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结构

2024-08-06

优化人才结构(共9篇)(共9篇)

1.优化人才结构 篇一

优化人才结构的调研报告

无论是浙江经验,还是浙江精神,都是由浙江各行业、各领域的人才顽强拼搏、干在实处所创造的,也是浙江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重要前提。2003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第一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2013年6月,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今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再次强调要突出人才强省战略,准确把握了人才作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六个浙江”的第一资源要素,凸显人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主体价值。进一步地看,人才强省的基础起步于人才数量,而人才强省的关键在于人才结构。全面地认识人才结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从人才类别角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领域各类人才构成人才强省的人才概念外延。2015年10月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专门勉励“浙江的人才优势要继续巩固和发展,还要与时俱进、更上层楼”。

如何发展浙江人才优势?一方面,要把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支持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首位举措;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要充分发挥六类人才的比较优势,形成引领浙江未来经济与政治、城市与农村、技术与管理、政府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强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核心驱动要素就是各领域各类人才的高超智慧和拼搏精神。最近,浙江省政府出台有关激发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基层干部队伍重点群体活力的实施方案,就是着眼于优化人才结构、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的具体举措。

从产业升级角度,依据产业布局优化人才结构

“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围绕新兴经济形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改造的创新投入。相应地,优化人才结构必须与产业布局相匹配,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增强产业升级的可持续性内生动力。1990年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大力轮训农村的实用技术队伍,并且通过农业院校,培养一批具有中专文凭的农民技术员,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技骨干,造就一代新农民”,强调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人才兴农是科技兴农的关键。

“十三五”期间,浙江要全面打造“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省,农业科技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创客等人才群体将发挥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因此,依据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现代农业人才结构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和关键问题。从更大范围来看,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引领浙江未来的重量级产业领域,人才结构优化方向必须与产业升级需求、产业布局特色相互契合、同步发展。

从区域竞争角度,集聚英才协调区域人才格局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无论是国家综合实力,还是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人才竞争和人才红利都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向好的重要标志。2013年10月21日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面对激烈的全球人才争夺战,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今年6月,随着大学生毕业季到来,西安、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出台吸引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开启抢夺人才大战,反映出国内城市竞争段位正在升级、发展理念正在转变。事实上,通过降低户口门槛、发放租房补助等人才优惠政策,把大学毕业生留下来、引进来的,都是省会城市。这些城市本来就高校云集、已经属于人才高地,而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才是真正的人才洼地。因此,浙江提出加大对加快发展地区人才培养开发支持力度,促进全省人才工作均衡协调发展。这对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前瞻性战略意义。

从政策机制角度,增强人才机制改革的制度优势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983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主持起草、审定中共正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提出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体制的关键环节。确立人才优先的战略格局,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中给予充分重视和精心谋划,将人才挺在发展的前面,打通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可行通道。

降低落户门槛,提供租房、购房、生活补贴,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这些都是引进人才的政策举措。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让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才干、发展事业。因此,要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成果收益分配机制、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等一系列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人才作为追求事业发展空间和职业理想的微观个体,会自主自觉权衡和判断来浙江发展的预期,进而选择浙江、服务浙江、发展浙江。那么,让市场在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自然会水到渠成。

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从较长一个时期看,抢夺人才大战仅仅是短期行为,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根本出路。1990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我们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指出,“新的教育观”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把人才视为高校的产品,那么高校这个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着人才水平的高度。针对人才类别、产业升级、区域竞争等这些人才需求特点,高校作为人才供给工厂能否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这是人才高地转化为发展高地的关键。

为了提升高校人才贡献率,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是否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王牌专业的综合实力,不仅要国内领先,还要着眼于世界前沿,特别是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浙江办学要以增强专业实力为主要目的,与原有王牌专业形成科研协作合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对分散于省内多个高校实力偏弱、但又是急需紧缺人才的专业,可以整合到一所高校,培育新的王牌专业,避免专业重复设置造成师资浪费,使高校投入与人才产出比率最大化。因此,要提升高校在人才工作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把高校培养人才的供给实力作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之人才篇的核心支撑。

198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石家庄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上提出“人才经”——人才开发要主要抓好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六个方面。内用,就是用好现有知识分子,通过广泛调查、对号入座、大胆选拔做好“人才账”;外招,就是把握人才流动规律,多方面创造人才流入条件,通过广为招揽、筛选去留、妥善安置,从县外招揽各方面人才;上请,就是聘请专家、学者当顾问,开拓眼界、研究战略、致力发展;下挖,就是抓好有商品生产新意识、新知识的先进分子致富示范,抓好基层班子调整;近补,就是根据工作需要,搞好在职干部职工文化补习、知识更新,提高工作水平;远育,就是用发展眼光和战略观点抓好教育,重视智力投资、搞好人才培养。今天重读,我们依然能从中得到深刻启迪。如果把人才结构概念作为基点,从更为深入的层面分析,人才开发渠道同样存在结构性调整和优化问题。显然,大学生毕业季的抢夺人才大战仅仅是人才工作总体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2.优化人才结构 篇二

在全球范围内,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 这表明信息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如何培养出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管理和技术一肩挑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目前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发展就业趋势进行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半结构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式。

1 半结构化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1 半结构化模式的含义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原有结构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及实践教学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的特色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实现专业人才半结构化培养主要表现在课程专业设置的半结构化方面。

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统一规范的通识课程教学外, 其余课程的设置需根据各院校自身特点, 以及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不同岗位的需求来进行规范, 同时应不断地进行更新调整。

1.2 半结构化模式的特点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介于非结构化模式和结构化模式之间的一种形式。它结合二者的优点, 有效避免了单一培养模式的不足。结构化培养模式虽然可以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它的特点是客观且有效性高, 但面对信息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 结构化的培养模式已出现诸多问题, 如所有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全一致, 没有任何个性化的特征, 无法适应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而非结构化人才培养只一味强调个性化, 却无法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 所以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又能让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极具特色。

2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半结构化培养模式的现状

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划分为以下3种:①以情报学为学科名称的信息管理专业;②以培养工科生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③以经济文管类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各大高校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均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半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且各自拥有各自的培养方案和目标。

2.1 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现状

所谓课程设置的半结构化是指除国家教育部统一规范的通识课程教学外, 其余课程的设置需根据各院校自身特点, 以及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不同岗位的需求来进行规范, 同时要不断进行更新调整。目前, 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已经实现半结构化, 但从主干课程和课程设置比例上来看, 仍保留大部分的结构化效应。下面以武汉不同类型的高校为例。

(1) 以情报学、管理学为支撑的学校A。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1、表2所示。

(2) 以工学为支撑的学校B。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教育文化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3、表4所示。

(3) 新增设信管专业的民办高校C。

其主要培养的人才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具备现

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为职业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如表5、表6所示。

(4) 特色突出的专业学校D。

其培养的是医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人才, 主要在医院、医药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疗卫生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从事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管理, 以及从事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开发、设计、评价和管理工作。其课程设置如表7、表8所示。

2.2 课程设置半结构化的不足

通过对上述4种不同类型学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可知, 目前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高校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实现半结构化, 但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必修课设置比例上来看, 仍保留大部分的结构化效应, 其结构化的表现主要反映在:

(1) 专业基础课的必修课设置基本一致, 均包含高等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且专业课的必修课设置也基本一致, 均包含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等信息管理基础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的选修课设置也基本一致, 均包含运筹学、经济学、网站设计、线性代数、管理学、数据结构等课程。而真正实现了半结构化课程设置的部分主要表现在不同学校的专业课选修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整个专业整体课程设置的课程数量统计, 结构化的课程设置与半结构化的课程设置之比为7∶3。按照整体课程设置的组成, 可以大致将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各学校的特色专业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信息学4个部分。偏管理的学校在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管理类的课程, 而工科的学校在特色专业设置上就偏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的课程。这就是我国现有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半结构化的现状。

3 信息管理半结构化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能有效地避免单一培养模式的不足。根据现有信息管理专业的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将现有7∶3的比例调整为5∶5,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同时又让他们具备不同的特色技能。而在课程内容的半结构设置上需打破现有的统一教学内容的模式, 将不同的特色专业知识、前沿的知识大量引入课程教学内容,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想推行半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所有开设信息管理专业的学校需根据实际定位进行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半结构化培养, 才能培养出适合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每所院系均具备自己的专业特色, 在进行实际定位时必须要根据专业所属院系来进行选择。一方面, 如果开设院系为工科方向, 那么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重点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主, 所以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仍以计算机课程为核心, 而管理类相关课程则被置于附属地位。另一方面, 如果所开设院系为管理方向, 那么信息管理专业即为文科范围, 所以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以管理类课程为核心, 而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则被置于附属地位。

摘要: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发展就业趋势, 从我国现有的半结构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信息管理专业半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信息管理,半结构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毛凤娇.行政决策信息障碍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0.

[2]杜祥培.女子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

[3]李应建.关于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

[4]杨小燕.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11) .

3.优化人才结构 篇三

在国内外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中部地区正在抢抓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人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人才数量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人才质量制约着承接产业的层级,人才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程度。本文拟通过分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探讨中部地区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以期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一、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不同地区间进行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综合过程,其实质是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以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的有力保障,而这种承接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的人才数量、质量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第一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中部地区是传统农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弱质低效问题愈发凸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不仅要实现工业现代化,更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加速的历史机遇,中部地区应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本着提升农业技术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目标来积极承接相关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

2.第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中部地区第二产业以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加工生产为主,产业层次不高,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大,人才技能水平较低;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虽然增长较快,但比重低,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重,在增加产业承接能力的同时,提升产业升级的主动性。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比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技术、产品和生产效率的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且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技师、高级技师,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其次需要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再次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及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3.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第三产业以其有机联结社会生产、生活、流通、分配、消费诸环节,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在发达国家高达60%~70%,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占到50%以上,在我国仅占43.1%,而在中部地区只占34.56%,低于全国近9个百分点(见表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直接制约着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大量承接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而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需求,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承接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所以,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既要重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又要加快研发设计、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中部地区服务业人才大部分分布在技术含量低的传统服务业领域,素质偏低,而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高端服务业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表1 2010年全国与中部六省三次产业GDP产值结构比 %

二、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人才结构的非适应性分析

中部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工业结构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促进人才流入的拉力及有效推进人才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加的动力,人才存量少,呈现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相对较多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现象。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三次产业人才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及产业间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推进。

1.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相对匮乏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境下,中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一大批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来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然而,由表2可以看出,2010年中部地区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40.7%,与全国的36.7%相比,农业就业人数偏多。同时,从表3来看,全国农业人才占农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0.25%,而中部地区仅为0.15%,这表明中部地区农业就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质量不高,能够带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型人才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型人才等严重匮乏。特别是河南省,农业人才仅占0.08%,这势必影响到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据河南省2009年发布的人才需求公告,农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河南省各地市亟切需求的主要人才类型之一。

2.第二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存量不足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国三次产业间人才结构的分布明显不合理,2010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81%,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仅为28.7%,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不足。就中部地区而言,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均衡的情况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41%,而就业人数比只有27.6%。

表2 2010年全国与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就业分布具体情况 万人

由表3和图1可知,全国第二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就业人员之比为2.48%,而中部地区的平均专业人才比仅为1.00%,这标志着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人才的存量不足将是主要阻力。除山西省之外,中部六省第二产业人才存量比均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大量的能够加快传统工艺、技术改进的技术型人才,而且需要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及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管理型人才。然而,中部地区第二产业人才存量却严重不足,特别是现代新型工业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极其匮乏。

3.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从表1—3来看,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为31.7%,与全国平均水平仅差2.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比为6.05%,与全国平均水平仅差0.26个百分点。然而,在就业人数与人才数量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也说明能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需求缺口较大。特别是中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业、法律、咨询等基础类别,需要大量现代服务型人才来弥补差距。综合来看,中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大,难以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4.高素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导致中部地区高素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该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从理论上讲,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是促进人才结构优化的关键保障,又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就业的基础。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高等教育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是高校自身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严重现象。中部地区各高校为了保证生源,单一性学科高校纷纷向多元化学科高校方向发展,多所高校同时开设同一专业,造成高校建设的注意力转移,由“特色专业”建设转向“多元化专业”建设,表面上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实际上造成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就工商管理专业来说,自2000年以来,全国90%以上的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但很少有高校把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特色优势的专业;同时,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使高校师资力量分散,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高级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64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但中部地区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和机构仅为112所,作为占整个国家人口总量27.1%的中部地区来说,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却只占有17.4%,相对于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人才流失严重现象,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高素质人才结构的优化。

三、中部地区适应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的人才结构优化路径探讨

要加快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关键,其重要标志是能够尽可能承接层次相对较高的产业,且必须具备相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撑,这就使得加快中部地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显得异常重要。大量的资料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应沿着以下几条路径进行。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结构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才结构的优化是人才总量增加、质量提升的过程,也是人才在产业、区域间优化配置的过程。针对中部地区人才结构性短缺与闲置并存、区域和行业间人才分布失衡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结构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调控,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是要确立市场供求主体地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在人才需求方面,在产业上要突出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区域上要突出经济规划要求,以优势产业聚集人才,提高人才密集度和层次。通过实现人才的信息化和社会化,完善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供求主体到位,并在全社会推行人力资源聘用制,实现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二是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人才评价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突出能力和业绩标准,以对社会的实际贡献评价人才。三是规范人才市场秩序,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有序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使人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2.积极构建并着力创新有利于各类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针对中部地区人才分布不合理问题,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站位全局,统筹各类人才资源,创新人才配置机制,促进人才结构优化。一是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着力解决城市人才集聚与农村人才稀缺的矛盾,将城市人才、智力引向农村,尤其是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二是统筹区域人才资源,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途径,促进区域性人才市场的互联互动与协调发展。同时在人才政策上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东中西部人才协调发展。三是统筹体制内外人才资源,打破体制性壁垒,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行人才投资政策、住房商品化政策以及人才流动政策,推动人才合理配置。四是统筹国内外人才资源,通过实施各类人才工程,吸引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中部地区建功立业。

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针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要促进中部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一是积极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高等教育科类预警机制,针对反馈的客观信息制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发展规划,引导高校根据地区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发展特色优势专业,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大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强小高层技术人才的培养,为高层技术人才培养储备力量,并提高高等教育硬件配套设施的质量,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其次,提高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师资水平,多渠道争取有经验的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引导高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政府鼓励并支持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共同构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加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实施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企业开展广范围、深层次合作,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面向承接产业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人才支持。

[1]陈庆修.以人才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4.

[2]李春平.江苏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06.

[3]赵光辉.区域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战略的制定——以中部六省为实证[J].科技与经济,2005(4):49.

[4]张胜冰,吉宇.中部现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4):32.

4.网站结构优化之链接结构 篇四

门户网站优化的站内链接结构

网站主页链接向所有的频道主页;

网站主页一般不直接链接向内容页,除非是你想推荐的特殊的内容页;

频道主页之间要相互链接;

频道主页对网站主页要有指向链接;

频道主页对本频道的内容页要有指向链接;

频道主页一般对属于其他频道的内容页指向链接;

所有内容页都对网站主页要有指向链接;

所有内容页都对自己的上一级频道主页有指向链接;

同一频道内的内容页之间可以互相链接;

不同频道内的内容页一般不互相链接;

不同频道内的内容页之间相互链接一般通过关键词或标签等技术来实现相关性;

5.负债结构的优化 篇五

为了捕捉扩张机遇,很多企业都会利用财务杠杆负债经营。债务控制在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合理的呢?本文提出,企业仅仅盯住资产负债率还不够,更要关注负债结构,尤其是短、长期债务的匹配,这样才能既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又能规避短期支付不能的风险。作者在本文中还提出,传统的偿债能力指标如速动比率等有诸多缺陷,为了优化债务结构,作者建议采用以流动资产与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新的测算方法。

本文很适合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一读,你们不妨尝试采用本文中的负债结构的优化方法对公司的债务作一番梳理。

在西方财务中,资金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在中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但仅仅关注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结构合理,如果负债资金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样也会引发财务危机。

关注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尤其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这是因为:

1.短期负债影响企业价值。短期负债影响企业价值。短期负债属于企业风险最大的融资方式,也是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因此,短期负债比例的高低,必然会影响企业价值。

2.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有人认为,短期负债完全是波动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但事实上,在一个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短期负债中的大部分具有经常占用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例如,工业企业最低的原材料储备、在产品储备和商业企业中存货最低储备等占用的资金,虽然采用短期负债方式筹集资金,但一般都是短期资金长期占用。一笔短期资金循环使用,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纳入资金结构进行研究。

3.短期负债的偿还压力。从负债的偿还顺序可以看出,企业首先要偿还短期负债,其次才是长期负债,而长期负债在其到期之前要转化为短期负债,与已有的短期负债一起构成企业在短期内需要偿还的负债总额,形成企业的偿债压力。权衡长、短期负债

当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一定时,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就成为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权衡长、短期负债优缺点。

资金成本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的成本比短期负债的成本高。这是因为;(1)长期负债的利息率要高于短期负债的利息率。(2)长期负债缺少弹性。企业取得长期负债后,在债务期间内,即使没有资金需求,也不易提前归还,只好继续支付利息。

财务风险短期负债的财务风险往往比长期负债的财务风险高,这是因为:(1)短期负债到期日近,容易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本金的风险。(2)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用短期负债筹集资金,必须不断更新债务,此次借款到期以后,下次借款的利息为多少是不确定的,因为金融市场上短期负债的利息率很不稳定。

难易程度相对来说,短期负债的取得比较容易、迅速,长期负债的取得却比较难。因为债权人在提供长期资金时,往往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一般都要对借款的企业进行详细的信用评估,有时还要求以一定的资产做抵押。

负债结构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需要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呢?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销售状况如果企业 销售稳定增长,则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反之,如果企业 销售处于萎缩状态或者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大量借入短期债务就要承担较大风险。因此, 销售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短期负债,而 销售大幅度波动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

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对负债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发行股票筹资;反之,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则可更多地利用流动负债来筹集资金。

行业特点各行业的经营特点不同,企业负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流动负债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这两项流动资产的占用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

企业规模经营规模对企业负债结构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大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少,小企业的流动负债较多。大企业因其规模大、信誉好,可以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筹集长期资金,因而,利用流动负债较少。

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较少使用流动负债;反之,当长期负债的利率远远高于短期负债利率时,则会使企业较多地利用流动负债,以便降低资金成本。

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分析的基本假设在研究负债结构时,为了顺利地进行分析,我们可作如下假设;(1)利用短期负债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报酬;(2)利用短期负债会增加企业风险;(3)企业资金总额一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已经确定;(4)企业的营业现金流量可以准确预测。上述假设中的两项假设说明在财务风险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短期负债。第三项假设排除了负债结构与资金总量、负债与权益结构同时变动的可能性,有利于简化分析过程。第四项假设说明的是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因为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要通过营业现金流量来偿还,如果现金流量无法预测,我们便无法确定负债的结构。

规避传统分析方法的缺陷在中外财务管理中,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例如,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流动比率,通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计算速动比率,并根据这两项比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流动负债的水平是否合理。采用上述指标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分析思路存在两个问题:(1)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把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考虑进去。(2)这是一种被动的分析方法,当企业无力偿债时会被迫出售流动资产还债,这种资产的出售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为了规避传统分析方法的缺陷,在确定企业的负债结构时,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作用。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由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来确定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是合理的。在确定企业负债结构时,

只要使企业在一个年度内需要归还的负债小于或等于该期间企业的营业净现金流量,即使在该年度内企业发生筹资困难,也能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归还到期债务,即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这种以企业营业净现金流量

为基础来保证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方法,是从动态上保证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以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等从静态上来保证更客观、更可信。

合理确定负债结构由于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在实际确定负债结构时,还可以将流动资产与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使用。这样,确定负债结构便有如下三种计算基础;一是以流动资产为基础;二是以营业净现金流量为计算基础;三是将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结合起来作为计算基础。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种方法;(1)简单最低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低于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中较低者。(2)简单最高限额法。在采用此种方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中的较高者。(3)加权平均法。在采用此法时,流动负债不能超过流动资产和营业净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法数(权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6.推进函件业务结构优化 篇六

近年来,函件业务的发展面临内、外部环境和形势的挑战,集团公司、省公司将其引入媒体经营理念,作为邮务类基础专业业务来精心培育和打造,函件业务收入及规模取得了较大的飞跃。就永州局函件专业而言,由于近几年贺卡业务的突飞猛进,专业收入和规模也是一年一个台阶。就其现象看本质,由于自身结构的不合理,专业发展缺乏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2010年1-4月份,全市函件收入在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贺卡收入在专业收入占比却比上年同期增加3.0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占比12.12%,非贺函件收入在专业收入中占比相对减少,这种业务结构的倒挂将给专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压力,可以看出,函件专业结构优化将成为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巨鹿局函件业务量收完成情况及结构分析

(一)量收完成情况:

通过调阅量收系统数据,从“综合—固定报表—业务量收日统计表”查看永州局函件专业近三年来收入完成情况:2007年完成810.38万元,占邮政总收入比重5.57%,增幅48.08%;2008年完成901.65万元,占邮政总收入比重7.08%,增幅11.23%;2009年完成1110.33万元,占邮政总收入比重7.68%,增幅23.14%;2010年预算完成1290万元,占邮政总收入比重8.36%,预计增幅16.19%。近四年来,函件专业收入平均年增幅15%左右,在邮政总收入中占比逐年提高。

从“综合—固定报表—业务量收日统计表—各单位”查阅量收:2010年1-4月份全市函件业务收入完成554.09万元,完成预算进度的42.95%,同比增幅-6.73%。其中:通信邮票收入16.15万元,收入占比2.91%;商函收入38.53万元,收入占比6.95%;帐单收入4.44万元,收入占比0.8%;贺卡收入487.74万元,收入占比88.03%;DM专送广告收入2.88万元,1

收入占比0.52%;国际函件收入0.12万元,其他收入4.24万元。1-4月份,全市函件收入能够超预算进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2010年贺卡收入列收的结果,踢除贺卡的非贺收入只有66.35万元,进度仅14.74%。

(二)函件专业结构现状分析:

从上述“图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全市贺卡业务在历年函件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并且在专业收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反之非贺业务在函件收入占比则逐年下降。这充分说明,永州局近年来函件专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均是由于历年来贺卡业务快速增长的结果,“掩盖”了非贺业务发展滞后的事实,这是函件专业健康发展的一种“危机信号”,必须对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实施有效调整,突出发展商函、DM专送广告,将贺卡向日常片卡业务转化,才能确保专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从“图表二”2010年1-4月份全市函件业务结构图及各县区局函件专业收入结构表发现:1-4月份,全市函件业务收入中有八成近九成是贺卡收入,那么非贺函件业务收入占比仅11.97%。究其原因:一是专业缺少项目开发支撑,专业项目开发不力。从全市项目营销通报情况看,明确函件专业的几个营销项目,如“数据库商函”、“DM专送广告”、“帐单业务”等进度都不理想,一季度函件专业全市综合进度仅29.86%,“DM专送广告”项目进度一个季度只有3.5%。二是县区局项目营销启动不到位,而且缺少市县联动的项目支撑,导致县区局的商函、帐单、DM专送等业务发展微乎其微,有的甚至为“零”,从而形成了非贺收入过低、全靠贺卡收入支撑专业收入完成的局面。也就是说,函件业务在民用函件交寄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放松了对数据库商函、帐单业务、DM专送广告及日常片卡等业务的项目开发,过余依赖于贺卡收入支撑,被动经营专业业务,从而导致了函件专业发展陷入发展困境,并且后续压力越来越大。

二、函件专业发展建议

函件业务是传统业务,也是基础业务。在邮务类、代理金融类、速递

物流类三大板块业务专业经营格局形成的今天,作为邮政企业做大邮务类业务规模,加快邮务类业务发展势在必行。而函件业务又是邮务类业务的重头产品,健康快速发展函件业务成为整个邮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函件专业肩负邮政企业生存发展的重担,必须本着优化结构,规避经营发展风险,重点突出项目营销,创新数据库营销模式,以银企对帐单、招生商函、少儿书信比赛、下乡工程做好数据库商函、帐单业务开发,重塑“信广传媒”永州模式品牌;以幸运邮天下、世博会明信片、“一校(企、镇)一封”突击发展DM广告业务,并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收复广告市场失地。

(一)对照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形势,树立危机意思,自我加压,努力提升非贺函件业务收入占比。

去年贺卡战役后,各局对今年的非贺卡函件收入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专业经营形势分析不到位,从而形成依赖贺卡支撑函件专业收入完成的乐观观念,放松了对非贺卡业务的发展。非贺卡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函件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升其在专业收入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优化专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树立危机意思,重新定位非贺函件业务,自我加压,结合市场需求提高非贺函件业务经营指标,从而引起对非贺卡函件业务的高度重视、关注和发展。

(二)借助项目营销活动,找准专业发展突破口,做大非贺函件业务规模。

数据库商函业务:

一是依托BIU数据库商函发展理念,树立传媒经营意识,主推无名址商函的揽收和发寄工作,抓好书信比赛、下乡工程、招生商函等几个传统项目,在现有的程度上把这些项目收入规模做大,把领域做广。二是结合省公司出台的“万千百”工程加强中小企业数据库商函推广,如首先选择正处于蓬勃上升阶段的企业、有意开拓全国市场或在省市已有分部的企

业、有大力宣传需要以及针对产品特点需要向特定人群进行产品推广的企业;其次选择需要开展对外宣传的政府部门(宣传部、招商局等);最后还可选择全国招生需求的学校,让客户认识并接受我们的数据库商函产品。三是实施总部营销策略,按照“长期抓项目、常规抓节日、突出抓重点”的函件业务发展规律,成立专业项目组,拟定并实施市县联动项目和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准确把握营销项目的随机性、及时性、时效性、季节性和常态性,推进专业被动经营向主动营销策划转型。

帐单业务:

帐单业务是一项木本业务,具有一次开发长期受益的特性。开发帐单业务对县区局的难度就更大。所以,我们必须找准突破口,通过跟踪、创新、改进,不断完善业务流程,进而实现新形势下客户的个性需求。一是对现有开发成功的帐单业务投递投递服务质量进行跟踪、走访,确保帐单妥投率、回邮率、上线处理率三个100%。二是提供人性化服务,为帐单发寄单位提供制作-打印-封装-交寄-投递一条龙服务,为帐单客户开辟“绿色通道”。三是加强新客户开发,重点加强对银行、通信、保险、水电等行业攻关,力争开发率得到有效提高。县区局要根据本地特点切入公用事业和行政告知单、处罚通知单等,努力实现县局账单业务的“破零”。

日常商务贺卡业务:

在贺卡开发成功经验上以丰富文化内涵和提升商务功能为切入点,强力拓展日常片卡业务市场,确保邮政片卡业务健康、规模发展。一是快速发展、强力推进“幸运邮天下”项目。利用“幸运邮天下”央视电视媒体和邮政明信片资源的组合,采取第三方付费的方式,向社会推出“天罗地网”式的新型组合广告媒体,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企业的广告、商标媒体运作,促进日常片卡的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方式,关注重大会、节和生日贺卡、新生儿贺卡、节日慰问卡等日常片卡的开发,积极与相关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做到早安排、早策划、早培育、早开发,做大日常片卡规模。

三是加强邮资封展示企业形象功能宣传,继续开展“一校一封,一企一封、一镇一封”活动,并将邮资封的开发与商函结合起来,力争“一举两得”。

邮送广告业务:

一是加强大客户开发,通过尝试使用邮政DM专送替代各商家(场)、旅行社产品营销散页广告方式,收复广告市场失地,做大品牌。二是加大县域邮政DM专送广告开发力度,县区局可以利用县报的停办、商家宣传产品的营销广告途径减少、载体缺乏的契机,加大DM广告业务的开发,一定消灭邮送广告收入5万元以下的县局。三是创新邮送广告形式,适时推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版式和主题,如“服务三农”、“文明家庭”、“家庭常识”、“装修宝典”、“商务名片”、“就业资讯”、“新生入学服务指南”等行业主题型本册,提高邮送广告的生命力和品牌效应。

三、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夯实函件专业发展基础。

7.我国旅游人才结构问题探究 篇七

关键词:旅游人才,结构,探究

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 旅游业的动态备受瞩目, 旅游业的强劲势头把旅游人才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 在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大背景之下, 旅游也正大踏步地迈向属于它的巅峰之路。只有把积极加速改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旅游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调整提上议事日程, 才会实现旅游和教育的双向互动, 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一、旅游教育的中外比较

(一) 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教育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第一所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 开创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先河。截至2004年底, 全国共有旅游院校1313所, 其中高校574所, 中等职业学校739所, 在校生57万人, 其中高校27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30万人;到2007年底, 全国共有旅游高等院校770所, 中等院校871所。可以清楚地看到, 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应运而生。

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 旅游专业也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最早对旅游进行研究的是地理学家, 然后是经济学家, 而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只是比人类学家早一点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 很多对旅游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并没有太多关注学科的界限。据统计,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多在一级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和工商管理学下设二级学科, 有的隶属于环境与旅游学院, 有的隶属于商学院, 有的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 还有的则隶属于规划学院, 可以说, 旅游本身有着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质, 是多学科的集合体与大杂烩。

国内旅游教育主要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这么几个层级, 研究生阶段的旅游教育于90年起步, 底子更薄些, 以旅游作为强势专业的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学校, 另外广为人知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现已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体学校, 这些学校在专业办学上讲求特色, 大师云集, 底蕴深厚, 独树一帜。

(二) 国外旅游教育的情况

国外的旅游教育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 其教育模式也相对完善, 比较著名的院校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内华达大学、德州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 英国萨里大学等等。它们的教育注重游憩、交通和环境方面, 以实践为导向。旅游职业教育拥有制度和法律的双重保障, 校企结合。另外,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注重回炉式培训。

美国旅游教育与研究是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的, 美国对于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 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 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 来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 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 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是饭店教育, 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注重实践, 为世界饭店业培养了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与其他国家不同, 瑞士的饭店管理教育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 (SHA) 成立于1882年, 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协会始终重视各个层面的培训, 1893年, 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 随后, 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 以及仅使用德语授课的烹饪学校。后来又建立了里诺士和THUN两所饭店学校。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则具有两个特点:第一, 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主要出现在一些技术性职业性的学院里, 到80年代、90年代, 旅游教育广泛出现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现在, 在澳大利亚比较有名的、建校比较早的一些大学中, 直到今天, 旅游专业仍被认为是一门缺乏学术性的学科, 旅游教育也往往仅出现在一些非传统的、较晚设立的学校中。第二, 在旅游教育领域, 政府也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1992年, 澳大利亚高校旅游与接待业教育理事会正式成立, 一直得到澳大利亚旅游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局大力支持。另外, 由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澳大利亚旅游常务理事会”每年也至少组织一次“澳大利亚旅游研讨会”。此外, 代表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也广泛参与旅游教育和研究活动。

二、旅游人才结构内涵

(一) 旅游人才的学历结构

我国旅游人才的学历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结构类型, 也就是说, 中低端的事务性操作性旅游从业人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而高端的学术性研究性专业人才则凤毛麟角。主要体现在中职、高职的毕业生在旅游市场上供需两旺甚至达到了供过于求的饱和状态, 相比之下, 接受过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业界人士成为了紧俏的香饽饽, 目前缺口较大。

(二) 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构成是旅游科班学生手中的一把利剑, 知识立意是能力立意的充分条件。就旅游本身来说, 其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中普遍包含这样一些内容:从旅游系统的角度说, 有旅游管理、旅游外语、导游、饭店和会展等大的分支;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说, 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和英语等主干学科。可谓百花齐放, 无处不旅游。

(三) 旅游人才的能力结构

当知识内化成技能的时候, 旅游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才会真正意义上凸显出来。旅游专业人才不仅具备各行业从业人员所共有的基本能力, 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 他们还拥有一些专属的看家本领, 如谈判技能、服务技能、应变技能等等。

(四) 旅游人才的经验结构

经验往往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通常被视为一笔无形资产, 众所周知, 经验可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初出茅庐的旅游“潜力股”投身实践中去, 充分接受社会熔炉的冶炼, 最终转化为“绩优股”;间接经验主要指非亲力亲为, 非身体力行, 通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养料所获得的。旅游业对于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 这无疑需要积累-再积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三、我国旅游人才结构弊端及原因分析

(一) 旅游人才结构弊端

1、知识和能力产生条块分割, 出现失衡现象

作为学校的“产品”, 毕业生们通常“专”而“不通”或“通”而“不专”。细分不明确, 照单全收, 来者不拒, 不利于形成有效专长。另外, 要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能力不足, 要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表现为理论型, 中职和高职教育则表现为实践型。旅游应当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双向互动, 否则无法使得1+1>2, 无形中含金量大打折扣。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全面开花, 既要具备一定的多维知识程度, 又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2、缺乏专家赖以生存的沃土, 人才流动频繁

旅游圈中无论是酒店抑或旅行社, 员工的流动都相当频繁, 不断的跳槽已渐成趋势, 且不说一般职员, 仅科班毕业生的流动比例就高达50%以上。大多数高级人才不倾向于选择相关行业以实现行业内就业, 那么就会发生留不住人才的情况, 而非智能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一般也都不高。管理人员大多是“本土化”的结果, 经过内部选拔, 起点较低。人才尤其是顶端人才难觅, 必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3、学科体系建设上漏洞较多, 不能整齐划一

旅游专业被当作一个“大杂烩”的拼盘, 盲目的上纲上线, 模仿痕迹较重, 照搬其他学科的形式。学科管理上不够规范, 专业性不强, 软硬件配比不恰当。课程的安排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 其实都在人为地“嫁接”, 指向性不明朗, 特色不显著, 失去了旅游作为一个专门品牌的比较优势和文化实质。

(二) 现象背后的原因

1、追求单一向度, 专业基础薄弱

院校往往根据自身的特色建立立足点, 各有侧重。有的学校奉行功利欲念至上的信条, 喜欢打造单一的旅游人才, 贴上相应的标签, 不能兼而有之地照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只是单纯地把方向定在一个点上。职业性院校愿意加强操作类人才的培养, 却并未意识到理论熏陶是一个长线的投资行为, 忽视学生后续力量的迸发;研究性院校更为青睐塑造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人才, 没有考虑毕业生可能面对“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

2、需求无法对接, 理论实践脱节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 这一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正好反映出双方需求点的错位。旅游人才考虑待遇、环境等原因无法适应“高投入、低产出”的劳动密集型的旅游行业, 纷纷“弃旅从他”, 跨行业就业, 部分学生通过考研、出国等途径分流了行业内的新锐, 致使人才流失。与之对应的是, 旅游企业抱怨毕业生定力不够。

3、教育资源不足, “双师”严重匮乏

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转型人士, 总体来说, 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全方位的旅游训练, 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学校对旅游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不太到位, 这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似乎不肯计入过多的成本。老师也仅仅传授基本理论, 对于操作技能, 服务程序等一系列涉及到一线岗位的内容通常显得手足无措, 势单力薄。没有和谐的教育环境做根本保证, 人才之“才”也是空中楼阁。

四、举措与发展愿景

(一) 解决对策

一方面, 从“三教”着手, 分别以教师、教材和教学为切入点, 做到“保一接二连三”。“保一”在于加大硬件投入, “接二”在于使教育工作者同时拥有教师资格和市场准入资格, “连三”在于将教材、教学和教师统一于旅游专业的成长之中。坚持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原则, 以能力为本位, 在学院派的线性培养模式基础上, 加强人才引进, 扩充来自各旅游机构的兼职教师队伍, 注入新的活力;加强观念建设, 紧密围绕大旅游的六要素开展工作, 避免“旅游不旅”, 积极实现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注重学生的个性, 凭借“通才+专才”的组合,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比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等, 并建立好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不同的办学层次应避免因趋同化而产生的教育失灵, 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另一方面, 树立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先导, 具有国际视野, 加强创新。尽量避免课程的交叉重复, 节约好教育资源, 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开放”二字为主线, 实施人才强旅和科技兴旅战略, 广泛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有益成果, 互通有无, 调剂余缺, 实现强强联合, 优化资源配置。针对问题, 对症下药, 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思想, 以外向型为导向, 使课程模块化, 可以把企业中的当下问题作为科研主题, 紧跟时代步伐, 动态地掌握好前沿信息, 加大校企合作, 开创崭新的双赢局面。

(二) 美好图景

旅游革命风暴势头正旺, 旅游人才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作为一个边缘性, 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其教育应当立足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 走多元化的路子, 这无疑就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旅游教育改革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 适应面广而又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应用类高级别旅游专业人才是今后发展的重头戏,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才能实现旅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 2005 (5) .

[2]、国家旅游局.2005年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Z].

[3]、张岩, 顾文静.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 2004 (5) .

[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5]、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4 (5) .

8.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初探 篇八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的支撑,高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力量供应的主要场所,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加强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的高质量人才输出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的人才培育成为当务之急。

1.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时代脚步,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如今许多高校的人才教育观念很老套、很滞后,一些老教师思想相对保守,对于教育问题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导致课堂教育遵循老方法、老套路,讲课没有新意,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训教育,导致学生对于课堂教育没有兴趣,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实际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有些教师把教课单纯地当做是对学生的灌输教育,讲课效果非常不理想,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落后束缚住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能力,耽误学生踏上成才之路。

1.2课程设置刻板,理论知识滞后

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都是安排好的固定模式,大众化的一体化教育,很少存在着灵活的变通教学。往往在高校一开学,学生就被安排好大学的一切教育,包括初始的公共科目教育,接着进行专业课教育,最后提供少量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教育。这种模式的教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不可否认,这种培养模式早期确实十分的有效,提供的人才质量提高不少,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的知识理论实际工作时用到的很少,有很多知识理论都是过去的老理论,并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情况,导致学生虽有满腹经纶,却无实际用武之地。

1.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育活动

如今的高校教育还是存在一个老毛病,就是教学的方式过一单一,往往只注重课堂的理论知识教育,照本宣科,忽视了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少数的高校虽有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但是也往往会忽视学生实际的需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性较强,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高校的教育应试性太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总是学生的成绩问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被忽视,老师的关注重点是教授课本知识,学生的关注重点是考试知识点,这种现象恶性循环下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1.4教育投入和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不成比例

高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育资金经费不足。高校学生的招收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高校的教育投入也应随之加大,然而众多高校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教室缺乏,学生宿舍短缺,这些问题的始终缠绕着高校,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这样的高校环境往往得不到优质的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学生听课效果十分差;宿舍食堂的缺乏使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业余生活环境。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人才的培养,使高校人才培养达不到教育的目标和期待的效果。

2.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如何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

2.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一个合格的人才所具备的条件是:有先进、丰富的理论知识,合格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素质。这样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应该遵循着这个人才条件,破除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的教师应该做引导式的教育,不要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路人作用,启发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寻求最新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讨和课题研究,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种人才素质的培育。这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2.2加大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的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师资队伍人员数量,加大教师的人员招聘数量,招聘大量高水平的讲师、教授,解决师资力量人员上的不足,这样可以缩小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能使学生得到优质的学习环境;二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素质提高,这需要高校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教师培训,请优秀的专家或者学者到高校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队伍到名校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这样有利于高校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素质、水平不高问题。高校优质的教师多了,教育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加合格优秀,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才更加有用,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2.3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环境、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升整体的教育环境,包括改善学生住宿环境、饮食环境、文化环境。优秀的人才的诞生往往会在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集中地,需要为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的文化熏陶。提高住宿环境、饮食环境质量,保证学生的后勤服务,使人才的培养没有后顾之忧。努力建立健全培养优秀人才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机制束缚,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还应加强激励制度,保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为培养优质的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3.总结

9.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 篇九

〔关键词〕商务日语;跨学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5)05005205

一、引言

广义的跨学科指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知识统一体。如今,跨学科主要指突破学科界线建立一套研究策略,该策略适用于涉及两个以上学科问题的研究工作。例如,通过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学、固态物理学和宇宙大爆炸模型,自然科学获得了知识上的统一[1]。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和步伐加快,市场对外语水平扎实、知识丰富的跨学科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语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因此,应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日趋完善的基础上,谋求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外语+专业”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跨学科培养无疑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探究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增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

三、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在创新立国战略的背景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需要在丰富专业内涵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而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是落实这些政策的有效办法,为高校优化学科建设和推进专业改造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质量

当今就业市场面临“就业难”和“招人难”的两难窘境。高校应将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跨学科的发展原本便是适应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需求。同样,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为应对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就必须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跨学科教育摒弃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固有思想和教条观念,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弱化“专业”的单一性特质,外语专业要突出“外语+专业”的多元化特质,充分利用高校多方面资源,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4有利于促进日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向国际商务日语专业顺利转型

与商务英语专业不同,目前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尚未正式设置商务日语专业。商务外语作为外语与经济学、管理学相交叉的跨学科专业,其性质决定了必须围绕跨学科问题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在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可以为专业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保障。

四、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

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创新教学内容,依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需求,将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设置标准进行学科复合建设,在专业负责人带领下,组织专业教学师资队伍进行研究与修整,指定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专业教学管理,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对课程模块的设计、安排与实施达到语言专业技能、语言专业知识、经济专业知识和金融专业知识协调发展,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能力的综合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商务日语专业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贸易(日语)、日本社会与经济(日语)、日本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讨论稿规定: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因此,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修改适合本学校的教学内容。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应在巩固必修课的基础上丰富选修课。适当合并内容重复或相似度高的课程,并对实训课程统一授课。

选修课程方面

东北财经大学在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将选修课程(包括学科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按照类型进行了语言能力拓展、跨学科和专业任选三种定位,如表1所示。因为日语专业招收的是零起点考生,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奠定语言基础的重要时期,为了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集中精力夯实基础,所以不设置其他选修课。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开设中文授课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而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法、日本商务礼仪、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商务日语谈判、市场营销学(日语)、基础会计(日语)和中级财务会计(日语)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通过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一览表可知,日语专业自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大学三年级以专业知识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为主,跨学科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加大。但在目前东北财经大学日语专业性质定位的限制下,跨学科课程皆为选修课。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安排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和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属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如表2所示。

2实训课程方面

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是将日语语言教学(即听说读解译的教学)与商务礼仪、经贸知识和it知识融会贯通的课程。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把提高语言技能与提升专业能力并重,推广研究型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将商务日语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增强教师的外语专业跨学科教学意识,转变教学思维。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教学方法,关注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种实践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教学体系内,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在该课程培养方案下,选修课的比重,尤其是跨学科课程的比重较以往明显增加。在保证语言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活动和大力推动跨学科课程的新培养体系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3-4]规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没有缩短,但在专业实践和跨学科课程上却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中的语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精读和听说类等。其中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占有较大比重,如翻译和写作等。另外,还增加了有较强实践性的日本商务礼仪和情景日语等模拟实践课,专业知识类课程保留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金融(双语)、国际商法和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

五、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

1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更生动、形象,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目前,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但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力度,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2005年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建立起在线教学系统,经过不断充实和改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该网站提供了日语精读课的所有教学材料、详实的阅读文献和视听说材料。网络课堂24小时开通,学生可以通过email与教师讨论和沟通,也可以在讨论专区通过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和教师均可参与讨论。基于现有网络课程平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网上资源,包括课件、模拟试题、文化背景介绍、精品课录像、新闻时事和讨论区等内容。

2研讨式教学法的导入

大学日语专业通常招收零起点学生,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日语水平,教师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讲授过多和灌输过多使得课堂缺乏探究活动和理性互动。这种单项教学过程导致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因而谋求一种由单项教学过程向交互式教学过程转变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的转变。

研讨式教学法适用于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必须通过实证研究提供信息的情况。在大学日语课堂中,教师担负着指导发音、讲解语法和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责任,同时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认识且牢记。巧妙采用研讨式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更正错误和深刻记忆。但并非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因此,需要对大学日语教学各个环节按照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分类,分析各环节的特征和目的,如该环节属于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还是通过实证提供信息。在对各教学环节有了清晰认识之后,再探讨是否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以及适合导入哪一项或哪几项要素。切忌忽略可行性分析,盲目照搬西方教学法的“拿来主义”做法[5]。3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辟日语第二课堂。在华工作的日本人成立了日本人会,日资企业的多数高层皆为日本人会或日商俱乐部的成员,邀请此类人员到高校为学生做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相关报告,为学生搭建了解行业现状的平台。另外,加强与软件外包公司的往来关系,介绍学生进企业实习,使在课堂和实践课上学习的相关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提升水平。与戴尔、埃森哲、ibm、惠普、东软和简柏特等公司保持联系,力争借助对方平台建立固定的实习对口岗位。邀请软件外包企业高管做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与公司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了解社会需求和公司需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联合日资企业和软件外包相关企业,筹划建立实习基地,在假期或大学四年级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基地的学习掌握实战经验,同时也有利于今后的求职活动。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即在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鼓励学生与日本外教和日本留学生交流。组建日语协会,积极开展日语角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佳能杯”、“中华杯”和“天地杯”等日语演讲比赛、配音大赛和作文比赛;普及茶道、花道和香道等日本文化知识;积极筹建日语口语教学实训室,实训室的布局具有日式风格,包括日式饮食店和日式办公环境等,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企业文化、饮食文化和人际交往之道等[6]。

六、结语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日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语言服务和日语教育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外语人才。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授课规范和教学效果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水平,为向社会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一定的见解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有利于学生掌握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教师宽泛地组织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高校创建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传统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以商务日语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国际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测评和反馈等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和论证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并结合辽宁省多元化教育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及解决对策。

在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课程体系,拓宽研究方向。我校日语本科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在2014年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主干课程除了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商务交际日语、商务日语阅读、商务写作、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日语)、日本社会与文化(日语)、基础会计(日语)、中级财务会计(日语)、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国际商法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由语言文学研究型课程逐步转向综合研究型课程,由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和跨学科。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首先,改变教师“讲授型”的授课方式,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应活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推进互动式教学。其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教学。再次,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转变。最后,积极采用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和外贸公司等合作。

上一篇:汉语口语速成18课教案下一篇:有关IPHONE的介绍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