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10篇)
1.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围绕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人工湿地(荷花塘)的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发展目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相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及“五有”标准(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机关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遵循“政府主导、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协调联动,集中连片、分步实施,大力整治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污水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的“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步伐。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实施。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契机,在对全县各自然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分
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坚持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全县总体规划以及村镇规划当中,通盘谋划,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一镇一策、一村一策”,统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二)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村集体、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优选资信好、投融资能力强且有从事城乡水环境治理专业能力的企业,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发挥企业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立“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的治理模式,安排适当财政补贴,确保企业合理受益。
(三)因村制宜,经济实用。以优化全县水环境为导向,在认真分析各自然村人口数量、居住状况、居民生活规律等基础上,结合不同村庄的地形地貌、排水方式及去向等特点,因村制宜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明确治理目标、序时、措施等。
(四)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以饮用水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注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日常维护运行,确保治污设施发挥效用。
(五)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按计划、高质量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切实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效果。
三、治理模式与要求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因村制宜,分类施治,适度超前,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近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
(一)对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优先考虑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
(二)对不能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生活污水量大且易于统一收集的,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集中式人工湿地等方式集中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村庄重点推广人工湿地项目(即垂直流型人工湿地或潜流型人工湿地)。
(三)对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的村庄,应尽可能合理利用现有边沟和自然沟渠收集生活污水,采用氧化塘、稳定塘等方式分散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庄重点推广“荷花塘”项目(即表面流型人工湿地)。通过污水治理所排放的尾水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尾水排放到环境敏感区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二)尾水排放到非环境敏感区的,尾水鼓励就地
还田、土地消纳等方式资源化利用。
(三)经处理后的尾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水质现状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的水体。
四、治理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全县8个镇119个行政村662个自然村(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96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66个)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即人工湿地(荷花塘)计划。科学编制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重点围绕列入37个美丽乡村建设名录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湖库周边、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周边、高速公路两侧、主要城镇周边(城镇规划建成区以外)、循环农业养殖小区周边等区域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2016年前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自然村有1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8个。2016年后实际需治理的自然村为64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58个。
(一)88个自然村采用人工湿地项目建设,计划分三年(2016年-2018年)实施。2016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11个(详见附件1),2017年计划实施40个(详见附件2),2018年计划实施37个(详见附件3)。
(二)558个自然村采用“荷花塘”项目建设,计划分四年(2016年-2019年)实施。2016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50个(详见附件4),2017年计划实施165个(详见附件5),2018年计划实施167个(详见附件6),2019年计划实施176个(详见附件7)。
(三)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即农户各类排污口接管等支管网以及
生活污水排沟等主管网),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农村污水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生态环保局、县农业局、县水务局、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加强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保局,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合作,建立涉及规划、项目立项、用地、环评、招投标、监理等环节的绿色联动审批通道,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指导,编写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工作指导;县农业局负责村庄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建设养殖小区统一治理或户型沼气等方式治理养殖废水,严禁养殖粪便等生产废水直接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排放到环境;县住建局负责做好村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从源头控制污染,推进卫生户厕改造全覆盖,严格落实三级化粪池防渗措施;县水务局负责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村庄的污水管网建设;县国土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用地保障;县财政局做好涉农资金的统筹和使用,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镇政府作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工作;各自
然村作为项目后期运维管理落实主体,负责后期运维管理工作。
(三)多方统筹整合资金。在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由县财政局根据当年的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一事一议”资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扶贫等资金,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畴,将不少于20%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障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运行。实施646个自然村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预计需要费用16240.1万元,其中人工湿地项目(88个自然村)测算费用为5080.1万元,截止目前有9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实际概算1130.1万元(含管网建设费用),剩余79个项目按50万元/个测算(不含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3950万元;“荷花塘”项目(558个自然村)按20万元/个测算(含主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11160万元。
(四)落实项目建设用地。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用地要因村制宜,由镇政府牵头解决。涉及村集体用地的,直接使用村集体用地建设;涉及到个人用地的,优先考虑通过村集体用地置换的方式解决,如无法置换的,可采取“谁出地谁受益谁管理”原则,对提供用地支持项目建设的村民,人工湿地(荷花塘)建成后,水塘仍由其使用,种植荷花等作物以及养殖等所产生收益由其获得;涉及到基本农田的,在不破坏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污水排入农田的入口处采取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工艺,保
证基本农田不受破坏。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要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通过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方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沟、渠、道)的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人工湿地项目建设采取市场化PPP模式建设。荷花塘项目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乡镇包干模式建设。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六)细致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各镇要按照确定的项目建设计划任务,及时跟进具体实施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每个项目的建设进程。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保存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有关资料,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七)加强设施运行管理。按照治污设施常态化运行的要求,一是集中处理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向社会招投标,由企业投资管理、政府补助形式开展;二是分散处理方面,由所在村负责日常管理,借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模式,通过“政府补贴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的方式,每个行政村聘请一名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护员,通过指导和技术培训,负责加强日常管护,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杂物、悬浮物和沉积物,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各部门联动,建立农
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定期巡查制度,检查监测进出水量和水质,并分村建立档案。
(八)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印制人工湿地(荷花塘)宣传手册,采取电视、广播、横幅、网络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各镇要通过已建成的人工湿地(荷花塘)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来。
2.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许多城市中都修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它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的正常运作、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的面积迅速扩大,每天产生的污水量已经很难再由早期修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所承担。再者由于早期的污水处理厂在长期使用中,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问题,这也相对加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能力。总的来说,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局面下解决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市政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对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隐含的问题和弊端所在,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城市管理部门也要提升自身的办事效率,杜绝腐败,真正做到城市的健康良性发展。
2 主要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也由单一发展为多种,从目前来,主要的模式分为以下4种。
2.1 DBB模式
DBB模式(Design,Bid and Build Pattern)包含设计、采购和建造3个步骤的工作。该模式较为传统,其一般的过程是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完成后,开始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标,招标结束后再进行具体的施工。
2.2 EPC模式
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Pattern)包含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承包3个步骤的工作。施工承包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子项目,一般是受业主托付的企业按照既有合约,对相关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承包项目。
2.3 PMC模式
PMC模式(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Pattern),即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在该模式下对项目进行承包的企业按照与业主达成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开展从事管理工作,帮助业主完成项目。就承包企业管理的内容来说,要在事先签订的合同中达成。
2.4 BOT模式
BOT模式(Build,Operation,Transfer Pattern),即建造、运行、移交模式。该模式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模式,将与项目相关联的投资、施工、运行都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方便了项目的开展和其内部各阶段之间的衔接。
3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主要途径
3.1 审批相关的可行性报告书
在正式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之前,首先要进行项目可行性报告书的审批工作。该报告书主要是依照上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而来,在具体开展时,由负责的企业法人、业主等开展委托或者招标等工作,从而取得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资质。
根据项目的级别,可行性报告书的审批部门也不同。那些大型或者中型的项目报告书审批由与之具有从属层级的上级部门进行审批,并提出意见;小型的项目则可以直接由项目本身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以获得合法的施工资质。
3.2 审批相关的项目建议书
项目相关建议书审批的部门也要根据项目的级别进行区分。一般来说,那些大型和中型的项目,在经过受委托的咨询和设计部门审定后,会交由项目所在地的发改委进行审核。进行审批时,也要根据项目投资的资金不同进行区分和评定。比如,项目资金如果超过了限定额度,则项目首先要经过省级部门的初审,然后再保送国家发改委进行再审。如果项目金额特别重大,则需要上报国务院进行处理。
3.3 审批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城市污水厂如果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则不仅不能够对污水进行及时处理,还将可能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对此,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开展前,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项目负责的部门和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对项目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评估,并以之为依据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这项工作结束后,再到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只有审批通过合格时,才能够开展项目。
4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与管理模式
4.1 三方责任制管理制度
三方责任制管理制度中的三方指的是政府、设计和施工单位三方。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中,会经常实施这种管理制度。通过三方责任制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在建设单位对己方工程负担责任的前提下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管,从而提升项目的总体质量。
4.2 工程指挥部
工程指挥部的作用在于,能够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中的生产职能和建设职能的有效区分,这对于大、中型项目来说效果更为明显。在项目中,工程指挥部承担着采购、项目设计和进度管理等任务。当项目工程竣工后,项目再由工程指挥部交给专门的管理机构展开运营。至此,整个项目方可告一段落。
4.3 代建制
代建制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组织的管理模式中的一项新型制度。在该制度下,地方政府会挑选具有代建资质的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时期的法人,以对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工作进行管理和组织,政府在其中并非发挥行政方面的权力,双方之间由合同来进行约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对代建公司的监察工作,以确保最终的项目质量。通过代建制度,项目中的主要环节实现了相互节制和分离,从而从制度上避免了贪污腐败的发生。
5 结语
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地考察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要随着体制的改革一同发展,不断创新。并依托三方责任管理制等措施,切实增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和治理水平,在工作中建立起监督和责任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随着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探讨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发展必将步入良性的正轨之中,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建辉.浅谈项目管理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旬刊,2007(10):323~324.
[2]王小艺,蒋耘玮,魏伟,等.城市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4,41(1):71~74.
[3]毛立群.EPC模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旬刊,2013(11).
3.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齐抓共管;加强责任;改变工作方法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全国每年有80—12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出生人口的4—6﹪[1]。神经血管缺陷是指主要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和脑膨出一类畸形,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危害严重,是造成孕产妇流产、死胎、死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婴幼儿和患者终身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研究结果,孕妇体内叶酸的缺乏,是造成神经血管畸形重要原因[2]。为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降低我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卫生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对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1 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在孕前及怀孕早期增补小剂量叶酸,也就是说在胎儿神经管发育关键时间(受孕24—28天)。实施有效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神经管缺陷发生的目的。有效实施干预措施对提高人口出生素质、降低围产儿和婴幼儿死亡率、减少儿童和成年人残疾的发生以及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二、增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一般常识: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人体细胞分裂增殖及新陈代谢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体不能合成叶酸,只能从天然食物、叶酸强化食品或含叶酸的维生素制剂中摄取。人们很难从一般的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叶酸,而且人们更容易吸收叶酸片中的叶酸;2、补充叶酸人群是所有待孕妇女。 补充时间为怀孕前三个月至怀孕后三个月。如果待孕妇女服用叶酸三个月未怀孕应继续口服叶酸,保证孕前三个月到怀孕后三个月叶酸的服用。 3、补充叶酸的剂量 一般待孕妇女0.4mg/天, 高危待孕妇女4 mg/天
2 项目目标具体实施
2.1 由基层乡村医生收集辖区内的准备怀孕妇女的信息,确定发放对象,将信息登记、整理、上报镇级妇幼办,然后统一领取叶酸,入户发放叶酸并对服用叶酸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办理相关签字手续,嘱咐服药知识,同时还要定期随访督导用药。
2.2 镇级妇幼人员将乡医上报信息及叶酸出入库等做好登记,入录微机并对其进行整理归档、分析上报。定期对乡医进行考核指导。
3 相关数据
从总体上叶酸服药率80﹪,未服药率20﹪,计划外生育占项目人群12﹪,流动人群占项目人群8.4﹪。叶酸服药率与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该如何加强对计划外生育和流动人群的管理值得关注。
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2012年怀孕后开始服药人数所占比率是依次递减,这说明自启动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以来,群众对国家实施此项目意义认识度逐渐提高。从总体来说怀孕后开始服药人数占46﹪,从怀孕前3个月开始服药人数占54﹪。这说明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从宣传到实施工作各个方面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4未服药人群比例高的相关分析
4.1 计划外生育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超生、强生和未婚先孕情况逐渐递增,这些人群从怀孕到生育期间一直处于隐蔽躲藏状态,工作人员无法得到她们的正常信息,她们也就无法正常服用叶酸。
4.2 妇女流动人群:流出人群指户口在本地,人长期居住在外地;流入妇女人群指户口在外地,人长期居住在本地。此类人群流动性大,居住所、手机等信息变化频繁,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她们的信息,一旦得到她们的信息,都已错过服药最佳时机。
4.3 有些妇女对国家免费服用的叶酸质量不信任,她们认为便宜没好货,就到当地药店买贵的叶酸服用。此类人群只占极少数。
4.4 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关键人群村级乡村医生工作任务繁重,乡医负责村级醫疗保健、计划免疫、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人的随访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等多项工作,他们人员少,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不到位。
5 相关建议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利国利民,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公共事业,工作应当抓紧抓实,从以上情况来看还不尽人意,有待于努力。本人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5.1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一,其实施意义深渊,具有公益性。应当多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共同做好。
5.1.1有各级政府做好此项目的动员发动工作,通过电视、报纸、讲座等形式做一些公益性的广告,宣传国家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相关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卫生公共项目知晓率和公民的自我保健意,形成群防群治格局。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群众有被动变主动。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1.2由政府牵头,由民政、计生办、公安、卫生、教育多部门联合组成多层次项目实施系统。民政部门对初婚对象在领取结婚证时,举办新婚学校教育,计生办对安排二胎生育对象、公安对流动妇女发放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告知书,卫生和教育部门做好健康教育。卫生和计生部门做好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具体实施
5.1.3增强责任心,落实责任,常抓不懈,项目实施采取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制定定期考核、奖励办法。
5.2加强未婚先孕、计划外生育、流动人群的管理
5.2.1针对未婚先孕人群 首先普及学校健康教育,然后加强家庭教育、家长与子女及时沟通交流,未婚先孕人群及时增补叶酸。
5.2.2针对计划生育强生、超生人群 计生部门加强育龄妇女查体工作,卫生部门做好基层健康教育工作。
5.2.3针对育龄妇女流动人群 加强公安、计生部门联合,及时掌握他们的变化信息。
5.2.4无论以上什么情况,都属于工作的薄弱环节,做到一定先服药。
5.3变换工作方法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具体实施有村级乡医改为村级计生妇女主任,村级育龄妇女新婚生育计划、二胎生育计划的报批手续由村级妇女主任来完成,村级妇女主任便于及时掌握育龄妇女信息及孕情动态变化,增加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及时性、适宜性、准确性,有利于推动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60号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篇四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各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的比较及优缺点
1高效藻类塘
高效藻类塘较传统的稳定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BOD,氨氮和病原体去除效率高,但是它易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影响。2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无污泥膨胀,可避免微生物流失,保持较高的微生物量,日常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工艺简单,基建费用低,受气温影响小。由于生物滤池为半封闭或全封闭构筑物,其生化反应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因此适合于北方寒冷地区。3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具有一系列的显著优点,适合不同的处理规模,基建费用低廉,处理构筑物由各种天然生态系统或 经简单修建而成,没有复杂的机械设备,易于运行维护与管理。表面流人工湿地成熟期短,只需要3个月~4个月。表面流人工 湿地通常是利用天然沼泽、废弃河道等洼地改造而成,因而其建设费用较低,根据当地地形落差采用合建式污水处理系统,池体采用砖混结构,可减小占地面积,节约成本。4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无日常运行费用,适宜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反应系统对大水量冲击敏感,暴雨对其的影响极大,北方建设项目需要考虑防冻,增加投资成本。5净化沼气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在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化粪池处理效果差、沉积污泥多、沼气池沼气回收率低的弊端。6土壤渗滤系统污水处理工艺
该技术利用土壤的自然净化能力,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而且还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把污水处理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5.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五
验收办法(暂行)
一、验收步骤
1.施工承包单位自查验收:对照设计书及图纸,由施工单位组织村民代表、村干部、监理单位等单位参与自查,提交自查报告,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项目工程建设相关受益农户接户和改厕情况(5-7天)。9月15日前呈报《×××村2015年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资料汇编》一式5份(含报表
3、表
4、表
8、照片、竣工图等电子版资料)提交业主。
2.乡镇(街道)业主预验收:根据施工承包方提交验收汇编资料和申请,业主参照《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4年度工作检查手册》的程序,组织乡镇(街道)领导、施工单位、村干部、监理、农村治水第一书记、乡镇驻村干部、专业技术员等单位人员进行预验收,9月30日前呈报《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预验收申请单》及整改意见和资料汇编,一式4份提交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
3.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组由县级发改、审计、财政、国土、建设、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11月1日前呈报《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验收结论报告单》及整改意见和资料汇编,一式3份提交县农办、治水办等县级责任单位。
4.县级责任单位复验:由县农办聘请第三方(中介)抽查核实工程建设质量和检测生活污水出水水质。12月15日前提交《审计报告》和出水水质《检测报告》等,一式2份。
二、验收办法 1.交、竣工性验收
由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根据省千万工程协调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工作检查和验收办法的通知>》(浙村整建办〔2014〕22号)文件精神,组织有关单位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组由县级发改、审计、财政、国土、建设、水利、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以及项目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
2.竣工验收条件:
①批复的工程内容已全部完成。②质量鉴定初评为合格及以上。③竣工文件及有关档案完备。
④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内容在内的总结报告提交。
⑤决算已编制并经县级财政部门核定。3.竣工验收程序与注意事项
①当项目完工并已具备上述条件时,项目业主向审批项目的县治水办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县治水办在收到项目业主书面申请后的2周内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
②验收小组在全面听取有关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鉴定方面的报告与意见后,审查有关竣工资料和文档,并实地核查,在此基础上对工程质量、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作出评价。
③验收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通过验收对工程质量和建设项目作出恰当的评价。
④竣工验收通过后,验收单位应及时签发《鉴定书》。完工但未经验收的项目不能视为竣工项目上报。
三、验收资料
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资料(附参考目录)0.封面:×××村2015年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验收资料汇编
1.×××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申请报告:
①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验收结论报告单;②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预验收申请单;③松阳县×××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
2.乡镇街道预验收意见
3.×××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工作总结 4.相关报表(同时提交电子版):
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信息卡;②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受益农户统计表;③松阳县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名单。
5.竣工图 6.决算书 7.审计意见 附件
1.村工程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2.村民代表决议 3.村邀标申请报告
4.村工程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
5.村民代表决议
6.村邀标申请报告
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书
8.设计合同书
9.设计任务书
10.简易发包申请书
11.工程中标通知书
12.工程造价咨询报告书
13.监理合同
14.监理单位处罚细则
15.监理工作考评办法
16.施工合同
17.安全生产责任书
18.工程廉政合同 19.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20.工程监理实施方案
21.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2.开工令
23.施工技术签证单 24.技术变更申请报告
25.技术变更联系单
26.技术变更签证单
27.设计图纸
28.变更设计图纸 29.工程进度表
30.工程预付凭证 31.材料合格证
32.材料出库单
33.工程材料签证单
34.施工日记
35.监理日记
36.施工总结
37.监理总结
38.运行维护协议书
39.工程图片彩印资料(①施工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管网、终端图片各5张以上;②接户、标识(标牌)、围栏、工程项目部图片各2张以上;③图片文件电子版3m以上、有背景参照物、图像清晰)
6.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六
登封市2011中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采购项目已经相关部门批准建设,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河南省方圆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受登封市环境保护局的委托,现对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有意向且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一、采购编号:登财公开【2011】147号
二、采购项目简要说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规格:500t/d 1台;400t/d 1台;300t/d 4台;200t/d 2台.三、投标人资质要求: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或者生产厂商授权的经销商,生产、销售以上设备经国家有关单位认证许可的;
2、通过国家及相关行业资质认证;
3、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含200万)元人民币;
4、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报名时需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身份证,行贿档案查询申请书(详见附件),相关资质证书;以上证件报名时出示原件,留复印件四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招标文件发售信息:
招标文件出售时间:2011年11月14日~11月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节假日除外)
招标文件出售地点:河南省方圆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登封市菜园路(上海商场南200米)
五、开标有关信息:
开标时间:2011年12月9日上午9:30分
开标地点:登封市天中酒店三楼会议室
六、本次招标联系事项:
招标人:登封市环境保护局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方圆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高先生
联系电话:*** 0371-62863937
登封市环境保护局
2011年11月11日
附件:
行贿档案查询申请书
登封市人民检察院:
(公司名称)(电话: 固话:),拟于 年 月 日,参加 年 月 日在 网公开发布的由河南省方圆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业主单位名称)(电话:)的(项目名称)工程招标投标报名,现将公司及法人 ;项目经理 及被委托人 相关资料复印提交检察机关,请给予查询本单位或个人是否存在行贿犯罪记录。
(申请单位查询名称)
盖单位章
7.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9月对广西35个试点县开展常规监测,抽取其中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根据学校所采取的企业供餐、学校食堂供餐、个人家庭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0% ~30%的小学和初中学校; 在3个重点监测县的监测学校中各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进行持续追踪监测。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班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重点监测学校的学生,同时参加常规监测。监测班级和学生确定后,在监测评估期间保持相对固定, 实施跟踪监测。2012年常规监测学校594所,监测学生86 054名,其中男生45 248名,女生40 806名;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9.6±1.9) ,( 14.3± 1.2) 岁; 重点监测学校19所( 共3 247名,男生1 692名,女生1 555名) 。2013年常规监测学校454所共84 915名学生,其中男生44 061名,女生40 854名;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9.7±1.9) ,( 14.3± 1.3) 岁; 重点监测学校18所( 共3 391名,男生1 718名,女生1 693名) 。年龄6~18岁。
1.2监测内容常规监测指标有学校基本情况、学生因病缺课、学生身高和体重。重点监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D等生化指标及学生营养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
1.3方法
1.3.1身高和体重测量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机械式身高计精确到0.1 cm,电子体重计或杠杆秤精确到0.1 kg,每年9月测定。根据监测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 kg) /身高2( m2) ]评价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包括生长迟缓和消瘦,按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 WS /T 456-2014)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和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进行判别,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率和中重度消瘦率合计得营养不良率[2]。超重和肥胖采用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别[3]。
1.3.2出勤收集学生每年3—6月、9—12月每月因病缺勤的情况。因病缺课率 = 病假学生人日数/应到校学生人日数。
1.3.3血生化指标血红蛋白( HB) : 氰化高铁法,每年9月测定。维生素A、维生素D: 高效液相色谱法,3个重点县分别抽取1所重点监测小学和1所重点监测初中,每年9月份测定。以WHO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作为参考值,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贫血患病率。 蛋白质缺乏判定标准: 白蛋白<35 g /L。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 血清维生素A质量浓度<100 μg /L为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浓度在100 ~ 700 μg /L为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维生素D缺乏判定标准: 血清25 ( OH) D浓度<25 nmol/L为维生素D缺乏; 25 nmol/L ≤血清25 ( OH) D浓度 < 50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4]。
1.3.4学生营养问卷和学习成绩每年9月底对重点监测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重点监测初中的学生开展学生营养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解,学生自填完成。营养知识和行为10项,答对1项计1分,满分10分。每年9月份收集重点监测学校学生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成绩。2012年共收集3 590名重点监测学校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问卷,其中男生803名,女生1 787名; 小学生2 281名,初中生1 309名; 共收集2 357名学生成绩,其中男生1 205名,女生1 152名; 小学生1 558名,初中生799名。2013年共收集2 552名重点监测学校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问卷,其中男生1 276名,女生1 276名; 小学生1 544名,初中生1 008名; 共收集2 775名学生成绩,其中男生1 399名,女生1 376名,小学生2 042名,初中生733名。
1.4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表格收集、实验室人员均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监测的工作方案、技术方案、监测目的和意义、表格填写方法、体格检查方法、生化测定方法、质量控制、数据收集和录入注意事项等,所有参与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监测工作。
1.5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导出为Excel格式,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2012和2013年监测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4 656,5 150元,监测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率分别为54.7%,65.7%。2012和2013年初中建有食堂比例分别为99.2%和100.0%,均高于小学的81.5%和90. 7%; 初中食堂供餐比例 ( 79. 0%,79. 6%) 高于小学( 61.8%,89.4%) 。学校有食堂比例由2012年的84.2%提高至2013年的92.3%,其中由学校食堂每天提供三餐的比例由48.2%提高到62.5%。配有餐厅比例由55.4%提高到73.7%,小学配比率由49.2% 提高到70.8%,初中由81.5%提高到86.8%。
2012年学校食堂供餐比例为64. 2%,企业课间餐/加餐为27.6%,个人家庭托餐为0.6%。其中7.6% 的学校实行学校食堂 +企业课间餐/加餐混合模式。 2013年的学校食堂供餐比例上升至81.3%,企业课间餐/加餐比例下降了9.0%,其中9.3%的学校实行学校食堂+企业课间餐/加餐混合模式。
2.2学生膳食摄入情况重点监测学生每天吃三餐的比例2012年与2013年分别达到91.7%,90.2%,小学生( 92.9%,91.6%) 高于初中生( 89.8%,88.0%) ,男女生无明显差别。每天上午第3或第4节课都感觉饿的比例由2012年的7.2%下降到2013年的4.4%,初中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
2.3身高、体重变化见图1~2。
2013年广西农村营养改善6 ~ 18岁男女生身高和体重与2012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各年龄组身高、体重水平均低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水平[5]。2012年、 2013年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身高差值分别为( 1.1 ~ 18.7) ,( 0.8 ~ 12.6) cm,体重差值分别为( 0.5 ~ 13.3) , ( 0.4~11.9) kg。随着年龄的增长,广西农村儿童的身高、体重水平与2010年全国农村儿童的差距逐渐加大,初中差距大于小学,男生差距大于女生。
2.4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2013年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率( 27.8%) 较2012年( 28.7%) 下降0.9百分点, 生长迟缓率有所上升,消瘦率下降; 其中轻度消瘦率明显下降,而超重、肥胖率轻微上升。2 a来,男生的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亦高于女生,总体营养不良状况男生较女生差。监测男、女生的营养不良率均高于2005年全国乡村男、女生水平 ( 15.3%,15.5%)[6],较2005年广西农村男、女生水平有所改善( 33.3%,48.2%)[7]。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初中生。见表1。
2.5血生化指标
2.5.1血红蛋白和贫血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2012年( t = 3.283,P<0.01) 。男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女生( t2012= 3.308,t2013= 3.421, P值均<0.01) ,初中生的血红蛋白水平总体高于小学生( t2012= 12.541,t2013= 10.990,P值均<0.01) 。见表2。 2013年监测学生的贫血率总体较2012年降低了2. 2百分点( χ2= 7.966,P<0.01) ,较2005年广西农村学生水平明显下降[7],以小学女生下降为主,男生变化不大。2012年监测学生女生的贫血率总体高于男生( χ2= 9.854,P<0.01) ,小学和初中的贫血率较为接近( χ2= 1.263,P>0.05) 。2013年监测小学生贫血率下降明显。见表3。
2.5.2血清白蛋白2013年与2012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接近。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血清白蛋白缺乏率除小学组高于2012年外( χ2= 5. 257,P < 0.05) ,其他各组间均较为接近。见表3。
2.5.3血清维生素A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A总体水平较2012年增加了66 μg /L( t= 8.404,P< 0.01) 。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较2012年下降。2012年男生的血清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率、缺乏率略微高于女生 ( χ2= 6.653,P<0.05) ,初中生高于小学生( χ2= 71.659, P<0.01) 。见表3。
2.5.4血清维生素D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2012年增加了10.65 μg /L( t= 18.098,P< 0.01) 。见表2。2013年监测学生的血清维生素D不足率较2012年上升,缺乏率下降 ( χ2= 331. 101,P < 0.01) ,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初中生缺乏率高于小学生( χ22012= 71.659,χ22013= 48.860,P值均 < 0.01) 。 见表3。
2.6因病缺课2013年重点监测学生总的因病缺课率为6. 15人日/万,其中9—12月的因病缺勤率较2012年有所上升( χ2= 5. 114,P < 0. 05) ,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因病缺课率上升,而其他疾病因病缺课率降低。 2013年9—12月的因病缺课率高于3—6月份 ( χ2= 297.405,P<0.01)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的因病缺课率均上升。2013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因病缺课率分别为6.71人日/万、5.48人日/万。其中监测小学生9—12月的因病缺课率由6.77%上升至2013年的7.52%( χ2= 48.329,P<0.01) ,而初中生则由7.34%下降至6.04%( χ2= 55.219,P<0.01) 。见表4。
2.7学习成绩2013年重点监测学生的语文、数学、 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为( 74.8±15.7) 分,2012年为( 73.2 ±17.0)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2. 559,P = 0. 011) 。 监测小学生的平均分由2012年的( 75.5±15.5) 分提高到2013年的( 79.6±13.2) 分( t = 5.079,P<0.01) ,而初中生则由 ( 71. 8 ± 17. 8) 分降至 ( 66. 2 ± 16. 3) 分 ( t = 6.042,P<0.01) 。
2.8营养知识和行为2012年重点监测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的平均得分为( 4.1±2.1) 分,2013年为( 4.3± 2.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145,P = 0. 002) 。初中生从2012年的( 4.4±2.1) 分提高到2013年的( 4.7± 2.3) 分( t = 3.267,P = 0.001) ,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178,P>0.05) 。男生得分由( 4.0±2.1) 分提高到( 4.3±2.3) 分( t= 3.200,P = 0.001) ,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19,P>0.05) 。
3讨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1 a多以来,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消瘦等营养不良率下降,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的水平有所提高,贫血、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维生素D缺乏均得到改善,学习成绩、营养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营养不良依然存在。
实施“计划”各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校食堂,使学校食堂拥有比例大大提高,食堂配有餐厅比例也明显提高,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学生的就餐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校食堂提供三餐比例提高,为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改善提供了客观条件。
由于实施“计划”地区均为贫困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5 000元左右,父母外出打工比例较高,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看护。监护人营养知识缺乏,没有认识到儿童合理营养供给的重要性, 是导致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和消瘦的原因[8]。广西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高达22.8%[9]; 生长迟缓反映儿童过去较长期或慢性营养不良状况, 改善和纠正生长迟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0]。随着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加入监测队伍的冲击,及11 ~ 14岁儿童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对营养的旺盛需求与现实长期供应不足,可能近期暂时出现一个累积现象。
广西农村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虽然较2005年明显改善,但仍高于2005年全国乡村男女生水平,同时也高于2012年安徽省[11]和河北省[12]农村学生水平。 其中生长迟缓占营养不良的1 /3多,提示改善生长迟缓仍是今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改善工作重点,改善措施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发育过程,而 “计划”主要以降低消瘦率为主。“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因病缺勤影响不大。“计划”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监测学生的维生素D水平,但是维生素D缺乏情况仍较严峻,且营养知识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不仅可使儿童患佝偻病,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3]。因此,“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师生营养知识教育,及加强体育锻炼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等的健康宣教。
摘要:目的 了解和评价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对贫困地区进行学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西2012—2013年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追踪监测,评估监测学生体格发育、微量营养素、贫血、膳食营养、营养知识和行为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学校有食堂比例由2012年的84.2%提高至2013年的92.3%,配有餐厅比例由46.1%提高至67.4%。与2012年相比,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率由28.7%下降至27.8%,贫血率由11.3%下降至9.1%,维生素A缺乏率由0.3%下降至0.1%,维生素D缺乏率由75.9%下降至42.0%;2013年学生营养知识与行为得分(4.3±2.3)高于2012年(4.1±2.1)(t=3.145,P=0.002)。结论 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但仍不容乐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很有必要。
8.浅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篇八
【摘 要】农村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治理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以张家港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为例,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及难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多头部门管理、技术规范缺失、运营经费不足等问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明确管理体制、加强领导、拓宽资金来源、落实治理责任,逐步推广专业化管理维护。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治理难题;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河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急需减少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活的质量及所处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年来,张家港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的改善,结合康居乡村、美丽村庄及村庄连片整治等行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基础建设。但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相比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空白,治理技术不够成熟,治理资金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环境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张家港市地处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水资源丰富,水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5;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道8073条,总长4074.3公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全市常住农村人口40多万,加上绝大部分外来人口暂住在农村,农村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张家港市农村生活污水管理模式为住建部门、环保部门及水利部门多头管理,其中住建部门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接管集中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环保部门负责农村有动力、微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水利部门负责农村生态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采用接管城镇生活污水厂、有动力微动力地埋式、生态湿地等方式,处理工艺主要有A/O厌氧好氧法,SBR活性污泥法,CWT-M等工艺。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90多处,设计处理能力近2万吨,累计接纳农户4万多户约14万人。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
2.1治理资金缺口大,设施建设不到位
在城乡二元环保体制下,尽管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在提高,但农村环境治理历史欠账多,资金供给成为首要难题,现有资金供给规模与渠道难以满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求,尤其是分散式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加上农村自然村落分散,集中处理困难,造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
2.2行政管理主体与权责不清晰,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农村生活污水的建设、管理分别有住建、环保、水利三个部门,这种多头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资金使用过于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工艺复杂多样、质量参差不齐,治理效果不明显;二是部门分工不明确,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相互脱节,设施运行不足、停用闲置问题突出;三是省、市、县主管部门不同,难以对地方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地方部门工作业绩无法得到上级的肯定,缺少行政激励和持续性。
2.3处理工程运维与监管体制建设滞后,运行资金缺乏,设施运转率不高
在管理理念上,受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供应、运营等传统思路的制约,大部分设施有镇(村)自行运行维护。但由于人力及技术上的限制,以及运维资金得不到保证,设施运行情况及效果不容乐观。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受村级经济影响,不愿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维护费用,运维费用成为的包袱,开开停停,有的甚至弃之不管,造成政府耗费大量资金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闲置、“晒太阳”。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3.1统筹规划,健全制度,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
一是科学合理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环境保护、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国土整治等规划相结合,明确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空间布局与建设时序,并结合实际明确对应的主管部门;二是注重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制度,明确部门职能及运营主体,协同分工,保障运营经费来源及使用,优化运行标准及监管方式、考核办法。
3.2科学分配污水处理资金,拓宽政府和社会资金来源
一是要改变农村居民缴纳污水处理费用却不能享受污水治理权利的状况,按照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未覆盖人口比例,从居民生活用水费中抽去污水处理费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分散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和监管;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重点资助分散处理设施建设,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公益事业;三是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监督管理的经常性支出,用于管理人员聘用、水质监测、主管部门行政监督等支出,做到“政策到位、监督到位、资金到位”,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正常开展。
3.3推广设施专业化管护,引导农村环保产业化发展
一是按照专业化管护的思路,逐步推广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委托经营模式。初始阶段可以按照“谁建设,谁管护”的原则确定运营单位,并逐步引入资质审查与准入制度;二是通过资质审查和工艺规范,实行“建管一体化”,引导设施建设和管护向技术和实力较强的企业集中,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企业参与设施管护的积极性;三是对于从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企业,给予税收、金融和科技(研发)等政策扶持,提升企业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产业化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梁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2]徐洪斌,吕锡武,李先宁,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
9.新农村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篇九
一、新农村示范项目的目的和原则
充分利用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通过开展许家台乡新农村建设,破解当前城镇建设发展中面临的土地制约难题,探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全县乃至全市实施迁村并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许家台乡新农村项目的基本思路是:以村为单位整体实行“以地换房”,农户按“拆一还一加优惠”办法实行“以宅基地换房”。所置换出土地用于商品住宅区开发建设,收益用于平衡农民还迁住宅建设投入;对原村庄占地进行复耕,用于周转用地指标的占补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是群众自愿,政府批准。三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全乡总体规划为依据,各村有计划稳步推进。四是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健康开展。
二、项目基本情况
许家台乡,地处蓟县西北部山区,是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0036人,3087户,村庄占地面积2873.9亩。按照规划建设方案,新镇区位于许家台乡瀑水村附近,涉及拆迁全乡15个行政村,新农村项目总用地面积2700亩,人口规模1XX人。许家台乡新镇区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702亩,需要新增建设用地亩。按照土地整理复耕规划,拟复耕的13个村庄占地总面积2171.9亩。具体运作上,首批启动小米庄村、歇人场村、花甲石村三个村,一期建设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27.5亩。
三、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本着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原则,并从新农村项目建设实际可行的.角度,按照农民住宅建设与产业功能区同步启动的思路,根据许家台乡总体规划,确定一期建设用地周转指标规模627.5亩,用于农民还迁住宅建设。
四、组织管理
建立政府推动、各村申报的操作机制,以乡政府为工作主体,村抓具体落实,形成乡村联动、统筹推进的格局。
1、乡成立新农村项目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卢旺任组长,乡政府乡长陈恩勇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政府副乡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的运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许家台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整理复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等,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各村在项目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村一级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群众履行民主程序提出新农村建设申请,并落实还迁、拆迁、土地复耕和维护稳定等工作。
3、以自愿为原则,由村民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将现有宅基地交回集体统一规划使用,换取新镇区内住房的申请。
五、工程进度安排
1、XX年3月底前完成新农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招商,启动新镇区一期农民住宅建设和相关配套建设。
广州恒大集团盘山国际会议旅游度假中心项目坐落在我县官庄镇和许家台乡境内,县政府与其签定的合作协议中规定,广州恒大集团负责一期农民住宅工程建设和相关配套建设。
10.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 篇十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试行)
为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根据农村土地整治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指南。
一、总则 1.基本原则
示范项目要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实现耕地总量增加、高产农田比重增加;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布局结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2.基本条件
示范项目的确定和建设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并与村镇体系等规划做好衔接,主要安排在城镇郊区、中心村镇,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的城镇化地区。示范项目要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安排,可以涵盖单个或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要严格执行增减挂钩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内,且增减挂钩指标不超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3.程序性要求
3.1专项调查
实施方案编制前,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拟建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本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治意愿。3.2项目区选择
示范项目要选择村民自愿、政府重视、村级班子号召力强,整治类型有代表性、资源有潜力,外部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村设置项目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置项目区。项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等相协调;
版本号1006.04
—1—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2)项目实施应体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本要求,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项目建设应能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项目实施应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3.3规划设计
项目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开展项目区规划设计,确定项目范围、布局和整治时序,落实新增耕地、建设用地整治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和各类工程建设内容。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项目的由来和背景,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2)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划定项目分区,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新增耕地来源;
(3)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明晰工程分类,明确设计深度;(4)汇总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确定筹资计划;(5)分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结论。
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内容还应包括:
(1)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宅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各类工程建设内容和时序;
(2)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3)土地权属调整、安置补偿方案;(4)各类资金支出范围和使用条件。3.4论证与听证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对论证后的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听证,经所涉及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涉及农户搬迁的,要由乡镇人民政府与被搬迁农户签署同意搬迁意见。3.5申报与审批
示范项目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在各单个项目审核的基础上,汇总相关数据资料,组织编制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备案。省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版本号1006.04
—2—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国土、城乡建设、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按现行审批程序申报审批,并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和验收。
4.实施方案编写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是根据示范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计划安排等相关控制性指标,以项目区为单元,在完成相关规划设计、落实工程建设内容(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等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经省级国土、财政部门组织审核后,汇总相关数据资料,从省级示范项目建设的宏观层次,设定项目实施流程、进行工程量分解,据此安排估算资金的分配,并提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的制度与措施。
实施方案应主要内容包括:
(1)说明项目概况,确定编制依据;
(2)落实项目区和实施片区,确定土地整治的面积与范围、新增耕地规模、提高粮食产能总量、节约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提供相关汇总数据;
(3)明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建设任务和计划;
(4)明确项目组织部署,说明项目公告、监理、招投标等制度安排;(5)核实项目建设条件,组织施工布置,制定主要工程措施;(6)提出项目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措施。
二、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可参考以下提纲编制
目录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概况
1.3建设内容与投资 1.4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2.项目分析
2.1合法性分析
2.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2.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5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6潜在风险分析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版本号1006.04
—3— 3.1规划目标 3.2建设标准 3.3总体布局 3.4工程量汇总 4.投资估算
4.1编制说明 4.2费用构成 4.3资金筹措 5.效益评价
5.1社会效益分析5.2生态效益分析5.3经济效益分析6.实施计划
6.1实施流程 6.2建设计划6.3投资计划6.4监测与评价 7.实施准备
7.1组织部署 7.2项目公告 7.3项目监理 7.4项目招投标 8.实施控制
8.1进度控制 8.2资金控制 8.3质量控制 8.4安全控制 9.实施管理
9.1协调管理 9.2权属管理 9.3变更管理 9.4验收管理 9.5档案管理 9.6后期管护 10.实施保障
10.1组织保障 10.2政策保障 10.3制度保障 10.4技术保障 11.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11.2建议
版本号1006.04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4—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分析项目提出的缘由。从宏观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缓解城乡用地矛盾的意义;从项目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1.2项目概况
说明项目名称、项目区位置、范围与地貌类型、工程类型模式;列出各项目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新增耕地面积;分析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景;说明项目实施对提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1.3建设内容与投资
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4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说明《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原则,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相关规划及其他基础资料,说明主要资料数据的来源与获取方法。
2.项目分析 2.1合法性分析
(1)法律法规
分析项目建设与有关法律法规的一致性。(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
分析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一致性。(3)其他规划
说明项目与基础设施规划、农田水利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退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一致性。
2.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确定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针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善措施。主要对影响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可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加以改善的水、土、生态等限制性因素(包括有效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土壤肥力降低、版本号1006.04
—5—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等)进行分析。
2.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需分析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闲置(废弃)或低效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前期挂钩置换试点经验、群众意愿等。说明拆旧区与建新区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拆旧区耕地增加潜力;说明建新与拆旧的协调衔接关系;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2.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确定新增耕地来源。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相关基础资料,查明项目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落实新增耕地来源。
2.5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县级项目申报材料中要包含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出具专项报告及论证意见,省级国土部门在相关资料汇总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对示范项目建设水土资源平衡状态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分析结论。
2.6潜在风险分析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工程条件、技术条件、资金条件、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项目进行中及实施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对策措施。
其中自然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水文气象方面,表现为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雨雪、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影响项目实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潜在风险主要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地质地基条件方面,表现为项目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导致的工作量增加和工期延长等;技术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差异以及特殊工艺的处理等;资金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要素市场价格波动、金融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等;社会影响潜在风险表现为项目实施导致的权属调整纠纷、补偿安置标准、农民长远生计保障等。
版本号1006.04
—6—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3.1规划目标
说明项目实施所预期达到的规划效果。规划目标的确定需充分考虑项目建设背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合理确定重大项目所预期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分区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包括扩大农用地及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提升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改善生态环境等内容。
3.2建设标准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合理确定田块规格、平整度、灌溉、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等各项工程的建设标准,并说明选取依据。
3.3总体布局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对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对各类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用地比例、面积,选定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与分布。
3.4工程量汇总
根据各单个项目区规划设计成果汇总工程量。
4.投资估算 4.1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稿)》要求编制;人工单价费和定额不足部分可依据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制定;材料、设备等单价按照编制年市场价格水平确定。
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可以预算结果乘以1.1的扩大系数确定项目估算。
4.2费用构成
说明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
4.3资金筹措
提出项目投资组成、投资承诺意见和资金筹措方式。
版本号1006.04
—7—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5.效益评价 5.1社会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在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2生态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木覆盖、优化生态结构所取得的效益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3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采用非盈利性项目静态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定量计算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带来的农业产出增加、成本降低和农民收入提高等。
6.实施计划 6.1实施流程
说明项目实施流程,包括:
(1)总工期和起止时间,各项目区工期和起止时间;
(2)先导工程、骨干工程、田间工程的衔接程序及关键节点时间;(3)提出实施总体进度安排。
6.2建设计划
按分解工程量,重点进行先导工程和骨干工程的建设安排。
6.3投资计划
根据建设计划确定的工程量安排投资分配计划。
6.4监测与评价
说明对项目计划(包括季度计划、计划、分项工程计划)的监测与评价办法;说明监测评价结果的处理办法。
版本号1006.04
—8—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7.实施准备 7.1组织部署
说明项目的领导方式、组织机构、部门协调等的制度安排,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能和权利义务关系。
7.2项目公告
说明项目公告的基本要求、主要类型、内容规范、公告形式和时间安排等。
7.3项目监理
说明监理选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说明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模式。
7.4项目招投标
说明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原则、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招标范围、标段划分方法;说明投标人的基本条件和投标文件的提交要求;说明开标、评标以及合同授予的要求。
8.实施控制 8.1进度控制
说明监督、管理、控制项目实施进度的具体措施;说明可能影响进度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应对预案。
8.2资金控制
说明项目资金管理的制度安排,包括投资估算、预算、概算、决算、核算制度,资金审批、支配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等。
说明项目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确定中央支持与地方配套资金的构成和拨付方式。
8.3质量控制
说明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明确工程质量建设标准;提出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8.4安全控制
明确安全生产的要求和目标,说明安全生产的责任与保障措施,提出施工安全的检查手段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版本号1006.04
—9—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9.实施管理 9.1协调管理
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组织关系、配合关系、约束关系等内容。协调组织关系,主要解决项目的分工与配合问题,理顺项目组织内部、项目相关单位以及项目参与人员的相互关系;
协调配合关系,以求组织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的齐心协力,解决项目实施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的供求平衡;
协调约束关系,主要是要了解和遵守政策法规的约束,在项目实施中保持与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统一。
9.2权属管理
明确项目区内土地权属状况和土地权属调整的范围;说明土地利用权属现状和现有权属的问题的解决措施;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9.3变更管理
说明项目可能变更调整的原因;说明变更调整的原则、审批程序;说明变更材料的编制要求;说明变更计划的实施措施等。
9.4验收管理
确定项目验收的组织和执行部门;明确项目验收标准和要求;制定验收程序;说明验收的内容与形式等。
9.5档案管理
说明项目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整理排序方法、检索途径、借阅规则等;说明档案检查的方法、保管的有效期以及其鉴定、销毁方式等。
9.6后期管护
明确项目工程管护的原则、管护工作组织和人员安排以及经费来源;说明管护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分工程类别制定管护措施。
10.实施保障 10.1组织保障
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发挥群众、落实权利义务等方面说明组织保障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版本号1006.04
—10—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0.2政策保障
说明地方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所制定或拟定的政策措施。
10.3制度保障
说明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代建制度、合同制度、公告制度、审计制度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0.4技术保障
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包括组建专家队伍、建立监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1.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对《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研究结论。
11.2建议
(1)提出项目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2)提出项目实施中需要有关方面协调解决的问题;(3)提出政策支持的意见和建议。
版本号1006.04
【农村污水项目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合同10-13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合同12-23
新农村污水治理方案09-17
农村污水治理服务方案11-08
农村污水竣工报告07-25
论文-5:农村污水10-0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06-1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07-0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规范10-18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