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2024-09-14

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共11篇)

1.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篇一

现在大学里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入了大学之后没有了昔日备战高考时的压力,整日过的很轻松,甚至无事可做,或者要么玩网络游戏,要么天天逛街,要么谈谈恋爱,最后都感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很空虚;逃课现象严重,即使上课也不听课看小说,平时整日里玩,到考前一周甚至一天才开始突击背书应付考试,或者连书也不看考试时直接作弊,最后还都拿了高分,而临时所背的内容一考完就忘,四年就这样一直下去,到了大四毕业时混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却感觉四年下来一无所获,什么知识和技能都没学到。

我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在于大学的考评制度。一学期的课业内容评价都决定于一次期末考试的一张卷子,这是大学考评制度的非常不合理之处。在此制度下虽然也有平时成绩,但这都是虚的,要么大家分都差不多,要么就是仅凭几次课下应付的毫无价值的作业来稍微拉开点档次,或者就凭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来定。不过现在有一些重点院校实行这样一种考评制度,就是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很大比重,平时作业都是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这样一来即使期末卷面成绩考满分但平时成绩若不好也可能过不了关。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认为目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现在大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就是毕业论文,而近年来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大部分论文不是学生本人自己创作的,内容东拼西凑,毫无新意,这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大学四年都在玩,而到毕业之际临时拼凑一篇论文就能顺利毕业的现象。

总而言之,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定要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多善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决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思维局限于课本、盲目迷信课本,应该对学术问题多进行探讨,多进行善意的学术批评,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学术的创新与进步。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教育体制完全不同,整个课程很短,上课需要做的功课也不多,但回家的作业是相当恐怖。每节课最后的投影上面所显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是一本本书的名字,学生的作业就是把这些书从图书馆借出来,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之后,全班讨论这些书„„在中国,学生们往往在学校呆很长的时间,每天上七八节各种各样的课,但回宿舍后,除了写作业没有什么太多的任务。但在美国的大学,一个学生一天在学校顶多上个两三节课,可是老师在下课时所抛下的一黑板借书单和一篇论文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可不比在学校上一天课少。正是由于大学这种对阅读高水准的要求,美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美国人坚信,只要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好,他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也就可以弥补在其他方面的缺陷。

美国大学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师生互相介绍,是每位任课教师第一次上课时约定俗成的习惯,表明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重视,以及学生对整个教学的主导和参与。此外,师生在仪表和衣冠方面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大多教授着装休闲,学生穿着更是随意,穿着拖鞋、背心、短裤、短裙上课者不乏其人;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咖啡、茶、果汁等饮料,甚至可能把早餐带到课堂;因故迟到,可直接入座,不必经老师许可;上课时若有疑问,学生可不必举手随时向老师提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无需等到老师讲完一节课的内容。课后问题,也可以通过Email向老师请教。

美国大学课堂上普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一个老师对应大约20来个学生,和小班教学差不多,课堂氛围比较轻松。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研究主题和一系列子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由3至5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争论,在某些方面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甚至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批判。此外,课堂演示也是常用的教学形式。通常由学生单独或者几个学生一起,按教师的要求就某一专题做准备,或去图书馆找资料或去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上作演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资料或真人表演等,分别就该专题作生动、直观的演示。演示完后,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通过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以及学习资源的互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

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是课堂的决定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和中国课堂最大的不同。

对比美国和国内的一些名牌大学课堂,美国的教学总时数大约只相当于国内大学的60%,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自己学习上,而不是听课上,也就是说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上课时间。在课外,学生不仅要读书、写文章,更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选的课程每学期一般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几次PUBLIC PRESENTATION(主题发言),为了准备这个发言,学生常常要在图书馆查阅很多资料。有些课程在结束时,只要求提交PAPER(论文),学生更需翻阅大量的书籍。有些课程也要求考试,但成绩只占总分数的50%,平时的“发言”或“论文”都是考查内容。准备PAPER、PRESENTATION的过程,恰恰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老师们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锻炼和提高。

与中国高校课堂教学相比,美国大学课堂教学体现出宽松活跃、丰富多彩的显著特点。中国大学课堂教学气氛严谨肃穆。许多大学定有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如上课及下课前由班长或值周干部叫“起立”,教师鞠躬答礼之后,学生方可端正坐下或离开教室;师生要仪表端庄、衣冠整洁,不得穿拖鞋、背心、超短裙或赤脚上课;师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要文明得体,不得吸烟吃零食;学生要认真听讲,有问题须等教师讲完一节内容之后方可举手示意,经同意后再起立提问;学生因故迟到,须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入座上课等。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多为“单向传授型”,或曰“讲座型”,即教师站在讲台前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讲做笔记。教师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充当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处于受动地位。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洗耳恭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很少有课堂上的相互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相较而言,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形式则显得丰富多彩。一般多为“双向交流型”,即侧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或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不单充当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协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不光充当的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美国大学两种典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讨论和演示。

美国大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每节课结束前,教师将下节课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补充材料和讨论问题布置给学生,供学生准备下节课学习讨论。一般先由教师作引言和概述,然后分小组讨论(五、六人一组),教师可加入任何一组。各小组就教师布置的问题逐个讨论,每个学生依次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全班集中,每个小组推举代表陈述本小组的观点,或自由发表意见,或向教师提问。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有时也随堂放录像,然后就录像内容进行讨论。十几个人的小班则不分组,全班围坐成一圈,由教师引导讨论。总之,中国重视教学规范,强调课堂教学秩序与纪律,美国则重视营造自由、宽松、随意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国突出“教”的作用,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处于主导地位,“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学关系为单纯主客体关系,而美国则突出“学”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交流,教学关系互为主客体。这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既生动地折射出中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同时它又深深地植根于这一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中。因为中国人多,中国年龄两极化正在变大,再加上中国家长长期沉淀下来的传统思想,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还需要时间,并不能着急。如果太急于表面上成果,只会是情况更加糟糕。说说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试教育并没有错,问题的跟本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管理的上,填鸭是的教学方式只是灌输,并不是学习,学习是一个动词,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但是我国现在的教育管理模式把学生变成了被动的,甚至有一部分变成了叛逆的。社会中失

业的越来越多,能就到业的越来越少!为什么?在从小开始的教育中就被忽视的问题!如何学习!学习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学习新的社交,学习如何学习的更有效率,如何使自己更能适应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生存的社会!虽然现在的学校要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这种扭曲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应该尽早拿到台面上来说说了!应试没有错,需要改变的是从小就应该开始的教育管理方法!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回答,原话我有点记不清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把他从学校所学的东西全都忘记了,那么,在他身上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就是一位伟人对于什么是教育最精辟、最直白的概括。以我的个人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就是当下我们整个社会所最关心的素质教育。非常简单,也非常明了。在爱因斯坦眼里,一个人素质到底有多高,与其在什么学校学了什么,甚至取得了那些成就,都没有直接关系。反之,如果把这些表面所罩的光环统统去掉,比如什么院士、博士硕士、几级画师、几级琴师、什么专家学者等头衔都去掉,在其身上所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真正素质的水平体现。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黄全愈的儿子黄矿岩七岁来到美国,二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研究报告,而且至少要有三个问题,写满两页纸,为了完成这个作业,矿矿从图书馆借了十几本书,完成了作者一生所见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先不说论文的内容,就这次研究的经历,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个收获比研究报告本身更具有价值。这种研究报告式的作业一直贯穿小学、中学,只不过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资料,独立提出问题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这些研究报告里跳动的是孩子们充实而活跃的思维。当中国的孩子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原地踏步走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却已在操场上四处奔跑领略创造的快乐了。我们在嘲笑美国的基础教育不扎实的时候,人家的科技却发达了。教育与科技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人家科技发达了,教育也一定先进。中国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那就要先从教育下手,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成才。但每一个人成的“才”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素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适合做技术工作,有的对绘画感兴趣,有的对写作感兴趣等,这些个性特征素质不完全因为教育的环境、位置的锻炼等外在的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减轻学习负担那么简单,而应是因人、因材施教,使特定的孩子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特定基因所决定的素养,发挥其特别潜能,从而对国家、对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就要尽可能多地开设素质教育课(如文学、艺术、手工等),建立学生兴趣学习小组,因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分班,并对教师进行提高发现天才儿童能力的培训,使有特别天赋的天才儿童的天赋有机会去尝试,有机会被发现。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少年文化宫、少年体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各类超常天赋的儿童,对其给予特别培养。

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但当今中国的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而美国则是初等教育“一塌糊涂”,但美国高校赢得的诺贝尔奖却是世界上最多的。创造力不同于智力。智商极高的学生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但是惟有创造力极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2.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篇二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 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 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 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 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 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 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具有特定的名称,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 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 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 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 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 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 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 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 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 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 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 教育民俗的如是性 (thus-ness) 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 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 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 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 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 从内容分类来看, 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 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 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 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缩减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 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 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 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 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 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 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 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 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 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 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 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 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 都是“他者”的世界,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 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 为人们所看不起眼, 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 但正如上文所述, 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 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 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 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 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 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 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 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 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 踢毽子、翻绞绞 (女孩玩绳, 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 、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 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 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 注重对孩子的管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 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 没有固定工作, 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 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 学专门技术, 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 或者为有钱人打工, 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 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 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 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 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 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 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 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 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 在观念上, “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人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 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贫”、“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 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 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在本真上是同一而出, 而现实中却游离、淡出。因此, 立足现实, 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 对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重建, 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 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 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必须加强对教育民俗的研究。教育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 加大对教育民俗的研究目的就是一方面提升其中优秀的教育智慧, 弘扬其中的民间教育风俗;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识别、辨别能力, 祛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现实、不为人民服务的陋俗, 保留那些真正能够增强本土认同的教育民俗, 从而真正为乡土教育提供优秀、饱含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的教育民俗资源, 实现教育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其次, 利用教育民俗,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多样的文明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树立正确看待文明的态度———“求同存异”。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有它自身的智慧之所在。要汲取其智慧之处又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要正确看待雅与俗的关系, 认识本土社会中所蕴含的发展潜能和智慧, 以克服本土人民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自卑。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预防和克服本土人民在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本土知识的“集体性遗忘”, 特别要使广大的青少年不仅成为了解西方和任何外部世界知识的一代, 而且要使他们成为熟知自己本土智慧的一代, 成为能够综合各种知识和智慧, 创造性建设本土社会美好未来的一代。乡村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就必须将乡土或本土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承担起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 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

最后, 加强“上”与“下”的沟通。乡村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只是乡村自身的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他们的世界”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世界, 也是“我们的世界”, 二元对立的立场、精英的思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扩大问题的严重性。乡村不是被改造、被启蒙的对象, 知识分子应该向乡村学习, 充分体认博大、丰厚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资源, 从乡村社会已有的知识传统出发, 不断检验、应用、改造、发展它们, 而不是抛弃、忽视、压抑、嘲笑。同时, 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 和乡民一起寻求乡村自身的内在发展, 培育乡村特有的教育民俗, 发展乡村教育, 养成乡土意识, 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3.教育代价与教育决策 篇三

代价与代价观

什么是代价

代价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眼。《汉语大辞典》(1986)这样解释代价的含义:其一为“购物的钱款”;其二“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精力,或所做出的牺牲。”代价一词最先使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经济学的一个经典性的原理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因此“代价”成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代价一词早已不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是被引申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都曾在其著作中谈到代价。

阿诺德·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讲述文明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多种代价:挑战过于严酷的代价,环境过于舒适的代价,应战时用力过猛的代价和高度适应的代价等。

布奈尔在《现代化的动力》里这样说:“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了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

从他们对代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代价的理解是:为了取得进步而承担的损失、浪费和牺牲。并且人类似乎要为它的一切收获付出代价。这样一些思考对于思想家、哲学家或历史学家的理性思索来说似乎已足够了。但对于作为社会活动中重要一环的教育而言,仅仅明白教育要取得进步必须付出代价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估价教育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更重要的是,这种估价是否能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从而在教育决策过程中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收益。这是本文探讨的目的之所在。

代价的澄清与分类

1.代价的澄清。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代价的含义是在行为“有所收获”的前提下,即“代价是某种收获的代价”。不是一切错误,甚至那些一无所获的错误实践带来的损失都可以称为代价。当然,这里所说的收获并不局限在有形的收获上,它同时也包括从失败中获得的经验与认识。这种经验有时被人们称为“学费”,但这并不都是代价。因为只有探索性实践的失败才能称之为代价,因为不尝试就认识不到。但是,违背常识的错误实践尽管也是教训,却不能视之为必需的代价。因为代价意为买到了东西时的付出,而常识原本是无需购买的。如果前人每次失败的尝试我们都要重蹈,祖先缴过的每笔学费我们都要再缴,人与动物又有什么分别?因而,对代价的研究绝不是为“学费论”提供证据,更不是为因愚昧而导致的决策错误寻找什么借口。

2.代价的分类。按代价的影响范围可分为整体性代价和局部性代价;按代价的持续时间可分为长期性代价和短期性代价;按代价的内容可分为精神层面的代价和物质层面的代价;按承受代价的主体来看有个体代价和社会代价。

这里显然不可能对上述所有的分类进行深入的阐述,本文主要从代价能否避免的角度对代价进行一种分类,即把代价分为成本性代价(必然代价)和损失性代价(人为代价)。成本性代价,是指代价必要的付出,而损失性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它主要是由人为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

代价是可以降低的

虽然教育的代价不可避免,但作为教育的代价是可以估算的,同时也是可以降低的。这里主要有两条途径:

1.限制成本性代价。所谓限制成本性代价,其实就是研究代价投入与创价收益的关系,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代价投入换来较高的创价收益,经济学理论上的拉弗曲线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拉弗曲线意在说明,当税收为零时,虽企业生产因免税获取了最大化利润,但政府不可能存在,经济将处于无政府状态。当税率为100%时(即全部上缴政府),货币经济中的全部生产因无利可图而停止,并为逃税转向物物交换的经济,由于货币经济中断,虽税率高达100%,政府的收益却是零。拉弗曲线正是处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拉弗曲线所具有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让税理论上,更多的人看到了它背后思想的深刻。

2.控制损失性代价。损失性代价是人为造成的代价,也是一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的代价。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在文化、交流和权力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损失性代价的重要因素。决策者更多的是行动驱动的,行动和决定是决策者这一群体的重要特征。由于这一群体中的人员经常是被选出的或被任命的,其任职不仅出于技术能力的原因,还出于政治的或其所属团体或党派的原因。因此,他们的决策经常受到教育之外的政治、社会和财政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高层作出决定的人没有研究背景或经验。他们主要依赖于个人经历、常识和媒体的观点。另一个方面是决策者的时间观念是积极的,他们通常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研究,理解研究的价值。他们工作时间紧迫,有时经常是被迫作出紧急决策。当寻求解决方法时,他们通常集中于当前的而非长期的策略。

而研究者往往是以学科为导向的,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知识和信息系统化,因而他们的参与经常是理论性的、概念性的。更主要的是,在这一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主要对话者和交流者通常都是同样从事研究的人。研究者通常对理解决策者的工作进程、问题和需要缺乏兴趣,因而不能识别决策者对研究和信息的需求。

要将这种人为的代价控制在最小程度,只能依赖于决策的科学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曾经是模糊未知的事物变得相对清晰,对有些事物我们已经有了“全备信息”,对其中另一些事物也可以用概率去把握。因而,决策的理性行为在合理制度的保障下,完全可以将损失性代价控制在较小程度。

科学决策,降低教育代价

教育进步的代价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代价问题。教育代价是指那些人们在选择教育价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必然和人为的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有些是可以部分避免,甚至可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根本无法避免和克服的。从历史上看,往往教育每一次的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以日本为例,战后40年间日本的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惊人的发展。小学的普及率达100%,幼儿入园率从1950年的8.9%增长到1986年的63.6%,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从1950年的42.5%增加到1986年的94%,高等教育升学率从1955年的10.1%增加到1985年的38%。这种发展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是,教育体系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所谓的“教育荒废”现象。其表现之一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的刻板划一封闭,使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发展,个性得不到重视,导致逃学现象。二是考试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学生从小就笼罩在升学压力之下。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给大学带来了大量“非本意学习者”。学习素质下降,使日本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准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学校发展了,教育失去了。”

如果说日本的教育荒废是教育发展“必要的丧失”的话,那么,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则是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究竟是强调大众教育还是强调精英教育,究竟是以培养少数优秀人才为教育的核心,还是以培养广大适龄儿童和青年为教育的核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无论选择什么,都无法避免教育代价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平等,而精英教育的追求则是教育效益。实现教育平等可能需要人们付出降低教育效益的代价,强调教育效益同样要付出牺牲教育平等的代价。这样的两难问题是屡见不鲜的,重大的教育决策往往就是要在这两难问题上降低代价,作出决策。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决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决策问题上虽然我们强调应该尽可能限制成本性代价,减少损失性代价,但正如上面谈到的,由于决策者往往面对的是较为紧迫的问题,他们显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理论上存在的E点。因而,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往往遵循的是“满意”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寻找“满意”的欲望往往胜过追求“最优”。美国经济学家、管理决策学派的创始人西蒙,在经济学领域建立了“满意原则”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提供了一种决策策略,而且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育决策同样需要遵循这一“满意”原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让谁满意?而不满意的人或阶层是否有足够的渠道能够表达他们的不满意?政策修补或改进的动力究竟来源于哪里?因为政策需要付出代价的对象都是具体的,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发展的对象、目标和投入等的行政决定,任何政策或多或少地表现为利益的分配和改组。当有人说“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的时候,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往往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他(们)往往是获益者。比如重点中学政策,获益者是能够进入重点中学的人群,而付出代价的是不能进入重点中学的人群;重点大学的重点资助政策,获益者是获得资助的大学,而付出代价的是不能获得资助的大学。这里不仅有一个伦理上的价值问题,而且有明确的经济价值问题,因为重点中学的学生或重点大学、“重中之重”大学的学生是最直接的收益者,他们得到完全可以量化的社会经济回报。

所以,如何让获益者支付教育成本,完全是题中应有之义。美国是典型的这种机制,日本的国立大学也在走付费上学的道路。所以,如何降低教育代价,合理分担或转让成本,是教育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内容。

1.教育决策的民主性

由于政策总是关系到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由于代价总是具体的,所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是获得“满意”决策的前提。

知情权 决策是决策者的事,更是所有受决策影响对象的事,与政策有关的人群,了解政策的目的和目标,了解决策的过程及风险,应该是受决策影响者的基本权利。

参与权 政策制定或政策修改的提议权、政策过程中个人意见的发表权、政策实施后的监督权构成参与权的主要内容。有参与才会有责任,参与的过程也是明确责任、分担义务的过程。

表决权 当一项政策风险很大,或利益分歧严重的时候,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受影响者应该有表决权,换句话说,重要的、存在较大争议的政策,应有表决的程序。

评估、批评权 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是很少或者是不可能的,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是正常的;政策目标发生偏差或降损也是正常的。当然我们希望政策失真不严重,目标的降损较小。这就需要有独立于政策制定者之外的人员的评估和批评。

2.决策的科学性

政策研究和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政策分析理论和技术也逐渐专门化。加强政策研究是决策科学化的必要保证。

加强政策研究,增强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间的联系决策者和研究者关心的目标是一样的,但工作性质是不同的,决策者通常是行动指向的,而研究者通常是知识指向的。长期以来,这两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为了加强这种沟通,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注重应用倾向,研究更有针对性、更加及时;另一方面,决策者对研究成果和革新思想需要有开放的态度,并增强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

建立教育政策研究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是知识和具体问题的中介,其任务不仅在于聚集知识对问题作出反应,还在于把政策实施的结果提供给研究者,以便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重视对教育政策效果的代价评估教育政策效果就是通过对教育政策的实际结果和理想结果之间的比较,对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和判断。对教育政策效果的代价评估是合理配置教育政策资源的基础,是决定教育政策持续、修正或终结的重要依据。

4.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篇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丰富,高等职业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木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木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木位,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学技术、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显而易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2”或“3+3”,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学生等都必须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文化、技术素质要求。为此,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和学制的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和教学体系,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两种教学模式中制度和学制的衔接和沟通。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职业教育在教学制度和学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是普教模式,学制单一,教学制度僵化,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沟通和衔接。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观念落后、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教师缺乏个性、学生缺乏活力等。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技能的提高,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己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理解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学制应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中专科培养模式,即中职四年制高职三年制。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日显其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缺乏特色,多为木科压缩型;学生能力结构单一,实践能力缺乏;学生就业困难,待遇普遍较低,学生的教育投资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态势。因此根据中、高职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建立灵活多样的学制,例如中职可实行两年制或三年制,高职主要实行两年制。还可以以中职为依托,实行中高职联合办学,譬如:可以实行3+2办学,前三年读中专,后两年读大专;也可以2+3办学,即前两年上中专,后三年上大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1模式,既第一年学理论课;第二年进行就业实习。这样不仅实现了办学的多样性,更拓宽了就业渠道。

3.改革职教模式,开创高职教育直通线路和加强职后培训工作。职业教育并不是终结教育。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劳动者和技术人员职业的变换和继续发展,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沟通,需要和其他知名高校实行联合办学,依托高校开通高等教育直通线路。另外除了进行职前教育外,还需要进行职后培训。中国加入WTO后,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出现新行业和淘汰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将增多,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要教会学生谋求新职业的本领,担负起教育与培训的重任。当职业教育由职前转向职前职后并举,进而转向终身教育时,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4.调整课程的设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方面,我们既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又要考虑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压缩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人专业课,并强化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使学员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例如,财会教研组针对高职专业的特点,对专业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删掉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将专业课的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并要求专业课都要增加实务内容。对计算机专业,我们采用了将相关专业基础课合并的方法,减少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并为学生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又例如,我们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与《数据结构》三门课进行了合并,既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为专业课和新课的开设找到了课时。鼓励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跨专业选课,中专生可以选人专某些专业的某些课程,财会专业可以选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课程。另外,我校和平顶山师专和平顶山工学院等高校达成协议,相近专业的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这样极人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

5.开展学分制试验,改进考试考核办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近专业学分互认机制。通过对本课题实践研究,我们认为中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强化应用;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而结果实行学分制考核。

(1)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均等参与机会,采取课代表轮流制,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采用了课代表轮流制,加大课代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从管理工作中体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乐趣。

(2)实施与学生综合能力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改变评价标准和方法,学生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操作成绩,目的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第二部分:实验报告成绩,包括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和改进设想。第三部分:教师对课代表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对课代表工作的评估应围绕课代表职责进行。第四部分:操作考试,操作在实验考试中占30%-50%,考核内容为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中亲手操作过的基本技术。实践证明这既有利于教改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人事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实,市场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专教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中专学生的生源由尖子生逐步转换为初中教育的差等生。中专教育也逐步由人才、专业教育转换为职业教育。角色的转变在短短几年时间很快完成。生源素质的改变和培养目标的变革,使原有的教学计划不能满足现时教学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但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专业和课程建设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规范,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降低了课程的整体效益.这不利于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课题组通过对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及其计划执行情况,网络查找相关学校教学计划的研究情况,结合我校由中职向高职过渡的经验,经研究认为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中等职业教育要逐渐脱离以学科为中心体系的影响,根据学生素质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大文化课深度和课时数,使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和高中相当或略高于高中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准,难度略低于高中。这样既便于与高职衔接又不与高职教学内容重复,还便于学生接受,符合目前中专学生情况,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强调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有两个含义:一是课程设计的模块化。分析职业(专业)对从业者基本素质的要求,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又满足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课程作为职业学习主干课,在主干专业基础上找出一至二个近似专业,再增加极少课程形成知识面较宽的延展课,构成主干课和延展课两个模块。二是培养梯度的模块化。在学科建设中,注意学生年龄素质变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学生年龄特点和素质特点,逐步培养学生以后从事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利于和高职教育相衔接。

2.在专业(职业)课程方面,降低专业基础课要求,突出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以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灵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论教学与研究不再是核心,实验、生产实习、模拟市场等实践性环节作为教学的核心。加强学生对岗位知识的掌握与了解,以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要方向和活动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能够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便于与高等职业教育前期的理论相衔接。

3.在中职教育教学大纲实施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监督力度。校企联合办学,绝人部分中专业学校都在进行,但在这个环节中,学校往往把学生后期的培养完全推给企业,甚至一到这个环节就把学生安排就业,成为一个生产线的一分子,把一个没有加工好的半成品推向社会,学生的职业体验无从谈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校增加责任心外,用工企业与学校联合(如在用工企业里派驻教师指导或半工半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府部门的干预很重要,政府规范中职学生就业时间,规范企业接受未拿到毕业证的中职学生的工作和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个成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观、人生观,以利于学生以后发展,杜绝社会未来出现新概念下的“文盲”。学生在职业体验的同时没有完全脱离文化课、理论课的熏陶,有利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衔接。

4.课程体系建设中,中职应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它和高职虽属于同源教育,却是不同层次的教育,不能为了衔接而忽视自己的属性。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形式多为普通中专、2+2,3+3,五年一贯制、高职等多种形式,一些中职学校为了和高职衔接,忽视自己属性,盲目加强文化理论课程忽视专业课程。特别是对2+2,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中职为了迎合高职生源人部分来自普通高中的现状,提高对曰升学的升学率,学生入校后和高中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够衔接,过渡压缩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加大文化课。这样做不仅丧失了中职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同时由于和普通高职生源素质不同,使学生在文化课方面不能和高中学生相提并论,专业课的优势也丧失了,导致中专学生入校后没有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做得不偿失。高职教育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挥好中职教育特色,区分普高和职业学生素质差异,因材施教,使高职教育中两种不同生源优势互补,也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重要一环。

四、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木保证。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了层次上的实质性提升,要实现这一更高的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实质性提升,不仅包括深度和广度,更应强调教学能力,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教师的学历水平是胜任工作、履行职责的基础,因此,高职教师队伍应该是硕士以上的高学历群体。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或脱产研究生,做访问学者或到重点高校进修学习。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首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对教师进修学习提供经济上的补偿。其次是开展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掌握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等等。培训方式有脱产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提高。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参加科研课题,在安排课题时考虑提高“产、教、研”,三个方面的能力,既有教育教学课题,也有课程开发课题,还要有产品开发课题。我校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制定了有关的奖励制度,每年对在科研、课程开发和产品开发上作出成绩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评选出科研标兵。

3.注重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研究生和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特殊工艺、技艺或专门技能的“能工巧匠”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适应高职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建设的需要。为培养质量技术监督人才,我校招聘和聘请了省、市技术监督局、天鹰集团计量处(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等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我校专职或兼职教师。4.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应为教师提供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的条件。

5.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 篇五

本刊曾于7月29日刊登了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网络教育就是服务》,并由此推出“由《网络教育就是服务》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征文栏目。由于该文章中涉及到“教育的产品是什么”、“网络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等一系列敏感的话题而引起读者的关注,来稿踊跃。此次刊发的《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一文由河北大学冯秀琪教授撰写,冯教授在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刊欢迎更多的教育界人士和读者参与进来,共同交流,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编者

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

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在我国的土地上刚出现不久,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网络教育离不开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技术培训、运行维护等多种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中的网络本身是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教育才是网络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网络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只是网络教育中辅助性工作。网络教育需要服务,但是网络教育不仅仅是服务。

郑永柏认为,“教育的产品并不是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网络教育本身更是一种服务。”郑永柏的观点涉及对教育领域许多根本问题的认识。首先,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影响人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教育的.社会定位是事业而不是产业。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的公益事业,以服务于社会为准则,不以赢利为目的。它与产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同,不能用赢利的多少衡量教育的好与坏,而应以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为标准;不能简单地去界定教育的产品是人,还是其他什么精神或物质。这种界定是不严密的。因为教育不是产业,而是伴随人一生的社会事业。

其次,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环境与时间等。我们平时说的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内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环境的;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等是反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时空关系的;广播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是突出传播媒体的教育应用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突出的是教育观念。就网络教育而言,网络与其他媒体一样,都是传播工具。

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我认为,无论运用何种传播工具实施教育,都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

再次,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不能忽视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最终是为社会进步服务。

如果仅仅把教育视作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则是服务的对象,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听学生的。然而,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又要贯彻教育的宗旨,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讲究教育的方法与艺术,指导、帮助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与学生的关系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受教育者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自主地进行探索或开展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进方法,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并不断研究网络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学生一起共同实现网络教育的任务。

网络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发展、否定、革命?

陈建翔博士从“新经济”的角度论述网络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也应是服务”,提出“21世纪的教育就是要服务于学习、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学习化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共享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为一切愿意学习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创造了有

6.国学经典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六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那么,何谓“本质”呢?本质是指人或事物底子性的构造,具有根底或条件的意义,并蕴涵着无限开展的也许。

素,素日,平素之意;质,本性、本质之解。“素质”并不什么,也不深奥,“素质”就是一个人平素日积月累的“常识”、“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谓本质教育,即是合理调整和组织本质构造,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本质构造的活动和进程。

一般认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贤哲精英。大力提升国学教育价值,是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强,没有过重课业负担,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

7.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七

一、阐述目前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舞蹈尽管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真正融入到教育行业却显得较为缓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于舞蹈的训练和教育仅仅局限于专业舞蹈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院校,而在学生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却没有对舞蹈教育予以充分重视,舞蹈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舞蹈教学从素质教育中被孤立了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甚至都没有开设过舞蹈这一课程。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多学生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同时,由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和约束,很多学生难以从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的相当疲劳和费劲,缺乏灵活的学习技巧和休息空间,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并且在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学生经常学习到很晚,并不注意对自身身体的锻炼和重视,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学生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发育不良,体能素质较低。很多学生觉得十分疲劳和苦闷,内心的压抑和矛盾难以得到良好的释放。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舞蹈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缓解和释放压力的空间和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在锻炼身体和释放情绪的同时,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实行德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谓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的双重教育,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对人类生理和心里特征进行真实的反映和再现,而且还可以对人们道德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德育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舞者的态度、意志、情感以及理解等多重特点进行塑造和培养,从而形成舞者自身独特的个人风格,诚实或者正直等多种人格魅力。而且舞蹈极富有节律,所表现出的体态十分优美,对于舞者体形的塑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舞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净化作用,协调统一舞者的形态、神态以及意识。对舞蹈教育课程进行开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舞蹈教师以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的向学生讲解舞蹈相关知识和原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忱,积极的去理解舞蹈,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逐渐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合作和交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学习氛围。另外,在学校开设舞蹈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方式来对舞蹈进行表现,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2. 通过舞蹈,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抽象思维,而且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和配合。对舞蹈艺术进行审美过程是通过人们的形象思维以及情感体验共同参与和配合完成的。通过不同的肢体性舞蹈表现,可以看出舞者对于生活的见解以及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向往。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将舞蹈的真正内涵充分表现和概括了出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更高层次的加工和升华均可以通过舞蹈进行诠释,舞蹈是人类的重要发现和伟大成果。而且据相关智力调查表明,很多舞蹈学生的智商要比人均智商高,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舞蹈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舞蹈是人们通过体态来对感情和观念进行表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舞蹈的过程中释放身体的各种压力,使身体得到彻底的解放并达到愉快身心的目的。然而,舞蹈却与平常的体育锻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尽管都可以锻炼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是舞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具有广泛性,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方面。通过系统而专业的舞蹈教育,除了能够强身健体之外,还能进一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内在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人的体质大体上可以分为体格和体能这两部分。所谓体格主要就是指人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体形体态均属于这个范畴。所谓体能便主要是指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以及行为水平。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形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并确保体态的优美,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体形和形态更为良好和优美。同时,舞蹈教育还需要对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协调性、稳定性以及耐力进行专门的素质训练,以便能够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整个身体系统进行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特有的锻炼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内在身体潜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4. 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舞蹈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美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同时舞蹈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人对舞蹈的艺术价值魅力予以这样的评价:“人体是最美的,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大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其气质、情感、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这才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在气质、情感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优雅和得体,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也可以得到尽情的体验和释放,具有极为深远的教育意义。舞蹈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舞蹈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比如音乐、绘画以及文学等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亲密联系,但是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在经过舞蹈教师的有效指导后,可以将这些共同的审美元素进行消化和融合,构建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审美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学生以心灵和人格上的成长。舞蹈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思想和情感的不断交融下,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对自己和人生产生新的理解和看法,启迪学生思考,净化心灵,使学生获得较快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8.成人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篇八

高中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人的身体发育非常迅速,青春期特征开始明显,身与心、理智与情感、个性与社会性、自由与服从、现实与梦想、孤独与亲密、信任与怀疑等关系上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迫切需要教育者指引他们去认识这些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意义以及促使它们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路径与方法。这些矛盾和冲突解决得好,就会给他们后一阶段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学业,也为将来的人格成熟和社会行动埋下隐患,甚至导致一些病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的产生。目前,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单一的求学目标、沉重的学业负担、发育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以及与教师、家长和同伴之间自由交流的缺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育与形成。因此,把人格教育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教育的新任务,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又具有现实针对性,也是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独特性”“教育性”的具体体现。当然,人格教育不单单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任务,也应该是国民教育所有阶段的任务,这一点无需置疑。

高中阶段还是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根据我国宪法,青年人到了18岁便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作为公民的各项权利,并履行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而高中毕业生的年龄大多是18周岁,这也说明,高中毕业生必须为未来的完整公民生活做好准备,必须做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高中阶段教育不可忽视的核心任务。

9.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篇九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

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3、教育的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

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依据其作用的对象、方向和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限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教育的本质: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历史性、永恒性、相对独立性。

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6、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

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

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8、教育思想:

(1)孔子:其学说的核心是“仁”“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为人”“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成人先天差异,但是更加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还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春秋时我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提出了教

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主要观点: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及教学原则、泛智教育。

(4)洛克:《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

点: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代表。

(6)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是现代教育理

论的代表。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 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 提出“产婆法”教学法的是:苏格拉底;

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

10.双语教育与英语学科教育 篇十

双语教育与英语学科教育

双语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英语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双语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构建双语教育环境下的英语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的英语教育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的特征.

作 者:张献红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7)分类号:H3关键词:教育 英语学科 双语教育

11.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辨析 篇十一

摘 要 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明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关联,是我国高校顺利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两者的内涵、目标及内容方面展开辨析,并分析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公益事业,历来是培养人、研究人、发展人的创新工作。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已认识到了创业及创新对于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需要我们先明晰两者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高校顺利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涵辨析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业”? 创业不但指部分人的创立企业,而是指人类对所有事业的创新和创造。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是指创办企业,把“创业者”称为“企业家”,把“创业”视为“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是国际上对创业的最普遍的理解。而广义的创业是指开创事业,与此相应,就是把“创业者”视为开创事业的人。

如何理解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单位除了要求员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员工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思路。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层面上来解释创业教育的含义:广义的创业教育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办企业的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的大学生創业教育,是指广义的创业和创业教育,即开创事业和与此相应的教育活动,强调了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创业意识。

(二)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关于创新的研究,最早在20世纪初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提出的,他在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 (innovation)一词并给出了创新的定义,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及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新材料;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后来,创新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和拓展,一般认为:凡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都是创新。创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的,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一类是非技术性的,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知识创新等。

所谓创新教育,是把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

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及内容辨析

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的理解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文将从目标及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的分析阐述。

(一)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辨析

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是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多数人一谈创业教育,马上想到要开公司,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虽然,创业和办公司有关,但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学生都去开公司,主要还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

创业教育反对传统的压抑个性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开拓进取的主体意识,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活个性、充满活力、不墨守成规、具有后续发展能力的创业型人才。第二,培养学生的市场开拓意识。在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事业敏感性,同时注重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市场开拓意识。这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超越意识。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关键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现实或传统的思想束缚,培养学生创新与超越意识。第五,培养学生承受失败的挫折意识。通过挫折教育,引导大学生磨练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大学生顽强、坚毅、独立、自信和承受失败的挫折意识,努力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启发诱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才能和创新、创业的潜能。

创新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符合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规格;只有具备了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越来越快、知识和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二)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容辨析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建立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等的教育体系。它是进行创业教育的依据,是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发展创新能力。

三、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前面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内容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辨证统一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成效,可以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根本倚仗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孵化器,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从而实现人的解放。两者在功能上又具有一致性。

同时,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同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国民和广大劳动者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创业能力的内在本质和支撑,创业能力是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可见,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和创造教育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这样,素质教育可具体化为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四、启示

经过两者的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不能混为一团,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充分把握两者,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在创业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应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项途径使创新教育有机的溶人了创业素质的要求,形成了独特功能和体系,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化成果就是要落实到创业上来,创业素质应成为大学生基本的必备的素质。创业教育应超越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狭义概念,在宏观与微观上明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实施都是系统工程。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由原来传统的以课内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向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的轉变,必须完成由培养计划规范的第一课堂与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同样,创业教育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才能顺利、有效地推行。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社会文化的不同以及激励机制的欠缺,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资助与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就使我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压力,高校要正视现状,针对本校实际,面向未来,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

第三,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都要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受教育者是居于主体地位的,教育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要更加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主体要不断探索出更多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这不仅使学生证明和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同时还会主动发现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具备创业初步能力。这就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第四,校企合作是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国外许多大学通过和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注重企业的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使用双方的相关资源,一方面企业参与了学校创新创业和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与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实训方式的指导与评价等,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实训、提供创业实践机会,通过三个月到一年的综合考察,企业还可以甄别出一批优秀学生作为企业骨干培养,留下来的学生能够在工作上“无缝对接”,直接上岗,并且在态度上更加踏实肯干。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获取创业实践机会和就业机遇,学校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得到了理想的人才,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李斌,郑焱,霍灵瑜.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9(5).

[2]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大学教育科学.2004(2).

[3]章勇刚.美国创业教育的特点内涵及启示.教育研究.2007(9).

上一篇:诗歌朗诵节目方案下一篇:国际农产品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