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精选18篇)
1.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一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xx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的具体体现。
为倡导市民文明乘车、打造和谐公交,市委组织部、市机关工委、团市委倡议成立xx义工、青年志愿者公交服务队。很荣幸,我成为其中一员。x路公交这个平台上,用我的微笑、我的热情、我的耐心,服务着广大乘客,并在付出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我的服务的时间段是早上7点到9点。因在之前没坐过x路公交,于是,x月x日晚上,我到xx的候车点等候我即将服务的公交车。没想到,不知道公交车从哪个方向先驶过来的我,等了将一个半小时才等到。和晚上的志愿者xx一起上车,开始我们的志愿服务。可到了xx才发现,我们非常“幸运”为一辆没有站台录音的公交车服务。我和xx分工,一人发传单,一人报站台。当我报错一个站台名时,我脸刷的一下全变红了,连连和车上的乘客道歉,真怕他们觉得志愿者不好好工作,暗下决心,晚上一定要记清所有的站台名,用真情的服务,塑造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到xx终点站后,我记下了两位司机的手机号码,并和x师傅约好第二天早上x点四十在xx附近的xx见。第二天我如约上车了,跟大家说声早上好后就开始我的志愿之旅,给大家发宣传单、提示注意事项、宣传优待政策、帮扶有需要的乘客,等等。此后每天,我都按时上车。在工作日,做满两小时后,我马上回局里,并积极转入工作状态,完成日常工作;在周末,我则做三至四个小时,然后再去市里逛逛。
每天,我都会说上四遍乘车注意事项。在车子从始发站发车三站之后和从广场启动后,我都会和乘客说“各位乘客,欢迎乘坐x路公交。我是这辆车的志愿者。在这跟大家说几个注意事项。一,请各位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等特殊乘客让座;二,黄色的三个位子是老弱病残孕的专座,请大家以后上车时尽量把这些位子让给他们乘坐;三是车上是个公共场合,请大家爱护卫生,不要吸烟、不要乱扔果皮杂物,同时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要聊天的乘客也请小声一点;四是司机师傅会提前一点报站台,要下车的乘客就按门铃,不方便按门铃的乘客就说一声要下车,这样我们到站就会停车,要不我们就直接开走,节约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的合作!”
每次,我都会尽量给特殊乘客上车安排座位。特殊乘客上车后,若是没座位了,我就问没有人给他让让座,若问了三遍了仍没人让座时,我就会带着特殊乘客到年轻人旁边,请他让座,然后对让座者说几声谢谢。实在没办法给他腾位子时,就会对他说声抱歉。这样的我,时常被乘客感谢着、包容着,非常幸福。也更加坚定,要用实际行动,引导大家养成自主让座的习惯,而不是我们志愿者在车上时被动让座。
每时,我都积极宣传我们公交的优待政策。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伤残人、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只要出示有效证件就可以(盲人除外)。有时遇到上车时投币的老人家,我会上前询问他是否办理老年证,并告之若是满70周岁了,可到民政局办理老年证,这样,以后就可以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若遇到不投币或是误以为拿着绿色老年证和残疾证可不投币得乘客,我会劝说其投币,并告之后两者不属于优待政策的享受对象。
为期半个月的志愿者生活,让我成长着、快乐着、憧憬着。大体上,我的志愿之旅是平和的,因为xx人民大都能文明乘车。但偶尔会遇到一些不通情达理的乘客,就是不肯投币,让我很想发火。但看着身上的绶带,想着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我忍下了,继续微笑着、劝说着。这让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便民、利民的公交开通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让身为志愿者的我,非常自豪。时常看着老人家结伴成形,坐着x路公交,满脸幸福地游览着xx,我非常快乐,特别是那一次看到两位老年乘客说时隔又来xx了时幸福的表情,我很快乐。每当获得车上乘客对我服务肯定、听到他们的谢谢时,我很充实、很幸福。也正是这志愿之旅,让我进一步了解xx,了解xx人民的热情、善良、质朴,这让身为外来客的我,非常有信心、有意愿扎根在xx这片热土上。
做志愿者多以来,我一直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开心。因为我一直觉得既然可以做志愿者应该都是看透了,人世间很多功利才会来做这些,在旁人眼里觉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的区别。
志愿者的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其实现实的情况也不一定和想象的那样单纯。不知道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谓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甚至有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的。但是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带着什么目的加入进来。只要做的事情是对志愿服务有帮助,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对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学会包容。
虽然半个月的志愿者生活结束了,但从中获得的收获将一直伴随了我。结交的新朋友,通过我建立的“xx公交志愿者”xx群而时常联系着,分享着;得到的肯定,让我觉得活着很有意义;收获的快乐,让我觉得生活是美好!总之,这次的志愿之旅,让我在奉献中快乐着、幸福着! 参加完一系列活动,当再次回到自己的住地,没有说人有多累,心情怎么不好,完完全全的有东西去尽情回味,此时,你不禁会想,原来,人有时不一定世事都要有激情地过,像今天这样,游览景区及参加晚会,都不是多么宏大的场面,但的确让人心旷神怡了,令人有感于生活,开始励志准备去奔前程了,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后我想如果x团委能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那我们志愿者的生活定然会更加丰富精彩!
2.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二
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以自愿且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行为, 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巨大的人力资源,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市民的素质, 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巨大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 志愿者在本市公共文化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推动本市的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切实情况, 在学生工作中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 了解他们, 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 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加瓦。
二、案例概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院志愿者部为平台,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 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 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 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 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 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 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 为社会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 进行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通过活动为学生增长了见识, 也为社会公共事业增砖加瓦。
2.组织形式
(1) 通过问卷调查, 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 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 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 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2) 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确定活动主题。
(3) 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5) 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 总结活动成果, 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1) 深入农村, 实地考察希望小学。
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 我们确定以九门口希望小学为服务对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 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 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2) 开展支教活动, 落实帮扶计划。
在确定地点之后, 我们确立了以给学生授课为主、以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帮扶的支教方案, 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 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 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拉近距离, 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3) 筹集活动资金, 延续支教活动。
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 完成帮扶计划, 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 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 呼吁爱心人士捐赠书刊。至今, 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 书籍213本。
(4) 广泛宣传, 吸引各大媒体关注。
在对小学支教期间, 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 受邀前去宣读活动倡议, 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5) 爱心支教, 永不停歇。
我们的支教活动, 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同时, 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了2000元的活动资金, 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 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活动成效
通过参与以支教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很多学生都收获颇丰。首先, 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合作, 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为小学生授课和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建立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 逐渐学会了同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其次, 通过具体活动, 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意识到了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 并且从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 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 并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 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校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有效地支持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妍君, 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4) .
[2]邱淑岩, 岳道刚.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 2005, (02) .
[3]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 2005, (11) .
[4]张颖, 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 (13) .
3.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公民品质的要求,更反映了公民精神的塑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1]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成长在新社会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并担当重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及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可喜风貌和新的蕴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
1、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传入中国。1990 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12月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是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提供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我教育三者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并把握自己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交往中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提升公民精神的时代蕴含。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4]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触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正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作出了贡献。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自愿的组成,彼此是因为共同价值理念和世界观而集合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有为青年,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剂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起步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
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
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民权、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等。
第三,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理念培训、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
第四,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和落实物质保障机制。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本着志愿、奉献精神参加的公益活动,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重要的。虽然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并为期望被表彰,但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一定需要表彰,这种表彰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号召和呼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慎之.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 改革,1999,(3).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1-07-02(1).
[3]周围,肖建华.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2,(6).
[4]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4.大学生志愿活动心得 篇四
步入大学的第三个月,端木贤和社团里的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志愿活动。
这是他的第一次志愿活动,自然心情澎湃而充满期待。社团的学长告诉他们:“这次活动是国家级女高音歌唱家的演唱会,我们在周六和周日的上午。并不耽误上课时间,而且还会发一个省级的志愿者证书,机会不多啊。”社长补充说:“既然是志愿活动,我也不规定你们必须都去,但是既然要去,就一定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服务好观众。”
周六一大早,社团有十多号人在学校门口的小车站集合,社长稍微看了一眼大家“人齐了吗,人齐了就走吧。”这个亲切的命令让大家都朝着驶来的210路公共汽车靠近。突然秘书部部长伊籍说了一句:“不对啊,张辉还没来呢,要不大家再等等吧。”说完又给了社长一支万宝路。
又有十分钟,过去了两班车之后,伊籍手里的烟就剩下一个烟屁股了,而且手机里给那位张辉发了无数条信息。社长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就好像那烟头跟他有仇似的。他看了看手机又抬头:“走吧,不等了,他自己知道路。”伊籍朝后看了看,只能上车了。
社长第一个上车为大家开路,找到一个靠近前门的位置坐下,开始清点人数。十二个人,一个不少。最后一个人上车之后,车上已经有很多人只买到“站票”。
大家随意找了个位置站好或坐好,随着车的.颠簸,浩浩荡荡的朝演唱会进发。一路上有说有笑,又吵又闹,端木也很高兴,和旁边的人谈论学校里哪次晚会的哪个节目好看,哪个节目艺术价值高。公交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每站都有人上车,每站都有人下车,或是青年学生,或是老弱妇孺,或是摩登女郎,或是苍然白发。他们都向车后门移动。汽车的音响每一站都会响起重复了N多遍的广播:“乘客您好,欢迎乘坐210路公交车,请主动投币,上车后请向后门移动,下一站……”
端木贤早已听烦了广播,离目的地还有一个小时车程,他戴上耳机听音乐,把伊籍也抛在一旁。伊籍尴尬,只好也带上耳机,开始了手游时间。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随着车窗外景物的变化而流逝,端木贤从耳机里听到有QQ群消息,打开一看是社长发的:“下一站下车,相互转告。”
端木抬头,似乎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里的消息,不禁觉得好笑,脑海中冒出三个字“低头族”。
下车后离目的地N大学只有一街之遥。伊籍清点了一下人数,然后看着路上车少了,就带头朝马路中间走去。大家有说有笑,男孩逗女孩笑,女孩笑男孩好笑,慢慢悠悠地,气的被拦住去路的黑色轿车不停的按喇叭。
“你们怎么来这么晚,领导们都进去了。”组织者张姐这样说。
“那迎宾呢?”伊籍问。
“我找人替你们了。”
“我们的人都穿正装来的。”伊籍看了看穿着单薄正装的女生。
“哦,那就让他们在外面撑下场面吧。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任务,去里面维持下纪律就行了。”
伊籍点头答应,叫签过到的人去场地。端木贤进到场地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样。熙熙攘攘的坐着人,其中大部分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有跟着孩子的家长以及老师。端木无奈,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英雄无用武之地”一般地闲着玩手机。
出了主办方的几支舞以外,其他的节目都是小孩子的才艺展示什么的,弄得端木这群大学生一头雾水又厌倦又反感。
在手机和嘈杂的音响声中度过了一个上午,本以为今天就这样过去了,可主办方又说活动是全天的,也就是说这两天端木他们就必须这样枯燥而且厌恶的度过。可是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又不好就此打住,不然前面所做的一切都会作废。
5.地铁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五
在6月9日这天,因为是端午小长假,所以坐火车的人特别多,而我也参加了当天的地铁志愿者活动,我负责的服务岗位是协助安检工作人员的安检工作,还有如果碰到乘客拿着水或者饮料的话,便要求乘客试喝一口才允许进入地铁,此举目的是怕不法分子携带酒精或者其它易燃液体,再有就是检查烟盒,看是否藏有毒品,诸如此类的安检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在当天的活动中,我在岗位上连续服务了3个小时,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车站的安检人员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轻松,不仅需要连续站立好几个小时,而且在安检的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一些不配合的市民,就好比我今天在服务的过程中有目睹到一位乘客说安检人员是在“耍流氓”,想想也觉得安检人员挺委屈的,不过因为要对众多的乘客负责,安检人员们对工作毫无怨言,继续仔细安检,真为他们点赞!希望各位市民以后出行时,尽量配合安检人员的工作,让我们做个文明出行的好市民!
当今天的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的一位志愿者队友跑过来对我说:“你今晚的工作相当特别。”一开始我还没明白是什么一回事,后来队友解释道:“因为你今晚一晚上都在叫乘客喝水。”哈哈,原来如此!想想也是,幸好乘客们都很配合,有的还一口气连喝了好几口,我怕他们呛到,所以叫他们慢点喝,和说声感谢他们的配合。他们听完后,也都笑着对我说:“谢谢”,有的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志愿服务活动让我心中充满了幸福感!看着乘客们一个个远去的背影,我感觉我的爱还与他们同在!
地铁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今天很荣幸可以在这里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来向大家介绍我这一天志愿者的内容和收获。当我听说学校有一个关于地铁志愿者的活动的时候,我就想要报名参加,本次很荣幸可以来当广济南路地铁站的志愿者。
作为一名地铁志愿者必须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端正的心态来对待这次志愿者活动。在地铁站里保持文明形象、配合工作人员疏散人群,保证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事故。
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地铁站里的人来去匆匆,十分密集。这次我们志愿者做的就是在地铁开门时防止人们靠在玻璃门前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在地铁即将关门是将手伸出防止有人在关门时挤进地铁内。我们在那里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譬如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坐地铁的人,那是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找到他们要坐的那个地铁,有时如果不知道路,我们可以问问周围巡查的人。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其实还要有自仔细的观察力。
6.志愿者活动心得 篇六
在迈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明白我们将要成为一只脚在学校、一只脚踏入社会的人,成为“半个社会人”。
当然,不仅是为了完成要求的“一团一品”活动,也是为了检验自己的双手到底能创造多少价值,能为这个社会贡献出多少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我和班上其他同学来到我们学校附近的红光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向委员会的阿姨报了名。参加了这个社区的各种义务劳动。虽然很辛苦,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发现竟有满满当当的成就感,同时也悟出当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及其意义。
万事开头难啊,这话一点都不错。别看扫地、捡垃圾是件小事,自己做起来确是很辛苦的。与家里铺着地板砖的地面完全不同,这条街通向菜市场,比较脏乱,垃圾都比较难处理。刚开始觉得,捡垃圾还不简单吗。到了之后才发现,不仅仅是扫地这么简单了。
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过事情都只考虑自己。这次的活动让明白了许多,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与理解、帮助他人的快乐。启发了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7.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七
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意识的构建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提倡和谐社会, 首先就要建立公民社会, 树立公民意识。只有在公民社会中, 每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 每个公民才会有强烈的、自主的社会责任感, 整个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持久的根本保障。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大学生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服务。在他们看来, 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 同样, 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服务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有效的形式。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获得了更多的东西, 当然这不是物质上的利益, 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利益, 如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现, 奉献社会的满足, 学习新事物的机会, 提高技能, 参与社会, 寻求情感上的慰藉, 觉得自己有益于社会、被人需要等。从这种角度来看, 与其说大学生志愿者是在服务他人, 不如说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自己、服务自己人性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 大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助人”, 亦是“自助”, 既是“乐人”, 也是“乐己”。可以说这是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最深刻的内在动力。参与志愿者服务, 既是在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 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同时对唤醒大学生自身的公民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 增强社会归属感, 提高社会参与水平, 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通过群体的志愿行为能够形成一种舆论影响力, 而舆论影响力的背后, 是思想的力量, 示范的效应。大学生志愿者担任着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公益意识的培训者、现代公民的培养者等角色, 承担规划鼓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服务社会、提升自身的同时, 也影响着社会的其他成员。
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理念的彰显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 他们投入到老、少、边、穷和街道社区等弱势群体中间, 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 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 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助奉献的良好风尚, 净化社会风气, 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做出贡献。一方面, 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了生产和生活问题, 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是对我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另一方面, 这些行动有助于调节社会矛盾, 缓解社会冲突, 并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一个广泛的缓冲地带, 有效地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让广大群众因大学生志愿者的出现而减少忧虑, 让全社会因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劳付出而充满温馨, 让祖国大家庭因大学生志愿者的无偿奉献而更加富有凝聚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本身的蓬勃发展, 正体现了社会转型期各阶层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要和中国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的心理认同以及社会基于公平正义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价值理念的良性互动。大学生志愿者正在成为新形势下团结青年, 服务社会, 弘扬公平与公正,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 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以文化形式对和谐社会的公民进行“道德反哺”
高校是社会中优秀青年的集散地, 具有完善的组织机制, 班级、校院系的学生会、学生党支部以及其它社团组织自成体系, 对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志愿精神”, 操作起来简便易行。通过组织传播“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的道德观念, 促进全社会道德资源的增长。“志愿精神”不但成为学校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也将会成为典型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将以文化形式对全社会的公民进行“反哺”, 促进和谐社会公民基本道德水平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 在不平凡的2008年, 分别有170万名志愿者和491万名志愿者参与了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大事、难事、急事中,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 将有6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园区内为广大游客热情服务, 成为总数7.7万名园区志愿者中的主力。此外, 世博会期间, 还有约10万名城市志愿者将服务于上海各重要站点, 其中绝大部分是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自觉担当、奋勇向前,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 向祖国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
2. 大学生志愿者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方式从理论为主转向实践为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应是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指导,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大学生通过各种自愿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 才能更深刻体会和确立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以及道德修养的意义。生命不能没有体验, 道德教育若要丰富学习者的生命内蕴、提升生命层次, 就不能不借助体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 大学生可以体验所遭遇到的真实情境, 培养道德信念。大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最普遍的感受是:实践出真知。走进社会, 走进农村, 走进工厂, 真切感受真实的生活, 学会道德价值判断, 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把一代又一代青年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 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在实践中培养“四有新人”、引导大学生自觉成长为“四个新一代”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交织、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紧密相连的新形势下, 正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育人导向, 通过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把服务青年成长的阶段性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长期任务结合起来, 把培养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合格公民和培养顺应时代潮流、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先进青年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实践者。
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
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民众动员方式
大学生志愿者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影响较大。首先, 大学生志愿者在各个高校中占有一定比例, 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会影响大学的整体氛围, 从而逐渐影响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的家庭甚至更大的范围。此外, 大学生志愿者在校园中的影响, 也会逐渐体现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上。其次, 较为大型的志愿者活动, 比如汽博会、东博会、亚冬会, 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所接触的人群也极为广泛, 加上外部媒体的关注, 大学生志愿者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作用更为明显。
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发挥着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作用
在党的历史上, 大学生总是接受和传播先进社会思潮的先锋, 在引导社会进步思潮的发展问题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 大学生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奉献爱心的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也传播了文明, 传播了追求、责任和理想, 传播了“爱心献社会, 真情暖人间”的精神。这种“爱心”和“文明”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温暖着社会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大学生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 先进的文化方向, 他们是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创造者和先躯者, 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呼唤着大批既有专业学识和专业能力, 又有高尚品德和有“为人民服务, 造福社会”思想的未来谛造者。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从中获得或加强已掌握的学识和能力, 使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 培养形成一种奉献精神, 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去, 从而对传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促进社会和谐,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公益行动带动义工参与, 以组织纪律唤醒公民的社会责任, 以社会议题呼吁公共事务的参与, 以组织运作补强政府的机能, 以心灵教化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在观念弘扬、实践运作、组织模式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上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可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团体的政治文化功能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
[2]张捍东.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1) .
8.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八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优势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成为规模性的学生参与项目,是提高大学生责任认知的有效举措
责任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包括自己承担着怎样的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最终原因与价值。一般来说,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见证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公益活动,并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胡锦涛指出:“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青年志愿者活动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挥潜能的机会,特别是在社会公益、支教扫盲、帮困扶贫等方面不断延伸,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学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由于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功能,既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志愿性的特征,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情感的有效途径
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益的需要。具有了正确的责任认识并不等同于能自然而然地将之付诸行动,而必须将正确的责任认识与积极的责任情感相结合,才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产生履行责任的动力。
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作为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而志愿者活动接收社会教育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尊重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得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而且志愿者在实践中是具有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者,他们在活动中一方面是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印证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对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得大学生把情感投入到更加广大的社会空间,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也是大学生按照道德意识活动所达到的道德信念、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克服障碍。所以,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使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对责任感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会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和主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递进过程,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机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也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意志、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庆华.“服务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04):135-136.
[2]马众,侯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52.
9.志愿者活动心得 篇九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向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期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提高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肩负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在这一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好多知识,学习到了许多有关亚运会的知识,和学习到了怎样与人交流、与人相处。我和工作中的伙伴合作的好开心,又学习到很多以前学不到的工艺。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中学生的实践本事和创造本事,实质上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学校志愿者在校团委和校领导的带领下,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使我校的志愿者活动走向新的辉煌。
10.养老院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
在决定去养老院的时候,其实我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之前我是没有参加过这一类的活动,而且自己也是不懂得如何的去和老人打交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不过经过了尝试,自己也是很好的把这次活动给做好了,我是分配了和老人聊天的,开始我还是挺担心的,但是渐渐的和老人聊起来,我也是找到了一些话题,而且老人也是愿意和我说话,后来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人说感谢我们去看他们,有人陪着说说话真的很好,我也是感到有些心酸,很多老人都是失去了子女,或者是直接没有子女的,所以晚年的生活都是过得不是很好,在养老院虽然物质方面是不缺什么的,但是精神生活却并不是那么的如意,而且能一起说话的也是不多,虽然老人们自己也可以聊天,但是长久的相处,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好聊的,而我们的到来,却是给他们的精神生活添加了色彩。
在这次活动之中,我也是看到其他的志愿者是非常热情的,不是抱着完成活动的心态在做事情,而是很好的去把工作给做好了,而且也是我在了解之中知道,很多人是多次的来到养老院做这个志愿的活动,作为大学生,其实我也是要多做一些,为社会去做多一些贡献,并且我也是在这次活动之中感受到帮助他人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但是付出了,自己的心灵却是收获很大,更加的充实,更加的懂得这个社会的温暖,以前的时候我觉得要去社会真的不容易,毕竟我也是去做过兼职,知道社会的艰辛,但是多做一些温暖的事情,自己也是可以感觉到,挺不一样的,并且我也是通过这次的养老院活动,让自己明白,做志愿的活动,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11.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来沪务工子女 志愿服务 牵手行动 帮扶模式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农民工随迁子女及留守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青年志愿者团队与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关系,进行教育帮扶,并建立接力机制,形成长期有效的教育帮扶。结合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高校重点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五个方面,深入、持久、务实地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帮扶工作,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后顾之忧[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学校志愿者队开展“创意之星,自信成长”来沪青少年创新发展能力培养计划,结合我校创新管理优势,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个全面、专业的创新发展教育导向,以期通过对来沪务工子女视野的开阔,活跃思维,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要求,塑造青少年的创新发展能力;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切实增强来沪务工子女的理想信念教育。
帮扶学校选定了上海奉贤区蒲公英小学,该校是蒲公英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创办民工子弟九年制义务教育机构。距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5分钟的车程,两校的便利交通,为帮扶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展“创意之星,自信成长”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
1.落实“两个全体青年”,深入推进“融汇计划”
2010年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开展“上海共青团牵手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加强新格局下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建设,支持“两个全体青年”工作目标的实现[1]。目前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在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问题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则是其重中之重。服务活动以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关系,并建立长效机制。
2.弘扬志愿精神,动员青年力量解决青年问题
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学生通过志愿活动亲身实践,将奉献精神内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的开展在为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青年大学生也在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帮扶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从中得到锻炼和帮助,进一步增强了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3.培养创新意识,开拓国际视野,爱心牵手塑造都市新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此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以期通过对来沪农民工子女视野的开阔,活跃思维,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要求,塑造青少年的创新发展能力。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切实增强来沪子女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通过国际视野开阔,活跃思维,激发来沪子女创新发展的要求;以动手实验,秀出创意为平台,塑造来沪子女创新发展能力。
4.依托工作载体,整合优势资源,扩大社会效应
通过项目的推进与开展,不仅充分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更要进行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为来沪农民工小学搭建与外交流的平台和纽带,扩大社会效应,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
二.“创意之星,自信成长”活动的主要做法
该活动旨在践行一种全新的帮扶理念,以上海市奉贤区蒲公英农民工子女小学为帮扶基地,在前期捐资捐物物质帮助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青少年思想上的引领与理想信念的教育,发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创意之星,自信成长”为主题,制定了来沪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培养计划。以“思想引领与理想信念教育”,“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动手实验、秀出创意”三个主题教育为主线,将培养计划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切实加强来沪农民工子女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1.阶段一:创新营造梦想,爱让梦想起航——科技服务融入信念教育
本阶段活动旨在将志愿服务与创新创意、科技创新相结合,志愿者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将科技服务融入农民工子女的思想引领和信念教育中。活动项目涉及“思想引领,信念教育”;“视野开阔,活跃思维”;“动手实验,秀出创意”三个方面。分别开展了以绘出大世界——绘画大比拼,让爱同行——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趣味小游戏——感受团结的力量,创新改变未来——孩子也“做”机器人,大学精神与文化的传承——校园之旅暨快乐六一;神奇小实验——教你大智慧以及香水的魅力感悟等活动,重塑孩子们的创新梦想,开阔视野,激发孩子们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恩生活,感恩社会。
nlc202309010139
2.阶段二:快乐一暑假,爱绽蒲公英——亲情陪伴深入心灵交流
本阶段活动主要在暑期展开。旨在通过亲情陪伴、心理交流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的精神生活。志愿者们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走访并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生活,并对其父母进行访谈,通过调研与访谈分析目前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志愿者们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走进这些孩子们的家乡,为深入探究农民工子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途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志愿服务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提供的有利保障。活动内容涉及走进农民工子女家庭,支教伴读,上海市教育局交流座谈,短途郊游等活动。
3.阶段三:信息整合与交流——数据库建设构建接力机制
(1)网络平台搭建
结合此项目的开展情况,搭建网络交流与宣传平台,及时上传活动资讯与照片,以达到活动宣传的作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活动得到了新华网和奉贤报报道,达到了广泛的社会宣传效力,以期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志愿者行列。
(2)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旨在解决志愿者流动性问题,减少对孩子不了解而增加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上的损失。每份档案由每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撰写,内容包含孩子今日表现,孩子特点,以及偏好等。这对下一次志愿者接手服务提供了详细信息,做好相应的沟通方案,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三.总结与展望
该项目自2011年12月起实施,从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立、骨干队伍的培养到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及培训,再到帮扶对象的选定、跟踪调研,历时两年的时间。帮扶学校奉贤区蒲公英小学给予了学生志愿者极高的评价,并于2013年正式挂牌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志愿者服务基地。项目开展期间,《新华网-上海频道》图片新闻首页报道了我校志愿者帮扶活动,主题为《无私的爱,感恩的心》。上海《奉贤报》报道了主题为《用爱心浇灌“蒲公英”》的文章。
但在总结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不足,在帮扶计划制定后,与蒲公英小学进行沟通对接时,因与小学的教学安排有部分冲突,因此只选定了一个班级开展本次项目,导致帮扶覆盖面不高,收益群体受限。且因学生志愿者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因此部分活动的服务时长有待改善和提高。项目推进过程中,志愿者的管理、分配、激励与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青团.团中央部署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0-05
-25http://zhuanti.gqt.org.cn/2010/ganmgz
n/xgzl/201005/t20100525_371585.htm.
[2]蔡佩珍.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活动的途径与提升——以“暖春行动”为例.浙江师范大学[D].2013-9-30.
本文系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资助培养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条件下大学生农民工子女帮扶模式及效果评估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许丽,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12.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十二
积极从事志愿者实践活动, 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培育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满足人们服务社会和建设社会愿望的重要途径。《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志愿者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志愿者实践活动,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志愿者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越来越为高校所重视。正像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一样, 学校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而衡量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尤其对于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 护理教学是一种职业教学, 护理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学生接触临床时间晚、机会少, 这是目前护理教学中最大的欠缺[2]。因此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实践活动, 不仅是对其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与锻炼, 更是对工作态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与锻炼, 志愿者实践活动对于提高护理人才的职业适应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2 志愿者实践活动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的现状
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赴医院调研和文献检索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课题组成员针对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5、2006、2007这3个年级共1 797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1 300份调查问卷, 有效回收1 274份, 有效回收率为98%。同时, 课题组成员还走访了6家医院, 对已就业的4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2.1 基本情况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 从2002年起, 护理专业学生就开始参与以团支部为单位的每月开展的社区志愿者实践活动, 服务情况纳入团支部考核成绩。2005年, 学校在团委指导下正式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实践团”, 主要在校外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 护理专业的学生踊跃报名。自2005年起, 护理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开始参与由学生党支部 (现学生党总支) 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队活动。从2008年起, 护理系针对护理专业各类考证和各类接待任务挑选本系的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 配合教师进行组织管理工作和担任模拟病人, 目前已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团队, 团队运作情况良好。
据统计, 2006~2008年累计已有33个护理专业班级与各级医院、社区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街道社区等机构结对, 共建服务基地30个, 且都签订了长期服务协议书。通过与其他单位结对子的方式, 发挥了互相联动、优势互补、活动开放、资源共享的作用, 不仅为志愿者提供了就近、方便的服务岗位, 也保证了活动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
在受调查人群中, 有84%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者实践活动, 有7%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参加过10次以上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大部分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学生表示志愿者实践活动的经历对他们今后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以2005、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 (已实习或就业) 为主的座谈会中, 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曾参与过学校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2.2 主要问题
2.2.1 对志愿者实践活动的关注程度不够
虽然志愿者实践活动在学校开展的时间长, 参与人数多, 但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片面的层次, 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志愿者实践活动“不是很了解”, 53%的被调查者对“是否关注社会上其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态”一项选择“一般”。这就说明, 虽然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提高, 但是他们很少想到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去主动关注相关内容, 而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 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服务水平。
2.2.2 对志愿者实践活动的认识有待提高
在受调查人群当中, 有55%和62%的人抱着向需要者提供服务, 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自己的能力, 在服务中得到锻炼的目的参加活动, 且相对于“社会责任感”和“热情耐心”, 选择“专业知识”作为志愿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见表1) 的护理专业学生还是比较少的。由此可见, 在目前组织的志愿者实践活动中, 较难体现专业优势, 许多活动仍停留在只要有爱心、有时间, 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层面上。要想使志愿者服务提升层次,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志愿者个人产生更有价值的影响, 活动组织者应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 进一步完善服务品牌结构, 提升服务效果。
3.1 有助于促进敬业精神的形成
人生价值和科学知识的结合是科学护理的基础,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3]。从调查结果来看, 无论是否参加过志愿者实践活动, 多数护理专业学生都具备较好的敬业精神, 能够妥善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但对于护理专业最注重品质的认识, 参与过志愿者活动实践的学生较多选择“慎独”, 即个人独处时也能按照“道”的要求行事, 谨慎不苟, 而未参与过志愿者实践活动的学生较多选择“做好分内事” (见表2) 。可以看出, 志愿者精神所强调的无私奉献, 自觉自发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专业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形成。在座谈会上, 一位在新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士谈到:“在这个岗位上特别考验护士的职业道德, 在病人缺乏自主意识和护理操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仍然要做到操作规范、以病人的安危为重, 这种时刻坚持原则尤为重要”。
在个别访谈中, 许多护理专业毕业生都提到在走上就业岗位前的志愿者实践活动对他们职业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志愿者实践活动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让学生更早、更直观地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 而志愿者的角色, 比他们现在作为工作人员以服务获取报酬, 更能体现医者对于病人的意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病房的一位年轻护士在校期间, 曾长期参加新华宁养院为癌症晚期病人送药的服务。因此在面对现在工作环境中的危重病人时, 她能发自内心地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志愿者实践活动的这段经历, 也使她的护理更细心、主动, 受到了病人和院方的肯定。
3.2 有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调研发现, 志愿者实践活动对护理专业学生在提高社会适应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为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得到提高。
(1) 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护理专业学生实训期间, 往往会穿插一些角色互换的课程内容, 包括实训操作 (如打针等) 和就医环境模拟, 要求扮演护士的学生能通过观察病人并与其主动进行交流来了解病情, 将参与过3次以上志愿者实践活动的学生和从未参与过志愿者实践活动的学生相比较, 前者显然比后者更有优势。
(2) 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由于目前上海市三级医院的接诊量普遍较大, 如瑞金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终日人满为患, 医生、护士超负荷运转, 造成了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医患、护患矛盾日益严重。我们在对瑞金医院一位2007年毕业的护士的采访中了解到:受访者曾在大学一年级时参与过“仁济医院导医活动”。服务内容包括:在输液室进行助医服务、对只身前来看病的老人实施亲情陪护 (陪同挂号、取药、聊天等) 、对病房中的病人进行探访等。这些入学初期参加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为其在见习、实习前熟悉医院环境提供了机会, 使其在接触专业知识的早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患者利益为重的服务理念, 从而避免了由于不适应医院工作而产生的护患纠纷。
(3) 推销自我能力的提高:恰当的自我推销、具有极佳的耐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一名接受过专业培养的护士来说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志愿者实践活动过程中, 应时刻强调实践环节, 如在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活动中, 学生前期要收集科学健康知识、设计宣教形式, 在活动中则必须亲身参与到宣教过程中去。健康宣教活动一般采取讲座的形式, 同时穿插与社区居民的互动环节, 这样不仅考验了护理专业学生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更多地锻炼了学生推销自己、表达自己的能力。
3.3 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 如何在传统的工作内容中开拓创新是其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在座谈会上, 参与座谈的21位2006级已进入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中, 有6位曾是校志愿者实践团的主要干部, 曾参与“520, 我公益”、“科技馆长期志愿者服务”、“仁济医院导医”、“上海市护理技能考证志愿者”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者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内容多样, 包括募捐、讲解、导医、专业技能展示、扮演模拟患病人、策划文艺演出等。这6位学生无一例外在实习中担任实习小组组长, 能在实习生和带教教师以及辅导员三者中进行有效沟通, 同时均参与了课题型大学生社会实践, 其中3人所在的课题组论文荣获奖项, 因其能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找准切入点、提出新观点。
3.4 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效应
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对于如何配合团队共同搞好工作也许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护理工作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它是一项讲求团队协作的工作。学校通过长期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先学会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与人沟通;学生之间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任务;面对挫折时相互安慰, 相互鼓励,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团队整体性和凝聚性的力量, 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尤为重要。
参加过志愿者实践活动的被调查者中, 95%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家一起做事比一个人做事效率高。在座谈中, 被调查者一致认为志愿者实践活动有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有一位2005级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到了其在校时与周浦澧溪幼儿园共建志愿者服务基地的经历。她谈到, 在服务过程中, 志愿者时刻关注小朋友的健康成长, 定期为小朋友测量身高、体重, 定期针对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开展幼儿营养及保健讲座, 并利用专业知识教授幼儿园教师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志愿者之间分工合作, 团结互助, 每月开展不同的服务项目。虽然在此期间也出现过因队员意见不统一、部分队员无故缺席、小朋友哭闹等致使服务中断的问题, 但都通过队员之间谈心、相互鼓励和及时与辅导员沟通等方式克服解决了。在工作岗位上, 护理专业学生一样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 除了个人努力外, 要学会及时寻求他人帮助, 获得团队支持,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3.5 有助于提高社会竞争力
现在学生的竞争意识普遍较强, 在学习上更带有比较强烈的功利性, 护理专业学生也无一例外有这样的问题。比如, 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各类考证培训, 如营养师资格证、护理技能证、护士执业资格证、大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技能证考前培训等, 为考取相关证书, 在今后的求职中多一分把握。从对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调查中发现, 虽然大多数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 却缺乏学习能力, 48%的学生认为最能造成其学习压力的因素在于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 而45%的学生, 其学习方式仅限于搞懂书本上写的与教师讲的内容, 并没有自主地去思考问题、查找资料、讨论解决问题。可见, 护理专业学生现在仅停留在“学会”, 并没有“会学”的能力, 这将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与学习中面临阻力[4]。
志愿者实践活动让准护士以服务为切入点, 以注重实效为目标, 重新审视护理职业的需求和自身的职业适应性, 有选择、有针对性、讲方法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非盲目地填充知识。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挫折与失败已成为众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但在面对这一现实时, 一些学生表现出明显的适应不良。无论是社会人还是职业人, 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与心理素质是学习与工作的基础条件[5]。志愿者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提前面对竞争的机会, 无论从志愿者选拔到培训再到实际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始终面临着被选择或是被淘汰的结果, 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时刻受到挑战, 为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 科学的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是先决条件, 参与者要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4 对志愿者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建议
实践证明, 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 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校内外志愿者实践活动是护理专业学生提升自身职业适应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志愿者实践活动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力。但是, 在活动的具体组织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志愿者的选拔方式、志愿者的培训、健全志愿者管理系统和保障机制、建立志愿者的实践品牌等。课题组成员对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1) 严格按照竞争和选拔的原则进行志愿者选拔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吸取其他高校和志愿者团体在志愿者选拔上的经验, 采取筛选“三阶段”措施。 (2) 提高培训水平。采取志愿者基础培训和岗前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3) 整合资源, 统一管理。整合校内多个志愿者团队资源, 建立校级志愿者服务总队, 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志愿者实践基地签约制、志愿者行为保险制, 同时运用统一的志愿者服务考评及激励机制, 以提高志愿者管理的规范性。 (4) 多开展专业应用性强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依托系 (部) 专业优势, 多开展专业性强的服务活动, 扩大志愿者的服务领域, 完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此外, 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 以护理专业学生为实践主体, 向学校周边地区辐射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者实践基地, 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机会, 同时扩大学校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例如,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建设以南汇医学园区企业为服务中心, 向南汇周边社区辐射的若干个健康商店, 以护理专业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实例, 推广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在造福周边居民, 提高其健康水平的同时,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为其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坚, 刘利辉.护理大专班康复医学教学情况分析[J].中国康复, 2000, 15 (3) :181.
[2]李诚涛.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2:60~62.
[3]孟瑞荣, 王颖.新时期护士的职业要求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2) :74~75.
[4]沈岳奋, 顾斐雯, 张磊.对我校2006级新生素质的调查分析[J].上海医教, 2008, 3:47.
13.志愿者服务活动心得 篇十三
在寒假期间,我们作为华山学子,发扬“才丰似华,德厚如山”的品质,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小组在这期间进行了街道清扫的志愿活动,旨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抵制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为建造出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在开始时,我们觉得有些窘困。不仅是因为我个人的性格不善于做这些需要面对许多人好奇的目光的服务,还因为开始时还并不觉得打扫街道这个任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前天晚上,我是在想着第二天的工作。实际上,在这之前,我并未做过例如打扫街道这样的,关乎人们平常生活质量的工作,并且那时我认为,打扫街道是一件劳累却得不到相应工作的活动。但我作为组长,不能有半点松懈,尽管我们组只有两个人,但人少更要干得好。
在我拿起扫帚的一刹那,我感受到了它的重量。拿在手中,感觉沉甸甸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当我带这扫帚来到路边时,我了解了我所感受到的想法。手上的扫帚就是一份责任。我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我们在为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所尽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的责任。这些责任就像我手中那把沉甸甸的扫帚。于是我拿着扫帚开始扫街,另一位组员在捡垃圾,路上很脏,垃圾很多,这份任务如同意料之中的疲惫,却也有些意料之外的轻松。放下了工作之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后,我扫的格外轻松。虽然几个课时下来身体疲累,却有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经过了这一次的活动让我们感获颇多我们以后会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为美丽的城市贡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活动期间,我们两个人纸片、烟头、大量的尘灰等都不放过,家园是我们的大家,实实在在把家园环境搞好可以更好的构造和谐社区形象,保护好周围的家园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活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打扫的热火朝天,不分你我,在欢笑中积极工作。并且这样我们能更进一步的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劳动、互相了解。清洁时我们都起到了共鸣,让清洁工作更进一步加快、让地面更加干净。
这次活动虽然没有干什么大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光在环保问题上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学会了合作互助,大家能够在这活动中自觉地分配任务,并且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在整个活动中很好地发挥了个人的积极性,饱含热情地完成了这次活动。我觉得这次活动的意义非凡,大家不仅亲身体验了劳动,而且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深刻认识到珍惜我们的环境,珍惜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身边的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希望经过这次活动,大家都能够行动起来,环境,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维护家园的行动不能停,传统美德不能丢,我们今后将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做雷锋精神的传播者。雷锋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代表了当代人文明素质进步的正确方向。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向深入。虽然志愿活动结束了通过活动,但我们也我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也不是完成学校要求,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每个人,关心每件事,生活处处都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温暖。
14.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这天上午我来到了离家不远的的这所福利中心,进门听到的清脆的鸟叫声和看到的是葱郁的树林和老人们正在一起晨练的身影。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老人们都十分热情,工作人员也向我介绍了在这里我需要做的工作。早上起床把福利院的院子打扫一遍,扫完一会后也就快到了中午,天气也热了起来,此时的我已是大汗淋漓。中午陪老人们一起吃午饭,和他们聊天,知道他们每天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快乐而健康。到了傍晚,天气也凉快了,这时候我在和老人在劳作,和他们一起种菜,浇水,从中也学习到了一些生活常识。这些老人们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减轻对政府依赖的负担,他们都经常自己种菜。晚饭后,我和老人们一起在树下乘凉,老人们见多识广,他们向我讲起
过去的老故事,那些他们曾经体验过的艰苦生活,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党和国家也充满了感激。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老一辈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晚上躺在床上虽然感觉十分疲惫,却感到十分充实。第二天清晨帮老人们洗洗衣服,打扫打扫房间的卫生。看着他们在晨练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敬佩,敬佩他们的豁达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虽然没有亲人,虽然已经年老体衰却从未自怨自艾,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
在这所福利院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开心的一个星期,在这里虽然身体上会累一些,但是是心理上却十分满足。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做志愿者的幸福和开心,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的来之不易,看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在老人身上也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这让我知道无论是在以后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都要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在遇到困难是想想那些老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用笑面对一切,用劳动来创造自己的世界。
以后有机会,我会继续参加这方面的活动,做志愿者不但可以服务他人,自己同样可以续道很多东西。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我要不吝惜自己的劳动和爱心,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二)志愿活动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活动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积极奉献于志愿者事业,有利于营造出全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在20xx年9月,我加入了志愿者这个充满荣誉。在志愿者生活中,我体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在半年的志愿者生活中,我体验到了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给予人温暖的感觉,因为爱心最具魅力。志愿者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只要你不计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志愿者。在生活中,扶老人过马路,在别人失意的时候个他一个微笑,一个关爱的手势。
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能增强我们的实践和创造能力,也能带动人们参与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活动中来。志愿者活动是助人和自助的统一结合体。在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快乐,心灵得到了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做好事,这本身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参加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的理想目标而奋斗。志愿者活动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们能积累大量的经验,为我们的后续发展做准备。
志愿者活动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
志愿者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群体,它的意义在于传递友爱,传播文明,是建设社会主谐社会的先锋部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三)在党员先进性教育广泛开展,“两会”隆重召开,响雷锋同志学习的特殊日子里,我们北京化工大学的志愿者冒着寒风,参加了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为东关南里小区居民志愿服务。虽然北京今天阳光明媚,但那带有北京特色的寒风依然凛冽。我们拿着小铲刀、水壶,区铲路边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原以为有了水,那些广告会很容易去掉,可没想到当水浇到那些纸上后,全都结成了冰,去小广告变得更加艰难,我们不得不一点一点往下铲,手变得通红,甚至僵硬。不时有路人驻足,他们的眼神里,有尊敬,也有不屑,但我们没停,因为我们是志愿者,我们在向雷锋同志学习。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因为爱,所以我们存在。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崇高的情感,无私奉献就是爱的表现之一。今天,我们参加了志愿者活动,无私奉献就是我们的主题。虽然我们只是清理了路边的小广告,清理了部分路上的积雪,但是我们维护了市区的清洁,为行人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我们向人们作了无私奉献的榜样。虽然我们是一米阳光,但我们可以照亮一片大地,虽然我们是一滴水,我们也可以滋润一块土壤。
15.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十五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大学生是当今中国志愿服务中的生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指大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所在志愿服务类社团为单位, 开展或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近年来,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 但也存在参与动机不纯、参与机会不够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 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分析
(一) 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结合情况。调查显示, 被调查对象在校期间参与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较低, 61.4%的学生表示志愿者服务活动与自己的所学专业不太相关, 33.33%的同学表示志愿者服务活动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然而有56.14%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将在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由此可见, 大学生所做的志愿服务活动与自己所学专业有较大的偏差, 这一点有可能导致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同时如果能引导大部分志愿者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所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中, 那么对志愿服务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 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有28.07%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很多志愿服务的机会, 同时也有19.30%的学生认为有较少的机会。由此可知, 学生基本上都有了解参与到学院提供的志愿服务活动, 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院提供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还是不够多, 而且分配不均匀, 有的同学有很多做志愿者的机会, 而有的同学有极少的机会做志愿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管理上的问题。
(三)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方面。有52.63%的学生表示在志愿者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形式主义, 除此之外, 也有24.5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被服务对象理解是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 还有19.3%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提高。另外, 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来看, 4386%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以服务他人、锻炼自己为出发点的。而也有30.35%的大学生选择敲章加分作为出发点, 这些同学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势利心, 这说明当下的导向机制不够健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四)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面。在关于志愿者服务信息获取途径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75.44%的学生是通过班级通知获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信息。只有15.79%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的。从中看出, 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 积极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关注志愿者服务网络平台。分析大学生从事的志愿服务内容, 除支教活动外, 其他活动基本上没有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 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 这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单一的体现。
二、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建议
(一) 注重专业引导, 提高参与实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身的专业技能。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此, 应当强化专业化引导, 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行以求知、学以致用”。在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活动效果存在差异, 需要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运行效果。在实现项目化运行的基础上, 注重品牌项目的培育, 将重点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热点结合, 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服务社会需求。
(二) 加强培训教育, 提升服务素养。虽然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比较多, 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都是敲章加分, 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除了增强针对志愿服务内容展开的培训外, 还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 加深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刻理解, 端正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只有把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才能把服务做到最好, 发挥志愿服务对育人的重要作用。
(三) 促进沟通交流, 完善组织管理。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彼此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组织之间也缺少信息互动。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机制, 提供经验交流、信息交流的平台, 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为确保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志愿者服务的有序开展, 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和定期开展交流会的形式, 实现不同环节工作的有效衔接, 做好大队、支队、班级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对接, 完善三级联动, 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长效运行。
(四) 建全激励机制, 践行核心价值。一方面, 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表彰机制, 对志愿活动进行有效评估, 对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人人公共主页、微博、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 展示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风范, 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扩大志愿者在校内的影响力, 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使志愿理念深入人心, 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大家庭中, 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情, 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艺, 张根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2].汪娜娜.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3].贺红霞.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的调查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3, 1
16.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 篇十六
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員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公民素质,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改善学风、校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文明中活动,在活动中孕育文明,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工作者不多。
2.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二)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一)健全注册登记制度,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健全服务制度,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四)健全激励制度,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首先,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其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最后,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多方交流、督促指导,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不遗余力地加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必要的费用支出,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17.XX志愿者活动心得 篇十七
因为自己时时在准备着我要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林雁开始和我说小平有一个志愿者活动,25号的你有时间参与志愿活动吗?这是一个国际的志愿活动,需要帮忙!在她的描述中我想象的到那天的活动,是一个很锻炼自己的活动。但似乎还是找不到去年做什么事情的冲劲和动力,我知道我变了变得把自己包得更紧了。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这样了?忽然间自己的脑里出现这样一句话:我在蓄积自己的力量,在等待,在以退求进,在观察。。。我没有放弃自己,我没有迷失方向,明白自己要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路。是艰辛的漫长的。但自己要始终要往前走!知道难,人生本来就是难,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
哈哈,还没有很好的总结下这次自己的志愿者活动呢。
这次活动我主要负责卫生的工作,在活动开始之前做了两次的卫生一起开了两次的会议,对活动有了些许了解。澳门同工23号到福州,他们很有组织很有效率的做事,每个人的分工很明确,谁做什么?怎么做?都很有思路都很清晰。她们很有默契。向他们学习的很多很多。他们为整个活动做了很多重要工作,把场地布置的相当有氛围。遗憾的是我没有做好我的接待工作,很多的人都不认识。很喜欢出席活动的外籍嘉宾他们提早来到了会场,而我们本地没有准时真的很让人伤心。
18.志愿者活动心得 篇十八
大同二小 陈风华
“爱心一小步,道德一大步。”这是我们大同二小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大队部的号召与组织下我们学校成立了学生小义工组织。教师们也积极行动参加志愿者活动,自发开展了许多义工服务。我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活动中感受着快乐与感动,体验着幸福与艰辛,有着许许多多的感触与感慨。惟有用笔来宣泄才足以铭记这一切。
曾经有人说过:“某些事是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你必须亲自经历体验。”是的,正如志愿者的苦与乐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只有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义工的名称时,有许多的懵懂,有一些的无谓,似乎觉得也就是做点好事那么简单,可当我们真正把它作为一种信仰贯彻到言行中的时候被震撼的不是一瞬即逝的语言,不是随意的一句一的举一动,而是迎接我们的长期的挑战与考验。和我们一起劳动的同事们,学生们,他们那么的乐观,那么的热情。在众多的接触中,在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服务社区时那么自觉,那么主动,那么无怨无悔,那出现在脸上的笑容也那么的真实可爱。我们劳动着,我们辛苦着,可大家说:“我们把阳光撒进了社会的角角落落。在这中间我们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家知道缺少爱的关怀,世界将不再精彩,而能够参与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只因我们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感动,没有石破天惊,只有默默无闻;不问为什么,只是力所能及,也为自己将来有点美好的回忆。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上了这一份
特殊的“兼职”,因为让我们体会到了帮助人的快乐;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付出中我们懂得尊敬长辈了,也体谅到了父母的艰辛。在劳动中我们意识到社会责任感,感受到个人与环境的重要„„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学到了许多一度忽视的知识,增进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相信这充满爱心的接力棒将永远传递下去,因为义工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面旗帜,义工活动将伴随我们的社会道德不断延续与升华。
瞧,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稠乎乎的空气好象凝住了,但我们行走在街道两旁,清扫着、擦洗着„„在休息日里,我们走进一户户孤贫老弱人家里,为他们送去我们真挚的问候与帮助„„在繁华的闹市里,在拥挤的车厢里,我们放下所谓的“尊严”,捡起纸屑,让出座位„„在街道的一角我们看见许多志愿者形象:摩托车在烈日下缓缓前行,被晒的红通的手臂仍固执的牢牢抓住车把,爆晒在太阳下,为维持秩序而努力着的交警让人敬佩!为迎文明城市创建,交通疏导员在炎炎烈日下涌出的汗水如泪般从额头滑落,沾湿了睫毛,迷蒙了双眼。不时伸出的舌头,舔一舔干裂的嘴唇,却越觉得干裂。黄色宽大的短袖,此刻已紧紧粘在身上,腋下早是热湿湿的一片,湿湿地包裹着红通的胳膊,不留一丝缝隙。但那红通的脸孔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前方。是热情、是渴望,更是执着。
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沉重万分,是感激、更是敬佩。感激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敬佩他们在“创建文明城市,服务你我他”志愿服
【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心得】推荐阅读: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01-04
大学志愿者活动的新闻稿范文07-08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09-0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报道09-28
问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情况09-19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情况调查问卷11-22
大学生志愿活动范文11-08
大学生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和心得体会12-23
志愿者与大学生交流活动策划方案06-2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