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18篇)
1.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张德江副总理在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回顾工作、交流体会, 分析形势、安排任务, 动员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预防为主, 强化安全监管, 狠抓责任落实, 加强制度建设, 形成工作合力,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 进一步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作了题为《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讲话。
会上,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荣获2009年度安全监管监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8个单位获得“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 969名个人获得“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言成绩不忘思隐忧
骆琳局长向大家做的工作报告, 首先提出的一个方面便是:2009年作为“安全生产年”,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阴霾依然没有散去, 这给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也因此, 骆琳局长在言成绩的同时, 时时不忘指出形势依然严峻。
严峻的形势是和2009年我国大规模的投资有着密切关联的。刚刚过去的2009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2万4 846亿元, 比上年增长30.1%, 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大规模的投资, 尤其是涉及到民生领域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带来了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安全生产问题。
这种情况下, 成绩更是得之不易。骆琳局长说:“我们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 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 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为抓手和载体,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较好地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成绩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和伤亡人数同比较大幅度下降, “三个压下来”奋斗目标得以实现;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 (领域) 安全工作成效明显;绝大多数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落实情况较好;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2009年, 全国事故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都在下降。其中, 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和56.1%。这个成绩令人欣慰。但是, 骆琳局长指出,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好于2008年的大背景下, 事故总量仍然很大, 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是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持续改进的一年。总结2009年, 在各地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 全国突出抓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深化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矿商贸领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明显。三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技能。四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高效开展。五是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科技兴安”和基层基础工作,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六是切实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为履行好安全职责提供组织保障。
严峻形势下的利好因素
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 但在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 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这就是我们的现状: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事故总量仍居高位,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去年安全监管工作实践看,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还有以下表现:建筑施工事故总量上升;少数行业 (领域) 重大事故上升;部分地区重特大事故上升;煤矿发生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人员聚集场所较大以上火灾事故、道路交通运营车辆重大事故、因施救不当造成的重大较大事故, 以及较大涉险事故等时有发生。
事故虽然过去了, 但那些血淋淋的惨痛画面依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列宁说,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也因此, 严峻的现实面前, 我们需要反思, 需要从血淋淋的事故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以找到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 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 做好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有利因素也很多: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决策部署, 为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得力抓手。张德江副总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要做到“三个突出”, 即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突出落实责任, “三个加强”即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协作联动的重要论述, 明确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切实抓好的关键环节, 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二是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正确政绩观更加深入人心, 各地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各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三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尤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将有利于继续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矿小厂,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本。四是“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顺利实施, 一批先进适用的灾害预防、治理和监控技术, 已具备推广应用和向现实安全保障能力转化的条件, “科技兴安”的基础更加扎实。另外, 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努力,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依法依规搞好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更趋完善。五是在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 各行业 (领域) 、各地区都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 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谈问题明晰工作思路
如果没有要求, 工作势必会陷入凌乱、散漫和无头绪的状态, 会使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这个要求对于201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样存在。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 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各项工作措施,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 进一步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但仅仅有要求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深入分析现阶段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骆琳局长指出,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高, 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二是安全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三是打击非法违法不力, 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不深入;四是安全专项整治不认真,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防范措施不严密;五是安全基础不牢固, 应急管理工作不落实。他强调:“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都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但不容忽视的是: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同时又处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矛盾凸显、隐患增多、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也因此,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 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 各类生产经营厂点增多, 一些已依法关闭取缔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可能死灰复燃, 或者变换手法、变相非法生产, 安全生产执法、治理的难度增加;就业队伍不断扩大也加大了安全培训工作量。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增加, 煤矿等企业扩大规模、盲目超产的冲动趋于强烈, 治理“三超”、“三违”等工作任务将会更加艰巨。三是大量基建项目集中进入开工建设、试车投产阶段, 各类建设工程、新投产项目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四是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连年下降, 尤其是2008年以来, 下降幅度较大, 今后继续下降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防止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反弹的任务十分艰巨。鉴于此, 骆琳局长说:“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突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心。”
煤矿安全生产任重道远
毫无疑问, 煤矿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的一大难题。但在2009年, 我国煤矿事故的总量和死亡人数, 都有了不小幅度的下降。2009年, 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1 616起、死亡2 631人, 同比减少338起、少死亡584人, 分别下降17.3%和18.2%。其中, 较大事故同比减少12起、少死亡60人, 分别下降10.2%和11.2%;重大事故同比减少17起、少死亡316人, 分别下降51.5%和59.3%。全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892, 同比减少0.29、下降24.5%, 全年历史性地降到了1以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出指出, 在2009年, 各煤矿企事业单位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任务,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决策部署, 通过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扎实开展“三项行动”, 着力加强“三项建设”, 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基础管理“三件大事”, 强化监察监管执法, 煤矿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去年相继发生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2·22”、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5·30”、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和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11·21”4起特别重大事故, 这说明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影响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客观原因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一是个别地区和企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小煤矿数量多、科技装备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三是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 煤矿安全基础薄弱与有效抵御灾害风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 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逐步增大, 今年煤炭需求量可能高达31亿吨。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遏制非法违法生产和有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三超”问题, 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其次, 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关注度不断提高, 改善安全生产现状的呼声日益强烈。但是,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事故“易发期”, 尤其在煤矿事故总量连续多年以20%左右的幅度下降之后, 继续大幅度下降的难度越来越大, 也给煤矿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此外, 由于煤矿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广, 安全监管监察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据
在上述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 煤矿安全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课题、新挑战:首先, 随着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 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逐步增大, 今年煤炭需求量可能高达31亿吨。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遏制非法违法生产和有可能引发的新一轮“三超”问题, 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其次, 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关注度不断提高, 改善安全生产现状的呼声日益强烈。但是,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事故“易发期”, 尤其在煤矿事故总量连续多年以20%左右的幅度下降之后, 继续大幅度下降的难度越来越大, 也给煤矿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此外, 由于煤矿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广, 安全监管监察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据统计, 全国纳入整合技改的5 428处煤矿中, 正在施工和即将进入施工阶段的多达4 400余处, 占了80%以上。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到, 煤矿安全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仍需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赵铁锤在讲话中要求,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 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监察监管, 着力抓好超前防范、安全执法和责任落实, 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努力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在上述问题和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 煤矿安全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课题、新挑战:首先, 随着统计, 全国纳入整合技改的5 428处煤矿中, 正在施工和即将进入施工阶段的多达4 400余处, 占了80%以上。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到, 煤矿安全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仍需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赵铁锤指出, 2010年的煤矿安全工作要突出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安全监察监管, 加大煤矿安全执法力度。二是抓住重中之重, 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三是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五是突出预防为主, 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主体责任。六是加强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行力。赵铁锤强调, 去年12月份以来, 部分地区煤电油气运紧张。各级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要围绕煤炭的稳定供应,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 督促落实各项煤矿安全生产制度;要在春节前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 坚决责令其立即整改, 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岁末年初要严防事故发生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 各地的喜庆氛围越来越重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年初岁末一向是各类事故的易发、多发时段。尤其是进入今年元月份以来, 全国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均呈同比大幅上升的态势,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比如, 湖南湘潭立胜煤矿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25人死亡, 9人下落不明;河北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造成21人死亡, 9人受伤。而初步调查了解, 这2起事故都存在着违法违规生产、瞒报谎报迟报的问题。
因此, 骆琳局长强调, 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切实抓好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要举一反三, 查找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监管薄弱环节, 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搞好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监控。二是要继续盯紧国有重点煤矿, 严防大矿出大事;加大对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和监管监察力度, 严防非法违法生产导致事故发生;切实做好各类煤矿节后复产安全验收工作, 严防节后煤矿事故反弹。三是要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尤其是烟花爆竹传统产区, 一定要高度警觉, 严防非法窝点死灰复燃, 严防合法烟花爆竹企业节前突击生产, 严禁各类非法违法运输、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四是安监部门要配合公安、交通部门, 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和各类运输工具的安全监管检查, 确保“春运”安全;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集会活动的安全责任制, 严防火灾、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五是要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加强值班值守, 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紧急情况。另外, 春节和全国“两会”之前, 在各地普遍自查检查的基础上,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还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
2.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二
各市(州)农委:
为推动食品整顿工作开展,省政府日前发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0]66号),从2010年6月份开始开展一次为期3个月的食品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改专项行动,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专项行动,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做好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相关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检查、指导生产基地的生产工作,加大技术培训和质量安全宣传力度,指导投入品的科学使用,严查在农产品生产中违规滥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利用有效手段开展农产品上市前农残监测,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二、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执法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流通监管力度,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0]66号)相关要求,在本次专项行动期间,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落实专人,认真组织开展农药等投入品流通市场逐户排查工作,加大检查频次,严查高毒违禁农药经营行为,争取无一遗漏,杜绝死角。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严格执法、绝不姑息。
三、加强整治行动信息报送工作
3.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三
一、安全年生产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一)生产安全指标
1.发生华能职工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
2.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的外包工程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 3.妥善处理上访事件、及时报告稳定信息:未发生; 4.外包工程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
5.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万元的设备、设施等事故:未发生; 6.发生负有责任的其他非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 7.非计划停运率:≤0.5次/台年,未发生。(二)经营安全指标
1.依法经营:未发生违法经营情况; 2.不发生资产损失:未发生资产损失。(三)政治安全指标
1.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和规定造成恶劣影响:未发生; 2.发生30人以上群体性进京上访事件:未发生;
3.妥善处理上访事件、及时报告稳定信息:未发生上访事件; 4.维稳、信访、应对突发事件基础工作建设情况:制定了维稳、信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了相应的措施,未发生维稳、信访、突发事件;
5.赴省进京上访情况:未发生;
6.犯法犯罪、法轮功滋事活动情况:未发生。(四)形象安全指标
1.发生因自身原因被中央媒体或国内外重要媒体负面报道而严重影响华能形象的事件:未发生;
2.发生因自身原因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或环保违法违纪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通报事件:未发生;
3.被媒体负面报道或省级以下政府部门通报对华能形象造成一般影响:未发生;
4.形象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和应急处理情况:已做好形象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制定了应急预案,做好了应急措施。
二、全年重点安全工作
(一)安全体系及制度建设
1、建立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公司到部门再到责任人的三级安全网络;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消防领导小组、生产保卫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主任,总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总监为副主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监理单位安全员和各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经理及其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2、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公司设臵了安全监察室,设臵安全专责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以全面开展公司的安全工作。
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
公司在原安全管理标准制度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并下发了17项安全工作制度、19项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和21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同时组织新编了11个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建立了安全档案、重大危险源分析档案、隐患排查记录和违章现象记录。
(二)安全教育及培训
1、坚持定期安全学习制度,公司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度。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事故通报,深入分析和讨论所学内容。
2、公司每月组织全员进行安全规程学习,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入厂安全教育。
(三)、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1、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逐级落实到每个人,真正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2、公司每周定期召开工地安全例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议。
3、公司与每位员工签订了“三不伤害”安全协议书。
4、公司与每个入场的施工单位签定安全合同书和护林防火责任状。今年已签署安全合同书和护林防火责任状各六份。
5、公司在每个施工单位开工前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施工中的 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违章行为,告知危险点、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6、公司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编和完善,共修编和完善应急预案19个(如施工用电、变压器火灾、防大风、防洪防汛、人身伤亡事故等)。
7、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其中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对高度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求其必须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并经监理和业主审查批准后实施。不提供安全技术措施的单位不许开工。
8、开展经常性的现场巡视检查活动,安全监察人员每天深入施工和生产现场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或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不定期会同监理单位安全人员和施工单位安全人员开展工程现场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整改后由整改单位反馈回执单,使安全管理形成闭环,避免安全管理漏洞。今年共下发安全整改通知单35份,安全工作通知单14份,安全罚款单17份,罚款额度共计人民币壹拾叁万叁仟陆佰伍拾圆整(¥133,650.00元)。
9、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6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公司重点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工作、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专项行动、车辆安全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消防物资配备,并督促施工单位购臵防洪度汛物资(水管、水泵等)等工作。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共查出安全隐患19项,治理19项,完成率为100%。
10、抓好消防安全管理。我公司制定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要求施工现场禁止吸烟,严禁在野外生火做饭,各施工单位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和义务消防组织,对施工单位集中的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都要配臵灭火器,并设专人管理。
11、狠抓车辆管理
1)要求严格控制车辆使用权限,对车辆在坚持原有每五千公里进行保养制度的同时,加强出车前三检,即行驶前、行驶中、行驶后检查制度的落实。
2)严格控制工程车辆行驶速度(外出公路限速80km/h场区限速60km/h),如发现超速者将予以重罚,规定每车副驾驶位臵为本车安全员,负责监督车辆的安全行驶。
3)对公司的新老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对驾驶证进行真实性核实。严格执行出车前对车况检查填表制度。
12、认真开展防洪、防汛工作。
1)公司督促施工单位购臵了一批防汛物资,以满足防洪度汛要求。2)公司于2010年4月10日制定了《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洪防汛应急小组。根据华能安[2010]312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我公司于2010年6月15日出台《2010年防洪防汛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针对基建工程实际情况作了详细的防洪防汛工作安排,从7月30日至9月30日,公司制定防洪防汛值班制度,每天值班人员对现场的防洪防汛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坚持每天汇报至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生部。
13、开展工程建设的危险点分析。公司充分利用每次安委会、生产协调会、生产碰头会以及部门、班组的安全活动,开展危险点分析,揭摆危险点即找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对照安规及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如开展了对搅拌站水泥罐、基础基坑高边坡、工程油料存储、起重吊车吊装、山体滑坡、雷电伤害、林区动火工作等不安全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建立了危险源分析档案,截止到目前,共建立危险源分析档案18份。
(四)、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作业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措施。督促各单位在施工场地悬挂安全警示标识、警戒线、悬挂彩旗等。同时督促各单位在工地现场设臵安全条幅,警示旗语等,从而营造了现场良好的安全氛围。
2、公司要求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建立隔料墙,保持现场整洁,道路畅通。施工前检查施工环境,消除隐患,施工后检查清理现场情况,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经常开展现场环境保护检查活动
(五)、隐患排查与治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一把手亲自组织开展了对公司项目部和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及环保方面、人员稳定方面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使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做到了全员参与、认真细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截止到目前,共查出隐患129项,治理隐患129项,完成率100%。
(六)、现场违章现象控制。截止到目前,共查处“三违”现象146起,其中行为性违章96次,装臵性违章27次,管理性违章23次,教育“三违”人员96人次。
(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
1、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了安全施工责任制、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监督机构,配备有资质的合格的专责安全管理人员。
2、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了安全档案。
3、督促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新入场人员及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及考试,并由业主和监理安全人员对培训考试全过程监督。
4、确保建设项目没有转包、分包现象,包工队、临时工均与施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包括有安全协议。
5、督促施工单位为施工人员建立了工伤保险。
6、专项安全施工措施通过业主和监理审批 重要临时设施:施工用电、氧气、乙炔等。
重要施工工序:风机基础开挖、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等 特殊作业:基础环起吊、安装等。
季节性施工:防雷电、防大风、防洪排涝、防暑降温、防火、防止煤气中毒。
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
7、特种作业作业人员均取得相应作业的操作证并在监理处备案登记。特种设备和机具均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设备取得有效的安全检验标志并将相关资料在监理处备案。建立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监理处备案。进行土方开挖、基坑作业、模板工程、吊装作业时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
8、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对油罐进行了掩埋和接地处理,并设臵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距离符合要求。氧气、乙炔罐定臵存放,并做好防护措施,距离符合要求,并设臵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9、每次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对有关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和安全告知;施工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并设臵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安全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入口处、临时用电设施、基坑边缘均设臵明显安全警示标志;部分施工道路采取了洒水措施减少灰尘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及污染。
10、建立了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监理处备案;现场发电机均配备灭火器材;要求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现场按“消防法”要求采取了防火措施,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11、施工用电按规定进行管理,临时电源敷设、倒接线有专人负责,现场临时电源均装设漏电保护器。
12、吊装作业统一指挥。
13、每个施工人员均配备了合格的安全帽,登高作业人员配备了合格的 安全带,现场施工人员按规定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职工的膳食、饮水做好卫生工作,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15、施工单位配备了紧急救援物资,配备了防暑药、蛇药以及止血药品。
16、施工单位建立了治安机构,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三、明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做好安全体系及制度建设,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继续修订完善和编制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工作。继续做好安全档案、重大危险源分析档案、隐患排查记录和违章现象记录工作,并不断深入完善。分析隐患和危险源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到本质安全。
(二)、做好定期安全教育及培训
1、坚持定期安全学习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度。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事故通报,深入分析和讨论所学内容。
2、每月组织全员进行安全规程学习,对新入厂员工进行入厂安全教育。
(三)、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1、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逐级落实到每个人,真正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管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2、每周定期召开工地安全例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议。
3、公司与每个新入场的施工单位签定安全合同书和护林防火责任状。并以此作为对施工单位违章现象的考核依据。
4、组织做好每个施工单位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5、开展经常性的现场巡视检查活动,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或采取处罚的手段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工作。
5、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组织2次消防演练,1次防洪度汛演练,1次风机逃生演练,1次地质灾害事故演练。
6、抓好消防安全管理。
7、狠抓车辆管理
8、认真开展防洪、防汛工作。
1)对防汛物资进行补充和更新,以满足防洪度汛要求。
2)汛期来临时,严格执行防洪防汛值班制度,每天值班人员对现场的防洪防汛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9、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的危险点分析,建立和完善危险源分析档案。
(四)、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作业管理措施
1、执行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措施。
2、要求施工现场必须物料定臵定位管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经常开展现场环境保护检查活动
(五)、做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六)、做好现场违章现象控制。对“三违”人员进行思想教育。
(七)、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八)、做好生产运行前期准备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生产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配备安全物资,完善安全标志,建立生产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九)、做好设备的防暑度夏的前期准备和整改工作。
(十)、在夏季雷雨天气到来前对升压站内接地、线路铁塔接地、风机接地电阻值进行一次复查。以保证设备安全度夏。
(十一)、做好安全工器具、仪表的定期校验工作。
(十二)、做好运行设备定期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十三)、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十四)、推行设备包机责任制。
(十五)、建立并严格执行设备运行分析制度。
(十六)、加强安全宣教工作,掌握公司人员身体状况、思想状态。(十七)、做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食堂卫生情况、工作环境的、生活环境的检查和整改工作。
4.2010东岱镇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篇四
为切实加强我村防火工作,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完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1、村委会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形势,督促检查村内的消防工作。
2、村委会成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人,将消防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分解落实消防工作任务,抓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
3、村民代表会议定期对村民委员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评议。
二、加快消防基础设施,优化村民的消防安全环境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福建省消防条例》为依据,按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我村消防规划,形成以村委会为中心,遍及各自然村的消防基础设施网络。
2、加强以消防泵、消防水池、灭火器、消防通道为重点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和条件。
3、加快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基本达到“初起火灾不出组,小火不出村,一般火灾不出村”的防控要求。
4、村委会组建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建立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三、作好消防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
1、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宣传活动,在学习室、活动室、村务公开栏等场所增设消防内容。
2、村委会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村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的进行消防法律教育,不断增强村民消防安全意识。
3、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在全村形成人人讲防火,村村抓防火,户户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多项消防安全措施
要把全村消防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点多面广,熟悉情况的优势,明确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消防管理网络建设。加大对村、村消防安全责任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具体指导,帮助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和制度,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彻底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要加强全村消防安全检查,形成消防安全定期检查工作制度。在火灾多发季节,节日期间还要进行专项消防检查,对问题突出的部位要及时进行专项治理,以消除火灾隐患。全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全村要迅速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排查隐患,堵塞漏洞。重点排查存在的各种消防安全隐患以及农机安全使用,打谷晒场等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隐患,依法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对限期不能整改的,要及时通报相关机构处理
六、加大考核力度,全面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
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村、“文明乡村”、“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的考核范围,做到消防工作与经济指标、社会管理同部署、同考核。要紧紧依靠公安派出所、村综治办和安监办的力量,发挥社区警务室、村委会联防队和保安队的作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确保农村消防工作落
到实处。村安办要把消防工作与其它生产一并进行部署和检查,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建设等问题。由村委会主任负责,警务区民警、治保主任和村民组织共同参与,负责防火检查、巡逻、消防宣传、情况反馈等工作。要通过健全网络,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不断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整体功能,为新农村建设营造稳定可靠的消防安全环境。
5.检修班2010年安全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今年,本班在安全工作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围绕工区、班组确定的安全工作目标,以控制事故为重点,以减少伤亡为目标,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协助工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高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工作目标。
全年,本班将完成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三大建设,为推动本单位安全工作作出新的贡献。一个目标:保证本班全年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三个重点:把安全学习、遵守安规、预防事故作为本班全年安全工作的重点。
三大建设:一是加强班组安全思想建设,通过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从思想上增强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重视安全制度建设,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三是强化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与防范知识,增强每个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卫防范能力,确保四不伤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利用安全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组织全班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规、公司安全文件与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事故通报,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丰富安全知识,强化安全理念。
(二)教育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要求每个员工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时刻警钟常鸣,随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坚持按操作规程办事,杜绝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三)认真落实上级安排的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消除装置性违章,不留安全死角。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做好防汛保电工作,强化应急抢修能力以及事故处理能力,全力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工作。
(四)履行安全职责,强化安全责任。要结合本班、每个员工、每个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认真细化职责内容,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并通过扎实细致的安全管理和全班员工的共同努力,切实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五)协助工区搞好安全工作。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思想,把安全工作当成是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协助工区和同事,共同搞好安全工作,确保本单位全年安全平安稳定。
(六)积极为安全工作献计献策。动员全班员工,随时思
考安全问题,及时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本岗位、本班组、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各个时期的安全形势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积极为公司安全工作出主意。
检修班
6.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六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近日下发了《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
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沙拉、凉拌菜、生食水产品、鲜榨果蔬汁、熟肉制品、非发酵豆制品、盒饭等高风险食品和餐盒、一次性筷子、集中消毒餐具等餐饮具进行重点抽检,将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作为监督抽检的重点场所。二是更具有科学性。《计划》的抽检内容,是根据2009年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结果、食物中毒报告及日常监管的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评估和综合评价确定的。三是更具可操作性。《计划》将国家统一要求与各省实际情况相结合,既包括全国必检的品种,也包括各省(区、市)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选择的可选品种和自行安排的抽检品种。
7.2010年有安全缺陷的车 篇七
克莱斯勒PT巡航者(Chrysler PT Cruise)
类型:紧凑型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差
后部撞击:差
得分:6
三菱格兰(Mitsubishi Galant)
类型:中型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良好
后部撞击:脆弱
得分:10
小星格兰德马奇思(Mercury Grand Marquis)
类型:大型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脆弱
后部撞击:脆弱
得分:8
吉普牧马者2门(Jeep Wrangler 2-Door)
类型:多用途跑车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差
后部撞击:脆弱
得分:7
凯迪拉克STS(Cadillac STS)
类型:豪华型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一般
后部撞击:差
得分:8
吉普牧马者4门(Jeep Wrangler 2-Door)
类型:中型多用途跑车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脆弱
后部撞击:脆弱
得分:8
尼桑泰坦(Nissan Titan)
类型:大型皮卡
前部撞击:良好
侧边撞击:脆弱
后部撞击:良好
8.2010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2 篇八
为加强安全管理,完成安全管理目标,强化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各类伤亡和其它重大事故,预防或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特制定2009.11—2010.11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书。
安全工作重心: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工作核心,从硬件和软件上为员工建立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1、安全目标:
1)重伤、重大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各种质量等其它重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
2)在职员工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3)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不超过0.5。
2、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委员会会议,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及时通报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隐患;增大安全投入,保证全年安全资金投入100%及时落实到位;提高隐患整改率,确保安全隐患100%整改,及时整改率达到95%以上;制定并落实实施2009年安全生产责任制。
3、应急预案及消防演习:公司总演习:定于2010年上半年进行一次应急疏散演习和消防演习,下半年进行一次消防演习。部门演习:各部门内部演习不少于2次并记录备案。
4、消防常规项目检查:
1)保安负责每周一次的消防设施检查并记录;
2)电工负责每月一次发电机及消防水系统检测并记录;
3)有消防喷淋的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雨淋系统检查并记录;
4)各部门每天对本辖区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并记录。
5、安全教育:
1)对新进厂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坚持安全教育100%考试合格上岗。
2)每月有计划的进行老员工安全知识再教育,争取全年安全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劳务队安全培训全年不少于2次(整体)。
3)对外来施工人员培训做到100%到位,施工队必须具备施工资质、提交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方案)、完善的施工安全组织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后方可施工。
4)上半年完成对安全培训系统的整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培训机制和文件,包括法律法规、集团制度、事故案例、培训测试、培训运作、监督、跟踪检查等。
6、计划执行原则:由安全部配合各部门落实,计划到人,责任到人,切实执行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
编写:刘贵平
审核:林富春
批准:郭满红
朔州路桥有限公司平阳高速路基25标项目部
9.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九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公司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各项科学预防措施的落实。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结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财务法规制度,确定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监督、约束。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各级子公司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全部资产都纳入财务部门管理之中。尤其对大额资金调度、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出借、租赁等,实行有效控制,从管理上堵塞资产流失、浪费的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职能。财务部门应根据财政部颁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核算管理规定,正确理解和掌握统一会计制度的内容,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经营者或管理者提出建议,并全面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会计质量,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三、办公区域的检查,防火防盗,以及办公设备的保养和安全使用,对库存现金做到日清日结,多余现金及时存入银行,各中票据的保管及时如柜。对办公电源每天进行检查,下班后电源一律断开,消除火灾事故隐患,办公车辆要做到及时保养检修,不带故障出车。行车中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驶。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
10.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
一、工作目标
在2009年工作基础上再通过一年的努力,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稳定,禁用农药残留占不合格比例继续下降,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高,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恶性坑农案件基本消除。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农资监管信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
二、 工作重点
(一)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
1.具体目标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升,控制风险隐患,不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稳定,禁用农药残留占不合格比例继续下降。
2.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科学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和监管工作;二是加强杜绝使用甲胺磷等禁限用农药宣传工作;三是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实施工作,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此项整治由市场信息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分工负责。
(二)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整治
1.具体目标 清理规范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地方性法规及标准,进一步落实“三品”监管工作职责,落实“三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三品”行业自律,使“三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2.主要任务 一是继续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及专项整治行动,在“三品”的重点企业,针对重点食品继续开展清理整治和规范巩固工作,组织对“三品”企业、产品违禁添加物的监测和监管;二是开展“三品”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开展“三品”标志市场专项检查,对重点地区标志使用行为进行督查;三是开展“三品”质量监测,确保“三品”质量水平。
此项整治由省绿办牵头负责。
(三)2010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1.具体目标 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高,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恶性坑农案件基本消除。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农资监管信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主要任务 一是清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清理整顿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二是强化农业行政许可事后监督,检查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后动情况;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专项活动;四是加强农资产品登记管理和质量监督抽查,扩大监督抽查范围,公布监测结果;五是集中力量查处农业投入品相关违法案件;六是开展农资宣传,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
此项整治由政策法规处负责。
三、总体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月1日~2月底)
部署2010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下发文件,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辖区整治方案,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10月底)
1.加強质量监测 要制定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重点开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基地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
2.加大查处力度 要加大禁限用农药、伪劣农业投入品的清理检查力度,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技术指导。
3.加强督导整改 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于监督抽查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4.加强制度建设 要引导农资经营企业建立实施进货查验、进销货台帐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指导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善种植记录,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有效实施。
5.加强农技指导 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利用农技推广体系、下乡调研和开展监测工作的机会,大力开展违禁农药危害宣传工作,开展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开展标准化生产。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12月)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省政府食品安全整顿的统一安排进行总结验收。
四、主要活动安排
(一)召开委内各处室及有关单位参加的协调会,研究制定我省具体整治工作方案,上报农业部、省政府后,下发执行。
(二)2月份上旬,组织全省各地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三)3月上旬,召开一次行业内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落实属地整治重点任务。
(四)3月中下旬,组织开展一次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督导,查看各地各级农业部门动员、部署和实施情况。
(五)分别于4月份和6月份,举办两期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培训班。
(六)8月中旬,结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场会,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上半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七)11月中旬开始,结合农业部、省政府验收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验收,做好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我委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及办公室,整治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有关工作,抓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和省政府食品安全整顿方案的落实,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方案,制定各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加强和完善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认识,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加以细化,明确分工,及时指导整治行动实施,顺畅开展整治工作,取得整治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整体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在整治工作过程中,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完成本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的同时,梳理当地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一并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三)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报送信息各地农业部门要加强系统内的配合,强化与外部门的协调,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信息双重报送制度,及时报送信息,准确反映工作进展。从2010年2月开始,每月28日前要向省农委农产品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和有关牵头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报送材料要综合各整治行动参与部门的信息,有综述、有查处情况、有产品合格率等量化指标,及时体现进展和成效。
11.点击2010食品安全“年关键” 篇十一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飕飕冷风、2009年小幅回暖之后, 2010年的食品行业再次经历了机遇与挑战的洗礼。2010年的食品行业, 用“跌宕起伏”来概括并不贴切的, “有惊无险”似乎才能说明现状。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凸显出行业发展的“艰难和不容易”, 但随着政府部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 各种事件均已销声匿迹, 我们的食品行业又一次从逆境中走出。
对于2010年的食品行业, 我们可以用四大关键词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历经“诚信”带来的压力, 政府及企业们纷纷希望通过“追溯”和“第三方认证”来对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进行把控, 并通过“法规标准”的密集出台以完成对行业的监督与规范, 这些都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使我们坚信希望就在眼前。
站在2010年岁末回望, 本刊特对2010年度的关键词进行盘点, 以期勾勒出清晰的行业发展脉络, 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
诚信体系建设
最近, “围脖”上流行一段话:早上起床, 吃一根地沟油炸的油条, 切两个苏丹红咸鸭蛋, 冲一杯三聚牛奶。中午, 在食堂要一个注水肉炒农药韭菜, 再来一碗翻新陈大米饭。下班, 菜场来条避孕药鱼、再开一瓶甲醇酒, 吃一个硫磺馒头。这看似略带夸张的网络调侃语, 不仅透露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失望与无奈, 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个别食品企业诚信的缺失。
回顾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 “食品安全门”事件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使国人刚刚恢复的信心大打折扣。对此,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安全事件的发生, 虽然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许多方面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反应出的还是我们企业乃至整个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我国食品资深专家周德翼也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约束和社会诚信缺失双重约束的结果。中国的资源约束本身决定中国必须使用高风险的、“集约”生产技术, 而诚信的缺失则使得安全食品的生产成为不可能。中国的食品数量安全的保障是以牺牲质量安全为前提的, 如果中国彻底销毁所有的不安全食品, 中国将没有食品可供使用。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 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遵守法律、履行承诺、承担社会责任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的标志, 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为此, 工信部于2010年三季度, 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15部门 (单位) 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积极形成协同指导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落实的工作机制。并且在加快健全相关规章、工作标准和制度, 依法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立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的基础上, 加紧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 实现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等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 并做好与地方、行业协会相应诚信信息平台的对接。
同时,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工信部已会同发展委等部委率先在黑龙江省的乳制品行业和河南省肉类加工行业启动了试点工作, 目前该项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此项工作的带动下, 食品企业已认识到建立食品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并开始积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食品追溯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凸现, 各国政府和组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控制体系, 如BRC和GMP等, 以此加强对食品的管理。由于上述体系只能完成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控, 因此如果从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安全管理来说, 食品追溯便显得至关重要。目前, 欧美国家均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 而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仍需不断地对其调整、健全。与此同时, 由于现阶段, 我国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是多头监管、分段监管, 基本上是农业部门管种植和养殖, 质监部门管生产和加工, 工商部门管流通领域, 而卫生部门则管消费, 环节与环节之间松散的结构使得食品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链接, 所以, 除了建立相关法律制度之外, 采用科技手段对食品安全进行追踪管理, 将整个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 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 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农业部为了进一步推进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 提高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益, 依据《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等制度, 组织制定了《2010年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工作计划》, 并组织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面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蔬菜》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 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加工信息全程记录, 在提高产品透明度的同时, 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条辨别产品真伪的有效途径, 对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推进整个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方认证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而第三方认证是指具有公信力之认证机构对被认证之公司是否合法存在的认证, 以及该认证申请人是否属于并符合认证机构之相关规范与要求的查证。第三方认证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消除不稳定性并拓展市场机遇, 而且定期评估的过程还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忠诚度和积极性, 获得和维持认证的过程还有助于确保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同时, 第三方认证还有助于企业向合作方和消费者证明自身始终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为此, 我国各级政府和外经贸部门推出一系列办法, 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和质量认证。
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增长迅速,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我国食品出口量值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看到个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商机, 于是纷纷来到我国设立认证公司及办事处机构。目前, 它们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城市, 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沿海城市延伸。从北到南, 已经在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广州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主要包括瑞士SGS、德国TÜV、英国INTERTEK、法国BVQI、美国UL等, 它们是现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独立第三方产品安全测试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权威认证机构。这些公司也是在我国主要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 都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由于这些第三方认证机构把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通过严谨的检测认证服务, 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企业, 因此也为中国企业扩大出口和提高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规标准
法规标准的出台对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有关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尤其是现行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的现状, 2010年国家有关部委继续加大治理、整顿的力度, 接连出台了多项行业新规及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试行)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生乳》 (GB19301-2010) 等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检验机构仪器装备标准、《食品安全国标制 (修) 订项目管理规定》、《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 (2010版)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2010版) 》、《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 (2010版) 》及《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 (2010版) 》等相关政策法规、检测标准相继发布。
这些规定及标准, 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强化了各方责任, 加大了违法惩处力度, 为保证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及技术依据。
后记:
总结盘点, 就是想让业界同仁对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便在新的一年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2010年已经过去, 我们希望通过对关键词的梳理, 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启示。
12.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开通镇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为今年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主体责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机制,增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切实发挥执法检查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开通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力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接监管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力争降低或减少一般事故,控制较大以上事故,积极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三、执法检查范围
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三大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执法检查,充分履行开通镇安监站综合监管和协调职能,积极配合并敦促各村、社区、单位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安全执法检查。计划全年集中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分别不少于4次,镇安监站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不少于2次。
四、执法检查内容
(一)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监督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申领情况;
2、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并得到落实;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依法设置(或者依法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有效履行职责;
4、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情况;
5、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取证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情况;
6、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规定的落实情况;
7、是否使用国家禁用的工艺、设备;
8、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
9、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情况;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情况;
10、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和正常运转情况;
11、作业票证执行情况;
12、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情况;
13、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
14、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15、对有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情况;
16、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的情况;
17、按照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的情况;
18、劳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到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申报及告知情况;
1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
2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二)镇安监站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工作重点是针对各村、社区、单位履行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责任情况以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治情况等。
五、执法检查措施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镇监管站要严格按照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镇政府关于安监站主要职责规定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监管执法责任,积极实施执法计划,严格程序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枉不纵。
(二)坚持实事求是,完善执法检查内容。镇安监站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监管执法人员分别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既要充分发挥监管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有所作为,又要量力而行、避免脱离实际。
(三)坚持统筹兼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镇监管站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督查,加大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查找安全隐患,查处违法行为。要根据行政执法权限、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等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春节前后、“两会”期间、“五一”、高温汛期、“十一”和恶劣天气等重点时段,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力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促进开通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四)坚持安全宣教,注重执法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开通镇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多形式的送安全文化到基层活动,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倡导和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帮助指导各村、社区、单位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要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执法效能,积极推进委托重点乡镇实施简易程序执法,进一
步提升安全监管执法基层和基础工作。
(五)坚持绩效考核,严格岗位目标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和“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扎实开展好年度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工作。镇监管站要加强执法检查档案管理,建立执法检查管理台帐,对执法工作实行台帐管理,按照“一案一卷、一企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执法检查档案管理制度。为严格落实镇监管站执法检查工作责任,已将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工作纳入年度机关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年终实行绩效考核,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造成执法错案的相关责任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
开通镇人民政府
13.2010年交通档案工作要点 篇十三
要紧紧围绕这一总体要求,主动适应交通工作任务“五个持续五个强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交通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规划,配合省档案局做好交通系统档案普法考核验收工作
今年省厅将继续配合省档案局贯彻落实《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福建省档案系统“五五”档案法制宣传规划》,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做好交通系统档案普法考核验收工作。同时积极指导厅属单位执行省档案局制定的《福建省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数字照片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福建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规。各单位要积极配合,随时迎接考核验收,争取进入“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行列。
二、为实现2010年交通发展目标任务,更好地发挥交通档案的整体服务功能
(一)为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重点建设项目服务
各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档案局有关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各相关办法,科学界定各参建单位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制,及时组织开展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扎实落实交通档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工作职能,提升交通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根据省政府公布的2010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以及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档案登记制度和档案验收制度,根据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提前介入、全程监督、同步管理、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为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1.港口航道。依照交通运输部出台的《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检查、指导在建的港航项目档案管理,继续重视清理沿海各港口历年来建设完工的码头和航道工程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监督、指导今年完工的10个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推动今年新开工的15个项目档案的建档工作;重点检查指导罗源湾将军帽15万吨级散货码头、江阴港区6-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湄洲湾港罗屿25万吨级矿石码头、湄洲湾航道二期,海沧港区14-19#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古雷大型石化项目配套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
2.高速公路:完成同三复线福州湾边大桥建设项目,浦南、泉三三明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抓紧永武永安至上杭段、武邵、福州机场路二期、福州绕城路西北段西岭互通洋门及连接线、泉厦扩建、莆秀2个项目和泉三泉州段等项目(路段)档案的汇总与专项验收工作;抓好计划今年开工的莆田至永定泉州段、京台线建瓯至福州、泉州环线南安张坑至石井、沈海复线仙游至南安金淘、沈海复线漳州天宝至诏安、宁德蕉城至连江浦口、泉州湾跨海通道、福州绕城东南段、漳州南联络线、武平十方至东留、永宁、宁武、渔平、厦漳大桥、浦城至建宁浦城段等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重视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松建、福州南连结线、福永、莆永龙岩段、莆永莆田段、上杭蛟洋至城关、招银疏港路、泉州环城路二期等项目档案的前期管理建档工作。注重海西网规划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工作档案的形成与整理。
3.普通公路干线:完成厦门杏林大桥、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厦门成功大道、泉州晋江大桥、平潭海峡大桥等建设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工作;继续督促未完成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8条“入闽通道”建设项目档案的汇总与专项验收工作;敦促、指导省道在建18个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规范工作;重视新开工38个项目档案的前期管理建档工作。
4.公路运输场站:围绕加快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综合运输枢纽场站建设,指导新建、续建公路运输场站项目档案23个。重点收集整理福州江阴物流园区一期工程、龙岩象屿物流园区、马尾快安仓储中心和福州汽车新南站、福州汽车新西站、厦门西客站、龙岩客运中心、石狮客运中心、永安长途客运站、莆田客运枢纽中心、龙岩客运中心站和石狮客运中心站等项目档案资料。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服务
继续关注“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项目档案质量管理,要求以县(市)交通局作为“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项目档案的立档责任单位,一路一档地收集、整理、归档各路网
项目,各设区市交通局应主动联合同级档案部门开展此项工作,要求每个各设区市交通局提供2-3个已完工路段的档案资料作为所属县(市)交通局一路一档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试点,并于今年第二季度前报省厅备案,省厅将联合省档案局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组织全省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检查内容含盖已建成的所有危桥改造工程、安保工程、养护工程、村村通
客车等工程建设项目档案,为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服务。
(三)为深化交通改革服务
加强厅直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的指导工作。公路稽征系统已实施税费改革,对拆并单位的档案归属与流向处置问题,省公路管理局应抓紧组织各公路稽征处在上半年完成涉改人员安置任务前完成拆并单位档案的鉴定、整理、处置等报批工作,时间要求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并报省厅备案。各设区市交通系统涉及税费改革单位的档案处置可参照上述方法管理。省厅将与省档案局在第二季度开始组织全省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各相关单位应注意收集整理持续深化交通改革、加大费税改革人员安置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组建交通融资平台,认真落实全省港口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探索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新的管理模式,完善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统筹通车路段有限资源,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等深化交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
(四)加强对我省拓展闽台“三通”等重大活动档案的指导与收集整理的力度
围绕服务拓展闽台“三通”档案。加强指导与收集整理有关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加快对台客运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快平潭跨海第二通道前期工作;促进对台直航港口全面发展,促进厦门至台中、基隆客货滚装班轮运输稳定发展,积极引导福州至基隆、台中滚装航线常态化;拓展完善“小三通”功能,推动加快实现行李双向直挂业务、新增运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力争空中直航增辟航线、增设航点、增开航班,构筑闽台立体运输体系;加强两岸业界合作,办好交通涉台重大活动,筹备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空中直航圆桌会议、2010年中国航海日(泉州)、第八届海峡桥隧通道研讨会;推动我省直航船公司在台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引导两岸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我省有序往来,打造服务两岸人民交流往来主通道等重大或专项活动形成的档案资料。
三、进一步推进交通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一)贯彻落实国档局8号令,把好档案资源建设源头关
今年省厅机关将根据新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能补充编制本机关
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报省档案局审核。厅直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依据本单位经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能的实际,严格按国档局“8号令”准确划定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明确归档范围,突出本单位工作职能,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补充或编制工作,由省厅转报省档案局审核后执行;其他厅直单位也要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本单位《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报厅备案。
(二)配合省档案局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为开展厅直单位第三轮档案整理质量检查做好准备工作
今年省档案局将研究制定《福建省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启动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省厅将密切配合省档案局开展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同时启动2011年厅直单位第三轮档案整理质量检查的准备工作。检查的重点是:-2010的各门类档案,文书档案以省档案局最新审核批准的本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为依据,侧重检查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文件及各门类(注重专门档案和电子档案)和各种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是否及时和齐全完整,整理是否符合规范。希各单位均要按照省档案局《福建省机关、事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在省直机关推行档案整理质量合格证制度的通知》((闽档〔〕60号))的要求,提前做好每个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档案整理质量管理工作。
(三)积极做好网上办理档案登记和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工作。
按照《福建省档案局关于认真贯彻福建省档案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档〔〕44号)要求,及时收集、归档、整理本单位上一形成的各门类档案,及时进行网上办理档案登记。按照《福建省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暂行规定》(闽档〔〕49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报送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目录电子数据。省档案局将对档案登记办理和电子数据报送的情况进行通报。
(四)依法做好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依照《交通档案进馆办法》于每年11月30日前向省交通厅提出移交申请的项目档案:由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组织移交申请的有邵三高速公路、龙长高速公路2个路段的项目档案。连同去年必须移交的高速公路5个路段、普通公路2个路段的项目档案共有9个公路项目档案必须移交交通运输部档案馆。为保证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有关单位在移交档案之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把好移交进馆档案的质量关。项目档案的移交要求按照《福建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五)提高防范意识,强化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单位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强化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各类危害档案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各项档案安全保管措施和应急措施,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把安全防范意识放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首位,要从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档案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防患于未然。
四、进一步推进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单位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制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和《福建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闽委办[]25号)的规定,坚持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明确电子文件管理的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本单位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与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今年省厅将配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宣传贯彻《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推进厅直机关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并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观摩学习、检查考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应积极参与。省档案局将继续积极推进机关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推广省直机关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推动省直机关开展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并提出省直机关室藏档案数字化建设指导意见,各单位应及早行动,按照本机关制定并经审核批准的《文件材料分类编号方案、归档范围与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对本单位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纸质档案开展鉴定与档案存储数字化工作。
五、积极开展交通档案工作协作组活动,加强交通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与学习交流,表彰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为发挥交通档案工作协作组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各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今年省厅将以交通档案工作协作组为交流平台,组织一次出省学习、考察、调研和交流活动;同时,针对今年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准备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班,各单位也要依照省厅下达的培训计划,积极组织人员参加。
14.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四
从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启动会议上获悉,为巩固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成果,2010年农业部将以加强饲料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饲料原料监管和养殖环节非法添加监管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通过“抓规范、促执法、打禁药”,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执法能力,提高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09年,面对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持续、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稳定畜牧业生产任务繁重的严峻形势,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深入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行动,着力强化日常监管,妥善处置突发事件,饲料及养殖环节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据监测,饲料产品合格率达90.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饲料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99.3%,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已连续5年未检出,养殖环节盐酸克伦特罗检出率不到0.05%;商品饲料产量再上新台阶,达到1.4亿吨以上。(018)
15.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五
1.指导思想
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加快形成“百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2.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2.1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从2010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同时,按照分层推进、梯次跟进的原则,着眼于构建新型村镇布局体系,再规划一批重点村,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
2.2启动实施万村提升全省有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推进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工作,改善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3.主要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的需要,扎实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努力在科学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完善服务功能、突出环境整治、注重机制创新等5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3.1科学规划布局按照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集中力量建设1000个示范村,探索路子,积累经验。要根据地域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坚持进行分类指导,东部提高、中部突破、西部攻坚,加速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3.2强化产业支撑2010年启动建设的1000个示范村,要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产业示范基地。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原则,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的主推模式,依托我省丰富的粮、牧、林、特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规模效益。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特则特,推进产业兴村、旅游富村、商贸活村。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观光旅游、餐饮服务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服务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3.3完善服务功能把1000个示范村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桥梁,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纽带。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按照“微型小城镇”的思路,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着力提高服务功能,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用人的集聚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快形成。
3.4突出环境整治 以环境整治作为改变农村面貌的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深入实施“万村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改变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为重点,规范约束农民陈规陋习,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以建章建制为重点,把农村环境整治列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屯务理事会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建立起保持农村环境卫生、促进村容整洁的长效机制。
3.5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创新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运行方式上实现创新和突破,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
4.保障措施
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关键在强化措施。具体要在以下8个方面加强组织、精心推进。
4.1选定好1000个示范村 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中心村,进行集中建设。示范村要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鲜明的产业特点,规划科学合理,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村两委班子组织工作能力强,农民自我投入、自我建设积极性高,在周边发挥示范引导、带头带动、辐射扩散、吸引聚集的作用。
4.2着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对于选定的1000个示范村,按照省、市、县三级建设部门合力攻坚的要求,完成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村屯改造方案等三个规划、一个方案的编制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推动示范村建设健康、有序、扎实进行。
4.3组织好示范村项目建设2010年省继续安排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示范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補助。市(州)和县(市、区)也要设立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示范村项目建设。项目建设重点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广播电视、清洁能源、院墙整治、排水处理、垃圾清理、桥涵建设、小流域治理和村部、卫生所、文化活动室、农民夜校、健身广场、美化社区等。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脏乱差,创建文明、健康、时尚农村新型社区。
4.4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落实省级重点责任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实行1000个示范村重点项目包保建设。在此基础上,把各类涉农的发展要素优先向示范村配置,产业发展项目重点向示范村摆放,加强对现有国家和省扶持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打捆使用,将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消防水源、电网改造、商贸网点、批发(集贸)市场、清洁能源、科学普及、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场(小区)、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1000个示范村,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示范村建设步伐。
4.5实行帮扶工作责任制省、市、县三级明确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户企业,按照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的要求,对1000个示范村实行重点帮扶。要切实发挥各驻吉部队建设第二故乡和全省民兵预备役支持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企业家和机关企事业干部到农村或到本人的出生地、生长地、创业地支援新农村建设。
4.6切实加强考核评比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要把奖补考核作为表彰和专项资金补助的重要参考依据。按照建设周期,每半年考核一次,在年末考核时增加各市州互评,确保考核公平性。按照省规定新农村建设每3年表彰一次的要求,2010年要做好对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示范村和省直部门以及个人先进表彰工作。
4.7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重点是在总结前两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会同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吉林农业大学,共同组织实施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2010年完成培训2000名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任务,共分5期进行,每期10天培训400名。通过集中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增强对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能力,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能力。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吉林农网、新农村简报等,加大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宣传力度,同时,创新宣传模式,主动策划一些有影响的活动,使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16.2010-2011食品安全计划 篇十六
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为营造学校良好教学环境,稳定学校教学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现拟定2010-2011学年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通过开展学校饮食教育,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知识,紧紧抓住关系教职员工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学校传染预防工作,为促进学校教学稳定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二、建立健全制度,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细化,有关人员参与,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目标:确保不发生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事故。
四、突出重点、很抓落实
学校食堂不搞承包,不设小卖部。坚持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紧紧围绕确定的工作目标,很抓落实。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提高餐饮质量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坚持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理,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事前预防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为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学校逐步完善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急性传染病在学校爆发流行的管理措施,学校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预案,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识别并自觉抵制不合格食品,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教育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措施,提高自我救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其弄懂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食品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以免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持培训上岗、执证上岗制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七、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工作开展
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重点督查。把突击检查和长期管理结合起来,造成一定声势。督查中对工作出现推委扯皮、拖拉疲沓、整改不办,造成后果的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职责,推动工作开展。
子曰庄高小
17.市交通局2010年安全工作汇报 篇十七
2009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年”,也是交通系统深化平安交通建设暨安全管理推进年和“安全责任主体落实年”。这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大安
全检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全年共安全渡运车辆83万辆次、旅客260万人次、3.7万个航次;共发班次85120辆次,运送旅客1204793人,安全行驶 5599万公里(数据统计截止10月份)。全年系统直属(签约)单位未发生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未发生职工因工伤亡事故;辖区内航道畅通,未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航道24小时以上的堵塞事故,未发生因监管不到位导致的重特大船舶污染水域事故;水上未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任务,为构建和谐××、平安交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2009年的安全工作汇报如下: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严格落实安全制度,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领导重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制度是强化责任、抓好安全的基础。一是根据单位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系统安委会成员。系统各单位也根据各自的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组织机构健全,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协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部门、岗位三级安全管理责任网络。二是落实了系统各单位的安全风险责任。根据单位、企业规模大小,安全风险系数的高低,继续实行了安全工作目标风险责任抵押承包责任制,实施“奖二罚一”(08年共奖励各单位7万元)。三是落实了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岗位责任制。为了增强各级安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职能,今年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安全工作日志》,规范了安管人员的工作行为。3月8日,召开了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参加人员为局全体负责人、各科(处)主要负责人。会上,专题传达、讨论、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单位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内的安全负责。并对照泰州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的安全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四是落实了安全监管责任。为了认真吸取去年“10.2”水上交通事故教训,系统安委会要求运管、海事、公路、航道、工程质监等部门分别根据各自的行业职能,对照市局以及省厅的责任分解表,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规范安全监管行为。
(二)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努力确保春运安全
春运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组织、参与和奉献。市运管处未雨绸缪,积极运作,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能。督促各运输单位认真组织春运客源流向、流量、流时调查,制定详细的春运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公路部门对全市主要路段进行巡查和宣传,对沿线障碍物进行清理整治。海事部门加大了重点航道巡航检查频率,继续对过船口门实施24小时监控,保障了节日期间重点物资的运输。航道部门加强对等级航道的巡查,对浅段航道及时进行疏通,加强航标管理,过船口门示位标的发光率达99%以上,保障了航道的安全畅通。各运输单位深入开展以“三优、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安全与春运同行”、“农民工安全返乡”等竞赛活动,展示了运输行业的良好形象。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积极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活动,汽车站售票员坚持加班加点,增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购票。春运期间共组织加班 849 辆次,未发生一起旅客滞留现象。
昌平公交公司围绕“平安、和谐”的春运目标,切实抓好“人头”“车头”和“路头”,坚持“认识、精力、宣传三到位”,确保了车况检查率、驾驶员资格合格率、责任状签订率、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四个100%”。各出租公司继续深入开展争创“星级企业”和“星级文明车”活动,为乘客营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江平线、七圩、黄桥三个收费站积极开展文明、便民服务活动,主动为过往车辆提供晕车药、出行指南等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尽力满足鲜活农产品和救灾物资车辆运输的需求。七圩汽渡坚持科学渡运、文明服务,遇有大雾等恶劣天气,全员上岗,维护待渡车辆秩序,确保渡运安全。春运期间,全市共投放客车460辆,加班车49辆。运输旅客203.5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95.7万人次。由于服务优质、部署周密、注重宣传、运转高效,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圆满完成了春运任务,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好评。
18.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八
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 其宣扬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然而, 从客流需求的分析结果来看[1], 世博客流必将对交通本已十分拥挤的中心城区造成更大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势必会显著降低部分区域的主要道路及越江桥隧的服务水平, 从而导致交通资源利用的不均衡。
在这种严峻情势下, 通过与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的通力合作, 在对世博会交通需求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基础上, 以“分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念制定道路交通组织的总体对策和具体方案, 指导世博会期间道路交通组织的实施。
1 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特征及影响分析
1.1上海世博会客流规模特征分析
据相关世博会客流需求研究结果[1]显示, 为期184 d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总客流数预计将达到7 000万人·次, 其中普通日均客流量为40万人·次、一般高峰日客流量约60万人·次, 极端高峰日客流量约80万人·次。
另外, 据统计近年来上海旅游黄金周的游客数量日均约70万人·次。虽然从数量规模上世博会游客的日均量与旅游黄金周游客量较为接近, 但是从对日常交通的影响程度来看, 世博会和旅游黄金周有着显著的差异:
1) 旅游黄金周客流。由于游客目的地较为分散, 在某一小范围高度聚集的可能性较低, 因而不易造成区域性的交通压力短时激增。同时因市民放假, 旅游黄金周期间日交通需求将较平时大幅下降, 因而旅游黄金周客流与日常交通之间不易出现道路空间上的交通需求叠加问题。
2) 世博会客流。由于世博会客流具有多O单D特征, 因而空间区域性交通集中程度会很高。同时, 世博园区开园时间暂定为上午09:00, 因此在时间上同样存在世博客流与日常客流的叠加问题。据现有研究结果[2], 届时日常交通将叠加约30% (18万人·次) 的世博会客流, 势必会给市域道路系统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
1.2上海世博会客流来源及出行链特征分析
1.2.1 世博会客流来源空间分布特征
将世博会客流按其来源进行分类可得到如图1的结果, 其中外地客流占75%, 本地客流占25%[2]。鉴于此, 对于3/4外省市世博会客流如何合理引导和组织, 以及通过何种措施有效地将个体交通进行集约化诱导转换将是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2 外地游客抵沪交通方式
根据前述世博会客流来源空间分布 (见图1) , 再结合各类客源可能抵沪方式以及世博会期间各类交通方式的预计扩容增量, 得到非本市世博会客流的各类抵沪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果, 如表1所列。
从表1可见, 最终汇集到世博会客流数量将超过40% (包括铁路和航空部分使用地面道路的客流) , 意味着世博客流对道路系统提出了严峻的交通要求。而现实情况是, 市域道路及越江桥隧整体交通状况已较为拥堵, 即使通过新建或改建措施增加一定的道路及越江设施容量, 但届时仍无法负荷如此巨大的交通压力。
1.3道路系统保障目标有所提升
根据现有研究, 轨道交通、水上交通运能配备可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3], 因此必须提高道路保障度。对于集约交通而言, 受轨道交通高峰承载力和服务水平的限制, 道路系统需要为专线巴士增加10%的余量[3,4];对于个体交通而言, 受旅游者出行习惯的影响, 小汽车、出租车接送客比例可能大幅高于预期, 道路系统保障度也将为此增加5%的余量[3,4]。由此, 道路系统对于世博会交通的保障度将比原先增加15%。
1.4小结
1) 客观上世博会客流与日常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将对市域道路系统产生严重冲击。
2) 主观上在轨道交通、水上交通运能配备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 道路系统世博会保障度将增加15%。
因此, 为了保证世博会会的顺利举行, 必须对上海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通过制定合理的道路交通组织策略, 并施以恰当的措施, 从而满足世博会期间日常交通与世博会交通“双保障”的交通需求。
2 上海世博会会道路交通组织总体对策
2.1大型活动交通管理经验
通过对以往世博会如德国汉诺威、日本爱知世博会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中较为成功的交通管理和组织策略进行分析, 总结出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 集约化的客流到达方式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根据敏感性分析, 上海世博会期间在无任何管理的自由选择模式下将引发30万pcu/h (相当于30车道快速路) 的车流量。因此, 最大程度地集约化客流到达方式将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必要手段。
2) 严格控制小汽车到达。根据以往经验, 放任小汽车的到达不仅会造成世博会园区出入畅通的障碍, 进而造成园区周边路网服务水平的严重下降, 同时也会影响园区周边日常交通的正常行驶。所以, 严格控制小汽车的到达将是保障世博会园区进出通畅的前提。
3) 重视出行信息引导。通过对不同的客流 (集约交通与个体交通) 发布不同的引导信息, 一方面可以增加集约交通的便捷性和直达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道路资源得以均衡利用, 减少道路负荷过重的情况发生。
2.2上海世博会会道路交通总体策略
2.2.1 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核心策略
由于世博会园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 因而世博会交通主要与日常交通产生向心叠加。同时, 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在市域范围的不同空间各自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异, 因而这种叠加影响在不同的区域程度不同。
从世博会交通流自身特点出发, 就其在区域上、交通子系统之间、交通线路之间存在供需分布的不均衡性, 以“分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念作为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具体方案的核心策略, 具体内容是:以世博会园区为核心, 针对不同区域交通现状和世博会客流特征的差异, 将全市从空间上划分为3个区:引导区、缓冲区、管控区, 如图2所示, 并针对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交通组织方案。
2.2.2 各交通空间圈层范围划分依据
由于各交通空间圈层在交通组织管理的侧重点和措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因而其主要的划分依据有2点:①世博会客流与日常客流的比例;②交通空间圈层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1) 引导区圈层范围。
上海市域边界道口至中环线 (不含) 之间的区域, 如图2所示。引导区是世博会交通影响较小的区域, 世博会客流占总客流的8%[3];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自驾小汽车进行P+R转换, 并对集约后的车辆进行向集约路径的指引管理。
2) 缓冲区圈层范围。
中环线 (含) 至管控区边界之间的区域。缓冲区是世博会交通影响较大的区域, 世博会客流占总客流的36%[3]。从区位因素来看, 缓冲区应拥有足够的空间范围作为分离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的空间保障, 进而缓解道路设施供需和不同交通需求之间的双重矛盾;从矛盾主体来看, 缓冲区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用来解决客流需求和冲突矛盾问题而非货流;从内外客流交界面来看, 缓冲区内世博会道路交通需求存在着向心的运动, 区域内部日常交通同样存在着离心运动, 所以缓冲区的边界应是内外客流向心与离心交通的交接面。
3) 管控区圈层范围。
距离世博会园区出入口的平均距离约500 m的圈层区域。
2.3上海世博会会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由于管控区已经限制了个体车辆的进入, 且园区内部不涉及到日常交通与世博会交通对道路的叠加影响问题, 因此, 在针对世博会外围道路交通组织问题上就只针对“引导区”和“缓冲区”进行研究。
另外, 道路交通组织涉及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车辆, 因此, 下述具体的组织方案设计将分别针对“集约交通”和“个体交通”这两大类可控与不可控车辆来考虑。
2.3.1 引导区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由于引导区是世博会交通影响较小的区域, 世博会客流占总客流的8%, 且大部分为世博会外来客流, 因而该区域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以个体交通为主, 其组织手段是集约化。
1) 个体交通。
分层拦截, 吸引世博会个体交通向集约化交通转化。对于个体交通在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上, 主要利用“空间三层拦截”并结合沿线各种形式的P+R换乘枢纽, 层层引导长三角、郊区或中心城区边缘不同区域的个体交通转换集约交通方式 (专线巴士、轨道交通) 进入世博会园区。具体的空间三层拦截情况如图3所示。
第一层次拦截主要是以郊环 (A30) 为拦截边界, 通过在各道口发放各自的道口提示单, 指引世博会个体交通按提示进入世博会专用枢纽。
第二层次拦截主要是以嘉金 (A5) 为拦截边界, 通过在高速公路设置多级指示标志, 指引未被第一层次拦截的世博会个体交通按指示进入世博会停车换乘枢纽。
第三层次拦截主要是以外环 (A20) 为拦截边界, 通过指路标志指引2类个体交通 (郊区新城的本市世博会个体车辆、外省市世博会个体车辆) 通过专线巴士或轨道交通进行集约化转换。
结合需求预测, 外围3层截留的预估效果如表2所列。从表中可见:①3层拦截的效果主要通过第一层次专用枢纽拦截来体现;②第三层次的拦截只是对第一层次的辅助, 换言之在具体实施拦截转换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第一层次个体交通集约化转换的吸引力度;③其次, 第三层拦截后仍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交通进入市域, 对于这些世博会个体交通仍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合理诱导和管理措施, 才能避免管控区周边由于世博会个体交通而造成的交通阻塞和道路资源侵占等问题。
2) 集约交通。
分类引导, 规范行驶路线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根据规划, 由于世博会浦东园区占地面积较大, 因而对于外围的集约交通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均规定其沿着不同的线路进入世博会浦东园区。而引导区的集约交通可分为2类:省级巴士和枢纽接驳巴士。
(1) 省际巴士。考虑到外环西、南段大型货车外移后可增加中环线的分流作用, 所以对于省际巴士的行驶路线可按“外环货运外移”和“外环货运不外移”2种情况设计:
① 实施外环货运外移时:将发放通行证的外省市旅游专线车辆引导至外环 (A20) 南段, 由浦东新区的济阳路或上南路进入世博会园, 见图4 (a) 所示。
② 不实施外环货运外移时:利用A5将省际巴士汇集再绕行A15后可从浦星公路或沪南公路进入世博会园, 见图4 (b) 所示。
(2) 枢纽接驳巴士。对于由个体交通转换后的枢纽接驳巴士, 则考虑通过各个枢纽所连的不同道路, 最终由中环线引导至浦东后由不同的地面道路接入浦东世博会园区。
另外, 对于不同的枢纽站点, 道路组织方案会有所差异。对于可选择多路径的枢纽, 需根据实时交通状况选择较为畅通的路线行驶, 起到均衡路网流量的作用;对于单一路径的枢纽则不考虑路径选择方案。
2.3.2 缓冲区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由于缓冲区内世博会客流占总客流的36%, 所以其主要作用是尽量从空间上分离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 从而减少两者在空间叠加产生的相互干扰程度。因此, 在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中, 缓冲区内针对两大类世博会交通需求 (集约交通和个体交通) , 分别采用分类管理和动态信息诱导的不同手段, 实现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合理分离、各行其道。另外, 由于引导区采取了交通需求集约化措施, 所以缓冲区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案以集约交通为主。
1) 集约交通。设置世博会集约通道, 提供道路优先权
(1) 集约通道设置必要性及目的。缓冲区内世博会集约交通所占比例较大, 且其与日常交通存在空间向心叠加和高峰时间重合的双重影响, 由此就会对道路系统形成较大压力, 在此前提下就有必要为集约车辆提供一定的独立行驶空间, 保障其优先畅行。而设置世博会集约通道是1项可行的措施, 它不仅可以从空间上分离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 减少相互摩擦冲突;另外在信号灯控制设计等措施的配合下还能为集约交通提供优先通行权。
(2) 集约通道选取原则。世博会集约通道主要是从2010年前规划道路资源中的新建或改建道路范围内进行选取, 对于选取原则可简单归纳为以下2点:
① 直达便捷性。为了满足集约交通这种方式在通达性上的便捷保障要求, 集约通道选取的首要原则就是道路必须与世博会园区出入口直接相连。
② 数量积聚性。所选取的通道必须是有一定数量集约交通存在的道路。这种数量要求是出于对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日常交通的保障角度考虑的。
(3) 世博会集约通道的组成。基于上述集约通道设置的目的和原则, 结合拟定的世博会管控区边界, 最终选择以下道路组成世博会集约通道, 如表3所列。
2) 个体交通。
动态引导、单向循环。由于管控区针对个体交通采取严格限行措施, 因而在缓冲区内就必须采取合理引导的方式:一方面对于离管控区尚有一定距离的世博会个体交通, 在通往世博会园区的道路及与其相连的横向道路上, 均设置动态指路标志, 从而均衡各条通往世博会园区道路上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对已较为接近管控区的世博会个体交通, 对其设定惟一的循环路径, 同时在这些路径中均设定路边下客区域, 目的是避免管控区周边道路由于个体交通积聚造成的拥堵或服务水平骤降。
(1) 动态路径引导系统。在通往世博会园区的集约通道及与其相连的横向道路上设置动态路径引导标识, 通过诱导使个体交通沿着不同的道路行驶, 从而防止个体交通在某一条或几条通往世博会园区的道路产生大量积聚, 均衡各条道路设施的交通分担率。具体的动态指路标识形式可以分为两类:①行驶方向指示标识, ②线路指示标识。样式参见图5。
(2) 个体交通循环路径设置。单循环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只负责将世博会客流送抵至世博会园区的个体车辆 (如taxi, 私家车等) , 它不需要长时间的在世博会园区周边停留, 而是短时间的下客。其空间范围是:管控区边界外2~3个路格。
在结合世博会个体交通的入园循环路径需求和集约交通的离园有效疏散需求以及园区出入口相关情况下, 所设计的循环路径具体如图6所示。
图中点线表示集约交通与个体交通共用道路, 虚线表示个体交通使用的道路, 直线和点划线分别表示集约交通驶入、驶出世博会园区的路径, 方块表示世博会园区各类停车场。
通过这种循环路径方式既满足了世博会个体交通的停车上下客需求, 也避免了其随意停车或侵占道路资源造成的管控区周边交通拥堵。
3 结束语
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不同于常规的短期大型活动交通组织, 其要求在保障世博会交通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要满足日常交通的正常出行, 所以本文以“分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研究理念, 通过外围引导区“空间三层截流”的集约化措施、中间缓冲区设置集约通道的集约交通优先通行权保障措施, 再配合各种动态、静态交通管理手段 (动态信息指引、个体交通循环路径) , 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实现了世博会个体交通与集约交通、世博会交通与日常交通的差别化管理。
摘要: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2010世博会离不开畅达的道路交通作为其坚强的支撑和后盾。通过分析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特征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结合历届世博会交通管理经验, 根据世博会需求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 提出了“分区域差别化管理”的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的核心策略, 对可控车辆与不可控车辆在不同区域内的道路交通体系中采取相应的策略, 提高道路使用的效率, 缓解交通拥挤。
关键词: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对策,分区域差别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交委.“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行动计划”研究报告[R].上海:上海市建设委, 2007
[2]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上海世博会交通分层引导技术研究”研究报告[R].上海:上海市城市结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2008
[3]同济大学.“2010年世博会会道路交通组织方案”研究报告[R].上海:同济大学, 2008
【2010交通安全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2010-12“百日交通安全竞赛”发言稿10-29
市交通局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08-12
企业交通安全工作计划10-29
交通安全征文活动计划08-31
校车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方案10-21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计划10-28
贵州农村小学交通安全工作计划07-16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发言材料07-20
2024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方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