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共14篇)(共14篇)
1.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一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4204055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Computer Control
学分:2
学时:32
开课单位: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梁平
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主要教材:《计算机控制系统》 李正军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参考书目:《计算机控制技术》薛弘晔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黄一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课程简介:
计算机控制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并设计出所需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发展趋势,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量、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作用和构成,信号数字滤波和标度变换的方法以及应用,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和离散化两种设计技术,PID算法的数字实现方法以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总线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术,掌握各种数字控制技术的基本设计方法,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将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力。
起草人:梁平审核人:日期:2011 1
2.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二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它是一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交叉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具有丰富的工程背景和很强的理论性[1]。 该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完成该课程学习后, 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基础、控制策略、数据通信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和设计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能力;能够完成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普及[2,3], 同时, 计算机控制技术亦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因此有必要以发展的眼光对现有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开展研究, 以期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专业人才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讲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等内容, 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具有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统一的特点, 要求学生事先选修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等课程[4]。该课程一般设置40个学时, 其中理论和实验教学分别为32学时和8学时。
学生选修此课程后, 应掌握较为扎实的计算机控制理论基础, 以及具备初步解决计算机控制系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校已修过此课程学生的调查了解, 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教材内容问题
现用教材过于偏重基础理论知识, 虽然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介绍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 但是对于具体的工程模型分析较少, 也缺少必要的具体计算机系统分析与简单系统的设计案例。此外现有教材一般仅从抗干扰技术方面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技术进行分析, 实际还可以包括冗余结构技术、软件设计的可靠性技术、考虑安装工艺措施等。同时教材鲜有涉及计算机现代控制技术, 如普遍应用的系统能控性、能观测性及数字控制器状态空间设计法等。
计算机控制技术需要讲授数字控制器、PID控制原理和数据通信等很多必备知识。但是在32个学时内, 课程的很多内容只能简要概述,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抵触情绪。
计算机领域的软硬件更新迅速, 如短短几年时间组态软件MCGS从开始的通用版已经发展到网络版、 通用版、嵌入版三种版本。同时随着数据采集卡硬件升级换代, 软件相应也在升级。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内容难以跟进工业需要, 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这是众多高校遇到的共性问题。
(二) 课堂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过于死板, 主要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 少有现场的动态实验演示, 课堂交流偏少, 效果不佳。这种在教室学习理论、实验室动手操作的模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偏差。
(三) 实验教学问题
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工程实际结合非常密切, 学生只有做实验和动手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但是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课时安排较少, 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 出现“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另外, 实验设计比较单一, 缺少自由发挥的课题, 导致锻炼能力的机会有限;实验互动性较差, 学生仅需按照实验老师给出的既定步骤, 操作复现即可, 偏离了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主动钻研和学习兴趣的本质。
(四) 课后练习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温故课堂所学知识, 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解, 授课教师通常在课后给学生留有练习作业。然而这些作业一般为问答或简单计算, 学生只需在练习簿上写下文字描述或者简单计算即可。此种作业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 但是对于分析和设计工业实际控制过程帮助甚小, 不能到达教学目标。
三、课程改革目标、内容和效果
(一) 改革目标
首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应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其次, 课程教学内容应兼顾生产实际和理论基础;最后课程改革应体现出计算机控制技术较强的工程实际应用背景,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改革内容
1.改革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述如何以计算机为载体控制工业生产, 因此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必然引起工业控制方式的改变。例如早期的MCGS5.1通用版现在已经很少见到, 取而代之的MCGS6.2通用版或MCGS嵌入版,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灵活。如果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现场脱节, 将降低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学生也会产生学而无用的心理和消极对待的态度。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内容。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在现有计算机技术下如何实现对工业生产的控制, 或者如何对已有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更新。
另一方面, 可结合当前的工业实际, 重新规划讲授内容, 并分出重要等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内容重新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课程重点, 应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基础、计算机常规控制技术、计算机现代控制技术;二级为课程要点, 包含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计算机I/O接口技术, 计算机抗干扰技术;三级为课程一般知识点, 如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等。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具有实际的应用对象, 在课堂上如果只是简单地解释讲授理论, 脱离应用背景, 很容易出现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 学生兴趣不高。
首先, 应摸清认知规律, 在讲授具体的硬件设备时, 可以向学生提供实物或者实物照片, 使其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再结合理论知识, 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其次, 讲授知识时应以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 将其带入实际场景, 运用工程思维主动探索、接受所需的理论知识。最后, 丰富授课形式, 利用Lab- VIEW等仿真模拟平台, 现场给同学演示如何利用计算机中实现控制方法和控制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将工业生产中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例子提供给同学, 既可以增加其感性认识, 又可以扩宽其视野。
3.改革实验教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分开的, 没有有效的实验教学会导致理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重视和提升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实验教学目标上除了要求掌握必须的基本技能外, 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可将学生分成5~7人的实验小组, 独立分析实际生产系统的流程, 设计控制系统。实验室尽可能提供软硬件平台, 老师应帮助同学实现控制系统功能, 甚至将模拟控制系统运用到实际中。事后学生小组内应及时总结此次实验过程, 包括用到的理论知识哪些是课本上已有的、哪些是自己查阅资料所得, 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总结得到设计中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通过这种固定实验和自由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操作基本功, 又能够在自行发挥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基础知识, 切实缩短课堂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同时分组协作的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模拟历练。每份实验总结都将记录设计过程, 各具特色, 避免了撰写实验报告简单摘抄、千篇一律的现象;任课老师也可以从总结报告中得知哪些是实际设计用到较多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设计时遇到的难点等, 形成一个反馈链, 在随后的教学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
4.改革作业形式。课后作业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 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不能只是计算解答课后的练习题目, 誊抄教材的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运用理论基础知识, 课后作业就需指引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校园内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控制技术, 是如何实现的, 有没有可以改进的余地。
(三) 改革效果
通过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任课老师一致反映改革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学生也表示该课程内容丰富新颖、与实际结合紧密, 较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了工程思维。
四、结束语
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迅速, 对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人才需求量大。高校培养学生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 更应当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通过对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作业等的改革, 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基础、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业需求。
为了不断提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未来还需要探索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总结分析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现状和不足, 确定改革目标,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和作业形式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闫明明, 杨平, 熊静琪.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机器人行走控制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3) .
[2]于文新, 楚书来.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3, 32 (8) .
[3]梁莉, 葛斌.基于AI调节器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 2006, 22 (6-2) .
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三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教学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应用型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是继“自动控制理论”之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总体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应当是吻合的,改革的方向是要体现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尽量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做好准备。所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改革是必需的。
(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过程,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学、做”一体化,有效地建立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项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上岗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作品为载体,以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理念,让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者紧密结合,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应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仍无法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尤其表现在毕业设计中,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脱节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通常采用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两种形式。课内实验分为验证性和简单设计性实验,对应于个别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有很大距离。同时,由于采用了成套的商品化过于简单的实验设备,没有设计过程,使得实验过程仅仅是按图接线、编程和记录结果等,无法实现将主要教学内容与实验相结合的目的。
(2)实践环节动手能力的缺乏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另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就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由于实现这一环节需要较多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如可供学生多次设计安装调试组合的模板和元器件,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等,所以,这一环节在各个高校仍是难题。
(3)不能与科研、实际工程项目结合
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与实验设备一般都落后于实际计算机控制工程项目, 而且不一定所有教师都与此类项目实时相关,从而造成了教学与科研、实际工程脱节,尤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中,致使学生缺乏面向工程实践的机会。
2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控制课程实施的前提是做好项目准备。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技能、素质内容由易到难的顺序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通过企业调研,结合我校该类专业的定位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体系。具体的项目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教学内容
3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1)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是进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2)如何合理地给出项目组成员的综合考评成绩。项目一般需要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课教师不能时时刻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很难公证公平地对每个学生给出合理的综合考评成绩。
(3)现有实验设备多数为验证性实验项目设计,基本上不符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对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缺乏适合电气及自动化学科层次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参考教材。
4 结论
实践表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以单片机(DSP或嵌入式系统)、PLC和工控机作为控制器,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拓展实验室功能,进行项目教学的实施。使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到了很好的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Karl J.Astrom,Bjorrn Wittenmark.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Third Edition)[M]. The United States:Prentice Hall,2007.
[2] 孟飞,周祥才.面向应用的测控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9(18), 129-130.
[3] 辅小荣.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21(9),81-83.
4.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篇四
一、课程目标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应用开发工具,掌握网络协议应用开发技术;进一步熟悉网络设备,学习组网技术,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寻求解决方案。
二、设计题目说明
设计题目设置上,采取了分类、分级的形式。
分5个类别,分别是:网络协议或算法、网络服务、组网设计、网络应用编程、理论与应用研究。分3个级别,从高至低分别是A、B、C。题目的级别综合依据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难度等因素,不同级别,成绩起评分数有别。
A级题目(良-优):较难;综合性强、有明显或突出的创新、探究性较强、实际课题或项目的一部分(实用性);工作量非常饱满;富有建设性;有很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级题目(中-良):难度适中;工作内容侧重于设计或研究或较高水平应用;有一定综合性、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实用性;工作量饱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C级题目(及格-中):难度不大或偏小;工作内容侧重于验证或学习或简单应用;基本上无创新;工作量不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完成形式
(1)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2)通过现场验收或答辩
(3)交付完整的设计作品(或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
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相关数据文件; 对于第三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网络拓扑文件、网络仿真配置文件; 对于第二、五类题目,必须交付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要求有一定的文字或声音解说。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对于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内容包括:设计任务、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50个小时以上(不包含查资料时间)。以下仅供参考:
1.原理知识
8小时以上
2.实用技术(编程、或组网、服务器技术)
8小时以上 3.环境与工具(系统平台、开发或仿真工具)4小时以上 4.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10小时 5.系统实现(编码与调试、或配置与测试)
12小时 6.课程设计说明书
8小时
五、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20﹪+验收或答辩成绩x50﹪+报告成绩x30﹪
六、设计题目及选题
以班为单位组织选题,每人限选一题,每题限一人(除特别声明外);可自拟题目,需申报待批,自拟题目不能与已有的题目重复。题目分五类、三个级别,根据个人的兴趣及基础自行选择。
自拟题目要求:
(1)主要内容须与本课程相关(属于上述五种题目类型中某类);(2)原则上仅限A、B级
(3)在课程设计正式开始前(至少提前三天),提交“课程设计自拟题目”申请报告,等待指导老师审批,申请报告内容分以下几部分,注意内容一定要具体,否则不予批准:
题目、类别、级别、申请人学号/姓名/专业、设计任务/内容、选题背景、相关的原理/技术/方法、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语言)、可能的创新或特色之处、工作计划、参考文献。
第一类题目: 网络协议、算法
要求:
(1)推荐采用图形界面实现。
(2)程序代码书写规范,有充足的注释。
(3)绿色软件:程序运行不需安装,避免写系统和注册表;(4)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限。
(5)明确题目的意图,设计上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网络协议解析(基于文件)
(1)使用报文分析工具软件,捕获报文并进行存储,获得报文数据文件。(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eee802.3、icmp协议进行解码【B】(5)对ftp协议进行解码【A】
2.网络协议解析(基于Raw Socket)
(1)编程,基于socket API接口,使用raw socket捕获网络报文,过滤得到指定格式的报文(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eee802.3、arp协议进行解码【B】(5)对http协议进行解码【A】
3.网络协议解析(基于Winpcap接口)
(1)编程,基于winpcap接口,捕获网络报文,过滤得到指定格式的报文(2)编程,在图形界面下,对报文的协议进行解码(3)对ethernet_II、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C】(4)对IPV6、ICMPV6协议进行简单的解码【B】(5)对除ftp、http外的某种应用层协议进行解码【A】
4.模拟共享网络中Ethernet帧的发送过程
使用至少2个线程模拟Ethernet上主机的数据发送流程。发送流程必须遵循CSMA/CD协议【C】。5.发送和解析Ethernet ARP包
熟悉ARP协议并了解Winpcap编程,构造ARP包;先在主机A,ARP包发送出给主机B。再在主机B上解析此ARP包。【C】 6.模拟TCP协议通信过程
编程,基于图形界面,仿真两个对等的tcp通信实体,完成一次文件(数据较长)传输的通信过程。要求具有如下的交互能力:(1)数据文件的长度的设置
(2)双方发送、接收窗口大小的设置
(3)报文丢失、出错、重复、顺序的人为设置(可定义有关策略(4)发送、或接收能力的设置(假设一方主机很忙)(5)设置可采取预先设置、也可中途设置(6)可自动演示、可单步操作
(7)每一步报文都可给出tcp头部数据,并进行说明【B】
(8)给出时间轴,以起始时间为0,适当考虑网络发送、接收处理及传输延迟,给出每个报文发送与 接收时间
7.RIP路由仿真配置与测试程序设计
以图形化界面形式,对多个路由器组成的网络,实现RIP路由仿真配置与测试。路由学习建议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A】 8.FTP客户端设计(基于winsock接口)
实现的ftp客户端,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等选项。【A】 9.HT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接口)
开发一HTTP客户端,使其能够向web服务器请求文件、和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以便服务器做出相应的处理。【A】 10.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接口)
完成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要求能够收取邮件、发送邮件、书写新邮件、具有图形化界面。能批量发送邮件。【A】
11.软件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pcap接口)
(1)编程实现一个简易的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
(2)具有图形化界面、显示所有的过路、已路由、已丢弃报文(3)对ethernet_ii、简单的ip、tcp、udp协议进行解码(4)支持静态路由的配置【B】
(5)可以人为地对可路由报文进行延迟发送、删除、修改、改变发送顺序等操作【A】 12.利用RTP协议完成多媒体数据流传输
(1)消化理解实时传输协议RTP及其源代码(可以从网上下载)
(2)分别编写个服务器、客户端程序,使用RTP协议来实时传输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A】 13.自定义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基于UDP)
协议名称:myqq
协议功能:实现简单的聊天系统功能(1)注册
(2)登入与注销(3)获取在线用户表
(4)对指定用户发送聊天报文(5)群发聊天报文【A】 14.TCP通信仿真课件设计
设计一个课件程序,采用图形化设计,主要功能:
(1)能读取wireshark或sniffer工具所捕获的数据文件(2)能以直观形式表达TCP连接的建立、释放过程(3)能以直观形式表达报文序号变化、应答机制【B】(4)能以直观形式仿真报文的丢失与重传(5)*能以直观形式表达流量控制【A】 15.扩展UDP实现SR可靠数据传输
(1)熟悉流水线可靠数据传输机制(GBN);(2)熟悉TCP/UDP协议规范;
(3)基于UDP的SR(选择重传)可靠数据传输机制分析与设计(4)UDP Socket程序设计
(5)利用UDP实现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的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A】 16.TRACERT图形化工具
(1)另写一个程序,取代Windows 下的Tracert命令,并以图形界面显示输出结果。(2)能解析主机的域名(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3)支持对物理网络的跟踪【B】
(4)支持逻辑网络的定义、及对逻辑网络的跟踪【A】 17.OSPF实现
熟悉OSPF协议,寻求指定有向图的最短路径。要求用图形显示求解过程。【A】
第二类题目: 网络服务
要求:
(1)在虚拟机环境下搭建操作系统平台,虚拟机网卡与物理网络进行桥接(2)网络操作系统类型为linux、ubuntu或windows server 2003/2008(3)学习相关服务器理论知识和配置、应用方法(4)合理规划所要求提供的服务
(5)完成相关的配置,并进行相应的应用测试(6)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7)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一)(基于linux或ubuntu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DNS、DHCP服务器
(3)邮件服务器
(4)FTP服务器
(5)WEB服务器
(6)TELNET服务、NFS服务
2.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二)(基于linux或ubuntu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防火墙服务
(3)SSH服务器
(4)VNC服务器
(5)VPN服务
*(6)P2P服务器
3.某单位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测试(一)(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2008平台)
(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
(2)AD、DNS、DHCP服务
(3)Exchange邮件服务
*(4)ISA服务
(5)VPN远程访问
(6)、远程管理
4.Windows服务器集群的部署与测试(基于Vmware)(1)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环境下)(2)Windows服务器集群的部署(3)集群的应用测试
第三类题目: 组网设计
(以方案设计为主,以网络仿真为辅,仿真部分需要验收)网络工程专业同学不宜选该类题目 要求:
(1)论文论述详尽,主要内容有:
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方案与拓扑图、设备选型、关键设计、仿真配置与测试、结论。(3)对方案中关键设计,尽可能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配置与测试。
组网仿真软件建议采用packet tracer(只能仿真cisco的部分中低端网络设备),当然为了能在该软件中进行仿真,对原方案中的设计进行必要的简化、设备作必要的变通是必然的。(4)题目中的“某”,必须为具体的单位名称(最好为自己所熟悉的)
(5)没有特别说明时,目标网络规模为中等规模的园区网络(信息节点数为500个到5000个之间)(6)没有特别说明时,VLAN技术、RIP或OSPF动态路由技术必须运用到设计中(7)没有特别说明时,支持internet接入
1.某校园网组网路由方案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
某大学网络有20000余信息节点,分办公、教学、学生宿舍、家属四个区,请结合实际分析其需求,重新对其网络进行规划设计:(1)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设备选型
(3)详细的拓扑设计
(4)详细的IP规划(从网段到节点)
(5)给出合理的路由方案、含internet出口与教育网出口路由(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7)支持远程用户访问
2.某校园网内网VLAN方案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
某大学网络有20000余信息节点,分办公、教学、学生宿舍、家属四个区,请结合实际分析其需求,重新对其网络进行规划设计,不考虑与外网的互联:(1)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设备选型
(3)详细的拓扑设计
(4)IP规划、VLAN设计、(5)VLAN路由设计(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
3.某校园网的扩容方案及实施(基于Packet Tracer)
对某校已有的校园网,根据新校区的建立和更多的要求对其进行扩容方案的设计与实施。4.某单位(企业、医院、社区、学生公寓、学校、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基于Packet Tracer)对某单位的网络进行需求分析,完成下列设计任务:(1)给出技术选型、总体设计(2)给出设备选型
(3)给出详细的拓扑设计
(4)给出VLAN设计、ip规划(5)给出路由设计(6)实现仿真配置与测试
5.园区网络的路由设计(基于gns3环境)6.园区网络的防火墙设计(基于gns3环境)7.基于H3C网络设备的园区网络设计
8.园区网络的路由冗余与链路聚合设计(基于gns3环境)
第四类题目: 网络应用编程
要求:
(1)推荐采用图形界面实现。
(2)程序代码书写规范,有充足的注释。
(3)绿色软件:程序运行不需安装,避免写系统和注册表;(4)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限。
(5)明确题目的意图,设计上应有足够的工作量 1.LAN小助手
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1)发送ICMP数据包,以获取指定IP网段中的活动主机,并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或输出到文件中。
(2)显示这些主机的的IP地址与对应的MAC地址的关系表(3)能显示本地机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与对应的ip地址(4)能修改本地机指定网络接口的ip地址
(5)能解析主机的域名(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2.网络流量统计(基于raw socket)
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IP数据包,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数据包的个数,并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3.网络流量统计(基于Winpcap接口)
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IP数据包,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数据包的个数,并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4.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nsock SPI接口)
要求实现一个简单的包过滤防火墙,能够根据 IP 地址范围阻塞或允许客户机对 FTP 服务的访问。5.包过滤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基于linux/Ubuntu)
要求实现一个简单的包过滤防火墙,能够根据 IP 地址范围阻塞或允许客户机对 FTP 服务的访问。6.简易HTTP代理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服务器使用侦听socket在指定的端口上侦听web访问请求,对于客户端每次访问都自动创建一个线程,解析客户端Host头域里面的值,获取目标web服务器地址,并使用socket进行连接,以“中继”方式,转发 双方的http包。7.基于UD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
实现一简单的聊天程序实现网上聊天,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要求:(1)支持多人聊天。
(2)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8.基于TC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
实现一简单的聊天程序实现网上聊天,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要求:(1)支持多人聊天。
(2)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9.FTP服务器设计
实现一FTP服务器,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支持NOOP/PASV/BIN等选项。10.FTP客户端设计(基于与FTP协议相关的类)
实现的ftp客户端,能列出/更改目录,上下传文件,显示文件列表等选项。11.简单的端口扫描器(1人)
实现一个端口扫描程序,判断指定的主机有哪些端口可以提供服务, 并把扫描得知的结果记录下来。12.简单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1人)
完成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要求能够通过HTTP Get命令获得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可以带图片。)13.HT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与HTTP协议相关的类)
开发一HTTP客户端,使其能够向web服务器请求文件、和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以便服务器做出相应的处理。
14.简单电子邮件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与邮件协议相关的类)
完成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要求能够收取邮件、发送邮件、书写新邮件、具有图形化界面。提示:可选用基于JavaMail网络包实现。15.P2P文件传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分别设计一个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客户端使用 p2p协议从“服务器端”进行文件下载。16.综合扫描器程序的实现
(1)ARP扫描实现(2)ICMP扫描实现(3)TCP扫描实现(4)UDP扫描实现 17.利用组播实现网络屏幕广播
(1)通过socket接口,引用UDP协议,设置成组播通信方式(2)分别设计教师机端程序、学生机端程序,(3)教师机端程序将本机屏幕画面,定时地以多播方式传给学生机端程序显示 18.本地网络信息设置与网络对时程序设计
主要功能如下:
(1)本地网络信息的获取
计算机名称、IP地址、网卡地址、DNS设置、安装的协议、提供的服务、TCP/IP运行信息。(2)修改本地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3)采用ntp协议从internet上某个时间服务器,获取时间信息,准确地更新本地机时钟,支持手动、定时自动两种方式
19.基于IPV6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文件发送端、文件接收端两部分。功能是发送端能向接收端传输文件。通信双方采用ipv6地址,在传输层上采用 TCP协议传数据。20.基于多播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文件发送端、文件接收端两部分。功能是文件发送端能同时向n个接收端传输文件。要求采用UDP协议并以多播(组播)方式实现通信。21.基于多线程的文件传输程序设计
程序分服务器端、客户端两部分。功能是服务器端能同时响应n个客户端的tcp连接请求,提供指定文件下载。服务器端要求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22.点对点语音聊天程序设计
程序主要由语音采集、语音发送、语音接收、语音播放四个部分组成。
通信协议采用UDP;图形化界面;语音采集与播放采用windows API(ACM)接口。23.网络对弈程序设计
运用tcp协议设计一个五子棋联机对弈程序,采用图形化方式设计。24.网络U盘(2人)
(1)实现远程主机上管理自己的文件:如创建、打开、复制、删除文件或目录以及远程文件上传、下载;
(2)程序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客户端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发出各种管理命令;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操作结果。服务器为每个用户建立一个目录(网络U盘),服务器维护用户对目录操作权限的列表,负责验证用户对文件的操作权限;接收和执行授权用户的命令并返回操作结果;
(3)用户界面:服务器端界面显示用户登录及认证信息和操作日志;客户端界面可以设置远程主机名;显示远程文件列表;操作命令可以采用菜单、按钮及弹出菜单来实现。要求界面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4)运用Socket 技术,使用TCP协议 25.机房网络试题发放与回收软件设计(2人)
软件的结构是C/S模式
(1)分别设计教师机端、学生端程序(2)学生端程序主要功能是:
运行后可以登录到教师端程序(考试系统)、自动打开试题文档、提示考试相关信息、自动锁定键盘(考试计时结束)(3)教师端程序主要功能是:
导入考生名单、核对登录者身份、向学生端发放试题文件(自动或手动)、启动考试计时、自动回收答题文件、自动清除学生端主机指定位置文件 26.网络投票系统设计
服务器端:能编辑候选人名单、能发布投票的结果、能接收投票、能设置投票的起止时间、能记录每个投票者得名字、主机的ip、主机的cpu id、投票的时间、能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投票规则。
客户端:能查看候选人名单、投票的结果、能投票
第五类题目: 理论与应用研究
本类题目需要答辩验收。要求:
(1)内容涉及本课程相关领域的前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目前已经实用化或初步实用化
(3)对普通学习者技术门槛还比较高、但很有应用、借鉴价值(4)系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与具体应用结合起来
(5)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或工具,对某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实践,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或结论。(6)有足够的工作量
1.Windows与Linux系统网络架构及编程接口研究 2.基于Linux平台的路由器源代码的剖析 3.网络翻墙的机制与应用 4.网络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 5.IPV6技术及应用 6.P2P技术及应用
7.Windows系统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技术 8.Linux系统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技术 9.蓝牙通信技术及应用
10.长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 11.国内城域网主流技术与最新进展 12.三网融合及其发展
七、参考教材
[1] Andrew S.Tanenbaum、David J.Wetherall.计算机网络(英文版•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3]吴功宜.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C语言编程
[4] 王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践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Java编程
[5] 叶树华.网络编程实用教程(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适合初学者 [6] 王艳平.Windows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适合高手 [7] 金华.C#网络编程技术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规划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8]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4.0——LAN交换和无线 [9]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4.0——路由协议和概念
[10] 恒逸资讯, 吕政周.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管理员实用全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11] 冷罡华.Ubuntu Server最佳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
八、上机与验收安排
1、上机指导时间:
第1周的周一、二、五下午 第2周的周二、三、五下午
2、验收时间:
第2周周日上午、下午
3、上机指导与验收地点: 5407、5405、54044、指导老师联系方式:
孙晋永:*** 杨兵:
5.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要求 篇五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 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②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③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④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一律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零件图样、生产纲领、每日班次和生产条件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老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本次设计要求编制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按照教师的指定,设计其中一道或两道工序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本次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认真地、有计划地桉时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最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具体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② 毛坯图
1张 1张 1套)1~2套 1张 1份
③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④ 夹具设计(装配图)⑥ 课程设计说明书
6.电气控制技术实验课要求 篇六
一.实验项目: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与控制实验(机电楼301室)
2.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的训练(机电楼203室)
3.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实验(机电楼203室)
4.PLC的应用实验(交通灯控制实验)(机电楼203室)
二.实验前准备:(实验指导文件备考)
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内容
2.按实验预习要求绘制电路图,梯型图等
3.采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画图及表格用尺完成三.实验课要求:
1.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
2.认真作好考勤工作
3.爱护实验室的仪器、仪表及实验工具设备
4.未经指导老师允许不准合闸送电
5.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原始记录并由老师签字有效
6.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台及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要求手写,画图及表格用尺完成2.将原始记录数据添入实验报告中,并将原始记录订在实验报告最后面
3.请写好实验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及同组人姓名 注:
实验班级11电气1.2.3班10智能化1.2.3.4班 实验学时数8学时
7.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七
2008年,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设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将该课程作为与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和自动控制原理并行的课程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 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数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是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强, 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理论推导, 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对于公式中符号代表的实际意义关心不够。
作为容纳了计算机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和控制系统综合知识于一体, 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 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而言, 学科跨度比较大, 从掌握基本知识到动手实践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 如何让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该课程, 需要我们认真探索教学改革。下面从选取教学内容, 采用教学方法和设置课程考核三个方面, 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培养方案的要求, 探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选取教学内容
1. 注重数学专业特点,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计算机控制技术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来说属于交叉学科。在信息与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一般需要64学时完成, 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时数减为其二分之一,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特点及其应用,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描述, 分析与设计方法, 更注重了对控制原理的教学。这就要求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有所选材, 突出重点, 既要让学生入题时不感到突兀, 又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要让学生以了解为主, 对信号的类型以介绍为主, 对于课堂内容一部分介绍概念性知识, 一部分介绍公式表示的意义以及能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把公式的推导和证明留作课后作业。
2. 整合实验内容, 集中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达到实验目的, 就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两个实验内容, 让学生在集中的实验课上完成, 比如数字PID控制实验和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完成自我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MATLAB编程和对被控对象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势,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的认知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对学生学习本专业数学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采用教学方法
1. 将背景驱动的教学模式用于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驱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所要讲授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背景中, 让学生通过对实际背景进行分析和讨论, 循序渐进地解决要讲解的问题, 最后通过背景的解决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转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往往来源于实际的工程背景, 采用背景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备课, 针对所讲内容查找相应的实际的问题并设置几个课堂问题, 将看似复杂的理论通过实际问题阐述得更直观清晰, 便于学数学的学生接受。另外, 在对实际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现场模拟和分析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产生互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避免了古板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中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 与实践创新项目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和学校每年都为本科生配备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组织团队积极申报, 任课老师做指导, 做到教研相结合。以实践创新项目为依托, 选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 结合实践创新项目完成课程的实践训练,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以本科毕业设计为依托, 自主完成一个小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有效利用教学辅导材料
作为一门本科生的专业课, 课程都配有完备的教学辅导书和习题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资源, 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辅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有所参照, 不至于抓空。另外, 每年举行的各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重要活动, 教师要注意积累历年来关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数学模型问题, 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参加各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积累经验。
4. 教学内容向数学问题回归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讲授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一个工业工程或生产过程的学科, 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的特点。要使得这一学科向更前沿的方向发展, 数学理论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给学生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 除了让学生体验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还要能够对这门课程有新的思考, 即如何通过数学理论的创新使计算机的控制过程更加有效, 这主要体现在数学理论的创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对课程的讲解回归到数学问题的分析,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创新,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不忘面向的对象是数学专业的学生, 他们更注重的是逻辑推理, 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一个控制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得更有效。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外, 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善于发现新问题, 提出一个新问题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 课后以作业的形式给每位学生布置一个问题, 让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这也可以作为考查学生的一个能力标尺。
三设置课程考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内容的更新, 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已经受到了国内各高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课程考查学生的方式再也不能是古板的一张试卷几道考题能完成的, 尤其是应用型学科, 需要从多方面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的运用能力。
基于前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考核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能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已经达到了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 从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硬件安装等一系列任务。所以考查学生要从多方面进行, 一个实验、一个工程设计都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能有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值得鼓励和倡导的, 这更体现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平时作业, 实验作业和期末考试的比例关系, 增加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成绩比重, 方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四结束语
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内开设理论实践型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本身就是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大胆尝试, 对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和总结经验, 为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将讲授数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珣华、李润梅编著.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吴大正主编.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第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八
关键词:课程整合;目标;教师角色;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体可以概括为: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宰者。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之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技能,良好的信息道德、伦理与情感、意志。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协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角色的变化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教师角色的一个质的转变。教师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首先,帮助学生选定基于网络环境下合适的学习目标;其次,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最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网络教学课堂氛围,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去,积极参与到讨论与交流中去。
2.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及探索中的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师生共同构建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课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教师的要求
目前,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缺乏认识;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较低;信息化教学资源溃乏;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混淆了师生的地位。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必然会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1.教师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里之所以要强调建构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可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当然,在整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中,还要运用到多种教育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视听教育理论等等,教师只有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才能更科学有序地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才能总结经验,向纵深推广。
2.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本信息素养。
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
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和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教师建设信息资源的要求。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课程资源内涵的认识,除了依赖于教科书等书面材料资源外,教师应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资源。
(2)对教材进行创新与改造。尝试从多种渠道的课程资源出发进行设计,并权衡、比较各种资源利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使之更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3)资源应加以回收,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再次运用或提供给其他教师利用。总之,建设课程资源要树立:“动态、开放”的建设观,不断地修改、更新、交流、共享,力求教师用起来感到方便快捷,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4.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由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经典的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下表简要描述了经典CAI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区别。
5.教师营造新型教学环境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传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001年以来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更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明确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因此,每位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自身提出的新挑战,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景川.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教师的新要求[J].甘肃科技纵横,2009,(1).
[2]李青海,侯霞.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能力标准[J].中小学电教,2009,(9).
9.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课程论文要求 篇九
要求:
1.第十六周周二交论文,包括电子档(), 纸质交到教室或西门南侧35号楼二楼205室
2.有摘要
3.有正文
4.有结论(总结)
5.有参考文献20篇以上,在正文中要有标记
6.文字数量:字数4800字以上(WORD字数统计),不包括图表
参考题目范围:
1.请你自己构建一个适合于粮食、食品或其他物料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系统,绘制系统布置图,说明各部分的功能、技术要求,运作特征及要求。
10.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十
武原中学 姚燕敏
【摘要】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的科目内容并以国家课程形态被确定下来,这无疑对国家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里,字里行间都在预示着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在“实施建议”中也特别指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新课程 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我在细致地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育理念上的重大变革,而且涉及到整个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与实施问题。新课程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根本宗旨,这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但同时也是一件相当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深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但工作比以往更加有意义。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新理念,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目标呢?我觉得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加强新课程标准及其所倡导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以服务学生的基础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己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要认真学习和把握新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的真正涵义,准确把握课程的本质特点,并创造性地落实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我还希望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学习和专题研讨会议,同时我希望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充分交流经验、扩大视野和增长才干。
第二,正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进程中创造性地实施自己有特色的和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要“关照全体学生”,并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此,我觉得在客观了解学生的本质需要的基础上要讲究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应用,建立科学的、健康而积极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第三,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技艺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并在确保学生获得基础信息素养发展的基础上把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科学习以及信息化学习等方式整合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此外,建立起科学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我正在尝试而努力突破的方向。
第四,在专业发展方面,我除了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并借鉴学习他人经验之外,还要钻研和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和发展空间,在与学生一道成长的进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现。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特别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我在把握住新课程标准的大旗面前,建立切实可行的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上课时先给出本课任务及自学的途径,然后让学生自己上机摸索,完成任务,最后老师根据大家的情况进行详细讲解。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任务驱动法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效果最好,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是先不要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很容易产生畏难以至厌学的情绪,因为他们的基础较差,自学非常吃力,对那些任务不知从何处下手。
2、讲一练一,逐点消化学习法。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两部分,老师在机房里讲一个知识点或一类操作,就马上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事实表明,这种方法的效果要比讲一节课练一节课的效果好得多。老师在机房里讲一个知识点或一类操作,就马上给学生一段时间练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巩固,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大都主要以计算机课程为主,一般一周只有一节或二节课,而中学阶段中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讲一节课练一节课,学生往往在下节上机时已经对上节课的内容淡忘得所剩无几。所以如果能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消化一点就最好了。
3、网络模式下的学习法。
在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建立专题学习主页,并进行网上管理。在专题学习主页,可以布置学习与实践的题目,并提供各种需要的素材或参考网址,还可在专题学习网站中发布学生的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及学习动力。另外,在专题学习主页中,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创建分页,并根据对应学习内容分小组整理资料及在自己的分页中发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协作式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非常有利于学生自学与自检。再说,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参差不齐,据调查,我校大部分班都有近1/4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课本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的问题比较基本,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尚未入门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讲,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针对上述情况,而在传统的教学课堂,由于课堂纪律问题,同学之间很少相互协作互助,再加上当今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很难逐个指导,因此,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变更传统教学课堂,开展小组模式学习就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小组模式学习课堂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教学、学习的组织、协调、监督、反馈,课堂学习模式是:提出问题: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研究性课题,作为学生学习探索的目标。组内协作互助:学生收到问题后,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小结本组学习情况,提出本组已取得成绩和未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组间协作探讨:主要是通过各小组的小结,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从而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进一步深化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总结各组和组间学习情况。成果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前面的学习情况,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小组模式学习课堂是一种开放、轻松、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也是一种高效率的计算机课堂。它能使知识成倍数式传播,是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
另外,我们还可以对把学生每次的电子作品进行筛选,分类,找出优秀的,与各学科相关的各种文件,放于学校资源库,或刻录光盘保存。还可以建设一个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网站。这样,我们通过把学生学习成果放于互联网上,积极宣传,助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更大的热情进行学习,这也正是新课程评价的意义所在。
总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要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参考资料:
1、钟和军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2007年2月
2、魏亮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009年8月
3、周玉霞 《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及其模式设计原则》
11.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十一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070-01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情况。路基工程施工的土石工程量相对较大,工程施工程序复杂;与市政排水、桥涵、路面等工程互相交错,同时受地质、气象、地方环境等等的影响。要做到路基工程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
1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稳定的路基,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路面,因此,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则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其主要体现如下:(1)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方面要依靠城市道路设计单位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精心设计来保证,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城市道路施工单位(也称承包商)和工程监理单位根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精心地施工和严格的监理来完成。(2)路基的土石方工程量要占整个道路总工程量的65%左右,制约着道路工程的工期,如果能够充分地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取合理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使用先进的施工机械,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就可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程序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很多,主要有施工组织准备,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机械、材料准备和施工场地清理以及临时工程的修建等方面的工作;监理单位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工前监理人员进场、建立监理组织、配备一定数额的各类监理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配备各种监理设备、熟悉合同文件、进行现场复查、调查施工环境和制定监理图表。
2.2 路基土石方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包括填筑路堤、开挖路堑、路基压实、路基修整、特殊路基土的处理、石方路基爆破、路基施工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等。
2.3 修建人工构筑物
修建人工构筑物主要有小型桥梁、挡土墙、涵洞和道路下面的各种管线、井、室等。在一般情况下,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顺序进行施工,构筑物的修建要与路基土石方工程同时进行施工,但要求构筑物一定要提前竣工,然后再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全线施工。
2.4 路基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按照《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把市政道路工程划分为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及时组织检查验收,正式交验之前,必须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能检验。如发现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应及时处理,经重验合格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交验工程必须具备施工单位的自检、互检、专检手续,完整的施工交接记录,标高、坡度复核记录及其他各种测试记录等;路基工程如作为独立项目验收时必须具备完整的竣工详图,路基压实度测试记录表,换土位置图。施工中临时处理隐蔽工程的典型结构图或典型断面图,必须标明其深度、数量,以及所换入土质或材料的名称,以备抽查;如发现受检资料不符合要求,必须补全改正,否则不予验收;在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每一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必须认真执行。
3 市政道路路基的主要施工方法
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人工施工:该方法是以使用手工工具为主,工程进度慢、工作效率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仅用于级别很低的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如居民小区道路路基的施工,但是必须配备碾压机械。
(2)简易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以人力为主,再配以简易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与人工施工相比,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施工方法仍然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
(3)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使用主机和辅机相配套的施工机械,能使主要工序形成综合机械化施工作业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施工方法是加快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速度、实现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4)爆破法施工:该施工方法主要用于石质路堑的开挖和冻土的松动,还可用于石料开采和淤泥排除等。定向爆破可将路堑开挖出的土方抛向低洼处用作填方,桩基的挤压爆破和扩孔爆破可用作软土地基的处理。另外,这种方法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5)水力机械化施工:该施工方法是使用水力机械,如水枪、水泵等,喷射出强力水流,冲击所需挖土层,并把冲刷下来的泥土随着水流流到确定的位置沉积下来。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水源和电源比较充足、所挖土层比较松散而且集中的土方工程,也可用于地下工程的钻孔和采集砂料或地基加固,另外,还可用强力水流来冲击砂砾来填筑路堤或回填基坑,以起到密实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水沉积法。
对于上述施工方法的选择使用,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工程量的大小、工期的长短、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最终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几种施工方法配合施工。
4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放样控制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主要控制如下:(1)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S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2)在中心桩测设后,应测量横断方向,根据道路设计横断面及现状地面高,计算确定道路两侧边桩位置(包括控方、填方数值)。在中心桩、边桩上标出设计高程位置,在两侧边桩用红漆线标示路面设计中心高程,为摊铺提供高程标志。高程标志的测设应控制在5mm之内,视线长度应控制在75m之内。要绘制路面结构及横断高程草图,向施工班组交底,以便于施工。
5 结语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复杂,因此施工中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才能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王金爱.阐述市政路基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0(8):61-61.
[2]薛新华,詹智慧.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7(1).
12.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十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子通讯、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因此, 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 《计算机控制技术 》这门课程, 它是以自动控制原理为基础, 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 综合测控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综合性学科, 致力于培养企业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的专业人才。 计算机控制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可以利用软件来实现控制算法, 通过强大的的运算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来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连续控制系统难以胜任的复杂规律[1]。 鉴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迅猛发展, 由“人、机、物” 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 (Cyberspace) 中交互、融合所产生的数据多元化将当今的信息社会推向了“大数据”时代[5], 大数据的涌现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的运营模式, 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 的理念, 德国提出了步向“工业4.0”的目标,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同时, 大数据也吸引了不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08年, 英国《自然》杂志推出大数据专列, 专门探讨 “P8时代的科学”以及科研形态的变化, 指出:“数据为准绳的理念指导, 以及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撑, 正在驱动一次科学科学方法的革命”。 美国《科学》杂志也在2011年推出专刊“Dealing with Data”, 围绕“数据洪流”展开讨论, 将大数据深度分析作为未来研究的重要突破点[2]。 所以顺应时代的潮流, 将“大数据”的思想融入到《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育改革, 既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宝贵的机遇。
1课程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所涉及内容丰富, 大体可以分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两大方向。 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以控制理论为主体, 阐明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在建模、推理、结论上的区别;2将计算机系统与控制系统进行融合;3传统控制论优化算法及其仿真模拟;4智能算法、模糊识别的应用;5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开发, 如ARM、PLC、等;6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开发等[3]。
目前, 多数院校对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这么课程, 主要采用“以课堂为主, 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加上该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涵盖的内容较多, 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4]。 此外,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种类众多, 但内容并不统一, 基本分为偏重理论教学和实际工程应用两大类。 然而, 真正能运用到当今主流的大数据、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并不多。所以, 基于上述问题, 对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
(1) 数据的概念不强
目前, 许多院校对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重心停留在理论授课上, 即使开设的实验课程还是以演示性为主, 如A/D转换实验。 学生没有系统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 更谈不上对实验数据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 并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 此外, 对于当今主流的数据挖掘算法, 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较少。
(2) 传统建模思维的束缚
传统控制理论过于依赖模型的建立, 为了保证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 模型的阶次有时会变得很高, 基于高阶系统模型的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等问题就会变得很复杂。事实上, 数据只是为了辅助算法, 实现对模型进行较好的评估和预测等功能。
(3) 数据挖掘算法的普及不深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发现蕴含的知识, 研究运行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是挖掘网络大数据的深层价值和实现社会行为可计算的主要途径[5]。然而, 许多院校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中, 并没有在数据驱动这个方向上进行改革和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院校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 即以控制系统相关学科作为理论基础, 再通过科学实验来强化学生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学习。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提出, 迅速取代了人们对于传统行业的认知。所以, 有必要借助“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改革。
2基于“大数据思维”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在传统建模仿真研究中, 数据不是模型的本体, 它只是为模型的仿真运行提供基础条件。然而, 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 由“人、机、物” 三元世界的互相交融将数据的来源也变得多元化, 通过仪器采集、网络存储、仿真模拟生成等方式来获取数据, 所以数据对建模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并开始逐渐成为主导地位。只要数据足够大, 只靠数据就可以完成科学发现, 因此不再需要数学模型。 这就是所谓的“数据优先” 模式[2], 一种由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思维。 正如 《连线 》主编Chris Anderson所断言:“数据的洪流是传统科学方法变得过时, 相互关系已经足够, 没有了具有一致性的模型、统一的理论和任何机械式的说明, 科学也可以进步”。换句话说, 传统建模方法对于科学而言并不是必须的, 大数据建模方法将会是一种新的科研范式。
2.1将 “数据驱动建模方法”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数据驱动的概念最早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 在设计过程中以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导向, 利用受控系统大量的在线、离线数据, 实现对系统的评价、诊断、决策、调度及监控等功能[6], 探索背后的科学规律。 近年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机器学习领域, 迅速丰富了经验建模方法。通过获得系统的各过程变量 (输入、输出和中间变量) 描述表达式, 这种方法称为“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基于实际工业生产系统的数学模型复杂、测控信号精度差且不完整、易受随机扰动的影响、状态维数高等特点, 传统的建模方法, 为了保证模型的精确性, 模型的阶次会变得很高, 这样研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动态特性会变得复杂, 而利用“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将已知的输入、输出数据在线或离线学习计算与当前状态相匹配的控制量, 再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方法作为补充, 从而满足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要求。 目前, 利用“数据驱动”的思想建立研究对象的预测和控制模型是主流的趋势, 而已经形成系统的建模方法主要有:线性/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神经元网络模型、基因算法模型、模糊人工智能模型、贝叶斯分析网络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2.2基于 “数据驱动建模”的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 数据驱动建模流程可分为:数据初始化、变量的统计分析、算法模拟和模型的在线校正等过程。
(1) 数据初始化
通常, 数据的初始化大致可以分为数据的采集、选择、预处理。 具体的步骤如下:1通过采集的数据, 对数据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对数据辨识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建模的复杂程度有所估计, 从而决定适宜的训练模型。 2对数据模型评估之后, 即可以对数据进行选择, 一般选取70%的比例作为算法数据, 其余的30%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3选择好训练数据以及测试数据之后, 为了能够获得较好地训练效果, 必须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使其满足所选辨识方法的要求。 例如归一化处理, 填补缺失值, 异常值检验等。
(2) 变量的统计分析
通常, 在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 需要结合统计理论方法对输入、输出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主元分析等, 以研究二者间的关联关系, 从而对模型进行预估判断。此外, 为了更好地定性分析, 需要适当地增加与主导变量有关的辅助变量, 通过机理、经验构造辅助变量与主导变量的数学关系, 从而更好地对主导变量进行估计。
(3) 算法模拟
在经过统计方法的分析之后, 利用模糊识别、人工智能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等工具实现线性或非线性的预测逼近能力。然后再利用测试数据在预测模型上进行测试, 得到的输出结果和目标数据进行比对, 根据预先制定的统一规则进行评判。 通过不断训练学习的办法获取输入、输出之间的函数逼近关系式, 得到合适的模型。
(4) 模型的在线校正
在线校正是数据驱动建模应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尽管已有不少离线校正的方法, 但在线校正的方法十分有限。因此, 开发更多实用方法, 以适应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 判断预测模型的某个关键参数是否最优, 其本质上就是如何对参数值进行调优, 使预测模型的错报率最小化[7]。 目前, 解决参数寻优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种:1定期进行非训练样本与固定参数值得的错误率敏感性分析, 依据敏感性分析曲线优化关键参数值, 如交叉性验证技术、留一交叉验证法等;2根据知识经验或统计分析确定机器学习方法错误率的上界, 并不断优化错误率的上界, 使边界差距尽可能小, 从而实现参数校正目的[8]。
3结语
本文围绕“数据洪流”展开讨论, 尝试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提倡培养“大数据”的思维对系统进行建模。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 结合各种交互式教学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教学方法,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理论的融合贯通能力, 技术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迅猛发展, 数据多元化将当今的信息社会推向了“大数据”时代, 所以顺应时代的潮流, 有必要将“大数据”的思想融入到《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改革当中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教学方法, 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数据建模的融合贯通能力, 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系统建模,数据驱动
参考文献
[1]李元春.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胡晓峰, 贺筱媛, 徐旭林.大数据时代对建模仿真的挑战与思考—中国科协第8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5) :676-692.
[3]邢航, 张铁民.“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12) :370-371.
[4]周欣欣, 宋人杰, 牛斗.《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8, 28 (3) :29-31.
[5]王元卓, 靳小龙, 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 2013, 36 (6) :1125-1138.
[6]候忠生, 许建新.数据驱动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 2009, 35 (6) :650-667.
[7]边肇棋, 张学工.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十三
课程设计报告是每个设计小组和个人都必须提供的文件,课程设计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题目名称
题目名称是选择的课程设计作品的名称,如“基于XE1203A 433 MHz / 868 MHz / 915 MHz收发器电路设计”。
题目名称下面提供参加设计者的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和指导教师(黄智伟,肖化武)的姓名。
2.摘要
摘要是对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的总结,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即应包含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主要方法和设计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语。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相对应;一般用第三人称和被动式。中文摘要前加“摘要:”;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
关键词按 GB/T 3860的原则和方法选取。一般选 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对应。中文前冠以“关键词:”,英文前冠以“key words:”。
在中文关键词的下行,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1999年3月版)给出本设计总结报告的“中图分类号:”。
3.目录
目录包括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的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以及章节标题、附录的内容所对应的页码。应注意的是:虽然目录是放在设计总结报告的前面,但它的成型和整理确是在设计总结报告完成之后进行。章节标题的排列建议按如下格式进行:......…...(第1级)(字体:小二号黑体)1.1.........(第2级)(字体:三号标宋)1.1.1.........(第3级)(字体:四号黑体)
(1)………(第4级)(字体:小四号粗楷体)
①............(第5级)(字体:五号宋体)
a.......………(第6级)(字体:五号宋体)………............。
4.正文
正文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核心。课程设计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含有:系统方案设计、集成电路、元器件选择和电路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测试、结论、附录。
(1)系统方案设计
在系统方案设计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各功能块的划分与组成,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
应注意的是:在总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中,应提出几种(2~3种)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既要考虑它的先进性,又要考虑它的实现的可能性。
例如:波形发生器
方案1:采用集成函数发生器产生要求的波形
利用函数发生器(如ICL8038)产生频率可变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周期性波形。此方案实现电路复杂,难于调试,实现合成波形难度大,且要保证技术要求的指标困难,故采用此方案不理想。
方案2:采用单片机控制合成各种波形
波形的选择、生成及频率控制均由单片机编程实现。此方法产生的波形的频率范围、步进值取决于所采用的每个周期的输出点数及单片机执行指令的时间。此方案的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所用器件少,且实现各种波形相对容易,在低频区基本上能实现要求的功能;缺点是控制较复杂,精度不易满足,生成波形频率范围小,特别是难以生成高频波形。
方案3:采用带存储电路的单片机控制方案
采用带存储电路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将波形和频率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按要求将存储器中的数据读至DAC,实现任意波形的合成,也可以得到较高的频率分辨率。此电路方案能实现基本要求和扩展部分的功能,电路较简单,调试方便,是一个优秀的可实现的方案。
方案4:采用DDS技术直接合成
采用DDS技术,将所需生成的波形写入RAM中,按照相位累加原理合成任意波形。此方案理论上可得到很高的分频率的周期波形;也可以合成任意波形。但实际中合成的波形与理论有差距。
对上述方案应仔细介绍系统设计思路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对选定的方案中的各功能块的工作原理也应介绍。
(2)单元电路设计与仿真 在单元电路设计中不需要进行多个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只需要对已确定的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对各单元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对电路中的有关参数进行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等。
所选择的集成电路芯片需要写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引脚端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外部元器件选择、应用电路。
应注意的是:理论的分析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论计算时,要注意公式的完整性,参数和单位的匹配,计算的正确性;注意计算值与实际选择的元器件参数值的差别。电路图可以采用手画,也可以采用PROTEL或其它软件工具绘画,应注意元器件符号、参数标注、图纸页面的规范化。
如果采用仿真工具进行分析,可以将仿真分析结果表示出来。
(3)系统测试
详细介绍系统的性能指标或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所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测试记录的数据和绘制图表、曲线。应注意的是:要根据设计题目的技术要求和所制作的作品,正确的选择测试仪器仪表和测试方法。例如:作品是一个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方式的数控电源,如果选择的示波器是低频示波器,所测试的一些参数是会有问题的。测试的数据要以表、图或者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
(4)结论
对作品的测试的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也可以利用MATLAB等软件工具制作一些图表,必须对整个作品作一个完整的、结论性评价,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结论性的意见
最后需要写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应列出在设计过程中参考的主要书籍、刊物、杂志等。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b.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d.电子文档
建议格式:Zarlink Semiconductor Inc.ZL20250 2.5G Multimode Transceiver Data Sheet.,2005.5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是英语拼写的,应是姓在前,名在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应标注相应的引用位置,在引文后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
6.附录
附录包括元器件明细表、仪器设备清单、电路图图纸、设计的程序清单、电路使用说明等。
应注意的是:元器件明细表的栏目应包含有:①序号、②名称、型号及规格(例如:电阻器RJ14-0.25W-510Ω±5%)、③数量、④备注(元器件位号)。
仪器设备清单的栏目应包含有:①序号、②名称、型号及规格、③主要技术指标、④数量、⑤备注(仪器仪表生产厂家)。
电路图图纸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图幅大小、标注栏。程序清单要有注释,总的和分段的功能说明等。
7.字体要求
一级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占五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二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占三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三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占二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四级标题:小四号粗楷体,顶格占一行。标题与题目之间空一个汉字的空。标题中的英文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号同标题字号。四级标题下的分级标题的标题字号为五宋。正文字号为五宋。
所有文中图和表要先有说明再有图表。图要清晰、并与文中的叙述要一致,对图中内容的说明尽量放在文中。图序、图题(必须有)为小五号宋体,居中排于图的正下方;
表序、表题为小五号黑体,居中排于表的正上方;图和表中的文字为六号宋体;表格四周封闭,表跨页时另起表头。
图和表中的注释、注脚为六号宋体;数学公式居中排,公式中字母正斜体和大小写前后 要统一。
公式另行居中,公式末不加标点,有编号时可靠右侧顶边线;若公式前有文字,如例、解等,文字顶格写,公式仍居中;公式中的外文字母之间、运算符号与各量符号之间应空半个数字的间距;若对公式有说明,可接排,如:式中,A-XX(双字线);B-XX,当说明较多时则另起行顶格写“式中
A-XX
”;回行与A对齐写“B-XX ”;公式中矩阵要居中且行列上下左右对齐。
一般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如:f(x)、a、b等);矢量、张量、矩阵符号一律用黑斜体;计量单位符号、三角函数、公式中的缩写字符、温标符号、数值等一律用正体;下角标若为物理量一律用斜体,若是拉丁、希腊文或人名缩写用正体。
14.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 篇十四
双击自动滚屏
李 凤 兰
(中央电教馆,北京 100031)[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实施,关键是教师。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特点出发,对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课程; 信息技术; 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合过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深层次地融合与主动适应学科课程。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特点 1. 综合性
这主要是由知识综合化趋势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知识呈高度的综合化,学习一门学科。要联系许多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横向学科,特别是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了许多新课题,这些课题往往不是仅靠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学生把所有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 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通过“网上浏览”、“资源下载”、“文字、图像处理”、“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等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从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3. 开放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和表现出的创造性,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4. 创新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探索和实践,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将得到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
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种角色的变化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发布者:m 发布时间:2007-10-8 阅读:37
5次 1. 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依赖,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所涉猎的内容比较广泛,这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2)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指于细微枝节中看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感知能力。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也很难成为良师益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更需要教师具有这种能力。这是因为,在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会话、交流和有意义建构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揣摩学生的心理感受,捕捉每一点教学信息,从而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调整教学活动。
(3)教师要有创意思考能力。台湾辅仁大学的赖丽珍教授认为:教师创意思考能力是指教师将创造力运用于教学专业的过程,改变过去关于教学的想法、方法及策略,进而发展出新的想法、方法及策略,使得教学的构思和行动更富创意,教学成效亦有增进的能力。教学创意思考能力是教师创造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教师的创造力运用是教学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设计,还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都非常强调教师的创新教学设计能力。(4)教师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应该是综合型教师,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需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师范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特点,专业课、学科课占的比例大,公共课、文化课比例小,使得师范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分科教学的结果。教师的学科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向博学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2. 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评价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习惯。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在教学活动中以身示范;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总结提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能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3. 教师应该具有反思能力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自我监控能力,就是对专业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二是教学监控能力,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对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要求更高,这是由其课程特点决定的。
4. 教师要有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体验。因此要求教师具备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对教学进行反思,以作出更优化、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安排。以便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落实和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教师应从下列方面发展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1)深入思考运用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策略 在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上,通过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和媒体使用策略分析,重点思考如何运用媒体和资源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Intel未来教育培训中,对媒体和资源使用策略提出“基本问题—主要问题”的设计思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
(2)深入思考情境式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运用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观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究和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情境模拟、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问题探究和解决的意识。
(3)仔细研究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参与交流讨论中,对于学生来说,可获取的信息源要多得多。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准备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5. 教师应该具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有效合作学习应遵循下列原则: ?誗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成员大致2~5名; ?誗其任务是为小组而精心设计的;
?誗存在正互赖性,即为了大家的成功,相互促进是必须的; ?誗每个成员以个人身份为其学习和参与工作负责任;
?誗为成员之间合作技巧的建立给予必要的关注,并指定相应的时间;
?誗教师的角色从“讲坛上的圣人(sage on the stage)”变成“身边的指导者(the guide on the side)”。6. 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中,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自主地探究问题,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要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变得无限了。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培养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誗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誗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誗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誗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誗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誗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誗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7. 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的单一表达。它缺乏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具有无法避免的狭隘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由封闭式学习转为开放式的学习、由系统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向课程整合化发展,学生的评价也由学校单一化逐步向社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不断开发而成为多元化评价。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促使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的既定目标不断融合。(1)掌握电子档案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等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实行过程性评价。电子档案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反映了学生在一个时期的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反映了学生的进步状态。其纪录可以是日志形式,也可以是阶段或单元式,内容包括教师和家长以及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电子档案袋等技术手段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改进今后的学习,并提出诊断性、形成性的评价。
(2)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现评价角度的多元化。教师要善于建立各类学科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评价资源库、学生网络评价量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通过网络交流、课堂对话等方式,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推荐阅读: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0-11
计算机新技术的论文08-22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应用论文10-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08-02
计算机防火墙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论文07-31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10-10
计算机信息处理高级技师要求08-08
计算机系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毕业论文模版06-26
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二级基本要求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