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证明题20道

2024-08-03

三角形全等证明题20道(精选5篇)

1.三角形全等证明题20道 篇一

证明三角形全等专项练习试题

1.在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

(A)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一边对应相等(B)两条边对应相等,且第三边上的高也相等(C)两条边对应相等,且其中一边的对角也相等(D)一边对应相等,且这边上的高也相等

2如图10,把长方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有下列说法: ①△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 ②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 ③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④△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C

3.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D(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图10

(B)两个等边三角形;

A B(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ABC中,AB=AC,三条高AD,BE,CF相交于O,那么图8

有()

A.5对B.6对C.7对D.8对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腰长是x,则x的取值范围________。

6.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1)求证:ABE≌△CAD;(2)求∠BFD的度数.

D 图8

C

7.如图,在△ABE中,AB=AE,AD=AC,∠BAD=∠EAC, BC、DE交于点O.求证:(1)△ABC≌△AED;(2)OB=OE.E

8.如图,在△ABC和△DCB中,AB = DC,AC = DB,AC与DB交于点M.

(1)求证:△ABC≌△DCB ;

(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试判断线段

BN与C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B

N

9.在⊿ABC中,∠B=60。,∠BAC和∠BCA的平分线AD和CF交于I点。试猜想:AF、CD、AC三条线段之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0.在ABC中,AB=AC,DE∥BC.(1)试问ADE是否是等腰三角形,说明理由.(2)若M为DE上的点,且BM平分ABC,CM平分ACB,若ADE的周长20,BC=8.求ABC的周长.A

M

DE

CB

11.如图, 已知: 等腰Rt△OAB中,∠AOB=900, 等腰Rt△EOF中,∠EOF=900, 连结AE、BF.求证:

(1)AE=BF;(2)AE⊥

BF.12.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点F,交AC的平

行线BG于点G,DE⊥GF交AB于点E,连接EG。

(1)求证:BG=CF;

(2)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13.如图:△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BD=CE.B

G D

C

A

B

D

E

C

14.如图,一艘轮船从点A向正北方向航行,每小时航行15海里,小岛P在轮船的北偏西15°,3小时后轮船航行到点B,小岛P此时在轮船的北偏西30°方向,在小岛P的周围20海里范围内有暗礁,如果轮船不改变方向继续向前航行,是否会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

B

15.如图(1), 已知△ABC中, ∠BAC=900, AB=AC, AE是过A的一条直线, 且B、C在A、E的异侧, BD⊥AE于D, CE⊥AE于E。

A

图(1)图(2)图(3)(1)试说明: BD=DE+CE.(2)若直线AE绕A点旋转到图(2)位置时(BD

(3)若直线AE绕A点旋转到图(3)位置时(BD>CE), 其余条件不变, 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 直接写结论,可不说明理由。

2.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含角平分线) 篇二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若AB>AD,DC=BC.求证:BD180.图2-

12.如图:已知在ABC中,AC=BC,ACB90,BD平分ABC.DE⊥AB。求证:AB=BC+CD.图2-2

3.如图,在ABC中,C2B,12,试证明AB=AC+CD.图2-3

4.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BAC,AB+BD=AC.求B︰C的值

5.如图,在ACB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点,DE⊥GF交AB于点E,连结EG.求证:BG=CF.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B

3-1 C

G

图3-2

6.如图所示,ABAD,BCDE,12,求证:(1)ACAE;(2)2CAE.1题

7.如图所示,CEAB,BFAC,BF交CE于D,且BD=CD,求证:点D在BACB

CA2题

8.如图所示,已知12,ACBD.说出ABCBAD成立的理由.AB

3题

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4题

10.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与BD相交于点M,BD交AC于点N,求证:(1)BD=CE;(2)BDCE.D6题当ABC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1)(2)(3)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

E

EC

C

B

A3

11.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中,M为CD的中点,E为MC上一点,且BAE2DAM.求证:AE=BC+CE.ME

3.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课件 篇三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课件

一、设计的意图:

现在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是新教材,新教材向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教学素材,新教材有些知识点较旧教材难度有所降低,但对知识的手段要求更高了,灵活性更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揣摩编者的意图,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要重新进行整合。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是结合具体的数学活动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和结构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去。

二、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化数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动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在数学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便于在短时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知识,同时增大课堂容量,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传统教学中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把这一节课以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在这些丰富多彩以及动感的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

三、效果预测:

我们的制作采用当今操作比较简单,应用比较广,省时、省力的POWERPORT软件,该软件动感也比较强,是非常易于操作的一个软件平台。

然后,我们用激励性的语言和一只展翅飞翔的鹰做了一个片头,这为学生们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充满了自信,也很给力,同时使心情得到放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去学习。

接着,我们用一个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导入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由于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物教学的,所以我们把这一问题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联想,眼前呈现现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在这同时,我们把其它的内容也制作成了幻灯片,来实现图形和文字等一些要素的结合,使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和学生更好地互动,并节省了一些时间,扩充了知识的范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优化了课堂教学,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在的制作上,我们把有的图形设计成动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了,避免传统式枯燥的说教,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同时,难点得到突破。并在文字的设计上,我们把关键的字和词配上颜色,加深对学生的印象,使重点得到突出,详略得当。

四、的制作力求创新:

4.刘老师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专题 篇四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例1 已知:如图1,CE⊥AB于点E,BD⊥AC于点D,ABD、CE交于点O,且AO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ED

O

BC

(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 A例2 如图2,已知AB=AD,∠1=∠2,要使△ABC≌△ADE,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B

ED

C(3)条件比较隐蔽时,可通过添加辅助线选用判别方法 A

例3 已知:如图3,AB=AC,∠1=∠2.

求证:AO平分∠BAC.

12OBC

(4)条件中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时,会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用判别方法 C例4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º,AC=BC,D为BC的中点,CE⊥AD于E,交AB于F,连接DF. DE求证:∠ADC=∠BDF.

BAF

G

说明:常见的构造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如下三种:①涉及三角形的中线问题时,常采用延长中线一倍的方法,构造出一对全等三角形;②涉及角平分线问题时,经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可以得到一对全等三角形;③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用“截长补短”法可以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

练习:

1.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AB∥FC,DF交AC于点E,DE=FE.求证:AE=CE.

2.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已知∠ABD=∠ACD,∠BDE=∠CDE.

A求证:BD=CD.

D

BCE

3.用有刻度的直尺能平分任意角吗?下面是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先在∠AOB的两边上取OP=OQ,A再取PM=QN,连接PN、QM,得交点C,则射线OC

平分∠AOB.你能说明道理吗?M

PC

OQNB

4.如图,△ABC中,AB=AC,过点A作GE∥BC,角平分线BD、CF相交于点H,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于点E、G.试在图10中找出3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给出证明.

P A

GE

FH

ACDBBC

5.已知: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P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所添条件为_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

A7.如图,在△ABD和△ACD中,AB=AC,∠B=∠C.求证:△ABD≌△ACD.

BC

D

8.如图14,直线AD与BC相交于点O,且AC=BD,AD=BC.求证:CO=DO.CD

BA

9.已知△ABC,AB=AC,E、F分别为AB和AC延长线上的点,且BE=CF,EF交BC于G.求证:EG=GF.A

E

C BG F

A10.已知:如图16,AB=AE,BC=ED,点F是CD的中点,AF⊥CD.求证:∠B=∠E.

5.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思路 篇五

全等三角形具有对应边相等和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依据,因此,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特别重要。下面举例介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思路,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相等时,找夹角相等(SAS)或第三边相等(SSS)。例1.如图1,已知:AC=BC,CD=CE,∠ACB=∠DCE=60°,且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AD=BE

A

E

BCD

1分析:要证AD=BE

注意到AD是△ABD或△ACD的边,BE是△DEB或△BCE的边,只需证明△ABD≌△DEB或△ACD≌△BCE,显然△ABD和△DEB不全等,而在△ACD和△BCE中,AC=BC,CD=CE,故只需证它们的夹角∠ACD=∠BCE即可。

而∠ACD=∠ACE+60°,∠BCE=∠ACE+60°

故△ACD≌△BCE(SAS)

二、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角对应相等时,找夹边对应相等(ASA)或找任一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

例2.如图2,已知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C=BD,AM∥CN,BM∥DN。求证:AM=CN

MN

ACBD

分析:要证AM=CN

只要证△ABM≌△CDN,在这两个三角形中,由于AM∥CN,BM∥DN,可得 ∠A=∠NCD,∠ABM=∠D

可见有两角对应相等,故只需证其夹边相等即可。

又由于AC=BD,而ABACCB,CDBDCB

故AB=CD

故△ABM≌△CDN(ASA)

三、当已知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边和一角对应相等时,可找另一角对应相等(AAS,ASA)或找夹等角的另一边对应相等(SAS)

例3.如图3,已知:∠CAB=∠DBA,AC=BD,AC交BD于点O。

求证:△CAB≌DBA

DC

AB

3分析:要证△CAB≌△DBA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角对应相等(∠CAB=∠DBA)

一边对应相等(AC=BD)

故可找夹等角的边(AB、BA)对应相等即可(利用SAS)。

四、已知两直角三角形中,当有一边对应相等时,可找另一边对应相等或一锐角对应相等

例4.如图4,已知AB=AC,AD=AG,AE⊥BG交BG的延长线于E,AF⊥CD交CD的延长线于F。

求证:AE=AF

A

E

G

BC

4分析:要证AE=AF

只需证Rt△AEB≌Rt△AFC,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有AB=AC

故只需证∠B=∠C即可

而要证∠B=∠C

需证△ABG≌△ACD,这显然易证(SAS)。

五、当已知图形中无现存的全等三角形时,可通过添作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三角形 例5.如图5,已知△ABC中,∠BAC=90°,AB=AC,BD是中线,AE⊥BD于F,交BC于E。

求证:∠ADB=∠CDE

A

图5

分析:由于结论中的两个角分属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故需作辅助线。注意到AE⊥BD,∠BAC=90°,有∠1=∠2,又AB=AC。故可以∠2为一内角,以AC为一直角边构造一个与△ABD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为此,过C作CG⊥AC交AE的延长线于G,则△ABD≌△CAG,故∠ADB=∠CGA。

对照结论需证∠CGA=∠CDE

又要证△CGE≌△CDE,这可由

上一篇:大学入学时间几月几号下一篇:表彰大会流程(初定稿)