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共12篇)
1.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一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
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而且是85%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行动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价值。如大千世界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与名山大川相配合才构成赏心悦目的美景。还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他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的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鉴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峻局面,有关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许多国家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7—1988年起草的1990—1995年联合国全系统中期环境方案中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方案。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1994年至2003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决议。同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当时有150个国家首脑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的宗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及公平共享利用遗传资源所取得的惠益。《公约》主要包括国家主权与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关获取的议题和资助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该《公约》是一个框架文件,强调国家水平的行动,为各缔约国如何履行公约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为了纪念《公约》生效,更好地宣传和履行《公约》,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29日通过49/119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别于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8年在巴哈马首都拿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召开了四次缔
约国大会,对《公约》的履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科学有效地履行《公约》,还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和工艺附属机构(SBSTTA)。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992年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在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下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的决心和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全国人民齐动员,共同奋斗,才能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中国的生态系统有40%处于非常严重的退化状态,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为了我们的唯一生存的家园,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2.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二
一、中原古建筑遗产概述
中原古建筑遗产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水平,是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物质文化内涵。中原古建筑大体涵盖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现存的典型古建筑主要分类有:
1. 陵墓建筑遗产:
潞王陵、宋陵、梁孝王陵等。潞王陵位于新乡市北郊的凤凰山南麓,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潞王陵景色秀丽宜人,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的,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该陵由潞王墓、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部分组成,共占地四百余亩,其整体建筑用材除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采用青石和白石,被誉为“石头城”。
2. 洞窟建筑遗产: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既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其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人性和神性、阴柔和阳刚较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 寺庙建筑遗产:
少林寺、相国寺等。少林寺位于登封市,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少林禅宗。“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的积极入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历史上的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朝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林也因此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壮大[2]78。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4. 庄园建筑遗产:
康百万庄园、马氏庄园等。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是一处典型的17到18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中原地区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是中原古建典范。
5. 府衙建筑遗产:
内乡县衙、开封府等。内乡县衙景区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与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6. 城防建筑遗产:
开封古城墙、商丘古城等。开封古城墙景区位于开封市,始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古城墙是全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全长14.4公里。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至1841年再次修复,开封古城墙现在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规模与风格。
除了上述建筑外,中原地区还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遗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嵩阳书院、岳飞庙、定国寺等;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诸如此类的古建筑遗产还有很多。
二、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机遇
旅游资源条件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它涉及遗产开发保护和利用的众多相关问题。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撑。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各地人民政府加快中部地区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外部宏观条件。
2.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中国热”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来华游客不断增多[3]65。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是通过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内公路、铁路和高铁通往全国各地,在郑州市有新郑国际机场,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保证。
4.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独具特色,吸引力极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应把这些具有明显差异化的遗产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同时突出其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来此既能饱览自然山水风光,又可领略古建筑遗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三、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中原古建筑遗产作为人类祖先的杰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1.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建设历史,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段历史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依据。如城防建筑开封古城和商丘古城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了解城市建设特点,对于后人保护和利用古城防建筑有指导意义。
2.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中原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原区域文化,并随着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建筑既有特定的区域文化特征,也呈现兼容并包的特点。古城中飞檐翼角的土木建筑文化符号、雕梁画柱的文化内涵,以及佛教建筑中表现的佛教文化,都在中原古建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3.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科学考察价值。
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充分体现,如明代的马氏庄园,是堡垒式建筑的典范;登封少林寺建筑结合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合理布局,将建筑完美融合于自然之中[4]45。
四、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
中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也呈现出新的局面。但是在对专项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不合理的、粗放式开发对古建筑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降低古建筑遗产的利用价值[4]。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比较严重。
在开发利用古建筑遗产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一些古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修复了,也很难恢复原有风貌,致使大量古建筑遗产失去其应有的韵味,对其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对古建筑遗产开发过度商品化。
对古建筑的合理利用就是把独特的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遗产加以开发和组织并出售给旅游者,许多文化仪式、礼俗和手工艺品等活动形式几乎失去原有的意义,而作为纯粹的商品销售给旅游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3. 古建筑遗产的宣传营销市场混乱。
在古建筑遗产旅游区内,一些旅游经营者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对民族建筑文化进行不切实际的大肆宣传,没有完整的市场促销手段。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民族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又使游客蒙受欺骗,破坏了地方旅游的整体形象。
4. 古建筑遗产开发保护监督体制不健全。
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完备与落后,各种不良现象也就随之发生,使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事非法经营的活动,这不仅是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也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5. 古建筑遗产景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部分服务人员对中原古建筑文化了解甚少,当问及更深层次的内容时,他们要么不知如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五、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虽然中原古建筑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已大幅增加,但是,古建筑遗产管理利用和保护手段以及旅游立法等还相对滞后,对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面对中原古建筑遗产利用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出台相关对策,将各方力量统一协调,共同解决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那么笔者对于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如下对策:
1.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是进一步完善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也是中原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要真正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提高整体质量;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力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貌,真正做到古建筑遗产利用与古建筑旅游业发展的“双赢”[5]11版。
2. 健全保护开发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模式。
中原经济区要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其开发利用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旅游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做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3. 充分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旅游资源。
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从来就不是对立存在的。对于古建筑遗产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护,但不开发利用,很难体现其价值。将静止的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实现人文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统一,学会在开发中保护,让游客既能领略古建筑的古朴又能领略自然风光的秀美,这样既扩大了古建筑的知名度又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美誉度。
4. 注重古建筑遗产形象推广,扩大宣传力度。
加大古建筑遗产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协调各地进行联合宣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制作统一的宣传广告,由政府出面进行地区旅游活动的推介,也可以在当地的火车、汽车站或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地,采用大型电子屏幕进行宣传;借助电视、网站、报纸等国内外知名强势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大力宣传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及其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遗产的保护中来。
只要注重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好中原古建筑遗产,从而带动中原地区其他类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古建筑遗产在利用中得到良性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筑遗产众多,中原古建筑遗产对中原文化旅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本文在阐述中原古建筑遗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出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宜采取高标准的开发管理模式,树立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良好品牌形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马耀峰.遗产开发及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良民.中原地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3]甘露.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胡小红.我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2).
3.浅论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技术 篇三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08-01
摘要:
在大力加快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建筑垃圾、污水以及噪音等污染环境,而现场环保工作的效果不仅仅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而且影响到市区的环保,因此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是整个城市环保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 施工;综合 环境;保护
在大力加快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建筑垃圾、污水以及噪音等污染环境,而现场环保工作的效果不仅仅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而且影响到市区的环保,因此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是整个城市环保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工作的要求。文明施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工人在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为人类创造工作和生活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重视其自身的安全以及生产的条件和环境,重视施工现场对城市、社会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把环保施工列为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就此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施工现场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危害
“三废” 污染施工现场中的废渣主要来源于拆除废弃物、施工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建筑垃圾等。
施工过程中的废水来源于构件与建筑材料的拌制、洗刷、养护,墙体的湿润、职工的生活污水等。尤其是临时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长流水更是造成现场污水漫流的源头。另外,桩基础施工中排出的泥浆、施工降水中抽出的地下水、水磨石产生的水泥浆等,也是现场废水的来源。
废气的产生一般是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最主要是现场施工人员生活炊事用火,以及燃煤取暖造成的污染。以柴油作燃料的建筑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也是废气的主要成份。
噪声及光污染这类污染几乎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如基础施工中的打桩工程,主体施工中的塔吊、电锯、搅拌机、振捣捧、电焊机、钻孔机等各类建筑机械发生的噪音大都超过标准几倍几十倍。据统计建筑施工噪声占综合城市噪声源的8%以上,近年来扰民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不少矛盾纠纷。光污染主要是加工焊接钢材构配件产生高强闪光,更易對人身造成损伤。不少建筑工地为保工期、抢速度,昼夜施工照明光线强烈,拉设强光照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化工建材及白色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外加剂、塑料、聚氨脂、胶粘剂等,用于洗刷除锈的酸、碱、盐,作为溶剂的酒精;部分放射性物质如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汽油、防水油膏、涂膜、卷材,粉刷用的油漆稀料等;长期污染的则是塑料制品,高分子聚合物、石膏板、橡塑材料等挥发有害物质;许多建筑材料配件,设备的外包装采用塑料薄膜、编织袋、塑料桶、盒等,施工过程中的保温、养护、防雨等使用的塑膜也往往不能及时回收,致使施工现场出现了较明显的白色污染。
生活污染及粉尘污染由于建筑施工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一个工地往往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作业,在正常生活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废弃物、排泄物、随地大小便等。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粉煤灰、砂子、黄土、玻璃纤维、珍珠岩等多是粉状、片状、颗粒状物质极易飞扬。由于运输车辆、人群活动频繁、露天作业 影响而造成尘土飞扬形成粉尘污染。
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人身安全。大量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影响城市美观。携带泥土的车辆,装置散体、流体材料的施工车辆极易污染市政道路。施工污水、粪尿的漫流影响市容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施工噪声和夜间施工更会影响居民休息,干扰市民宁静的生活环境。因建筑垃圾、施工泥浆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向楼层外抛废弃物砸伤行人、砸毁民房的事件时有发生。
2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的策略
2.1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增强环保意识。施工人员应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对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素质。(2)开展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文明施工的重点内容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卫生、材料堆放、现场住宿、现场防火、治安综合治理、施工标牌、生活设施管理等。(3)加强现场管理。各类污染源的形成与施工现场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如质量管理跟不上,会造成返工而产生大量返工废弃物。材料管理混乱,会造成砂石乱堆乱放,水泥、白灰、粉尘飞扬。劳力管理不善,则更会造成现场混乱,废弃物、排泄物无法控制等等。要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来抓,环保靠管理,管理出效率。
2.2防止“三废” 污染措施
(1)防止“三废” 污染措施,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高层或多层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洒。(2)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3)施工现场应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道路基层做法按设计要求执行,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土产生。(4)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运输车辆出现场前,应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和遗弃渣土在路途中。(5)施工现场的搅拌设备,必须搭设封闭式围档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6)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7)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
2.3防止噪音污染的策略
4.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四
一、采访目的: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了解当地文物保护情况以及他们对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意见,并根据采访内容,提出一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通过采访,让自己在实践中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采访对象:当地居民,文物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人士
三、采访时间,地点:
五、采访方式:
1.面对面的采访 2.通过电话采访
六、采访的准备工作:
1.事先拟定采访提纲;
2.时间、地址的预约;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等。
六.采访内容 1.当地居民
.你感觉当地古建筑保护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地方对古建筑保护的不是太好?.歙县在开发旅游业以及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没有对一些古建筑进行拆迁或破坏?.你认为当地的文物部门对古建筑保护采取的措施有没有很好的得到实施?.你认为,应不应该为了发展经济而去破坏古建筑? 2.文物部门负责人.对于当地古建筑的保护,政府有没有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当地的古建筑有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请问您能举例说明一下吗?.对于即将在十月份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采访提纲--02》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提出恰当的问题
成功的采访多半取决于提出恰当的问题。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写道: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纽约时报》的主编对他手下的记者说:“只要你善于在尽可能多的话题上提出恰当的问题,你就是做得相当出色了。”在着各种提问技巧,使基辛格说出了很多事后连自己都感到后悔的话。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体育名人的提问技巧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性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带上眼睛和耳朵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5.古建筑开发与保护 篇五
古建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还对我国的国民素养起着积极地教育作用。然而,我国古建筑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却令人堪忧。
一、古建筑在旅游业中的现状
古建筑在旅游活动中日益凸显的焦点地位。目前,很多古建筑已经成为了旅游的热卖点,例如:北京故宫、龙门石窟、秦始皇陵„„这些景点不仅平日里门庭若市,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例如:2010年的“十一”黄金周,北京故宫一天的客流量就达到了12万人次,直接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每年近700万人到访,令这座入住过24位中国帝王的宫殿,承受着沉重压力。
古建筑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能力出游的“闲人”越来越多,不在乎“票面压力”的人也越来越多。游人的增多带给古建筑的不仅是噪声污染、光污染、环境污染„„更多的是古建筑的磨损。例如:北京故宫的地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陷,而在英国公布的一批全球面临破坏的旅游目的地中,北京故宫“榜上有名”。
古建筑维护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很多旅游景点的古建筑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状况,一是因为旅游景点自身的维护经费不足,另外就是国家对古建筑维护经费拨款的不足。这不仅使我国的古建筑的维护面临危机,更使其保存面对巨大的挑战。
古建筑的再建与新建困难重重。很多地方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已对部分古建筑采取了再建和新建工程。从国家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条例来说,这项举措是值得提倡的;但就目前我国古建筑的再建和新建工程来看,这些工程虽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建筑的风貌,但却不能恢复其原有的历史价值。此外,已建好的古建筑不是特色太少,就是商业化气息太重,还有个别的古建筑根本就是移花接木,不仅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不符,而且建造风格也是乱七八糟。
二、古建筑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古建筑的价值在旅游活动中得不到体现。古建筑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体,其所固有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美学价值„„在旅游活动中都得不到深刻的体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旅游的游览层次大部分还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次。
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层次不深,资源利用过度。古建筑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活动中也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景点,然而就是这种层次的开发也为其带来了过度饱和的忧患。
古建筑的监护存在纰漏。大部分的旅游景点都对古建筑采取一种开发、修缮为主,监管为辅的政策。例如:我国的古建筑大部分上面都有乱涂乱画的痕迹,垃圾更是遍地可寻。
三、古建筑在旅游中的不利对策
加强政府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古建筑保护经费方面的劣势已不是一时能扭转的了。因此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古建筑采取保护措施,例如:封闭重点古建筑、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条例、对于有损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行为加以处罚„„
提高景点的保护力度。出于对古建筑的现状保护,限制古建筑的游客量已是势在必行的了。热门的景点不仅可以像布达拉宫一样限制每日游客量,也可以采取节假日票面大幅上涨来限制游客量,此外景点还可以在售票处收取古建筑保护费。对于景点内的古建筑保护,不仅要派专人监督、督促游客提高公德心,还应设立一定的罚款机制,使古建筑的保护有所保障。
地方政府应加强其宣传、教育作用。古建筑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仅只是一种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摇钱树,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让人民真正了解了古建筑的价值,才会让人民意识到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因此地方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与宣传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旅游发展应重视分流。北京故宫之所以客流量可以创新高,一是因为其限制门票的手段不够强硬,另外就是其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缺少恰当的分流手段。游客分流在平日的游览中并不重要,但在旅游高峰期却尤其重要。分流不仅可以减少游客量,还可以缓和景点压力,、间接减少景点的损坏。
有层次开发古建筑旅游资源。基于我国国民目前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烈,可将我国的古建筑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可采取重点保护不开发原则,或开发成专项旅游。
6.保护聊城古建筑社会实践 篇六
总有一些地方镌刻着历史的胎记,总有一些地方如耄耋老者,阅历丰富却步履蹒跚。而这些城市的老者今年过得怎么样呢?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宿管部近来针对聊城市内的古建筑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
本次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分别前往山陕会馆、光岳楼、海源阁等处,观察这些古建筑的现状,对附近游客、商铺老板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政府对古建筑的保护政策,群众对古建筑的态度,以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将结果总结如下:多数民众对政府工作非常满意并表示将大力支持。但工作中也有疏忽的地方,没有将调查结果充分落实,如调查中一位教古文学的老师对傅斯年夫人故居的拆迁表示惋惜。还有一些群众认为这些古建筑开放力度不够,本市居民进入门票较贵,周围环境不少配套设施不完善,针对这些声音笔者做了一些思考:
对于聊城当地古建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必须严加保护的可以称为圈地保护。这类古建筑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保存完整,内部设施丰富。以山陕会馆为例。第二类为开放利用结合的保护方式。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充分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这类建筑保存相对完整,历史厚重,内部有一定空间。此类建筑的代表:光岳楼。第三类为改造开发结合的保护方式,这类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人文价值,或虽然保存已不完整但在历史上曾很有重要地位。代表为:海源阁。
第一类保护方式也是古建筑保护的第一步,简单说就是保护标志,再由导游向游客介绍这座建筑中每一幅楹联、每一座石雕所蕴含的文化。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通过调查发现这里面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其一是对古老建筑工艺和传统材料的考验。聊城古建筑多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多少画栋雕梁被时间磨去了棱角,在岁月里变得暗淡。在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中传统的工艺技法非常重要,尤其是像许多濒临灭绝的行业,如我们熟知的“八大作”(木、瓦、扎、石、土、油漆、彩画、糊)再如前不久新闻联播报道的藏漆、藏香申报文化遗产等。其二是周边管理的不完善。我一直认为保护古建筑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应该考虑其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益,以聊城山陕会馆为例,它是国内山陕会馆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在国内罕见。但是它占地面积并不大,游客游览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周围并不繁华,这就缩短了游客在聊城的时间,这种独立的景点造成了聊城“过夜客”不多的现状。
济南解放阁的保护方式就可以让聊城山陕会馆这类古建筑借鉴。解放阁在原济南古城墙东南角,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阁址位于当年济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城突破口处,为纪念解放济南而建。我想说的是距解放阁仅一条街就是济南的老牌商业街——泉城路,而且解放阁-舜井街片区规划方案合理,片区内共划定十二大地块、八大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商务、金融商务、旅游宾馆餐饮、电子市场、历史文化体验区、商业、休闲文化娱乐、餐饮商务,满足了游客餐饮住宿的需要。就聊城地方特点,可以在山陕会馆附近做一条复古的商业街,重现聊城昔日运河商阜旧貌。这里不得不说我是一个爱吃的人,早听说聊城临清有“小天津卫”的称号,有着各式地方小吃。将这些传统小吃搬到山陕商业街也未尝不可。以古建筑吸引市场,以商业带动古建筑保护。是否能一举两得呢?
第二类为开放利用结合的保护方式。合理利用与保护古建筑密不可分,只有更好地“用”,才能更好地“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古建筑只有利用好,才能保护好。由于经费问题这次没有进入光岳楼,但是附近游客认为,光岳楼内较空旷,门票也比较贵,开放力度不够。我查了相关资料光岳楼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当代名家对光岳楼也都倍加青睐,郭沫若、丰子恺、启功、溥杰、蒋维松都为光
岳楼留下匾额和楹联。另外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度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里可以说是聊城辉煌历史的缩影,里面的令人惊叹的历史片段我相信可能很多聊城本地人都不甚了解。光岳楼可以说是一处宣扬聊城历史文化,培养聊城人自豪感的教育基地。如果只是因为门票的原因挡住一部分人,实在可惜。这次调查在前往海源阁时,我们经过一个古家具的展销市场。由此我想,如果光岳楼内空间足够,可以在光岳楼内进行如古家具、古玩的展销会。而光岳楼附近也可开发成一片文化市场,相对于闸口的文化市场这里更容易吸引游客、形成品牌。有了商业的支持,进入光岳楼的门槛就可以底一些了。为了控制客流量保护古建筑,也可以推行门票预定等办法。
第三类的改造开发结合的保护方式,就适用于,保护开发的后期。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已妥善保护,还有一些建筑风格独特的旧居或已不完整的古建筑。这些需要留下来吗?我个人认为是需要的。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历史的文化积淀。古建筑都是有故事有血有肉的。以海源阁为例。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但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这样大量的古书恢复几乎已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让它衰落下去,直至让晚辈们忘记它曾经的辉煌吗?这显然不可能。我们何不借以海源阁——这颗文化奇珠的光芒来树立聊城文化教育、电子科技甚至是环保行业的品牌形象。建立以海源阁为依托的图书馆、文化宫、科技市场、大学城等等,将海源阁的历史发扬,也令海源地区有自己的特色。
同样的,如调查中提及的一些建筑风格独特的旧居,这些旧居拆除确实可惜,如我知道的济南老火车站,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它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它的拆除就留下惋惜声一片,但很多历史我们已无法修复。对于聊城的这类旧居我们可以大致保留其原貌,留下如祠堂等地标性建筑供人瞻仰。其余部分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改造谁负责的原则改为适合现代办公、商务的居所。既保留了市民无法割舍的记忆,又给市民一处体验古风遗趣的好地方,还可以避免闲置带来的经济损失。
合上电脑,笔者天马行空的畅想也就告一段落。这些想法不免幼稚,不切实际,但也代表了一名大学生对旧城改造对古建筑保护的一些思考。对聊城未来的希冀。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聊城文化之丰富之渊博实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片值得膜拜的地方。而这些愿望的实现,古建筑的保护就是其依托。毕竟一座商业发达文化兴盛的城市最根本的识别符号并不是商贸大厦、图书大厦等新造地标,而是当你登上千城一面的现代高楼,俯瞰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城市,犹能清晰地辨认出,一片黛瓦相连、街巷分明、墙头如韵律起伏、砖块沧桑而厚重的老街区,仍然安逸地蛰伏在当下繁华之外,等待归去的跫音。
7.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七
关键词:建筑史,历史建筑,教学,保护
1 中国建筑史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作用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 一直在建筑学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国内外高校建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必修课。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中国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建筑特点, 以及影响建筑发展演变的种种因素及规律,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建筑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 正确理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的关系。这对于培养建筑学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建筑设计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他们在今后设计工作中掌握所在地域的历史、习俗、气候, 让自己设计的作品能在满足现代化功能要求的同时也能考虑到当地地域性, 避免设计完全脱离现实。
2 国内高校中国建筑史教学改革概况
国内高校建筑史学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多集中于对教师讲授方式的改革。例如, 在讲解方式上通常以实例讲解为主, 老师在讲解时把建筑案例与历史兴衰、社会变迁充分结合, 将建筑实例背后所反映的经济、文化、民俗、科技水平与建造技术等进行分析, 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时还会将建筑周边发生的历史故事贯穿于授课中, 历史故事本身常常曲折起浮、扣人心弦, 自然会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 增强记忆, 便于学生接受知识。但是时代毕竟在进步, 随着近十几、二十年来的社会技术进步, 国内高校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也在与时俱进, 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在教学教具上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是目前建筑院校使用的重要教学工具, 多媒体的引入可以以图片形式直接展示教学内容, 图文并茂, 并且还可以完成一些建筑构件的动画演示, 让学生对古建筑的建造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其次是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还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个古代建筑的模型制作, 可以使学生对建筑的大木作、尺寸都有深刻了解。如果模型足够精致, 学生甚至对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都会有所掌握。
2) 教学场景的转换,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古建筑现场参观, 实地调研, 这也是近些年中国建筑史课程采用的方式, 古建测绘在传统教学中也采用过, 现在教学改革将实地调研和古建测绘结合, 让学生与古建筑近距离接触, 在此过程中老师面对实物给学生进行讲解, 并指导学生对古建筑进行测绘,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集中精力, 产生兴趣, 效果和模型制作异曲同工。
3)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学生组成团队, 在老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 或是学生参与进老师的科研项目中, 开展建筑历史的研究, 带领学生参加古建筑维修、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等具体科研项目, 使得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对中国古建筑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并且亲身体验团队协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交流沟通能力, 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都是未来的建筑师完成多重任务必须具备的,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和社会接轨。
3 国内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概况
国内外历史建筑目前都面临如何保护的问题, 但是国外已经走到我们前面, 他们有很好的保护机制, 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1 国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概况
西方国家一直重视历史建筑保护, 在20世纪制定了许多国际准则, 1964年通过《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宪章》 (《威尼斯宪章》) ,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 , 1976年该组织又通过《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宪章》 (《华盛顿宪章》) , 199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又通过了《奈良真实性文件》, 这一系列的国际准则呼吁世界各国都要遵循, 以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与此同时西方各国也采取许多措施加强本国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
3.1.1 合理的财政支撑机制
在国外发达国家,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的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例如, 在英国, 国家和地方政府是提供保护资金的主要财政来源;其次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个人善款是政府专项拨款之外的补充。在执行上是政府将款项拨给各种团体, 由这些团体负责具体的运作。而在日本, 也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为主, 联合各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 以及志愿者的加入。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具体的保护对象, 按照日本制定的保护法规分担保护资金。
3.1.2 完善的保护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历史性古建筑有很完善的保护体系。例如, 意大利就建立了多层次的历史城市建筑的保护和管理机构。该国的国家文化遗产部负责全国历史城市和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各大区、市也分别设有管理机构, 罗马市政府就设有专门的办公室, 对全市的历史城区、文物古迹区和古建筑区进行规划管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保护历史城市和古建筑的民间团体也加入保护行列。
3.1.3 完备的法律保障
国外都有相应的保护历史古建筑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条文, 比如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 都是采用立法进行保护, 同时强调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即监督法律真正执行。早在1913年, 法国就制定《保护历史古迹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1962年, 法国又制定了《历史性街区保存法》。193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古建筑法》, 对于保护古建筑做了具体规定。1967年英国制定了《城市环境适宜准则》。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500 m环境要得到专门的批准。1962年德国还进一步制定了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规。这些健全的法律体系给历史古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使得古建筑逃脱了被随意破坏的厄运。
3.2 国内历史古建筑保护概况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比较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 也开始向西方学习较为成熟的经验。保护工作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取得丰硕成果, 并开始积累起符合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2000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该准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威尼斯宪章》, 将二者中所代表的国内外相关法规作为基本原则, 目前已成为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的行业规范。
虽然政府和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的努力, 但是中国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首先, 历史建筑保护思想并未深入人心, 历史建筑遗产在世人眼里常常是落后破旧的, 并非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它的价值, 即便知道它的价值也多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遭受了利润追求者们的掠夺与践踏, 这常常造成历史建筑的破坏。其次, 遗产保护概念不清, 范围过大, 这需要业内人士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完整的规范, 同时需要有关部门完善机制, 让有良心有能力的专家有话语权。
4 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可行性和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政府主导,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还要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必须要使民众具有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常识, 即首先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而建筑学专业中的中国建筑史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课, 在讲授的时候理所应当地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一些基本的修缮方法教授给学生。课程可安排在中国建筑史古代史结束后插入四个学时, 专门讲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和修缮。
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一直在探索, 除了我们熟知的在教学教具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场景的转换、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等模式外, 与时俱进的增加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也是必须的, 而且意义重大。21世纪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 给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与教学赋予了新的需求和任务,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结合最新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内容补充一些知识理论,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意识, 以及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这样当学生步入社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不会盲目屈从于甲方, 对历史建筑遗产大肆拆除, 将其夷为平地。
参考文献
[1]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论[J].文物春秋, 2008 (6) :43-46.
8.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时代意义 篇八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3-0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对文化的肢解, 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怎样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成为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形式? 本文主要从传统建筑造型研究的角度出发,浅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思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造型;时代意义
1 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又该如何发展呢?在现代主义风格盛行,高楼耸立,讲求功能性的时代趋势下,中国传统建筑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力求恢复传统建筑或者总结一套真正符合中国传统的设计体系一直是很多建筑师和学者努力地方向,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 让这种呼声更加的强烈.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寻求尊古的设计理念。
于是出现了“新中式”“现代中式”诸如此类的风格.. 这样的新中式很多是在现代主义简约风格的基础上,于细节中加入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建筑结构上也有了很大改动。例如:广州的万科第五园。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也带动现代中式建筑的热潮。从建筑外观上看,万科第五园的设计确实是费尽心思的.也值得肯定.很多设计手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它的商业性质来看,又让人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
2中国传统建筑的时代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包括了太多内容. 仅从艺术语言来说就包含了很多方面. 主要由建筑群体的艺术语言,建筑单体的艺术语言,也又建筑的细部装饰等方面的语言,这些极为丰富多彩,语法灵活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语言,是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特有的建筑結构,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中,都是合院式布局,它的对称性、均衡性、内向型与独立性是一种空间结构的造型艺术。这种空间的划分正是几千年以来封建统治制度下的产物, 就如同当时的宗法制度一样,有尊卑之别,有高低贵贱,等级分明。在传统建筑中,人们往往能一眼判断出谁是主题,谁居其次,谁是附属,谁是陪衬,谁又仅仅是点缀.在轴线分明的建筑中,居于轴线上又居于轴线中的,绝对是建筑的主体,位列第一. 整个空间的构造主要以对称为主,不论房屋的开间欧多少,都是奇数,一、三、五、七等等,并且以中间的开间为最大,两侧开间逐渐缩小,同时以中央开间为中心对称建造. 这只是传统建筑的最基本的艺术特点,具体到不同的等级的建筑,艺术语言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宫殿、寺庙、民居、官府、或私人大宅都会各具特色,甚至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分析
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和历史.还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 上述两方面仅仅是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些表面特征, 足以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是多么丰富的艺术语言,
但是究竟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现代社会有所延续? 这一直是建筑师和众多室内设计师不停思索的问题, 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单一的“西方化”或者“中国化”是并不现实的,在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也并不是单纯的还原传统建筑本身的摸样,让“民族特征”转变成了“仿古风格”的同义词。但在夺回孤独风貌的的作品中也不乏佳作,以两个不同方式体现传统风格的建筑为例:
第一个是炎黄艺术馆,由于“炎黄”是中华民族史诗中的名字,而且该艺术馆位居亚运村惠中路临近一处历史悠久的宫殿,这个工程又充足的理由采用古代风格,设计师在设计思路上也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在另寻出路,他采用不对称布局,同时简化了传统建筑元素并且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新的抽象建筑语汇。不仅功能组织效果完美,而且与老城区的关系和谐
另一个案例是菊胡同四合院工程,老北京以四合院住宅闻名。而如今本是单户的四合院住宅往往住了十几户人家,很多四合院也面临着贪婪的开发商的破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探索了中国传统与现在生活的结合,保留四合院风格是为了保持传统城市空间的独特韵味,围合成院子的平房式建筑变成多层,以容纳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对于单体建筑,建筑语言被简化。这个重建工程表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并努力在城市中创造出一种新的邻里关系
在实践中,成败皆有,最糟糕的情况是坡屋顶或其他中国建筑经典符号的滥用,最终的效果是贬低传统建筑语言,成为一种肤浅可笑的粗劣模仿。尽管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设计师值得反思的是设计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中,一直有“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观念,这是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模式,不可彼此割裂 .这是传统思维模式的优势。当然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虽然注重整体,但是也缺乏对部分的充分了解,重天,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缺乏对“天”“地”“人”“物”的充分认识。作为设计师应该对中国目前所处的特殊社会形态有充足客观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这是最基本的素质条件,这样才能具有清晰的辨别能力,外国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吸取真正有宜于中国发展道路的经验才是最切实际的,就像沿海城市随处耸立的摩天楼。摩天楼的确是“现代”“先进”“发达”的象征,许多是国际业主对美国建筑的一种效仿,却很少考虑到中国所特有的情况,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样耗资巨大,技术支持要求严格的大工程是否真的有如此大的需求?建筑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但是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的建筑都需要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人文关系等等众多因素,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延续,更需要这样谨慎周全的思考, 在不断的探究,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建筑一定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局势下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会通过更好的建筑环境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愉悦,在新的世纪为世界建筑财富做出积极地贡献。
9.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九
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一、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0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本课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普及,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其次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即以城市建设和古建筑的保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建设与保护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有相当的难度,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到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城市建设中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了解古建筑的价值。
2、能力目标:关注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性与相互依存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探讨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实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全面认识古建筑价值是正确保护的基础。本课涉
及到开发、保护两方面的内容,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树立保护古建筑的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思考、探讨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方式。
五、课
型:鉴赏课
六、课时计划:1课时
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设计意图:以文物图片欣赏为引子,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思考如何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筑,为后面作好铺垫。)
(二)进入新课,实施教学。
1、为什么要探讨城市建设开发与建筑的保护 环节一:欣赏图片
(西直门全景
罗哲文 摄)
北京故宫角楼和宫墙(明、清)
北京内城城墙
1860年摄
教师讲述:从千年之前的唐朝幽州城、辽代南京到金中都、元大都、明清都城,北京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建立之初,必然要对作为首都的北京进行大规模建设。1950年前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屡次发出要保护
教师讲述: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的把它们的全部的信息传下去。——摘自《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教师提问:你觉得古建筑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你最欣赏的名胜古迹是哪里?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
教师补充:古建筑具有的价值:历史价值:了解前人生活的时代
艺术价值:优美凝重的形态
科学价值:坚固合理的结构、独特用料
问:你觉得古建筑还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学生课堂讨论)
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
②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教师讲述:同学们,上面所讲述这么多古建筑的价值,同时它们与城市的关系亦是非常密切的。
如:
北京——天安门、长城
拉萨——布达拉宫
巴黎——埃菲尔铁塔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回忆及联系所学知识发言)
教师补充: 古建筑是城市风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良好的城市规划则能够充分衬托古建筑的璀璨夺目,并使之与现代都市风景相得益彰。反之,湮没古建筑的光彩。
(环节意图: 以提问,图例欣赏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激发学生树立保护古建筑的观念。)
③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
环节一:教师提问: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有哪些矛盾?(学生角色模拟情景,讨论发言)
教师补充:古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一旦毁坏了就永远不会再出现。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历史古迹,尤其要避免城市建设开发中对它们的破坏。不仅要协调城市与古建筑的关系,还应该利用古建筑为现代城市增添历史文化特色。
环节二:欣赏图片,通过案例引出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教师讲述: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的方法。方法一:精心保护文物古迹
在城市建设当中,首先要确保重要文物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破坏。这就要求在历史地区规划中仔细调查、精心设计。
【案例】北京平安大街改造工程
北京市为解决交通问题,通了平安大街。这条道路沿途有大小14处文物古迹和一些传统四合院,是体现北京旧城历史格局和风貌特点的重要地段。改造过程中,按照既满足交通及市政建设需求又妥善保护文物的原则,调整了道路宽度、走向及拆迁范围,妥善保护了沿途重点文物。同时,道路沿线的建筑高度、形式、色彩以及景观环境都进行了整体规划,取得了与文物古迹相协调的效果。
【案例】 苏州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
美丽的苏州周庄是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别有一番风韵。每天来到这里游览的中外客人络绎不绝。
为了满足古镇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改造规划对这里的经济、建筑、社会生活和空间结构都做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保护、政治、更新相结合的方案,分区分期的进行局部修缮和有机改造。
古镇的保护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效益日益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
这里2-3层 的新“街坊体系”取代了局部的危旧平房和老院落,色彩及细部造型遵从旧有文脉,灰瓦和简化的檐脊表达出该地区的历史印记。
1993年世界人居奖授予了中国北京的菊儿胡同四合院住宅工程。
获奖说明这样写道:该工程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城市更新的一种新途径,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得到保留并加以改进,避免了全部拆除旧城内历史性衰败住宅。同样重要的是,这个工程还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
(三)课后拓展
欣赏广州市古建筑图片。
(孙中山纪念堂)
(广州骑楼)
作业:广州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是如何协调的?如:中山路、一德路、与地铁的建设、恩宁路骑楼群、天字码头等
讨论形式:根据实践调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为规划组,市民组,专家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建议。完成后教师收集,并选出若干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地关注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文物古迹,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了解相应的知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
(四)课后小结
10.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 篇十
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呈现。随着环保工作在建筑规划的过程中的被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已经成为了建筑规划人员设计理念中绕不开的重要课题。只有将绿色环保融入贯穿整个设计理念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建筑规划的以人为本。
1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城市的住房拥挤、垃圾污染、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下降。同时,随着人露数量的增加,有限的资源被大量消耗,例如城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水质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规划的不到位造成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没有衡量好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城市规划不到位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避免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设速度,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够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而牺牲了绿水青山。
2建筑规划的重要性
11.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悬鱼装饰符号 篇十一
“悬鱼”作为一个小小的装饰构件,起不到左右建筑整体构成的作用,但正是有了这些别出心裁、精雕细刻、丰富多彩的悬鱼装饰艺术符号,才使中国传统建筑变得十分有情趣、有寓意,增加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与其它建筑装饰符号一起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性装饰语言符号。
悬鱼装饰的起源
在悬山和歇山两种形式的屋顶构架中,位于房屋左右两端尽头开间的檩木朝外的一头伸出于山墙,为了保护这些檩木免遭风雨的侵蚀,在这些林木头上訂一长条形的木板,把它们封在板内,这条长木板即称“博风板”。它随着上下排列的檩木组成人字形,显露在房屋两头的山墙上端。在人字形博风板上端的接缝处,多訂着一块木板,以加强两条博风板的连接,这块造型各异的木板就是“悬鱼”。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墙顶端悬垂,故而得名。
悬鱼装饰的符号意义
符号学家皮尔斯经过对符号本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符号三元关系理论。将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分为图像性、指示性、象征性。图像性是指借助自身的特征去表现对象;指示性是指通过被某个对象所影响而指示的那个对象;象征性是借助法则和普通观念的联想去表达深层涵义。
1.悬鱼装饰符号的图像性
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来释义悬鱼装饰构件:从“图像性”来讲,悬鱼装饰构件多由文字符号和经典图案符号组合构成。文字符号主要是“水”、“壬”、“卐”等字,图案符号主要有中国传统图案“双鱼戏水”、“喜上枝头”,鱼与莲花的组合,鱼与牡丹的组合,太极图与鱼的组合,蝙蝠与古钱纹的组合等。有龙凤造型,卷云如意造型。或刻成石榴状,石榴剥去一点皮,露出丰实的石榴子,或刻成带叶子的桃,或刻成器物的造型如花瓶、花篮等。也有抽象类的悬鱼,多为几何形,或近似某个造型的几何化图形。
2.悬鱼装饰符号的指示性
从“指示性”来讲,悬鱼装饰构件所体现的美好愿望是通过图形的寓意得以体现旳。借用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特别是动植物)本身 的特点,表达某一寓意。在实际运用中,这些象征通常不是单独使用,而是多个吉祥寓意的象征形态叠加,将丰富的画面效果和强烈的情感诉求完美结合。“水”如其本意有灭火的作用。《易经》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中国传统建筑是木结构体系,最怕火,所以多在其上运用有灭火消灾寓意的水中生物,如屋顶的邸吻、天花的藻井、悬鱼的“鱼”等。“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没有偏颇。
研究悬鱼装饰艺术的当代意义
1.具有民俗审美价值
民俗主要是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是与上层社会文化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汉书》:“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民俗通常是指老百姓之间流传或传承的文化。
悬鱼装饰构件普遍应用于民居建筑中。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基本上可分为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和卷棚顶六种。悬鱼装饰构件主要应用在悬山顶和歇山顶两种屋顶形式上。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歇山顶属普通屋顶形式。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屋顶形式,主要用于皇宫和佛殿主殿建筑。悬鱼、惹草装饰构件多用于普通寺庙、民居、祠堂建筑上,而皇家宫殿一般不用悬鱼、惹草。因此,悬鱼具有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是以物质形式存在于建筑中的民俗艺术品。
2.给当代设计以启示
悬鱼装饰构件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发掘这些传统装饰语言,研究其在当下的新意,认识其对现代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图案设计、甚至首饰设计的启发意义。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利用,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以下仅以建筑设计和首饰设计为例探讨悬鱼装饰构件对当代设计的启发。
(1)悬鱼装饰构件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建筑结构体系和施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取代了木结构。传统的装饰构件在现代建筑装饰中更大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如云南丽江在城市新住宅的开发设计上就使用了悬鱼装饰构件,用钢筋水泥代替木材,虽然没了保护檩木的实际意义,但是起到了装饰和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
(2)悬鱼装饰构件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发
悬鱼装饰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图案精美,寓意深刻,极大程度上能丰富首饰设计的题材和意境。若把悬鱼构件缩小尺度,将传统图案形象简化,保留图文的古意及寓意,作成耳坠或吊坠,难道不是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首饰吗?或对悬鱼装饰图案进行抽取、重组,都是为首饰设计提供灵感,使其更具中国文化韵味。
艺术源于劳动,生活激发灵感。我相信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质朴和谐的悬鱼装饰艺术必能为当代设计师提供灵感,使其设计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时代新意的作品。
12.论鄂温克族濒危建筑文化保护 篇十二
鄂温克在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传统建筑形式:“斜仁柱”和“格拉巴”。斜仁柱是鄂溢克族移动的居所, 建筑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米, 骨架呈圆锥形, 高约3米, 由一十五至三十支落叶松杆顶端搭在一起形成, 夏季在骨架上覆盖桦树皮作为围护结构。冬季在骨架上覆盖兽度以防寒保暖。格拉巴是鄂温克人在森林中固定的仓库建筑, 这个仓库是措建在树上的, 建筑底面离地约2到3米。将森林中的自然树去掉树冠作为建筑的四拄,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 建筑的四壁是由圆木交错相叠形成的。顶部用木杆支起形成人字形的屋顶。山墙部分不封闭, 屋面用树枝、干草攫盖。
建筑文化保护的前提是建筑文化濒危, 那么什么是建筑文化濒危?建筑文化濒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状态, 指建筑文化消失前或即将消失的那样一种状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建筑文化的个别因素的濒危;一种情况是建筑文化整体的濒危。如何理解建筑文化濒危?我们认为建筑文化濒危是建筑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引起建筑文化变迁的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内因, 即发生于一种建筑文化内部的发明与发现:一类是外因, 即建筑文化间的传播与借用。鄂温克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 主要包括:满足文化、蒙古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等。改革开放以来, 各少数民族居住具有民族特色的住房更加少见, 现鄂温克人不断的被汉化, 本民族文化在不断消融。但是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是这个民族经济、社会和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居所, 在民族的主体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原始的居住环境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 但是在现代我们应该把这种原始建筑的内蕴元素延续下去, 增加鄂温克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同时保护鄂温克族传统民居文化。不要让这种建筑文化淹没在社会大发展的潮流之中。
那如何在现在社会中把鄂温克原始建筑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在建筑当中呢?我们要做出既能满足于现代鄂温克族人民的居住环境, 又能体现出内蕴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原始建筑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建筑。而如果我们做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族建筑, 又是否能符合现代国际化社会经济环境呢?既能满足于保护鄂温克建筑文化的同时, 又能迎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这是我们最终要做出的鄂温克当代建筑。所以针对以上几点, 在进行鄂温克民族当代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要素我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造型的提炼和组合, 对传统建筑的提炼和变形主要分为形体的提炼和变形, 色彩的提炼与变形。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在建筑形体上呈现为独立的几何形体。与我国大多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组台式形体模式不同, 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是互不相连的独立形体。鄂温克旗的“斜仁柱”从建筑形体角度可以还原为圆锥体;“格拉巴”可以还原为由水平方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组合而成的几何体。鄂温克传统建筑的色彩都是材料本色。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有:桦树皮、驯鹿皮、去皮的落叶松树干和圆木。建筑色彩主要为浅黄色和深褐色。由此可见。鄂温克族建筑色彩可以提炼成两个色彩特点, 第一特点是建筑色彩表现材料自然色, 第二特点是浅黄色和深褐色。
第二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空间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向心性与指向性。“斜仁柱”的建筑平面为圆形, 入口朝向东方, 在建筑内部的圆心部位是室内的火塘。围绕着火塘是三个供坐卧的铺位, 中间的铺位正对着圆形平面入口。从建筑空间整体形态看。圆形平面本身就具有内聚的特征。而建筑中央的火塘和中心高起的锥形空间更强化了空间的向心性特征。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看, 斜仁柱入口固定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建筑内部相应三个铺位的摆放位置沿东西轴对称, 在室内围合一个朝向东方开口的活动空间, 使建筑内部空间也具有了由西向东固定的指向性。
第三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技术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一年四季都会追随着驯鹿的足迹迁徙。民族生括的移动性使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包含着适应这种生活需求的移动性技术。鄂温克旗的居住建筑“斜仁柱”采用了“小框架加轻质表皮”的建造技术来满足民族居住的移动性需求。搭建的时候先将数根树干底部插入土地中。顶部进行绑扎连接, 形成建筑的结构部分, 再将桦树皮、兽皮等表皮材料固定在水杆组成的框架上。使建筑其有避风避雨, 保温御寒的功能。这种建造方式使建筑的框架和表皮部分可相互分离。建筑技术的根本是来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的, 针对鄂温克族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借鉴传统建筑技术, 更要探索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来满足该民族的移动性居住特点。
第四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生态性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族的居住地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这个区域的气候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凉爽。面对这种自然环境特点, 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采用了季节性更换建筑表皮的方法来适应地域气候条件。斜仁柱的表面夏季采用桦树皮, 冬季则换成兽皮。夏季建筑表面是由桦树皮自下向上层层叠合覆盖形成, 能够提供遮风避雨的居住空间。层层叠合的桦树皮之间的空隙由下斜向上, 建筑外部的空气通过这个缝隙进入室内, 在室内循环之后通过斜仁柱顶部流向室外, 在建筑内部形成动态的气流循环, 促进建筑内部的通风与降温。冬季建筑表面由多张兽皮缝制而成, 兽皮的保温性能非常好, 使建筑内部火塘所产生的热量能够积聚在室内空间中, 适应冬季寒冷的自然环境。这种不改变建筑结构而仅变换建筑表皮以适应气候季节性变化的生态建筑技术应该在针对鄂温克族进行的建筑设计中得到延续。
以上就是对于现代鄂温克建筑设计的几点想法和意见, 从保护传统建筑为出发点, 尽量采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鄂·苏日台.《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
[2]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2004.4.
[3]王绍周.《中国民族建筑·第三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推荐阅读:
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08-31
中国十大古建筑08-30
中国建筑质量低劣的成因09-28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09-04
中国古建筑欣赏答案08-28
中国建筑业的惊人变化09-29
中国民居建筑06-10
中国现代建筑教案07-30
中国建筑公司管理09-17
中国建筑论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