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共8篇)(共8篇)
1.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 篇一
失分原因
考生在这三题上失分严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审题时漏掉了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如第26题,题目一开始就提示小麦是纯合体,马铃薯是杂合体,可是有很多学生都忽略掉这一点。
2.审题不仔细。
如第26题中有的学生只写出了小麦杂交的情况而遗漏了马铃薯;28题中很多学生将“湿度”看成了“温度”,而认为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热能是其原因。
3.解题不够规范。
如第26题中有的学生只答了遗传图解,而没有简要的文字说明;或将马铃薯的育种遗传图解只写了前两代,而第三代的营养繁殖没有写出;或仅是用文字代替遗传图解;或遗传图解不规范,专业术语使用不当。
4.书写潦草。
考场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在考场答题时特提出以下建议:
1.注意审题的准确性,全面把握其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2.答题时要规范,答案要写完整,不可“半途而废”。
3.特别要注意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要规范,不能潦草。
4.答案要书写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否则电脑会无法显示。
5.在解题时若遇到新的信息点时,不要紧张,要运用中学的知识分析,并回到课本知识中去与之联系,仔细分析后会发现它还是以前学过的知识。
[高考经验:生物失分原因及建议]
2.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 篇二
一、文题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尤其是自拟题目的作文。“题好一半文”,可见文题的重要性。在考场上对于文题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有:一是没有文题。在平时的考试中,有的学生作文因没有文题而丢了不少分,经询问多数学生是习惯先写正文再拟文题,打算最后再把文题加上去,结果在匆忙交卷之际,文题忘了或者来不及写上去,造成作文的“无头鬼”。这样的作文虽然评分规定扣2分,但实际扣分却远不止2分。事实上没有文题的作文不能算做一篇完整的文章,甚至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生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的分数。这样的问题如果出现在高考中岂不可惜。二是不注意文题的规范。拟一个闪亮的文题是各方面素养的综合,但如果不注意文题的规范,再好的文题也难以吸引人。比如文题没有居于一行的正中间,或在文题中出现错别字,或在文题中出现语病。尤其是错别字和语病在文题中出现,那很可能一招致命,被打入“冷宫”。这样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着实可惜。
应对策略:要想解决在文题上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平常要养成先写文题后写文章的习惯;二是在写完文章后要仔细检查一遍,看文题是否居于正中间,有无错别字,有无语病。这是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结构
文章是由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四个要素组成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语言是“服饰”。所谓文章的结构,简言之,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作者思维的外现。《考试大纲》对文章的结构作了明确的要求:“结构完整”。表面上看这一要求很简单,只要文章写完,有头有尾就行,其实不然,文章的结构涉及方方面面。层次的分明、脉络的清晰、逻辑的严密、段落划分和安排的合理等都与结构有关。
在作文中最吸引阅卷教师眼球的除了语言,就是结构了。可惜的是学生在作文的结构方面往往失分较多。如层次不明、
有名词的部分。
此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超纲词,对新HSK试题的编写在词汇控制上要更严格,对超纲词可适当删减和改写,最终可把每套试题超纲词的覆盖率控制在10%以内,每套试题超纲词的绝对数量不超过200个。这样新HSK考试和词汇大纲不仅可以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凸显大纲的工具性价值和指导意义,更能体现新HSK公开透明、逐步完善的新思路,对今后真题和大纲的出版发售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民等.新汉语水平考试海外实施报告[J].中国考试,脉络不清、逻辑混乱,以及段落划分和安排不合理,等等。当然层次不明、脉络不清、逻辑混乱与学生的智力有关,而我们这里说的是非智力方面的失分。在结构方面学生因非智力因素而失分主要表现在段落划分和安排的不合理上。考场上有不少学生不注意段落划分和安排,出现一段到底的“一段文”和简单的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三段文”。这样的文章给人过于死板、缺少变化的感觉,看起来头疼,读起来费劲,难以给阅卷教师留下好印象,自然也难以得到高分。
应对策略:一是文章的段落安排不应少于5段。5~8段为宜,不超过9段,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兼顾长短。二是首段不宜太长,做到“三步到篮”,两三行足矣,太长使人感觉文章戴了一顶沉重的帽子,看起来不舒服。中间段落内容要充实,做到多分段,处理好详略,兼顾各段的长短。结尾段也不宜过长,两三行就行,只要有“豹尾”的效果,即使一行也行。
三、卷面
俗话说“人有人面,文有文面”。作文的卷面,犹如人的一张脸,漂亮与否至关重要,尤其是考场作文,它直接影响到阅卷教师的心理和情绪。一篇字迹潦草、错字连篇、一“逗”到底、勾勾画画、涂改得“惨不忍睹”的文章,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吗?不仅不能,反而会无形中多扣分。商品需要包装,考场作文也需要装饰,文章的卷面反映的是作者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态度,是一个人写作素质最直接的“外化”。在其他条件和因素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卷面就成了影响得分的直接因素。一篇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文章,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即使文章内容有所欠缺,也会因阅卷教师的心喜而给出比实际水平高的分值。要记住阅卷者给高分,会有许多给高分的理由,给低分也会有众多给低分的理由。
应对策略:卷面的整洁与个人的智力无关,不要因非智力的因素而失分,这既可惜又活该。保持卷面的整洁与个人的书写习惯和写作态度有关,一是书写规范。在力求不写错别字的基础上,做到字体工整、美观,横竖要直、撇捺要圆滑,不连笔,不歪斜,不写潦草字,更不要写出格子,字体大小均匀,不写简化字和繁体字,字体颜色浓淡适宜。能写漂亮的字固然好,如字不漂亮只要写得规规矩矩、端正清楚,让阅卷教师一看便能认出是什么字就行。二是标点规范。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明语气停顿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对于标点符号切忌出现一“逗”到底和在一行之首出现标点符号(引号、括号、书名号除外)的情况,标点符号要清楚规范。对此要熟悉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写法。为了美观,标点符号应写在字格中左下角的位置。三是修改规范,考场作
[2]罗民等.新汉语水平考试质量报告[J].中国考试,2011
[3]彭泽润等.从两个国家标准看汉语的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3-68.
[4]孙宏林.浅谈汉语分词的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1997
[5]张洁等.汉语水平考试用词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考试,2010(1):34-38.
[6]张晋军等.新汉语水平考试研制报告[J].中国考试,
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的思考
白凯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09级运动训练一班,甘肃天水741001)
摘要:作者通过调查、访谈对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考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甘肃体育高考术科考试尽管一直在努力改革,但下列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如考试地点如何选择;电子设备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高考中兴奋剂的问题;专项设置与本省竞技体育重点项目脱离等,以期为更好地进行普通体育专业考试的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考试改革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作为高校体育院系选拔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内容,其中,考试内容和方法选取的合理性、科学性、公平性和典型性将直接关系到体育高考工作的成效。就甘肃省而言,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考试内容和方法不断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考试内容和方法仍然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体育术科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进行体育术科考试改革提供建议。
1. 甘肃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测试的历史回顾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甘肃体育测试的地点、项目、手段和方法都在相应地改变,至今仍然需要变化。变化意味着弊端的存在,下面我们将从变化中来为甘肃体育测试把脉:(1)考试地点的问题:也许这是一个有着很大争议的问题,起初的考点是设在每个地区,后来设在天水、兰州和张掖三个地区。但是到1996年以来考点一直设在西北师范大学。为什么从分散到统一,也许统一在一个地方有着一定的优势:统一的尺度,以西北师范大学的体育设施为依托,以西北师范大学的体育教师为主,外调几所体育院系的个别领导和教师共同监考。统一、民主、相互监督都体现在体育测试的组织中。但是,调查显示,体育考生对考点设在西北师大存在一些看法,特别是气候的不适应对其他地方的考生影响很大。(2)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测试的手段和方法向着准确、公平的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电子计时、电子测距仪代替了部分项目的测试。(3)测试的项目:每年测试项目的变化都牵动着每一个考生的心。测试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素质测试,一个是专项测试。在20多年的测试中这两个方面多次发生变化,起初,没有专项,考试内容只有素质;接着,素质占60%,专项占40%。第三次变化是素文要尽量少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在上下左右边框处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给人以眉目清楚之感。修改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切忌横竖交叉呈“蛛网状”,更不要随意涂改,乱贴“膏药”,乱挖“泥塘”,不用涂改液,弄得卷面青一块紫一块,力求整个卷面干净、整洁。建议考生下笔时要谨慎,想好再写,平时养成列提纲、打草稿的习惯。
四、字数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之所至,文之所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场作文为达到考查的目的,并考虑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都有字数要求。高考作文一般要求是不少于800字,并且还在答题卡上作出标志来提醒考生注意。对于字数在阅卷中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足。尽管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字数不足,文章主题内容往往不易表达清楚,这样的作文一般得分很低。二是字数太多。当然考场作文很少因字数多而扣分。只是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就多,从而必定会影响到其他题的解答。
质占70%,专项占30%。素质的变化主要是:背抛铅球改换成定位推,引体向上被取掉,蛇行跑改为三角障碍,立定跳远改为立定三级跳。100m、800m一直保留到现在。总的来说,在20年里,甘肃体育教育专业测试主要围绕以上内容进行着。
2. 甘肃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测试留给我们的思考2.1电子测距设备使用的思考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科学,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创新吗?电子测距仪的使用从形式上体现了准确、公平,但是它的出现使得立定三级跳远改变了原有的落地技术,每人连续跳三次的测试方法导致大部分考生不能发挥正常水平,从而影响到考生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那么电子测距仪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最主要的目的是限制作弊。
2.2兴奋剂的出现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的确,兴奋剂现象渗透到体育高考中,这是让人痛心的。与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相比,体育考生对兴奋剂的认识及服用方法是截然不同的。调查发现,兴奋剂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准了体育考生这个市场,抓住体育考生的高考心理,从而向考生高价出售兴奋剂。第二考生通过查阅有关兴奋剂的书籍,从中获知一些药物的作用,进而在考试中服用。第三,较普遍的考生把一般的营养补剂认为是兴奋剂,在考试中大量服用。从考生服用兴奋剂的过程不难看出,体育考生服用兴奋剂具有盲目性,因此对体育成绩的提高不会有多大帮助,只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如何认识体育高考中的兴奋剂问题和防范高考中的兴奋剂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艰巨的问题。面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的高考生,利用兴奋剂手段来提高成绩,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现象也揭露出基础教育中思想道德品德教育的薄弱,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一切为了高考,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3专项设置与本省竞技体育重点项目脱离
大学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的一个特殊群体集中的地方,将是竞技体育不可忽视的地方,就我国竞技体育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将成为竞技体育的摇篮。就甘肃竞
应对策略:就高考作文而言。一是字数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字数在850~900为宜。二是多分段,给阅卷教师在视觉上造成已足800字。三是先写作文后做其他的题或留足60分钟写作文。多数学生作文字数不够是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做前面的题所用的时间过多,结果留给作文的时间太少,导致一篇800字的文章不能按时完成。作文在高考语文科中占60分,应给足60分钟的时间去完成。考场上,若时间只剩60分钟,前面的题可暂不作答,要赶快把作文写完。平时可强化60分钟限时完成作文的能力。
3.高考政治失分原因分析 篇三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得分是近三年来最低的,选择题12题平均错4题,得分率为69%,综合题52分平均得分15.72,得分率仅30%。这既有试题难度大、综合性强等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本文以2009年文科综合卷Ⅰ政治试题为例,从考生失分的角度分析考生存在的缺陷。
一、知识方面:不准,不细,不全,不活,不实
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该企业2008年甲种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009年的产量为10×(1+10%)=11万件,比2008年增加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该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万件×6元/件=6万元。正确答案是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1.85分,难度值0.46。
考生缺陷:37.49%的考生错选A项,反映出有关价值的基础知识存在缺陷。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在上述计算中,一些考生使用的是8元而不是6元,导致错选A。
26.当下,我国很多地方摊贩经营非常活跃,但存在经营不规范现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经营场所的方式给小贩提供经营空间,加强市场管理,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促进这类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①实现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②扩大政府调控范围
③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④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经济的作用,课本关于这个知识讲得很透彻。选项③④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D。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74分,难度值0.69。
考生缺陷:27%的考生错选了A或者B。错选①是不懂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错选②是不懂得各种所有制经济一直都是政府宏观调控范围内的事情,不存在调控范围扩大与缩小的问题。
33.2008年12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全国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国家主席的认可
②国家法律只有经过国家主席签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③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审查法律的权力
④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构具有颁布法律的权力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国家主席的知识点,答案是D。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1.97分,难度值0.49。
考生缺陷:45%的考生错选了A或B,即错选了①。原因是对国家主席的知识掌握有缺陷。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它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国家主席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是,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等。据此可以断定①是错误的。
二、能力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差,不能正确而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这一基础知识。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交换中要实现多盈利,必须提高价格,使价格高于价值,要使价格提高,必须在供求关系上做文章,当供大于求时,价格才高于价值。题中反季节销售,就是改善了鸭梨上市时的市场供求状况,卖出了好价钱。这是合理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正确答案是A项。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93,难度值0.73。
考生缺陷:12.08%的考生错选C,9.98%的考生错选D,反映出考生对价值规律没有真正掌握。C和D项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这只能解释经恒温库储存的鸭梨价格本身应相对高一点,而不能解释每1千克鸭梨增加收入0.5元的真正来源。
32.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大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
C. ②④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的权利这个知识点以及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人民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等等。根据教材知识可以直接选出答案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分,难度值为0.50。
考生缺陷:45.96%的考生错选A,即误选①项,反映出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差。仅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断该人大代表只是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事实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劳动者就业。只是政府不能采取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应采取减免税费等财政措施为企业减负。
38.材料省略。(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参考答案: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得分情况:全省平均得分1.83分,难度值0.31。
考生缺陷:主要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对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分析问题时找不到合理的理论支撑;二是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对材料三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不充分,回答问题时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解题思路分析:第(2)题是对第(1)的拓展,要求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看,本题也考查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三大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属于第一产业,造纸厂属于第二产业,高尔夫球场属于第三产业)。实现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与优化配置。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调用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实现水资源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合理分配;二是实现水资源在三大产业内的有效利用。对第一个方面,依据两点与重点相统一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点一);在此基础上,要兼顾三大产业,即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点三)。对第二个方面,则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要点二)。
三、思维品质方面:不规范,不严谨,不细腻,不具体
30.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并不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选项①③符合题意。答案是B。
考生得分情况:本题难度系数为0.87。
考生缺陷:10%的考生错选A、D,即错选了②。②项的迷惑性在于把“规律”写在了“经验”的后面,考生思维如果不严谨细腻,很容易看漏了“规律”,而作出错误判断。
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考查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的反作用),正确答案A。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3.26分,难度值0.81。
考生缺陷:错选④,原因是不严谨,没有看清④后面的“规律”。
38.材料省略。(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参考答案: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得分情况:全省考生平均得分1.51分,难度值0.25。
考生缺陷:本题没有做好,主要原因不是对经济手段的知识掌握不好,而是没有规范操作,没有在审题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没有据此进一步有根有据地联想有关知识,而是审题后慌慌张张地急想,漫无目的地乱想,最后乱写一通,无根无据,无的放矢,答案中看不到“经济手段”的基本线索。
解答思路提示:规范的解题过程应该是考纲所要求的“获取的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过程。本题应该先“获取信息”,抓住关键词“经济手段”“推动”,然后调动知识,从材料看,“推动者”是政府,从“经济手段”应联想到“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知识,经济手段包括三个层次: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包括税收、利率、信贷、物价等)。材料一中“紧急调拨资金、物资”,属于财政投入。从材料三“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说明要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财政手段);“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说明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科技手段,产业政策);一些地方发展高耗水型产业,由此可以引出要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价格杠杆)。
四、学科积累方面:缺乏必要的学科背景
所谓学科背景,就是指与学科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实际问题。我们的学习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关注和思考实际问题,积累更多实际知识。2009年的试题尤其是综合题比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的设置充分考查了考生的学科积累。有些考生由于学科积累不够,导致解题存在诸多不足而失分。
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这是大多数学生经常亲历的社会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我们表示怀疑,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取题中主人公的做法。这就是学生学用脱节的体现,采用这样的态度学习政治课是不可能积累出强大的学科背景的,所以,这样的考生面对这样的反映生活常识的试题一定感到突兀,而且不一定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本题选 B。
得分情况:全省本题平均得分2.18分,难度值0.55。
考生缺陷:37.2%的考生错选A,即错选①,漏选③。在小明和他爸爸的这次消费中,餐馆应缴纳税额是:200×5%=10(元)。无论餐馆给了消费者价值多少的物品,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故选项①错误。餐馆用饮料诱惑不要发票,付出4元成本,偷逃税款10元,多获得6元的收益,故选项②符合题意。发票也是消费行为发生的凭证,一旦发生什么纠纷,不开具发票,消费者没有维权的凭证。
综合题中,第38题以2008年冬到2009年春北方大旱为背景,考查了“三农”问题和(水)资源问题。事实上,本题也可以看作是2008年高考第38题粮食安全问题的延续。2008年关注的是粮食安全的市场风险(因各种市场因素导致粮价上涨),2009年关注的是粮食安全的自然风险。试题设置了4个问题,从经济、哲学、政治等多角度考查考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第39题以历史上“三角贸易”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得分情况:5个综合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可以看出,考生得分率很低。
考生缺陷:综合题得分低,表明考生在知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各方面都有缺陷,更反映出考生的学科积累有重大缺陷。由于考生学科积累方面的缺陷,导致考生的“题感”很差,因而对试题的理解和把握很浅很偏。考生学科积累的缺陷不是学生的错,由于各种外在原因,考生平时学习几乎不可能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去做,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书本里、资料里、考试里,做着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因此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是我们的主要收获,学科积累严重缺失。学科积累的缺失是制约我们考好的根本原因。
五、学习建议
1.学科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细、准、全、活,尤其是核心概念、观点、原理。如“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非主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个含义包含三个层次:①从客观实际(非主观实际)出发;②认识事物的规律;③以规律性认识为指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培养学科能力。第一,静以致远。平时学习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领悟所学的知识、所解答过的试题,要有意识地领会学科思想方法,如水资源的配置问题,这是经济学科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第二,高度重视课本,如课本的逻辑结构、论证思路、知识体系、对核心知识的解析等。课本是我们备考的根本。“万变不离其宗”说的就是高考试题无论怎么变化,最终都是对课本的考查。高考命题遵循的就是学什么考什么。第三,要掌握学科题型,不同题型的解答规则是不一样的。
3.锤炼优秀的思维品质。习惯决定命运,好的解题习惯将会使我们在考场上得以充分发挥。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解题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规范意识,有意识地培养解题动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具体性,使自己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这里特别建议同学们用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你将从这些经典试题中获得很多很多。
4.加强学科积累。高考今后将更加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政治课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考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关注社会,关注实际,努力把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方法融入生活中,加强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这样学习的好处是,既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又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生活,积累更多的社会知识和实际知识,并能正确应用书本知识指导自己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学科背景不断厚实。
[作者单位:武汉二中]
4.数学选择题的失分原因及对策 篇四
武汉中学 蒋怡
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一类重要题型,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的特点。因此,能否快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在高考中是否能得分,得高分的关键。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常常花了很多时间去做选择题,而又很难得满分。因此,探索选择题失分的原因,寻求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我们提高复习效率,高考时取得好成绩尤其重要。
(一)概念不清导致错误
例 2009年高考数学天津卷理科第3题:
命题“存在x0R,2x00”的否定是
x0A.不存在x0R, 20B.存在x0R, 2x00
xC.对任意的xR, 20D.对任意的xR, 20 x
分析:不少同学选择了A,混淆了“一个命题的否定”与“一个命题的否命题”这两个概念。存在性命题“存在x0A,则Px0为真”的否定是“任意,正确的选项为D x0A,则Px0为假”
策略:数学概念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只有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了解概念的应用范围,才能够正确地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高考选择题每年都有对概念的考察,每次都有不少人丢分,犯“低级错误”。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重视课本,回归课本,掌握课本中所有的公式、定义、定理及重要例题习题,了解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的重心要放在“三基”上,千万不要脱离这个目标,陷入茫茫题海,得不偿失。
(二)算理不明导致错误
例2009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第9题:
设球的半径为时间t的函数R(t),若球的体积以均匀速度c增长,则球的表面积的增长速度与球半径()
A.成正比,比例系数为cB.成正比,比例系数为2c
C.成反比,比例系数为cD.成反比,比例系数为2c
分析:本题是一道以球为实际背景函数唱戏的动态几何问题。重点考查导数的实际应用,即考查导数在实际背景下的意义。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理解“球的体积是以均匀速度c增长”就是球的体积V对时间t的导数等于c,“球的表面积的增长速度”就是球的表面积S对时间t的导数。基本的算法原理不清,导致无从下手,只好瞎蒙。
策略: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是“积极改革创新”,所以一定会出现新题型。新题型的命题形式、情景、要求与在复习资料里常见的题目不同。“新”表现在联系实际或者开放性问题,或者很平常的熟悉问题的新问法,常常似曾相识,却又无从下手。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拨开云雾,看清本质。反复阅读,分析题目要求,提炼有用的条件,抓住其原理,再利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一定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方法不当导致错误
例 湖北省武汉市2010届二月调考文科第9题
21在△ABC中,点P是AB上一点,且CPCACB,Q是BC中点,AQ与CP交33
点为M,又CMtCP,则t=()23C. 4A.2 34D. 5B.
分析:这是一道求两线段的交点分有向线段的比的题。通法是再设AMkAQ,112由CMtCP=tCAtCB,同时CMCAAMCAkAQ=(1k)CAkCB 332
21t,所以(1k)t且k=,求出t值,选C。向量的加减计算及向量的共线问323
题同学们常掌握得不好,其实这一题还可以用一非常规手段做出来。因为试卷上的图形画得比较标准,用直尺一测量,即可得到答案,节约了很多时间。
策略:高考数学选择题的特点是:提供了可选择的多个选择支(只有一个正确项),又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并且对解题速度有高的要求。所以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尽量“不择手段”,采用最简捷方法快速准确的作答:既要充分
挖掘各选择支的暗示作用,又要巧妙有效的排除迷惑支的干扰。应尽量避免小题大做,否则将导致后面的解答题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而后悔惋惜。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
1.直接法: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数学知识通过推理或计算得出结论,再对照各选项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直接法.直接法的思路是肯定一个结论,是将选择题当作解答题求解的常规解法。
2.筛选法(排除法):当题目题设条件未知量较多或关系较复杂,不易从正面突破,但根据一些性质易从反面判断某些答案是错误的时候,可用筛选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得到正确答案。
3.特例法:有些选择题涉及的数学问题具有一般性,而提供的选择支往往互相矛盾(即任意两个选择支不能同时成立),这类选择题要严格推证比较困难,此时不妨从一般性问题退到特殊性问题上来,通过取适合条件的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分析,往往能简缩思维过程、降低难度而迅速得解。
4.数形结合法:对于一些具有几何背景的数学问题,如能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图形进行分析,往往能在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中获得形象直观的解法。
5.验证法:将题目所提供的各选择支或特值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正确的答案.有时可通过初步分析,判断某个(或某几个)选项正确的可能性较大,再代入检验,可节省时间。
6.估算法:有些问题不易(有时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运算和判断,则可以进行粗略估算.估算是一种数学意识,它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观察比较、猜想推理或验证,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7.特征分析法:通过对题干和选择支的关系进行分析,挖掘出题目中的各种特征,如结构特征、数字特征、取值范围特征、图形特征、对称性特征、整体特征等,从而发现规律,快速辨别真伪。
8.利用极限思想:极限思想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变量无限接近一个定量,则变量可看作此定量.对于某些选择题,若能恰当运用极限思想思考,则往往可使过程简单明快。
(四)经验不足导致错误
例 2009年高考江西卷理科第9题:
如图,正四面体ABCD的顶点A,B,C分别在两两垂直的三条射线Ox,Oy,Oz上,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A.OABC是正三棱锥B.直线OB∥平面ACD
C.直线AD与OB所成的角是45 D.二面角DOBA为45
分析:部分学生在考试时不知如何下手,其实只要将正四面体ABCD
镶嵌在正方体中,如图所示,易知B错.这属于解题经验不足的问
题。DCA策略: 数学中有一些问题有它固定的解答模式,平日总结好了,用在选择题的解答上,非常方便快捷。如
1)正四面体通常镶嵌在正方体中,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三组对棱分别相等的三棱锥通常镶嵌在长方体中。
2)解析几何的圆锥曲线试题,出现焦点三角形必用第一定义,出现准线,必用第二定义。
3)向量题若给出两向量的和或差,利用向量的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更有效些。
4)数列题若给出非常规的递推关系,要你求a2010的值,通常这个数列具有周期性,只要利用递推关系算出前有限项的值,找到其周期,即可运算。
5)不等式含参的恒成立问题分离参数。
6)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解的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
(五)审题不细导致错误
例2009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第11题:
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cos
()1212(A)(B)(C)(D)323x1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22
分析:有的同学这样做,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即x∈[-1,1]时,
2x
2
2,∴0cosx
21区间长度为1,而cosx11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区间长度为,222
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1.故选(C).出现上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错误.把试2
验空间和事件发生的空间理解错误.事实上,试验空间是区间[-1,1],长度为2;x1220cos由221x或x1可得事件发生的空间为331x1
2221(1,)(,1),其长度为.∴所求事件的概率为.所以正确答案为A 3333
策略:解数学题审题非常关键,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都需要对题目要求有非常透彻的了解,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还要注意题目所给条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注意易错易混点。例如集合中的空集、函数的定义域、应用性问题的限制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中谁是条件,谁是结论等。
(六)心态不稳导致错误
5.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 篇五
山东省今年作文话题是“时间不可以风化记忆”,很简单的一句话,应该说立意是相对容易的。
1、分析话题:一要抓住两个名词,时间、记忆,这两个词有主次之分,重点是记忆,记忆是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话语、情感、经历,记忆可以理解为铭记,但是,这个“记忆”应该是包含有价值、意义的记忆,首先,记忆应该深刻,可以给人以启发、教育、影响,使人反省;时间是次要的,不能将话题理解为“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等意义,时间代表过程,是记忆的载体,为记忆服务。二要注意两个动词,风化、不可以,风化是记忆的变化过程,是由浓烈转为平淡、模糊的过程;不可以,强调时间不能够风化记忆,不会风化记忆,而不是不要风化记忆。三,分析话题,我们可以知道,作文主旨在揭示时间不能够风化记忆、不能够风化什么样的记忆、为什么时间不会风化记忆。
2、阅卷时发现的文章立意偏题的比较少,归纳来看,主要偏题的立意有:
a、绝口不谈记忆,说时间,比如时间宝贵、应该珍惜时间;
b、结合现在的和谐社会建设谈,鼓励创造记忆;
c、谈我们要使时间不风化记。
3、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失分现象:
(1)编身世,赚眼泪。
今年的作文试卷有不少考生都声称自己家中亲友亡故,这和的“脆弱”有不少相似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舅舅姑姑姨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几乎所有的血亲在考生的`手底下都“死”了一遍。我们不排除一些考生的的确确是亲人两界,情之痛处历久不消,但是考生中哪里就有那么多自幼失怙者?诸如下面的句子在试卷中时有出现:
“爸爸,你在天堂还好么?时光流逝,现在我18岁了,但是我依然记得你当年牵着我的手送我上学的情景。不知不觉你已经离开我了。”
――15年前几岁了?3岁就上学,神童么?作文首先讲感情真挚,这样的作文怎么可能得高分?何况这类的说法也似乎不道德了些。
(2)编写故事,特别是爱情故事。
故事相当于记叙文,考生愿意模仿一些杂志上的“心灵鸡汤”式手法,这种写法必须记叙清晰有条理,而且短小精悍,不太适合800字考场作文“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的要求。特别是当一些考生看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从而将故事写成流水帐的时候,更不容易看到文章里的点题之处了。
说到爱情,这的确是难以让人忘怀的,但是高中生考场作文动不动就说初恋、说挚爱,是不是太早熟了?这样写的同学其文笔并不见多么精彩,何况有个考生堂而皇之的把“堕胎”“相好”等这样的危言耸听的字眼用在自己的经历上,也太惊世骇俗了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某考生化身为卓文君讲述不可磨灭的爱情记忆,文笔诗化,倒不失一篇佳作,但是点题略欠火候,立意略微浅薄,最终得分不尽如人意。
建议考生在高考这样的考场上最好不要借题发挥,谈说爱情。
(3)剑走偏锋,文体不规范。
今年出现的考场文体很多,除了规范的议论问、散文、记叙文,还有实验报告、药品说明、病历分析、采访手记、穿越时空,书信等。书信体相对简单,但是有不少学生不会写称谓、敬语,没有写发信人或时间,造成文体的不必要失分。而其他文体,虽然形式新颖,但是考生对文体的驾御能力不强,立意不突出,反而拉拽成绩。
(4)材料老套,前篇一律。
今年的作文写的最多的是中华屈辱史,特别是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济南残案,连篇累牍的叙述日军当年的暴行,有的说到“华沙一跪”、“参拜靖国神社”、“破冰之旅”,最后收笔说记忆不能够风化,要牢记教训。举例次之的是张海迪、雷锋、爱迪生以及徐本禹等感动中国人物,完整叙述这些人的身家背景,只在首尾处一二句重复点题。看的人烦不胜烦。
(5)罗列材料,不点主旨。
考生为了高考背了大量素材,但是用的生涩,而且不知道段段照应。
(6)组织材料,混乱无序
举例论证的时候,最好是按照时间先后或者是空间的变化来安排材料的顺序,但是很多考生在行文时想到一个是一个,一会儿是唐朝,一会儿是欧洲,一会儿又是春秋战国,时间杂乱。建议考生在写文章时能够先大约在草稿纸上列出所用的例证,合理安排。
(7)残文、短文、错别字
屈辱――(曲) 努力――(驽) 佚事――(逸) 侵华――(倾)
风化――(华) 残暴――(惨) 模糊――(摸) 牢记――(劳)
再一次――(在) 磨灭――(抹、摸) 氤氲――(阴蕴)
三闾大夫――(吕)
唐代的王昭君出使西域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语)
孔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6.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 篇六
一、作文
作文有60分,占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2009年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书写不佳。书写是个大问题,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书写问题所造成的失分,不单单表现在作文评卷中,其他方面包括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你书写不佳,可给可不给的分,不给;因为你书写不佳,可扣可不扣的分,扣了。“不给”也好,“扣了”也罢,都不违反评卷原则,希望能引起同学们重视。
实行网上评卷后,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答题纸,这种答题纸,既可以炫美又能够显丑。这使得书写好的同学更能显出自己美丽漂亮的“手迹”,书写不佳者只好丢丑了。据统计,每20篇作文中就有1至2篇的字迹几乎无法辨认。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上根本看不清,这又怎能取得好成绩呢?其实,不失分的书写并不难做到。如果你原本书写水平不高的话,请你记住,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练习了,一不要写连笔字,二不要写潦草字,平时写作业或考试时规范地写,讲究卷面,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就会减少隐蔽性失分。
每年高考都出现不少满分作文,这些作文书写都是一流的。评卷过程中满分作文的出笼有一个严格的过程:评卷老师——评卷组——专家组——检审组。一般确定给出满分时,评卷者常常会下意识地浏览其它题答卷情况,尤其是名句默写题和语言表达题,若这些题得分不佳,一般不会给出满分。
2.审题不准。2009年作文材料是“兔子学游泳”的寓言故事,其中涉及许多对象:教育家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动物管理局、受教育者兔子等。其命题实质是,想从如何应对危机、教育的培养方向、关注人本等方面启发考生思考,其内涵不单是对这些问题的表层关注,而是启发人们对如何找到适当的应对危机的方法,如何教育培养人,要不要从
个体特质出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思考。因此,写作中,你仅关注一下这些问题就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必须有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切感悟与思考,必须就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正确的理性判断。就题目本身而言,此题尽管有几个较好较明确的立意,如“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的辩证关系(核心立意)”、“学会及时转变(变通)”、“不要发展自己的弱点”、“要发现特长,因材施教”、“认清自我,发挥优势,张扬个性”等,但因材料过长,信息过多,考生可能会在一些边缘信息点如“成功的90%来自汗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等方面过多关注,从而造成偏题或跑题现象。
就2009年作文材料而言,“让特长绽放异彩”、“全面发展更要凸显优势”、“千招会莫如一招精”等就属上好的题目。
题审得好不好有三个标准:①合不合题意;②合不合命题类型的要求;③是否满足命题人的要求。
3.语言低幼化。语言表达的差异,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语言表达上的得分点有三个:①恰当使用常用修辞手法。②成语典故、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广告语、歇后语、流行歌词等也能起好作用。③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有生命力的)可以使用,但需恰当。过头了,一切就失去意义。
好的文章,书写是优美的,审题是准确的,语言是能传递美感的。一句话,它能让读者品尝到梨花溪月的美妙。
二、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难就难在考生对教材应知知识掌握不到位。高中三年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18个虚词,117个古今异义词(含初中的60 个),84个通假字(含初中50个)。要说不多,但灵活掌握可就不容易了。
2009年文言文翻译题设题两道:(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一句注意“交结”为古今异义和“令长”、“指麾”、“者”等词的落实;第二句注意“合境”和“从而”、“居住”为古今异义和“众庶”的落实。不少同学因为不能准确理解这些词语,造成失分。
所以,考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所考查到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的掌握不准确,或是掌握过死,缺少灵活性。另外,译文不通顺,没有做到“达”的要求。
译文题要牢记:“实词虚词需盯准,字字句句要落实。”翻译时,实词、虚词都要盯准,不遗漏字词,尤其是虚词更不能忽视。比如第一小题中“者”与 “指麾”构成“者”字结构,可译为“„„的”或是“„„的人”。翻译时字字须落实,忽略任何一个字,都有可能出错。
另外,文言翻译要按照翻译规律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建议考生在接下来的备考中,最好把常见实词、虚词,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文言句式、固定句式的翻译格式等重新整理识记一下,并有意在做题中加以巩固。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或主谓倒装等,翻译时都需调整语序。
三、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
1.欠条理与规范。从评卷中,我感到诗歌鉴赏题绝大多数考生都能联系题目,联系注释并按照“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的诗歌鉴赏步骤做题,散文阅读的文本意识,分条作答意识都有。主要问题是给出的答案语言不通顺,无条理,如果进一步整理一下答题语言,不忘回归文本,结合相关内容作答,得分的情况应当会更好些。
2.答案不完整。比如诗歌鉴赏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全诗共写了8种景物,可不少同学只答出3到 5种。评卷标准是:答出2到3种得1分;4到5种得2分;6种以上得3分。
再比如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四种修辞,只答对一种修辞的,评分标准是不给分,答对两种修辞得1分。第二问,也有许多考生只答“表现了石油工人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而忽略掉其它两个答题要点。而且,还忽视了题干中“简要分析”的要求。
四、语言表达题
2009年语言表达题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语段的修改类。二是图文转换类。三是句子仿写类。与前两年相比,高考语言表达题不再注重形式的一味创新,而给人的感觉很实在,不加渲染——这不是没有创新,而是要求学生在内容上求“实”。
从评卷情况看,需要重点强调的就是看清题干要求,按要求作答,要什么给什么,问什么答什么。语言表达类题目只要看清题,按要求作答,得分基本不会出现太大落差。2009年之所以出现得分不理想或偏低现象,主要是由审题不够仔细造成的。
如第19题: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题干中,有“从构形角度”五个字,可不少考生没有仔细审读,造成了丢分。第20题仿句“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失分主要在于没有明了句式特点(所写三个句子与例句结构相同,有三个大句构成,每个大句有三个子句构成,每个大句的三个子句分别为主谓、动宾结构)、修辞(三个大句形成排比)、句间关系(三个大句的话题,意义上形成递进关系;每个大句的三个子句间,子句1为果,子句2、3为因)。
语言运用部分历来被称作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高考,各科试卷都有原创试题,它体现着高考命题的渐变性。它的最大特点是变化和创新,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检测。这个部分做得好的同学,整个语文试卷基本上也能够做得较好。
如何应对2010年高考语用题呢?
1.关注课本。要多注意课本中经典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别是那些写人写物的有代表性的文段和句子,要多读、多设计、多推敲。
2.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每天都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小事,值得关注的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引人争议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如国庆阅兵、甲流防控、金融危机、气候会议、全民偷菜、房地产、甚至影视中的现象如“蜗居”等;2009年中国教育关键词,如:校长实名推荐制、总理听课、绩效工资、被就业、人梯救人、倒闭门、学术造假、富二代、教育均衡化等,这些都可以有意识让学生去概括、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辨证看问题,从积极层面去认识生活中的美;还可以设计一些概括类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7.语文高考如何减少非智力失分 篇七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平和。
适度的心理压力是动力, 但压力过大, 有时出现思维空白,就不利于高考了。消除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高考。从现在起,把平时的每一次测试当做高考,给自己适度的压力;高考时则告诉自己,这就是平常测试,闭目做几次深呼吸以排除焦虑、紧张情绪。同时,对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别慌,我能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路不通,还有道路通罗马。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用经济学的眼光”,合理分配时间。
语文考试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并且又是第一门,它不仅是考生知识能力上的竞争, 在某种意义上, 更是考生应考心理、应变能力与应试策略的竞争。语文备考需要细致周密,未雨绸缪,尤其在考试答题时间的合理调配方面需要做好准备。填完信息快速浏览全卷,放松心情,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开考后前4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客观选择题,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也不能多于40分钟;开考后40—90分钟,第四、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成文字;留下3到5分钟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时间就是效率。
三、“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审题上下工夫。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基础题得满分,那是看你的审题的细致度;一般题少失分,是看审题的精密度;较难题多得分是看审题的灵敏度。选择题有答题技巧,一些考生失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受了“干扰”,甚至部分考生没能把整个题目读完,就做出选择。
比如语音题方面, 试题侧重考查声母和韵母的差异,音调放在次要地位考虑;对于病句题,出题者往往不写“句意明确”字样,考生也需注意句意。审准题是解题的关键,速度不宜过快。
四、“循规蹈矩”,分步骤答题。
参考答案常常按要点给分,考生就应该按步骤、分点规范答题。答案既一目了然又主动给阅卷老师信息:我这里有采分点。比如古诗词鉴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要忠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的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 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切忌主观随意。
五、“我真的伤不起”,写好作文。
作文是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一个题, 对考生的总分有较大影响。写作文时,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即认同意识。考生是主体,阅卷人是客体,只有主客体统一,才会出好成绩,所以,考生应尊重阅卷人,避免雷区、硬伤。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忘了补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远非2分。有人做过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 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 不知不觉降低了分数等次;偏离题意,失分严重。从阅卷实践看,偏题、跑题,表达再好,内容分数不能超过二等次,发展等次也会受到影响;80字“生死线”。高考作文规定不少于800字,这个要求不算高,评卷中,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的感觉是拖沓、唆,易让阅卷老师反感。
六、“爱惜面子”,整洁卷面。
卷面直接影响阅卷教师的心理和情绪。整洁美观的卷面能引起阅卷人的审美愉悦,是获得阅卷老师好感的重要条件;字迹潦草、勾勾画画、涂改得难以辨认的卷面,无疑于蓬头垢面的乞丐突兀眼前, 令人不忍卒读。加上阅卷老师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据试验不整洁的试卷阅卷时间是整洁美观试卷的两倍,所以极易引起阅卷者的心理变化。字体如人可以不漂亮,但要干净整洁。
8.2015高考理综失分诊断 篇八
考生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写出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生的应试o理状态、对于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度和质量。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心理紧张、基本功不扎实、审题不严谨、思维不缜密等原因,导致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1.阅卷老师心目中的高分物理试卷表现为:
(1)审题能力强,题意理解准确到位,能将隐含条件无遗漏地挖掘出来;
(2)合理借助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再现解题信息;
(3)思维过程展示清楚,运用的物理知识和规律一目了然,公式书写正确;
(4)解答过程完整,推理严谨,细节上漏洞少,运算准确,最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高;
(5)书写规范、整洁,表达有条理、有层次。
2.细则决定成败.谨小慎微防失分
阅卷老师为不少考生因非智力因素所犯的错误而导致无谓的失分而唏嘘不已。据抽样统计,高考物理试卷中,考生在容易题(约占40分)、中等题(约占60分)、高难题(约占20分)因各种失误而丢掉的分数分别达到8分、8分、12分左右。高考阅卷都是按步得分的,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规范。解题过程务必清晰,画出必要的图形,保证列式正确。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失分现象
从2014年高考阅卷情况看,失分主要表现为:
1.知识点遗忘:对于大多数考题,考生一般都能意识到出题者究竟考查哪个知识点,这种考题一旦遗忘对应的知识点,就很难答对。
2.审题不清,理解偏差,抓不住关键字词:比如选择题中的“正确”与“错误”,“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示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
3.思路混乱,找不到解题方法:考场上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目,就认定以前见过类似的,但就是想不起来原来的做法,也辨别不出眼前的题目和原来的有什么区别。
4.作图随意,缺乏严谨:①作图时,未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线上及两侧;②没有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而用折线连接;③往往漏掉原点及最后一点;④不注意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⑤书写数据时的连笔,涂改后不清晰,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导致误差太大,以致扫描不清;⑥实物连线图中没连接到接线柱上,在空中交叉;⑦滑动变阻器连接出错,限流、分压电路混淆不清,电表连接不考虑量程。
5.运算能力太差:缺乏动手运算的训练,其弊端在考试时显露无遗。
6.解题书写不规范:①力学题不画受力图;电学题不画等效电路图,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题不画粒子运动的轨迹圆和找出半径关系;②没有分步列式,物理公式不写字母表达的原始方程;③遗漏所求物理的必需单位;④不注意题目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典列剖析:
(2014新课标卷I)如图1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为2.8.得分率为46.67%。 【失分诊断】①不理解系统内加速度;②因为几何关系不明确而导致错解失分;③不会使用功和能量观点建立初、末状态之间的参量关系方程。
三、列出你的失分清单
考生借助阅卷评分细则,对于每一学科的试卷你可以作如下分析:
A.在考试之前,我对这一科目的考试有多大的把握?
B当我答完此份试卷时,自我感觉是否顺利?
C.答完此份试卷时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D.完成试题后我是怎样做的检查?检查的效果如何?
E.在本次测验中,造成丢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①由于粗心失误丢了多少分;②由于审题错误丢了多少分;③由于记忆混淆失误丢了多少分;④由于答题不规范,或因书写质量太差丢了多少分;⑤由于答题步骤不全丢了多少分;⑥由于答题的速度慢,没有做完题丢了多少分。
F.在本次测验中,我最满意的是对哪三道题的回答,其原因是:
①此题恰好被我押中了;②其实不懂,但是我蒙对了;③这道题很难,多数人都做错了,但是我做对了;④以前我总是做不好这类题,但是这次我做对了。
G.在本次测验中,我最不满意的是对哪三道题的回答,其原因是:
①此题本来会做,但是却因为马虎做错了;②此题根本就没看懂;③此题与做过的某个题很相似,但是有些区别(是个陷阱),我没有看出来;④以前就怕做这种题,希望能躲开它,没想到这次真考了。
四、阅卷老师对于复习的个人建议
方向1:提升应试能力,避免失误丢分
①避免审题失误丢分;
②避免粗心失误丢分;
③避免记忆短路丢分。
方向2:调整策略,全力冲刺
策略①:研究题型,学会举一反三;
策略②: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策略③:考试时思路清晰,淡定从容。
nlc202309011303
方向3:十大增分利器要记牢
①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②清除屡犯的重复错误;③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④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毛病;⑤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⑥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⑦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利用时间;⑧提高书写质量;⑨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⑩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总之,只有将掌握好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转化为高考分数,我们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否则,知识和能力在高考面前就是无效的。而减少失分,是取得高分的不二法则。
化学:审题严密,书写规范,减少过失性失分
重庆市特级教师 吴俊红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在命题形式上继续突出课标要求,回归基础,与课本联系较为紧密。相较于201 3年的考题,在必考题部分题目计算量减少,试题难度整体来说较201 3年有所降低,但是从阅卷场上的情况看来,考生存在着大量的过失性失分,虽然考题降低了难度,但是平均成绩较往年无明显变化。下面,笔者就阅卷的情况,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在高考阅卷场上,阅卷老师常常为一份份回答精彩的高分试卷点赞!这些高分试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说明这些学生自我要求严格,学习习惯好;二是解答完美,无懈可击,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合理、简洁,老师对他们的答案无可挑剔,说明这些学生基础扎实,已经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三是思维流畅,思路清晰,说明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上述的种种特质帮助他们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老师们也为不少学生所犯的低级错误而扼腕叹息。据统计,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学生在容易题(约占30分)、中档题(约占50分)、难题(约占28分)因各种失误而丢掉的分数分别达到5分、8分、14分左右,特别是前两类题目的丢分,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注意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每次考试后,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提醒自己在后面的考试中吸取教训,加以改进,完善解题机制,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无谓的失分。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失分现象
化学高考考生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审题不严密、概念不清晰、实验不重视、思维不灵活、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考生在参加考试时要提醒自己不要犯低级错误,强化审题严密、书写规范等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小失误。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清和表达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过失性失分,这是很不划算的。可以这样说,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如果审题习惯能好一些、书写规范一些,每个学科可以增加10分以上。
1.(2014上海卷)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原理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 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0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一[Cu( 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5)已知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CS2熔点高于C0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为5.3,得分率为44.2%。
【精解精析】(l)a项,减压,导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b项,增加NH3的浓度,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项,升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项,及时移走产物,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2)铜液中的氨水(碱性)能与C02发生反应,当C02适量时发生的反应为2NH3+C02+H20=(NH4)2C03,当C02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NH4)2C03+C02+H20=2NH4HC03;
(3)由化学方程式“Cu (NH3)2Ac+CO+NH3=[Cu(NH3)3CO]Ac”以及“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吸收co最适宜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即①低温加压下吸收co;②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③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
(4)铜液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有C、H、O、N,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C>N>O>H;氮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 规律可知最外层排布的轨道式是(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元素气态氢化物低温稳定性或者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进行判断。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根据co2的电子式(:O::C::O:)可以写出CS2的电子式(:S::C::S:);因为“CS2与C02分子结构相似”,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强,熔沸点就越高,所以CS2的熔沸点高于C02
nlc202309011303
【失分诊断】本题的丢分点主要有:将选项“bc”中的“b”写成“B”;在比较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时,未注意“短周期”,将铜元素也纳入比较;要求写出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写成了氮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或电子式;将CS2的电子式写成结构式。
2.(2014安徽卷)Na、Cu、0、Si、S、CI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 周期第族;S的基态廪子核外有 ______ 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
(2)用“>”或“<”填空:
(3)CuCl(s)与0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qC、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I CuCI(s),放出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CI0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IOz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
【抽样分析】此题平均得分6.4,得分率为45.7%。
【精解精析】(l)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lA族;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电子基态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2。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Si (3)根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02(g)-2CuCl2(s)+2CuO(s) AH=-177.6 kj.mol-1. (4)在此氧化还原反应中(Cl2 +2CIOi =2CI02+2CI-),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oz,转移的电子数为2e,所以用单线桥表示为( ) 【失分诊断】本题的丢分点主要有:将表示N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lA的“A”漏写;将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2写成ls22s22p63s23p2;漏写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焓变AH的单位,AH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一致,或将表示放热的“一”写成“+”;在使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将箭号的起始错位、指向弄错,或在箭号上标注“失去”二字,使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未在箭号上标明“得到”或“失去”或将箭号的起止错位;或将CI写成CL或cl,将Cu写成Cn,将Cl02写成C102或Cl02等。或将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成电子式或轨道表示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 考生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三个月,主要应该进行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专题复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考生构建起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知识从无序到有序,由零乱变系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各种类型题的基本解法,并掌握更优质的解法,同时,考生也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综合复习的目的是优化考生的解题机制,提高考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综合能力。在这个阶段,考生要注意提高训练质量,优化应试技巧和得分策略。 总之,高考场上的成败取决于考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在考试中只要注重细节,减少过失性失分,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生物:扎实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细读慎审避免大意失分 重庆市特级教师 颜英波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保持了近年来重基础、重实践、考能力的风格,注重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考查方式和试题素材两方面均具有新颖性。从阅卷场上来看,大量考生存在着过失性失分,令人十分惋惜。下面笔者将根据高考阅卷的情况,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2014年高考阅卷那些事儿 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高分的考生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基础扎实。2014年卷的选择题第1、2、3、4题都注重对教材中基本实验、基本知识和结论的考查,绝大多数优生能得到24分。7-1题考查了生态部分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优生得分情况也不错。第二,联系实践的能力强。选择题第5、6题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需要考生把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相结合,锁定适用于该题的生物学知识。第三,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如7-11(2)题和第9题图、表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考生必须获取并完成转换。第四,书写工整、答题规范。 2014年生物卷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丢分都比较严重,选择题平均失分20分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生错了3个及3个以上的选择题,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2、4、6题,其中1、2题属于容易题,4、6题属于中等难度题。非选择题的得分情况更不乐观,失分主要集中在第7 -11(2)题(系高难度题)、第8题(1)的①小题(系高难度题)和第9题(系中、高难度题),主要原因是读题不仔细、抓不住关键信息、迁移能力不足以及答题不规范。 如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呢?第一,细心读题、抓关键词;第二,镇定地甄别模棱两可的选项;第三,结合题干与教材进行思考;第四,尽量用专业术语答题;第五,把自己的答案放入题目中再阅读,检查是否通顺;第六,书写工整、答题规范;第七,解决“会做”与“做对”的关系。 nlc202309011303 二、阅卷老师眼中的高考试卷 1.高考生物选择题阅读量、信息量大,部分题目综合性强,每个选择题同时考查多个知识点。选择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相互无关。这类题目一般较简单,基础扎实、熟悉课本的考生易得分,但需要冷静辨认。如2014年重庆卷的第1、2题,主要考查生物课本中实验的相关知识,属于记忆、理解层次,考生只需熟悉教材,掌握实验原理、材料用具、操作步骤和基本概念就没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多读课本,不能搞题海战术,盲目刷题。 第二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是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度大,需要考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如2014年全国I卷的第3、4、5、6题。 总之,考生在做生物选择题时应该放慢速度,静心阅读,才能识别陷阱,得到高分。 2.非选择题中问题设置较少,但每个问题难度大,分值也大,易丢分。在答题时需要抓住关键词,锁定用于答题的知识点。 问题一:书写乱、差 这是个人习惯问题,也是人为丢分的环节。建议考生在复习之余规范卷面,一份书写漂亮的答卷可能会被扣分,但至少不会被误扣分。 【解决建议】如果考生的字不漂亮,就应尽量保证工整地书写,要让阅卷老师读懂你的答案。 问题二:答非所问、文不对题 在各种考试的阅卷过程中我们都发现考生的某些答案与题中的问题不相关,即使是高考答卷中也不例外。这类考生主要是没有仔细审题,想当然地作答,或没有明白出题者的意图。 【解决建议】进入高三复习后,特别是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读题、审题方面的演练,养成细心答题的习惯。 问题三:表述不准确、不规范 经过高三复习后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起来了,但是不清楚“听懂、理解、掌握、解题与得分”的关系和重要性,于是在做题时感觉良好,失分却严重。 【解决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适时总结、比较一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如“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原生质滴”“细胞质、细胞液”“遗传物质、核酸”等。平时练习后对比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异,逐渐总结、规范自己的答题方式。 问题四:获取信息的能力差 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是考纲中明确规定的能力考查范围,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解决建议】在平常的复习中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题干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在平常的考试和练习中有意识地整理、总结这类型的题目,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典例分析: (2014重庆卷7题第1问)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1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l→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_________ 加剧。 【抽样分析】此题第一问平均得分1.7分,得分率为42.5%。 【精解精析】本题考查了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从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与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种间关系有关。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就能准确地找到答案,如题中加点的字就是我们思考答案的关键信息。将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机物的是分解者。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是次生演替,与土壤中的种子或繁殖体有关。物种数目增加,抵抗力稳定性也增加,植物之间的竞争加剧。 【失分诊断】有的考生把“分解者”写成“微生物或细菌或小动物”,这是对“分解者”概念不清导致的。有的考生不知道“种子或繁殖体”这个答案,说明其没有掌握次生演替。有的考生把“竞争”写成“种间斗争或种间关系或生存斗争”,这是混淆了相关基本概念以及忽略了题干中的“植物”二字的结果。 四、阅卷老师对于复习的个人建议 知识掌握与实践运用都是高考的重点,在生物科目中这一特点也非常明显。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如何尽最大可能减少过失性失分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找准方向、把握重点、提高复习效率是做好二轮复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1.回归教材 基础概念与知识均直接来源于教材,这是高三后期复习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考生对基础题的解答能力,增加答案的准确性,同时为综合性题目与实验探究题目打下知识基础。 2.精简、重组知识网络 在一轮复习中,老师已经构建了大量的知识网络,考生要做的就是把老师构建的知识网络精简、重组,变成自己的东西,以便在解题时搜索使用。特别要注意易混淆、易忽略的概念和结论等。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对解答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很重要的意义。 3.注重错题 荞成归纳错题的好习惯,对于自己错过两次以上的题,以及第二次遇到仍然不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总结原因,多次练习。需要考生有足够的耐心将难点一一攻破,要记住每减少一个失误,就是在为高考加分。 4.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解题必然要先审题,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需要细心和耐心。不少同学看到题目想当然地猜测问题,未读完题目或者没有仔细看清问题就下笔作答,结果要么是错失分数,要么多次修改答案影响卷面整洁。欲速则不达,把题目审透,审准,挖掘、转化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在脑海中筛选相应的知识点,组织答题语言,此时下笔答题才可“一挥而就”。习惯不是短时间可以形成的,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该方面的练习,为高考做准备。 “光说不练假把式”,拿出实际行动改变自己在复习和考试中不足的地方,在考试中冷静对待眼前的试卷,仔细答题,降低失分风险,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发挥便是一种胜利。 【高考数学失分原因分析】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高考题目分析07-08 安徽高考数学文科分析10-29 针对高考失分点制定高考备考方略08-24 2022辽宁高考数学试题知识点分析与总结10-13 高考文科数学高考卷08-07 高考数学题型全07-26 广东数学高考试卷07-30 北京高考数学文科08-08 高考数学分类算法08-27Na+;一般来说,原子晶体(Si)的熔点高于离子晶体( NaCI)的熔点,故熔点:N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