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2024-11-19

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精选16篇)

1.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一

构建初中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比如有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不愿合作与互动、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业成绩不理想等等。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缺乏驾驭新课堂的教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淡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数学课。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确立学习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的愿望。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生活化、趣味化,充分满足学生“好动、娱乐”的需要。

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一点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四、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在的学校大部分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程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对于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学生总是定势地习惯地运用顺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针对这种情况,为帮助这部分学生扭转思维上定势,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中“动”的画面来解决问题,效果很好。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思路,也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五、要关注学生差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毋庸讳言,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有的思维活跃,有的想象力丰富,也有的同学在学习数学上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为了建立和谐高效课堂,我们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应由易到难,教师的语言要深入浅出,照顾到接受能力较差、层次较低的学生,使他们不掉队,学得扎实。学习要求应有层次性,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吃得好吃得饱,让所有的学生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同时,数学课堂要想真正高效,还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要做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应学习的条件和营养,让他们自己成长。”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

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能。

六、重视设计有效的巩固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设计有效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在设计练习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设计练习应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3)设计对比性的练习以防产生思维定势。对比性的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设计有坡度的练习。因学生能力有强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能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拓展探究,让学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体同学的智能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效教学出发,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育人质量。

2.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二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有效

一、数学教师首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专家周弘说: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的本质是关注学生的幸福, 关注幸福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心情。”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会信其道。教师把好心情带进课堂感染学生, 就会让学生愉悦幸福, 兴奋激动, 热情激岩。心弛神往, 开启心智大门, 驰骋想象空间。才会有浓浓的研讨氛围, 学生才能放下包袱, 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操作、尝试、讨论、质疑, 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有了合谐、民主、平等、协商的新型师生关系, 才能无忧无虑, 无拘无束地去探究, 去合作, 去发现, 去创造。有了和谐、民主、平等、协商的新型师生关系, 才会思维活跃, 迸发智慧火花。好的心情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当我们跨进课堂的一刹那, 我们应当常问: 今天我带给学生们的是欢乐吗? 有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 才会出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全员参与的生动场面, 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潜能得到发挥, 才智得到展现。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喜欢性格外向、幽默的教师, 学生乐于与他们交往, 愿意和他们一块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课堂效率高。

二、数学教师要精心预设好的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 却远远胜过问题的动态表现。无论创设的是故事情景, 活动情景, 还是游戏情景, 动画情景, 它都破开学生心灵的层层坚冰, 泛起学生心潮的层层波澜, 使学生凝神静思, 口若悬河; 使课堂高潮岩起, 笑声朗朗, 掌声阵阵。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 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条件。一般情况下, 每堂课的开头都应有情境导入, 教师在备课时应选择一个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情景交融, 激起兴趣。好的、有趣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有意创设一种不和谐, 不平衡, 从而触发学生弄清事物本质的迫切愿望, 激发主动探究的思维动力。它不仅包含问题本身, 还包含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好的问题情景既要抓信学科本质, 又要淡化学科边缘, 重在培养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 开发学生的潜智潜能潜质,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时机和空间。如在教《概率》时, 创设《田忌赛马》的故事, 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用课件引入下象棋的问题, 和学生在玩中学习到知识。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 导入拿破仑测河宽的故事, 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当然, 教师的个人素质也会影响课堂的气氛, 如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态度要平易近人, 在课堂上面带微笑, 平等对待学生等。总之, 教师创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使学生敢于参与, 主动参与,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教师精心设计好点拨指导

教育家第斯德曾说: “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 具体表现在对某一章节进行教学时, 不仅教会学生挖掘某一具体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内容或是设计到该内容知识的灵活运用方法, 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 对有关内容进行自学, 对有关材料进行自析自练。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 并不排斥“主导”。有精彩的“主导”, 才有活跃的主体。导之得法, 导之有序, 导之宜时, 导之得体, 才有主体的充分发挥和精彩表现。导的关键在于抓住内容的选择, 学习的起点, 思维的动向, 合作的组织, 动力的补充。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时,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教给方法; 在学生提出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点时, 突出重点, 指点迷津; 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时, 归纳筛选, 切中要害; 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时, 组织讨论, 指明方向。好的指导, 总是抓住时机, 哪怕是三言两语的导言, 一个小小的提问, 一句轻轻的点拨, 一张图片的展示, 都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由此及彼。困惑中得到解答, 迷惘中找准方向。

四、数学教师应及时给予好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 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所以, 评价应强调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而不是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 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 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评价,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从而改变单一记忆、接收、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 将会读、会说、会分析、会整理、会总结、会运用等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评价中。老师的表扬是最廉价的“润滑剂”, 可又是最高档的“调味品”。一张赏识的笑脸, 一副专心倾听的神态, 一个赞许的目光, 一声轻柔的称赞, 都使学生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于是, 他们的脸上挂着灿烂, 他们的热血在沸腾, 他们浑身充满力量; 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 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理想的种子在心田播种生根发芽了。老师的表扬要及时, 要看准时机, 要讲究艺术, 要恰如其氛。值得强调的有两点: 一是要真诚, 装出的笑脸带着讥讽, 虚假的语言带着嘲笑。我们要调整心态, 真正赏识学生, 戴着显微镜找学生的优点, 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二是表扬的技巧要创新。对学生使用语言要得体, 有层次有变化。

五、数学教师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且有一套操作规则和操作要领。教学方法很多, 如讲授法、谈话法、实践法、阅读指导法, 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 等等。这些教学法都有自身特点、使用条件和范围。例如讲授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 知识的系统性强, 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和基础的教学方法, 讨论法能集思广益, 有利于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适用于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发现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总有其适用范围和自身的局限, 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很难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 才能使教师根据本课的特点和要求安排适当的教学方法,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效率;师生关系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自觉、自愿地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让课堂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理论来源于生活。为了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与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先引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先出这样一道题:“夏天天气十分炎热,我们都爱吃西瓜。可是,如果只有一个西瓜,我们这么多同学,怎么分才算公平呢?每位同学能吃到多少呢?”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举例,学生会觉得这个数学问题亲切、没有距离感,因而愿意去认真思考、探索。又如,在学习“测量长度”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测量书本,未免单调乏味了些。那么,教师如果组织学生互相测量身高,将四个同学分成一组,轮流测小组里每位同学的身高。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肯定会感到惊奇,他们会异常活跃地加入到这个课堂活动中。

二、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受到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的青睐。由于小学生天性爱热闹,他们更愿意一起学习、一起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对促进小学生的高效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师不能让他们自由结组,而要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分组,并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素质相当,以形成激烈的竞争。然后,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个小组长,负责管理督促学生的学习,小组内的组员也要互相监督,以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水平。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积极培养学生与人互动的意识。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图形。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并且在不断交流中,时时产生思维的火花,如,“魔方、便利贴”是正方形的,“日历、手机、相框”是长方形的,“小红旗、饼干、路标”是三角形的,“汽车标志、瓷砖、吊坠”是菱形的,“积木、裙子”是梯形的等等。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总结中,深化了对课堂知识的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迪者、引导者,在小学生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或是与小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在学习概率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概率的随机性,并且学生在快乐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较脆弱,教师不能严厉批评小学生,而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与肯定。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大多会紧张,这时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怕说错,回答得对错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下会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教师不断的肯定会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屋及乌”,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上这门课程,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构建有效、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小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降低对数学学习的距离感与陌生感;其次,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4.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四

祖山总校山神庙小学:杨金来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我个人认为,了解教材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学年要交给学生那些知识,并知道各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同时要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以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让学生们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约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地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

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经过笔者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一个学生思路没理顺出错了,老师要给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评,也不要急于把答案说出来,要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5.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五

一、基于信息化的有效教学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求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教学,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根本,综合效率与效果两方面的要求,考查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运用。

二、我国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原因

1.现状分析

纵观中小学应用信息化资源的现状发现,教师最常用的`是“制作―展示”型教学活动,即以课件、图片、视频资源为主要内容,利用板书挂图和幻灯片通过投影(或电视)播放出来,资源仅仅起到课堂辅助教学活动的目的。并且在西部和农村中小学的试点上,这种应用也只是停留在公开课、研究性学习等一些特殊教学活动之上。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根据教科书内容,将问题情境由课本搬到大屏幕之上,放大了视觉效果而已。这种做法,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看自己的教科书容易走神的弊病,而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似乎益处不大。

2.原因探讨

一方面,我国的许多小学教师在技术应用于教学方面,还处于适应和接受的阶段,未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因此,教育研究工作者在开展教学评价或教师培训时,应当与教师一同探讨所学习的技术应用方式和教学活动形式适用的情境,鼓励教师从自己的学校、课堂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从案例模仿走向创新。

三、我国信息化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

1.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充分理解和认识

目前,很多教学一线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会影响到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从而导致学校升学率的下降,因而拒绝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样落后、片面的观点导致学科整合途径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因而要引导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在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的同时应用于课程的传授中。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的学习,要重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连续的几个数相加时便可以用乘法做简便运算。由此可以设定教学情境:小明去商店买铅笔,一支铅笔5角钱,小明需要买3支,一共需要多少钱?情境设计在于让小学生理解5+5+5可以用3×5来表示,这就使得课件演示时注重的是展现加法演变为乘法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重视开发有效课堂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与学生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如教师授课时对于学生易错题的总结则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信息时代,学生会在网络上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资源,这使得课堂教学资源的内容极大丰富,有效课堂教学资源的比重加大。此时,教师应充分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捕捉学生的信息,分享相关的经验,使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成为促进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动力。

科技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也改变着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不是简单的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运用信息技术增进教学有效性,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郭巍。浅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有效教学[J].经济师,(3):139-143.

[2]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1):58-61.

6.小学教师如何构建和谐英语课堂 篇六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构建和谐、愉悦、宽松的英语教学环境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大方自信的娇态,简练不乏魅力的教学用语,娴熟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高效的在英语课堂中学习。关键词

构建 和谐 英语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何构建和谐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营造英语课堂的和谐气氛,构建和谐英语课堂呢?现就谈谈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

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基础。

现在的小学生,他们对英语已有一定的认识与基础,但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学期在上第一节课时,我没有上新课,而是让他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Sam、Amy、Lingling、Daming等,从他们的对话中,理解学习英语要“独立思考才能长智慧”;学习英语要“多开口”;要“不害羞”;从学生的双眸里我看出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渴求。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任何可以用英语表达的都尽量用英语来表达。如: Look at the blackboard;Are you ready? Open your books;Rea

d after me;Listen to the tape;Work in pairs etc.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语言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英语课堂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行为;学生积极参与行为反过来又促进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师生的和谐互动。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构建和谐英语课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这种轻松自然,充满和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保持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教学方法:

1.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2.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

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3、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

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语言才会绽放它的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是连接语言与生活实际的桥梁。教师教给学生语言的形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如在学习新标准教材三年级起点第二册Module4时,我创设了一个就餐的情境:Do you like fish? Do you like rice? Here you are......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四大组,请四位学生扮演服务员,其他学生为顾客。这四位学生手托食物将在各自的组中来回走动,同时允许其他学生走出座位向服务员要食物吃。当然他们必须使用语言Do you like rice? Yes,Ido.Here you are.这样就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

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

4.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英语课堂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行为;学生积极参与行为反过来又促进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师生的和谐互动。

三、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正确的评价会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使之产生尊师、乐学的情感,从而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教师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在教学中,要多用赞赏的语言,如:“Wonderful!”“Excellent!”“You are great/good!”“Well done!”等。对于英语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说:“You are clever, although you are poor in English now,I’m sure you’ll make progress next time.”若发现学生学习有进步,不要放过赞扬的机会,可以说:“You are making rapid progress these days and I am proud of you.” 为了便于评价,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评价。哪一组参与积极,纪律良好,表现好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在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与鼓励与赞扬,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它是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7.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七

教师的世界和学生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基础上, 深刻地认识到,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人格, 我们应该相信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开启学生幸福的课堂生活。

真正的和谐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对课堂地位的准确认知,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数学教师要在实际行动中将这个舞台还给学生。只要那些心中有学生, 充满智慧, 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的教师才能在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上去主动创设、有效挖掘精妙的教学细节, 将课堂从真正意义上交还给学生。

2. 在教师的行动里营造和谐的氛围——长久和谐的教育情感里赢得教育的感动

教师与学生只是在身份上不同, 但是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人们常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坚守爱的流淌, 要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将师爱演绎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为了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智慧, 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一同进入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情绪饱满, 只有在这样的情绪下, 学生才会形成积极的、愉快的心情, 有了这些, 师生之间便会在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愉快的火花。

3. 适当的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 要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要我学”和“我要学”这两种态度中教师起到了多少作用?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坛, 而是师生互动的地方, 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对课堂的感情投入。适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来启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便是教师对课堂情感投入的一种表现, 看似微小, 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缺乏激励的语言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 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 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 充满启发和鼓舞的讲话是和谐课堂的一盏明灯。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和评价, 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 才能激发教育这个活的教育资源。

比如先学后教便是很好的激励学生主体性的办法, 在一些课题中采取学案开展学习, 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本, 完成课前预习, 在课中学会做小老师, 通过这样小小的设计, 对学生来讲是一种信任, 更是一种引导, 同时也是一种激发。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相信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应是该收手就收手, 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第一个成为对他们学习施以援手的伙伴。

4. 改变课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中学习

传统的课堂学生是被动地听, 老师的主宰地位表现冥想, 学生表现被动, 学生是在老师一步一步设计好的问题下拘谨地学习。在新课改的形势下, 现在的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要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用心让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从心中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 探索者。”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更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喜欢学什么?怎样的教学引导效果最好。数学老师更要思考学生怎么样更快乐?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在你的引导下主动学、快乐学、开心学。

5. 学会博采众长——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教育

教师要学会博采众长, 要不断地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 要知道教师的博采众长对学生来讲就是一种榜样的作用, 而这个以身作则的影响却意义深刻而重大。

比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时, 要联系古今, 为什么古人将这个定为“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告诉学生勾股定理最早的发起应该是在中国, 激发其强烈的爱国情感。但是在国际上为什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呢?也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要做一个走进学生心灵的引导者, 让学生大胆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去体验、去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乐观积极的态度, 体验成长的快乐, 让我们携手在教育世界里为孩子们规划一个美丽的伊甸园。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是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也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一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心里相通、心灵相融, 是师生之间心灵相互悦纳、欣赏的一种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8.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有效引导 篇八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

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怎样最大程度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与老师的课堂引导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较弱,那么老师的引导就显得颇为重要。好的引导能让百思不得其解的孩子豁然开朗,能够给予正在迷惑的孩子们以启迪,给孩子们一种意外之喜,让孩子们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下面我将以自己几年的教学活动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做到更好。

一、课堂引导要紧切教学目标,避免渐行渐远

课堂的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也会贯穿在整个课堂之中。好的引导有助于课堂的成功。但现在课堂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复习导入、故事导入、儿歌导入、谜语导入等等,在运用这些导入方法时为了课堂效果的华丽而难以取舍,导致课堂导入啰嗦,甚至有时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渐渐偏离,最后整个课堂时间安排就显得不合理,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后果。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导入时,预设给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照片做相框,孩子们兴趣十分高涨,也同时引出了课题。这时老师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孩子们都能回答出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虽然看起来很必要,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和它们边的特点有关系,重点应引导学生从边的特点去考虑,这样去引导,才能与本节课的主题紧密联系。由此可以看出课堂在引导时,不要光看导入的趣味性,重点还在于是否与本课的主题相呼应。

另外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课堂探索时,教师引导“你是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的?”,教师在课堂巡视时看到了有的学生用了四种方法去求出了周长。于是老师就说了:“×××同学已经用四种方法计算出来了!”,表面上是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上这句引导语使孩子们的思维的走向出现了偏移。原因是老师强调了计算方法的数量多,而忽略了本节课本质问题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孩子们都去想怎么多用几种方法,而不去想推导的过程了。

可见,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语必须要切住教学目标,否则将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自己给自己的课堂制造了麻烦。

二、课堂引导语言要准确、严密

课堂语言准确、严密是数学课的特点,而在使用引导语时更要把握好它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这样将大大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一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习惯用“长针”、“短针”来描述钟面上的指针。老师在讲授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钟表上的整时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时说:“长针指向几?短针指向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们正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年龄段,所以老师这句引导语将会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对这两个指针名称的描述。由此可见,老师的引导语必须准确、严密,应该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这样让学生们准确地认识和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才能在学习中更好地去运用。

再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让学生们去准确的表达“1/4”的意义时,一位学生回答:“把一个月饼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老师在提问时说:“1/2就是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老师的引导语极其不严谨,出现了错误,忽略了“平均分”这一个重点,导致学生也回答错误。所以,教师的引导语一定要准确、严密,不能出现丝毫的错误。

三、课堂引导语言要多样化

一位好的教师也是一位好的表演者。因为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需要语言、眼神、动作等等。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用一个肯定的点头去引导他继续回答,对于回答偏离主体的学生应该用一个鼓励的微笑去纠正他。这一点,我们在上数学练习课时,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中,做练习时,很多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运用不是很熟练,还习惯用以前的方法去做,主要是学生在计算时没有体会到公式的便捷性。那么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去引导:“现在我们来一次练习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又快速又准确的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赛结果出来之后,肯定是应用公式计算的最快,在以后的计算中,学生们肯定都去会选择用公式去解答。这时可以看出,老师的引导语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再例如学生们在做多位数乘法时,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有些学生做很多遍还是出现错误。那么在这时候,老师可以用多种引导语来鼓励学生如:“同学们,我不会做,谁来帮帮我?”、“老师也有缺点,体育成绩就很差!”等等。能够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和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让孩子们整节课都充满自信。

9.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九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包括心理方面的环境和教室布置的环境。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才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师生在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不能因为教师是管理者、教育者、有知者就高学生一等,也不能因为学生是被管理者、受教育者、无知者而低人一等。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交往中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诚心,彼此尊重,自由、平等 相处。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耐心地去雕塑、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中,给予每一个学生无私的爱。比如平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

给予关心和帮助;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真诚恳切。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唯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提倡把对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舞台,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体验收获,成果得到充分、适当的肯定。以评价为媒介表达了师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同学们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塑造和谐的开放课堂

第一,教师要在讲授课文时,巧妙构思,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帮手,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克服困难。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将学生由怕学转变到爱学,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提笔便感到无话可说,简直是厌烦透了写作文。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去深入地体验生活,例如:带领学生郊游,寻找春天的脚步,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景可写,无情可抒了,有了直观的感受自然就有话可说,有物可

写了。

五、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与教师之间产生亲和力。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互重的教学观念,构建互相理解尊重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在互相尊重中化解角色沟通矛盾。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我展示、自我实现,形成活泼、开朗、自信、进取的性格和心理,增强对教师的信任度。学生要充分相信,教师不但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给学生传授知识,释疑解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教师的慈爱是一种教育,教师的严厉也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是教师的巨大收获。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在倾听中师生可以实现理解与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师生、人课协调相处。

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

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使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改革创新的空间,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以育人为本,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10.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十

1、《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小学体育(远程教育)》学后感

前段时间我认真报读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小学体育(远程教育)》,从这课程中我获益非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的意义。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第一备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第二备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第三备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所以说只有关注学习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二是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学《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小学体育(远程教育)》有感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之关键------集体备课

现在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无疑就是对教学课堂的改革,教学课堂应该怎样才是改革的标准呢?我认为教学改革应该是和谐高效课堂,要想达到和谐高效课堂就必须搞好备课,备课是达到和谐高效课堂之关键和前提。那么怎样备课呢?俗语说:两人智慧胜一人就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实行集体备课。学校怎样实行集体备课呢?

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上好课,上好课,就得备好课,备好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集体备课。学校各级领导要切实十分重视学校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也还要设专门的教研处,并制定各年级相应的教研计划,教研处要 制定各科教研时间、地点、内容及主题和年级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教研员并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中要切实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集体备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障。集体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1、学科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落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

3、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要做到三定、三研究、三统一。即:定备课时间,定备课地点,定中心发言人。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

4、备课程序:制定教研计划。教研员主持分配好本学期每位教师所中心讲的内容,在集体备课方面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做到一人主备,同组二次备课,教师依次按教研计划及进度轮流主讲自己负责准备好的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设想和主体设计,把所有内容打印成文,分发给每位教研组员和教导处成员,其他教研组成员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个人风格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加以补充,修改,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任课教师在授完课后还要写出教后反思教后札记,以备以后交流和参考。

5、集体备课还要有书面教案,要集体研究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工具,教学课时,教学教法,分析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的方法,教学流程,教学例题,巩固习题,课后作业,有实验的还要研究实验设计及仪器的处理等各方面的细节知识和注意事

项。

6、集体备课还可涉及考试的命题及考后分析命题原则不再多说,考后分析要做到四分析(分析到人找出弱科并负责到教师,分析知识点找出考点和教学薄弱点,分析学生前后找出学生现状并制定补救措施,分析产生原因找出主客观原因和下步出发点。)四比较(与学生本人比较,与班内学生比较,与年级学生比较,与其他学校比较。)四会制(年级分析,备课组分析,班级分析,学生分析。)。这样的目的是达到各科教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集体备课还要涉及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家庭作业的处理等。

8、教研活动要多方位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并及时进行集体讲评课,这样可以随机监控课堂教学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要进行预约听课,让教师上课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把课上好,真正达到和谐高效课堂;通过同课异构听课让教师感受到现实竞争的压力,然后把压力变为动力,真正把课备好,再者利用每周五的省市级及学校的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进行展示,让教师感受到教育大家的风采。督促教师真正把力气化在课堂上,把功夫和时间用在备课和学生辅导上。

9、教研活动要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去听听外界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我校实际引进我们的课堂上来。

11.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漫谈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课堂;和谐;教学生态;以人为本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全以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让学生所察觉、感觉,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右一言一行中,喜怒哀乐中表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学生爱其师,则会乐于听其课,教学效果更好。

2、要转化角色,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听课注意力不能持久,产生单调厌倦的感觉。教学的思维方 比较抽象,学生解题模仿老师者多,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去解决问题,从中让他们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中我用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掌握智取对手的思维方式,学生矛塞顿开,乐此不彼。

教师只有心中有学生,真正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认识,创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勇于把课堂让位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干,在教学中有足够兴趣,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数学。

二、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交往互动型课堂。①平等对话。化解师生间、生生间森严的壁垒。一方面做到师生平等。在交往互动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做到生生平等。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互动的”贵族”,另一部分学生沦落为交往互动的”奴隶”。要实现师生平等,老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要实现生生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消除自己对学生的偏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②相互尊重。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认知关系上,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在情感受关系上,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在社会关系上,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二是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2、自主学习型课堂。①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出示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目的明确,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② 出示自学思考题。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与思维水平的限制,学习不容易抓着重点,有了自学思考题,一是能使学习有重点;二是有任务驱动;三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③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成果和问题。一是交流学懂、学会了什么,并能用举例、论证、操作等方式说明自己的观点;二是交流哪些还没有学懂或不会;三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④解决问题。简单问题学生解决,较难问题学生讨论解决,复杂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费时问题、”怪”问题弹性解决。

三、构建教与学的和谐课堂教学

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是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谐,就必须协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等因素的关系,把握学生心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和谐:数学课堂。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要创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要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愿学”为”善学”。要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在最佳状态,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在课堂上抓住和每一位学生对话的机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去调控课堂,鼓励学生制造和善于”捕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价值的”不同声音”,给课堂增添亮色和精彩;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不仅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课堂”。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正處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就定向了,同时,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 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作业的习惯,通过审题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解题质量和速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得到不断增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要坚持严要求、多示范、勤指导、反复练,才能得到预期效果。

总之,新课堂期待着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期待着生命的活力。我们只有构建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思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

12.以生为本,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篇十二

一、立足于学生注意的集中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能够聚精会神地注意时间为20分钟。特别是上课后的5~20分钟, 可谓是学生注意的集中点。在这段时间里, 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因此, 课堂的导入要简洁, 要有明确的指向。

例如,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 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等会儿谁表现好我就奖给谁。 (出示12枝颜色各异的铅笔) 你能想办法让3个笔筒的笔同样多吗? (拿出3个笔筒, 分别放好。)

生:从7枝铅笔中拿1枝放入3枝的笔筒中, 拿2枝放入只有2枝的笔筒中, 这样三个笔筒中都有4枝铅笔, 3个笔筒里的铅笔就同样多。 (学生上台操作)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个笔筒的笔最多, 所以要拿一些给少的。

师:像这样, 从多的数量中拿一部分放到少的当中,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

本片段教学中, 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体验移多补少, 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中内化为深刻的认识。导入抓住了本质, 简捷有效。

二、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验, 要研究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 我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 考虑到十进分数是学生新知的生长点。为此, 教学中我从学生熟知的量——“元、角、分”出发, 让学生自主在头脑中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课堂上, 我出示铅笔的价格标签0.4元, 让学生认读了小数,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知道是表示4角。之后, 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的交流:

师:四角有一元吗? (出示长方形) 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看作是一元, 你能在这个一元里表示零点四元吗?拿出作业纸, 在上面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 老师巡视。)

生:我把它平均分成十份, 涂其中的四份, 因为一元等于十角, 每一份都表示一角。

师:这个过程, 在学习什么的时候用到?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

生:十分之四。 (板书)

师:原来0.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以上片段中, 学生带着思考完成了有意义的操作, 自主体验到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三、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疑惑点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例如, 在教学《有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我创设了购买水果的情境, 出示了三种水果数量、总价的表格:桔子5千克, 总价7.5元;苹果2.5千克, 总价8.75元;雪梨12千克, 总价26.4元。

师:你能很快地报出哪种水果的单价并用算式表示吗?

生1:桔子的单价是1.5元, 7.5÷5=1.5 (元) 。

生2:雪梨的单价是2.2元, 算式是26.4÷12=2.2 (元) (板书三道算式)

师:苹果的单价呢?仔细观察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到底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尝试计算。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3.5元, 另一种是0.35元。此时, 学生们都在内心产生了疑惑, 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

四、立足于学生情感的兴趣点

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秘密, 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做到了这点,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 也能持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例如, 在教学《秒的认识》时, 我考虑到学生们个个都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于是在巩固环节, 我设计了趣味性练习——“改一改”。就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建立时间概念。

13.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十三

一、教学目的:认识寝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结合本寝室实际情况讨论寝室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因及破坏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建立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怎样处理寝室矛盾,倡导互帮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点: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全部学生构建和谐寝室关系。

三、教学课时:50分钟

四、教学方法:联系学生、学校实际,采用讲述、讨论与分享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在全班征集寝室人际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2、小卡片若干张

3、本次班会原则上由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或班主任组织召开,班级心理委员做会前准备工作。

班会操作示范:

1、全班以寝室为单位分组。(2分钟)

2、“我心中最佳寝室”评选活动。(10分钟)

[操作]辅导员(班主任)给每位寝室长发放一张小卡片,各组在寝室长的组织下用四个词语表述寝室的“室风”。辅导员(班主任)以寝室为单位,将词语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来评选“我心中最佳寝室”;以集体到讲台亮相的形式进行嘉奖。

[注意事项]该活动为班会的热身活动,辅导员(班主任)不对词语作负面评价,只做正面引导,如“我喜欢这个词”,“我喜欢这种感觉”等等;另外,挑出一些词语引出下一节班会活动。

3、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2分钟)

[操作]①辅导员(班主任)根据上一阶段活动引出这一问题,要求学生思考2分钟后,每组选派1名学生与全班分享。

②辅导员(班主任)做分享总结。

[注意事项]这一阶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重温自己在寝室生活中所享受到的快乐和同学的友谊、帮助,达到情感的共鸣,辅导员(班主任)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感受,比如“对他(她)的帮助我感到温暖”等等,强化室友间的互帮互助带给人的支持、尊重等,以及对助人者的认可和赞赏。

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先要求大家回想,再要各组派代表,达到每一位同学都重温快乐,学会感恩的目的。分享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要对分享者采取支持、肯定的态度,说出对这一事件的自我感受。分享总结要根据现场的情况,突出班会的主题,引出下一阶段活动。

(总结参考:寝室是大学生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一天24小时,在寝室的时间除睡眠外长达5.8小时,他们在寝室吃饭、看书、休息、上网、聊天……,因此寝室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刚才我们用了几分钟时间回顾了在寝室里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怎么产生的,是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有了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寝室才能真正算得上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地方,一个让我获得支持不断感受成长快乐的地方。)

4、在寝室人际关系中你认为最棘手的问题是哪些?(5分钟)

[操作]①公布征集活动中最集中的五个(有几组选几个)问题。辅导员(班主任)对问题作简短的总结。

②每组一个问题,寝室长组织组员开展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

[注意事项]这一阶段可以灵活处理,如两组比赛,看哪组对这同一问题想出的办法多。

5、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2分钟)

[操作]①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结果。

②辅导员(班主任)作分享总结。

[注意事项]对一些好的点子,辅导员(班主任)可以给予肯定。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寝室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总结参考:快乐来自人际关系,烦恼也来自人际关系。寝室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发生最多的地方,带给我们的既有快乐,也有烦恼。当我们的寝室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寝室人际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时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或利益面上,这个时候,谁对谁错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有时候面对寝室问题,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宽容与理解,多一点换位思考,多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多看重一点大家集体的利益和要求。)

6、班会结束(9分钟)

①辅导员(班主任)对整个班会做回顾总结。(总结参考: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了我们的“家庭”,这个“家”在很多时候总是充满的欢声笑语,总是让我们恋恋不忘;但有时候在这个“家”里也会发生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我们烦恼。就把它当作一种学习的延续,就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人际互动,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我们的“过人

之处”,所以就让我们带着一种向他/她学习的态度、一种宽容与大度的胸怀、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来面对我们的寝室人际吧。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来,让我们唱起来!)

②全班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附加材料:马加爵案发生后,当时网络上关于马加爵案引发寝室关系大讨论

马加爵案引发寝室关系大讨论

云南大学“223”杀人案案犯马加爵的“杀人动机”真是“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吗?到记者发稿时为止,马交代的这个动机依然为人们疑惑。但不管事实如何,马加爵与室友的关系不佳,却是这个事件的导火索。而马案的发生,也让众多高校的学生们对寝室间同学的关系重视起来。

“你不会杀了我吧?”这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某高校学生中流传出的一句调侃话。虽然是玩笑话,但大家在议论马案时也在关注着周围同学间的关系,关注着自己的安全问题。平日里有矛盾的同学此时也变得友好起来,互相承认错误,并竭力处理好彼此关系,而平时要好的同学也逐渐加深着彼此的了解。记者对北京、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和访问,发现目前的大学寝室关系变得前所未有地“融洽”起来。

但有关教育专家也提醒:千万不要因马案的发生而使得寝室间关系人人自危,那只是极个别和极端的行为。只要善于交流与沟通,同学间可以相处得很友好。

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了当代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的诸多因素。希望此文能给寝室关系相处不好的同学一些警醒和启发。

“受不了啦,我搬!”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应该是一个友好寝室的最直观的写照。如此融洽的大学寝室关系并不是没有,并且依然很多,尤其在综合性大学,这些学校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远离亲人与朋友,寝室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照应也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性格、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导致的寝室问题也很多。

问题一:“你为什么如此受宠?”

在马案受到关注的同时,千辛万苦考上北京交通大学清河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静不得已选择了退学。据小静的同学反映,小静长得很漂亮,追求者如云、情书如雪,飘飘然的小静时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还经常逃课,甚至玩“脚踩两只船的感情游戏”,这使得寝室里的同学都对她心生妒忌,也对她的言行表示反感。时间长了,遭到孤立的小静在宿舍中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天天独来独往,加之上学期的考试又有四科红灯高挂,只得被迫选择退学。

类似的“爱情宠儿”、“老师宠儿”、“学习宠儿”常常是学生中的焦点人物,也常是同学妒忌的对象,如果这类同学在言行上表现不当,常常引发同学矛盾而导致悲剧发生。

问题二:“有钱就可以瞧不起人?”

复旦大学的小涵是寝室里最有钱的学生,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常在元以上,生活条件明显比其他5名同学优越很多。刚进大学时,小涵常请寝室的同学们吃饭,自己的东西也常与朋友们共享,关系一度很好。但后来,由于同学不小心弄坏了小涵的热水器和充电灯等,使得小涵很恼火,加上平时一些观点上的小摩擦,使得她逐渐瞧不起这些没见识的“乡下同学”,这种情绪在言行上表现出来后,导致寝室里的贫困同学拉成战线来孤立她。受不了孤独的小涵最终不得已搬出了寝室。

贫富差距导致的矛盾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伤害常常会影响自己的发展。

问题三:“求求你洗个澡吧!”

贵州民院的小锋常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还常在寝室里乱扔东西,从来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袜子穿完也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上厕所甚至常常忘记冲,这些恶习常让同寝室的哥们儿受不了,矛盾冲突时常发生。贫困的小锋又无钱自己出去租房子住,这使得寝室的同学郁闷至极而不愿意再与他搭话。

“求求你洗个澡吧。”这个小小的要求如果实现了,同学不就都是朋友了吗?但就有这么一部分人不顾别人的怨言而我行我素。

问题四:“请你带女朋友出去住。”

重庆某高校的小汪颇有女孩缘,大一下学期就和同班的一个靓女“好”上了。两个人情意绵绵,每天深更半夜,小汪总要窝在被窝里和女孩泡上一顿“电话粥”,后来甚至挂起了床帘,隔三差五地把女友带进寝室小住,甚至当着大家的面做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惹得大家难以入眠,抱怨声起。大家碍于情面也没有到学管科“举报”,但心里却极其郁闷。

异性在寝室留宿一直是高校严厉禁止的行为,但把男女朋友带到寝室里留宿的同学还是大有人在,在“单身汉的世界里”,这如何让人忍受?

问题五:“求求你不要对我太好”

“求求你不要对我太好。”小茜对她的好朋友发出了内心感叹。初看起来,这种人际关系让人觉得很另类,但听小茜的解释,确实觉得她的无奈让人理解。寝室的君君和她一直很要好,无论小茜当时是否愿意,君君都要拉着小茜一起锻炼、上学、吃饭、看电影等,过于亲密的交往使得小茜失去了和别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狭隘的人际交往让小茜觉得空虚而对君君的“友好”烦恼不堪。

像君君这样的“依赖型”朋友在大学里并不少见,但过多地占用别人的时间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负责。

问题六:“能不能不要打游戏了”

现代高校学生在寝室拥有电脑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电脑给学习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但在上海某高校的寝室里,电脑却成了寝室关系不和的“导火线”。小宁自从买了电脑后,寝室里再无宁日。他每次回到寝室不是玩《传奇》就是《大话西游》一类的游戏,搞得寝室鸡犬不宁,夜里一两点还不肯关机,玩到兴奋处,还习惯性地怪叫几声,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这让小宁与同学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夜里点蜡烛看书、聊天、打游戏这些活动不应该无视别人的权利强行进行。

如何处好寝室关系?

在大学,寝室里的人际关系的确很微妙,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处理得好,无疑能促进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倘若处理得不好,则有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甚至伤害。去年,贵州某高校寝室就曾有两个学生因发生口角最终拔刀相向,闹出了人命。马加爵案的发生更使大学生们警醒。

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记者采访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

贵州民族学院团委书记谢定国:要处理好寝室里的人际关系,首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能尊重人,理解人;其次,室友之间要加强沟通,像以往寝室中出现的卧谈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形式,通过沟通促进了解,增进友谊;第三,室友间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对于增强寝室的凝聚力,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也不无好处。

复旦大学教师胡志辉: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就是和你朝夕相处的室友了。寝室成员间因为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带来摩擦,但关键在于大家都要坦诚,不把芥蒂搁在心底,互相体谅后就会好了。

广西民族学院心理学专家韦楠舟:处理好寝室关系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善于缓解自己心里的压力,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不因心理问题而造成性格扭曲,导致悲剧产生。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老师平时工作加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也大,老师对学生顾及不了那么多,特别是关心不够,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自控能力差,老师处理的方式比较简单等,这些都是管理和教育上的漏洞。像马加爵这样,他性格内向和孤僻,往往养成与众不同的习性,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不能释放出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性格被扭曲,找不到合适的释放方式,微小的东西可以控制,但积淀多了就承受不了。

贵州师范大学在读心理学研究生植凤英:要处理好寝室里的人际关系除了宽以待人外,还要学会悦纳别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彼此不相了解的两个人有可能由于距离产生的“美”而相互欣赏,但近距离地接触后,可能就会发现彼此的很多缺点,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悦纳别人,既能欣赏他的优点也能容忍他的缺点。

同寝室的人应该要学着去寻找彼此共同点,有共同点的人总是显得很投缘,哪怕是一点点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思想,都可能成为友谊的使者,在室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此外,在宿舍管理上,我认为可以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人安排在一个寝室混住,这样既可以让室友间在专业上得到互补,又避免因利益冲突造成寝室矛盾。

重庆大学研究生小张:寝室关系相处的融洽与否和年龄、学历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还是要看人的素质。寝室关系并不难相处,关键还在于我们要拥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有容人之量,互助友爱,和睦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十四

1. 存储数学资源

在高效的课堂中, 主要以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为主. 因此, 教师在网上搜索与高中数学相关的教学内容时, 可将网址保存于收藏夹中, 并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 会存储大量的教学资料, 收藏夹也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大资源库.

2. 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的课堂还要求快节奏和大容量, 这两点都能被收藏夹满足, 教师进行教学时, 只需对收藏夹内的网址进行点击, 教学内容就能展现于学生的面前. 此类快速启动教学网页的方式, 不但能加快高中数学课堂的节奏, 增加容量, 而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课堂效率[1].

二、以几何画板为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工具

1. 生成复杂图形

几何画板可对简单图形实现旋转、平移和缩放等可视操作, 能够生成复杂图形, 为高中数学教学展示直观和形象的内容, 能给予学生空间观念的意识, 使学生自不同角度对图形进行观察, 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 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性质”课的讲授, 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的特殊性, 为学生生成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平行”的性质.

2.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作图工具和计算器

几何画板的作图功能, 是将尺规作图作为基准, 并能快速地画出线、角、圆和抛物线等几何基本图形, 降低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消耗, 提高课堂效益. 如进行函数教学时, 教师可充分将几何画板的实现点绘制和函数图像绘制利用起来. 按照函数的解析式, 经参数的实现点追踪, 动态地向学生呈现出函数图像整个生成的过程, 还可用几何画板具有的动画功能, 控制生成的函数图像变化的过程. 让函数课堂教学变得愉快而有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几何画板还具有计算器的功能, 可对长度、弧长、角度和周长及面积等进行测量, 除了常规的四则运算、三角运算、指数运算及对数运算之外, 还能进行函数运算功能及其他运算等. 因此, 运用几何画板, 还能将复杂的运算程序简单化, 更容易被学生理解[2].

三、以演示文稿为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展示板

1. 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演示文稿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将其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可降低教学中的难点的难度, 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课堂效率. 演示文稿还有动画展示的功能, 教学时教师还可将动画插入进演示文稿内, 向学生模拟和演示出较形象的数学过程,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直观的可视知识, 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进行“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可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圆柱体, 像柱子、圆桌退和门轴等; 圆锥体, 像塔尖、漏斗等引入演示文稿中, 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还可将古代含有柱、锥、台、球的亭阁图片展现在多媒体上, 让学生分别根据其特征指出柱、锥、台、球的形状. 通过这种立体的学习, 能让学生换个角度认识几何图形, 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 另外, 利用演示文稿进行教学, 可结合图片、视频、音乐等, 给予学生新奇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增加课堂的容量

演示文稿可迅速将文字和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它包含的内容和信息容量很大, 可为教师节约写字和备课的时间, 使教师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教学和重难点解读中. 演示文稿能对数学知识进行优化处理, 并且出现不妥当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无需费力地修改, 只需对其进行更新、整理后改正即可, 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出情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另外, 教师还可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储存、移动、缩放, 从而便于对其的讲解和分析, 如在高三进行数学总复习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将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例题和解答方法等内容展示出来, 使复习资料更全面, 思路更清晰, 更能为学生服务[3].

总之, 在构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需要将其运用在最恰当的位置, 并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有选择性地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 但是, 教师需要注意, 不能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 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 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并且运用多媒体需要把握“度”, 如播放速度不能过快, 播放时间不能过长, 从而避免出现学生学习速度跟不上、师生交流少等问题.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构建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课堂增添助力.

摘要: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已经普及, 高中数学教学也可利用其构建有效课堂.由于高中数学属于理论性强、知识量大、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 传统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课堂效率一直不高.一旦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不但能将抽象化的内容具体化, 还能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用图片、视频等表现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郭以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课堂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教师, 2012 (10) :127.

[2]李玉业.浅谈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读写算杂志, 2011 (42) :181.

15.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

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全面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基础,以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指导,这样才是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方法,大致归纳了以下几点:学生主导课堂、深化小组合作、培养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方法。

一、学生主导课堂

要想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得营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作课堂主导。以往教师板书讲解学生做笔记学习的单一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感觉数学课堂无趣乏味,对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营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主导课堂是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的一个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从精神涣散变得注意力集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导课堂,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精力更加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享受课堂学习。比如,让学生之间互评试卷,互相学习解题技巧以发现欠缺和不足。教师可以把某次测试的试卷随机地发给学生,让学生代替老师给同学评判试卷。教师参与其中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一些好的解题思路,从中也能发现一些自己解题思路上的欠缺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深化小组合作

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动讨论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学到许多学习方法,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在学习六年级的应用题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六年级应用题的重点在于解题思维,一道题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方法。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其他学生好的解题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例如,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鱼缸长30厘米,宽10厘米,高20厘米。问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是一道相对简单的问题,但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就影响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有的学生细心,先换算单位,这样计算起来相对容易。有的学生运用“整体”的思维方法,先计算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上底的面积,这样的思维方法更完整。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问题的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让学生充分地学习其他同学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方法,也让课堂的效果变得和谐和高效。

三、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为和谐高效的课堂效果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期待,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只有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课堂效率才能变得高效,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

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应该运用有趣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等图形对称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形,并按照对称轴条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叠,总结对称图形的规律: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这样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学生再遇到这一类问题就可以轻易地迎刃而解。

四、拓展思维方法

在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应该引导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拓展多种思路,让问题解决的方法变得形式多样。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中之重,它能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会受到习惯性思维方式的约束和单一性模式的影响,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更快的提高。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为我们学习数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数学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能助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出版社,2008.

16.构建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 篇十六

厦门海沧育才小学 魏思东

摘要:课堂是课程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一个共同生长、相互影响、彼此融合的一个整体的教育文化“生态系统”。课堂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系统中通过教师连接课程与学生的最关键的纽带。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探究知识的舞台,更是师生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舞台。而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更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美术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动生成与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舞台。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说:“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陶行知先生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及其地位的论述是颇具民主平等以及现代教育色彩的,他的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充满着崇高的教育智慧。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时代呼唤着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呼唤着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

关键词:开放式,小学美术,新课堂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的课堂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这一具体目标要求,使儿童的美术教育更有成效。要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激励性的语言是构建开放式和谐新课堂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陶行知文集》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靠教师充满智慧和亲切的话语构建起来的,激情、幽默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会使学生身心舒畅、情趣提高、智力大增,既而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心态,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作为教师,只有在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各抒己见,并积极表现其个性,展示其才华。孩子是我们教师教学研究的对象,教师只有把握好各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及激励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艺术教育。“生活化”的艺术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较熟悉。学生可以在老师语言的引导下轻松愉快,自觉自愿地学习,学生可以也就有机会描绘更多孩童有生活气息,充满想象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有童真趣味的作品。激励性的语言遵循儿童教育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们的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从他们的愿望出发,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实施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使其获得美术学习的真正乐趣。实现孩子美术综合能力的形成,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和提高。好的教学语言不仅启发孩子们的智慧,而且激越着孩子们的劳动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做到用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和点拔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例如:“你是怎么想的”、“你回答得很正确”、“你是聪明的”、“别着急、再想想”、“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相信你是最棒的”、等等激励和促思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缓解他们心中的不安与紧张;对于回答很独特的同学,可以说:“刚才你的表现很好,让老师都对你刮目相看”、“请大家给他一点掌声!”、“你的想法很特别,而且敢想,敢说,这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谁还有其他想法”、“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结果会这么样”、“其他同学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吗?”、“你是一个爱学习和喜欢思考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不仅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更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对课堂问题的思考。类似上面的各种激励性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发言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就容易在自然的课堂教学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二、主体性的发挥是构建开放式和谐新课堂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他在《师范生应有之观念》上曾说“纸上的教育改造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自立的精神。新课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握好各年级孩子智能的心理特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动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从学生的成长和成材出发。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开放式和谐课堂教学的能否真正形成的关键所在。发挥学生主的体性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处于一个组织者与指导的角色,用以确保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顺序地得以进行。当一个孩子自由地在作业纸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地宣泄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时候,就是他们最开心、最快乐、最独特的时候。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观念,做到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做到“还时间给学生,还空间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绘画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陶行知先生曾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好多教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做到“给于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课堂就要想从根本上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允许他们自由欣赏和品读美术作品,自由讨论和发表个人对作品的看法、意见。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不束缚学生的表达,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会游的玩具》一课时,首先让孩子们课前准备一些适合的废旧材料。教学中在了解玩具会游的特点后,启发他们,只要抓住玩具会游的原理和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相结合的基本特征这一关键,就可以利用自带的废旧制作材料任意地设计组合出不同的形状的玩具形象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说一说会游的玩具游动的原理及其造型特点来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接着交流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玩具形象以及安装什么样的动力玩具,并画出设计稿。启示他们能否用手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和工具来完成玩具的制作。解决好玩具会游的动力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根据桌上的各种形状纸片、塑料泡沫、橡皮筋、粘贴纸、竹签等来制作机械动力。面对自己的材料同学们会马上兴奋起来。教师此时如果能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说:“假如哪个小组或个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并能对自己的作品或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将有机会获得“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的”、“最佳创意奖”或“最佳评价奖”。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进取心也同时被调动起来。教学中这种不必拘泥于“标准的答案”的做法很快让孩子们纷纷动手动脑开始忙碌起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美术的课堂教学只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切实的、正确的、独立的审美感受都可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学生快乐无比,创造无限。教师可以从学生课后的展示中充分感受到孩子们脸上所洋溢着那幸福和快乐的表情,这样的教学当然也是成功的。

三、创新性的精神是构建开放式和谐新课堂的动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培养出拥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创新性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有思考才会有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开拓孩子们的创新思路,鼓励他们的质疑思考和积极探索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让他们通过尝试学习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从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优秀学习品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图片、多媒体、示范范作、尝试创作、正确评价等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去解读美的真谛和探索美的奥秘。通过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思考和探究,从中发现新事物美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实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的信息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中综合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及电影等多种信息传播的载体,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宜于人接受的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载体。新颖、变化、直观可视的多媒体教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美术欣赏课教学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而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育,产生可视,多变的教学效果和孩子们求新求变的认知特点不谋而合,很容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新奇直观可视的音像世界中轻松地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让思维自由地遨游于艺术的海洋。从而更大的激发孩子们实现用艺术技巧表现生活,表现自然、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珍爱国宝—秦始王兵马俑》(欣赏·评述)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快乐的情境导入带着学生进行一次快乐之旅,用影视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美术基本要素雕塑艺术中的艺术瑰宝——秦始王兵马俑。教学时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请大家谈谈对秦始皇的看法?引导同学们,欣赏一件美术作品首先必须知道这件作品的种类、内容与题材、形式和材质这样才有欣赏的基础。欣赏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兵马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师生合作体验环节请同学们思考秦始王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有什么特点?并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照片。看军队的排列(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和看人物的表情,观察细节(写实、抽象、夸张、变形)等方式来精心组织。欣赏中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对雕塑作品的点、线、面、色彩的不同角度的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了解古人的雕塑的杰出水平,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让自己也成为了学生共同探究的好伙伴,让学生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让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神奇而崭新的世界,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细致认真地听,快速准确记忆,大脑不停分析,思考,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运转。短短40分钟便达到了普通授课的几倍的学习效率。孩子们对这些欣赏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过程中,学生脱离了以往被动的获取知识的模式,迈开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四、实践性的体验是构建开放式和谐新课堂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鼓励他的学生:“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好的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动而有情趣的美术作品必须要能够反映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画面,反映孩子们的生活状态。而孩子们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教师应该运用一切的手段来帮助孩子通过教学获得更多的美术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模仿、写生、创作等美术活动方式来观察生活的美,不断积累美术创作的素材;表现生活的美,把自己对身边的点滴感悟或感动用日记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引导孩子们在自我的学习实践中多看,多做、多动、多想,多积累贮存与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创作起美术作品来就不会缩手缩脚了,也不会感到头脑空虚没有素材了。美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孩子开阔思路,由单向思维变多向思维,创作出的作品就能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常常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技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孩子们试着用不同材料来表达同一内容或用一种材料表现各种内容。同一内容的美术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后进行创作。美术创作充分启迪孩子们求新,求异,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创新思路。也让孩子们在创作中领悟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美术新课程的实践“体验”味很浓,在现有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也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我的新朋友》是通过关心班级的新同学并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友谊;《校园里的花》、《动物、植物欣赏》对校园环境和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写生而获得美的感受;《鲜花送老师》、《运动场上》、《妈妈的节日》等用人物画表现孩子们对学校、对家庭的各种活动的精彩记录,加深对校园和家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校标设计》、《生活中的趣事》是对表达孩子对校园、家庭和社会中丰富多采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打开的冰箱》、《魔幻的颜色》、《五味瓶》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款式、造型、色彩结构、功能、气味、特性的体验;《香甜的水果》、《有趣的泥彩》、《今日的菜单》是对黏土或橡皮泥捏、团各种不同材料可塑性的体验;《办年货》、《元宵节里挂彩灯》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合作学习体验。这么多的体验除学生可以实际接触的以外,都必须通过读图的方式去完成。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所提供的图片外,还必须引导孩子从自己的生活和通过网络搜集图片的方式体验和再现生活的美。这种多角度的搜图和读图体验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学习。读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使学生的体验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拓延。读图实践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美的世界、探索美的真谛,体验美的收获、感受美的生活生活,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陶行知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辛勤灌溉,为祖国精心培养人才。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构建当今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他的字字句句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耐心品味。特别是在新课堂的美术课堂中,所体现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必须做到:给微笑,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和蔼可亲的温暖;给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尝试参与的乐趣;给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鼓足探索成功的勇气;给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启成功审美的大门;给肯定,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更多成功创新的喜悦。教育是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探究其中其乐无穷。孩子们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均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观察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用爱心和耐心感染他们,用奇妙的知识吸引他们,才能获取心灵交流的快乐。从而共同感悟,拥抱这多彩的世界。我坚信,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课程、不断改进新教材,定会会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开放式的小学美术和谐新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五五”普法五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花的学校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