubtraction

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limiting equilibriumthe factor theorem

conjugatelimiting frictionthe interquartile range

contact forcelinear inequalitiesthe normal distribution

continuous random variablemedian valuethe quartiles

convergencemodulusthe remainder theorem

conversation of energymultiplicationtrapezium rule

coordinateNewton's third lawtrigonometry

cumulative frequency graphsnormal componentunit vector

decompositionnumeratorvariance

denominatorone-one functionvector

differentiationparallelvelocity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permutationvolume of revolution

discriminantperpendicular

displacementposition vector

displacement vectorprobability

domain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table

三、出国留学英语素质分析

近年来,留学英联邦国家逐渐成为热点。中国考生多数会选择两门数学和一门化学或者物理课程。由第二部分的总结,我们更加应该重视专业英语素质的培养,正确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關键。和数学类似,考生可以总结化学和物理专业英语词汇,帮助迅速读懂题意。另外,就是雅思英语考试的准备和文书(personnel statement)的写作。如果能够针对这几方面努力准备,定能成功留学英联邦。

参考文献:

[1]Neill H,Neill D Q A H,Quadling D.Pure Mathematics 1 (Internationa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0.

[2]Neill H,Neill D Q A H,Quadling D.Pure Mathematics 2&3 (Internationa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0.

[3]Quadling D A.Mechanics 1 (Internationa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0.

[4]Steve Dobbs,Jane Miller Statistics 1 (Internationa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0.

4.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四

(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从频率上看,()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A:2 B:3 C:4 D:5

2、”鸿鹄之志”最早出现在()A:《论语》 B:《战国策》 C:《史记》 D:《资治通鉴》

3、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学者是____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维多里诺

4、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由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5、以清楚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____ 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D:合理进行复习

6、”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哪些特点__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

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7、个性的调节系统以____为核心。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自我意识

8、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__。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0、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A:家长的职业类别 B:家长的期望水平C:家长的文化程度 D:家庭的自然结构 E:家庭的气氛

11、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__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2、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 A.学生和教师的基本心理规律

B.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C.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D.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14、2013年单项选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这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15、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6、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单、灵活,以__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师思想

17、《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E:重视个别差异

18、决定教育目的的是()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19、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20、关于教育评价,下面所列举的现象中不正当的做法是 A:评价应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

B:评价的方法应与被评价的对象相适应、相匹配

C:评价的标准与被评价的对象可以不存在直接的、理性的联系 D:各评价标准应是内在连贯的,并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

21、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人期

22、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叩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23、智慧的最高表现是()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概括思维

24、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第一名被称为解元的是下列哪一级考试?()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25、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这是()A:道尔顿制 B:班级上课制 C:大班教学制 D:小班教学制

26、对诗歌进行评论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A:娱乐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2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活动

B:人类社会的活动 C:人类自发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8、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其中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属于____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一般内驱力

2、采用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他们在一个月后的结果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大致相等,这表明测验的较高。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相关度

3、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__。A.经验类化说 B.关系转换说 C.共同要素说 D.认知结构论

4、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A: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5、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6、教学策略的类型有()。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7、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8、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要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补修”,这句话所要强调的是____ A:要集中复习

B: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C:要过度复习D:要及时复习E:要分散复习

9、发生在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0、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__。A.制定主体不同 B.执行方式不同 C.规范效力不同

D.调整和适用范围不同 E.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11、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A:只有I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I和Ⅱ

1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__。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1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__。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14、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__聘任。A.国 家教育部 B.省级教委

C.地市一级教育局 D.县级教育局

1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6、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17、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____ 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 B:知识分组,能力分组 C:年龄分组,性别分组 D:学科分组,兴趣分组

18、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__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19、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__。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20、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A.结构化 B.一体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

2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22、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A.研究方案 B.教育调查报告 C.教育叙事 D.选题报告

23、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课堂气氛?()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输出

2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教师的。A:职业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思想政治素质 D:教育理论素质

2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__划分课的种类。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26、对诗歌进行评论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A:娱乐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2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活动 B:人类社会的活动 C:人类自发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5.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__ A.理性的惧怕 B.原因不明的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的惧怕

2、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____ A:理解 B:直观 C:感性概括 D:理性概括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____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4、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鲁姆  B.奥苏贝尔  C.杜威  D.布鲁纳

5、Tim will call me as soon as____ hemy package. A:receive B:will receive C:received D:receives

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__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

7、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A:发展性 B:针对性 C:普及性 D:全面性

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__之分。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__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0、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哪一个报告为标志的__。A.《终身教育导论》 B.《终身教育一21世纪的教育改革》 C.《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 D.《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1、根据联言命题的性质,不属于联言推理的有效式的是()A:合成式 B:肯定式 C:分解式 D:否定式

12、学习策略的核心是()。A.计划性 B.规则 C.方法 D.监控

13、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坚定性评价

14、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人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我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5、正常的中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A:连续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6、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1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是由谁提出的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18、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O0点,小强在广州给在古巴哈瓦那(哈瓦那在北美洲,与北京时差为一13小时)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19、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A:练习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读书指导法

20、童话____塑造了一个永葆童真、拒绝长大的人物形象,因此该童话也被翻译为《永不长大的孩子》。A:《长袜子皮皮》 B:《骑鹅旅行记》 C:《彼得?潘》 D:《木偶奇遇记》

21、在众多的教育目的论中,对我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是。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E:重视个别差异

22、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是()A:自我成就感 B:自信心

C:自我效能感 D:自我强化

23、”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2、小学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__。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3、是国家为公民进入教师行业设置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具备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方可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4、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 A.分析问题阶段 B.提出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5、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 A: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B: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C: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D:形成实体化的教育

6、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__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7、、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E:《五经》

8、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9、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高度发展便合并成____ A:道德信念 B:道德情操 C:道德品质 D:道德行为

10、培养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1、默认情况下,在Excel单元格中靠左对齐的数据为。A:文本 B:数值 C:日期 D:时间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 A:自动教学机 B:程序教学机器 C:电影和电视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3、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 A.主体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E.有效的监控原则

1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讨论法

15、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这是____ A:倒摄抑制 B:衰退抑制 C:同类抑制 D:前摄抑制

1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应。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17、训练班级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A:小组 B:班集体 C:年级 D:少先队

1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A:文饰 B:转移 C:投射 D:幻想

19、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__。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B.调节与幅合

C.感觉通道的性质

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 20、展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的叫____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

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要注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_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

6.小学数学素质考试题 篇六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营利服务的规定

2.小学教师王某劝退了两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李某的做法是()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力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某小学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学校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该规定()

A.合法,体现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利

B.合法,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权

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 4.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破了小刚家的玻璃。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

B.小明的监护人

C.小明

D.杨某

5.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的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是()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违反了学生的自由言论权 6.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某小学规定语文老师不得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文。该晓得做法()

A.正确,学校有权利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

C.不正确,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利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加强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

B.规范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

C.建立依法办学的学校制度

D.转变政府只能和简政放权

8.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了减轻中小学课业的负担,可以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修改课程方案

B.调整教材内容

C.改进教学方法

D.减少考试次数 9.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定私自招收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这一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名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与补贴

B.予以表彰

C.进行奖励

D.提高津贴

11.某学生小张在暑假期间擅自翻越学校围墙,导致右腿摔伤。对于小张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学校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12.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A.刘某的监护人 B.当地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当地人民政府

13.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B.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

C.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行政调解

14.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的申诉机构是()

A.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5.“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16.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B.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17.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争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A.复议和诉讼

B.复议和仲裁

C.申诉和诉讼

D.申诉和仲裁

18.因经营不善,某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多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A.学校

B.校长

C.校办产业

D.政府

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立的我国基本教育制度?()

A.学业证书制度

B.教育考试制度

C.教育督导制度

D.教师培训制度

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包括推行()

A.分层教学

B.导生制

C.走班制

D.学分制

2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教育和保护结合 C.儿童权利优先

D.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2.暑假期间,小学生王某和李某相约在学校打篮球。在争抢过程中,王某不慎将李某撞到在地,导致李某小腿骨折。对于李某所受伤害,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A.王某本人

B.学校

C.李某的监护人

D.王某的监护人

23.五年级学生陈某逃课去网吧上网,学校得知消息后应当()

A.及时与陈某的父母取得联系

B.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C.向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取得联系

D.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情况

24.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 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 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D.侵犯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落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

A.临时监护责任

B.委托监护责任

C.教育管理责任

D.收留抚养责任

26.教师方某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A.行政处分或聘解

B.行政警告或拘留

C.行政强制或拘留

D.行政处罚或解聘

2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师范院校为主体,校本培训为辅

B.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

C.校本培训为主体,师范院校为辅

D.综合大学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28.某小学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A.学校和电影院

B.李老师

C.学校

D.李老师和电影院

29.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30.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A.当地人民政府

B.父母或其监护人

C.学校

D.教育行政部门

31.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法是()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的责任

32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财产的,依法承担()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33.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是()

A.学校不容许为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进修

B.某教师的奖金因教学事故而遭扣减

C.教师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和侮辱学生人格,遭到学校行政处罚

D.校长不容许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老师参与决策会议

34.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到办公室写检讨,熊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内心自由权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36.学生林某课外活动室在学校的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某从单杠上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谁应对李某的伤害承担责任()

A.林某自己负责

B.林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C.学校负责

D.以上各方均不负

37.根据有关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A.单独设班

B.随班就读

C.混合编班

D.均分到班

38.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新闻媒体

B.经济利益

C.社会团体

D.宗教

39.王老师认为张校长的不合理管理方式侵犯了自身权利,因此向教育局提出了申诉,张校长得知后多次找王老师进行谈话,之后更多次克扣王老师工资,张校长的做法是应承担()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40.,某学校在入学招生时采取智力测验的方式筛选学生,年满六周岁的小威在测试中成绩不佳,学校拒绝收其入学,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合理,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B.合理,应该提高学校学生素质

C.不合理,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免试入学

D.不合理,应当给予多次测验机会

41.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A.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B.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C.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42.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A.五或六周岁

B.六或七周岁

C.七或八周岁

D.未作确定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各级各类的学校的管理

B.中小学学生管理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44.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A.不低于

B.不低于或高于

C.不高于

D.不高于或低于

45.《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适用本法。

A.各级各类教育

B.正规教育

C.学校教育

D.公立教育

46.对为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

47.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8.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的是()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学校教师

49.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5年

C.2006年

D.1999年

50.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1.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以下不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是()

A.营业性歌厅

B.正在营业的影剧院

C.营业性的酒吧

D.营业性舞厅

5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已任何名义()公办学校的性质

A.变更

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改变

53.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贴

B.生活补贴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54.以下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资格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造成损失

B.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

C.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处罚

D.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

55.小莉智力发育正常,但因车祸造成腿部残疾,今年年满六周岁,他可以进入()接受义务教育。

A.普通学校

B.工读学校

C.专门学校

D.特殊学校

56.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离其他同学有几排位置的距离,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这一做法()

A.错误,是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

B.正确,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

C.正确,是既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

D.错误,是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的错误做法

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学校应当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58.下列情形中,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的是()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D.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59.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60.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61.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62.以下对我国教科书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C.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D.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63.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4.()是一项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 A.教师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 C.教育行政诉讼 D.教育行政赔偿 65.小学阶段的学生不适合哪种处分()A.勒令退休 B.留校察看 C.记过

D.严重警告

66.按考分高低排序并张榜公布,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7.小学数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篇七

一、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实质。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 树立现代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 还学生学习主体位置。要面向全体学生, 就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机会。尤其是中、差生, 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受到鼓舞, 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一旦发现他们有了一点进步就要用以鼓励, 能够让他感到自己行也不比别人差, 这样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引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洁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必备的素质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进行自主学习, 并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 教学应切实加强学法指导,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自学课本, 学会从“读书”中自我获取知识;学会以“因”导“果”的思维方法, 养成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动脑习惯;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学会归纳总结。尤其要指导学生学会“以旧推新, 知识迁移”, 学会用旧知识去探索新问题, 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比如,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在帮助学生复习好“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方法后, 启发学生根据“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方法及其数理, 重点研究“乘数是三位数”中的“百位”该怎样去乘被乘数, 乘得的“积”该怎样对位?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 通过动手尝试、看书对比例题、综合思考等主动获取过程, 实现迁移, 最后掌握方法, 明白算理。这样的教学, 比一味由教师的“讲”效果显然要好。

三、加强能力培养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个年级教学的始终”。这是教学大纲对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 更是素质教育的突出所在。长期以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表现为只重知识掌握, 轻视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学习, 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善于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坚持“三动”, 原则。

一是“动脑”, 这是学生主动构建, 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的必要过程。教学要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改变以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想”的教学, 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 让学生在“想”中发展思维。

二是“动口”, 这是学生思维提炼的重要过程。大纲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说明, 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开口说话”。“说”能加深理解, “说”能训练表达能力, “说”更能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说操作过程、说思考过程、说依据、说质疑、说独自见解、说总结等, 都是学生说的内容。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多说”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说。

三是“动手”, 这是学生直接感知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的“摆”、“拼”、“画”、“制作”、“演示”、“实验”、“练习”等活动都是学生具体动手的机会, 是学生理解和构建的重要过程。人常言:“看过不如做过, 做过不如做过多”从这句话来说动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类专业学校要毕业时都安排实习时间, 这就是为了能让学生能自己实践才更好的掌握知识为此, 教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进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创新

创新是时代和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新是现代人的根本特征。由此可知,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使命。在基础教育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从小就具有厚实的创新基础。

8.浅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教学思想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63

一、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教书育人

教师要把教育的着眼点要放在提高民族素质上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认识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意义,并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实践当中。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通过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所教内容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严格训练,认真负责的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独立思考能力,这都是人们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为此,教师要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认真细致、自主检验并纠正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刻苦努力、敢于挑战、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的优化重要的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能感觉到灌输式教学方法存在,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单方面地为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定理等,为学生布置大量的没有趣味的作业,这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维,探究新知,提升能力,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

1.重视兴趣的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科技的突飞猛进要求每个人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智慧和才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学会思维,掌握技巧,突出思维品质的训练。

第一,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比较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观察操作同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二,教给学生有效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思维方法就是比较、分析、综合等。比较是理解问题和思维发展的前提,比较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分类,形成知识体系;分析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一般在应用题中运用较多;概括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思维品质的训练。思维品质的好坏决定着思维能力的高低,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提升,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探究教学方法和改革,更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学生还掌握了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解疑,从而让学生获取新知。

三、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家庭教育和环境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性,另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不完全相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其实大纲也考虑到了学生间的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开放性,增加了一些选学的内容,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争取让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兼顾到全体,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困难的成因,使辅导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问的时候也要有侧重点,综合性的问题留给优等生,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要注重培养中等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而对于优等生来说,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不断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更加优秀,适当补充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扩大知识面。设计的问题要逐步增加难度加强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形式上,多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评价机制,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小学数学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尺码,这严重束缚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改革课堂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广大老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学习不但让学生学会计算、解题,还要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优劣也不能凭一张试卷决定,主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状况等,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劳动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索南卓玛.浅析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4(11):3.

[2]邵启祥,付宗华.如何在新课程目标下的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软件:电子版,2013(7):92.

[3]卢乙.刍谈小学数学教学与思维品质的提升[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49-50.

[4]杨鹏.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略谈农村小学数学学生课外活动与校外生活[J].新课程:小学,2011(6):93.

9.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三)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B】。

A、创造性B、示范性C、广延性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B】。

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D】的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

【答案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

A、尊老爱幼B、竞争与协作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答案解析】: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A】

A、社会公德B、家庭道德C、职业道德D、法律规定

【答案解析】: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用于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C】

A、自由主义B、平均主义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

【答案解析】: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9、从【C】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B、表现主题C、表现形式D、写作重点

【答案解析】: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10、【D】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B、时限性C、实用性D、程式性

【答案解析】:程式性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互补的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A】。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1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C】。

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答案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l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1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答案解析】: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1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A】。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D】。

A、专业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

【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因此,答案为D。

21、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真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________,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________,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C】

A、交相辉映 尊重B、和光同尘 尊敬

C、相得益彰 推崇D、相辅相成 推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实词。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推重(zhòng):推崇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推崇:尊崇,推重崇敬。此二词为近义词。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此处用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22、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D】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答案解析】: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于,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故选D。

23、【B】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B、细目表C、自测试题D、案卷分析

【答案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2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A、以人为本B、发展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5、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愈身心矫健。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重量B、大小C、困难D、期限

【答案解析】:从题干中的“可以随身携带”、“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这些字眼,可以知道这句话强调的是知识没有“重量”,而不是“大小”或者“期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答案解析】: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日“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答案解析】:(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

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调查、撂究“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课堂案例]为什么老师给你们看的这幅画也分别画出了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物,却不能让我们产生纵深的空间感?我们来做个实验的游戏。(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

第一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学生们,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下方;而后面几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上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你们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下看称为俯视,往往在这种俯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下方;而远的在上方。(板书:俯视“近下远上”)

第二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教室天花板的日光灯,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日光灯在银幕的上方;而后面几排的目光灯在银幕的下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日光灯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上看称为仰视,往往在这种仰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上方;而远的在下方。(板书:仰视“近上远下”)

第三步: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作画的视角是俯视还是仰视?

第四步:学生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学生们表现画面的视角一般是俯视,他们往往不太关注作画视角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直观,教师只靠讲解是讲不清楚的。因此,利用实物投影仪上的摄像头进行演示,并向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再结合自己的画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请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分析以上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学的优势与启示?

【答案解析】:(1)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2)“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小学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表明,直观性教学原则适合于激发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首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观性教学,教具要多样,有针对地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主导,年级越低表现得越明显,这就对我们在制作直观教具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考虑到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直观教具应根据教学目标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其次,范画要注重思考的过程,包括示范的对象要能够引起学生相关体验和熟悉事物,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记忆。范画能针对性的突出直观事物局部,表现力强。教师讲解的语言要直观,用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讲解而起到直观的作用,要直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

三、写作题(本大题20分)

上一篇:争论 作文范文下一篇:所有者权益类会计分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